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

5 两位数加一位数 第 1 课时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法  教学内容 教材第 44~45 页,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法。  教学提示 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算法,本节课在此基础,学 习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 题。  教学目标 1.能准确的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分解及竖式写法 4.体验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 重点、难点 重点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法 难点 1、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法 2、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分解及竖式 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小棒。 学生准备:练习本,小棒。 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情境图导入新课: 师:多媒体播放动画:小兔和妈妈采蘑菇,小兔釆了 4 个,妈妈 釆了 23 个,他们一共釆了多少个? 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法算一算? 生:用加法 师:说说你的想法?怎样列式呢? 生:小组合作交流怎样列式。 设计意图:从故事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渴望解决问题 的愿望。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 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借此了解学生对两位数加减整 十数的掌握程度以便合理的组织教学。 二、探究新知 1、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师:用小兔釆蘑菇的个数加上妈妈釆蘑菇的个数就是他们一共采 蘑菇的个数,应该用加法计算。 师板书:23+4 师:我们探究一下 23+4 这个算式应该怎样计算呢? 方法一:先算 3 根加 4 根等于 7 根,再算 20 加 7 等于 27。 ⑴学生用小棒自己摆一摆 ⑵板书分解算式:23+4=27 20 3 7 引导学生认识到:23 加 4,等于 27。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分解算式学会两位数加一位数分解的计算 方法,理解 23 加 4 等于 27 的计算原理。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自己动手摆一摆,教师讲解等方式引 导学生探究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方法二、计数器计算 教师演示计数器的计算过程:23 颗珠子再个位上加 4 颗珠子共 有 27 颗珠子。 方法三,竖式算法 教师板书 2 3 + 4 2 7 教师边演示竖式写法,边提示学生注意:笔算加法,要相同数位 对齐,从个位加起。 三、巩固新知 教材 45 页,练一练。 1、43+5= 52+7= 5+34= 2、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主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算式 3、全班交流(重点交流算法) 四、达标反馈 1、练一练 2 2 + 5 7 + 4 2 2、 42+6= 77+2= 32+4= 53+3= 53+6= 76+3= 3、一本新华字典 11 元,一支铅笔 3 元,买一本新华字典和一支铅笔 一共花多少元? 引导学生用竖式或分解的方式正确计算 答案:1、 2 2 + 5 2 7 7 + 4 2 4 9 2、48、79、36、56、59、79 3、11+3=14(元) 或 1 1 + 3 1 4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分解和竖 式算法,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请记录下来和同学老师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熟练掌握了两位数加一位 数的不进位的竖式列法,对我们今后的计算有了很大的帮助。 六、布置作业 1、口算 43+4= 76+3= 84+3= 92+4= 82+5= 74+3= 53+6= 76+3= 2、用竖式计算 76+3= 45+3= 3、笔算加法要(),从()加起。 4、计算 54+4 时,先计算()加(),等于(),再算()加() 得() 5、7 个十 4 个一加 5 个一等于() 6、8 个十 3 个一加 5 个一等于() 7、每一本故事书要 23 元,买一个练习本要 5 元,一共需要多少 元钱? 8、图书馆有 62 本童话故事,又买来 5 本,现在有多少本童话故 事? 答案:1、47、79、87、96、87、77、59、79 2、 7 6 + 3 7 9 4 5 + 3 4 8 3、相同数为对齐 个位 4、4 4 8 8 50 58 5、79 6、88 7、23+5=28(元) 8、62+5=67(本)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 1、板书分解算式: 23+4=27 20 3 7 把 23 分解成 20 和 3,先算 3 加 4 等于 7 根,再算 20 加 7 等 于 27。 2、 2 2 + 5 2 7 笔算加法,要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教学资料包 教学资源 1、计算 24 加 5 时,可以用分解方式计算,例如:先将()分解为 ()和(),再用()加()等于(),最后用()加()得()。也 可以用竖式计算,要(),从()加起。 2、一个文具盒是 26 元,一个练习本是 3 元,用 30 元买两样东西够 吗? 3、王婆婆卖水果,有苹果 43 个,梨子比苹果多 5 个,苹果和梨子一 共有多少个? 答案:1、24 20 4 4 5 9 9 20 29 相同数位 对齐 个位 2、26+3=29(元)29<30 答:够 3、43+5=48(个) 教学链接 数学资源如何用好小学数学情境图 小学数学最吸引学生的是一幅幅色彩鲜艳的情境图,同时为我们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熟悉的情境进行数学探究,从而感受数学知识的含 义,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但不能合理 利用情境图辅助教学,根本调动不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引发不了学生 的数学思考,使情境题图失去应有的数学价值,课堂也失去应有的数 学味。如何有效地用好情境图呢?我认真地认识和审视教材中的情境 图,同时反思自己的实践教学。我认为要用好情境图,用心地领会情 境图的内涵,在此基础上进行灵活地使用,才能真正发挥情境图的最 大价值,使它真正有效地服务于我们的课堂教学。 要用好主题图, 教师不仅要正确认识情境图,领会它的内涵,也要考虑怎样灵活使用, 才能达到优化情境图,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在 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下面几点有效的做法。 1. 合理把握情境图的呈现方式 “情境图”蕴含的数学理 念,并不仅仅在于“情境图”的表现形式,更在于情景的呈现过程。 教材情境图作为一个包含丰富的数学信息场景,教师的呈现方式对 “情境图”的教育教学价值的体现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在课堂教学 中,情境图的呈现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 分层展示。 挖掘出情境图中的隐含数学问题是数学学习 的关键,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如果将学生一下子置于非常复杂的 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会让他们东拉一句西扯一句,无所适从。 教 师可以按各个场景分批出示,每出示一个场景,引导学生收集信息,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由于老师的合理安排,主题图 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学生的探索过程提供思维表象,激励学生 探究的热情,促使学生生活经验不断数学化。 (2) 变静态为动态过程。 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是新 课标中的基本理念之一,教材中的“情境图”表现在课本上都是静止 的,在教学中,我们通过处理,使原本静态的情境图变成了动态过程 式的演示,在紧紧把握学生思维的前提下,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 题、进而解决问题。 2.拓展情境图的多样使用 不能单纯认为情境图的功能只用 来创设情境,引入课题,结果学生仅仅是开头几分钟在情境中学习, 剩余的时间就脱离情境图学习单纯的数学知识,这不但让学生一下子 觉得没了兴趣,还对教学资源造成极大的浪费。 新教材的使用拓宽了我们的教学视野,为我们在教学中有效落实 课标理念提供了载体,不仅承载着知识,更渗透着数学思想方法。因 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一定要理性地看待情境图,并深入地领会情 境图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对情境图进行灵活地、创造地使用,这样才 能充分发挥情境图的最大价值,使我们的课堂真正实现为学生发展服 务的目标。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