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2-10 发布 |
- 37.5 KB |
- 6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小学数学第八册
四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时间 教学内容 1 3.1~3.5 混合运算~两步计算应用题 2 3.8~3.12 三步计算应用题 3 3.1~3.19 三步计算应用题~简单的数据处理 4 3.2~3.26 求平均数~整理和复习 5 3.29~4.2 十进制计算法~加法的意义和运算定律 6 4.5~4.9 加法的意义和运算定律~减法的意义 7 4.11~4.16 乘法的意义和运算定律~除法的意义 8 4.19~4.23 除法的意义~整理和复习 9 4.26~4.30 计量的产生~名数的改写 10 5.1~5.7 休息 11 5.1~5.14 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小数的性质、大小的比较 12 5.1~5.21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13 5.2~5.28 小数和复名数~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14 5.31~6.4 整理和复习~角的度量 15 6.7~6.11 角的度量~垂直和平行 16 6.1~6.18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17 6.21~6.25 整理和复习 18 6.28~7.2 总复习 19 7.5~7.9 复习、考试 学期整体教学设计 教学总目标: 1. 使学生认识自然数和整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 数级正确地读、写含有三级的多位数。 2. 使学生理解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加法与减法、乘 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3. 使学生掌握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 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整数口算、笔算的熟练程度。 4. 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 法和减法的笔算和简单口算。 5. 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数据整理的方法,以及简单的统 计图表;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的平均数。 6.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会比较熟练地计 算一般的三步式题,会使用小括号,会解答一些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文字题。 7. 使学生会解答一些数量关系稍复杂的两步计算的应用 题,并会解答一些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应用题;初步学会检验的方法。 8. 结合有关内容,进一步培养学生检验的习惯,进行爱祖 国、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和唯物辩证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的主要知识及结构: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混合运算和应用题,整数和整数四则运算,量的计量,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学法及能力培养的主要方向: 1. 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1. 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 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 4. 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5. 注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学习习 惯。 教学的重点: 混合运算和应用题是本册书的一个重点。 第一单元 混合运算和应用题 整体感知 第一单元内容分为三节,第一节:混合运算;第二节:应用题;第三节:数据整理和求平均数。 混合运算中的三步试题是在第五、六册已学过三步试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的三步试题,是小括号内含有两级运算的三步式题,通过学习,进一步巩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三步式题与两步计算式题间的联系,强化运算顺序,让学生在掌握运算顺序的基础上独立计算,并逐步提高运算的正确率与运算速度。三步计算文字题是在两步计算文字题的基础的扩展,以提高学生理解数学语言并用算式表达的能力和列综合算式的能力,进一步强化运算顺序。计算三步文字题时,要着重从分析文字叙述人手,先确定最后一步是什么运算,再根据数量关系向前推导,确定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哪一部分在前,哪一部分在后,以及括号怎样使用等,直到列出综合算式。 应用题是本单元的重点,其中两步计算的连乘和连除应用题与第六册学习 过的连乘和连除应用题有所不同,特点是未知量可以随两个量的变化而变化。教学时,要从求未知量与两个已知量的联系人手,分析数量关系,得出两种解题思路,进而列式解答。连乘应用题与连除应用题从解题思路上是互逆的,教学时,应加强两种类型题的联系,通过对比练习强化数量关系,并要求会用两种方法解答,能列综合算式解答。 应用题部分还安排了比较容易解答的三步计算应用题,这是原来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发展。这部分内容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近,数量关系简单,学生利用两步应用题的基础,通过类推,可以比较容易掌握三步应用题的分析解答方法。教学时,可以从两步应用题引入教学,让学生利用两步计算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来分析主要数量关系,从与两步应用题的对比中确定运算步骤。应用题教学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的能力。同时,教材还介绍了检验的方法,应注意培养学生养成检验的良好习惯,但检验方法只要求学生初 步掌握,不要求写检验过程。数据整理和求平均数是统计的初步知识。教材在以前渗透统计思想的基础上,从本册开始介绍统计的初步知识。数据整理包括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通过教学,要使学生对数据整理有初步认识,会看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能把不完整的简单统计表或条形统计图填写完整。求平均数是一种统计方法,要着重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注意与平均分的区别,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据的方法。本单元的统计知识都是最基本的,要求学生理解即可。 在本单元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知识间的迁移、类推、比较、拓展,将新知识点与学生原有知识体系联系起来进行教与学。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放手让学生去探究,要多动手、多讨论、多交流,尽量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要调动学习有困难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特别是学习应用题的乐趣。此外,在知识学习的同时,要注意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能 力,包括计算能力、分析判断能力、综合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等。 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教科书例1及“做一做”练习一第1、2题。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初步掌握括号内含有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 2.能够计算较复杂的三步式题。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类推能力及计算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教育学生计算和做事要仔细认真。 ’ (四)美育渗透点 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美,提高审美意识。 二、学法引导 指导学生运用已有经验,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三、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小括号内含有两级运算的三步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 2.教学难点:准确计算三步运算式题。 四、教具学具准备 卡片、 课件 五、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练习:(卡片) 30+30÷3 42×3 80÷16+2 12×5—60÷2 8×5×10 120÷4×5 2.说出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 同桌各选一题,互相说一说:题中含有哪些运算,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说出为什么按这样的顺序进行计算? 订正并强调:一个算式里,如果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含有括号的算式,要先算括号里面的运算。 3,计算: 32+540÷18 100—(32+30) 同桌互说运算顺序,并口算出结果。 (二)探究新知 1.引入新课: 观察刚才的两道题,能不能把这两道题合并成一道式题呢?(教师边提问边用色笔在30和540÷18下面画上线。) 学生组题,老师板书:100—(32+540÷18) 指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混合运算的例题1。 板书课题: 混合运算 例1 (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系,运用知识迁移类推,学会知识。) 2.对照例1与复习题,讨论:例1与以前我们学习过的混合运算题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得出结论:例1的小括号内含有两级运算。 教师引导:这道题中的小括号内含有除法和加法两级运算,应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呢?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3,学生自己直接试做例题,做完后同桌对照,并互相订正。 4.指名学生汇报自己的计算过程,形成板书: 例1 100—(32+540÷18) =100—(32+30) =100—62 =38 5.讨论:括号内含有两级运算的式题,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讨论汇报,进一步明确: (学生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学会学习方法。) 6.教师指出:像这样的题目,计算时可以把括号内的两步计算省略一步,直接写出括号内的计算结果即可。教师在“100—(32+30)”外围画上虚框,表示计算时可以省略。 7.反馈练习:第1页 “做一做”。 同桌同学每人选一题,先用铅笔在第一步运算的算式下画横线,再与同桌互相说一下每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然后计算。集体订正。 (三)巩固发展 1.完成练习一第2题。(板演订正) 2.判断。 通过订正,强调:在计算时,除要注意运算顺序外,还要注意计算的准确性。 3.