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17 发布 |
- 37.5 KB |
- 4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5单元教案等
左右 教学内容: 左右。(教材第 66~67 页) 教学目标: 1. 通过有趣的活动,领会“左右”的意义。 2. 能用语言描述物体的“左右”位置关系。 3. 能在实际的情境中,初步体会“左右”位置的相对性。 重点难点: 重点:能确定物体“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 表达。 难点:体会左和右的相对性,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按一定顺 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在上课前的休息时间里,教师用录音机播放儿歌“让我们荡起双 桨”。上课铃响,录音机关,师生问好。 师:刚才播放的是什么歌曲? 生:让我们荡起双桨。 师:同学们喜欢听吗? 生:(愉快地)喜欢! 师:喜欢听的同学请举手。举好,别放下,能不能说说你举的是哪只 手? 生 1:我举的是右手。 生 2:我举的是右手。 师:另一只手是哪只呢? 生:左手。 师:每个同学对你的同桌说一说,哪只是右手?哪只是左手? (学生争先恐后地说给同桌听) 师:今天,我们要来认识“左右”。(板书课题:左 右) “左”字和“右”字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用红粉笔描出不一样的地方。 设计意图:情境引入,生动活泼,从学生课堂上经常发生的动作 ——举手出发,直奔主题,有效地组织课堂,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 点,课始就洋溢着轻松、愉快、活泼的气氛。 二、探究新知: (一)联系自身,体验左右。 1. 摸一摸。 师:左手和右手是一对好朋友,团结起来力量特别大。在我们的身 体中,除了左手和右手是一左一右的外,还有什么是一左一右的? 生 1:脚。 师:哪只是左脚?哪只是右脚? 生 1:这只是左脚,这只是右脚。(边摸边说) 师:对!左手和左脚是在同一边的,右手和右脚是在同一边的。来, 同学们一起摸一摸,边摸边说,左脚、右脚…… 生 2:还有左耳和右耳。 生 3:还有左眼和右眼。 生 4:还有左肩和右肩。 …… (学生每说一种,教师都引导全体学生用手摸一摸。) 2. 动作游戏。 师:下面我们来活动活动自己的双手。老师喊口令,你们做动作。 (学生十分高兴) 起立! 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 用你的左手摸左耳,用你的右手摸右耳, 用你的左手摸右耳,用你的右手摸左耳。 用你的左手拍左肩,用你的右手拍右肩, 用你的左手拍右肩,用你的右手拍左肩。 用你的左手拍左腿,用你的右手拍右腿, 用你的左手拍右腿,用你的右手拍左腿。 设计意图:爱玩、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通过游戏活动的形式,让学 生充分体验自身的左和右。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学生学得有趣、 学得愉快、学得轻松,让他们感觉到数学并不陌生。这样的活动,让学 生充分体验自身的左右,从而理解左右的位置关系,同时也让学生亲自 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感受到自己身体上也有数学。 (二)实际操作,探索新知。 1. 摆一摆。 师:游戏做完了,现在我们要开始摆文具了。同桌互相合作,听清楚 老师说的话。 请你在桌上放一块橡皮; 在橡皮的左边摆一支铅笔; 在橡皮的右边摆一个铅笔盒; 在铅笔盒的左边,橡皮的右边摆一把尺子; X k B 1 . c o m 在铅笔盒的右边摆一个卷笔刀。 学生摆好后,教师用小黑板出示正确的排列顺序,学生检查自己的 排列。 2. 数一数。 师:从左数橡皮是第几个?从右数橡皮是第几个? 生:从左数橡皮是第二个,从右数橡皮是第四个。 师:为什么橡皮一会儿排第二?一会儿又排第四? 生:因为反了一下。 师:什么东西反了?能讲得更清楚一些吗? 生:数的顺序反了,开始是从左数,后来是从右数。 师小结:也就是说,同样一个物体,从左数和从右数,排的顺序就可 能不一样。 3. 说一说。 师:现在我们来玩一个对口令的游戏,哪个同学愿意和老师对口令? 其他同学当裁判。 (学生纷纷举手) 师:同学们都知道文具的左边是什么,右边是什么。那你能不能说 说自己的左边是谁?右边是谁呢? (提问两个学生,然后让每个人说给自己的同桌听。) 