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20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语文三下古诗两首乞巧嫦娥学案
《乞巧》《嫦娥》导学案设计 6 月 4 日 三( 3 )班 主备人:林静 上课教师:林静 课题:《古诗两首》 课时: 2课时 教学目的、要求:1、认识“乞、霄、渡、屏”等生字。 2、能字正腔圆地诵读《乞巧》、《嫦娥》,,感受古诗的韵律,并会背诵。 3、了解诗中蕴含的民间传说,激起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4、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渗透古诗学法,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品味追求幸福的情感。 5、将古诗置于广阔的文化背景之下,在荡漾激情的字里行间中感受汉语言的魅力。 教学重点、难点: . 1. 正确、流利、有情感地朗读古诗。 2. 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 教案设计流程: 个人补充: 第一课时 一、课前诵读 我国的文化源远流长,而古诗更是文化宝库里一颗璀璨的明珠。这一年来,我们共同诵读了许多经典的古诗名句,那同学们能想想这些古诗中哪些和中国传统节日有关?(指名读、齐读《清明》、《元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除夜作》)。 二、导入、初读自悟,整体感知 1、今天,我们一起再学习一首和传统节日有关的古诗,(课件2:课题)出示课题、读题,看看这个“乞”字,在书写时有什么要注意的吗?(乞—气)伸出小手,跟老师一起写课题(板书课题)齐读。知道“乞巧”是什么意思吗?(乞盼巧手),人们在什么时候会“乞巧”?(七夕节)这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 2、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唐代诗人林杰写的一首关于七夕节的古诗。(课件3:古诗)请同学们把书拿好,把古诗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学生练读),指名读(评价是否字正腔圆),齐读。 3、大家发现了吗?古诗的第一行有两个字读音是一样的,找出来,加上点,有什么方法来区分这两个字?(宵—霄)字形,这两个字意思有什么不同吗?用什么方法知道?(查字典)字典真是我们学习的好伙伴。 4、让我们再一起读这首诗,读准字音的时候思考: 《古诗两首》是人教版第六册第八组的课文,包括《乞巧》与《嫦娥》两篇文章。第八组教材围绕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这一主题来编排的,再一次把学生带回儿时倾听大人们讲故事的快乐中去,感受古人的想象是多么丰富。 《乞巧》是人教版第六 这首诗该如何划分节奏更合适?(课件4:划分节奏后的古诗)(师范读、生跟读,师生读,齐读) 三、整体感知,理解诗意(考虑删减) 1、我们已经能把古诗读通读顺了,那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平时都用了哪些方法理解古诗意思吗?(指名说:多读几遍,看注释,查字典,问同学,教师) 2、请同学们用上这些方法,结合课文注释和p124面的资料袋,试着自己理解诗意,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一会儿大家讨论交流。(学生自学) 3、指名说,你读懂了什么?( )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要提出来大家交流吗?(学生提问) 2.全班交流,教师相机范写比较难写的生字,如“窄、摔”等字。 3.练习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4.展示学生的书写作业,进行评议。 册第八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组教材围绕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这一主题来编排的。再一次把学生带回儿时倾听大人们讲故事的快乐中去,感受古人的想象是多么丰富。