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三首之三衢道中》教学设计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1《古诗三首之三衢道中》教学设计

语文部编版三年级下册 第1课《古诗三首》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 ‎1.古诗三首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三年级 学习 目标 一、知识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三衢道中》并背诵。‎ ‎2、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情感。‎ ‎3、在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古诗主要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 ‎1、一边读一边预测,顺着诗歌情节去猜想,体会诗人的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对古诗中的词句、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增加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兴趣。‎ 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 难点 感受诗所抒发的情感。‎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复习导入。‎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2.这首题画诗中,苏轼将画中的春色生动形象的描写了出来,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另一首古诗。‎ ‎3.板书课题:1.三衢道中 学生齐读 学生齐读课题 ‎ 通过复习导入,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及对上节课所学古诗的掌握情况,进而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自读课文,出示要求:‎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了解古诗内容。‎ 自读课文 指名读要求 认读生字词 ‎3.注意读书姿势要端正。‎ ‎4.认读生字:‎ ‎(1)qú zēng méi xī fàn jiǎn ‎ ‎ 衢 曾 梅 溪 泛 减 ‎(2)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形近字中识记生字。‎ ‎(3)学习本课生字。‎ 梅:‎ 书写指导:注意母字体的书写顺序 组词:‎ 造句:‎ 溪:‎ 书写指导:注意第六笔撇的书写。‎ 组词:‎ 造句:‎ 泛:‎ 书写指导:注意字体的书写顺序。‎ 组词:‎ 造句:‎ 减:‎ 书写指导:注意右上角的点别忘记。‎ 组词:‎ 造句:‎ 提示:通过音序、结构、部首等分步讲解,帮助学生对生字的掌握和了解。‎ ‎5.通读诗文,给诗文划分小节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二)交流汇报:‎ ‎ 1.生自由说说这首古诗所描写的画面:这首诗是一首纪行诗,诗人描写了自己在三衢道中的见闻,从而抒发了诗人舒畅愉悦的心情 指名认读 开火车读 齐读 组词 组词 组词 组词 通过断句练习,加深学生对诗句的熟读。‎ 交流讨论。‎ ‎。(师注意鼓励学生敢说并引导学生相互补充)‎ ‎2.解读作者:‎ 曾几,中国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 ‎3.写作背景:‎ 曾几是一位旅游爱好者。这首诗是他游浙江衢州三衢山时写的,抒写诗人对旅途风物的新鲜感受。‎ 过渡: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进行细细的品读。‎ ‎ 二、精读课文。‎ ‎1.首先我们先来解读古诗题目。‎ 在去三衢州的道路上。三衢即衢州,今浙江省常山县,因境内有三衢山而得名。‎ ‎2.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古诗的前两句。‎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梅子:指五月,梅子成熟的季节。‎ 泛:乘船。‎ 尽:尽头。‎ 却:再。‎ ‎(1)了解诗中所出现的事物及其相关资料。‎ ‎1)梅子,也称为青梅,花小,白色,果近球形。梅子性味甘平、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具有酸中带甜的香味。‎ ‎2)江南梅子的成熟期,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每年6月中下旬至7月上半月之间持续天阴有雨,故中国人称这种气候现象为“梅雨”,这段时间也被称为“梅雨季节”。地区不同梅雨开始和结束也不相同。‎ ‎(2)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呢?‎ 解读作者。‎ 了解古诗题目的含义,帮助学生对古诗的了解。‎ 品读诗句。‎ 了解诗句中词的意思。‎ 出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诗中的事物及其与天气的联系,帮助学生很好的理解古诗。‎ 了解诗句含义。‎ 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朗的好天气,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 ‎(3)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 ‎1)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2)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说说原因。‎ 轻松愉快。