设计意图:通过“摆一摆”“数一数”“说一说”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知 识形成的全过程,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体 现“让学生动手实践”这种重要的数学学习方式。 (三)体验左右的相对性。 1. 想一想。 师:同学们愿不愿帮老师一个忙?老师举的是哪只手?(教师举右 手) 生 1:是右手。 生 2:不对,老师举的是左手。 师:有的同学说左手,有的同学说右手,老师举的到底是哪一只手 呢? (学生七嘴八舌,有的说左手,有的说右手。) 师:同组的同学讨论一下,交流一下意见。 (小组讨论交流) 汇报结果。 生 1:我们组认为老师举的是右手,因为刚才老师是用这只手写粉 笔字的。 师:不错,你们观察得真仔细,老师确实是用这只手写字。 生 2:老师,你举的是右手,因为你转过身去,就和我们一样了。 师:你真了不起!发现了这个大秘密。新 课 标 第 一 网 (师转身验证) 体验:同桌中左边的同学向右转,右边的同学向左转,同时举右手。 师小结:如果面对着面,你的左手就会对着同桌的右手,你的右手 就会对着同桌的左手。 设计意图:教师巧妙地用设疑的方法让学生判断教师举的是左手 还是右手,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积极主动 地思考,亲身经历“猜测—验证—数学解释”的过程,从而发现方向不同, 左右也不同。 2. 小游戏。 师:老师和你面对面站着,老师举右手,你也举右手,老师举左手,你 也举左手,看谁举得又对又快。 (学生十分投入地做游戏) 设计意图:教师适时、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表演、验证,让 学生去感悟、去体验、去认知,较好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最后的 小游戏旨在培养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进 一步明确了“方向不同,左右也不同”,同时使学生真正地体会到了数学 就在身边,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3. 爬楼梯。 师:上楼梯时我们要靠哪边走? 生:右边。 师:下楼梯时我们又要靠哪边走? 生 1:左边。 生 2:不对,应该靠右边走。 师:教学楼中间有一个楼梯,同学们想不想去走一走? (全体学生进行室外活动:走上楼梯,又走下楼梯。下楼梯时,教师又 提醒:下楼梯时你靠哪边走。) (回到教室) 师:现在同学们明白下楼梯时靠哪边走了吗? 生:(齐声)右边! 师:为什么上、下楼梯都靠右边走呢? 生:如果不这样走,上、下楼梯的人就会相撞。 师:对!特别是下楼做课间操时,楼梯比较拥挤,如果相撞就会发生 危险。我们平时上学应该靠哪边走?放学呢? 设计意图:组织学生到课堂外参加实践活动——走楼梯,进一步体 验左和右的相对性,并训练了学生左右的方向感,及认识到了其在生活 中的应用,还指导了日常生活中应遵守的文明规则。学生兴趣盎然。 三、总结提升: 今天我们一起上了一节愉快的课。在我们的生活中,认识“左右” 给我们许多帮助,就让我们在生活中去体会吧! 课后反思: 1. 整节课洋溢着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上课前播放节奏轻快活泼的儿歌,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投入学习活 动;另一方面,通过“喜欢听的请举手”“你举的是哪一只手”两句话很随 意地使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下进入教学情境,从而营造愉快的学习氛 围。每个环节的设计都富有情趣。这些生动有趣的活动使学生体会到 了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 留给学生广阔的思考与交流的空间。http ://ww w.xk b1.com 本节课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努力使学生自己发现解 决问题的方法。例如,我举起右手,让学生说一说我举的是哪只手,有的 学生说左手,有的说右手,这时我并没有立刻下结论,而是让学生自己 去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老师刚才用这只手写粉笔字”“老师转过身 去,就和我们一样了”,在思考与交流中,学生体验到了左和右的相对性, 同时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3. 为学生提供在实践中探索的机会。 当学生对“下楼梯时是靠左走还是靠右走”发生争议时,我组织学 生进行了室外活动——爬楼梯,可以起到突破教学难点的作用。