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18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年级数学教案《进一步认识平均分》说课稿
进一步认识平均分 教学内容: 森林聚会—进一步认识平均分( 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信息窗1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操作,在“分一分”的活动中,经历探究不同分法的过程感受平均分的意义,初步建构平均分的语言模型,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2.掌握平均分的方法,能把实物按要求进行平均分。 3.在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语言表达能力,逐步养成有序观察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并会运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建构平均分的语言模型。 教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圆片、猴子图片、兔子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复习旧知。 (1)谈话:上节课,我们在帮熊猫分竹笋的过程中,认识了“平均分”。小猫和小猪也想把食物平均分。大家看,哪种分法是平均分?(课件出示题目) (2)学生判断,重点让学生说清是平均分的理由和不是平均分的原因。 (3)小结:每份分得同样多,是平均分。 2.情境导入。 谈话:上节课我们帮熊猫平均分了竹笋,小猴和小兔也想平均分食物,我们去帮帮它们吧!课件出示情境图。 二、动手操作,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一)平均分成几份 1.梳理信息,提出问题。 (1)谈话:小猴最心急啦,它们要把这12个桃子平均分,帮帮它们吧!12个桃子,要平均分给几只小猴?(板书:平均分给3只小猴) (2)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板书:每只小猴分几个桃子?) (3)信息和问题连读。(有12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几个桃子?) 2.操作学具,体验平均分。 (1)谈话:该怎么分呢?先想一想,然后和同桌交流一下。 (2)数出12个圆片,在小猴卡片上分一分。 3.展示交流,理解平均分。 谈话: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分的? 预设一:1个1个分。 质疑追问: (1)他们是1个1个分的,第一只小猴给了1个,后面的小猴也都给了( )个?为什么?(每只猴子分到的一样多) (2)分完两轮了,每只猴子分到几个桃子?每份分得一样多吗?是平均分吗? (3)还要接着分吗?为什么? 小结: (1)教师用笔圈出每只小猴下面的4个圆片。提问:12个桃子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几个? (2)课件演示1个1个分的过程,再次理解。 预设二:2个2个分。 质疑追问: (1)12个圆片给每只猴子分2个,每份分得(同样多),是平均分吗? (2)剩下的还能2个2个分吗? 小结:我们把12个圆片平均分成了几份?(师生一起数:1份、2份、3份),每份都是几? 预设三:3个3个分。 质疑追问:每只小猴先分3个桃子,剩下的还能3个3个分吗?该怎么分? 小结:我们把12平均分成了几份?(师生一起数:1份、2份、3份),每份都是几? 预设四:4个4个分。 质疑:12里面有3个几? 小结:把12平均分成了几份?(师生一起数:1份、2份、3份),每份都是几? 4.对比总结,深化平均分。 同学们1个1个分、2个2个分、3个3个分、4个4个分,虽然分法不同,但都是把12平均分成3份,每份都是4。分的结果一样,都是平均分。 (二)每几个分一份 1.梳理信息,提出问题。 (1)谈话:一向文静的小兔子也着急了,它们想怎么分呢?(课件出示信息:有16个萝卜,每只小兔分4个。) (2)提出问题:可以分给几只小兔? (3)信息和问题连读。 2.动手实践,体验另一种平均分。 (1)谈话:这次该怎么分呢?先想一想,再数出16个圆片,分一分。 (2)学生独立动手分一分。 3.展示交流,梳理分法。 (1)学生展示分法。 质疑追问:这4个圆片分给谁?为什么这4个圆片要分给一只兔子? (2)抽出分法。 一次拿出4个圆片分给一只小兔,再拿出4个分给第二只小兔,再拿出4个分给第三只小兔,剩下的4个又可以分给一只小兔。这样分给了4只小兔。(教师每次圈出4个圆片,分别指向4只小兔) (3)小结提升: 16个圆片,每4个分一份,分成了几份?(师生一起数:1份、2份、3份、4份)这种分法是不是平均分?为什么? 三、 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1.回顾分圆片的过程。 (1)把12平均分成3份,(板书: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分4个。 (2)把16每4个分一份,(板书:每几个分一份),能分4份。 2.总结:像这样平均分成几份和每几个分一份,每份都分得同样多,都是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四、 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 分一分,填一填。 (1)学生看图理解题意,说一说,是把几平均分成几份? (2)独立填一填。 (3)班内汇报交流。重点说清每个题中是把几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几个? 2.圈一圈,填一填。 (1)学生独立思考、明确题意。说一说每“2块装一盒”是什么意思?(每2块分一份) (2)独立填一填。 (3)班内汇报交流。重点说清每个题中是把几每几个分一份,能分几份? 3.分橡皮。 (1)学生独立思考、明确题意后独立解答。 (2)班内交流。重点交流引导学生理清:第1小题是把16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2;第2小题是把16,每4个一份分,可以分成4份。 (3)对比两小题,谈异同。(无论平均分成几份还是每几个分一份,每份分得的一样多,都是平均分。) 课堂总结: 1. 这节课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 2. 师小结:这节课我们进一步认识了平均分,每份分得同样多是平均分。 板书设计: 进一步认识平均分 1.有12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小猴, 2.有16个萝卜,每只小兔分4个, 每只小猴分几个?(4个) 可以分给几只小兔?(4只) 像这样平均分成几份和每几个分一份,每份分得一样多,都是平均分。 设计说明: 1.本节课的亮点: (1)数形结合变抽象为具体。整节课学生置身于森林聚会的情境中,摆圆片、放兔子以及有效的课件演示,让抽象的知识变为实实在在的画面和图形帮助学生理解,降低了知识的难度。 (2)关注分的全过程。关注学生的不同分法:1个1个分、2个2个分、3个3个分、4个4个分,每种分法都给学生充分的交流空间,并借助课件帮助学生理解、对比、发现。对于每一种分法,都设计质疑追问的问题,引领全体学生都跟交流者一起进入有序思维状态,理解每种分法的目的:时刻保证平均。 (3)重视操作。创设多种操作情境,通过想一想、摆一摆、圈一圈、说一说等活动,使学生在反复动手操作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2.困惑: 《平均分》分为两个课时,在设计教学活动中如何合理划分知识点?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