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土地的面积 冀教版 (13)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土地的面积 冀教版 (13)

‎《种植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土地的面积》例5《种植问题》。‎ 教材分析:‎ ‎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土地面积,认识了常用的面积单位,会计算多边形的面积,会进行小数加、减、乘、除及混合运算等知识的基础上编排的。本节课的“种植问题”主要是解决成块植树和在地里种庄稼的实际问题,重点是理解株距和行距的实际含义,会求一棵果树的占地面积,进而建构“种植问题”的模型,并能运用模型解决与之相关的实际问题。 ‎ 学情分析: ‎ 由于本班学生大都生活在城市,缺乏种植的生活经验,对于“种植问题”并不是很了解,对“株距”和“行距”比较陌生,尤其是对“株距×行距=每棵树的占地面积”的理解有困难。但学生已经学习了在线段上和在封闭图形周围种植树木的知识,小数的乘除法、多边形面积的计算也有了一定的基础。在学习能力方面,小组合作的氛围已经形成,同学之间的相互质疑、解疑的能力也有一定的水平,能熟练操作学习材料进行探究。‎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事例,经历小组合作模拟种植,交流讨论种植方案的过程,解决种植问题。 2、理解株距和行距的实际含义,数形结合建构“种植问题”的模型,能综合运用已有知识解决种植中的实际问题。 ‎ 9‎ ‎ 3、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获得利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渗透生态环保教育。 教学重点:‎ 理解株距、行距的含义,掌握种植问题的基本解题方法,能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解答种树、种庄稼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株距×行距=每棵树的占地面积”。 教具学具及信息技术使用:‎ ‎1、希沃电子白板课件、教师平板、实物展台、微视频、音频等;‎ ‎2、树贴画、实物模型、学生操作单、探究学习单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主题 ‎1、习主席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习主席的带领下,全国人民为建设大美中国、绿色家园积极行动起来,掀起了植树造林的热潮!同学们请看视频(播放视频)。‎ ‎2、观看了这段视频,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3、同学们想加入植树的行列吗?要想参加植树活动,只有热情还不够,首先要掌握种植的相关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研究《种植问题》。‎ ‎(板书课题:种植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树》的视频,激发学生参与植树活动的热情和研究“种植问题”的兴趣,渗透生态环保教育。‎ 9‎ 二、启发质疑,提出问题 师:学贵有疑!关于种植,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 预设问题:种植什么?在哪里种植?树与树之间的间隔是多长?在一块地上怎样种植?种植问题和我们之前学习的哪些知识有联系?)‎ 师: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老师要为你们提出这么多有研究价值的问题点赞!今天我们重点研究在一块地上种植的问题。‎ ‎ 【设计意图】:本环节一方面了解学生的知识起点和能力水准,为学习新知做好知识上的铺垫,另一方面鼓励学生提出需要研究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教学内容变成学生想要研究的内容,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合作探究,自主建构 ‎(一)设计方案,模拟栽种 ‎1、出示题目:五(1)班接到学校分配的绿化任务,要把一块长24米,宽12米的长方形空地栽种果树。你能帮王老师设计合理的种植方案吗?在设计方案前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预设:①种什么树?②树的间隔是多少?③树苗的价钱;④种几列?种几行?⑤种多少棵树?⑥买树苗需要花多少钱?)‎ ‎2、同学们考虑问题真全面!种植既是一门技术也一门是科学,这些问题我们要请教专业人士。现在我们就电话连线农科所的技术员张叔叔。(播放音频)张叔叔提出以下两种方案。‎ 9‎ ‎【种植小课堂】‎ A、种苹果树:苹果树株距4米,行距6米,每株15元。‎ B、种大枣树:枣树株距4米,行距3米,每株18元。‎ ‎3、同学们,对于以上两种方案,你有什么疑问吗?‎ 预设:株距和行距是什么意思?(板书:株距 行距)‎ ‎(播放微课:行距是指相邻两行树之间的距离。株距是指每行中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 学习了微课,你能说说对“株距和行距”的理解吗?‎ 你能在模型上指出株距和行距吗?指名学生演示。