《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古诗。也是一首想象丰富,流传很广的古诗。而且浅显易懂,并且涉及到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故事。 四、品读鉴赏,积累内化 (一)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1、学诗就像品茶,要慢慢品,细细的尝,才能体会出其中的深义。我们要理解《乞巧》这首诗,还要从牛郎织女的故事说起,课前老师已经和同学们一起读过这个故事了,还记得他俩在什么时候才能相会吗?(每年的七月七)诗人林杰也是这个日子写下这首诗(课件5:一、二句诗)一起读读这两句,你能从句中找出两个动词吗?(看、渡)(课件看、渡变色)什么时间看?()谁看?()看哪儿?(碧霄)(板书)“碧霄”是什么样子,指导学生想象(课件6:夜空图),看着深蓝天空中的繁星点点,人们希望看到什么?(牵牛织女渡河桥)谁渡?()怎么渡?() 2、(课件7:一、二句诗)一年三百六十四天,牛郎织女在银河两边遥遥相望,只在“七夕”晚上鹊桥相会,想到这儿,你的心里(伤心),带上你此时的心情读(“七夕……河桥”),也只有在这一天,织女才能见上自己心爱的丈夫和孩子,两个可爱的孩子才能见到朝思暮想的妈妈,想到这儿,再读(“七夕……河桥”),经过三百六十四天等待,七夕这晚,牛郎就要见到心爱的妻子了,孩子们就要见到自己亲爱的妈妈了,你的心里特别(高兴),带上这份喜悦,再读(“七夕……河桥”)。 3、我觉得牛郎织女一年只见一次实在是太少了,如果你是王母会怎么做?()如果他们一家能天天在一起,这是多么(幸福)的日子啊(板书:幸福)。 (二)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1、人们在乞盼牛郎织女过上幸福日子的同时也希望自己过上(幸福的日子),所以在七夕这天晚上,人们还要做一件事,那就是(乞巧)(课件8:三、四句诗)读三、四行。 语文教学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的创新思想。而古诗教学中把学生带入情境,有滋有味地朗读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一节课下来,我主要通过读、思、议、想、说、写等形式使学生主动探求知识,进入古诗境界。 你能从这两句诗中找出动词吗?(望、穿)谁望?(家家)望哪儿?()望着秋月干什么?(乞巧) 2、“乞巧”什么意思?(乞盼有一双巧手)像谁一样的巧手?(织女),传说中的织女心灵手巧,织的锦缎又光又亮,织的各种图案栩栩如生,少女们个个羡慕,羡慕什么?(织女的巧手),所以,古时候的少女们便在牛郎织女相聚这一天,用五彩线穿九孔针来乞巧,(板书:穿红丝)渐渐地便有了这样一个节日——乞巧节。来看看人们是怎么“乞巧”的(课件9、10:乞巧图),从图上你能感受到乞巧的人特别(多)家家的少女都望着月亮乞取智巧,场面很(热闹),(课件11:三、四句诗)能用你的朗读来表现出这热闹的场面吗?(家家……几万条),再热闹一点的场面(再读三四句) 3、听到你们的朗读老师仿佛看见了那热闹的乞巧场面,同学们,你们能从诗中再找出表现人多的词吗?(家家、几万条、尽)为乞巧少女们穿了多少条?(几万条)真有几万条?( )这是一种夸张的手法,泛指很多很多,数不清的红丝都穿完了,可见少女们乞取智巧,对幸福的渴望和乞求是多么强烈!用你的朗读把少女们强烈的愿望表达出来吧(家家……几万条)。在月光下乞巧的人们是多么希望自己能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啊,再读(“家……条”)。 4、人们乞盼有一双巧手,还乞巧什么?(课件12:乞巧歌),如果是你还会乞盼些什么呢?(先用的许愿的形式再让学生说)(课12增加填空)(学生填空),把学生愿望连接起来,变成现代《乞巧歌》,古时候的人们乞巧,现在的我们的乞盼,都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板书追求)对幸福的向往和追求是人类永恒不变的目标!希望人们的乞巧能梦想成真,也希望同学们能梦想成真,带上我们的祝愿,再读这首诗(课件13整首古诗)(齐读全诗) (三)有的同学在多次诵读后,已经能背这首诗了,我们一起来试试。