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设计-第8单元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教材分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设计-第8单元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教材分析

第八单元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 教材分析 在前几册教科书里,结合“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两个领域的知识教学, 学生经常进行比较、分类、计数等学习活动,经常通过画图、操作等活动来解决 问题,积累了一些数学活动经验,为学习统计的知识与方法作了必要的准备。 数学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的统计教学提出三点要求:① 能根据给定的标准 或者自己选定的标准,对事物或数据进行分类,感受分类与分类标准的关系。② 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了解调查、测量等收集数据的简单方法,并能 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③ 通过对数据的 简单分析,体会运用数据进行表达与交流的作用,感受数据蕴涵信息。本单元的 主要内容与要求是:教学一些简单而常用的统计方法,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适当 的标准,选用适宜的方式进行简单的分类调查,收集并随时记录、整理信息,用 自己能够使用的方式呈现得到的数据;初步利用数据进行描述、交流,体会数据 能够反映或说明情况,体验统计活动能够获得需要的数据,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 种有效方法。 全单元编排两道例题,组织学生开展统计活动。具体安排如下:例题教学内 容练习编排例 1 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分类整理教材呈现的情境图里的信息,用 自己的方法记录信息,获得数据,在交流中回答问题。例 2 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小组内分类调查,及时记录信息、获得数据,并通过分析数据,回答问题。练 习十 运用两道例题里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为解决简单的问题而开展统计活动, 初步积累统计活动经验,感受统计的现实意义。本单元教学内容的设计,基于统 计教学观念的变化。过去很长一段时期里,小学数学着重制作统计图、表的教学。 因为那个时期,统计图表确实是数据的主要载体,而且统计图表的制作大量地依 靠手工劳动,这必然导致统计教学以教会学生看懂图表、制作图表为主要内容和 重要任务。随着人类社会向信息化快速发展,以及计算机技术的普及,数据逐渐 成为统计的核心。人们的统计活动围绕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分析与利用而展开, 信息呈现方式的多样化和计算机代替手工,精致地做出各种各样的统计图表,促 使统计教学重心发生转移。 本单元教学内容的设计,还基于统计教学的开放性。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 中,“统计与概率”可以作为一个领域,但决不是完全独立、与其他数学内容相 割裂的。尤其是一些统计活动,它们和其他领域的学习活动也是相通的。正如统 计需要分类、比较、计数,而这些活动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领域的教 学中早已应用。所以,统计的教学资源是十分丰富的,大量的统计活动也是学生 曾经经历过的,是他们能够想到、能够实施的活动,未必都需要“新授”。 本单元编排的两个例题是有层次的。从数据信息的来源看,例 1 的数据存在 于教材的情境图里,是已经确定的,学生可以从教科书里获取;例 2 的数据存在 于学生身上,是不确定的,需要通过调查才能获取。从记录信息的方法看,例 1 的分类简单,符号也简单;例 2 则比较多样,分的类多,记录方式多,可用的符 号也多。从回答问题看,例 1 只要说出数据就够了,例 2 还要对数据做些简单分 析才能说清楚。 