2020年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预习(解析)(部编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年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预习(解析)(部编版)

第一课 《草原》 一、走进作者 老舍(1899 年 2 月 3 日—1966 年 8 月 24 日),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因为 老舍生于阴历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 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中国现 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 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 四世同堂》,剧本《茶馆》等。 二、创作背景 1961 年夏天,包括老舍先生在内的作家、画家、音乐家、舞蹈家、歌唱家 等共二十来人,应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夫同志的邀请,由中央文化部、民族事务委 员会和中国文联进行组织,到内蒙古东部和西部参观访问了八个星期。参观期间, 在不甚长的时间内看到林区、牧区、农区、渔场、风景区和工业基地,也看到了 一些古迹、学校和展览馆,并且参加了各处的文艺活动,交流经验,互相学习。 本文是老舍先生撰文介绍内蒙风光中的其中一段。 三、课文解析 本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依次描写了草原的美丽风光,蒙古族人民热情迎 客的场面,主客饮酒联欢的场面。通过这些画面,表现了草原的风光美、人情美 和民俗美。作者在最后引用了一句“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表现了 蒙汉两族的深情厚谊,并抒发了作者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预习(解析) 四、字词过关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渲.染( xuàn) 勾勒.( lè ) 迂.回( yū ) 襟.飘带舞(jīn ) 鄂.温克(è ) 绿毯.( tǎn) 衣裳.(shang) 马蹄.( tí ) 奶豆腐.(fǔ ) 羞涩..( xiū sè ) 微.笑( wēi ) 2.给多音字注音,并用另外一个读音组词。 勾勒.(lè ),另一个读音是(lēi ),组词(勒紧)。 蒙.(měng)古包,另一个读音是(méng),组词(蒙昧);还有一个读音是(mēng), 组词(蒙骗)。 3.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下列词语,并写出它的意思。 渲染:以水墨或淡彩涂染画面,增强艺术效果。 迂回:曲折回旋。 五、积累与思考 1.《草原》的作者是 老舍 。他是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 师、人民艺术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 四世同堂》,剧本《茶馆》等。 2.文章中用来表现蒙汉两族的深情厚谊诗句是: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 阳。这句诗的意思是:蒙汉两族人民情谊深厚,和睦相处;离别之际,共同在夕 阳下的草原上细谈,不忍心分别。 3.课文思考 本文是一篇散文,主要描绘了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和蒙汉联欢图这三幅 图景,表现了草原的风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展现了蒙汉两族的深情厚谊,表 达了作者对草原的喜爱之情。 第二课 《丁香结》 一、走进作者 宗璞,原名冯钟璞。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之女,1928 年生于北平,毕业 于清华大学外文系,退休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既承袭中国传统文 化的渊源厚重,又得外国文化长期耳濡目染,她的作品蕴含了东方传统哲学文化 和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相结合的精神内涵,具有独特的艺术气质和高雅格调。主要 作品有小说《红豆》《鲁鲁》《三生石》,童话《寻月记》《花的话》《总鳍鱼的故 事》,散文《西湖漫笔》《奔落的雪原》《花朝节的纪念》《三松堂断忆》等。由《南 渡记》《东藏记》《西征记》《北归记》组成的四卷本长篇小说《野葫芦引》是宗 璞创作生涯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二、创作背景 《丁香结》是作家宗璞的一部散文集,荣获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首届新时期 散文集嘉奖,这篇散文的创作建立在作者多年的感情积累与顿悟的基础之上,建 立在作者的体验与感觉之上。