变式练习; (通过变式练习,使同学们进一步强化三步式题的运算顺序,并体会括号具有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 (四)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了什么?注意什么问题? 六、布置作业 练习一第1题,左右两组中任选一组,课堂内完成。 七、板书设计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连乘应用题) 教学内容:教科书例1及第7页“做一做”,练习二。 ·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理解两步连乘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会用两种方法解答此类应用题。 2.正确列综合算式解答。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渗透事物间互相联系的思想。 (四)美育渗透点 使学生感悟美源于生活,美来自生产和时代的进步,提高审美意识。 二、学法引导 1、指导学生观察线段图,感知算理。 2、指导学生试算,感知计算方法。 三、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利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并用两种方法解答。 2、教学难点:分析理解数量关系。 四、教具学具准备: 卡片、课件。 五、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练习。(卡片) 81÷27 16×5×4 (25×3—15)÷5 2、口答下列各题 (通过这两道题的练习,使学生感知到,利用“每人每天能编16个筐”这个已知条件,既可求出“5个人1天能编几个筐”,又可求出“1个人4天能编几个筐”,已知条件既能与人数相联系,又能与天数相联系o) (二)探究新知 1、导入新课: 刚才我们练习的这两道题都是一步计算的应用题,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应用题(板书课题:应用题) 2、教学例1: (1)出示例1: (2)、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3)、组织学生讨论:例1与刚才两道复习题比较,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联系两道复习题,思考:要想求出5人4天能编多少个筐,我们应该先求出什么? (4)、根据学生汇报的讨论结果,教师画出线段图(学生先汇报哪种,教师就先画哪种)。根据线段图所表示的数量关系,引导学生回答:要想求5人4天编多少个,我们第一步先求什么?第二步求什么?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小标题。再引导学生分步列式解答。指名板演,形成板书: 1个人1天编16个 5个人1天编?个 5个人4天编?个第一种解法: ①5个人1天编多少个? 16×5=80(个) ②5个人4天编多少个? 80×4=320(个) 1个人1天编16个, 1个人4天编?个 5个人4天编?个 第二种解法: ①1个人4天编多少个? 16×4=64(个) ②5个人4天编多少个? 64×5=320(个) (两次引导学生观察线段图,从直观到抽象,使学生初步感知理解。) (5) 、引导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并在书上第6页和第7页的空处填空 指名同学板演列综合算式、解答的过程。 第一种解法:16×5×4 =80×4 =320(个) 答:5个人4天一共编320个筐。 第二种解法:16×4×5 =64×5 =320(个) 答:5个人4天一共编320个筐。 (6) 、对比两种解法,讨论:这两种方法的不同点是什么? (7) 、教师归纳小结:已知每人每天编几个筐,求5人4天编多少个,所求的结果既与人数有关,又与天数有关。解答时,可以先从人数人手求,也可以先从天数人手求,两种方法都正确,我们都应该掌握。 3.反馈练习:第7页“做一做”。 先读题,找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组织同桌讨论,要想求3台8小时铺路多少平方米,可以先求什么?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订正时,请同学说出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三)巩固发展 1.练习二第1—3题。 2.补充条件或问题,并口头列两种算式。 3.依照练习题的形式,组织学生分组编题,要求数目尽量小一些,能直接口算出结果。编完后请其他组同学口头列式解答,并当场给予评价。 (四)课堂小结 教师通过总结,指明这节研究的是两步计算的连乘应用题,把课题补充完整:连乘应用题。 六、布置作业 练习二第4、5题。 板书设计 七、板书设计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连除应用题) 教学内容: 教科书例2及第10页’“做一做”,练习三第1-5题。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理解此类连除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用两种方法解答此类应用题。 2、正确列综合算式解答应用题。 3、理解连除与连乘应用题的互逆关系。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渗透事物间联系的思想和比较的思想。 (四)、美育渗透点 使学生感悟美源于生活,美来自生产和时代的进步,提高审美意识。 二、.学法引导 1、指导学生观察线段图,感知算理。 2、指导学生合作学习,试算、讨论、感知计算方法。 三、.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分析理解数量关系。 2、教学难点:利用线段图理解数量关系,确定计算步骤。 四、教具,学具准备 小黑板、课件、卡片、 五.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卡片出示) 3×15×20 900÷15÷20 4×5×8 160÷8÷5 2、出示复习题: 要求学生:画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一种)并用两种方法解答。 根据学生画图情况确定两名同学板演。(每人一种解法,画图并列式计算。) (二)、探求新知 1、出示例2: 2、指名同学读题,对比复习题,组织讨论:例题与复习题相比较,有什么特点? 3、根据学生汇报的讨论结果,让学生在已画成的两个线段图中标注一下,已知了什么,求什么?通过标注,使学生明白,例题与复习题的问题与已知条件换了位。并形成线段图并板书: 每台8小时织?米 5台8小时织布160米,每台8小时织?米 (通过线段图,从直观到抽象,使学生感知算理。) 4、指导学生对照线段图讨论:要想求出每台每小时织布多少米,我们怎样做? 5、根据学生汇报的讨论情况,让学生在线段图中标注出先要求的是图中的哪一段,应该怎样求?学生说清解答步骤后,教师板书每一步的小标题。然后再要求学生在练习本上直接试做,分步解答。同桌间互相讨论订正。 6、指名学生口述分步解答过程,教师板书: (1)、每台织布机8小时织布多少米? 160÷5=32(米) (2)、每台织布机每小时织布多少米? 32÷8=4(米) 引导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先自己直接列式,再指名在线段图下对应位置板演成板书: 160÷5÷8 = 32÷8 =4(米) 答:平均每台织布机每小时织布4米。 (引导学生讨论、思考、试算,感知计算方法。) 7、改例2线段图的问题和条件成下图,根据这幅图,我们应该先求什么?怎样求? (1)、5台1小时织?米 (2)、 每台每时织?米 8.学生讨论确定先求“5台1小时织布多少米”,再求“1台1小时织布多少米”,教师根据学生汇报书写小标题。 然后自己在书上第10页填空,由一名学生板演,形成以下板书: (1)、5台织布机1小时织布多少米? 160÷8=20(米) (2)、每台织布机每小时织布多少米? 20÷5=4(米) 列综合算式解答为 160÷8÷5 =20÷5 =4(米) 答:平均每台织布机每小时织布4米。 9、集体订正,订正时进一步强调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10、讨论:比较一下,两种解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11、反馈练习:第10页“做一做”。 读题,思考: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要想求“1只母鸡1个月下多少蛋”这个问题,可以先求出什么?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第二种算法完全交给学生自己学习,学生通过讨论、思考、试算,进一步感知算理和计算方法。) (三)、巩固发展 1、练习三第1、2题。 2、对比性练习:练习三第4题。 3.根据题中提供的条件进行分组练习,练习题目由各组任选一组。 条件:“书法小组每人每天写8个大字,5个人4天共写了160个大字 第一组题目: 填空: 第二组题目: 判断 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教学内容:教材14页例3 一、 素质教育目标 1、 使学生学会分步解答含有四个已知条件的三步应用题,在理解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明确接替思路,掌握接替方法。 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2、 结合内容渗透思想教育。 二、学法指导 1.引导学生从新旧知识的生长点出发引出新课,运用知识迁移,指导学生学习新知。 2.引导学生试算,掌握计算方法。 三、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分析理解题目的数量关系,确定求某个问题需知道哪两个直接条件,进而确定解题步骤。 2.教学难点:利用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 四、教具准备 小黑板、投影片。 五、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根据问题补充相应的条件并列式 2.改(3)为下面习题。 新镇小学三年级有四个班,每班40人,————。三年级和四 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这道题要求三、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必须知道哪些条件?缺少什么条件? 要求学生直接补充四年级人数。列式,分步解答。 (二)探究新知 有个学生是这样补充的条件,同学们看一看,这道题你能不能解答呢? 如果能解答,该怎样解答呢? 出示例3: (通过补充条件的练习,自然引出例题,可使学生容易建立起三步计算应用题与一步、两步计算应用题间的联系,进而理解三步计算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1) 、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分析与复习题的区别和联系。 (补充了两个条件,有四个已知条件,所求问题没有改变。) (2) 、 问:要想求“三、四年级共多少人”,应该知道哪两个条件呢? 三年级有多少人? 四年级有多少人? (3)、让学生自己解答。 (4)、想一想,如果把上题的问题改成“三年级比四年级多多少人?”该怎样解答? 4.反馈练习:“做一做”第2题。 (三)、巩固发展 1.练习四第1、2题 先讨论分析解题思路,再独立解答。 2.投影出示下图情景,分组根据图意补充条件,分别组成一步、两步应用题,并请其他组口头列算式解答。 菊花和芍药花共有多少盆? (通过此题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三步计算应用题与一、二步计算应用题间的联系,深化对数量关系的理解。) (四)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解三步应用题的解答思路及解答方法。 六、布置作业 练习四第3题 七、板书设计(略) 教学内容:教材15页例4 素质教育目标: 1、 使学生借助线段图能够理解简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会用两种方法解答这类应用题。 2、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灵活解题的能力。 3、 渗透数形结合和事物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掌握三步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分析并理解三步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教学过程:1、根据条件补充问题,使之成为一道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1)、请说说解题的思路和相应的算式。 (2)、这道题还可以怎样解答? 