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生命生命》评课稿范文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生命生命》评课稿范文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生命生命》评课稿范文 《生命生命》是一篇短小精湛、富含哲理的散文。这篇课文 通过捕捉飞蛾、砖缝中生长的瓜苗和倾听心跳三个事例,让我们 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在课上,孙老师并没有以一个 旁观者的态度从客观上去解说什么是生命;也没有以一个演讲者 的身份慷慨激昂地给学生讲说着人生的哲理,而是按照语文课标 提出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不温 不燥地引领学生在和文本的对话中,通过读去理解,入情入境地 使学生懂得了关爱生命、珍惜生命。 从教学过程看,孙老师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 1、贯穿语文教学“读”的功能。 俗语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作为一篇具有较强哲理性 的文章,读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教学中,孙老师采用不同形式 的读,并步步推进。初读,感知文章三个事例;寻读,找到自己 感受最深的句子;悟读,结合句子谈理解、谈感受;背读,积累 好词佳句作储备。整节课,书声朗朗,读味十足。 2、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教学不仅是一种告诉,更多 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感悟”。一味的告诉只会扼杀孩 子的一切,所以孙老师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去探索、去感悟、去 创新、去尽情地展示自己。课上让他们自己先讲一讲,同桌讨论, 全班交流汇报,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和发散思维。 3、反复品读重点句段,理解感悟文章情感。反复品读文中最 后一自然段,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内容,在读中感悟情感,在读中 体会思想,在读中受到教育。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 统一。以读为本,注重自我感悟,是这节课的很大特点。 如, 一入课,要求学生带着问题浏览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精 读阶段首先给学生足够的时间默读思考,在交流个人自学体会 时,引导学生品读,注重自我感悟。在这个环节中,老师注意创 设情境,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学生入情入境,直接与作者 进行心灵的对话,在感悟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在读中感,在 感中悟,悟后再读;同时抓住典型语言信息(如:内容精彩之处, 语言运用经典之处),领悟语言文字表情达意之精妙,并积累语 言。 例如:在“飞蛾求生”这个段落中,当学生提出:为什么 飞蛾求生的欲望使作者震惊?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挣扎”、“极 力鼓动双翅”等重点词,在读中品,在品中悟,悟到了作者对弱 小的生命这种顽强生命力的敬意。 在“瓜子生长”这个段落中, 在学生品读的过程中,老师创设了师生对话的情境,引导学生进 入文本。最后老师的反诘追问:小瓜子你拼命地冲出外壳,冒出 地面,可只能活几天,你这样做值吗?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生命的 价值。学生进入情境,发自肺腑的感受到小瓜子顽强的生命力, 领悟到生命的价值不在于存活的时间长短,而在于是否在有限的 生命中努力拼搏了,是否活得精彩。从而真切的感受到了生命的 不屈与伟大。 尽管本节课有值得高兴之处,但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表现 为: 1、教师有些地方的启发不到位,导致学生“知而无言”,未 能最大限度的激活学生的思维。 2、教师因局限于备课时的框架,为完成教学任务而硬把学生 往即定的步骤上拉,使得某些问题探讨得不够深入。 3、教学辅助手段准备不到位,未能给学生以视觉或感官上的 刺激,使得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探讨有“贴标签”之嫌。 虽然教无定法,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觉得应尽量避免以上问 题,准备从这几方面入手: 1、备课时除了备教材,还应备学生,并且尽可能设想课堂上 会出现的状况; 2、考虑学生的实际,设置一些问题,让他们可以“跳起来摘 桃子”,从而活跃课堂气氛,激发思维。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