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7单元教案全套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7单元教案全套

第七单元 单元概述 本单元是以“爱国”为主题,依次编排了四篇课文、一个《习作》和一个《语文园地》。其中《古诗三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精读课文,《梅兰芳蓄须》《延安,我把你追寻》为略读课文。在进行本单元教学时,应以“爱国”为核心,将课内外的语文学习资源整合起来,将阅读、习作和口语交际等语文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学习课文时,要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1.正确认读、书写本单元的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4.学习写书信。‎ 重点 ‎1.正确容认读、书写本单元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 ‎1.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学习写书信。‎ ‎《古诗三首》3课时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2课时 ‎《梅兰芳蓄须》1课时 ‎《延安,我把你追寻》1课时 ‎《习作》1课时 ‎《语文园地》1课时 ‎21 古诗三首 ‎《出塞》反映了作者对驻守边疆的将士们久征未归的同情,也表达了诗人希望朝廷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争,使国家安宁的爱国主义情感,是一首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佳作。‎ ‎《凉州词》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翰的作品,描摹了征人们开怀痛饮、尽情酣醉的场面,表达了诗人对守边将士忠勇报国、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的赞美之情。‎ ‎《夏日绝句》整个诗的文字高亢、激昂,字里行间,包含两段历史,三个典故,作者借古讽今,从而将爱国情怀表达得淋漓尽致。‎ ‎ 学生已掌握一定的古诗学习方法,形成了一定的基础。教学这首诗,一方面可以在熟读的基础上,使学生整体感知古诗的内容,理解一些关键词语的意思,一方面引导学生积累描写塞外戍边将士艰辛的诗句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 本课的教学重点可放在反复诵读上,引导学生感悟古诗内容,在读中体会诗的意境,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还可以通过交流、研讨了解古诗的大意,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生字、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并会默写。‎ ‎3.借助注释了解古诗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在积累诵读中发展语感,加深体验,提升审美情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激起学生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灿烂文化,为我国的悠久历史而骄傲自豪及热爱和平、渴望和平的思想感情。养成主动诵读课外诗歌的良好习惯。‎ 重点 大体把握古诗内容,想象古诗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难点 在赏析中了解我国悠久灿烂的古诗文化,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培养自学古诗的能力,提高文化素养。‎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搜集相关资料。‎ ‎3课时 第一课时 ‎1.会认3个生字和1个多音字,会写3个生字。‎ ‎2.引导学生朗读、背诵并默写《出塞》。‎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难点 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积累了不少的古诗,现在,老师想考考大家,看看这几句古诗,你们会背吗?(出示课件)‎ ‎2.同学们,这几句诗有什么特点吗?(都是描写边塞军旅生活)我们把这种描写边疆地区军旅生活和自然风光的诗,称之为边塞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唐代著名的边塞诗——《出塞》。(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解诗题 ‎1.“塞”是什么意思?(边关要塞)“出塞”是什么意思?(到边疆戍守边关)‎ ‎2.简介作者和背景。‎ 人们常说,不打无准备的仗,充分的预习可使你在课堂上学得更轻松,关于王昌龄,关于这首诗,你有哪些了解呢?老师这里也有一些资料。(课件出示相关资料)‎ 三、明诗意 ‎1.了解了诗题,了解了诗人,现在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现在你们默读这首诗,看看这首诗每句讲了什么意思?不懂的地方可以用问号标出来,也可以借助书下的注释帮助理解。‎ ‎3.生汇报 ‎(1)哪位同学愿意和大家交流一下,你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2)学生汇报交流不懂之处。‎ ‎(3)现在,谁来把这首诗的意思完整地说一说?指名说,自由说。(教师适时讲解“互文”这一文学知识)‎ ‎(4)现在,带着你们的理解再读这首诗。(齐读)‎ 四、悟诗境 ‎1.古人常说:“诗以言志。”就是说诗要表达诗人的一种情感,这首诗,想要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呢?让我们穿越历史的长河,回到唐朝,再度走进这首诗。请学生们齐读诗的前两句。读了这两句,你的脑海里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 ‎ ‎2.这样的画面给你留下什么样的感受?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吗?(荒凉的 萧瑟的……)‎ ‎3.(配乐)是啊,宁静的夜晚,偏远的边关,清冷的月光,戍边的战士,这是一幅多么孤寂、萧瑟的画面啊!让我们和着音乐,和老师一起来读读这两行。(师生同读)‎ ‎4.遥望明月,我想到了诗人李白的一首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样凄冷的夜晚,戍边的战士们望着天空中那一轮明月,他们会想些什么?(想到了故乡,想到了家人……)因为太思乡了,所以,他们不禁回首,向家的方向望去,他们望到的是什么? ‎ ‎5.