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它们吸水吗》教案 (4)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它们吸水吗》教案 (4)

它们吸水吗 学情分析 学生是在研究了生命世界(植物、动物)内容的基础上,初次接触本单元的内 容——物质世界,并以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物质——纸作为研究物质世界的切入 点。关于各种材料的吸水能力,三年级学生已有丰富的感性认识:纸和衣服很容 易吸水,木头也能吸水,塑料和金属却不太能吸水。学生们也已经知道不同材料 的吸水能力是不同的。但在语言表达上还存在着表达不准的现象,让学生意识到 材料的特性是与它们构造相关联的。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 的沉浮能力。 2.吸水性是指材料对水的渗透能力,与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有关。 过程与方法: 1.用观察的方法检验材料的物理性质,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2.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 2.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 3.增强材料循环使用,节约资源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用观察的方法比较材料的吸水性。 教学难点 通过比较发现吸水性与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有关。 教学准备 纸片、塑料片、铁片、木片各一片,稀释的红墨水、滴管,放大镜、餐巾纸、 打印纸,纸巾、水、杯子、筷子、干毛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平时如果我们不小心把水泼到了桌子上,请问,你将选择用哪种材料来 擦干它?为什么? 2.进一步追问:那其他材料就不吸水了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些材料的吸 水性。(板书课题:它们吸水吗) 二、谁更容易吸水 1.材料对水的渗透能力叫做材料的吸水性。 今天我们把四种材料请到了我们的课堂上(出示纸片、塑料片、铁片、木片各一 片),你们觉得在这些材料中,谁吸水能力最强呢? 小组同学讨论,进行猜测。 2.怎么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呢?出示红墨水、滴管,我们请这两位朋友来帮 忙,你们打算怎么做? 学生交流自己的实验方法:在材料上滴水,看它们的吸水能力强弱。 3.要让它们进行吸水能力的比赛,实验的时候怎么做到公平呢? 出示:(1)水要滴得一样多,都滴一滴。 (2)要在相同的高度,同时滴。 (3)做实验过程中还要把实验的现象记录下来。 (4)小组思考:材料的吸水性可能跟什么有关? 4.通过实验现象,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会汇报:①不同的材料吸水性不一样。 ②纸的吸水能力最强、木头次之、塑料和金属最弱。(板书) ③纸和木头都能把水吸到内部,它们的表面比较粗糙,可能中间有空隙。 三、纸的观察 1.为什么纸的吸水能力强? 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进行更深入的观察呢? 学生预期使用的方法:看、摸等。 2.教师提示观察方法:我们可以用眼睛看,把它折一折,或把它们揉一揉,也可 以把它们撕开来观察,看看你们能不能发现纸吸水的秘密。 3.教师讲解:纸是由纤维组成的,纤维之间有一定的空隙,因此具有吸水性,另 外纸比较轻,表面比较光滑,易烂…… 四、介绍造纸术 1.纸能吸水是因为它富含纤维,那么它的纤维又从哪里来呢?(出示图片:100% 原木浆。)这说明纸的原材料是植物,原来纸的纤维是来源于植物。 2.我国古人就是利用植物的纤维造出了世界上的第一张纸,造纸术也成为了我国 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我们来看一看古人是怎样造纸的,想想他们造纸跟我们今 天的研究有哪些相关的地方。 3.播放古代造纸的图片。(古代造纸术:早在 1800 多年前,造纸术的发明家蔡 伦即使用树皮、麻头、破布、破鱼网等为原料制成“蔡侯纸”,受到人民群众的 高度赞扬。造纸术的发明对中国和世界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出示古代造 纸的步骤。 五、我们来造一张纸 1.同学们有没有兴趣用纤维来造一张纸呢? 2.出示实验方法。 下面我们就利用实验桌上的浸泡好的纸浆和材料,与小组成员一同来造一张纸。 3.观察:我们造的纸是怎么样的?与我们使用的纸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相同:都由纤维组成,里面都有空隙。 不同:厚薄,疏密,纸纤维叠加的方式等。 4.思考:1.用过的纸还能再利用吗?2.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用过的纸呢? 纸浆是可以重复利用的,是可再生资源,回收后的纸张经过加工可以制作成 新纸利用,所以我们平时要节约能源,用过的纸不要乱扔。 板书设计: 它们吸水吗 材料对水的渗透能力叫做材料的吸水性。 纸 > 木头 > 塑料和金属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