又如, 我让学生用橡皮、尺子、小刀等学习用具“摆一摆”,然后我问“从左(右) 数橡皮是第几个”(数一数),“尺子的左(右)边是什么”(说一说),这些数 学活动使学生获得直接的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左右的意义,在理 解的基础上掌握左右的位置关系。 教室 教学内容: 教室。(教材第 68~69 页) 教学目标: 1. 通过熟悉的生活情境,进一步体会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 关系。 2. 综合应用所学的前后、上下、左右的知识描述物体的位置关 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重点难点: 重难点:使学生体验位置与顺序,能用语言准确地表达物体的位置 与顺序。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介绍教室 (一)创设情境。 师:(课件出示教室)这是哪儿? 生:教室。 师:我们每天都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中学习,一定对教室很熟悉, 今天淘气也来到了我们的教室和我们一起学习,谁愿意给淘气介绍一 下我们的教室? (二)介绍教室。 1. 学生介绍教室中有什么物品。 2. 这样介绍淘气只知道我们的教室中有什么东西,你能用我们所 学过知识来介绍吗? 3. 谁愿意到前面给淘气和全班同学介绍一下。 4. 刚才两位同学介绍的一样吗?为什么? 5. 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根据自己本班教室布置的情况发 言,学生说得有道理,教师就应给予肯定。) 6. 小结:你们面对面坐着,因为方向是相对的,所以在叙述中前、 后、左、右的位置也就正好相反。 我们请淘气坐到第一排从右数第三个位子,大家找一找这个位子 在哪,请他入座。鼓掌欢迎。 现在大家再一起找一找第二排从左数第二个同学是谁? 生:小兰。 师:不错,你们很聪明! 师:(出示课件电视柜)请同学们猜一猜,老师说的是什么?这个物品 在电视的下面,在地球仪的左边? 生:我知道了,是花。 师:说说看为什么? 师:电视的下面有书、花和地球仪,可是在地球仪的左边只有花,所 以是花。 设计意图:根据小学生对“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感兴趣的特点, 我使用了课件,做到了图文并茂。 二、活动二:游戏 1.师:同学们,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来做游戏吗? 生:愿意! 师:老师说,你们摆。(由慢到快) 同学们准备好尺子、铅笔盒、橡皮、数学书。大家按老师的要求 排放好各种物品,比一比谁摆得又快又好。把铅笔盒放在课桌的最前 边,数学书放在文具盒的右边,数学书的上面放一把尺子,尺子又要在 橡皮的下面。 (学生摆好后,同桌互相检查,指名个别学生说说自己摆放的情况。) 2. 看卡片,指方向。 学生看卡片做动作。(卡片为前、后、上、下、左、右、空白 7 张,学生看到卡片后将手指指向相应的位置,速度由慢到快。) 3. 听口令,反指方向。 规则:手指指向与老师的口令相反的位置。 4. 和老师一起做。(健康歌)(节选) 小朋友们 来来来 跟爷爷做个运动 左三圈 右三圈 脖子扭扭 屁股扭扭 早睡早起 咱们来做运动 抖抖手啊 抖抖脚啊 勤做深呼吸 学爷爷唱唱跳跳 你才不会老 笑眯眯 笑眯眯 做人客气 快乐容易 爷爷说的容易 早上起床哈啾哈啾 不要乱吃零食 多喝开水咕噜咕噜 我比谁更有活力 饭前记得洗手 饭后记得漱口漱口 健康的人快乐多 设计意图:根据小学生爱玩、好胜、好动的特点设计游戏,激发了 学生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亲身体验、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发生和发展的数学知识,使 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从而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 系。 三、活动三:介绍自己的房间 1. 教室是同学们共同的家,每天同学们都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 物品按一定的顺序摆放好,使我们的教室更整洁、更美观。那么谁愿 意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家呢?介绍的时候,要说说你家里的物品是怎 样摆放的,同学们可以想象一下他家是什么样的。 (同桌互相介绍情况后让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描述自己家里物品的 位置) 2. 指名给全班同学介绍自己房间物品所摆放的位置。 