老师这里有一个小资料,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课件出示资料)仅山东一地的戍边战士,能回家的十个里面只有两三人,回家有希望吗?回首有用吗?正如唐代诗人高适所说:(课件出示)征人蓟北空回首。‎ ‎6.他们只能面对这样的现实,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前两句。‎ ‎7.人未还,心相系,和战士们同处在一轮明月下的亲人又是怎样一翻情景呢,高适是这样描述的:(出示)少妇城南欲断肠。读着这一句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你怎么理解这一句?‎ ‎ 8.仅仅是少妇在盼吗?还有谁在盼?(父母在盼,儿女在盼……)他们那白发苍苍的双亲老泪纵横地说——“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他们那可怜的妻子在哀怨着——“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他们那孤苦的孩子在哭喊着——“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 ‎9.同学们,我想用一个“悲”字就能概括他们此时心中的痛苦、无奈。‎ ‎10.这就是战争带给我们的痛苦,战争一直延绵不断,思乡的征人,除了想念家人,还在想念谁?(齐读后两行)师简介李广,出示李广资料。‎ ‎11.这样的将军怎能不让我们怀念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后两句。‎ ‎12.为什么唐代的士兵在思念他?(希望能有一位像李广一样的将军来带领他们保家卫国,希望朝廷能够起用良将……)‎ ‎13.这时他们除了有思乡的情怀,还有什么情怀?(誓死守卫祖国边疆的情怀,爱国的情怀……)其实,王昌龄也和战士们一样,有着相同的情怀,所以,才写出了这样的诗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齐读后两行)‎ ‎14.这就是我们的战士,他们的忠诚,感天地;他们的英勇,泣鬼神。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两句,读出他们的豪情壮志。真的越是悲苦,就越是豪壮,这就是唐代边塞诗的特点——悲壮。在悲壮中还饱含着深深的爱国之情。‎ 五、回顾全诗,拓展延伸 ‎1.现在,假设你们就是戍边的将士,你们矗立在边关,思绪万千,有悲有壮,让我们用朗读来表达我们的悲壮情怀吧!(生配乐齐读)‎ ‎2.和《出塞》一样有着悲壮情怀的边塞诗还有很多,老师也收集了一些。(课件出示)‎ 六、布置作业 收集你喜欢的边塞诗,并摘抄到采集本上。‎ 出塞 第二课时 ‎1.会写3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能熟读成诵,体会将士们的豪情。‎ ‎3.抓住重点词句,启发学生的想象,读懂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 重点 引导学生诵读,想象画面,边读边悟。‎ 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体会将士们的豪情。‎ 一、乐曲导入 ‎ ‎1.播放两首有特色的乐曲,引导学生想象情境,再根据情境联想诗句。 ‎ ‎2.交流汇报并背诵相关的诗句。 ‎ ‎3.导入新课,板题,解题,读题。‎ 凉州词: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子。配的 唱词,不是诗题,而是一种曲调名。当时许多诗人都喜欢这个曲调,为它填写新词。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写有《凉州词》。 ‎ 二、初读感知 ‎ ‎1.出示合作学习要求: ‎ ‎(1)将这首诗读给同桌听,要求读准,读通。 ‎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 ‎(3)将自学中不懂的地方标出来或写下来。 ‎ ‎2.学生按要求学习。 ‎ ‎3.汇报 ‎ ‎(1)指名读文,齐读课文 ‎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3)质疑。‎ 三、品读悟诗情 针对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悟情。 ‎ 质疑:“欲饮琵琶马上催”是什么意思?“醉卧沙场君莫笑”又是什么意思。引导:“饮”是饮什么?琵琶声听过吗?有什么感觉?“醉”是 因什么醉?看看诗中哪些词语与酒有关?‎ ‎1.想象:席上除了酒,还有哪些东西?‎ ‎2.为什么在诗人的眼中只有这红红的葡萄酒, 而别无他物? ‎ ‎3.说一说:酒有哪些作用? ‎ ‎4.战士们有哪些苦衷或烦恼?他们想借酒忘掉什么? ‎ ‎5.这一杯酒杯喝完了吗?为什么? ‎ ‎6.如果你是这位战士,出征前你会对父母、妻儿或自己说 些什么?(配乐)‎ ‎ 7.面对此情景,你有什么感受?‎ ‎8.练读诗句,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 ‎9.配乐赛读、齐读。 ‎ ‎10.背诵。‎ 四、拓展延伸 ‎ ‎1.学生交流背诵其他的边塞诗。‎ ‎2.教师推介。‎ 五、作业 ‎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 ‎2.把你喜欢的诗句抄写下来。‎ ‎3.积累其他的边塞诗。 ‎ 凉州词 第三课时 ‎1.会认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了解古诗中项羽这个人物,体会其性格特点。‎ ‎3.通过对诗人思想感情的解读,使学生体会诗人所肯定的价值取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重点 理解“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意思。‎ 难点 理解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原因。‎ 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了解历史背景 二、分小组讨论,理解诗句含义 ‎1.默读这首诗,看看你能读懂什么?尤其注意抓住关键词语来理解诗句,想好之后,可以和小组同学说一说。‎ ‎2.汇报。‎ ‎(1)理解:“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诗句含义:活着要做人中豪杰;死了,也要成为鬼中英雄。‎ 质疑:诗人用哪两个词来称赞项羽?从古至今,还有哪些人可以称得上是“人杰”“鬼雄”?这两句应该怎样读?‎ 学生自读后指名读。‎ ‎(2)理解:“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诗句含义:至今人们还怀念项羽,佩服他宁死不肯逃回江东。‎ 思考讨论:‎ ‎①“项羽”是什么人?李清照为什么“至今思项羽”?(说说项羽的故事)教师适时用多媒体出示项羽资料。‎ ‎②读了这段文字,你理解了项羽为什么“不肯过江东”吗?‎ 小结:项羽活着是西楚霸王,人中豪杰,就是死,也要做鬼中英雄,而决不屈膝投降。他不是“不能”,不是“不想”,不是“不愿”,而是不肯苟且偷生,这样的精神和气节无愧于七尺男儿之身,无愧于江东父老。与项羽比起来,大敌当前,南宋的那些统治者却在做什么呢?请同学们再看一段资料。(多媒体播放一段有关的历史资料)‎ ‎(3)看完这段介绍,你又有何感想?