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24 发布 |
- 37.5 KB |
- 4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四年级上语文教案人教四年级语文1-5单元知识点_人教版(2016部编版)
部编语文四年级上册各单元各课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一、 课文知识点: 第一课《观潮》 1. 主题中心:本文主要描写了钱塘江大潮由远而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写出了 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表达了作者对钱塘江大潮奇观的惊叹与热爱。 2. 课文重点: (1)本文中作者观潮的时间是在:农历八月十八。 (2)观潮的地点是:海宁市的盐官镇。 (3)课文是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时间顺序来描写钱塘江大潮的。 描写潮来时是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来写的,从形状和声音这两个方面描写了大潮 来时的景象。 形状:一条白线——白线拉长、变粗——水墙——白色战马 声音: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响声越来越大——山崩地裂 (4)“观潮”中的“观”的意思是“看”。“天下奇观”的“观”的意思是景 象,在文中指:潮来时的景象。 3. 课后习题: 第二题:说说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潮的,你的脑海中浮现出 怎样的画面,选择印象最深的和同学交流。 课文是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时间顺序来描写钱塘江大潮的。 读“潮来时”这一部分内容时,我的脑海中浮现了:在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 先出现一条白线,白线迅速前移,人们都争先恐后地昂首东望。白线越来越近, 刹那间,壁立的潮头像一堵高大的水墙,呼啸着席卷而来,发出雷鸣般的吼声, 震耳欲聋。浪潮越来越高,激起的水花像漫天飞雪,浪潮互相拥挤着、嬉闹着、 奔跑着,似战马,似军队,浩浩荡荡。 第三题:读下面这首诗,从课文中找出与诗的内容相关的句子。 浪淘沙(其七)唐 刘禹锡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与前两句诗相关的句子(潮来时):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 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与后两句诗相关的句子(潮过后):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 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 第二课《走月亮》 主题中心:本文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作者描写了阿妈牵着手在云南洱海 畔的月光下散步时的所见、所闻、所听、所想,表达了“我”和阿妈之间浓浓的 亲情以及“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在月光下获得的无限乐趣。 2.课文重点: (1)“我”和阿妈走月亮,我们走过了小路、溪边、田埂,走过了许许多多的地 方,我们看到了美丽的景物,“我”想到了白天阿妈洗衣裳和“我”做小船,感 受到了快乐、幸福和浓浓的亲情。 (2)《走月亮》通过“啊,我和阿妈走月亮”一句贯穿全文,这句话在文中出现 了 4 次,这种修辞手法是反复。抒发了“我”和阿妈一起走月亮时的高兴、开心 的心情。本文的线索是“走”。 3.课后习题: 第二题:阿妈牵着“我”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 花和香味,流着月光。……”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课文中还有哪些 画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同学交流。 读“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这句话时,我的脑海 中浮现这样的画面:秋夜,那皎洁的月光在潺潺的溪水中闪耀。岸边野花在微风 里摇曳,散发着沁人心脾的香气,弥漫在清凉的夜里。 第三题:读一读,再从课文中找出其他优美生动的句子,抄写下来。 (1)哟,卵石间有多少在,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2)看,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穗低垂着头,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 小练笔:读读课文第 6 自然段,说说“我”的所见所想。你还记得月下的某个情 景吗?仿照着写一写。 我见到了修补过的村道、月光下的果园、丰收的稻田,想到了曾经劳动的情 景,想到阿爸就要回来了。 仿写:三亚湾的夜晚月光如水。十点多钟,我们相约在“梦幻长廊”看海滩 夜景。妈妈、小姨和外婆把几条大大的浴巾铺在沙滩上,躺在上面静静地欣赏月 色,倾听涛声,说说笑笑。我和爸爸在沙滩上心情地奔跑着,欢笑着,我们的笑 声在整个沙滩上空回荡着。海水像个顽皮的孩子,不停地用浪花拍打着我的脚丫。 每当浪花涌来里,我便跳着、笑着躲闪,可机灵的浪花却像看透了我的心思似的, 总是一次次没过我的脚背,打湿我的小腿。 第三课《现代诗二首》 主题中心:《秋晚的江山》描写了秋天的黄昏所看到的江上情景,表达了作者对 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花牛歌》写了花牛在草地上发生的趣事,表达了作者对花牛的喜爱和对自由的 追求。 2.课文重点: (1)《花牛歌》的作者是徐志摩,本诗的作者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让我们认识了活 泼顽皮的花牛。 2.《秋晚的江上》的作者是诗人刘大白。该诗描绘了秋天(季节)黄昏(时间) 江边(地点)的美丽景色,流露出诗人无比喜悦的心情。 3.著名诗人刘大白的《秋晚的江上》,短短七句诗,描绘了鸟儿、斜阳、芦苇等 景物,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4.《花牛歌》中这只花牛在草地里做了很多趣事:在草地里坐、在草地里眠、在 草地里走、在草地里做梦。从而我们认识了一只淘气、可爱的花牛。 第四课《繁星》 主题中心:本文以时间为线索,讲述了“从前”“三年前”“如今”三个不同时段 在三个不同地方观赏繁星的情景与感受,抒发“我”由此产生的热爱自然、向往 美好生活的感受。 2.课文重点: (1)《繁星》一课中,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2)著名作家巴金写的《繁星》,按照时间顺序,紧紧围绕“繁星”展开描写, 介绍了自己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感受:第一次是在自家的庭院里, 觉得温暖舒服;第二次是在南京的菜园里,觉得星星带给我们的光明无处不在; 第三次是在海上看繁星,船动星移,回味无穷,感觉如母亲的怀抱般温暖舒服。 (3)《繁星》让我们看到了夜空中繁星闪烁的景象。 二、园地重点 交流平台 我能根据文章中的描写想象画面。