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17 发布 |
- 37.5 KB |
- 14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5(全册)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第 1 单元长度单位 一、单元教材分析: 1、主要内容:统一长度单位;认识厘米,用厘米量;认识米,用米量;认识线段, 量画线段。 2、地位与作用:在学生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认识长 度单位,初步建立 1 厘米和 1 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认识线段。是学生进一步学习长 度单位、和几何初步知识的基础。 二、单元教学目标: 1、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 1 厘米、1 米的长度观念, 知道 1 米=100 厘米。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3、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4、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 用。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三、单元教学重点: 1、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 2、帮助学生形成厘米和米的正确表象,知道 1 米=100 厘米。 3、画和量线段的方法。 四、单元教学难点:正确的使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会用工具量和画线段。 五、单元教法设计: 1、通过创设情景,使学生体验到现有方法的局限性,从而产生一种创新工具的欲 望。统一长度单位,用不同的物品做计量单位去测量统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 过程。 2、按照儿童学习的特点,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通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厘米和米的正确表象。 3、使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体验、感受学习数学成功的体验,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 4、关于线段采取直接描述的方式,多补充线段的练习。 六、课时安排:4 课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第 1 课时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 作用。 2、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 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3、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观念,掌握用厘米量的方法。 教学难点:在建立 1 厘米长度观念的基础上,较正确、灵活的估测出较小物体的长 度。 教具准备:直尺、纸条、回形针、练习本、铅笔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1、感受长度这个量: (1)出示新铅笔、教师书写笔,比一比,谁长谁短? (2)提出新问题: 铅笔和教师书写笔到底有多长呢?这就要用长度来表示。(板书:长度) 2、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1)学生看图教师叙述: 很久很久以前,人们用身体的一部分来测量长度的。例如:用手臂、手指、鞋长、 步长等做工具来测量。 (2)分别演示:用手臂测黑板长,用手指测课桌面的长边,用步长测教室长。记下 结果。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3)学生同法操作,记下不同人测的结果。(数与单位齐全) (4)思维导向:同一个物体,为什么测得的长度数据不一样? (5)揭示矛盾问题:每个人所用的测量工具和单位都不一样,故量出的长度也不同。 (6)思维导向:要想准确地量出这些东西的长度,应该怎么办? 3、揭示课题,介绍测量的工具: (1)我们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经常用到的工具是尺子。尺子有很多种,课件简介。 请同学们拿出直尺。 (2)这就是我们学生常用的尺子,叫直尺。请你摸一摸,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3)学生观察后汇报,课件展示①:直尺放大图,使学生了解尺子的结构: 尺子上有很多密密麻麻的线,叫刻度线。 长些的线都对应着一个数字,从 0 到 20。还有两个字“厘米”,这就是我们今 天要认识的长度单位:厘米。(补充板书:单位。板书:厘米) 二、观察操作,探究新知。 1、认识 1 厘米,感受 1 厘米的长度。 (1)在直尺上找: ①你知道 1 厘米是多长吗?请你在直尺上找一找,并把它表示出来。 ②交流得出:在直尺上找到刻度“0”,从刻度 0 到刻度 1,这中间的长度就是 1 厘米。 ③问:除了刚才找出的这段是 1 厘米,你还能找到哪段是 1 厘米吗? ④提示思考后得出:直尺上从刻度 1 到刻度 2、从刻度 2 到刻度 3……都是 1 厘 米。 ⑤感受 1 厘米的长:用两个手指在尺子上比一比 1 厘米有多长,看着两指之间的 距离,把它记在脑子里。(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 1 厘米有多长) (2)在生活中找 1 厘米: 我们刚才在直尺上找到了 1 厘米,下面找一找,在我们身边还有那些物体的长度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大约是 1 厘米? 举例:拿出你的手指在直尺上量一量,看看你的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 1 厘米? 想一想:我们的作业本里哪种格子大约是 1 厘米宽? 2、认识几厘米,感受几厘米的长度。 (1)我们知道 1 厘米有多长,那 2 厘米、3 厘米……又是多长? (2)指导操作:用左手大拇指尖掐在直尺的 0 刻度线上,右手大拇指尖掐在 2 刻度 线上。 (3)两指尖之间是几厘米长?0 到 3 呢? (4)小结:(也就是说,从刻度“0”到几,就是几厘米。) (5)再操作:掐在 4 和 7 上,这之间是几厘米? 掐在 5 和 14 上,这之间又是几厘米? (6)小结:(末端数减始端数的得数就是几厘米。) (7)比划一下 10 厘米是多长?问:你的直尺是多少厘米长? 3、用厘米量。 (1)课件展示②测量纸条长的方法: 两对齐:直尺与长边对齐,不能斜着;0 刻度线与纸条左端对齐。 看刻度: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纸条就长几厘米。现在纸条的右端正好对着 “5”,说明纸条长 5 厘米。 (2)学生实测物体的长,并随机点名回答,防止单位说错。 板书数量与单位,介绍长度表示方法:几厘米,几㎝。 1 测量自己准备的纸条,看一看它们分别长多少厘米? 同桌互换纸条测量,两人结果一致? ②量一量你的新铅笔和用过的铅笔分别长多少厘米。 ③量一量练习本的长边多长。 ④量一量你的一拃:你的拇指和中指之间的距离是几厘米。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三、巩固练习。完成练习一的 1-2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和本领?(我们认识了厘米。学会了用尺子去测量物体 的长度。测量时要注意把尺子 0 刻度对准所量物体的左端,看右端对准尺子上的刻度 几,就是几厘米。) 