面对这样的统治者,李清照再也忍不住了。(师领读全诗)‎ 三、激情朗读 师过渡:李清照大声地呼喊“南宋的统治者啊!你们为什么不能像项羽那样……”生接着说“南宋的统治者啊!你们为什么……”‎ 师再次领读,过渡:此时此刻,诗人在赞颂项羽、思念项羽的同时,还表达了她怎样的情感?(对南宋统治者的愤恨、失去家园的悲痛、为国家担忧等)此时,诗人是怎样的心情?(气愤、悲伤……)把这种心情读出来!‎ 四、总结全诗 ‎1.师总结:李清照,一个封建时代的弱女子,竟有如此的爱国情怀,竟有如此的胸襟和气魄,实在令人佩服。‎ ‎2.讨论:读了这首诗,你懂得了应当怎样做人?‎ ‎3.师小结:做人要像李清照那样,做一个热爱祖国的人,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同学们只有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勤奋学习,将来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才不会受敌人的欺辱。让我们怀着对李清照的敬仰,让我们抱着“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信念,再一次大声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吧!‎ 夏日绝句 诵读是古诗教学的法宝,所以本课我设计了多种形式朗读,首先要求学生在小组内仔仔细细读上几遍,由读准生字开始,再要求读得字正腔圆;然后由小组长带领组员初步感知诗意,有感情地朗读;最后进行全班汇报,一边汇报一边理解诗意。结合理解进行有感情地朗读,我不断提高朗读的要求,在我的引导中,学生不仅读懂了诗意,并且学到了倾听、感悟等学习方法。‎ ‎2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这篇课文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里受外国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 由于本课的时代背景与学生生活实际、认知经验离得很远,学生很难进入文本与作者产生共鸣。所以课前应让学生查找有关旧中国“外国租界地”的材料,查找帝国主义侵略者如何侵略中国的资料,查找周总理为振兴中华所做的贡献的资料,课上进行交流,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设计上力求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将听、说、读、写、思、议有机结合,使学生深入理解周恩来从小立下远大志向的原因。‎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弄清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的原因。‎ ‎3.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过程与方法】‎ 学生初读课文时,要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写作思路,知道文章写了哪几件事。深入阅读时,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少年周恩来的远大志向,并联系全文深入思考周恩来立下这个志向的原因是什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富强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重点 在阅读中借助对重点词的理解,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难点 结合时代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下远大志向的原因。‎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反映20世纪初中国社会状况的资料。‎ 学生:预习课文,搜集周恩来同志的相关资料。‎ ‎2课时 第一课时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重点 会认、认写本课生字,读通课文。‎ 难点 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一、导入 你有想过为什么而读书吗?为功名?为利禄?为修身?这些未免太局限于个人的得失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当年年仅12岁的周恩来给了我们一个不一样的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什么他会立下如此远大的志向呢?让我们学习这篇课文,共同感受少年周恩来的这份赤诚的爱国之心。‎ 二、资料简介 背景知识:本文是作者余心言有感于周恩来立志求学的经历写的。1910年秋至1913年7月,少年时代的周恩来在奉天东关模范学校度过了三年不平凡的读书生活。在这里,少年周恩来亲身经历了剧烈的社会变革,感受到社会危机和民族危机的深重,树立了为振兴中华而学习的远大理想。‎ 三、初步感知 ‎1.课题解析。‎ ‎“崛起”是“兴起”的意思,“之”的意思是“的”,课题的意思是为中华的兴起而读书。这是少年周恩来从小立下的大志向,要为祖国的兴盛和民族的振兴而学习。本文以周恩来的这句话为题,直接点明了中心。‎ ‎2.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边听边注意生字生词。‎ ‎3.学生各自再读1~2遍课文并交流初读课文的感受。‎ 教师总结:同学们的发言各有特色,看来周恩来总理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对大家启发不少。稍后,我们会在具体的字词句段中来仔细体会。‎ ‎4.交流字词。‎ 四、整体感知 ‎1.梳理课文内容:本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明确:周恩来目睹国人受辱,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 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内容:‎ ‎(1)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1~10自然段)。‎ ‎(2)周恩来和伯父的对话(11~14自然段)。‎ 听了伯父的话,周恩来有什么感受?‎ 明确:疑惑不解。‎ ‎(3)亲眼见到中国人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里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15~17自然段)。‎ ‎(4)课文中哪件事让周恩来感受最深刻?‎ 明确:目睹国人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里受到不公待遇。‎ ‎2.紧扣词语,精读感悟,体会“中华不振”,了解周恩来立志的原因(15~17自然段)。‎ 关键词:不惩处、训斥、紧握拳头、劝慰。‎ ‎3.