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2-23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版《蝙蝠和雷达》教案范文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版《蝙蝠和雷达》教案范文 1.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了解蝙蝠为什么能在夜间飞行。以及 飞机夜间飞行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的。从而培养学生阅读 科学作品的能力和兴趣,激励学生从小热爱科学的兴趣。 2.初步掌握一般说明文的阅读方法。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分两步出现) 1.示图,认识蝙蝠,介绍蝙蝠。 2.示图,认识雷达,简介雷达。 3.引导学生思考课题:蝙蝠是一种夜间飞行的哺乳动物,雷 达却是一种现代化的推测装置,它们是不是同一类事物呢?(不是) 课题用一个“和”字把蝙蝠和雷达两种不同的事物联系在一块儿 了,为什么会联系在一块呢?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通 过学习来弄清楚。 二、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生字。(正音) 2.自由读课后作业 题(1)中的词语,联系课文上下文理解词 义。有困难的可查字典。 3.处理自学中出现的疑难问题。 三、按小组分自然段齐读课文。 要求读得比较流畅。 四、默读课文并思考: 1.初步说出课文主要内容。 2.课文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内容?用一句话概括。读后边讨 论,边板书。 五、根据板书,引导学生讨论分段: 1.课文该怎样分段?说说你的根据。 2.概括段意,拟出小标题。 六、指名分段读课文。 七、作业 :练习写字词,熟读课文,并联系课文内容思考课 后作业题。 第二课时 一、速读课文。(读后要求说出课文主要介绍了什么) 二、讲读课文。 (一)指名读第一段。了解课文一开始提出的问题及问题的解 答。 (二)阅读第二段。 思考:1.科学家为了揭开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做了几次试验, 都是怎样做的?试验说明了什么? 2.第二段哪句话是主要的句子。 3.简介常识性课文的一般叙述方式。 (三)阅读第三段。 1.找出这段的主句。 2.围绕这句话,课文是怎样具体叙述的?再读课文。要求: (1)读懂有关词语。 (2)说出蝙蝠是怎样凭着嘴和耳朵探路飞行的? 3.学生口述蝙蝠凭着嘴和耳朵探路飞行的过程(在学生回答的 基础上进行板书)。 1.启发学生说出蝙蝠的嘴所具的特殊本领“发出超声”,耳 朵的特殊本领是“接收超声”。 5.科学家揭开的秘密回答了课文前面提出的这个问题? 6.练习朗读。 (四)自由轻声读课文第四段。(要求学生根据上段学习方法进 行自学) 1.找出这段的主句。 2.夜航的飞机是怎样靠雷达探路的?(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边 读边填写) 3.这段的叙述回答了前面课文提出的哪个问题? 4.练习朗读。 5.总结。小朋友学得真好,这个板书是我们师生共同完成的, 课文开始提出的问题,通过同学们的认真学习,已经完满地解决 了(边讲边擦掉“?”号)。 (五)看课题,引导学生说出蝙蝠和雷达之间的关系。 (六)启发学生联系课外阅读中了解的有关仿生科学的知识进 行交流。 (七)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 [评:《蝙蝠和雷达》是一篇常识性说明文。教学中,要重视 语言文字的挖掘,传授科学知识,激励学生热爱科学,还要使学 生掌握说明文一般写法和阅读方法。教这篇课文时,我引导学生 读、想、说、议、练,努力做到融发展语言、增长知识,提高能 力于一体。 一、教给方法,注重规律 1.按照整体原则,沿着由篇章、段落到句子、词语的路子进 行。先让学生通过读课文后,了解到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介绍人们 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雷达,使飞机能安全夜航。教会学生每 接触一篇文章,通读后大致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写什 么的方法。 