多年来,作者一直坚持每年看丁香,也可以说从多 年前起她心里就装着古人吟咏丁香的诗句,但一直没有萌发写散文的念头。她是 在对人的一生中永远解不开的“结”有了更深的体会与顿悟之后,忽然在一次春 雨里发现一柄柄丁香花的花蕾恰似一个一个的“结”,再联想到古人“丁香空结 雨中愁”的诗句,这才写了这篇散文。 三、课文解析 作者以丁香结象征生活中解不开的愁怨。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 是解不完的。我们既有赏花的情调,又有解结的心志,生命给你芬芳的丁香的同 时,也给你幽怨的“丁香结”。这就是生活的常态,是作者对世事的洞明和对人 生的洒脱,也是本文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四、字词过关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缀.满( zhuì ) 幽雅..(yōu yǎ) 伏案.( àn ) 恍.然( huǎng ) 笨拙.( zhuō ) 单薄.( bó ) 模糊.( hu ) 参差..( cēn cī ) 芭.蕉( bā ) 妩.媚 ( wǔ ) 衣襟. ( jīn ) 2.组词。 浑(浑然天成) 愁(乡愁) 断(断开) 蕾(花蕾) 秋(秋高气爽) 辉(光辉) 段(分段) 雷(雷声) 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害羞: 感到不好意思;难为情 。 妩媚: 姿态美好可爱 。 五、积累与思考 1. 宗璞,原名冯钟璞,主要小说有《红豆》《鲁鲁》《三生石》。《丁香结》是作 家宗璞的一部散文集,荣获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首届新时期散文集嘉奖,作者以 丁香结象征生活中解不开的愁怨。 2. 原文填空。 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 象派的画),线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 微雨连在一起。 3.文章 1-3 段分别从哪些角度描写了丁香花? 答:从生长环境、开放态势、花的气味、花的形状、花的颜色等角度描写丁香花。 4. 课文思考。 结合文章,说说作者为什么把丁香花喻为“丁香结”? 答:丁香,花蕾结而不绽,诗词中多以喻愁结不解。第六段中“丁香结年年都有” 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界中的丁香花结,也指人生中不顺心的事。 第三课 《古诗三首》 一、《宿建德江》 (一)走进作者 孟浩然,字 浩然 ,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 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 孟浩然生于盛唐,早年有经世之志,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不媚俗世, 亦能自重,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 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 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 招致幕府,后隐居。孟浩然诗多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 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但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 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 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二)创作背景 开元十六年(728),四十岁的孟浩然“来游京师,应进士,不第”。他又逗 留长安,欲献赋上书以求引荐,仍无成。十七年冬,他郁然归里,在“遑遑三十 载,书剑两无成”的情况下,于次年再度出游,“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自 洛之越》)。《宿建德江》即是他游浙江时所作。 (三)诗句详解 移舟泊烟渚 【译文】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沙洲旁。 【赏析】泊:即停船靠岸的意思。渚:水中的小块陆地。这一句诗点明诗人 所处的位置——建德江一个烟雾弥漫的小洲边。在点题的同时为下文写景抒情做 铺垫。 日暮客愁新 【译文】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身在异乡的我的心头。 【赏析】“日暮”显然与前句“泊”“烟”两字相关联,因为“日暮”,江面 上烟雾迷蒙,所以需要靠岸休息。同时“日暮”又是“客愁新”的原因。 野旷天低树 【译文】旷野无边无际,远处的天空比近处的树林还要低。 【赏析】日暮时刻,苍苍茫茫,旷野无垠,放眼望去,远处的天空显得比近 处的树木还要低。“低”和“旷”是相互依存、相互映衬的,诗人似乎要将一颗 愁心化入这空旷寂寥的天地之中。 江清月近人 【译文】江水清澈,水中倒映的明月仿佛与人相亲相近。 【赏析】尾联中的“清”与“近”也是相互映衬,相互依存的。