2、教学例4: 出示例题 (1) 指名读题,找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 借助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想一想:根据题里的条件,前面的线段图该怎样修改?所求问题在线段图上怎样表示? 讨论题: (3) 比较两种方法哪种比较简便。 3、引导概括 解答应用题不但方法可以不一样,而且计算的步骤也不相同。有的三步题可以用两步来解答。这样使计算变得比较简便。所以解题时应该注意选择合理、简便的方法进行解答。 4、综合与应用:(课件) 5、板书 教学内容:教科书例5及第19页“做一做”,练习五第1、2题。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理解三步计算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 2.能分步解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应用题。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类推能力、分析比较能力。 2.培养学生理解应用题数量关系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渗透事物间相互联系的思想。 (四)美育渗透点 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提高审美意识。 二、学法引导 指导学生运用已有经验,合作学习、讨论、试算,感知算理和计算方法。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确定应用题的解题步骤。 四、教具准备 小黑板、投影片等。 五、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练习:(出示口算卡片) 56×2+56 78×4—78 168—17×4 100—100÷5×3 2.复习题: 读题,分析解题思路。 提示:要想求出“三、四年级一共栽树多少棵”,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四年级栽树棵数怎样求?为什么用“56×2”,你们是根据哪句话这样求的? 学生独立解答、订正。 (二)探索新知 1.利用投影片改复习题为例5。(课件演示) (抓住复习和例5的联系点,设计了复习题,为学习例5做好铺垫,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2.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讨论:你认为这道题的关键句是哪一句? (教师在“五年级栽的比四年级总数少10棵”下面画出曲线。) 3,怎样用线段图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呢? 引导学生画线段图。 4.根据线段图和题意,讨论思考: 要想求出五年级栽树多少棵?必须先知道什么?你是根据什么这样说的?为什么? 启发学生:“三、四年级一共栽树多少棵”能直接求出来吗?解答这道题,第一步求什么?第二步求什么?第三步求什么? (通过线段图,从直观到抽象,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5,通过交流汇报,确定解题思路,教师板书小标题,再让学生直接在书中填空,指定一名学生板演。 形成板书: 四年级栽树多少棵? 56×2=112(棵) 三、四年级一共栽树多少棵? 56+112=168(棵) 五年级栽树多少棵? 168—10=158(棵) 答:五年级栽树158棵。 6.小结: 引导学生回顾例5的解题过程,解答这类题时应注意什么? 抓住关键句理解数量关系,依据关键句确定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并分步解答。 引导学生观察:在解题过程中,56这个已知条件用到了几次?分别是在求什么时候用的?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解答应用题时,有的已知条件不止用一次,具体怎样用,要根据题目内容确定。 7.反馈练习:教材第19页“做一做”第1题。 同桌讨论,关键句是哪一句,再根据题意确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求确定2-3名学生汇报讨论结果。然后再让学生分步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三)、巩固发展1、“做一做”第2、3题。 同桌每人选一题,互相说一下这道题的关键句是什么,应该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求什么。然后独立完成。 2、练习五第1题 先画图表示数量关系。 (四)、课堂小结 回顾本课学习内容,指出这类应用题是三步计算应用题,还是两步 计算的应用题 板书课题: 进一步明确:解答此类应用题,要抓住关键语句,明确数量关系,通过分析关键语句确定的数量关系,明确解题步骤。 提示同学:有的已知条件在解题时不止用一次。 六、布置作业 练习五第2题 七、板书设计 简单的数据整理 教学内容:教科书例1及第24页“做一做”,练习六。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初步认识数据整理的方法,初步会看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 2、使学生会进行简单的数据整理,能把整理的数据填人简单的统计表,并能在条形统计图中表示出来。 3、使学生能根据统计表或条形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 (二)、能力训练点 , 培养学生整理数据的能力和根据统计表、统计图进行简单数据分析。 (三)、德育渗透点 对学生渗透初步的统计思想和实事求是的调查研究思想。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学习,感悟人民的卓越智慧,感悟文化的魅力,提高审美意识。 二、学法引导 1、通过图表,使学生初步了解简单的统计图表。 2、引导学生填写,感知数据的整理。 三、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表或统计图回答简单问题。 2、教学难点:把不完整的统计表或统计图补充完整。 四、教具学具准备 画有例1学生分布图的挂图或小黑板1块、画有例1统计表框的小黑板1块、画有方格的小黑板2块。 五、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结合时事,根据当前生活中一些热点问题的有关数据,引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调查统计一些事物的数目,这些事物的数目通常叫做数据(板书“数据”一词)。数据往往都是从生活实际中,通过认真的调查核实,一个一个地数出来的,是国家进行进一步统计、汇总,进而制定有关方针政策的原始依据,必须真实。而数据因为直接来自生活,往往比较零乱,没有次序,显示不清主次多少。为了把调查结果表示得更清楚明了,就需要对数据进行一定的整理,今天我们就共同研究一下“简单的数据整理”(板书,把课题补充完整)。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1,学生分布的挂图或小黑板。 教师指出这张图是调查了四年级某班学生居住情况后制成的,通过这张图,一眼就可看出哪条街,哪道巷有这班学生,很形象,很直观。 (通过直观观察,使学生初步感知统计表的作用。) 2、老师进一步引导:每条街,每道巷分别住了多少同学?哪条街,哪道巷住的人多?最多的比最少的多几个?全班共多少同学?这时如果只看图,要准确回答以上几个问题,很不容易。 组织学生讨论,怎样做能使回答方便?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先逐街、逐巷数出人数。记住 问题。再进行比较,回答出问题。 3、教师指出:只看图不容易进行下一步的研究。我们先数一数各街各巷的同学数,在图上标注上数字。数出的各街各巷的同学数,就叫做数据。(渗透特点:来自生活实际,是真实的。) 启发学生:这些数据真实可信,但是比较零乱。我们能不能想一个办法把这些数据简单明了地表示出来,使别人不用再看图,就能一眼看出各街各巷住了多少学生,全班一共有多少学生呢?(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4、学生汇报讨论结果。(讨论结果可能多种多样,只要有道理,就应加以肯定。从中再选出统计表的方案。) 教师:以上各方法实际上都是对数据进行整理。 我们先用画表的方法进行整理。出示下表(空表框) 教师指出:第一栏不填写具体街巷名称,一般留做合计(一共多少人)第二栏起,逐一写街巷名。 5、组织学生根据原始图填写,老师先带领学生填写两个街巷的数据,再让学生在其他街巷对应地方填写数据。学生填写书上第23页的不完整统计表。然后问一共多少人。在合计栏中填写,形成完整的统计表。指出这样的表叫统计表。 6、组织学生根据表回答问题:(投影出示问题) (引导学生填写,使学生感知数据的统计。) 7、认识条形统计图。 有时为更加形象直观地表示数据的多少,也常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条形统计图是用长方形来表示数据的。 出示画有小方格的小黑板,说明每一格代表一个人,有几个人,就用几个小格表示,可以把这几个小格涂上色。 老师先在纵向上注明人数0,5,10(单位:人)。再在横向上标明街巷名称,标注时相邻街巷名称间要空一格,以求容易区别和美观。然后根据学生口述,老师在相应地方涂色,制成课本第24页上部的条形统计图。 8、看条形统计图,回答课本第24页五个问题。 (直观观察简单统计图,感知数据整理的作用,通过图形,让学生体会知识美。) 9、反馈练习:在教师带领下完成课本第24页“做一做”。 教师先出示原题,指导学生弄清题意后,带领学生完成表示小芳的成绩的长方形条。 问:每一小格代表几米?小芳的成绩是多少米?应该涂几个小格?确定14个小格怎样确定较好?(找出15所对应的高度,向下数1格即可,不必从1数。) 其他同学的成绩,要求同学们在书中填空完成。确定一名学生板演,集体订正,同桌间互相检查涂色是否准确。然后组织学生据条形统计图回答书中问题。 (由于条形统计图是新接触,学生涂色有困难,从学生认知特点出发,教学时教师的引导示范不能太少。练习时,教师要先示范,后放开由学生自己完成。) (三)、巩固发展 1、练习六第1题。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完成。重点引导:合计栏应该怎样填写? 学生分组完成时,可以互相讨论研究。教师巡视时重点辅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2、练习六第3题。 提示:先统一单位,并利用此题复习“平均”的含义,为下节课学习“求平均数”做铺垫。 (四)、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知道了什么是数据,怎样整理数据,还学习了怎样填写统计表、统计图。 六、布置作业 1、练习六第2、4题。(要求学生亲自去调查各班人数,独立完成。) 2、活动性作业: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利用周日时间进行专项公益劳动(如擦玻璃),分别记录每人擦的块数,然后把小组擦玻璃的情况制成统计表。要求统计表中能反映出每个人擦的块数和小组擦的总块数。 求平均数 教学内容:教科书例2、例3及“做一做”,练习七第1题。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使学生能根据简单的统计表求平均数。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和操作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向学生渗透事物间联系的思想和统计思想。 (四)美育渗透点 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提高审美意识。 二、学法引导 1、通过演示使学生初步感知“平均分”。 2、指导学生试算,掌握“平均分”的计算方法。 三、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明确“求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教学难点:区分“平均分”与“求平均数”这两个概念的不同含义 四、教具学具准备 例2水杯挂图、小黑板、卡片若干、长方体积木16块。 五、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用卡片出示) (38+52)÷3 (76—20)÷7 说出20÷5表示的意义。 2、一个上下同样粗的杯子里装有16厘米深的水,把这些水平均倒在4个同样粗细的杯子里,每个杯子里的水深是多少厘米? (通过此题,使学生复习“平均分”的意义,使学生明确“平均分”的结果是每杯水的实际水面高度都是4厘米。) (二)、探究新知 1、引入新课: 以前,我们学习过上题这样的“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的应用题,也就是“平均分”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还常听说这样的说法,例如:“火车提速后,平均速度达到每小时120千米”,“我们班的语文平均成绩是91分”,“某足球队队员的平均年龄是26岁,平均身高是182厘米”等等,像这些平均速度、平均成绩、平均身高、平均年龄等,都是“平均数”。