2.理解“怎么写”。在教学中简单介绍常识性课文的一般写 法,引导学生了解这篇课文的叙述方法是先提出问题,然后一步 步来解答问题。在解答问题的段落中往往有一个主句,而其余的 文字则围绕这个主句进行叙述。本教学设计,以教会学生找一段 话的主句(即抓基本要点),然后让学生去体会课文是怎样围绕主 句进行分析、推理、概括的。这一主线是贯穿于始终。做到了以 教示法,使学生在学中悟法,掌握一般说明文的规律。突出常识 性课文的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突破难点,循序渐进 《蝙蝠和雷达》的教学要点是让学生弄清蝙蝠的嘴和耳朵的 作用,初步了解超声波为什么能探路的道理,知道飞机能在夜间 安全飞行是因为装上雷达靠无线电波探路,这就是从蝙蝠身上得 到的启示。要把这个道理说清楚,使每个学生都能理解并不是那 么容易的。这既是这节课课的重点,又是难点。为了突破难点, 使学生便于领会掌握文中所要说明的道理,我通盘考虑,精心设 计如下: 第一步,通过第三、四、五自然段的教学,让学生发现“段 落围绕一个主句进行叙述”的规律,为下面重点段落的学习,初 步打下基础。 第二步,从第六自然段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上面学到的 知识规律。先让学生找到第六自然段的主句“蝙蝠就凭着嘴和耳 朵探路飞行”,然后再看课文是怎样围绕主句具体叙述蝙蝠怎样 凭着嘴和耳朵探路飞行。 这部分板书的出现,形象地、概括地展示了蝙蝠夜间飞行的 奥秘。用箭头、图示形象而逼真地标明蝙蝠怎样探路夜飞,使学 生能看出蝙蝠的嘴能发出超声,耳朵能接收超声的这种特殊本 领。这部分的板书,便于口述,加深印象,从而起到了帮助理解, 加深理解的作用。 第三步,教学第七自然段,放手让学生熟悉运用上面所学到 的知识规律。为了引导学生理解科学家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 示,发明雷达,使飞机也能夜间飞行,我着重指导学生理解的部 分是:“相当于蝙蝠的嘴和耳朵”。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 要求学生模仿老师的第一部分板书,用相似的有关文字和线条表 明飞机夜飞的道理,我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第二部分板书。(略) 为了面向大多数,让每个学生得到练习的机会,人人动脑, 个个动手,我将印好的小练习纸条发给学生,分小组讨论填写。 并让学生说出填写的道理,并按图示的内容,口述出飞机靠雷达 夜航的过程。这样的笔练加口练,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 他们的思维处于兴奋状态,课堂气氛活跃,改变了过去阅读教学 只是单一的口说答问的形式。整个板书,是师生共同完成的。这 样,使“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凝成了一个新的有机整体。 三、沟通联系,激发思维 1.在学生掌握了围绕段落的主句进行叙述的方法后,联系第 5 课《海底世界》,让学生比较两篇课文在写法上的异同点,从而 懂得科学性的课文一个段落的主句可以放在这段的前面,也可以 放在这段的后面这一知识规律,进一步引导学生去阅读相类似的 课文。 2.在学生已完全理解课文内容之后,我扣住课题进行牵引: “蝙蝠和雷达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在这时提出这一问题,基 本上已是水到渠成了。学生都能明白雷达的发明是从蝙蝠身上得 到的启示。于是,我因势利导,话题一转讲:科学家就这样从动 物、植物身上得到启示。他们细心观察,认真思考,不断实验研 究,进行发明创造。于是,再问学生:人们还从哪些动物、植物 身上得到启示而发明过什么呢?让学生们联系课内外知识讨论 “潜水艇”、“水草和锯”、“蜻蜓和直升飞机”、“人脑和电 脑”等,激发学生对仿生科学兴趣。 3.在这堂课的环节中,我有意识地安排了处处联系课外阅读 知识。如讲到科学家第一次试验蝙蝠的眼睛蒙上后铃不响时,我 设问:照这样说蝙蝠的眼睛是不起作用的啰!有谁从课外书中了 解到这方面的知识?让学生运用课外书中的知识,蝙蝠的眼睛不 起作用,是因为它的视力已退化,是动物世界的“盲人”。又如, 讲到雷达的荧光屏能显示无线电波所反射出来的物体时,让学生 讲自己在课外书中所学到的有关知识,以加深对课外知识的理 解。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