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整理与提高(数学广场-周期问题)▏沪教版 (6)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整理与提高(数学广场-周期问题)▏沪教版 (6)

‎《数学广场--周期问题》教案 ‎ ‎ 教学内容:沪教课标版三年级上《周期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知道使用除法,利用余数进行推理方法的便捷,掌握利用余数进行推理的方法。‎ 方法与过程:‎ ‎1、体会画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情感态度与价值:‎ ‎1、经历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让学生用除法计算的策略解决这类排列问题。‎ 教学难点:计算策略中,确定几个物体为一组,怎样根据余数来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领,谈话导入 ‎1、计数比赛 男生:378412659028‎ 女生:328328328328‎ ‎3秒钟,比一比谁最先记下这组数据,男生女生分别汇报 找规律观察数据特点,归纳小结,女生的数据按规律排列的,好记忆 ‎〖设计意图〗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游戏中让学生发现规律,在比赛中有学习的欲望。‎ ‎2、举例 师:小朋友知道生活中按规律重复的现象吗?‎ 一年四季,红绿灯,昼夜交替,星期几,十二生肖等 小结: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每个星期都是按照规律依次重复出现,周而复始。‎ 像这样:按照一定的规律,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周期现象”‎ ‎〖设计意图〗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在生活中寻找数学规律,将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出示课题:周期问题 二、动手操作,感知周期(有序排列)‎ ‎(1)●△○△●△○△●△○△……‎ ‎(2)2,0,1,9,2,0,1,9,2,0,1,9……‎ ‎(3)明天会更好明天会更好明天会更好……‎ ‎(4)CABDECABDECABDE……‎ 师:这四个排列有什么规律?周期是多少?‎ 小结板书: “每几个一组”、“ 依次重复出现”‎ ‎〖设计意图〗让学生分别汇报出每个排列的规律,找出每个排列的周期,然讨论出这四个排列的共同特点,即是周期问题的特点。‎ 三、自主探究,体会规律 ‎1.出示:‎ ‎(一)第14个气球什么颜色?‎ ‎⑴:圈一圈 ‎ ‎⑵:涂一涂 ‎(3):列式计算 ‎14÷3=4(组)……2(个)(板书) ‎ 讨论:算式中的“14”、“3”、“4”、“2”分别表示什么?‎ 师:那么这2个它是在第几组第几个?‎ ‎〖设计意图〗(1)(2)两种方法借助活动卡完成,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最后让学生对比发现列式计算简洁便利,从而知道数学解题思维方法多,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解题。‎ (二) 第84个气球什么颜色?‎ 直接列式计算:84÷3=28(组)(板书)‎ 师:对比上述解决问题的方法,发现他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同桌讨论交流,指名汇报。‎ ‎〖设计意图〗对比分析讨论,得出共同点是:用除法解决周期问题;不同点是第一个问题列式有余数,第二个没有余数。教师追问学生在这两种不同情况下是如何判断出气球的颜色的?余数是几就是周期里的第几个;没有余数就是周期里的最后一个。对比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快的理解知识。‎ ‎2·变式训练 ‎〖设计意图〗除了让学生会判断出某个序号的图形,还要学生学会某个排列中某个图形一共有多少个?在教学过程中先出示问题“23个气球里一共有多少个绿色?”引发学生思考,要解决这个问题,先要判断出第23个气球的颜色?进一步巩固勇除法解决周期问题。‎ 四、综合练习,运用规律 ‎1、李叔叔喜欢钓鱼,可是他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假如5月1日李叔叔在打鱼,那5月31日他在干什么呢?这个月他一共钓鱼多少天?‎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数学源于生活,也应该用于生活。先让学生判断是否是周期问题,该如何解决?用前面所学的方法解决这个生活问题。最后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进行情感升华,让学生知道学习上要注意劳逸结合,合理用脑,用恒心和毅力坚持学习。‎ 五、全课小结 ‎1、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本节课的尾声劳逸结合,在轻柔的音乐旋律中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收获,并汇报交流。‎ 六、板书设计:‎ 周期问题 每几个为一组 ‎ ‎ ‎ ‎ ‎ 应用 除法 解决 周期问题 ‎ 依次重复出现 ‎ 总数÷周期=组数 ……余数 ‎ ‎14÷3=4(组)……2(个) 绿色 余数是几就是周期里的第几个 ‎ ‎84÷3=28(组) 黄色 没有余数就是周期里最后一个 ‎ ‎ ‎〖设计意图〗简洁的板书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一目了然,对本节课的重难点清晰明了,从而让学生加强对本课知识的理解。‎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