今天我们就来共同研究一下“求平均数”问题。(板书课题:求平均数) 平均数怎样求呢?它与以前学习的“平均分”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请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仔细体会。 2、教学例2: (1)、出示例2: 用4个同样的杯子装水,水面高度分别是6厘米、3厘米、5厘米、2厘米。这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多少? (2)、学生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组织讨论:你怎样理解“水面的平均高度”? (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进一步明确:所谓“平均高度”,并不是每个杯子水面的实际高度,而是在总水量不变的情况下,假设水面高度同样高时水面的高度值。 (4)、教师出示第27页水杯图的上半部,问:怎样做才能使这4杯水的水面高度同样高,而得到这4杯水的水面平均高度值呢? (5)、学生操作。 请同学们拿出准备的积木,用每块积木的高度代表1厘米,先用积木按例题的高度要求叠放四堆来表示4杯水的高度,再动脑动手操作一下,使这四“杯”水的水面高度相等。 (6)、学生汇报操作结果,一般出现两种方法。 第一种:数出共有多少个积木,或把积木全部叠放在一起,共16厘米,再用16÷4:4厘米,得出每“杯”水水面的平均高度是4厘米。 第二种:直接移多补少。从6厘米中取2厘米放人2厘米杯中,从5厘米杯中取1厘米放人3厘米杯中,就可直接得到4杯水面高度相同的水,水面高度都是4厘米。这说明原来4杯水水面的平均高度是4厘米。 (7)、教师出示第27页水杯挂图下部分(标有平均高度虚线)。 教师:通过同学们刚才的操作,我们得到了这4杯水水面的平均高度是4厘米。但这里有一个问题,我们刚才通过操作,使水杯的水面实际高度发生了变化,这4杯水的水面高度才相等了。也就是说,平均高度得到了,而原来4杯水水面高度却发生了变化。而现实生活中,很多求平均数的情况是不允许原值的。例如:高个身高180厘米,矮个身高140厘米,两人的平均身高160厘米。这个160厘米代表的是两个身高的平均水平,并不是把高个的身体一部分接在矮个身体上,使两人身高相等。也就是说,求平均数并不要;变原来的实际值。由此可见,通过直接操作的方法来求平均数,在很多情况下,是行不通的。如果我们不通过操作,直接通过计算,能不能求出这4杯水:的平均高度呢?怎样计算方便呢? 通过引导学生回答,进一步明确:应先相加求出高度总和,再用高度和杯子数,得到平均高度。 (引导学生操作,使学生感知平均数。从直观到抽象,帮助建立平均数概念。) (8)、指导学生列式计算 (6+3+5+2)÷4 =16÷4 =4(厘米) 答:这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4厘米。 (9)、区分例2与复习题,两题的结果都是4厘米,所表示的意义相同吗? 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复习题中,4厘米是平均分的结果,结果每个杯子的实际高度就是4厘米;例2是求的平均数,4厘米表示的是各杯子水面高度平均值,而每个杯中水面的实际高度并不一定是4厘米,它们的实际高度不要求发生变化。 (10)、反馈练习:教材第29页第1、3题。 先读题,口述解题思路,再独立试做,集体订正。 通过订正进一步明确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 3、教学例3: (1)、出示例3: (2)、读题,分析题意,组织学生讨论:两组人数不同,每人的身高也不尽相同,想要直接比较出哪一组的身高较高,怎么做比较好呢? (3)、根据讨论结果,明确先求出每组的平均身高,再进行比较。 (4)、列式计算:第一小组的平均身高是多少? (136+142+140+135+137+144)÷6 =834÷6 =139(厘米) 第二小组的平均身高是多少? (132+141+133+138+145+135+142) =966÷7 =138(厘米) 第一小组的平均身高比第二小组的高多少? 139—138=1(厘米) 答:第一小组平均身高高一些,高1厘米。 (5)、反馈练习:教材第29页“做一做”第2题。(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在书上直接填空即可。) (计算不是难点,引导学生试算,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三)、巩固发展 1、练习七第1题。 2、小明上学期学习进步很快,数学第一单元检测成绩是75分,以后每单元都比上一单元提高4分,求他上学期数学五个单元的平均成绩是多少? 此题对学有余力的同学可提示试用其他方法解答,主要解法有: ①基本方法,先分别求出各次成绩,再求平均数。 ②75+(4+4×2+4×3十4×4)÷5。 ③75+4+4。 (四)、课堂小结 通过小结,进一步区分“平均分”与“平均数”两个概念的不同义,巩固求平均数的方法。 六、布置作业 1、练习七第2题。 2、回家后量出你家中每个人的身高,记录下来,并求出全家人的平均身高。(单位:厘米) 七、板书设计 整理和复习 课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2-33页,练习八。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整理和复习三步计算的混合运算。 2、整理和复习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3、整理和复习简单的数据整理和求平均数。 (二)、能力调解点 1、正确计算混合运算和应用题,提高计算能力。 2、会简单的数据整理和求平均数。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整理和复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提高审美意识。 二、学法引导 1、指导学生整理学过的知识,使知识系统化。 2、指导学生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巩固知识。 三、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整理混合运算、应用题、数据整理和求平均数。 2、教学难点:将知识系统化,形成知识网络,提高计算能力。 四、教具学具准备 口算卡片、课件 五、教学步骤 (一)、整理 1、混合运算: (1)、出示148—111÷37 说一说运算顺序。 (2)、出示(148—111÷37)×5 说一说运算顺序,并计算。 (3)、出示720+650÷130 说一说运算顺序。 (4)、出示5000—(720+650÷130) 说一说运算顺序,并计算。 (5)、引导学生说一说混合运算的顺序。 (6)、出示第32页第2题。 分组讨论。并独立计算 2、应用题。 (1)、出示第32页第3题。(投影出示) 引导学生分组合作学习,说一说怎样想的? (2)、出示第32页第4、5题。(投影出示) 通过比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出示第32页第6题。(投影出示) 独立计算。 3、简单的数据整理和求平均数。 (1)、投影出示第33页第7题。 (2)、分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 (3)、独立填写。 (通过整理混合运算从两步到三步,进一步加深运算顺序,沟通了知识间的联系;通过分析、比较,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整理就是抓住知识间的联系,使知识形成网络。) (二)、练习 1、混合运算: (1)出示练习八第1题,投影出示 ①分组讨论、交流; ②汇报并订正。 (2)分组计算,练习八第2题。 订正时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 2、文字题。 (1)、投影出示练习八第3题(1) 分组讨论并订正。 (2)、独立练习,第3 (2)、(3)题。 3、应用题。 (1)、投影出示,练习八第4题。 (2)、独立练习,练习八第5、6题。 (三)、全课小结(略) 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口算(10分) 320+185: 600÷50; 5800÷100: 3900÷300; 4800÷60; 148+37; 350+470: 420—150; 200—82; 175—56: 54+97: 32+368: 120+90: 199+76: 12+18+14: 25+67+75 二、填空(30分) 1、画出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12分 (1)、60—80+16×3 (2)、30+(%—12×5) (3)、(1070+28×289)÷18 (4)、(285—15+20)×3 2、在口里填上适当的数,然后列出综合算式。 3.在O里填上“>”、“<”或“=”。(6分) 25×(225÷25)○25×225÷25 34+66×40○(34+66)×40 540+27—18○540÷(27—18) 三、计算(16分) 1.(4800÷75+36)×24 2.(338+565—204)÷3 3.1520—(970+38×2) 4.540+9÷3+16 四、列式计算(20分) 1.82与25的差,乘16与18的和,积是多少? 2.1530除以5的商,加上14乘7的积,和是多少? 3.25与18的积,减去756除以4的商,差是多少? 4.720与160的和,除以84与40的差,商是多少? 五、应用题(24分) 1.一个生产小组,每个人每小时制6个机器零件,10个人8小时可以制多少个机器零件? 2.运动会上315个同学参加团体操,他们平均分成5队,每队再平均分成7组,每组有多少个同学? 3.学校买了5个排球,每个40元;买了5个篮球,每个25元,一共用了多少元? 4.甲、乙二人同时从同一地点向相同方向出发。甲骑自行车每小时行25千米,乙骑摩托车的速度是甲的3倍。3小时后二人相距多少千米? 二单元整数和整数四则运算 1、 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例1及“做一做”,练习九1——4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数的产生。 2、认识亿级的数,掌握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及千万内的数位顺序和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千亿以内的数。 能力训练点:1、能正确判断数位,运用读数法则,正确读数。 2、启发学生归纳读数法则。 教学重点:掌握数位顺序表及多位数的读法和应用。 教学难点:读法应用及数中零的读法。 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 导入:我们已经学习了三年多的数学,每天都要和数打交道,那么你们知道数是怎样产生的吗?(开门见山的话题,迅速吸引了学生的兴趣和探究知识的欲望) ( 二)探究新知 1、 教学数的产生 自学课本36页的内容。分组交流,知道了什么? 2、 教学十进制计数法 (1) 说出亿以内的数的计数单位。 亿以内的数字有哪些计数单位? (2) 我们知道,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多少?10个十多少?。。。。十个一千万是多少? (3) 亿以内每相邻两个单位的关系怎样? (4) 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比亿大的数。 3、 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表。 4、 教学亿级的读法:(1)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地往下读; (2)读亿级或万级的数时,要按照个级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个“亿”字或“万”字; (3)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 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1、 反馈练习:37页2 ( 三)巩固发展 1、 填空: (1)从右起第9位是( )位。 (2)十个一亿是( )亿。 (3)10个一百亿是( )亿。 (4)----------、--------------、--------------、--------------是亿级,万级有——-------、----------------、----------、--------。 2、 判断: (1)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 (2)308040000000读做三千八十亿四千万。( ) (四)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十进制计数法,正确读多位数的法则。 整数大小的比较 教学内容:教材43页例4、例5 教学重点:教学自然数、整数的概念 教学过程:一、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数数,你知道这些数是什么数吗??