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20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 周长 |冀教版 (1)
教 学 设 计 课题 周 长 课时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准备 直尺、彩笔、图形卡片、方格纸、卷尺、线等 教学内容与任务分析 《周长》是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节的内容,本节课是在认识了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正多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的,是后面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的基础与关键。因此,这节课对学生关于图形与几何的学习有重要意义。 学生分析 学生在前期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感性认识,但是缺乏对周长含义的科学性表述。学生对物体的“周长”有一定的认识,但是没有建立“周长是围绕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度”的理性认识,更缺乏对“周长是图形所有边长总和”的抽象认识,从学生的认知水平来看,这部分内容容易与“面积”这一概念混淆,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因此本节课力求让学生在大量背景材料感知基础上,体会平面图形或物体表面的一周,拓展学生对周长的认识,并逐步体会只有封闭图形才有周长,再通过计算图形的周长,进一步在应用中体验周长的含义。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周长,通过数一数、量一量等方法求物体表面及多边形的周长。 2、经历动手操作、分类、观察、验证、测量等活动,引导学生探究周长的测量方法。 3、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加强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了解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周长的含义。 教学难点 通过摸、描、量、算等实践活动,形成对图形周长概念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通过引入毛毛虫跑步情境,比赛的规则是围绕树叶跑一圈,让学生仔细观察几位毛毛虫的运动情况并给出正确判断,从而引出课题——周长。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通过创设毛毛虫跑步的有趣场景,激发学习兴趣,引发认知冲突,为后面认识周长做铺垫。 (二)动手操作,认识周长 1、初步感知,理解周长。 (1)树叶的周长。 学生自己比划——指名比划下——换不同起点比划——揭示一周。(从起点出发回到起点),板书一周。 (2)数学书封面的周长和桌面的周长。 学生自己比划,说说封面的周长和桌面的周长。 比较一下,周长有长有短,是有长度的,板书长度。 2、动手操作,加深认识。 (1)描出学习单上图片的边线。 学生自己动笔(深色水彩笔)描边线——实物演示、反馈评价 (2)初步揭示什么是图形的周长? 学生尝试说——板书:图形一周的长度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3) 出示一个角,判断有周长吗? 得出完整周长定义——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4)判断图形有周长吗?(动手比划) 小结:绕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动手比划,描一描等活动感知周长是指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 (三) 操作活动,自主体验 1、小组探究:每个小组按照表格顺序,合作测量图形的周长。 图形 周长(厘米) 长方形 L形 圆形 活动要求: (1)选择手中适当的工具(直尺、方格纸、卷尺、线等)。 (2)得到的数据标在卡片上(以厘米为单位)。 (3)算一算它的周长(以厘米为单位)。 2、交流反馈 展示成果,总结方法,交流分享。 小结:我们可以通过测量长度,数格子,以直代曲等方法测量平面图形的周长。 设计意图:通过测量直边和非直边图形的周长,进一步寻找测量周长的方法,拓宽周长的概念,还能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学生必须寻找搭档才能完成操作活动,学生会很自然体会到合作的必要性。 (四)巩固练习,深化内知 闯关1、求正方形花园的周长。 2cm 闯关2、算出方格上图形的周长。(机动) 闯关3、一块长方形草地,中间有一条小道。甲乙两人各自按箭头绕行一周,两人走的路一样长吗? 甲 乙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深化周长概念。 (五)全课小结,渗透延伸 学生自主总结这节课学到的知识点,并进行自主评价。 评价维度 评价内容 自评 学习兴趣 乐于参与学习 ☆ 学习习惯 小组 合作 积极参与 ☆ 交流分享 ☆ 认真倾听 ☆ 学习成果 我认识了周长,并能找出图形的周长。 ☆ 我会用多种方法测量图形的周长。 ☆ 这节课我得到了( )颗星。 板书设计 周 长 定义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方法 直尺 数格子 以直代曲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