五、课堂作业:练习册 六、板书设计: 一、长度单位 测量长度的工具:尺子(直尺、软尺、卷尺、皮尺等) 长度单位:厘米 cm 1 厘米 2 厘米 3 厘米 7 厘米 10 厘米 26 厘米 1cm 2cm 3cm 7cm 10cm 26cm 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第 2 课时认识米和用米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 1 米的长度观念,知道 1 米=100 厘 米。 2、会用米尺量较长物体的长度,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单位的工具进行测量。 3、在学习活动中,通过同学之间的合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米,并初步建立 1 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学会用米尺量较长物体的长度。 教具准备:米尺、软尺、卷尺、1 米长的绳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问:你的哪个手指的宽是 1 厘米。 2、学生操作:用直尺量一量数学课本的长边和短边各是多少厘米。 启发思考:长边不止 20 厘米长,该怎么量?(在 20 厘米处做记号,再接着量, 最后加起来) 交流测量的结果。 3、学生操作:用直尺量一量课桌的长是多少厘米,宽是多少厘米,并把结果告诉大 家。 4、请一名小朋友用直尺量黑板的长,再请他用米尺量。问:发现了什么? 说明:前面学习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量比较短的物体长度可以用厘米做单位。 5、揭题:如果要量黑板或操场的长用厘米做单位就不方便了,就要用比厘米大的长 度单位来量。今天我们就学习用米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 (板书课题:认识米和用米量。) 二、探究实践,体验活动。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1、认识米尺,感受 1 米的长度。 (1)感知 1 米的实际长度。 ①出示米尺,告诉学生:它的长度是 1 米,也可表示为 1m。 ②课件展示③:米尺放大图,感受米尺的结构。 米尺的一面上有厘米刻度线,对应的数字是从 0 到 100,有 100 厘米,也就是 1 米。 米尺的另一面也有刻度线,这面是寸和尺为单位的,我们以后学,现在不管它。 ③学生操作:拿出准备好的 1 米长的绳子,把它拉直。仔细看一看,再闭眼想一 想,1 米有多长? ④学生操作:两人一组,用米尺或 1 米绳子比一比两臂张开长,看从左手指尖到 右边哪里是 1 米。 ⑤学生操作:两人一组,用米尺或 1 米绳子比一比身高,看从脚底到胸前哪里是 1 米。 ⑥学生操作:用 1 米绳子比一比,课桌面长边有 1 米长吗? ⑦看一看,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 1 米。 (2)感知几米的长度: ①学生操作:两人一组,用米尺,量出 1 米、2 米、3 米的长度给大家看。 ②学生操作:点两人合作,用米尺,量出教室地面长和宽分别是几米。 (3)认识米与厘米的进率。 再次展示米尺:米尺是 1 米长,上面有 100 厘米。 启发思考:那么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操作:用 20 厘米的直尺量一量 1 米绳子,看看绳子有多少厘米? 小结:1 米也就是 100 厘米。(板书并引读:1 米=100 厘米) 2、用米量。 (1)出示卷尺:这是卷尺。它可以量较长的物体长度或较长的距离。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2)学生操作:让两个小朋友合作到展示台上量出几条长绳子的长度。 (3)小结:量物体长度时,一定要从物体的一端开始,一般用米尺或卷尺的“0” 刻度对齐物体的一端,一直量到物体的另一端。尺子要放平放直。这样才能量准确。 三、巩固练习:课本练习一的 P8 第 3、4、5 题。 3 题:用新铅笔在米尺上比出。 4 题:根据生活认识判断。 5 题:用卷尺直接量出黑板长,把卷尺靠在黑板前,轮流读出别人的身高。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我们不仅认识了米,学会了用米去量较长物体的长 度或距离,还知道了 1 米=100 厘米) 我们认识了米和厘米,学会了用米和厘米量。厘米适合表示较短的长度;米适合 表示较长的长度。 五、拓展练习:比较长短,按从短到长的顺序排列。 1 米 10 厘米 40 厘米 1 厘米 1 米 35 厘米 5 厘米 28 米 六、课外活动: 我们认识了米和厘米,学会了用米和厘米量。回家后选择你最想量或最感兴趣的 物体,用直尺和 1 米绳子测一测、量一量,并把它记录下来。 七、板书设计: 认识米和用米量 工具:米尺软尺卷尺 标注:1 米、2 米、3 米、6 米、9 米 进率: 1 米=100 厘米 100 厘米=1 米 1m=100cm 100cm=1m 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第 3 课时认识线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观察、感知线段,认识线段的特征,并体验画线段的方法以及估算的方 法。 2、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量线段的长,能用直尺画出指定长度的线段(限整 厘米)。 3、培养学生的观察、想像、操作能力、合作意识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 力。 教学重点:学会量线段、画线段。 教学难点:学会画制定长度的线段。 教具准备:米尺、软尺、卷尺、1 米长的绳子 教学过程:直尺,细铁丝。 一、创设情境,直观感知。 1、导入新课,课件展示:小明家到学校有 4 条路,走那条路最近?为什么? 导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弯的、直的东西还很多,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 个问题。 2、认识线段。 (1)出示:直尺、直的吸管、弯的吸管、铅笔、绳子、铁丝。 问:你觉得这些东西哪些是直的? (2)小结:像这样直直的线,有两头的,我们就叫它线段。(板书课题:认识线 段) (3)教师在黑板上画几条线段后介绍: 线段都是直的。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线段的两端有两个点,表示线段的端点。 3、找线段。 (1)我们身边哪些东西的边可以看作线段?为什么?(学生交流,说一说、评一 评。) (2)P5 做一做第 1 题。(并说出判断的根据。) 二、自主探究,量画线段。 1、量线段。 (1)提出问题:线段是可以量出长度的,怎么量呢?点名说说,教师示范。 (2)学生操作:量一量课本 P5 上线段的长度,并标注在线下。(教师巡查指 导)。 (3)小结量法:先把尺子上的 0 刻度线对准线段的左端,直尺不能把线段蒙住。 再看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2、量折线。 (1)提出问题:小花画了一条这样的线,(黑板上画出折线),怎样测量它的长度? (2)点名回答,或启发回答:这里面有线段吗?可以看成几条? (3)小结量法:分段测量,再加起来。 3、画任意线段:直尺放平,铅笔贴着直尺,从任意地方起,画至任意地方止,拿开 直尺,标注端点。 4、连接指定的两点成线段:转动直尺挨着两点,露出的差不多多,在两点之间画直 线。 5、P5 做一做第 2 题。 6、画指定长度的线段。 (1)提出问题:刚才我们画了许多线段,都不知道多长。现在我们学习画一条 3 厘米的线段。 (2)示范画法: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①纸上合适的地方画左端点,确定线段起点; ②直尺平放纸上,左手指稍张按住直尺,右手拿笔,从 0 刻度线处按下铅笔, 笔尖贴着直尺,往右慢慢画,到 3 刻度线停止。 ③拿开直尺,在线的右边标注端点。 (强调:一定要按住直尺,在画的过程中,要保证尺子不移动,笔尖贴着直尺, 把线画直。) (3)学生练习: 在练习本上画一条 5 厘米长的线段,再画一条 10 厘米长的线段,线下标注。 同桌互查:量一量同桌所画线段是不是 5 厘米和 10 厘米。 三、巩固练习。 1、P6 做一做: 1 题:先量出那条线段的长度,再在下面画一条。 