(试背古诗) 五、小结、拓展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和中国传统节日____乞巧节有关 的古诗,其实,有许多文人墨客都曾写过与七夕乞巧节有关的诗篇,一起来看看(课件14--16出示)《牵牛织女》、《七夕》、《秋夕》 六、结束语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充分感受到祖国古诗的魅力,希望同学们在课外能积累更多的古诗,了解更多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教师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全程参与,在探究活动中达到自悟自得,学生学得相当认真,但我深深地感受到学生的诵读还不够到位,我想,怎样挖掘诗的情感,才能让学生真正读出诗的神韵,还需要我再度去思索吧! 乞巧教学板书: 板书设计: 乞巧 智巧 幸福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动画、诗词欣赏。 《嫦娥》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关于此诗的解释, 师:同学们,喜欢音乐动画吗?…现在,让我们来欣赏一组熟悉的旋律。 (播放动画《但愿人长久》) 师:当优美的旋律响起,老师听到不少同学情不自禁跟着轻轻哼唱起来。这么美的词,知道是谁写的吗?…宋代诗人苏轼的《水调歌头 --- 明月几时有 》 放音乐,课件出示词 师:让我们轻轻读一读这首词。 师生配乐读苏轼这首词 师:读着这首词,相信你跟老师跟苏轼一样,都被与月亮有关的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所吸引着,是什么故事?(《嫦娥奔月》) 2.了解《嫦娥奔月》故事。 师:谁知道《嫦娥奔月》这个故事? 学生说。 师:哪位同学愿意上来把这个故事讲得更清楚些? 课件出示故事,指名一个学生上台,师生合作把故事说完整。 3.揭题。 师:美丽的神话故事总有着它独特的魅力,所以千年流传,家喻户晓。不仅仅是苏轼,早在他之前,唐朝诗人李商隐也曾借着月亮上的神话作了一首诗《嫦娥》。 二、了解诗作,走进作者。 1.课件出示李商隐图 师:对于李商隐,课前同学们已经查阅了一些资料,谁来说一说? 学生汇报 2.师小结,读诗人简介(课件出示)。 3.师:下面让我们走进这一组诗,感受李商隐幽怨绵长的情怀。 出示悲情诗组,师生配乐吟诵。 过去的注家众说纷纭。一般认为是歌咏幽居寂处,终夜不眠的人,借嫦娥飞月的故事抒写了身处孤寂中的感受。这是两首想象丰富、流传很广的古诗。 《乞巧》浅显易懂,《嫦娥》却内涵丰富,虽然它们都涉及到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故事,但教学时要区别对待,把握尺度。诗歌本来就是一种较之其他文体更凝缩、更含蓄的文学样式,李商隐的作品在这方面更为典型。对《嫦娥》的多义不必给学生讲解,只要弄懂诗的大意并能背诵就可以了。 三.学习《嫦娥》,感受诗意。 1.通读古诗。反复读,将古诗读清爽、读流利,读出一定的节奏和韵律。 师:接下来让我们一同学习他的诗《嫦娥》 出示整首诗 (1)师:请同学们先自由读诗,把诗句读通。 学生自由读 (2)师:读诗是三分意七分读,从读中可以听出你对诗的理解。刚才,老师从大家读诗的表情看出了你的用心。现在谁愿意来试一试? (指名读;评读;指名读) (3)师:老师也想把自己的感受读进诗里边,想听听吗? 师配乐范读。 (4 《嫦娥》这首古诗情感绵长幽怨,它写出了诗人的一种情绪。诗的前两句表现了嫦娥面对烛影,彻夜不眠的情景。通过用“深”、“渐落”、“沉”三个词将屏风、烛影、长河、晓星这四样事物串联起来,使我们感受到了在这种特定环境中的主人公的思想感情,触摸到了诗人孤清凄冷,不堪忍受的寂寞情怀。诗的后两句借用嫦娥偷吃灵药奔月的典故,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寂寞的心情。 )师:听出老师的一些感受了吗?大家也用心来读一读吧,注意读出我们常有的节奏“前四后三” (5)师:这一回,老师和大家一起再读一读,看谁再一次把自己的感受融入朗读中。分角色,你们读前四个字,老师读后三个字。 换过来再读一遍。 2.整体感受诗歌的情绪。 (1)师:读了李商隐的诗,你想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自己的感受? (2)师:诗中哪些字或词令你有这样的感受? 读诗要有一颗敏锐的心。请你再静静地反复默读,用笔作上记号。然后与同桌交流一下。 学生画、交流、汇报;齐读全诗 3.品读诗歌的意象,感受诗人心境 (从字、词到句)。 (1)师:这个夜晚,作者睡着了吗?哪句诗写出了他此刻看到的景象? 