设计意图:进行品德教育,劳动最光荣,更体现了数学的生活化原 则。 四、总结提升: 同学们,通过对教室这一真实情境的具体描述,对前后、左右、上 下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而且还能进行有条理的表达。希望同学们继续 努力。 课后反思: 本节课是在前面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础上进行的一节综 合性活动课。 1. 根据学生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的特点,教师安排一系列 的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感知前后、左右等方位,体会到生 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经验,表述自己的想法,逐步培养口语交际 能力。 2. 体现生活数学化。通过让学生找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养成注 意观察、善于思考的习惯,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 3. 组织的活动体现不同层次,给学生提供很多表达交流的机会, 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苏步青的故事 苏步青 1902 年 9 月出生在浙江省平阳县的一个山村里。虽然家境清贫,可 他父母省吃俭用,拼死拼活也要供他上学。他在读初中时,对数学并不感兴趣, 觉得数学太简单,一学就懂。可是,后来的一堂数学课影响了他一生的道路。 那是苏步青上初三时,他就读浙江省六十中来了一位刚从东京留学归来的教 数学课的杨老师。第一堂课杨老师没有讲数学,而是讲故事。他说:“当今世界, 弱肉强食,世界列强依仗船坚炮利,都想蚕食瓜分中国。中华亡国灭种的危险迫 在眉睫,振兴科学,发展实业,救亡图存,在此一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有责任。”他旁征博引,讲述了数学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 的巨大作用。这堂课的最后一句话是:“为了救亡图存,必须振兴科学。数学是 科学的开路先锋,为了发展科学,必须学好数学。”苏步青一生不知听过多少堂 课,但这一堂课使他终身难忘。 17 岁时,苏步青赴日留学,并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在 那里他如饥似渴地学习着。为国争光的信念驱使苏步青较早地进入了数学的研究 领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写了 30 多篇论文,在微分几何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 成果,并于 1931 年获得理学博士学位。获得博士之前,苏步青已在日本帝国大 学数学系当讲师,正当日本一个大学准备聘他去任待遇优厚的副教授时,苏步青 却决定回国,回到抚育他成长的祖任教。回到浙大任教授的苏步青,生活十分艰 苦。面对困境,苏步青的回答是“吃苦算得了什么,我甘心情愿,因为我选择了 一条正确的道路,这是一条爱国的光明之路啊!” 这就是老一辈数学家那颗爱国的赤子之心。 孙悟空大战牛魔王 唐僧与悟空等师徒四人上西天取经,晓行夜宿,行至火焰山,山口热浪滚 滚,无法通过。悟空从土地爷那里得知,只有铁扇公主的芭蕉扇,方能扇灭烈火。 悟空费尽心机,好不容易借得芭蕉扇,又被铁扇公主的丈夫牛魔王骗去。于是悟 空与牛魔王展开了一场大战。 牛魔王不是孙悟空的对手,力倦神疲,败阵而逃。可是,牛魔王不简单, 他会变。他见悟空紧紧追赶,便随身变成一只白鹤,腾空飞去。悟空一见,立刻 变成一只丹凤,紧追上去。牛魔王一想:凤是百鸟之王,我这只白鹤那里斗得过 这个丹凤?!他无可奈何,只好飞下山崖,变作一只香獐,装着悠闲的样子,在崖 前吃草。悟空心里想:好牛精,你休想混过我老孙的火眼金睛!他马上变作一只 饿虎,猛扑过去。牛魔王心慌,赶快变了个狮子,来擒拿饿虎。悟空看得分明, 就地一滚,变成一只巨象,撒开长鼻,去卷那头狮子。牛魔王拿出绝招,现出原 形,原来是一头大白牛。这白牛两角坚似铁塔,身高八千余丈,力大无穷。他对 悟空说:“你还能把我怎样?” 只见悟空弯腰躬身,大喝一声“长”!立即身高 万丈,手持大铁棒朝牛魔王打去。牛魔王见势不妙,只好复了本象相,急忙逃去。 孙悟空与牛魔王杀得惊天动地,惊动了天上的众神,前来帮助围困牛魔 王。牛魔王困兽犹斗,又变成一头大白牛,用铁角猛顶托塔天王,被哪吒用火轮 烧得大声吼叫,最后被天王用照妖镜照定,动弹不得,只得连声求饶,献出芭蕉 扇,扇灭火焰山烈火,唐僧四人翻越山岭,继续往西天取经。 