对叫自然数。 0是什么数?讨论 0是自然数也是整数。自然数也是整数。 二、比较数的大小 我们已经学过比较亿以内的数的大小。你还记得吗?你能根据前面讲过的方法,比较亿以内以上的数的大小吗? 三、自己自学 四、练习:数学书:45页1 46页8 .加法结合律和简便算法 教学内容: 教科书例3、例4、例5,练习十一第5—10题。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理解、掌握加法结合律。 2.能够应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二)能力训练点 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用联系、发展的观点,观察分析知识的规律性,培养学生的兴趣,参与知识 教学过程:。 ’ (四)美育渗透点 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提高审美意识。 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经验,上升理论,抽象概念。 引导学生观察、探索,学习新知。 教学重点:对加法结合律的理解、掌握和应用。 教学难点:加法结合律的运用。 投影仪、幻灯片、小黑板(转板)。 (一)铺垫孕伏 1.什么叫加法交换律?用字母如何表示? 2.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 )里填上适当的数。 43+67二( )+( ) 35+( )二65+( ( )+18:19+( ) o+100:( )+( 3.下面各等式哪些符合加法交换律? 270+380:390+260 20+50+80二20+肋+50 o+400:400+O 140+60:60+140 (检查学生对已学过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为与新知识作比较打下基础。) 4.四年级一班有48人,二班有50人,两个班共有多少人?(转板出示) 学生计算完后,让学生用加法的意义说明为什么用加法计算。(理顺解题 思路,为参与知识教学过程学习例3,埋下伏笔。) 教师:以上,我们运用了加法的意义及交换律解决了一些问题,那么关于加 法还有没有其他的规律性知识?这些知识又有什么用途呢?这节课我们继续 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加法结合律和简便运算。(板书课题) 同学们看这道题(复习题4),求两个班一共有多少人,就是用48+50求出 结果,如果把题改一下又该怎样求呢?(教师翻转板)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 例2。(板书例2) (二)探究新知 1.学习例3,学生读题后,指名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教师边用线段表示出 数量关系。 求两个班人数的和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现在我们求三个班一共是多 少。可怎样算呢?请同学们列出算式算出结果。(教师巡视,指名2人板演)集 体订正让板演的2名学生分别讲算理。 教师引导学生口述时并提示:第一种计算方法,表明先算一班和二班人数 的和,要在48与50的外面加上小括号。第二种计算方法,表明先算二班与三班 人数的和,要在50与49的外面加上小括号。引导学生明确:这两种解法的结果 相等,也就说明(48+50)+49与48+(50+49)这两个算式可用等号连接,教师 板书:(48+50)+49;48+(50+49) 教师:请同学们观察上面等式两边算式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引 导学生明确:相同点:都有三个加数,左右两边的三个数相同;不同点:加的顺序 不同。 教师总结:无论先把48和50相加,再同49相加;还是先把50与49相加, 再与48相加,它们的得数都是一样的,也就是和不变。 2.观察下面每组的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关系? (12+13)+14012+(13+14) (320+150)+2300320+(150+230) 先算一算,每组两个算式的结果怎样?用什么符号连接,每组算式说明什 么?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上面三个等式,归纳出加法的结合律。 (1)两个等式中,每组算式有3个加数,每个等式中的加数都一样。 (2)等号两边的算式中加数交换了位置,和没有变。 (3)教师说明这一规律叫做加法结合律。引导学生看一看教材第49页的 结束语。 3.用字母表示加法结合律。 如果用字母o、凸、c分别表示3个加数,怎样用字母表示加法结合律呢?教 师说明板书:(o+6)+c:o+(6+c) 等号左边(o+凸)十c表示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 等号右边o+(6+c)表示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一个数相加。 o、凸、c表示的数是什么范围的数?学生讨论,然后回答。 4.练习:教材第50页上面的“做一做”,填在书上。订正时,请学生说出是 根据哪个运算定律填写的。 ‘·一 (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经验,观察、总结、概括、抽象出概念,提高学生的认识 水平。) 5.教学简便算法。 应用加法结合律我们可以改变一些数的运算顺序,但应用加法交换律更主 要的一点是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同学们看这道题:(板书例3) (1)计算.480+325+75 同学们想要计算480+325+75,怎样计算比较简便?为什么?应用了什么 运算定律?让学生先讨论后试算,接着学生汇报其结果。教师板书: 480+325+75 =480+(325+75) =480+400 =880 提醒学生注意应用加法结合律,计算时方框里的这一步熟练后可省略不 写,以达到更简便的目的,但如果题目要求写出简算过程,此步不能省略。 (2)再看这道题,教师板书:计算:325+480+75 这道题怎样算比较简便?为什么?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学生试算后,小组内检查,讨论订正。教师指定一名学生到黑板上板演,教 师引导学生,让板演的同学讲思考过程,集体订正。 教师提示:哪一步可以省略? 再请一名同学板书: 325+480+75 =325+75+480 =(325+75)+480 =400+480 =880 325+480+75 =325+75+480 =400+480 =880 板演后订正,使学生明确省略的步骤及每步运用的定律。 (3)通过对例4、例5的学习,(板书:例4、例5)知道加法的运算定律,可以 使一些计算简便。那么,例4、例5在应用运算定律方面又有什么不同呢?请同 学们比较一下。引导学生明确:例4没有调换加数的位置,直接应用了加法结 合律进行了简算;例5要使325与75相加,则必须先应用加法交换律将75交换 到480的前面,再应用加法结合律简算。另外,启发学生说出还可将325交换到 480后面进行简算。 反馈练习:课本第50页最下面“做一做”。 (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体验计算的简便,加深印象,提高计算的灵活性,开拓 学生思维。) (4)想一想,过去哪些计算应用了加法的结合律?引导学生说出,在做口算 加法时应用了加法结合律。如36+48结果是多少?可以想: 36+48;36+(40+8);(36+40)+8;76+8;84 教师说明:根据加法结合律不仅可以做口算加法,还使一些计算简便。 我们学习了加法结合律及应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算,要注意进行简算时 要先看一看题目的数字特点。 (三)巩固发属 1,练习十一第5-7题。 2.选择比较简便的方法填在括号里 (1)399+154+201;( ) (投影) ①399+(154+201) ②(399+201)+154 (2)374+268+126+432;( ) ①(374+126)+(268+432) ②(374+126)+268+432 3.练习十一第8题前2行。 (四)全课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加法结合律和简便计算。 练习十一第8题后一行,第10题。 (48+50)+49 =98+49 =147(人) 加法结合律和简便算法 答:四年级一共有147人。 (48+50)+49;48+(50+49) (12+13)+14二12+(13+14) 48+(50+49 =48十99 =147(人) (320+150)+200=320+(150+200) 例4 计算480+325+75 例5 480+325+75 =480+(325+75) =880 计算325+480+75 325+480+75 =325+75+480 =(325+75)+480 =400十480 二880 6.减法的意义和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3-55页及“做一做”,练习十二第1—6题。 (一)知识教学点 1.充分利用学生已学过的减法知识,概括出减法的意义。 2.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并会在实际计算中应用。 (二)能力训练点 通过学习减法意义及有关知识,逐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及运用知识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深刻理解加法、减法之间的关系,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 (四)美育渗透点 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提高审美意识。 引导运用已有经验,运用知识迁移,使学生理解新知,掌握知识。 1.教学重点:理解减法的意义,掌握加法、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及其应 2,教学难点:理解“逆运算”。 投影仪、投影片、小黑板(转板)。 (一)镭蛰孕伏 1.口算:(投影出示) 45+16 61—45 73—50 23+50 2.加法的意义是什么? (二探求新知 1.导人:我们已学过了减法的计算方法,从今天开始我们还要进一步学习 一些有关减法的规律性知识,首先我们学习减法的意义。(板书:减法的意义) 2.教学减法意义: (1)出示教材第54页第(”题,启发学生读题,自己分析数量关系,并列式计 算(1人板演),解答后,指名学生回答。 ①这道题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②引导学生说一说这个加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加数加上加数等于和。 教师在第(1)题右边板书:加数、加数、“和” (2)出示教材第54页第(2)题(转板),启发学生列式解答,(指名板演)并说 一说为什么用减法计算。引导学生明确从全班人数里去掉男生人数就得女生 人数,去掉女生人数就得男生人数。 (3)提问:请同学们观察,比较一下,第(2)、(3)题与第(1)题有什么联系,各 用什么方法计算? 引导学生明确:第(1)题已知男生、女生人数,求全班人数;第(2)题是已知 全班人数和男生人数,求女生人数;第(3)题是已知全班人数和女生人数,求男 生人数。 教师再提问: · 如果抛开题中讲的具体事例,这些题各是已知什么?求什么呢?启发学生 对照板书回答。第(1)题是已知两个加数,求它们的和,用加法;第(2)、(3)题都 是已知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用减法。 学生回答后,教师在第(2)、(3)题的算式下面板书:“和”、“加数”、“另一个 加数” , 问:通过以上分析、比较,根据第(2)、(3)题的算式与第(1)题的算式的联 系,谁能说一说减法是一种什么样的运算呢? 引导学生回答,减法是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 的运算,启发学生阅读教材第54页上的结束语,结合例子再进一步理解减法的 意义。 (4)教学各部分名称。 在减法算式中,已知的和叫什么?减去的已知加数叫做什么?求出的未知 数叫什么?减法与加法又有什么关系呢?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53页最后一行到第54页前两行内容,然后引导学生 明确:如在43—24:19算式中,被减数、减数、差数各是哪些数。“逆运算”就是 相反地运算,也就是减法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与加法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正好 是相反的,在加法中是已知的,在减法中就变成了未知,而加法中未知的,在减 法中则变成了已知。因此说减法中是加法的“逆运算”。 (5)完成第54页上的“做一做”。 (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运用知识迁移,使学生理解、掌握知识。) (6)教学0在减法计算中的特性。 