归纳文章内容,感知作者情感。‎ 教师指导,明确:本文主要写周恩来少年时代目睹了中国人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里受外国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体会到“中华不振”,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抱负。‎ 五、布置作业 通过多种方式搜集资料,了解周恩来的生平事迹,加深对伟人的认识。‎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立志——疑惑——由来 第二课时 ‎1.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2.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 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这篇课文有了初步了解,在熟悉字、词的基础上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首先,我们复习上节课的字词,然后带着问题进一步剖析文章。‎ 二、句段解读 ‎1.十二岁那年,他离开家乡江苏淮安,随回家探亲的伯文来到了东北。‎ 明确:12岁的周恩来从江苏淮安来到东北,当时的东北,是帝国主义争夺在华利益的一个重要地方,是民族危机深重的地方,通俗地理解,好比是一群恶狼争抢着一块肥肉。‎ ‎2.一个星期天……往来的大多是外国人。‎ 明确:“背”和“来到”两个词充分体现出周恩来一心想到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看个究竟的好奇心和决心。第二句中“大不相同”说明差别很大,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的热闹非凡反衬出别的地方冷冷清清。商业萧条,同样是中国的土地,差别却很大,更令人疑惑。‎ ‎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明确:周恩来把个人学习与民族振兴的大业联系起来,要为祖国的兴盛和民族的振兴而学习、奋斗。‎ 三、质疑探究 ‎1.自主学习,初步感悟。画下感悟深刻的地方,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2.交流反馈,自主思考。‎ ‎(1)为什么中国巡警不惩处外国人,反而训斥中国妇女?‎ ‎(2)为什么围观的中国人紧握拳头,却只能劝慰这个不幸的妇女?‎ ‎3.研读重点,深入感悟。引导学生结合句子抓关键词谈感受。‎ ‎(1)抓住“惩处”“训斥”,理解“中华不振”的内涵。‎ ‎(2)重点句:大家只能劝慰这个不幸的妇女。引导学生想象妇女、外国人、围观的中国人各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明确:妇女悲伤无助、有理无处说;外国人仗势欺人、得意扬扬;围观的中国人气愤不平却敢怒不敢言。‎ ‎(3)联系第11自然段,了解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是个怎样的。教师补充“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故事。‎ ‎(4)教师总结“中华不振”的根源:我们的祖国当时不够强大。‎ ‎4.写法借鉴。‎ 本文最大的写作特点是用衬托的写法突出主题。如,周恩来刚到沈阳看到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的繁华、热闹,与别处大不相同,衬托出别处萧条冷清、破烂不堪的景象。在写作中用衬托的写法突出主题要做到:一是要明确想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二是要选准衬托物。衬托物可以从正面衬托,也可以从反面衬托。‎ 四、体验与反思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讨论,说说各自的读书目的,对比周恩来的读书目的 ,体会“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远大抱负,谈谈由此获得的启发。‎ ‎2.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补充阅读链接,加深对周恩来的认识。‎ ‎(1)读爱国名言,理解其包含的深意。‎ 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周恩来 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它,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巴金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4.回顾全文,畅谈感受。‎ ‎(1)人物:周恩来除了有远大抱负,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外,还是个善思的人。从“疑惑不解”“这个问题像一团烈火一直燃烧在周恩来心中”可以体会到。‎ ‎(2)写法:三件小事,两次过渡。‎ ‎(3)感悟:“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少年周恩来志存高远,胸怀博大,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并且一生都在为之奋斗。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让我们也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与国家、民族的兴盛联系在一起,从小立下远大志向,成为民族未来建设的栋梁。‎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少年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他满腔的爱国热情深深地打动了我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作为祖国的希望,我们是不是应该做点什么呢?‎ 这篇课文内容比较散,但细读之后,我发现全文有一个支点,那就是“中华不振”。我就抓住这个核心线层层展开,让每一个文字因为“中华不振”而立在学生眼前,活在学生心中。学生品读课文中表现“中华不振”的语句词时,从而体会到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大志向,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经过分析,我发现对学生来说最为直观的语段是第16自然段,于是我抓住此典型事件让学生去品读“中华不振”,让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同时想像当时的画面,学会换位思考,变换角色,从而更深切地感受周恩来读书目的的可贵。