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4-11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体育与健康人教六年级全一册足球脚内侧传球教学设计
足球脚内侧传球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本课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的心理活动为导向,面向全体学生,做到人人享有体育,人人都有进步,人人拥有健康,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水平,注重学生对足球基本技术的掌握与实践应用。教师尝试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充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发挥骨干学生的模范带头作用,在班内形成一个个强而有力的学习团队,使学生在愉快、团结的学练氛围中激发对足球的强烈兴趣,感受练习、比赛的快乐,并从中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协作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二、教材分析:足球运动趣味性强、集体性强、竞争性强,所以锻炼效果明显,是学生特别喜欢的运动项目之一。根据本阶段学生的身体心理发展特点,我选择“脚内侧传球”为本课内容。传球技术是足球比赛中运用最多的技术之一,也最为基本的技术之一,是足球战术配合的基础。而脚内侧传球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传球技术,它也是在比赛中运用最多的传球技术之一。据统计,足球比赛中80%的传球来自于脚内侧传球。三、教法设计:为了圆满实现教学目标,坚持以“促进发展每一位学生”为中心,体现教学重点,突出教学难点,本课按“导学、点拨、练习、评价”的教学步骤进行,并制定了以下教学策略:1、本课在练习中采用了一些小游戏竞赛的教学策略。通过竞赛激励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挖掘学生参与足球技术学习的各种潜能,提高技术水平。2、针对中学生心理状态的特点,设计了小组同学之间的合作练习策略进行练习,发扬集体主义精神。3、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采用了激励评价策略,尽可能的多鼓励学生的练习,肯定学生的练习结果,激励每一位有高质量完成练习的愿望,并能把这种愿望付之到团队练习中去。四、学法设计: 在学法的选择上,主要是引导学生采用了观察法,自主体验法,比较分析法,合作探究学习法等,帮助学生完成教学预定目标,同时为学生今后学习体育,锻炼身体提供学法储备。五、负荷设计:运动量和运动强度达到中等水平,预计平均心率130——140次/分。六、本课关注点:1、教师的角色的多样化。在这堂课中我不仅担任了“导演”,对课堂整体进行设计组织和调控,而且担当了这堂课的“参与者”,通过有机的串连,主动的参与,及时点评、鼓励和调度,让学生与老师相融合,让师生成为运动的和谐伙伴。2、课堂评价的多元化。评价时采用师生互评、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方式对个人和小组进行评价,更有利于促进学生个体与总体发展的统一。3、预设、生成一体化。在教学过程中密切关注学生的言行,敏感地捕捉偶发性和隐蔽性信息,随即应变,即时调整预案,促进动态生成。七、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足球:脚内侧传球教学目标1.认识目标:学习与了解足球脚内侧踢球的技术原理及其在足球运动中的作用。建立脚内侧踢球的动作概念,培养学生对足球兴趣。2.技能目标:通过本次课的学习,让学生能正确的掌握脚内侧踢球的动作要领,巩固提高学生对足球的控制能力、支配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足球练习,激发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培养团结协作能力和合作精神。知识重难点重点:传球时准确把握踢球腿的脚内侧部位的击球难点:利用脚内侧传球的平稳以及准确性教学准备足球20个足球场1个敏捷梯2个锥形桶10个跨栏10个障碍柱10个安全措施1、场地平整2、活动充分 结构学习内容师生活动教学组织练习时间练习次数激情导入热身准备阶段10分一、教学常规:1老师集合队伍,清点人数2师生问好3宣布本节课的内容4安排见习生(图一)二正反口令游戏讲解游戏规则老师口令向右转,学生则向左转。老师口令向左转,学生则向右转。老师口令向后转,学生则不转。老师口令立正,学生则稍息。老师口令稍息,学生则立正。三.热身练习1利用敏捷梯高抬腿助跑练习。2利用锥形桶S型跑3利用跨栏跑4障碍柱S型退着跑,前进跑四两人一组传足球游戏练习游戏规则为两人一组,背对背,紧挨在一起站立,双手互相传球,传够5次后,两同学同时蹲下。蹲下最快的为胜,慢的则负。一、1、教师提前到场,准备场地器材。2.教师做好常规检查3.学生集合做到快、静、齐4.明确课的目标与要求二、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与方法。2、教师语言提示,学生和老师一起练习,充分提高兴奋性。三逐步热身,适应课的练习要求。四根据教师的讲解游戏规则,进行游戏练习两同学的团结精神。