我们学习加法意义时知道0在加法计算中有几种情况?谁能举例说明? 根据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那么有关0的减法又有哪几种情况?引导同桌讨 论,然后举例子,写出下面三种情况: 5—0二5 5—5二0 0—0二0 对照算式教师引导学生归纳: 我们先看第一个算式:5—0;5,那么7—0等于多少?8—0呢?任意一个 数减去0得多少?用一句话概括说是:一个数减去零,还得原数。 5—5二0 0—0:0任意一个数减去它本身都等于0。 也就是说当被减数等于减数时,差是0。通过以上分析你知道0在减法运 算中有几种情况呢?一个数减0,还得原数;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3.教学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1)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师:前面我们已学过加法和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同学们回忆一下,加法 各部分间最基本的关系:和:加数+加数 如果知道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是: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板书) (2)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减法中各部分间的最基本的关系是:差;被减数—减数(板书) 如果知道减数和差,求被减数是:被减数:减数+差(板书) (对基本数量关系的整理和复习,使学生更深刻理解加减法中各部分间的 关系,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梳理,为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提供依据,学生对所 学的知识便于形成网络。) (3)反馈练习:练习十二第2、3题,两道题可根据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说 明,也可用其意义说明。 4,加减法各部分间关系的应用。 运用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还可以解决哪些问题呢?引导学生说出可以 对加减法的计算进行验算。 (1)加法的验算: 进行加法计算时,用减法验算加法,应用的是加法中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减 去一个加数等于另一个加数。 用减法验算应怎样做?请同学们计算出来(填书)(指2名学生板演): 集体订正,同时让学生说出是根据什么来验算的。 教师提示:要注意,因为加数有两个,验算时用和减去哪一个加数都可以, 所以验算此题时出现两种竖式解答,在以后的验算中,可任选一个加数作减数 来进行验算。 (2)减法的验算: 加法可用减法来验算,那么减法可用什么方法来验算呢?(引导学生明确 用加法计算,也可用减法计算。) 学生自己计算。(填书) 以上我们学的是教材第53-55页的内容,请同学们看书,有问题提出来。 (三)巩固发展 1.填空: (1)已知两个数的( 减法。 )与其中的一个( ),求另一个( )的运算叫 (2)在120—90:30算式中,被减数是( ),90是( ),30是( )。 (3)一个数减0还得( )。被减数与减数相等,差是( )。 (4)根据3600—784:2816写成加法算式是( ),另一个减法算式是 (2)对减法的验算有两种方法:一是用差加减数看是否等于被减数,另一种 是用被减数减去差。( ) 3.教材第56页练习十二第6题。 (四)全课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减法的意义和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第56页第3、4题。 减法的意义和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差:被减数—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 1234 2079 —+845,验算—-845.或 1234 247 —-987,验算—+987.或, 乘法的意义和乘法交换律 教学内容: 教科书例1、例2及“做千做”,练习十三第1、2题。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并能运用它解决 实际问题。 、 2.进一步认识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明确1和0在乘法中的特殊性。 3.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并能运用它进行验算。 (二)能力谰练点 借助观察、比较、综合、概括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抽象概括能 力。培养学生运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认识知识间的相互关系、内在联系性及发展性。 (四)美育渗透点 : 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提高审美意识。 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经验,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进一步抽象概念。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并运用乘法的意义及其运算定律——交换律。 教学难点:乘法交换律的应用。 投影仪、投影片、卡片。 (一)镭蛰孕伏 1,口算:14×3 50×30 2×50 15×4 12×7 22×4 30×12 60×40 4×25 16×5 2.导人:以前我们学习了一些乘法计算的知识,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乘法 勺有关知识。乘法的意义、乘法的交换律。(板书课题) (二)探求新知 1.教学乘法意义: (1)出示例1(投影),指名读题,引导学生分析,横着看,每排放几个,一共有 L排?要求盘里一共有多少个鸡蛋?可怎样解答?还可以怎样解答?弓1导学 E回答后,教师板书: 用加法计算:5+5+5+5+5+5:30(个)或6+6+6+6+6:30(个) 用乘法计算:5×6;30(个)或6×5;30(个) (2)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用加法计算,也可用乘法计算,用乘法计算比 交简便。 得出结论: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反馈练习: ①下列算式能否改成乘法算式,为什么? 120+120+1助+120 80+90+70 15+15+15+20 ②判断:(投影出示) 求几个加数和的简便运算叫乘法。( ) 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运算叫乘法。( ) (3)在乘法算式中,乘号前面的数叫什么蚜乘号后面的数叫什么数?乘 零的结果叫什么?明确: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乘得的数叫积。 (4)教学1和0的乘法特点: 我们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叫乘法。如5×6表示的是几个 目同加数?1×3呢(教师板书)0×3呢?依据1×3;3 0×3启发学生说出: 1×1;1 3×0;0 0×0;0(教师板书) 我们看这几个算式都和哪个数有关系?(都和1、0有关系)这些数和1相 乘,得到的积都是什么数?和0相乘呢? 说明一个数和1相乘,仍得原数;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2.教学乘法交换律: (1)观察下面每组的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样的关系? 12×505×12 引导学生分组计算,使学生明确:左边两个数的乘积和右边两个数的乘积 相等。 是不是所有像这样的式子都具有这些特点呢?引导学生互相讨论,自己举 例说明,教师巡视。 启发学生回答总结得出结论: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 不变。 教师指出:这叫做乘法的交换律。 反馈练习: ①下列各式运用了乘法的交换律,对吗?为什么? 100×9二9×100 2×18二2×18 O+6二6+O ②课本第60页“做一做”第1题。 (2)加法交换律可用字母表示出来,用。和6表示两个因数,那么乘法的交 换律用字母怎样表示?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o× 6=6×0 教师指出:这里o、6表示大于0或等于0的整数。 关于乘法交换律,实际上在过去我们早已接触过,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 学习哪些知识时用了乘法交换律。引导学生说出笔算乘法验算时用到了乘法 交换律,另外,应用乘法交换律还可以使一些计算比较容易。 (如果87×3交换位置再计算比较容易) 练习课本第60页的“做一做”第2题。(投影出示) 学生练习,将写在胶片上的题再打出来,集体订正。 (三)巩固发现 A组: 1,填空: 56+56+56+56 75×48二48×( ) 口×6二( )×( ) 一个数和1相乘得( 一个数和0相乘得( 2.计算下列各题并验算: 365×420 B组: 1.填空: 18+18+18二( )×( 35×4改写成加法算式是( ( )×o:( )×20 2.哪些式子连起来后,使用了乘法交换律? 15×16 9+7 9+7 20×18 20× 18 16× 15 O ×0 3.计算并验算: 1010×202 1234×5060 (四)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学习了什么?注意什么问题? 乘法的意义和乘法交换律 用加法计算:5+5+5+5+5+5:30(个) 用乘法计算:5×6=30(个) 答:一盘可以放30个鸡蛋。 例1 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叫乘法 1×3二3 0×3二0 3× 1二3 1× 1=1 3×0=0 0×0=0 例2 交换律 5×6=6×5 400×20=20×400 10×1000=1000×10 O × 6=6 × O 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 9.乘法的结合律和简便算法 教学内容: 教科书例3、例4、例5及“做一做”,练习十三第3—9题。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乘法结合律。 2.应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算。 (二)能力调练点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 (三)德育渗遗点 认识知识间的相互关系。 (四)羹育渗遗点 通过学习感悟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提高审美意识, 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经验,进行知识迁移,使学生由感性上升到理性,抽象概 念,掌握知识。 1.教学重点:理解乘法的结合律的意义及运用。 2.教学难点:乘法结合律的运用。 投影仪、投影片、小黑板(转板)。 (一)镭蛰孕伏 1.什么叫乘法的交换律?举例说明。 2.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并说明根据什么运算定律填的。(投影) 24×5=( )×( ) ( )×72二72×( ) ( )×( )二( )X( ) 3.以上我们对乘法交换律及其应用进行了复习,同学们掌握得很好 课我们再来学习乘法结合律。 板书课题:乘法结合律 (早)探究新知 1.教学例3: 出示例3: (2)引导学生分组试算,发现什么? (3)汇报: 使学生明确:左边三个数相乘的积和右边三个数相乘的积相等。 (4)同座互相试算,自己写数,看一看结果是否都是这样? (5)反馈练习:完成下面几组算式并观察下面每组的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 么规律? (15×4)×100= 15×(4×10) (125×80)×50 =125×(80×5) (7×8)×5=7×(8×5) (12×25)×4=12×(4×25) 使学生明确: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 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引导学生初步归纳乘法结合律,多次体验,探索规律,形成技能。) (6)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 如果用字母o、b、c分别表示这三个数,那么乘法结合律该怎样表示呢?