‎ ‎23* 梅兰芳蓄须 ‎《梅兰芳蓄须》 是一篇介绍人物事迹的记叙文, 主要讲著名京剧艺术家梅兰芳为拒绝日本人的邀请而蓄须,充分显示了他强烈的爱国思想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现在的学生对梅兰芳先生比较陌生,所以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图片、故事、音乐等,让梅兰芳这个人物形象走入学生心中,进而引导学生理解文意,知道文中讲梅兰芳在蓄须的时候都经历了哪些危险和困难,激起学生强烈的爱国思想。从人物的行为语言中体会人物的高尚的民族气节和强烈的爱国情怀,并通过有感情朗读,激发学生的爱国思想。‎ 可以用蓄须这件事为线索展开教学,或问题引导,或抠词抠句,或自读自悟,引导学生充分地与文本对话,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同时,教师根据学生各自的认识、体会、表达,适时地进行点拨、补充,进行语言能力训练和感情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感受人物的爱国情怀。‎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个生字,掌握本课多音字。‎ ‎2.默写课文,说说梅兰芳是在什么情况下蓄须的,它经历哪些危险和困难。‎ ‎3.感受梅兰芳高尚的爱国情感和坚定的民族气节,激发对梅兰芳尊敬及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朗读法和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梅兰芳的尊敬以及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重点 梅兰芳其人以及他强烈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 难点 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体会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深刻含义和思想感情。‎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梅兰芳资料,梅兰芳戏曲片段。‎ ‎1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梅兰芳蓄须。‎ 同学们,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要了解的吗?‎ ‎2.过渡: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去认识一个伟大的艺术家,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印证了什么是爱国。‎ ‎3.教师简介梅兰芳。‎ 二、初读指导 ‎1.自由读课文,提出要求:‎ ‎(1)画出生词,边读课文边认,注意读准字音。‎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词。‎ ‎2.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生字词。‎ ‎(2)要求学生掌握新词。‎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教师点拨。‎ ‎3.指导分段。‎ ‎(1)默读课文,把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弄清楚,再想想哪几个自然段可以合并成一个结构段。‎ ‎(2)讨论分段。‎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余同学认真听读。‎ ‎2.想想课文写了梅兰芳哪几件事,并试着分别用课文中的词语概括出来。‎ ‎3.反馈学习情况。‎ ‎4.自由轻声朗读课文。‎ 四、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指名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自主学习第1自然段。‎ ‎2.找出你不理解的句子。‎ ‎3.第1自然段中哪几个词语是对梅兰芳的评价?‎ 五、学习第2~7自然段 ‎1.自读自悟,理解内容。‎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勾画圈点、批注,加深自己的感悟。‎ ‎2.汇报交流。‎ ‎(1)学生研读之后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汇报。学生在汇报梅兰芳是在什么情况下蓄须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说出他蓄须之后的做法,让学生体会一个视艺术为生命的人蓄须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2)句式练习,加深理解。‎ 梅兰芳在蓄须的时候都经历了会遇到哪些危险和困难?随着问题的提出,教师出示句式练习:他宁愿____________,宁愿____________,也不愿失去作为一个正直中国人应具备的民族气节。‎ ‎(3)学生汇报自己朗读的感受,学生将自己的感受朗读出来。‎ 六、学习最后两个自然段 教师激情导语:是啊,凭着满腔的爱国情怀,凭着高尚的民族大义,梅兰芳承受着无尽的痛苦终于击碎了侵略者的痴心梦想,使国人不能不为之慨叹!‎ ‎ 1.学生齐读课文,谈自己的理解。‎ ‎2.教师讲解,学生体会。‎ 七、通读全文,整体感悟 ‎1.学生自由练读。‎ ‎2.指名读文。学生汇报出全文的主要内容,及所表达的情感。‎ 八、情感升华,激情总结 茫茫青史写春秋,为了民族大义,为了中华的尊严,一代大师挺直了脊梁,他高尚的情操照耀着万代千秋。老师即兴做了一首小诗,就让我们以这首小诗来结束全课。(齐读:一代大师梅兰芳,蓄须明志表衷肠。拒演举债八年整,梅兰芬芳四海扬。)‎ 九、超越文本,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课后结合学习链接和资料办一份以梅兰芳为主题的手抄报。‎ 梅兰芳蓄须 在学习这篇课文时,我努力实现以读为本的理念,教学效果较好。 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同时我引导学生抓住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或段落展开精读学习。先让学生自读课文,画出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或段落,在一旁进行批注,写下自己的感受;然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引导学生透过重点的句子、词语反复体会,谈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再随机引导学生进行感情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体会。在教学中,我启发、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讲出自己的体会,对学生的表述情况进行恰当的点评、归纳和提升。学生通过读书感受到了梅兰芳大师高尚的人格和爱国情怀。‎ ‎24* 延安,我把你追寻 本课是一首新体诗,抒发了追寻延安精神的迫切的心情。