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23 发布 |
- 37.5 KB |
- 49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新教材),同课异构5套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 下册教案全册(新教材),同课异构5套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 第一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 第二单元 千米和吨 第三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四单元 混合运算 第五单元 年、月、日 第六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第七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二) 第八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 第九单元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 第十单元 期末复习 第一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 第 1 课时 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两位数乘整十数(不进位)以及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过程,初步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及估算方法。 2.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口算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在探究算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在具体的情境中,合理选择不同的估算方法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口算练习。 出示口算卡片: 1×10= 3×32= 5×11= 2×20= 30×3= 6×20= 学生计算,汇报交流。(选择几题请学生说一说是怎么口算的) 2.导入新课:刚才我们计算的是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同学们都算得很棒,今天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探究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1。 (1)出示教材第1页例1。 引导: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 让学生说说从情境图上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2)探究算法。 提问:如何算出10盒有多少个?把算法说给同桌听一听。 全班交流。(结合情境图中右下角的菜椒摆放特点来说) ①先算9盒,再加1盒。 12×9=108(个) 108+12=120(个) ②横看,先算2盒,再算5个这么多。 12×2=24(个) 24×5=120(个) ③竖看,先算5盒,再算2个这么多。 12×5=60(个) 60×2=120(个) ④把算式看成12个十,十个十是一百,二个十是二十,合起来是120。 ⑤想:把乘法算式看成12个十,那就可以先写12,再在后面添上1个0。 …… 追问:比较一下这么多种方法,你最喜欢哪种? 如果大部分学生选择最后一种方法,教师要提问简便在哪里。 (3)试一试。 ①完成教材第1页“试一试”前两题: 24×10= 20×10= 学生口答,说说口算的方法。 要求:请大家各自出一道这样的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题来考考其他同学。 学生出题,教师板书:( )×10=提问:观察这些算式,你们能总结出两位数乘十的口算方法吗? 师生共同小结:一个数乘十,只要在这个数后面添一个0就可以得到积。 ②完成教材第1页“试一试”第三小题。 让学生与同桌交流口算方法。 指名汇报: 生1:可以看成2×3=6,再算20×30=600。 生2:先算2×3=6,再在末尾加两个0就是600。 提问:为什么要加两个0? 师小结:整十数乘整十数,只要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两个0即可。 2.教学例2。 (1)出示教材第2页例2。 指名读出例题表格中的数据。 师:根据称出的结果,你能想到什么?(让学生自由发言) 师小结:有的比30千克少一些,有的比30千克多一些。每袋蒜头都差不多重,而且每袋大约重30千克。 追问:你会估算王大伯去年大约收获蒜头多少千克吗?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谈谈自己的想法,再交流反馈,得出最佳的方案。 引导:按每袋30千克估算,60袋一共有多少千克? 列式为:30×60=1800(千克) (2)完成教材第3页“想想做做”第5题。 提问: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这一页大约有多少个字?) 追问:你想怎么估算? 集体交流,指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分别把两个乘数看作与它们接近的整十数来计算。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2页“想想做做”第1题。 提问:这三组题有什么特点?上下两题的答案一样吗?为什么? 根据学生汇报,教师小结:一个乘数相同,另一个乘数多一个0,那么积也应该多添一个0。 2.完成教材第2页“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 让学生重点说说“80×50,10×55,60×90”的口算方法。 3.完成教材第3页“想想做做”第6题。 让学生先仔细观察表格,指名说说想法,再进行计算。 最后集体反馈,交流分析、思考的过程,同学之间相互评价、补充。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2课时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的过程,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会用交换乘数位置的方法验算乘法。 2.在探究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究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口算。 7×8+3= 6×6+4= 5×9+7= 2.用竖式计算。 23×3= 21×2= 32×4=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指名说一说笔算过程。 3.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需要我们用数学方法去思考、解决,例如生活中的购物问题里就存在着很多的数学知识。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3。 (1)出示教材第3页例3主题图。 提出问题: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12箱迷你南瓜,每箱24个) 追问: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一共多少个?) (2)估算。 提问:谁能估算一下大约需要多少个?你是怎样估算的? 指名学生说出自己的估算方法。 学生回答预设: 方法一:把24看成20,20×12=240(个) 方法二:把24看成25,12看成10,25×10=250(个) 方法三:把24看成20,12看成10,20×10=200(个) (3)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明确问题:有什么办法能证明估算的结果接近正确答案?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教师适时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小组交流。 小组派代表汇报,其他小组做补充。 学生汇报时,教师有选择地板书学生的计算方法,并请学生说说列式的理由。 方法一:6个2箱是12箱,每箱24个,先算2箱是48个,再算6个48是288个。 列式:24×2=48(个) 48×6=288(个) 方法二:将12箱拆分成2箱和10箱,每箱24个,先算2箱,2乘24得48个,再算10箱,10乘24是240个,相加是288个。(重点理解方法二) 列式:2×24=48(个) 10×24=240(个) 48+240=288(个) …… 探究笔算方法。 明确:像这样的两位数乘两位数,我们可以用竖式计算。 师指出:在把两个所得的乘积相加时,个位上是计算8加0,0只起占位作用,为了简便,这个0可以省略不写。 教师板书: 2 4 × 1 2 4 8 2 4 2 8 8 (4)归纳总结。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笔算时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字去乘第一个乘数各位上的数字,得数的末位和乘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字去乘第一个乘数各数位上的数字,得数的末位和乘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2.教学“试一试”。 引导:怎样检验我们算得对不对? (调换24和12的位置相乘) 学生尝试计算12×24,指名说说每一步算的是什么,并提问:第二步2乘12,末尾的4和什么位对齐,为什么? 强调:计算的结果是288,说明我们前面的计算是正确的,我们可以用调换乘数的位置再乘一遍的方法进行验算,平时要养成计算后验算的习惯。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4页“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先独立计算,然后交流汇报,教师展示一些典型的错例,组织讨论,纠正错误。 提问:通过计算你认为应该注意什么? (注意第二步乘得的积的书写位置,计算要正确) 2.完成教材第5页“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汇报。 3.完成教材第5页“想想做做”第3题。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答案。 4.完成教材第5页“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各自观察题目,找到错误原因,在小组内交流。 5.完成教材第5页“想想做做”第6题。 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全班订正。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3课时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 2.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经历稍复杂的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的过程。 教学难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口算。 42×4= 72×7= 28×3= 56×2= 47×4= 74×3= 2.用竖式计算。 13×12= 22×33= 要求学生计算出这些算式的结果,并说一说计算方法。 3.揭题: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二、交流共享 1.出示教材第5页例4。 提问:每箱迷你南瓜24个,53箱一共有多少个?该怎样列式? 指导学生列出:24×53。 追问:谁能说一说这个算式是什么意思? (是求53个24是多少) 2.探究算法。 师:请同学们用已经掌握的算法试着算一算,在计算的过程中你会遇到什么新的问题?你准备怎样解决? 引导学生通过计算发现:和之前不同的是,计算时每一个乘数乘两位数所得的积都要进位。 引导思考:我们在前面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要进位时,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引导学生回忆“乘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的算法。 出示算式进行讲评: 24×53= 2 4 × 5 3 7 2 师:这里的72是哪个数乘哪个数的积?(3×24 )用另一个乘数个位上的3乘24,乘得的数的末位就和个位对齐。接下来应该怎么算?(用十位上的5去乘24)所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哪一位对齐?(十位)最后怎么算?(把两次乘得的结果相加) 学生尝试笔算,完成后指名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计算过程,如果这个学生计算有问题,就多请几名学生,然后让学生判断谁的计算过程是正确的,并帮助计算有错误的学生分析是哪一步出了问题。 3.归纳小结。 师:看来通过同学们的努力,都会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了,你觉得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要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归纳笔算时的注意事项: (1) 先用第二个乘数的个位乘第一个乘数,再用第二个乘数的十位乘第一个乘数。 (2) 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位就和这一位对齐。 (3) 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的数相加。 提醒注意:满几十要向前一位进几,前一位乘后,不要忘记加上进上来的数。 4.检验算式。 师:请同学们用你们掌握的方法来验算24×53。(调换乘数的位置再乘一遍) 学生用竖式计算得出53×24=1272。 完成后,让学生先说一说具体的计算过程,再集体订正。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6页“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题目,每组对应完成1小题。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集体交流,说说计算步骤。 教师巡视时注意发现典型错例,指名上台板演,并让学生判断板演的答案是否正确。 学生判断后,教师引导学生把错误的题按错误的原因分成几类,并要求学生说一说这样分的理由以及防止错误的方法。 2.完成教材第6页“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并验算。教师巡视,指名板演,集体交流。 组织学生反思:计算中有没有错误?前面分析的一些防止错误的方法在这里的计算中是否得到了运用?又出现了哪些新的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 3.完成教材第6页“想想做做”第3题。 先让学生认真读题,审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的问题。再指名说说思考过程,并让学生独立列出算式,用竖式计算,最后集体交流。 4.完成教材第6页“想想做做”第4题。 先指名读出商品的价格及问题,然后小组讨论,让学生作出合理的假设,再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学生列式计算,集体交流汇报。 汇报:花最少的钱选择便宜的衣服,列式:25×48=1200(元);花最多的钱选择贵的衣服,列式:25×64=1600(元)。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4课时 练习一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会用调换乘数的位置的方法来验算乘法。 2.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有关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 教学难点:将所学知识灵活地运用于具体的问题中。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1.完成教材第7页“练习一”第1题。 出事题目,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进行活动,说出得数。 2.完成教材第7页“练习一”第2题。 出示题目,全班分为四组,每组计算两题,学生独立完成。 评讲:计算的正确率和验算的方法。 提醒学生:注意乘得的结果和哪一位对齐及进位。 导入:这节课我们将通过练习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二、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7页“练习一”第3题。 让学生先阅读表格,明确题意,再独立填写表格。 评讲:怎样填出“一共的枝数”,请归纳出本题的数量关系。 提问:从数据中你能发现什么?(渗透积的变化规律) 2.完成教材第7页“练习一”第4题。 先指名读题,让学生说说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再让学生列式计算,最后全班共同订正。 3.完成教材第7页“练习一”第5题。 出示表格,让学生读题并理解题意。 要求学生先估计哪种球的销售额最高,再算出每种球的总价,比一比,填一填。 指名说出每道题的估算结果和实际的计算结果。 4.完成教材第7页“练习一”第6题。 让学生先估算,并把估算的结果写在算式的上方;再竖式计算,用估算检验竖式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最后指名汇报,要求学生将错题改正在习题旁,并让学生说说错误的原因。 5.完成教材第7页“练习一”第7题。 让学生先读题,说说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提问:要求卡车超载了没有,需要先求什么?(货物的总重量) 让学生估一估,并说说理由。 说明:超载意味着货物的总重量大于卡车的载重。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8页“练习一”第8题。 出示题目,指名读题,让学生说说已知条件,找出所求的问题。 估算:租5辆这样的客车够吗? (估算5辆车能坐多少人,即5×48,把48看成50,大约是250人,不够) 提问:至少要租多少辆这样的客车?这里的“至少”表示什么? 2.完成教材第8页“练习一”第9题。 出示图片,使学生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小组讨论: (1)付出4000元,找回一些说明了什么? (2)估计哪一种砖比较合适,为什么? (3)实际用了多少元?应找回多少元? 3.完成教材第8页“练习一”第10题。 让学生独立解决,集体交流,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四、反思总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谁能说说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要注意什么? 五、课堂作业 《补》 第 5 课时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的过程,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在具体情境中合理地运用口算、笔算和估算,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在于他人的讨论交流中,培养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积末尾的0的个数。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口算。 6×30= 30×2= 60×5= 30×20= 10×30= 23×20= 口算后随机抽取几题,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进行口算的。 2.揭题: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二、交流共享 1.出示教材第9页例5主题图。 (1)提问: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整理信息,提出问题:每个足球32元,买30个这样的足球要用多少元? 让学生列式再汇报,最后全班交流。 教师板书:32×30。 (2)探究算法。 提问:你能估一估吗? (把32看成30,30×30=900,大约是900) 追问:你想用什么方法来算出32×30的积呢?(口算或笔算) 引导:下面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探究算法,算出结果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教师巡视,发现学生使用的不同算法。 学生交流算法。 方法一:用口算。先算32乘3的积,再在得数后面添上一个0。 列式为:32×3=96 32×30=960 方法二:用竖式计算。仿照以前学过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算出结果。 2.优化算法。 (1)谈话:计算32×30时,同学们有的用口算,有的用我们学过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来计算,这样都可以,老师想介绍一种简单的列式计算方法给同学们。 教师边讲述边板书。 第一步:列竖式。因为0乘32还得0,所以这一步可以不写。这样就先算32×3,列竖式时可以让3与32中的2对齐,把30中的0写在后面。 3 2 × 3 0 9 6 0 第二步:计算。先算两位数乘一位数32×3得96,再在积的末尾加上0。注意乘数末尾有一个0,那么积的末尾也只能加上一个0。 第三步:检验。这样的计算方法对不对呢?我们不妨与前面计算的结果对照一下,得数相同吗? (2)(教师指着两种不同的方法)提问:你们喜欢用哪种方法列式计算?为什么? (3)小结:做计算不仅要仔细认真,而且要动脑筋选择简单便捷的方法,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教学“试一试”。 出示算式:40×53= 让学生列竖式计算,汇报交流,并指名板演。 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计算方法: 4 0 5 3 × 5 3 × 4 0 1 2 2 1 2 0 2 0 2 1 2 0 师:仔细观察,哪一种计算方法更加简便? 学生得出:第二种。 提问: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怎样算比较简便? 学生交流反馈,教师小结:列竖式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把两位数放在上面,整十数放在下面,可以把0前面的数相乘,0不参加运算,有几个0落下,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9页“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在教材上计算,指名板演,并让板演的学生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提问:第2小题中乘数50末尾只有一个0,而积1800的末尾为什么有两个0? 让做错题的学生说说自己错在哪里,并要求及时订正。 2.完成教材第10页“想想做做”第3题。 用课件逐题出示竖式,先让学生观察,再判断,并说说对错。 3.完成教材第10页“想想做做”第5题。 提问:题目的要求是什么?你怎样比较第一组中的两道题?(第一个乘数相同)你能想到什么? 让学生在小组里说一说怎样比较第二组,第三组的两道题。 学生独立计算,再比较每组题的得数,看看与原先的想法是否一致。 4.完成教材第10页“想想做做”第6题。 让学生看图说说图意,再列式计算,并说说是怎样列式的。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6课时 两步连乘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经历用两步连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探究过程,进一步积累对相关数量关系的认识,感受从已知条件出发的解题思路,能用两步连乘正确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培养灵活组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感受乘法运算的实际应用价值,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并体验成功解决问题的快乐。 教学重点:能对获取的信息作出正确分析,用连乘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谈话:同学们,你们都有购物的经验吗?这节课我们跟随小明的脚步,到商场去走一走,看看他在购物中遇到了什么问题。 课件出示模拟商场的场景图,学生根据课件给出的条件,提出问题并解决。 课件出示:一个乒乓球2元,一袋5个,小明买了一袋,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提出问题:一共要多少元?列式为:2×5=10(元) 课件出示:每袋乒乓球5个,有6袋,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提出问题:6袋一共有多少个?列式为:5×6=30(个) 2.同学们帮小明解决了很多他在商场里遇到的问题,你瞧,商场里迎来了大客户,这是体育课的王老师,他想为学校添置一些体育用品。 课件出示:乒乓球每袋5个,每个2元,王老师买了6袋乒乓球。那么他需要花多少元? 二、交流共享 1.组织探究:你能帮王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可以先想一想,然后在小组内讨论。 2.汇报交流。 提问:哪一组来汇报一下你们的解决办法? 各小组自由汇报,教师边听边板书,指名学生表述自己所列式子的意义。 方法一:5×6=30(个) 30×2=60(元) 教师引导学生看图,使学生明白:方法一根据“有6袋乒乓球”和“每袋5个”,先算一共有多少个乒乓球,再根据“乒乓球每个2元”,算出买6袋乒乓球一共要多少元。 方法二:2×5=10(元) 10×6=60(元) 教师引导学生看图,使学生明白:方法二根据“乒乓球每个2元”和“每袋5个”,先算每袋乒乓球多少元;再根据“有6袋乒乓球”,算出6袋乒乓球一共要多少元。 方法三:2×6=12(元) 12×5=60(元) 教师引导学生看图,使学生明白:方法三先算假设每袋1个的情况下,6袋乒乓球多少元,再算每袋5个一共要多少元。 (方法三学生比较难理解,教师一定要让学生说明列式的理由,如果学生只列式但说不出理由,教师可以告诉学生。由于算法比较难理解,建议不要用这种方法) 3.归纳反思。 (1)提问:你用的是哪种方法?方法一还是方法二?结果怎么样? 虽然方法一和方法二的解题思路不同,但结果是一样的,我们可以互相交换方法进行检验。 (2)反思: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师归纳: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要认真读题,找到有联系的条件,想想可以算出什么,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样的问题,也可以用一种方法检验另一种方法算得是否正确。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12页“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读题,找出有联系的条件,说说可以算出什么,怎样算。 2.完成教材第12页“想想做做”第3题。 课件演示情境图:每层有5个教室,每个教室放6盆花,这幢教学楼一共放了多少盆花? 师提醒学生注意:“一共放了多少盆花”是指这幢教学楼的所有教室一共要放多少盆花? (1)提问:哪些信息之间是有直接联系的?根据这些信息你能先求什么? (2)追问:你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可以先算出一共有多少个教室,也可以先算出每层教室需要放多少盆花) (3)学生列式解答,交流讲评。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7课时 练习二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和笔算,以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在解决问题中进一步体会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的特点,提高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的能力。 教学重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1.口算。 40×20 300×8 10×70 50×80 70×50 63×10 9×200 400×6 教师用课件出示题目,让学生快速说出得数,随机抽取几题指名学生说说口算方法。 2.根据13×2=26,快速说出以下算式的得数。 130×2 13×200 130×20 二、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13页“练习二”第2题。 出示题目,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列竖式计算。 指名上台板演,说说计算方法,展示正确的书写格式及得数。 2.完成教材第13页“练习二”第3题。 出示情境图,让学生先找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再找出有联系的两个条件,说说可以先算什么。 让学生独立列式,全班交流。 3.完成教材第13页“练习二”第4、5题。 让学生默读题目,理解题意。 提问: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怎样列式? 学生计算,集体交流算法。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6题。 让学生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提问:你能找出有联系的条件吗?想想它们能算什么? 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教师评讲时展示不同的解题方法,并指明说说每道算式表示的意义。 2.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7题。 学生读题,列式解答,集体交流。 3.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8题。 出示图片,引导学生看懂图意。 提问:要求“买5件大衣一共要多少元?”必须知道什么条件?怎么求? 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全班交流。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获得了什么收获? 五、课堂作业 《补》 第8课时 复习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以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通过复习,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发展数学思维,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究的意识。 教学重点:熟练地掌握口算的方法以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系统整理 提问:第一单元即将结束,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引入:这节课我们将通过系统地整理,复习这一单元所学的知识。 二、查漏补缺训练 1.完成教材第15页“复习”第1题。 让学生先口算,再说说口算方法。 师小结:(1)两位数乘整十数,计算时先算0前面的数的乘积。然后数一下两个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再在这个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2)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用一位数分别去乘两位数中的每一位,并注意进位。 2.完成教材第15页“复习”第2题。 让学生独立计算,指名上台板演。 教师要通过具体的计算引导学生归纳出: (1)计算时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先用第一个乘数的每一位数去乘第二个乘数的个位数字,所得积的末位对齐乘数的个位;再用第一个乘数的每一位数去乘第二个乘数的十位数字,所得积的末位对齐乘数的十位。最后把两个积加起来。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2)引导:计算时,你通常会出现什么样的错误,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 3.完成教材第15页“复习”第3题。 指名估算,并引导学生回忆估算的方法:用四舍五入法把不是整十、整百的数看作最接近它的整十、整百的数来算。一般是先找出两个乘数的近似数,再把这两个近似数相乘。 将全班分成四大组,每组完成一题,再互相检验,看看和估算的结果是否接近。 4.完成教材第16页“复习”第8题。 引导学生观察表格,明确表格填写的要求。 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比较,说说发现了什么。 5.完成教材第16页“复习”第10题。 (1)出示第一组题,先让学生计算,再组织对比,交流上下两题之间的联系。 (2)出示第二组题,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组织对比上下两题之间的联系。 (3)出示第三组题,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交流上下两题的联系。 6.完成教材第16页“复习”第11题。 (1)出示第一组题,组织学生观察题目,得出规律并填空。 归纳规律:当第二个乘数分别是3的1倍、2倍、3倍…… 时,积分别是111、222、333…… (2)出示第二组题,组织学生观察题目,得出规律并填空。 归纳规律:当第二个乘数分别是7的1倍、2倍、3倍…… 三、综合运用提升 1.完成教材第15页“复习”第4题。 出示表格,让学生算一算、填一填,再说说表中数量之间的关系。 得出:单价×数量=总价 2.完成教材第15页“复习”第5题。 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读懂题意。 引导学生汇报交流:不可能是第一种,第一种是48元,48×19大约是1000元,超过800元,可能是第二种38元的篮球,38×19大约是800元,且低于800元,第三种是28元,28×19大约是600元,不需要付800元,所以是第二种篮球。 追问:买篮球一共要用多少元?应找回多少元? 3.完成教材第16页“复习”第7题。 让学生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并说说要求“电视机多少台”需要先求什么。 4.完成教材第17页“复习”第12、13题。 让学生默读题目,理解题意。 引导:先确定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再找出有联系的两个条件,想想可以算出什么,再进行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评讲。 5.完成教材第17页“复习”第15题。 让学生先根据学过的方位知识,弄清图中几处地点的相应位置关系。然后再根据计算的结果在平面图上指一指或画一画。最后全班交流,订正。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第9课时 有趣的乘法计算 教学目标: 1.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中特殊数相乘所得得数的规律,并能初步运用这一规律进行一些计算。 2.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通过比较,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观察并发现数学的秘密,找出事物的简单规律的方法,并学会运用规律。 教学难点:能利用所得的规律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谈话:同学们,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中,有很多有趣的规律。这节课,我们一起去发现这些有意思的规律。 二、交流共享 1.探究乘数是11的乘法计算。 (1)出示题目:24×11 53×11 谈话:一个两位数和11相乘的得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我们先列式计算。 学生用竖式计算,指名板演。 2 4 5 3 × 1 1 × 1 1 2 4 5 3 2 4 5 3 2 6 4 5 8 3 提问:把积的每一位上的数和原来的两位数相比,你有什么发现?和小组内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学生交流汇报: ①24×11=264,所得的积的个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一样,是4;积百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一样,是2;积十位上的数,等于原来两位数个位与十位上数的和,是2+4=6。 ②53×11=583,所得的积个位上的数,和原来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一样,是3;积百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一样,是5;积十位上的数,等于原来两位数个位与十位上数的和,是5+3=8。 (2)引导学生根据发现的规律,猜测62×11的积。 提问:猜一猜62×11等于几? 追问: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请用竖式验证一下。 师小结:两位数与11相乘,积的规律可以概括为“两头一拉,中间相加”。 (3)出示题目:比一比,看谁算得快。 23×11 16×11 43×11 让学生根据发现的规律快速地说出答案。 (4)出示题目:64×11 提问:试着算一算,有什么发现? 学生用竖式计算,指名板演。 追问: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再问:为什么百位上的数“6”变成“7”,多了1是从哪里来的? (5)试一试:59×11 67×11 2.小结:一个两位数与11相乘时,可以把这个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字写在积的百位上,个位上的数字写在积的个位上,再把两个数字之和写在积的十位上,十位上的数如果满10,要向百位进1。 3.提问:你能出一些像这样的算式考考大家吗? 学生出题,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三、反馈完善 1.探究两个乘数十位相同,个位相加是10的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 (1)出示题目:22×28 35×35 56×54 让学生观察这些算式,在小组交流说说算式里的两个两位数的特点。 引导:像这样的算式,老师能直接算出得数,即22×28=616、35×35=1225、56×54=3024,请同学们用竖式计算,验证老师的计算是否正确。 学生列竖式计算,教师板书相应过程。 (3)你随便出这样的算式老师还能一下子说出得数。 让学生试着出题。 (4)追问:究竟这里面藏着什么秘密呢?观察这些得数,它们有什么特点?把你们的发现和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 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小结:当两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相同,个位上的数之和为10时,它们的乘积的末两位等于两个乘数个位上的数相乘,积的末两位前面的数等于十位上的数同其本身加1之和的积。 2.试一试。 (1)先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再用竖式计算验证。 15×15 43×47 69×61 (2)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并比较每组的两道题,说说有什么发现,和同学交流。 24×26= 44×46= 74×76= 25×25= 45×45= 75×75= 3.让学生同桌互相出题,写两道这样的算式互相考一考,说出得数。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二单元 千米和吨 课题:认识千米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2.在实践活动中,学会积累与查找资料,继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提问: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常用的长度单位? 学生互相比划并说说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 2.出示:给下面的物体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铅笔长18( ) 一枚1元硬币厚约3( ) 学校跑道一圈长250( ) 课桌长约10( ) 3.课件出示教材第20页例1。 提问:这是沪杭铁路,它的全长是180( )? 追问:为什么沪杭铁路的长度要用千米作单位? 4.举例: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说过千米? 5.教师出示教材第20页的图片:你知道每幅图片上的数字表示什么含义吗? 说明: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千米可以用字母“km”表示。千米又叫公里。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千米。 二、交流共享 1.初步体验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1)师:1千米到底有多长,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我们课前的活动。(出示照片) 我们学校的跑道从( )——( )大约是100米,你怎么记住它的? 明确:像这样的100米,我们走10次就是1000米,也就是1千米。(板书:1千米=1000米) 教师指导学生读出这个算式时,要注意前面的数和后面的单位之间需停顿一下。 提问:1千米里面有几个100米吗?(10个) 追问:走100米你花了多长时间?如果让你走1000米要多长时间?走1000米的感受和100米的一样吗? 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自由发言。 (2)完成教材第21页“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组织交流,说说是怎样思考的。 (3)提问:课前我们做过调查,我们学校的环形跑道一圈是多少米?几圈是1千米? 学生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回答。 回答预测: ①一圈200米,5圈是1千米。 ②一圈250米,4圈是1千米。 ③一圈400米,2圈半是1千米。 说一说:你感觉1千米长吗?自由交流。 2.强化概念。 引导思考:我们刚才感受到的1千米是个环形的,如果我们把1千米的跑道拉直,会有多长?想一想,从学校门口往南走到哪儿是1千米?向北?向东?向西呢?你可以选择一个熟悉的地方想象,现在脑海里想象从学校门口走到哪儿大约是100米,要走10个100米,该从学校门口走到哪儿? 谈话: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从学校门口到哪儿是1千米,你能说一说从自己家到学校有1千米远吗?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21页“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图片并提问:小轿车、步行、动车、自行车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学生练习并说说理由。 追问:老师家离学校约有5千米的路程,如果你是老师,会选择什么交通工具去上班?请简述理由。 2.完成教材第21页“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说说是怎样思考的。 3.完成教材第21页“想想做做”第4题。 引导学生看图,并说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 第(1)题组织学生直接计算,第(2)题先让学生讨论,再组织交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二单元 千米和吨 课题:认识吨 第 2 课时 教学目标: 1.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体,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通过想象和推理初步建立1吨的概念,培养用吨这个单位估计物体质量的能力。 2.知道并掌握1吨=1000千克,学会吨和千克之间的换算方法。 教学重点: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1吨=1000千克,学会吨与千克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形成印象。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提问:我们已经学过哪些质量单位?(克、千克)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师板书:1千克=1000克 2.谈话:同学们,课前老师请大家去观察和了解货车的载重量,谁愿意把你了解到的信息与大家交流? 课件出示教材第22页图片,提问:老师也搜集了一些这样的图片,码头上这些集装箱,火车皮所运送的都是很重的或大宗的物品,通常用什么作单位呢?(吨)明确:吨可以用字母“t”表示。 指出:计量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不用千克作单位。今天我们就一块学习另一个比千克还大的质量单位——吨。 二、交流共享 1.直观感知,初步认识吨。 (1)课件出示一袋100千克的大米。 谈话:一袋大米重100千克。你平常见过这样的一袋大米吗?提过它吗?提过的说说感受。 学生回答,交流感受。 课件演示,一袋袋地出示,学生跟着100千克、200千克地数,贴满10张。提问:每袋100千克,10袋多少千克?(板书:1000千克) 指出:1000千克就是1吨,即:1吨=1000千克。(板书:1吨=1000千克) 2.结合实际,进一步认识吨。 (1)师:课前我们测量了自己的体重,你的体重是多少?(指名回答) 教师请体重大约是25千克的同学站起来。 谈话:三年级的小学生大约重25千克,4个学生的体重约是100千克。 引导学生想象:如果把这4个学生都压在你身上,感觉怎么样?100千克重不重?想象一下,如果把40个学生全都叠在你身上,会怎样?1000千克重不重? 提问:估算一下,小组里所有同学的体重大约有多少千克?全班同学的体重呢?全班同学的体重相加,有1吨吗? 学生进行估算,并汇报。 (2)实物出示装有10千克水的水桶,指名上来掂一掂。 提问:觉得重吗?这是10千克的水,10桶这样的水是100千克,多少桶这样的水是1吨? (3)小结:称比较重的或大宗的物品,通常用吨作单位。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22页“想想做做”第1题。 指导学生看图,让学生说说图中每种物体重1吨,各有多少? 总结汇报:一头牛重500千克,有2头牛刚好是1吨;一袋水泥重50千克,20袋水泥重1吨;一头猪重100千克,10头猪重1吨;一桶油重200千克,5桶油重1吨。 2.完成教材第22页“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吨与千克的单位换算,交流时,说说自己思考的过程。 3.完成教材第22页“想想做做”第6题。 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观察,并说说从图中得到哪些信息。 提问:能用什么方法来计算? 学生完成后,展示学生的不同解法。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二单元 千米和吨 课题:练习三 第 3 课时 教学目标: 1.加强对千米和吨的认识,能利用它们之间的进率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2.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单位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实际,运用千米和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1.提问: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长度和质量单位?(板书:千米 吨) 2.举例说明,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千米?什么情况下使用吨? 3.小马虎写了一篇数学日记,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件出示) 周末,我和小精明约好上动物园参观。我一起床就冲到卫生间,在牙刷上挤上2千克的牙膏开始刷牙,并洗了脸。妈妈给我准备了一杯250千克的牛奶和一个400千克的面包。我吃完早餐,来到动物园。动物园里的动物可真多呀!有重45吨的小羊,4千克的大象,80克的小熊猫,真可爱!我们还看见一辆满载约4克粮食的大货车正在动物园门口卸货呢! 引导:说一说,你觉得这篇日记可笑的地方在哪里?应该怎么改? 二、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24页“练习三”第1题。 出示题目,让学生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填完后让学生读一读,最后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24页“练习三”第2题。 (1)说一说:米和千米、千克与吨之间的进率。 师归纳:米和千米、千克与吨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 板书:1000米=1千米 1000千克=1吨 (2)填一填:让学生将结果填入括号内。 3.完成教材第24页“练习三”第3题。 (1)让学生看图,读题。提问: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2)让学生依次解决教材上的问题。 4.完成教材第25页“练习三”第4题。 先出示图,让学生读题,并了解题中所提供的信息。再让学生列式,并说明列式的理由。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25页“练习三”第5题。 先让学生读题,然后指名口答,并让学生说说解题依据。 2.完成教材第25页“练习三”第6题。 先让学生看懂题意,了解题中所提供的信息,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然后让学生列式解答,再组织交流。 3.完成教材第25页“练习三”第7题。 先让学生读题,重点理解“动车从上海出发经过南京开往北京”指的是哪些路程。再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最后组织交流,并让学生说出解决问题的过程。 4.完成教材第25页“练习三”第8题。 先让学生同桌之间交流课前了解到的黑龙江、黄河、长江和珠江的长度,并填写表格,再指名汇报。 5.完成教材第25页“练习三”思考题。 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最后指名汇报结果。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三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题中的条件和问题,选择分析问题的思路,分析题目表示的数量关系,进而培养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养成认真审题,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发展学生连贯、有序、有层次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如何从问题开始想,根据问题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根据问题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谈话:同学们,你们有去过商场购物吗? 出示商场购物情境图,提问:如果你有100元,这些商品你想买什么?还剩多少元? 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时启发引导。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1。 (1)出示教材第27页例1情境图。 谈话:小明和爸爸今天也到商场购物,它们带300元去运动服饰商店购物。他们可能买什么? 利用课件把画面集中放大到运动服饰和运动鞋的场景中,让学生认真观察画面。 提问:小明和爸爸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可能花多少元? 学生计算,并说出多种可能,教师相应板书。 明确: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因为选择不同,有多种选法。购买不同价格的运动服和运动鞋,剩下的钱是不同的。 (2)出示问题:小明和爸爸带300元,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最多剩下多少元? 先让学生同桌互相讨论:最多剩下多少元?再指名汇报。 师小结:购买的商品价格最低,剩下的钱就最多。 提问:你能根据问题说出数量之间的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吗? 学生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 学生汇报交流: ①剩下的钱等于带来的钱减去用去的钱,可以先算用去多少元。 ②求最多剩下多少元,可以先算购买价格最低的运动服和运动鞋一共要用多少元。 引导:先想想每一步可以怎样算,再列式解答。 学生列式,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①一共用去多少元?130+85=215(元) ②剩下多少元?300-215=85(元) (3)想一想:如果买3顶帽子,付出100元,最少找回多少元? 提问:你能根据问题说出数量之间的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吗? 学生汇报交流。 引导:先想想每一步可以怎样算,再列式解答。 ①最多用去多少元?24×3=72(元) ②最少找回多少元?100-72=28(元) 2.思考: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学生自由发言,师小结:我们要在读题后要弄清题目里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可以从问题开始想,根据问题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要根据题中的条件和问题,选择分析问题的思路。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28页“想想做做”第1题。 根据问题说出数量关系式,并说说缺少什么条件。 (1)出示问题(1),引导分析:从“桃树比梨树多多少棵”想到的数量关系是什么? 追问:有了这样的数量关系,要求这个问题,还缺少什么条件? (2)学生独立分析问题(2),先根据问题写出数量关系,再说说缺少什么条件。 教师强调:在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时,关键是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完成教材第28页“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观察表格,并说明题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得到启发。 提示:要求足球组的人数,可以先算篮球组和田径组的人数之和,再将总人数减去篮球组和田径组的人数之和,即可求得足球组的人数。 3.完成教材第29页“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并在交流中互相启发,加深理解。汇报解决问题的思路时,让学生说说每道题的数量关系。 师提示:这两题都要先算四个茶杯的总价。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三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 第 2 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策略,学会通过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决与倍有关的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及相应的变式问题。 2.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探究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用线段图辅助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谈话:同学们,咱们身上穿的上衣和裤子是谁买的?你有自己去买过吗?今天,我们就去商场看看。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2。 课件出示教材第29页例2的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 (1)理解题意。 让学生观察情境图,说说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2)画线段图。 提出问题:上衣的价钱是裤子的3倍,买一套衣服要用多少元? 追问:你能理解买一套衣服的意思吗? 引导: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呢?今天我们还请来了一位数学小助手,它的名字叫线段图。我们可以借助线段图来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①先画一条线段表示出裤子的价钱。(在黑板上画出表示裤子价钱的线段) 48元 裤子 ②上衣价钱的线段该怎么表示?画多长呢?(学生讨论) 引导:上衣的价钱是裤子的3倍,要画这样的3份。(指名板演) ?元 48元 裤子 上衣 (3)列式解答。 你能根据问题说出数量之间的关系吗?你是怎么列式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 ①方法一:先算买一件上衣要用多少元,48×3=144(元);再算买一套衣服要用多少元,144+48=192(元)。 ②方法二:先算一套衣服一共有几个48,1+3=4;再算买一套衣服要用多少元,48×4=192(元)。 2.想一想:如果求买一件上衣比买一条裤子多用多少元,应该怎样解答? (1)提问:你能说出这道题的数量关系吗? 学生讨论,说出数量关系式。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上衣的单价-裤子的单价=上衣比裤子多用多少元 引导思考:在这个数量关系里,哪一个量是直接告诉我们的?(裤子48元)要先求的是哪一部分?(上衣的价钱)和上面一题相比,什么不变?(已知条件)什么变了?(所求问题)问题改了,线段图要不要改?怎样改? 学生尝试画图,教师巡视指导。 提问:你能指出所求问题是哪一部分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黑板上改线段图: 48元 ?元 裤子 上衣 (2)追问:现在你能解答这道题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交流反馈回答,教师板书。 3.比较:上面两题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解答的过程呢?(学生讨论) 指名回答,教师适时引导。 相同点:(1)已知条件相同,问题不同。(2)都可以根据问题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3)题中的数量关系不同,解题的方法也不同。(4)上衣的价格不知道,都要先算买一件上衣多少元。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31页“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读线段图,根据问题说出数量关系式,并说说各可以先算什么。 2.完成教材第31页“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阅读小芸和小力的话,并说说从中获得的信息。 学生独立填表,完成后可以与同桌交流自己的解题思路。 教师巡视,适时进行引导。 3.完成教材第31页“想想做做”第3题。 先指名说说所求的问题是什么,数量关系是什么,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出线段图,表示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再让学生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让学生独立计算。最后集体交流订正。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三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课题:练习四 第 3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灵活运用合适的策略整理相关信息,感受画线段图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常用策略。 2.通过观察、交流、迁移等活动,提高学生运用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感受运用策略整理信息的必要性,提高运用策略的能力。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借助从问题想起和画线段图的策略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本节课我们将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复习。 完成教材第32页“练习四”第1题。 (1)出示题目,让学生根据问题说出数量之间的关系,确定先算什么。 分析:①还剩的米数等于总长度减去已修的米数;②求还剩的米数,等于总长度减去8天修的米数。 指名列式解答,师板书: 已修的米数:45×8=360(米) 还剩的米数:520-360=160(米) (2)出示线段图,让学生先说说这道题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然后说出问题的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指名列式解答。 面粉的袋数:60-22=38(袋) 一共的袋数:60+38=98(袋) 二、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32页“练习四”第2题。 (1)让学生阅读题目的已知条件,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让学生说出数量关系,画出线段图,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列式解答。师板书。 (3)提问:要求楼下比楼上多多少个座位,我们必须知道什么条件?你能将上题的线段图改一改吗?师板书。 追问:什么变了?什么不变?数量关系变了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完成教材第33页“练习四”第7题。 提问:从问题想起,要求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缺少什么条件? 出示两幅情境图,让学生讨论: ①你能看懂两幅图吗?小宁走到的地方一样吗? ②小宁走了多少米? 600-300=300(米) ③怎样求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 300÷5=60(米) 4.完成教材第33页“练习四”第8题。 出示问题(1),并提问:从问题开始,要求一共缴纳的水费,数量关系式是什么?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出示问题(2),让学生仔细读题,说出数量关系,再列式解答。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32页“练习四”第4题。 解决问题(1):让学生先读题,从问题想起,说说数量关系,画出线段图,再列式解答。 解决问题(2):在问题(1)的基础上,说出数量关系,更改线段图,再列式解答。 2.完成教材第32页“练习四”第5题。 提问:这两题的问题是什么?数量关系是什么?解题过程相同吗?为什么? 学生列式解答,并反馈交流: (1)32×3=96(页) 150-96=54(页) (2)40+32=72(页) 150-72=78(页) 3.完成教材第33页“练习四”第10题。 出示题目,让学生读一读,并提问:怎么比?(求出每袋多少元) 让学生先计算,再汇报交流。 4.完成教材第33页“练习四”思考题。 让学生读题,并用线段图表示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7岁 ?岁 ?岁 小芳 妈妈 师讲解:从线段图中分析,妈妈比小芳多出的27岁,正好是小芳岁数的3倍,小芳的年龄是27÷3=9(岁),妈妈是9×4=36(岁)。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你能用学会的知识解决我们身边的问题吗? 五、课堂作业 《补》 第四单元 混合运算 课题: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一)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不含小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进行计算。 2.在学习活动中增强类比迁移和抽象概括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脱式计算。 35-4+27 6×3÷2 让学生计算,说说计算的过程。 2.揭题:在混合运算里加减是同一级,乘除是同一级,当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时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那么,如果一道算是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该怎样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混合运算。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1。 (1)课件出示教材第34页例1货架图。 谈话:星期天,小军和小晴一起到文具店买文具。(指名读读货架上物品的单价) 课件出示问题(1),并提问:要求一共用去多少元,先要算什么?(先要算3本笔记本多少元) 指名列式解答,教师板书: 5×3=15(元) 15+20=35(元) 引导:你能根据上面的分步算式列出综合算式吗? 指名列式,教师板书: 5×3+20 引导思考:观察这个算式,和以前学过的混合运算的算式有什么不同? (2)学习运算顺序。 提问:根据刚才的提示,你知道这道题应该先算什么吗? 明确:用脱式计算两步式题时,要先在原题下面的左边写“=”,再在“=”后面写第一步运算的结果,没能参加运算的部分要照抄下来,接着对齐上面的“=”,在下一行写“=”,并在“=”后面写第二步运算的结果。 让学生观察算式,引导学生说明在这个算式中先算哪一步,教师适时板书。 师:根据刚才的分析,你能自己写出这些题目的脱式计算吗?试一试。 让学生拿出练习本试着算一算,师强调:没有参加运算的部分要照抄下来。 (3)出示问题(2),让学生思考讨论:先求什么?为什么? (要求找回多少元,可以从50元里去掉2盒水彩笔的钱) 提问:你能列出综合算式吗? 学生列式:50-15×2 追问:观察这道题,和上一题有什么区别? 引导思考:这里有乘法和减法,我们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让学生观察算式,说明在这个算式中先算哪一步,教师适时板书。 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 2.总结运算顺序。 出示:5×3+20 50-15×2 提问:观察这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总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法,又有加、减法,不管乘法在前面或在后面,要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35页“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学生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让学生完成计算。 2.完成教材第35页“想想做做”第4题。 让学生先计算出每组上面的得数,再和下面的数进行比较。最后集体交流,说说计算的方法。 3.完成教材第35页“想想做做”第5题。 让学生先读题,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再列式解答,最后交流汇报。 师强调:第(1)题,先算4张成人票的价钱,再算应付多少元,列综合算式是15×4+8。第(2)题,先算12张儿童票的价钱,再算应找回多少元,列综合算式是100-12×8。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四单元 混合运算 课题: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二) 第 2 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联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悟、理解并掌握含有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能正确进行计算,并能用含有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2.在学习的活动中,增强学生类比迁移和抽象概括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含有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掌握含有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计算下面各题。 18-8×3 4×5-10 学生计算,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揭题:上节课我们在购物商场解决了小军和小晴的购物问题,这节课我们继续解决问题。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2。 (1)出示教材第36页例2情境图,让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理解题意。 提出问题:买1支钢笔和1个订书机,一共应付多少元? 引导:根据这个问题,我们要先知道什么?(1支钢笔和1个订书机的价钱)题中直接告诉我们什么?没有直接告诉我们的是什么?与这个问题相关联的是什么条件? (2)思考:怎样求出一共应付多少元?你能列综合算式解答吗? 让学生先独立列式,再交流。 指名汇报,教师板书: 40÷5+12 12+40÷5 说说每一步列式表示的是什么? 这两道算式我们都先求的是什么?(一支钢笔的价钱) 明确:40÷5表示一支钢笔的价钱。12是一个订书机的价钱,相加表示一共应付的价钱。 那么我们在计算时应该先算什么呢?互相说一说。 指名回答。(先求一支钢笔的价钱,先算算式40÷5) 学生计算,指定两名学生板演,订正时要提醒学生注意书写格式。 40÷5+12 12+40÷5 =8+12 =12+8 =20(元) =20(元) (3)总结运算顺序。 出示:40÷5+12 12+40÷5 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是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计算时要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今天的这两道算式是含有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计算时应该先算什么? 明确:把乘法换成除法的,计算的时候也要先算除法,再算加、减法。 2.试一试。 出示题目,让学生先读题,理解题意,再列出综合算式,最后指名汇报交流。 学生列式:15-40÷5。 引导:在这个算式里,“40÷5”表示什么?(求一支钢笔的价钱) 追问:这道算式,既有减法又有除法,应该先算什么? (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指名板演: 15-40÷5 =15-8 =7(元)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37页“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说说每题应先算什么,再计算。 2.完成教材第37页“想想做做”第3题。 先让学生估计出上下两题哪一题的得数大一些,并说说估计的方法。再让学生独立计算比较,集体交流,说说计算的方法,验证自己的估计是否合理。 3.完成教材第37页“想想做做”第4题。 先让学生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然后全班汇报,教师结合学生错例适当追问,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四单元 混合运算 课题: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第 3 课时 教学目标: 1.根据实际情境,让学生体会括号能改变原来运算顺序的作用。 2.在探索与交流中体会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体会括号能改变原来运算顺序的作用,理解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口算,说说运算的顺序。 (1)出示:56-8+9= 49÷7×4= 说说这两题是什么样的题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这两题是同一级的运算,从左往右计算) (2)出示:7×7-5 77-42÷7 说说这两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2.小明是个粗心的孩子,他在计算15-6×2时,得到的结果是18,你知道他在计算时犯了什么错误? 让学生讨论,指名回答:小明的运算顺序是错的,他先算减法,再算乘法。 追问:对于15-6×2,如果要先算减法,有办法?(添上小括号) 3.揭题: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3。 (1)理解题意。 出示教材第38页例3情境图及问题。 提问:要求这个问题,应该先求什么?(买1个书包后还剩多少元) 引导:怎样列式? 50-20=30(元) 追问:每本笔记本是5元,30元可以买几本? 30÷5=6(本) 提问:刚才我们列的是分步算式,怎样列综合算式? 让学生讨论后,指名回答,教师板书相应算式。 学生可能回答:50-20÷5。 (2)学习算理。 引导:“50-20÷5”根据我们上节课所学应该是先算除法,再算减法,和我们分步列式中的先算减法再算除法的计算顺序不同,如何才能使这道算式先算减法再算除法? 学生讨论并回答。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进行引导:小括号的作用可大了,算式里添上小括号,不管小括号里是加、减法还是乘、除法,都要先算小括号里的算式。 教师板书添上小括号: 提问:现在这道题,变成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并指明学生板演。 师生总结:先算“50-20”,在“50-20”的下面画出横线,再进行计算。 (50-20)÷5 = 30÷5 = 6(本) 2.试一试。 出示:(42-18)×30 95-(24+50) 让学生尝试解答,教师巡视,参与学生的自主学习并寻找错例。 学生完成后集体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说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 3.归纳小结。 我们在计算混合运算时,一定要先分析,确定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像这样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里,不管括号里是加、减法还是乘、除法,都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38、39页“想想做做”第1、2题。 让学生先用线画出每题应先算什么,再进行计算,最后集体交流订正。 2.完成教材第39页“想想做做”第3题。 (1)让学生说说每道题应先算什么,再计算。 (2)提问:变式和原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3.完成教材第39页“想想做做”第4题。 (1)让学生先读题,在列综合算式。 (2)学生交流汇报自主学习成果,交流内容包括:问题是怎么解决的,每一步列式的含义、列综合算式时应注意什么。 (3)教师适时评析错例(如综合算式时忘了加括号)。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四单元 混合运算 课题:练习五 第 4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巩固对混合运算顺序的理解和掌握。 2.能通过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巩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谈话:本单元我们学习了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请同学们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课件出示) 在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中,要先算( )再算( );如果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 )。 二、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40页“练习五”第1题。 让学生直接把得数写在书上,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40页“练习五”第2题。 (1)先指名回答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再让学生独立完成计算。 (2)比较每组题的运算顺序和计算结果,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3.完成教材第40页“练习五”第3题。 先指名回答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再让学生独立完成计算,然后集体订正。 4.完成教材第40页“练习五”第4题。 让学生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引导:分析各题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算的,然后全班订正,教师结合学生的错例适当追问。 5.完成教材第40页“练习五”第5题。 让学生先读题,理解题意,找出题中的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列式解答,指名汇报答案,教师适时作出评价。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40页“练习五”第6题。 (1)先让学生与同桌说一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再让学生独立计算。 (2)比一比每组题目的运算顺序和得数,说说发现了什么。 (3)小结:一个数连续减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这两个数的和;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2.完成教材第41页“练习五”第7题。 要求:不计算,比较两道算式的大小。 3.完成教材第41页“练习五”第8题。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说说运算顺序。 4.完成教材第41页“练习五”第9题。 (1)让学生仔细读题,理解题意。 提问:要解决“平均每天看多少页?”你认为应该先求什么?(5天看了多少页)你能列出综合算式吗? 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说出解决的方案,并在练习本上表示出来。 汇报交流,教师板书: (132-72)÷5 (2)引导:“如果只能借阅9天”说明剩下的书只能几天看完?你能列综合算式吗? 师根据汇报板书。 5.完成教材第41页“练习五”第10题。 让学生观察图形,阅读题目。 引导:从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中,你读懂了什么?要求长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什么?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全班交流,指名说说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四单元 混合运算 课题:算“24点” 第 5 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算“24点”的基本方法,并在游戏中巩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激励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算“24点”的规则和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会用4张牌算“24点”。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教师手持扑克牌,谈话:认识它吗?它有几种花色?几个数字?是的,这是一副小小的扑克牌,用它能玩几十种游戏,同学们,你会用扑克牌玩哪些游戏? 学生自由发言。 揭题:这节课我们来玩一种和数学有关的扑克游戏——算“24点”。 提问:你会玩算“24点”吗?能否说说怎么玩?结合学生的介绍,教师出示游戏规则:(1)每人准备扑克牌A~10各一张(A表示1);(2)在我们准备的扑克牌中拿出几张牌,利用学过的加、减、乘、除进行计算,使最后的结果是24。但要注意:每张牌只能用一次。 二、交流共享 1.新手教程。 (1)课件出示扑克牌3。 谈话:加入不限定你出几张牌,我的手上有一张“3”的扑克牌,你手上的牌出几,就能和我的这张牌计算得出24。 方法一:出8,三八二十四。 方法二:出3和7,三七二十一,加3就是24。 方法三:出3和9,三九二十七,27减3就是24。 …… (2)课件依次出示扑克牌2、4、6、8、10、12,让学生说出如何算出24。 归纳并提问:刚才同学们除了用上三八二十四、四六二十四,还想到了其他的一些方法,看来凑成24的方法还是很多的。你知道哪些数比较容易算出24吗? 2.闯关。 第一关:基础闯关。 (1)课件出示3张牌:7、6、3。 谈话:联系这3个数,哪些数能让你直接想到24。 (6,因为四六二十四;3,因为三八二十四) 引导:根据6去找4,能通过另外两张牌找到4吗?怎么找?根据3去找8,能通过另外两张牌找到8吗?(不能)那么,这3张牌应该怎样才能得到24? 学生思考后得出:7-3=4,4×6=24。 (2)课件出示3张牌:7、8、9。 学生互相讨论,说说自己的想法。 引导:这里有8,如果去找3,行吗?(不行)那该怎么办? 提示:如果乘不行,就用加法试一试。 学生试算出汇报,教师板书: 7+8=15 15+9=24 小结:我们在算“24点”时,当一种方法行不通时,可以换其他方法再进行试算。 (3)组织活动:分小组,用下面各组牌上的3个数算出24。 课件出示以下三组牌: 第一组:2、3、4 第二组:3、8、9 第三组:3、5、9 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然后把各自的想法写出来,最后汇报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 2、3、4: 2×3×4 3、8、9:9÷3×8 3、5、9: 3×5+9 (4)教师任意摸3张扑克牌,让学生比赛算“24点”,对算得又快又准的学生予以表扬,并明确:有些是算不出“24点”的。 第二关:挑战自我。 谈话:下面加大游戏难度,刚才我们用的是3张牌,现在我们用4张牌,游戏规则还是一样,注意:每张牌只能计算一次。 课件出示4张牌:A、2、5、8 提示:这里的A代表数字1。先和同桌交流想法,然后写在本子上。 指名汇报,教师板书: ①5+1=6 8÷2=4 6×4=24 ②5-2=3 8÷1=8 3×8=24 ③1+5=6 6÷2=3 3×8=24 学生还可能得出不同的算式,如:(5-1)×(8-2)、2×(5+8-1)、(5-2)×8×1等,教师应给予鼓励。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43页“试一试”: 你能用下面每组4张扑克牌上的数算得24吗? 让学生说方法,教师适时指导。 第一组:8-7=1 1+5=6 6×4=24 第二组:9-7=2 2×4=8 3×8=24或9-7=2 3×4=12 2×12=24或3×9=27 27-7=20 20+4=24 第三组:6÷2=3 3+1=4 4×6=24或6+6=12 12×1×2=24 2.比一比。 教师讲解比赛规则:四人一组,各人从自己的扑克牌中任意拿出一张,谁先算得24,谁就获胜。如果计算的结果得不到24,就换牌再算。 学生进行游戏,教师巡视。收集学生算不出的加以展示,并让其他学生进行计算。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五单元 年、月、日 课题:年、月、日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收集、观察、统计等过程,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能正确判断大月、小月。 2.通过年、月、日的学习,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掌握大月、小月的判断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提问:你知道你出生的具体时间吗? 让学生自由发言。 追问:×年×月×日,有的同学还知道×时×分,你知道这些信息里都包含哪些信息吗?(年、月、日、时、分) 2.解题:这些都是时间单位,我们已经认识了时、分、秒,这节课我们要认识年、月、日。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1。 (1)观察、统计。 学生分组探究课前准备的2014年年历,把年历中每个月的天数填入下表: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天数 (2)小组交流。 学生在独立观察、思考、统计的基础上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统计结果。 指名展示统计结果,教师相应板书。 讨论:观察黑板上2014年的统计表,你发现了什么? 介绍:一年有12个月,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有30天的月份是小月。 引导:把上面表格中的大月涂上红色,小月涂上绿色。观察表格,你有什么发现? (3)认识大月、小月。 介绍:一年有12个月,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有30天的月份是小月。 引导:把上面表格中的大月涂上红色,小月涂上绿色。观察表格,你有什么发现? 指名口答,教师适时归纳。 ①大月有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小月有4月、6月、9月、11月。 ②一年中有7个大月,4个小月。 ③2月有28天,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4)记忆大月、小月。 提问:你有办法记住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吗? 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相关知识进行交流,教师适时归纳。 ①7月和8月是连续的两个大月,7月以前的单数月是大月,8月以后的双数月是大月。 ②拳头记忆法:(出示教材第45页拳头图)教师边演示边口头讲解用拳头记忆大月、小月的方法,要求学生边看、边听、边跟着学。 ③儿歌记忆法: a.7个大月心中装,七前单数七后双。 b.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 2.试一试。 提问:2014年全年有多少天?你是怎样算的? 学生小组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并在练习本上写出过程。 指名交流,汇报。 学生汇报预设: 方法一:将每个月的天数加起来: 31+28+31+30+31+30+31+31+30+31+30+31=365(天) 方法二:将大月的总天数、小月的总天数和2月的天数加起来: 31×7+30×4+28=365(天) (让学生重点掌握方法二) 小结:2014年全年有365天。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46页“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先交流题中节日的具体日期,再独立在年历上圈出来,最后集体订正答案。 2.完成教材第46页“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在今年的年历上圈出六一国际儿童节、五一国际劳动节和三八妇女节,并说说分别是星期几。 学生完成后,指名汇报,全班交流。 3.完成教材第46页“想想做做”第3、4题。 学生先填空,再集体交流,最后订正答案。 4.完成教材第46页“想想做做”第5题。 让学生观察年历,讨论交流,教师适时引导:元旦是每年的第一天,也就是1月1日,今年的最后一天过完了,下一天就是下一年的元旦。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五单元 年、月、日 课题:认识平年和闰年 第 2 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平年、闰年的基本含义,初步了解“四年一闰”的道理。 2.掌握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并能解决一些有关的生活问题。 3.能积极参与寻找、发现平年与闰年的关系,对数学产生好奇心与求知欲。 教学重点:发现并掌握平年和闰年的判断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判断年份数是整百数的年份是否是闰年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谈话:小华每次过生日都要种一棵“生日树”,她在12岁生日那天种下了第3棵“生日树”。你知道她的生日是哪一天吗? 学生自由发言、交流,教师不做评价。 2.揭题:学习了本节课之后,你就会明白原因了。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2。 (1)课件分别出示2005~2016年的年历,将每年的2月份用不同的色块提炼并排列起来。 引导:这是2015~2016年2月的天数,依次观察,每年的2月有多少天?填在下面的表格里。 年份(年) 2005 …… 2014 2015 2016 2月的天数(天) (2)组织交流。 ①反馈填写结果。(学生说,教师板书) 年份(年) 2005 …… 2014 2015 2016 2月的天数(天) 28 …… 28 28 29 ②引导观察: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2008、2012、2016年的2月有29天,其他年份的2月有28天) ③揭示平年和闰年的含义:根据2月天数的不同,我们把年份分为两种,2月只有28天的年份是平年,有29天的年份是闰年。(板书) (3)探究判断平年和闰年的方法。 提问:仔细观察表格,平年和闰年的出现是随意的,还是有一定的规律?你发现它们有什么规律? 指名回答并引导学生共同发现“四年一闰”的规律,再让大家将表格中的闰年圈出来。 通常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公历年份数除以4没有余数的一般是闰年。公历年份数是整百数的,必须除以400没有余数才是闰年。例如,2000年是闰年,而2100年是平年。 (4)提问:现在大家知道小华的生日是在哪一天了吗? 学生根据平年和闰年的知识回答:2月29日。 2.数学文化。 谈话:同学们,你们想知道为什么会有“四年一闰”的规律吗?这里面包含很多的天文知识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本第48页“你知道吗”的内容。 指名阅读短文,并让学生解释“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的意思。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并板书:公历年份数是整百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要求学生举例说明“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 如2000年、1600年是闰年,2100年、1800年、1700年是平年。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48页“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平年和闰年的判断方法,再指名回答,最后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48页“想想做做”第3题。 提问:你知道什么是季度吗?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明确:一年有4个季度,把12个月平均分成4份,每3个月是一个季度。 师出示表格并追问:你能算出今年每个季度的天数吗? 学生计算,并说说计算的方法。 追问:今年是平年还是闰年?(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答)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五单元 年、月、日 课题:练习六 第 3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强化学生对年、月、日之间关系的理解。 2.让学生体会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教学重点:强化学生对年、月、日之间关系的理解。 教学难点:体会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必然联系。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1.课件出示表格,并让学生填写表格。 年 ( )个月 大月 小月 2.填空:平年的2月有( )天,全年有( )天;闰年的2月有( )天,全年有( )天。通常每( )年里有( )个平年,( )个闰年。公历年份数除以( )没有余数的一般是闰年;公历年份数是整百数的,必须除以( )没有余数才是闰年。 二、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49页“练习六”第1题。 引导猜测:小明的生日是下个月的第1天,你知道是几月几日吗? 要求:请用类似“我的生日在教师节前两天”的语言描述自己的生日让其他同学猜。 2.完成教材第49页“练习六”第2题。 (1)提问:你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吗?在今年的年历上把它们圈出来。 (2)追问:爸爸、妈妈的生日过了吗?在爸爸、妈妈的生日这一天,你为他们做了什么?还没有过的同学,你打算怎样给爸爸、妈妈过生日? 3.完成教材第49页“练习六”第3题。 让学生根据题意,挑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月份,找出×月1日是星期几,制作一个月历,并完成以下要求。 (1)在表中圈出节日、纪念日。 (2)算一算这个月一共上课多少天,休息多少天? (3)你还想说些什么?在小组里说一说。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50页“动手做”。 学生拿出准备好的月历卡,四人一组做框数游戏。 (1)要求:每次用长方形横着框出3个数,说说这3个数之间的关系,算出它们的和。 先指名回答,再将学生的算式随机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寻找规律。 得出:三个数的和是中间数的3倍。 (2)要求:每次用长方形竖着框出3个数,说说这3个数之间的关系,算出它们的和。 先指名回答,再将学生的算式随机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寻找规律。 得出:三个数的和是中间数的3倍。 (3)追问:还可以框出几个数?怎样框?试一试。 2.出示教材第50页“你知道吗”内容。 提问:同学们,我们平常所说的一年四季和一年的四个季度一样吗? 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说说从文中你知道了什么。 指名回答,明确:一年四季与一年的四个季度是有区别的。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五单元 年、月、日 课题:24时计时法 第 4 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生活中的时间。 2.能进行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之间的相互转换。 教学重点: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教学难点:理解和发现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能正确进行互换。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谈话:羊村要召开羊羊运动会,这一天,懒羊羊通知喜羊羊:“明天5时到羊村体育场参加跑步比赛。”第二天,喜羊羊天没亮就出发了,早上5时赶到体育场却发现一个小伙伴也没有,一直等到傍晚5时才开始比赛,这是怎么回事?(学生自由发表各自意见) 师:原来,一天有2个5时,懒羊羊在通知的时候没有说明是早上的5时,懒羊羊在通知的时候没有说明是早上的5时,还是傍晚的5时,导致喜羊羊在早上5时就到了达了。生活中经常因为这样的描述出现错误,为了简易、不出错,广播、电视等部门都用24时计时法。 2.揭题:本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下24时计时法的相关知识。 二、交流共享 1.出示教材第51页例3的节目预告表。 提问:这是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的节目预告表,你从中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追问:怎么会有14:00呢? 引导学生明确:这里用的是24时计时法,14:00是下午2时。 2.课件演示钟表。 (1)出示倒计时的场面,提问:见过这个场面吗?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一起倒计时,当我们倒数到1的那一瞬间,钟面上的时针、分针、秒针都指到了几?(12)这个时刻意味着什么? (2)课件演示(时间) 结合演示,教师介绍:新的一天开始了,此时是几时?(夜里12时),月亮高高挂,我们正在睡觉,时间继续走,早上8时,我们在哪里?(学校)时间继续走,中午12时,我们回到家,在家里吃饭。到这时,时间已经悄悄走过了钟面的一圈,回到了12时,时间继续走,开始第二圈的旅程,到了晚上8时,我们要上床睡觉了。当时间走到晚上12时时,这一天就过去了,它又将开始新的一天。 提问:现在时针一共走了几圈?(结合彩条,让学生看清走了2个12,是2圈)一共走了多少个小时?(24小时) 小结。 3.介绍24时计时法。 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针走一圈的时刻时,钟面上的时针指几就是几时,表示时针走第二圈的时刻时,钟面上时针所指的数加上12就是24时计时法的时刻。 4.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的关系。 提问: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引导学生明确:(1)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时,这个时刻从0时起过了几小时,就直接说几时;而普通计时法为了区别两个不同的时段,要在时间前面加上凌晨、早上、下午、晚上等词。(2)中午12时之前表示的时刻相同,1时之后,表示的时刻相差12小时。 追问:16:00是下午几时?18:30呢?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16:00是下午4时,18:30是下午6时30分。 三、反馈完善 1.说一说:羊村运动会上喜羊羊早到是谁的错?如果你是懒羊羊你会怎样通知喜羊羊? 让学生用两种计时法分别描述:明天下午5时或明天17时。 2.完成教材第52页“想想做做”第1题。 提问:钟面上的时间用24时计时法表示,各是几时? 让学生小组讨论,说说自己的想法,并指明汇报。 3.完成教材第52页“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图标,提问:你认识这个图标吗?(禁止机动车通行),7:30~18:30表示什么?从上午几时几分到下午几时几分禁止机动车通行? (提醒学生将24时计时法转换成普通计时法) 4.完成教材第52页“想想做做”第4题。 提示:钟面上表示的时间可能是上午,也可能是下午,可能是白天,也可能是晚上。 让学生在小组内议一议、说一说。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五单元 年、月、日 课题:计算经过的时间 第 5 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学会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 2.进一步感知和体验时间,逐步建立时间观念。 教学重点:学会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 教学难点: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24时计时法,你能说说什么是24时计时法吗? 学生回顾24时计时法。 出示教材第53页的节目预告表,并提问:你能把这些时刻改成普通计时法吗? 指名汇报后引入课题:这是我们上节课学习的24时计时法,24时计时法还能帮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很多实际问题,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学习新的知识。 二、交流共享 1.计算整时到整时经过的时间。 (1)出示例4,提出问题。 提问:这张预告表上的节目你喜欢吗?最喜欢哪一个节目?根据你的观察,你觉得哪个节目播放的时间会长一些?你是怎么想的? 引导:播放的时间是这个节目从开始到下个节目开始的时间,《动画剧场》从什么时候开始?(14:00)什么时候结束?(16:00)一共播放了多长时间? 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再在小组里交流算法。 师:钟面上是从2:00到3:00经过几小时?(1小时)从3:00到4:00经过几小时?(1小时)一共就是经过几个小时?(2小时) 指名上台拨一拨,并让学生尝试画线段图表示。 提示:画线段图时只要画出经过的时间的开始和结束部分。 明确:从14:00到16:00经过的时间,还可以用减法计算,根据“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的时间”可算出播放时间。 16-14=2(时) 2.计算非整时经过的时间。 谈话:刚才我们计算了《动画剧场》播放的时间,现在我们再来算一算《智慧树》播放的时间。(出示教材第53页“试一试”问题)仔细观察,《智慧树》从什么时刻开始播出,什么时刻结束?(8:10播出,8:40结束)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讨论交流,然后组织学生集体讨论,教师结合学生的思路,用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 出示线段图:说说线段图的起点和终点。 追问:8:10应该怎样表示?中间的这段线应该平均分成几份? 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开始时8:10,应该把8时和9时这一段平均分成6份,表示60分钟。 教师演示从8:10到8:40,用不同颜色的线段表示出来。 提问:现在你能计算从8:10到8:40这段时间有多长吗? 学生计算,指名汇报,说说计算方法,教师板书: 40-10=30(分)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54页“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情境图,提问:根据这个情境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提出问题:这个图书室每天的借书时间有多长?应如何解答? 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再在小组内交流算法。 引导:先分别算出两个时段的时间,再把两段的时间相加,就是每天借书的时间。 用减法算:13-12=1(时) 17-15=2(时) 1+2=3(时) 2.完成教材第54页“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题目,指导学生看题,理解题意。让学生具体说说题中有哪几个商店,它们的营业时间分别是怎样安排的。 提问:算一算每个商店每天各营业多少小时?哪个商店的营业时间长? 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解答,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生的做题情况。鼓励学生勇敢表达自己的解题思路,最后师生共讲评。 3.完成教材第54页“想想做做”第3题。 出示题目,学生读题,指名说说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提问:能直接用下午5时减上午9时吗?怎么办?你能用线段图表示出来吗? 学生交流讨论,进行画图,教师巡视指导。 小结:如果两个时刻不在同一时段,可以将普通计时法时间转换成24时计时法再计算。 4.完成教材第54页“想想做做”第5题。 (1)引导:小明是几时睡觉的?什么时候起床的?这个时间从第一天晚上的8时跨越到第二天的早上的6时。能不能用我们之前学习的方法计算?应该怎样计算? (2)指名交流,让学生口述计算过程。 学生可能会用以下计算方法: 方法一:先想第一天24时前睡了多少小时,再和第二天睡觉的时间加起来,即24-20=4(时),4+6=10(时)。 方法二:先想晚上8时到第二天上午8时经过了12小时,再减去2小时,即12-2=10(时)。 学生可能还有其他的计算方法,只要合理,教师都要给予肯定。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五单元 年、月、日 课题:练习七 第 6 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的转换方法,能灵活运用24时计时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掌握计算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的方法。 3.提高学生整理信息的能力,培养时间观念。 教学重点:进一步巩固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的转化方法。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计算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的方法与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1.复习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的知识及两种时间表示法的转换方法。 让学生完成教材第56页“练习七”第1题。 2.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完成24时计时法的相关练习。 二、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56页“练习七”第2题。 要求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全班反馈。教师适当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2.完成教材第56页“练习七”第3题。 从9时开始,每一次向后推4小时,或用加法计算。 3.完成教材第56页“练习七”第4题。 引导学生看图,从问题中找到数学信息,进行分析理解。 4.完成教材第56页“练习七”第5题。 先让学生填空,再引导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明确:1时=60分 1分=60秒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57页“练习七”第6题。 出示小华星期日一天的主要活动安排表。 (1)根据表中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小华周末一天的安排是否合理,有没有值得改进的地方。 (3)制作一张自己的周末时间安排表,与同学交流。 2.完成教材第57页“练习七”第7题。 (1)先全班读题,分析题意,找出题中解决问题的关键;再让学生进行小组交流,明确思路。 (2)出示表格,让学生填写表格。 (3)提问:王叔叔11:40到车站,准备乘车去机场,能赶上什么时间的班车? 3.完成教材第57页“练习七”思考题。 (1)课件出示火车票,让学生观察火车票。 (2)全班读题,分析题意,找出题中解决问题的关键。 (3)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探讨推算时间的方法。教师巡视,及时给予必要的指导。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六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课题:认识面积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2.