2 题:先把直尺靠上长线段,线段要看得见,让 0 刻度线与红旗下的黑点对齐, 在 3 厘米刻度线处竖着画个短线,在短线上画花。画树和气球都要从红旗开始量。 2、P9 第 6、7 题: 6 题:提示学生转动直尺或转动书本,尺线靠近,端点对齐。 看看测量的结果,发现了什么:长方形对边相等(一样长),正方形四个边都相等。 7 题:先激发兴趣,让学生两手握书,伸直手臂,看起来右边竖着的长一点;再 把书横过来,伸直手臂看看,感觉上面那条长点。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是线段,线段的特征,还有 怎样量一条线段的长度,怎样画线段。) 五、板书设计:认识线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课后反思: 第 4 课时练习课 教学目标: 1、巩固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认识,它们之间的进率以及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2、进一步认识线段,熟练掌握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方法(限整厘米)。 3、通过练习,培养学生对长度和长度单位的感受以及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比较长短。 教学难点:用熟悉事物的长度来判断长度单位。 教具准备:直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在练习本上画一条 3 厘米的线段。 2、比一比,按从短到长排列: 10 米 1 米 5 厘米 10 厘米 1 厘米 50 厘米 3、说一说前三节课我们曾经量过物体的长度。 食指宽(1)厘米食指长(3-4)厘米中指长(5)厘米 新铅笔长(20)厘米一步距离(50)厘米桌面长边(60)厘米 米尺长(1)米教室门宽(1)米黑板长(4)米 教室长(9)米,宽(6)米篮球场长(28)米 二、创设情境,解决问题。 1、提出问题:P7 例 8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2、引导分析: (1)要解决什么问题? (2)怎样思考?(在直尺上比出 13 厘米) 要学生比划出 13 厘米,想一想,旗杆可能只这么长吗?那肯定是 13 什 么? (3)还可以怎样想? (用熟悉的事物已知的长度来比较,例如:直尺是 20 厘米,新铅笔长 20 厘米, 米尺 1 米,身高 1 米多,教室长 9 米) 三、巩固练习: P7 做一做(用熟悉的事物来比较判断;防止题意理解错误,而用直尺在图上测 量) 四、题型练习:指导完成 P9-10 第 8-11 题。 第 8 题: (1)理解题意:判断单位对不对。 (2)提示思考:用熟悉的事物联想每个长度分别有多长。 26 米(篮球场长边 28 米); 50 厘米(课桌面长 60 厘米); 3 厘米(食指长 3-4 厘米) 6 米(教室宽 6 米); 8 米(教室长 9 米); 10 厘米(直尺的一半长) (3)然后判断事物长度表述是否正确 第 9 题: (1)理解题意:先估计;再量一量,选择正确的答案画勾。 (2)引导估计,然后学生测量、判断。(大门比 1 米宽,房门比 1 米窄)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第 10 题: 看图理解题意,再提示思考:说得对不对,要看他们测量、读数、计算对不 对。 逐一引导判断,并引导说出正确说法。 第 11 题: (1)看图理解题意: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乌龟,提出数学问题) (2)怎样思考?点名回答,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思考。 (乌龟爬的是线段,几厘米可以用直尺量出来;) (图上还有蚂蚁的路线,提出数学问题肯定是问什么?) (它爬的路线是折线,可以看成几条线段?怎样测量?怎样计算?) (3)小结:测量多条线段时要标注长度,防止忘记了。 五、单元小结:本单元结束了,你知道了什么?或学到了什么? 1、为什么要统一长度单位。(说一说为什么) 2、知道 1 厘米和 1 米有多长。(比划一下) 3、厘米和米之间的进率。(1 米=100 厘米) 4、知道用厘米和米表示事物的长度。(例如……) 5、比较长度的大小时,单位要化统一才能比,不能用数字直接比。跟元角分一 样。 六、课堂作业。 七、板书设计: 用熟悉事物的长度来比较判断 食指宽 1 厘米食指长 3-4 厘米中指长 5 厘米 直尺和新铅笔长 20 厘米一步距离 50 厘米桌面长边 60 厘米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米尺长 1 米教室门宽 1 米黑板长 4 米 教室长 9 米,宽 6 米篮球场长 28 米 课后反思: 第二单元 100 以内的加减法(二) 一、单元教学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会口算两位数加、 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编排的。主要包括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 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两位数的连加、连减混合运算,以及 相关应用。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计算 100 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计算,并说明计算方法。 3、使学生能够用所学的 100 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三、单元教学重点:理解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笔算的计算过程及方法。 四、单元教学难点:在熟练掌握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解决实际问题。 五、单元教学措施: 1、依托小棒的操作理解算理算法。 2、以讲解、模仿、自主应用的方式学习竖式笔算,逐步提高熟练程度。 3、结合具体情境和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六、课时安排: 1、两位数加一位数………………………………4 课时 2、两位数减一位数………………………………4 课时 3、解决问题………………………………………2 课时 4、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5 课时 整理和复习……………………………………… 1 课时 第 1 课时两位数加一位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2、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正确列竖式。 教学难点:掌握笔算的书写和计算方法,能熟练列竖式计算。 教具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课件出示 P11 主题图,故事化情境 2、了解图文数学信息: 二(1)班是 2 个老师带着 35 个学生; 二(2)班是 2 个老师带着 32 个学生; 二(3)班是 2 个老师带着 37 个学生; 二(4)班是 2 个老师带着 34 个学生; 二、提出问题,列式待算。 1、课件提出问题,引导分析问题: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要解决什么问题? 知道了什么? 怎样解决?(就是把学生数和老师数加起来) 2、列式待算:35+2 = 三、动手操作,探求新知。 1、用小棒来算:拿出小棒,数出 35 根摆好。以前我们接着把 2 根小棒摆在 35 根 的右边,今天起变成摆在 35 的 5 根的下边,与 5 根对齐。数一数,是多少根? 2、引出新知:以前我们用小棒算出或者口算出来后就直接写得数,今天起,我们 开始学习写竖式,用笔算的方法计算。(笔算就是列竖式计算) 3、引导列竖式笔算: (1)竖式怎么写?拿算术本,写 35+2=的横式,然后学着老师的样子写,注意空 格。 ①像摆小棒的样子:在横式加号下格分两格写 35。 ②在十位 3 的下面前一格写加号,2 没有十位就空着,再 在 5 的下面写 2,个位 5 和个位 2 对齐。 ③然后在+2 的下面画一条横线表示等号。 (2)竖式怎样计算? 先算个位,5+2=7,在 2 下写 7。 再算十位,上面十位是 3,下面十位没有就是 0,3 加 0 得 3,得数十位处写 3。 35+2 的得数就是 37,37 写得与 35 的数位对齐。 (3)最后在横式后写上得数。(强调这步一定不能忘了。) 4、交换加数:2+35=怎么列竖式笔算?(过程略,防直接口算先在横式上写得 数) 3 5 + 2 = 3 5 + 2 3 7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5、在算术本上把以上两式各学写 2 遍,边写边读。 教师逐个巡查。 6、再试一试: 列竖式计算 40+8=(过程略) 四、巩固练习:P12 做一做。 1 题:引导第一式的书写和计算,强调不忘横式最后写得数。 学生独立完成后两式,教师巡查。 2 题:引导编题,带单位列横式,然后指导竖式的书写和计算。 五、拓展认识: 用竖式笔算可以算很复杂的算式,例如:425+153=(讲解竖式书写与计算过 程) 六、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笔算,也就是列竖式计算。 竖式计算作用很大,可以算很复杂的加减法。 今后我们做加减法时就要有四步:看横式,写竖式,竖式算得数,横式写得数。 七、课堂作业。 八、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 笔算:列竖式计算 3 5 + 2 = 3 7 3 5 + 2 3 7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课后反思: 第 2 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2、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教学难点:掌握笔算的书写和计算方法,能熟练列竖式计算。 教具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列竖式计算:(点名演板,余下人在算术本上做。先巡查,后订正) 34+4= 72+5= 3+42= 4+95= 二、设置情境,提出问题,列式待算: 1、课件展示:承接单元主题图提出问题:二(1)班和二(2)班一共多少名学 生? 2、引导分析: (1)要解决什么问题?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2)怎样思考?(求两个班一共多少人,就是把两个班人数加起来。) (3)列式待算:35+32= 3、引导学生观察算式加数情况,板书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 三、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用小棒来算 35+32=: (1)摆小棒:先拿 35 根小棒摆在桌上,左边 3 捆右边 5 根。再在下面对应摆上 32 根,3 捆与 3 捆对齐,散的 5 根与散的 2 根对齐。 (2)算小棒:散的加散的,是 7;整捆加整捆的,是 60。得数是 67。 2、引导列竖式笔算: (1)尝试自主探究:昨天我们模仿什么写竖式的?谁能模仿小棒的摆放写出竖式? (2)竖式怎么算: 先算个位,5+2 得 7,在得数区个位对齐写 7; 再算十位,3+3 的 6,在得数区十位对齐写 6; 得数就是 67。最后在横式上写得数 67。 3、再试一题:列竖式计算 57+40=(引导书写和计算的过程) 4、小结:写竖式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先算个位,再算十位。 四、巩固练习:P13 做一做 1 题:看小棒写横式,再写竖式,相同数位对齐,算得数。 2 题:注意书写顺序:看横式,写竖式,算竖式,横式写得数。 五、补充练习:P15 第 1、2 题。 学生在算术本上抄题,完成笔算,注意空格。(教师示范两例,余自主完成,巡 查) 六、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在列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学会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竖式计算的方法,在列竖式计算时要注意数位对齐,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从个位加起) 七、课堂作业:练习册 八、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 3 5+3 2=6 7 5 7+4 0=9 7 十个十个 3 5 5 7 + 3 2 + 4 0 6 7 9 7 教学反思 第 3 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 2、使学生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并能选择合理的算法,比较熟练的进行计算。 3、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积极思考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教学难点:掌握进位方法,理解进位点的意义,能熟练列竖式计算。 教具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列竖式计算:(点名演板,余下人在算术本上做。先巡查,后订正) 34+4= 4+95= 72+22= 30+42= 二、设置情境,提出问题,列式待算: 1、课件展示:承接单元主题图提出问题:二(1)班和二(3)班一共多少名学 生?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2、引导分析: (1)要解决什么问题? (2)怎样思考?(求两个班一共多少人,就是把两个班人数加起来。) (3)列式待算:35+37= 3、引导学生观察算式加数情况,板书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 三、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用小棒来算 35+37=: (1)摆小棒:先拿 35 根小棒摆在桌上,左边 3 捆右边 5 根。再在下面对应摆上 37 根,3 捆与 3 捆对齐,散的 5 根与散的 7 根对齐。 (2)算小棒:散的加散的,5+7 得 12,捆 1 捆余 2 根; 整捆加整捆的,3 捆加 3 捆再加进位的 1 捆,得 7 捆。 得数是 72。 2、引导列竖式笔算: (1)尝试自主探究:昨天是模仿什么写竖式的?谁能模仿小棒的摆放写出竖式? 点名试一试,并问为什么这样写。 (2)竖式怎么算: 先算个位,5+7 得 12,向十位进 1,个位写 2。(小 1 写在横线十位下或得数十 位处均可); 3 5 再算十位,3+3 得 6,再加进位过来的 1,十位得 7。 + 3 7 得数就是 72。 7 2 3、比较总结:讨论比较:例 3 和上节课的计算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总结: 相同点:①都是两位数加两位数。 ②列竖式计算时相同数位要对齐。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③都可以从个位加起。 不同点:例 3 出现了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4、尝试练习:P14“做一做”。 前 2 式引导进位的书写和十位相加,末式引导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以及进位。 三、巩固练习。 1、P15 第 4、6 题。 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巡视。 集体订正,纠正典型错误。 2、P14“思考题”。 (1)结合实例说明题意:18、27 有什么特征? (2)启发思考:有这种特征的数还有那些?照样子写几个。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在笔算加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在笔算加法时要注意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五、课堂作业。 