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2-23 发布 |
- 37.5 KB |
- 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版下册语文四年级下册3天窗 (相关资料)
茅盾 - 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中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 茅盾(1896 年 7 月 4 日-1981 年 3 月 27 日),原名沈德鸿,笔名茅盾、郎损、 玄珠、方璧、止敬、蒲牢、微明、沈仲方、沈明甫等,字雁冰,浙江省嘉兴市 桐乡市人。 茅盾出生在一个思想观念颇为新颖的家庭里,从小接受新式的教育。后考 入北京大学预科,毕业后入商务印书馆工作,从此走上了改革中国文艺的道路, 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中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 茅盾同时也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 家。代表作有小说《子夜》、《春蚕》和文学评论《夜读偶记》。1981 年 3 月 14 日,茅盾自知病将不起,将稿费 25 万元人民币捐出设立茅盾文学奖,以鼓励当 代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 志在鸿鹄 8 岁时茅盾入乌镇立志小学读书,后转入植材高级小学,成为该校第一班学 生。在学校里,茅盾的各门功课都名列前茅,特别是他的作文更是出色。受父 母的影响,茅盾很小就心怀天下。十二岁时茅盾在会考作文中就写出了他一生 的追求和信仰:“大丈夫当以天下为己任”。在父母亲的鼓励下,十三岁的茅盾 踏上到湖州的火车,开始了中学生活。有一次,先生布置的作业是自命题写作, 很多学生茫然不知所措。茅盾却借鉴庄子《逍遥游》中的寓意,写了一篇五六 百字的文章《志在鸿鹄》。文中写了一只大鸟展翅高飞,在空中翱翔,嘲笑下边 仰着脸看却无可奈何的猎人。茅盾借对大鸟形象的描写,表明了自己的少年壮 志。而且,文章的题目又与茅盾的名字德鸿相合,形象生动,故借此自抒胸臆。 先生很是赏识,夸赞他“将来能为文者”。 字迹潦草 1913 年夏天,茅盾中学毕业,报考北京大学预科第一类。他自己觉得考得 不错,便安心地回家等候消息了。想不到发榜时竟没有沈德鸿的名字,茅盾非 常失望。但不久,他却意外地收到了北京大学寄来的入学通知,通知书上写的 是沈德鸣三个字。茅盾赶忙跑到报名处去查报名单,发现自己在填报名单时, 书写潦草,把“鸿”字写得像个“鸣”字了。这件事对他触动很大,从此,他 写字一笔一划,端端正正,从不草率,直至 80 多岁高龄写回忆录,还用毛笔正 楷书写,字迹清楚俊秀。 怒斥编者 茅盾向来是温和的,但是也有被人惹到生气的时候。1978 年,新版的全国 通用教材修改完毕,其中收录了茅盾的散文《风景谈》,编写组将修订后的教材 排样寄给茅盾参看,茅盾发现自己仅仅 3500 多字的文章竟被修改了 100 多处。 对此,茅盾异常愤怒,当即回了一封信给编写组:“你们改字改句,增字增句, 多达百数十处,我不懂为何有此必要。大概你们认为文章应该怎样写,有一套 规范,不合你们的规范,就得改。那么,又何必选作家的文章来做教材呢?每 个作家有自己的风格。你们这种办法(随便删改,却又不明言),实在太霸道了, 不尊重作者的风格。”茅盾在信中举例说,如把骆驼脖子上挂的本来一样的铃铛 补加“大小”,茅盾讥讽地问:“事实上,骆驼挂的铃铛只有一种,你们为什么 要改为‘大小铃铛’呢?”接到茅盾的信件之后,编写组不得不做了退步让《风 景谈》大部分保持了原貌。 笔名趣事 现已获得证实的沈雁冰的笔名有 98 个,然而在众多笔名中“茅盾”才是他 最常用的笔名,这个笔名的来源也有一个小小的故事。1927 年,大革命失败, 沈雁冰被迫隐居在上海,郁郁不得志的他开始用笔来宣泄心中的情感,于是创 作了小说《幻灭》。小说完成后沈德鸿开始投稿,可许多的报社却不敢登他的文 章。这使得他内心十分矛盾,于是他在手稿上署名“矛盾”。稿子最后交给了《小 说月报》的编辑叶圣陶,叶圣陶认为小说很好,但是看了这个名字却提出了意 见,认为这个名字是个哲学名词,不像一个人的名字,且“矛”不像是姓氏, 并且在当时那样的环境下使用如此尖锐的笔名不太好,就自作主张在“矛”字 上加了一个草字头,改作“茅盾”。沈雁冰对这一改动也很满意,以后就一直以 此为笔名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