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锻炼数学思考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面积的含义,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教学难点: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教师事先在黑板上画两个长方形,一个长4dm,宽3dm;另一个长10dm,宽1dm。 谈话:这是两块菜地,狮子大王要把这两块菜地分给山羊和狐狸,忠厚的山羊让狐狸先挑选,狐狸急急忙忙挑了这一块(后一块长方形),狐狸这次占到便宜了没有呢?(学生发表意见)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1。 (1)看一看,感知面的大小 ①出示情境图,问:这是什么地方的情境?从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②观察黑板的表面和课本的封面,说说哪个面比较大,哪个面比较小。 观察课桌的表面和课本的封面,说说哪个面比较大,哪个面比较小。 ③指出:通过观察发现了物体的表面是有大有小的,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呢的面积。 (2)说一说,表述面的大小。 ①谈话:现在谁来说一说黑板表面的大小是黑板的什么?课本的封面呢? ②你们会比一比黑板面的面积和课本封面的面积的大小吗?(在小组里先说一说再集体交流) (3)摸一摸,比较面的大小。 请同学们用手摸一摸桌面和椅子面,比一比哪个面的面积比较大,哪个面的面积比较小。 摸一摸练习本的封面,学具盒盖的面和三角尺的面,摸了以后你认为哪个面的面积最大,哪个面的面积最小。 (4)找一找,生活中的其他物体你能比较它们表面的面积大小吗? 讲述:通过观察和摸物体的面等活动,我们知道了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物体表面的面积。 (5)出示第58页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 问:这是两个什么图形?请你们拿出两张这样的纸片,有什么办法能比较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呢? (6)分小组讨论。 集体交流。 讲述:你们用重叠和测量的方法比出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这是两种很好的比较方法。从比较结果我们看出,在这两个图形中,长方形的面积比正方形的面积大,这也说明了平面图形的面积也有大有小。 2.教学例2。 (1)出示两个长方形。 问:你们能想办法比出这两个长方形面积的大小吗? (2)分组讨论,集体交流。 (3)谈话:请每个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比一比这两个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59页“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这是从一幅中国地图上描下来的四个省的图形,你能看出哪个省的面积最大,哪个省的面积最小吗? 指名回答,如果学生有兴趣,可以在课后从中国地图上再找出一些省份来比较。 2.完成教材第60页“想想做做”第4题。 课件出示第4题的图形,提问:下面的图形哪个面积最大?为什么?用什么办法比较四个图形的面积?(数方格) 学生各自在教材上数方格,并比较哪个图形的面积大。教师提示:碰到半格的,可以将两个半格看成1格。 3.完成教材第60页“想想做做”第5题。 出示题中的平面图,提问:这是美丽的校园平面图,从图中你能知道些什么?你能比较平面图中各个区域面积的大小吗? 先让学生互相交流,再指名汇报,全班订正。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六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课题:面积单位 第 2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举例等活动,初步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知道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含义和实际大小。 2.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学的交往、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教学难点: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含义和实际大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出示操场平面图,谈话:从图上可以看出,操场大约有6个篮球场那么大,你能仿照这种说法说一句话吗? 2.谈话:刚才我们实际是用体育器材室的地面做单位估计了一下操场有多大,篮球场有多大,下面,请你们利用桌上的材料(书本、文具盒、练习本、正方形纸等)估计或测量你的课桌面有多大。 分小组活动,交流操作结果。 二、交流共享 1.拿出两个正方形(边长分别是1厘米、1分米),测量它们的边长。 问:通过测量,你有什么发现? 根据学生回答,讲述:边长是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平方厘米用符号cm表示。 摸一摸,1平方厘米有多大? 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积接近1平方厘米?你手上的哪一部分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 画一画(徒手):画一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估一估:一张普通的邮票的面积大约是多大?橡皮上面的面积有多大? 2.让学生拿出边长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讲述: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平方分米用符号dm表示。 比一比:用手比划1平方分米有多大? 想一想: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积接近1平方分米? 3.谈话:请大胆猜测教室里黑板的面积有多大? 你觉得用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做单位去测量怎样?那么较大的面积单位应该是什么呢?怎样规定它的大小呢? 根据学生回答,揭示: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出示1平方米的纸,初步感知大小。 问: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接近1平方米? 估计:在1平方米的范围里能站多少个同学?验证,实地站一站。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63页“想想做做”第1题。 (1)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让学生先独立估一估,再在图形中摆满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2)同桌交流,交流后进行全班反馈。对于估得较准确的学生,可以问问他是怎么想的。 2.完成教材第63页“想想做做”第2题。 提问:哪个图形表示1厘米,哪个图形表示1平方厘米? 学生在教材上填写,完成后指名说说两者有什么不同。 3.完成教材第63页“想想做做”第4题。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用旧报纸拼出一个1平方米的正方形。并用拼成的正方形量出黑板或门窗的面积。 学生进行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四、反思总结 这节课学了什么内容?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第六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课题:练习八 第 3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加深对面积的含义和面积单位的理解,能区别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的能力及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加深对面积的含义和面积单位的理解。 教学难点:区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回顾:前面两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揭题:这节课我们通过练习来巩固面积和面积单位的相关知识。 二、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64页“练习八”第1题。 让学生独立在教材上涂色。 完成后展示学生的作品,让学生比较:图形的周长与它们的面积之间的区别。 通过交流引导学生明确:周长表述的是线的长短,面积表述的是面的大小。 2.完成教材第64页“练习八”第2题。 让学生用准备好的边长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分别拼成面积是9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和面积是12平方厘米的长方形。 完成后展示学生的拼法,全班交流。 3.完成教材第64页“练习八”第3题。 先估计图形的面积各是多少,再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量一量。 4.完成教材第64页“练习八”第4题。 出示题目,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四个图形中,哪个面积最大?哪个面积最小? 学生反馈后,教师指出:因为1个小方格代表1平方厘米,有几个小方格就有多少平方厘米。 5.完成教材第65页“练习八”第5题。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最后指名学生说说是怎样估计的。 提示学生:将超过半格的看成1格,不满半格的忽略不计。 交流时着重让学生体会到用割补法把不完整的图形割补成完整的小正方形的数学思想。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65页“练习八”第6题。 课件出示题目,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提问: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它的边长是多少? 算一算:它们的面积各是多少?周长呢? 集体反馈,指名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 2.完成教材第65页“练习八”第7题。 让学生读题,弄清题目要求:画两个面积都是10平方厘米的图形。 展示学生作品并交流,引导学生比较它们的形状。 得出结论:面积相同,形状不同。 3.完成教材第65页“练习八”第8题。 提出问题:比较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和数学书的封面,估计数学书的封面大约有多少平方分米。 让学生根据数学书封面的面积,估计一张报纸的面积。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六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第 4 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并掌握这两个面积计算公式,能运用公式进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并能用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学习活动中发展观察能力、操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培养符号感。 3.进一步激发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欲望,进一步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学难点: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出示两组长方形,第一组等宽不等长,第二组等长不等宽。 2.问:每组中两个长方形哪个面积比较大,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3.谈话:通过我们对两组长方形的观察,发现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宽比较大的面积比较大;宽相等的两个长方形,长比较大的面积比较大,这说明了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关系。那么有什么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同时也研究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4。 谈话: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好的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卡片,四人小组合作摆出3个不同的长方形。然后一起看一看摆成的每个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厘米,宽是多少厘米,用了多少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多少,再分别填写在表格里。 学生小组合作摆长方形,互相交流,各自填表。 展示部分小组填写的表格。 问:每个长方形中正方形卡片的个数你们是数出来的,还是算出来的,说给大家听听。表中长方形的面积的平方厘米数与所用卡片的个数有什么关系? 2.教学例5。 (1)出示例5左图,谈话:要求你们量出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再量出它的面积,想一想,量长和宽用什么工具?量面积用什么量?怎样量? 学生动手测量例5左图。 谈话:你测量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面积是多少?在小组内交流。 (2)出示例5右图,谈话:这幅图你打算怎样测量它的面积?每人各自在书上测量,如果面积单位不够用,自己想办法解决,如果无法解决可与同学商量。 问:这个长方形的长、宽各是多少厘米?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你是怎样量面积的?(可以沿着长摆一行,共5个面积单位;沿着宽摆一列,共用4个面积单位,说明每行5个面积单位,可以摆4行,一共20个面积单位,面积是20平方厘米。 3.教学例6。 出示题目。谈话:这个长方形已经量出了它的长和宽,你能利用刚才量长方形面积的经验,想象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怎样量并说出它的面积吗? 在小组内交流想法,并汇报。 4.归纳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谈话:通过刚才的一系列操作活动,你们是不是发现了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的关系。怎样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在小组内讨论。 指名回答,根据回答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讲述:这就是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为了更简明,我们还可以用字母表示这个公式,S=a×b。在这个公式里,S表示什么?a表示什么?b呢? 问:计算长方形的面积需要知道哪两个条件?你能运用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解释一下刚上课时我们讨论的两组图形为什么宽相等、长越大面积越大,长相等、宽越大面积越大吗? 5.探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问:运用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不能计算正方形的面积?根据正方形的特点和边的名称,你认为用什么公式计算正方形的面积更合适? 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板书: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 问:如果用a表示正方形的边长,你能用字母表示出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吗?计算正方形的面积需要几个条件?什么条件?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67页“试一试”。 先让学生说出要求的图形的面积公式,再列式解答。 2.完成教材第68页“想想做做”第1题。 (1)集体读题,明确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说说所运用的面积计算公式。 3.完成教材第68页“想想做做”第4题。 出示题目,明确要求。 谈话:现在让你估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你打算怎么估计? 指名说说估计的方法和结果,以及测量和计算的结果。 4.完成教材第69页“想想做做”第7题。 先组织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再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怎样剪下最大的正方形?并让学生用纸片和剪刀动手试一试。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画出剪下的图形。 小结:要从一个长方形上剪下最大的正方形,那么这个正方形的边长与长方形的宽相等。 5.完成教材第69页“想想做做”第10题。 教师先组织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并在小组中讨论:要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必须先求出什么?使学生明白要计算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必须先求出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六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课题: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第 5 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面积单位进率的过程,知道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会进行面积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2.发展空间观念,培养思考能力和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相邻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掌握面积单位的换算。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谈话:前面我们认识了面积与面积单位,你知道哪些面积单位?这三个面积单位哪个最大,哪个最小?你能比划出它们呢的大小吗?那么在三个面积单位之间有怎样的大小关系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交流共享 1.探究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谈话:拿出老师发给你们的正方形纸片(边长为分米的正方形),先量一量它的边长,再算出它的面积。 学生独立完成。 (2)问:你算出的面积是多少?(学生的答案: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怎样会有两种答案的呢?组织让答案不同的两名学生上讲台比一比他们手中的纸片的大小。小组里同学也互相比比手中的纸片的大小。 让答案不同的两名学生说出自己的算法:一种量的边长是1分米,面积是1平方分米。另一种量的边长是10厘米,面积是100平方厘米。 (3)谈话:从这个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2.探究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谈话:你能猜一猜1平方米等于多少平方分米吗? (1)在小组内说一说这样猜的理由。 (2)指名在全班说一说,根据学生发言板书: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3.试一试。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想法。 交流汇报时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表达,如:因为100平方分米=1平方米,5平方米里面有5个1平方米,所以5平方米=500平方分米。 归纳总结:将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用乘上进率的方法;将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用除以进率的方法。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71页“想想做做”第1、2题。 学生先独立填写,再汇报交流。 讨论:这两道题在思考方法上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引导学生明确:第1题由高级单位转化成低级单位,要乘上进率;第2题由低级单位转化成高级单位,要除以进率。 2.完成教材第71页“想想做做”第4题。 (1)指名学生读题,然后提问: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追问:知道了交通标志牌的长和宽,怎样求出它的面积? (2)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并指名说出计算结果和单位名称。 (3)引导思考:我们算出标志牌的面积是4500平方厘米,把它折合成平方分米,应该怎样算? 3.完成教材第71页“想想做做”第5题。 问题一:先让学生独立解答,然后指名板演,全班交流。 问题二:引导学生明确:可以先求一块地砖的面积,再求90块地砖的总面积,最后将总面积和卫生室地面面积进行对比。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六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课题:练习九 第 6 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常用面积单位及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区分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逐步养成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能正确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掌握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间的关系以及单位间的换算。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提问:什么是面积?我们学过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追问: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是什么? 导入:本节课我们就来复习相关知识。 二、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72页“练习九”第1题。 让学生先独立填空,再说说括号里应该填什么。指名说说思考过程。 2.完成教材第72页“练习九”第2题。 第(1)题: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提问:周长用的是什么单位,面积呢? 明确:周长用的是长度单位,面积用的是面积单位。 第(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3.完成教材第72页“练习九”第3题。 让学生读题,理解花边指的是正方形台布的周长。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72页“练习九”第4题。 让学生读题目,同桌讨论:水稻田四周的小路大约长多少米,求的是什么? 提问:每平方米施肥3千克,一共施肥多少千克?先要求什么? 让学生独立计算,集体交流,说说计算的方法。 2.完成教材第72页“练习九”第5题。 引导学生讨论:每平方米水面养9尾鲫鱼苗和5尾鲤鱼苗,需要购买两种鱼苗各多少尾?先要求什么? 3.完成教材第72页“练习九”第6题。 让学生互相量一量,走一步大约长多少厘米,用本子记录下来。 分组活动,沿着学校篮球场的长和宽走一走,看看各走了多少米,做好记录。 根据步测的结果,估计篮球场的周长和面积。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六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课题:复习 第 7 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区别,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懂得单位间的换算方法,能正确进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和面积计算。 2.对所学的有关面积计算、周长计算中常见的数量关系进行综合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区分周长和面积的概念。 教学难点: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系统整理 1.提问:谁能说说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区别?举例说说什么时候用长度单位,什么时候用面积单位? 让学生完成教材第73页“复习”第2题。 2.完成教材第73页“复习”第1题。 提问:我们的课桌面的面积是什么?什么是它的周长? 让学生摸一摸、指一指、说一说。 3.揭题: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系统地整理和复习本单元的相关知识。 二、查漏补缺训练 1.完成教材第73页“复习”第3题。 让学生读题目,然后独立思考,并计算出每个图形的面积,最后交流各自的想法。(用数方格和割补法) 2.完成教材第73页“复习”第4题。 出示图形,让学生计算,并说说计算的方法。 3.完成教材第73、74页“复习”第5、6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独立计算。 4.完成教材第74页“复习”第8题。 出示表格,提问:说说你看懂了什么? 让学生计算,指名说说周长、面积的计算方法。 5.完成教材第74页“复习”第9题。 让学生先读题,再集体交流,理解“四周围上篱笆”指的是求苗圃的周长。 三、综合运用提升 1.完成教材第74页“复习”第10题。 让学生读题,理解“多长的木条”指的是长方形的周长,“多大的玻璃”指的是长方形的面积。 让学生列式解答,得出: 周长:(100+60)×2=320(厘米) 面积:100×60=6000(平方厘米) 2.完成教材第74页“复习”第11题。 课件出示图片,让学生理解题意。 出示问题:白菜地和萝卜地的面积相等吗?周长呢? 课件将图抽象成平面图,用不同颜色的笔将每个图形的面积描一描,看看有什么发现?(共同的中间曲线,剩下两条边分别相等,所以它们的周长相等) 小结:白菜地和萝卜地的周长相等,面积不相等,萝卜地的面积比白菜地的面积大。 3.完成教材第74页“复习”第12题。 课件出示图形,提问:这些图形都是用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拼成的,你能分别求出它们的周长和面积吗? 让学生先观察图片,再解答。对于空间观念发展比较差的学生,可以让他们用长方形学具拼一拼,再解答。 4.完成教材第75页“复习”第13题。 要求:在图中画出几个周长是20厘米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并分别计算它们的面积。 想一想:要使画出的长方形的周长是20厘米,长和宽应各是多少厘米?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的情况,得出结论:周长相等的平面图形,面积不一定相等。 5.完成教材第75页“复习”思考题。 让学生先读题目,弄清题目的关键是什么?(扩大后形状仍是正方形,面积是原来的2倍,不移动这4棵树)再小组讨论解决的办法。 必要时提示学生反过来想:如果把一个正方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该怎么办?要求其中的一部分仍然是正方形,又该怎么办? 6.完成教材第75页“复习”“动手做”。 让学生读题,明确要求。 提问:你如何理解“最多能分成多少个”? 让学生先在图中画一画,再反馈交流。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七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二) 课题:认识几分之一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并将其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表示这些物体的几分之一。 2.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 教学难点: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同学们,你们看过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吗?村长今天带了一些饼干要分给羊村的小羊们。请同学们帮村长算一算。 (1)村长把2块饼干平均分给喜羊羊和美羊羊,他们每人得几块?(1块) (2)如果把1块饼干平均分给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沸羊羊,他们每人得到几块?(块) (3)如果把1块饼干平均分给喜羊羊和美羊羊,每人得到几个?() 小结:1块饼干我们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把“1”平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1份,就是几分之一。 2.揭题:今天我们将继续来认识分数。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1。 (1)讲述:一天,羊村来了小猴一家—— 猴妈妈和一对可爱的小猴,村长特意买了桃子招待它们。 出示一盘6个桃子图,提问:6个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子的几分之几呢? 学生独立思考,分组汇报讨论交流结果。 指名汇报,说出想法。 师小结:把6个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就是把这6个桃看成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2份,每只小猴分得一份,就是这盘桃的。 (2)提问:如果是4个桃,你会表示图中一盘桃的吗? 让学生把4个桃平均分成2份,表示出。 (3)追问:如果是8个桃,你会表示图中一盘桃的吗? 得出:把8个桃看成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2份,每只小猴分得一份,就是这盘桃的。 (4)思考:对比上面三道题,每份的个数不同,为什么都可以用来表示? 小组讨论,指名回答。 明确:把一盘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就是把这盘桃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 2.教学例2。 谈话:如果村长要把这6个桃平均分给猴妈妈、猴哥哥和猴弟弟,那么每份是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出示6个桃图,让学生先分一分,再填一填。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分的情况。 交流反馈学生分出的图形,指名说说是怎么分的,并解释表示什么意思。 3.试一试。 出示教材第77页“试一试”题目,谈话:那12个桃可以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各是它的几分之一?先分一分、填一填,再和同学交流。 学生动手分,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分的情况。 学生交流反馈,说说是怎么分的。 讨论:都是12个桃,表示每一份的分数为什么不同? 指名回答,教师小结:因为平均分的份数不同,把一些物体和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77页“想想做做”第1、2题。 (1)第1题:让学生仔细观察,思考要把几个看成1份,每个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2)第2题:让学生填写分数,说说把什么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是几分之一。 小结:只要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几份,这样的一份就是几分之一。 2.完成教材第78页“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先根据分数,在每个图里分一分,并涂色表示。然后说说分数表示的意义,再独立填写,集体反馈。 3.完成教材第78页“想想做做”第4题。 (1)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小棒。 (2)教师提出要求:分别拿出这堆小棒的和。 (3)提问:你还能拿出这堆小棒的几分之几? 学生两人一组,一人提要求,另一人拿小棒。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七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二) 课题:求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是多少 第 2 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借助对图形的观察或事物操作,初步学会解决求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合理性。 2.在探究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分数的实际含义,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初步学会解决求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解决求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课件出示题目: (1)8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 (2)12朵花,每3朵一束,可以分成几束? (3)10个蘑菇,平均分给5只小兔,每只小兔分几个? 让学生口答,说说计算列式的理由。 师: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可以用除法计算。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用另一种方法来解决这类问题。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3。 (1)谈话:今天天气真好,小兔一家去山上采蘑菇,一共采了36个蘑菇。(出示教材第78页例3情境图) 提出问题:这篮蘑菇的是白蘑菇,白蘑菇有几个? (2)合作探究。 谈话:你们能帮助小兔解决这个问题吗?请大家先思考一下,这篮蘑菇的是什么意思?再想想怎样解决问题,可以借助圆片分一分,也可以想其他的方法,然后在小组交流讨论,看哪个小组讨论得更好。 (3)学生汇报。 方法一:可以用圆片分一分,把6个 ,平均分成3份,是2个 。 方法二:联系分数的含义:把6个蘑菇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 方法三:把这篮蘑菇平均分成3份,白蘑菇是其中的1份,是2个。 提问:把6个蘑菇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用什么方法计算?(除法) 得出:6÷3=2(个) (4)比较方法。 提问:比较这几种方法,你觉得哪种方法最简便?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2.试一试。 出示问题:这篮蘑菇的是多少个? 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解答,教师适时表扬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学生。 学生交流汇报。教师重点让学生说说“6÷2=3(个)”表示的意思。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79页“想想做做”第1、2题。 (1)摆一摆,说一说,完成第1题。 让学生根据题目要求,同桌合作摆一摆。先摆8个 ,拿出它的;再摆12个 ,拿出它的。 提问:都是拿出 的,为什么个数不一样?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不同整体的所表示的物体个数不同。 (2)分一分,完成第2题。 读题后,要求学生先画竖线分一分,再独立填写算式。 提问:12个草莓的和12个草莓的哪个多? 师小结:同一个整体的和的个数也不同。 2.完成教材第79页“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读题,说说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 学生直接列式解答,在小组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全班订正。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七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二) 课题:认识几分之几 第 3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情境,认识一些物体的几分之几。 2.通过练习,体会把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 3.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及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并理解一些物体的几分之几。 教学难点:理解一些物体的几分之几。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谈话:(出示小猴图)还记得它们吗,上一次我们在小猴子分桃子中学到了什么知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几分之一) 揭题:今天我们要来进一步认识分数。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4。 (1)出示教材第80页例4情境图,提出问题。 出示图片。 谈话:猴妈妈准备了一盘桃,要把这盘桃平均分给3只小猴,2只小猴一共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2)自主探究,小组交流。 让学生图上分一分,涂一涂。 议一议: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引导:一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一份是,2只小猴取走这盘桃的几份?(2份)是几分之几?()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小结并板书:把一盘桃平均分给3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2只小猴一共分得2个,2个是。 2.试一试。 (1)出示问题:把10个桃平均分成5份,2份是这些桃的几分之几?3份、4份呢? 让学生先分一分,再填一填,并交流自己的想法。 提问:把10个桃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引导学生明确:把10个桃平均分成5份,1份是2个,每份就是,2份就是2个,是;3份就是3个,是;4份就是4个,是。 (2)辨析:有的同学认为把10个桃平均分成5份,2份就是这些桃的,你认为对吗?为什么? 让学生讨论,说说自己的理由。 3.小结: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几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81页“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先仔细观察,思考把什么看成一份。再填一填、说一说,集体交流。 2.完成教材第81页“想想做做”第3题。 先让学生根据分数思考:把灯笼和鱼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份有几个灯笼或几条鱼,应该把这样的几份图上颜色。然后让学生涂一涂。 3.完成教材第82页“想想做做”第4题。 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18根小棒,分别拿出这些小棒的和。 提问:分别把这堆小棒平均分成几份,拿出这样的几份?(指名上台演示) 说一说:你还能拿出这些小棒的几分之几? 4.完成教材第82页“想想做做”第7题。 让学生先观察线段图,说说把这条线段图平均分成了几份,再独立填空,最后指名汇报答案。 5.完成教材第82页“想想做做”第9题。 让学生观察图片,并思考:几角是1元?(10角)1角是1元的几分之几?(把1元平均分成10份,每份就是1元的,即1角) 让学生独立填空,指名汇报答案。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七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二) 课题:求一些物体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第 4 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运用生活经验和分数的认识,初步学会解决求一些物体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解决这类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合理性。 2.在具体的活动中,体会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探究并掌握求一些物体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教学难点:能正确运用几分之几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课件出示例图。 提问:认识它们吗?小兔采了6个蘑菇,上一次我们帮助小兔求出了这篮蘑菇的,你还记得怎么列式吗? 6÷3=2(个) 追问:它表示什么?(把6个蘑菇平均分成3份,求其中的一份是多少) 2.揭题:同学们的记性真好,本节课我们将继续帮助小兔解决问题。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5。 (1)谈话:我们来看看小兔提出了什么问题? 出示问题:一共采了6个蘑菇。把这篮蘑菇的分给小兔,小兔一共分得多少个? (2)提问:把这些蘑菇的分给小兔,要知道分给小兔多少个,该怎样分? 学生先动手用6个圆片分一分,然后在小组里说一说自己的分法,并说明这样分的理由。最后选出代表进行汇报。 学生汇报:可以用圆片分一分,把6个 ,平均分成3份,是4个 。 同理,把6个蘑菇,平均分成3份,给小兔2份,所以是4个。(让学生投影分的过程) (2) 归纳算法。 (3) 谈话:刚才我们通过动手摆一摆、分一分,解决了“分给小兔多少个蘑菇”的实际问题,你能不能把我们刚才动手分蘑菇的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呢? 学生独立列式,小组交流列式的方法。(让学生说说怎样列式) 6÷3×2=4(个) 师小结:把6个蘑菇,平均分成3份,每份2个,给小兔2份,就是4个。 2.分析比较。 (1)出示课前复习的题目及例题。 ①一共采了6个蘑菇,这篮蘑菇的是白蘑菇,白蘑菇有几个? 6÷3=2(个) ②一共采了6个蘑菇,把这篮蘑菇的分给小兔,小兔一共分得多少个? 6÷3×2=4(个) (2)引导思考: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小组交流想法) 小结:6个蘑菇的,就是把6个蘑菇平均分成3份,求出每份是多少,再算出2份是多少。 3.归纳总结。 在解决求一些物体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时,要先把这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求出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再乘所需要的份数。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84页“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利用图片自主进行操作,并与同桌交流算法。然后指名汇报,并让学生实物投影演示分的过程。 提问:都是拿出,为什么拿出来的个数不同?(因为总数不同,所以拿出的个数也不同) 2.完成教材第84页“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根据“几分之几”的含义,在每幅图中用虚线分一分,并讨论:分别分成几份,每份几个?要求的份数分别是几个? 3.完成教材第84页“想想做做”第3题。 先指名读题,明确要求。然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最后全班交流:说说你是怎样算的?为什么这样算?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七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二) 课题:练习十 第 5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分数的认识,以及对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的认识,并会用分数来表达信息。 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进一步巩固对分数意义的认识。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谈话:同学们,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请大家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并把知识点记录下来。 揭题:本节课我们来复习本单元的主要知识点。 二、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85页“练习十”第1题。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填写,再同桌交流想法,最后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85页“练习十”第2题。 让学生先独立涂色,然后集体订正,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3.完成教材第85页“练习十”第3题。 提问:1分米是几分之几米?6分米是几分之几米? 追问:1角是几分之几元?4角是几分之几元? 4.完成教材第85页“练习十”第4题。 让学生分一分,再列式,并说说计算方法以及每道算式表示什么。最后指名订正,集体交流。 5.完成教材第85页“练习十”第5题。 让学生先拿出小棒摆一摆,再列出算式,并说说每次分别拿出了几根。 讨论:每次都拿出,为什么拿出的数量不同?(因为每次摆出的总数不同,所以拿出的结果也不同) 6.完成教材第86页“练习十”第6题。 想一想:1时的是多少分?在钟面上先怎样分,分针应该走到了几?涂一涂。1时的呢?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86页“练习十”第7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说说比较的方法。 小结:分母相同,分子大的这个分数就大;分子相同,分母大的这个分数反而小。 2.完成教材第86页“练习十”第8题。 先让学生计算得数,再指名汇报,并让学生说说计算方法。 小结: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3.完成教材第86页“练习十”思考题。 学生读题,理解:先把一个三角形平均分成4份,再把其中的1份平均分成更小的4份。 提问:可以将其他的小三角形平均分后,再计算。 4.完成教材第86页“练习十”“动手做”。 (1)出示图形,让学生理清题意。 分小组讨论,把下面的图形都分成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4份。 (2)集体交流,展示学生的作业。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八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 课题:小数的初步认识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体会小数的含义,能认、读、写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2.过观察思考、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经历小数含义的探索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会讨论交流,与人合作。 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习惯。通过了解小数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创设情境:小明家新装修了一个书房,今天他约了好朋友想自己去新开的世纪百盛购物广场买一张合适的书桌,(出示例题图)。他需要的书桌是怎样的?学生观察图片,说说书桌面的长和宽。 2.根据学生的回答提问:5分米是几分之几米?为什么是米? 4分米是几分之几米?为什么?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1。 认识整数部分是0的一位小数。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同时出示1米的纸片,演示:如果把1米平均分成10份,1份就是多少?也就是十分之几米?(引导学生说出1分米,师板书)所以5分米就是这样的5份,也就是米;4分米就是这样的4份,也就是米。 介绍:(边板书)还可以写成这样的形式:0.5 你以前见过这样的数吗?这样的数叫――(板书:小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小数,看谁先和小数交上朋友。 0.5读作:零点五,0.5米就表示5/10米。 0.4米呢?它表示什么? 出示教材第88页“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各自在教材上填写后,出示答案,全班订正,指导做错的学生纠正错误。 2.教学例2。 认识整数部分不是0的小数 创设情境:小明和小红选完书桌后又选了三样学习用品(出示:教材第87页例2的商品图) 营业员正好在为这些新上架的商品以元作单位标价。你能和营业员一起来正确标价吗?(四人一组讨论) 6角用元作单位是多少元? 为什么1元2角是1.2元?你是怎么想的?3元5角呢? 板书:1元2角 1.2元 1.2读作一点二 3元5角 3.5元 3.5读作三点五 谁来读一读这几个小数? 小结:几元几角分成两部分,几元和几角,先把几角表示成“零点几元”,再和几元合起来就是几点几元。 完成教材第88页“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商品图,让学生将价格写成小数,并读一读。 3.认识整数和小数。 (1)课件出示教材第88页上面的一段话,让学生自主阅读。 引导学生说一说:0.5、0.4、1.2、3.5的整数部分是什么,小数部分是什么? 师:那这些小数该怎么写呢?让我们动手试试。(教师随机报出一些小数,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出来,特别强调小数点的写法) (2)出示:说一说下面各数中哪些是整数,哪些是小数? 7 0.6 1.8 38 0 1 45.2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88页“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先用分数和小数表示出涂色部分,再让学生汇报答案,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2.完成教材第88页“想想做做”第4题。 出示数轴,引导学生观察。 提问:把谁看作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多少份?1个小格表示几分之几,也就是零点几? 学生独立思考,回答教师提问后,完成填空,教师巡视,注意收集错误的答案,以便全班交流时进行有针对性的辨析。 3.完成教材第89页“想想做做”第5题。 让学生先试着用小数表示课前到商店了解到的商品价格,再在小组内交流。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八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 课题:小数的大小比较 第 2 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一位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从中进一步学习简单的数学推理。 2.通过运用一位小数大小比较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习惯,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一位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一位小数大小比较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课件出示教材第90页主题图,谈话引入:今天天气真热,童童想到冷饮店买些冷饮。 请大家观察价目表,看看这里有哪些品种的冷饮,价钱分别是多少? 学生看图,教师指名说说每种冷饮的名称和价钱。 教师整理板书:雪糕0.8元,冰棍0.6元,冰砖1.5元,蛋筒2.2元。 提问:通过这些商品的价钱,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自由提出问题) 2.谈话:童童想买雪糕和冰棍,她想知道哪个贵一些,你能帮她比一比吗? 揭题: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3。 提问:如何比较0.8和0.6的大小? 课件出示:0.8 ○ 0.6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并选派代表交流、汇报想法。 想法一:0.8元是8角,0.6元是6角,8角大于6角,所以0.8>0.6。 想法二:0.8=,0.6=,>,所以0.8>0.6。 出示两个正方形,让学生在正方形中分别涂色表示0.8和0.6,再比一比。(得出0.8>0.6) 小结:两个小数都是零点几的,我们可以比较它们的小数部分,十分位大的这个小数就大。 2.试一试。 提出问题:比一比雪糕和冰砖的价格,并和同学说说你是怎样比的。 出示:0.8 ○ 1.5 (1)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小组选派代表汇报想法。 想法一:0.8的整数部分是0,1.5的整数部分是1,那么0.8肯定小于1.5,所以雪糕便宜。 想法二:0.8写成分数是,<1,而1<1.5,所以0.8<1.5,雪糕便宜。 想法三:因为8比15小,所以0.8<1.5,雪糕便宜。 (2)谈话:同学们说得很多,这些方法都能比较出它们的大小,我们还可以用数轴来表示这两个数。 (出示数轴图)提问:你能在数轴上标出0.8和1.5的位置吗? 学生在教材中的数轴上标出两个小数的位置。 学生汇报交流,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小结:两个小数的整数部分不相同时,可以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这个小数就大。 (3)引导:在数轴上标出0.6,比较0.6、0.8和1.5这三个数哪个最大,哪个最小。 学生独立标出位置,并比较大小。 (4)任意选两种冷饮,比一比价格,再说说你是怎样比的。 学生在小组里交流,主要比较以下四种情况: 0.8○2.2 0.6○2.2 1.5○2.2 组织学生在班级中交流比较的方法,师生共同讲评。 比一比:四种饮品,哪种冷饮最贵,哪种最便宜,你是怎么知道的?(指名回答) 3.小结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提问:我们在比较小数的大小时,可以采用什么方法来比较?你有什么好的想法? 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再全班交流,最后教师总结。 (1)采用换算单位法,把较大的单位换算成小的单位。 (2)数轴比较法,先把这些数依次在数轴上标出,然后比较其大小。 (3)整体比较法,即位数相同,从最高位比起,相同数位上的数谁大这个数就大;位数不同,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这个小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时候,就比较十分位上的数,十分位上的数大,这个小数就大。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91页“想想做做”第1题。 (1)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 提问:从图中你能知道两条彩带各长多少厘米吗?(6厘米和9厘米) 再问:用分米作单位,这两条彩带分别长多少? 再问:你能比较这两个小数吗?(0.6分米<0.9分米) (2)要求:先写出小数再比较大小。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并说说想法。 2.完成教材第91页“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先根据图中的涂色部分写出小数,然后比较大小。 指名汇报,汇报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比较方法。 3.完成教材第91页“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先回顾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再独立完成,完成后指名汇报。 4.完成教材第91页“想想做做”第4题。 让学生先在数轴上标出数,然后按顺序把三个数填入括号内,最后集体交流,说说比较的过程。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八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 课题: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第 3 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简单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计算小数加、减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经历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发展迁移类推的能力,体验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能熟练地计算小数加、减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笔算下面各数,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35+98 98-87 91-29 56+23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笔算整数加、减法的注意事项。 2.在前几节课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新朋友——小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小数的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处处要用到小数加、减法的知识。(出示教材第92页例4情境图)这是李阿姨刚开张的早点店,这节课,让我们到她的早点店看一看吧! 二、交流共享 1.教学小数加法。 出示例4主题图,提问:从价目表上你们知道了哪些信息? (馒头0.5元,豆浆0.7元,馄饨2.8元,面条3.4元) 追问:你想选购李阿姨早点店里的哪些食物? (1)出示问题:买1个馒头和1杯豆浆一共要多少元? 让学生列式,指名回答,师板书:0.5+0.7。 提问:你能计算吗?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并进行适当的引导。 学生汇报:将0.5元看成5角,将0.7元看成7角,5角加7角是1元2角,也就是1.2元。 (2)谈话:刚才我们把以元为单位的小数转换成以角为单位的整数计算得出了结果,下面我们探究如何列竖式计算。 引导:小数的整数部分用元,小数部分用角,想想竖式怎么列? 学生尝试列竖式,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元 角 0 . 5 + 0 . 7 1 . 2 小组讨论:加法的竖式要注意什么?计算小数加法时,为什么要把加数中的小数点对齐?为什么得数中也要点上小数点?这个小数点应该点在什么位置? 通过交流引导学生明确:运用小数直接计算时,只要把小数点对齐,相同的数位就会对齐,计算时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 (3)归纳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的异同点。 小结:共同点是数位对齐,低位算起,满十进一;不同点是要点上小数点。 2.教学小数减法。 (1)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知道了1个馒头和1杯豆浆一共要1.2元,那么1碗面条比1碗馄饨贵多少元? 学生列式,师板书:3.4-2.8。 (2)提问:能不能也用竖式把你的思考过程表达出来? 让学生独立解答,指名板演,集体反馈。 元 角 3 . 4 - 2 . 8 0 . 6 引导学生讨论:十分位上的数不够减怎么办? 全班交流时,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得数前面的0和小数点能不能不写?计算小数减法和计算整数减法有什么异同点? 3.归纳总结。 引导:观察小数加、减法的竖式,你觉得小数的加、减法应该怎样计算? 先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再指名说一说。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将小数点对齐,从低位算起,按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计算,再把小数点移下来,写上小数点,同时在加法中“满十进一”,减法中“退一作十”。 追问:列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如何对准数位? 4.试一试。 除了刚才已经选择的早点外,你还喜欢哪两种食品,先求这两种食品价格的和,再求其价格的差,并和同学交流。 学生计算,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指导。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93页“想想做做”第1题。 请大家独立计算,在小组内开展比赛,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一位小数加、减法,对于学生来说较容易。但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强调小数点对齐,即数位对齐。 2.完成教材第93页“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注意收集学生易错的题目,全班交流时引导学生进行辨析,总结易错点。学生容易做错,教师要给予示范讲解,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完成教材第93页“想想做做”第3题。 (1)请学生根据信息数据,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允许遇到困难的学生与同桌交流想法。 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2)组织交流,并指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八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 课题:练习十一 第 4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加深对小数含义的理解,掌握一位小数的读、写法,学会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以及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小数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熟练运用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小数加、减法的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师:同学们,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一定有不少的收获,和大家交流一下。 揭题:本节课,老师就来考考大家对本单元掌握的情况。 二、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94页“练习十一”第1题。 让学生先看图,独立填写,再交流汇报,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提问:第三幅图是表示几个正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的几分之几合起来的?(2个正方形和1个十分之五即0.5)它用小数表示是多少?(2.5) 2.完成教材第94页“练习十一”第2题。 出示四样商品图,先让学生独立填写小数,再指名回答,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3.完成教材第94页“练习十一”第3题。 出示数轴,先让学生独立在数轴上写数,再指名交流,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提问:在填出的数中,哪个最接近0.5,哪个最接近2? 让学生说比较的方法。 4.完成教材第94页“练习十一”第4题。 师:比较三只青蛙的跳远成绩,你能把三个数从大到小排列吗?(1.1米>0.9米>0.8米) 提问:谁跳得最远?谁第二? 5.完成教材第95页“练习十一”第5题。 (1)出示数轴,在数轴上分别找出下面各数的点。 (2)让学生比较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 (3)指名交流,说说比较的方法。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95页“练习十一”第6题。 学生先用竖式计算,然后集体交流。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竖式的写法:得数中的整数部分是0时,0不要漏写。 2.完成教材第95页“练习十一”第7题。 要求:比一比,在得数比1大的算式后面画“√”。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同桌交流,说说自己的思考方法,并举例证明。 3.完成教材第95页“练习十一”第8题。 说一说:从图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交流,明确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学生列式解答,集体交流。 4.完成教材第95页“练习十一”第9题。 (1)请学生根据表格信息数据,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允许遇到困难的学生与同桌交流意见。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5.完成教材第95页“练习十一”第10题。 先出示数据,让学生先发现规律。(相邻两数相差分别是0.2、0.4、0.6)然后让学生根据找出的规律,独立完成,最后全班交流。 6.完成教材第95页“练习十一”第11题。 提问:比一比,看谁填得多,怎样写才能做到既不重复,也不遗漏。(有序地写) 先让学生有序地写出方框里的数,再集体校对。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九单元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 课题: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用统计表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分类标准下的多样性。 2.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回答简单的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重点:按不同标准分类整理数据,并学会用统计表来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 教学难点:根据统计的需要,正确地分类收集整理数据。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提问:同学们,记得自己的生日在几月份吗? ××蛋糕店想做一个市场调查,想在学生生日最多的月份做一个促销活动,你能告诉××蛋糕店的老板,我们学校的学生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多,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少吗? 指名学生回答,并说出理由。 提问:你们刚才说的只是自己的猜测,怎样才能知道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多,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少呢? 学生可能回答:调查全校学生的生日。 追问:如果我们现在要把信息反馈给蛋糕店,你觉得调查全校的学生这个方法怎么样?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适时小结并揭题。 二、交流共享 1.讨论收集数据方法。 (1)提问:刚才我们确定了要在班级里进行调查,我们班级的人数也不少,要怎样调查呢?你有什么好的方法? 学生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2)出示统计表,学生分小组调查每个月出生的人数,并把结果记录在表里。 月份 1月 2月 3月 …… 11月 12月 人数 提问:可以用什么办法完成这张统计表呢? 小组统计,教师巡视指导。 2.汇总数据。 (1)汇报交流。 分小组指派代表出示表格,并说说自己小组一共几个人,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多,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少。 提问:仔细观察,你们小组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多、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少和其他小组的一样吗? 引导思考:刚才我们得到每个小组的统计结果,想一想,可以怎样汇总全班的数据呢? 学生交流,指名回答:先把每个小组的同一月份的数据相加,再汇总成一张表格,即全班同学的生日月份汇总表。 (2)按月份汇总。 师生共同汇总,教师将最终的汇总结果填入下表中。 月份 1月 2月 3月 …… 11月 12月 人数 提问:从这张统计表中,我们可以知道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发现。 追问:我们班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多,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少? 师:从统计表中你能看出全班共有多少人?怎样计算? (3)按季度汇总。 提问:一年分成几个季度,你知道是哪几个季度?××蛋糕店还想调查每个季度中,哪个季度出生的人数最多,哪个季度出生的人数最少。如果上面的数据按季度分类,应该怎样设计统计表? 出示下表: 季度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人数 学生独立填写,集体交流,教师将结果填入表格内。 提问:从这张统计表中你知道了什么?哪个季度出生的人数比较多,哪个季度出生的人数比较少? (4)上面两次统计有什么不同,你从每个统计表里知道了什么?(把数据按不同标准分类,可以得到不同的信息) (5)提问:如果要在全校同学中调查,又该怎么样做? 追问:你认为得到的结果和我们班的结果一定相同吗?(不一定) 3.归纳总结。 通过这次统计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97页“想想做做”第1题。 (1)提出要求:拿出准备好的正方体,在它的六个面上分别写上1~6,四人一组做游戏。 学生分组合作,将结果记录在教材中的表格(1)和表格(2)里,教师巡视。 (2)提问:掷( )的人数最多,掷( )的人数最少? 追问: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提问,全班进行反馈。 2.完成教材第98页“想想做做”第2题。 (1)调查本班同学的艺术特长,先在小组里调查,再全班汇总。 空白的艺术种类可以根据小组的实际情况填写,学生分组活动,共同填表格。 (2)师生合作,汇总表格,根据表格内容回答问题。 提问:哪种艺术特长的人数最多,哪种艺术特长的人数最少?你还知道了什么?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九单元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 课题: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 第 2 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根据某一事物的标准,通过数据的收集、整理,进行描述和分析过程。 2.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问题、发现问题,进行简单的预测和较为合理的判断。 3.让学生进行一些社会调查,体验实践性和现实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并接受其中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让学生根据某一标准,确定统计对象。 教学难点:能根据相关数据填写、分析统计表。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谈话:同学们,课前我们都测量了自己的身高,你能告诉我你的身高是多少吗? 学生汇报。 出示我国正常儿童9~10岁的身高标准表格: 男 女 9岁 126.5~137.8cm 125.7~138.7cm 10岁 131.4~143.6cm 131.5~145.1cm 师:这是我国正常儿童9~10岁的身高标准,从这张统计表中你看懂了什么? 师:9岁的男生身高在126.5~137.8cm之间是什么意思? 揭题:这节课我们要探究我们的身高是不是在正常范围内。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2。 (1)提问:认真对照,你的身高在正常范围吗? 学生对照表格,说出自己的年龄和标准范围判断自己的身高是否正常。 追问:男生和女生的标准相同吗?(不相同) (2)统计小组同学的身高情况。 谈话: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身高情况分析自己的身高是不是在正常范围内,我们班其他同学呢?怎样才能全面了解全班同学的身高情况? 小组讨论,指名交流。 学生活动:按男、女生分成几个小组,调查小组里每个同学的身高,并把结果记录在表格里。 姓名 身高/cm 姓名 身高/cm 姓名 身高/cm 姓名 身高/cm 汇报交流:按从矮到高的顺序,把小组同学的身高排一排,写在表格里。 提问:你们小组的同学中,最高的是多少厘米?最矮的是多少厘米? 追问:把你们小组同学的身高与我国正常儿童的身高标准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依次回答以上问题,学生结合调查的实际情况进行回答,只要说得合理教师都要予以肯定。 (3)统计全班同学的身高情况。 提问:刚才我们统计了每个小组同学的身高,现在老师想知道我们全班同学最高是多少厘米?最矮呢?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最后全班交流。 结合学生发言,教师总结:可以把每组最高的比一比,把每组最矮的比一比,再找出全班同学中最高的和最矮的。 追问:全班男生身高在正常范围的有多少人?女生呢?(小组讨论) 师生共同合作分类统计。 分成四类:9岁男生,9岁女生,10岁男生,10岁女生。将记录结果进行统计。 师:说说从统计的结果中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99页“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小华收集的自己班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的成绩,让学生读表格。 (1)根据统计表,逐题回答教材上的问题。 (2)从统计表中你还知道了什么? 2.完成教材第99页“想想做做”第2题。 同桌合作,测量自己一庹的长度,并把结果记录下来。 (1)把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重新排列。 (2)联系例2的身高排序,你认为一庹的长度与身高有什么关系?其他小组的发现与你们一样吗?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九单元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 课题:练习十二 第 3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体验如何收集信息,制作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进行分析。 2.让学生在收集、整理、分析、决策的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促进,掌握本单元的内容。 教学重点:体验统计过程,能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教学难点:分析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提问: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揭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相关的知识点。 二、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100页“练习十二”第1题。 (1)出示表格: 13 16 19 29 18 20 24 26 12 24 25 36 21 0 7 24 31 32 33 22 17 38 9 27 32 30 37 14 13 22 31 30 谈话:这是一位篮球运动员某个赛季各场次得分情况,从这些分数中你看懂了什么? 提问:这位运动员在每场比赛中得分最高是多少?最低呢? 再问:一共几场?得分在20以上的有多少场?得分在30分以上的呢? 追问:你怎么评价这位运动员的得分能力? 2.完成教材第100页“练习十二”第2题。 小组拿出准备好的5个同样的依次标有1、2、3、4、5的乒乓球,放进不透明的口袋里。 (1)出示规则:每次从口袋里任意摸出两个球,记录两个球上的数相加的和,一共摸20次。 (2)让学生先小组分工合作,填写记录单,然后汇报摸球记录的结果。 (3)提问:一共出现了几种不同的和?和最大是多少?最小呢? (4)要求:按和的大小整理数据,把结果填入教材中的表格中。 三、综合练习 1.学习教材第101页“你知道吗”。 师:我们平常买鞋必须知道买的鞋子是多少码,通过阅读“你知道吗”,你知道“鞋内长”和“码数”是怎么计算的吗? 根据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脚长的厘米数+1=“鞋内长”的厘米数 “鞋内长”厘米数×2-10=码数 2.完成教材第101页“练习十二”第3题。 (1)提问:你通常穿多少码的鞋子?其他同学呢?要统计我们班男生、女生穿多少码鞋的人最多?要怎么办?(分小组统计) (2)按男、女生分成几个小组,记录小组里每个同学鞋的尺码。 (3)分男、女生进行全班汇总。 (4)小组讨论: ①你们小组穿什么码数的人数最多? ②全班男生穿多少码数的人数最多?女生呢? ③如果在三年级其他班级调查,估计会得到什么结论?在不同年级调查呢?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感觉自己表现得怎么样? 五、课堂作业 《补》 第九单元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 课题:上学时间 第 4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懂得收集数据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前提,进一步体验收集数据的重要性。 2.使学生在收集、整理、分析、决策的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促进,感受时间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纪录时间的活动经验。 教学重点:纪录、讨论一周的上学时间。 教学难点:感受收集数据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提问:同学们,你将这几天每天上学途中大约花的时间做好纪录了吗? 再问:你家住在哪儿,走路来上学还是坐车,什么时候出发?什么时候到校?花了多长时间?(指名回答,表扬早晨起得早的同学) 追问:和同学比,你用的时间是比较长,还是比较短?每天上学用的时间一样吗? 引导:每天上学用的时间可能不一样,怎样估计才比较合理呢? 学生可能回答:找出5天中经常出现的时间,或这5天平均每天的时间。 师小结:要找出这个时间,我们可以连续记录几天上学途中用的时间,再进行估计。 二、收集数据 1.记录方法。 (1)注意排除一些影响准确记录的因素,数据记录也要及时、认真。首先要记录从家到出发的时间点,再记录到达学校门口时的时间点,要保证两个时间节点都要记录下来。 (2)尽量用一块手表记录时间,并和学校时间保持一致。 2.收集数据。 出示表格: 日期 从家出发时间 到校时间 经过时间 ( )月( )日 ( )时( )分 ( )时( )分 ( )分 ( )月( )日 ( )时( )分 ( )时( )分 ( )分 ( )月( )日 ( )时( )分 ( )时( )分 ( )分 ( )月( )日 ( )时( )分 ( )时( )分 ( )分 ( )月( )日 ( )时( )分 ( )时( )分 ( )分 学生将自己的记录填入表格。 指名展示,让学生算出每天上学途中用的时间大约是多少分钟。 三、汇总讨论 1.谈话:我们要比较每个同学上学途中用的时间应该怎么做?(收集每个同学上学途中时间的数据进行比较) 师:我们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先收集数据。 2.(出示表格)让学生把小组里每个同学上学途中用的时间填在下表中,并按要求整理。 姓名 时间/分 姓名 时间/分 姓名 时间/分 姓名 时间/分 时间 20分以下 20~40分 40分以上 人数 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3.根据小组记录和整理结果讨论 (1)从表格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有多少人上学途中用的时间比你多?有多少人用的时间比你少?上学时间和你差不多的有多少人? (2)上学途中用的时间少于20分钟的有多少人?多于40分钟的有多少人?在20~40分钟的有多少人? (3)将你们小组的上学时间从小到大排一排,谁用的时间最短,谁用的时间最长? 学生对照小组表格,汇报答案。 4.提问:刚才我们只是在小组里比较,怎样才能知道全班同学中有多少人上学途中用的时间和你差不多?(学生讨论) 引导:需要收集全班同学的数据,用下面的表格将每个小组同学的数据进行汇总。 出示表格,全班汇总。 时间 20分以下 20~40分 40分以上 人数 指名汇报答案。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十单元 期末复习 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和混合运算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本学期学习内容和学习情况进行回顾,培养学生总结和反思自身学习情况的习惯和能力,提高整理和复习的效率。 2.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及混合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熟练地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以及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梳理知识,系统地了解本册教材所学的知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系统整理 1.谈话导入。 谈话:上节课老师请同学们回家后把这个学期我们所学的知识和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回顾总结,并把复习情况记录在报告单里,大家准备好了吗? 2.小组讨论。 讲述:看来同学们都对我们这个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了整理、复习,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复习情况,看看自己有哪些方面需要补充的。 学生每四人一组进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 提问:你最感兴趣的是哪部分知识? 学得最好的是哪部分知识?你觉得哪些知识有困难?(指名汇报) 师揭题:本节课我们要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及混合运算的内容。 二、查漏补缺训练 1.完成教材第104页“期末复习”第1题。 让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汇报答案,并说说计算方法。 小结:像20×40,我们可以先算2×4,再在得数的后面补上两个0。口算50×60时要注意,得数的末尾有3个0。 2.完成教材第104页“期末复习”第2题。 指名上台板演,其他学生独立完成。 提问: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要注意什么? 学生汇报后,师小结:(1)相同数位要对齐。(2)计算时先用第二个乘数的个位乘第一个乘数,再用第二个乘数的十位乘第一个乘数。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位就和这一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数相加。(3)用交换乘数的方法进行验算。 3.完成教材第104页“期末复习”第3题。 先让学生结合算式说说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再指名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完成。最后集体订正。 归纳混合运算的顺序:算式中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应先算乘除法;算式里有括号,应先算括号里面的。 三、综合运用提升 1.完成教材第104页“期末复习”第4题。 要求:不计算,在得数大的算式后面画“√”。 师注意提醒学生看清运算符号。 2.完成教材第105页“期末复习”第5题。 让学生先读题,理解题意,再估一估,最后独立解答。 师讲解:把39看成40,把88看成90,那么39与88的积大约是3600,但不高于3600,所以估计是够的。 3.完成教材第105页“期末复习”第6题。 让学生先读题,再列式解答,最后集体交流,并说说解题思路。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十单元 期末复习 课题:年、月、日与千米和吨、分数和小数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复习中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千米和吨的认识,并能熟练地进行换算。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会将分数改写成小数;进一步掌握年、月、日的相关知识,能正确判断平年和闰年。 3.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系统地整理知识点。 教学难点:加深理解年、月、日与千米和吨、分数和小数,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系统整理 提问:这学期我们学习了有关年、月、日与千米和吨、分数和小数的哪些知识? 揭题:本节课我们就来复习这几方面的内容。 二、查漏补缺训练 1.复习年、月、日。 (1)谈话:我们学过哪些有关年、月、日的知识? 师引导归纳:年分为平年和闰年,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通常每4年一闰,公历年份数除以4没有余数;而公历年份数是整百数的,必须除以400没有余数才是闰年。一年有12个月,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是大月,4月、6月、9月、11月是小月。平年一年有365天,闰年一年有366天。 (2)回顾:24时计时法有哪些知识?24时计时法怎样转化成普通计时法?怎样求一天内经过的时间? (3)完成教材第105页“期末复习”第7题。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说说思考的过程。 2.复习千米和吨。 板书:1千米=1000米 1吨=1000千克 (1)完成教材第105页“期末复习”第8题。 让学生说说进率,并说出换算的思考过程,完成后进行集体交流。 (2)完成教材第105页“期末复习”第9题。 指导学生看懂图意,让学生结合图下的文字信息和问题,找出图中的有效信息。 引导:钟面从几时到几时,经过了多长时间? 引导学生独立列式解答,集体交流。 (3)完成教材第105页“期末复习”第10题。 指名读题,让学生根据问题寻找有用的条件,再让学生独立列式,说说思考的方法。最后集体交流。 三、综合运用提升 1.复习分数。 引导回顾:把一些物体看成整体平均分成几份,这样的一份是几分之一,几份就是几分之几。 (1)完成教材第105页“期末复习”第11题。 课件出示图片,让学生说说图意。再进行独立填写,指名说意思。 (2)完成教材第106页“期末复习”第12题。 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12根小棒,分别拿出它的、、、。 要求:说说每次拿出几根? 指名汇报:是把12平均分成3份,表示这样的1份,是12÷3=4(根);表示这样的两份,是12÷3×2=8(根)。 2.复习小数。 提问:写成小数是多少?(0.1)写成小数是多少?(0.3) 回顾:小数中的圆点叫作小数点。小数点左边的部分是整数部分,右边的部分是小数部分。 (1)完成教材第106页“期末复习”第13题。 出示数轴,先让学生填写数轴上的数,然后集体交流,说说想法。 (2)完成教材第106页“期末复习”第14题。 课件出示题目,让学生比较4个小数的大小。 说一说:谁第一?谁第二?谁第三? (3)完成教材第106页“期末复习”第15题。 让学生先说说每个分数表示什么意义,再涂色。指名上台演示,说说是怎么涂的。 (4)完成教材第106页“期末复习”第16题。 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提问:你能用小数表示两种布各买了多少米吗?(8分米是1米的,是0.8米,1米4分米是1.4米) 追问:买这两种布一共要付多少元? 3.6+6.2=9.8(元) 你还能提出哪些用加、减法计算的问题?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十单元 期末复习 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第 3 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情境理解面积的含义,并通过操作活动进一步体会面积和周长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能进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2.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逐步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发展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等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体会面积和周长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谈话:本节课我们要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及相关的实际问题。 二、查漏补缺训练 1.回顾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及有关的实际问题的知识。 (1)提问:什么是面积?我们学过的面积单位有哪些?(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这个物体的面积。面积的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2)说说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之间的进率。 板书: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的公式是什么? 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w 2.基础练习。 (1)完成教材第106页“期末复习”第17题。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里交流并互相评价。提醒学生注意区分周长单位和面积单位。 (2)完成教材第107页“期末复习”第18题。 先让学生说说进率,再填写,最后交流是怎么转换的。 三、综合运用提升 1.完成教材第107页“期末复习”第19题。 出示表格,先让学生独立填写,然后指名汇报,并让学生说出计算方法。 2.完成教材第107页“期末复习”第20题。 (1)让学生读题,了解题意。 (2)思考: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让学生独立计算,汇报交流。 3.完成教材第107页“期末复习”第21题。 (1)让学生读题,说说题意。 (2)进行小组合作,将两个长方形拼成正方形,并说说拼成的图形的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3)让学生算出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4)让学生将两个长方形拼成长方形,说说拼成的图形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长40厘米,宽10厘米) (5)让学生计算出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4.完成教材第107页“期末复习”第22题。 让学生小组合作,观察周围物体中形状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面。先估计它们的面积,再进行测量和计算。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十单元 期末复习 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第4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加深学生对收集数据的意义的理解。 2.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加深对收集数据的意义的理解。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解决问题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系统整理 1.谈话:这学期我们学过解决问题的策略有哪些?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从问题想起,用画线段解决问题。 2.这学期我们学过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从中你学会了什么? (根据问题收集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3.揭题:本节课我们要复习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二、查漏补缺训练 1.完成教材第107页“期末复习”第23题。 (1)让学生读题,找出问题。 提问:从问题想起,你能找出数量关系吗?(总的长度-已经铺的长度=还要铺的长度)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先求已经铺的长度) (2)让学生列式解答,集体交流。 2.完成教材第107页“期末复习”第24、25题。 (1)让学生读题,找出问题,并说说数量关系。 (2)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集体交流,说说思考方法。 3.完成教材第108页“期末复习”第26题。 (1)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提问:要求“成人服装比儿童服装多多少套?”你能画出线段图吗? 学生列式解答。 (2)解决问题“两种服装一共有多少套?” 让学生修改线段图,并列式,指名交流,说说每道算式表示的意义。 5.完成教材第108页“期末复习”第27题。 (1)让学生整理条件,说出需要的条件,先独立列式,再全班交流。 (2)追问: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三、综合运用提升 1.完成教材第108页“期末复习”第28题。 提问:你会背古诗吗?(学生试背) (1)出示表格:这些古诗,你喜欢哪一首?先在小组里调查,再全班汇总。 (2)让学生先分小组调查,再汇总全班同学的信息。 (3)根据整理的信息,解决问题。 ①这几首古诗,你们班同学最喜欢哪一首? ②这些古诗中哪些是唐诗?喜欢唐诗的一共有多少人? ③根据统计表上提供的信息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你能解决这些问题吗?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统计。 2.完成教材第108页“期末复习”思考题。 (1)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 提问:实际上松鼠妈妈每天只存几个?(3个)经过1天存满多少个?(53个) (2)让学生接下去填写表格,并根据表格寻找规律。 四、反思总结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2.回顾本学期的学习情况,你觉得你能得几颗星? 五、课堂作业 《补》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 第二单元 千米和吨 第三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四单元 混合运算 第五单元 年、月、日 第六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第七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二) 第八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 第九单元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 第十单元 期末复习 课题 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1~3页,例1、例2,“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6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会进行简单的估算。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两位数乘整十数以及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过程,初步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以及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具体的情境中,应用口算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自主探索意识和合作交流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以及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会进行简单的 估算。 难点:理解口算的算理以及估算的方法。 教学方法 教法:创设情境、引导探究式的方法。学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谈话:上学期我们学习了整十数和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大家一起来口算下面的几道式子: 20×5 30×6 40×8 6×70 师生交流口算的方法。 师:这一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乘法口算,不过是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板书课题) 2.谈话:蔬菜美味又有营养,一天,李叔叔将自己培育出一批的新品种菜椒送给敬老院,看看他遇到了什么问题呢? 3.出示主题图及题目。 二、讲授新课 1.教学例题1。 ⑴师生交流列算式。 问:这个问题怎么解决?你能把自己的想法说一说并列出算式吗? 学生讨论并交流,根据问题收集相关信息,注意每盒有12个这个信息。 ⑵探讨12×10的算法。(板书:12×10=) 谈话:观察例题中的10箱菜椒是怎样摆放的,你能利用学过的知识计算出10箱菜椒一共有多少个吗? 交流学生的算法。 学生可能运用的算法有: ①12×5=60 60×2=120 ②12×9=108 108+12=120 ③把每箱12瓶分成10瓶和2瓶,10个10瓶是100瓶,10个2瓶是20瓶,一共是120瓶。 ④由12×1=12,可以想到12×10=120(板书) ⑶让学生讨论这几种算法中最感兴趣的是哪一种,说一说理由。 ⑷答:送给敬老院120个。 2.教学“试一试”。 师:刚才大家已经会算12×10,对于以下几个式子大家会吗?自己试试看。 出示“试一试”,学生独立解决。 老师校对答案,交流20×30的口算方法。(可以用20×3,再添一个0;或者用30×2,再添一个0;或者用2×3,再添两个0。) 3.归纳两位数乘整十数的方法。 问:你认为两位数乘整十数怎样口算比较简便?(引导学生认识到两位数乘整十数,可以先乘十位上的数,再在得到的数末尾添写1个0。) 4.教学例题2。 对于两位数乘整十数,大家已经会进行口算了,在实际生活当中,我们还可以利用大家今天所学的知识进行简单的估算。瞧,王大叔就遇到了一个问题,我们大家一起来帮他解决吧! 出示例2情境图。 (1)提问:观察抽样得出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指出有的比30千克少一些,有的比30千克多一些,即每袋蒜头都差不多重。 (2)教师明确:这里每袋蒜头都大约30千克重,估算王大伯去年一共收获多少蒜头的时候就可以按每袋30千克估算,看60袋一共有多少千克。 即 30×60=1800(千克) 答:大约一共收货蒜头1800千克。 (3)追问:这里为什么取每袋30千克进行估算? 四、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以及它的简单实际应用估算,那么你知道我们如何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吗? 生: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时,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再把0添上去,特殊的,对于几十乘几十时,先算几乘几,再添两个0。(板书) 师:在学完了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后,我们下一节课就要一起探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希望大家课后把下一节课要讲的内容预习一下。 板书设计 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例1、12×10=120(个) 12×1=12, 12×10=120 答:送给敬老院120个。 习题 补充习题第1页。 教学反思 课题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 教学内容 教材第3~5页,例3,“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6题。 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2.会用交换乘数位置的方法验算乘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笔算的方法和格式。 难点:能正确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明确和理解笔算的算理。 教学方法 教法:创设情境、引导探究式的方法。学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投影 学生准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口算。 27×10= 34×20= 28×10= 20×40= 5×4+3= 6×8+2= 2×3+2= 5×9+4= ·学生口答,并说说是怎样口算的。 2.用竖式计算。 ·学生在课堂练习本上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个别辅导,可以把学生的错误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来纠正。 二.讲授新课 1.投影出示例图。 引导:从图中你能获取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提问题,并口头列式。 学生提出问题:一共有多少个迷你南瓜? 2.根据学生的回答有选择的进行板书。 3.明确问题。 提出要求:怎样才能求出24×12的准确结果呢? ·学生尝试解决,小组内交流、讨论、汇报自己的算法: (1)6个2箱是12箱,2箱有 24×2=48个,有这样的6个两箱就是48×6=288个。 (2)10箱有24×10=240个,2箱有24×2=48个,合起来1 2箱就是240+48=288个。 (3)有的学生可能用竖式计算 (采用独立探索,合作交流的形式,理解算法,掌握方法。) 4.竖式计算。 交流展示:竖式计算的学生板演计算过程。(选择有代表性的几种) 启发:你是怎样想的?理由是什么? ·学生说说计算的过程及每一步得数表示的意义,总结出正确的竖式。(通过语言描述加深对算法的理解与掌握。) 5.归纳算法。 ·第一步算的是什么? ·第二步算的是什么? ·第三步算的是什么? ·竖式计算要注意什么? 6..指导完成“试一试” 。 提出要求:交换12和24的位置让学生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个别指导。 明确:用这种方法可以对乘法算式进行验算。 引导小结: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再算一遍的方法来进行验算。(培养验算的习惯,养成验算意识。)(板书) 板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 例3、24×12=288(个 2 4 × 1 2 4 8 (2箱的个数) 2 4 (10箱的个数) 2 8 8 (12箱的个数) 验算方法: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再算一遍。 习题 补充习题第2、3页。 教学反思 课题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进位) 教学内容 教材第5~6页,例4,“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情况,会用交换乘数位置的方法验算乘法。 2.使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笔算过程,掌握进位笔算的方法,并能正确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会用交换乘数的位置再算一遍的方法进行验算。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笔算过程,掌握笔算的方法和 格式。 难点:能正确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明确和理解笔算的算理。 教学方法 教法:创设情境、引导探究式的方法。学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投影 学生准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用竖式计算。 1 3 2 4 3 1 ×1 3 × 1 2 ×2 3 ·学生在课堂练习本上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个别辅导,可以把学生的错误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来纠正。 