诗的一、二两节写对于延安精神的追寻,三、四两节写实现现代化需要延安精神,五、六两节写追寻延安精神的重要意义。本课最主要的表达特点是用形象说话,用一系列事物构成鲜明的意境。‎ 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但要理解诗歌的内容,感悟诗歌的内涵,对学生来说,还是存在很大的难度。毕竟那段历史我只是从书中了解一点,对学生还说就更陌生了,加之学生搜集资料的途径较少,所以,在教学这一课时,需要一定的资料辅助和相关的图片帮助。‎ 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是教学诗歌的重点,可通过教师范读、指导朗读来解决。了解诗中所说的具体事物的含义是难点,主要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教师点拨来解决。‎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文中多次提到“追寻”,说说是在追寻什么。‎ ‎3.领会延安精神,懂得在学习和生活中发扬延安精神。‎ ‎【过程与方法】‎ 仔细品读、小组交流、朗读比赛,课件演示深入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延安精神,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 重点 文中多次提到“追寻”,说说是在追寻什么。‎ 难点 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 教师:南泥湾的歌曲。‎ 学生:收集关于延安的资料图片。‎ ‎1课时 一、明确目标 ‎1.初读全诗,找出韵脚。‎ ‎2.学习诗的第一、二节。‎ 二、整体感知 本课是一首新体诗,抒发了作者追寻延安精神的迫切心情。‎ 三、精读课文 ‎1.揭题引读,学生自悟。‎ ‎(1)简介背景,揭示课题。‎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延安曾经是党中央的所在地,物质生活十分艰苦,住的是土窑洞,吃的是小米饭,穿的是粗布衣,点的是小油灯。尤其是1939年至1943年期间,日军大举“扫荡”,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自然灾害的侵袭,使解放区面临着严重的困难局面。但是,全国人民把希望寄托在延安,各地进步青年纷纷奔向延安。当时延安的生活很艰苦,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呢?因为延安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的革命精神。这节课我们将学习一首新体诗《延安,我把你追寻》,作者是祁念曾。读了这首诗,同学们就明白了作者为什么要追寻延安,追寻它什么?‎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由读,用着重号画出诗的韵脚来,并说说全诗押的是什么韵。(体会这首诗的隔句押韵,全诗押的是ang韵。韵脚是:光、阳、香、场、琅、炕、响、梁、煌、翔、想、光、阳。)‎ ‎(4)再读全诗,想想诗中所说的追寻延安是什么意思?(追寻延安精神)‎ ‎2.指导自学,理解诗意。‎ ‎(1)学习第一节。‎ 自读第一节,思考:作者用什么方法写出了追寻延安精神的迫切心情?‎ ‎(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作者对延安精神的追寻。作者追寻延安精神,就像燕子追寻昔日的春光,小树追寻雨露和太阳。)‎ ‎(2)学习第二节。‎ 自读第二节,思考、分组讨论、交流:‎ 诗人为什么要追寻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这些地方?作者是在追寻什么?(生回答后师点拨)‎ ‎(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是延安最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延河是黄河的一条支流,它流经延安。当年人们常在延河边上漫步,讨论革命的道理。枣园在延安西北,距市中心约七公里,曾是党中央所在地,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等著作就是在这里写的。南泥湾在延安南部。当年八路军120师359旅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在这里垦荒种粮,开展大生产运动。著名的歌曲《南泥湾》就是歌颂359旅的,教师唱给学生听,加深理解诗句内涵。杨家岭在延安西北,距离市中心约三公里,那里有中央礼堂和中央办公楼,许多重要的会议曾在那里召开。作者追寻的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革命精神。)‎ ‎(3)自学三、四两节。‎ ‎①有感情地朗读三、四节,思考并分组讨论:‎ 出示灯片:‎ a.“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这两句的意思是什么?把诗中表达同样意思的诗句找出来。说说作者运用了什么方法来写的?作者忘不了、不能丢的是什么?‎ b.我们已住进了“高楼大厦”,进入了电子时代,为什么还不能丢掉延安精神?‎ ‎②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a.“老牛破车”代表过去落后的生产条件,效率很低,速度很慢。“‎ 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代表伟大的延安精神。“毫不犹豫”是非常坚决的意思。“毫不犹豫丢掉了”与“不能丢”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我们非常坚决地丢掉了贫穷和落后,却不能丢掉延安精神。诗中表达同样意思的诗句有:“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作者运用了对比、比喻等方法描写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作者忘不了、不能丢的是艰苦奋斗的伟大民族精神。‎ b.我们每取得的一点成绩,都是延安精神发扬光大的成果,我们的国家还需要发展,就必须发扬延安精神,艰苦奋斗,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③有感情地朗读,加强理解。‎ ‎(4)自学五、六两节。‎ ‎①指名朗读这两节诗,思考、讨论、交流。‎ a.如果失去了延安精神会怎么样?(如果我们丧失了延安精神,就会变成没有灵魂的人,也就是活死人。这样的人当然不可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 b.为什么要追寻延安精神?(因为追寻延安精神就是追寻信念、温暖、光明。)‎ ‎②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两节诗。‎ ‎3.归纳中心。‎ 诗歌通过对延安精神的歌颂,抒发了作者追寻延安精神的迫切心情。‎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思想感情,深化理解。‎ 全诗押的是ang韵,读的时候要很自然地适当加以突出,这样,听起来才声韵铿锵。