田忌赛马 战国时期,齐威王与大将田忌赛马,齐威王和田忌各有三匹好马:上马,中 马与下马。比赛分三次进行,每次赛马以千金作赌。由于两者的马力相差无几, 而齐威王的马分别比田忌的相应等级的马要好,所以一般人都以为田忌必输无 疑。 但是田忌采纳了门客孙膑(着名军事家)的意见,用下马对齐威王的上马, 用上马对齐威王的中马,用中马对齐威王的下马,结果田忌以 2 比 1 胜齐威王而 得千金。 周测培优卷 6 一、我会填。(每空 3 分,共 57 分) 1.数字娃娃。 (1)从前数,数字娃娃 9 排在数字娃娃中的第( ),它前面有 ( )个数字娃娃。 (2)从前数,数字娃娃 3 排在数字娃娃 5 的 ( )面,它后面有( )个数字娃娃。 2.文明的小朋友们。 一共有( )个人在排队。 3.有序的车辆。 (1)从右数,①号车排第( ),排第 4 的是( )号车。 (2)③号车的前面是( )号车,后面是( )号车。 (3)②号车在( )号车的前面,在( )号车的后面。 (4)⑥号车前面有( )辆车,后面有( )辆车。 4.和谐的居民楼。 (1) 住在 的( )面, 住在 的( )边, 住在 的( ) 面。 (2) 在房子的( )边。 二、我会按要求解决问题。(每题 12 分,共 24 分) 1.数星星。 (1)一共有( )颗星星,从右数, 是第( )颗。 (2)从左数,把第 7 颗星星涂上颜色;把右边的前 2 颗星星圈起来。 2.可爱的小动物们。 (1)在最前面的小动物下面画“ △ ”。 (2)在最后面的小动物下面画“○”。 (3) 在 的(前 后)面,在 的(前 后)面。(圈一圈) 三、生活小常识。(圈一圈)(第 3 题 7 分,其余每题 6 分,共 19 分) 1. 敬礼用(左 右)手。 2. 与别人握手用(左 右)手。 3. 上下楼梯靠右行。 (小兵 小月 小东)走错了。 答案 一、1.(1)4 3 (2)前 3 2.10 4 5 3.(1)5 ⑥ (2)② ⑥ (3)③ ⑤ (4)3 2 4.(1)上 右 上 (2)左 二、1.(1)10 8 (2) 【点拨】只给 1 颗星星涂颜色,而不是涂 7 颗。 2.(1) (2) (3) 三、1. 2. 3. 第四、五单元过关检测卷 一、圈一圈。(6 题 9 分,其余每题 3 分,共 24 分) 1.把蔬菜圈起来。 2.把水果圈起来。 3.把学习用品圈起来。 4.把玩具圈起来。 5.把每组中不同类的圈起来。 6. (1) 的右边是( )。 (2) 在 的(左 右)边。 (3) 的左边有(1 4 5)种水果。 二、辨一辨,在说得对的小动物右边的( )里画“√”。(每题 2 分, 共 8 分) 1. 2. 3. 4. 三、想一想,放哪里,连一连。(8 分) 四、填一填,圈一圈。(1 题 8 分,2 题 12 分,共 20 分) 1. (1)一共有( )只动物,从左数, 排第( )。 (2) 从左数排第( ),从右数排第( )。 (3)从右数的第 2 只动物是( )。 (4)小羊的左边有( )只动物,右边有( )只动物。 (5)把左边的 3 只动物圈起来。 2. (1) 在 的( )面, 在 的( )面。 (2) 在 的( )面, 在 的( )面。 (3)在最前面的是( ),在最后面的是( )。(把选出的动物圈起来) 五、解决问题。(1 题 10 分,2 题 12 分,3 题 18 分,共 40 分) 1.快乐的课外活动,分一分。 (1)按活动项目分一分,填一填。 活动项目 人数 (2)如果把这些同学分成两组,可以怎样分?填一填。 2.老鼠吃东西。 (1)从上往下数, 在第( )行,从左往右数, 在第( ) 格。 (2) 往右走( )格,就能吃到 。 (3) 先往左走( )格,再往下走( )格就能吃到 。 (4) 先往( )走( )格,再往( )走( )格就能吃到 。 3.把得数相同的算式涂上相同的颜色。 答案 一、1. 2. 3. 4. 5. 6.(1) (2) (3) 二、1.√ 3.√ 三、 四、1.(1)5 5 (2)2 4 (3)小兔 (4)1 3 (5)略 2.(1)下 上 (2)后 前 (3) 五、1.(1) (2) 2.(1)1 3 (2)2 (3)2 5 (4)下 1 左 1(或左 1 下 1) 3.略 第五单元跟踪检测卷 一、填一填,圈一圈。(第 4 题 6 分,其余每空 1 分,共 24 分) 1.熟悉的红绿灯。 (1)红灯在黄灯的( )面,绿灯在黄灯的( )面。 (2)最上面的灯是( )灯,最下面的灯是( )灯。 2.生活小常识。 写字用 汽车方向盘 上下楼梯靠 活动项目 跳绳 踢毽子 打羽毛球 打乒乓球 人数 6 3 2 4 性别 男生 女生 人数 6 9 ( )手。 在( )侧。 ( )边走。 3.赛场上的他们。 (1)小冬跑在最( )面,小利跑在最( )面。 (2)小冬在小青的( )面,小青在小利的( )面。 (3)小利的前面有( )和( )。 4. (1)一共有( )件物品。 (2) 的左边是( ),右边是( )。 (3) 的左边有( )件物品,右边有( )件物品。把 从右数第 4 件物品圈起来。 5.(1) 在 的( )面。 (2) 在 的( )面。 (3) 在 的( )面。 (4) 在 的( )边。 (5) 在 的( )边。 二、动物王国的位置关系。(圈一圈)(共 24 分) 1.散步的小动物们。(3 分) 2.狐狸和乌鸦的故事。(每题 3 分,共 9 分) (1)狐狸在乌鸦的(上 下)面。 (2)大树在狐狸的(前 后)面。 (3)狐狸想尽办法,终于让乌鸦嘴里的肉从(上 下)面掉下来了。 3.小动物们的运动会。(每题 4 分,共 12 分) (1) 在 的(前 后)面, 在 的(前 后)面。 (2)( )的后面是 。 (3)跑得最快的是( )。 三、我会分清左、右。(圈一圈)(每题 4 分,共 12 分) 1.(1)把从右数第 5 个小朋友圈起来。 (2)把从左数前 4 支铅笔圈起来。 2. 3. 男孩的(左 右)手握着女孩的(左 右)手。 四、我会做。(每题 10 分,共 30 分) 1. 2. 3.他们分别是谁?请写上名字。 (1)从左往右数,小花排第 1,小强排第 4。 (2)小丽在小文的右边。 五、按要求画一画。(10 分) 在 的上面画一个○,在 的下面画一个△,在 的 左边画一个□,在 的右边画一个◇,在△的右边画一个 。 答案 一、1.(1)上 下 (2)红 绿 2.右 左 右 3.(1)前 后 (2)前 前 (3)小青 小冬 4.(1)5 (2)尺子 小刀 (3)3 1 圈台灯 5.(1)上 (2)上 (3)下 (4)左 (5)右 二、1. 2. 3. 三、1.(1) (2) 2. 【点拨】如果看到图中人物的背影,那么与观察者的左右一致; 如果看到图中人物的正面或侧面,就想象“自己”是图中人物 来正确辨别“左、右”。 3. 四、1.3 2.7 3.小花 小丽 小文 小强 五、 狗不 理包子 人 们都知道天津名吃——狗不理包 子,我 来讲一讲他的来历吧。 “狗不理”创始于 1858 年。 清咸丰年间,河北武清县杨村有个年轻人叫高贵友,因其父四十得子,为求平安 养子,故取乳名“狗子”,期望他能像小狗一样好养活(按照北方习俗,此名饱 含着淳朴挚爱的亲情)。狗子十四岁来津学艺,在天津南运河边上的刘家蒸吃铺 做小伙计,狗子心灵手巧又勤学好问,加上师傅们的精心指点,高贵友做包子的 手艺不断长进,练就一手好活,很快就小有名气了。 由于高贵友手艺好,做事又十分认真,从不掺假,制作的包子口感柔软,鲜 香不腻,形似菊花,色香味形都独具特色,引得十里百里的人都来吃包子,生意 十分兴隆,名声很快就响了起来。由于来吃他包子的人越来越多,高贵友忙得顾 不上跟顾客说话,这样一来,吃包子的人都戏称他“狗子卖包子,不理人”。久 而久之,人们喊顺了嘴,都叫他“狗不理”,把他所经营的包子称作“狗不理包 子”,而原店铺字号却渐渐被人们淡忘了。 怎么样,明白了吧,只要多看书就能知道这些知识的。 前后 教学内容: 前后。(教材第 62~63 页) 教学目标: 1. 在对实际情境的观察中,认识物体“前后”的相对位置与顺序,初 步培养空间观念。 2. 能用语言表达实际情境中物体间的“前后”关系。 重点难点: 重点:会用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与顺序。 难点:学会前后位置的相对性。http ://ww w.xk b1.com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 生:喜欢。新|课 |标|第 | 一| 网 师:今天老师得到一个好消息,动物们正在开“森林运动会”,我们 一块儿去看看吧!(出示课件:森林运动会) 师:你们一边观察一边交流,画面上有些什么?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借助学生喜爱的“森林运动会”创 设故事情境,大大激发了学习兴趣,导入自然。 二、自主探究: 1. 创设情境。 学生先自己说,然后让同桌相互说说。 师:谁能把你看见的情境完整地说出来?先说给你的同桌听听。 2. 组织交流。 师:谁来说给大家听听? 生 1:瞧!跑道上的运动员在进行跑步比赛,小鹿跑在了最前面。 生 2:小兔在小鹿的后面,蜗牛在乌龟的后面。 师:哪位同学还能说出谁的后面是谁? 生:小兔的后面是乌龟…… 师:我们看小蜗牛现在虽然排在最后一个,可它还是怎么样? 生:一直在爬。 师:同学们要学习小蜗牛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学生赞同地点点 头) 设计意图:教师能把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有机地渗透在课堂教学中, 体现了情感与态度的培养,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精神品质。 师:现在我们从后往前观察,跑在小蜗牛前面的有谁? 生:乌龟、小兔、小松鼠、小鹿。 师:你们想不想扮演这几只动物?老师给同学们发头饰,请戴了头 饰的同学说说这只动物跑在谁的前面,又在谁的后面?谁在它的前面, 谁在它的后面? 