启 发学生回答,教师板书:(o× 6)×c; 教师提示学生注意这里的o、6、c表示的是大于0或等于0的整数。 并指导阅读教科书。 (7)练习:教材第61页上面的“做一做”(学生填书),订正并说明根据。 2.教学例4: +、 我们知道应用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可使一些计算简便。同样我们应用乘 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也可以进行简便运算。 板书:简便运算 出示例4:计算43×25×4 教师提问:怎样计算比较简便?学生交流后试算 法。 3.教学例5: 出示例5,计算25×43×4 并指名板演,讲述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讨论,这道题怎样计算比较简便?同桌讨论如何计算,最后把答 案写出来,指名板演,集体订正。订正时由学生讲,由25×43×4到43×25×4 这一步,根据乘法交换律。由43×25×4到43×(25×4)的根据是乘法结合律。 教师指出:分析或想的过程可以省略。 4.比较例4和例5: 观察比较例4和例5时,在应用运算定律方面有什么不同?交给学生讨 论,引导学生明确:计算例4时,没有调换因数的位置,只应用了乘法的结合律, 使计算简便;例5应用了交换律调换了因数的位置,然后再应用乘法结合律,使 计算简便。 5.同学们想一想,过去学过的哪些知识应用了乘法的结合律?启发学生说 出5×16可简便计算,以及算法。 6.练习:教材第61页下方的“做一做”。(学生口述解答) 教师:以上我们学的是应用定律如何进行简算,也就是在几个数相乘的条 件下,如果其中有两个数相乘得整十、整百……的数,就可应用乘法交换律和结 合律,使计算比较简便。 (三)巩固发晨 1.填空: (1)乘法结合律用字母公式表示是( (2)教科书第62页第3题。 2.用简便方法计算练习第十三4题。 3.练习十三第5题,投影出示。(口答) 4.练习十四第6题,分组讨论。 5.练习十四第8题;投影出示。学生独立填写,订正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四)全课小结(略) 练习十三第7、9题。 乘法结合律和简便算法 (5×4)×2二5×(4×2)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三个数相乘, 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 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的结合律。 例4 计算 43×25×4 例5 计算 43× 100 .乘法分配律 教学内容: 教科书例6、例7及“做一做”,练习十四。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 2,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二)能力训练点 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和概括能力。 (三)德育渗进点 通过乘法分配律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羹育渗遇点 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提高审美意识。 指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实践,使学生感知乘法分配律。运用已有经验 (D识迁移类推,通过合作学习,学会知识。 1.教学重点: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及应用。 2.教学难点:乘法分配律的反应用。 小黑板(转板)、口算卡片、投影仪、投影片、红(白)方木块。 (一)锚垫孕伏 1.口算:(卡片) 25× 17×4 125×24 引导学生说一说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这样计算有什么好处? 2.先口算,再把得数相同的两个算式用等号连接起来。(投影片) (6+4)×5 6×4+4×5 (二)探究新知 1.导人新课: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并且知道应用这些定律可使 一些计算简便。今天这节课,我们再学习乘法的分配律。(板书课题) 2.教学例5: (1)出示例5: · (2)引导学生观察、讨论、交流。 (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两种算式,发现了什么?使学生懂得: ①两个算式相等。 ②两个算式可用等号连接。 学生答,教师板书:(18+7)×6=150 18×6+7×6二150 (]8+7)×6二18×6+7×6 . (4)教师出示:20×(15+9) 20× 15+20×9=480 20×(15+9)二20×15+20×9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使学生明确:每组中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反馈练习:按题目要求,请你说出一个等式。(投影出示) (——+——)×——=——×——+——×—— 学生答,教师填写投影。 (通过学生的观察、分析、实践,使学生初感乘法分配律的知识,填空题的发 散思维训练,让学生拥有足量的感性材料,使得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知识的获捐 达到水到渠成。) 教师;像符合这种条件的式子还有许多,那么这些算式到底有什么规律呢?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等号左右两边算式的规律性,使学生明确: ①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教师引导学生明确:“相乘”指不固定被乘 数和乘数的位置。) ②两个加数分别同一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 ③等号左右两边两个算式相等。 3.概括定律: 通过学生观察比较,启发学生用数学语言概括乘法分配律的内容。让学生 结合板书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概念,然后再引导学生回答其内容,加以巩固。 4.反馈练习: 横线上能填几?为什么? (32+35)×4二——×4+——×4 (62+12)×3=——×——+——×—— 教师:启发学生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的内容并指名板演,提示学生3个 数可分别用o、b、c表示。然后,让学生说明算式的意义。这时,教师再提醒学 生还有没有别的写法。通过教师引导学生答出a×b×c=a×(b×c)问学生根据是什么?(乘法交换律,或用相乘来解释) 5.我们知道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可以使一些计算比较简便。同学 们观察我们练习的乘法结合律,在运算上有什么特点? 使学生明确:有的题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比较简便,有的题把两个加 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比较简便。 6.教学例7: (1)出示例7: · 102×43 =(100+2)×43 =4300+86 =4386 想:把102看成(100+2),再用43分别去乘100和2,可以用口算 用了乘法结合律。 教师说明:熟练后第二步可以不写,画上虚线。 (2)出示9×37+9×63 ①组织同学讨论。 ②组织同学阅读教科书第65页。 ③启发学生明白了什么? (乘法分配律的应用,学生有些经验,再加上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学习,学 生知识迁移类推,通过合作学习,能够自己学会新知。) (三)巩固发晨 1.练习十四第1题。 2.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 (”(24+8)×125=一×一+一×一 (2)25×(20+4)=25×——+25×—— (3)45×9+55×9=(——+——)×—— (4)8×27+73×8=8×(——+——) 其中做(3)、(4)题之前教师要提醒学生明确此类题,必须是两个积里有相 同的因数,才能把相同的因数提到括号外面,然后让学生独立填写。 3.把相等的算式用等号连接起来: (1)32×48+32×52 32×(48+52) (2)(24+8)×5 24×5+24×8 (3)20×(17+15) 20×17+20×15 (4)(40+28)×5 40×5+28 (5)(10×125)×8 - 10×8+125× 8 (6)4×(30+25) 4×30×4×25 学生做后共同订正,并讨论(2)、(4)、(5)、(6)为什么不能用等号连接起来? 4.选择题: (1)28×(42十29)与下面的( )相等 ①28×42+28×29 ②(28+42)×(28+29) (2)与6×8—6×8相等的式子是( ) (3)与(10+8+9)×5相等的式子是( ) ①10×5+8×5+9×5 ②10+5×8+5×9 5.练习十四第4题,投影出示。 6,分组计算练习十四第3题。 (四)课堂小结 ③28×42×29 今天学习了乘法分配律,知道了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等于两个数分 别与一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 练习十四第2题 12.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2页,练习十六第1-6题。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理解整除的意义。 2.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3.掌握有余数的除法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二)能力调练点 培养学生分析、判断及逻辑推理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渗遗点 认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及知识发展性的特点。 (四)羹宵渗遁点 使学生感悟人民的卓越智慧,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提高审美意识。 指导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知识迁移类推,由感性上升到理性,通过多 次体验,掌握新知。 1.教学重点:理解整除的意义,进一步认识有余数的除法及各部分间的关 2.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余数为什么比除数小。 卡片、投影仪、投影片、微机。 (一}锚蛰孕伏 1.复习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2.出示卡片:(能口算的要口算) 24÷3= 25÷3: (二)辣究新知 1.教学整除概念: (1)引导学生观察算式,提问:你能按照每题的得数,将以上六道除法算式 分类吗? 学生讨论,讨论后指名到前面重新将六道算式按照要求重新排列,进行 整理。 使学生理解是根据得数有没有余数来排列的。 (2)教学例题: 、 教师引导学生先观察第一组题,问: 这一组题的被除数、除数、商务是什么数?引导学生明确,这一组题的被除 数、除数、商都是整数。说明这样的除法算式还有很多很多,你能再举出一些例 子吗?引导学生举例说明。 教师:刚才同学们又列举子很多被除数是整数,除数是一个不为0的整数, 商也是整数,并且没有余数的除法,我们把这样的除法叫整除。在这种条件下, 我们就说第一个整数能被第二个整数整除。如24÷3;8,我们就说24能被3 整除,也可以说成3能整除24。引导学生试说,算式38÷2:19和180÷12=15, 谁能被谁整除。 (3)反馈练习:第72页“做一做”,投影出示。(学生判断时说明理由) 下面哪个除法中的第一个数能被第二个数整除? 16÷3 48÷6 80÷16 91÷17 2,教学有余数的除法: (1)教学例题: 教师:我们再来看一看第二组题,在这些算式中,被除数÷除数:商务有什 么特点?学生答后,教师加以总结引出概念:像这组除法题目,都是一个整数除 以另一个不为0的整数,得到的商是整数,并且还有余数,这样的除法叫有余数 的除法。 反馈练习:出示以下各题目:(投影) 13÷2:6·‘,,.·1 38÷19=2 49÷5二9·..¨,4 26÷3二8·....·2 问:哪些是有余数的除法呢?38÷19=2aU什么? 教师:请同学们观察在有余数的除法里,余数都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明 确:余数都比除数小。教师用彩色粉笔描一描黑板上第二组各算式的余数。 (通过观察、比较,从算式特点人手,直观、可信,学生印象深刻。) (2)教学有余数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出示: · 25÷3:8·....