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科学课件-2.加热和冷却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四年级上册科学课件-2.加热和冷却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课件 实验教学内容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实验方法 实验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与自我评价八个方面 一、教学内容 1.知道水在自然界的存在有多种形式, 了解雨、霜、雾的成因。 2.了解空气中水蒸气的来源,知道影响 蒸发快慢因素,知道水的三态变化条件。 二、学情分析 水,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 但水加热后变成水蒸气、冷却后变成 云、雾、雨、霜、冰、雹的成因,学 生却比较陌生了,如何使学生很容易 地认识这成因是教学中的难点,也是 教学的重点。 三、教学目标 1、知道水在自然界的存在有多种形式,知道水的三态 变化条件。 2、能够做雨、霜、雾的模拟实验,了解它们的成因。 3、初步具有在实验中边观察边记录的能力、小组合作 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水的三态变化。 教学难点:做造雨、霜、雾的模拟实验。 五、实验方法 根据本课的具体内容和所设定的教学目标,本 实验主要采取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演示法以及引 导点拨的教学方法。力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本节课以实验为线索,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 教师的引导,点拨并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 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课堂效率。 六、实验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二)实验演示 开展新课 实验器材:烧杯 酒精灯 三脚架 石棉网 玻璃片 火柴 玻璃杯 冰块 湿毛巾 盐 温度计 探究雨、霜、雾的形成 1、造雨实验,探寻雨的成因。 ①加热烧杯里水至沸腾。 ②用一块冷玻璃罩在烧杯的上方,观察玻璃片上是否 有水珠。 实验现象:冷玻璃罩上出现了许多的小水珠,小水珠 越来越大,并不断落下来。 小结: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聚集滴下形成雨。 2、造霜实验,探寻霜的成因。 ①先倒上半杯冷水,再加入适当的冰块,擦净杯子外壁上的 水,测量杯内的温度; ②在冰水中加入适量的食盐,食盐溶化后,再测量杯内的温 度; ③观察杯子外壁发生的现象。 实验现象:杯子外壁上有一层白色的小冰晶出现。 小结:水蒸气遇冷(0℃以下)凝结小冰晶,形成霜。 3、造雾实验,探寻雾的成因。 ①在玻璃瓶里倒入少量不冒“白气”的温水; ②用一块冰块接近瓶口; ③把冰块从瓶口移开,再接近瓶口。反复几次,观察发生 的现象。 实验现象:把冰块接近瓶口,“白气”出现,把冰移开, “白气”消失。 小结:水蒸气遇冷凝结成许许多多的小水滴,在自然界中, 许许多多的小水滴飘浮在低空,形成雾。 (三)归纳总结,智能反馈 总结:概括地说,雨、霜、雾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 降温而凝结形成的。 (四)交流研讨,拓展延伸 1.交流雨、霜、雾的成因。 2.引入生活实例,拓展延伸。 思考:为什么冬季下雪而不是下雨呢? 七、板书设计: 水在加热和冷却后 水蒸气受冷变液态 雨雾 凝结 固态 霜 八、教学反思与评价 1、通过本次实验,让学生直观了解雨、霜、雾的 成因,知道水在自然界的存在有多种形式,知道水 的三态变化条件。 2、以往学生了解雾、雨、霜的成因,是通过幻灯 片或动画间接的感知。本次授课通过雾、雨、霜的 模拟实验,让学生直观感受和了解它们的现象及其 成因;让看得见摸不着的东西近距离展现在眼前, 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探索大自然奥秘的 乐趣。学生可以就地取材,在生活中动手操作。 3、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如果冰块个数不足,或温 度的掌控不够精确,会导致实验现象不明显。 4、为更好地让学生直观感受实验,我应多次模拟 实验,可以更好地把控实验的用量和温度。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