如读《观潮》,我仿佛看到了钱塘江潮由远 及近、奔腾而来的样子。 我还能想象文章中描写的声音。如读《走月亮》,我似乎听到了潺潺的溪流声、 秋虫的鸣叫声…… 读文章,我还能“闻”到味道…… 词句段运用 1.读下面的词语,你想到了什么两面?和同学交流。 声音大的词语: 人声鼎沸 锣鼓喧天 震耳欲聋 响彻云霄 声音小的词语: 低声细语 窃窃私语 鸦雀无声 悄无声息 意思: 人声鼎沸: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 锣鼓喧天:锣鼓的敲击声响彻天空。形容激烈战斗或热烈喜庆的景象。 震耳欲聋: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响彻云霄:直达高空,形容声音十分嘹亮。 低声细语:形容小声说话。 窃窃私语:私下里小声交谈。 鸦雀无声:形容非常安静。 悄无声息:静悄悄的没有一点声音。 拓展: 声如洪钟 石破天惊 莺声燕语 屏声息气 2.词语运用,选一个事物,用上一两个时间快的词语描述它。 风 烟花 雷雨 小狗 霎时 顿时 忽然 过了一会儿 一会儿工夫 下午,晴朗的天空突然像娃娃的脸一样说变就变。我站在窗前向远处眺望,一 会儿工夫,只见一团团黑色的乌云迅速在空中集合。霎时,一道道闪电划破升空, 向大地劈来,雷雨正来势力汹汹地袭向人间。 古诗 《鹿柴》 唐代 王维 (园地一)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注释:①鹿柴:地名,柴同寨,栅栏;②但闻:只听见; ③返景:夕阳返照片的光。 译文:空寂的山中不见一个人,只听见一阵人语声。夕阳返照的光射入深林,又 照到林中的青苔上。 三、单元知识点归纳 (一)“的”字短语: 1.宽阔的钱塘江 蒙蒙的薄雾 若隐若现的小山 人山人海的大堤 隆隆的响声 风平浪静的江面 漫天卷地的余波 风号浪吼的江面 山崩地裂的声音 水天相接的地方 2.明亮的月盘 柔和的月光 高高的点苍山 洒满月光的小路 细细的溪水 灰白色的鹅卵石 可爱的小水塘 新鲜的花瓣 坑坑洼洼的地方 果子的甜香 好吃的果子 月光镀亮的银毯 古老的传说 月光闪闪的溪岸 月影团团的果园 美丽的月亮 闪闪烁烁的小星星 奇妙的夜晚 3.归巢的鸟儿 头白的芦苇 4. 密密麻麻的繁星 静寂的夜 星群密布的蓝天 微小的星光 半明半昧的星 模糊的眼睛 柔和的夜 静寂的夜 梦幻的夜 (二)“地”字短语: 浩浩荡荡地飞奔 满意地响着 静静地走着 (三)“得”字短语: 震得颤动起来 甩得滴溜溜 (四)三四字词语归纳: 天下奇观 若隐若现 人山人海 昂首东望 闷雷滚动 人声鼎沸 风平浪静 水天相接 白浪翻滚 齐头并进 浩浩荡荡 山崩地裂 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 坑坑洼洼 闪闪烁烁 无处不在 密密麻麻 半明半昧 摇摇欲坠 滴溜溜 人声鼎沸 锣鼓喧天 震耳欲聋 响彻云霄 低声细语 窃窃私语 鸦雀无声 悄无声息 (五)动词搭配: 登上大堤 笼罩薄雾 屹立江边 传来响声 出现白线 横贯江面 形成水墙 恢复平静 横卧眼前 流着香味 流着月光 布满河床 运载花瓣 看小水塘 修补村道 拍打翅膀 跃出水面 飘来甜香 挂满枝头 浇灌稻田 招待阿爸 照亮大道 照亮小路 走过果园 驮着斜阳 撕开后门 仰望天空 照亮点苍山 照亮大青树 走过石拱桥 压扁剪秋罗 走月亮 抱月亮 洗衣裳 做小船 采野花 收庄稼 种油菜 找兔草 吹蒲公英 收油菜 栽水稻 讲故事 (六)多音字: 号①hào(口号)②háo(风号浪吼) 称①chēng(称呼)②chèn(称心) 间①jiān(时间)②jiàn(间接 间隔) 载①zǎi(记载) ②zài(运载) 尽①jìn (尽力)②jǐn(尽管) 扁①piān(扁舟) ②biǎn(扁担) 模①mó(模型 模糊)②mú(模样) 笼①lóng(笼子) ②lǒng(笼罩) 假①jiǎ (真假) ②jià(放假) (七)近义词: 依旧——依然 顿时——立刻 霎时——顿时 犹如——如同 宽阔——辽阔 笼罩——弥漫 屹立——耸立 颤动——抖动 淘洗——清洗 柔和——轻柔 跃出——跳出 奇妙——美妙 新鲜——鲜嫩 霸占——强占 纳凉——乘凉 静寂——寂静 微小——细小 模糊——朦胧 摇摇欲坠——岌岌可危 漫天卷地——铺天盖地 人山人海——人头攒动 若隐若现——时隐时现 (八)反义词: 宽阔——狭窄 明亮——黑暗 美丽——丑陋 奇妙——平常 新鲜——陈旧 静寂——热闹 微小——巨大 模糊——清晰 风平浪静——波涛汹涌 人声鼎沸——万籁俱寂 摇摇欲坠——根深蒂固 (九)重点句子归纳: 1.比喻句: (1)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2)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成了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3) 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 (4) 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把星星比作萤火虫) 2.拟人句: (1)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 (2)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有抱着一个月亮! (3)看,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穗低垂着头。 (4)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也在天上走着,走着…… (5)沟水汩汩,很满意地响着。 (6)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7)花牛在草地里眠,白云霸占了半个天。 (8)花牛在草地里做梦,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 3.排比句: (1) 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 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 (2) 我们到溪边去吧,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鲜花的 地方。 (3) 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4.夸张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5.设问句:从果园那边飘来果子的甜香,是雪梨,是火把梨,还是紫葡萄?都有。 6.反问句:哦,阿妈,这不就是我们家的地吗? 7.关联词语句: (1)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还驮着斜阳回去。 (2)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虽然微小,然而它使我们觉得光明无处不在。 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 一、 课文知识点: 第五课《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1.主题中心:本文主要讲述了豆荚成熟裂开后,五粒豆飞到广阔世界中所经历的 不同生活。重点描写第五粒豆的神奇经历,它落进顶楼窗子下一个长满青苔的裂 缝里,慢慢发芽、开花,带给病床上的小女孩生机和活力。赞扬了第五粒豌豆, 告诉我们要脚踏实地,积极努力地创造价值。 2.课文重点: (1) 本文的作者是丹麦的安徒生。 (2)文中第一粒豌豆想要飞向广大的世界里,第二粒豌豆想要飞进太阳里,最 后一粒豌豆落到一块旧板子上,正好钻进一个长满了青苔的裂缝里。