‎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设计种果树的方案,讨论交流种植应考虑的因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微视频的动态演示帮助学生理解“行距”和“株距”,再借助实物模型让学生找出“行距”和“株距”,深入理解“行距”和“株距”的含义,为模拟栽种打下基础。‎ ‎4、师:理解了“行距和株距”,接下来我们先研究种植苹果树的方案。用这张方格纸代表长24米,宽12米的空地,一格的边长表示1米。按株距4米,行距6米来栽种,能种多少棵苹果树呢?同学们想亲自动手种一种吗?‎ 温馨提示:第一棵苹果树的位置很重要,你打算把第一棵树种在什么位置呢?‎ 同桌两人合作在操作单上模拟栽种,教师拍照展示。请2名学生上台板贴。 ‎ 9‎ ‎ 5、对比展示几种不同的种植方案。预设:20棵、12棵,组织学生展开辩论。‎ 重点展示种12棵的不同种法的照片,(预设4种不同的种法,偏左上、偏右下、偏上、居中)师引导观察:同样都种12棵,第一棵树种的位置不同,导致整块地种树的样子不同。你觉得哪种种法种出来不仅美观,而且符合树木生长的营养需求? ‎ ‎(播放音频)【种植小课堂】同学们,种植果树时,决定行距、株距的因素是果树生长需要的根部营养面积和枝叶光合作用的需光特性,在满足这两个条件下,尽可能多种植,收获更多的果实。。‎ 课件动态演示最美观最合理的种法,将树图变成点子图。‎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了一个比较简单的栽种情境,让学生两人合作在操作单上模拟栽种苹果树,在展示、对比、交流中找出最合理的种植方案,为后续探究计算种植棵数做好准备。 ‎ ‎(二)数形结合,建构模型 9‎ ‎1、同学们,种植面积小一点我们可以动手种一种,如果种植面积很大,这种方法还可行吗?大家能不能结合我们的种树图,想一想有没有办法计算出需要的棵数呢? ‎ ‎2、小组合作要求:(限时3分钟)‎ ‎【探究提示】‎ 独立自主探究:认真观察种树图,想一想,怎样计算苹果树的棵数,在学习单上列出算式。‎ 小组合作交流:在四人小组内交流算法。‎ 小组内选择正确、合理的算法做好汇报准备。‎ 小组汇报展示。‎ 方法一: 方法二:‎ ‎24÷6=4(棵) 24×12=288(平方米)‎ ‎12÷4=3(棵) 4×6=24(平方米)‎ ‎3×4=12(棵) 288÷24=12(棵)‎ 重点针对第二种方法质疑再探:每棵树的占地面积为什么要用 “株距×行距”来计算呢?每棵树的占地面积相同吗? ‎ ‎4、验证:每棵树的占地面积就是 “株距×行距”,对吗?‎ 课件动态演示株距、行距围成的长方形;动态演示一段株距,一段行距,以一棵树为中心,上下各2米,左右各3米围成的长方形;依次进行验证,动态出示。‎ 9‎ ‎(板书:每棵树的占地面积=株距×行距) 这样就把整块地平均分成了多个相同的长方形,一个长方形里种一棵树,有多少个长方形就种多少棵树,也就是用土地面积÷每棵树的占地面积=树的棵数。(板书:种植棵数=土地面积÷每棵树的占地面积)‎ 师:我们结合种树图,探究出了苹果树棵数的算法,这种方法叫作“数形结合”。(板书:数形结合)‎ ‎5、现在你能计算出种植枣树的棵数吗?及时练习:种枣树:株距4米,行距3米。能种多少棵枣树?(展台展示)‎ ‎6、种苹果树12棵,种枣树24棵,买树苗各需要多少钱?‎ ‎【小组合作要求】‎ ‎①四人小组内,两人算买苹果树苗的钱数,两人算买枣树苗的钱数。‎ ‎②算完后交流:A、B两个种植方案,你会选择哪种方案?为什么?‎ ‎  组织辩论。预设:苹果好吃,同学们都喜欢吃苹果;大枣营养丰富;枣树上有尖尖的刺,会划伤人,不安全;从投资金额上看种大枣树投资比较多,种苹果树投资比较少;从长远收益上看,种大枣树棵数多,且大枣比苹果售价高……‎ ‎ 举手表决种植方案,班长宣布种植方案。‎ ‎【设计意图】:在得出合理的栽种方案后,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计算棵数的 9‎ 方法。在点子图中借助动态课件的直观演示引导学生理解:每棵树的占地面积=株距×行距,数形结合,攻克难点。归纳、梳理出计算种植棵数的方法,由直观到抽象,建构出“种植问题”的数学模型。‎ 四、运用模型,解决问题 同学们,其实种植问题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除了解决种树问题,还可以用来解决种庄稼、种菜、种花等实际问题。‎ 1、 一个花园占地1公顷,平均每平方米种一株美人蕉,这个花园一共种多少株美人蕉?(学生口答,师在白板上书写算式) ‎ ‎2、李大爷有一块近似平行四边形的地,底是30米,高是20米。如果白菜的行距是0.6米,株距是0.5米,这块地大约可以种白菜多少棵?如果每棵白菜卖3元,李大爷能收入多少元? 【设计意图】:课堂检测由易到难,让学生体会到种植问题不仅可以解答种果树的问题,还可以解决实际生活中其它相关的种植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获得利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五、反思总结,深化体验 ‎1、今天这节课我们研究了《种植问题》,一起经历了提出问题——设计方案、模拟栽种——数形结合、建构模型——运用模型、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愿意和同学分享一下吗?你还有什么疑问?‎ ‎2、课堂评价:评选2名数学之星,2个最佳小组。‎ 9‎ ‎3、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老师眼中,你们就是一棵棵小树。(学生举起小树齐声读)今天我们是一棵棵小树,明天我们将长成茂密的森林!‎ ‎【设计意图】:课堂总结,进行知识的回顾整理,评价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情感教育。‎ 板书设计:‎ ‎ ‎ 9‎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