1. 把学生带进熟悉的情境,鼓励他们提出问题,指导学生合理分类,放手 让他们独立进行统计活动,经历统计全过程。 例 1 是小学数学第一道教学统计的例题。教材适当把起点放低一些,便于全 体学生都进入统计学习。例题呈现一幅校园情境图,里面有学生、有教师;有人 在看书、有人在下棋、有人在做游戏。教材安排以下步骤进行教学。 (1)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发统计动机。 人们为什么统计?是为了解决问题。统计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统计 活动应该由问题引发。 例 1 在学生初步看过情境图,浅层次了解图画内容以后,问他们“你还想知 道些什么?”鼓励学生就情境图里的事情,继续提出一些问题。从大的方面说, 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是数学课程的教育目标之一,数学教学应 该这样做。从小的方面说,学生产生进一步了解图画内容的愿望,才会开展统计 活动,学习统计知识。 情境图里的内容比较丰富,学生能提出的问题也多。经过交流,大致可以归 纳成两种:一种是关于校园活动的问题,即有哪些活动?各有几人参加?哪种活 动的人数最多……另一种是关于校园里有哪些人的问题,即有几位教师?几名学 生?教师和学生相差几人……为了回答这些问题,学生需要进一步观察情境图, 仔细收集其中的信息,统计活动由此而引发。 (2) 指导学生合理分类,设想如何在情境图里收集信息。 “分类”是最基本、最常用的统计方法,稍复杂些的统计,都需要分类。所 谓“分类”,是把一个整体,按某一种确定的标准,分成若干部分。分类以后, 就能对各个部分分别进行细致、深入的研究,从而实现对整体的全面把握。 学生在学习其他数学知识时,早已进行过分类活动。他们对分类不是很陌生, 而且能够进行简单的分类。所以,教材问学生“要弄清这些问题,可以先把图中 的人分类整理,你打算怎样分类?”以此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让他们自己分类。 怎样分类?一要符合所解决的问题,二是有明确且不变的标准,三要不遗漏、 不重复地涵盖所有对象。为了知道参加各项校园活动的人数,应该按活动的形式 分类。情境图里有看书、下棋、做游戏这三项活动,就应该把校园里的教师和学 生按参加的活动分成三类。为了知道教师、学生各有多少人,就应该把校园里的 人物按教师和学生分成两类。 (3) 放手让学生独立进行收集、整理数据的活动,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式 记录和呈现数据。 每一名学生为解决一个问题,选择一种标准进行分类,并表示出分类的结果, 与同伴交流记录的形式和得到的数据。 上面的教学,已经从情境图里提出了两类不同的问题,教材接着要求学生解 决其中的一个问题。这是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安排。如果让每人都解决两个问题, 两种分类很可能相互干扰,导致分类混乱,信息重复或遗漏,数据错误。教学时 应该帮助学生确定自己想要解决的问题,并把握住相应的分类。 分类整理得到的信息,需要及时记录。学生作记录应该做到两点:一是分类 记,既然是分成两类或三类进行统计的,那么就要分两类或三类记录。二是利用 符号记录,即用一个符号表示一个人。至于用什么符号,不必统一规定。一个圆 圈、一个方块、一个“ ”等都可以。 在学生作记录前,应该提醒他们“分几类记录”“用什么符号记录”。有了思 想准备,记录才不会混乱。 在学生记录以后,应交流各种记录,在突出“分类记录”“用符号记录”的 同时,交流所用符号的多样性,以发扬个性、激发兴趣。 (4) 利用数据回答问题,实现统计的目的。 围绕情境图的内容所提出的问题,都与数据有关,都需要用数据回答。学生 通过分类统计,获得了有关的数据,教材要求他们“根据分类的结果,回答同学 们提出的问题”。 教学时应该引领学生感悟如下三点:第一,提出的问题是通过统计解决的, 所以说,统计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第二,数据能够说明问题,不同的数据能 说明不同的问题,不同的问题需要用不同的数据来回答。第三,利用统计得到的 数据,还能产生新的数据。例如,从老师 3 人、学生 12 人,可以想到一共 15 人, 学生比老师多 9 人。从 5 人看书、4 人下棋、6 人做游戏,可以知道做游戏的比 下棋的多 2 人,做游戏和下棋一共 10 人…… (5) 回顾分类整理的过程,获得对统计活动的体会。 