【设计说明:巩固前面所学知识,掌握整十数乘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有利于学生回顾乘法笔算的过程和方法。】 2.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的方法。 提问:在刚才计算三道笔算题的时候,笔算步骤是怎样的呢? ·点名学生回答,最后教师总结。 总结:在笔算的时候,先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个位,然后用两位 数乘两位数十位,最后上下相加,得出答案。 这一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乘法的笔算,只不过是进位的情况。 二.讲授新课 1.投影出示问题: 每箱迷你南瓜24个,53箱一共有多少个? 引导:你能解决这一个数学问题? ·学生一起回答,并口头列式。(板书:24×53=) 2.对于这一道算式,你会用竖式计算吗?让我们大家一起来用竖式算一算。 ·师生一起计算竖式的第一步,教师板书。 3.你能接着往下算吗?请大家继续完成课本第5页例4的竖式。 ·学生独立完成。 4.交流展示:竖式计算的学生板演计算过程。(选择有代表性的几种。) 启发:你是怎样想的?理由是什么? · 学生说说计算的过程及每一步得数表示的意义,总结出正确的竖式。(通过语言描述加深对算法的理解与掌握。) 5.归纳算法。 ·第二步怎么算的? ·第三步怎么算的? ·竖式计算要注意什么? 6.验算一下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 · 教师交流验算方法。 板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进位) 例4、24×53=1272(个) 2 4 × 5 3 7 2 (24×3的得数) 1 2 0 (24×50箱的个数) 1 2 7 2 (上下相加的得数) 答:53箱一共有1272个。 习题 补充习题第4、5页。 教学反思 课题 练习一 教学内容 教材第7~8页。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熟练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以及不进位的笔算。 3.会用交换乘数的位置再算一遍的方法进行验算。 教学重难点 重点:1.两位数乘整十数、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熟练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以及不进位的笔算。 难点:正确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 教学方法 教法:练习指导。学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投影 学生准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会了有关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和笔算,首先我们来复习一下这些知识。 1.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时有哪些注意点? ·点名学生回答,最后教师总结。 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时,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再把0添上去,特殊的,对于几十乘几十时,先算几乘几,再添两个0。 如:12×10= 30×40= (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2.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和不进位笔算的方法。 提问:在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和不进位笔算时,步骤是怎样的呢? ·点名学生回答,最后教师总结。 总结:在笔算的时候,先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个位,然后用两位 数乘两位数十位,最后上下相加,得出答案。 如:24×53= (学生在作业本上完成,教师板书) 今天我们就来进行一定的练习,提高我们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 二.讲授新课 1.口算练习。 做练习一第1题。 ① 示口算题目。 ② ②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 ③反馈校对,说说你是怎样口算的。 2.计算并验算。 做练习一第2题。 ② 生独立在自备本上计算并验算。 ②指名做的快的同学板演。 ③反馈评议,注意出错的原因。 解题时,应注意些什么? 3.解决实际问题。 (1) 做练习一第3题。 (2) ①出示题目。 ②学生独立计算,在书上完成。 ③反馈校对,提炼数量关系式:每盒水彩笔的枝数×盒数=水彩笔一共的枝数。 ④拓展深化: 如果已知“水彩笔一共的枝数”和“每盒水彩笔的枝数”,怎样求“盒数”? 如果已知“水彩笔一共的枝数”和“盒数”,怎样求“每盒水彩笔的枝数”? (2)做练习一第4题。 ① 生看题理解题意,从题目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② ②独立解答问题:张叔叔去年一共收获多少千克蜂蜜? ③反馈评议。 (3) 做练习一第5题。 (4) ①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5) ②学生尝试填表。 ③反馈评议,要求学生说说每一个空填的意义。 ④总结:单价×数量=总价钱。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乘法的估算,然后继续完成练习一。 1.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还记得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如何估算的吗?(板书知识点) ·点名学生回答,最后教师总结。 2.总结:估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把每一个数接近哪一个整十数,然后计算几十乘几十。 如:27×32,当我们进行估算时,看27接近30,32接近30,所以估算时直接算30×30=900。(板书) 接下来我们就运用乘法的估算来解决计算和一些实际问题。 二.讲授新课 1.估算和笔算练习。 做练习一第6题。 ① 示笔算题目。 ② ②学生独立在本子上完成。 ③ ③反馈校对,说说你是怎样估算的。 ④ 2.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⑤ (1)做练习一第7题。 ② 示题目,学生齐读题目。 ②学生独立完成,列出估算式和计算式。 ③反馈评议,注意出错的原因。 估算的时候,怎么估算?为什么? (2)做练习一第8题 ①出示题目,学生齐读题目,出示第一个问题。 ②明确要看5辆这样的车够不够,可以先进行估算,大家自己先去估算一下。 ③反馈评议,出示第二个问题。 ④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校对答案。 (3)做练习一第9题。 ①出示情境,学生齐读题目,出示第一个问题。 ②引导学生认知,要想快速地知道买的是哪种瓷砖,可以进行估算。 ③学生估算,确定答案,教师教对。 ④出示第二个问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教对。 3.简单的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1)做练习一第10题。 ①出示题目。 ②学生独立计算,在书上完成。 ③反馈校对,指出要求“一共收获苹果多少筐”,首先要知道“运走了多少”。 ④拓展深化: 一共收获的苹果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运走的,另外一部分是剩下的。 (2)做练习一第11题。 ①学生看题理解题意,从题目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②独立解答问题:12幢这样的小高层楼房一共可以住多少户? ③反馈评议。 明确要求“12幢这样的小高层楼房一共可以住多少户”必须先知道1幢可以住多少户,所以先求出一幢小高层可以住多少户。 (3)做练习一第12题。 ①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②学生独立解答。 ③反馈评议。 ④总结:每一盒的支数×盒数=总支数 单价×数量=总价钱。 板书设计 练习一 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 12×10= 120 30×40=1200 2.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24×53=1272 2 4 × 5 3 7 2 1 2 0 1 2 7 2 习题 补充习题第6、7、8、9页。 教学反思 课题 练习二 教学内容 教材第13、14页,“练习二”第1~8题,练习二。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末尾有0)。 2.会解决两部连乘的实际问题。 3.在具体的情境中合理地运用口算、笔算和估算,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1.两位数笔算(末尾有0)的方法。 2.解决两部连乘的实际问题。 难点:会用不同方法解决两部连乘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教法:情境教学法。学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投影 学生准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会了有关两位数乘两位数(末尾有0)的笔算和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首先我们来复习一下这些知识。 1.两位数乘两位数(末尾有0)时有哪些注意点?(板书) ·点名学生回答,最后教师总结。 在笔算的时候,把两位数与整十数的十位对齐,算出答案后,再把个位的“0”添上去。 2.复习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板书) 提问:在用不同方法解决两步连乘实际问题时,步骤是怎样的呢? ·点名学生回答,最后教师总结。 总结:在用不同方法解决两步连乘实际问题时,首先要找出相关连的条件,看这两个条件组合起来能求出什么,然后再进行解答。 今天我们就来进行一定的练习,提高我们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 二.讲授新课 1.口算练习。 做练习二第1题。 ①出示口算题目。 ②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 ③反馈校对,说说你是怎样口算的。 2.竖式计算。 做练习二第2题。 ② 生独立在自备本上计算。 ②指名做的快的同学板演。 ③反馈评议,注意出错的原因。 解题时,应注意些什么? 3.解决实际问题。 (1)做练习二第3题。 ①出示题目。 ②学生独立计算,在书上完成。 ③反馈校对。 指出,要求一共栽了多少棵松树和柏树,必需先求出松树多少棵。 (2)做练习二第4题。 ①学生看题理解题意,从题目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②独立解答问题。 ③反馈评议。题中有哪些条件,哪两个条件组合可以求出什么?有不同的方法吗? ④交流方法二。(板书) (3)做练习二第5题。 ①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②学生尝试解答。 ③反馈评议。 要求学生说说题目中的条件是什么。哪两个条件组合可以求出什么?有不同的方法吗? ④交流方法二。追问:还有别的方法吗? ⑤交流方法三。 (4)做练习二第6题。 ①学生看题理解题意,从题目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②独立解答问题。 ③反馈评议。题中有哪些条件,哪两个条件组合可以求出什么?有不同的方法吗? ④交流方法二。 (5)做练习二第7题。 ①学生看题理解题意,从题目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②独立解答问题。 ③反馈评议。题中有哪些条件,哪两个条件组合可以求出什么?有不同的方法吗? ④交流方法二。 (6)做练习二第8题。 ①学生看题理解题意,从题目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②独立解答问题。 ③反馈评议。题中有哪些条件?要求“5件大衣一共要多少元?”必须先求什么? 板书设计 练习二 1.两位数乘两位数(末尾有0)的笔算 4 6 × 5 0 2 3 0 0 2.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 方法一:4×6=24(元)3×24=72(元) 方法二:3×6=18(个)18×4=72(元) 答:买3盒这样的茶杯一共要72元。 习题 补充习题第14、15页。 ③反馈校对,说说你是怎样口算的。 2.计算并验算。 做复习第2题。 ② 生独立在自备本上计算并验算。 ②指名做的快的同学板演。 ③反馈评议,注意出错的原因。 解题时,应注意些什么? 3.先估算在计算。 做复习第3题。 ② 示题目。 ②教师集体交流估算式子和估算结果。 ③学生独立在自备本上计算。 ④反馈评议,检查估算结果是否与实际结果接近。 填表。 做复习第4题。 ① 生看表理解题意,从表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需要我们填什么? ② ②独立完成表格。 ③反馈评议。指出:每筐千克数×筐数=总千克数。 解决实际问题。 做复习第5题。 ①学生看题理解题意。 ① 思考:从题目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②独立完成题目。 ③反馈评议。 指出:要看买的是哪一种球?就要看19个这样的球的价钱最接近800元,而且不超过800元。 (2)做复习第6题。 ①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②学生尝试解答。 ③反馈评议,要求学生说说每一步的含义。 ④总结:这一道题先要求出一共有多少人去春游。 (2)做复习第7题。 ①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②学生尝试解答。 ③反馈评议,要求学生说说每一步的含义。 ④总结:求卖出电视机多少台,根据“卖出电视机的台数是洗衣机的2倍”这一句话先要求出洗衣机的台数。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本节课我们接着来复习本单元的一些知识。 1.复习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板书) ·点名学生回答,最后教师总结。 总结:在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先找出题目的条件,然后把有联系的条 件组合起来看看可以先算什么,然后再看问题要求什么。(板书:有联系的条件) 接下来我们继续来进行一定的练习,提高我们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 二.讲授新课 1.填表。 做复习第8题。 ① 示表格,说说表格每一行的量有什么关系。 ② 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 ③ 反馈校对,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多少倍,积也扩大多少倍。) 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做复习第9题。 ① 生独立在书上完成。 ② 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 ③ 反馈校对,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增加10,积增加20个10即增加200。后面一个填空都比前面一个多20。) 3.计算。 做复习第10题。 ② 示题目。 ②学生独立一组一组地完成。 ③反馈校对,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每组算式虽然形式不同,但结果相等。) ④24×25,60×31,26×19你能运用刚才的方法快速算出结果吗?。 4.先观察,再填空。 做复习第11题。 ② 察每组算式中的前三题,你发现什么? ②独立完成填空。 ③反馈评议。 指出:第(1)组算式中,当第二个乘数分别是3的1倍、2倍、3倍„„时,积分别是 111、222、333„„第(2)组算式中,当第二个乘数分别是7的1倍、2倍、3倍„„ 时, 积分别是91的1倍、2倍、3倍„„这其实是积的变化规律。 5.解决实际问题。 (1) 做复习第12题。 (2) 出示题目。 ②提问:要求30个这样的书架大约一共放多少本书?首先得要求什么? ③学生独立计算,在书上完成。 ④反馈校对。 (2)做复习第13题。 ① 生看题理解题意,从题目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② 独立解答问题。 第二单元:千米和吨 1把米尺是1米(手指米尺),1000米就是多少把米尺的长度?那2千米呢?8千米又等于多少呢? (6)即时练习(想想做做第3题。 ) 三、拓展延伸,联系生活 在生活中,有许多千米的例子,我们学校操场的跑道一圈是250米,如果要想跑完1000米,应该跑几圈呢? 200米一圈,可以跑几圈呢?标准的跑道一圈是400米,如果跑1000米,又要跑几圈呢? 四、复习巩固,综合运用 (1)老师这里也有一个400米的跑道,我们一起来看看。 跑道每圈400米,小华跑5圈跑了多少米?是多少千米? (2)通过今天的学习,长度单位这个大家族里又多了一位新伙伴——千米(km),下面老师想考考大家,看看你们能不能给这些生活中常见的图片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想想做做第2题。) (3)看来今天同学们都学了很多有关千米的知识,谁来说说,你掌握了什么?下面老师就出道判断题,考考大家。 ①汽车每小时行60米。 ( ) ②1千米又叫1公里。 ( ) ③跑道长400千米。 ( ) ④50千米和5000米同样长。 ( ) 五、全课总结,交流收获 说说今天都学到了哪些新的知识,同桌之间交流交流。 板书设计 认识千米 1千米=1000米 10个100米是1000米,就是1千米。 教学反思 课题 认识吨 教学内容 教材22-23页例2及想想做做第1-6题。 教学目标 1. 借助生活实例,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通过想象和推理初步建立1吨的观念,初步学会用吨作单位估计物体有多重。 2. 知道1吨=1 000千克,能进行吨与千克的简单换算。 3. 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难点 初步建立1吨的概念,能进行吨与千克的简单换算。 教学方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每袋25千克的大米4袋。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估计体重。 提问:能估计一下老师的体重吗?学生自由估计。 谈话:同学们估计老师的体重,虽然数值上稍有差别,但使用的单位都是千克,为什么不用克作单位呢? 指出:计量比较轻的物体有多重,通常用克作单位;计量比较重的物体有多重,通常用千克作单位。 2. 引入“吨”。 (1) 出示鲨鱼图(图略),提问:你能估计一头大鲨鱼的体重吗? 学生估计。(注意引导学生体会鲨鱼的体重很重) 出示:它的体重是3 000千克。 谈话:还有更重的呢!出示鲸鱼和恐龙的图片以及它们的体重。 提问:对这些动物的体重,你有什么感觉? (2) 出示教材例题的轮船、火车、集装箱图片,让学生想象这些物品有多重。 提问:计量这些比较重的或大宗物品有多重,如果都用千克作单位,结果会怎样?(数很大,不够方便)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呢? 出示:计量比较重的或大宗货物有多重,通常用吨作单位,吨一般用字母t表示。揭示课题:吨的认识。 二、 亲身体验,感受并想象1吨 1. 初步感受1吨。 搬一搬:每组一袋25千克的大米,学生轮流搬一搬,感受其重量,并在小组、班级内交流自己的感受。 算一算:1袋大米25千克,4袋大米多少千克?40袋呢? 学生计算后汇报结果。 指出:一袋大米25千克,40袋大米就是1 000千克,也就是1吨。(板书:1吨=1 000千克) 提问:2吨是多少千克?5 000千克是多少吨?10吨是多少千克? 想一想:我们知道一袋大米是25千克,这样的40袋就是1吨。想象一下,如果让你来搬这1吨的大米,会是什么样的情况? 指出:1吨是很重的,搬运这样重的物品,一般需要借助机械力量。 2. 利用想象和推理,进一步感受1吨。 提问:我们班有40个同学,全班同学体重的和有没有1吨?学生猜测,然后计算。指出:同学们的平均体重大约是30千克,33个同学的体重大约是1吨。 全体同学起立,学生观察并想象33个同学的体重。 3. 利用常见的物品,想象1吨的重量。 (1) 出示教材第22页第1题,先让学生在小组里说说图片的意思,再在全班交流汇报。 三、 实际运用,深化认识 1. 想想做做第2题。 2. 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练习后,组织全班交流。 3.想想做做第4题。 4.想想做做第5题。 5.想想做做第6题。 四、 总结全课,拓展延伸 1.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认识吨 1吨=1000千克 课题 练习三 教学内容 教材24-25页练习三1-9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中收集的数据,进行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练习,进一步巩固对长度单位和重量单位的认识,较熟练地进行长度单位间 的简单换算和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2.培养学生合理运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学会查找资料,借助生活情景体验、感悟知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1.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之间的单位换算。 2.解决有关长度单位的实际问题。 3. 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单位换算。 教学方法 课前准备 课前学生收集生活中使用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的实例,师根据课 前调查的数据资料整理成练习纸;本课相关挂图。 教学过程 一、沟通新旧知识,全面回顾(理一理) 1.提问:到今天为止,我们已经认识了许多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你能按顺序整理一下,并写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有的同学是像这样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整理的(贴板书),也有的同学是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的,你填对了吗? 2.提问:观察这些长度和质量单位的进率,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除了米和千米的进率是1000,其他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相邻两个质量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 3.快速反应: 4吨=( )千克 6千米=( )米 8千米=( )米 9000千克=( )吨 5米=( )厘米 3000克=( )千克 二、运用实例材料,巩固基础(填一填) (一)复习单位的选用(练习三第1题)。 (二)、复习单位换算(练习三第2题)。 三、解决实际问题,拓展运用(算一算) 1.练习三第3题。 (1)第一个问题:从学校到体育场近还是到少年宫近?近多少千米? 提示:如果有困难可以画线段图看一看。 (2)第二个问题:少年宫到体育场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提示:如果有困难的话,可以先画一画线段图,再算一算。 4.完成练习三第4题。 看着你解答出来的数据,你有什么想说的? 5.完成练习三第5题。 提示:可以把792千克看作多少千克来估计? 6. 完成练习三第6题。 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7. 完成练习三第7题。 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四、全课总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练习,我们不仅练习了本单元的知识,还复习了前面长度、质量单位的知识。知道了长度、质量单位有哪些,分别有多大,关系怎样,怎么使用,还用这些单位还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还曾经研究过时间单位和货币单位,把这些单位综合起来就可以解决更复杂的实际问题,下节课我们将继续讨论这些问题。 板书设计 练习三 1000 1000 质量单位:克 千克 吨 10 10 10 1000 长度单位:毫米 厘米 分米 米 千米 (课件出示第4题图片) 师:你能用刚才学过的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吗?完成在练习纸上。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师:为什么先算9×5? 四、全课总结 师:用一句话概括今天的收获和体会。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 (1)一共用去多少元? 130+85=215元 抓住问题想根据问题写出数量关系, (2)剩下多少元? 300-215=85元 确定先算什么。 习题 教学反思 课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画图) 教学内容 教材第29-31页例2及想想做做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依据问题筛选条件寻求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方法及问题反思的过程,熟练掌握从问题想起分析数量关系的策略,能用根据问题写出数量关系的策略寻找解题方法,并正确解答。 2.使学生初步体验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体会两步计算实际问题条 件和问题的联系,体会从问题想起寻找条件的分析推理过程,培养分析、推理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积累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方法可以解决现实世界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方法的价值,产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用从问题想起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策略的体验和理解。 教学方法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已经知道如果一个题目中的条件比较多,不适合从条件想起的时候,可以从“问题想起”,谁来说说如何应用“从问题想起”的策略来解题? 抓住问题想,然后根据问题写出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分步列式计算。 今天我们继续用“从问题想起”的策略来解决新的问题? 二、新课学习。 1.学习例题。 (1)出示例2。 从图中你获得哪些数学信息?问题是什么?有哪些条件? 你能完成课本29页下面的线段图吗?怎么表示出问题? 提示:用多长的线段来表示上衣的价格呢?为什么?怎样画能让人一眼看出来上衣价格是裤子的3倍?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线段图,并通过课件展示出来。 裤子: 48元 上衣: 现在你能根据问题写出数量关系吗? 一套衣服价格=裤子价格 + 上衣价格 根据数量关系,你能确定先算什么吗? 上衣的价格不知道,所以要先算买一件上衣需要多少元。请同学们在自己的作业本上完成这道题的解答。 汇报交流。 (1) 买一件上衣要用多少元?48×3=144(元) (2) 买一套衣服要用多少元?48+144=192(元) 答:买一套衣服要用192元。 (2)还有其它的解题方法吗? 引导学生根据线段图发现:上衣的价格是裤子价格的3倍,就是说上衣相当于3条裤子的价格,求一套衣服多少元,也可以看成一共有4条裤子的价格。所以这道题可以用48×4=192(元)来解答。(可以让学生结合线段图来思考理解,这种解法对于学生不作相关要求。) 2.尝试练习。 想一想:如果求买一件上衣比买一条裤子多用多少元?应该如何解答呢?先自己想一想,再和你的同桌交流下。(提示:可以利用刚才的线段图,找出上衣比裤子多出来的部分。) 汇报交流。 根据问题,可以确定下面的数量关系: 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多用的钱数=上衣的价格-裤子的价格 买一套衣服要用多少元? 因为上衣的价格不知道,所以要先算上衣的价格。 (1)买一件上衣要用多少元?48×3=144(元) (2)买一件上衣比买一条裤子要多用多少元? 144-48=96(元) 答:买一件上衣比买一条裤子要多用96元。 3.比较总结。 比较刚才两道题目的解题过程,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讨论交流。 汇报。 引导学生总结:这两道题都采用了相同的思考策略,都是从问题想起,列出解决问题的数量关系式,确定先计算什么,再分步计算。 三、练习提高。 1.想想做做第1题。 注意引导学生说出表示问题的是哪一段?然后再根据问题说出数量关系式,最后确定先计算什么,再分步列式。 注意让学生说清楚解决的思路。 2.想想做做第2题。 先引导学生理解表格,说一说要求的问题是什么?再引导学生找出数量关系式,并分步列式计算。 注意让学生说清楚解决的思路。 3.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说一说解题的思路。 两人一共有多少枚=女孩邮票的数量+男孩邮票的数量 因为男孩邮票的数量不知道,所以要先求出男孩有多少枚邮票,再求两人一共有多少枚邮票。 4.想想做做第4题。 (1)先让学生独立完成。指名说说解决的思路。 (2)比较两个问题在解决时有什么相同处,有什么不同处。 四、全课小结 本节课你又学习到了什么新知识?有什么样的体会?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 习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让学生分组完成每组算式,并让4位学生到黑板上完成; (2)引导学生观察每组题,说说运算顺序的不同,并校对结果; 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1)让学生读题,尝试自己列综合算式进行解答,指名2位学生进行计算【可以选择性地选择学生板演,一差一优有利于发现问题】; (2)就板演结果进行校对结果,口头统计学生错误情况,并指出错误同学的错误,明确为什么要用小括号的理由; 四、 小结: 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练习五 教学内容 教材第40-41练习五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巩固对混合运算顺序的理解和掌握。 2.能通过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巩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难点: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回答下面的问题。(课件出示) 在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中,要先算( )再算( );如果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 )。 二、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40页“练习五”第1题。 让学生直接把得数写在书上,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40页“练习五”第2题。 (1)先指名回答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再让学生独立完成计算。 (2)比较每组题的运算顺序和计算结果,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3.完成教材第40页“练习五”第3题。 先指名回答每道题的运算顺序,让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4.完成教材第40页“练习五”第4题。 让学生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引导:分析各题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算的,然后全班订正,教师结合学生的错例适当追问。 5.完成教材第40页“练习五”第5题。 让学生先读题,理解题意,找出题中的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列式解答,指名汇报答案,教师适时评价。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40页“练习五”第6题。 (1)先让学生说一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再让学生独立计算。 (2)比一比每组题目的运算顺序和得数,说说发现了什么。 (3)小结:一个数连续减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这两个数的和;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2.完成教材第41页“练习五”第7题。 要求:不计算,比较两道算式的大小。 3.完成教材第41页“练习五”第8题。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说说运算顺序。 4.完成教材第41页“练习五”第9题。 (1)让学生仔细读题,理解题意。 提问:要解决“平均每天看多少页?”你认为应该先求什么?(5天看了多少页)你能列出综合算式吗? 组织分小组讨论,说出解决的方案,并在练习本上表示出来。 汇报交流,教师板书:(132-72)÷5 (2)引导:“如果只能借阅9天” 说明剩下的书只能几天看完?你能列综合算式吗?师根据汇报板书。 5.完成教材第41页“练习五”第10题。 让学生观察图形,阅读题目。 引导:从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中,你读懂了什么?要求长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什么?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全班交流,指名说说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算“24点” 教学内容 教材第42-43算24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算“24点”的基本方法,并在游戏中巩固混合运算 的运算顺序。 2.激励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算“24点”的规则和基本方法。 难点:会用4张牌算“24点”。 (6,因为四六二十四;3,因为三八二十四) 引导:根据6去找4,能通过另外两张牌找到4吗?怎么找?根据3去找8,能通过另外两张牌找到8吗?(不能)那么,这3张牌应该怎样才能得到24? 学生思考后得出:7-3=4,4×6=24。 (2)课件出示3张牌:7、8、9。 引导:这里有8,如果去找3,行吗?(不行)那该怎么办? 提示:如果乘不行,就用加法试一试。 学生试算出汇报,教师板书: 7+8=15 15+9=24 小结:我们在算“24点”时,当一种方法行不通时,可以换其他方法再进行试算。 (3)组织活动:分小组,用下面各组牌上的3个数算出24。 课件出示以下三组牌: 第一组:2、3、4第二组:3、8、9第三组:3、5、9 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把各自的想法写出来,再汇报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2×3×4 9÷3×8 3×5+9 (4)教师任意摸3张扑克牌,让学生比赛算“24点”,对算得又快又准的学生予以表扬,并明确:有些是算不出“24点”的。 第二关:挑战自我。 谈话:下面加大游戏难度,刚才我们用的是3张牌,现在我们用4张牌,游戏规则还是一样,注意:每张牌只能计算一次。 课件出示4张牌:A、2、5、8 提示:这里的A代表数字1。先和同桌交流想法,写在本子上。 指名汇报,教师板书: ①5+1=6 8÷2=4 6×4=24 ②5-2=3 8÷1=8 3×8=24 ③1+5=6 6÷2=3 3×8=24 学生还可能得出不同的算式,如:(5-1)×(8-2)、2×(5+8 -1)、(5-2)×8×1等,教师应给予鼓励。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43页“试一试”: 你能用下面每组4张扑克牌上的数算得24吗? 让学生说方法,教师适时指导。 第一组:8-7=1 1+5=6 6×4=24 第二组:9-7=2 2×4=8 3×8=24或9-7=2 3×4=12 2×12=24或3×9=27 27-7=20 20+4=24 第三组:6÷2=3 3+1=4 4×6=24或6+6=12 12×1×2=24 2.比一比。 教师讲解比赛规则:四人一组,各人从自己的扑克牌中任意拿出一张,谁先算得24,谁就获胜。如果计算的结果得不到24,就换牌再算。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五单元:年、月、日 课题 年、月、日 教学内容 教材第44-45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经历收集、观察、统计等过程,认识年、月、日,了解他们之间的 关系,并能正确判断大月、小月。 2.通过年、月、日的学习,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与 难点 1.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掌握大月、小月的判断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提问:你知道你出生的具体时间吗? 让学生自由发言。 追问:×年×月×日,有的同学还知道×时×分,你知道这些信息里都包含哪些信息吗?(年、月、日、时、分) 2.揭题:这些都是时间单位,我们已经认识了时、分、秒,这节课我们要认识年、月、日。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观察、统计。 学生分组探究课前准备的2014年年历,把年历中每个月的天数填入下表: (2) 小组交流。 学生在独立观察、思考、统计的基础上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统计结果。 指名展示统计结果,教师相应板书。 讨论:观察黑板上2014年的统计表,你发现了什么?(各月的天数并不完全一样,1个月最多有31天,最少有29天,有31天的月份比30天的多……) 介绍:一年有12个月,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有30天的是小月。 引导:把上面表格中的大月涂上红色,小月涂上绿色。观察表格你有什么发现? (3)认识大月、小月。 指名回答,教师适时归纳。 大月有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小月有4月、6月、9月、11月。 第一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 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两位数乘整十数(不进位)以及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过程,初步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及估算方法。 2.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口算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在探究算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在具体的情境中,合理选择不同的估算方法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口算练习。 出示口算卡片: 1×10= 3×32= 5×11= 2×20= 30×3= 6×20= 学生计算,汇报交流。(选择几题请学生说一说是怎么口算的) 2.导入新课:刚才我们计算的是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同学们都算得很棒,今天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探究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1。 (1)出示教材第1页例1。 引导: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 让学生说说从情境图上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2)探究算法。 提问:如何算出10盒有多少个?把算法说给同桌听一听。 全班交流。(结合情境图中右下角的菜椒摆放特点来说) ①先算9盒,再加1盒。 12×9=108(个) 108+12=120(个) ②横看,先算2盒,再算5个这么多。 12×2=24(个) 24×5=120(个) ③竖看,先算5盒,再算2个这么多。 12×5=60(个) 60×2=120(个) ④把算式看成12个十,十个十是一百,二个十是二十,合起来是120。 ⑤想:把乘法算式看成12个十,那就可以先写12,再在后面添上1个0。 …… 追问:比较一下这么多种方法,你最喜欢哪种? 如果大部分学生选择最后一种方法,教师要提问简便在哪里。 (3)试一试。 ①完成教材第1页“试一试”前两题: 24×10= 20×10= 学生口答,说说口算的方法。 要求:请大家各自出一道这样的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题来考考其他同学。 学生出题,教师板书:( )× 10=提问:观察这些算式,你们能总结出两位数乘十的口算方法吗? 师生共同小结:一个数乘十,只要在这个数后面添一个0就可以得到积。 ②完成教材第1页“试一试”第三小题。 让学生与同桌交流口算方法。 指名汇报: 生1:可以看成2×3=6,再算20×30=600。 生2:先算2×3=6,再在末尾加两个0就是600。 提问:为什么要加两个0? 师小结:整十数乘整十数,只要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两个0即可。 2.教学例2。 (1)出示教材第2页例2。 指名读出例题表格中的数据。 师:根据称出的结果,你能想到什么?(让学生自由发言) 师小结:有的比30千克少一些,有的比30千克多一些。每袋蒜头都差不多重,而且每袋大约重30千克。 追问:你会估算王大伯去年大约收获蒜头多少千克吗?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谈谈自己的想法,再交流反馈,得出最佳的方案。 引导:按每袋30千克估算,60袋一共有多少千克? 列式为:30×60=1800(千克) (2)完成教材第3页“想想做做”第5题。 提问: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这一页大约有多少个字?) 追问:你想怎么估算? 集体交流,指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分别把两个乘数看作与它们接近的整十数来计算。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2页“想想做做”第1题。 提问:这三组题有什么特点?上下两题的答案一样吗?为什么? 根据学生汇报,教师小结:一个乘数相同,另一个乘数多一个0,那么积也应该多添一个0。 2.完成教材第2页“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 让学生重点说说“80×50,10×55,60×90”的口算方法。 3.完成教材第3页“想想做做”第6题。 让学生先仔细观察表格,指名说说想法,再进行计算。 最后集体反馈,交流分析、思考的过程,同学之间相互评价、补充。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一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 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 第2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的过程,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会用交换乘数位置的方法验算乘法。 2.在探究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究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口算。 7×8+3= 6×6+4= 5×9+7= 2.用竖式计算。 23×3= 21×2= 32×4=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指名说一说笔算过程。 3.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需要我们用数学方法去思考、解决,例如生活中的购物问题里就存在着很多的数学知识。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3。 (1)出示教材第3页例3主题图。 提出问题: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12箱迷你南瓜,每箱24个) 追问: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一共多少个?) (2)估算。 提问:谁能估算一下大约需要多少个?你是怎样估算的? 指名学生说出自己的估算方法。 学生回答预设: 方法一:把24看成20,20×12=240(个) 方法二:把24看成25,12看成10,25×10=250(个) 方法三:把24看成20,12看成10,20×10=200(个) (3)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明确问题:有什么办法能证明估算的结果接近正确答案?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教师适时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小组交流。 小组派代表汇报,其他小组做补充。 学生汇报时,教师有选择地板书学生的计算方法,并请学生说说列式的理由。 方法一:6个2箱是12箱,每箱24个,先算2箱是48个,再算6个48是288个。 列式:24×2=48(个) 48×6=288(个) 方法二:将12箱拆分成2箱和10箱,每箱24个,先算2箱,2乘24得48个,再算10箱,10乘24是240个,相加是288个。(重点理解方法二) 列式:2×24=48(个) 10×24=240(个) 48+240=288(个) …… 探究笔算方法。 明确:像这样的两位数乘两位数,我们可以用竖式计算。 师指出:在把两个所得的乘积相加时,个位上是计算8加0,0只起占位作用,为了简便,这个0可以省略不写。 教师板书: 2 4 × 1 2 4 8 2 4 2 8 8 (4)归纳总结。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笔算时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字去乘第一个乘数各位上的数字,得数的末位和乘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字去乘第一个乘数各数位上的数字,得数的末位和乘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2.教学“试一试”。 引导:怎样检验我们算得对不对? (调换24和12的位置相乘) 学生尝试计算12×24,指名说说每一步算的是什么,并提问:第二步2乘12,末尾的4和什么位对齐,为什么? 强调:计算的结果是288,说明我们前面的计算是正确的,我们可以用调换乘数的位置再乘一遍的方法进行验算,平时要养成计算后验算的习惯。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4页“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先独立计算,然后交流汇报,教师展示一些典型的错例,组织讨论,纠正错误。 提问:通过计算你认为应该注意什么? (注意第二步乘得的积的书写位置,计算要正确) 2.完成教材第5页“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汇报。 3.完成教材第5页“想想做做”第3题。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答案。 4.完成教材第5页“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各自观察题目,找到错误原因,在小组内交流。 5.完成教材第5页“想想做做”第6题。 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全班订正。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一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 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 第3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 2.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经历稍复杂的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的过程。 教学难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口算。 42×4= 72×7= 28×3= 56×2= 47×4= 74×3= 2.用竖式计算。 13×12= 22×33= 要求学生计算出这些算式的结果,并说一说计算方法。 3.揭题: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二、交流共享 1.出示教材第5页例4。 提问:每箱迷你南瓜24个,53箱一共有多少个?该怎样列式? 指导学生列出:24×53。 追问:谁能说一说这个算式是什么意思? (是求53个24是多少) 2.探究算法。 师:请同学们用已经掌握的算法试着算一算,在计算的过程中你会遇到什么新的问题?你准备怎样解决? 引导学生通过计算发现:和之前不同的是,计算时每一个乘数乘两位数所得的积都要进位。 引导思考:我们在前面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要进位时,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引导学生回忆“乘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的算法。 出示算式进行讲评: 24×53= 2 4 × 5 3 7 2 师:这里的72是哪个数乘哪个数的积?(3×24)用另一个乘数个位上的3乘24,乘得的数的末位就和个位对齐。接下来应该怎么算?(用十位上的5去乘24)所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哪一位对齐?(十位)最后怎么算?(把两次乘得的结果相加) 学生尝试笔算,完成后指名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计算过程,如果这个学生计算有问题,就多请几名学生,然后让学生判断谁的计算过程是正确的,并帮助计算有错误的学生分析是哪一步出了问题。 3.归纳小结。 师:看来通过同学们的努力,都会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了,你觉得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要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归纳笔算时的注意事项: (1) 先用第二个乘数的个位乘第一个乘数,再用第二个乘数的十位乘第一个乘数。 (2) 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位就和这一位对齐。 (3) 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的数相加。 提醒注意:满几十要向前一位进几,前一位乘后,不要忘记加上进上来的数。 4.检验算式。 师:请同学们用你们掌握的方法来验算24×53。(调换乘数的位置再乘一遍) 学生用竖式计算得出53×24=1272。 完成后,让学生先说一说具体的计算过程,再集体订正。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6页“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题目,每组对应完成1小题。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集体交流,说说计算步骤。 教师巡视时注意发现典型错例,指名上台板演,并让学生判断板演的答案是否正确。 学生判断后,教师引导学生把错误的题按错误的原因分成几类,并要求学生说一说这样分的理由以及防止错误的方法。 2.完成教材第6页“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并验算。教师巡视,指名板演,集体交流。 组织学生反思:计算中有没有错误?前面分析的一些防止错误的方法在这里的计算中是否得到了运用?又出现了哪些新的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 3.完成教材第6页“想想做做”第3题。 先让学生认真读题,审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的问题。再指名说说思考过程,并让学生独立列出算式,用竖式计算,最后集体交流。 4.完成教材第6页“想想做做”第4题。 先指名读出商品的价格及问题,然后小组讨论,让学生作出合理的假设,再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学生列式计算,集体交流汇报。 汇报:花最少的钱选择便宜的衣服,列式:25×48=1200(元);花最多的钱选择贵的衣服,列式:25×64=1600(元)。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一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 课题:练习一 第 4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会用调换乘数的位置的方法来验算乘法。 2.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有关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 教学难点:将所学知识灵活地运用于具体的问题中。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1.完成教材第7页“练习一”第1题。 出事题目,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进行活动,说出得数。 2.完成教材第7页“练习一”第2题。 出示题目,全班分为四组,每组计算两题,学生独立完成。 评讲:计算的正确率和验算的方法。 提醒学生:注意乘得的结果和哪一位对齐及进位。 导入:这节课我们将通过练习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二、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7页“练习一”第3题。 让学生先阅读表格,明确题意,再独立填写表格。 评讲:怎样填出“一共的枝数”,请归纳出本题的数量关系。 提问:从数据中你能发现什么?(渗透积的变化规律) 2.完成教材第7页“练习一”第4题。 先指名读题,让学生说说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再让学生列式计算,最后全班共同订正。 3.完成教材第7页“练习一”第5题。 出示表格,让学生读题并理解题意。 要求学生先估计哪种球的销售额最高,再算出每种球的总价,比一比,填一填。 指名说出每道题的估算结果和实际的计算结果。 4.完成教材第7页“练习一”第6题。 让学生先估算,并把估算的结果写在算式的上方;再竖式计算,用估算检验竖式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最后指名汇报,要求学生将错题改正在习题旁,并让学生说说错误的原因。 5.完成教材第7页“练习一”第7题。 让学生先读题,说说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提问:要求卡车超载了没有,需要先求什么?(货物的总重量) 让学生估一估,并说说理由。 说明:超载意味着货物的总重量大于卡车的载重。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8页“练习一”第8题。 出示题目,指名读题,让学生说说已知条件,找出所求的问题。 估算:租5辆这样的客车够吗? (估算5辆车能坐多少人,即5×48,把48看成50,大约是250人,不够) 提问:至少要租多少辆这样的客车?这里的“至少”表示什么? 2.完成教材第8页“练习一”第9题。 出示图片,使学生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小组讨论: (1)付出4000元,找回一些说明了什么? (2)估计哪一种砖比较合适,为什么? (3)实际用了多少元?应找回多少元? 3.完成教材第8页“练习一”第10题。 让学生独立解决,集体交流,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四、反思总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谁能说说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要注意什么? 五、课堂作业 《补》 第一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 课题: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第 5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的过程,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在具体情境中合理地运用口算、笔算和估算,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在于他人的讨论交流中,培养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积末尾的0的个数。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口算。 6×30= 30×2= 60×5= 30×20= 10×30= 23×20= 口算后随机抽取几题,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进行口算的。 2.揭题: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二、交流共享 1.出示教材第9页例5主题图。 (1)提问: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整理信息,提出问题:每个足球32元,买30个这样的足球要用多少元? 让学生列式再汇报,最后全班交流。 教师板书:32×30。 (2)探究算法。 提问:你能估一估吗? (把32看成30,30×30=900,大约是900) 追问:你想用什么方法来算出32×30的积呢?(口算或笔算) 引导:下面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探究算法,算出结果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教师巡视,发现学生使用的不同算法。 学生交流算法。 方法一:用口算。先算32乘3的积,再在得数后面添上一个0。 列式为:32×3=96 32×30=960 方法二:用竖式计算。仿照以前学过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算出结果。 2.优化算法。 (1)谈话:计算32×30时,同学们有的用口算,有的用我们学过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来计算,这样都可以,老师想介绍一种简单的列式计算方法给同学们。 教师边讲述边板书。 第一步:列竖式。因为0乘32还得0,所以这一步可以不写。这样就先算32×3,列竖式时可以让3与32中的2对齐,把30中的0写在后面。 3 2 × 3 0 9 6 0 第二步:计算。先算两位数乘一位数32×3得96,再在积的末尾加上0。注意乘数末尾有一个0,那么积的末尾也只能加上一个0。 第三步:检验。这样的计算方法对不对呢?我们不妨与前面计算的结果对照一下,得数相同吗? (2)(教师指着两种不同的方法)提问:你们喜欢用哪种方法列式计算?为什么? (3)小结:做计算不仅要仔细认真,而且要动脑筋选择简单便捷的方法,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教学“试一试”。 出示算式:40×53= 让学生列竖式计算,汇报交流,并指名板演。 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计算方法: 4 0 5 3 × 5 3 × 4 0 1 2 2 1 2 0 2 0 2 1 2 0 师:仔细观察,哪一种计算方法更加简便? 学生得出:第二种。 提问: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怎样算比较简便? 学生交流反馈,教师小结:列竖式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把两位数放在上面,整十数放在下面,可以把0前面的数相乘,0不参加运算,有几个0落下,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9页“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在教材上计算,指名板演,并让板演的学生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提问:第2小题中乘数50末尾只有一个0,而积1800的末尾为什么有两个0? 让做错题的学生说说自己错在哪里,并要求及时订正。 2.完成教材第10页“想想做做”第3题。 用课件逐题出示竖式,先让学生观察,再判断,并说说对错。 3.完成教材第10页“想想做做”第5题。 提问:题目的要求是什么?你怎样比较第一组中的两道题?(第一个乘数相同)你能想到什么? 让学生在小组里说一说怎样比较第二组,第三组的两道题。 学生独立计算,再比较每组题的得数,看看与原先的想法是否一致。 4.完成教材第10页“想想做做”第6题。 让学生看图说说图意,再列式计算,并说说是怎样列式的。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一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 课题:两步连乘的实际问题 第 6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用两步连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探究过程,进一步积累对相关数量关系的认识,感受从已知条件出发的解题思路,能用两步连乘正确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培养灵活组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感受乘法运算的实际应用价值,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并体验成功解决问题的快乐。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谈话:同学们,你们都有购物的经验吗?这节课我们跟随小明的脚步,到商场去走一走,看看他在购物中遇到了什么问题。 课件出示模拟商场的场景图,学生根据课件给出的条件,提出问题并解决。 课件出示:一个乒乓球2元,一袋5个,小明买了一袋,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提出问题:一共要多少元?列式为:2×5=10(元) 课件出示:每袋乒乓球5个,有6袋,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提出问题:6袋一共有多少个?列式为:5×6=30(个) 2.同学们帮小明解决了很多他在商场里遇到的问题,你瞧,商场里迎来了大客户,这是体育课的王老师,他想为学校添置一些体育用品。 课件出示:乒乓球每袋5个,每个2元,王老师买了6袋乒乓球。那么他需要花多少元? 二、交流共享 1.组织探究:你能帮王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可以先想一想,然后在小组内讨论。 2.汇报交流。 提问:哪一组来汇报一下你们的解决办法? 各小组自由汇报,教师边听边板书,指名学生表述自己所列式子的意义。 方法一:5×6=30(个) 30×2=60(元) 教师引导学生看图,使学生明白:方法一根据“有6袋乒乓球”和“每袋5个”,先算一共有多少个乒乓球,再根据“乒乓球每个2元”,算出买6袋乒乓球一共要多少元。 方法二:2×5=10(元) 10×6=60(元) 教师引导学生看图,使学生明白:方法二根据“乒乓球每个2元”和“每袋5个”,先算每袋乒乓球多少元;再根据“有6袋乒乓球”,算出6袋乒乓球一共要多少元。 方法三:2×6=12(元) 12×5=60(元) 教师引导学生看图,使学生明白:方法三先算假设每袋1个的情况下,6袋乒乓球多少元,再算每袋5个一共要多少元。 (方法三学生比较难理解,教师一定要让学生说明列式的理由,如果学生只列式但说不出理由,教师可以告诉学生。由于算法比较难理解,建议不要用这种方法) 3.归纳反思。 (1)提问:你用的是哪种方法?方法一还是方法二?结果怎么样? 虽然方法一和方法二的解题思路不同,但结果是一样的,我们可以互相交换方法进行检验。 (2)反思: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师归纳: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要认真读题,找到有联系的条件,想想可以算出什么,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样的问题,也可以用一种方法检验另一种方法算得是否正确。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12页“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读题,找出有联系的条件,说说可以算出什么,怎样算。 2.完成教材第12页“想想做做”第3题。 课件演示情境图:每层有5个教室,每个教室放6盆花,这幢教学楼一共放了多少盆花? 师提醒学生注意:“一共放了多少盆花”是指这幢教学楼的所有教室一共要放多少盆花? (1)提问:哪些信息之间是有直接联系的?根据这些信息你能先求什么? (2)追问:你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可以先算出一共有多少个教室,也可以先算出每层教室需要放多少盆花) (3)学生列式解答,交流讲评。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一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 课题:练习二 第 7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和笔算,以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在解决问题中进一步体会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的特点,提高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的能力。 教学重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1.口算。 40×20 300×8 10×70 50×80 70×50 63×10 9×200 400×6 教师用课件出示题目,让学生快速说出得数,随机抽取几题指名学生说说口算方法。 2.根据13×2=26,快速说出以下算式的得数。 130×2 13×200 130×20 二、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13页“练习二”第2题。 出示题目,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列竖式计算。 指名上台板演,说说计算方法,展示正确的书写格式及得数。 2.完成教材第13页“练习二”第3题。 出示情境图,让学生先找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再找出有联系的两个条件,说说可以先算什么。 让学生独立列式,全班交流。 3.完成教材第13页“练习二”第4、5题。 让学生默读题目,理解题意。 提问: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怎样列式? 学生计算,集体交流算法。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6题。 让学生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提问:你能找出有联系的条件吗?想想它们能算什么? 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教师评讲时展示不同的解题方法,并指明说说每道算式表示的意义。 2.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7题。 学生读题,列式解答,集体交流。 3.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8题。 出示图片,引导学生看懂图意。 提问:要求“买5件大衣一共要多少元?”必须知道什么条件?怎么求? 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全班交流。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获得了什么收获? 五、课堂作业 《补》 第一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 课题:复习 第 8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以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通过复习,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发展数学思维,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究的意识。 教学重点:熟练地掌握口算的方法以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系统整理 提问:第一单元即将结束,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引入:这节课我们将通过系统地整理,复习这一单元所学的知识。 二、查漏补缺训练 1.完成教材第15页“复习”第1题。 让学生先口算,再说说口算方法。 师小结:(1)两位数乘整十数,计算时先算0前面的数的乘积。然后数一下两个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再在这个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2)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用一位数分别去乘两位数中的每一位,并注意进位。 2.完成教材第15页“复习”第2题。 让学生独立计算,指名上台板演。 教师要通过具体的计算引导学生归纳出: (1)计算时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先用第一个乘数的每一位数去乘第二个乘数的个位数字,所得积的末位对齐乘数的个位;再用第一个乘数的每一位数去乘第二个乘数的十位数字,所得积的末位对齐乘数的十位。最后把两个积加起来。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2)引导:计算时,你通常会出现什么样的错误,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 3.完成教材第15页“复习”第3题。 指名估算,并引导学生回忆估算的方法:用四舍五入法把不是整十、整百的数看作最接近它的整十、整百的数来算。一般是先找出两个乘数的近似数,再把这两个近似数相乘。 将全班分成四大组,每组完成一题,再互相检验,看看和估算的结果是否接近。 4.完成教材第16页“复习”第8题。 引导学生观察表格,明确表格填写的要求。 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比较,说说发现了什么。 5.完成教材第16页“复习”第10题。 (1)出示第一组题,先让学生计算,再组织对比,交流上下两题之间的联系。 (2)出示第二组题,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组织对比上下两题之间的联系。 (3)出示第三组题,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交流上下两题的联系。 6.完成教材第16页“复习”第11题。 (1)出示第一组题,组织学生观察题目,得出规律并填空。 归纳规律:当第二个乘数分别是3的1倍、2倍、3倍……时,积分别是111、222、333…… (2)出示第二组题,组织学生观察题目,得出规律并填空。 归纳规律:当第二个乘数分别是7的1倍、2倍、3倍…… 三、综合运用提升 1.完成教材第15页“复习”第4题。 出示表格,让学生算一算、填一填,再说说表中数量之间的关系。 得出:单价×数量=总价 2.完成教材第15页“复习”第5题。 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读懂题意。 引导学生汇报交流:不可能是第一种,第一种是48元,48× 19大约是1000元,超过800元,可能是第二种38元的篮球,38×19大约是800元,且低于800元,第三种是28元,28×19大约是600元,不需要付800元,所以是第二种篮球。 追问:买篮球一共要用多少元?应找回多少元? 3.完成教材第16页“复习”第7题。 让学生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并说说要求“电视机多少台”需要先求什么。 4.完成教材第17页“复习”第12、13题。 让学生默读题目,理解题意。 引导:先确定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再找出有联系的两个条件,想想可以算出什么,再进行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评讲。 5.完成教材第17页“复习”第15题。 让学生先根据学过的方位知识,弄清图中几处地点的相应位置关系。然后再根据计算的结果在平面图上指一指或画一画。最后全班交流,订正。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一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 课题:有趣的乘法计算 第 9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中特殊数相乘所得得数的规律,并能初步运用这一规律进行一些计算。 2.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通过比较,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观察并发现数学的秘密,找出事物的简单规律的方法,并学会运用规律。 教学难点:能利用所得的规律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谈话:同学们,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中,有很多有趣的规律。这节课,我们一起去发现这些有意思的规律。 二、交流共享 1.探究乘数是11的乘法计算。 (1)出示题目:24×11 53×11 谈话:一个两位数和11相乘的得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我们先列式计算。 学生用竖式计算,指名板演。 2 4 5 3 × 1 1 × 1 1 2 4 5 3 2 4 5 3 2 6 4 5 8 3 提问:把积的每一位上的数和原来的两位数相比,你有什么发现?和小组内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学生交流汇报: ①24×11=264,所得的积的个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一样,是4;积百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一样,是2;积十位上的数,等于原来两位数个位与十位上数的和,是2+4=6。 ②53×11=583,所得的积个位上的数,和原来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一样,是3;积百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一样,是5;积十位上的数,等于原来两位数个位与十位上数的和,是5+3=8。 (2)引导学生根据发现的规律,猜测62×11的积。 提问:猜一猜62×11等于几? 追问: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请用竖式验证一下。 师小结:两位数与11相乘,积的规律可以概括为“两头一拉,中间相加”。 (3)出示题目:比一比,看谁算得快。 23×11 16×11 43×11 让学生根据发现的规律快速地说出答案。 (4)出示题目:64×11 提问:试着算一算,有什么发现? 学生用竖式计算,指名板演。 追问: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再问:为什么百位上的数“6”变成“7”,多了1是从哪里来的? (5)试一试:59×11 67×11 2.小结:一个两位数与11相乘时,可以把这个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字写在积的百位上,个位上的数字写在积的个位上,再把两个数字之和写在积的十位上,十位上的数如果满10,要向百位进1。 3.提问:你能出一些像这样的算式考考大家吗? 学生出题,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三、反馈完善 1.探究两个乘数十位相同,个位相加是10的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 (1)出示题目:22×28 35×35 56×54 让学生观察这些算式,在小组交流说说算式里的两个两位数的特点。 引导:像这样的算式,老师能直接算出得数,即22×28=616、35×35=1225、56×54=3024,请同学们用竖式计算,验证老师的计算是否正确。 学生列竖式计算,教师板书相应过程。 (3)你随便出这样的算式老师还能一下子说出得数。 让学生试着出题。 (4)追问:究竟这里面藏着什么秘密呢?观察这些得数,它们有什么特点?把你们的发现和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 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小结:当两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相同,个位上的数之和为10时,它们的乘积的末两位等于两个乘数个位上的数相乘,积的末两位前面的数等于十位上的数同其本身加1之和的积。 2.试一试。 (1)先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再用竖式计算验证。 15×15 43×47 69×61 (2)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并比较每组的两道题,说说有什么发现,和同学交流。 24×26= 44×46= 74×76= 25×25= 45×45= 75×75= 3.让学生同桌互相出题,写两道这样的算式互相考一考,说出得数。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二单元 千米和吨 课题:认识千米 第 1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2.在实践活动中,学会积累与查找资料,继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提问: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常用的长度单位? 学生互相比划并说说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 2.出示:给下面的物体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铅笔长18( ) 一枚1元硬币厚约3( ) 学校跑道一圈长250( ) 课桌长约10( ) 3.课件出示教材第20页例1。 提问:这是沪杭铁路,它的全长是180( )? 追问:为什么沪杭铁路的长度要用千米作单位? 4.举例: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说过千米? 5.教师出示教材第20页的图片:你知道每幅图片上的数字表示什么含义吗? 说明: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千米可以用字母“km”表示。千米又叫公里。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千米。 二、交流共享 1.初步体验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1)师:1千米到底有多长,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我们课前的活动。(出示照片) 我们学校的跑道从( )——( )大约是100米,你怎么记住它的? 明确:像这样的100米,我们走10次就是1000米,也就是1千米。(板书:1千米=1000米) 教师指导学生读出这个算式时,要注意前面的数和后面的单位之间需停顿一下。 提问:1千米里面有几个100米吗?(10个) 追问:走100米你花了多长时间?如果让你走1000米要多长时间?走1000米的感受和100米的一样吗? 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自由发言。 (2)完成教材第21页“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组织交流,说说是怎样思考的。 (3)提问:课前我们做过调查,我们学校的环形跑道一圈是多少米?几圈是1千米? 学生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回答。 回答预测: ①一圈200米,5圈是1千米。 ②一圈250米,4圈是1千米。 ③一圈400米,2圈半是1千米。 说一说:你感觉1千米长吗?自由交流。 2.强化概念。 引导思考:我们刚才感受到的1千米是个环形的,如果我们把1千米的跑道拉直,会有多长?想一想,从学校门口往南走到哪儿是1千米?向北?向东?向西呢?你可以选择一个熟悉的地方想象,现在脑海里想象从学校门口走到哪儿大约是100米,要走10个100米,该从学校门口走到哪儿? 谈话: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从学校门口到哪儿是1千米,你能说一说从自己家到学校有1千米远吗?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21页“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图片并提问:小轿车、步行、动车、自行车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学生练习并说说理由。 追问:老师家离学校约有5千米的路程,如果你是老师,会选择什么交通工具去上班?请简述理由。 2.完成教材第21页“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说说是怎样思考的。 3.完成教材第21页“想想做做”第4题。 引导学生看图,并说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 第(1)题组织学生直接计算,第(2)题先让学生讨论,再组织交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二单元 千米和吨 课题:认识吨 第 2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体,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通过想象和推理初步建立1吨的概念,培养用吨这个单位估计物体质量的能力。 2.知道并掌握1吨=1000千克,学会吨和千克之间的换算方法。 教学重点: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1吨=1000千克,学会吨与千克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形成印象。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提问:我们已经学过哪些质量单位?(克、千克)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师板书:1千克=1000克 2.谈话:同学们,课前老师请大家去观察和了解货车的载重量,谁愿意把你了解到的信息与大家交流? 课件出示教材第22页图片,提问:老师也搜集了一些这样的图片,码头上这些集装箱,火车皮所运送的都是很重的或大宗的物品,通常用什么作单位呢?(吨)明确:吨可以用字母“t”表示。 指出:计量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不用千克作单位。今天我们就一块学习另一个比千克还大的质量单位——吨。 二、交流共享 1.直观感知,初步认识吨。 (1)课件出示一袋100千克的大米。 谈话:一袋大米重100千克。你平常见过这样的一袋大米吗?提过它吗?提过的说说感受。 学生回答,交流感受。 课件演示,一袋袋地出示,学生跟着100千克、200千克地数,贴满10张。提问:每袋100千克,10袋多少千克?(板书:1000千克) 指出:1000千克就是1吨,即:1吨=1000千克。(板书:1吨=1000千克) 2.结合实际,进一步认识吨。 (1)师:课前我们测量了自己的体重,你的体重是多少?(指名回答) 教师请体重大约是25千克的同学站起来。 谈话:三年级的小学生大约重25千克,4个学生的体重约是100千克。 引导学生想象:如果把这4个学生都压在你身上,感觉怎么样?100千克重不重?想象一下,如果把40个学生全都叠在你身上,会怎样?1000千克重不重? 提问:估算一下,小组里所有同学的体重大约有多少千克?全班同学的体重呢?全班同学的体重相加,有1吨吗? 学生进行估算,并汇报。 (2)实物出示装有10千克水的水桶,指名上来掂一掂。 提问:觉得重吗?这是10千克的水,10桶这样的水是100千克,多少桶这样的水是1吨? (3)小结:称比较重的或大宗的物品,通常用吨作单位。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22页“想想做做”第1题。 指导学生看图,让学生说说图中每种物体重1吨,各有多少? 总结汇报:一头牛重500千克,有2头牛刚好是1吨;一袋水泥重50千克,20袋水泥重1吨;一头猪重100千克,10头猪重1吨;一桶油重200千克,5桶油重1吨。 2.完成教材第22页“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吨与千克的单位换算,交流时,说说自己思考的过程。 3.完成教材第22页“想想做做”第6题。 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观察,并说说从图中得到哪些信息。 提问:能用什么方法来计算? 学生完成后,展示学生的不同解法。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二单元 千米和吨 课题:练习三 第 3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加强对千米和吨的认识,能利用它们之间的进率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2.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单位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实际,运用千米和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1.提问: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长度和质量单位?(板书:千米 吨) 2.举例说明,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千米?什么情况下使用吨? 3.小马虎写了一篇数学日记,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件出示) 周末,我和小精明约好上动物园参观。我一起床就冲到卫生间,在牙刷上挤上2千克的牙膏开始刷牙,并洗了脸。妈妈给我准备了一杯250千克的牛奶和一个400千克的面包。我吃完早餐,来到动物园。动物园里的动物可真多呀!有重45吨的小羊,4千克的大象,80克的小熊猫,真可爱!我们还看见一辆满载约4克粮食的大货车正在动物园门口卸货呢! 引导:说一说,你觉得这篇日记可笑的地方在哪里?应该怎么改? 二、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24页“练习三”第1题。 出示题目,让学生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填完后让学生读一读,最后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24页“练习三”第2题。 (1)说一说:米和千米、千克与吨之间的进率。 师归纳:米和千米、千克与吨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 板书:1000米=1千米 1000千克=1吨 (2)填一填:让学生将结果填入括号内。 3.完成教材第24页“练习三”第3题。 (1)让学生看图,读题。提问: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2)让学生依次解决教材上的问题。 4.完成教材第25页“练习三”第4题。 先出示图,让学生读题,并了解题中所提供的信息。再让学生列式,并说明列式的理由。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25页“练习三”第5题。 先让学生读题,然后指名口答,并让学生说说解题依据。 2.完成教材第25页“练习三”第6题。 先让学生看懂题意,了解题中所提供的信息,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然后让学生列式解答,再组织交流。 3.完成教材第25页“练习三”第7题。 先让学生读题,重点理解“动车从上海出发经过南京开往北京”指的是哪些路程。再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最后组织交流,并让学生说出解决问题的过程。 4.完成教材第25页“练习三”第8题。 先让学生同桌之间交流课前了解到的黑龙江、黄河、长江和珠江的长度,并填写表格,再指名汇报。 5.完成教材第25页“练习三”思考题。 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最后指名汇报结果。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三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 第 1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题中的条件和问题,选择分析问题的思路,分析题目表示的数量关系,进而培养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养成认真审题,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发展学生连贯、有序、有层次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如何从问题开始想,根据问题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根据问题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谈话:同学们,你们有去过商场购物吗? 出示商场购物情境图,提问:如果你有100元,这些商品你想买什么?还剩多少元? 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时启发引导。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1。 (1)出示教材第27页例1情境图。 谈话:小明和爸爸今天也到商场购物,它们带300元去运动服饰商店购物。他们可能买什么? 利用课件把画面集中放大到运动服饰和运动鞋的场景中,让学生认真观察画面。 提问:小明和爸爸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可能花多少元? 学生计算,并说出多种可能,教师相应板书。 明确: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因为选择不同,有多种选法。购买不同价格的运动服和运动鞋,剩下的钱是不同的。 (2)出示问题:小明和爸爸带300元,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最多剩下多少元? 先让学生同桌互相讨论:最多剩下多少元?再指名汇报。 师小结:购买的商品价格最低,剩下的钱就最多。 提问:你能根据问题说出数量之间的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吗? 学生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 学生汇报交流: ①剩下的钱等于带来的钱减去用去的钱,可以先算用去多少元。 ②求最多剩下多少元,可以先算购买价格最低的运动服和运动鞋一共要用多少元。 引导:先想想每一步可以怎样算,再列式解答。 学生列式,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①一共用去多少元?130+85=215(元) ②剩下多少元?300-215=85(元) (3)想一想:如果买3顶帽子,付出100元,最少找回多少元? 提问:你能根据问题说出数量之间的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吗? 学生汇报交流。 引导:先想想每一步可以怎样算,再列式解答。 ①最多用去多少元?24×3=72(元) ②最少找回多少元?100-72=28(元) 2.思考: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学生自由发言,师小结:我们要在读题后要弄清题目里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可以从问题开始想,根据问题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要根据题中的条件和问题,选择分析问题的思路。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28页“想想做做”第1题。 根据问题说出数量关系式,并说说缺少什么条件。 (1)出示问题(1),引导分析:从“桃树比梨树多多少棵”想到的数量关系是什么? 追问:有了这样的数量关系,要求这个问题,还缺少什么条件? (2)学生独立分析问题(2),先根据问题写出数量关系,再说说缺少什么条件。 教师强调:在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时,关键是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完成教材第28页“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观察表格,并说明题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得到启发。 提示:要求足球组的人数,可以先算篮球组和田径组的人数之和,再将总人数减去篮球组和田径组的人数之和,即可求得足球组的人数。 3.完成教材第29页“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并在交流中互相启发,加深理解。汇报解决问题的思路时,让学生说说每道题的数量关系。 师提示:这两题都要先算四个茶杯的总价。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三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 第 2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策略,学会通过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决与倍有关的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及相应的变式问题。 2.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探究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用线段图辅助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谈话:同学们,咱们身上穿的上衣和裤子是谁买的?你有自己去买过吗?今天,我们就去商场看看。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2。 课件出示教材第29页例2的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 (1)理解题意。 让学生观察情境图,说说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2)画线段图。 提出问题:上衣的价钱是裤子的3倍,买一套衣服要用多少元? 追问:你能理解买一套衣服的意思吗? 引导: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呢?今天我们还请来了一位数学小助手,它的名字叫线段图。我们可以借助线段图来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①先画一条线段表示出裤子的价钱。(在黑板上画出表示裤子价钱的线段) 48元 裤子 ②上衣价钱的线段该怎么表示?画多长呢?(学生讨论) 引导:上衣的价钱是裤子的3倍,要画这样的3份。(指名板演) ?元 48元 裤子 上衣 (3)列式解答。 你能根据问题说出数量之间的关系吗?你是怎么列式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 ①方法一:先算买一件上衣要用多少元,48×3=144(元);再算买一套衣服要用多少元,144+48=192(元)。 ②方法二:先算一套衣服一共有几个48,1+3=4;再算买一套衣服要用多少元,48×4=192(元)。 2.想一想:如果求买一件上衣比买一条裤子多用多少元,应该怎样解答? (1)提问:你能说出这道题的数量关系吗? 学生讨论,说出数量关系式。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上衣的单价-裤子的单价=上衣比裤子多用多少元 引导思考:在这个数量关系里,哪一个量是直接告诉我们的?(裤子48元)要先求的是哪一部分?(上衣的价钱)和上面一题相比,什么不变?(已知条件)什么变了?(所求问题)问题改了,线段图要不要改?怎样改? 学生尝试画图,教师巡视指导。 提问:你能指出所求问题是哪一部分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黑板上改线段图: 48元 ?元 裤子 上衣 (2)追问:现在你能解答这道题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交流反馈回答,教师板书。 3.比较:上面两题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解答的过程呢?(学生讨论) 指名回答,教师适时引导。 相同点:(1)已知条件相同,问题不同。(2)都可以根据问题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3)题中的数量关系不同,解题的方法也不同。(4)上衣的价格不知道,都要先算买一件上衣多少元。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31页“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读线段图,根据问题说出数量关系式,并说说各可以先算什么。 2.完成教材第31页“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阅读小芸和小力的话,并说说从中获得的信息。 学生独立填表,完成后可以与同桌交流自己的解题思路。 教师巡视,适时进行引导。 3.完成教材第31页“想想做做”第3题。 先指名说说所求的问题是什么,数量关系是什么,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出线段图,表示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再让学生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让学生独立计算。最后集体交流订正。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三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课题:练习四 第 3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灵活运用合适的策略整理相关信息,感受画线段图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常用策略。 2.通过观察、交流、迁移等活动,提高学生运用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感受运用策略整理信息的必要性,提高运用策略的能力。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借助从问题想起和画线段图的策略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本节课我们将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复习。 完成教材第32页“练习四”第1题。 (1)出示题目,让学生根据问题说出数量之间的关系,确定先算什么。 分析:①还剩的米数等于总长度减去已修的米数;②求还剩的米数,等于总长度减去8天修的米数。 指名列式解答,师板书: 已修的米数:45×8=360(米) 还剩的米数:520-360=160(米) (2)出示线段图,让学生先说说这道题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然后说出问题的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指名列式解答。 面粉的袋数:60-22=38(袋) 一共的袋数:60+38=98(袋) 二、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32页“练习四”第2题。 (1)让学生阅读题目的已知条件,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让学生说出数量关系,画出线段图,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列式解答。师板书。 (3)提问:要求楼下比楼上多多少个座位,我们必须知道什么条件?你能将上题的线段图改一改吗?师板书。 追问:什么变了?什么不变?数量关系变了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完成教材第33页“练习四”第7题。 提问:从问题想起,要求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缺少什么条件? 出示两幅情境图,让学生讨论: ①你能看懂两幅图吗?小宁走到的地方一样吗? ②小宁走了多少米? 600-300=300(米) ③怎样求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 300÷5=60(米) 4.完成教材第33页“练习四”第8题。 出示问题(1),并提问:从问题开始,要求一共缴纳的水费,数量关系式是什么?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出示问题(2),让学生仔细读题,说出数量关系,再列式解答。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32页“练习四”第4题。 解决问题(1):让学生先读题,从问题想起,说说数量关系,画出线段图,再列式解答。 解决问题(2):在问题(1)的基础上,说出数量关系,更改线段图,再列式解答。 2.完成教材第32页“练习四”第5题。 提问:这两题的问题是什么?数量关系是什么?解题过程相同吗?为什么? 学生列式解答,并反馈交流: (1)32×3=96(页) 150-96=54(页) (2)40+32=72(页) 150-72=78(页) 3.完成教材第33页“练习四”第10题。 出示题目,让学生读一读,并提问:怎么比?(求出每袋多少元) 让学生先计算,再汇报交流。 4.完成教材第33页“练习四”思考题。 让学生读题,并用线段图表示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7岁 ?岁 ?岁 小芳 妈妈 师讲解:从线段图中分析,妈妈比小芳多出的27岁,正好是小芳岁数的3倍,小芳的年龄是27÷3=9(岁),妈妈是9×4=36(岁)。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你能用学会的知识解决我们身边的问题吗? 五、课堂作业 《补》 第四单元 混合运算 课题: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一) 第 1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不含小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进行计算。 2.在学习活动中增强类比迁移和抽象概括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脱式计算。 35-4+27 6×3÷2 让学生计算,说说计算的过程。 2.揭题:在混合运算里加减是同一级,乘除是同一级,当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时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那么,如果一道算是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该怎样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混合运算。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1。 (1)课件出示教材第34页例1货架图。 谈话:星期天,小军和小晴一起到文具店买文具。(指名读读货架上物品的单价) 课件出示问题(1),并提问:要求一共用去多少元,先要算什么?(先要算3本笔记本多少元) 指名列式解答,教师板书: 5×3=15(元) 15+20=35(元) 引导:你能根据上面的分步算式列出综合算式吗? 指名列式,教师板书: 5×3+20 引导思考:观察这个算式,和以前学过的混合运算的算式有什么不同? (2)学习运算顺序。 提问:根据刚才的提示,你知道这道题应该先算什么吗? 明确:用脱式计算两步式题时,要先在原题下面的左边写“=”,再在“=”后面写第一步运算的结果,没能参加运算的部分要照抄下来,接着对齐上面的“=”,在下一行写“=”,并在“=”后面写第二步运算的结果。 让学生观察算式,引导学生说明在这个算式中先算哪一步,教师适时板书。 师:根据刚才的分析,你能自己写出这些题目的脱式计算吗?试一试。 让学生拿出练习本试着算一算,师强调:没有参加运算的部分要照抄下来。 (3)出示问题(2),让学生思考讨论:先求什么?为什么? (要求找回多少元,可以从50元里去掉2盒水彩笔的钱) 提问:你能列出综合算式吗? 学生列式:50-15×2 追问:观察这道题,和上一题有什么区别? 引导思考:这里有乘法和减法,我们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让学生观察算式,说明在这个算式中先算哪一步,教师适时板书。 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 2.总结运算顺序。 出示:5×3+20 50-15×2 提问:观察这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总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法,又有加、减法,不管乘法在前面或在后面,要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35页“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学生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让学生完成计算。 2.完成教材第35页“想想做做”第4题。 让学生先计算出每组上面的得数,再和下面的数进行比较。最后集体交流,说说计算的方法。 3.完成教材第35页“想想做做”第5题。 让学生先读题,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再列式解答,最后交流汇报。 师强调:第(1)题,先算4张成人票的价钱,再算应付多少元,列综合算式是15×4+8。第(2)题,先算12张儿童票的价钱,再算应找回多少元,列综合算式是100-12×8。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四单元 混合运算 课题: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二) 第 2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联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悟、理解并掌握含有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能正确进行计算,并能用含有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2.在学习的活动中,增强学生类比迁移和抽象概括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含有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掌握含有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计算下面各题。 18-8×3 4×5-10 学生计算,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揭题:上节课我们在购物商场解决了小军和小晴的购物问题,这节课我们继续解决问题。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2。 (1)出示教材第36页例2情境图,让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理解题意。 提出问题:买1支钢笔和1个订书机,一共应付多少元? 引导:根据这个问题,我们要先知道什么?(1支钢笔和1个订书机的价钱)题中直接告诉我们什么?没有直接告诉我们的是什么?与这个问题相关联的是什么条件? (2)思考:怎样求出一共应付多少元?你能列综合算式解答吗? 让学生先独立列式,再交流。 指名汇报,教师板书: 40÷5+12 12+40÷5 说说每一步列式表示的是什么? 这两道算式我们都先求的是什么?(一支钢笔的价钱) 明确:40÷5表示一支钢笔的价钱。12是一个订书机的价钱,相加表示一共应付的价钱。 那么我们在计算时应该先算什么呢?互相说一说。 指名回答。(先求一支钢笔的价钱,先算算式40÷5) 学生计算,指定两名学生板演,订正时要提醒学生注意书写格式。 40÷5+12 12+40÷5 =8+12 =12+8 =20(元) =20(元) (3)总结运算顺序。 出示:40÷5+12 12+40÷5 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是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计算时要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今天的这两道算式是含有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计算时应该先算什么? 明确:把乘法换成除法的,计算的时候也要先算除法,再算加、减法。 2.试一试。 出示题目,让学生先读题,理解题意,再列出综合算式,最后指名汇报交流。 学生列式:15-40÷5。 引导:在这个算式里,“40÷5”表示什么?(求一支钢笔的价钱) 追问:这道算式,既有减法又有除法,应该先算什么? (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指名板演: 15-40÷5 =15-8 =7(元)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37页“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说说每题应先算什么,再计算。 2.完成教材第37页“想想做做”第3题。 先让学生估计出上下两题哪一题的得数大一些,并说说估计的方法。再让学生独立计算比较,集体交流,说说计算的方法,验证自己的估计是否合理。 3.完成教材第37页“想想做做”第4题。 先让学生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然后全班汇报,教师结合学生错例适当追问,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四单元 混合运算 课题: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第 3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根据实际情境,让学生体会括号能改变原来运算顺序的作用。 2.在探索与交流中体会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体会括号能改变原来运算顺序的作用,理解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口算,说说运算的顺序。 (1)出示:56-8+9= 49÷7×4= 说说这两题是什么样的题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这两题是同一级的运算,从左往右计算) (2)出示:7×7-5 77-42÷7 说说这两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2.小明是个粗心的孩子,他在计算15-6×2时,得到的结果是18,你知道他在计算时犯了什么错误? 让学生讨论,指名回答:小明的运算顺序是错的,他先算减法,再算乘法。 追问:对于15-6×2,如果要先算减法,有办法?(添上小括号) 3.揭题: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3。 (1)理解题意。 出示教材第38页例3情境图及问题。 提问:要求这个问题,应该先求什么?(买1个书包后还剩多少元) 引导:怎样列式? 50-20=30(元) 追问:每本笔记本是5元,30元可以买几本? 30÷5=6(本) 提问:刚才我们列的是分步算式,怎样列综合算式? 让学生讨论后,指名回答,教师板书相应算式。 学生可能回答:50-20÷5。 (2)学习算理。 引导:“50-20÷5”根据我们上节课所学应该是先算除法,再算减法,和我们分步列式中的先算减法再算除法的计算顺序不同,如何才能使这道算式先算减法再算除法? 学生讨论并回答。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进行引导:小括号的作用可大了,算式里添上小括号,不管小括号里是加、减法还是乘、除法,都要先算小括号里的算式。 教师板书添上小括号: 提问:现在这道题,变成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并指明学生板演。 师生总结:先算“50-20”,在“50-20”的下面画出横线,再进行计算。 (50-20)÷5 = 30÷5 = 6(本) 2.试一试。 出示:(42-18)×30 95-(24+50) 让学生尝试解答,教师巡视,参与学生的自主学习并寻找错例。 学生完成后集体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说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 3.归纳小结。 我们在计算混合运算时,一定要先分析,确定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像这样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里,不管括号里是加、减法还是乘、除法,都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38、39页“想想做做”第1、2题。 让学生先用线画出每题应先算什么,再进行计算,最后集体交流订正。 2.完成教材第39页“想想做做”第3题。 (1)让学生说说每道题应先算什么,再计算。 (2)提问:变式和原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3.完成教材第39页“想想做做”第4题。 (1)让学生先读题,在列综合算式。 (2)学生交流汇报自主学习成果,交流内容包括:问题是怎么解决的,每一步列式的含义、列综合算式时应注意什么。 (3)教师适时评析错例(如综合算式时忘了加括号)。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四单元 混合运算 课题:练习五 第 4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巩固对混合运算顺序的理解和掌握。 2.能通过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巩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谈话:本单元我们学习了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请同学们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课件出示) 在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中,要先算( )再算( );如果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 )。 二、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40页“练习五”第1题。 让学生直接把得数写在书上,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40页“练习五”第2题。 (1)先指名回答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再让学生独立完成计算。 (2)比较每组题的运算顺序和计算结果,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3.完成教材第40页“练习五”第3题。 先指名回答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再让学生独立完成计算,然后集体订正。 4.完成教材第40页“练习五”第4题。 让学生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引导:分析各题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算的,然后全班订正,教师结合学生的错例适当追问。 5.完成教材第40页“练习五”第5题。 让学生先读题,理解题意,找出题中的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列式解答,指名汇报答案,教师适时作出评价。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40页“练习五”第6题。 (1)先让学生与同桌说一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再让学生独立计算。 (2)比一比每组题目的运算顺序和得数,说说发现了什么。 (3)小结:一个数连续减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这两个数的和;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2.完成教材第41页“练习五”第7题。 要求:不计算,比较两道算式的大小。 3.完成教材第41页“练习五”第8题。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说说运算顺序。 4.完成教材第41页“练习五”第9题。 (1)让学生仔细读题,理解题意。 提问:要解决“平均每天看多少页?”你认为应该先求什么?(5天看了多少页)你能列出综合算式吗? 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说出解决的方案,并在练习本上表示出来。 汇报交流,教师板书: (132-72)÷5 (2)引导:“如果只能借阅9天”说明剩下的书只能几天看完?你能列综合算式吗? 师根据汇报板书。 5.完成教材第41页“练习五”第10题。 让学生观察图形,阅读题目。 引导:从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中,你读懂了什么?要求长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什么?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全班交流,指名说说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四单元 混合运算 课题:算“24点” 第 5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算“24点”的基本方法,并在游戏中巩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激励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算“24点”的规则和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会用4张牌算“24点”。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教师手持扑克牌,谈话:认识它吗?它有几种花色?几个数字?是的,这是一副小小的扑克牌,用它能玩几十种游戏,同学们,你会用扑克牌玩哪些游戏? 学生自由发言。 揭题:这节课我们来玩一种和数学有关的扑克游戏——算“24点”。 提问:你会玩算“24点”吗?能否说说怎么玩?结合学生的介绍,教师出示游戏规则:(1)每人准备扑克牌A~10各一张(A表示1);(2)在我们准备的扑克牌中拿出几张牌,利用学过的加、减、乘、除进行计算,使最后的结果是24。但要注意:每张牌只能用一次。 二、交流共享 1.新手教程。 (1)课件出示扑克牌3。 谈话:加入不限定你出几张牌,我的手上有一张“3”的扑克牌,你手上的牌出几,就能和我的这张牌计算得出24。 方法一:出8,三八二十四。 方法二:出3和7,三七二十一,加3就是24。 方法三:出3和9,三九二十七,27减3就是24。 …… (2)课件依次出示扑克牌2、4、6、8、10、12,让学生说出如何算出24。 归纳并提问:刚才同学们除了用上三八二十四、四六二十四,还想到了其他的一些方法,看来凑成24的方法还是很多的。你知道哪些数比较容易算出24吗? 2.闯关。 第一关:基础闯关。 (1)课件出示3张牌:7、6、3。 谈话:联系这3个数,哪些数能让你直接想到24。 (6,因为四六二十四;3,因为三八二十四) 引导:根据6去找4,能通过另外两张牌找到4吗?怎么找?根据3去找8,能通过另外两张牌找到8吗?(不能)那么,这3张牌应该怎样才能得到24? 学生思考后得出:7-3=4,4×6=24。 (2)课件出示3张牌:7、8、9。 学生互相讨论,说说自己的想法。 引导:这里有8,如果去找3,行吗?(不行)那该怎么办? 提示:如果乘不行,就用加法试一试。 学生试算出汇报,教师板书: 7+8=15 15+9=24 小结:我们在算“24点”时,当一种方法行不通时,可以换其他方法再进行试算。 (3)组织活动:分小组,用下面各组牌上的3个数算出24。 课件出示以下三组牌: 第一组:2、3、4 第二组:3、8、9 第三组:3、5、9 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然后把各自的想法写出来,最后汇报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 2、3、4: 2×3×4 3、8、9:9÷3×8 3、5、9: 3×5+9 (4)教师任意摸3张扑克牌,让学生比赛算“24点”,对算得又快又准的学生予以表扬,并明确:有些是算不出“24点”的。 第二关:挑战自我。 谈话:下面加大游戏难度,刚才我们用的是3张牌,现在我们用4张牌,游戏规则还是一样,注意:每张牌只能计算一次。 课件出示4张牌:A、2、5、8 提示:这里的A代表数字1。先和同桌交流想法,然后写在本子上。 指名汇报,教师板书: ①5+1=6 8÷2=4 6×4=24 ②5-2=3 8÷1=8 3×8=24 ③1+5=6 6÷2=3 3×8=24 学生还可能得出不同的算式,如:(5-1)×(8-2)、2×(5+8-1)、(5-2)×8×1等,教师应给予鼓励。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43页“试一试”: 你能用下面每组4张扑克牌上的数算得24吗? 让学生说方法,教师适时指导。 第一组:8-7=1 1+5=6 6×4=24 第二组:9-7=2 2×4=8 3×8=24或9-7=2 3×4=12 2×12=24或3×9=27 27-7=20 20+4=24 第三组:6÷2=3 3+1=4 4×6=24或6+6=12 12×1×2=24 2.比一比。 教师讲解比赛规则:四人一组,各人从自己的扑克牌中任意拿出一张,谁先算得24,谁就获胜。如果计算的结果得不到24,就换牌再算。 学生进行游戏,教师巡视。收集学生算不出的加以展示,并让其他学生进行计算。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五单元 年、月、日 课题:年、月、日 第 1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收集、观察、统计等过程,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能正确判断大月、小月。 2.通过年、月、日的学习,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掌握大月、小月的判断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提问:你知道你出生的具体时间吗? 让学生自由发言。 追问:×年×月×日,有的同学还知道×时×分,你知道这些信息里都包含哪些信息吗?(年、月、日、时、分) 2.解题:这些都是时间单位,我们已经认识了时、分、秒,这节课我们要认识年、月、日。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1。 (1)观察、统计。 学生分组探究课前准备的2014年年历,把年历中每个月的天数填入下表: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天数 (2)小组交流。 学生在独立观察、思考、统计的基础上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统计结果。 指名展示统计结果,教师相应板书。 讨论:观察黑板上2014年的统计表,你发现了什么? 介绍:一年有12个月,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有30天的月份是小月。 引导:把上面表格中的大月涂上红色,小月涂上绿色。观察表格,你有什么发现? (3)认识大月、小月。 介绍:一年有12个月,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有30天的月份是小月。 引导:把上面表格中的大月涂上红色,小月涂上绿色。观察表格,你有什么发现? 指名口答,教师适时归纳。 ①大月有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小月有4月、6月、9月、11月。 ②一年中有7个大月,4个小月。 ③2月有28天,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4)记忆大月、小月。 提问:你有办法记住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吗? 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相关知识进行交流,教师适时归纳。 ①7月和8月是连续的两个大月,7月以前的单数月是大月,8月以后的双数月是大月。 ②拳头记忆法:(出示教材第45页拳头图)教师边演示边口头讲解用拳头记忆大月、小月的方法,要求学生边看、边听、边跟着学。 ③儿歌记忆法: a.7个大月心中装,七前单数七后双。 b.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 2.试一试。 提问:2014年全年有多少天?你是怎样算的? 学生小组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并在练习本上写出过程。 指名交流,汇报。 学生汇报预设: 方法一:将每个月的天数加起来: 31+28+31+30+31+30+31+31+30+31+30+31=365(天) 方法二:将大月的总天数、小月的总天数和2月的天数加起来: 31×7+30×4+28=365(天) (让学生重点掌握方法二) 小结:2014年全年有365天。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46页“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先交流题中节日的具体日期,再独立在年历上圈出来,最后集体订正答案。 2.完成教材第46页“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在今年的年历上圈出六一国际儿童节、五一国际劳动节和三八妇女节,并说说分别是星期几。 学生完成后,指名汇报,全班交流。 3.完成教材第46页“想想做做”第3、4题。 学生先填空,再集体交流,最后订正答案。 4.完成教材第46页“想想做做”第5题。 让学生观察年历,讨论交流,教师适时引导:元旦是每年的第一天,也就是1月1日,今年的最后一天过完了,下一天就是下一年的元旦。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五单元 年、月、日 课题:认识平年和闰年 第 2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平年、闰年的基本含义,初步了解“四年一闰”的道理。 2.掌握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并能解决一些有关的生活问题。 3.能积极参与寻找、发现平年与闰年的关系,对数学产生好奇心与求知欲。 教学重点:发现并掌握平年和闰年的判断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判断年份数是整百数的年份是否是闰年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谈话:小华每次过生日都要种一棵“生日树”,她在12岁生日那天种下了第3棵“生日树”。你知道她的生日是哪一天吗? 学生自由发言、交流,教师不做评价。 2.揭题:学习了本节课之后,你就会明白原因了。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2。 (1)课件分别出示2005~2016年的年历,将每年的2月份用不同的色块提炼并排列起来。 引导:这是2015~2016年2月的天数,依次观察,每年的2月有多少天?填在下面的表格里。 年份(年) 2005 …… 2014 2015 2016 2月的天数(天) (2)组织交流。 ①反馈填写结果。(学生说,教师板书) 年份(年) 2005 …… 2014 2015 2016 2月的天数(天) 28 …… 28 28 29 ②引导观察: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2008、2012、2016年的2月有29天,其他年份的2月有28天) ③揭示平年和闰年的含义:根据2月天数的不同,我们把年份分为两种,2月只有28天的年份是平年,有29天的年份是闰年。(板书) (3)探究判断平年和闰年的方法。 提问:仔细观察表格,平年和闰年的出现是随意的,还是有一定的规律?你发现它们有什么规律? 指名回答并引导学生共同发现“四年一闰”的规律,再让大家将表格中的闰年圈出来。 通常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公历年份数除以4没有余数的一般是闰年。公历年份数是整百数的,必须除以400没有余数才是闰年。例如,2000年是闰年,而2100年是平年。 (4)提问:现在大家知道小华的生日是在哪一天了吗? 学生根据平年和闰年的知识回答:2月29日。 2.数学文化。 谈话:同学们,你们想知道为什么会有“四年一闰”的规律吗?这里面包含很多的天文知识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本第48页“你知道吗”的内容。 指名阅读短文,并让学生解释“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的意思。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并板书:公历年份数是整百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要求学生举例说明“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 如2000年、1600年是闰年,2100年、1800年、1700年是平年。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48页“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平年和闰年的判断方法,再指名回答,最后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48页“想想做做”第3题。 提问:你知道什么是季度吗?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明确:一年有4个季度,把12个月平均分成4份,每3个月是一个季度。 师出示表格并追问:你能算出今年每个季度的天数吗? 学生计算,并说说计算的方法。 追问:今年是平年还是闰年?(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答)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五单元 年、月、日 课题:练习六 第 3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强化学生对年、月、日之间关系的理解。 2.让学生体会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教学重点:强化学生对年、月、日之间关系的理解。 教学难点:体会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必然联系。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1.课件出示表格,并让学生填写表格。 年 ( )个月 大月 小月 2.填空:平年的2月有( )天,全年有( )天;闰年的2月有( )天,全年有( )天。通常每( )年里有( )个平年,( )个闰年。公历年份数除以( )没有余数的一般是闰年;公历年份数是整百数的,必须除以( )没有余数才是闰年。 二、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49页“练习六”第1题。 引导猜测:小明的生日是下个月的第1天,你知道是几月几日吗? 要求:请用类似“我的生日在教师节前两天”的语言描述自己的生日让其他同学猜。 2.完成教材第49页“练习六”第2题。 (1)提问:你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吗?在今年的年历上把它们圈出来。 (2)追问:爸爸、妈妈的生日过了吗?在爸爸、妈妈的生日这一天,你为他们做了什么?还没有过的同学,你打算怎样给爸爸、妈妈过生日? 3.完成教材第49页“练习六”第3题。 让学生根据题意,挑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月份,找出×月1日是星期几,制作一个月历,并完成以下要求。 (1)在表中圈出节日、纪念日。 (2)算一算这个月一共上课多少天,休息多少天? (3)你还想说些什么?在小组里说一说。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50页“动手做”。 学生拿出准备好的月历卡,四人一组做框数游戏。 (1)要求:每次用长方形横着框出3个数,说说这3个数之间的关系,算出它们的和。 先指名回答,再将学生的算式随机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寻找规律。 得出:三个数的和是中间数的3倍。 (2)要求:每次用长方形竖着框出3个数,说说这3个数之间的关系,算出它们的和。 先指名回答,再将学生的算式随机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寻找规律。 得出:三个数的和是中间数的3倍。 (3)追问:还可以框出几个数?怎样框?试一试。 2.出示教材第50页“你知道吗”内容。 提问:同学们,我们平常所说的一年四季和一年的四个季度一样吗? 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说说从文中你知道了什么。 指名回答,明确:一年四季与一年的四个季度是有区别的。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五单元 年、月、日 课题:24时计时法 第 4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生活中的时间。 2.能进行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之间的相互转换。 教学重点: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教学难点:理解和发现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能正确进行互换。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谈话:羊村要召开羊羊运动会,这一天,懒羊羊通知喜羊羊:“明天5时到羊村体育场参加跑步比赛。”第二天,喜羊羊天没亮就出发了,早上5时赶到体育场却发现一个小伙伴也没有,一直等到傍晚5时才开始比赛,这是怎么回事?(学生自由发表各自意见) 师:原来,一天有2个5时,懒羊羊在通知的时候没有说明是早上的5时,懒羊羊在通知的时候没有说明是早上的5时,还是傍晚的5时,导致喜羊羊在早上5时就到了达了。生活中经常因为这样的描述出现错误,为了简易、不出错,广播、电视等部门都用24时计时法。 2.揭题:本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下24时计时法的相关知识。 二、交流共享 1.出示教材第51页例3的节目预告表。 提问:这是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的节目预告表,你从中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追问:怎么会有14:00呢? 引导学生明确:这里用的是24时计时法,14:00是下午2时。 2.课件演示钟表。 (1)出示倒计时的场面,提问:见过这个场面吗?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一起倒计时,当我们倒数到1的那一瞬间,钟面上的时针、分针、秒针都指到了几?(12)这个时刻意味着什么? (2)课件演示(时间) 结合演示,教师介绍:新的一天开始了,此时是几时?(夜里12时),月亮高高挂,我们正在睡觉,时间继续走,早上8时,我们在哪里?(学校)时间继续走,中午12时,我们回到家,在家里吃饭。到这时,时间已经悄悄走过了钟面的一圈,回到了12时,时间继续走,开始第二圈的旅程,到了晚上8时,我们要上床睡觉了。当时间走到晚上12时时,这一天就过去了,它又将开始新的一天。 提问:现在时针一共走了几圈?(结合彩条,让学生看清走了2个12,是2圈)一共走了多少个小时?(24小时) 小结。 3.介绍24时计时法。 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针走一圈的时刻时,钟面上的时针指几就是几时,表示时针走第二圈的时刻时,钟面上时针所指的数加上12就是24时计时法的时刻。 4.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的关系。 提问: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引导学生明确:(1)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时,这个时刻从0时起过了几小时,就直接说几时;而普通计时法为了区别两个不同的时段,要在时间前面加上凌晨、早上、下午、晚上等词。(2)中午12时之前表示的时刻相同,1时之后,表示的时刻相差12小时。 追问:16:00是下午几时?18:30呢?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16:00是下午4时,18:30是下午6时30分。 三、反馈完善 1.说一说:羊村运动会上喜羊羊早到是谁的错?如果你是懒羊羊你会怎样通知喜羊羊? 让学生用两种计时法分别描述:明天下午5时或明天17时。 2.完成教材第52页“想想做做”第1题。 提问:钟面上的时间用24时计时法表示,各是几时? 让学生小组讨论,说说自己的想法,并指明汇报。 3.完成教材第52页“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图标,提问:你认识这个图标吗?(禁止机动车通行),7:30~18:30表示什么?从上午几时几分到下午几时几分禁止机动车通行? (提醒学生将24时计时法转换成普通计时法) 4.完成教材第52页“想想做做”第4题。 提示:钟面上表示的时间可能是上午,也可能是下午,可能是白天,也可能是晚上。 让学生在小组内议一议、说一说。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五单元 年、月、日 课题:计算经过的时间 第 5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学会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 2.进一步感知和体验时间,逐步建立时间观念。 教学重点:学会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 教学难点: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24时计时法,你能说说什么是24时计时法吗? 学生回顾24时计时法。 出示教材第53页的节目预告表,并提问:你能把这些时刻改成普通计时法吗? 指名汇报后引入课题:这是我们上节课学习的24时计时法,24时计时法还能帮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很多实际问题,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学习新的知识。 二、交流共享 1.计算整时到整时经过的时间。 (1)出示例4,提出问题。 提问:这张预告表上的节目你喜欢吗?最喜欢哪一个节目?根据你的观察,你觉得哪个节目播放的时间会长一些?你是怎么想的? 引导:播放的时间是这个节目从开始到下个节目开始的时间,《动画剧场》从什么时候开始?(14:00)什么时候结束?(16:00)一共播放了多长时间? 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再在小组里交流算法。 师:钟面上是从2:00到3:00经过几小时?(1小时)从3:00到4:00经过几小时?(1小时)一共就是经过几个小时?(2小时) 指名上台拨一拨,并让学生尝试画线段图表示。 提示:画线段图时只要画出经过的时间的开始和结束部分。 明确:从14:00到16:00经过的时间,还可以用减法计算,根据“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的时间”可算出播放时间。 16-14=2(时) 2.计算非整时经过的时间。 谈话:刚才我们计算了《动画剧场》播放的时间,现在我们再来算一算《智慧树》播放的时间。(出示教材第53页“试一试”问题)仔细观察,《智慧树》从什么时刻开始播出,什么时刻结束?(8:10播出,8:40结束)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讨论交流,然后组织学生集体讨论,教师结合学生的思路,用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 出示线段图:说说线段图的起点和终点。 追问:8:10应该怎样表示?中间的这段线应该平均分成几份? 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开始时8:10,应该把8时和9时这一段平均分成6份,表示60分钟。 教师演示从8:10到8:40,用不同颜色的线段表示出来。 提问:现在你能计算从8:10到8:40这段时间有多长吗? 学生计算,指名汇报,说说计算方法,教师板书: 40-10=30(分)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54页“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情境图,提问:根据这个情境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提出问题:这个图书室每天的借书时间有多长?应如何解答? 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再在小组内交流算法。 引导:先分别算出两个时段的时间,再把两段的时间相加,就是每天借书的时间。 用减法算:13-12=1(时) 17-15=2(时) 1+2=3(时) 2.完成教材第54页“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题目,指导学生看题,理解题意。让学生具体说说题中有哪几个商店,它们的营业时间分别是怎样安排的。 提问:算一算每个商店每天各营业多少小时?哪个商店的营业时间长? 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解答,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生的做题情况。鼓励学生勇敢表达自己的解题思路,最后师生共讲评。 3.完成教材第54页“想想做做”第3题。 出示题目,学生读题,指名说说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提问:能直接用下午5时减上午9时吗?怎么办?你能用线段图表示出来吗? 学生交流讨论,进行画图,教师巡视指导。 小结:如果两个时刻不在同一时段,可以将普通计时法时间转换成24时计时法再计算。 4.完成教材第54页“想想做做”第5题。 (1)引导:小明是几时睡觉的?什么时候起床的?这个时间从第一天晚上的8时跨越到第二天的早上的6时。能不能用我们之前学习的方法计算?应该怎样计算? (2)指名交流,让学生口述计算过程。 学生可能会用以下计算方法: 方法一:先想第一天24时前睡了多少小时,再和第二天睡觉的时间加起来,即24-20=4(时),4+6=10(时)。 方法二:先想晚上8时到第二天上午8时经过了12小时,再减去2小时,即12-2=10(时)。 学生可能还有其他的计算方法,只要合理,教师都要给予肯定。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六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课题:认识面积 第 1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2.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锻炼数学思考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面积的含义,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教学难点: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教师事先在黑板上画两个长方形,一个长4dm,宽3dm;另一个长10dm,宽1dm。 谈话:这是两块菜地,狮子大王要把这两块菜地分给山羊和狐狸,忠厚的山羊让狐狸先挑选,狐狸急急忙忙挑了这一块(后一块长方形),狐狸这次占到便宜了没有呢?(学生发表意见)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1。 (1)看一看,感知面的大小 ①出示情境图,问:这是什么地方的情境?从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②观察黑板的表面和课本的封面,说说哪个面比较大,哪个面比较小。 观察课桌的表面和课本的封面,说说哪个面比较大,哪个面比较小。 ③指出:通过观察发现了物体的表面是有大有小的,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呢的面积。 (2)说一说,表述面的大小。 ①谈话:现在谁来说一说黑板表面的大小是黑板的什么?课本的封面呢? ②你们会比一比黑板面的面积和课本封面的面积的大小吗?(在小组里先说一说再集体交流) (3)摸一摸,比较面的大小。 请同学们用手摸一摸桌面和椅子面,比一比哪个面的面积比较大,哪个面的面积比较小。 摸一摸练习本的封面,学具盒盖的面和三角尺的面,摸了以后你认为哪个面的面积最大,哪个面的面积最小。 (4)找一找,生活中的其他物体你能比较它们表面的面积大小吗? 讲述:通过观察和摸物体的面等活动,我们知道了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物体表面的面积。 (5)出示第58页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 问:这是两个什么图形?请你们拿出两张这样的纸片,有什么办法能比较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呢? (6)分小组讨论。 集体交流。 讲述:你们用重叠和测量的方法比出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这是两种很好的比较方法。从比较结果我们看出,在这两个图形中,长方形的面积比正方形的面积大,这也说明了平面图形的面积也有大有小。 2.教学例2。 (1)出示两个长方形。 问:你们能想办法比出这两个长方形面积的大小吗? (2)分组讨论,集体交流。 (3)谈话:请每个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比一比这两个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59页“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这是从一幅中国地图上描下来的四个省的图形,你能看出哪个省的面积最大,哪个省的面积最小吗? 指名回答,如果学生有兴趣,可以在课后从中国地图上再找出一些省份来比较。 2.完成教材第60页“想想做做”第4题。 课件出示第4题的图形,提问:下面的图形哪个面积最大?为什么?用什么办法比较四个图形的面积?(数方格) 学生各自在教材上数方格,并比较哪个图形的面积大。教师提示:碰到半格的,可以将两个半格看成1格。 3.完成教材第60页“想想做做”第5题。 出示题中的平面图,提问:这是美丽的校园平面图,从图中你能知道些什么?你能比较平面图中各个区域面积的大小吗? 先让学生互相交流,再指名汇报,全班订正。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六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课题:面积单位 第 2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举例等活动,初步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知道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含义和实际大小。 2.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学的交往、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教学难点: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含义和实际大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出示操场平面图,谈话:从图上可以看出,操场大约有6个篮球场那么大,你能仿照这种说法说一句话吗? 2.谈话:刚才我们实际是用体育器材室的地面做单位估计了一下操场有多大,篮球场有多大,下面,请你们利用桌上的材料(书本、文具盒、练习本、正方形纸等)估计或测量你的课桌面有多大。 分小组活动,交流操作结果。 二、交流共享 1.拿出两个正方形(边长分别是1厘米、1分米),测量它们的边长。 问:通过测量,你有什么发现? 根据学生回答,讲述:边长是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平方厘米用符号cm表示。 摸一摸,1平方厘米有多大? 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积接近1平方厘米?你手上的哪一部分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 画一画(徒手):画一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估一估:一张普通的邮票的面积大约是多大?橡皮上面的面积有多大? 2.让学生拿出边长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讲述: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平方分米用符号dm表示。 比一比:用手比划1平方分米有多大? 想一想: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积接近1平方分米? 3.谈话:请大胆猜测教室里黑板的面积有多大? 你觉得用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做单位去测量怎样?那么较大的面积单位应该是什么呢?怎样规定它的大小呢? 根据学生回答,揭示: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出示1平方米的纸,初步感知大小。 问: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接近1平方米? 估计:在1平方米的范围里能站多少个同学?验证,实地站一站。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63页“想想做做”第1题。 (1)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让学生先独立估一估,再在图形中摆满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2)同桌交流,交流后进行全班反馈。对于估得较准确的学生,可以问问他是怎么想的。 2.完成教材第63页“想想做做”第2题。 提问:哪个图形表示1厘米,哪个图形表示1平方厘米? 学生在教材上填写,完成后指名说说两者有什么不同。 3.完成教材第63页“想想做做”第4题。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用旧报纸拼出一个1平方米的正方形。并用拼成的正方形量出黑板或门窗的面积。 学生进行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四、反思总结 这节课学了什么内容?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第六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课题:练习八 第 3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加深对面积的含义和面积单位的理解,能区别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的能力及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加深对面积的含义和面积单位的理解。 教学难点:区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回顾:前面两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揭题:这节课我们通过练习来巩固面积和面积单位的相关知识。 二、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64页“练习八”第1题。 让学生独立在教材上涂色。 完成后展示学生的作品,让学生比较:图形的周长与它们的面积之间的区别。 通过交流引导学生明确:周长表述的是线的长短,面积表述的是面的大小。 2.完成教材第64页“练习八”第2题。 让学生用准备好的边长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分别拼成面积是9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和面积是12平方厘米的长方形。 完成后展示学生的拼法,全班交流。 3.完成教材第64页“练习八”第3题。 先估计图形的面积各是多少,再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量一量。 4.完成教材第64页“练习八”第4题。 出示题目,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四个图形中,哪个面积最大?哪个面积最小? 学生反馈后,教师指出:因为1个小方格代表1平方厘米,有几个小方格就有多少平方厘米。 5.完成教材第65页“练习八”第5题。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最后指名学生说说是怎样估计的。 提示学生:将超过半格的看成1格,不满半格的忽略不计。 交流时着重让学生体会到用割补法把不完整的图形割补成完整的小正方形的数学思想。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65页“练习八”第6题。 课件出示题目,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提问: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它的边长是多少? 算一算:它们的面积各是多少?周长呢? 集体反馈,指名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 2.完成教材第65页“练习八”第7题。 让学生读题,弄清题目要求:画两个面积都是10平方厘米的图形。 展示学生作品并交流,引导学生比较它们的形状。 得出结论:面积相同,形状不同。 3.完成教材第65页“练习八”第8题。 提出问题:比较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和数学书的封面,估计数学书的封面大约有多少平方分米。 让学生根据数学书封面的面积,估计一张报纸的面积。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六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第 4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并掌握这两个面积计算公式,能运用公式进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并能用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学习活动中发展观察能力、操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培养符号感。 3.进一步激发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欲望,进一步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学难点: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出示两组长方形,第一组等宽不等长,第二组等长不等宽。 2.问:每组中两个长方形哪个面积比较大,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3.谈话:通过我们对两组长方形的观察,发现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宽比较大的面积比较大;宽相等的两个长方形,长比较大的面积比较大,这说明了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关系。那么有什么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同时也研究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4。 谈话: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好的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卡片,四人小组合作摆出3个不同的长方形。然后一起看一看摆成的每个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厘米,宽是多少厘米,用了多少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多少,再分别填写在表格里。 学生小组合作摆长方形,互相交流,各自填表。 展示部分小组填写的表格。 问:每个长方形中正方形卡片的个数你们是数出来的,还是算出来的,说给大家听听。表中长方形的面积的平方厘米数与所用卡片的个数有什么关系? 2.教学例5。 (1)出示例5左图,谈话:要求你们量出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再量出它的面积,想一想,量长和宽用什么工具?量面积用什么量?怎样量? 学生动手测量例5左图。 谈话:你测量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面积是多少?在小组内交流。 (2)出示例5右图,谈话:这幅图你打算怎样测量它的面积?每人各自在书上测量,如果面积单位不够用,自己想办法解决,如果无法解决可与同学商量。 问:这个长方形的长、宽各是多少厘米?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你是怎样量面积的?(可以沿着长摆一行,共5个面积单位;沿着宽摆一列,共用4个面积单位,说明每行5个面积单位,可以摆4行,一共20个面积单位,面积是20平方厘米。 3.教学例6。 出示题目。谈话:这个长方形已经量出了它的长和宽,你能利用刚才量长方形面积的经验,想象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怎样量并说出它的面积吗? 在小组内交流想法,并汇报。 4.归纳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谈话:通过刚才的一系列操作活动,你们是不是发现了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的关系。怎样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在小组内讨论。 指名回答,根据回答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讲述:这就是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为了更简明,我们还可以用字母表示这个公式,S=a×b。在这个公式里,S表示什么?a表示什么?b呢? 问:计算长方形的面积需要知道哪两个条件?你能运用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解释一下刚上课时我们讨论的两组图形为什么宽相等、长越大面积越大,长相等、宽越大面积越大吗? 5.探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问:运用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不能计算正方形的面积?根据正方形的特点和边的名称,你认为用什么公式计算正方形的面积更合适? 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板书: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 问:如果用a表示正方形的边长,你能用字母表示出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吗?计算正方形的面积需要几个条件?什么条件?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67页“试一试”。 先让学生说出要求的图形的面积公式,再列式解答。 2.完成教材第68页“想想做做”第1题。 (1)集体读题,明确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说说所运用的面积计算公式。 3.完成教材第68页“想想做做”第4题。 出示题目,明确要求。 谈话:现在让你估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你打算怎么估计? 指名说说估计的方法和结果,以及测量和计算的结果。 4.完成教材第69页“想想做做”第7题。 先组织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再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怎样剪下最大的正方形?并让学生用纸片和剪刀动手试一试。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画出剪下的图形。 小结:要从一个长方形上剪下最大的正方形,那么这个正方形的边长与长方形的宽相等。 5.完成教材第69页“想想做做”第10题。 教师先组织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并在小组中讨论:要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必须先求出什么?使学生明白要计算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必须先求出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六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课题: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第 5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面积单位进率的过程,知道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会进行面积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2.发展空间观念,培养思考能力和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相邻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掌握面积单位的换算。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谈话:前面我们认识了面积与面积单位,你知道哪些面积单位?这三个面积单位哪个最大,哪个最小?你能比划出它们呢的大小吗?那么在三个面积单位之间有怎样的大小关系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交流共享 1.探究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谈话:拿出老师发给你们的正方形纸片(边长为分米的正方形),先量一量它的边长,再算出它的面积。 学生独立完成。 (2)问:你算出的面积是多少?(学生的答案: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怎样会有两种答案的呢?组织让答案不同的两名学生上讲台比一比他们手中的纸片的大小。小组里同学也互相比比手中的纸片的大小。 让答案不同的两名学生说出自己的算法:一种量的边长是1分米,面积是1平方分米。另一种量的边长是10厘米,面积是100平方厘米。 (3)谈话:从这个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2.探究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谈话:你能猜一猜1平方米等于多少平方分米吗? (1)在小组内说一说这样猜的理由。 (2)指名在全班说一说,根据学生发言板书: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3.试一试。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想法。 交流汇报时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表达,如:因为100平方分米=1平方米,5平方米里面有5个1平方米,所以5平方米=500平方分米。 归纳总结:将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用乘上进率的方法;将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用除以进率的方法。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71页“想想做做”第1、2题。 学生先独立填写,再汇报交流。 讨论:这两道题在思考方法上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引导学生明确:第1题由高级单位转化成低级单位,要乘上进率;第2题由低级单位转化成高级单位,要除以进率。 2.完成教材第71页“想想做做”第4题。 (1)指名学生读题,然后提问: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追问:知道了交通标志牌的长和宽,怎样求出它的面积? (2)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并指名说出计算结果和单位名称。 (3)引导思考:我们算出标志牌的面积是4500平方厘米,把它折合成平方分米,应该怎样算? 3.完成教材第71页“想想做做”第5题。 问题一:先让学生独立解答,然后指名板演,全班交流。 问题二:引导学生明确:可以先求一块地砖的面积,再求90块地砖的总面积,最后将总面积和卫生室地面面积进行对比。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六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课题:练习九 第 6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常用面积单位及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区分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逐步养成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能正确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掌握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间的关系以及单位间的换算。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提问:什么是面积?我们学过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追问: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是什么? 导入:本节课我们就来复习相关知识。 二、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72页“练习九”第1题。 让学生先独立填空,再说说括号里应该填什么。指名说说思考过程。 2.完成教材第72页“练习九”第2题。 第(1)题: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提问:周长用的是什么单位,面积呢? 明确:周长用的是长度单位,面积用的是面积单位。 第(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3.完成教材第72页“练习九”第3题。 让学生读题,理解花边指的是正方形台布的周长。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72页“练习九”第4题。 让学生读题目,同桌讨论:水稻田四周的小路大约长多少米,求的是什么? 提问:每平方米施肥3千克,一共施肥多少千克?先要求什么? 让学生独立计算,集体交流,说说计算的方法。 2.完成教材第72页“练习九”第5题。 引导学生讨论:每平方米水面养9尾鲫鱼苗和5尾鲤鱼苗,需要购买两种鱼苗各多少尾?先要求什么? 3.完成教材第72页“练习九”第6题。 让学生互相量一量,走一步大约长多少厘米,用本子记录下来。 分组活动,沿着学校篮球场的长和宽走一走,看看各走了多少米,做好记录。 根据步测的结果,估计篮球场的周长和面积。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六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课题:复习 第 7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区别,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懂得单位间的换算方法,能正确进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和面积计算。 2.对所学的有关面积计算、周长计算中常见的数量关系进行综合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区分周长和面积的概念。 教学难点: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系统整理 1.提问:谁能说说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区别?举例说说什么时候用长度单位,什么时候用面积单位? 让学生完成教材第73页“复习”第2题。 2.完成教材第73页“复习”第1题。 提问:我们的课桌面的面积是什么?什么是它的周长? 让学生摸一摸、指一指、说一说。 3.揭题: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系统地整理和复习本单元的相关知识。 二、查漏补缺训练 1.完成教材第73页“复习”第3题。 让学生读题目,然后独立思考,并计算出每个图形的面积,最后交流各自的想法。(用数方格和割补法) 2.完成教材第73页“复习”第4题。 出示图形,让学生计算,并说说计算的方法。 3.完成教材第73、74页“复习”第5、6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独立计算。 4.完成教材第74页“复习”第8题。 出示表格,提问:说说你看懂了什么? 让学生计算,指名说说周长、面积的计算方法。 5.完成教材第74页“复习”第9题。 让学生先读题,再集体交流,理解“四周围上篱笆”指的是求苗圃的周长。 三、综合运用提升 1.完成教材第74页“复习”第10题。 让学生读题,理解“多长的木条”指的是长方形的周长,“多大的玻璃”指的是长方形的面积。 让学生列式解答,得出: 周长:(100+60)×2=320(厘米) 面积:100×60=6000(平方厘米) 2.完成教材第74页“复习”第11题。 课件出示图片,让学生理解题意。 出示问题:白菜地和萝卜地的面积相等吗?周长呢? 课件将图抽象成平面图,用不同颜色的笔将每个图形的面积描一描,看看有什么发现?(共同的中间曲线,剩下两条边分别相等,所以它们的周长相等) 小结:白菜地和萝卜地的周长相等,面积不相等,萝卜地的面积比白菜地的面积大。 3.完成教材第74页“复习”第12题。 课件出示图形,提问:这些图形都是用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拼成的,你能分别求出它们的周长和面积吗? 让学生先观察图片,再解答。对于空间观念发展比较差的学生,可以让他们用长方形学具拼一拼,再解答。 4.完成教材第75页“复习”第13题。 要求:在图中画出几个周长是20厘米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并分别计算它们的面积。 想一想:要使画出的长方形的周长是20厘米,长和宽应各是多少厘米?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的情况,得出结论:周长相等的平面图形,面积不一定相等。 5.完成教材第75页“复习”思考题。 让学生先读题目,弄清题目的关键是什么?(扩大后形状仍是正方形,面积是原来的2倍,不移动这4棵树)再小组讨论解决的办法。 必要时提示学生反过来想:如果把一个正方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该怎么办?要求其中的一部分仍然是正方形,又该怎么办? 6.完成教材第75页“复习”“动手做”。 让学生读题,明确要求。 提问:你如何理解“最多能分成多少个”? 让学生先在图中画一画,再反馈交流。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七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二) 课题:认识几分之一 第 1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并将其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表示这些物体的几分之一。 2.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 教学难点: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同学们,你们看过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吗?村长今天带了一些饼干要分给羊村的小羊们。请同学们帮村长算一算。 (1)村长把2块饼干平均分给喜羊羊和美羊羊,他们每人得几块?(1块) (2)如果把1块饼干平均分给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沸羊羊,他们每人得到几块?(块) (3)如果把1块饼干平均分给喜羊羊和美羊羊,每人得到几个?() 小结:1块饼干我们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把“1”平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1份,就是几分之一。 2.揭题:今天我们将继续来认识分数。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1。 (1)讲述:一天,羊村来了小猴一家——猴妈妈和一对可爱的小猴,村长特意买了桃子招待它们。 出示一盘6个桃子图,提问:6个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子的几分之几呢? 学生独立思考,分组汇报讨论交流结果。 指名汇报,说出想法。 师小结:把6个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就是把这6个桃看成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2份,每只小猴分得一份,就是这盘桃的。 (2)提问:如果是4个桃,你会表示图中一盘桃的吗? 让学生把4个桃平均分成2份,表示出。 (3)追问:如果是8个桃,你会表示图中一盘桃的吗? 得出:把8个桃看成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2份,每只小猴分得一份,就是这盘桃的。 (4)思考:对比上面三道题,每份的个数不同,为什么都可以用来表示? 小组讨论,指名回答。 明确:把一盘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就是把这盘桃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 2.教学例2。 谈话:如果村长要把这6个桃平均分给猴妈妈、猴哥哥和猴弟弟,那么每份是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出示6个桃图,让学生先分一分,再填一填。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分的情况。 交流反馈学生分出的图形,指名说说是怎么分的,并解释表示什么意思。 3.试一试。 出示教材第77页“试一试”题目,谈话:那12个桃可以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各是它的几分之一?先分一分、填一填,再和同学交流。 学生动手分,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分的情况。 学生交流反馈,说说是怎么分的。 讨论:都是12个桃,表示每一份的分数为什么不同? 指名回答,教师小结:因为平均分的份数不同,把一些物体和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77页“想想做做”第1、2题。 (1)第1题:让学生仔细观察,思考要把几个看成1份,每个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2)第2题:让学生填写分数,说说把什么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是几分之一。 小结:只要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几份,这样的一份就是几分之一。 2.完成教材第78页“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先根据分数,在每个图里分一分,并涂色表示。然后说说分数表示的意义,再独立填写,集体反馈。 3.完成教材第78页“想想做做”第4题。 (1)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小棒。 (2)教师提出要求:分别拿出这堆小棒的和。 (3)提问:你还能拿出这堆小棒的几分之几? 学生两人一组,一人提要求,另一人拿小棒。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七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二) 课题:求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是多少 第 2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借助对图形的观察或事物操作,初步学会解决求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合理性。 2.在探究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分数的实际含义,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初步学会解决求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解决求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课件出示题目: (1)8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 (2)12朵花,每3朵一束,可以分成几束? (3)10个蘑菇,平均分给5只小兔,每只小兔分几个? 让学生口答,说说计算列式的理由。 师: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可以用除法计算。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用另一种方法来解决这类问题。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3。 (1)谈话:今天天气真好,小兔一家去山上采蘑菇,一共采了36个蘑菇。(出示教材第78页例3情境图) 提出问题:这篮蘑菇的是白蘑菇,白蘑菇有几个? (2)合作探究。 谈话:你们能帮助小兔解决这个问题吗?请大家先思考一下,这篮蘑菇的是什么意思?再想想怎样解决问题,可以借助圆片分一分,也可以想其他的方法,然后在小组交流讨论,看哪个小组讨论得更好。 (3)学生汇报。 方法一:可以用圆片分一分,把6个 ,平均分成3份,是2个 。 方法二:联系分数的含义:把6个蘑菇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 方法三:把这篮蘑菇平均分成3份,白蘑菇是其中的1份,是2个。 提问:把6个蘑菇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用什么方法计算?(除法) 得出:6÷3=2(个) (4)比较方法。 提问:比较这几种方法,你觉得哪种方法最简便?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2.试一试。 出示问题:这篮蘑菇的是多少个? 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解答,教师适时表扬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学生。 学生交流汇报。教师重点让学生说说“6÷2=3(个)”表示的意思。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79页“想想做做”第1、2题。 (1)摆一摆,说一说,完成第1题。 让学生根据题目要求,同桌合作摆一摆。先摆8个 ,拿出它的;再摆12个 ,拿出它的。 提问:都是拿出 的,为什么个数不一样?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不同整体的所表示的物体个数不同。 (2)分一分,完成第2题。 读题后,要求学生先画竖线分一分,再独立填写算式。 提问:12个草莓的和12个草莓的哪个多? 师小结:同一个整体的和的个数也不同。 2.完成教材第79页“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读题,说说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 学生直接列式解答,在小组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全班订正。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七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二) 课题:认识几分之几 第 3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情境,认识一些物体的几分之几。 2.通过练习,体会把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 3.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及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并理解一些物体的几分之几。 教学难点:理解一些物体的几分之几。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谈话:(出示小猴图)还记得它们吗,上一次我们在小猴子分桃子中学到了什么知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几分之一) 揭题:今天我们要来进一步认识分数。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4。 (1)出示教材第80页例4情境图,提出问题。 出示图片。 谈话:猴妈妈准备了一盘桃,要把这盘桃平均分给3只小猴,2只小猴一共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2)自主探究,小组交流。 让学生图上分一分,涂一涂。 议一议: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引导:一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一份是,2只小猴取走这盘桃的几份?(2份)是几分之几?()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小结并板书:把一盘桃平均分给3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2只小猴一共分得2个,2个是。 2.试一试。 (1)出示问题:把10个桃平均分成5份,2份是这些桃的几分之几?3份、4份呢? 让学生先分一分,再填一填,并交流自己的想法。 提问:把10个桃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引导学生明确:把10个桃平均分成5份,1份是2个,每份就是,2份就是2个,是;3份就是3个,是;4份就是4个,是。 (2)辨析:有的同学认为把10个桃平均分成5份,2份就是这些桃的,你认为对吗?为什么? 让学生讨论,说说自己的理由。 3.小结: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几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81页“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先仔细观察,思考把什么看成一份。再填一填、说一说,集体交流。 2.完成教材第81页“想想做做”第3题。 先让学生根据分数思考:把灯笼和鱼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份有几个灯笼或几条鱼,应该把这样的几份图上颜色。然后让学生涂一涂。 3.完成教材第82页“想想做做”第4题。 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18根小棒,分别拿出这些小棒的和。 提问:分别把这堆小棒平均分成几份,拿出这样的几份?(指名上台演示) 说一说:你还能拿出这些小棒的几分之几? 4.完成教材第82页“想想做做”第7题。 让学生先观察线段图,说说把这条线段图平均分成了几份,再独立填空,最后指名汇报答案。 5.完成教材第82页“想想做做”第9题。 让学生观察图片,并思考:几角是1元?(10角)1角是1元的几分之几?(把1元平均分成10份,每份就是1元的,即1角) 让学生独立填空,指名汇报答案。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七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二) 课题:求一些物体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第 4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运用生活经验和分数的认识,初步学会解决求一些物体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解决这类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合理性。 2.在具体的活动中,体会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探究并掌握求一些物体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教学难点:能正确运用几分之几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课件出示例图。 提问:认识它们吗?小兔采了6个蘑菇,上一次我们帮助小兔求出了这篮蘑菇的,你还记得怎么列式吗? 6÷3=2(个) 追问:它表示什么?(把6个蘑菇平均分成3份,求其中的一份是多少) 2.揭题:同学们的记性真好,本节课我们将继续帮助小兔解决问题。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5。 (1)谈话:我们来看看小兔提出了什么问题? 出示问题:一共采了6个蘑菇。把这篮蘑菇的分给小兔,小兔一共分得多少个? (2)提问:把这些蘑菇的分给小兔,要知道分给小兔多少个,该怎样分? 学生先动手用6个圆片分一分,然后在小组里说一说自己的分法,并说明这样分的理由。最后选出代表进行汇报。 学生汇报:可以用圆片分一分,把6个 ,平均分成3份,是4个 。 同理,把6个蘑菇,平均分成3份,给小兔2份,所以是4个。(让学生投影分的过程) (3)归纳算法。 谈话:刚才我们通过动手摆一摆、分一分,解决了“分给小兔多少个蘑菇” 的实际问题,你能不能把我们刚才动手分蘑菇的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呢? 学生独立列式,小组交流列式的方法。(让学生说说怎样列式) 6÷3×2=4(个) 师小结:把6个蘑菇,平均分成3份,每份2个,给小兔2份,就是4个。 2.分析比较。 (1)出示课前复习的题目及例题。 ①一共采了6个蘑菇,这篮蘑菇的是白蘑菇,白蘑菇有几个? 6÷3=2(个) ②一共采了6个蘑菇,把这篮蘑菇的分给小兔,小兔一共分得多少个? 6÷3×2=4(个) (2)引导思考: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小组交流想法) 小结:6个蘑菇的,就是把6个蘑菇平均分成3份,求出每份是多少,再算出2份是多少。 3.归纳总结。 在解决求一些物体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时,要先把这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求出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再乘所需要的份数。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84页“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利用图片自主进行操作,并与同桌交流算法。然后指名汇报,并让学生实物投影演示分的过程。 提问:都是拿出,为什么拿出来的个数不同?(因为总数不同,所以拿出的个数也不同) 2.完成教材第84页“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根据“几分之几”的含义,在每幅图中用虚线分一分,并讨论:分别分成几份,每份几个?要求的份数分别是几个? 3.完成教材第84页“想想做做”第3题。 先指名读题,明确要求。然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最后全班交流:说说你是怎样算的?为什么这样算?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七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二) 课题:练习十 第 5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分数的认识,以及对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的认识,并会用分数来表达信息。 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进一步巩固对分数意义的认识。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谈话:同学们,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请大家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并把知识点记录下来。 揭题:本节课我们来复习本单元的主要知识点。 二、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85页“练习十”第1题。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填写,再同桌交流想法,最后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85页“练习十”第2题。 让学生先独立涂色,然后集体订正,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3.完成教材第85页“练习十”第3题。 提问:1分米是几分之几米?6分米是几分之几米? 追问:1角是几分之几元?4角是几分之几元? 4.完成教材第85页“练习十”第4题。 让学生分一分,再列式,并说说计算方法以及每道算式表示什么。最后指名订正,集体交流。 5.完成教材第85页“练习十”第5题。 让学生先拿出小棒摆一摆,再列出算式,并说说每次分别拿出了几根。 讨论:每次都拿出,为什么拿出的数量不同?(因为每次摆出的总数不同,所以拿出的结果也不同) 6.完成教材第86页“练习十”第6题。 想一想:1时的是多少分?在钟面上先怎样分,分针应该走到了几?涂一涂。1时的呢?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86页“练习十”第7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说说比较的方法。 小结:分母相同,分子大的这个分数就大;分子相同,分母大的这个分数反而小。 2.完成教材第86页“练习十”第8题。 先让学生计算得数,再指名汇报,并让学生说说计算方法。 小结: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3.完成教材第86页“练习十”思考题。 学生读题,理解:先把一个三角形平均分成4份,再把其中的1份平均分成更小的4份。 提问:可以将其他的小三角形平均分后,再计算。 4.完成教材第86页“练习十”“动手做”。 (1)出示图形,让学生理清题意。 分小组讨论,把下面的图形都分成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4份。 (2)集体交流,展示学生的作业。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八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 课题:小数的初步认识 第 1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体会小数的含义,能认、读、写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2.过观察思考、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经历小数含义的探索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会讨论交流,与人合作。 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习惯。通过了解小数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创设情境:小明家新装修了一个书房,今天他约了好朋友想自己去新开的世纪百盛购物广场买一张合适的书桌,(出示例题图)。他需要的书桌是怎样的?学生观察图片,说说书桌面的长和宽。 2.根据学生的回答提问:5分米是几分之几米?为什么是米? 4分米是几分之几米?为什么?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1。 认识整数部分是0的一位小数。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同时出示1米的纸片,演示:如果把1米平均分成10份,1份就是多少?也就是十分之几米?(引导学生说出1分米,师板书)所以5分米就是这样的5份,也就是米;4分米就是这样的4份,也就是米。 介绍:(边板书)还可以写成这样的形式:0.5 你以前见过这样的数吗?这样的数叫――(板书:小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小数,看谁先和小数交上朋友。 0.5读作:零点五,0.5米就表示5/10米。 0.4米呢?它表示什么? 出示教材第88页“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各自在教材上填写后,出示答案,全班订正,指导做错的学生纠正错误。 2.教学例2。 认识整数部分不是0的小数 创设情境:小明和小红选完书桌后又选了三样学习用品(出示:教材第87页例2的商品图) 营业员正好在为这些新上架的商品以元作单位标价。你能和营业员一起来正确标价吗?(四人一组讨论) 6角用元作单位是多少元? 为什么1元2角是1.2元?你是怎么想的?3元5角呢? 板书:1元2角 1.2元 1.2读作一点二 3元5角 3.5元 3.5读作三点五 谁来读一读这几个小数? 小结:几元几角分成两部分,几元和几角,先把几角表示成“零点几元”,再和几元合起来就是几点几元。 完成教材第88页“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商品图,让学生将价格写成小数,并读一读。 3.认识整数和小数。 (1)课件出示教材第88页上面的一段话,让学生自主阅读。 引导学生说一说:0.5、0.4、1.2、3.5的整数部分是什么,小数部分是什么? 师:那这些小数该怎么写呢?让我们动手试试。(教师随机报出一些小数,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出来,特别强调小数点的写法) (2)出示:说一说下面各数中哪些是整数,哪些是小数? 7 0.6 1.8 38 0 1 45.2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88页“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先用分数和小数表示出涂色部分,再让学生汇报答案,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2.完成教材第88页“想想做做”第4题。 出示数轴,引导学生观察。 提问:把谁看作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多少份?1个小格表示几分之几,也就是零点几? 学生独立思考,回答教师提问后,完成填空,教师巡视,注意收集错误的答案,以便全班交流时进行有针对性的辨析。 3.完成教材第89页“想想做做”第5题。 让学生先试着用小数表示课前到商店了解到的商品价格,再在小组内交流。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八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 课题:小数的大小比较 第 2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一位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从中进一步学习简单的数学推理。 2.通过运用一位小数大小比较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习惯,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一位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一位小数大小比较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课件出示教材第90页主题图,谈话引入:今天天气真热,童童想到冷饮店买些冷饮。 请大家观察价目表,看看这里有哪些品种的冷饮,价钱分别是多少? 学生看图,教师指名说说每种冷饮的名称和价钱。 教师整理板书:雪糕0.8元,冰棍0.6元,冰砖1.5元,蛋筒2.2元。 提问:通过这些商品的价钱,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自由提出问题) 2.谈话:童童想买雪糕和冰棍,她想知道哪个贵一些,你能帮她比一比吗? 揭题: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3。 提问:如何比较0.8和0.6的大小? 课件出示:0.8 ○ 0.6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并选派代表交流、汇报想法。 想法一:0.8元是8角,0.6元是6角,8角大于6角,所以0.8>0.6。 想法二:0.8=,0.6=,>,所以0.8>0.6。 出示两个正方形,让学生在正方形中分别涂色表示0.8和0.6,再比一比。(得出0.8>0.6) 小结:两个小数都是零点几的,我们可以比较它们的小数部分,十分位大的这个小数就大。 2.试一试。 提出问题:比一比雪糕和冰砖的价格,并和同学说说你是怎样比的。 出示:0.8 ○ 1.5 (1)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小组选派代表汇报想法。 想法一:0.8的整数部分是0,1.5的整数部分是1,那么0.8肯定小于1.5,所以雪糕便宜。 想法二:0.8写成分数是,<1,而1<1.5,所以0.8<1.5,雪糕便宜。 想法三:因为8比15小,所以0.8<1.5,雪糕便宜。 (2)谈话:同学们说得很多,这些方法都能比较出它们的大小,我们还可以用数轴来表示这两个数。 (出示数轴图)提问:你能在数轴上标出0.8和1.5的位置吗? 学生在教材中的数轴上标出两个小数的位置。 学生汇报交流,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小结:两个小数的整数部分不相同时,可以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这个小数就大。 (3)引导:在数轴上标出0.6,比较0.6、0.8和1.5这三个数哪个最大,哪个最小。 学生独立标出位置,并比较大小。 (4)任意选两种冷饮,比一比价格,再说说你是怎样比的。 学生在小组里交流,主要比较以下四种情况: 0.8○2.2 0.6○2.2 1.5○2.2 组织学生在班级中交流比较的方法,师生共同讲评。 比一比:四种饮品,哪种冷饮最贵,哪种最便宜,你是怎么知道的?(指名回答) 3.小结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提问:我们在比较小数的大小时,可以采用什么方法来比较?你有什么好的想法? 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再全班交流,最后教师总结。 (1)采用换算单位法,把较大的单位换算成小的单位。 (2)数轴比较法,先把这些数依次在数轴上标出,然后比较其大小。 (3)整体比较法,即位数相同,从最高位比起,相同数位上的数谁大这个数就大;位数不同,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这个小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时候,就比较十分位上的数,十分位上的数大,这个小数就大。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91页“想想做做”第1题。 (1)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 提问:从图中你能知道两条彩带各长多少厘米吗?(6厘米和9厘米) 再问:用分米作单位,这两条彩带分别长多少? 再问:你能比较这两个小数吗?(0.6分米<0.9分米) (2)要求:先写出小数再比较大小。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并说说想法。 2.完成教材第91页“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先根据图中的涂色部分写出小数,然后比较大小。 指名汇报,汇报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比较方法。 3.完成教材第91页“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先回顾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再独立完成,完成后指名汇报。 4.完成教材第91页“想想做做”第4题。 让学生先在数轴上标出数,然后按顺序把三个数填入括号内,最后集体交流,说说比较的过程。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八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 课题: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第 3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简单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计算小数加、减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经历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发展迁移类推的能力,体验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能熟练地计算小数加、减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笔算下面各数,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35+98 98-87 91-29 56+23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笔算整数加、减法的注意事项。 2.在前几节课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新朋友——小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小数的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处处要用到小数加、减法的知识。(出示教材第92页例4情境图)这是李阿姨刚开张的早点店,这节课,让我们到她的早点店看一看吧! 二、交流共享 1.教学小数加法。 出示例4主题图,提问:从价目表上你们知道了哪些信息? (馒头0.5元,豆浆0.7元,馄饨2.8元,面条3.4元) 追问:你想选购李阿姨早点店里的哪些食物? (1)出示问题:买1个馒头和1杯豆浆一共要多少元? 让学生列式,指名回答,师板书:0.5+0.7。 提问:你能计算吗?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并进行适当的引导。 学生汇报:将0.5元看成5角,将0.7元看成7角,5角加7角是1元2角,也就是1.2元。 (2)谈话:刚才我们把以元为单位的小数转换成以角为单位的整数计算得出了结果,下面我们探究如何列竖式计算。 引导:小数的整数部分用元,小数部分用角,想想竖式怎么列? 学生尝试列竖式,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元 角 0 . 5 + 0 . 7 1 . 2 小组讨论:加法的竖式要注意什么?计算小数加法时,为什么要把加数中的小数点对齐?为什么得数中也要点上小数点?这个小数点应该点在什么位置? 通过交流引导学生明确:运用小数直接计算时,只要把小数点对齐,相同的数位就会对齐,计算时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 (3)归纳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的异同点。 小结:共同点是数位对齐,低位算起,满十进一;不同点是要点上小数点。 2.教学小数减法。 (1)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知道了1个馒头和1杯豆浆一共要1.2元,那么1碗面条比1碗馄饨贵多少元? 学生列式,师板书:3.4-2.8。 (2)提问:能不能也用竖式把你的思考过程表达出来? 让学生独立解答,指名板演,集体反馈。 元 角 3 . 4 - 2 . 8 0 . 6 引导学生讨论:十分位上的数不够减怎么办? 全班交流时,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得数前面的0和小数点能不能不写?计算小数减法和计算整数减法有什么异同点? 3.归纳总结。 引导:观察小数加、减法的竖式,你觉得小数的加、减法应该怎样计算? 先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再指名说一说。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将小数点对齐,从低位算起,按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计算,再把小数点移下来,写上小数点,同时在加法中“满十进一”,减法中“退一作十”。 追问:列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如何对准数位? 4.试一试。 除了刚才已经选择的早点外,你还喜欢哪两种食品,先求这两种食品价格的和,再求其价格的差,并和同学交流。 学生计算,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指导。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93页“想想做做”第1题。 请大家独立计算,在小组内开展比赛,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一位小数加、减法,对于学生来说较容易。但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强调小数点对齐,即数位对齐。 2.完成教材第93页“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注意收集学生易错的题目,全班交流时引导学生进行辨析,总结易错点。学生容易做错,教师要给予示范讲解,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完成教材第93页“想想做做”第3题。 (1)请学生根据信息数据,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允许遇到困难的学生与同桌交流想法。 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2)组织交流,并指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八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 课题:练习十一 第 4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加深对小数含义的理解,掌握一位小数的读、写法,学会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以及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小数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熟练运用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小数加、减法的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师:同学们,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一定有不少的收获,和大家交流一下。 揭题:本节课,老师就来考考大家对本单元掌握的情况。 二、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94页“练习十一”第1题。 让学生先看图,独立填写,再交流汇报,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提问:第三幅图是表示几个正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的几分之几合起来的?(2个正方形和1个十分之五即0.5)它用小数表示是多少?(2.5) 2.完成教材第94页“练习十一”第2题。 出示四样商品图,先让学生独立填写小数,再指名回答,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3.完成教材第94页“练习十一”第3题。 出示数轴,先让学生独立在数轴上写数,再指名交流,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提问:在填出的数中,哪个最接近0.5,哪个最接近2? 让学生说比较的方法。 4.完成教材第94页“练习十一”第4题。 师:比较三只青蛙的跳远成绩,你能把三个数从大到小排列吗?(1.1米>0.9米>0.8米) 提问:谁跳得最远?谁第二? 5.完成教材第95页“练习十一”第5题。 (1)出示数轴,在数轴上分别找出下面各数的点。 (2)让学生比较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 (3)指名交流,说说比较的方法。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95页“练习十一”第6题。 学生先用竖式计算,然后集体交流。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竖式的写法:得数中的整数部分是0时,0不要漏写。 2.完成教材第95页“练习十一”第7题。 要求:比一比,在得数比1大的算式后面画“√”。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同桌交流,说说自己的思考方法,并举例证明。 3.完成教材第95页“练习十一”第8题。 说一说:从图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交流,明确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学生列式解答,集体交流。 4.完成教材第95页“练习十一”第9题。 (1)请学生根据表格信息数据,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允许遇到困难的学生与同桌交流意见。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5.完成教材第95页“练习十一”第10题。 先出示数据,让学生先发现规律。(相邻两数相差分别是0.2、0.4、0.6)然后让学生根据找出的规律,独立完成,最后全班交流。 6.完成教材第95页“练习十一”第11题。 提问:比一比,看谁填得多,怎样写才能做到既不重复,也不遗漏。(有序地写) 先让学生有序地写出方框里的数,再集体校对。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九单元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 课题: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 第 1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用统计表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分类标准下的多样性。 2.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回答简单的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重点:按不同标准分类整理数据,并学会用统计表来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 教学难点:根据统计的需要,正确地分类收集整理数据。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提问:同学们,记得自己的生日在几月份吗? ××蛋糕店想做一个市场调查,想在学生生日最多的月份做一个促销活动,你能告诉××蛋糕店的老板,我们学校的学生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多,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少吗? 指名学生回答,并说出理由。 提问:你们刚才说的只是自己的猜测,怎样才能知道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多,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少呢? 学生可能回答:调查全校学生的生日。 追问:如果我们现在要把信息反馈给蛋糕店,你觉得调查全校的学生这个方法怎么样?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适时小结并揭题。 二、交流共享 1.讨论收集数据方法。 (1)提问:刚才我们确定了要在班级里进行调查,我们班级的人数也不少,要怎样调查呢?你有什么好的方法? 学生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2)出示统计表,学生分小组调查每个月出生的人数,并把结果记录在表里。 月份 1月 2月 3月 …… 11月 12月 人数 提问:可以用什么办法完成这张统计表呢? 小组统计,教师巡视指导。 2.汇总数据。 (1)汇报交流。 分小组指派代表出示表格,并说说自己小组一共几个人,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多,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少。 提问:仔细观察,你们小组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多、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少和其他小组的一样吗? 引导思考:刚才我们得到每个小组的统计结果,想一想,可以怎样汇总全班的数据呢? 学生交流,指名回答:先把每个小组的同一月份的数据相加,再汇总成一张表格,即全班同学的生日月份汇总表。 (2)按月份汇总。 师生共同汇总,教师将最终的汇总结果填入下表中。 月份 1月 2月 3月 …… 11月 12月 人数 提问:从这张统计表中,我们可以知道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发现。 追问:我们班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多,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少? 师:从统计表中你能看出全班共有多少人?怎样计算? (3)按季度汇总。 提问:一年分成几个季度,你知道是哪几个季度?××蛋糕店还想调查每个季度中,哪个季度出生的人数最多,哪个季度出生的人数最少。如果上面的数据按季度分类,应该怎样设计统计表? 出示下表: 季度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人数 学生独立填写,集体交流,教师将结果填入表格内。 提问:从这张统计表中你知道了什么?哪个季度出生的人数比较多,哪个季度出生的人数比较少? (4)上面两次统计有什么不同,你从每个统计表里知道了什么?(把数据按不同标准分类,可以得到不同的信息) (5)提问:如果要在全校同学中调查,又该怎么样做? 追问:你认为得到的结果和我们班的结果一定相同吗?(不一定) 3.归纳总结。 通过这次统计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97页“想想做做”第1题。 (1)提出要求:拿出准备好的正方体,在它的六个面上分别写上1~6,四人一组做游戏。 学生分组合作,将结果记录在教材中的表格(1)和表格(2)里,教师巡视。 (2)提问:掷( )的人数最多,掷( )的人数最少? 追问: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提问,全班进行反馈。 2.完成教材第98页“想想做做”第2题。 (1)调查本班同学的艺术特长,先在小组里调查,再全班汇总。 空白的艺术种类可以根据小组的实际情况填写,学生分组活动,共同填表格。 (2)师生合作,汇总表格,根据表格内容回答问题。 提问:哪种艺术特长的人数最多,哪种艺术特长的人数最少?你还知道了什么?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九单元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 课题: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 第 2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根据某一事物的标准,通过数据的收集、整理,进行描述和分析过程。 2.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问题、发现问题,进行简单的预测和较为合理的判断。 3.让学生进行一些社会调查,体验实践性和现实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并接受其中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让学生根据某一标准,确定统计对象。 教学难点:能根据相关数据填写、分析统计表。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谈话:同学们,课前我们都测量了自己的身高,你能告诉我你的身高是多少吗? 学生汇报。 出示我国正常儿童9~10岁的身高标准表格: 男 女 9岁 126.5~137.8cm 125.7~138.7cm 10岁 131.4~143.6cm 131.5~145.1cm 师:这是我国正常儿童9~10岁的身高标准,从这张统计表中你看懂了什么? 师:9岁的男生身高在126.5~137.8cm之间是什么意思? 揭题:这节课我们要探究我们的身高是不是在正常范围内。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2。 (1)提问:认真对照,你的身高在正常范围吗? 学生对照表格,说出自己的年龄和标准范围判断自己的身高是否正常。 追问:男生和女生的标准相同吗?(不相同) (2)统计小组同学的身高情况。 谈话: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身高情况分析自己的身高是不是在正常范围内,我们班其他同学呢?怎样才能全面了解全班同学的身高情况? 小组讨论,指名交流。 学生活动:按男、女生分成几个小组,调查小组里每个同学的身高,并把结果记录在表格里。 姓名 身高/cm 姓名 身高/cm 姓名 身高/cm 姓名 身高/cm 汇报交流:按从矮到高的顺序,把小组同学的身高排一排,写在表格里。 提问:你们小组的同学中,最高的是多少厘米?最矮的是多少厘米? 追问:把你们小组同学的身高与我国正常儿童的身高标准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依次回答以上问题,学生结合调查的实际情况进行回答,只要说得合理教师都要予以肯定。 (3)统计全班同学的身高情况。 提问:刚才我们统计了每个小组同学的身高,现在老师想知道我们全班同学最高是多少厘米?最矮呢?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最后全班交流。 结合学生发言,教师总结:可以把每组最高的比一比,把每组最矮的比一比,再找出全班同学中最高的和最矮的。 追问:全班男生身高在正常范围的有多少人?女生呢?(小组讨论) 师生共同合作分类统计。 分成四类:9岁男生,9岁女生,10岁男生,10岁女生。将记录结果进行统计。 师:说说从统计的结果中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99页“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小华收集的自己班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的成绩,让学生读表格。 (1)根据统计表,逐题回答教材上的问题。 (2)从统计表中你还知道了什么? 2.完成教材第99页“想想做做”第2题。 同桌合作,测量自己一庹的长度,并把结果记录下来。 (1)把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重新排列。 (2)联系例2的身高排序,你认为一庹的长度与身高有什么关系?其他小组的发现与你们一样吗?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九单元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 课题:练习十二 第 3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体验如何收集信息,制作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进行分析。 2.让学生在收集、整理、分析、决策的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促进,掌握本单元的内容。 教学重点:体验统计过程,能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教学难点:分析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提问: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揭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相关的知识点。 二、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100页“练习十二”第1题。 (1)出示表格: 13 16 19 29 18 20 24 26 12 24 25 36 21 0 7 24 31 32 33 22 17 38 9 27 32 30 37 14 13 22 31 30 谈话:这是一位篮球运动员某个赛季各场次得分情况,从这些分数中你看懂了什么? 提问:这位运动员在每场比赛中得分最高是多少?最低呢? 再问:一共几场?得分在20以上的有多少场?得分在30分以上的呢? 追问:你怎么评价这位运动员的得分能力? 2.完成教材第100页“练习十二”第2题。 小组拿出准备好的5个同样的依次标有1、2、3、4、5的乒乓球,放进不透明的口袋里。 (1)出示规则:每次从口袋里任意摸出两个球,记录两个球上的数相加的和,一共摸20次。 (2)让学生先小组分工合作,填写记录单,然后汇报摸球记录的结果。 (3)提问:一共出现了几种不同的和?和最大是多少?最小呢? (4)要求:按和的大小整理数据,把结果填入教材中的表格中。 三、综合练习 1.学习教材第101页“你知道吗”。 师:我们平常买鞋必须知道买的鞋子是多少码,通过阅读“你知道吗”,你知道“鞋内长”和“码数”是怎么计算的吗? 根据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脚长的厘米数+1=“鞋内长”的厘米数 “鞋内长”厘米数×2-10=码数 2.完成教材第101页“练习十二”第3题。 (1)提问:你通常穿多少码的鞋子?其他同学呢?要统计我们班男生、女生穿多少码鞋的人最多?要怎么办?(分小组统计) (2)按男、女生分成几个小组,记录小组里每个同学鞋的尺码。 (3)分男、女生进行全班汇总。 (4)小组讨论: ①你们小组穿什么码数的人数最多? ②全班男生穿多少码数的人数最多?女生呢? ③如果在三年级其他班级调查,估计会得到什么结论?在不同年级调查呢?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感觉自己表现得怎么样? 五、课堂作业 《补》 第九单元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 课题:上学时间 第 4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懂得收集数据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前提,进一步体验收集数据的重要性。 2.使学生在收集、整理、分析、决策的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促进,感受时间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纪录时间的活动经验。 教学重点:纪录、讨论一周的上学时间。 教学难点:感受收集数据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提问:同学们,你将这几天每天上学途中大约花的时间做好纪录了吗? 再问:你家住在哪儿,走路来上学还是坐车,什么时候出发?什么时候到校?花了多长时间?(指名回答,表扬早晨起得早的同学) 追问:和同学比,你用的时间是比较长,还是比较短?每天上学用的时间一样吗? 引导:每天上学用的时间可能不一样,怎样估计才比较合理呢? 学生可能回答:找出5天中经常出现的时间,或这5天平均每天的时间。 师小结:要找出这个时间,我们可以连续记录几天上学途中用的时间,再进行估计。 二、收集数据 1.记录方法。 (1)注意排除一些影响准确记录的因素,数据记录也要及时、认真。首先要记录从家到出发的时间点,再记录到达学校门口时的时间点,要保证两个时间节点都要记录下来。 (2)尽量用一块手表记录时间,并和学校时间保持一致。 2.收集数据。 出示表格: 日期 从家出发时间 到校时间 经过时间 ( )月( )日 ( )时( )分 ( )时( )分 ( )分 ( )月( )日 ( )时( )分 ( )时( )分 ( )分 ( )月( )日 ( )时( )分 ( )时( )分 ( )分 ( )月( )日 ( )时( )分 ( )时( )分 ( )分 ( )月( )日 ( )时( )分 ( )时( )分 ( )分 学生将自己的记录填入表格。 指名展示,让学生算出每天上学途中用的时间大约是多少分钟。 三、汇总讨论 1.谈话:我们要比较每个同学上学途中用的时间应该怎么做?(收集每个同学上学途中时间的数据进行比较) 师:我们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先收集数据。 2.(出示表格)让学生把小组里每个同学上学途中用的时间填在下表中,并按要求整理。 姓名 时间/分 姓名 时间/分 姓名 时间/分 姓名 时间/分 时间 20分以下 20~40分 40分以上 人数 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3.根据小组记录和整理结果讨论: (1)从表格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有多少人上学途中用的时间比你多?有多少人用的时间比你少?上学时间和你差不多的有多少人? (2)上学途中用的时间少于20分钟的有多少人?多于40分钟的有多少人?在20~40分钟的有多少人? (3)将你们小组的上学时间从小到大排一排,谁用的时间最短,谁用的时间最长? 学生对照小组表格,汇报答案。 4.提问:刚才我们只是在小组里比较,怎样才能知道全班同学中有多少人上学途中用的时间和你差不多?(学生讨论) 引导:需要收集全班同学的数据,用下面的表格将每个小组同学的数据进行汇总。 出示表格,全班汇总。 时间 20分以下 20~40分 40分以上 人数 指名汇报答案。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十单元 期末复习 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和混合运算 第 1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本学期学习内容和学习情况进行回顾,培养学生总结和反思自身学习情况的习惯和能力,提高整理和复习的效率。 2.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及混合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熟练地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以及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梳理知识,系统地了解本册教材所学的知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系统整理 1.谈话导入。 谈话:上节课老师请同学们回家后把这个学期我们所学的知识和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回顾总结,并把复习情况记录在报告单里,大家准备好了吗? 2.小组讨论。 讲述:看来同学们都对我们这个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了整理、复习,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复习情况,看看自己有哪些方面需要补充的。 学生每四人一组进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 提问:你最感兴趣的是哪部分知识? 学得最好的是哪部分知识?你觉得哪些知识有困难?(指名汇报) 师揭题:本节课我们要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及混合运算的内容。 二、查漏补缺训练 1.完成教材第104页“期末复习”第1题。 让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汇报答案,并说说计算方法。 小结:像20×40,我们可以先算2×4,再在得数的后面补上两个0。口算50× 60时要注意,得数的末尾有3个0。 2.完成教材第104页“期末复习”第2题。 指名上台板演,其他学生独立完成。 提问: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要注意什么? 学生汇报后,师小结:(1)相同数位要对齐。(2)计算时先用第二个乘数的个位乘第一个乘数,再用第二个乘数的十位乘第一个乘数。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位就和这一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数相加。(3)用交换乘数的方法进行验算。 3.完成教材第104页“期末复习”第3题。 先让学生结合算式说说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再指名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完成。最后集体订正。 归纳混合运算的顺序:算式中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应先算乘除法;算式里有括号,应先算括号里面的。 三、综合运用提升 1.完成教材第104页“期末复习”第4题。 要求:不计算,在得数大的算式后面画“√”。 师注意提醒学生看清运算符号。 2.完成教材第105页“期末复习”第5题。 让学生先读题,理解题意,再估一估,最后独立解答。 师讲解:把39看成40,把88看成90,那么39与88的积大约是3600,但不高于3600,所以估计是够的。 3.完成教材第105页“期末复习”第6题。 让学生先读题,再列式解答,最后集体交流,并说说解题思路。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十单元 期末复习 课题:年、月、日与千米和吨、分数和小数 第2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复习中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千米和吨的认识,并能熟练地进行换算。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会将分数改写成小数;进一步掌握年、月、日的相关知识,能正确判断平年和闰年。 3.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系统地整理知识点。 教学难点:加深理解年、月、日与千米和吨、分数和小数,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系统整理 提问:这学期我们学习了有关年、月、日与千米和吨、分数和小数的哪些知识? 揭题:本节课我们就来复习这几方面的内容。 二、查漏补缺训练 1.复习年、月、日。 (1)谈话:我们学过哪些有关年、月、日的知识? 师引导归纳:年分为平年和闰年,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通常每4年一闰,公历年份数除以4没有余数;而公历年份数是整百数的,必须除以400没有余数才是闰年。一年有12个月,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是大月,4月、6月、9月、11月是小月。平年一年有365天,闰年一年有366天。 (2)回顾:24时计时法有哪些知识?24时计时法怎样转化成普通计时法?怎样求一天内经过的时间? (3)完成教材第105页“期末复习”第7题。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说说思考的过程。 2.复习千米和吨。 板书:1千米=1000米 1吨=1000千克 (1)完成教材第105页“期末复习”第8题。 让学生说说进率,并说出换算的思考过程,完成后进行集体交流。 (2)完成教材第105页“期末复习”第9题。 指导学生看懂图意,让学生结合图下的文字信息和问题,找出图中的有效信息。 引导:钟面从几时到几时,经过了多长时间? 引导学生独立列式解答,集体交流。 (3)完成教材第105页“期末复习”第10题。 指名读题,让学生根据问题寻找有用的条件,再让学生独立列式,说说思考的方法。最后集体交流。 三、综合运用提升 1.复习分数。 引导回顾:把一些物体看成整体平均分成几份,这样的一份是几分之一,几份就是几分之几。 (1)完成教材第105页“期末复习”第11题。 课件出示图片,让学生说说图意。再进行独立填写,指名说意思。 (2)完成教材第106页“期末复习”第12题。 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12根小棒,分别拿出它的、、、。 要求:说说每次拿出几根? 指名汇报:是把12平均分成3份,表示这样的1份,是12÷3=4(根);表示这样的两份,是12÷3×2=8(根)。 2.复习小数。 提问:写成小数是多少?(0.1)写成小数是多少?(0.3) 回顾:小数中的圆点叫作小数点。小数点左边的部分是整数部分,右边的部分是小数部分。 (1)完成教材第106页“期末复习”第13题。 出示数轴,先让学生填写数轴上的数,然后集体交流,说说想法。 (2)完成教材第106页“期末复习”第14题。 课件出示题目,让学生比较4个小数的大小。 说一说:谁第一?谁第二?谁第三? (3)完成教材第106页“期末复习”第15题。 让学生先说说每个分数表示什么意义,再涂色。指名上台演示,说说是怎么涂的。 (4)完成教材第106页“期末复习”第16题。 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提问:你能用小数表示两种布各买了多少米吗?(8分米是1米的,是0.8米,1米4分米是1.4米) 追问:买这两种布一共要付多少元? 3.6+6.2=9.8(元) 你还能提出哪些用加、减法计算的问题?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十单元 期末复习 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第 3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情境理解面积的含义,并通过操作活动进一步体会面积和周长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能进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2.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逐步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发展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等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体会面积和周长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谈话:本节课我们要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及相关的实际问题。 二、查漏补缺训练 1.回顾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及有关的实际问题的知识。 (1)提问:什么是面积?我们学过的面积单位有哪些?(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这个物体的面积。面积的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2)说说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之间的进率。 板书: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的公式是什么? 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2.基础练习。 (1)完成教材第106页“期末复习”第17题。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里交流并互相评价。提醒学生注意区分周长单位和面积单位。 (2)完成教材第107页“期末复习”第18题。 先让学生说说进率,再填写,最后交流是怎么转换的。 三、综合运用提升 1.完成教材第107页“期末复习”第19题。 出示表格,先让学生独立填写,然后指名汇报,并让学生说出计算方法。 2.完成教材第107页“期末复习”第20题。 (1)让学生读题,了解题意。 (2)思考: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让学生独立计算,汇报交流。 3.完成教材第107页“期末复习”第21题。 (1)让学生读题,说说题意。 (2)进行小组合作,将两个长方形拼成正方形,并说说拼成的图形的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3)让学生算出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4)让学生将两个长方形拼成长方形,说说拼成的图形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长40厘米,宽10厘米) (5)让学生计算出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4.完成教材第107页“期末复习”第22题。 让学生小组合作,观察周围物体中形状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面。先估计它们的面积,再进行测量和计算。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十单元 期末复习 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第4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加深学生对收集数据的意义的理解。 2.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加深对收集数据的意义的理解。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解决问题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系统整理 1.谈话:这学期我们学过解决问题的策略有哪些?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从问题想起,用画线段解决问题。 2.这学期我们学过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从中你学会了什么? (根据问题收集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3.揭题:本节课我们要复习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二、查漏补缺训练 1.完成教材第107页“期末复习”第23题。 (1)让学生读题,找出问题。 提问:从问题想起,你能找出数量关系吗?(总的长度-已经铺的长度=还要铺的长度)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先求已经铺的长度) (2)让学生列式解答,集体交流。 2.完成教材第107页“期末复习”第24、25题。 (1)让学生读题,找出问题,并说说数量关系。 (2)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集体交流,说说思考方法。 3.完成教材第108页“期末复习”第26题。 (1)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提问:要求“成人服装比儿童服装多多少套?”你能画出线段图吗? 学生列式解答。 (2)解决问题“两种服装一共有多少套?” 让学生修改线段图,并列式,指名交流,说说每道算式表示的意义。 5.完成教材第108页“期末复习”第27题。 (1)让学生整理条件,说出需要的条件,先独立列式,再全班交流。 (2)追问: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三、综合运用提升 1.完成教材第108页“期末复习”第28题。 提问:你会背古诗吗?(学生试背) (1)出示表格:这些古诗,你喜欢哪一首?先在小组里调查,再全班汇总。 (2)让学生先分小组调查,再汇总全班同学的信息。 (3)根据整理的信息,解决问题。 ①这几首古诗,你们班同学最喜欢哪一首? ②这些古诗中哪些是唐诗?喜欢唐诗的一共有多少人? ③根据统计表上提供的信息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你能解决这些问题吗?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统计。 2.完成教材第108页“期末复习”思考题。 (1)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 提问:实际上松鼠妈妈每天只存几个?(3个)经过1天存满多少个?(53个) (2)让学生接下去填写表格,并根据表格寻找规律。 四、反思总结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2.回顾本学期的学习情况,你觉得你能得几颗星? 五、课堂作业 《补》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 第二单元 千米和吨 第三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四单元 混合运算 第五单元 年、月、日 第六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第七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二) 第八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 第九单元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 第十单元 期末复习 第一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 课题: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 第 1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两位数乘整十数(不进位)以及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过程,初步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及估算方法。 2.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口算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在探究算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在具体的情境中,合理选择不同的估算方法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口算练习。 出示口算卡片: 1×10= 3×32= 5×11= 2×20= 30×3= 6×20= 学生计算,汇报交流。(选择几题请学生说一说是怎么口算的) 2.导入新课:刚才我们计算的是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同学们都算得很棒,今天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探究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1。 (1)出示教材第1页例1。 引导: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 让学生说说从情境图上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2)探究算法。 提问:如何算出10盒有多少个?把算法说给同桌听一听。 全班交流。(结合情境图中右下角的菜椒摆放特点来说) ①先算9盒,再加1盒。 12×9=108(个) 108+12=120(个) ②横看,先算2盒,再算5个这么多。 12×2=24(个) 24×5=120(个) ③竖看,先算5盒,再算2个这么多。 12×5=60(个) 60×2=120(个) ④把算式看成12个十,十个十是一百,二个十是二十,合起来是120。 ⑤想:把乘法算式看成12个十,那就可以先写12,再在后面添上1个0。 追问:比较一下这么多种方法,你最喜欢哪种? 如果大部分学生选择最后一种方法,教师要提问简便在哪里。 (3)试一试。 ①完成教材第1页“试一试”前两题: 24×10= 20×10= 学生口答,说说口算的方法。 要求:请大家各自出一道这样的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题来考考其他同学。 学生出题,教师板书:( )×10=提问:观察这些算式,你们能总结出两位数乘十的口算方法吗? 师生共同小结:一个数乘十,只要在这个数后面添一个0就可以得到积。 ②完成教材第1页“试一试”第三小题。 让学生与同桌交流口算方法。 指名汇报: 生1:可以看成2×3=6,再算20×30=600。 生2:先算2×3=6,再在末尾加两个0就是600。 提问:为什么要加两个0? 师小结:整十数乘整十数,只要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两个0即可。 2.教学例2。 (1)出示教材第2页例2。 指名读出例题表格中的数据。 师:根据称出的结果,你能想到什么?(让学生自由发言) 师小结:有的比30千克少一些,有的比30千克多一些。每袋蒜头都差不多重,而且每袋大约重30千克。 追问:你会估算王大伯去年大约收获蒜头多少千克吗?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谈谈自己的想法,再交流反馈,得出最佳的方案。 引导:按每袋30千克估算,60袋一共有多少千克? 列式为:30×60=1800(千克) (2)完成教材第3页“想想做做”第5题。 提问: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这一页大约有多少个字?) 追问:你想怎么估算? 集体交流,指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分别把两个乘数看作与它们接近的整十数来计算。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2页“想想做做”第1题。 提问:这三组题有什么特点?上下两题的答案一样吗?为什么? 根据学生汇报,教师小结:一个乘数相同,另一个乘数多一个0,那么积也应该多添一个0。 2.完成教材第2页“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 让学生重点说说“80×50,10×55,60×90”的口算方法。 3.完成教材第3页“想想做做”第6题。 让学生先仔细观察表格,指名说说想法,再进行计算。 最后集体反馈,交流分析、思考的过程,同学之间相互评价、补充。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一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 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 第2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的过程,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会用交换乘数位置的方法验算乘法。 2.在探究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究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口算。 7×8+3= 6×6+4= 5×9+7= 2.用竖式计算。 23×3= 21×2= 32×4=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指名说一说笔算过程。 3.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需要我们用数学方法去思考、解决,例如生活中的购物问题里就存在着很多的数学知识。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3。 (1)出示教材第3页例3主题图。 提出问题: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12箱迷你南瓜,每箱24个) 追问: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一共多少个?) (2)估算。 提问:谁能估算一下大约需要多少个?你是怎样估算的? 指名学生说出自己的估算方法。 学生回答预设: 方法一:把24看成20,20×12=240(个) 方法二:把24看成25,12看成10,25×10=250(个) 方法三:把24看成20,12看成10,20×10=200(个) (3)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明确问题:有什么办法能证明估算的结果接近正确答案?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教师适时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小组交流。 小组派代表汇报,其他小组做补充。 学生汇报时,教师有选择地板书学生的计算方法,并请学生说说列式的理由。 方法一:6个2箱是12箱,每箱24个,先算2箱是48个,再算6个48是288个。 列式:24×2=48(个) 48×6=288(个) 方法二:将12箱拆分成2箱和10箱,每箱24个,先算2箱,2乘24得48个,再算10箱,10乘24是240个,相加是288个。(重点理解方法二) 列式:2×24=48(个) 10×24=240(个) 48+240=288(个) 探究笔算方法。 明确:像这样的两位数乘两位数,我们可以用竖式计算。 师指出:在把两个所得的乘积相加时,个位上是计算8加0,0只起占位作用,为了简便,这个0可以省略不写。 教师板书: 2 4 × 1 2 4 8 2 4 2 8 8 (4)归纳总结。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笔算时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字去乘第一个乘数各位上的数字,得数的末位和乘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字去乘第一个乘数各数位上的数字,得数的末位和乘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2.教学“试一试”。 引导:怎样检验我们算得对不对? (调换24和12的位置相乘) 学生尝试计算12×24,指名说说每一步算的是什么,并提问:第二步2乘12,末尾的4和什么位对齐,为什么? 强调:计算的结果是288,说明我们前面的计算是正确的,我们可以用调换乘数的位置再乘一遍的方法进行验算,平时要养成计算后验算的习惯。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4页“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先独立计算,然后交流汇报,教师展示一些典型的错例,组织讨论,纠正错误。 提问:通过计算你认为应该注意什么? (注意第二步乘得的积的书写位置,计算要正确) 2.完成教材第5页“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汇报。 3.完成教材第5页“想想做做”第3题。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答案。 4.完成教材第5页“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各自观察题目,找到错误原因,在小组内交流。 5.完成教材第5页“想想做做”第6题。 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全班订正。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一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 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 第3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 2.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经历稍复杂的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的过程。 教学难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口算。 42×4= 72×7= 28×3= 56×2= 47×4= 74×3= 2.用竖式计算。 13×12= 22×33= 要求学生计算出这些算式的结果,并说一说计算方法。 3.揭题: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二、交流共享 1.出示教材第5页例4。 提问:每箱迷你南瓜24个,53箱一共有多少个?该怎样列式? 指导学生列出:24×53。 追问:谁能说一说这个算式是什么意思? (是求53个24是多少) 2.探究算法。 师:请同学们用已经掌握的算法试着算一算,在计算的过程中你会遇到什么新的问题?你准备怎样解决? 引导学生通过计算发现:和之前不同的是,计算时每一个乘数乘两位数所得的积都要进位。 引导思考:我们在前面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要进位时,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引导学生回忆“乘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的算法。 出示算式进行讲评: 24×53= 2 4 × 5 3 7 2 师:这里的72是哪个数乘哪个数的积?(3×24)用另一个乘数个位上的3乘24,乘得的数的末位就和个位对齐。接下来应该怎么算?(用十位上的5去乘24)所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哪一位对齐?(十位)最后怎么算?(把两次乘得的结果相加) 学生尝试笔算,完成后指名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计算过程,如果这个学生计算有问题,就多请几名学生,然后让学生判断谁的计算过程是正确的,并帮助计算有错误的学生分析是哪一步出了问题。 3.归纳小结。 师:看来通过同学们的努力,都会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了,你觉得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要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归纳笔算时的注意事项: (1)先用第二个乘数的个位乘第一个乘数,再用第二个乘数的十位乘第一个乘数。 (2)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位就和这一位对齐。 (3)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的数相加。 提醒注意:满几十要向前一位进几,前一位乘后,不要忘记加上进上来的数。 4.检验算式。 师:请同学们用你们掌握的方法来验算24×53。(调换乘数的位置再乘一遍) 学生用竖式计算得出53×24=1272。 完成后,让学生先说一说具体的计算过程,再集体订正。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6页“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题目,每组对应完成1小题。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集体交流,说说计算步骤。 教师巡视时注意发现典型错例,指名上台板演,并让学生判断板演的答案是否正确。 学生判断后,教师引导学生把错误的题按错误的原因分成几类,并要求学生说一说这样分的理由以及防止错误的方法。 2.完成教材第6页“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并验算。教师巡视,指名板演,集体交流。 组织学生反思:计算中有没有错误?前面分析的一些防止错误的方法在这里的计算中是否得到了运用?又出现了哪些新的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 3.完成教材第6页“想想做做”第3题。 先让学生认真读题,审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的问题。再指名说说思考过程,并让学生独立列出算式,用竖式计算,最后集体交流。 4.完成教材第6页“想想做做”第4题。 先指名读出商品的价格及问题,然后小组讨论,让学生作出合理的假设,再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学生列式计算,集体交流汇报。 汇报:花最少的钱选择便宜的衣服,列式:25×48=1200(元);花最多的钱选择贵的衣服,列式:25×64=1600(元)。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一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 课题:练习一 第 4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会用调换乘数的位置的方法来验算乘法。 2.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有关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 教学难点:将所学知识灵活地运用于具体的问题中。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1.完成教材第7页“练习一”第1题。 出事题目,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进行活动,说出得数。 2.完成教材第7页“练习一”第2题。 出示题目,全班分为四组,每组计算两题,学生独立完成。 评讲:计算的正确率和验算的方法。 提醒学生:注意乘得的结果和哪一位对齐及进位。 导入:这节课我们将通过练习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二、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7页“练习一”第3题。 让学生先阅读表格,明确题意,再独立填写表格。 评讲:怎样填出“一共的枝数”,请归纳出本题的数量关系。 提问:从数据中你能发现什么?(渗透积的变化规律) 2.完成教材第7页“练习一”第4题。 先指名读题,让学生说说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再让学生列式计算,最后全班共同订正。 3.完成教材第7页“练习一”第5题。 出示表格,让学生读题并理解题意。 要求学生先估计哪种球的销售额最高,再算出每种球的总价,比一比,填一填。 指名说出每道题的估算结果和实际的计算结果。 4.完成教材第7页“练习一”第6题。 让学生先估算,并把估算的结果写在算式的上方;再竖式计算,用估算检验竖式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最后指名汇报,要求学生将错题改正在习题旁,并让学生说说错误的原因。 5.完成教材第7页“练习一”第7题。 让学生先读题,说说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提问:要求卡车超载了没有,需要先求什么?(货物的总重量) 让学生估一估,并说说理由。 说明:超载意味着货物的总重量大于卡车的载重。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8页“练习一”第8题。 出示题目,指名读题,让学生说说已知条件,找出所求的问题。 估算:租5辆这样的客车够吗? (估算5辆车能坐多少人,即5×48,把48看成50,大约是250人,不够) 提问:至少要租多少辆这样的客车?这里的“至少”表示什么? 2.完成教材第8页“练习一”第9题。 出示图片,使学生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小组讨论: (1)付出4000元,找回一些说明了什么? (2)估计哪一种砖比较合适,为什么? (3)实际用了多少元?应找回多少元? 3.完成教材第8页“练习一”第10题。 让学生独立解决,集体交流,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四、反思总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谁能说说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要注意什么? 五、课堂作业 《补》 第一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 课题: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第 5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的过程,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在具体情境中合理地运用口算、笔算和估算,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在于他人的讨论交流中,培养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积末尾的0的个数。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口算。 6×30= 30×2= 60×5= 30×20= 10×30= 23×20= 口算后随机抽取几题,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进行口算的。 2.揭题: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二、交流共享 1.出示教材第9页例5主题图。 (1)提问: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整理信息,提出问题:每个足球32元,买30个这样的足球要用多少元? 让学生列式再汇报,最后全班交流。 教师板书:32×30。 (2)探究算法。 提问:你能估一估吗? (把32看成30,30×30=900,大约是900) 追问:你想用什么方法来算出32×30的积呢?(口算或笔算) 引导:下面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探究算法,算出结果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教师巡视,发现学生使用的不同算法。 学生交流算法。 方法一:用口算。先算32乘3的积,再在得数后面添上一个0。 列式为:32×3=96 32×30=960 方法二:用竖式计算。仿照以前学过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算出结果。 2.优化算法。 (1)谈话:计算32×30时,同学们有的用口算,有的用我们学过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来计算,这样都可以,老师想介绍一种简单的列式计算方法给同学们。 教师边讲述边板书。 第一步:列竖式。因为0乘32还得0,所以这一步可以不写。这样就先算32×3,列竖式时可以让3与32中的2对齐,把30中的0写在后面。 3 2 × 3 0 9 6 0 第二步:计算。先算两位数乘一位数32×3得96,再在积的末尾加上0。注意乘数末尾有一个0,那么积的末尾也只能加上一个0。 第三步:检验。这样的计算方法对不对呢?我们不妨与前面计算的结果对照一下,得数相同吗? (2)(教师指着两种不同的方法)提问:你们喜欢用哪种方法列式计算?为什么? (3)小结:做计算不仅要仔细认真,而且要动脑筋选择简单便捷的方法,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教学“试一试”。 出示算式:40×53= 让学生列竖式计算,汇报交流,并指名板演。 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计算方法: 4 0 5 3 × 5 3 × 4 0 1 2 2 1 2 0 2 0 2 1 2 0 师:仔细观察,哪一种计算方法更加简便? 学生得出:第二种。 提问: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怎样算比较简便? 学生交流反馈,教师小结:列竖式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把两位数放在上面,整十数放在下面,可以把0前面的数相乘,0不参加运算,有几个0落下,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9页“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在教材上计算,指名板演,并让板演的学生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提问:第2小题中乘数50末尾只有一个0,而积1800的末尾为什么有两个0? 让做错题的学生说说自己错在哪里,并要求及时订正。 2.完成教材第10页“想想做做”第3题。 用课件逐题出示竖式,先让学生观察,再判断,并说说对错。 3.完成教材第10页“想想做做”第5题。 提问:题目的要求是什么?你怎样比较第一组中的两道题?(第一个乘数相同)你能想到什么? 让学生在小组里说一说怎样比较第二组,第三组的两道题。 学生独立计算,再比较每组题的得数,看看与原先的想法是否一致。 4.完成教材第10页“想想做做”第6题。 让学生看图说说图意,再列式计算,并说说是怎样列式的。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一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 课题:两步连乘的实际问题 第 6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用两步连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探究过程,进一步积累对相关数量关系的认识,感受从已知条件出发的解题思路,能用两步连乘正确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培养灵活组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感受乘法运算的实际应用价值,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并体验成功解决问题的快乐。 教学重点:能对获取的信息作出正确分析,用连乘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谈话:同学们,你们都有购物的经验吗?这节课我们跟随小明的脚步,到商场去走一走,看看他在购物中遇到了什么问题。 课件出示模拟商场的场景图,学生根据课件给出的条件,提出问题并解决。 课件出示:一个乒乓球2元,一袋5个,小明买了一袋,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提出问题:一共要多少元?列式为:2×5=10(元) 课件出示:每袋乒乓球5个,有6袋,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提出问题:6袋一共有多少个?列式为:5×6=30(个) 2.同学们帮小明解决了很多他在商场里遇到的问题,你瞧,商场里迎来了大客户,这是体育课的王老师,他想为学校添置一些体育用品。 课件出示:乒乓球每袋5个,每个2元,王老师买了6袋乒乓球。那么他需要花多少元? 二、交流共享 1.组织探究:你能帮王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可以先想一想,然后在小组内讨论。 2.汇报交流。 提问:哪一组来汇报一下你们的解决办法? 各小组自由汇报,教师边听边板书,指名学生表述自己所列式子的意义。 方法一:5×6=30(个) 30×2=60(元) 教师引导学生看图,使学生明白:方法一根据“有6袋乒乓球”和“每袋5个”,先算一共有多少个乒乓球,再根据“乒乓球每个2元”,算出买6袋乒乓球一共要多少元。 方法二:2×5=10(元) 10×6=60(元) 教师引导学生看图,使学生明白:方法二根据“乒乓球每个2元”和“每袋5个”,先算每袋乒乓球多少元;再根据“有6袋乒乓球”,算出6袋乒乓球一共要多少元。 方法三:2×6=12(元) 12×5=60(元) 教师引导学生看图,使学生明白:方法三先算假设每袋1个的情况下,6袋乒乓球多少元,再算每袋5个一共要多少元。 (方法三学生比较难理解,教师一定要让学生说明列式的理由,如果学生只列式但说不出理由,教师可以告诉学生。由于算法比较难理解,建议不要用这种方法) 3.归纳反思。 (1)提问:你用的是哪种方法?方法一还是方法二?结果怎么样? 虽然方法一和方法二的解题思路不同,但结果是一样的,我们可以互相交换方法进行检验。 (2)反思: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师归纳: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要认真读题,找到有联系的条件,想想可以算出什么,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样的问题,也可以用一种方法检验另一种方法算得是否正确。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12页“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读题,找出有联系的条件,说说可以算出什么,怎样算。 2.完成教材第12页“想想做做”第3题。 课件演示情境图:每层有5个教室,每个教室放6盆花,这幢教学楼一共放了多少盆花? 师提醒学生注意:“一共放了多少盆花”是指这幢教学楼的所有教室一共要放多少盆花? (1)提问:哪些信息之间是有直接联系的?根据这些信息你能先求什么? (2)追问:你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可以先算出一共有多少个教室,也可以先算出每层教室需要放多少盆花) (3)学生列式解答,交流讲评。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一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 课题:练习二 第 7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和笔算,以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在解决问题中进一步体会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的特点,提高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的能力。 教学重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1.口算。 40×20 300×8 10×70 50×80 70×50 63×10 9×200 400×6 教师用课件出示题目,让学生快速说出得数,随机抽取几题指名学生说说口算方法。 2.根据13×2=26,快速说出以下算式的得数。 130×2 13×200 130×20 二、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13页“练习二”第2题。 出示题目,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列竖式计算。 指名上台板演,说说计算方法,展示正确的书写格式及得数。 2.完成教材第13页“练习二”第3题。 出示情境图,让学生先找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再找出有联系的两个条件,说说可以先算什么。 让学生独立列式,全班交流。 3.完成教材第13页“练习二”第4、5题。 让学生默读题目,理解题意。 提问: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怎样列式? 学生计算,集体交流算法。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6题。 让学生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提问:你能找出有联系的条件吗?想想它们能算什么? 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教师评讲时展示不同的解题方法,并指明说说每道算式表示的意义。 2.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7题。 学生读题,列式解答,集体交流。 3.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8题。 出示图片,引导学生看懂图意。 提问:要求“买5件大衣一共要多少元?”必须知道什么条件?怎么求? 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全班交流。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获得了什么收获? 五、课堂作业 《补》 第一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 课题:复习 第 8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以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通过复习,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发展数学思维,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究的意识。 教学重点:熟练地掌握口算的方法以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系统整理 提问:第一单元即将结束,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引入:这节课我们将通过系统地整理,复习这一单元所学的知识。 二、查漏补缺训练 1.完成教材第15页“复习”第1题。 让学生先口算,再说说口算方法。 师小结:(1)两位数乘整十数,计算时先算0前面的数的乘积。然后数一下两个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再在这个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2)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用一位数分别去乘两位数中的每一位,并注意进位。 2.完成教材第15页“复习”第2题。 让学生独立计算,指名上台板演。 教师要通过具体的计算引导学生归纳出: (1)计算时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先用第一个乘数的每一位数去乘第二个乘数的个位数字,所得积的末位对齐乘数的个位;再用第一个乘数的每一位数去乘第二个乘数的十位数字,所得积的末位对齐乘数的十位。最后把两个积加起来。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2)引导:计算时,你通常会出现什么样的错误,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 3.完成教材第15页“复习”第3题。 指名估算,并引导学生回忆估算的方法:用四舍五入法把不是整十、整百的数看作最接近它的整十、整百的数来算。一般是先找出两个乘数的近似数,再把这两个近似数相乘。 将全班分成四大组,每组完成一题,再互相检验,看看和估算的结果是否接近。 4.完成教材第16页“复习”第8题。 引导学生观察表格,明确表格填写的要求。 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比较,说说发现了什么。 5.完成教材第16页“复习”第10题。 (1)出示第一组题,先让学生计算,再组织对比,交流上下两题之间的联系。 (2)出示第二组题,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组织对比上下两题之间的联系。 (3)出示第三组题,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交流上下两题的联系。 6.完成教材第16页“复习”第11题。 (1)出示第一组题,组织学生观察题目,得出规律并填空。 归纳规律:当第二个乘数分别是3的1倍、2倍、3倍„„时,积分别是111、222、333„„ (2)出示第二组题,组织学生观察题目,得出规律并填空。 归纳规律:当第二个乘数分别是7的1倍、2倍、3倍„„ 三、综合运用提升 1.完成教材第15页“复习”第4题。 出示表格,让学生算一算、填一填,再说说表中数量之间的关系。 得出:单价×数量=总价 2.完成教材第15页“复习”第5题。 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读懂题意。 引导学生汇报交流:不可能是第一种,第一种是48元,48×19大约是1000元,超过800元,可能是第二种38元的篮球,38×19大约是800元,且低于800元,第三种是28元,28×19大约是600元,不需要付800元,所以是第二种篮球。 追问:买篮球一共要用多少元?应找回多少元? 3.完成教材第16页“复习”第7题。 让学生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并说说要求“电视机多少台”需要先求什么。 4.完成教材第17页“复习”第12、13题。 让学生默读题目,理解题意。 引导:先确定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再找出有联系的两个条件,想想可以算出什么,再进行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评讲。 5.完成教材第17页“复习”第15题。 让学生先根据学过的方位知识,弄清图中几处地点的相应位置关系。然后再根据计算的结果在平面图上指一指或画一画。最后全班交流,订正。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一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 课题:有趣的乘法计算 第 9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中特殊数相乘所得得数的规律,并能初步运用这一规律进行一些计算。 2.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通过比较,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观察并发现数学的秘密,找出事物的简单规律的方法,并学会运用规律。 教学难点:能利用所得的规律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谈话:同学们,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中,有很多有趣的规律。这节课,我们一起去发现这些有意思的规律。 二、交流共享 1.探究乘数是11的乘法计算。 (1)出示题目:24×11 53×11 谈话:一个两位数和11相乘的得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我们先列式计算。 学生用竖式计算,指名板演。 2 4 5 3 × 1 1 × 1 1 2 4 5 3 2 4 5 3 2 6 4 5 8 3 提问:把积的每一位上的数和原来的两位数相比,你有什么发现?和小组内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学生交流汇报: ①24×11=264,所得的积的个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一样,是4;积百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一样,是2;积十位上的数,等于原来两位数个位与十位上数的和,是2+4=6。 ②53×11=583,所得的积个位上的数,和原来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一样,是3;积百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一样,是5;积十位上的数,等于原来两位数个位与十位上数的和,是5+3=8。 (2)引导学生根据发现的规律,猜测62×11的积。 提问:猜一猜62×11等于几? 追问: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请用竖式验证一下。 师小结:两位数与11相乘,积的规律可以概括为“两头一拉,中间相加”。 (3)出示题目:比一比,看谁算得快。 23×11 16×11 43×11 让学生根据发现的规律快速地说出答案。 (4)出示题目:64×11 提问:试着算一算,有什么发现? 学生用竖式计算,指名板演。 追问: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再问:为什么百位上的数“6”变成“7”,多了1是从哪里来的? (5)试一试:59×11 67×11 2.小结:一个两位数与11相乘时,可以把这个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字写在积的百位上,个位上的数字写在积的个位上,再把两个数字之和写在积的十位上,十位上的数如果满10,要向百位进1。 3.提问:你能出一些像这样的算式考考大家吗? 学生出题,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三、反馈完善 1.探究两个乘数十位相同,个位相加是10的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 (1)出示题目:22×28 35×35 56×54 让学生观察这些算式,在小组交流说说算式里的两个两位数的特点。 引导:像这样的算式,老师能直接算出得数,即22×28=616、35×35=1225、56×54=3024,请同学们用竖式计算,验证老师的计算是否正确。 学生列竖式计算,教师板书相应过程。 (3)你随便出这样的算式老师还能一下子说出得数。 让学生试着出题。 (4)追问:究竟这里面藏着什么秘密呢?观察这些得数,它们有什么特点?把你们的发现和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 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小结:当两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相同,个位上的数之和为10时,它们的乘积的末两位等于两个乘数个位上的数相乘,积的末两位前面的数等于十位上的数同其本身加1之和的积。 2.试一试。 (1)先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再用竖式计算验证。 15×15 43×47 69×61 (2)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并比较每组的两道题,说说有什么发现,和同学交流。 24×26= 44×46= 74×76= 25×25= 45×45= 75×75= 3.让学生同桌互相出题,写两道这样的算式互相考一考,说出得数。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二单元 千米和吨 课题:认识千米 第 1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2.在实践活动中,学会积累与查找资料,继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提问: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常用的长度单位? 学生互相比划并说说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 2.出示:给下面的物体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铅笔长18( ) 一枚1元硬币厚约3( ) 学校跑道一圈长250( ) 课桌长约10( ) 3.课件出示教材第20页例1。 提问:这是沪杭铁路,它的全长是180( )? 追问:为什么沪杭铁路的长度要用千米作单位? 4.举例: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说过千米? 5.教师出示教材第20页的图片:你知道每幅图片上的数字表示什么含义吗? 说明: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千米可以用字母“km”表示。千米又叫公里。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千米。 二、交流共享 1.初步体验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1)师:1千米到底有多长,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我们课前的活动。(出示照片) 我们学校的跑道从( )——( )大约是100米,你怎么记住它的? 明确:像这样的100米,我们走10次就是1000米,也就是1千米。(板书:1千米=1000米) 教师指导学生读出这个算式时,要注意前面的数和后面的单位之间需停顿一下。 提问:1千米里面有几个100米吗?(10个) 追问:走100米你花了多长时间?如果让你走1000米要多长时间?走1000米的感受和100米的一样吗? 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自由发言。 (2)完成教材第21页“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组织交流,说说是怎样思考的。 (3)提问:课前我们做过调查,我们学校的环形跑道一圈是多少米?几圈是1千米? 学生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回答。 回答预测: ①一圈200米,5圈是1千米。 ②一圈250米,4圈是1千米。 ③一圈400米,2圈半是1千米。 说一说:你感觉1千米长吗?自由交流。 2.强化概念。 引导思考:我们刚才感受到的1千米是个环形的,如果我们把1千米的跑道拉直,会有多长?想一想,从学校门口往南走到哪儿是1千米?向北?向东?向西呢?你可以选择一个熟悉的地方想象,现在脑海里想象从学校门口走到哪儿大约是100米,要走10个100米,该从学校门口走到哪儿? 谈话: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从学校门口到哪儿是1千米,你能说一说从自己家到学校有1千米远吗?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21页“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图片并提问:小轿车、步行、动车、自行车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学生练习并说说理由。 追问:老师家离学校约有5千米的路程,如果你是老师,会选择什么交通工具去上班?请简述理由。 2.完成教材第21页“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说说是怎样思考的。 3.完成教材第21页“想想做做”第4题。 引导学生看图,并说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 第(1)题组织学生直接计算,第(2)题先让学生讨论,再组织交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二单元 千米和吨 课题:认识吨 第 2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体,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通过想象和推理初步建立1吨的概念,培养用吨这个单位估计物体质量的能力。 2.知道并掌握1吨=1000千克,学会吨和千克之间的换算方法。 教学重点: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1吨=1000千克,学会吨与千克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形成印象。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提问:我们已经学过哪些质量单位?(克、千克)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师板书:1千克=1000克 2.谈话:同学们,课前老师请大家去观察和了解货车的载重量,谁愿意把你了解到的信息与大家交流? 课件出示教材第22页图片,提问:老师也搜集了一些这样的图片,码头上这些集装箱,火车皮所运送的都是很重的或大宗的物品,通常用什么作单位呢?(吨)明确:吨可以用字 母“t”表示。 指出:计量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不用千克作单位。今天我们就一块学习另一个比千克还大的质量单位——吨。 二、交流共享 1.直观感知,初步认识吨。 (1)课件出示一袋100千克的大米。 谈话:一袋大米重100千克。你平常见过这样的一袋大米吗?提过它吗?提过的说说感受。 学生回答,交流感受。 课件演示,一袋袋地出示,学生跟着100千克、200千克地数,贴满10张。提问:每袋100千克,10袋多少千克?(板书:1000千克) 指出:1000千克就是1吨,即:1吨=1000千克。(板书:1吨=1000千克) 2.结合实际,进一步认识吨。 (1)师:课前我们测量了自己的体重,你的体重是多少?(指名回答) 教师请体重大约是25千克的同学站起来。 谈话:三年级的小学生大约重25千克,4个学生的体重约是100千克。 引导学生想象:如果把这4个学生都压在你身上,感觉怎么样?100千克重不重?想象一下,如果把40个学生全都叠在你身上,会怎样?1000千克重不重? 提问:估算一下,小组里所有同学的体重大约有多少千克?全班同学的体重呢?全班同学的体重相加,有1吨吗? 学生进行估算,并汇报。 (2)实物出示装有10千克水的水桶,指名上来掂一掂。 提问:觉得重吗?这是10千克的水,10桶这样的水是100千克,多少桶这样的水是1吨? (3)小结:称比较重的或大宗的物品,通常用吨作单位。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22页“想想做做”第1题。 指导学生看图,让学生说说图中每种物体重1吨,各有多少? 总结汇报:一头牛重500千克,有2头牛刚好是1吨;一袋水泥重50千克,20袋水泥重1吨;一头猪重100千克,10头猪重1吨;一桶油重200千克,5桶油重1吨。 2.完成教材第22页“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吨与千克的单位换算,交流时,说说自己思考的过程。 3.完成教材第22页“想想做做”第6题。 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观察,并说说从图中得到哪些信息。 提问:能用什么方法来计算? 学生完成后,展示学生的不同解法。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二单元 千米和吨 课题:练习三 第 3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加强对千米和吨的认识,能利用它们之间的进率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2.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单位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实际,运用千米和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1.提问: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长度和质量单位?(板书:千米 吨) 2.举例说明,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千米?什么情况下使用吨? 3.小马虎写了一篇数学日记,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件出示) 周末,我和小精明约好上动物园参观。我一起床就冲到卫生间,在牙刷上挤上2千克的牙膏开始刷牙,并洗了脸。妈妈给我准备了一杯250千克的牛奶和一个400千克的面包。我吃完早餐,来到动物园。动物园里的动物可真多呀!有重45吨的小羊,4千克的大象,80克的小熊猫,真可爱!我们还看见一辆满载约4克粮食的大货车正在动物园门口卸货呢! 引导:说一说,你觉得这篇日记可笑的地方在哪里?应该怎么改? 二、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24页“练习三”第1题。 出示题目,让学生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填完后让学生读一读,最后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24页“练习三”第2题。 (1)说一说:米和千米、千克与吨之间的进率。 师归纳:米和千米、千克与吨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 板书:1000米=1千米 1000千克=1吨 (2)填一填:让学生将结果填入括号内。 3.完成教材第24页“练习三”第3题。 (1)让学生看图,读题。提问: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2)让学生依次解决教材上的问题。 4.完成教材第25页“练习三”第4题。 先出示图,让学生读题,并了解题中所提供的信息。再让学生列式,并说明列式的理由。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25页“练习三”第5题。 先让学生读题,然后指名口答,并让学生说说解题依据。 2.完成教材第25页“练习三”第6题。 先让学生看懂题意,了解题中所提供的信息,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然后让学生列式解答,再组织交流。 3.完成教材第25页“练习三”第7题。 先让学生读题,重点理解“动车从上海出发经过南京开往北京”指的是哪些路程。再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最后组织交流,并让学生说出解决问题的过程。 4.完成教材第25页“练习三”第8题。 先让学生同桌之间交流课前了解到的黑龙江、黄河、长江和珠江的长度,并填写表格,再指名汇报。 5.完成教材第25页“练习三”思考题。 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最后指名汇报结果。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三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 第 1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题中的条件和问题,选择分析问题的思路,分析题目表示的数量 关系,进而培养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养成认真审题,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发展学生连贯、有序、有层次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如何从问题开始想,根据问题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根据问题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谈话:同学们,你们有去过商场购物吗? 出示商场购物情境图,提问:如果你有100元,这些商品你想买什么?还剩多少元? 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时启发引导。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1。 (1)出示教材第27页例1情境图。 谈话:小明和爸爸今天也到商场购物,它们带300元去运动服饰商店购物。他们可能买什么? 利用课件把画面集中放大到运动服饰和运动鞋的场景中,让学生认真观察画面。 提问:小明和爸爸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可能花多少元? 学生计算,并说出多种可能,教师相应板书。 明确: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因为选择不同,有多种选法。购买不同价格的运动服和运动鞋,剩下的钱是不同的。 (2)出示问题:小明和爸爸带300元,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最多剩下多少元? 先让学生同桌互相讨论:最多剩下多少元?再指名汇报。 师小结:购买的商品价格最低,剩下的钱就最多。 提问:你能根据问题说出数量之间的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吗? 学生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 学生汇报交流: ①剩下的钱等于带来的钱减去用去的钱,可以先算用去多少元。 ②求最多剩下多少元,可以先算购买价格最低的运动服和运动鞋一共要用多少元。 引导:先想想每一步可以怎样算,再列式解答。 学生列式,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①一共用去多少元?130+85=215(元) ②剩下多少元?300-215=85(元) (3)想一想:如果买3顶帽子,付出100元,最少找回多少元? 提问:你能根据问题说出数量之间的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吗? 学生汇报交流。 引导:先想想每一步可以怎样算,再列式解答。 ①最多用去多少元?24×3=72(元) ②最少找回多少元?100-72=28(元) 2.思考: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学生自由发言,师小结:我们要在读题后要弄清题目里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可以从问题开始想,根据问题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要根据题中的条件和问题,选择分析问题的思路。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28页“想想做做”第1题。 根据问题说出数量关系式,并说说缺少什么条件。 (1)出示问题(1),引导分析:从“桃树比梨树多多少棵”想到的数量关系是什么? 追问:有了这样的数量关系,要求这个问题,还缺少什么条件? (2)学生独立分析问题(2),先根据问题写出数量关系,再说说缺少什么条件。 教师强调:在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时,关键是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完成教材第28页“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观察表格,并说明题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得到启发。 提示:要求足球组的人数,可以先算篮球组和田径组的人数之和,再将总人数减去篮球组和田径组的人数之和,即可求得足球组的人数。 3.完成教材第29页“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并在交流中互相启发,加深理解。汇报解决问题的思路时,让学生说说每道题的数量关系。 师提示:这两题都要先算四个茶杯的总价。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三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 第 2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策略,学会通过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决与倍有关的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及相应的变式问题。 2.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探究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用线段图辅助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谈话:同学们,咱们身上穿的上衣和裤子是谁买的?你有自己去买过吗?今天,我们就去商场看看。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2。 课件出示教材第29页例2的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 (1)理解题意。 让学生观察情境图,说说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2)画线段图。 提出问题:上衣的价钱是裤子的3倍,买一套衣服要用多少元? 追问:你能理解买一套衣服的意思吗? 引导: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呢?今天我们还请来了一位数学小助手,它的名字叫线段图。我们可以借助线段图来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①先画一条线段表示出裤子的价钱。(在黑板上画出表示裤子价钱的线段) 48元 裤子 ②上衣价钱的线段该怎么表示?画多长呢?(学生讨论) 引导:上衣的价钱是裤子的3倍,要画这样的3份。(指名板演) 48元 ?元 裤子 上衣 (3)列式解答。 你能根据问题说出数量之间的关系吗?你是怎么列式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 ①方法一:先算买一件上衣要用多少元,48×3=144(元);再算买一套衣服要用多少元,144+48=192(元)。 ②方法二:先算一套衣服一共有几个48,1+3=4;再算买一套衣服要用多少元,48×4=192(元)。 2.想一想:如果求买一件上衣比买一条裤子多用多少元,应该怎样解答? (1)提问:你能说出这道题的数量关系吗? 学生讨论,说出数量关系式。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上衣的单价-裤子的单价=上衣比裤子多用多少元 引导思考:在这个数量关系里,哪一个量是直接告诉我们的?(裤子48元)要先求的是哪一部分?(上衣的价钱)和上面一题相比,什么不变?(已知条件)什么变了?(所求问题)问题改了,线段图要不要改?怎样改? 学生尝试画图,教师巡视指导。 提问:你能指出所求问题是哪一部分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黑板上改线段图: (2)追问:现在你能解答这道题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交流反馈回答,教师板书。 3.比较:上面两题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解答的过程呢?(学生讨论) 指名回答,教师适时引导。 相同点:(1)已知条件相同,问题不同。(2)都可以根据问题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3)题中的数量关系不同,解题的方法也不同。(4)上衣的价格不知道,都要先算买一件上衣多少元。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31页“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读线段图,根据问题说出数量关系式,并说说各可以先算什么。 2.完成教材第31页“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阅读小芸和小力的话,并说说从中获得的信息。 学生独立填表,完成后可以与同桌交流自己的解题思路。 ?元 教师巡视,适时进行引导。 3.完成教材第31页“想想做做”第3题。 先指名说说所求的问题是什么,数量关系是什么,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出线段图,表示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再让学生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让学生独立计算。最后集体交流订正。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三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课题:练习四 第 3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灵活运用合适的策略整理相关信息,感受画线段图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常用策略。 2.通过观察、交流、迁移等活动,提高学生运用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感受运用策略整理信息的必要性,提高运用策略的能力。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借助从问题想起和画线段图的策略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本节课我们将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复习。 完成教材第32页“练习四”第1题。 (1)出示题目,让学生根据问题说出数量之间的关系,确定先算什么。 分析:①还剩的米数等于总长度减去已修的米数;②求还剩的米数,等于总长度减去8天修的米数。 指名列式解答,师板书: 已修的米数:45×8=360(米) 还剩的米数:520-360=160(米) (2)出示线段图,让学生先说说这道题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然后说出问题的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指名列式解答。 面粉的袋数:60-22=38(袋) 一共的袋数:60+38=98(袋) 二、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32页“练习四”第2题。 (1)让学生阅读题目的已知条件,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让学生说出数量关系,画出线段图,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列式解答。师板书。 (3)提问:要求楼下比楼上多多少个座位,我们必须知道什么条件?你能将上题的线段图改一改吗?师板书。 追问:什么变了?什么不变?数量关系变了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完成教材第33页“练习四”第7题。 提问:从问题想起,要求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缺少什么条件? 出示两幅情境图,让学生讨论: ①你能看懂两幅图吗?小宁走到的地方一样吗? ②小宁走了多少米? 600-300=300(米) ③怎样求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 300÷5=60(米) 4.完成教材第33页“练习四”第8题。 出示问题(1),并提问:从问题开始,要求一共缴纳的水费,数量关系式是什么?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出示问题(2),让学生仔细读题,说出数量关系,再列式解答。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32页“练习四”第4题。 解决问题(1):让学生先读题,从问题想起,说说数量关系,画出线段图,再列式解答。 解决问题(2):在问题(1)的基础上,说出数量关系,更改线段图,再列式解答。 2.完成教材第32页“练习四”第5题。 提问:这两题的问题是什么?数量关系是什么?解题过程相同吗?为什么? 学生列式解答,并反馈交流: (1)32×3=96(页) 150-96=54(页) (2)40+32=72(页) 150-72=78(页) 3.完成教材第33页“练习四”第10题。 出示题目,让学生读一读,并提问:怎么比?(求出每袋多少元) 让学生先计算,再汇报交流。 4.完成教材第33页“练习四”思考题。 让学生读题,并用线段图表示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师讲解:从线段图中分析,妈妈比小芳多出的27岁,正好是小芳岁数的3倍,小芳的年龄是27÷3=9(岁),妈妈是9×4=36(岁)。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你能用学会的知识解决我们身边的问题吗? 五、课堂作业 《补》 第四单元 混合运算 课题: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一) 第 1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不含小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进行计算。 2.在学习活动中增强类比迁移和抽象概括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脱式计算。 35-4+27 6×3÷2 让学生计算,说说计算的过程。 2.揭题:在混合运算里加减是同一级,乘除是同一级,当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时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那么,如果一道算是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该怎样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混合运算。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1。 (1)课件出示教材第34页例1货架图。 谈话:星期天,小军和小晴一起到文具店买文具。(指名读读货架上物品的单价) 课件出示问题(1),并提问:要求一共用去多少元,先要算什么?(先要算3本笔记本多少元) 指名列式解答,教师板书: 5×3=15(元) 15+20=35(元) 引导:你能根据上面的分步算式列出综合算式吗? 指名列式,教师板书: 5×3+20 引导思考:观察这个算式,和以前学过的混合运算的算式有什么不同? (2)学习运算顺序。 提问:根据刚才的提示,你知道这道题应该先算什么吗? 明确:用脱式计算两步式题时,要先在原题下面的左边写“=”,再在“=”后面写第一步运算的结果,没能参加运算的部分要照抄下来,接着对齐上面的“=”,在下一行写“=”,并在“=”后面写第二步运算的结果。 让学生观察算式,引导学生说明在这个算式中先算哪一步,教师适时板书。 师:根据刚才的分析,你能自己写出这些题目的脱式计算吗?试一试。 让学生拿出练习本试着算一算,师强调:没有参加运算的部分要照抄下来。 (3)出示问题(2),让学生思考讨论:先求什么?为什么? (要求找回多少元,可以从50元里去掉2盒水彩笔的钱) 提问:你能列出综合算式吗? 学生列式:50-15×2 追问:观察这道题,和上一题有什么区别? 引导思考:这里有乘法和减法,我们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让学生观察算式,说明在这个算式中先算哪一步,教师适时板书。 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 2.总结运算顺序。 出示:5×3+20 50-15×2 提问:观察这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总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法,又有加、减法,不管乘法在前面或在后面,要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35页“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学生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让学生完成计算。 2.完成教材第35页“想想做做”第4题。 让学生先计算出每组上面的得数,再和下面的数进行比较。最后集体交流,说说计算的方法。 3.完成教材第35页“想想做做”第5题。 让学生先读题,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再列式解答,最后交流汇报。 师强调:第(1)题,先算4张成人票的价钱,再算应付多少元,列综合算式是15×4+8。第(2)题,先算12张儿童票的价钱,再算应找回多少元,列综合算式是100-12×8。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四单元 混合运算 课题: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二) 第 2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联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悟、理解并掌握含有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能正确进行计算,并能用含有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2.在学习的活动中,增强学生类比迁移和抽象概括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含有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掌握含有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计算下面各题。 18-8×3 4×5-10 学生计算,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揭题:上节课我们在购物商场解决了小军和小晴的购物问题,这节课我们继续解决问题。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2。 (1)出示教材第36页例2情境图,让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理解题意。 提出问题:买1支钢笔和1个订书机,一共应付多少元? 引导:根据这个问题,我们要先知道什么?(1支钢笔和1个订书机的价钱)题中直接告诉我们什么?没有直接告诉我们的是什么?与这个问题相关联的是什么条件? (2)思考:怎样求出一共应付多少元?你能列综合算式解答吗? 让学生先独立列式,再交流。 指名汇报,教师板书: 40÷5+12 12+40÷5 说说每一步列式表示的是什么? 这两道算式我们都先求的是什么?(一支钢笔的价钱) 明确:40÷5表示一支钢笔的价钱。12是一个订书机的价钱,相加表示一共应付的价钱。 那么我们在计算时应该先算什么呢?互相说一说。 指名回答。(先求一支钢笔的价钱,先算算式40÷5) 学生计算,指定两名学生板演,订正时要提醒学生注意书写格式。 40÷5+12 12+40÷5 =8+12 =12+8 =20(元) =20(元) (3)总结运算顺序。 出示:40÷5+12 12+40÷5 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是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计算时要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今天的这两道算式是含有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计算时应该先算什么? 明确:把乘法换成除法的,计算的时候也要先算除法,再算加、减法。 2.试一试。 出示题目,让学生先读题,理解题意,再列出综合算式,最后指名汇报交流。 学生列式:15-40÷5。 引导:在这个算式里,“40÷5”表示什么?(求一支钢笔的价钱) 追问:这道算式,既有减法又有除法,应该先算什么? (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指名板演: 15-40÷5 =15-8 =7(元)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37页“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说说每题应先算什么,再计算。 2.完成教材第37页“想想做做”第3题。 先让学生估计出上下两题哪一题的得数大一些,并说说估计的方法。再让学生独立计算比较,集体交流,说说计算的方法,验证自己的估计是否合理。 3.完成教材第37页“想想做做”第4题。 先让学生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然后全班汇报,教师结合学生错例适当追问,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四单元 混合运算 课题: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第 3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根据实际情境,让学生体会括号能改变原来运算顺序的作用。 2.在探索与交流中体会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体会括号能改变原来运算顺序的作用,理解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口算,说说运算的顺序。 (1)出示:56-8+9= 49÷7×4= 说说这两题是什么样的题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这两题是同一级的运算,从左往右计算) (2)出示:7×7-5 77-42÷7 说说这两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2.小明是个粗心的孩子,他在计算15-6×2时,得到的结果是18,你知道他在计算时犯了什么错误? 让学生讨论,指名回答:小明的运算顺序是错的,他先算减法,再算乘法。 追问:对于15-6×2,如果要先算减法,有办法?(添上小括号) 3.揭题: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3。 (1)理解题意。 出示教材第38页例3情境图及问题。 提问:要求这个问题,应该先求什么?(买1个书包后还剩多少元) 引导:怎样列式? 50-20=30(元) 追问:每本笔记本是5元,30元可以买几本? 30÷5=6(本) 提问:刚才我们列的是分步算式,怎样列综合算式? 让学生讨论后,指名回答,教师板书相应算式。 学生可能回答:50-20÷5。 (2)学习算理。 引导:“50-20÷5”根据我们上节课所学应该是先算除法,再算减法,和我们分步列式中的先算减法再算除法的计算顺序不同,如何才能使这道算式先算减法再算除法? 学生讨论并回答。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进行引导:小括号的作用可大了,算式里添上小括号,不管小括号里是加、减法还是乘、除法,都要先算小括号里的算式。 教师板书添上小括号: 提问:现在这道题,变成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并指明学生板演。 师生总结:先算“50-20”,在“50-20”的下面画出横线,再进行计算。 2.试一试。 出示:(42-18)×30 95-(24+50) 让学生尝试解答,教师巡视,参与学生的自主学习并寻找错例。 学生完成后集体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说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 3.归纳小结。 我们在计算混合运算时,一定要先分析,确定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像这样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里,不管括号里是加、减法还是乘、除法,都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38、39页“想想做做”第1、2题。 让学生先用线画出每题应先算什么,再进行计算,最后集体交流订正。 2.完成教材第39页“想想做做”第3题。 (1)让学生说说每道题应先算什么,再计算。 (2)提问:变式和原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3.完成教材第39页“想想做做”第4题。 (1)让学生先读题,在列综合算式。 (2)学生交流汇报自主学习成果,交流内容包括:问题是怎么解决的,每一步列式的含义、列综合算式时应注意什么。 (3)教师适时评析错例(如综合算式时忘了加括号)。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四单元 混合运算 课题:练习五 第 4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巩固对混合运算顺序的理解和掌握。 2.能通过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巩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谈话:本单元我们学习了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请同学们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下面的 问题。(课件出示) 在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中,要先算( )再算( );如果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 )。 二、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40页“练习五”第1题。 让学生直接把得数写在书上,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40页“练习五”第2题。 (1)先指名回答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再让学生独立完成计算。 (2)比较每组题的运算顺序和计算结果,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3.完成教材第40页“练习五”第3题。 先指名回答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再让学生独立完成计算,然后集体订正。 4.完成教材第40页“练习五”第4题。 让学生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引导:分析各题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算的,然后全班订正,教师结合学生的错例适当追问。 5.完成教材第40页“练习五”第5题。 让学生先读题,理解题意,找出题中的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列式解答,指名汇报答案,教师适时作出评价。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40页“练习五”第6题。 (1)先让学生与同桌说一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再让学生独立计算。 (2)比一比每组题目的运算顺序和得数,说说发现了什么。 (3)小结:一个数连续减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这两个数的和;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2.完成教材第41页“练习五”第7题。 要求:不计算,比较两道算式的大小。 3.完成教材第41页“练习五”第8题。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说说运算顺序。 4.完成教材第41页“练习五”第9题。 (1)让学生仔细读题,理解题意。 提问:要解决“平均每天看多少页?”你认为应该先求什么?(5天看了多少页)你能列出综合算式吗? 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说出解决的方案,并在练习本上表示出来。 汇报交流,教师板书: (132-72)÷5 (2)引导:“如果只能借阅9天”说明剩下的书只能几天看完?你能列综合算式吗? 师根据汇报板书。 5.完成教材第41页“练习五”第10题。 让学生观察图形,阅读题目。 引导:从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中,你读懂了什么?要求长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什么?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全班交流,指名说说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四单元 混合运算 课题:算“24点” 第 5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算“24点”的基本方法,并在游戏中巩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激励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算“24点”的规则和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会用4张牌算“24点”。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教师手持扑克牌,谈话:认识它吗?它有几种花色?几个数字?是的,这是一副小小的扑克牌,用它能玩几十种游戏,同学们,你会用扑克牌玩哪些游戏? 学生自由发言。 揭题:这节课我们来玩一种和数学有关的扑克游戏——算“24点”。 提问:你会玩算“24点”吗?能否说说怎么玩?结合学生的介绍,教师出示游戏规则: (1)每人准备扑克牌A~10各一张(A表示1);(2)在我们准备的扑克牌中拿出几张牌,利用学过的加、减、乘、除进行计算,使最后的结果是24。但要注意:每张牌只能用一次。 二、交流共享 1.新手教程。 (1)课件出示扑克牌3。 谈话:加入不限定你出几张牌,我的手上有一张“3”的扑克牌,你手上的牌出几,就能和我的这张牌计算得出24。 方法一:出8,三八二十四。 方法二:出3和7,三七二十一,加3就是24。 方法三:出3和9,三九二十七,27减3就是24。 „„ (2)课件依次出示扑克牌2、4、6、8、10、12,让学生说出如何算出24。 归纳并提问:刚才同学们除了用上三八二十四、四六二十四,还想到了其他的一些方法,看来凑成24的方法还是很多的。你知道哪些数比较容易算出24吗? 2.闯关。 