生 1:(扮小兔)小松鼠在小兔的前面,它的前面是小鹿…… 生 2:(扮小鹿)小鹿跑在第一,它的后面有小松鼠、小兔、乌龟、蜗 牛。 设计意图:教师抓住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前后”进行教学,让学生从 图中发现问题,学习描述物体的位置与顺序,建立起扎实的前后位置概 念。 师:同学们,赛跑马上就要结束啦!猜一猜动物们继续跑下去,它们 前后的顺序有没有可能改变? 生 1:小松鼠可能会跑第一。 生 2:我猜小兔可能会跑到小松鼠的前面。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最后的结果,赶紧给你喜欢的动物加油吧! (屏幕出现:动物奔跑冲刺后,动物的前后顺序变了。) 师:赛场上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能说说它们现在的前后位置吗? 生:小松鼠落在小兔的后面、蜗牛爬到了乌龟的前面…… 师:你喜欢的动物它的前后位置变了吗?现在是怎样的?(学生自由 说) 设计意图:教师鼓励学生猜测比赛结果,达到了培养空间想象能 力、深化认识的目的,同时渗透了猜疑与验证的数学思想。 师:刚才我们说了很多前面和后面,这就是今天的新内容。(出示课 题:前 后) 师:下面,谁愿意把你座位前面、后面的同学介绍给大家? 师:你前面有几人?后面有几人? 师:再请大家向后转一下,看看现在坐在你前面、后面的又是谁,发 生了变化吗。 生:我前面原来有 2 个人,后面有 3 个人;转过身后,前面有 3 个人, 后面有 2 个人。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从学生身边找数学问题,通过指出座位前后 的同学加以体验,既便于教师组织和学生操作,又能让学生很好地体会 由于参照对象的不同,物体的前后位置具有相对性,这是本课的目标之 一。同时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我们一块儿来做做课间操吧。 拍拍前面同学的肩,握握后面同学的手,大家都是好朋友。3. 进一 步体会。 师:好,我们回到运动场上。大家看,赛车又开始啦!(出示森林运动 会赛车场景)认真观察,能不能把你看到的完整地说给大家听? 生:第一名是 2 号车,4 号车在 2 号车的后面、3 号车的前面。 师:谁能根据画面提一个问题?试一试。 生:3 号车在几号车的前面?4 号车的前面是几号车? 师:你很会动脑筋。现在请同桌合作,一人提问另一人回答。 设计意图:教师能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条件,使学生在观察、讲 述中进一步体会前后的意义,培养了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直观提问 能力。 三、总结提升: 师:今天的数学课感到有趣吗?在观察实际情境的过程中,你能认 识物体“前后”的相对位置吗?在实际情境中你会说物体间的“前后”关 系吗? 课后反思: 1. 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本课是 空间方位的概念教学,一年级小朋友在学前对此有些模糊认识,为抓住 学生的兴趣,教师借助“森林运动会”的场景贯穿整节课,充分调动了学 生的积极性。 2. 留给学生自由思考和表现自我的空间。教学中,教师给学生留 有较大的空间,让他们在观察、思考和交流的自主学习中建立“前后” 概念,亲身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集知识性、趣味性、活动 性于一体,体现了新课标转变学习方式的理念。 3. 在活动中培养能力、发展思维。 由于一年级学生还没有较系统的思维方式,教师很好地注意了对 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如有序观察、完整描述、猜测与验证等,使学生 从小建立起数学思想,学会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上下 教学内容: 上下。(教材第 64~65 页) 教学目标: 1. 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上下”的位置与顺序,进一步培养空间观 念。 2. 理解“上下”位置的相对性。 3. 能用语言表达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上下”位置关系。 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获得有关上下的体验及其相对 性,能用语言描述物体间的上下位置关系。 难点:体会在描述物体位置前,必须先确定参照物,从而体验上和 下的相对性。