‎ 四、总结升华 作者追寻延安,追寻的是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为崇高理想献身的精神,是革命队伍中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的精神,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家宝。即使将来我们经济发达了,生活富裕了,也还要提倡艰苦奋斗。因为无论什么时候,人们总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为了把社会推向前进,总要开辟新领域,探索新事物,这就必须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五、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读出诗的节奏和韵脚。 ‎ 延安,我把你追寻 追寻延安精神 本文课题清晰地点明了全文内容,透露了全诗的旨意,特别是“追寻”一词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在教学中我首先破题明背景。为了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容,让学生明确当时的时代背景,我设计了两个问题:一、作者追寻延安的什么?二、作者为什么要追寻延安?在理解每节诗的意思时,我扣住“追寻”二字来理解。 其次,在教学中让学生仿照第一节的写法,自己也做一回诗人来写诗。 这一环节设计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使课堂教学出现了小高潮。 但是由于课前,我没有重视检查学生收集资料,有些学生没有去收集资料,教师在介绍课文的时代背景时,有些学生不明白,提出了很多疑问。因此,这一环节用去了很多时间,而引导学生理解诗意的时间不够,就有些仓促,从本课教学中,我感受到,有些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的课文,课前收集资料,‎ 对课堂上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在今后教学中我要重视这一点。‎ 习作:写信 本次写作的内容是写一封信。其目的是让学生明白书信是用来代替面谈的一种应用文,是人们进行交际的工具。它不但可以用来和同学、朋友、亲友等交流思想,互通信息,还可以扩大知识来源,获得精神的安慰和鼓励。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的能力。‎ 由于现代通讯技术高度发达,书信写作日益淡出人们的视野,日渐远离着学生的日常生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而且书信写作格式中的注意点比较多,说教也容易乏味。因此,无论是教师的口头讲授还是多媒体的呈现,这种单向的知识传输形式一方面难以吸引学生持久的注意,另一方面对于此类记忆型知识点而言,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学生也很难通过教师的一次讲解或观看几张PPT的图例,就百分百地掌握和熟记全部的学习要点。‎ 借助微课视频教学和传统板书的优势,使学生乐学、乐写,以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知识与技能】‎ ‎1.懂得写信的实用意义和一般知识。‎ ‎2.学习并掌握书信的正确格式,学会给同辈或长辈写信。 ‎ ‎3.能够运用书信与人进行思想、感情交流。‎ ‎【过程与方法】‎ 师生交流、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书信的形式,让同学们珍惜眼前的友情和亲情,注重情感的培养。‎ 重点 懂得写信的意义、信的书写格式。‎ 难点 激发学生写信的兴趣,能够运用简单的书信与人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把要告诉对方的事情写得明确易懂。‎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 学生:课前搜集学习书信的相关知识。‎ ‎1课时 一、观看视频,自主学习 ‎1.播放《学写信》视频,学生通过观看教学动画,自学写信格式。‎ ‎2.同学们,看了刚才的动画,现在你们会写信了吗?谁来说说一封信由哪几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的格式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谁可以结合这封信,给大家介绍一下。‎ ‎(1)出示例信,学生根据例信回顾书信写作的格式。‎ ‎(2)教师相机板书。‎ ‎3.为了便于大家记忆,老师把书信的格式编成了顺口溜,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称呼顶格打冒号,先向亲友问个好。‎ 正文每段空两格,一事一段不乱套。‎ 事情说完写祝福,健康快乐常说到。‎ 署名日期别漏掉,工整写在右下角。‎ 二、点拨题材,自由酝酿 ‎1.信的格式掌握了,那么现在你最想给谁写信呢?你想告诉他什么?‎ ‎2.教师相机总结板书:‎ ‎(1)写信的对象可以是:亲朋好友、同学、老师……‎ ‎(2)写信的内容可以是:学校活动、家中近况、感谢、道歉、叙旧、家乡的风土人情、风味小吃、名胜古迹、建议意见、趣事新闻、问候、邀请、愿望……请几名学生简单介绍自己的思路,教师提示注意事项,相机板书。‎ 三、交流表达,小试牛刀 ‎1.掌握了写信的格式,明确写信的对象和写信的内容,现在,就让我们小试牛刀,赶紧拿起笔把自己心里最想说的话写下来吧。‎ ‎2.学生当堂作文,教师巡视。‎ ‎3.展示部分学生作文,师生共同点评。‎ ‎4.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解决学生在书信表达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四、佳作引航 写给姑姑的信 亲爱的姑姑:‎ 您好!‎ 您去美国好几年了,在那里过得很好吧?姑父、表弟和表妹们都好吧?听说您今年寒假要回来看看,我们全家都很高兴。姑姑,这几年我家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妈妈让我用书信的方式向您汇报一下家乡的变化,否则,您可能连回家的路都找不着呢。‎ 几年来,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拿生态公园来说吧。以前,这里只是一片又臭又脏的垃圾场,一到夏天,蚊蝇就四处乱飞,行人只能绕道而行。如今不一样了,这里建成了生态公园。而且开挖了一个大型的人工湖。湖水清澈见底,湖面上还有一群色彩斑斓的鱼儿嬉戏,如果你幸运的话,还能看见几只水鸟在湖面飞过。一到夜晚,人们就在湖边散步。而且,我们这里还被评上了“中国卫生城市”“中国十大宜居城市”呢。‎ 前几年,我经常在马路边数汽车,只用一只手就数得清。可现在,我们全家人数汽车,也无法计算出1分钟有多少辆车从宽阔的马路上飞奔而过。我们这儿天变得更蓝了,水变得更绿了,市民变得更文明了。‎ 姑姑,家乡变得越来越美了,我们等着你回来看看吧。‎ 祝您 万事如意,生活愉快!‎ 您的侄女: 小雪 ‎11月12日 点评:这是一封侄女写给远方姑姑的信。格式正确,语言规范,信的内容明确,语言优美,感情饱满,流露出对姑姑的喜爱,对家乡的赞美。