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科学试题-期末综合测试 教科版(2017)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三年级下册科学试题-期末综合测试 教科版(2017)

期末综合测试 一、 选择题 ‎1.在搭建“过山车”的活动中,画设计图的用处是( )。‎ A. 展示想法 ‎ B. 体现问题 C. 评价“过山车”好坏 ‎2. 在“刻舟求剑”的故事中,楚人的宝剑掉 到了江底,他马上在船上做记号。对于 江底的宝剑来说,( )是静止的。‎ A. 船上的楚人 ‎ B. 船上的记号 ‎ C. 江底 ‎3.下列物体做直线运动的是( )。‎ A. 垂直运行中的电梯 B. 在马路上行驶的汽车 C. 工作中的电风扇 ‎4. 如右图,将斜面的一端加 高,小木块( )。‎ A. 从滚动变成滑动 B. 运动速度会变快 C. 运动形式和运动速度都不会变化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相同的斜面上,各种物体的运动情况是一样的 B. 同一种物体放在不同的斜面上,运动快慢是一样的 C. 物体在斜面上的放置方式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也会不同 ‎6. 我们一般在春夏之交养蚕。可见,最适合蚕卵孵化的温度大 约是( )。‎ A. 38℃ B. 10℃ C. 25℃‎ ‎7. 刚从蚕卵里孵化出来的幼虫的特点是( )。‎ A. 还不会吃桑叶,需要喂奶 B. 黑色,有毛 C. 到处找妈妈 ‎8. 蚕的幼虫在生长过程中不需要( )。‎ A. 食物 B. 呼吸 C. 喂水 ‎9. 蚕的幼虫吐丝结茧是为了( )。‎ A. 给人们提供蚕丝 B. 化蛹休眠,保护蚕蛹 C. 保暖 ‎10. 蚕茧里的蛹与幼虫相比,具有的特点是( )。‎ A. 没有生命了 B. 仍然是活的,但改变了模样 C. 与蚕的幼虫几乎一样 ‎11. 某天上午 9 时,小明测得一棵大树在阳光下的影子长 5 米,1‎ 小时前测得的大树影子长度会( )。‎ A. 不变 B. 大于 5米 C. 小于 5米 ‎12. 下列关于月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月相变化是由于月球形状在变化 B. 天气条件的不同产生了月相变化 C. 月相是我们看到的月球明亮部分的形状 ‎13. 月相变化的周期大约是( )。‎ A. 一年 B. 一个月 C. 一周 ‎14. 2018年“,嫦娥四号”探测器实现人类首次在月球背向地球的一 面着陆探测。在月球背向地球的一面一定存在的是( )。‎ A. 空气和水 B. 环形山 C. 生物体 ‎15. 在海边观察远处驶来的轮船,会出现下图所示的现象,这种 现象反映的科学事实是( )。‎ A. 地球上海洋的面积比陆地大 B. 地球是一个球体 C. 海平面上升 二、探究题 ‎16. 小明和小刚各有一辆玩具小车,他们想比较哪辆小车开得 快,于是准备了一个秒表、一条跑道(每小段长 5厘米)。‎ ‎(1) 小车在跑道上运动时,轮子在( )。‎ A. 滑动 B. 转动 C. 滚动 ‎(2) 小车开到位置②时,下列对它的位置的描述,最合适的 是( )。‎ A. 小车在位置①的西边 B. 小车在位置①的东边 8厘米处 C. 小车在位置①的东边 40 厘米处 ‎(3) 从位置②到位置③的过程中,小车的主要运动方式是 ‎( )。‎ A. 直线运动 ‎ B. 斜线运动 ‎ C. 曲线运动 ‎(4) 他们让两辆小车都从位置①开到位置③,用秒表计时, 看哪辆小车所需的时间短。这种方法是( )。‎ A. 相同距离比时间 B. 相同时间比距离 C. 不同距离比时间 ‎*(5) 如果有两组同样的跑道,让两辆小车同时从起点开始运 动,比较快慢,下列方法最简便的是( )。‎ A. 直接看哪辆小车先跑完全程 B. 用秒表分别测出每辆小车跑完全程所用的时间,再 进行比较 C. 让两辆小车都运动 10 秒,量出运动的距离,再进行 比较 ‎17. 我们通过饲养蚕宝宝,很好地了解了蚕的生命周期。‎ ‎(1) 在饲养蚕宝宝的过程中,下列研究方法正确的是( )。 A. 用视频、照片、图画或文字等记录蚕的生长变化情况 B. 给蚕喂食各种不同植物的叶子,寻找蚕的新食物,从 而解决其食物单一的问题 C. 把家蚕放到大自然中去,让它们自己寻找食物,从而 锻炼它们的生存能力 ‎(2) 蚕 在 生 命 的 各 个 阶 段 都 有 一 些 显 著 的 特 点 ,比 如 :要 ‎“眠”了,它会( );快要吐丝了,它会( );吐丝的 时候,它的样子是( )。‎ A. 不再吃桑叶,身体滚圆,发黄发亮 B. 身体运动,头来回晃动 C. 不吃不动,身体上半部仰起 ‎(3) 蚕的一生经历了从“孵出”到“生长发育”,然后“繁殖”, 最终“ ”(填“死亡”或“消失”)的过程,这是它的 一个生命周期。‎ ‎(4) 每种动物生命周期的时长是 (填“相同”或“不 同”)的。鸡的生命周期比蚕 (填“长”“短”或 “一样”)。‎ ‎18. 如右图,在手电筒的照射下,白墙壁上留下了圆柱体的影子。‎ ‎(1) 图中的手电筒称为( )。‎ A. 光源 B. 电源 ‎ C. 灯源 ‎(2) 白墙壁上出现的影子的形状是( )。‎ A. 圆形 B. 长方形 C. 椭圆形 ‎(3) 物体的影子在( )的一面。‎ A. 向光 B. 背光 C. 无法判断 ‎(4) 如果将圆柱体旋转 90°,使圆形面正对着手电筒,那么影 子的形状是( )。‎ A. 圆形 B. 长方形 C. 椭圆形 ‎(5) 如果想让圆柱体的影子变大,你有什么办法?(画图表示)‎ ‎19. 小红为了研究阳光下影子的变化,在平地上竖直插了一根木 棒。阳光下,木棒在地面上投射出一道影子。她及时记下了 影 子 的 长 度(15 厘 米),并 每 隔 30 分 钟 测 量 一 次 影 子 的 长 度。测量时,她发现影子在中午 12 时最短。下面是小红在 4 小时内测量的木棒影子长度变化的数据表。请仔细阅读,并 回答下面的问题。‎ 测量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影长(厘米)‎ ‎15‎ ‎12‎ ‎10‎ ‎8‎ ‎6‎ ‎4‎ ‎6‎ ‎8‎ ‎10‎ ‎(1) 从上面的数据表中,我们能推测出该小组是在 ‎ ‎(填“上午“”中午”或“下午”)结束测量的。‎ ‎(2) 从上面的数据表中可以推测,如果进行第 10 次测量,此 时木棒影子的长度大约为 厘米。‎ ‎(3) 从上面的数据表中可以知道,从第 1 次测量到第 6 次测 量这段时间里,影子的长度变化规律:随着时间的推移, 影子越来越 (填“短”或“长”)。‎ ‎(4) 画出一天中木棒影长变化的柱状图。‎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