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王戎不取道旁李》课件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5《王戎不取道旁李》课件

王戎:三国至西晋时期名士、官员,“竹林七贤”之一。道旁李:道路旁边李子树上的李子。道旁李子树上结满李子,别的孩子都争相去摘,七岁的王戎为什么不去呢?快读读这个故事,相信你一定会深受启发。 课文导入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学习目标 1. 会认3个生字,会写4个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结合注释读懂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4. 学习王戎善于思考和分析的品质。 作者简介 南朝宋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曾任荆州刺史。他爱好文学,喜纳文士,组织一批文人编写了笔记小说集《世说新语》。 刘义庆 (403~444) 知识链接 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由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较多地反映了当时士族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课文选自《世说新语》中的《雅量》。 世说新语 字词学习 戎 装 诸 位 竞 赛 唯 一 róng zhū jìng wéi 整体感知 1. 这篇课文的题目有什么特点? 这篇课文的题目提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2. 这个故事给你什么启发? 做事要仔细观察,动脑思考,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不能盲目跟风。 课文解读 再仔细朗读课文,有不懂的问题及时记录下来,与老师和同学们讨论解决。 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他们)看见路边有株李树,结了很多李子,枝条都被压弯了,那些小朋友都争着跑过去摘,只有王戎没有动。 ①王戎:“竹林七贤”之一,自幼聪慧。②尝:曾经。③折枝:压弯树枝。④竞 ( j ì ng ) 走:争着跑过去。竞,争着,争相。走,跑,疾行。⑤唯:只有。 王戎 ① /七岁,尝 ② /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③ ,诸儿/竞走 ④ 取之,唯 ⑤ /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⑥ 。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这树长在大路边上却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那人)摘来一尝,的确如此 。 ⑥信然:的确如此。 主题归纳 本文写的是年仅七岁的王戎能够根据情况分析出道旁李是苦李的事,表现了王戎的聪慧过人,也启发我们:遇事要仔细观察,动脑思考,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不能盲目跟风。 文章结构 ①人物 ②时间 路上 ⑤经过 道边李树多子 王戎 ③地点 诸儿竞走取之 王戎不取道旁李 七岁 ④起因 戎不动:此必苦李 阅读方法———文言文的特点与阅读策略 我发现,文言文中有些词语不能按现在的意思去理解,如本文中的“尝”“竞走”“信然”。这叫“古今异义词”。 方法总结 我发现,文言文中有多处省略,我们需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补全省略的句子成分,如本文的“答曰”“取之”就省略了主语。这叫“省略句”。 你们总结得真好,我要把这些记下来。 教材习题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这是一篇短小的文言文,先根据注释粗通大意,然后试着朗读,注意断句。 朗读指导 背诵指导 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答案参考译文 说说为什么“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如果李子甜,早被路人摘光了。 拓展空间 许衡不食梨 许衡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乱,此无主。”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 ” 译文: 许衡曾在一个大热天里路过河阳,口渴得很。路边有一棵梨树,过路的人都争着摘梨吃,只有许衡一人端坐在树下,安然自若。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吃个梨解解渴,许衡说“: 不是自己种的梨树,随意摘取是不对的。”那人又说“: 世道这样乱,梨树是没有主人的。”许衡说“: 梨树没有主人,我的心难道也没有主人吗? ” 小古文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