六、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 3 5 + 31 7 7 2 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第 4 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理,掌握算法, 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通过练习,提高学生计算的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教学难点:掌握进位方法,能熟练列竖式计算。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列竖式计算:点 4 名演板,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做,后集体订正。 56+3= 56+23= 54+29= 48+48= 2、小结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和进位)笔算方法。 二、题型练习。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1、P15 第 3 题。 (1)了解文字和表格信息。 (2)根据问题在问号后列出横式,在练习本上列竖式计算。 2、P15 第 5 题。 先让学生认真观察这三题的书写和计算过程,对照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书写和 计算方法,重点让学生指出错在哪,并把错误的地方改过来。 3、P16 第 7 题。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4、P16 第 8 题。 要求:在练习本上列竖式计算,然后把得数卸载横式下面,最后比多少。 教室巡视,找出部分同学计算较慢和错误的原因。 5、P16 第 9 题。 要求:在练习本上列竖式计算,再把得数卸载横式后。 教室巡视,找出部分同学计算较慢和错误的原因。 6、P16 第 10 题。 可利用卡片改成竖式,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7、P16 第 11 题。 (1)了解图文信息。 (2)引导解决(1)小题: 求什么?怎样列式? 列竖式计算,横式后写得数和单位。 (3)引导解决(2)小题: 理解题意:买两样或三样,可以在 50 元以内或刚好 50 元,但不超过 50 元。 有序思考:从飞机开始,按顺序组合,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 飞机和汽车、飞机和火箭、飞机和船;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汽车和火箭、汽车和船; 火箭和船 引导口答:可以买()和(),或者()和()…… 三、课堂小结。 两位数加两位数,有的同学能很快口算出来,就不用笔算。口算不出来,就用笔 算。 有些题目要求列竖式笔算,就必须列竖式笔算。 四、课堂作业: 教学反思: 第 5 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算理,鼓励学生探索算法,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 不退位减的笔算方法。 2、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分析概括能力及迁移类推能力。 3、结合情境,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教学难点:掌握笔算方法,能熟练列竖式计算。 教具准备:小棒、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列竖式计算: 36+23= 36+50= 36+28= 2、小明有 16 张卡片,小红有 9 张,小明比小红多几张?小红比小明少几张?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课件提示分析)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创设情境:北京举办了 2008 年的奥运会,在这届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取得金 牌第一的好成绩,请看统计表。(课件展示) 2、读统计表,了解数据。 3、提出问题:美国比俄罗斯多多少枚金牌?(课件展示) 4、列式待算:36-23= 5、观察算式特点,板书课题:两位数减两位数。 三、探求新知。 1、教学例 1:56-22= (1)操作小棒,理解算理:摆 36 根小棒,减去 22 根,怎么减的?(课件展示) (2)竖式计算。(课件展示) (3)思考:进行两位数减两位数,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小结:笔算减法和笔算加法一样,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再减,并从个位减起。 2、补充教学,P18 做一做。 (1)课件引导完成。 (2)小结各式算法。 3、在算术本上学习列竖式计算。 三、巩固练习:P20 第 1、2 题。 第 1 题:在书上完成。 第 2 题:在算术本上抄写横式,笔算。 四、课堂小结。 学了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竖式计算,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1、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2、个位相减得 0 写 0,十位相减得 0 不写。 课后反思: 第 6 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算理,并能正确笔算。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新知,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 识。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仔细计算的学习习惯和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教学难点:掌握退位方法,理解退位点的意义,能熟练列竖式计算。 教具准备:小棒、课件 2-5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16-8= 10-4= 15-7= 12-5= 17-8= 11-6= 12-8= 10-5= 13-7= 18-9=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2、列竖式计算:(点名演板,余下人在算术本上做。先巡查,后订正) 34+4= 46+31= 37+38= 45-3= 78-28= 99-90= 二、设置情境,提出问题,列式待算: 1、课件展示:承接单元主题图信息提出问题:中国比美国多多少枚金牌? 2、引导分析: (1)要解决什么问题? (2)怎样思考?(就是求 51 比 36 多多少,用减法。) (3)列式待算:51-36= 3、引导学生观察算式个位减个位的情况,板书课题: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 三、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用小棒来算 51-36=,(知道退位是什么回事。) 2、引导列竖式笔算: (1)自主书写竖式,与课件对照。 (2)竖式怎么算 先算个位:个位 1 减 6 不够减,就从十位退 1,(在十位数头上打个点,相当于从 十位上借了个 10。)用 11 减 6 得 5。个位写 5。 再算十位:上面的 5 被借走 1,只剩 4。4 减 3 得 1。十位写 1。 3、演示:从十位减起怎么不方便。 4、教学例 3: 观察算式和竖式,引导思考: 个位:0 减 4 不够减,从十位退 1 后,个位要算几减几? 十位:从十位退 1 后,十位要算几减几? 