在练习中认真严格的要求自己,********************************♀(图一)组织形式:☆☆☆☆☆☆☆☆☆☆☆☆☆☆☆☆☆☆☆☆☆☆☆☆▲2分2分4分钟2分钟3次3次2次 掌握新知师生互动与自我展示阶段一、讲解示范脚内侧传球动作技术。重点:支撑脚的位置(距离球侧方15公分左右)难点:支撑腿微屈、重二、(1)踢固定球练习。重点:脚尖稍翘、脚底与地面平行难点:触球部位(图四)一、1、教师讲解动作要领,并示范动作。动作要领:直线助跑,支撑脚的位置踏在距离球侧方15公分左右,踢球腿屈膝外展,脚尖稍翘起,脚底与地面平行,用脚内侧部位击球中后部,然后身体随前动作。2、学生明确本课学习主要内容,并且能够认真听讲,观看教师示范,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二、(1)1、教师讲解示范具体的练习方法和要求。2、指挥集体练习。3、巡回指导学生,对于踢球部位掌握不好的学生“贴标签”提示。.*.*.*.*.*.*.*.*.*..*.*.*.*.*.*.*.*.*.*.*.*.*.*.*.*.*.*♀。*(图三)(图四)5分 26分5分10----15次三、两人一球相距5米左右传球练习。动作方法:直线助跑,支撑脚落在球的侧后方,膝关节微曲,踢球腿脚尖外展呈“一”字形,以髋关节为轴、由后向前摆动,同时屈膝外展,脚尖稍翘起,脚底与地面平行,用脚内侧对准球的后中部,小腿加速前摆用力击球,使球沿地面向前滚动。重点:正确的脚型。难点:准确的传给同伴。出示小黑板,给同学们图解教学三1.讲解示范:2.组织教法:要求:两排相隔3~5米,老师讲解示范。1无球练习:体操队形两排站立,学生进行3组*10次脚内侧踢球无球动作练习。2有球原地练习:学生进行3组*10次脚内侧踢固定球动作练习。(交换进行)。要求:二人面对面,练习二次;动作幅度大,活动开。3有球对传练习:学生分成两组相向站立,进行3组*10次短距离的脚内侧踢球练习,在期间老师进行个别纠错。同学们认真的听讲**********(图五)8分钟1次15---20次 四、传球游戏:穿越山洞。(方法:纵队紧凑排好后,排头第一位同学运球到队伍后面,停住好球以后,把足球从该组同学的胯下传到排头,排头同学再以此类推,先完成的组获胜)(图六)六、1.教师讲解游戏方法、规则和目的。2.利用足球穿越每位同学的胯下,以此提高学生传球的准确度。3.语言提示游戏进行,体现每组的实力与心理的较量。4.学生明确游戏方法、规则和目的。5.统一行动,激发学生兴趣和心理素质,不断强化技术动作。6.拓展出运球技术,铺垫后续教学内容。*。*******(图六)5分调节与评价4分一、整队集合二、放松练习:意念放松法。(通过教师的口令指导学生的身心和肌肉的放松)三、讲评四、宣布下课,师生再见五、收放器材。(图十)1.迅速集合学生。2.语言提示,师生共同放松。3.教师点评。********************************♀(图七)4分钟1次练习密度:40+5运动强度:中等场地器材足球场足球20个音乐播放器 预计运动负荷运动量:中等预计心率:110~130次/分课后小结:1、能较好地脚内侧踢球的动作要领,踢球姿势基本正确。2、学习态度积极,对课上各种踢球活动努力的完成,参与活动积极认真,踢球技术有所提高。3、练习中能与同伴友好相处,尊重他人,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主动展示动作。八、教后反思:一、本堂课自我反思感觉成功的地方:1、课的整个设计流程比较合理并且流畅。本堂课的设计流程球性练习热身踢固定球拓展与延伸练习两人一球传球练习再拓展与延伸练习最后拓展与延伸练习传球游戏。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的练习由易到难,由体验感知到理性认识,在教学设计中还注意到采用游戏的形式组织学生学练,以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练习积极性。整个教学过程紧紧围绕脚内侧部位来设计练习方法(例如:运用到脚内侧的球性练习、运用到脚内侧传球动作技术的游戏等等)。课的整个流程运用拓展与延伸练习,即起到拓宽练习的目的,又能有效的处理多余的足球,显得整个教学过程更流畅,不浪费练习的时间,提高教学效率。2、能够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足球运动员的作用,或是让他们示范动作,或是还让他们协助老师参与游戏的管理。这样既帮助了学习技术有困难的同学,又使得他们在课堂上有事情可以做,帮助他们找到一种成功的感觉。(原因:有时足球运动员上足球课时,会因为课堂上学的技术动作相对于简单而失去练习的兴趣。)二、本堂课自我反思感觉不足的地方:1、语言的功底需进一步的加强。 一节体育课中,教师的语言是非常重要的,它既不能过滥,使得学生分不清重点;也不能过少,致使学生不清楚老师的意图。上课时没有能够抓住重点进行讲解,语言显得没有主次,层次不分明。教师的语言就是课堂的灵魂,它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练过程中,所以我们在上课前不但要备好学生参与练习的环节和内容,还应备精练的语言将学生的这些活动有效地串联起来。2、足球技术教学过程的细节把握的不够细腻。一些细节把握得不够准确和细腻。而作为一名足球教师,应该具有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素质,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还应多进行专业技术的学习和积累。1、课堂气氛没能很好的调动。学生在课堂中表现的有些紧张,从而课堂气氛显得不够活跃,影响了整个教学的一种氛围,作为教师没有能够很好的进行学生心理的调节,在这方面还有待提高。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