能看出第一 粒豌豆和第二粒豌豆自高自大,第三粒豌豆和第四粒豌豆满足现状,最后一粒豌 豆随遇而安,为住在顶楼里的小姑娘带来快乐。 (3)五粒豌豆的结果是:第一、三、四粒豌豆粒豌豆被鸽子吃掉了,第二粒豌 豆落到了水沟里,第五粒豌豆开出了粉红色的豌豆花。 (4)豆荚里一共有五粒豌豆,其中第五粒豆最了不起,因为它让生病的小女孩 看到了希望,恢复了健康。从中我明白了平凡的人生也能创造出非凡的成就。 3.课后习题: 第三题:伴随着豌豆苗的成长,为什么小女孩的病人就慢慢好了呢?和同学交流 你的想法。 因为在豌豆发芽、长叶、爬藤、开花的过程中,给生病的小女孩带来了无限愉悦、 生机和活力,小女孩在豌豆顽强生长的启示下,获得了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第六课《蝙蝠和雷达》 1.主题中心:本文主要讲述了科学家通过反复研究,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 原因,并受此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使其能够在夜间安全飞行。告诉我们研究 生物可以对人类的发明创造有所启示。 2.课文重点: (1)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被雷达接 收到,显示在荧光屏上。从雷达的荧火屏上,驾驶员能够清楚地看到前方有没有 障碍物,所以飞机飞行就更安全了。 (2)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雷达天线就像蝙蝠的嘴,雷达 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发出的超声波,荧光屏就像蝙蝠的耳朵。 (3) 蝙蝠从嘴里发出超声波,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受 到启示,给飞机装上了雷达。这告诉我们,研究生物可以对人类的发明有所启示。 (4)课文教育我们要注意事物与人类之间的关系,树立从小学科学,爱科学。 (5)仿生学知识:鸟儿—飞机 狗—电子鼻 海豚—潜水艇 猪—防毒面具 第七课《呼风唤雨的世纪》 1.主题中心:本文主要介绍了 20 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 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激发我们爱科学、学 科学和探索科学的精神。 2.课文重点: (1)20 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20 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和物质 生活。 (3)20 世纪 100 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 乎意料的发明和发现。 (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出自唐代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 归京》,“春风”在文中指的是各种现代科技,“梨花”指的是无数的发明创造。 课文引用这句古诗,表现了现代科学技术成就在变化之快、变化之大。 (5)“20 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这句话中“呼风唤雨”指的是:人类利 用自然,改造自然,说明 20 世纪科学技术得到迅猛发展。 3.课后习题: 第三题:“现代科学技术必将创造一个个奇迹,不断改善我们的生活”,联系生活 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 科学技术是无限的,它将不断向前发展,给现代社会带来日新月异的变化, 便利我们的生活。另一方面科技给人类生活带来一定负面影响,人类对高科技产 品产生了过多的依赖。 第八课《蝴蝶的家》 1.主题中心:本文是一篇散文,讲述“我”为雨中的蝴蝶深感担心,不断找寻蝴 蝶的家而最终无果,告诉我们要关心弱小,帮助需要帮助的小动物。 2.课文重点: (1)文中“我”一直不明白的问题是:蝴蝶的家在哪里? (2)它们的身体是那样轻盈,载不动一个水点;它们身上的彩粉是那样素洁, 一点儿水都不能沾污上的;它们是那样的柔弱,比一片树叶还无力,怎么禁得起 二、园地重点 交流平台 阅读的时候我要动脑筋思考,积极提出问题。 可以试着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让自己的思考更加全面和深入。 我要筛选出最值得思考的问题,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我们要养成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习惯。 识字加油站 注(注意)—驻(驻守) 抄(抄写)—钞(钞票) 赔(赔钱)—培(培土) 堵(堵塞)—赌(赌气) 煤(煤油)—媒(媒体) 芬(芬芳)—氛(气氛) 贝——账(账户)贺(贺卡) 木——樟(樟树)杠(杠杆) 犭——狡(狡辩)猾(狡猾) 词句段运用 一、 读一读,体会每组句子在表达上的不同。 1. 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 那时没有电灯、电视、收音机和汽车。 2. 那条狗高兴的时候叫,紧张的时候叫,发怒的时候也叫。 那条狗高兴、紧张、发怒的时候都叫。 分析: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三句或三句 以上)成串地排列的一种修辞手法就是排比。 每组的第一个句子都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语气强烈,起到了强调作用,使作者 的感情表现得更充分。 二、读下面的句子,说说你的发现,再抄写下来。 1.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是怎么做到安全飞行的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 启示。 2.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 3.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分析:设问句是为了强调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先提出一个问题,接着自己回答, 即自自答。 本题的三组句子都是设问句,目的在于引起读者注意,启发思考。 日积月累:有关提问的名句 (1)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大意:喜欢问问题会变得知识渊博,自以为是,不接受别人的意见就会变得狭隘。 (2)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大意:要广泛地学习,详细地探究,谨慎地思考,明白地分辨,切实地履行。 (3)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大意:有智慧和才能的人,不学习就不会有所成就,不提问就不会获得知识。 (4)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大意:人不是生来就懂得知识和 三、单元知识点归纳 (一)“的”字短语: 5.暖洋洋的太阳 温暖舒适的地方 丰满的豆荚 广阔的世界 长满青苔的裂缝 小小的顶楼 穷苦的女人 虚弱的身体 温和的阳光 温暖的太阳光 愉快的想象 兴奋的眼光 盛开的豌豆花 紫色的豌豆花 柔嫩的叶子 实际的用途 健康的光彩 6.清朗的夜空 漆黑的夜里 极细的电线 敏锐的眼睛 敏锐的眼睛 7.