诗人怀着愁 心,在这广袤而宁静的宇宙之中,经过一番上下求索,终于发现了还有一轮孤月 此刻和他是那么亲近。寂寞的愁心在此刻似乎寻得了慰藉。 这一首诗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宇宙广袤宁静,明月伴人 更亲。一隐一现,虚实相间,两相映衬,互为补充,构成一个特殊的意境。诗中 虽只有一个“愁”字,却把诗人内心的忧愁写得淋漓尽致。全诗淡而有味,含而 不露,风韵天成,颇有特色。 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一)走进作者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 子瞻 ,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 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 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 欧阳修 并称“欧苏”,为“唐宋 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 黄庭坚 并 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 辛弃疾 并称“苏辛”;书法 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 芾、蔡襄并称为“ 宋四家 ”。 (二)创作背景 北宋熙宁五年(1072 年),作者在杭州任通判。这年六月二十七日,他游览 西湖,在船上看到奇妙的湖光山色,再到望湖楼上喝酒,写下五首绝句,这首便 是其中的第一首。 (三)诗句详解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译文】黑云翻滚如同打翻的墨汁与远山纠缠,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 飞溅入船。 【赏析】远处天上的黑云翻滚,半边天空霎时昏暗。这片黑云不偏不倚,直 向湖上奔来,一眨眼间,便是一场倾盆大雨。只见湖面上溅起无数水花,那雨点 足有黄豆大小,纷纷打到船上来,就像天老爷把千万颗珍珠一齐撒下,船篷船板, 全是一片乒乒乓乓的声响。一个“未”字,突出了天气变化之快;一个“跳”字, 一个“乱”字,写出了暴雨之大,雨点之急。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译文】忽然间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满天的乌云,而那西湖的湖水碧波如 镜,明媚温柔。 【赏析】猛然间,狂风席卷大地,吹得湖面上刹时雨散云飞。一个“忽”字 突出了天色变化之快。雨过天晴,风平浪息,诗人舍船登楼,凭栏而望,只见湖 水碧波如镜,明媚温柔。诗人将天气由骤雨到晴朗前转变之快描绘得令人心清气 爽,令人眼前陡然一亮,境界大开。 三、《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一)走进作者 辛弃疾,字幼安,号 稼轩 ,南宋著名 豪放派 词人、将领。出生时,中原 已为金兵所占,21 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一生力主抗金。其词抒写力 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 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此外,他反映农家生活的作品,多清新 自然,富有生活气息。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 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主和派的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 职,退隐江西带湖。 (二)创作背景 公元 1181 年(宋孝宗淳熙八年),辛弃疾因受奸臣排挤,被免罢官,回到上 饶带湖家居,并在此生活了近十五年。在此期间,他虽也有过短暂的出仕经历, 但以在上饶居住为多,在此留下了不少词作。这首词即是其中年时代经过江西上 饶黄沙岭道时写的一首词。 (三)诗句详解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译文】皎洁的月光从树枝间掠过,惊飞了枝头喜鹊,清凉的晚风吹来,仿 佛听见了远处的蝉叫声。 【赏析】前两句写的是风、月、蝉、鹊这些极其平常的景物,但经过作者巧 妙的组合,平常之物就显得不平常了。“惊鹊”和“鸣蝉”两句动中寓静,把半 夜“清风”“明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译文】在稻花的香气里,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讨论着今年 是一个丰收的好年景。 【赏析】这两句把人们的关注点从长空转移到田野,由稻花的香气而联想到 即将到来的丰年景象。稻花飘香的“香”,固然是描绘稻花盛开,但也表达了词 人心头的甜蜜之感。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译文】天空乌云密布,星星闪烁,忽明忽暗,山前下起了淅沥的小雨。 【赏析】下阕开头,词人就树立了一座峭拔挺峻的奇峰,运用对仗手法,以 加强稳定的音势。