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4-09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版六上语文第六单元复习知识点
部编版六上语文期末复习第六单元知识点第六单元十七古诗三首之《浪淘沙》其一生字学习簸:簸扬 颠簸 涯:生涯 天涯 多音字:曲:qū曲折qǔ歌曲簸:bǒ簸扬bò簸箕1、作者介绍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唐朝彭城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曾任监察御史。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其代表作品有《陋室铭》、《乌衣巷》、《石头城》、《蜀先主庙》、《西塞山怀古》。2、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这两句写黄河的雄浑气魄,突出了九曲黄河冲风破浪、一往无前特点。“九曲”用了夸张的手法,写出黄河的蜿蜒曲折,“自天涯”将黄河的源远流长写得出神入化。3、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这两句借用牛郎与织女的典故,驰骋想象,表示要迎着狂风巨浪,顶着万里黄沙,逆流而上,一直到牛郎织女家,表现了 诗人不畏艰难的豪迈气概。4、主题归纳《浪淘沙》通过描写黄河大浪淘沙之势,并借用牛郎织女的典故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现了诗人豪迈的气概和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怀。古诗三首之《江南春》1、作者介绍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2、注释山郭:依山而建的城镇。酒旗:酒招子,酒馆外悬挂的旗子之类的标识。南朝: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总称。四百八十寺:“四百八十”是虚指,形容寺院很多。楼台:楼阁亭台。此处指寺院建筑。烟雨:细雨蒙蒙,如烟如雾。3、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这两句写的是晴天的景色。首句展现了江南色彩斑斓的自然风光;次句描写了江南独特的地形风貌,临水有村庄,依山有城郭,酒旗在和风中招展。4、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两句写的是雨天的景色。南朝遗留下来的许多寺院,被迷蒙的烟雨笼罩着,若隐若现,给江南的春天增添朦胧迷离的色彩。“南朝”二字给这隔画面增添了悠远的历史色彩。“四百八十”是虚指,不是实指,意在突出寺院之多。5、《江南春》这首诗抓住哪些景物写出江南春天的特点的?诗的前两句抓住了黄莺、红花、绿叶、水乡、山城、酒旗、春风等七种景物来描写,共同构成了一幅春天江南的画面。写出了江南到处是黄莺婉转啼鸣,到处是绿叶红花相互映衬。依山临水的城乡,迎风朝展的酒旗。6、文主题:《江南春》描绘了江南春天的美丽景色,不仅有清新、明媚的自然风光,更具悠远的历史色彩,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和神往。古诗三首之《书湖阴先生壁》1、作者介绍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世称临川先生。抚州临川人(现为抚州东乡县上池里洋村),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大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2、注释①湖阴先生:杨德逢的别号,王安石退居钟山(在今南京)时的邻居。②苔:青苔。③畦:这里指种有花木的一块块排列整齐的土地,周围有土埂围着。④排闼:推开门。闼:小门。3、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这两句从“净无苔”和“花木成畦”,来赞美杨家庭院的洁净清幽,暗示庭院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4、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这两句诗人运用了对偶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山水人的感情,化静为动,显得自然环境既生机勃勃又清静幽雅。5、课文主题《书湖阴先生壁》描写了庭院的清幽景色,表现了诗人对湖阴先生生活方式、生活情趣的肯定,也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十八《只有一个地球》生字学习莹:晶莹 莹洁 裹:缠裹 包裹 篮:花篮 摇篮 蔼:和蔼 蔼然 资:投资 资源 慷:慷慨 慷慨陈词 慨:慷慨 愤慨 慨叹 贡:贡献 贡奉 朝贡 滥:滥用 泛滥 基:基地 基础 基石 睹:耳闻目睹 有目共睹 多音字:空:kōng空话kòng空地供:gōng供应gòng供品1、找出本文的关键句。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2、结合关键句,说说课文讲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1)地球美丽而渺小,不会再长大。(美丽渺小)(2)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资源有限)(3)目前人类无法移居其他星球。(别无去处)3、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的说明了地球时人类及万物生存繁衍的地方。 