呼风唤雨的世纪 奇迹般的发现和发明 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 大大改观的生活 慢吞吞的世界 静悄悄的世界 黑暗无光的世界 腾云驾雾的神仙 美好的愿望 美好的生活 舒适的生活 方便的生活 8.银色的雨幕 黑压压的树林 水淋淋的树林 密集的雨点 轻盈的身体 柔弱的身体 斑斓的彩粉 猛烈的风雨 鲜艳的蝴蝶 秘密的家 (二)“地”字短语: 紧紧地捏着 安静地躺着 耐心地躺着 仔细地支起来 快乐地坐 轻轻地吻 快乐地微笑 灵巧地避开 横七竖八地拉绳子 清楚地看到 密集地喧嚷 确定说地 (三)“得”字短语: 晒得暖洋洋的 变得僵硬 涨得大大的 胖得爆裂开 (四)动词搭配 揭晓事情 钻进裂缝 靠近窗子 产生想象 打开窗子 得到启示 捕捉飞蛾 依赖自然 寄托愿望 登上月球 潜入深海 洞察天体 探索奥秘 改变生活 创造生活 创造奇迹 改善生活 系铃铛 蒙上眼睛 塞上耳朵 封住嘴 揭开秘密 遇到障碍物 改变方向 模仿方法 发出电波 (五)三四字词语归纳: 横七竖八 清清楚楚 歪歪斜斜 呼风唤雨 出乎意料 黑暗无光 腾云驾雾 归根到底 肥肥胖胖 圆头圆脑 暖洋洋 慢吞吞 静悄悄 千里眼 顺风耳 黑压压 水淋淋 湿漉漉 (六)多音字: 弹①dàn (子弹)②tán (弹琴) 曾①céng(曾经) ②zēng (曾祖父) 系①xì (关系)②jì(系鞋带) 悄①qiǎo(悄然) ②qiāo (静悄悄) 蒙①mēnɡ(蒙骗 )②ménɡ(启蒙) ③měnɡ(蒙古) 雀①qiǎo(家雀儿)②què(孔雀) 缝①féng(缝补) ②fèng (裂缝) 倒①dào (倒水) ②dǎo(倒下) 塞①sài(塞外) ②sāi (塞子) 模①mó (模仿) ②mú (模样) 传①zhuàn (自传)②chuán (传说) (七)近义词: 舒适——舒服 丰满——饱满 揭晓——揭示 相称——相配 漆黑——乌黑 启示——启发 灵巧——灵活 敏锐——敏捷 研究——探究 模仿——仿照 洞察——洞悉 探索——探究 紧密——密切 回顾——回忆 躲避——躲藏 喧嚷——喧哗 轻盈——轻巧 到底——究竟 模仿——仿照 依赖——依靠 改善——改良 和睦——友好 遗弃——丢弃 收集——采集 欣赏——观赏 描述——描绘 温暖——温和 僵硬——生硬 清楚——清晰 秘密——奥秘 柔弱——软弱 洋溢——充满 (八)反义词: 明亮——黑暗 丰满——干瘪 虚弱——强壮 温和——粗暴 灵巧——笨拙 敏锐——迟钝 清楚——模糊 依赖——独立 紧密——松散 幻想——现实 便利——困难 密集——稀疏 喧嚷——寂静 轻盈——沉重 沾污——净化 温暖——寒冷 舒适——难受 僵硬——灵活 愉快——悲伤 柔嫩——坚硬 横七竖八——整整齐齐 (九)数量词: 一粒豌豆 一块板子 一根绳子 一架飞机 一盏灯 一根电线 (十)重点句子 1.比喻句: (1)青苔把它裹起来,它躺在那儿真可以说成了一个囚犯。 (2)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3)超声波就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 2.拟人句: (1)豌豆按照它们在家庭里的地位,坐成一排。 (2)豌豆坐在那儿越长越大,它们想,我们得做点事情啊。 3.夸张句: 我的天,原来是一粒小豌豆在这里生了根还长出小叶子来了。你怎么钻进这个缝 隙里去的?你现在有一个小花园了! 4.反问句: 它们是那样柔弱,比一片树叶还无力,怎么禁得起这猛烈的风雨呢? 5.设问句: (1) 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是怎么做到安全飞行的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 到了启示。 (2) 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 (3) 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6.引用: (1)20 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2)1923 年,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说:“归根到底,是科学使得我 们这个时代不同以往的任何时代。 7.关联词: (1)这里既温暖,又舒适。 (2)虽然母亲不相信,但她还是仔细地用一根小棍子把这植物支起来,好使它 不至于被风吹断。 (3)而且无论怎么飞,从来同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 它也以灵巧地避开。 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 一、 课文知识点: 第九课《古诗三首》 1.主题中心: 《暮江吟》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美景,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题西林壁》诗人描写了庐山变化多姿的美丽景色,告诉人们的道理是:当人没 有跳出局部从整体观察时,就很难认清事物的真相与全貌。 《雪梅》是一首说理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梅雪争春,突出了雪花洁白、 梅花清香。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我们要取长补短。 2.课文重点: 《暮江吟》 (1)诗意:傍晚时分,快要落山的夕阳,柔和地铺在江水之上。晚霞斜映下的 江水一半是青绿的,一半是鲜红的。九月初三这个夜晚是多么可爱啊,那露珠像 珍珠一样闪烁发光,月亮如同一张弯弓挂在空中。 (2)这首诗前两句写傍晚时江边的景色,后两句写夜晚时江边的景色。 (3)诗中写夕阳落照江水的诗句是: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写新 月初升的诗句是: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 喜爱、热爱。 (4)本诗描写了四种景物:残阳、江水、露、月,作者形象地描写了江边美丽 的月色,表达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5)本诗中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诗句是: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这句诗中将露珠比作珍珠,新月比作弯弓。 《题西林壁》 (1)诗意:从正面看,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山峰巍峨耸立;从远处、近 处、高处、低处看,庐山会呈现出各种不同的样子。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 貌,是因为我正身处庐山之中。 (2)一诗中,诗人从正、侧、远、近、高、低各个角度看庐山的样子各不相同, 庐山有自己不拘一格的美。 (3)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是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看来看去,只能看到庐山 的一部分。 (4)《题西林壁》一诗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6)有时候,我们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下正在做的事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苏 轼《题西林壁》中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雪梅》 (1)诗意:梅和雪都认为自己占尽春色,谁也不肯服输。