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三位数加减法(不连续进位、退位)的笔算练习》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三位数加减法(不连续进位、退位)的笔算练习》

三位数加减法(不连续进位、退位)的笔算练习 教学内容: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信息窗三 55-57页 第6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三位数加减法(不连续进位、退位)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正确地用竖式进行计算。‎ ‎2.引导学生经历整理、反思、应用的学习过程,查漏补缺,完善知识结构,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初步学会合作、交流、表达,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熟练三位数加减法(不连续进位、退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 教学过程:‎ 一、问题回顾,再现新知 ‎1、师生谈话,揭示课题:昨天小蜜蜂收获很大,采了好多蜜,同学们也和蜜蜂一样在数学课上学到了许多知识,不但解决了许多问题,还学习了三位数加减法(不连续进位、退位)的计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 ‎2、课件出示情境图,老师提问,学生列式。‎ ‎592 518‎ ‎+ 384 —227‎ ‎———— ————‎ 谈话: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思考:‎ 三位数加法怎样计算?‎ 我们需要注意些什么?‎ 三位数减法我们需要注意什么?‎ 观察算式,总结方法:‎ ‎(1)独立回顾、整理。‎ 提醒学生在回顾整理时可用文字描述,也可复述计算过程,以帮助他们有序地回顾计算方法。‎ ‎(2)小组交流。‎ 把你的整理结果说给小组的伙伴们听一听,有不正确的地方相互纠正,有想不到的地方相互提醒、补充,最终要形成小组一致意见。‎ ‎(3)全班汇报交流。‎ ‎①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加起。‎ ‎③哪一位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 ‎④如果是减法,本位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作10,和本位数加在一起再减 根据学生的总结老师适时点评,总结:‎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加得的和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 特别强调:计算时不要忘了加进上来的数。‎ ‎3.这节课,我们就来运用这些知识进行练习。教师板书:三位数加减法(不连续进位、退位)练习。‎ ‎【设计意图】结合本节课所需要解决的练习题,来引导孩子回顾三位数加减法(不连续进位、退位)的笔算方法与注意事项,既回顾了旧知、再现了新知,又提高了本节课的课堂效率与容量。‎ 二、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一)基本练习,巩固新知。‎ ‎1、火眼金睛辨对错 温馨提示:‎ ‎(1)仔细观察,独立辨析。仔细观察每个算式,独立辨析它的对与错。错的,找出错因。如有困难,可寻求老师或同伴的帮助。‎ ‎(2)集体反馈,重点交流。指生汇报判断情况,并说出错误原因。‎ 错因预设:‎ 第1题:错在没有向百位进1。‎ 第2题:错在十位的9被借1后没有减少。‎ 第3题:错在相同数位上的数没对齐。‎ ‎(3)知错就改,正确计算。把上面的错题重新计算,改正过来。(同位互查)‎ 评价小结:同学们不仅有一双善于观察的慧眼,还有一个聪颖睿智的大脑。今后计算时,可不要出现上面类似的错误哟!‎ 师:以后做这样的的笔算,你们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生:满十向前一位进一,相同数位要对对齐,不够减时退1来10。‎ ‎【设计意图】这道题展示出了学生最容易犯的三个错误:忘记加进位1,忘记减被借走的1,相同数位未对齐。将这道题放在分层练习的第一题是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醒孩子们在后边的练习中加以避免,也能够提高课堂效率。‎ ‎2、自主练习第2题 分析:本题是利用计数器练习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题目,达到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算理、掌握算法的目的。‎ 温馨提示:‎ ‎(1)练习时要让学生充分利用计数器,进行加或减,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实际操作与理解算理、算法紧密结合起来。‎ ‎(2)如果出现了连续进位的加法或连续退位的减法,可以让学生提前试一试,看能不能算出来。‎ ‎【设计意图】练习从易到难,使学生的学习建立在积极、自信、自主探索的基础上,使学习的更多过程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样学生获得知识才具有价值、才会使学生终身受用。 ‎ ‎(二)综合练习,应用新知 ‎1、自主练习第3题 温馨提示:‎ ‎(1)练习时先引导学生弄清图意提出问题,独立解决问题。