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2-06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 打电话-人教版 (1)
《打电话》教学设计 创新整合点 运用天喻公司开发的“教学助手”APP,发布“课前导学”作业,学生在“武汉市教育云(学生端)”上提交作业。课堂上运用天喻公司开发的“互动课堂”APP展示学生作品,交流互动,质疑生成,实现了“翻转课堂”。 在课堂上,学生通过移动终端,操作flash学件设计方案;填写表格探索规律,并通过“互动课堂”即时展示学生作品,提高学生合作活动的开放性,互动性和趣味性。 教材分析 在四年级上册的“数学广角”中教材安排了有关优化思想的学习,通过学习学生初步体会了运筹思想以及对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打电话》这一综合实践活动内容,正是要求学生运用优化思想,逐步帮助老师设计一个最省时的打电话方案。通过活动进一步感受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为接下来学习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找次品积累学习经验。 作为“综合实践活动”,本课教材很好地体现出了该领域学习内容的特点,即以问题为载体,教师通过问题引领,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在活动中,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学情分析 经过学情前测,感觉到学生在学习了“烙饼问题”、“沏茶问题”等问题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运用优化思想解决问题的经验,因此设计方案可以完全放手交给学生去实践,重点在反馈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优化思想的运用。而在探索规律这个环节上,虽然学生在以前的学习活动中积累了一定的学习经验,但是对于部分学困生而言,可能会存在一定困难,此时就需要辅以教师的适当引导。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省时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和对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及多媒体资源,促使学生经历自主学习、交流感悟的过程,探寻最省时的打电话方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画图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绘制网络图设计最省时的打电话方案。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网络图,探寻规律。 教学环境与准备 1. 课前利用“教学助手”APP,发布课前“导学作业”,学生在家观看教学微课进行前置性学习,上传作品。 2. 平板电脑及多媒体教室 教学过程: 一、前置性学习 1.教师布置课前导学作业 2.学生通过自学,明确活动目的及要求,初步完成方案设计,并拍照上传。 二、学生汇报交流方案 1. 明确活动目的及要求 通过昨天的自学,谁能告诉老师:①要解决什么问题?②解决问题的关键信息有哪些? 2.在教育云班级空间里,呈现学生所设计的不同方案 师:我们请他们分别来介绍一下吧。 (1)平均分成5组的方案 ①师:请这位同学为大家解释一下他的方案。 ②师:能说说你这样设计的理由吗? ③师:如果全部由老师来通知,一共需要多少分钟?(课件展示基本方案)分组以后有组长帮老师一起来通知,的确可以节省不少时间。 (2)平均分成3组的方案 ①师:你的方案和刚才那位同学的方案有相同之处吗?有不同的地方吗? ②师:这位同学虽然分组的方法和刚才的同学不一样,但解决问题的策略是相同的,同样节省了时间。 (3)没有平均分组,而是按(6.5.4)或(5,4,3,3)来分组的方案 ①师:这位同学同样是分组来通知,可他分组的方法有点特别,他为什么要这样分组呢?让我们来听听他的想法吧。 ②师:你们听懂他的想法了吗?这位同学发现先接到电话的组长可以通知更多的同学,所以他用了这样的分组方式,从而又节省了1分钟,真了不起! 3.小结 (1)师:看来大家都想到了分组来通知同学可以节省时间,那是不是分的组越多越能节省时间呢? (2)师:看来分成多少组并不是节省时间的关键,关键是有同学帮着通知其他人,从而节省了时间。 三、优化方案 1.师:6分钟是最省时的方案吗?观察这几种分组的方案,分组通知的策略有没有不足之处? 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虽然组长在不停地通知,但是组员却没有通知其他人,老师通知完组长以后,也没有继续通知其他人。 2.师:大家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吗?那你们能不能设计出更省时的方案呢?以小组为单位先商量讨论一下,再在平板电脑上设计出你们的方案(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3.请学生代表演示所设计的方案。 4.师:他的方案好在哪里? (板书:尽量多的人参与通知) 5.师:还能节省时间吗? 四、探索规律 1.师:如果按这样的方式,5分钟最多能通知多少人呢?你们还会继续用画图的方式来寻找答案吗?那你们打算怎么办呢? 2.师:嗯,找规律真是个好想法。那接下来,就请大家认真观察刚才的图示,在平板电脑上尝试填写表格。 3.师:观察表格,你能发现怎样的规律?和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 4.师:按这样的规律,第5分钟有多少人新接到通知?总人数是多少?学生总人数是多少? 5.师:我们班总共有多少名同学?如果老师有一件事要通知到每一个同学,打一个电话要1分钟,最少可以在几分钟内通知完? 五、全课小结 1.师:今天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探索了打电话最省时的方案,大家回顾一下找最省时方案的过程,我们都用到了哪些方法呢?(画图法,列表法,探索并运用规律……) 2.师:想一想,大家制定的方案在现实中可行吗?要让这种通知方法真正行之有效,打电话之前还要做一些准备,你觉得还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呢?(先画好电话通知的示意图再确定谁通知谁,按什么顺序通知……) 六、拓展运用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大家能用今天学习的知识来解决吗?