数据虽然回答了问题,但统计教学还没有结束。因为统计教学的目的不仅在 于问题的答案,更是通过问题解决让学生开展统计活动,逐步学会统计,掌握一 些常用的统计方法,以及对统计产生积极的情感态度,愿意参与统计活动,增强 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学生对统计的情感体验,是无法从外部输入的,只能发自个体内部,而且各 个人的体验不会完全相同。回顾所进行的统计活动,反思其做法、效果、要领以 及收获与教训,是获得体验、积累经验的重要渠道。 例题把“回顾分类整理的过程”作为一个教学环节,让学生谈体会,激发积 极情感,积累有效经验。教学时不能向学生“索要”体会,而应该引导他们产生 并总结体会。例如,在情境图里提出并解决了哪些问题?这些问题是怎样解决 的?两个问题各分成几类统计的?不同分类得到的数据怎样?对分类还有什么 想法?……学生围绕这些话题展开议论,说出来的就是他们的体会。 (6) “想想做做”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配合例 1 的“想想做做”编排 3 道练习题,教学要求比例题更加高些,主要 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每一道题都要求每一名学生用不同标准进行分类活动,获得不同的数 据。例 1 提出不同问题,选择不同标准对校园里的信息进行分类统计,获得了较 多的数据,比较深入、全面地了解情境图中的教师和学生的校园活动。但是,每 一名学生只为解决一个问题,按一个确定的标准进行分类统计,获得一个问题的 有关数据。而另一个问题以及按另一个分类标准进行的统计,只是在交流中有所 了解。学生只能初步感受分类标准影响分类方法和分类结果。事实上,这部分内 容还要求学生按不同标准分类统计,要让每一名学生都在亲身实践中体会分类标 准与结果的相关性。即:相同的分类标准,获得相同的数据,能解决相同的问题; 不同的分类标准,得到不同的数据,能回答不同的问题。 为了防止两种分类的相互干扰,教学时要提醒学生先按一种标准进行分类统 计,把得到的数据表示出来;再按另一种标准进行分类统计,并表示出得到的数 据。 第二,要求学生自己确定分类的标准。例 1 的两种分类标准是学生集体讨论 决定的,“想想做做”第 1 题的两种分类是题目规定的,但第 2、3 题只是提出“按 不同标准分一分”,至于按什么标准,要学生自主确定。 第 2 题呈现的邮票,面值不同,根据面值可以按 80 分、100 分、200 分三类 统计;图画的内容不同,根据图案可以按人物、器皿、建筑、花卉分四类统计。 学生还可能想到别的分类标准,只要能做到不遗漏、不重复,都可以采用。 第 3 题按不同标准把小组里的同学分一分,比例题和前面两道习题更加开 放。学生会想到一些分类标准,如按性别分类、按年龄分类、按爱好分类……他 们通过这些分类统计,能够了解到一些原来并不知道的情况,这就是统计活动的 价值。 第三,统计结果的呈现多样化。例 1 的数据,是学生回答问题时说出来的。 “想想做做”第 1 题的数据,填写在教材的表格里。第 2、3 题的数据,则要学 生想办法表示。他们可以采用表格形式,也可以采用其它形式,如××有多少、 ××有多少……逐点陈述等。 2. 通过调查获得数据,通过分析利用数据。 例 2 在例 1 的基础上教学。一方面像例 1 那样仍然按不同标准分类统计,另 一方面要通过调查获得信息,还要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想到并不回答更多的 问题。 (1) 统计的内容具有现实意义,数据具有随机性。 许多幼儿园和小学都有为儿童检查龋齿,进行牙齿健康教育的制度。所以, 很多学生都知道“蛀牙”,也知道自己有没有蛀牙,有几颗蛀牙。例 2 问学生“你 有蛀牙吗?有几颗?其他同学呢?”与之相配合的插图,创设了学生交流蛀牙情 况的情境,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产生相互交流、了解他人蛀牙情况的愿望。 学生中,各人的牙齿健康情况不同。有人无蛀牙、有人有蛀牙;有人的蛀牙 颗数少,有人的蛀牙颗数多。交流的都是真实情况,交流之前并不知道别人的蛀 牙颗数,交流之后才相互有所了解。数据的真实性和随机性,体现出统计活动的 价值,对学生具有教育意义。 (2)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调查,了解每个同学的蛀牙情况,分类统计,自主 记录信息、整理数据。 例 2 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学生通过调查获得数据。