5、讨论比较:36-23= 51-36= 50-24= 的计算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总结: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相同点:①都是两位数减两位数。 ②列竖式计算时相同数位要对齐。 ③都要从个位减起。 不同点: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 1。 6、在算术本上学习退位减法的竖式计算。 三、巩固练习。 1、P19 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巡视。 集体订正,纠正典型错误。 2、P20 第 4、7 题。(在算术本上抄写横式,列竖式计算)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在笔算减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列竖式计算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 1。) 五、课堂作业: 六、板书设计: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 5 1 - 3 6 1 5 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第 7 课时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练习(一) (总第 11 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法则,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能熟练地分辨退位和不退位,能熟练列竖式计算。 教学难点: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列竖式计算: 45+34= 45+3= 45+9= 45+39= 96-35= 96-6= 96-90= 96-58=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2、小结笔算法则: (1)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法则:一是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二是要从个位加起; 三是如果个位满十,向十位进 1。 (2)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法则:一是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二是要从个位减起; 三是如果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一。 二、题型练习。 1、P20 第 3 题: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的问题,自主完成,订正。 2、P20 第 5 题: 引导看懂题意:全部是减法,有退位和不退位,判断差的十位。 引导完成前 2 式,学生自主完成后 2 式。 3、P21 第 6 题: 主要是把退位和不退位搞混了,引导完成。防止在原竖式上改。 4、P21 第 8 题: 在小鸡竖式上计算,不连线。 学生自主完成后集体订正。 5、P21 第 9 题: 引导完成第一式:把卡片和数当做竖式,一次算出加法,再一次算减法。进位在横线 上标,退位在被减数上标。 学生独立完成后几式,集体订正。 6、P21 第 10 题:笔算,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7、P22 第 11 题:口算,在横式后写得数,订正后连线 8、P22 第 12 题: (1)看图读题,了解题意。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2)根据统计表数据,引导完成第 1、2 小题。(考核加减法数量关系) (3)学习用搭配的方法,提出多个问题,在练习本上书写并列式计算。 例:每两个人可以提三个问题。 小明比小强少拍几个? 小强比小明多拍几个? 小明和小强一共拍多少个? 教学反思: 第 8 课时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练习(二) (总第 12 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法则,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能熟练地分辨退位和不退位,能熟练列竖式计算。 教学难点: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题型练习。 1、P22 第 13 题。 (1)课件展示数列,找出规律: 观察数字,越来越大,肯定是加了一个数。加的是几呢?能不能算出来?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用 32-24 就知道加了几。 2、P22 第 14 题。 (1)引导学生在竖式中找加减互逆关系。 (2)独立完成第 1 式; (3)引导发现第 2 式的十位有几种不同填法; (4)引导发现第 3 式的个位有几种不同填法,并影响十位的填法。 (5)小结:以后遇到这种题,可以想出多种填法,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但写下 来还是一种答案就可以了。 二、课堂作业。 教学反思: 第 9 课时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 (总第 13 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分析、思考、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 2、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收集信息和处 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学生会分析“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 教学难点: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28-5= 50+20= 17-9= 35+7=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62+8= 29-12= 30-8= 62-59= 2、竖式计算。 57-38= 56+28= 60-27= 3、课件展示分析过程: (1)16 比 9 多多少? (2)9 比 16 少多少? 二、设置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情境图,补充信息,学生标注数据:四排红旗下写班级,其中一班 12 面。 2、能不能用这种比较算出其他班有几面红旗呢? 三、探究新知。 1、教学例 4 之(1)。 (1)读题后引导分析: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 (2)能不能用画简图的方法解决? (3)模仿课件画图。 (4)从图上看出什么数量关系? (5)怎样列式? (6)检查一下解答是否正确。 (7)引导口答。 2、同法教学例 4 之(2)。 3、拓展:你能利用统计图算出四班的小红旗吗? 4、简化思考过程: (1)简图法:先画出同样多的(数字大了就不画那么多),再补上多的或删去少 的。 (2)题上标注法:不画图,直接在“比”子后的量上标数字,再读题后两小句。 四、巩固练习:第 24 面做一做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1、课件引导理解数量关系,学生画简图辅助理解。 2、引导书写算式和回答。 五、课堂小结: 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就用这个数加上多的部分; 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就用这个数减去少的部分; 六、比较:“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和“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 七、课堂作业: 八、板书设计。 