第一关:基础闯关。 (1)课件出示3张牌:7、6、3。 谈话:联系这3个数,哪些数能让你直接想到24。 (6,因为四六二十四;3,因为三八二十四) 引导:根据6去找4,能通过另外两张牌找到4吗?怎么找?根据3去找8,能通过另外两张牌找到8吗?(不能)那么,这3张牌应该怎样才能得到24? 学生思考后得出:7-3=4,4×6=24。 (2)课件出示3张牌:7、8、9。 学生互相讨论,说说自己的想法。 引导:这里有8,如果去找3,行吗?(不行)那该怎么办? 提示:如果乘不行,就用加法试一试。 学生试算出汇报,教师板书: 7+8=15 15+9=24 小结:我们在算“24点”时,当一种方法行不通时,可以换其他方法再进行试算。 (3)组织活动:分小组,用下面各组牌上的3个数算出24。 课件出示以下三组牌: 第一组:2、3、4 第二组:3、8、9 第三组:3、5、9 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然后把各自的想法写出来,最后汇报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 2、3、4: 2×3×4 3、8、9:9÷3×8 3、5、9: 3×5+9 (4)教师任意摸3张扑克牌,让学生比赛算“24点”,对算得又快又准的学生予以表扬,并明确:有些是算不出“24点”的。 第二关:挑战自我。 谈话:下面加大游戏难度,刚才我们用的是3张牌,现在我们用4张牌,游戏规则还是一样,注意:每张牌只能计算一次。 课件出示4张牌:A、2、5、8 提示:这里的A代表数字1。先和同桌交流想法,然后写在本子上。 指名汇报,教师板书: ①5+1=6 8÷2=4 6×4=24 ②5-2=3 8÷1=8 3×8=24 ③1+5=6 6÷2=3 3×8=24 学生还可能得出不同的算式,如:(5-1)×(8-2)、2×(5+8-1)、(5-2)×8×1等,教师应给予鼓励。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43页“试一试”: 你能用下面每组4张扑克牌上的数算得24吗? 让学生说方法,教师适时指导。 第一组:8-7=1 1+5=6 6×4=24 第二组:9-7=2 2×4=8 3×8=24或9-7=2 3×4=12 2×12=24或3×9=27 27-7=20 20+4=24 第三组:6÷2=3 3+1=4 4×6=24或6+6=12 12×1×2=24 2.比一比。 教师讲解比赛规则:四人一组,各人从自己的扑克牌中任意拿出一张,谁先算得24,谁就获胜。如果计算的结果得不到24,就换牌再算。 学生进行游戏,教师巡视。收集学生算不出的加以展示,并让其他学生进行计算。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五单元 年、月、日 课题:年、月、日 第 1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收集、观察、统计等过程,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能正确判断大月、小月。 2.通过年、月、日的学习,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掌握大月、小月的判断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提问:你知道你出生的具体时间吗? 让学生自由发言。 追问:×年×月×日,有的同学还知道×时×分,你知道这些信息里都包含哪些信息吗?(年、月、日、时、分) 2.解题:这些都是时间单位,我们已经认识了时、分、秒,这节课我们要认识年、月、日。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1。 (1)观察、统计。 学生分组探究课前准备的2014年年历,把年历中每个月的天数填入下表: (2)小组交流。 学生在独立观察、思考、统计的基础上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统计结果。 指名展示统计结果,教师相应板书。 讨论:观察黑板上2014年的统计表,你发现了什么? 介绍:一年有12个月,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有30天的月份是小月。 引导:把上面表格中的大月涂上红色,小月涂上绿色。观察表格,你有什么发现? (3)认识大月、小月。 介绍:一年有12个月,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有30天的月份是小月。 引导:把上面表格中的大月涂上红色,小月涂上绿色。观察表格,你有什么发现? 指名口答,教师适时归纳。 ①大月有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小月有4月、6月、9月、11月。 ②一年中有7个大月,4个小月。 ③2月有28天,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4)记忆大月、小月。 提问:你有办法记住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吗? 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相关知识进行交流,教师适时归纳。 ①7月和8月是连续的两个大月,7月以前的单数月是大月,8月以后的双数月是大月。 ②拳头记忆法:(出示教材第45页拳头图)教师边演示边口头讲解用拳头记忆大月、小月的方法,要求学生边看、边听、边跟着学。 ③儿歌记忆法: a.7个大月心中装,七前单数七后双。 b.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 2.试一试。 提问:2014年全年有多少天?你是怎样算的? 学生小组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并在练习本上写出过程。 指名交流,汇报。 学生汇报预设: 方法一:将每个月的天数加起来: 31+28+31+30+31+30+31+31+30+31+30+31=365(天) 方法二:将大月的总天数、小月的总天数和2月的天数加起来: 31×7+30×4+28=365(天) (让学生重点掌握方法二) 小结:2014年全年有365天。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46页“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先交流题中节日的具体日期,再独立在年历上圈出来,最后集体订正答案。 2.完成教材第46页“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在今年的年历上圈出六一国际儿童节、五一国际劳动节和三八妇女节,并说说分别是星期几。 学生完成后,指名汇报,全班交流。 3.完成教材第46页“想想做做”第3、4题。 学生先填空,再集体交流,最后订正答案。 4.完成教材第46页“想想做做”第5题。 让学生观察年历,讨论交流,教师适时引导:元旦是每年的第一天,也就是1月1日,今年的最后一天过完了,下一天就是下一年的元旦。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五单元 年、月、日 课题:认识平年和闰年 第 2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平年、闰年的基本含义,初步了解“四年一闰”的道理。 2.掌握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并能解决一些有关的生活问题。 3.能积极参与寻找、发现平年与闰年的关系,对数学产生好奇心与求知欲。 教学重点:发现并掌握平年和闰年的判断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判断年份数是整百数的年份是否是闰年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谈话:小华每次过生日都要种一棵“生日树”,她在12岁生日那天种下了第3棵“生日树”。你知道她的生日是哪一天吗? 学生自由发言、交流,教师不做评价。 2.揭题:学习了本节课之后,你就会明白原因了。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2。 (1)课件分别出示2005~2016年的年历,将每年的2月份用不同的色块提炼并排列起来。 引导:这是2015~2016年2月的天数,依次观察,每年的2月有多少天?填在下面的表格里。 (2)组织交流。 ②引导观察: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2008、2012、2016年的2月有29天,其他年份的2月有28天) ③揭示平年和闰年的含义:根据2月天数的不同,我们把年份分为两种,2月只有28天的年份是平年,有29天的年份是闰年。(板书) (3)探究判断平年和闰年的方法。 提问:仔细观察表格,平年和闰年的出现是随意的,还是有一定的规律?你发现它们有什么规律? 指名回答并引导学生共同发现“四年一闰”的规律,再让大家将表格中的闰年圈出来。 通常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公历年份数除以4没有余数的一般是闰年。公历年份数是整百数的,必须除以400没有余数才是闰年。例如,2000年是闰年,而2100年是平年。 (4)提问:现在大家知道小华的生日是在哪一天了吗? 学生根据平年和闰年的知识回答:2月29日。 2.数学文化。 谈话:同学们,你们想知道为什么会有“四年一闰”的规律吗?这里面包含很多的天文知识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本第48页“你知道吗”的内容。 指名阅读短文,并让学生解释“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的意思。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并板书:公历年份数是整百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要求学生举例说明“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 如2000年、1600年是闰年,2100年、1800年、1700年是平年。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48页“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平年和闰年的判断方法,再指名回答,最后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48页“想想做做”第3题。 提问:你知道什么是季度吗?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明确:一年有4个季度,把12个月平均分成4份,每3个月是一个季度。 师出示表格并追问:你能算出今年每个季度的天数吗? 学生计算,并说说计算的方法。 追问:今年是平年还是闰年?(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答)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五单元 年、月、日 课题:练习六 第 3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强化学生对年、月、日之间关系的理解。 2.让学生体会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教学重点:强化学生对年、月、日之间关系的理解。 教学难点:体会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必然联系。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1.课件出示表格,并让学生填写表格。 2.填空:平年的2月有( )天,全年有( )天;闰年的2月有( )天,全年有( )天。通常每( )年里有( )个平年,( )个闰年。公历年份数除以( )没有余数的一般是闰年;公历年份数是整百数的,必须除以( )没有余数才是闰年。 二、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49页“练习六”第1题。 引导猜测:小明的生日是下个月的第1天,你知道是几月几日吗? 要求:请用类似“我的生日在教师节前两天”的语言描述自己的生日让其他同学猜。 2.完成教材第49页“练习六”第2题。 (1)提问:你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吗?在今年的年历上把它们圈出来。 (2)追问:爸爸、妈妈的生日过了吗?在爸爸、妈妈的生日这一天,你为他们做了什么?还没有过的同学,你打算怎样给爸爸、妈妈过生日? 3.完成教材第49页“练习六”第3题。 让学生根据题意,挑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月份,找出×月1日是星期几,制作一个月历,并完成以下要求。 (1)在表中圈出节日、纪念日。 (2)算一算这个月一共上课多少天,休息多少天? (3)你还想说些什么?在小组里说一说。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50页“动手做”。 学生拿出准备好的月历卡,四人一组做框数游戏。 (1)要求:每次用长方形横着框出3个数,说说这3个数之间的关系,算出它们的和。 先指名回答,再将学生的算式随机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寻找规律。 得出:三个数的和是中间数的3倍。 (2)要求:每次用长方形竖着框出3个数,说说这3个数之间的关系,算出它们的和。 先指名回答,再将学生的算式随机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寻找规律。 得出:三个数的和是中间数的3倍。 (3)追问:还可以框出几个数?怎样框?试一试。 2.出示教材第50页“你知道吗”内容。 提问:同学们,我们平常所说的一年四季和一年的四个季度一样吗? 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说说从文中你知道了什么。 指名回答,明确:一年四季与一年的四个季度是有区别的。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五单元 年、月、日 课题:24时计时法 第 4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生活中的时间。 2.能进行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之间的相互转换。 教学重点: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教学难点:理解和发现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能正确进行互换。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谈话:羊村要召开羊羊运动会,这一天,懒羊羊通知喜羊羊:“明天5时到羊村体育场参加跑步比赛。”第二天,喜羊羊天没亮就出发了,早上5时赶到体育场却发现一个小伙伴也没有,一直等到傍晚5时才开始比赛,这是怎么回事?(学生自由发表各自意见) 师:原来,一天有2个5时,懒羊羊在通知的时候没有说明是早上的5时,懒羊羊在通知的时候没有说明是早上的5时,还是傍晚的5时,导致喜羊羊在早上5时就到了达了。生活中经常因为这样的描述出现错误,为了简易、不出错,广播、电视等部门都用24时计时法。 2.揭题:本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下24时计时法的相关知识。 二、交流共享 1.出示教材第51页例3的节目预告表。 提问:这是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的节目预告表,你从中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追问:怎么会有14:00呢? 引导学生明确:这里用的是24时计时法,14:00是下午2时。 2.课件演示钟表。 (1)出示倒计时的场面,提问:见过这个场面吗?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一起倒计时,当我们倒数到1的那一瞬间,钟面上的时针、分针、秒针都指到了几?(12)这个时刻意味着什么? (2)课件演示(时间) 结合演示,教师介绍:新的一天开始了,此时是几时?(夜里12时),月亮高高挂,我们正在睡觉,时间继续走,早上8时,我们在哪里?(学校)时间继续走,中午12时,我们回到家,在家里吃饭。到这时,时间已经悄悄走过了钟面的一圈,回到了12时,时间继续走,开始第二圈的旅程,到了晚上8时,我们要上床睡觉了。当时间走到晚上12时时,这一天就过去了,它又将开始新的一天。 提问:现在时针一共走了几圈?(结合彩条,让学生看清走了2个12,是2圈)一共走了多少个小时?(24小时) 小结。 3.介绍24时计时法。 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针走一圈的时刻时,钟面上的时针指几就是几时,表示时针走第二圈的时刻时,钟面上时针所指的数加上12就是24时计时法的时刻。 4.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的关系。 提问: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引导学生明确:(1)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时,这个时刻从0时起过了几小时,就直接说几时;而普通计时法为了区别两个不同的时段,要在时间前面加上凌晨、早上、下午、晚上等词。(2)中午12时之前表示的时刻相同,1时之后,表示的时刻相差12小时。 追问:16:00是下午几时?18:30呢?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16:00是下午4时,18:30是下午6时30分。 三、反馈完善 1.说一说:羊村运动会上喜羊羊早到是谁的错?如果你是懒羊羊你会怎样通知喜羊羊? 让学生用两种计时法分别描述:明天下午5时或明天17时。 2.完成教材第52页“想想做做”第1题。 提问:钟面上的时间用24时计时法表示,各是几时? 让学生小组讨论,说说自己的想法,并指明汇报。 3.完成教材第52页“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图标,提问:你认识这个图标吗?(禁止机动车通行),7:30~18:30表示什么?从上午几时几分到下午几时几分禁止机动车通行? (提醒学生将24时计时法转换成普通计时法) 4.完成教材第52页“想想做做”第4题。 提示:钟面上表示的时间可能是上午,也可能是下午,可能是白天,也可能是晚上。 让学生在小组内议一议、说一说。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五单元 年、月、日 课题:计算经过的时间 第 5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学会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 2.进一步感知和体验时间,逐步建立时间观念。 教学重点:学会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 教学难点: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24时计时法,你能说说什么是24时计时法吗? 学生回顾24时计时法。 出示教材第53页的节目预告表,并提问:你能把这些时刻改成普通计时法吗? 指名汇报后引入课题:这是我们上节课学习的24时计时法,24时计时法还能帮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很多实际问题,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学习新的知识。 二、交流共享 1.计算整时到整时经过的时间。 (1)出示例4,提出问题。 提问:这张预告表上的节目你喜欢吗?最喜欢哪一个节目?根据你的观察,你觉得哪个节目播放的时间会长一些?你是怎么想的? 引导:播放的时间是这个节目从开始到下个节目开始的时间,《动画剧场》从什么时候开始?(14:00)什么时候结束?(16:00)一共播放了多长时间? 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再在小组里交流算法。 师:钟面上是从2:00到3:00经过几小时?(1小时)从3:00到4:00经过几小时?(1小时)一共就是经过几个小时?(2小时) 指名上台拨一拨,并让学生尝试画线段图表示。 提示:画线段图时只要画出经过的时间的开始和结束部分。 明确:从14:00到16:00经过的时间,还可以用减法计算,根据“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的时间”可算出播放时间。 16-14=2(时) 2.计算非整时经过的时间。 谈话:刚才我们计算了《动画剧场》播放的时间,现在我们再来算一算《智慧树》播放的时间。(出示教材第53页“试一试”问题)仔细观察,《智慧树》从什么时刻开始播出,什么时刻结束?(8:10播出,8:40结束)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讨论交流,然后组织学生集体讨论,教师结合学生的思路,用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 出示线段图:说说线段图的起点和终点。 追问:8:10应该怎样表示?中间的这段线应该平均分成几份? 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开始时8:10,应该把8时和9时这一段平均分成6份,表示60分钟。 教师演示从8:10到8:40,用不同颜色的线段表示出来。 提问:现在你能计算从8:10到8:40这段时间有多长吗? 学生计算,指名汇报,说说计算方法,教师板书: 40-10=30(分)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54页“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情境图,提问:根据这个情境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提出问题:这个图书室每天的借书时间有多长?应如何解答? 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再在小组内交流算法。 引导:先分别算出两个时段的时间,再把两段的时间相加,就是每天借书的时间。 用减法算:13-12=1(时) 17-15=2(时) 1+2=3(时) 2.完成教材第54页“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题目,指导学生看题,理解题意。让学生具体说说题中有哪几个商店,它们的营业时间分别是怎样安排的。 提问:算一算每个商店每天各营业多少小时?哪个商店的营业时间长? 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解答,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生的做题情况。鼓励学生勇敢表达自己的解题思路,最后师生共讲评。 3.完成教材第54页“想想做做”第3题。 出示题目,学生读题,指名说说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提问:能直接用下午5时减上午9时吗?怎么办?你能用线段图表示出来吗? 学生交流讨论,进行画图,教师巡视指导。 小结:如果两个时刻不在同一时段,可以将普通计时法时间转换成24时计时法再计算。 4.完成教材第54页“想想做做”第5题。 (1)引导:小明是几时睡觉的?什么时候起床的?这个时间从第一天晚上的8时跨越到第二天的早上的6时。能不能用我们之前学习的方法计算?应该怎样计算? (2)指名交流,让学生口述计算过程。 学生可能会用以下计算方法: 方法一:先想第一天24时前睡了多少小时,再和第二天睡觉的时间加起来,即24-20=4(时),4+6=10(时)。 方法二:先想晚上8时到第二天上午8时经过了12小时,再减去2小时,即12-2=10(时)。 学生可能还有其他的计算方法,只要合理,教师都要给予肯定。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五单元 年、月、日 课题:练习七 第 6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的转换方法,能灵活运用24时计时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掌握计算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的方法。 3.提高学生整理信息的能力,培养时间观念。 教学重点:进一步巩固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的转化方法。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计算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的方法与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1.复习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的知识及两种时间表示法的转换方法。 让学生完成教材第56页“练习七”第1题。 2.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完成24时计时法的相关练习。 二、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56页“练习七”第2题。 要求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全班反馈。教师适当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2.完成教材第56页“练习七”第3题。 从9时开始,每一次向后推4小时,或用加法计算。 3.完成教材第56页“练习七”第4题。 引导学生看图,从问题中找到数学信息,进行分析理解。 4.完成教材第56页“练习七”第5题。 先让学生填空,再引导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明确:1时=60分 1分=60秒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57页“练习七”第6题。 出示小华星期日一天的主要活动安排表。 (1)根据表中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小华周末一天的安排是否合理,有没有值得改进的地方。 (3)制作一张自己的周末时间安排表,与同学交流。 2.完成教材第57页“练习七”第7题。 (1)先全班读题,分析题意,找出题中解决问题的关键;再让学生进行小组交流,明确思路。 (2)出示表格,让学生填写表格。 (3)提问:王叔叔11:40到车站,准备乘车去机场,能赶上什么时间的班车? 3.完成教材第57页“练习七”思考题。 (1)课件出示火车票,让学生观察火车票。 (2)全班读题,分析题意,找出题中解决问题的关键。 (3)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探讨推算时间的方法。教师巡视,及时给予必要的指导。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六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课题:认识面积 第 1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2.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锻炼数学思考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面积的含义,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教学难点: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教师事先在黑板上画两个长方形,一个长4dm,宽3dm;另一个长10dm,宽1dm。 谈话:这是两块菜地,狮子大王要把这两块菜地分给山羊和狐狸,忠厚的山羊让狐狸先挑选,狐狸急急忙忙挑了这一块(后一块长方形),狐狸这次占到便宜了没有呢?(学生发表意见)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1。 (1)看一看,感知面的大小 ①出示情境图,问:这是什么地方的情境?从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②观察黑板的表面和课本的封面,说说哪个面比较大,哪个面比较小。 观察课桌的表面和课本的封面,说说哪个面比较大,哪个面比较小。 ③指出:通过观察发现了物体的表面是有大有小的,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呢的面积。 (2)说一说,表述面的大小。 ①谈话:现在谁来说一说黑板表面的大小是黑板的什么?课本的封面呢? ②你们会比一比黑板面的面积和课本封面的面积的大小吗?(在小组里先说一说再集体交流) (3)摸一摸,比较面的大小。 请同学们用手摸一摸桌面和椅子面,比一比哪个面的面积比较大,哪个面的面积比较小。 摸一摸练习本的封面,学具盒盖的面和三角尺的面,摸了以后你认为哪个面的面积最大,哪个面的面积最小。 (4)找一找,生活中的其他物体你能比较它们表面的面积大小吗? 讲述:通过观察和摸物体的面等活动,我们知道了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物体表面的面积。 (5)出示第58页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 问:这是两个什么图形?请你们拿出两张这样的纸片,有什么办法能比较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呢? (6)分小组讨论。 集体交流。 讲述:你们用重叠和测量的方法比出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这是两种很好的比较方法。从比较结果我们看出,在这两个图形中,长方形的面积比正方形的面积大,这也说明了平面图形的面积也有大有小。 2.教学例2。 (1)出示两个长方形。 问:你们能想办法比出这两个长方形面积的大小吗? (2)分组讨论,集体交流。 (3)谈话:请每个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比一比这两个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59页“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这是从一幅中国地图上描下来的四个省的图形,你能看出哪个省的面积最大,哪个省的面积最小吗? 指名回答,如果学生有兴趣,可以在课后从中国地图上再找出一些省份来比较。 2.完成教材第60页“想想做做”第4题。 课件出示第4题的图形,提问:下面的图形哪个面积最大?为什么?用什么办法比较四个图形的面积?(数方格) 学生各自在教材上数方格,并比较哪个图形的面积大。教师提示:碰到半格的,可以将两个半格看成1格。 3.完成教材第60页“想想做做”第5题。 出示题中的平面图,提问:这是美丽的校园平面图,从图中你能知道些什么?你能比较平面图中各个区域面积的大小吗? 先让学生互相交流,再指名汇报,全班订正。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六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课题:面积单位 第 2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举例等活动,初步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知道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含义和实际大小。 2.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学的交往、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教学难点: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含义和实际大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出示操场平面图,谈话:从图上可以看出,操场大约有6个篮球场那么大,你能仿照这种说法说一句话吗? 2.谈话:刚才我们实际是用体育器材室的地面做单位估计了一下操场有多大,篮球场有多大,下面,请你们利用桌上的材料(书本、文具盒、练习本、正方形纸等)估计或测量你的课桌面有多大。 分小组活动,交流操作结果。 二、交流共享 1.拿出两个正方形(边长分别是1厘米、1分米),测量它们的边长。 问:通过测量,你有什么发现? 根据学生回答,讲述:边长是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平方厘米用符号cm表示。 摸一摸,1平方厘米有多大? 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积接近1平方厘米?你手上的哪一部分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 画一画(徒手):画一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估一估:一张普通的邮票的面积大约是多大?橡皮上面的面积有多大? 2.让学生拿出边长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讲述: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平方分米用符号dm表示。 比一比:用手比划1平方分米有多大? 想一想: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积接近1平方分米? 3.谈话:请大胆猜测教室里黑板的面积有多大? 你觉得用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做单位去测量怎样?那么较大的面积单位应该是什么呢?怎样规定它的大小呢? 根据学生回答,揭示: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出示1平方米的纸,初步感知大小。 问: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接近1平方米? 估计:在1平方米的范围里能站多少个同学?验证,实地站一站。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63页“想想做做”第1题。 (1)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让学生先独立估一估,再在图形中摆满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2)同桌交流,交流后进行全班反馈。对于估得较准确的学生,可以问问他是怎么想的。 2.完成教材第63页“想想做做”第2题。 提问:哪个图形表示1厘米,哪个图形表示1平方厘米? 学生在教材上填写,完成后指名说说两者有什么不同。 3.完成教材第63页“想想做做”第4题。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用旧报纸拼出一个1平方米的正方形。并用拼成的正方形量出黑板或门窗的面积。 学生进行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22 四、反思总结 这节课学了什么内容?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第六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课题:练习八 第 3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加深对面积的含义和面积单位的理解,能区别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的能力及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加深对面积的含义和面积单位的理解。 教学难点:区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回顾:前面两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揭题:这节课我们通过练习来巩固面积和面积单位的相关知识。 二、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64页“练习八”第1题。 让学生独立在教材上涂色。 完成后展示学生的作品,让学生比较:图形的周长与它们的面积之间的区别。 通过交流引导学生明确:周长表述的是线的长短,面积表述的是面的大小。 2.完成教材第64页“练习八”第2题。 让学生用准备好的边长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分别拼成面积是9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和面积是12平方厘米的长方形。 完成后展示学生的拼法,全班交流。 3.完成教材第64页“练习八”第3题。 先估计图形的面积各是多少,再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量一量。 4.完成教材第64页“练习八”第4题。 出示题目,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四个图形中,哪个面积最大?哪个面积最小? 学生反馈后,教师指出:因为1个小方格代表1平方厘米,有几个小方格就有多少平方厘米。 5.完成教材第65页“练习八”第5题。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最后指名学生说说是怎样估计的。 提示学生:将超过半格的看成1格,不满半格的忽略不计。 交流时着重让学生体会到用割补法把不完整的图形割补成完整的小正方形的数学思想。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65页“练习八”第6题。 课件出示题目,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提问: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它的边长是多少? 算一算:它们的面积各是多少?周长呢? 集体反馈,指名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 2.完成教材第65页“练习八”第7题。 让学生读题,弄清题目要求:画两个面积都是10平方厘米的图形。 展示学生作品并交流,引导学生比较它们的形状。 得出结论:面积相同,形状不同。 3.完成教材第65页“练习八”第8题。 提出问题:比较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和数学书的封面,估计数学书的封面大约有多少平方分米。 让学生根据数学书封面的面积,估计一张报纸的面积。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六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第 4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并掌握这两个面积计算公式,能运用公式进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并能用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学习活动中发展观察能力、操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培养符号感。 3.进一步激发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欲望,进一步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学难点: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出示两组长方形,第一组等宽不等长,第二组等长不等宽。 2.问:每组中两个长方形哪个面积比较大,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3.谈话:通过我们对两组长方形的观察,发现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宽比较大的面积比较大;宽相等的两个长方形,长比较大的面积比较大,这说明了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关系。那么有什么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同时也研究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4。 谈话: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好的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卡片,四人小组合作摆出3个不同的长方形。然后一起看一看摆成的每个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厘米,宽是多少厘米,用了多少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多少,再分别填写在表格里。 学生小组合作摆长方形,互相交流,各自填表。 展示部分小组填写的表格。 问:每个长方形中正方形卡片的个数你们是数出来的,还是算出来的,说给大家听听。表中长方形的面积的平方厘米数与所用卡片的个数有什么关系? 2.教学例5。 (1)出示例5左图,谈话:要求你们量出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再量出它的面积,想一想,量长和宽用什么工具?量面积用什么量?怎样量? 学生动手测量例5左图。 谈话:你测量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面积是多少?在小组内交流。 (2)出示例5右图,谈话:这幅图你打算怎样测量它的面积?每人各自在书上测量,如果面积单位不够用,自己想办法解决,如果无法解决可与同学商量。 问:这个长方形的长、宽各是多少厘米?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你是怎样量面积的?(可以沿着长摆一行,共5个面积单位;沿着宽摆一列,共用4个面积单位,说明每行5个面积单位,可以摆4行,一共20个面积单位,面积是20平方厘米。 3.教学例6。 出示题目。谈话:这个长方形已经量出了它的长和宽,你能利用刚才量长方形面积的经验,想象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怎样量并说出它的面积吗? 在小组内交流想法,并汇报。 4.归纳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谈话:通过刚才的一系列操作活动,你们是不是发现了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的关系。怎样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在小组内讨论。 指名回答,根据回答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讲述:这就是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为了更简明,我们还可以用字母表示这个公式,S=a×b。在这个公式里,S表示什么?a表示什么?b呢? 问:计算长方形的面积需要知道哪两个条件?你能运用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解释一下刚上课时我们讨论的两组图形为什么宽相等、长越大面积越大,长相等、宽越大面积越大吗? 5.探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问:运用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不能计算正方形的面积?根据正方形的特点和边的名称,你认为用什么公式计算正方形的面积更合适? 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板书: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 问:如果用a表示正方形的边长,你能用字母表示出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吗?计算正方形的面积需要几个条件?什么条件?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67页“试一试”。 先让学生说出要求的图形的面积公式,再列式解答。 2.完成教材第68页“想想做做”第1题。 (1)集体读题,明确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说说所运用的面积计算公式。 3.完成教材第68页“想想做做”第4题。 出示题目,明确要求。 谈话:现在让你估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你打算怎么估计? 指名说说估计的方法和结果,以及测量和计算的结果。 4.完成教材第69页“想想做做”第7题。 先组织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再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怎样剪下最大的正方形?并让学生用纸片和剪刀动手试一试。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画出剪下的图形。 小结:要从一个长方形上剪下最大的正方形,那么这个正方形的边长与长方形的宽相等。 5.完成教材第69页“想想做做”第10题。 教师先组织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并在小组中讨论:要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必须先求出什么?使学生明白要计算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必须先求出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六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课题: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第 5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面积单位进率的过程,知道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会进行面积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2.发展空间观念,培养思考能力和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相邻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掌握面积单位的换算。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谈话:前面我们认识了面积与面积单位,你知道哪些面积单位?这三个面积单位哪个最大,哪个最小?你能比划出它们呢的大小吗?那么在三个面积单位之间有怎样的大小关系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交流共享 1.探究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谈话:拿出老师发给你们的正方形纸片(边长为分米的正方形),先量一量它的边长,再算出它的面积。 学生独立完成。 (2)问:你算出的面积是多少?(学生的答案: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怎样会有两种答案的呢?组织让答案不同的两名学生上讲台比一比他们手中的纸片的大小。小组里同学也互相比比手中的纸片的大小。 让答案不同的两名学生说出自己的算法:一种量的边长是1分米,面积是1平方分米。另一种量的边长是10厘米,面积是100平方厘米。 (3)谈话:从这个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2.探究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谈话:你能猜一猜1平方米等于多少平方分米吗? (1)在小组内说一说这样猜的理由。 (2)指名在全班说一说,根据学生发言板书: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3.试一试。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想法。 交流汇报时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表达,如:因为100平方分米=1平方米,5平方米里面有5个1平方米,所以5平方米=500平方分米。 归纳总结:将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用乘上进率的方法;将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用除以进率的方法。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71页“想想做做”第1、2题。 学生先独立填写,再汇报交流。 讨论:这两道题在思考方法上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引导学生明确:第1题由高级单位转化成低级单位,要乘上进率;第2题由低级单位转化成高级单位,要除以进率。 2.完成教材第71页“想想做做”第4题。 (1)指名学生读题,然后提问: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追问:知道了交通标志牌的长和宽,怎样求出它的面积? (2)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并指名说出计算结果和单位名称。 (3)引导思考:我们算出标志牌的面积是4500平方厘米,把它折合成平方分米,应该怎样算? 3.完成教材第71页“想想做做”第5题。 问题一:先让学生独立解答,然后指名板演,全班交流。 问题二:引导学生明确:可以先求一块地砖的面积,再求90块地砖的总面积,最后将总面积和卫生室地面面积进行对比。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六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课题:练习九 第 6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常用面积单位及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区分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逐步养成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能正确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掌握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间的关系以及单位间的换算。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提问:什么是面积?我们学过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追问: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是什么? 导入:本节课我们就来复习相关知识。 二、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72页“练习九”第1题。 让学生先独立填空,再说说括号里应该填什么。指名说说思考过程。 2.完成教材第72页“练习九”第2题。 第(1)题: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提问:周长用的是什么单位,面积呢? 明确:周长用的是长度单位,面积用的是面积单位。 第(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3.完成教材第72页“练习九”第3题。 让学生读题,理解花边指的是正方形台布的周长。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72页“练习九”第4题。 让学生读题目,同桌讨论:水稻田四周的小路大约长多少米,求的是什么? 提问:每平方米施肥3千克,一共施肥多少千克?先要求什么? 让学生独立计算,集体交流,说说计算的方法。 2.完成教材第72页“练习九”第5题。 引导学生讨论:每平方米水面养9尾鲫鱼苗和5尾鲤鱼苗,需要购买两种鱼苗各多少尾?先要求什么? 3.完成教材第72页“练习九”第6题。 让学生互相量一量,走一步大约长多少厘米,用本子记录下来。 分组活动,沿着学校篮球场的长和宽走一走,看看各走了多少米,做好记录。 根据步测的结果,估计篮球场的周长和面积。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六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课题:复习 第 7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区别,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懂得单位间的换算方法,能正确进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和面积计算。 2.对所学的有关面积计算、周长计算中常见的数量关系进行综合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区分周长和面积的概念。 教学难点: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系统整理 1.提问:谁能说说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区别?举例说说什么时候用长度单位,什么时候用面积单位? 让学生完成教材第73页“复习”第2题。 2.完成教材第73页“复习”第1题。 提问:我们的课桌面的面积是什么?什么是它的周长? 让学生摸一摸、指一指、说一说。 3.揭题: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系统地整理和复习本单元的相关知识。 二、查漏补缺训练 1.完成教材第73页“复习”第3题。 让学生读题目,然后独立思考,并计算出每个图形的面积,最后交流各自的想法。(用数方格和割补法) 2.完成教材第73页“复习”第4题。 出示图形,让学生计算,并说说计算的方法。 3.完成教材第73、74页“复习”第5、6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独立计算。 4.完成教材第74页“复习”第8题。 出示表格,提问:说说你看懂了什么? 让学生计算,指名说说周长、面积的计算方法。 5.完成教材第74页“复习”第9题。 让学生先读题,再集体交流,理解“四周围上篱笆”指的是求苗圃的周长。 三、综合运用提升 1.完成教材第74页“复习”第10题。 让学生读题,理解“多长的木条”指的是长方形的周长,“多大的玻璃”指的是长方形的面积。 让学生列式解答,得出: 周长:(100+60)×2=320(厘米) 面积:100×60=6000(平方厘米) 2.完成教材第74页“复习”第11题。 课件出示图片,让学生理解题意。 出示问题:白菜地和萝卜地的面积相等吗?周长呢? 课件将图抽象成平面图,用不同颜色的笔将每个图形的面积描一描,看看有什么发现?(共同的中间曲线,剩下两条边分别相等,所以它们的周长相等) 小结:白菜地和萝卜地的周长相等,面积不相等,萝卜地的面积比白菜地的面积大。 3.完成教材第74页“复习”第12题。 课件出示图形,提问:这些图形都是用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拼成的,你能分别求出它们的周长和面积吗? 让学生先观察图片,再解答。对于空间观念发展比较差的学生,可以让他们用长方形学具拼一拼,再解答。 4.完成教材第75页“复习”第13题。 要求:在图中画出几个周长是20厘米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并分别计算它们的面积。 想一想:要使画出的长方形的周长是20厘米,长和宽应各是多少厘米?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的情况,得出结论:周长相等的平面图形,面积不一定相等。 5.完成教材第75页“复习”思考题。 让学生先读题目,弄清题目的关键是什么?(扩大后形状仍是正方形,面积是原来的2倍,不移动这4棵树)再小组讨论解决的办法。 必要时提示学生反过来想:如果把一个正方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该怎么办?要求其中的一部分仍然是正方形,又该怎么办? 6.完成教材第75页“复习”“动手做”。 让学生读题,明确要求。 提问:你如何理解“最多能分成多少个”? 让学生先在图中画一画,再反馈交流。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七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二) 课题:认识几分之一 第 1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并将其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表示这些物体的几分之一。 2.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 教学难点: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同学们,你们看过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吗?村长今天带了一些饼干要分给羊村的小羊们。请同学们帮村长算一算。 (1)村长把2块饼干平均分给喜羊羊和美羊羊,他们每人得几块?(1块) (2)如果把1块饼干平均分给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沸羊羊,他们每人得到几块?(1块) 4 (3)如果把1块饼干平均分给喜羊羊和美羊羊,每人得到几个?(1/2) 小结:1块饼干我们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把“1”平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1份,就是几分之一。 2.揭题:今天我们将继续来认识分数。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1。 (1)讲述:一天,羊村来了小猴一家——猴妈妈和一对可爱的小猴,村长特意买了桃子招待它们。 出示一盘6个桃子图,提问:6个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子的几分之几呢? 学生独立思考,分组汇报讨论交流结果。 指名汇报,说出想法。 师小结:把6个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就是把这6个桃看成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2份,每只小猴分得一份,就是这盘桃的1/2。 (2)提问:如果是4个桃,你会表示图中一盘桃的1/2吗? 让学生把4个桃平均分成2份,表示出1/2。 (3)追问:如果是8个桃,你会表示图中一盘桃的1/2吗? 得出:把8个桃看成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2份,每只小猴分得一份,就是这盘桃的1/2。 (4)思考:对比上面三道题,每份的个数不同,为什么都可以用1/2来表示? 小组讨论,指名回答。 明确:把一盘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就是把这盘桃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1/2。 2.教学例2。 谈话:如果村长要把这6个桃平均分给猴妈妈、猴哥哥和猴弟弟,那么每份是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出示6个桃图,让学生先分一分,再填一填。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分的情况。 交流反馈学生分出的图形,指名说说是怎么分的,并解释1/3表示什么意思。 3.试一试。 出示教材第77页“试一试”题目,谈话:那12个桃可以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各是它的几分之一?先分一分、填一填,再和同学交流。 学生动手分,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分的情况。 学生交流反馈,说说是怎么分的。 讨论:都是12个桃,表示每一份的分数为什么不同? 指名回答,教师小结:因为平均分的份数不同,把一些物体和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77页“想想做做”第1、2题。 (1)第1题:让学生仔细观察,思考要把几个看成1份,每个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2)第2题:让学生填写分数,说说把什么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是几分之一。 小结:只要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几份,这样的一份就是几分之一。 2.完成教材第78页“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先根据分数,在每个图里分一分,并涂色表示。然后说说分数表示的意义,再独立填写,集体反馈。 3.完成教材第78页“想想做做”第4题。 (1)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小棒。 (2)教师提出要求:分别拿出这堆小棒的1/2和1/3。 (3)提问:你还能拿出这堆小棒的几分之几? 学生两人一组,一人提要求,另一人拿小棒。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七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二) 课题:求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是多少 第 2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借助对图形的观察或事物操作,初步学会解决求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合理性。 2.在探究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分数的实际含义,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初步学会解决求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解决求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课件出示题目: (1)8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 (2)12朵花,每3朵一束,可以分成几束? (3)10个蘑菇,平均分给5只小兔,每只小兔分几个? 让学生口答,说说计算列式的理由。 师: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可以用除法计算。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用另一种方法来解决这类问题。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3。 (1)谈话:今天天气真好,小兔一家去山上采蘑菇,一共采了36个蘑菇。(出示教材第78页例3情境图) 提出问题:这篮蘑菇的1/3是白蘑菇,白蘑菇有几个? (2)合作探究。 谈话:你们能帮助小兔解决这个问题吗?请大家先思考一下,这篮蘑菇的1是什么意3 思?再想想怎样解决问题,可以借助圆片分一分,也可以想其他的方法,然后在小组交流讨论,看哪个小组讨论得更好。 (3)学生汇报。 方法一:可以用圆片分一分,把6个,平均分成3份,1/3是2个 。 方法二:联系分数的含义:把6个蘑菇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 方法三:把这篮蘑菇平均分成3份,白蘑菇是其中的1份,是2个。 提问:把6个蘑菇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用什么方法计算?(除法) 得出:6÷3=2(个) (4)比较方法。 提问:比较这几种方法,你觉得哪种方法最简便?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2.试一试。 出示问题:这篮蘑菇的1是多少个? 2 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解答,教师适时表扬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学生。 学生交流汇报。教师重点让学生说说“6÷2=3(个)”表示的意思。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79页“想想做做”第1、2题。 (1)摆一摆,说一说,完成第1题。 让学生根据题目要求,同桌合作摆一摆。先摆8个 , 拿出它的1/2;再摆个12个 ,拿出它的1/2。 提问:都是拿出 的1/2,为什么个数不一样?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不同整体的1/2所表示的物体个数不同。 (2)分一分,完成第2题。 读题后,要求学生先画竖线分一分,再独立填写算式。 12个草莓的1/3和12个草莓的1/4哪个多? 师小结:同一个整体的1/3和1/4的个数也不同。 2.完成教材第79页“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读题,说说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 学生直接列式解答,在小组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全班订正。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七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二) 课题:认识几分之几 第 3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情境,认识一些物体的几分之几。 2.通过练习,体会把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 3.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及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并理解一些物体的几分之几。 教学难点:理解一些物体的几分之几。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谈话:(出示小猴图)还记得它们吗,上一次我们在小猴子分桃子中学到了什么知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几分之一) 揭题:今天我们要来进一步认识分数。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4。 (1)出示教材第80页例4情境图,提出问题。 出示图片。 谈话:猴妈妈准备了一盘桃,要把这盘桃平均分给3只小猴,2只小猴一共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2)自主探究,小组交流。 让学生图上分一分,涂一涂。 议一议: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1/3) 引导:一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一份是1/3, 2只小猴取走这盘桃的几份?(2份)是几分之几?(2/3)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小结并板书:把一盘桃平均分给3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1/3。2只小猴一共分得2个1/3,2个1/3是2/3。 2.试一试。 (1)出示问题:把10个桃平均分成5份,2份是这些桃的几分之几?3份、4份呢? 让学生先分一分,再填一填,并交流自己的想法。 提问:把10个桃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引导学生明确:把10个桃平均分成5份,1份是2个,每份就是1/5,2份就是2个1/5是2/5;3份就是3个1/5,是3/5;4份就是4个1/5,是4/5。 (2)辨析:有的同学认为把10个桃平均分成5份,2份就是这些桃的2/10,你认为对吗?为什么? 让学生讨论,说说自己的理由。 3.小结: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几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81页“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先仔细观察,思考把什么看成一份。再填一填、说一说,集体交流。 2.完成教材第81页“想想做做”第3题。 先让学生根据分数思考:把灯笼和鱼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份有几个灯笼或几条鱼,应该把这样的几份图上颜色。然后让学生涂一涂。 3.完成教材第82页“想想做做”第4题。 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18根小棒,分别拿出这些小棒的2/3和5/6。 提问:分别把这堆小棒平均分成几份,拿出这样的几份?(指名上台演示) 说一说:你还能拿出这些小棒的几分之几? 4.完成教材第82页“想想做做”第7题。 让学生先观察线段图,说说把这条线段图平均分成了几份,再独立填空,最后指名汇报答案。 5.完成教材第82页“想想做做”第9题。 让学生观察图片,并思考:几角是1元?(10角)1角是1元的几分之几?(把1元平均分成10份,每份就是1元的1/10,即1角) 让学生独立填空,指名汇报答案。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七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二) 课题:求一些物体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第 4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运用生活经验和分数的认识,初步学会解决求一些物体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解决这类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合理性。 2.在具体的活动中,体会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探究并掌握求一些物体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教学难点:能正确运用几分之几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课件出示例图。 提问:认识它们吗?小兔采了6个蘑菇,上一次我们帮助小兔求出了这篮蘑菇的1/3,还记得怎么列式吗? 6÷3=2(个) 追问:它表示什么?(把6个蘑菇平均分成3份,求其中的一份是多少) 2.揭题:同学们的记性真好,本节课我们将继续帮助小兔解决问题。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5。 (1)谈话:我们来看看小兔提出了什么问题? 出示问题:一共采了6个蘑菇。把这篮蘑菇的2/3分给小兔,小兔一共分得多少个? (2)提问:把这些蘑菇的2/3分给小兔,要知道分给小兔多少个,该怎样分? 学生先动手用6个圆片分一分,然后在小组里说一说自己的分法,并说明这样分的理由。 最后选出代表进行汇报。 学生汇报:可以用圆片分一分,把6个,平均分成3份,2/3是4个。 同理,把6个蘑菇,平均分成3份,给小兔2份,所以是4个。(让学生投影分的过程) (3)归纳算法。 谈话:刚才我们通过动手摆一摆、分一分,解决了“分给小兔多少个蘑菇”的实际问题,你能不能把我们刚才动手分蘑菇的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呢? 学生独立列式,小组交流列式的方法。(让学生说说怎样列式) 6÷3×2=4(个) 师小结:把6个蘑菇,平均分成3份,每份2个,给小兔2份,就是4个。 2.分析比较。 (1)出示课前复习的题目及例题。 ①一共采了6个蘑菇,这篮蘑菇的1/3是白蘑菇,白蘑菇有多少个? 6÷3=2(个) ②一共采了6个蘑菇,把这篮蘑菇的2/3分给小兔,小兔一共分得多少个? 6÷3×2=4(个) (2)引导思考: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小组交流想法) 小结:6个蘑菇的1/3,就是把6个蘑菇平均分成3份,求出每份是多少,再算出2份是多少。 3.归纳总结。 在解决求一些物体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时,要先把这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求出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再乘所需要的份数。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84页“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利用图片自主进行操作,并与同桌交流算法。然后指名汇报,并让学生实物投影演示分的过程。 提问:都是拿出3/4,为什么拿出来的个数不同?(因为总数不同,所以拿出的个数也不同) 2.完成教材第84页“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根据“几分之几”的含义,在每幅图中用虚线分一分,并讨论:分别分成几份,每份几个?要求的份数分别是几个? 3.完成教材第84页“想想做做”第3题。 先指名读题,明确要求。然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最后全班交流:说说你是怎样算的?为什么这样算?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七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二) 课题:练习十 第 5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分数的认识,以及对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的认识,并会用分数来表达信息。 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进一步巩固对分数意义的认识。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谈话:同学们,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请大家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并把知识点记录下来。 揭题:本节课我们来复习本单元的主要知识点。 二、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85页“练习十”第1题。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填写,再同桌交流想法,最后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85页“练习十”第2题。 让学生先独立涂色,然后集体订正,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3.完成教材第85页“练习十”第3题。 提问:1分米是几分之几米?6分米是几分之几米? 追问:1角是几分之几元?4角是几分之几元? 4.完成教材第85页“练习十”第4题。 让学生分一分,再列式,并说说计算方法以及每道算式表示什么。最后指名订正,集体交流。 5.完成教材第85页“练习十”第5题。 让学生先拿出小棒摆一摆,再列出算式,并说说每次分别拿出了几根。 讨论:每次都拿出2/3,为什么拿出的结果也不同) 6.完成教材第86页“练习十”第6题。 想一想:1时的1/2是多少分,在钟面上先怎样分,分针应该走到了几?涂一涂。1时的3 /4呢?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86页“练习十”第7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说说比较的方法。 小结:分母相同,分子大的这个分数就大;分子相同,分母大的这个分数反而小。 2.完成教材第86页“练习十”第8题。 先让学生计算得数,再指名汇报,并让学生说说计算方法。 小结: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3.完成教材第86页“练习十”思考题。 学生读题,理解:先把一个三角形平均分成4份,再把其中的1份平均分成更小的4份。 提问:可以将其他的小三角形平均分后,再计算。 4.完成教材第86页“练习十”“动手做”。 (1)出示图形,让学生理清题意。 分小组讨论,把下面的图形都分成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4份。 (2)集体交流,展示学生的作业。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八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 课题:小数的初步认识 第 1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体会小数的含义,能认、读、写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知 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2.过观察思考、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经历小数含义的探索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会讨论交流,与人合作。 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习惯。通过了解小数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创设情境:小明家新装修了一个书房,今天他约了好朋友想自己去新开的世纪百盛购物广场买一张合适的书桌,(出示例题图)。他需要的书桌是怎样的?学生观察图片,说说书桌面的长和宽。 2.根据学生的回答提问:5分米是几分之几米?为什么是5 /10米? 4分米是几分之几米?为什么?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1。 认识整数部分是0的一位小数。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同时出示1米的纸片,演示:如果把1米平均分成10份,1份就是多少?也就是十分之几米?(引导学生说出1分米,师板书)所以5分米就是这样的5份,也就是5/10米;4分米就是这样的4份,也就是4/10米。 介绍:(边板书)5/10还可以写成这样的形式:0.5 你以前见过这样的数吗?这样的数叫――(板书:小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小数,看谁先和小数交上朋友。 0.5读作:零点五,0.5米就表示5/10米。 0.4米呢?它表示什么? 出示教材第88页“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各自在教材上填写后,出示答案,全班订正,指导做错的学生纠正错误。 2.教学例2。 认识整数部分不是0的小数 创设情境:小明和小红选完书桌后又选了三样学习用品(出示:教材第87页例2的商品图) 营业员正好在为这些新上架的商品以元作单位标价。你能和营业员一起来正确标价吗? (四人一组讨论) 6角用元作单位是多少元? 为什么1元2角是1.2元?你是怎么想的?3元5角呢? 板书:1元2角 1.2元 1.2读作一点二 3元5角 3.5元 3.5读作三点五 谁来读一读这几个小数? 小结:几元几角分成两部分,几元和几角,先把几角表示成“零点几元”,再和几元合起来就是几点几元。 完成教材第88页“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商品图,让学生将价格写成小数,并读一读。 3.认识整数和小数。 (1)课件出示教材第88页上面的一段话,让学生自主阅读。 引导学生说一说:0.5、0.4、1.2、3.5的整数部分是什么,小数部分是什么? 师:那这些小数该怎么写呢?让我们动手试试。(教师随机报出一些小数,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出来,特别强调小数点的写法) (2)出示:说一说下面各数中哪些是整数,哪些是小数? 7 0.6 1.8 38 0 1 45.2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88页“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先用分数和小数表示出涂色部分,再让学生汇报答案,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2.完成教材第88页“想想做做”第4题。 出示数轴,引导学生观察。 提问:把谁看作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多少份?1个小格表示几分之几,也就是零点几? 学生独立思考,回答教师提问后,完成填空,教师巡视,注意收集错误的答案,以便全班交流时进行有针对性的辨析。 3.完成教材第89页“想想做做”第5题。 让学生先试着用小数表示课前到商店了解到的商品价格,再在小组内交流。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八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 课题:小数的大小比较 第 2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一位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从中进一步学习简单的数学推理。 2.通过运用一位小数大小比较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习惯,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一位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一位小数大小比较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课件出示教材第90页主题图,谈话引入:今天天气真热,童童想到冷饮店买些冷饮。 请大家观察价目表,看看这里有哪些品种的冷饮,价钱分别是多少? 学生看图,教师指名说说每种冷饮的名称和价钱。 教师整理板书:雪糕0.8元,冰棍0.6元,冰砖1.5元,蛋筒2.2元。 提问:通过这些商品的价钱,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自由提出问题) 2.谈话:童童想买雪糕和冰棍,她想知道哪个贵一些,你能帮她比一比吗? 揭题: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3。 提问:如何比较0.8和0.6的大小? 课件出示:0.8 ○ 0.6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并选派代表交流、汇报想法。 想法一:0.8元是8角,0.6元是6角,8角大于6角,所以0.8>0.6。 想法二:0.8=8/10,0.6=6/10,8/10>6/10,所以0.8>0.6。 出示两个正方形,让学生在正方形中分别涂色表示0.8和0.6,再比一比。(得出0.8>0.6) 小结:两个小数都是零点几的,我们可以比较它们的小数部分,十分位大的这个小数就大。 2.试一试。 提出问题:比一比雪糕和冰砖的价格,并和同学说说你是怎样比的。 出示:0.8 ○ 1.5 (1)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小组选派代表汇报想法。 想法一:0.8的整数部分是0,1.5的整数部分是1,那么0.8肯定小于1.5,所以雪糕便宜。 想法二:0.8写成分数是8/10,8/10<1,而1<1.5,所以0.8<1.5,雪糕便宜。 想法三:因为8比15小,所以0.8<1.5,雪糕便宜。 (2)谈话:同学们说得很多,这些方法都能比较出它们的大小,我们还可以用数轴来表示这两个数。 (出示数轴图)提问:你能在数轴上标出0.8和1.5的位置吗? 学生在教材中的数轴上标出两个小数的位置。 学生汇报交流,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小结:两个小数的整数部分不相同时,可以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这个小数就大。 (3)引导:在数轴上标出0.6,比较0.6、0.8和1.5这三个数哪个最大,哪个最小。 学生独立标出位置,并比较大小。 (4)任意选两种冷饮,比一比价格,再说说你是怎样比的。 学生在小组里交流,主要比较以下四种情况: 0.8○2.2 0.6○2.2 1.5○2.2 组织学生在班级中交流比较的方法,师生共同讲评。 比一比:四种饮品,哪种冷饮最贵,哪种最便宜,你是怎么知道的?(指名回答) 3.小结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提问:我们在比较小数的大小时,可以采用什么方法来比较?你有什么好的想法? 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再全班交流,最后教师总结。 (1)采用换算单位法,把较大的单位换算成小的单位。 (2)数轴比较法,先把这些数依次在数轴上标出,然后比较其大小。 (3)整体比较法,即位数相同,从最高位比起,相同数位上的数谁大这个数就大;位数不同,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这个小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时候,就比较十分位上的数,十分位上的数大,这个小数就大。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91页“想想做做”第1题。 (1)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 提问:从图中你能知道两条彩带各长多少厘米吗?(6厘米和9厘米) 再问:用分米作单位,这两条彩带分别长多少? 再问:你能比较这两个小数吗?(0.6分米<0.9分米) (2)要求:先写出小数再比较大小。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并说说想法。 2.完成教材第91页“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先根据图中的涂色部分写出小数,然后比较大小。 指名汇报,汇报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比较方法。 3.完成教材第91页“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先回顾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再独立完成,完成后指名汇报。 4.完成教材第91页“想想做做”第4题。 让学生先在数轴上标出数,然后按顺序把三个数填入括号内,最后集体交流,说说比较的过程。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八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 课题: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第 3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简单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计算小数加、减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经历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发展迁移类推的能力,体验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能熟练地计算小数加、减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笔算下面各数,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35+98 98-87 91-29 56+23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笔算整数加、减法的注意事项。 2.在前几节课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新朋友——小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小数的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处处要用到小数加、减法的知识。(出示教材第92页例4情境图)这是李阿姨刚开张的早点店,这节课,让我们到她的早点店看一看吧! 二、交流共享 1.教学小数加法。 出示例4主题图,提问:从价目表上你们知道了哪些信息? (馒头0.5元,豆浆0.7元,馄饨2.8元,面条3.4元) 追问:你想选购李阿姨早点店里的哪些食物? (1)出示问题:买1个馒头和1杯豆浆一共要多少元? 让学生列式,指名回答,师板书:0.5+0.7。 提问:你能计算吗?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并进行适当的引导。 学生汇报:将0.5元看成5角,将0.7元看成7角,5角加7角是1元2角,也就是1.2元。 (2)谈话:刚才我们把以元为单位的小数转换成以角为单位的整数计算得出了结果,下面我们探究如何列竖式计算。 引导:小数的整数部分用元,小数部分用角,想想竖式怎么列? 学生尝试列竖式,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元 角 0 . 5 + 0 . 7 1 . 2 小组讨论:加法的竖式要注意什么?计算小数加法时,为什么要把加数中的小数点对齐?为什么得数中也要点上小数点?这个小数点应该点在什么位置? 通过交流引导学生明确:运用小数直接计算时,只要把小数点对齐,相同的数位就会对齐,计算时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 (3)归纳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的异同点。 小结:共同点是数位对齐,低位算起,满十进一;不同点是要点上小数点。 2.教学小数减法。 (1)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知道了1个馒头和1杯豆浆一共要1.2元,那么1碗面条比1碗馄饨贵多少元? 学生列式,师板书:3.4-2.8。 (2)提问:能不能也用竖式把你的思考过程表达出来? 让学生独立解答,指名板演,集体反馈。 元 角 3 . 4 - 2 . 8 0 . 6 引导学生讨论:十分位上的数不够减怎么办? 全班交流时,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得数前面的0和小数点能不能不写?计算小数减法和计算整数减法有什么异同点? 3.归纳总结。 引导:观察小数加、减法的竖式,你觉得小数的加、减法应该怎样计算? 先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再指名说一说。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将小数点对齐,从低位算起,按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计算,再把小数点移下来,写上小数点,同时在加法中“满十进一”,减法中“退一作十”。 追问:列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如何对准数位? 4.试一试。 除了刚才已经选择的早点外,你还喜欢哪两种食品,先求这两种食品价格的和,再求其价格的差,并和同学交流。 学生计算,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指导。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93页“想想做做”第1题。 请大家独立计算,在小组内开展比赛,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一位小数加、减法,对于学生来说较容易。但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强调小数点对齐,即数位对齐。 2.完成教材第93页“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注意收集学生易错的题目,全班交流时引导学生进行辨析,总结易错点。学生容易做错,教师要给予示范讲解,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完成教材第93页“想想做做”第3题。 (1)请学生根据信息数据,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允许遇到困难的学生与同桌交流想法。 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2)组织交流,并指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八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 课题:练习十一 第 4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加深对小数含义的理解,掌握一位小数的读、写法,学会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以及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小数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熟练运用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小数加、减法的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师:同学们,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一定有不少的收获,和大家交流一下。 揭题:本节课,老师就来考考大家对本单元掌握的情况。 二、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94页“练习十一”第1题。 让学生先看图,独立填写,再交流汇报,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提问:第三幅图是表示几个正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的几分之几合起来的?(2个正方形和1个十分之五即0.5)它用小数表示是多少?(2.5) 2.完成教材第94页“练习十一”第2题。 出示四样商品图,先让学生独立填写小数,再指名回答,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3.完成教材第94页“练习十一”第3题。 出示数轴,先让学生独立在数轴上写数,再指名交流,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提问:在填出的数中,哪个最接近0.5,哪个最接近2? 让学生说比较的方法。 4.完成教材第94页“练习十一”第4题。 师:比较三只青蛙的跳远成绩,你能把三个数从大到小排列吗?(1.1米>0.9米>0.8米) 提问:谁跳得最远?谁第二? 5.完成教材第95页“练习十一”第5题。 (1)出示数轴,在数轴上分别找出下面各数的点。 (2)让学生比较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 (3)指名交流,说说比较的方法。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95页“练习十一”第6题。 学生先用竖式计算,然后集体交流。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竖式的写法:得数中的整数部分是0时,0不要漏写。 2.完成教材第95页“练习十一”第7题。 要求:比一比,在得数比1大的算式后面画“√”。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同桌交流,说说自己的思考方法,并举例证明。 3.完成教材第95页“练习十一”第8题。 说一说:从图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交流,明确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学生列式解答,集体交流。 4.完成教材第95页“练习十一”第9题。 (1)请学生根据表格信息数据,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允许遇到困难的学生与同桌交流意见。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5.完成教材第95页“练习十一”第10题。 先出示数据,让学生先发现规律。(相邻两数相差分别是0.2、0.4、0.6)然后让学生根据找出的规律,独立完成,最后全班交流。 6.完成教材第95页“练习十一”第11题。 提问:比一比,看谁填得多,怎样写才能做到既不重复,也不遗漏。(有序地写) 先让学生有序地写出方框里的数,再集体校对。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九单元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 课题: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 第 1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用统计表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分类标准下的多样性。 2.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回答简单的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重点:按不同标准分类整理数据,并学会用统计表来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 教学难点:根据统计的需要,正确地分类收集整理数据。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提问:同学们,记得自己的生日在几月份吗? ××蛋糕店想做一个市场调查,想在学生生日最多的月份做一个促销活动,你能告诉××蛋糕店的老板,我们学校的学生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多,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少吗? 指名学生回答,并说出理由。 提问:你们刚才说的只是自己的猜测,怎样才能知道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多,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少呢? 学生可能回答:调查全校学生的生日。 追问:如果我们现在要把信息反馈给蛋糕店,你觉得调查全校的学生这个方法怎么样?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适时小结并揭题。 二、交流共享 1.讨论收集数据方法。 (1)提问:刚才我们确定了要在班级里进行调查,我们班级的人数也不少,要怎样调查呢?你有什么好的方法? 学生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2)出示统计表,学生分小组调查每个月出生的人数,并把结果记录在表里。 提问:可以用什么办法完成这张统计表呢? 小组统计,教师巡视指导。 2.汇总数据。 (1)汇报交流。 分小组指派代表出示表格,并说说自己小组一共几个人,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多,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少。 提问:仔细观察,你们小组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多、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少和其他小组的一样吗? 引导思考:刚才我们得到每个小组的统计结果,想一想,可以怎样汇总全班的数据呢? 学生交流,指名回答:先把每个小组的同一月份的数据相加,再汇总成一张表格,即全班同学的生日月份汇总表。 (2)按月份汇总。 师生共同汇总,教师将最终的汇总结果填入下表中。 提问:从这张统计表中,我们可以知道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发现。 追问:我们班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多,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少? 师:从统计表中你能看出全班共有多少人?怎样计算? (3)按季度汇总。 提问:一年分成几个季度,你知道是哪几个季度?××蛋糕店还想调查每个季度中,哪个季度出生的人数最多,哪个季度出生的人数最少。如果上面的数据按季度分类,应该怎样设计统计表? 出示下表: 学生独立填写,集体交流,教师将结果填入表格内。 提问:从这张统计表中你知道了什么?哪个季度出生的人数比较多,哪个季度出生的人数比较少? (4)上面两次统计有什么不同,你从每个统计表里知道了什么?(把数据按不同标准分类,可以得到不同的信息) (5)提问:如果要在全校同学中调查,又该怎么样做? 追问:你认为得到的结果和我们班的结果一定相同吗?(不一定) 3.归纳总结。 通过这次统计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97页“想想做做”第1题。 (1)提出要求:拿出准备好的正方体,在它的六个面上分别写上1~6,四人一组做游戏。 学生分组合作,将结果记录在教材中的表格(1)和表格(2)里,教师巡视。 (2)提问:掷( )的人数最多,掷( )的人数最少? 追问: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提问,全班进行反馈。 2.完成教材第98页“想想做做”第2题。 (1)调查本班同学的艺术特长,先在小组里调查,再全班汇总。 空白的艺术种类可以根据小组的实际情况填写,学生分组活动,共同填表格。 (2)师生合作,汇总表格,根据表格内容回答问题。 提问:哪种艺术特长的人数最多,哪种艺术特长的人数最少?你还知道了什么?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九单元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 课题: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 第 2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根据某一事物的标准,通过数据的收集、整理,进行描述和分析过程。 2.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问题、发现问题,进行简单的预测和较为合理的判断。 3.让学生进行一些社会调查,体验实践性和现实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并接受其中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让学生根据某一标准,确定统计对象。 教学难点:能根据相关数据填写、分析统计表。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谈话:同学们,课前我们都测量了自己的身高,你能告诉我你的身高是多少吗? 学生汇报。 出示我国正常儿童9~10岁的身高标准表格: 师:这是我国正常儿童9~10岁的身高标准,从这张统计表中你看懂了什么? 师:9岁的男生身高在126.5~137.8cm之间是什么意思? 揭题:这节课我们要探究我们的身高是不是在正常范围内。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2。 (1)提问:认真对照,你的身高在正常范围吗? 学生对照表格,说出自己的年龄和标准范围判断自己的身高是否正常。 追问:男生和女生的标准相同吗?(不相同) (2)统计小组同学的身高情况。 谈话: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身高情况分析自己的身高是不是在正常范围内,我们班其他同学呢?怎样才能全面了解全班同学的身高情况? 小组讨论,指名交流。 学生活动:按男、女生分成几个小组,调查小组里每个同学的身高,并把结果记录在表格里。 汇报交流:按从矮到高的顺序,把小组同学的身高排一排,写在表格里。 提问:你们小组的同学中,最高的是多少厘米?最矮的是多少厘米? 追问:把你们小组同学的身高与我国正常儿童的身高标准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依次回答以上问题,学生结合调查的实际情况进行回答,只要说得合理教师都要予以肯定。 (3)统计全班同学的身高情况。 提问:刚才我们统计了每个小组同学的身高,现在老师想知道我们全班同学最高是多少厘米?最矮呢?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最后全班交流。 结合学生发言,教师总结:可以把每组最高的比一比,把每组最矮的比一比,再找出全班同学中最高的和最矮的。 追问:全班男生身高在正常范围的有多少人?女生呢?(小组讨论) 师生共同合作分类统计。 分成四类:9岁男生,9岁女生,10岁男生,10岁女生。将记录结果进行统计。 师:说说从统计的结果中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99页“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小华收集的自己班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的成绩,让学生读表格。 (1)根据统计表,逐题回答教材上的问题。 (2)从统计表中你还知道了什么? 2.完成教材第99页“想想做做”第2题。 同桌合作,测量自己一庹的长度,并把结果记录下来。 (1)把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重新排列。 (2)联系例2的身高排序,你认为一庹的长度与身高有什么关系?其他小组的发现与你们一样吗?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九单元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 课题:练习十二 第 3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体验如何收集信息,制作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进行分析。 2.让学生在收集、整理、分析、决策的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促进,掌握本单元的内容。 教学重点:体验统计过程,能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教学难点:分析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提问: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揭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相关的知识点。 二、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100页“练习十二”第1题。 谈话:这是一位篮球运动员某个赛季各场次得分情况,从这些分数中你看懂了什么? 提问:这位运动员在每场比赛中得分最高是多少?最低呢? 再问:一共几场?得分在20以上的有多少场?得分在30分以上的呢? 追问:你怎么评价这位运动员的得分能力? 2.完成教材第100页“练习十二”第2题。 小组拿出准备好的5个同样的依次标有1、2、3、4、5的乒乓球,放进不透明的口袋里。 (1)出示规则:每次从口袋里任意摸出两个球,记录两个球上的数相加的和,一共摸20次。 (2)让学生先小组分工合作,填写记录单,然后汇报摸球记录的结果。 (3)提问:一共出现了几种不同的和?和最大是多少?最小呢? (4)要求:按和的大小整理数据,把结果填入教材中的表格中。 三、综合练习 1.学习教材第101页“你知道吗”。 师:我们平常买鞋必须知道买的鞋子是多少码,通过阅读“你知道吗”,你知道“鞋内长”和“码数”是怎么计算的吗? 根据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脚长的厘米数+1=“鞋内长”的厘米数 “鞋内长”厘米数×2-10=码数 2.完成教材第101页“练习十二”第3题。 (1)提问:你通常穿多少码的鞋子?其他同学呢?要统计我们班男生、女生穿多少码鞋的人最多?要怎么办?(分小组统计) (2)按男、女生分成几个小组,记录小组里每个同学鞋的尺码。 (3)分男、女生进行全班汇总。 (4)小组讨论: ①你们小组穿什么码数的人数最多? ②全班男生穿多少码数的人数最多?女生呢? ③如果在三年级其他班级调查,估计会得到什么结论?在不同年级调查呢?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感觉自己表现得怎么样? 五、课堂作业 《补》 第九单元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 课题:上学时间 第 4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懂得收集数据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前提,进一步体验收集数据的重要性。 2.使学生在收集、整理、分析、决策的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促进,感受时间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纪录时间的活动经验。 教学重点:纪录、讨论一周的上学时间。 教学难点:感受收集数据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提问:同学们,你将这几天每天上学途中大约花的时间做好纪录了吗? 再问:你家住在哪儿,走路来上学还是坐车,什么时候出发?什么时候到校?花了多长时间?(指名回答,表扬早晨起得早的同学) 追问:和同学比,你用的时间是比较长,还是比较短?每天上学用的时间一样吗? 引导:每天上学用的时间可能不一样,怎样估计才比较合理呢? 学生可能回答:找出5天中经常出现的时间,或这5天平均每天的时间。 师小结:要找出这个时间,我们可以连续记录几天上学途中用的时间,再进行估计。 二、收集数据 1.记录方法。 (1)注意排除一些影响准确记录的因素,数据记录也要及时、认真。首先要记录从家到出发的时间点,再记录到达学校门口时的时间点,要保证两个时间节点都要记录下来。 (2)尽量用一块手表记录时间,并和学校时间保持一致。 2.收集数据。 出示表格: 学生将自己的记录填入表格。 指名展示,让学生算出每天上学途中用的时间大约是多少分钟。 三、汇总讨论 1.谈话:我们要比较每个同学上学途中用的时间应该怎么做?(收集每个同学上学途中时间的数据进行比较) 师:我们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先收集数据。 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3.根据小组记录和整理结果讨论: (1)从表格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有多少人上学途中用的时间比你多?