‎ ‎(2)交流时,注意让学生说说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及计算的方法。‎ ‎(3)适时渗透保护环境的教育。‎ ‎2、自主练习第5题 这是一道基础的应用题,在解决第(1)题时,重点引导学生交流“少多少”是道减法应用题,要列对算式,然后判断是否需要退位,再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计算,关注竖式计算时的注意事项。‎ ‎229-148=81(人)‎ 第(2)题可以小组间互动进行,一个小组提出问题,另一个小组解决为题。‎ ‎【设计意图】遵循数学学以致用的原则,引导学生初步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巩固所学知识,并加深对“退位”减法的巩固与应用。‎ ‎(三)拓展练习,发展新知。‎ ‎1、自主练习第8题 温馨提示:‎ ‎(1)分析、审题:‎ ①仔细观察,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 ②要解决“二年级和三年级一共捐了多少本?”需要用到哪些信息?‎ ③怎样如何解决?(先同学分析,老师适时进行补充。)学生可能想出多种思路和计算方法,如竖式计算或者估算,只要能合理解决问题,都要给予肯定和鼓励。‎ ‎(2)解决问题:‎ ①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②班内交流,找出错因。‎ ‎2、自主练习第10题 这是一道通过分析统计图所呈现的数据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题目。练习时要注重让学生读懂题意,将数据信息进行归纳后,再进行解答。‎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354只 ‎345只 ‎405只 ‎461只 第(1)题:354-345=9(只)‎ 第(2)题:405-345=60(只),引导学生理解增加就是“多”。‎ 第(3)题组内进行。‎ 重点引导:‎ ①竖式的规范性,说出退位的计算过程。‎ ②借助此题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引导学生观察统计图,说说长臂猴数量的变化总趋势,体会统计的作用。‎ ③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设计意图】这道题是通过分析统计图所呈现的数据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稍有难度,因此放在拓展练习这个环节,在巩固应用的同时,发展、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观念,体会统计的作用,培养环保意识。‎ 三、梳理总结,提升认知。‎ ‎1.全课总结。‎ 过渡语:相信通过今天的整理复习,你们一定收获了很多知识,说说看你都有哪些收获?‎ 预设:我能快速的计算带进位的三位数加法了。‎ 预设:我掌握了三位数退位减法了。 ‎ 预设:我会用三位数加减法来解决实际的问题了。‎ 小结:我们通过复习进一步巩固了不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的加减法的算法,计算时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进位、退位时相应数位的变化。课后请大家留意一下可以用不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的加减法来解决我们生活中的哪些事情,感受生活中的数学。‎ 板书设计 ‎ ‎ ‎ 设计说明:‎ ‎1.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熟练三位数加减法(不连续进位、退位)的计算方法重点,针对练习课课堂教学的特点,在教学设计和课堂上我做到以下几点:‎ ‎(1)从复习入手,突破难点 本课先复习三位数加减法(不连续进位、退位)计算方法,然后总结计算时应当注意的问题,突破学习的难点。‎ ‎(2)通过不同题型的练习,不仅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又提高了学习兴趣,同时照顾到不同类型的学生,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课堂上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了解加法的含义。‎ ‎(3)数学课堂突显数学味。本节课无论是刚开始的梳理回顾,还是后面的应用提升,都能体现计算的学习来源于生活中的问题解决,同时计算又反过来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睛发现生活中有哪些事例可以用算式来表示,这是一个反数学化的过程,对于数学的本质感受,唤起学生对数学的遐想。‎ ‎2.使用建议。‎ 会听、会说、会想是新课标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基本要求,这对于二年级的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课堂上在注重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时候,也要注意引领,有效控制课堂教学。‎ ‎3.需要破解问题:‎ 由于计算教学相对枯燥、乏味,计算的练习形式有待进一步探索、实践、研究,从而更好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