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 12+3=15(面) 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 12-4=8(面) 教学反思: 第 10 课时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练习 (总第 14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加深对 100 以内笔算加减法的理解,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熟练程度。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提高学生分析 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灵活分析“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 教学难点: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P25 第 4 题。 2、列式计算:P25 第 1 题。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二、题型练习。 1、P25 第 2 题: (1)引导画简图分析数量关系; (2)列式计算,验证,口答。 2、P25 第 3 题: (1)看图读文,了解信息以及所处的位置; (2)引导解决(1)题: 那些条件是解决这题所需要的? 对于这题来说,什么是多余的? (3)列式计算,验证,口答。 (4)引导提出问题并解答:还有什么条件没有用?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3、P26 第 5 题: (1)读题读表,知道题型:所有数量都知道,是“已知两个数,求一个数比另 一个数多(少)几”。 (2)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教师巡查。 (3)集体订正。 4、P26 第 6 题: (1)读题,理解“还差 15 元”,(就是比 32 元少 15 元。)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巡视引导差生画图理解。 5、P26 第 7 题: (1)看图了解信息; (2)理解“优惠 8 元”的意思; (3)逐个解决问题。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课后反思: 第 11 课时连加、连减 (总第 15 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和简便写法,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加减两位 数。 2、能灵活、正确的计算连加、连减的题目。 3、培养学生计算的能力和迁移的能力;培养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和简便写法。 教学难点:能灵活、正确的计算连加、连减的题目,提高计算能力。 教具准备:课件 2-11 教学过程: 一、复习,笔算下列各式: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1、出示主题图,故事化。 今年农场的西瓜丰收了,二(1)班同学去帮助农民收西瓜,他们分小组进行比 赛,下面是他们比赛的统计表。(课件出示) 2、看到这些数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3、板书学生可能提到的问题(左黑板),并列式待算。 三、探求新知。 1、教学例 1。 (1)导向研究对象:哪些算式学过笔算?“三个组一共摘了多少个?”没学过。 (2)探求笔算方法(一):以前口算时是分两步算的,能不能分两步笔算? (3)探求笔算方法(二):能不能在第一个竖式下面接着写呢? (4)探求笔算方法(三):能不能三个加数竖着写在一起呢? (5)那种方法最简便? (6)小结:连加,就竖起来一起加。 2、教学例 2。 (1)出示问题,引导列式待算。 (2)探求笔算方法(一):以前口算时是分两步算的,能不能分两步笔算? (3)探求笔算方法(二):能不能在第一个竖式下面接着减呢? (4)探求笔算方法(三):能不能三个数竖着写在一起减呢?(易糊涂) (5)那种方法最简便? (6)小结:连减,就接着上步得数减。 3、例 2 的另一种解答方法。 (1)出示一年级所学小括号应用。 (2)提示例 2 的另一种列式。 (3)计算顺序是怎样的?怎么笔算? 四、巩固练习。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1、P28 页顶上的“做一做”。 点名各演板一式,再在练习本上完成余下的。(末式点优生)。 点名口述计算方法。 2、指导完成 P29 练习五第 1、2 题。 第 1 题:引导学生在练习本上列竖式笔算,然后集体订正。 第 2 题:不进位不退位的可以口算一步,进位退位的笔算。 五、课堂小结。 今天学习了连加、连减计算: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列一个竖式计算。 计算方法与两个数加、减一样: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技巧:在计算中,发现哪一步很容易口算的,就用口算。 六、课堂作业。 七、板书设计。 连加连减 例 1.28+34+23=85 例 2.85-40-26=19 (1) 2 8 6 2 (2) 2 8 (1) 8 5 4 5 (2) 8 5 + 31 4 + 2 3 + 31 4 - 4 0 - 2 6 -4 0 6 2 8 5 6 2 4 5 1 9 4 5 + 2 3 - 2 6 8 5 1 9 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第 12 课时加减混合 (总第 16 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探索并初步掌握 100 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方法,并学习笔算的书写格 式,掌握简便写法。 2、发展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计算的能力和迁移的能力;培养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 100 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顺序以及方法。 教学难点:能正确地使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运算式题。 教具准备:课件 2-12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1、口算。 32+40+7= 20+50+30= 15+40+3= 60-40-15= 16+5+10= 10+8-13= 2、竖式计算。 36+28+17= 65-25-21=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教学例 3。 (1)观看课件,出示例 3。 (2)引导完整说出题意: 车上原有 67 人,下去了 25 人,又上来人 28 人,现在有多少人? (3)列式待算:67-25+28= (4)说明:像这样有加法也有减法的运算,叫做加减混合运算。这节课我们来学 习加减混合运算的笔算。(板书课题:加减混合运算。) (5)分组探索分步列两个竖式计算和列一个竖式计算。 (6)反馈,课件订正。 (7)哪种方法简便些? 2、教学例 4。 (1)观察算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引导分步列竖式计算。 (3)尝试能不能简便些。(这个不能,但有的带括号的能) 3、小结: 加减混合的运算题,在笔算过程中把两个竖式写成一个竖式比较简便。(算完第一 步后,看第二步能不能接着写,不能就不强求。) 计算过程中能口算的要口算,这样可以提高我们的计算速度; 还要养成细心认真的好习惯。