(课件出示:棋盘放米粒问题)请大家运用今天所学习到的策略及规律,尝试解决这个新的问题。 七、课后延伸 师: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现象蕴含着我们今天打电话所发现的规律,比如一传十,十传百的口头语,细胞分裂现象,浮萍生长……老师在教育云空间里上传了相关视频,欢迎大家课后观看。 八、板书设计 打电话 尽量多的人参与通知,能够节省时间。 云端遨游·共享成长 ——《打电话》综合实践活动课后反思 武汉市硚口区韩家墩小学 胡婷婷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 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充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资源,能够为学生打开一个开放的时空,让学生自主地、创造性地展开学习活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基于以上思考,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1、 在教育云空间开展自主学习,经历设计打电话方案的过程,感受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 2、 运用新技术、新媒体(教育云平台、电子书包、电子白板、微课、平板、教学助手、互联网等信息平台),探寻最省时方案隐含的规律,并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3、 激发数学学习兴趣,在现代媒体与技术的支持下学习数学,感受数学,用好数学,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教学重难点:借助多媒体探寻最省时的打电话方案,发现规律并加以运用。 接下来,我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反思本节课是怎样整合数学与信息技术,借云助力,带领学生乐享数学的。 1. “互联网+”平台的翻转课堂。 课前,通过“教学助手”APP发布课前导学作业,让学生对照学习任务单,观看教学微视频,自学如何用画图的方式表示打电话的步骤。再和家长交流学习收获并完成导学作业,自主设计打电话方案发布在教育云班级空间中。课中,利用“互动课堂”APP展示学生的设计方案,作为课堂二次学习资源。以此实现课堂的“翻转”,从而将学生活动的重点提升到对优化策略的探究及应用上来,使得学生的研究更具有挑战性和现实价值。 2. 直观演示、对比优化。 学生通过课前自学设计出了不同的方案后,先请用“分组通知”的同学用电子白板展示方案,学生通过将“逐个通知”与“分组通知”进行纵向对比,发现“逐个通知”时只有老师一个人在打电话,而“分组通知”时有了组长帮着打电话,所以节省了时间。然后教师又提出“是不是组分得越多,就越节省时间?”引导学生将不同的分组方案进行横向的对比,从而明确“分组并不是节省时间的关键,关键是有学生帮老师打电话”。在两个层次的交流对比中,逐渐帮助学生明晰解决问题的策略,为研究出最优化的方案作好铺垫。 3. 平板操作,物联网共享。 通过“6分钟是最省时的方案吗”这个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在充分观察、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探寻最省时的方案。同时运用平板完成二次设计,通过物联网分享学习 智慧。接下来抛出“还能更省时吗?”这个问题让学生观察到所有能打电话的人,都在打电话,不可能比这种方案更节省时间了,从而提炼出优化的最终策略——让尽可能多的人同时打电话,能最大限度的节省时间。 4. 互动平台,建构模型。 在学生了解了“即时通知”这种方案中蕴含的数学思想后,将活动进行延伸:“如果按照上面的方式,5分钟最多可以通知到多少人?”这个问题的抛出,学生会发现随着时间的增加,用画图的方法去统计非常复杂,从而引发了探索规律的需要。每个学生在平板上完成统计表后,利用互动课堂平台进行展示,通过观察、比较,发现相应的规律。在学生智慧的火花得到充分闪现的同时,顺利突破了活动的难点。然后引导学生将较为生活化的语言进行梳理、提炼,建构数学模型“到第几分钟,总人数就用几个2相乘”。接着让学生借助这一模型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5. 网络搜索,活学活用。 在研究完打电话问题后,让学生利用互联网搜索生活中类似的问题,通过网络自主搜索,学生找到了细胞分裂,浮萍生长等等与打电话类似的生活现象,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综合实践活动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有效载体,通过以上教学策略的实施,使得学生真正感受到云端探索的奇妙和共享成长的快乐。 最后我结合本节课的教学收获来谈一谈与以往的传统数学课堂相比,互联网+时代数学课堂的蜕变。 1. 云端操作,感悟优化。 运用“互联网+”平台及多媒体终端,帮助学生对“打电话”这一实际问题的优化策略思维过程逐渐清晰,使学生感受到“优化,就要抓住解决问题的核心”。在白板演示,平板操作的过程中学生逐步达到对“打电话”等此类数学问题的意会和感悟,由此积累了分析和解决此类问题的数学活动经验。 2. 物网相连,合作共享。 发现最优方案背后隐含的规律是活动的难点,其难就难在学生要将生活现象进行提炼,概括,构建数学模型。通过平板操作,物联网共享的充分展示,让学生合作探索与交流,加上教师的适当引导,学生学会用简洁的数学语言去描述规律,提高了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3. 信息搜索,迁移类推。 数学活动经验是随着学生“实践——反思——再实践”的过程逐步积累的。学生发现 的规律并不仅仅局限于打电话这类问题当中,在生活中还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对此类问题的联网搜索后,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 整节课我以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借助云端带领学生操作实践,交流共享,共同成长,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借助信息化手段学习数学,感受数学,用好数学。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