有多少人用的时间比你少?上学时间和你差不多的有多少人? (2)上学途中用的时间少于20分钟的有多少人?多于40分钟的有多少人?在20~40分钟的有多少人? (3)将你们小组的上学时间从小到大排一排,谁用的时间最短,谁用的时间最长? 学生对照小组表格,汇报答案。 4.提问:刚才我们只是在小组里比较,怎样才能知道全班同学中有多少人上学途中用的时间和你差不多?(学生讨论) 引导:需要收集全班同学的数据,用下面的表格将每个小组同学的数据进行汇总。 出示表格全班汇总。 指名汇报答案。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十单元 期末复习 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和混合运算 第 1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本学期学习内容和学习情况进行回顾,培养学生总结和反思自身学习情况的习惯和能力,提高整理和复习的效率。 2.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及混合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熟练地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以及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梳理知识,系统地了解本册教材所学的知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系统整理 1.谈话导入。 谈话:上节课老师请同学们回家后把这个学期我们所学的知识和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回顾总结,并把复习情况记录在报告单里,大家准备好了吗? 2.小组讨论。 讲述:看来同学们都对我们这个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了整理、复习,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复习情况,看看自己有哪些方面需要补充的。 学生每四人一组进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 提问:你最感兴趣的是哪部分知识? 学得最好的是哪部分知识?你觉得哪些知识有困难?(指名汇报) 师揭题:本节课我们要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及混合运算的内容。 二、查漏补缺训练 1.完成教材第104页“期末复习”第1题。 让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汇报答案,并说说计算方法。 小结:像20×40,我们可以先算2×4,再在得数的后面补上两个0。口算50×60时要注意,得数的末尾有3个0。 2.完成教材第104页“期末复习”第2题。 指名上台板演,其他学生独立完成。 提问: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要注意什么? 学生汇报后,师小结:(1)相同数位要对齐。(2)计算时先用第二个乘数的个位乘第一个乘数,再用第二个乘数的十位乘第一个乘数。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位就和这一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数相加。(3)用交换乘数的方法进行验算。 3.完成教材第104页“期末复习”第3题。 先让学生结合算式说说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再指名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完成。最后集体订正。 归纳混合运算的顺序:算式中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应先算乘除法;算式里有括号,应先算括号里面的。 三、综合运用提升 1.完成教材第104页“期末复习”第4题。 要求:不计算,在得数大的算式后面画“√”。 师注意提醒学生看清运算符号。 2.完成教材第105页“期末复习”第5题。 让学生先读题,理解题意,再估一估,最后独立解答。 师讲解:把39看成40,把88看成90,那么39与88的积大约是3600,但不高于3600,所以估计是够的。 3.完成教材第105页“期末复习”第6题。 让学生先读题,再列式解答,最后集体交流,并说说解题思路。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十单元 期末复习 课题:年、月、日与千米和吨、分数和小数 第2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复习中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千米和吨的认识,并能熟练地进行换算。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会将分数改写成小数;进一步掌握年、月、日的相关知识,能正确判断平年和闰年。 3.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系统地整理知识点。 教学难点:加深理解年、月、日与千米和吨、分数和小数,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系统整理 提问:这学期我们学习了有关年、月、日与千米和吨、分数和小数的哪些知识? 揭题:本节课我们就来复习这几方面的内容。 二、查漏补缺训练 1.复习年、月、日。 (1)谈话:我们学过哪些有关年、月、日的知识? 师引导归纳:年分为平年和闰年,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通常每4年一闰,公历年份数除以4没有余数;而公历年份数是整百数的,必须除以400没有余数才是闰年。一年有12个月,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是大月,4月、6月、9月、11月是小月。平年一年有365天,闰年一年有366天。 (2)回顾:24时计时法有哪些知识?24时计时法怎样转化成普通计时法?怎样求一天内经过的时间? (3)完成教材第105页“期末复习”第7题。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说说思考的过程。 2.复习千米和吨。 板书:1千米=1000米 1吨=1000千克 (1)完成教材第105页“期末复习”第8题。 让学生说说进率,并说出换算的思考过程,完成后进行集体交流。 (2)完成教材第105页“期末复习”第9题。 指导学生看懂图意,让学生结合图下的文字信息和问题,找出图中的有效信息。 引导:钟面从几时到几时,经过了多长时间? 引导学生独立列式解答,集体交流。 (3)完成教材第105页“期末复习”第10题。 指名读题,让学生根据问题寻找有用的条件,再让学生独立列式,说说思考的方法。最后集体交流。 三、综合运用提升 1.复习分数。 引导回顾:把一些物体看成整体平均分成几份,这样的一份是几分之一,几份就是几分之几。 (1)完成教材第105页“期末复习”第11题。 课件出示图片,让学生说说图意。再进行独立填写,指名说意思。 (2)完成教材第106页“期末复习”第12题。 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12根小棒,分别拿出它的1/3,2/3,1/6,5/6。 要求:说说每次拿出几根? 指名汇报:1/3是把12平均分成3份,表示这样的1份,是12÷3=4(根);2/3表示这样的两份,是12÷3×2=8(根)。 2.复习小数。 提问:1/10写成小数是多少?(0.1)3/10写成小数是多少?(0.3) 回顾:小数中的圆点叫作小数点。小数点左边的部分是整数部分,右边的部分是小数部分。 (1)完成教材第106页“期末复习”第13题。 出示数轴,先让学生填写数轴上的数,然后集体交流,说说想法。 (2)完成教材第106页“期末复习”第14题。 课件出示题目,让学生比较4个小数的大小。 说一说:谁第一?谁第二?谁第三? (3)完成教材第106页“期末复习”第15题。 让学生先说说每个分数表示什么意义,再涂色。指名上台演示,说说是怎么涂的。 (4)完成教材第106页“期末复习”第16题。 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提问:你能用小数表示两种布各买了多少米吗?(8分米是1米的8/10,是0.8米,1米4分米是1.4米) 追问:买这两种布一共要付多少元? 3.6+6.2=9.8(元) 你还能提出哪些用加、减法计算的问题?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十单元 期末复习 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第 3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情境理解面积的含义,并通过操作活动进一步体会面积和周长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能进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2.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逐步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发展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等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体会面积和周长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谈话:本节课我们要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及相关的实际问题。 二、查漏补缺训练 1.回顾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及有关的实际问题的知识。 (1)提问:什么是面积?我们学过的面积单位有哪些?(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这个物体的面积。面积的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2)说说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之间的进率。 板书: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的公式是什么? 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2.基础练习。 (1)完成教材第106页“期末复习”第17题。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里交流并互相评价。提醒学生注意区分周长单位和面积单位。 (2)完成教材第107页“期末复习”第18题。 先让学生说说进率,再填写,最后交流是怎么转换的。 三、综合运用提升 1.完成教材第107页“期末复习”第19题。 出示表格,先让学生独立填写,然后指名汇报,并让学生说出计算方法。 2.完成教材第107页“期末复习”第20题。 (1)让学生读题,了解题意。 (2)思考: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让学生独立计算,汇报交流。 3.完成教材第107页“期末复习”第21题。 (1)让学生读题,说说题意。 (2)进行小组合作,将两个长方形拼成正方形,并说说拼成的图形的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3)让学生算出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4)让学生将两个长方形拼成长方形,说说拼成的图形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长40厘米,宽10厘米) (5)让学生计算出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4.完成教材第107页“期末复习”第22题。 让学生小组合作,观察周围物体中形状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面。先估计它们的面积,再进行测量和计算。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十单元 期末复习 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第4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加深学生对收集数据的意义的理解。 2.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加深对收集数据的意义的理解。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解决问题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系统整理 1.谈话:这学期我们学过解决问题的策略有哪些?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从问题想起,用画线段解决问题。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 第二单元 千米和吨 第三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四单元 混合运算 第五单元 年、月、日 第六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第七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二) 第八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 第九单元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 第十单元 期末复习 第一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 课题: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 第 1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两位数乘整十数(不进位)以及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过程,初步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及估算方法。 2.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口算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在探究算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在具体的情境中,合理选择不同的估算方法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口算练习。 出示口算卡片: 1×10= 3×32= 5×11= 2×20= 30×3= 6×20= 学生计算,汇报交流。(选择几题请学生说一说是怎么口算的) 2.导入新课:刚才我们计算的是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同学们都算得很棒,今天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探究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1。 (1)出示教材第1页例1。 引导: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 让学生说说从情境图上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2)探究算法。 提问:如何算出10盒有多少个?把算法说给同桌听一听。 全班交流。(结合情境图中右下角的菜椒摆放特点来说) ①先算9盒,再加1盒。 12×9=108(个) 108+12=120(个) ②横看,先算2盒,再算5个这么多。 12×2=24(个) 24×5=120(个) ③竖看,先算5盒,再算2个这么多。 12×5=60(个) 60×2=120(个) ④把算式看成12个十,十个十是一百,二个十是二十,合起来是120。 ⑤想:把乘法算式看成12个十,那就可以先写12,再在后面添上1个0。 追问:比较一下这么多种方法,你最喜欢哪种? 如果大部分学生选择最后一种方法,教师要提问简便在哪里。 (3)试一试。 ①完成教材第1页“试一试”前两题: 24×10= 20×10= 学生口答,说说口算的方法。 要求:请大家各自出一道这样的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题来考考其他同学。 学生出题,教师板书:( )×10=提问:观察这些算式,你们能总结出两位数乘十的口算方法吗? 师生共同小结:一个数乘十,只要在这个数后面添一个0就可以得到积。 ②完成教材第1页“试一试”第三小题。 让学生与同桌交流口算方法。 指名汇报: 生1:可以看成2×3=6,再算20×30=600。 生2:先算2×3=6,再在末尾加两个0就是600。 提问:为什么要加两个0? 师小结:整十数乘整十数,只要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两个0即可。 2.教学例2。 (1)出示教材第2页例2。 指名读出例题表格中的数据。 师:根据称出的结果,你能想到什么?(让学生自由发言) 师小结:有的比30千克少一些,有的比30千克多一些。每袋蒜头都差不多重,而且每袋大约重30千克。 追问:你会估算王大伯去年大约收获蒜头多少千克吗?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谈谈自己的想法,再交流反馈,得出最佳的方案。 引导:按每袋30千克估算,60袋一共有多少千克? 列式为:30×60=1800(千克) (2)完成教材第3页“想想做做”第5题。 提问: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这一页大约有多少个字?) 追问:你想怎么估算? 集体交流,指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分别把两个乘数看作与它们接近的整十数来计算。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2页“想想做做”第1题。 提问:这三组题有什么特点?上下两题的答案一样吗?为什么? 根据学生汇报,教师小结:一个乘数相同,另一个乘数多一个0,那么积也应该多添一个0。 2.完成教材第2页“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 让学生重点说说“80×50,10×55,60×90”的口算方法。 3.完成教材第3页“想想做做”第6题。 让学生先仔细观察表格,指名说说想法,再进行计算。 最后集体反馈,交流分析、思考的过程,同学之间相互评价、补充。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一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 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 第2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的过程,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会用交换乘数位置的方法验算乘法。 2.在探究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究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口算。 7×8+3= 6×6+4= 5×9+7= 2.用竖式计算。 23×3= 21×2= 32×4=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指名说一说笔算过程。 3.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需要我们用数学方法去思考、解决,例如生活中的购物问题里就存在着很多的数学知识。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3。 (1)出示教材第3页例3主题图。 提出问题: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12箱迷你南瓜,每箱24个) 追问: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一共多少个?) (2)估算。 提问:谁能估算一下大约需要多少个?你是怎样估算的? 指名学生说出自己的估算方法。 学生回答预设: 方法一:把24看成20,20×12=240(个) 方法二:把24看成25,12看成10,25×10=250(个) 方法三:把24看成20,12看成10,20×10=200(个) (3)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明确问题:有什么办法能证明估算的结果接近正确答案?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教师适时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小组交流。 小组派代表汇报,其他小组做补充。 学生汇报时,教师有选择地板书学生的计算方法,并请学生说说列式的理由。 方法一:6个2箱是12箱,每箱24个,先算2箱是48个,再算6个48是288个。 列式:24×2=48(个) 48×6=288(个) 方法二:将12箱拆分成2箱和10箱,每箱24个,先算2箱,2乘24得48个,再算10箱,10乘24是240个,相加是288个。(重点理解方法二) 列式:2×24=48(个) 10×24=240(个) 48+240=288(个) 探究笔算方法。 明确:像这样的两位数乘两位数,我们可以用竖式计算。 师指出:在把两个所得的乘积相加时,个位上是计算8加0,0只起占位作用,为了简便,这个0可以省略不写。 教师板书: 2 4 × 1 2 4 8 2 4 2 8 8 (4)归纳总结。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笔算时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字去乘第一个乘数各位上的数字,得数的末位和乘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字去乘第一个乘数各数位上的数字,得数的末位和乘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2.教学“试一试”。 引导:怎样检验我们算得对不对? (调换24和12的位置相乘) 学生尝试计算12×24,指名说说每一步算的是什么,并提问:第二步2乘12,末尾的4和什么位对齐,为什么? 强调:计算的结果是288,说明我们前面的计算是正确的,我们可以用调换乘数的位置再乘一遍的方法进行验算,平时要养成计算后验算的习惯。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4页“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先独立计算,然后交流汇报,教师展示一些典型的错例,组织讨论,纠正错误。 提问:通过计算你认为应该注意什么? (注意第二步乘得的积的书写位置,计算要正确) 2.完成教材第5页“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汇报。 3.完成教材第5页“想想做做”第3题。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答案。 4.完成教材第5页“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各自观察题目,找到错误原因,在小组内交流。 5.完成教材第5页“想想做做”第6题。 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全班订正。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一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 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 第3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 2.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经历稍复杂的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的过程。 教学难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口算。 42×4= 72×7= 28×3= 56×2= 47×4= 74×3= 2.用竖式计算。 13×12= 22×33= 要求学生计算出这些算式的结果,并说一说计算方法。 3.揭题: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二、交流共享 1.出示教材第5页例4。 提问:每箱迷你南瓜24个,53箱一共有多少个?该怎样列式? 指导学生列出:24×53。 追问:谁能说一说这个算式是什么意思? (是求53个24是多少) 2.探究算法。 师:请同学们用已经掌握的算法试着算一算,在计算的过程中你会遇到什么新的问题?你准备怎样解决? 引导学生通过计算发现:和之前不同的是,计算时每一个乘数乘两位数所得的积都要进位。 引导思考:我们在前面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要进位时,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引导学生回忆“乘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的算法。 出示算式进行讲评: 24×53= 2 4 × 5 3 7 2 师:这里的72是哪个数乘哪个数的积?(3×24)用另一个乘数个位上的3乘24,乘得的数的末位就和个位对齐。接下来应该怎么算?(用十位上的5去乘24)所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哪一位对齐?(十位)最后怎么算?(把两次乘得的结果相加) 学生尝试笔算,完成后指名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计算过程,如果这个学生计算有问题,就多请几名学生,然后让学生判断谁的计算过程是正确的,并帮助计算有错误的学生分析是哪一步出了问题。 3.归纳小结。 师:看来通过同学们的努力,都会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了,你觉得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要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归纳笔算时的注意事项: (1)先用第二个乘数的个位乘第一个乘数,再用第二个乘数的十位乘第一个乘数。 (2)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位就和这一位对齐。 (3)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的数相加。 提醒注意:满几十要向前一位进几,前一位乘后,不要忘记加上进上来的数。 4.检验算式。 师:请同学们用你们掌握的方法来验算24×53。(调换乘数的位置再乘一遍) 学生用竖式计算得出53×24=1272。 完成后,让学生先说一说具体的计算过程,再集体订正。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6页“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题目,每组对应完成1小题。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集体交流,说说计算步骤。 教师巡视时注意发现典型错例,指名上台板演,并让学生判断板演的答案是否正确。 学生判断后,教师引导学生把错误的题按错误的原因分成几类,并要求学生说一说这样分的理由以及防止错误的方法。 2.完成教材第6页“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并验算。教师巡视,指名板演,集体交流。 组织学生反思:计算中有没有错误?前面分析的一些防止错误的方法在这里的计算中是否得到了运用?又出现了哪些新的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 3.完成教材第6页“想想做做”第3题。 先让学生认真读题,审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的问题。再指名说说思考过程,并让学生独立列出算式,用竖式计算,最后集体交流。 4.完成教材第6页“想想做做”第4题。 先指名读出商品的价格及问题,然后小组讨论,让学生作出合理的假设,再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学生列式计算,集体交流汇报。 汇报:花最少的钱选择便宜的衣服,列式:25×48=1200(元);花最多的钱选择贵的衣服,列式:25×64=1600(元)。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一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 课题:练习一 第 4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会用调换乘数的位置的方法来验算乘法。 2.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有关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 教学难点:将所学知识灵活地运用于具体的问题中。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1.完成教材第7页“练习一”第1题。 出事题目,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进行活动,说出得数。 2.完成教材第7页“练习一”第2题。 出示题目,全班分为四组,每组计算两题,学生独立完成。 评讲:计算的正确率和验算的方法。 提醒学生:注意乘得的结果和哪一位对齐及进位。 导入:这节课我们将通过练习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二、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7页“练习一”第3题。 让学生先阅读表格,明确题意,再独立填写表格。 评讲:怎样填出“一共的枝数”,请归纳出本题的数量关系。 提问:从数据中你能发现什么?(渗透积的变化规律) 2.完成教材第7页“练习一”第4题。 先指名读题,让学生说说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再让学生列式计算,最后全班共同订正。 3.完成教材第7页“练习一”第5题。 出示表格,让学生读题并理解题意。 要求学生先估计哪种球的销售额最高,再算出每种球的总价,比一比,填一填。 指名说出每道题的估算结果和实际的计算结果。 4.完成教材第7页“练习一”第6题。 让学生先估算,并把估算的结果写在算式的上方;再竖式计算,用估算检验竖式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最后指名汇报,要求学生将错题改正在习题旁,并让学生说说错误的原因。 5.完成教材第7页“练习一”第7题。 让学生先读题,说说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提问:要求卡车超载了没有,需要先求什么?(货物的总重量) 让学生估一估,并说说理由。 说明:超载意味着货物的总重量大于卡车的载重。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8页“练习一”第8题。 出示题目,指名读题,让学生说说已知条件,找出所求的问题。 估算:租5辆这样的客车够吗? (估算5辆车能坐多少人,即5×48,把48看成50,大约是250人,不够) 提问:至少要租多少辆这样的客车?这里的“至少”表示什么? 2.完成教材第8页“练习一”第9题。 出示图片,使学生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小组讨论: (1)付出4000元,找回一些说明了什么? (2)估计哪一种砖比较合适,为什么? (3)实际用了多少元?应找回多少元? 3.完成教材第8页“练习一”第10题。 让学生独立解决,集体交流,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四、反思总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谁能说说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要注意什么? 五、课堂作业 《补》 第一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 课题: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第 5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的过程,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在具体情境中合理地运用口算、笔算和估算,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在于他人的讨论交流中,培养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积末尾的0的个数。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口算。 6×30= 30×2= 60×5= 30×20= 10×30= 23×20= 口算后随机抽取几题,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进行口算的。 2.揭题: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二、交流共享 1.出示教材第9页例5主题图。 (1)提问: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整理信息,提出问题:每个足球32元,买30个这样的足球要用多少元? 让学生列式再汇报,最后全班交流。 教师板书:32×30。 (2)探究算法。 提问:你能估一估吗? (把32看成30,30×30=900,大约是900) 追问:你想用什么方法来算出32×30的积呢?(口算或笔算) 引导:下面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探究算法,算出结果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教师巡视,发现学生使用的不同算法。 学生交流算法。 方法一:用口算。先算32乘3的积,再在得数后面添上一个0。 列式为:32×3=96 32×30=960 方法二:用竖式计算。仿照以前学过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算出结果。 2.优化算法。 (1)谈话:计算32×30时,同学们有的用口算,有的用我们学过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来计算,这样都可以,老师想介绍一种简单的列式计算方法给同学们。 教师边讲述边板书。 第一步:列竖式。因为0乘32还得0,所以这一步可以不写。这样就先算32×3,列竖式时可以让3与32中的2对齐,把30中的0写在后面。 3 2 × 3 0 9 6 0 第二步:计算。先算两位数乘一位数32×3得96,再在积的末尾加上0。注意乘数末尾有一个0,那么积的末尾也只能加上一个0。 第三步:检验。这样的计算方法对不对呢?我们不妨与前面计算的结果对照一下,得数相同吗? (2)(教师指着两种不同的方法)提问:你们喜欢用哪种方法列式计算?为什么? (3)小结:做计算不仅要仔细认真,而且要动脑筋选择简单便捷的方法,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教学“试一试”。 出示算式:40×53= 让学生列竖式计算,汇报交流,并指名板演。 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计算方法: 4 0 5 3 × 5 3 × 4 0 1 2 2 1 2 0 2 0 2 1 2 0 师:仔细观察,哪一种计算方法更加简便? 学生得出:第二种。 提问: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怎样算比较简便? 学生交流反馈,教师小结:列竖式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把两位数放在上面,整十数放在下面,可以把0前面的数相乘,0不参加运算,有几个0落下,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9页“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在教材上计算,指名板演,并让板演的学生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提问:第2小题中乘数50末尾只有一个0,而积1800的末尾为什么有两个0? 让做错题的学生说说自己错在哪里,并要求及时订正。 2.完成教材第10页“想想做做”第3题。 用课件逐题出示竖式,先让学生观察,再判断,并说说对错。 3.完成教材第10页“想想做做”第5题。 提问:题目的要求是什么?你怎样比较第一组中的两道题?(第一个乘数相同)你能想到什么? 让学生在小组里说一说怎样比较第二组,第三组的两道题。 学生独立计算,再比较每组题的得数,看看与原先的想法是否一致。 4.完成教材第10页“想想做做”第6题。 让学生看图说说图意,再列式计算,并说说是怎样列式的。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一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 课题:两步连乘的实际问题 第 6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用两步连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探究过程,进一步积累对相关数量关系的认识,感受从已知条件出发的解题思路,能用两步连乘正确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培养灵活组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感受乘法运算的实际应用价值,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并体验成功解决问题的快乐。 教学重点:能对获取的信息作出正确分析,用连乘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谈话:同学们,你们都有购物的经验吗?这节课我们跟随小明的脚步,到商场去走一走,看看他在购物中遇到了什么问题。 课件出示模拟商场的场景图,学生根据课件给出的条件,提出问题并解决。 课件出示:一个乒乓球2元,一袋5个,小明买了一袋,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提出问题:一共要多少元?列式为:2×5=10(元) 课件出示:每袋乒乓球5个,有6袋,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提出问题:6袋一共有多少个?列式为:5×6=30(个) 2.同学们帮小明解决了很多他在商场里遇到的问题,你瞧,商场里迎来了大客户,这是体育课的王老师,他想为学校添置一些体育用品。 课件出示:乒乓球每袋5个,每个2元,王老师买了6袋乒乓球。那么他需要花多少元? 二、交流共享 1.组织探究:你能帮王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可以先想一想,然后在小组内讨论。 2.汇报交流。 提问:哪一组来汇报一下你们的解决办法? 各小组自由汇报,教师边听边板书,指名学生表述自己所列式子的意义。 方法一:5×6=30(个) 30×2=60(元) 教师引导学生看图,使学生明白:方法一根据“有6袋乒乓球”和“每袋5个”,先算一共有多少个乒乓球,再根据“乒乓球每个2元”,算出买6袋乒乓球一共要多少元。 方法二:2×5=10(元) 10×6=60(元) 教师引导学生看图,使学生明白:方法二根据“乒乓球每个2元”和“每袋5个”,先算每袋乒乓球多少元;再根据“有6袋乒乓球”,算出6袋乒乓球一共要多少元。 方法三:2×6=12(元) 12×5=60(元) 教师引导学生看图,使学生明白:方法三先算假设每袋1个的情况下,6袋乒乓球多少元,再算每袋5个一共要多少元。 (方法三学生比较难理解,教师一定要让学生说明列式的理由,如果学生只列式但说不出理由,教师可以告诉学生。由于算法比较难理解,建议不要用这种方法) 3.归纳反思。 (1)提问:你用的是哪种方法?方法一还是方法二?结果怎么样? 虽然方法一和方法二的解题思路不同,但结果是一样的,我们可以互相交换方法进行检验。 (2)反思: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师归纳: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要认真读题,找到有联系的条件,想想可以算出什么,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样的问题,也可以用一种方法检验另一种方法算得是否正确。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12页“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读题,找出有联系的条件,说说可以算出什么,怎样算。 2.完成教材第12页“想想做做”第3题。 课件演示情境图:每层有5个教室,每个教室放6盆花,这幢教学楼一共放了多少盆花? 师提醒学生注意:“一共放了多少盆花”是指这幢教学楼的所有教室一共要放多少盆花? (1)提问:哪些信息之间是有直接联系的?根据这些信息你能先求什么? (2)追问:你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可以先算出一共有多少个教室,也可以先算出每层教室需要放多少盆花) (3)学生列式解答,交流讲评。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一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 课题:练习二 第 7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和笔算,以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在解决问题中进一步体会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的特点,提高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的能力。 教学重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1.口算。 40×20 300×8 10×70 50×80 70×50 63×10 9×200 400×6 教师用课件出示题目,让学生快速说出得数,随机抽取几题指名学生说说口算方法。 2.根据13×2=26,快速说出以下算式的得数。 130×2 13×200 130×20 二、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13页“练习二”第2题。 出示题目,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列竖式计算。 指名上台板演,说说计算方法,展示正确的书写格式及得数。 2.完成教材第13页“练习二”第3题。 出示情境图,让学生先找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再找出有联系的两个条件,说说可以先算什么。 让学生独立列式,全班交流。 3.完成教材第13页“练习二”第4、5题。 让学生默读题目,理解题意。 提问: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怎样列式? 学生计算,集体交流算法。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6题。 让学生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提问:你能找出有联系的条件吗?想想它们能算什么? 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教师评讲时展示不同的解题方法,并指明说说每道算式表示的意义。 2.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7题。 学生读题,列式解答,集体交流。 3.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8题。 出示图片,引导学生看懂图意。 提问:要求“买5件大衣一共要多少元?”必须知道什么条件?怎么求? 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全班交流。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获得了什么收获? 五、课堂作业 《补》 第一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 课题:复习 第 8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以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通过复习,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发展数学思维,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究的意识。 教学重点:熟练地掌握口算的方法以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系统整理 提问:第一单元即将结束,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引入:这节课我们将通过系统地整理,复习这一单元所学的知识。 二、查漏补缺训练 1.完成教材第15页“复习”第1题。 让学生先口算,再说说口算方法。 师小结:(1)两位数乘整十数,计算时先算0前面的数的乘积。然后数一下两个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再在这个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2)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用一位数分别去乘两位数中的每一位,并注意进位。 2.完成教材第15页“复习”第2题。 让学生独立计算,指名上台板演。 教师要通过具体的计算引导学生归纳出: (1)计算时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先用第一个乘数的每一位数去乘第二个乘数的个位数字,所得积的末位对齐乘数的个位;再用第一个乘数的每一位数去乘第二个乘数的十位数字,所得积的末位对齐乘数的十位。最后把两个积加起来。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2)引导:计算时,你通常会出现什么样的错误,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 3.完成教材第15页“复习”第3题。 指名估算,并引导学生回忆估算的方法:用四舍五入法把不是整十、整百的数看作最接近它的整十、整百的数来算。一般是先找出两个乘数的近似数,再把这两个近似数相乘。 将全班分成四大组,每组完成一题,再互相检验,看看和估算的结果是否接近。 4.完成教材第16页“复习”第8题。 引导学生观察表格,明确表格填写的要求。 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比较,说说发现了什么。 5.完成教材第16页“复习”第10题。 (1)出示第一组题,先让学生计算,再组织对比,交流上下两题之间的联系。 (2)出示第二组题,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组织对比上下两题之间的联系。 (3)出示第三组题,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交流上下两题的联系。 6.完成教材第16页“复习”第11题。 (1)出示第一组题,组织学生观察题目,得出规律并填空。 归纳规律:当第二个乘数分别是3的1倍、2倍、3倍„„时,积分别是111、222、333„„ (2)出示第二组题,组织学生观察题目,得出规律并填空。 归纳规律:当第二个乘数分别是7的1倍、2倍、3倍„„ 三、综合运用提升 1.完成教材第15页“复习”第4题。 出示表格,让学生算一算、填一填,再说说表中数量之间的关系。 得出:单价×数量=总价 2.完成教材第15页“复习”第5题。 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读懂题意。 引导学生汇报交流:不可能是第一种,第一种是48元,48×19大约是1000元,超过800元,可能是第二种38元的篮球,38×19大约是800元,且低于800元,第三种是28元,28×19大约是600元,不需要付800元,所以是第二种篮球。 追问:买篮球一共要用多少元?应找回多少元? 3.完成教材第16页“复习”第7题。 让学生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并说说要求“电视机多少台”需要先求什么。 4.完成教材第17页“复习”第12、13题。 让学生默读题目,理解题意。 引导:先确定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再找出有联系的两个条件,想想可以算出什么,再进行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评讲。 5.完成教材第17页“复习”第15题。 让学生先根据学过的方位知识,弄清图中几处地点的相应位置关系。然后再根据计算的结果在平面图上指一指或画一画。最后全班交流,订正。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一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 课题:有趣的乘法计算 第 9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中特殊数相乘所得得数的规律,并能初步运用这一规律进行一些计算。 2.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通过比较,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观察并发现数学的秘密,找出事物的简单规律的方法,并学会运用规律。 教学难点:能利用所得的规律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谈话:同学们,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中,有很多有趣的规律。这节课,我们一起去发现这些有意思的规律。 二、交流共享 1.探究乘数是11的乘法计算。 (1)出示题目:24×11 53×11 谈话:一个两位数和11相乘的得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我们先列式计算。 学生用竖式计算,指名板演。 2 4 5 3 × 1 1 × 1 1 2 4 5 3 2 4 5 3 2 6 4 5 8 3 提问:把积的每一位上的数和原来的两位数相比,你有什么发现?和小组内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学生交流汇报: ①24×11=264,所得的积的个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一样,是4;积百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一样,是2;积十位上的数,等于原来两位数个位与十位上数的和,是2+4=6。 ②53×11=583,所得的积个位上的数,和原来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一样,是3;积百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一样,是5;积十位上的数,等于原来两位数个位与十位上数的和,是5+3=8。 (2)引导学生根据发现的规律,猜测62×11的积。 提问:猜一猜62×11等于几? 追问: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请用竖式验证一下。 师小结:两位数与11相乘,积的规律可以概括为“两头一拉,中间相加”。 (3)出示题目:比一比,看谁算得快。 23×11 16×11 43×11 让学生根据发现的规律快速地说出答案。 (4)出示题目:64×11 提问:试着算一算,有什么发现? 学生用竖式计算,指名板演。 追问: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再问:为什么百位上的数“6”变成“7”,多了1是从哪里来的? (5)试一试:59×11 67×11 2.小结:一个两位数与11相乘时,可以把这个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字写在积的百位上,个位上的数字写在积的个位上,再把两个数字之和写在积的十位上,十位上的数如果满10,要向百位进1。 3.提问:你能出一些像这样的算式考考大家吗? 学生出题,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三、反馈完善 1.探究两个乘数十位相同,个位相加是10的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 (1)出示题目:22×28 35×35 56×54 让学生观察这些算式,在小组交流说说算式里的两个两位数的特点。 引导:像这样的算式,老师能直接算出得数,即22×28=616、35×35=1225、56×54=3024,请同学们用竖式计算,验证老师的计算是否正确。 学生列竖式计算,教师板书相应过程。 (3)你随便出这样的算式老师还能一下子说出得数。 让学生试着出题。 (4)追问:究竟这里面藏着什么秘密呢?观察这些得数,它们有什么特点?把你们的发现和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 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小结:当两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相同,个位上的数之和为10时,它们的乘积的末两位等于两个乘数个位上的数相乘,积的末两位前面的数等于十位上的数同其本身加1之和的积。 2.试一试。 (1)先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再用竖式计算验证。 15×15 43×47 69×61 (2)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并比较每组的两道题,说说有什么发现,和同学交流。 24×26= 44×46= 74×76= 25×25= 45×45= 75×75= 3.让学生同桌互相出题,写两道这样的算式互相考一考,说出得数。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二单元 千米和吨 课题:认识千米 第 1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2.在实践活动中,学会积累与查找资料,继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提问: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常用的长度单位? 学生互相比划并说说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 2.出示:给下面的物体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铅笔长18( ) 一枚1元硬币厚约3( ) 学校跑道一圈长250( ) 课桌长约10( ) 3.课件出示教材第20页例1。 提问:这是沪杭铁路,它的全长是180( )? 追问:为什么沪杭铁路的长度要用千米作单位? 4.举例: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说过千米? 5.教师出示教材第20页的图片:你知道每幅图片上的数字表示什么含义吗? 说明: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千米可以用字母“km”表示。千米又叫公里。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千米。 二、交流共享 1.初步体验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1)师:1千米到底有多长,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我们课前的活动。(出示照片) 我们学校的跑道从( )——( )大约是100米,你怎么记住它的? 明确:像这样的100米,我们走10次就是1000米,也就是1千米。(板书:1千米=1000米) 教师指导学生读出这个算式时,要注意前面的数和后面的单位之间需停顿一下。 提问:1千米里面有几个100米吗?(10个) 追问:走100米你花了多长时间?如果让你走1000米要多长时间?走1000米的感受和100米的一样吗? 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自由发言。 (2)完成教材第21页“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组织交流,说说是怎样思考的。 (3)提问:课前我们做过调查,我们学校的环形跑道一圈是多少米?几圈是1千米? 学生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回答。 回答预测: ①一圈200米,5圈是1千米。 ②一圈250米,4圈是1千米。 ③一圈400米,2圈半是1千米。 说一说:你感觉1千米长吗?自由交流。 2.强化概念。 引导思考:我们刚才感受到的1千米是个环形的,如果我们把1千米的跑道拉直,会有多长?想一想,从学校门口往南走到哪儿是1千米?向北?向东?向西呢?你可以选择一个熟悉的地方想象,现在脑海里想象从学校门口走到哪儿大约是100米,要走10个100米,该从学校门口走到哪儿? 谈话: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从学校门口到哪儿是1千米,你能说一说从自己家到学校有1千米远吗?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21页“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图片并提问:小轿车、步行、动车、自行车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学生练习并说说理由。 追问:老师家离学校约有5千米的路程,如果你是老师,会选择什么交通工具去上班?请简述理由。 2.完成教材第21页“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说说是怎样思考的。 3.完成教材第21页“想想做做”第4题。 引导学生看图,并说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 第(1)题组织学生直接计算,第(2)题先让学生讨论,再组织交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二单元 千米和吨 课题:认识吨 第 2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体,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通过想象和推理初步建立1吨的概念,培养用吨这个单位估计物体质量的能力。 2.知道并掌握1吨=1000千克,学会吨和千克之间的换算方法。 教学重点: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1吨=1000千克,学会吨与千克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形成印象。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提问:我们已经学过哪些质量单位?(克、千克)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师板书:1千克=1000克 2.谈话:同学们,课前老师请大家去观察和了解货车的载重量,谁愿意把你了解到的信息与大家交流? 课件出示教材第22页图片,提问:老师也搜集了一些这样的图片,码头上这些集装箱,火车皮所运送的都是很重的或大宗的物品,通常用什么作单位呢?(吨)明确:吨可以用字 母“t”表示。 指出:计量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不用千克作单位。今天我们就一块学习另一个比千克还大的质量单位——吨。 二、交流共享 1.直观感知,初步认识吨。 (1)课件出示一袋100千克的大米。 谈话:一袋大米重100千克。你平常见过这样的一袋大米吗?提过它吗?提过的说说感受。 学生回答,交流感受。 课件演示,一袋袋地出示,学生跟着100千克、200千克地数,贴满10张。提问:每袋100千克,10袋多少千克?(板书:1000千克) 指出:1000千克就是1吨,即:1吨=1000千克。(板书:1吨=1000千克) 2.结合实际,进一步认识吨。 (1)师:课前我们测量了自己的体重,你的体重是多少?(指名回答) 教师请体重大约是25千克的同学站起来。 谈话:三年级的小学生大约重25千克,4个学生的体重约是100千克。 引导学生想象:如果把这4个学生都压在你身上,感觉怎么样?100千克重不重?想象一下,如果把40个学生全都叠在你身上,会怎样?1000千克重不重? 提问:估算一下,小组里所有同学的体重大约有多少千克?全班同学的体重呢?全班同学的体重相加,有1吨吗? 学生进行估算,并汇报。 (2)实物出示装有10千克水的水桶,指名上来掂一掂。 提问:觉得重吗?这是10千克的水,10桶这样的水是100千克,多少桶这样的水是1吨? (3)小结:称比较重的或大宗的物品,通常用吨作单位。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22页“想想做做”第1题。 指导学生看图,让学生说说图中每种物体重1吨,各有多少? 总结汇报:一头牛重500千克,有2头牛刚好是1吨;一袋水泥重50千克,20袋水泥重1吨;一头猪重100千克,10头猪重1吨;一桶油重200千克,5桶油重1吨。 2.完成教材第22页“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吨与千克的单位换算,交流时,说说自己思考的过程。 3.完成教材第22页“想想做做”第6题。 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观察,并说说从图中得到哪些信息。 提问:能用什么方法来计算? 学生完成后,展示学生的不同解法。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二单元 千米和吨 课题:练习三 第 3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加强对千米和吨的认识,能利用它们之间的进率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2.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单位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实际,运用千米和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1.提问: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长度和质量单位?(板书:千米 吨) 2.举例说明,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千米?什么情况下使用吨? 3.小马虎写了一篇数学日记,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件出示) 周末,我和小精明约好上动物园参观。我一起床就冲到卫生间,在牙刷上挤上2千克的牙膏开始刷牙,并洗了脸。妈妈给我准备了一杯250千克的牛奶和一个400千克的面包。我吃完早餐,来到动物园。动物园里的动物可真多呀!有重45吨的小羊,4千克的大象,80克的小熊猫,真可爱!我们还看见一辆满载约4克粮食的大货车正在动物园门口卸货呢! 引导:说一说,你觉得这篇日记可笑的地方在哪里?应该怎么改? 二、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24页“练习三”第1题。 出示题目,让学生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填完后让学生读一读,最后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24页“练习三”第2题。 (1)说一说:米和千米、千克与吨之间的进率。 师归纳:米和千米、千克与吨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 板书:1000米=1千米 1000千克=1吨 (2)填一填:让学生将结果填入括号内。 3.完成教材第24页“练习三”第3题。 (1)让学生看图,读题。提问: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2)让学生依次解决教材上的问题。 4.完成教材第25页“练习三”第4题。 先出示图,让学生读题,并了解题中所提供的信息。再让学生列式,并说明列式的理由。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25页“练习三”第5题。 先让学生读题,然后指名口答,并让学生说说解题依据。 2.完成教材第25页“练习三”第6题。 先让学生看懂题意,了解题中所提供的信息,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然后让学生列式解答,再组织交流。 3.完成教材第25页“练习三”第7题。 先让学生读题,重点理解“动车从上海出发经过南京开往北京”指的是哪些路程。再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最后组织交流,并让学生说出解决问题的过程。 4.完成教材第25页“练习三”第8题。 先让学生同桌之间交流课前了解到的黑龙江、黄河、长江和珠江的长度,并填写表格,再指名汇报。 5.完成教材第25页“练习三”思考题。 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最后指名汇报结果。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三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 第 1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题中的条件和问题,选择分析问题的思路,分析题目表示的数量 关系,进而培养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养成认真审题,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发展学生连贯、有序、有层次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如何从问题开始想,根据问题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根据问题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谈话:同学们,你们有去过商场购物吗? 出示商场购物情境图,提问:如果你有100元,这些商品你想买什么?还剩多少元? 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时启发引导。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1。 (1)出示教材第27页例1情境图。 谈话:小明和爸爸今天也到商场购物,它们带300元去运动服饰商店购物。他们可能买什么? 利用课件把画面集中放大到运动服饰和运动鞋的场景中,让学生认真观察画面。 提问:小明和爸爸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可能花多少元? 学生计算,并说出多种可能,教师相应板书。 明确: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因为选择不同,有多种选法。购买不同价格的运动服和运动鞋,剩下的钱是不同的。 (2)出示问题:小明和爸爸带300元,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最多剩下多少元? 先让学生同桌互相讨论:最多剩下多少元?再指名汇报。 师小结:购买的商品价格最低,剩下的钱就最多。 提问:你能根据问题说出数量之间的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吗? 学生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 学生汇报交流: ①剩下的钱等于带来的钱减去用去的钱,可以先算用去多少元。 ②求最多剩下多少元,可以先算购买价格最低的运动服和运动鞋一共要用多少元。 引导:先想想每一步可以怎样算,再列式解答。 学生列式,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①一共用去多少元?130+85=215(元) ②剩下多少元?300-215=85(元) (3)想一想:如果买3顶帽子,付出100元,最少找回多少元? 提问:你能根据问题说出数量之间的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吗? 学生汇报交流。 引导:先想想每一步可以怎样算,再列式解答。 ①最多用去多少元?24×3=72(元) ②最少找回多少元?100-72=28(元) 2.思考: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学生自由发言,师小结:我们要在读题后要弄清题目里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可以从问题开始想,根据问题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要根据题中的条件和问题,选择分析问题的思路。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28页“想想做做”第1题。 根据问题说出数量关系式,并说说缺少什么条件。 (1)出示问题(1),引导分析:从“桃树比梨树多多少棵”想到的数量关系是什么? 追问:有了这样的数量关系,要求这个问题,还缺少什么条件? (2)学生独立分析问题(2),先根据问题写出数量关系,再说说缺少什么条件。 教师强调:在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时,关键是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完成教材第28页“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观察表格,并说明题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得到启发。 提示:要求足球组的人数,可以先算篮球组和田径组的人数之和,再将总人数减去篮球组和田径组的人数之和,即可求得足球组的人数。 3.完成教材第29页“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并在交流中互相启发,加深理解。汇报解决问题的思路时,让学生说说每道题的数量关系。 师提示:这两题都要先算四个茶杯的总价。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三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 第 2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策略,学会通过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决与倍有关的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及相应的变式问题。 2.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探究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用线段图辅助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谈话:同学们,咱们身上穿的上衣和裤子是谁买的?你有自己去买过吗?今天,我们就去商场看看。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2。 课件出示教材第29页例2的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 (1)理解题意。 让学生观察情境图,说说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2)画线段图。 提出问题:上衣的价钱是裤子的3倍,买一套衣服要用多少元? 追问:你能理解买一套衣服的意思吗? 引导: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呢?今天我们还请来了一位数学小助手,它的名字叫线段图。我们可以借助线段图来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①先画一条线段表示出裤子的价钱。(在黑板上画出表示裤子价钱的线段) 48元 裤子 ②上衣价钱的线段该怎么表示?画多长呢?(学生讨论) 引导:上衣的价钱是裤子的3倍,要画这样的3份。(指名板演) 48元 ?元 裤子 上衣 (3)列式解答。 你能根据问题说出数量之间的关系吗?你是怎么列式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 ①方法一:先算买一件上衣要用多少元,48×3=144(元);再算买一套衣服要用多少元,144+48=192(元)。 ②方法二:先算一套衣服一共有几个48,1+3=4;再算买一套衣服要用多少元,48×4=192(元)。 2.想一想:如果求买一件上衣比买一条裤子多用多少元,应该怎样解答? (1)提问:你能说出这道题的数量关系吗? 学生讨论,说出数量关系式。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上衣的单价-裤子的单价=上衣比裤子多用多少元 引导思考:在这个数量关系里,哪一个量是直接告诉我们的?(裤子48元)要先求的是哪一部分?(上衣的价钱)和上面一题相比,什么不变?(已知条件)什么变了?(所求问题)问题改了,线段图要不要改?怎样改? 学生尝试画图,教师巡视指导。 提问:你能指出所求问题是哪一部分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黑板上改线段图: (2)追问:现在你能解答这道题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交流反馈回答,教师板书。 3.比较:上面两题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解答的过程呢?(学生讨论) 指名回答,教师适时引导。 相同点:(1)已知条件相同,问题不同。(2)都可以根据问题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3)题中的数量关系不同,解题的方法也不同。(4)上衣的价格不知道,都要先算买一件上衣多少元。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31页“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读线段图,根据问题说出数量关系式,并说说各可以先算什么。 2.完成教材第31页“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阅读小芸和小力的话,并说说从中获得的信息。 学生独立填表,完成后可以与同桌交流自己的解题思路。 ?元 教师巡视,适时进行引导。 3.完成教材第31页“想想做做”第3题。 先指名说说所求的问题是什么,数量关系是什么,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出线段图,表示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再让学生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让学生独立计算。最后集体交流订正。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三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课题:练习四 第 3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灵活运用合适的策略整理相关信息,感受画线段图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常用策略。 2.通过观察、交流、迁移等活动,提高学生运用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感受运用策略整理信息的必要性,提高运用策略的能力。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借助从问题想起和画线段图的策略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本节课我们将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复习。 完成教材第32页“练习四”第1题。 (1)出示题目,让学生根据问题说出数量之间的关系,确定先算什么。 分析:①还剩的米数等于总长度减去已修的米数;②求还剩的米数,等于总长度减去8天修的米数。 指名列式解答,师板书: 已修的米数:45×8=360(米) 还剩的米数:520-360=160(米) (2)出示线段图,让学生先说说这道题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然后说出问题的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指名列式解答。 面粉的袋数:60-22=38(袋) 一共的袋数:60+38=98(袋) 二、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32页“练习四”第2题。 (1)让学生阅读题目的已知条件,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让学生说出数量关系,画出线段图,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列式解答。师板书。 (3)提问:要求楼下比楼上多多少个座位,我们必须知道什么条件?你能将上题的线段图改一改吗?师板书。 追问:什么变了?什么不变?数量关系变了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完成教材第33页“练习四”第7题。 提问:从问题想起,要求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缺少什么条件? 出示两幅情境图,让学生讨论: ①你能看懂两幅图吗?小宁走到的地方一样吗? ②小宁走了多少米? 600-300=300(米) ③怎样求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 300÷5=60(米) 4.完成教材第33页“练习四”第8题。 出示问题(1),并提问:从问题开始,要求一共缴纳的水费,数量关系式是什么?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出示问题(2),让学生仔细读题,说出数量关系,再列式解答。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32页“练习四”第4题。 解决问题(1):让学生先读题,从问题想起,说说数量关系,画出线段图,再列式解答。 解决问题(2):在问题(1)的基础上,说出数量关系,更改线段图,再列式解答。 2.完成教材第32页“练习四”第5题。 提问:这两题的问题是什么?数量关系是什么?解题过程相同吗?为什么? 学生列式解答,并反馈交流: (1)32×3=96(页) 150-96=54(页) (2)40+32=72(页) 150-72=78(页) 3.完成教材第33页“练习四”第10题。 出示题目,让学生读一读,并提问:怎么比?(求出每袋多少元) 让学生先计算,再汇报交流。 4.完成教材第33页“练习四”思考题。 让学生读题,并用线段图表示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师讲解:从线段图中分析,妈妈比小芳多出的27岁,正好是小芳岁数的3倍,小芳的年龄是27÷3=9(岁),妈妈是9×4=36(岁)。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你能用学会的知识解决我们身边的问题吗? 五、课堂作业 《补》 第四单元 混合运算 课题: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一) 第 1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不含小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进行计算。 2.在学习活动中增强类比迁移和抽象概括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脱式计算。 35-4+27 6×3÷2 让学生计算,说说计算的过程。 2.揭题:在混合运算里加减是同一级,乘除是同一级,当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时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那么,如果一道算是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该怎样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混合运算。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1。 (1)课件出示教材第34页例1货架图。 谈话:星期天,小军和小晴一起到文具店买文具。(指名读读货架上物品的单价) 课件出示问题(1),并提问:要求一共用去多少元,先要算什么?(先要算3本笔记本多少元) 指名列式解答,教师板书: 5×3=15(元) 15+20=35(元) 引导:你能根据上面的分步算式列出综合算式吗? 指名列式,教师板书: 5×3+20 引导思考:观察这个算式,和以前学过的混合运算的算式有什么不同? (2)学习运算顺序。 提问:根据刚才的提示,你知道这道题应该先算什么吗? 明确:用脱式计算两步式题时,要先在原题下面的左边写“=”,再在“=”后面写第一步运算的结果,没能参加运算的部分要照抄下来,接着对齐上面的“=”,在下一行写“=”,并在“=”后面写第二步运算的结果。 让学生观察算式,引导学生说明在这个算式中先算哪一步,教师适时板书。 师:根据刚才的分析,你能自己写出这些题目的脱式计算吗?试一试。 让学生拿出练习本试着算一算,师强调:没有参加运算的部分要照抄下来。 (3)出示问题(2),让学生思考讨论:先求什么?为什么? (要求找回多少元,可以从50元里去掉2盒水彩笔的钱) 提问:你能列出综合算式吗? 学生列式:50-15×2 追问:观察这道题,和上一题有什么区别? 引导思考:这里有乘法和减法,我们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让学生观察算式,说明在这个算式中先算哪一步,教师适时板书。 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 2.总结运算顺序。 出示:5×3+20 50-15×2 提问:观察这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总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法,又有加、减法,不管乘法在前面或在后面,要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35页“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学生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让学生完成计算。 2.完成教材第35页“想想做做”第4题。 让学生先计算出每组上面的得数,再和下面的数进行比较。最后集体交流,说说计算的方法。 3.完成教材第35页“想想做做”第5题。 让学生先读题,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再列式解答,最后交流汇报。 师强调:第(1)题,先算4张成人票的价钱,再算应付多少元,列综合算式是15×4+8。第(2)题,先算12张儿童票的价钱,再算应找回多少元,列综合算式是100-12×8。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四单元 混合运算 课题: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二) 第 2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联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悟、理解并掌握含有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能正确进行计算,并能用含有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2.在学习的活动中,增强学生类比迁移和抽象概括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含有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掌握含有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计算下面各题。 18-8×3 4×5-10 学生计算,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揭题:上节课我们在购物商场解决了小军和小晴的购物问题,这节课我们继续解决问题。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2。 (1)出示教材第36页例2情境图,让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理解题意。 提出问题:买1支钢笔和1个订书机,一共应付多少元? 引导:根据这个问题,我们要先知道什么?(1支钢笔和1个订书机的价钱)题中直接告诉我们什么?没有直接告诉我们的是什么?与这个问题相关联的是什么条件? (2)思考:怎样求出一共应付多少元?你能列综合算式解答吗? 让学生先独立列式,再交流。 指名汇报,教师板书: 40÷5+12 12+40÷5 说说每一步列式表示的是什么? 这两道算式我们都先求的是什么?(一支钢笔的价钱) 明确:40÷5表示一支钢笔的价钱。12是一个订书机的价钱,相加表示一共应付的价钱。 那么我们在计算时应该先算什么呢?互相说一说。 指名回答。(先求一支钢笔的价钱,先算算式40÷5) 学生计算,指定两名学生板演,订正时要提醒学生注意书写格式。 40÷5+12 12+40÷5 =8+12 =12+8 =20(元) =20(元) (3)总结运算顺序。 出示:40÷5+12 12+40÷5 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是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计算时要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今天的这两道算式是含有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计算时应该先算什么? 明确:把乘法换成除法的,计算的时候也要先算除法,再算加、减法。 2.试一试。 出示题目,让学生先读题,理解题意,再列出综合算式,最后指名汇报交流。 学生列式:15-40÷5。 引导:在这个算式里,“40÷5”表示什么?(求一支钢笔的价钱) 追问:这道算式,既有减法又有除法,应该先算什么? (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指名板演: 15-40÷5 =15-8 =7(元)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37页“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说说每题应先算什么,再计算。 2.完成教材第37页“想想做做”第3题。 先让学生估计出上下两题哪一题的得数大一些,并说说估计的方法。再让学生独立计算比较,集体交流,说说计算的方法,验证自己的估计是否合理。 3.完成教材第37页“想想做做”第4题。 先让学生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然后全班汇报,教师结合学生错例适当追问,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四单元 混合运算 课题: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第 3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根据实际情境,让学生体会括号能改变原来运算顺序的作用。 2.在探索与交流中体会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体会括号能改变原来运算顺序的作用,理解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口算,说说运算的顺序。 (1)出示:56-8+9= 49÷7×4= 说说这两题是什么样的题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这两题是同一级的运算,从左往右计算) (2)出示:7×7-5 77-42÷7 说说这两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2.小明是个粗心的孩子,他在计算15-6×2时,得到的结果是18,你知道他在计算时犯了什么错误? 让学生讨论,指名回答:小明的运算顺序是错的,他先算减法,再算乘法。 追问:对于15-6×2,如果要先算减法,有办法?(添上小括号) 3.揭题: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3。 (1)理解题意。 出示教材第38页例3情境图及问题。 提问:要求这个问题,应该先求什么?(买1个书包后还剩多少元) 引导:怎样列式? 50-20=30(元) 追问:每本笔记本是5元,30元可以买几本? 30÷5=6(本) 提问:刚才我们列的是分步算式,怎样列综合算式? 让学生讨论后,指名回答,教师板书相应算式。 学生可能回答:50-20÷5。 (2)学习算理。 引导:“50-20÷5”根据我们上节课所学应该是先算除法,再算减法,和我们分步列式中的先算减法再算除法的计算顺序不同,如何才能使这道算式先算减法再算除法? 学生讨论并回答。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进行引导:小括号的作用可大了,算式里添上小括号,不管小括号里是加、减法还是乘、除法,都要先算小括号里的算式。 教师板书添上小括号: 提问:现在这道题,变成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并指明学生板演。 师生总结:先算“50-20”,在“50-20”的下面画出横线,再进行计算。 2.试一试。 出示:(42-18)×30 95-(24+50) 让学生尝试解答,教师巡视,参与学生的自主学习并寻找错例。 学生完成后集体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说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 3.归纳小结。 我们在计算混合运算时,一定要先分析,确定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像这样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里,不管括号里是加、减法还是乘、除法,都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38、39页“想想做做”第1、2题。 让学生先用线画出每题应先算什么,再进行计算,最后集体交流订正。 2.完成教材第39页“想想做做”第3题。 (1)让学生说说每道题应先算什么,再计算。 (2)提问:变式和原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3.完成教材第39页“想想做做”第4题。 (1)让学生先读题,在列综合算式。 (2)学生交流汇报自主学习成果,交流内容包括:问题是怎么解决的,每一步列式的含义、列综合算式时应注意什么。 (3)教师适时评析错例(如综合算式时忘了加括号)。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四单元 混合运算 课题:练习五 第 4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巩固对混合运算顺序的理解和掌握。 2.能通过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巩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谈话:本单元我们学习了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请同学们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下面的 问题。(课件出示) 在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中,要先算( )再算( );如果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 )。 二、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40页“练习五”第1题。 让学生直接把得数写在书上,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40页“练习五”第2题。 (1)先指名回答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再让学生独立完成计算。 (2)比较每组题的运算顺序和计算结果,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3.完成教材第40页“练习五”第3题。 先指名回答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再让学生独立完成计算,然后集体订正。 4.完成教材第40页“练习五”第4题。 让学生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引导:分析各题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算的,然后全班订正,教师结合学生的错例适当追问。 5.完成教材第40页“练习五”第5题。 让学生先读题,理解题意,找出题中的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列式解答,指名汇报答案,教师适时作出评价。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40页“练习五”第6题。 (1)先让学生与同桌说一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再让学生独立计算。 (2)比一比每组题目的运算顺序和得数,说说发现了什么。 (3)小结:一个数连续减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这两个数的和;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2.完成教材第41页“练习五”第7题。 要求:不计算,比较两道算式的大小。 3.完成教材第41页“练习五”第8题。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说说运算顺序。 4.完成教材第41页“练习五”第9题。 (1)让学生仔细读题,理解题意。 提问:要解决“平均每天看多少页?”你认为应该先求什么?(5天看了多少页)你能列出综合算式吗? 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说出解决的方案,并在练习本上表示出来。 汇报交流,教师板书: (132-72)÷5 (2)引导:“如果只能借阅9天”说明剩下的书只能几天看完?你能列综合算式吗? 师根据汇报板书。 5.完成教材第41页“练习五”第10题。 让学生观察图形,阅读题目。 引导:从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中,你读懂了什么?要求长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什么?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全班交流,指名说说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四单元 混合运算 课题:算“24点” 第 5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算“24点”的基本方法,并在游戏中巩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激励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算“24点”的规则和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会用4张牌算“24点”。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教师手持扑克牌,谈话:认识它吗?它有几种花色?几个数字?是的,这是一副小小的扑克牌,用它能玩几十种游戏,同学们,你会用扑克牌玩哪些游戏? 学生自由发言。 揭题:这节课我们来玩一种和数学有关的扑克游戏——算“24点”。 提问:你会玩算“24点”吗?能否说说怎么玩?结合学生的介绍,教师出示游戏规则: (1)每人准备扑克牌A~10各一张(A表示1);(2)在我们准备的扑克牌中拿出几张牌,利用学过的加、减、乘、除进行计算,使最后的结果是24。但要注意:每张牌只能用一次。 二、交流共享 1.新手教程。 (1)课件出示扑克牌3。 谈话:加入不限定你出几张牌,我的手上有一张“3”的扑克牌,你手上的牌出几,就能和我的这张牌计算得出24。 方法一:出8,三八二十四。 方法二:出3和7,三七二十一,加3就是24。 方法三:出3和9,三九二十七,27减3就是24。 „„ (2)课件依次出示扑克牌2、4、6、8、10、12,让学生说出如何算出24。 归纳并提问:刚才同学们除了用上三八二十四、四六二十四,还想到了其他的一些方法,看来凑成24的方法还是很多的。你知道哪些数比较容易算出24吗? 2.闯关。 第一关:基础闯关。 (1)课件出示3张牌:7、6、3。 谈话:联系这3个数,哪些数能让你直接想到24。 (6,因为四六二十四;3,因为三八二十四) 引导:根据6去找4,能通过另外两张牌找到4吗?怎么找?根据3去找8,能通过另外两张牌找到8吗?(不能)那么,这3张牌应该怎样才能得到24? 学生思考后得出:7-3=4,4×6=24。 (2)课件出示3张牌:7、8、9。 学生互相讨论,说说自己的想法。 引导:这里有8,如果去找3,行吗?(不行)那该怎么办? 提示:如果乘不行,就用加法试一试。 学生试算出汇报,教师板书: 7+8=15 15+9=24 小结:我们在算“24点”时,当一种方法行不通时,可以换其他方法再进行试算。 (3)组织活动:分小组,用下面各组牌上的3个数算出24。 课件出示以下三组牌: 第一组:2、3、4 第二组:3、8、9 第三组:3、5、9 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然后把各自的想法写出来,最后汇报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 2、3、4: 2×3×4 3、8、9:9÷3×8 3、5、9: 3×5+9 (4)教师任意摸3张扑克牌,让学生比赛算“24点”,对算得又快又准的学生予以表扬,并明确:有些是算不出“24点”的。 第二关:挑战自我。 谈话:下面加大游戏难度,刚才我们用的是3张牌,现在我们用4张牌,游戏规则还是一样,注意:每张牌只能计算一次。 课件出示4张牌:A、2、5、8 提示:这里的A代表数字1。先和同桌交流想法,然后写在本子上。 指名汇报,教师板书: ①5+1=6 8÷2=4 6×4=24 ②5-2=3 8÷1=8 3×8=24 ③1+5=6 6÷2=3 3×8=24 学生还可能得出不同的算式,如:(5-1)×(8-2)、2×(5+8-1)、(5-2)×8×1等,教师应给予鼓励。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43页“试一试”: 你能用下面每组4张扑克牌上的数算得24吗? 让学生说方法,教师适时指导。 第一组:8-7=1 1+5=6 6×4=24 第二组:9-7=2 2×4=8 3×8=24或9-7=2 3×4=12 2×12=24或3×9=27 27-7=20 20+4=24 第三组:6÷2=3 3+1=4 4×6=24或6+6=12 12×1×2=24 2.比一比。 教师讲解比赛规则:四人一组,各人从自己的扑克牌中任意拿出一张,谁先算得24,谁就获胜。如果计算的结果得不到24,就换牌再算。 学生进行游戏,教师巡视。收集学生算不出的加以展示,并让其他学生进行计算。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五单元 年、月、日 课题:年、月、日 第 1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收集、观察、统计等过程,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能正确判断大月、小月。 2.通过年、月、日的学习,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掌握大月、小月的判断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提问:你知道你出生的具体时间吗? 让学生自由发言。 追问:×年×月×日,有的同学还知道×时×分,你知道这些信息里都包含哪些信息吗?(年、月、日、时、分) 2.解题:这些都是时间单位,我们已经认识了时、分、秒,这节课我们要认识年、月、日。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1。 (1)观察、统计。 学生分组探究课前准备的2014年年历,把年历中每个月的天数填入下表: (2)小组交流。 学生在独立观察、思考、统计的基础上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统计结果。 指名展示统计结果,教师相应板书。 讨论:观察黑板上2014年的统计表,你发现了什么? 介绍:一年有12个月,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有30天的月份是小月。 引导:把上面表格中的大月涂上红色,小月涂上绿色。观察表格,你有什么发现? (3)认识大月、小月。 介绍:一年有12个月,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有30天的月份是小月。 引导:把上面表格中的大月涂上红色,小月涂上绿色。观察表格,你有什么发现? 指名口答,教师适时归纳。 ①大月有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小月有4月、6月、9月、11月。 ②一年中有7个大月,4个小月。 ③2月有28天,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4)记忆大月、小月。 提问:你有办法记住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吗? 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相关知识进行交流,教师适时归纳。 ①7月和8月是连续的两个大月,7月以前的单数月是大月,8月以后的双数月是大月。 ②拳头记忆法:(出示教材第45页拳头图)教师边演示边口头讲解用拳头记忆大月、小月的方法,要求学生边看、边听、边跟着学。 ③儿歌记忆法: a.7个大月心中装,七前单数七后双。 b.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 2.试一试。 提问:2014年全年有多少天?你是怎样算的? 学生小组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并在练习本上写出过程。 指名交流,汇报。 学生汇报预设: 方法一:将每个月的天数加起来: 31+28+31+30+31+30+31+31+30+31+30+31=365(天) 方法二:将大月的总天数、小月的总天数和2月的天数加起来: 31×7+30×4+28=365(天) (让学生重点掌握方法二) 小结:2014年全年有365天。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46页“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先交流题中节日的具体日期,再独立在年历上圈出来,最后集体订正答案。 2.完成教材第46页“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在今年的年历上圈出六一国际儿童节、五一国际劳动节和三八妇女节,并说说分别是星期几。 学生完成后,指名汇报,全班交流。 3.完成教材第46页“想想做做”第3、4题。 学生先填空,再集体交流,最后订正答案。 4.完成教材第46页“想想做做”第5题。 让学生观察年历,讨论交流,教师适时引导:元旦是每年的第一天,也就是1月1日,今年的最后一天过完了,下一天就是下一年的元旦。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五单元 年、月、日 课题:认识平年和闰年 第 2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平年、闰年的基本含义,初步了解“四年一闰”的道理。 2.掌握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并能解决一些有关的生活问题。 3.能积极参与寻找、发现平年与闰年的关系,对数学产生好奇心与求知欲。 教学重点:发现并掌握平年和闰年的判断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判断年份数是整百数的年份是否是闰年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谈话:小华每次过生日都要种一棵“生日树”,她在12岁生日那天种下了第3棵“生日树”。你知道她的生日是哪一天吗? 学生自由发言、交流,教师不做评价。 2.揭题:学习了本节课之后,你就会明白原因了。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2。 (1)课件分别出示2005~2016年的年历,将每年的2月份用不同的色块提炼并排列起来。 引导:这是2015~2016年2月的天数,依次观察,每年的2月有多少天?填在下面的表格里。 (2)组织交流。 ②引导观察: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2008、2012、2016年的2月有29天,其他年份的2月有28天) ③揭示平年和闰年的含义:根据2月天数的不同,我们把年份分为两种,2月只有28天的年份是平年,有29天的年份是闰年。(板书) (3)探究判断平年和闰年的方法。 提问:仔细观察表格,平年和闰年的出现是随意的,还是有一定的规律?你发现它们有什么规律? 指名回答并引导学生共同发现“四年一闰”的规律,再让大家将表格中的闰年圈出来。 通常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公历年份数除以4没有余数的一般是闰年。公历年份数是整百数的,必须除以400没有余数才是闰年。例如,2000年是闰年,而2100年是平年。 (4)提问:现在大家知道小华的生日是在哪一天了吗? 学生根据平年和闰年的知识回答:2月29日。 2.数学文化。 谈话:同学们,你们想知道为什么会有“四年一闰”的规律吗?这里面包含很多的天文知识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本第48页“你知道吗”的内容。 指名阅读短文,并让学生解释“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的意思。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并板书:公历年份数是整百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要求学生举例说明“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 如2000年、1600年是闰年,2100年、1800年、1700年是平年。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48页“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平年和闰年的判断方法,再指名回答,最后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48页“想想做做”第3题。 提问:你知道什么是季度吗?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明确:一年有4个季度,把12个月平均分成4份,每3个月是一个季度。 师出示表格并追问:你能算出今年每个季度的天数吗? 学生计算,并说说计算的方法。 追问:今年是平年还是闰年?(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答)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五单元 年、月、日 课题:练习六 第 3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强化学生对年、月、日之间关系的理解。 2.让学生体会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教学重点:强化学生对年、月、日之间关系的理解。 教学难点:体会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必然联系。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1.课件出示表格,并让学生填写表格。 2.填空:平年的2月有( )天,全年有( )天;闰年的2月有( )天,全年有( )天。通常每( )年里有( )个平年,( )个闰年。公历年份数除以( )没有余数的一般是闰年;公历年份数是整百数的,必须除以( )没有余数才是闰年。 二、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49页“练习六”第1题。 引导猜测:小明的生日是下个月的第1天,你知道是几月几日吗? 要求:请用类似“我的生日在教师节前两天”的语言描述自己的生日让其他同学猜。 2.完成教材第49页“练习六”第2题。 (1)提问:你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吗?在今年的年历上把它们圈出来。 (2)追问:爸爸、妈妈的生日过了吗?在爸爸、妈妈的生日这一天,你为他们做了什么?还没有过的同学,你打算怎样给爸爸、妈妈过生日? 3.完成教材第49页“练习六”第3题。 让学生根据题意,挑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月份,找出×月1日是星期几,制作一个月历,并完成以下要求。 (1)在表中圈出节日、纪念日。 (2)算一算这个月一共上课多少天,休息多少天? (3)你还想说些什么?在小组里说一说。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50页“动手做”。 学生拿出准备好的月历卡,四人一组做框数游戏。 (1)要求:每次用长方形横着框出3个数,说说这3个数之间的关系,算出它们的和。 先指名回答,再将学生的算式随机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寻找规律。 得出:三个数的和是中间数的3倍。 (2)要求:每次用长方形竖着框出3个数,说说这3个数之间的关系,算出它们的和。 先指名回答,再将学生的算式随机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寻找规律。 