课件出示: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①师:他都看到了什么?他的心情如何?你从哪些字能读懂他的心情? ②讨论:用自己的话说说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③读这两句诗(个别读、齐读) (2)师:惆怅无眠的李商隐望着高挂夜空的明月,他仿佛看到了谁? 齐读诗句(课件出示):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①师:你能感受到嫦娥此时是什么样的心情吗?你从哪些字或词中读出她的心情? ②指名读、齐读 4.小结,齐读。 师:李商隐这夜夜难眠的心似乎只有深居广寒宫里孤独的嫦娥能读懂,于是作者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 齐读全诗 四、想象补白,感受经典。 1. 想象补白 师:当长河、晨星都渐渐退去,只有碧海青天仍在。如果你是这清晨里最后一丝投进这云母屏风来的月光,你想对此刻的李商隐说些什么呢? 师: 把你的想法带进诗中,再读----(齐读诗) 2. 读组诗,了解“明月”意象,感受经典魅力。 师:孤独的时候,思念的时刻总让人不禁抬头望月,寄托自己的情思。于是千百年来,无数诗人写了了许多借明月抒情怀的诗。 课件出示诗组---《静夜思》《中秋》《枫桥夜泊》《八月十五夜月》 师生配乐同吟诵,感受经典的魅力。 本课目标定位为感受而非感悟,力图借助本诗和嫦娥奔月的传说让学生感受到古文化的瑰丽和神奇。古诗重在读,特别是对于三年级的学生,他们还没有具备一下子就能分析诗意的能力。所以先要让学生知道古诗的节奏。在多读的基础上再去悟情,而学生只有在真正悟情了才会读出诗中的情感,古诗的韵味。因此, 本课教学致力于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展开丰富的想象去入情入境,体验和感悟诗情画意。同时本单元主题是神话和传说,这首诗是以神话故事作为背景,所以要合理引进相关资料,丰富教育资源,课下,更要搜集神话传说故事,为口语交际中的故事会做准备。 嫦娥教学板书: 嫦娥 景 = 孤独寂寞 情 五、拓展训练,回归文本。 1.编写一个神话故事。 播放视频音乐《明月几时有》 师:神秘莫测的月亮啊,你承载了多少代人的飞天寻梦之旅呀。同学们,如果说嫦娥奔月是千百年来人们渴望飞天的梦想的话,那么,如今,我国的“神州5号”飞船已经实现了这个梦,而“神州6号”“嫦娥1号”又把我们的梦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假如你登上了月球,来到了月宫,又会续写怎样的神话故事呢? 课件出示拓展训练:续写神话故事 2.把《嫦娥奔月》讲给他人听。 教学情况反思: 我认为古诗词教学要充分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不要讲得太多,甚至包办代替,不要在学生还没有理解的情况下,大量地抒发自己的理解与感悟。在教学中,我比较关注学生的切身感受和自我体验,重视过程与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充分体现了传统“诗教”的熏陶、感染功能,也体现了语文课程“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 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鼓励学生通过注释来理解,借助插图来理解,通过交流来理解,引导学生通过多读多背,熟练背诵来感悟理解。 教师不要失去引导之责。虽然要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但是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弃引导的责任。三年级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程度有很大差异,很多同学认为知道了每个字或词的意思,就是懂了古诗词了。对此,我们有必要进行一定的引导主要是引向学生对古诗词有更深的理解,而不是默认学生仅仅停留在孤立字词的理解上,停留在呆板的表面意思上。课文后面提供的注释,可以起一定的辅助作用,可引导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借助注释,自己试着理解诗歌的意思,教师不要串讲诗。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