因为黄梅时节本该是阴雨绵绵,现在却天气晴好,使得诗人心情也为之一爽。‎ ‎(4)第二句诗写的是什么?‎ 这句诗写的是出行路线,诗人乘船去游山去了,“泛尽”了舟,到了小溪的尽头,又换走山路——三衢山中之小道,其乐无穷,其雅无穷,其趣无穷。一个“却”字道出了他高涨的游兴。‎ ‎3.接下来诗人又描写了什么?‎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绿阴:苍绿的树荫。‎ 不减:并没有少多少,差不多。‎ 黄鹂:黄莺。‎ ‎(1)了解诗中出现的事物。‎ 黄鹂又叫黄莺,羽色鲜黄、艳丽,鸣声悦耳动听。‎ ‎(2)这两句诗说的是什么意思呢?‎ 绿色的树阴还和来时的路上差不多,此时又在山林中增添了几声黄莺的叫声。‎ ‎(3)这两句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4)“来时路”“添得”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来时路”将此行悄然过渡到归程,“添得”二字则暗示出兴致犹浓,故能注意到归途有黄鹂助兴,由此可见此作构思之机巧、剪裁之精当。‎ ‎4.全文释义:‎ 梅子黄时日日晴,—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和的好天气。‎ 初夏 梅子黄时 绿阴、黄鹂 品读诗句 了解诗词含义 理解诗句含义。‎ 体会诗句中所描写的景物及诗词在诗中的作用。‎ 了解全诗含义。‎ 小溪泛尽却山行。—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山路上苍翠的树,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 添得黄鹂四五声。—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 ‎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山行时的愉悦欢快的心情。诗人是通过景物描写和自己的活动来表现出这种心情的。‎ 三、拓展阅读 好诗佳句 苏秀道中 宋·曾几 ‎ 一夕骄阳转作霖,‎ 梦回凉冷润衣襟。 ‎ 不愁屋漏床床湿,‎ 且喜溪流岸岸深。‎ 四、拓展阅读 清明的心弦 ‎ ①我喜欢北方的初冬,我喜欢初冬到郊外,到公园去游玩。 ‎ ‎ ②地上的落叶还没有扫尽,枝上的树叶还没有落完,然而,大树已经摆脱了自己沉重的与快乐的负担。春天它急着发芽生长,夏天它急着去获取太阳的能量,而秋天,累累的果实把枝头压弯。果实是大地的骄傲、大树的安慰,却又何尝没有把大树压得直不起腰来呢? ‎ ‎ ③‎ 体会诗人情感。‎ 拓展学生知识面。‎ 锻炼学生阅读能力,拓展思维。‎ 潮水或者池水或者河水,凌晨时分也许会结一层薄冰,薄冰上有腾腾的雾气,雾气倒显得暖烘烘呢。然后,太阳出来了。有哪一个太阳比初冬的太阳更亲切、更妩媚、更贴心呢?雾气消散了,薄冰消融了,初冬的水面比秋水还要明澈怡远,不再有游艇扰乱这平静的水面了,也不再有那么多内行的与二把刀的垂钓下钩者的贪婪,连鱼也变得温和秀气了,它们沉静地栖息在水的深处。 ‎ ‎④地阔而又天高,所有的庄稼地都腾出来。大地吐出一口气,迎接自己的修整,迎接寒潮的删节。当然,还有瑟瑟的冬麦,农民正在浇过冬的“冻水”,水与铁锨戏弄着太阳。场上的粮食油料早 已拉运完毕,稀稀落落的几个人在整理谷草。在初冬,农民也变得从容。什么适时播种呀,龙口夺粮呀,颗粒归仓呀,那属于昨天,也属于明天。今天呢?只见个个笑脸,户户紫烟,炕头已经烧热,穿开裆裤的小孩子却宁愿呆在家门外边。 ‎ ‎⑤这时候到郊外、到公园、到田野去吧,游人与过客已经不那么拥挤。大地、花木、池塘和亭台也显得悠闲,她们已经没有义务为游人竭尽全力地显示她们的千姿百态。当她们完全放松了以后,也许会更朴素动人。而这时候的造访者,才是真正的知音。连冷食库里的啤酒与雪糕也不再被人排队急购,结束了她们大红大紫的俗气,庄重安然。 ‎ ‎⑥到郊外、到公园、到田野去吧,野鸽子在天空飞旋,野兔在草窠里奔跑。和它们一起告别盛夏和金秋;告别那喧闹的温暖,去迎接漫天晶莹的白雪,迎接那盏盏冰灯,迎接房间里跳动的炉火和火边的沉思絮语,迎接新年、迎接新的宏图大略。 ‎ ‎⑦初冬,拨响了那甜蜜而又清明的弦,我真喜欢。 ‎ ‎1. 本文作者描绘了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田野 、花木、亭台、野鸽、野兔等景物,写出了初冬的特有美。 ‎ ‎2. 本篇全文都是用衬托的手法描写景物,如在第②‎ 段中用春天“__________”,夏天“_____________”,秋天“_____________”来衬托大树在初冬时的宁静、从容、安详。 ‎ ‎3. 第④段中“适时播种”、“龙口夺粮”、“颗粒归仓”写的是春、夏、秋三个季节的情景,这些描写突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文章结尾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作者为什么喜欢初冬?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大树 水面 ‎ ‎2. 它急着发芽生长 它急着去获取太阳的能量 累累的果实把枝头压弯 ‎ ‎3. 在初冬农民也变得从容。 ‎ ‎4. 首尾呼应,突出中心。‎ ‎5. 因为初冬从容、宁静、安详,可以休整精神,为新的奋斗积蓄力量。‎ 五、课堂练习 ‎(一)下列红色字的读音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C)‎ ‎ A.曾几(zēng)   绿阴(lǜ)  ‎ ‎ B.梅子(méi)   小溪(xī)‎ ‎ C.泛尽(fàng)   不减(jiǎn)‎ (二) 把故事补充完整。‎ ‎ 梅子黄时日日晴,‎ ‎ 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 作业布置 ‎1、朗读课文,背诵古诗并默写。‎ ‎2、体会古诗中所表达的诗人情感。‎ 课堂小结 ‎ 《三衢道中》这是一首纪行诗,写诗人行于三衢道中的见闻感受。这首诗描述了初夏时宁静的景色和山行时诗人轻松愉快的心情。‎ 对本节课主要内容进行一个全面的总结,加深学生对于本节课的理解。‎ 板书 ‎ 1.古诗三首 ‎ 三衢道中 梅子黄时日日晴,—交代了季节和天气情况 小溪泛尽却山行。—交代了出行路线。‎ 绿阴不减来时路,—描写了归程的景色。‎ 添得黄鹂四五声。—侧面写出诗人游兴高涨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