在这里,“星”是寥落的疏星,“雨”是轻微的阵雨,这些都 是为了与上阕的清幽夜色、恬静气氛和朴野成趣的乡土气息相吻合。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译文】往日的小茅草屋还在土地庙的树林旁,道路转过溪水的源头,它便 忽然出现在眼前。 【赏析】词人醉心于倾诉丰年在望之乐的一片蛙声中,连临近那个社庙旁树 林边的茅店都没有察觉。前文“路转”,后文“忽见”,既衬出了词人骤然间看 出了临近旧屋的欢欣,又表达了他沉浸在稻花香中以至忘了道途远近的怡然自得, 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底,令人玩味无穷。 四、字词过关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建德.江(dé) 烟渚.(zhǔ) 苏轼.(shì) 惊鹊.(què) 鸣蝉.(chán) 2.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移舟泊烟渚.. (烟雾弥漫的沙洲) 黑云翻墨..未遮山( 打翻的黑墨水) 卷地风来忽.吹散 ( 突然 ) 夜行黄沙..道中 ( 黄沙岭 ) 旧时..茅店 ( 往日 ) 社.林边 ( 土地庙 ) 路转溪桥忽见. ( 同“现” ) 五、积累与思考 1.下列对《宿建德江》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此诗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宇宙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 一隐一现,虚实相间,两相映衬,互为补充,构成一个特殊的意境。 B.第一句点题,也为下面写景抒情作了准备;第二句中“日暮”是“客愁新”的 原因。 C.最后两句,因为“野旷”所以天低于树,因为“江清”所以月能近人,天和树、 人和月的关系,写得恰切逼真。 D.此诗前两句为借景抒情,后两句为触景生情,描写了清新的秋夜,突出表现了 细微的景物特点。 2.“黑云翻墨”和“白雨跳珠”,两个形象的比喻,既写出了天气骤然变化时 紧 张 的气氛,也烘托了舟中赏雨的 喜悦 心情。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描写的是 夏 季的景色,词的上阕写了 蝉鸣 、鹊啼 、 蛙叫 、人声 等声音。词人通过“ 稻花香里说丰年 , 听取蛙声一片 ”表现了 对丰收年景的由衷喜悦。 第四课 花之歌 一、走进作者 纪伯伦(1883–1931),黎巴嫩作家、诗人、画家,被称为“艺术天才”“ 黎 巴嫩文坛骄子”,是阿拉伯文学的主要奠基人,20 世纪阿拉伯新文学道路的开拓 者之一。其主要作品有《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蕴含了丰富的社会性和 东方精神,不以情节为重,旨在抒发丰富的情感。纪伯伦和鲁迅、泰戈尔一样, 是近代东方文学走向世界的先驱。 二、创作背景 《花之歌》是纪伯伦的散文诗集《泪与笑》中的一首。纪伯伦从小饱经颠沛 流离、痛失亲人、爱情波折、债务缠身与疾病煎熬之苦。在人生不如意的大背景 下,诗人在《花之歌》中用辨证的眼光来看待生命,体现了诗人的真正意图。 三、课文解析 诗人用花的语言来叙述大自然的话语,文中尽显“纪伯伦风格”中的轻柔、 凝练、隽秀与清新。诗人通过花语的清新流露,构建了一幅大自然活生生的图画, 图画中有诗意的浪漫,也有现实的真实,如“我是诸元素之女:冬将我孕育;春 使我开花;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写出了花的成长与芬芳。而“我是亲 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与死者最后的祭献”就袒露出 了花的凋谢命运。都说纪伯伦的诗有着哲理寓意深邃,从这就可以看出,诗人是 用诗意的叙述和思考的敏锐来书写人生的。 四、字词过关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苍穹.(qióng) 孕.育(yùn) 冠冕.(miǎn) 赠予.(yǔ) 摇曳.(yè) 硕.大(shuò) 琼.浆(qióng) 婆娑.(suō) 2.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下列字,并写出它的意思。 苍穹: 苍天;天空。 冠冕:古代皇冠或官员的帽子。 琼浆:传说中神仙饮的仙水,代指好酒。 婆娑:1.形容盘旋和舞动的样子。2.枝叶纷披的样子。 五、积累与思考 1.《花之歌》的作者是 纪伯伦 。被称为“艺术天才”“ 黎巴嫩文坛骄子”,是 阿拉伯文学的主要奠基人,20 世纪阿拉伯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 2.第一自然段中的“我是大自然藏掖在心中,吞吞吐吐,终于说出的一个词”中 的“藏掖”如何理解? 答:“藏掖”是怕人知道或看见而竭力掩藏。在这句话中是指开花前的孕育过程。 3.最后一句“这一哲理,人们至尽尚未学成。”的“哲理”指什么? 答:指不去孤芳自赏、矫情自怜,始终向往着追求光明。 4.作者对于花的想象描写来源于生活,请说说你对第三自然段的理解。 答:恋人相互馈赠礼品首先是鲜花。结婚时新人、新物等都被鲜花所笼罩;为了 祭奠死者,活着的人也常常选择鲜花。 5.为什么说“我是风雨的女儿”? 答:因为经历了风雨之后花才会竞相开放。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