调查是收集数据的一种重要 方式,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会调查。教材落实课程标准的精神,有计划地安 排学生在小组内、班级里、学校中开展调查活动,逐步学会调查。这是学生第一 次调查,在小组内了解各人的蛀牙颗数,难度不大,学生应该能够进行。 调查得到的信息应该及时记录,避免遗失或弄错。例题没有规定记录的形式, 也没有告诉学生怎样记录,让他们自己想办法,并相互交流记录的形式以及结果。 教材呈现的几种记录是学生中最可能出现的,“辣椒”“蘑菇”两卡通都是依照调 查的次序逐一记录,“萝卜”“番茄”两卡通都是分类记录。其实,“辣椒”“蘑菇” 在整理信息时仍然要分类,才能得到数据。所以,组织学生交流记录形式与结果, 要突出分类统计,即按蛀牙 0 颗、1 颗、2 颗……分别记录,能顺利得到需要的 数据。“萝卜”采用画“ ”记录,每一个“ ”表示 1 人,统计人数要一个一 个地数。“番茄”采用画“正”字记录,每一笔表示 1 人,统计人数可以五个五 个地数。显然,画“正”字记录比用其他符号记录更加方便。教学时,应该让学 生体会画“正”字记录的优点,鼓励学生像这样记录信息。 (3) 用简单表格呈现数据,并根据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 教材给出两张表格让学生填写,一张按蛀牙 0 颗、1 颗、2 颗、2 颗以上等 四类进行填写,另一张按没有蛀牙和有蛀牙两类进行填写。无论填写哪一张表格, 都需要把收集到的数据再次整理。例如,把有 3 颗、4 颗……蛀牙的人数相加, 得到蛀牙 2 颗以上的人数;把有 1 颗、2 颗……蛀牙的人数相加,得到有蛀牙的 人数。这些整理并不难,却能从调查得到的信息中获得了新的数据。 学生获得的数据丰富了,他们能够提出和回答的问题就多了,对小组内同学 的蛀牙情况的了解也就深入了。对此,教材提出两点要求。一是根据分类的结果 回答问题:“小组同学中,是有蛀牙的人多,还是没有蛀牙的人多?”“有蛀牙的 同学中,几颗蛀牙的人数最多?”二是自己提出问题,与同学交流,一起回答。 学生联系数的大小比较、数的加减计算,会提出许多问题,产生更多数据,并找 到答案。像这样利用数据提出和回答问题,就是简单的数据分析活动。统计的价 值就在于数据分析活动之中,就在于利用数据帮助人们清楚地了解事实,便于人 们交流想法,有助于人们作出判断、选择、决策。 (4) 回顾统计活动过程,积累经验、体会。 例题的最后,要求学生回想开展了哪些统计活动,是怎样进行的,说说自己 的体会。他们可以说的内容有很多,只要是自己经历过的、感受到的都可以说出 来和同学分享。教学时,要在学生广泛交流的基础上,突出这道例题里的新内容, 帮助学生关注新方法,积累新经验。例如,在小组内逐个询问同学的蛀牙情况, 通过调查能够得到数据;应该一边调查一边作好记录,分类记录比较清楚,用画 “正”字的方法记录人数比较方便…… (5) 精心设计“想想做做”和练习十,进一步提高学生开展简单统计活动 的能力。 “想想做做”和练习十共编排六道题,与两道例题相比,有以下新的内容。 ① 记录数据、呈现数据的形式更多。 “想想做做”第 1 题在小方格里涂颜色表示各门课每周的节数。每个小方格 表示 1 节课,某门学科每周有几节课,就涂几个方格。这也是表示数据的一种方 式,既能体现出收集记录数据的过程,也是统计结果的呈现方式。 从例题到“想想做做”,有画符号记录数据,有写“正”字记录数据,有填 表格表示数据,还有涂方格表示数据等,表示数据的形式多样、活泼。学生不仅 从中学到了表示数据的方式方法,还能享受统计活动中的快乐。 ② 让学生利用统计解决自己的问题。 例 1 统计校园里的教师、学生以及他们进行的各种活动;例 2 统计小组内所 有同学的蛀牙情况。“想想做做”里,统计自己班级每星期各门学科的上课节数; 与同桌两人做“石头、剪刀、布”游戏的输赢次数;自己和小组同学最喜欢吃的 水果。练习十里,统计动物运动会场景中的体育项目和参加比赛的各种动物的数 量,统计小组内同学最喜欢的体育活动项目。可以说,教材安排的统计都是学生 自己的事情。让学生利用统计解决自己的事情,有利于他们体验统计的现实意义, 感受统计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 ③ 收集数据的渠道更多、更宽。数据是统计活动的核心,统计活动应围绕 数据而展开。数据要靠自己收集整理,收集数据的方式方法是多样的,受实际问 题及其现实条件的影响而决定。询问同学(简单的调查)可以得到数据,如你喜 欢吃什么水果?喜欢参加哪项体育活动?进行实验(游戏)可以得到数据,如两 人玩“石头、剪刀、布”游戏里的输赢次数是数据,用筷子 3 分钟夹玻璃球的个 数是数据。查找材料也可以得到数据,如在课程表上找每一门学科每周的上课节 数等。