2、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六千四百千米的星球。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3、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本来”能不能去掉,为什么?“本来”有“原先、先前”的意思。准确地点明了这些资源已遭受破坏,强调了原先的可再生性,突出了现在的不可再生性,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严谨性。4、说一说为什么说“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可爱”,是因为地球无私地养育着人类,孕育着万物;“太容易破碎”,是因为地球很容易因各种原因受到伤害,如资源枯竭的危机。6、主题思想:本文介绍了地球在宇宙中是渺小的,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地球是适合人类居住的唯一星球,说明了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提醒人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十九《青山不老》 多音字卷:juǎn(卷曲)juàn(试卷)载:zǎi(记载)zài(载客)劲:jìng(苍劲) jìn(有劲)恶:è(凶恶)ě(恶心)wù(厌恶)宿:sù(宿舍)xiǔ(一宿)xiù(星宿)参:cān(参加)shēn(人参)cēn(参差不齐)词语释义风雨同舟:在狂风暴雨中同乘一条船,一起与风雨搏斗。比喻共同经历患难。山川共存:与山川融为一体。日月同辉:日月的光芒交相辉映。三番五次:形容次数很多,次数频繁。不紧不慢:形容心情平静,行动从容。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位山野老农,将毕生的精力用于植树造林工作,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创造了一篇绿洲,以此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子孙后代。2、文中的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文中的老人用十五年的时间,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将原来狂风肆虐、沙暴盘踞的山沟改造成了绿意盎然的青山。3、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转化为的“另一种东西”指的是什么?转化为的“另一种东西”是指转化为青山绿水,转化为不屈服于恶劣环境,顽强执著地开辟荒山、绿化家园的精神和造福后代的情怀。4、老人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创造奇迹的?(1)山沟环境十分险恶。(2)生活条件艰苦。(3)老人年老、瘦小。(4)同伴、老伴相继离世。5、课文为什么以“青山不老”为题?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创造了这片绿洲,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他的生命的意义在这茫茫的绿洲中得到延伸,他的精神与青山共存,永垂不朽。6、课文主题 本文向我们记叙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十五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的故事,赞扬了老人与环境做斗争的不屈精神和造福后代的情怀。二十《三黑和土地》多音字溜:liū(溜冰)liù(大溜)散:sǎn(散漫)sàn(散步)钻:zuàn(钻石)zuān(钻孔)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本文主要写了农民三黑得到土地后,爱不释手,认真侍弄土地,种上荞麦,等到丰收。2、为什么说“三黑从来没睡过这么好的床”?通过自己的劳动,土地变得平整、松散,在三黑看来“简直是一张软床”,为麦籽儿准备“这么好的床”,是幸福的,而三黑以前不曾拥有自己的土地,虽辛勤劳作却不曾拥有这份幸福,所以说“三黑从来没睡过这么好的床”。3、诗歌展现了哪几幅画面?给每幅画面起一个小标题。诗歌展现了四幅画面。小标题:(1)喜获土地;(2)劳动场景;(3)所见所闻;(4)未来畅想。4、第一至三小节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运用了比喻和夸张 的修辞手法,营造了极强的画面感:农民有了土地像旱天的鹅见了水,“连头带尾巴钻进水里”,还恨不得尝一尝泥土的味道,变成种子在土里面躺一躺。农民对土地的珍视与热爱之情立刻由抽象变得具体可感。2、诗中的三黑是怎样看待土地的?三黑是一个翻身后的农民,面对着获得的土地,他内心充满了热爱。土地是三黑赖以生存的支柱,是他生活的希望所在,在三黑眼中土地是最宝贵的东西。所以他是那样细心地热情地侍弄土地,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充满着无限爱意。7、课文主题这篇课文以朴实无华的语言塑造了三黑这一因获得了自己的土地而勤劳耕作,憧憬美好生活的农民形象,表达了翻身的农民的无比喜悦之情和对美好生活充满希望的感情。日积月累五行:金、木、水、火、土五谷:稻、麦、黍、菽、稷五音:宫、商、角、徵、羽五彩:黄、青、赤、白、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