·1 184÷12:15·...·.4 说一说算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各是哪些数7 . 引导学生观察算式中的数,让学生思考:上面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怎样求。 学生回答后,教师对应着每个算式板书: 3X8+1:25 12X15+4:184 通过以上学习,你知道有余数除法中的“被除数”应等于什么? 引导学生总结,教师板书:被除数;商X除数+余数 教师:我们应用这个关系,可以进行验算。比如:69÷2:34……1(投影出 示)问:要判断这道题计算对不对,可怎样验算呢?启发学生口述:2乘以34加 上1是不是等于龄,如果等于69说明计算是正确的。 反馈练习:第72页“做一做”,投影出示: 下面的除法计算,请你验算一下是不是正确。(投影出示) 367÷23:15……X 订正时,让学生讲一讲根据是什么。 教师:以上我们认识了整除及其特征,同时对有余数的除法有了更深层次 的了解,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X页的内容。 (让学生阅读课本,使学生对本节所学习的知识进行再认识,使其学的知识 更系统化,同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三)巩固发晨 ‘ (学生操作微机,共三套综合试题,学生根据自己需要任选一组或多选。此 练习题在学生做题时,每做对一道,微机便及时给予揭示,每做错一道,微机便 播放出鼓励性语言给学生听,促使其成功。或用投影出示进行练习。) A组: 1.填空: (1)一个( )除以另一个( —个数能被第二个数( )。 (2)28÷14:2,( )能被( )整除。 (3)一个( )除以另一个( ),得到的( 样的除法叫做( ),( )都有比除数小。 (4)被除数( )——X——+余数。 2.选择:在整除的算式下面画上横线。 (1)124÷3: (2)45÷9: (3)72÷9二 (4)52÷4二 ),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第 )的商以后还有( ),这 3.计算下面试题并验算。 9350÷46 4.练习十六第3、5题。 B组: 1.填空: (1)在126÷3;42中,( )能被( )整除。 (2)如果d÷8:4,那么( )能被( )整除。 (3)o、凸都是整数且占fO,如果o÷占;5,那么( )能被( )整除 2.第一行的各数能被第二行的哪些数整除,请用直线连接起来。 48 70 91 100 2 3 3.计算下面试题并验算。 1320+35 4.练习十六第3、5题。 C组: (1)在23÷6中,第一个数不能被第二个数整除。( (2)480+25;19”...·150( ) (3)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 (4)35只能被7整除。( ) (5)360能被2、3、5这几个数整除。( 2.计算下面试题并验算。 36900÷210 3.体育用品厂有4000个羽毛球要包装,每筒羽毛球12个,这些羽毛球最 多能装多少筒?还剩几个? 4.练习十六第3、5题。 (提供给学生不同层次的习题,学生根据自身情况有针对性进行选择,学习 积极性高,兴趣浓,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o) (四)爆堂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知道什么是整除,什么是有余数除法,还知道有余数除法中 各部分名称,怎样验算有余数除法。 1.按要求把算式填写在指定的横线上。 324÷4; 52÷8: 40÷3: 72÷9: 能整除的算式有 ;不能整除的算式有 练习十六第4、6题。 有余数的除法 24÷3=8 25÷3:8.….·1 3x 8+1:25 38÷2:19 39÷2:19'....·1 180÷12=15 184÷12:15……4 12X 15+4=184 [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弧得到整数商还有余数]被除数二商X除数+余数 (整除) (有余数除法) 欧拉的故事 欧拉是世界著名的数学家。他从小就喜欢数学,即使在放牧羊群的时候, 也常常捡一根树枝,在地上写呀,算呀,就像着了迷似的。 十二岁那年,有一天欧拉帮助父亲修建羊圈。父亲钉好了四根木桩,构成 了长方形的四个顶点,小欧乒帮助父亲测量长和宽,准备计算场地面积和所需 要的篱笆材料。根据父亲说的数,小欧拉很快就算出了结果:“羊圈长40米,宽 15米,面积600平方米,周长110米,需要110米的篱笆材料。” 父亲听了闷闷不乐地说:“现在只有100米的篱笆材料,如果宽减少5米,面 积就要减小到400平方米,那就太小了。” 小欧拉看着面带难色的父亲,在心里悄悄地计算着,过了一会儿,他对父亲 说:“如果长减少到35米,宽不变,羊圈的面积不就变成了525平方米了吗?”父 亲听了脸上露出了笑容。 — 这时欧拉又说:“爸爸,让我再算一算,明天咱们再干吧。”父亲同意了他的 建议。 回家后,小欧拉依次计算着一组数据,寻找最佳结果。最后,小欧拉终于发 现:当长、宽都是25米时面积最大。他把结果告诉了父亲,父亲听后非常高兴。 欧拉通过刻苦努力,取得了非凡的成就,终于咸了举世闻名的数学大师。 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数学课外读物》第6册第64-65页 教学内容: 教科书练习十七。 整理和复习 (一)知识教学点 1.整理和复习多位数的读写法。 2.整理和复习四则运算的意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有余数除法算式中各部 分之间的关系。 · 3,整理和复习运算定律。 (二)能力调练点 1.正确读写多位数。 2.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每个算式中各部分间的关系。 3.熟练运用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 (三)咎育渗透点 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羹育渗遏点 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提高审美 意识。 1.教学重点:加强对基本概念的掌握。 2.教学难点: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口算卡片、投影仪、投影片。 (一)整理 1.第74页第1题。 (1)引导学生回忆、交流。 (2)投影出示,第74页第1题。 2.第74页第2题。 (1)引导学生回忆、交流。 (2)投影出示,第74页第2题。 (二)练习 1.互相写数进行读写练习。 2.练习十七第1题,投影出示。 (边整理边练习,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学习更有兴趣。) (三)整理 1.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四则运算。 2.通过图示,了解各部分间关系。 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 的运算叫加法。 烁慌之莞二贮个加数 的简便运算叫乘法。 除法是乘法逆: “4\[一个因数二积÷另一个因数 :蠢数,—淄巍’’飞重严* 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 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减法。 关系/盖盂兰裴羞盂驾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 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除法。 关系逻云三苎善÷慧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有余数除法 关于减法和除法的联系可以暂不向学生介绍。 (四)练习 1.练习十七第2、3题,投影出示,分组合作学习。 2.练习十七第4、5题分组练习,订正时说一说怎样想的? 3.独立练习,练习十七第6题。 (五)整理 1.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乘法运算定律。 2.归纳乘法运算定律,举例说明。 乘法交换律 oX凸二厶Xo 乘法结合律 (口X厶)Xc二oX(厶Xc) 乘法分配律 (O+6)Xc二OXc+6X 3.回忆还学过什么运算定律,举例说明。 力口法交换律 o+凸二凸+o 力口法结合律 (d+凸)+c二口+(厶+c) 4.引导学生比较,防止混淆。 5.运用运算定律,有什么好处? 同组合作交流。 (六)练习 1.口算,练习十七第7题,投影出示。 2.练习十七第8题,投影出示。 3.练习十七第9题,分组合作学习,互相订正。 4.独立练习,练习十七第10、11题。 (整理和练习,可以穿插进行,边整理边练习,使学生掌握概念,提高计算能 独立练习可视为作业。) (七)全课小结(略) 整理和复习 1。多位数的读写法则 2.四则运算 b&+b&;《,』g■!§l ‘矗,—盅豁‘另飞盒产数 把两个数合并咸一个数 的运算叫加法。 关系{:盂三芝二言兰个加数 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 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减法。 关系/盂盂兰妻羞三竺 日&x目&;*』g@g9l(被容数)÷(畏豁‘另飞盒尸数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的简便运算叫乘法。 关系{苎三:差三昙兰另一个因数 3.运算定律 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 乘法分配律 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 一、口算(10分) 150X5: 45+65+55:. 640÷40: 72X4+28X4二 8X27X 125: 二、填空(40分) 关叫差三三苎喜÷三 被除数÷除数二商+余数 有余数除法 OX凸二凸X O (口X凸)Xc二OX(凸Xc) (O+6)Xc二OXC+厶Xc O+6二6+O (O+6)+c二O+(6+c) 第二单元测试题 420X20: 62+160+38 24X25二 ,(25+24)X4 2100÷30‘ 1.写出下面各数。(8分) 一亿五千万 二十六亿零三百万 二千零六十亿零九万 十二亿九千五百三十三万 2.(4分) 一个数的最高位是十亿位,是 七千六百五十亿零五十八万,是 3.(4分) 145+55: 200÷8二 320X5X2 213÷3: 76+24: 用亿作单位,二亿零八百九十六万的近似数是—— 四亿九千九百七十万的近似数是—— 4.在( )或O里填上适当的关系或符号。(8分) 60+250: 300÷12‘ 50X 15X4 180X 3: 67—48二 被减数:( 加数;( 除数:( 被除数;( 5.(8分) 25X7X4二 )+( ) )O另一个加数 )÷( ) )O除数 8X(7+6)二8X + X 6.填表。(8分) ┌────┬────┬───┬────┐ │ 被除数│ 除数│ 商│ 余数│ ├────┼────┼───┼────┤ │ 175 │ 23 │ │ │ ├────┼────┼───┼────┤ │ │ 18 │ 21│ 5 │ ├────┼────┼───┼────┤ │ 478 │ │ 13│ 10 │ └────┴────┴───┴────┘ 三、$tllr(40分) 1.竖式计算并验算、,(12分) ’' , 21056—8078 2.求瓤。(12分) 窝+36;128 28X劣;364 3.列式计算。(16分) (1)一个数的65倍是5460,求这个数。 (2)一个数除2232,商36,求这个数。 (3)什么数除以64得287 (4)一个数缩小15倍得84,求这个数。 四、应用题(10分) 1.一个生产小组生产机器零件。原计划每天生产45个,4天做完。实际3 天就完成了任务。实际每天比原计划每天多做多少个零件? 2.暑假前,四一班从学校借来250本图书供假期阅读。平均分给全班40 个同学后,还剩10本。平均每个同学分到几本? 期中测试题 一、口算(10分) 32+268: 199+76; 420—150 175—56: 14X60: 9000÷5二 6X29+6二 120÷24: 12X4+13X4: 4X(25X14) 二、判断下面各题的正误(16分) 12+18+14 420X20: 15X 12X 5: 48X50二 250—38: 100—43: 70X 80二 (150+50)X 8 240÷8: 112+88二 1.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 数法。 2.个位、十位、百位、千位……叫做计数单位。 3.500000000读作五亿。 4.40005000读作四千万零五千。 5.一个数的最高位是亿位,这个数是9位数。 6.1034500000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10亿。 7.15+(7+凸);(20+2)+6符合加法结合律。 8.130—(46+34):130—46+34:118。 三、填空(32分) 1.写出下面各数。(4分) 四十亿八千万写作: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