这可愁坏了文人墨客, 难以评议二者的高下。其实,梅在晶莹洁白上应是比雪差三分的,而雪却又输给 梅所带的一段清香。 (2)梅和雪的共同特点是白,雪的白胜过梅而梅的香胜过雪,它们各有所长。 (3)诗人卢钺对雪梅争春的评价是: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作者是通过不同的感官的认识来评价的,前者是视觉方面,后者是嗅觉方面。 这句诗的意思是:梅花虽白,但与雪相比,还差三分;雪较之于梅,则没有梅花 的幽香。 3.课后练习 第二题:想象“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傍晚时分,快要落山的夕阳,柔和地铺在江水之上。晚霞斜阳下的江水一半 是青绿的,一半是鲜红的。 第三题:说说你对下列诗句的理解 (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身在庐山之中。这两句诗借景说 理,指出观察分析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2)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这两句诗告诉我 们,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有长处必须也有短处。 第十课《爬山虎的脚》 1. 主题中心: 《爬山虎的脚》一文主要写了叶圣陶先生通过长期细致的观察,了解爬山虎生长 的位置、叶子的特点以及它怎样往上爬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对爬山虎的喜爱之情。 2.课文重点: (1)本文细致地描写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的生长位置、 形状、颜色,以及它是如何一脚一脚向上爬的。 (2)本文主要写了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脚的位置、形状和颜色,以及爬山虎 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和没触着墙的时候的生长状况,读后使我们也产生了探究的愿 望,激起了我们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3.课后练习: 第一题:朗读课文。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观察得特别仔细。 从作者细致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观察得特别仔细。如写叶子时,写出 了叶子从嫩红到嫩绿的变化;写叶尖一顺儿朝下,既没有重叠,也不留一点儿空 隙;还写了微风拂过时叶子的样子。写爬山虎的脚时,作者把爬山虎的脚的样子 以及如何一步一步向上爬的过程写得十分细致和生动,甚至还写出了没有触着墙 的脚的变化。 第二题:根据课文内容,说一说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 茎上伸出六七根细丝——(细丝的头上变成小圆片,巴住墙)——(把爬山 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的墙上) 第三题:找出课文中你觉得写得准确、形象的句子,抄写下来。 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第十一课《蟋蟀的住宅》 1.主题中心: 《蟋蟀的住宅》选自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昆虫记》,通过描写蟋蟀洞穴的特 点及其建筑住宅的才能,并把蟋蟀的住宅称之为伟大的工程,表现了蟋蟀吃苦耐 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字里行间表现了作者对蟋蟀的喜爱和赞叹之情。 2.课文重点: (1)蟋蟀不肯随遇而安体现在三个方面:慎重选择住址、不利用现成的洞穴、 自己一点儿一点儿挖掘住宅。 (2)《蟋蟀的住宅》一文在开头点明蟋蟀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还由于它 的住宅”;接着把蟋蟀和其他其他昆虫进行比较,介绍蟋蟀不肯“随遇而安”的 特点;随后从蟋蟀对住宅的选择写起,由外而内地写了住宅的结构、特点、屋内 布置;最后具体描述了蟋蟀修建住宅的经过。 (3)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那是住宅的大门,旁边经过耙 扫,收拾得很平坦的地方就是蟋蟀的平台。屋子里很简朴,清洁、干燥、很卫生。 介绍蟋蟀的住宅,作者的观察顺序是从外部到内部。 (4)蟋蟀住宅的外部特点:向阳、隐蔽、干燥、有门、有平台。 (5)本文的作者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全文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介绍了 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蟋蟀建造住宅的才能,说明蟋蟀建造住宅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赞扬了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6)在《蟋蟀的住宅》中,作者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不仅把蟋蟀的洞穴说 成是住宅,还称之为伟大的工程,字里行间表现了作者对蟋蟀的喜爱和赞叹之情。 3.课后练习: 第一题:默读课文,想想为什么蟋蟀的住宅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用自己的 话介绍蟋蟀住宅的修建过程。 蟋蟀的身体是那么弱小,用来施工的工具仅是其细弱的前足和后腿,与要完 成的挖土、搬土块、踏地、推土、铺土、修整的工程相比,蟋蟀的住宅可以算是 “伟大的工程”。 蟋蟀的住宅的修建过程分为以下几步:(1)选址。选择向阳、隐蔽、干燥、 有门、有平台的地方。(2)挖洞。在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蟋蟀用前足扒土, 用钳子搬土块,用后足踏地,再用后腿上的两排锯把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 (3)整修。在很长的时间里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 第二题:课文围绕蟋蟀的住宅讲了哪两个方面的内容?作者是怎样观察的? 课文围绕蟋蟀的住宅讲了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修建过程两方面的内容。 作者对这两个方面进行了长时间的观察。住宅的特点方面,作者从住宅选址、 外部和内部特点来观察的;住宅的修建过程,是从动工时间、挖掘过程、整修过 程这几个方面来观察的。 第三题:课文把蟋蟀比作人,把蟋蟀的巢穴比作人的住宅,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读下面的片段,想想在表达上与课文有什么不同。 蟋蟀体形微扁,头部圆形,触角长、呈线状。有翅时,翅平叠于躯体上。多 数体色呈褐色或黑色,深浅不一。雄虫利用位于前翅基部的脊产生求偶鸣声。多 数雌性的产卵器很显著,呈筒状或针状。 ——选自英国麦加文的《昆虫》 课文这样写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形象,使枯燥的内容变得生 动有趣。 