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2-10 发布 |
- 37.5 KB |
- 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落花生》教案 (1)
读写结合课 ——《落花生》+图书篇目《塞上看柳》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对话感受花生的特点。 2.联系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明白课文蕴含的道理。 3.理解体会课文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感受花生的特点。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 3.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 教学难点 1.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明白课文蕴含的道理。 2.体会课文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教学过程 (一)通过比较,感受花生的品格。 1.分角色朗读“议花生”,感受花生品格。 (1)分角色朗读7—10自然段,读出人物不同的语气,感受人物不同的内心想法。 (2)师生评议,教师点拨。 (3)再读第10自然段,根据表格提示,想一想花生的可贵之处。 不同种类 桃子、石榴、苹果 花生 位置 外表 印象 2.交流点拨。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帮助梳理:从位置上看,桃子、石榴高高地挂在枝头,花生却矮矮地长在地上;从外表看,桃子、石榴鲜红嫩绿,而花生却埋在土里,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桃子、石榴给人的印象是让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那花生呢,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 / 3 引导学生感受落花生的低调、不炫耀,不张扬,默默无闻、朴实无华…… 教师总结:这就是落花生给我们留下的印象,它是这么的朴实无华,默默奉献。 (板书:朴实无华、默默奉献) 3.此时,你对花生产生了一种怎样的情感?带着这种情感再读第10自然段。 4.父亲拿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比较,意思是不是说桃子、石榴、苹果不好呢? 根据学生回答,点拨指导:父亲之所以拿桃子、石榴、苹果与花生相比较,实际是从生长特点上来突出花生的可贵,并不是贬低桃子、石榴、苹果。 (二)品读关键句,感受做人的道理,初步认识“借物喻人”的写法。 1.父亲拿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比较,其实际目的是什么? (1)理解父亲的话。 ①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②创设情景,引读父亲的话: 在引导孩子们认识到花生的好处后,父亲郑重其事地说 ;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养成花生一样的品格,父亲语重心长地说 ;父亲不仅是对儿女说,也是对我们说 。 (2)理解“我”的话。 ①当时年幼的作者是这样理解父亲的话的?齐读句子。 出示: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②理解“体面”。 出示“体面”的三个意思:体统、身份;光荣、光彩;(相貌或样子)好看、美丽。 读句子,选择意思。初步感知“一词多义”。 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什么样的人是“只讲体面”的? ③理解“有用的人”。 围绕“有用的人”展开辩论。 教师总结:做人不分高低贵贱,工作也不分高低贵贱,只要你做的工作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有好处,你就是有用的人。 (3)补充资料,感受许地山落花生的品格。 ①出示资料: 许地山,笔名“落华生”。留学美国多年却从不穿西服,不抽烟不喝酒,大部分收入都用来买书;在香港大学任教时,对香港的文化教育事业做出突出贡献。抗日战争期间,他为抗战事业奔走呼号,以笔当枪,写抗日小说,表达人民坚持抗战的意志和坚强的民族自尊心,受到文艺界的极大好评,被认为是“中国小说界不可多得的作品”。1941年8月,许地山积劳成疾,英年早逝,年仅49岁。他曾经说:“我要像落花生一样,踏踏实实地做个淳朴的人,有用的人。我要为中华而生, 3 / 3 为中华而奉献。” ②许地山为什么以“落华生”为笔名?结合资料谈自己的理解。 ③教师总结:许地山的一生践行了花生的品格,他就是一个朴实无华、无私奉献的人!这篇文章写的是花生,实际是说做人的道理,花生的品格就是许地山的品格啊!像这样抓住事物的某个特点来写人的品格的写法就叫做——借物喻人!(板书:借物喻人) (四)整合阅读《生灵有情》P23《塞上看柳》。 1.出示自主学习单,明确学习任务。 (1)在作者看来,江南的柳树、霸陵桥头的柳树和塞上的柳树有什么不同? (2)作者描写陕北农民脸上的皱纹和眼里的亮光有何用意? (3)作者借塞上柳喻指什么?揭示了什么样的人生哲理? 2.自主学习,小组交流。 3.交流展示,总结提升。 (五)迁移练笔,实践表达。 1.课文由“落花生”想到那些默默无闻做着贡献的人,下面的事物让你想到身边的哪些人?试着写一段话。(出示图片:石头、竹子、梅花、蜜蜂……) 2.自由练写,小组交流。 3.交流展示,共同提升。 板书设计 落花生 许地山——落华生 花生——做人 借物喻人 朴实无华、默默奉献 3 / 3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