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今天天气晴朗,森林里特别热闹,原来今天是大树爷爷的生日,可 是小兔把请帖放到一个盒子里找不到了,你们愿意帮助它找到请帖 吗?(出示盒子) 师:那你们猜猜它在哪个盒子里?这可是一个神奇的盒子,只能打 开一次。不过有两条提示:①请帖在 1 号盒子的下面,它有可能在哪? ②请帖在 3 号盒子的上面,它在哪? 生:2 号盒子里。 师:你们是怎么猜出来的? 生:因为请帖在 1 号盒子下面,它有可能在 2 号、3 号盒子里;请帖 在 3 号盒子上面,它就只能在 2 号盒子里。 师:那我们来看有没有呢?(教师打开 2 号盒子拿出请帖)你们真能 干,都能当小警察了。刚才我们一起寻找请帖的过程就是确定物体位 置的过程。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上 下) 设计意图:由生动活泼的动脑筋故事引入并进行学习,激发学生的 好奇心,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兴致很浓。通过看、说、问,初步 掌握对“上下”相对位置的认识。 二、合作探究: 师:小兔子拿着请帖和小鸟最先到达大树爷爷的家,给大树爷爷庆 祝生日。 (一)出示小鸟和小兔子的情境图。 师:谁来说说小鸟和小兔子的上下位置? 学生可能出现的答案: 生 1:小鸟在上面,小兔子在下面。 生 2:小鸟在树上,小兔子在树下。 …… 师:不一会儿大树爷爷的好朋友——小松鼠(出示小松鼠图)也赶 来了。你能说说小松鼠在哪里吗? 学生可能出现的答案: 生 1:小松鼠在中间。 生 2:小松鼠在小兔子的上面。 生 3:小松鼠在小鸟的下面。 …… 师:老师想说,小松鼠在上面,你们觉得怎样? (这时需要给学生一点时间思考后,再指名学生交流。) 学生可能出现的答案: 生 1:我认为不正确,因为小松鼠是在中间。 生2:不够准确,因为小松鼠跟小兔子比,小松鼠是在小兔子的上面, 但是跟小鸟比,小松鼠是在小鸟的下面。 (只要学生说的有道理,都给予肯定。) 设计意图: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进一步认识、体验上和下的相对 性。 (二)操作体验、理解位置。 1. 游戏(找一找)。 师:我们班的小朋友学得多认真哪!能很快地说出小动物的位置。 老师看有些小朋友有点累了。现在,我们来活动活动一下双手,好吗? 请跟老师一起做:嘴巴、鼻子、眼睛、眼睛、嘴巴。(边说边用手指) 小朋友看看同桌的眼睛、鼻子和嘴巴,说一说它们谁在谁的上面, 谁在谁的下面。 设计意图:加深对“上下”相对位置关系的理解。 2. 我说你摆。 学生按照老师说的要求摆放数学书、铅笔盒、橡皮。摆好后用“上 下”进行描述。 3. 我摆你说。(同桌互相合作,一个摆一个说。) 师:按自己喜欢的方法摆好书、文具盒、橡皮的位置,然后请同桌 说。摆错了,帮助改正。 教师巡视。 设计意图:在摆玩具中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与人 合作的意识。 三、总结提升: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上下”的位置关系。能用自己的语言 说出小动物及其物体的“上下”位置关系,也体验到一个物体的上下位 置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这样“上下”位置关 系的例子,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让我们用眼睛去发现身边的数学吧! 课后反思: 1. 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由生动 活泼的动脑筋故事引入并进行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充分调动学生 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 学产生亲切感。 2. 通过玩具的摆放和找一找,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获取感性信 息,体验上下的相对性。在游戏中,加深对“上下”相对位置的认识,让学 生在合作中体验学习的快乐。通过游戏,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 活又还原于生活,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把评价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内容中,既是对学生的肯定,又是对 教学内容的拓展与延伸,还训练了学生的语言逻辑思维能力。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