统计教学必须让学生学会在各种情况中收集数据。 综合与实践【了解你的好朋友】 这是一次以统计为主体的综合与实践活动,引导学生通过统计获得对好朋友 的更多了解。教材把整个活动按四个栏目设计,引导学生有序地进行统计活动。 第一个栏目是“了解什么”,即确定这次统计的目的和任务。 我们知道,人们之所以进行统计,往往是要了解某个对象或解决某个问题, 明确想了解些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才会进行相应的统计活动。反之,如果不 想了解什么,也没有问题需要解决,就不会进行统计。因此,教材先问“哪些同 学是你的好朋友?”引导学生说出几名自己的好朋友,把目光聚焦于这几名好朋 友的身上。接着问“你已经知道好朋友的哪些情况”,“还想知道些什么?”,引 导学生说出还想了解的情况,从而确定这次统计的目的与任务。 为了启发学生寻找统计的内容,教材呈现一幅交流的场景,里面有人想了解 好朋友的生日,有人想知道好朋友的年龄与身高,有人想知道好朋友最喜欢什么 颜色,有人想知道好朋友会不会打乒乓球。这个场景在告诉学生,好朋友的许多 方面都可以了解。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进入这样的情境,提出自己想了解好朋友的 什么情况,可以提出与情境图里相同的内容,也可以提出不同内容。 第二个栏目是“实际调查”,即收集好朋友的有关信息。具体些说,包括“确 定调查项目”“逐一询问了解情况”“随时记录得到的信息”等活动。 确定调查项目。在上一个项目里,学生提出了许多可以统计的内容,低年级 儿童有相当突出的“从众”心理和“不稳定”特征,往往因别人在调查什么,也 去调查同样的内容,偏离自己原定的统计目的。因此,教材要学生先填写一张调 查内容表,确定调查哪几名好朋友以及调查些什么。其中已经有“会不会打乒乓 球”和“最喜欢的颜色”两项调查内容,学生还可以自行选择两项内容,并填入 表格。带着这张表格去调查,就不会受到别人的干扰了。 逐一询问了解情况。如何调查?其中有技术和技巧。教学时不必直接告诉学 生如何去做,但应该让他们先想一想可以怎样调查。例如,按照表格里的好朋友 姓名,一个人一个人地调查;对每一个好朋友要一项一项地询问。又如,课上可 以调查班内的好朋友,不在本班的好朋友可以课后调查……这些事前的思想准备 貌似小事,却是良好习惯的培养,是调查技术技巧的教学,能够保障调查活动有 条不紊地进行。 随时记录得到的信息。这次调查涉及的项目较多,得到的信息也多,必须及 时记录,以免遗失和弄错。调查表为记录信息提供了方便,应该先想一想怎样记 录,用文字记录还是用符号记录?哪些用符号记录比较好,哪些用文字记录比较 好?如果用符号记录,打算使用什么符号?如果用文字记录,有不会写的字吗? 这些都是教学时应该提醒和帮助学生的地方。 第三个栏目是“分类整理”,即把写在调查表里的信息按项目逐项整理,得 出数据。 调查表里记载了每一个好朋友的每一项情况,但反映不出这些好朋友的整体 情况。分类整理的目的在于,按项目分析这些好朋友的整体情况。每一个项目的 分析都可以按“分类—归类—计数”的程序进行。 分类:根据每一个项目的信息确定类别。例如,喜欢的颜色,好朋友们喜欢 的颜色一共有几种,就分成几类;好朋友们会不会打乒乓球,只有会或不会两种 情况,就分成两类;好朋友们的年龄一共有几个不同岁数,就分成几类……分类 应该让学生自主进行。教学时只要提醒他们,每一个项目都要适当地分类。 归类:把调查表里的每一个信息都归入有关的类别中去。归类是容易出现错 误的环节,应该指导学生想一想,按项目整理好还是按人整理好?虽然不两种整 理都能进行,但一般按项目整理比较方便。例如,先整理会不会打乒乓球,得出 会打的有几人,不会打的有几人,是会的人多还是不会的人多。再把各个好朋友 喜欢的颜色分类整理,得出喜欢某种颜色的有几人,喜欢哪种颜色的人比较多。 然后逐项整理其他项目的信息,得出有关的数据。 计数:分别得出每个项目每类的人数,并根据数据作出简单分析。上面的“归 类”里已经涉及了“计数”。 第四个栏目是“回顾反思”,即总结这次统计活动的收获。 学生的收获主要是三方面的:一是知道了好朋友的许多情况,这些情况原来 并不清楚,通过这次统计对好朋友有了更多的了解。二是对统计的体验,统计是 了解情况、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应用。三是统计方法和 技术的使用,如,怎样调查,怎样记录信息,怎样分类整理,怎样分析数据,怎 样用数据回答问题……都是应该积累的数学活动经验。 回顾反思的主体是学生,但教师要组织、引导学生回顾反思,要帮助他们进 行适当的归纳。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