课文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蟋蟀是如何修建自己的住宅的;该 片断则用精练平实的语言介绍了蟋蟀的外形。 二、园地重点 交流平台 只有进行细致的观察,才能写得准确。 作者不但观察细致,还连续观察了一段时间。 观察要用眼睛看,还要用耳朵听,用心想。 词句段运用 一、 连一连,为下面的动物找到家。 狗窝 鼠窝 鸟窝 鼠洞 鸟巢 猪圈 马圈 牛圈 马厩 马棚 鱼塘 牛棚 虎穴 补充:蚁穴 鸡舍 龙潭 二、读下面两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体会每组句子意思的不同。 (1)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变成灰色。 (2)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 第二句加上“逐渐”,写出了爬山虎的脚是一点儿一点儿变成灰色的,写出了 过程,更加准确。 (1)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 (2)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 第二句加上“最多”,表明了隧道深、宽的不确定性,这样写更加准确。 日积月累 (1)立了秋,把扇丢。 意思:立秋以后,天气转凉,不再需要用扇子。 (2)二八月,乱穿衣。 意思:形容初春和初秋时天气冷热多变,人们穿衣服没有一定之规,有的人捂得 严实,有的人则穿着轻薄。 (3)夏雨少,秋霜早。 意思:如果夏天的雨水少,秋天的霜期就会提前。 (4)八月里来雁门开,雁儿脚上带霜来。 意思:农历八月份,大雁就开始向南飞去,大雁一旦南飞,就表示要下霜了。 (5)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意思:每下一场秋雨天气就会变冷一些,下了多场秋雨后天气就冷得该穿棉袄了。 (6)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 意思:长江中下游地区,在农历八九月还很暖和,甚至十月天气还温暖如春,俗 称“小阳春”。 三、单元知识点归纳 (一)“的”字短语: 10.嫩红的叶子 嫩绿的叶子 一顺儿朝下的叶子 细小的脚 11.临时的隐蔽所 温和的阳光 现成的洞穴 舒服的住宅 倾斜的隧道 弯弯曲曲的地势 柔弱的工具 粗糙的地方 光滑的墙壁 简朴的住宅 简单的工具 伟大的工程 宽敞的洞穴 有力的后足 (二)“地”字短语: 慎重地选择 倾斜地铺开 轻微地摆动 叽叽喳喳地说 焦急地等待 (三)“得”字短语: 绿得新鲜 铺得均匀 收拾得很平坦 (四)动词搭配 漾起波纹 伸出细丝 搜索巢穴 研究蟋蟀 感到疲劳 抛出泥土 (五)三四字词语归纳: 引人注意 毫不可惜 随遇而安 弯弯曲曲 叽叽喳喳 (六)多音字: 空:①kōng (天空)②kòng (空地) 似:①sì(似乎) ②shì(似的) 曲:①qū (弯曲)②qǔ(歌曲) 铺:①pū(铺路)②pù (上铺) 降:①jiàng (下降)②xiáng (投降) 露:①lù(露水)②lòu (露面) 扒:①bā(扒拉)②pá(扒手) 踏:①tā(踏实)②tà (踏步) (七)近义词:温和——暖和 舒适——舒畅 均匀——平均 逐渐——逐步 牢固——坚固 平坦——平整 宽敞——宽阔 慎重——谨慎 简朴——朴素 空隙——缝隙 逐渐——渐渐 残阳——夕阳 新鲜——鲜嫩 舒服——舒适 选择——挑选 柔弱——弱小 搜索——搜寻 隐蔽——隐藏 惊奇——惊讶 研究——钻研 疲劳——疲倦 (八)反义词:温和——寒冷 舒服——难受 弯曲——笔直 仔细——马虎 牢固——松散 隐藏——公开 平坦——坎坷 柔弱——坚强 干燥——潮湿 慎重——草率 安静——喧闹 残阳——朝阳 细小——粗壮 牢固——松动 新鲜——陈旧 粗糙——光滑 宽敞——狭窄 (九)数量词 一座门 一个钟头 一片地方 一阵风 一墙叶子 一根细丝 一根茎 一条隧道 一丛草 (十)重点句子 1.比喻句: (1)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2) 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3)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 2.拟人句: (1)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 丝碑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 是这样一脚一脚往上爬。 (2)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3)蟋蟀钻到土底下干活,如果感到疲劳,它就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 头朝着外面,触须轻微地摆动。 3.设问句:它有特别好的工具吗?没有。 4.关联词句子: (1)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 (2)它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还由于它的住宅。 (3)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 (4)如果感到疲劳,它就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头朝着外面,触须轻 微地摆动。 (5)即使在冬天,只要天气温和,太阳晒到它住宅的门口,还可以看见蟋蟀从 里面不断了地抛出泥土来。 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 一、 课文知识点: 第十二课《盘古开天地》 1.主题中心:本文是一篇神话故事,讲述了巨人盘古用神力开辟天地,以身躯化 为万物的故事。课文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伟大的开创精神和 勇于献身的美好品质。 2.课文重点: (1) 本文是中国古代神话。 (2)盘古开天辟地的过程,突出表现了盘古力大无穷的特点;盘古顶天立地的 过程,突出表现了盘古身躯巨大的特点;盘古改天换地的过程,突出表现了盘古 甘于奉献的特点。 (3)盘古倒下以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他呼出的气息——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发出的声音——隆隆的雷声; 他的左眼——太阳,照耀大地,他的右眼——月亮,给夜晚带来光明; 他的四肢和躯干——大地的四极和五方的名山; 他的血液——奔流不息的江河; 他的汗毛——茂盛的花草树木;他的汗水——滋润万物的雨露…… 3.课后习题: 第一题:边读边想象画面,说说你心目中的盘古是什么样的。 在我心目中,盘古异常魁梧,他力大无比,意志坚定,刚强勇敢,不达目的誓 不罢休,而且心胸宽广、无私。 第二题:从课文中找出你认为神奇的地方,说说盘古开天地的过程。 课文中的“神奇”之处有很多,如:(1)盘古拿起斧头对着黑暗劈过去,“大鸡 蛋”碎了。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 成了地。(2)盘古头顶天,脚踏地,像一根柱子一样,撑在天和地之间。(3)盘 古倒下以后,他的的身体变成自然界的万物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第十三课《精卫填海》 1.主题中心:本文讲述了炎帝的小女儿女娃去东海游玩时不幸溺水,化为精卫鸟, 衔来西山木石堵塞东海的故事,塑造了坚韧执着的精卫形象,赞扬了精卫不畏艰 难、敢于同困难斗争到底的精神。 2.课文重点: (1)本文是一篇文言文,选自《山海经·北山经》。 (2)重点解释: 少女:小女儿。 溺:溺水,淹没。 故:因此。 堙:堵塞。 (3)课文注释: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女娃到东海去游玩,不幸在海里溺 水而亡,再也回不来了,于是她化作了一只名叫“精卫”的小鸟。精卫常常衔着 西山的树枝和石子来堵塞东海,想把东海填平。 (4)从“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中的“常”字可以领悟到精卫填海的 决心。 3.课后习题: 第三题:精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和同学交流。 人们通常赞扬不屈不挠、锲而不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人有精卫填海的精神。 第十四课《普罗米修斯》 1.主题中心:本文选自古希腊神话,讲述了人类因为没有火,生活非常悲惨,天 神普罗米修为了帮助人类,勇敢地到太阳神阿波罗那里“盗”取火种,遭受了宙 斯残酷的惩罚,他不屈不挠,后来得到大力神的救护,终于获得自由的故事。 赞美了他为民造福、不惜牺牲自己的美好品质。 2.课文重点: (1)人物性格特点: 普罗米修斯:为人类造福、甘愿牺牲、顽强不屈。 赫拉克勒斯:富有正义感。 宙斯:专制、昏庸、残暴、心狠手辣。 (2)解救普罗米修斯的是著名的大力神赫拉克勒斯。他看到普罗米修斯被锁在 悬崖上,心中愤愤不平,便挽弓搭箭,射死了鹫鹰,接着又用石头砸碎了锁链。 3.课后习题: 第二题: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讲一讲普罗米修斯“盗”火的故事。 起因:普罗米修斯看到人类。没有火的悲惨情景,决心去太阳神那里拿取火种。 经过:普罗米修斯把火种带到人间,众神领袖宙斯把他锁在高高的悬崖之上,并 派凶恶的鹫鹰啄食他的肝脏。 结果:大力神赫拉克勒斯救下了普罗米修斯。 第三题:故事中哪个情节最触动你?和同学交流。 故事中最触动我的是普罗米修斯被鹫鹰啄食肝脏这一情节。每天肝脏被啄食 完之后还会再长出来,可以想见普罗米修斯遭受的痛苦有多大,从中我感受到了 普罗米修斯勇敢坚强、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精神。 第十五课《女娲补天》 1.主题中心:本文主要讲了女娲为了拯救水深火热之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 天的神话故事。赞扬了女娲勇敢顽强、智慧能干、甘于奉献的形象。 2.课文重点: (1)补天要用的五彩石,是红、黄、蓝、白、纯青五种颜色的石头。 (2)在人们受难的时候,女娲求雨神熄灭天火,造船救出在水中挣扎的人们, 炼五彩石的补好苍天,这体现了她不畏艰险、甘于奉献。 二、园地重点 交流平台 神话充满神奇的想象,像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让我赞叹不已。 神话中很多人物个性鲜明,如精卫坚韧执着、普罗米修斯勇敢不屈…… 古人创造了许多神话故事,来表达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如普罗米修斯上天“盗” 取火种,就是古希腊人对火种来源的一种解释。 识字加油站 与花有关的词语:花圃 花卉 花蕾 花蕊 玫瑰 茉莉 牡丹 海棠 词句段运用 一、 说说下面的词语让你想到了哪些人物或故事。 腾云驾雾 上天入地 神通广大 刀枪不入 ——孙悟空 神机妙算 未卜先知——诸葛亮 各显神通——八仙过海 三头六臂——哪吒 补充:开天辟地——盘古 二、读下面的句子,感受想象的神奇。你在其他神话故事中,也读到过让你感到 神奇的地方吗?和同学交流。 (1)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 地。 (2)当太阳车从天空驰过的时候,普罗米修斯跑到太阳车那里,从喷射着火焰 的车轮上,拿了一颗火星,带到人间。 (3)女娲先从各地捡来赤、青、黄、白、黑五种颜色的石头,燃起神火熔炼。 随着神火渐渐熄灭,五种颜色的石头被炼成了黏稠的石浆。女娲用这些石浆把天 上的大窟窿修补好。 日积月累 《嫦娥》 唐代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意思:透过装饰着云母的屏风,烛影渐渐暗淡下去。银河也在静静地消失,晨星 沉没在黎明的曙光里。嫦娥恐怕后悔偷吃灵药,眼望着青天碧海,夜夜心情孤寂。 三、单元知识点归纳 (一)“的”字短语: 12.混沌的宇宙 巨大的变化 轻而清的东西 重而浊的东西 巍峨的巨人 飘动的云 隆隆的雷声 辽阔的大地 奔流不息的江河 茂盛的花草树木 滋润万物的雨露 美丽的宇宙 伟大的巨人 精疲力竭的盘古 14.无边的黑暗 悲惨的情景 严厉的惩罚 风吹雨淋的痛苦 狠心的宙斯 凶恶的鹫鹰 尖利的嘴巴 高高的悬崖 高高的悬崖 著名的大力神 15.快乐幸福的生活 撑天的大柱子 黑黝黝的深沟 轰隆隆的响声 远远的天空 惊慌失措的人们 巨大而又艰难的工作 黏稠的石浆 黑黑的大窟窿 坍塌的危险 作恶的黑龙 零零星星的碎块 清清的泉水 五彩的云霞 (二)“地”字短语: 悄悄地说 坚定地回答 死死地锁 (三)“得”字短语: 累得倒下 打得激烈 喷涌得洪水 吓得逃回山林 (四)动词搭配 劈开黑暗 呼出气息 发出声音 发生变化 照耀大地 带来光明 滋润万物 创造世界 度过长夜 冒着危险 盗取火种 喷射火焰 带到人间 烧熟食物 驱赶猛兽 得知消息 承认错误 归还火种 请求饶恕 忍受痛苦 违抗命令 戴着铁环 遭受痛苦 啄食肝脏 承受痛苦 砸碎锁链 获得自由 创造人类 撞断柱子 裂开深沟 陷入混乱 修补天地 燃起神火 熄灭神火 炼成石浆 杀死黑龙 逃回山林 残害人类 撒到水中 恢复平静 获得新生 怀念女娲 传颂功绩 露出大窟窿 创造人类 残害人类 (五)三四字词语归纳: 精疲力竭 奔流不息 精卫填海 驱寒取暖 气急败坏 风吹雨淋 愤愤不平 欢歌笑语 又羞又恼 惊惶失措 世世代代 腾云驾雾 上天入地 神机妙算 各显神通 三头六臂 神通广大 未卜先知 刀枪不入 机智聪明 惩恶扬善 爱憎分明 黑乎乎 黑黝黝 (六)多音字:累:①liě(积累) ②liè(劳累)③lié(累赘) 混:①hùn(混沌)②hún(混水摸鱼) 劈:①pī(劈开)②pǐ (劈叉) 扒:①bā(扒拉) ②pá(扒手) 踏:①tā(踏实) ②tà(踏步) 少:①shǎo(多少) ②shào(少年) 血:①xuè(血液)②xiě(血淋淋) 脏: ①zāng (肮脏)②zàng(心脏) 恶:①ě(恶心)②è(凶恶)③wù(可恶) 隆:①lóng(隆重)②lōng(轰隆隆) 扎:①zhá(挣扎) ②zhā(扎针)③zā(包扎) (七)近义词: 周围——四周 黑暗——漆黑 缓缓——慢慢 茂盛——茂密 滋润——滋养 创造——制造 严厉——严格 饶恕——宽恕 忍受——忍耐 屈服——服从 尖利——尖锐 痛苦——苦楚 燃烧——焚烧 寻求——探求 急忙——慌忙 辽阔——宽阔 驱赶——驱逐 敬佩——佩服 违抗——违背 惩罚——处罚 吩咐——命令 光明——明亮 悲惨——凄惨 请求——恳求 坚定——坚决 遭受——忍受 快乐——欢乐 幸福——美满 急忙——立刻 难过——伤心 (八)反义词: 重—轻 清—浊 少—老 精疲力竭——精力充沛 零零星星——漫山遍野 上升——下降 合拢——分散 茂盛——枯萎 辽阔——狭窄 光明——黑暗 悲惨——幸福 危险——安全 惩罚——奖励 严厉——宽大 饶恕——惩罚 坚定——犹豫 错误——正确 违抗——顺从 痛苦——快乐 屈服——抗争 敬佩——轻视 凶恶——善良 承认——否认 巨大——微小 燃烧——熄灭 (九)数量词 一条缝 一丝微光 一把斧头 一声巨响 一根柱子 一颗火星 一只鹫鹰 一场雨 一个窟窿 一道深沟 一眼清泉 一个大盆 (十)重点句子 1.比喻句 (1)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像个大鸡蛋。 (2)盘古这个巍峨的巨人就像一根柱子,撑在天和地之间,不让重新合拢。 2.