‎ 五、探究实践,学写信封 ‎1.信写好了,可是怎样才能让对方读到我们的信呢?一封完整的书信包括信封和信纸两个部分。老师今天带来了一张信封,请大家看看一张信封应包含哪些内容?‎ ‎2.出示信封范例。‎ ‎3.学生自主学习关于信封格式部分。‎ ‎4.教师小结:收信人、寄信人的姓名、地址、邮编的书写位置,以及邮票的作用。特别强调收信人和寄信人的地址不要写错。‎ ‎5.如果现在请你给老师写一封信,你知道信封该怎么写老师才能收到吗?现在拿出信封,动笔写一写吧。‎ 出示教师地址、邮编及学生所在学校的地址和邮编。‎ 六、修改提升 ‎1.选择学生例文,师生共同点评。‎ ‎(1)下面我们对几位同学的习作进行点评。谁愿意读读自己的习作,我们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2)点评要求:从优点和建议两方面去评。可以整体评文,也可以就某一方面点评。‎ ‎(3)选择典型例文,引导学生进行点评。‎ ‎(4)师生总结评改步骤:先通读习作,一看是否符合要求;二看信的格式是否正确;三看内容是否具体生动;四看字词句是否使用得当。‎ ‎2.小组合作,互评互改。‎ ‎(1)按照评改步骤,小组成员间轮流批改习作。‎ ‎(2)小组长记录发现的共性问题。‎ ‎(3)恰当地使用修改符号。‎ ‎3.个人修改,谈谈体会。‎ ‎(1)学生根据小组成员的修改建议,自己修改习作。‎ ‎(2)如果发现不懂的地方,可以请教提出建议的同学。‎ ‎(3)谈谈自己在修改中的体会。‎ 七、总结习作 这节课,我们对习作进行了点评、修改,完善了习作。课下,同学们要认真把习作誊写在作文本上,做到工整、美观。然后,我们把信寄出去,与远方的小伙伴结成朋友。‎ 学写信 称呼:‎ 问候语!‎ 正文(一事一说): 家中近况、学校活动、家乡风景名胜、思念、问候、建议、道歉……‎ 此致 敬礼!署名 日期 本次习作我首先通过动画视频,引出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了解写信的格式,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印象深刻,学生在获得发现知识的成功感的同时,也获得了一种可贵的学习方法。顺口溜则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即时巩固所学。‎ 为了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真情实感,做到“我手写我口,我口表我心”。让学生联系自身实际,想一想要写信给谁,向他说什么,使写信成为学生自发的内心需要。打开学生思路,便于学生真情流露。同时,让学生明白书信是为了交流,无论是与别人交流,还是与自己对话,写信都是表达的需要,而不是为了完成任务。‎ 另外让学生自己观察信封,发现和总结写信封的格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让学生写信封的实践环节,可以当堂检验学生的自学效果,切实提高了学习的效率,把教学目标落到了实处。‎ 语文园地 ‎《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和“日积月累”三个板块。“交流平台”是让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词句段运用”安排了两部分,一部分是让学生在词语运用中感悟词语的意思和用法,进行词语积累。另一部分是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不同的语气表达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日积月累”是积累、背诵古诗。‎ 设问句的运用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教师在教学“词句段运用”这个板块时应着重讲解,除了用读来感受语气之外,还应创设更多的情境来训练。‎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阅读时从题目入手,通过审题提出问题,通过阅读解决问题。这样的阅读思路,可以收到“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效果。‎ ‎【知识与技能】‎ ‎1.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并交流自己的发现。‎ ‎2.能够借助工具书和同伴交流的方式读词语,并对词语进行理解和运用。‎ ‎3.学习古诗《别董大》,领会诗的大意。‎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词语训练,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对古诗句的欣赏能力。‎ 重点 积累成语和古诗,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难点 学会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描写人的成语。‎ ‎1课时 一、交流平台 ‎1.学生自由朗读对话。‎ ‎2.分角色朗读。‎ ‎3.圈点批画出讲述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的句子。‎ ‎4.出示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齐读。‎ ‎5.出示例文,学生试概括主要内容。‎ 二、词句段运用 ‎(一)读一读,想想这些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哪些人。‎ ‎ 1.谁能正确地读一读下面的词语。‎ ‎(1)让学生先借助拼音,自己读准字音。‎ ‎(2)同桌互相检查。‎ ‎(3)然后教师抽查学生认读情况。‎ ‎2.比一比谁聪明,谁能说说这些词语的意思?‎ ‎3.哪些词语是你不懂的,提出质疑。‎ ‎4.谁能说说这些词语都是用来形容哪些人的?‎ ‎5.赛一赛,看谁记得多,记得快。‎ ‎(二)读下面两组例句,体会不同的语气,然后想想在后面的两个情境中你要怎么说,写下来读一读。‎ ‎1.复习学过的修辞方法。‎ 同学们,在学习语文过程中,我们学了不少修辞方法,谁能举例说一说。 (比喻、拟人、夸张等)‎ ‎2.修辞的好处。 ‎ ‎(1)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文字更优美,表达更清楚,语气不同)‎ ‎(2)自由读文中两组话,思考:每组的两句话有什么不同之处?‎ ‎(3)体会不同(语气不同,表达意思相同)。‎ ‎(4)反问句的特点。‎ 无疑而问,只问不答。把一个确定了的意思用疑问形式表达出来叫反问。‎ ‎(5)出示情境,讨论交流打算怎么说?‎ ‎(6)交流评价。‎ 三、日积月累 ‎1.自由读诗句,读得正确流利。‎ ‎2.小组讨论,说一说对诗句意思的大致了解,然后全班交流。‎ ‎3.配乐齐读,练习背诵。‎ ‎4.拓展延伸:回家把这首诗背诵给爸爸妈妈听。‎ 交流平台 词句段运用 日积月累 语文园地的教学主要是为了查漏补缺、巩固,再加上适当的拓展,针对这些目标,我制定了这次的教学方案,总的来说效果比较好,当然这主要是针对学生的语文知识掌握情况来说。相对来说,学生对词语意思的理解还不够,这是我没有想到的,以后要在这一方面有所加强。‎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