得出:三个数的和是中间数的3倍。 (3)追问:还可以框出几个数?怎样框?试一试。 2.出示教材第50页“你知道吗”内容。 提问:同学们,我们平常所说的一年四季和一年的四个季度一样吗? 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说说从文中你知道了什么。 指名回答,明确:一年四季与一年的四个季度是有区别的。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五单元 年、月、日 课题:24时计时法 第 4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生活中的时间。 2.能进行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之间的相互转换。 教学重点: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教学难点:理解和发现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能正确进行互换。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谈话:羊村要召开羊羊运动会,这一天,懒羊羊通知喜羊羊:“明天5时到羊村体育场参加跑步比赛。”第二天,喜羊羊天没亮就出发了,早上5时赶到体育场却发现一个小伙伴也没有,一直等到傍晚5时才开始比赛,这是怎么回事?(学生自由发表各自意见) 师:原来,一天有2个5时,懒羊羊在通知的时候没有说明是早上的5时,懒羊羊在通知的时候没有说明是早上的5时,还是傍晚的5时,导致喜羊羊在早上5时就到了达了。生活中经常因为这样的描述出现错误,为了简易、不出错,广播、电视等部门都用24时计时法。 2.揭题:本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下24时计时法的相关知识。 二、交流共享 1.出示教材第51页例3的节目预告表。 提问:这是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的节目预告表,你从中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追问:怎么会有14:00呢? 引导学生明确:这里用的是24时计时法,14:00是下午2时。 2.课件演示钟表。 (1)出示倒计时的场面,提问:见过这个场面吗?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一起倒计时,当我们倒数到1的那一瞬间,钟面上的时针、分针、秒针都指到了几?(12)这个时刻意味着什么? (2)课件演示(时间) 结合演示,教师介绍:新的一天开始了,此时是几时?(夜里12时),月亮高高挂,我们正在睡觉,时间继续走,早上8时,我们在哪里?(学校)时间继续走,中午12时,我们回到家,在家里吃饭。到这时,时间已经悄悄走过了钟面的一圈,回到了12时,时间继续走,开始第二圈的旅程,到了晚上8时,我们要上床睡觉了。当时间走到晚上12时时,这一天就过去了,它又将开始新的一天。 提问:现在时针一共走了几圈?(结合彩条,让学生看清走了2个12,是2圈)一共走了多少个小时?(24小时) 小结。 3.介绍24时计时法。 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针走一圈的时刻时,钟面上的时针指几就是几时,表示时针走第二圈的时刻时,钟面上时针所指的数加上12就是24时计时法的时刻。 4.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的关系。 提问: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引导学生明确:(1)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时,这个时刻从0时起过了几小时,就直接说几时;而普通计时法为了区别两个不同的时段,要在时间前面加上凌晨、早上、下午、晚上等词。(2)中午12时之前表示的时刻相同,1时之后,表示的时刻相差12小时。 追问:16:00是下午几时?18:30呢?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16:00是下午4时,18:30是下午6时30分。 三、反馈完善 1.说一说:羊村运动会上喜羊羊早到是谁的错?如果你是懒羊羊你会怎样通知喜羊羊? 让学生用两种计时法分别描述:明天下午5时或明天17时。 2.完成教材第52页“想想做做”第1题。 提问:钟面上的时间用24时计时法表示,各是几时? 让学生小组讨论,说说自己的想法,并指明汇报。 3.完成教材第52页“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图标,提问:你认识这个图标吗?(禁止机动车通行),7:30~18:30表示什么?从上午几时几分到下午几时几分禁止机动车通行? (提醒学生将24时计时法转换成普通计时法) 4.完成教材第52页“想想做做”第4题。 提示:钟面上表示的时间可能是上午,也可能是下午,可能是白天,也可能是晚上。 让学生在小组内议一议、说一说。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五单元 年、月、日 课题:计算经过的时间 第 5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学会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 2.进一步感知和体验时间,逐步建立时间观念。 教学重点:学会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 教学难点: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24时计时法,你能说说什么是24时计时法吗? 学生回顾24时计时法。 出示教材第53页的节目预告表,并提问:你能把这些时刻改成普通计时法吗? 指名汇报后引入课题:这是我们上节课学习的24时计时法,24时计时法还能帮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很多实际问题,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学习新的知识。 二、交流共享 1.计算整时到整时经过的时间。 (1)出示例4,提出问题。 提问:这张预告表上的节目你喜欢吗?最喜欢哪一个节目?根据你的观察,你觉得哪个节目播放的时间会长一些?你是怎么想的? 引导:播放的时间是这个节目从开始到下个节目开始的时间,《动画剧场》从什么时候开始?(14:00)什么时候结束?(16:00)一共播放了多长时间? 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再在小组里交流算法。 师:钟面上是从2:00到3:00经过几小时?(1小时)从3:00到4:00经过几小时?(1小时)一共就是经过几个小时?(2小时) 指名上台拨一拨,并让学生尝试画线段图表示。 提示:画线段图时只要画出经过的时间的开始和结束部分。 明确:从14:00到16:00经过的时间,还可以用减法计算,根据“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的时间”可算出播放时间。 16-14=2(时) 2.计算非整时经过的时间。 谈话:刚才我们计算了《动画剧场》播放的时间,现在我们再来算一算《智慧树》播放的时间。(出示教材第53页“试一试”问题)仔细观察,《智慧树》从什么时刻开始播出,什么时刻结束?(8:10播出,8:40结束)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讨论交流,然后组织学生集体讨论,教师结合学生的思路,用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 出示线段图:说说线段图的起点和终点。 追问:8:10应该怎样表示?中间的这段线应该平均分成几份? 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开始时8:10,应该把8时和9时这一段平均分成6份,表示60分钟。 教师演示从8:10到8:40,用不同颜色的线段表示出来。 提问:现在你能计算从8:10到8:40这段时间有多长吗? 学生计算,指名汇报,说说计算方法,教师板书: 40-10=30(分)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54页“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情境图,提问:根据这个情境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提出问题:这个图书室每天的借书时间有多长?应如何解答? 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再在小组内交流算法。 引导:先分别算出两个时段的时间,再把两段的时间相加,就是每天借书的时间。 用减法算:13-12=1(时) 17-15=2(时) 1+2=3(时) 2.完成教材第54页“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题目,指导学生看题,理解题意。让学生具体说说题中有哪几个商店,它们的营业时间分别是怎样安排的。 提问:算一算每个商店每天各营业多少小时?哪个商店的营业时间长? 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解答,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生的做题情况。鼓励学生勇敢表达自己的解题思路,最后师生共讲评。 3.完成教材第54页“想想做做”第3题。 出示题目,学生读题,指名说说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提问:能直接用下午5时减上午9时吗?怎么办?你能用线段图表示出来吗? 学生交流讨论,进行画图,教师巡视指导。 小结:如果两个时刻不在同一时段,可以将普通计时法时间转换成24时计时法再计算。 4.完成教材第54页“想想做做”第5题。 (1)引导:小明是几时睡觉的?什么时候起床的?这个时间从第一天晚上的8时跨越到第二天的早上的6时。能不能用我们之前学习的方法计算?应该怎样计算? (2)指名交流,让学生口述计算过程。 学生可能会用以下计算方法: 方法一:先想第一天24时前睡了多少小时,再和第二天睡觉的时间加起来,即24-20=4(时),4+6=10(时)。 方法二:先想晚上8时到第二天上午8时经过了12小时,再减去2小时,即12-2=10(时)。 学生可能还有其他的计算方法,只要合理,教师都要给予肯定。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五单元 年、月、日 课题:练习七 第 6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的转换方法,能灵活运用24时计时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掌握计算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的方法。 3.提高学生整理信息的能力,培养时间观念。 教学重点:进一步巩固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的转化方法。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计算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的方法与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1.复习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的知识及两种时间表示法的转换方法。 让学生完成教材第56页“练习七”第1题。 2.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完成24时计时法的相关练习。 二、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56页“练习七”第2题。 要求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全班反馈。教师适当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2.完成教材第56页“练习七”第3题。 从9时开始,每一次向后推4小时,或用加法计算。 3.完成教材第56页“练习七”第4题。 引导学生看图,从问题中找到数学信息,进行分析理解。 4.完成教材第56页“练习七”第5题。 先让学生填空,再引导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明确:1时=60分 1分=60秒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57页“练习七”第6题。 出示小华星期日一天的主要活动安排表。 (1)根据表中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小华周末一天的安排是否合理,有没有值得改进的地方。 (3)制作一张自己的周末时间安排表,与同学交流。 2.完成教材第57页“练习七”第7题。 (1)先全班读题,分析题意,找出题中解决问题的关键;再让学生进行小组交流,明确思路。 (2)出示表格,让学生填写表格。 (3)提问:王叔叔11:40到车站,准备乘车去机场,能赶上什么时间的班车? 3.完成教材第57页“练习七”思考题。 (1)课件出示火车票,让学生观察火车票。 (2)全班读题,分析题意,找出题中解决问题的关键。 (3)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探讨推算时间的方法。教师巡视,及时给予必要的指导。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六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课题:认识面积 第 1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2.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锻炼数学思考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面积的含义,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教学难点: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教师事先在黑板上画两个长方形,一个长4dm,宽3dm;另一个长10dm,宽1dm。 谈话:这是两块菜地,狮子大王要把这两块菜地分给山羊和狐狸,忠厚的山羊让狐狸先挑选,狐狸急急忙忙挑了这一块(后一块长方形),狐狸这次占到便宜了没有呢?(学生发表意见)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1。 (1)看一看,感知面的大小 ①出示情境图,问:这是什么地方的情境?从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②观察黑板的表面和课本的封面,说说哪个面比较大,哪个面比较小。 观察课桌的表面和课本的封面,说说哪个面比较大,哪个面比较小。 ③指出:通过观察发现了物体的表面是有大有小的,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呢的面积。 (2)说一说,表述面的大小。 ①谈话:现在谁来说一说黑板表面的大小是黑板的什么?课本的封面呢? ②你们会比一比黑板面的面积和课本封面的面积的大小吗?(在小组里先说一说再集体交流) (3)摸一摸,比较面的大小。 请同学们用手摸一摸桌面和椅子面,比一比哪个面的面积比较大,哪个面的面积比较小。 摸一摸练习本的封面,学具盒盖的面和三角尺的面,摸了以后你认为哪个面的面积最大,哪个面的面积最小。 (4)找一找,生活中的其他物体你能比较它们表面的面积大小吗? 讲述:通过观察和摸物体的面等活动,我们知道了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物体表面的面积。 (5)出示第58页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 问:这是两个什么图形?请你们拿出两张这样的纸片,有什么办法能比较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呢? (6)分小组讨论。 集体交流。 讲述:你们用重叠和测量的方法比出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这是两种很好的比较方法。从比较结果我们看出,在这两个图形中,长方形的面积比正方形的面积大,这也说明了平面图形的面积也有大有小。 2.教学例2。 (1)出示两个长方形。 问:你们能想办法比出这两个长方形面积的大小吗? (2)分组讨论,集体交流。 (3)谈话:请每个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比一比这两个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59页“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这是从一幅中国地图上描下来的四个省的图形,你能看出哪个省的面积最大,哪个省的面积最小吗? 指名回答,如果学生有兴趣,可以在课后从中国地图上再找出一些省份来比较。 2.完成教材第60页“想想做做”第4题。 课件出示第4题的图形,提问:下面的图形哪个面积最大?为什么?用什么办法比较四个图形的面积?(数方格) 学生各自在教材上数方格,并比较哪个图形的面积大。教师提示:碰到半格的,可以将两个半格看成1格。 3.完成教材第60页“想想做做”第5题。 出示题中的平面图,提问:这是美丽的校园平面图,从图中你能知道些什么?你能比较平面图中各个区域面积的大小吗? 先让学生互相交流,再指名汇报,全班订正。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六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课题:面积单位 第 2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举例等活动,初步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知道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含义和实际大小。 2.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学的交往、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教学难点: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含义和实际大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出示操场平面图,谈话:从图上可以看出,操场大约有6个篮球场那么大,你能仿照这种说法说一句话吗? 2.谈话:刚才我们实际是用体育器材室的地面做单位估计了一下操场有多大,篮球场有多大,下面,请你们利用桌上的材料(书本、文具盒、练习本、正方形纸等)估计或测量你的课桌面有多大。 分小组活动,交流操作结果。 二、交流共享 1.拿出两个正方形(边长分别是1厘米、1分米),测量它们的边长。 问:通过测量,你有什么发现? 根据学生回答,讲述:边长是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平方厘米用符号cm表示。 摸一摸,1平方厘米有多大? 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积接近1平方厘米?你手上的哪一部分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 画一画(徒手):画一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估一估:一张普通的邮票的面积大约是多大?橡皮上面的面积有多大? 2.让学生拿出边长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讲述: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平方分米用符号dm表示。 比一比:用手比划1平方分米有多大? 想一想: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积接近1平方分米? 3.谈话:请大胆猜测教室里黑板的面积有多大? 你觉得用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做单位去测量怎样?那么较大的面积单位应该是什么呢?怎样规定它的大小呢? 根据学生回答,揭示: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出示1平方米的纸,初步感知大小。 问: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接近1平方米? 估计:在1平方米的范围里能站多少个同学?验证,实地站一站。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63页“想想做做”第1题。 (1)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让学生先独立估一估,再在图形中摆满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2)同桌交流,交流后进行全班反馈。对于估得较准确的学生,可以问问他是怎么想的。 2.完成教材第63页“想想做做”第2题。 提问:哪个图形表示1厘米,哪个图形表示1平方厘米? 学生在教材上填写,完成后指名说说两者有什么不同。 3.完成教材第63页“想想做做”第4题。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用旧报纸拼出一个1平方米的正方形。并用拼成的正方形量出黑板或门窗的面积。 学生进行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22 四、反思总结 这节课学了什么内容?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第六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课题:练习八 第 3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加深对面积的含义和面积单位的理解,能区别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的能力及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加深对面积的含义和面积单位的理解。 教学难点:区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回顾:前面两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揭题:这节课我们通过练习来巩固面积和面积单位的相关知识。 二、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64页“练习八”第1题。 让学生独立在教材上涂色。 完成后展示学生的作品,让学生比较:图形的周长与它们的面积之间的区别。 通过交流引导学生明确:周长表述的是线的长短,面积表述的是面的大小。 2.完成教材第64页“练习八”第2题。 让学生用准备好的边长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分别拼成面积是9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和面积是12平方厘米的长方形。 完成后展示学生的拼法,全班交流。 3.完成教材第64页“练习八”第3题。 先估计图形的面积各是多少,再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量一量。 4.完成教材第64页“练习八”第4题。 出示题目,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四个图形中,哪个面积最大?哪个面积最小? 学生反馈后,教师指出:因为1个小方格代表1平方厘米,有几个小方格就有多少平方厘米。 5.完成教材第65页“练习八”第5题。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最后指名学生说说是怎样估计的。 提示学生:将超过半格的看成1格,不满半格的忽略不计。 交流时着重让学生体会到用割补法把不完整的图形割补成完整的小正方形的数学思想。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65页“练习八”第6题。 课件出示题目,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提问: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它的边长是多少? 算一算:它们的面积各是多少?周长呢? 集体反馈,指名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 2.完成教材第65页“练习八”第7题。 让学生读题,弄清题目要求:画两个面积都是10平方厘米的图形。 展示学生作品并交流,引导学生比较它们的形状。 得出结论:面积相同,形状不同。 3.完成教材第65页“练习八”第8题。 提出问题:比较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和数学书的封面,估计数学书的封面大约有多少平方分米。 让学生根据数学书封面的面积,估计一张报纸的面积。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六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第 4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并掌握这两个面积计算公式,能运用公式进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并能用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学习活动中发展观察能力、操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培养符号感。 3.进一步激发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欲望,进一步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学难点: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出示两组长方形,第一组等宽不等长,第二组等长不等宽。 2.问:每组中两个长方形哪个面积比较大,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3.谈话:通过我们对两组长方形的观察,发现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宽比较大的面积比较大;宽相等的两个长方形,长比较大的面积比较大,这说明了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关系。那么有什么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同时也研究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4。 谈话: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好的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卡片,四人小组合作摆出3个不同的长方形。然后一起看一看摆成的每个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厘米,宽是多少厘米,用了多少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多少,再分别填写在表格里。 学生小组合作摆长方形,互相交流,各自填表。 展示部分小组填写的表格。 问:每个长方形中正方形卡片的个数你们是数出来的,还是算出来的,说给大家听听。表中长方形的面积的平方厘米数与所用卡片的个数有什么关系? 2.教学例5。 (1)出示例5左图,谈话:要求你们量出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再量出它的面积,想一想,量长和宽用什么工具?量面积用什么量?怎样量? 学生动手测量例5左图。 谈话:你测量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面积是多少?在小组内交流。 (2)出示例5右图,谈话:这幅图你打算怎样测量它的面积?每人各自在书上测量,如果面积单位不够用,自己想办法解决,如果无法解决可与同学商量。 问:这个长方形的长、宽各是多少厘米?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你是怎样量面积的?(可以沿着长摆一行,共5个面积单位;沿着宽摆一列,共用4个面积单位,说明每行5个面积单位,可以摆4行,一共20个面积单位,面积是20平方厘米。 3.教学例6。 出示题目。谈话:这个长方形已经量出了它的长和宽,你能利用刚才量长方形面积的经验,想象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怎样量并说出它的面积吗? 在小组内交流想法,并汇报。 4.归纳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谈话:通过刚才的一系列操作活动,你们是不是发现了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的关系。怎样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在小组内讨论。 指名回答,根据回答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讲述:这就是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为了更简明,我们还可以用字母表示这个公式,S=a×b。在这个公式里,S表示什么?a表示什么?b呢? 问:计算长方形的面积需要知道哪两个条件?你能运用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解释一下刚上课时我们讨论的两组图形为什么宽相等、长越大面积越大,长相等、宽越大面积越大吗? 5.探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问:运用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不能计算正方形的面积?根据正方形的特点和边的名称,你认为用什么公式计算正方形的面积更合适? 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板书: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 问:如果用a表示正方形的边长,你能用字母表示出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吗?计算正方形的面积需要几个条件?什么条件?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67页“试一试”。 先让学生说出要求的图形的面积公式,再列式解答。 2.完成教材第68页“想想做做”第1题。 (1)集体读题,明确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说说所运用的面积计算公式。 3.完成教材第68页“想想做做”第4题。 出示题目,明确要求。 谈话:现在让你估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你打算怎么估计? 指名说说估计的方法和结果,以及测量和计算的结果。 4.完成教材第69页“想想做做”第7题。 先组织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再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怎样剪下最大的正方形?并让学生用纸片和剪刀动手试一试。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画出剪下的图形。 小结:要从一个长方形上剪下最大的正方形,那么这个正方形的边长与长方形的宽相等。 5.完成教材第69页“想想做做”第10题。 教师先组织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并在小组中讨论:要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必须先求出什么?使学生明白要计算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必须先求出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六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课题: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第 5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面积单位进率的过程,知道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会进行面积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2.发展空间观念,培养思考能力和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相邻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掌握面积单位的换算。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谈话:前面我们认识了面积与面积单位,你知道哪些面积单位?这三个面积单位哪个最大,哪个最小?你能比划出它们呢的大小吗?那么在三个面积单位之间有怎样的大小关系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交流共享 1.探究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谈话:拿出老师发给你们的正方形纸片(边长为分米的正方形),先量一量它的边长,再算出它的面积。 学生独立完成。 (2)问:你算出的面积是多少?(学生的答案: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怎样会有两种答案的呢?组织让答案不同的两名学生上讲台比一比他们手中的纸片的大小。小组里同学也互相比比手中的纸片的大小。 让答案不同的两名学生说出自己的算法:一种量的边长是1分米,面积是1平方分米。另一种量的边长是10厘米,面积是100平方厘米。 (3)谈话:从这个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2.探究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谈话:你能猜一猜1平方米等于多少平方分米吗? (1)在小组内说一说这样猜的理由。 (2)指名在全班说一说,根据学生发言板书: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3.试一试。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想法。 交流汇报时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表达,如:因为100平方分米=1平方米,5平方米里面有5个1平方米,所以5平方米=500平方分米。 归纳总结:将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用乘上进率的方法;将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用除以进率的方法。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71页“想想做做”第1、2题。 学生先独立填写,再汇报交流。 讨论:这两道题在思考方法上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引导学生明确:第1题由高级单位转化成低级单位,要乘上进率;第2题由低级单位转化成高级单位,要除以进率。 2.完成教材第71页“想想做做”第4题。 (1)指名学生读题,然后提问: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追问:知道了交通标志牌的长和宽,怎样求出它的面积? (2)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并指名说出计算结果和单位名称。 (3)引导思考:我们算出标志牌的面积是4500平方厘米,把它折合成平方分米,应该怎样算? 3.完成教材第71页“想想做做”第5题。 问题一:先让学生独立解答,然后指名板演,全班交流。 问题二:引导学生明确:可以先求一块地砖的面积,再求90块地砖的总面积,最后将总面积和卫生室地面面积进行对比。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六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课题:练习九 第 6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常用面积单位及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区分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逐步养成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能正确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掌握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间的关系以及单位间的换算。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提问:什么是面积?我们学过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追问: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是什么? 导入:本节课我们就来复习相关知识。 二、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72页“练习九”第1题。 让学生先独立填空,再说说括号里应该填什么。指名说说思考过程。 2.完成教材第72页“练习九”第2题。 第(1)题: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提问:周长用的是什么单位,面积呢? 明确:周长用的是长度单位,面积用的是面积单位。 第(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3.完成教材第72页“练习九”第3题。 让学生读题,理解花边指的是正方形台布的周长。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72页“练习九”第4题。 让学生读题目,同桌讨论:水稻田四周的小路大约长多少米,求的是什么? 提问:每平方米施肥3千克,一共施肥多少千克?先要求什么? 让学生独立计算,集体交流,说说计算的方法。 2.完成教材第72页“练习九”第5题。 引导学生讨论:每平方米水面养9尾鲫鱼苗和5尾鲤鱼苗,需要购买两种鱼苗各多少尾?先要求什么? 3.完成教材第72页“练习九”第6题。 让学生互相量一量,走一步大约长多少厘米,用本子记录下来。 分组活动,沿着学校篮球场的长和宽走一走,看看各走了多少米,做好记录。 根据步测的结果,估计篮球场的周长和面积。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六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课题:复习 第 7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区别,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懂得单位间的换算方法,能正确进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和面积计算。 2.对所学的有关面积计算、周长计算中常见的数量关系进行综合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区分周长和面积的概念。 教学难点: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系统整理 1.提问:谁能说说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区别?举例说说什么时候用长度单位,什么时候用面积单位? 让学生完成教材第73页“复习”第2题。 2.完成教材第73页“复习”第1题。 提问:我们的课桌面的面积是什么?什么是它的周长? 让学生摸一摸、指一指、说一说。 3.揭题: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系统地整理和复习本单元的相关知识。 二、查漏补缺训练 1.完成教材第73页“复习”第3题。 让学生读题目,然后独立思考,并计算出每个图形的面积,最后交流各自的想法。(用数方格和割补法) 2.完成教材第73页“复习”第4题。 出示图形,让学生计算,并说说计算的方法。 3.完成教材第73、74页“复习”第5、6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独立计算。 4.完成教材第74页“复习”第8题。 出示表格,提问:说说你看懂了什么? 让学生计算,指名说说周长、面积的计算方法。 5.完成教材第74页“复习”第9题。 让学生先读题,再集体交流,理解“四周围上篱笆”指的是求苗圃的周长。 三、综合运用提升 1.完成教材第74页“复习”第10题。 让学生读题,理解“多长的木条”指的是长方形的周长,“多大的玻璃”指的是长方形的面积。 让学生列式解答,得出: 周长:(100+60)×2=320(厘米) 面积:100×60=6000(平方厘米) 2.完成教材第74页“复习”第11题。 课件出示图片,让学生理解题意。 出示问题:白菜地和萝卜地的面积相等吗?周长呢? 课件将图抽象成平面图,用不同颜色的笔将每个图形的面积描一描,看看有什么发现?(共同的中间曲线,剩下两条边分别相等,所以它们的周长相等) 小结:白菜地和萝卜地的周长相等,面积不相等,萝卜地的面积比白菜地的面积大。 3.完成教材第74页“复习”第12题。 课件出示图形,提问:这些图形都是用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拼成的,你能分别求出它们的周长和面积吗? 让学生先观察图片,再解答。对于空间观念发展比较差的学生,可以让他们用长方形学具拼一拼,再解答。 4.完成教材第75页“复习”第13题。 要求:在图中画出几个周长是20厘米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并分别计算它们的面积。 想一想:要使画出的长方形的周长是20厘米,长和宽应各是多少厘米?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的情况,得出结论:周长相等的平面图形,面积不一定相等。 5.完成教材第75页“复习”思考题。 让学生先读题目,弄清题目的关键是什么?(扩大后形状仍是正方形,面积是原来的2倍,不移动这4棵树)再小组讨论解决的办法。 必要时提示学生反过来想:如果把一个正方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该怎么办?要求其中的一部分仍然是正方形,又该怎么办? 6.完成教材第75页“复习”“动手做”。 让学生读题,明确要求。 提问:你如何理解“最多能分成多少个”? 让学生先在图中画一画,再反馈交流。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七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二) 课题:认识几分之一 第 1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并将其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表示这些物体的几分之一。 2.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 教学难点: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同学们,你们看过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吗?村长今天带了一些饼干要分给羊村的小羊们。请同学们帮村长算一算。 (1)村长把2块饼干平均分给喜羊羊和美羊羊,他们每人得几块?(1块) (2)如果把1块饼干平均分给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沸羊羊,他们每人得到几块?(1块) 4 (3)如果把1块饼干平均分给喜羊羊和美羊羊,每人得到几个?(1/2) 小结:1块饼干我们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把“1”平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1份,就是几分之一。 2.揭题:今天我们将继续来认识分数。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1。 (1)讲述:一天,羊村来了小猴一家——猴妈妈和一对可爱的小猴,村长特意买了桃子招待它们。 出示一盘6个桃子图,提问:6个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子的几分之几呢? 学生独立思考,分组汇报讨论交流结果。 指名汇报,说出想法。 师小结:把6个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就是把这6个桃看成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2份,每只小猴分得一份,就是这盘桃的1/2。 (2)提问:如果是4个桃,你会表示图中一盘桃的1/2吗? 让学生把4个桃平均分成2份,表示出1/2。 (3)追问:如果是8个桃,你会表示图中一盘桃的1/2吗? 得出:把8个桃看成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2份,每只小猴分得一份,就是这盘桃的1/2。 (4)思考:对比上面三道题,每份的个数不同,为什么都可以用1/2来表示? 小组讨论,指名回答。 明确:把一盘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就是把这盘桃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1/2。 2.教学例2。 谈话:如果村长要把这6个桃平均分给猴妈妈、猴哥哥和猴弟弟,那么每份是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出示6个桃图,让学生先分一分,再填一填。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分的情况。 交流反馈学生分出的图形,指名说说是怎么分的,并解释1/3表示什么意思。 3.试一试。 出示教材第77页“试一试”题目,谈话:那12个桃可以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各是它的几分之一?先分一分、填一填,再和同学交流。 学生动手分,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分的情况。 学生交流反馈,说说是怎么分的。 讨论:都是12个桃,表示每一份的分数为什么不同? 指名回答,教师小结:因为平均分的份数不同,把一些物体和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77页“想想做做”第1、2题。 (1)第1题:让学生仔细观察,思考要把几个看成1份,每个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2)第2题:让学生填写分数,说说把什么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是几分之一。 小结:只要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几份,这样的一份就是几分之一。 2.完成教材第78页“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先根据分数,在每个图里分一分,并涂色表示。然后说说分数表示的意义,再独立填写,集体反馈。 3.完成教材第78页“想想做做”第4题。 (1)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小棒。 (2)教师提出要求:分别拿出这堆小棒的1/2和1/3。 (3)提问:你还能拿出这堆小棒的几分之几? 学生两人一组,一人提要求,另一人拿小棒。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七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二) 课题:求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是多少 第 2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借助对图形的观察或事物操作,初步学会解决求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合理性。 2.在探究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分数的实际含义,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初步学会解决求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解决求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课件出示题目: (1)8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 (2)12朵花,每3朵一束,可以分成几束? (3)10个蘑菇,平均分给5只小兔,每只小兔分几个? 让学生口答,说说计算列式的理由。 师: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可以用除法计算。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用另一种方法来解决这类问题。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3。 (1)谈话:今天天气真好,小兔一家去山上采蘑菇,一共采了36个蘑菇。(出示教材第78页例3情境图) 提出问题:这篮蘑菇的1/3是白蘑菇,白蘑菇有几个? (2)合作探究。 谈话:你们能帮助小兔解决这个问题吗?请大家先思考一下,这篮蘑菇的1是什么意3 思?再想想怎样解决问题,可以借助圆片分一分,也可以想其他的方法,然后在小组交流讨论,看哪个小组讨论得更好。 (3)学生汇报。 方法一:可以用圆片分一分,把6个,平均分成3份,1/3是2个 。 方法二:联系分数的含义:把6个蘑菇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 方法三:把这篮蘑菇平均分成3份,白蘑菇是其中的1份,是2个。 提问:把6个蘑菇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用什么方法计算?(除法) 得出:6÷3=2(个) (4)比较方法。 提问:比较这几种方法,你觉得哪种方法最简便?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2.试一试。 出示问题:这篮蘑菇的1是多少个? 2 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解答,教师适时表扬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学生。 学生交流汇报。教师重点让学生说说“6÷2=3(个)”表示的意思。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79页“想想做做”第1、2题。 (1)摆一摆,说一说,完成第1题。 让学生根据题目要求,同桌合作摆一摆。先摆8个 , 拿出它的1/2;再摆个12个 ,拿出它的1/2。 提问:都是拿出 的1/2,为什么个数不一样?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不同整体的1/2所表示的物体个数不同。 (2)分一分,完成第2题。 读题后,要求学生先画竖线分一分,再独立填写算式。 12个草莓的1/3和12个草莓的1/4哪个多? 师小结:同一个整体的1/3和1/4的个数也不同。 2.完成教材第79页“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读题,说说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 学生直接列式解答,在小组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全班订正。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七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二) 课题:认识几分之几 第 3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情境,认识一些物体的几分之几。 2.通过练习,体会把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 3.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及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并理解一些物体的几分之几。 教学难点:理解一些物体的几分之几。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谈话:(出示小猴图)还记得它们吗,上一次我们在小猴子分桃子中学到了什么知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几分之一) 揭题:今天我们要来进一步认识分数。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4。 (1)出示教材第80页例4情境图,提出问题。 出示图片。 谈话:猴妈妈准备了一盘桃,要把这盘桃平均分给3只小猴,2只小猴一共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2)自主探究,小组交流。 让学生图上分一分,涂一涂。 议一议: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1/3) 引导:一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一份是1/3, 2只小猴取走这盘桃的几份?(2份)是几分之几?(2/3)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小结并板书:把一盘桃平均分给3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1/3。2只小猴一共分得2个1/3,2个1/3是2/3。 2.试一试。 (1)出示问题:把10个桃平均分成5份,2份是这些桃的几分之几?3份、4份呢? 让学生先分一分,再填一填,并交流自己的想法。 提问:把10个桃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引导学生明确:把10个桃平均分成5份,1份是2个,每份就是1/5,2份就是2个1/5是2/5;3份就是3个1/5,是3/5;4份就是4个1/5,是4/5。 (2)辨析:有的同学认为把10个桃平均分成5份,2份就是这些桃的2/10,你认为对吗?为什么? 让学生讨论,说说自己的理由。 3.小结: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几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81页“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先仔细观察,思考把什么看成一份。再填一填、说一说,集体交流。 2.完成教材第81页“想想做做”第3题。 先让学生根据分数思考:把灯笼和鱼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份有几个灯笼或几条鱼,应该把这样的几份图上颜色。然后让学生涂一涂。 3.完成教材第82页“想想做做”第4题。 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18根小棒,分别拿出这些小棒的2/3和5/6。 提问:分别把这堆小棒平均分成几份,拿出这样的几份?(指名上台演示) 说一说:你还能拿出这些小棒的几分之几? 4.完成教材第82页“想想做做”第7题。 让学生先观察线段图,说说把这条线段图平均分成了几份,再独立填空,最后指名汇报答案。 5.完成教材第82页“想想做做”第9题。 让学生观察图片,并思考:几角是1元?(10角)1角是1元的几分之几?(把1元平均分成10份,每份就是1元的1/10,即1角) 让学生独立填空,指名汇报答案。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七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二) 课题:求一些物体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第 4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运用生活经验和分数的认识,初步学会解决求一些物体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解决这类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合理性。 2.在具体的活动中,体会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探究并掌握求一些物体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教学难点:能正确运用几分之几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课件出示例图。 提问:认识它们吗?小兔采了6个蘑菇,上一次我们帮助小兔求出了这篮蘑菇的1/3,还记得怎么列式吗? 6÷3=2(个) 追问:它表示什么?(把6个蘑菇平均分成3份,求其中的一份是多少) 2.揭题:同学们的记性真好,本节课我们将继续帮助小兔解决问题。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5。 (1)谈话:我们来看看小兔提出了什么问题? 出示问题:一共采了6个蘑菇。把这篮蘑菇的2/3分给小兔,小兔一共分得多少个? (2)提问:把这些蘑菇的2/3分给小兔,要知道分给小兔多少个,该怎样分? 学生先动手用6个圆片分一分,然后在小组里说一说自己的分法,并说明这样分的理由。 最后选出代表进行汇报。 学生汇报:可以用圆片分一分,把6个,平均分成3份,2/3是4个。 同理,把6个蘑菇,平均分成3份,给小兔2份,所以是4个。(让学生投影分的过程) (3)归纳算法。 谈话:刚才我们通过动手摆一摆、分一分,解决了“分给小兔多少个蘑菇”的实际问题,你能不能把我们刚才动手分蘑菇的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呢? 学生独立列式,小组交流列式的方法。(让学生说说怎样列式) 6÷3×2=4(个) 师小结:把6个蘑菇,平均分成3份,每份2个,给小兔2份,就是4个。 2.分析比较。 (1)出示课前复习的题目及例题。 ①一共采了6个蘑菇,这篮蘑菇的1/3是白蘑菇,白蘑菇有多少个? 6÷3=2(个) ②一共采了6个蘑菇,把这篮蘑菇的2/3分给小兔,小兔一共分得多少个? 6÷3×2=4(个) (2)引导思考: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小组交流想法) 小结:6个蘑菇的1/3,就是把6个蘑菇平均分成3份,求出每份是多少,再算出2份是多少。 3.归纳总结。 在解决求一些物体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时,要先把这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求出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再乘所需要的份数。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84页“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利用图片自主进行操作,并与同桌交流算法。然后指名汇报,并让学生实物投影演示分的过程。 提问:都是拿出3/4,为什么拿出来的个数不同?(因为总数不同,所以拿出的个数也不同) 2.完成教材第84页“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根据“几分之几”的含义,在每幅图中用虚线分一分,并讨论:分别分成几份,每份几个?要求的份数分别是几个? 3.完成教材第84页“想想做做”第3题。 先指名读题,明确要求。然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最后全班交流:说说你是怎样算的?为什么这样算?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七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二) 课题:练习十 第 5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分数的认识,以及对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的认识,并会用分数来表达信息。 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进一步巩固对分数意义的认识。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谈话:同学们,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请大家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并把知识点记录下来。 揭题:本节课我们来复习本单元的主要知识点。 二、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85页“练习十”第1题。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填写,再同桌交流想法,最后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85页“练习十”第2题。 让学生先独立涂色,然后集体订正,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3.完成教材第85页“练习十”第3题。 提问:1分米是几分之几米?6分米是几分之几米? 追问:1角是几分之几元?4角是几分之几元? 4.完成教材第85页“练习十”第4题。 让学生分一分,再列式,并说说计算方法以及每道算式表示什么。最后指名订正,集体交流。 5.完成教材第85页“练习十”第5题。 让学生先拿出小棒摆一摆,再列出算式,并说说每次分别拿出了几根。 讨论:每次都拿出2/3,为什么拿出的结果也不同) 6.完成教材第86页“练习十”第6题。 想一想:1时的1/2是多少分,在钟面上先怎样分,分针应该走到了几?涂一涂。1时的3 /4呢?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86页“练习十”第7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说说比较的方法。 小结:分母相同,分子大的这个分数就大;分子相同,分母大的这个分数反而小。 2.完成教材第86页“练习十”第8题。 先让学生计算得数,再指名汇报,并让学生说说计算方法。 小结: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3.完成教材第86页“练习十”思考题。 学生读题,理解:先把一个三角形平均分成4份,再把其中的1份平均分成更小的4份。 提问:可以将其他的小三角形平均分后,再计算。 4.完成教材第86页“练习十”“动手做”。 (1)出示图形,让学生理清题意。 分小组讨论,把下面的图形都分成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4份。 (2)集体交流,展示学生的作业。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八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 课题:小数的初步认识 第 1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体会小数的含义,能认、读、写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知 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2.过观察思考、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经历小数含义的探索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会讨论交流,与人合作。 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习惯。通过了解小数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创设情境:小明家新装修了一个书房,今天他约了好朋友想自己去新开的世纪百盛购物广场买一张合适的书桌,(出示例题图)。他需要的书桌是怎样的?学生观察图片,说说书桌面的长和宽。 2.根据学生的回答提问:5分米是几分之几米?为什么是5 /10米? 4分米是几分之几米?为什么?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1。 认识整数部分是0的一位小数。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同时出示1米的纸片,演示:如果把1米平均分成10份,1份就是多少?也就是十分之几米?(引导学生说出1分米,师板书)所以5分米就是这样的5份,也就是5/10米;4分米就是这样的4份,也就是4/10米。 介绍:(边板书)5/10还可以写成这样的形式:0.5 你以前见过这样的数吗?这样的数叫――(板书:小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小数,看谁先和小数交上朋友。 0.5读作:零点五,0.5米就表示5/10米。 0.4米呢?它表示什么? 出示教材第88页“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各自在教材上填写后,出示答案,全班订正,指导做错的学生纠正错误。 2.教学例2。 认识整数部分不是0的小数 创设情境:小明和小红选完书桌后又选了三样学习用品(出示:教材第87页例2的商品图) 营业员正好在为这些新上架的商品以元作单位标价。你能和营业员一起来正确标价吗? (四人一组讨论) 6角用元作单位是多少元? 为什么1元2角是1.2元?你是怎么想的?3元5角呢? 板书:1元2角 1.2元 1.2读作一点二 3元5角 3.5元 3.5读作三点五 谁来读一读这几个小数? 小结:几元几角分成两部分,几元和几角,先把几角表示成“零点几元”,再和几元合起来就是几点几元。 完成教材第88页“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商品图,让学生将价格写成小数,并读一读。 3.认识整数和小数。 (1)课件出示教材第88页上面的一段话,让学生自主阅读。 引导学生说一说:0.5、0.4、1.2、3.5的整数部分是什么,小数部分是什么? 师:那这些小数该怎么写呢?让我们动手试试。(教师随机报出一些小数,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出来,特别强调小数点的写法) (2)出示:说一说下面各数中哪些是整数,哪些是小数? 7 0.6 1.8 38 0 1 45.2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88页“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先用分数和小数表示出涂色部分,再让学生汇报答案,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2.完成教材第88页“想想做做”第4题。 出示数轴,引导学生观察。 提问:把谁看作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多少份?1个小格表示几分之几,也就是零点几? 学生独立思考,回答教师提问后,完成填空,教师巡视,注意收集错误的答案,以便全班交流时进行有针对性的辨析。 3.完成教材第89页“想想做做”第5题。 让学生先试着用小数表示课前到商店了解到的商品价格,再在小组内交流。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八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 课题:小数的大小比较 第 2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一位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从中进一步学习简单的数学推理。 2.通过运用一位小数大小比较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习惯,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一位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一位小数大小比较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课件出示教材第90页主题图,谈话引入:今天天气真热,童童想到冷饮店买些冷饮。 请大家观察价目表,看看这里有哪些品种的冷饮,价钱分别是多少? 学生看图,教师指名说说每种冷饮的名称和价钱。 教师整理板书:雪糕0.8元,冰棍0.6元,冰砖1.5元,蛋筒2.2元。 提问:通过这些商品的价钱,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自由提出问题) 2.谈话:童童想买雪糕和冰棍,她想知道哪个贵一些,你能帮她比一比吗? 揭题: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3。 提问:如何比较0.8和0.6的大小? 课件出示:0.8 ○ 0.6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并选派代表交流、汇报想法。 想法一:0.8元是8角,0.6元是6角,8角大于6角,所以0.8>0.6。 想法二:0.8=8/10,0.6=6/10,8/10>6/10,所以0.8>0.6。 出示两个正方形,让学生在正方形中分别涂色表示0.8和0.6,再比一比。(得出0.8>0.6) 小结:两个小数都是零点几的,我们可以比较它们的小数部分,十分位大的这个小数就大。 2.试一试。 提出问题:比一比雪糕和冰砖的价格,并和同学说说你是怎样比的。 出示:0.8 ○ 1.5 (1)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小组选派代表汇报想法。 想法一:0.8的整数部分是0,1.5的整数部分是1,那么0.8肯定小于1.5,所以雪糕便宜。 想法二:0.8写成分数是8/10,8/10<1,而1<1.5,所以0.8<1.5,雪糕便宜。 想法三:因为8比15小,所以0.8<1.5,雪糕便宜。 (2)谈话:同学们说得很多,这些方法都能比较出它们的大小,我们还可以用数轴来表示这两个数。 (出示数轴图)提问:你能在数轴上标出0.8和1.5的位置吗? 学生在教材中的数轴上标出两个小数的位置。 学生汇报交流,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小结:两个小数的整数部分不相同时,可以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这个小数就大。 (3)引导:在数轴上标出0.6,比较0.6、0.8和1.5这三个数哪个最大,哪个最小。 学生独立标出位置,并比较大小。 (4)任意选两种冷饮,比一比价格,再说说你是怎样比的。 学生在小组里交流,主要比较以下四种情况: 0.8○2.2 0.6○2.2 1.5○2.2 组织学生在班级中交流比较的方法,师生共同讲评。 比一比:四种饮品,哪种冷饮最贵,哪种最便宜,你是怎么知道的?(指名回答) 3.小结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提问:我们在比较小数的大小时,可以采用什么方法来比较?你有什么好的想法? 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再全班交流,最后教师总结。 (1)采用换算单位法,把较大的单位换算成小的单位。 (2)数轴比较法,先把这些数依次在数轴上标出,然后比较其大小。 (3)整体比较法,即位数相同,从最高位比起,相同数位上的数谁大这个数就大;位数不同,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这个小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时候,就比较十分位上的数,十分位上的数大,这个小数就大。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91页“想想做做”第1题。 (1)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 提问:从图中你能知道两条彩带各长多少厘米吗?(6厘米和9厘米) 再问:用分米作单位,这两条彩带分别长多少? 再问:你能比较这两个小数吗?(0.6分米<0.9分米) (2)要求:先写出小数再比较大小。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并说说想法。 2.完成教材第91页“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先根据图中的涂色部分写出小数,然后比较大小。 指名汇报,汇报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比较方法。 3.完成教材第91页“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先回顾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再独立完成,完成后指名汇报。 4.完成教材第91页“想想做做”第4题。 让学生先在数轴上标出数,然后按顺序把三个数填入括号内,最后集体交流,说说比较的过程。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八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 课题: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第 3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简单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计算小数加、减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经历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发展迁移类推的能力,体验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能熟练地计算小数加、减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笔算下面各数,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35+98 98-87 91-29 56+23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笔算整数加、减法的注意事项。 2.在前几节课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新朋友——小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小数的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处处要用到小数加、减法的知识。(出示教材第92页例4情境图)这是李阿姨刚开张的早点店,这节课,让我们到她的早点店看一看吧! 二、交流共享 1.教学小数加法。 出示例4主题图,提问:从价目表上你们知道了哪些信息? (馒头0.5元,豆浆0.7元,馄饨2.8元,面条3.4元) 追问:你想选购李阿姨早点店里的哪些食物? (1)出示问题:买1个馒头和1杯豆浆一共要多少元? 让学生列式,指名回答,师板书:0.5+0.7。 提问:你能计算吗?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并进行适当的引导。 学生汇报:将0.5元看成5角,将0.7元看成7角,5角加7角是1元2角,也就是1.2元。 (2)谈话:刚才我们把以元为单位的小数转换成以角为单位的整数计算得出了结果,下面我们探究如何列竖式计算。 引导:小数的整数部分用元,小数部分用角,想想竖式怎么列? 学生尝试列竖式,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元 角 0 . 5 + 0 . 7 1 . 2 小组讨论:加法的竖式要注意什么?计算小数加法时,为什么要把加数中的小数点对齐?为什么得数中也要点上小数点?这个小数点应该点在什么位置? 通过交流引导学生明确:运用小数直接计算时,只要把小数点对齐,相同的数位就会对齐,计算时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 (3)归纳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的异同点。 小结:共同点是数位对齐,低位算起,满十进一;不同点是要点上小数点。 2.教学小数减法。 (1)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知道了1个馒头和1杯豆浆一共要1.2元,那么1碗面条比1碗馄饨贵多少元? 学生列式,师板书:3.4-2.8。 (2)提问:能不能也用竖式把你的思考过程表达出来? 让学生独立解答,指名板演,集体反馈。 元 角 3 . 4 - 2 . 8 0 . 6 引导学生讨论:十分位上的数不够减怎么办? 全班交流时,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得数前面的0和小数点能不能不写?计算小数减法和计算整数减法有什么异同点? 3.归纳总结。 引导:观察小数加、减法的竖式,你觉得小数的加、减法应该怎样计算? 先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再指名说一说。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将小数点对齐,从低位算起,按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计算,再把小数点移下来,写上小数点,同时在加法中“满十进一”,减法中“退一作十”。 追问:列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如何对准数位? 4.试一试。 除了刚才已经选择的早点外,你还喜欢哪两种食品,先求这两种食品价格的和,再求其价格的差,并和同学交流。 学生计算,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指导。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93页“想想做做”第1题。 请大家独立计算,在小组内开展比赛,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一位小数加、减法,对于学生来说较容易。但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强调小数点对齐,即数位对齐。 2.完成教材第93页“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注意收集学生易错的题目,全班交流时引导学生进行辨析,总结易错点。学生容易做错,教师要给予示范讲解,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完成教材第93页“想想做做”第3题。 (1)请学生根据信息数据,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允许遇到困难的学生与同桌交流想法。 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2)组织交流,并指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八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 课题:练习十一 第 4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加深对小数含义的理解,掌握一位小数的读、写法,学会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以及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小数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熟练运用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小数加、减法的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师:同学们,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一定有不少的收获,和大家交流一下。 揭题:本节课,老师就来考考大家对本单元掌握的情况。 二、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94页“练习十一”第1题。 让学生先看图,独立填写,再交流汇报,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提问:第三幅图是表示几个正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的几分之几合起来的?(2个正方形和1个十分之五即0.5)它用小数表示是多少?(2.5) 2.完成教材第94页“练习十一”第2题。 出示四样商品图,先让学生独立填写小数,再指名回答,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3.完成教材第94页“练习十一”第3题。 出示数轴,先让学生独立在数轴上写数,再指名交流,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提问:在填出的数中,哪个最接近0.5,哪个最接近2? 让学生说比较的方法。 4.完成教材第94页“练习十一”第4题。 师:比较三只青蛙的跳远成绩,你能把三个数从大到小排列吗?(1.1米>0.9米>0.8米) 提问:谁跳得最远?谁第二? 5.完成教材第95页“练习十一”第5题。 (1)出示数轴,在数轴上分别找出下面各数的点。 (2)让学生比较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 (3)指名交流,说说比较的方法。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95页“练习十一”第6题。 学生先用竖式计算,然后集体交流。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竖式的写法:得数中的整数部分是0时,0不要漏写。 2.完成教材第95页“练习十一”第7题。 要求:比一比,在得数比1大的算式后面画“√”。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同桌交流,说说自己的思考方法,并举例证明。 3.完成教材第95页“练习十一”第8题。 说一说:从图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交流,明确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学生列式解答,集体交流。 4.完成教材第95页“练习十一”第9题。 (1)请学生根据表格信息数据,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允许遇到困难的学生与同桌交流意见。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5.完成教材第95页“练习十一”第10题。 先出示数据,让学生先发现规律。(相邻两数相差分别是0.2、0.4、0.6)然后让学生根据找出的规律,独立完成,最后全班交流。 6.完成教材第95页“练习十一”第11题。 提问:比一比,看谁填得多,怎样写才能做到既不重复,也不遗漏。(有序地写) 先让学生有序地写出方框里的数,再集体校对。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九单元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 课题: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 第 1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用统计表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分类标准下的多样性。 2.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回答简单的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重点:按不同标准分类整理数据,并学会用统计表来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 教学难点:根据统计的需要,正确地分类收集整理数据。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提问:同学们,记得自己的生日在几月份吗? ××蛋糕店想做一个市场调查,想在学生生日最多的月份做一个促销活动,你能告诉××蛋糕店的老板,我们学校的学生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多,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少吗? 指名学生回答,并说出理由。 提问:你们刚才说的只是自己的猜测,怎样才能知道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多,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少呢? 学生可能回答:调查全校学生的生日。 追问:如果我们现在要把信息反馈给蛋糕店,你觉得调查全校的学生这个方法怎么样?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适时小结并揭题。 二、交流共享 1.讨论收集数据方法。 (1)提问:刚才我们确定了要在班级里进行调查,我们班级的人数也不少,要怎样调查呢?你有什么好的方法? 学生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2)出示统计表,学生分小组调查每个月出生的人数,并把结果记录在表里。 提问:可以用什么办法完成这张统计表呢? 小组统计,教师巡视指导。 2.汇总数据。 (1)汇报交流。 分小组指派代表出示表格,并说说自己小组一共几个人,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多,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少。 提问:仔细观察,你们小组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多、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少和其他小组的一样吗? 引导思考:刚才我们得到每个小组的统计结果,想一想,可以怎样汇总全班的数据呢? 学生交流,指名回答:先把每个小组的同一月份的数据相加,再汇总成一张表格,即全班同学的生日月份汇总表。 (2)按月份汇总。 师生共同汇总,教师将最终的汇总结果填入下表中。 提问:从这张统计表中,我们可以知道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发现。 追问:我们班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多,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少? 师:从统计表中你能看出全班共有多少人?怎样计算? (3)按季度汇总。 提问:一年分成几个季度,你知道是哪几个季度?××蛋糕店还想调查每个季度中,哪个季度出生的人数最多,哪个季度出生的人数最少。如果上面的数据按季度分类,应该怎样设计统计表? 出示下表: 学生独立填写,集体交流,教师将结果填入表格内。 提问:从这张统计表中你知道了什么?哪个季度出生的人数比较多,哪个季度出生的人数比较少? (4)上面两次统计有什么不同,你从每个统计表里知道了什么?(把数据按不同标准分类,可以得到不同的信息) (5)提问:如果要在全校同学中调查,又该怎么样做? 追问:你认为得到的结果和我们班的结果一定相同吗?(不一定) 3.归纳总结。 通过这次统计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97页“想想做做”第1题。 (1)提出要求:拿出准备好的正方体,在它的六个面上分别写上1~6,四人一组做游戏。 学生分组合作,将结果记录在教材中的表格(1)和表格(2)里,教师巡视。 (2)提问:掷( )的人数最多,掷( )的人数最少? 追问: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提问,全班进行反馈。 2.完成教材第98页“想想做做”第2题。 (1)调查本班同学的艺术特长,先在小组里调查,再全班汇总。 空白的艺术种类可以根据小组的实际情况填写,学生分组活动,共同填表格。 (2)师生合作,汇总表格,根据表格内容回答问题。 提问:哪种艺术特长的人数最多,哪种艺术特长的人数最少?你还知道了什么?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九单元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 课题: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 第 2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根据某一事物的标准,通过数据的收集、整理,进行描述和分析过程。 2.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问题、发现问题,进行简单的预测和较为合理的判断。 3.让学生进行一些社会调查,体验实践性和现实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并接受其中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让学生根据某一标准,确定统计对象。 教学难点:能根据相关数据填写、分析统计表。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谈话:同学们,课前我们都测量了自己的身高,你能告诉我你的身高是多少吗? 学生汇报。 出示我国正常儿童9~10岁的身高标准表格: 师:这是我国正常儿童9~10岁的身高标准,从这张统计表中你看懂了什么? 师:9岁的男生身高在126.5~137.8cm之间是什么意思? 揭题:这节课我们要探究我们的身高是不是在正常范围内。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2。 (1)提问:认真对照,你的身高在正常范围吗? 学生对照表格,说出自己的年龄和标准范围判断自己的身高是否正常。 追问:男生和女生的标准相同吗?(不相同) (2)统计小组同学的身高情况。 谈话: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身高情况分析自己的身高是不是在正常范围内,我们班其他同学呢?怎样才能全面了解全班同学的身高情况? 小组讨论,指名交流。 学生活动:按男、女生分成几个小组,调查小组里每个同学的身高,并把结果记录在表格里。 汇报交流:按从矮到高的顺序,把小组同学的身高排一排,写在表格里。 提问:你们小组的同学中,最高的是多少厘米?最矮的是多少厘米? 追问:把你们小组同学的身高与我国正常儿童的身高标准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依次回答以上问题,学生结合调查的实际情况进行回答,只要说得合理教师都要予以肯定。 (3)统计全班同学的身高情况。 提问:刚才我们统计了每个小组同学的身高,现在老师想知道我们全班同学最高是多少厘米?最矮呢?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最后全班交流。 结合学生发言,教师总结:可以把每组最高的比一比,把每组最矮的比一比,再找出全班同学中最高的和最矮的。 追问:全班男生身高在正常范围的有多少人?女生呢?(小组讨论) 师生共同合作分类统计。 分成四类:9岁男生,9岁女生,10岁男生,10岁女生。将记录结果进行统计。 师:说说从统计的结果中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99页“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小华收集的自己班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的成绩,让学生读表格。 (1)根据统计表,逐题回答教材上的问题。 (2)从统计表中你还知道了什么? 2.完成教材第99页“想想做做”第2题。 同桌合作,测量自己一庹的长度,并把结果记录下来。 (1)把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重新排列。 (2)联系例2的身高排序,你认为一庹的长度与身高有什么关系?其他小组的发现与你们一样吗?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九单元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 课题:练习十二 第 3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体验如何收集信息,制作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进行分析。 2.让学生在收集、整理、分析、决策的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促进,掌握本单元的内容。 教学重点:体验统计过程,能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教学难点:分析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提问: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揭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相关的知识点。 二、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100页“练习十二”第1题。 谈话:这是一位篮球运动员某个赛季各场次得分情况,从这些分数中你看懂了什么? 提问:这位运动员在每场比赛中得分最高是多少?最低呢? 再问:一共几场?得分在20以上的有多少场?得分在30分以上的呢? 追问:你怎么评价这位运动员的得分能力? 2.完成教材第100页“练习十二”第2题。 小组拿出准备好的5个同样的依次标有1、2、3、4、5的乒乓球,放进不透明的口袋里。 (1)出示规则:每次从口袋里任意摸出两个球,记录两个球上的数相加的和,一共摸20次。 (2)让学生先小组分工合作,填写记录单,然后汇报摸球记录的结果。 (3)提问:一共出现了几种不同的和?和最大是多少?最小呢? (4)要求:按和的大小整理数据,把结果填入教材中的表格中。 三、综合练习 1.学习教材第101页“你知道吗”。 师:我们平常买鞋必须知道买的鞋子是多少码,通过阅读“你知道吗”,你知道“鞋内长”和“码数”是怎么计算的吗? 根据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脚长的厘米数+1=“鞋内长”的厘米数 “鞋内长”厘米数×2-10=码数 2.完成教材第101页“练习十二”第3题。 (1)提问:你通常穿多少码的鞋子?其他同学呢?要统计我们班男生、女生穿多少码鞋的人最多?要怎么办?(分小组统计) (2)按男、女生分成几个小组,记录小组里每个同学鞋的尺码。 (3)分男、女生进行全班汇总。 (4)小组讨论: ①你们小组穿什么码数的人数最多? ②全班男生穿多少码数的人数最多?女生呢? ③如果在三年级其他班级调查,估计会得到什么结论?在不同年级调查呢?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感觉自己表现得怎么样? 五、课堂作业 《补》 第九单元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 课题:上学时间 第 4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懂得收集数据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前提,进一步体验收集数据的重要性。 2.使学生在收集、整理、分析、决策的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促进,感受时间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纪录时间的活动经验。 教学重点:纪录、讨论一周的上学时间。 教学难点:感受收集数据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提问:同学们,你将这几天每天上学途中大约花的时间做好纪录了吗? 再问:你家住在哪儿,走路来上学还是坐车,什么时候出发?什么时候到校?花了多长时间?(指名回答,表扬早晨起得早的同学) 追问:和同学比,你用的时间是比较长,还是比较短?每天上学用的时间一样吗? 引导:每天上学用的时间可能不一样,怎样估计才比较合理呢? 学生可能回答:找出5天中经常出现的时间,或这5天平均每天的时间。 师小结:要找出这个时间,我们可以连续记录几天上学途中用的时间,再进行估计。 二、收集数据 1.记录方法。 (1)注意排除一些影响准确记录的因素,数据记录也要及时、认真。首先要记录从家到出发的时间点,再记录到达学校门口时的时间点,要保证两个时间节点都要记录下来。 (2)尽量用一块手表记录时间,并和学校时间保持一致。 2.收集数据。 出示表格: 学生将自己的记录填入表格。 指名展示,让学生算出每天上学途中用的时间大约是多少分钟。 三、汇总讨论 1.谈话:我们要比较每个同学上学途中用的时间应该怎么做?(收集每个同学上学途中时间的数据进行比较) 师:我们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先收集数据。 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3.根据小组记录和整理结果讨论: (1)从表格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有多少人上学途中用的时间比你多?有多少人用的时间比你少?上学时间和你差不多的有多少人? (2)上学途中用的时间少于20分钟的有多少人?多于40分钟的有多少人?在20~40分钟的有多少人? (3)将你们小组的上学时间从小到大排一排,谁用的时间最短,谁用的时间最长? 学生对照小组表格,汇报答案。 4.提问:刚才我们只是在小组里比较,怎样才能知道全班同学中有多少人上学途中用的时间和你差不多?(学生讨论) 引导:需要收集全班同学的数据,用下面的表格将每个小组同学的数据进行汇总。 出示表格全班汇总。 指名汇报答案。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十单元 期末复习 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和混合运算 第 1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本学期学习内容和学习情况进行回顾,培养学生总结和反思自身学习情况的习惯和能力,提高整理和复习的效率。 2.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及混合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熟练地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以及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梳理知识,系统地了解本册教材所学的知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系统整理 1.谈话导入。 谈话:上节课老师请同学们回家后把这个学期我们所学的知识和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回顾总结,并把复习情况记录在报告单里,大家准备好了吗? 2.小组讨论。 讲述:看来同学们都对我们这个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了整理、复习,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复习情况,看看自己有哪些方面需要补充的。 学生每四人一组进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 提问:你最感兴趣的是哪部分知识? 学得最好的是哪部分知识?你觉得哪些知识有困难?(指名汇报) 师揭题:本节课我们要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及混合运算的内容。 二、查漏补缺训练 1.完成教材第104页“期末复习”第1题。 让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汇报答案,并说说计算方法。 小结:像20×40,我们可以先算2×4,再在得数的后面补上两个0。口算50×60时要注意,得数的末尾有3个0。 2.完成教材第104页“期末复习”第2题。 指名上台板演,其他学生独立完成。 提问: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要注意什么? 学生汇报后,师小结:(1)相同数位要对齐。(2)计算时先用第二个乘数的个位乘第一个乘数,再用第二个乘数的十位乘第一个乘数。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位就和这一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数相加。(3)用交换乘数的方法进行验算。 3.完成教材第104页“期末复习”第3题。 先让学生结合算式说说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再指名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完成。最后集体订正。 归纳混合运算的顺序:算式中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应先算乘除法;算式里有括号,应先算括号里面的。 三、综合运用提升 1.完成教材第104页“期末复习”第4题。 要求:不计算,在得数大的算式后面画“√”。 师注意提醒学生看清运算符号。 2.完成教材第105页“期末复习”第5题。 让学生先读题,理解题意,再估一估,最后独立解答。 师讲解:把39看成40,把88看成90,那么39与88的积大约是3600,但不高于3600,所以估计是够的。 3.完成教材第105页“期末复习”第6题。 让学生先读题,再列式解答,最后集体交流,并说说解题思路。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十单元 期末复习 课题:年、月、日与千米和吨、分数和小数 第2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复习中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千米和吨的认识,并能熟练地进行换算。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会将分数改写成小数;进一步掌握年、月、日的相关知识,能正确判断平年和闰年。 3.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系统地整理知识点。 教学难点:加深理解年、月、日与千米和吨、分数和小数,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系统整理 提问:这学期我们学习了有关年、月、日与千米和吨、分数和小数的哪些知识? 揭题:本节课我们就来复习这几方面的内容。 二、查漏补缺训练 1.复习年、月、日。 (1)谈话:我们学过哪些有关年、月、日的知识? 师引导归纳:年分为平年和闰年,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通常每4年一闰,公历年份数除以4没有余数;而公历年份数是整百数的,必须除以400没有余数才是闰年。一年有12个月,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是大月,4月、6月、9月、11月是小月。平年一年有365天,闰年一年有366天。 (2)回顾:24时计时法有哪些知识?24时计时法怎样转化成普通计时法?怎样求一天内经过的时间? (3)完成教材第105页“期末复习”第7题。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说说思考的过程。 2.复习千米和吨。 板书:1千米=1000米 1吨=1000千克 (1)完成教材第105页“期末复习”第8题。 让学生说说进率,并说出换算的思考过程,完成后进行集体交流。 (2)完成教材第105页“期末复习”第9题。 指导学生看懂图意,让学生结合图下的文字信息和问题,找出图中的有效信息。 引导:钟面从几时到几时,经过了多长时间? 引导学生独立列式解答,集体交流。 (3)完成教材第105页“期末复习”第10题。 指名读题,让学生根据问题寻找有用的条件,再让学生独立列式,说说思考的方法。最后集体交流。 三、综合运用提升 1.复习分数。 引导回顾:把一些物体看成整体平均分成几份,这样的一份是几分之一,几份就是几分之几。 (1)完成教材第105页“期末复习”第11题。 课件出示图片,让学生说说图意。再进行独立填写,指名说意思。 (2)完成教材第106页“期末复习”第12题。 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12根小棒,分别拿出它的1/3,2/3,1/6,5/6。 要求:说说每次拿出几根? 指名汇报:1/3是把12平均分成3份,表示这样的1份,是12÷3=4(根);2/3表示这样的两份,是12÷3×2=8(根)。 2.复习小数。 提问:1/10写成小数是多少?(0.1)3/10写成小数是多少?(0.3) 回顾:小数中的圆点叫作小数点。小数点左边的部分是整数部分,右边的部分是小数部分。 (1)完成教材第106页“期末复习”第13题。 出示数轴,先让学生填写数轴上的数,然后集体交流,说说想法。 (2)完成教材第106页“期末复习”第14题。 课件出示题目,让学生比较4个小数的大小。 说一说:谁第一?谁第二?谁第三? (3)完成教材第106页“期末复习”第15题。 让学生先说说每个分数表示什么意义,再涂色。指名上台演示,说说是怎么涂的。 (4)完成教材第106页“期末复习”第16题。 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提问:你能用小数表示两种布各买了多少米吗?(8分米是1米的8/10,是0.8米,1米4分米是1.4米) 追问:买这两种布一共要付多少元? 3.6+6.2=9.8(元) 你还能提出哪些用加、减法计算的问题?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十单元 期末复习 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第 3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情境理解面积的含义,并通过操作活动进一步体会面积和周长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能进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2.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逐步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发展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等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体会面积和周长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谈话:本节课我们要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及相关的实际问题。 二、查漏补缺训练 1.回顾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及有关的实际问题的知识。 (1)提问:什么是面积?我们学过的面积单位有哪些?(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这个物体的面积。面积的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2)说说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之间的进率。 板书: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的公式是什么? 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2.基础练习。 (1)完成教材第106页“期末复习”第17题。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里交流并互相评价。提醒学生注意区分周长单位和面积单位。 (2)完成教材第107页“期末复习”第18题。 先让学生说说进率,再填写,最后交流是怎么转换的。 三、综合运用提升 1.完成教材第107页“期末复习”第19题。 出示表格,先让学生独立填写,然后指名汇报,并让学生说出计算方法。 2.完成教材第107页“期末复习”第20题。 (1)让学生读题,了解题意。 (2)思考: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让学生独立计算,汇报交流。 3.完成教材第107页“期末复习”第21题。 (1)让学生读题,说说题意。 (2)进行小组合作,将两个长方形拼成正方形,并说说拼成的图形的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3)让学生算出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4)让学生将两个长方形拼成长方形,说说拼成的图形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长40厘米,宽10厘米) (5)让学生计算出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4.完成教材第107页“期末复习”第22题。 让学生小组合作,观察周围物体中形状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面。先估计它们的面积,再进行测量和计算。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十单元 期末复习 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第4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加深学生对收集数据的意义的理解。 2.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加深对收集数据的意义的理解。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解决问题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系统整理 1.谈话:这学期我们学过解决问题的策略有哪些?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从问题想起,用画线段解决问题。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