排比句 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 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照耀大地,他的右眼变成了月亮,给夜晚带来光明;他的 四肢和躯干变成了大地的四极和五方的名山; 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 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3.反问句: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 4.关联词语句: (1)他既不能动弹,也不能睡觉,日夜遭受着风吹雨淋的痛苦。 (2)尽管如此,普罗米修斯就是不向宙斯屈服。 第五单元 第十六课《麻雀》 1.主题中心:本文主要讲了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使小麻 雀免受伤害的故事。刻画了一只奋不顾身,不惜牺牲自己也要拯救孩子们的老麻 雀的形象,赞扬了母爱的无私与伟大。 2.课文重点: (1)《麻雀》一文是俄国作家屠格涅夫写的,文中的“一种强大的力量”指是的 母爱。 (2)《麻雀》一文,作者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写了下来,活灵活现地展 现了麻雀和猎狗相遇时的情形。文中描写的猎狗先攻击后退缩,猎狗是机警与贪 婪的;小麻雀是弱小与无助的;老麻雀是惊恐与无畏的。 (3)课文中作者不仅写了看到老麻雀的行为,听到它的尖叫,还写了自己想到 的内容,把一件事写得很清楚。 (4)“我急忙唤回我的猎狗,带着它走开了。”因为老麻雀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 的那种伟大的母爱使我震撼,让我这样做。 3.课后习题: 第一题:说说课文围绕麻雀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怎样 的。 主要内容:课文主要讲了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事故事。 起因:猎狗攻击小麻雀。 经过:老麻雀奋不顾身拯救幼儿。 结果:猎狗被老麻雀的勇气震撼而退缩。 第二题:课文是怎样把下面的内容写清楚的?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 小麻雀的无助:我顺着林荫路望去,看见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 地拍打着小翅膀。 老麻雀的无畏: 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它扎煞 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 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 它呆立着不动,准备着一场搏斗。 猎狗的攻击与退缩: 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 猎狗愣住了,它可能没料到老麻雀会有这么大的勇气,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 第十七课《爬天都峰》 1.主题中心:本文主要讲了假日里“我”和爸爸爬天都峰的事。告诉我们面对困 难要树立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要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在人与人相处的 过程中,要相互鼓励,共同进步。 2.课文重点: (1)课文的写作顺序:爬山前、爬山中、爬上峰顶后。 (2)天都峰的特点:高、陡。 (3)我和老爷爷都能爬上天都峰的原因:一是“我”和老爷爷个人的奋斗和努 力;二是“我”和老爷爷能从他人身上汲取力量,善于向他人学习。 3.课后习题: 第一题: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是照什么顺序写的。 主要内容:课文写了在假日里,“我”我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识的 老爷爷,“我们”互相鼓励,克服困难,终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的事。 本文按照:爬山前、爬山中、爬上峰顶后的顺序写的。 第二题:开始“我”不敢爬,最后“我”爬上去了,课文是如何把“我”爬山的 过程写清楚的? 爬山前,作者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山的“高”和“陡”。运用心理描写, 写出了“我”的胆怯,“我”和老爷爷互相鼓励,运用了语言描写。爬山时,抓 住“我”的动作和样子来写,“奋力”“手脚并用”表现出“我”爬山的艰难和奋 力攀登、勇往直前的精神;“一会儿……一会儿……”将奋力登天都峰的“我” 比作“小猴子”,写出了“我”爬天都峰时的样子。爬山后,运用了语言描写, 写出了“我”和老爷爷互相感谢。 二、单元知识点归纳 (一)“的”字短语: 16. 嫩黄的嘴角 锋利的牙齿 嘶哑的声音 高高的树枝 强大的力量 庞大的怪物 17.高高的峰顶 笔陡的石级 白发苍苍的老爷爷 例文:金黄的杏 数不清的星星 颤颤巍巍的身子 精致的小木船 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不愉快的事 热情的眼睛 (二)“地”字短语: 悄悄地走 猛烈地摇撼 呆呆地站 无可奈何地拍打 慢慢地走近 绝望地尖叫 慢慢地向后退 安然地站 笑呵呵地说 羡慕地说 没好气地说 生气地说 偷偷地回头 惊讶地望着 激动地说 紧紧地握住 (三)“得”字短语: 吃得香甜 做得精致 气得说不出话 胀得鼓鼓的 (四)动词搭配: 放慢脚步 拍打翅膀 张开大嘴 露出牙齿 拯救幼儿 掩护麻雀 唤回猎狗 攀着铁链 留作纪念 鼓起勇气 汲取力量 露出微笑 结满杏 温习功课 温习功课 抓起书包 插在裤兜 塞到手里 (五)三四字词语: 无可奈何 白发苍苍 手脚并用 颤颤巍巍 形影不离 (六)多音字: 强:①qiáng(强大) ②qiǎng(勉强)③jiàng(倔强) 相:①xiāng(相当)②xiàng(照相) (七)近义词 猛烈——激烈 摇撼——摇动 锋利——锐利 庞大——巨大 绝望——无望 掩护——保护 拯救——挽救 浑身——全身 笔陡——陡峭 奋力——尽力 居然——竟然 鼓舞——鼓励 汲取——吸取 精心——细心 憧憬——向往 希望——期望 仍然——仍然 浑身——全身 安然——安好 无可奈何——毫无办法 (八)反义词 仰——俯 猛烈——轻柔 庞大——渺小 绝望——希望 拯救——迫害 鼓舞——打击 笔陡——平坦 快乐——悲伤 幸福——悲惨 紧张——轻松 危险——安全 强大——弱小 后退——前进 无可奈何——随心所欲 (九)数量词 一只麻雀 一棵树 一身羽毛 一场搏斗 一种强大的力量 一位老爷爷 一张相 一个杏 一件不愉快的事 一只小木船 一句话 (十)句子: 1.比喻句: (1)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 (2)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 子一样…… (3)咱们家树上的杏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多得数不清。 2.夸张句: (1)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 (2)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在下来的,真叫人 发颤!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