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四、巩固练习: 1、课本第 28 页“做一做”。 用简便写法独立完成,教师巡查,帮助个别有困难的学生。 指名板演后,进行集体订正。订正时让学生说说,计算时能口算的怎么办? 课后反思: 第 13 课时加减混合练习 (总第 17 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探索并初步掌握 100 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并学 习笔算的书写格式,掌握简便写法。 2、发展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计算的能力和迁移的能力;培养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能正确地使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运算式题。 教学难点:灵活判断竖式书写的形式。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1、在课本上完成 P29 第 5 题。 2、在算术本上完成 P30 第 7、8 题。 3、集体订正。 二、题型练习。 1、第 6 题。 (1)引导第一式: 观察横式,应该先算什么,然后看竖式第一步书写和计算是否正确; 再看横式,接着算什么,然后看竖式第二步书写和计算是否正确。 结论:正确。 (2)同法判断第 2 式。 2、第 9 题。 从图中可以了解哪些数学信息?(价、买什么、付多少钱、问题。) 编题,列式(可连减、可减两数之和),计算。 3、第 10 题。 引导口算完成。(提示进位点和退位点莫偷懒,还是可以在算术本上笔算的。) 4、第 11 题。 引导口算完成。 5、第 12 题。 先看懂题意,知与一年级的九宫格一样。(出示 1-9 的九宫格) 结合课件引导口算完成。 说说你发现什么。 6、第 13 题。 了解统计表信息,看懂题意:“6 月至 8 月”的意思。 引导完成(1)小题列式计算。 引导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7、第 14 题。 看懂题意后,想到类似“找朋友大带小”的题目,示例:两数之和等于两数之和。 观察示例与课本式子的关系。 还能变成其他形式,举例。 8、思考题:稍作启发后,可独立完成。 课后反思: 第 14 课时解决连续性问题 (总第 18 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 P32 例 5 教学目标: 1、理解有两个连续性问题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2、学会先解决一个稍简单的问题后,运用所得的数据解决另一个稍难的问题。 教学重点:理解连续性问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问题选择对应的条件。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美术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写生,从图上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二、教学例 5。 1、根据条件提出问题:男生有多少人?美术兴趣小组有多少人? 2、引导分析解答: (1)知道了什么?(美术兴趣小组有 14 名女生,男生比女生少 5 人。) (2)要求什么? (3)有两个问题,应当先解答哪一个问题呢?为什么? (只有知道了男生有多少人就能算出一共有多少人。) (4)怎样求男生人数呢?说说你的想法。 14-5=9(人) (5)一共有多少人呢? 9+14=23(人) 3、解答正确吗,验证一下: 女生 14 人,男生()人,男生比女生少()人。男生女生一共()人。 4、小结解答方法: 先用已知条件解答第一个问题,再用获得的数据结合已知条件解决第二个问题。 三、巩固练习。 1、完成 P32 做一做。(引导思维方向:先算什么?怎么算?再算什么?怎么算?) 2、完成 P34 第 8 题。学生分小组讨论完成。学生汇报,并说明是怎样思考的。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什么?学生汇报,教师引导梳理。 (学习了有两个连续性问题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学会先解决第一个问题后,再 运用所得的数据解决第二个问题。) 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第 15 课时解决连续性问题练习 (总第 19 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 P33-34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 100 以内数的加减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复习和总结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能灵活运用笔算加减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教学过程: 一、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P33 第 3 题:口算,学生独立完成,反馈,说说计算方法。 2、P34 第 5 题:在尾巴数右边写答案,简单的口算,算不出就笔算。 3、P34 第 7 题:教师巡视指导,学生个别回答。 二、题型练习: 1、第 1 题: (1)逐步引导:已知什么?先求什么?怎么求?列式;再求什么?怎么求?列式。 (2)小结思路:育才小学的男老师加上女老师就是育才小学的老师数,再把育才小学 和蓝天小学的教师数比多少。 2、第 2 题: (1)读题看图,理解题意:再做红花,任务还没完成。 (2)逐步引导:已知什么?先求什么?怎么求?列式;再求什么?怎么求?列式。 (3)小结思路:已经做的+还要做的=要做的; 红花+黄花=一共要做的。 3、第 4 题: 读题理解题意,理清思路:1 班 27 幅,加 2 班 36 幅,就是画的总数;一共 63 幅 画,已经贴好 41 幅,求剩下没贴的。 4、第 6 题; 读题理解题意,理清思路:收的橘子现在分成了两部分,运走的 18 箱和剩下的 29 箱,怎么列式? 第二个问题该怎么想?(橘子 47 箱,柚子 43 箱,求一共多少箱。) 四、课堂总结: 学习了有两个连续性问题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学会先解决第一个问题后,再运用所得的数据解决第二个问题。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五、课堂作业: 教学反思: 第 16 课时整理与复习(一) (总第 20 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 P35-37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 100 以内数的加减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复习和总结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巩固 100 以内数的加减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灵活运用笔算加减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教学过程: 一、合作交流,归纳整理口算和笔算部分。 1、点名说一说:笔算加法和笔算减法要注意什么? 2、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整理归纳: 笔算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 笔算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向十位退一。 3、容易出错的地方: (1)口算不出来强行口算,不愿拿本子笔算,结果算错。 (2)竖式书写错误:加减一位数,例如…… 加减混合的竖式与横式算序不一致,例如…… (3)从十位算起。 (4)笔算过程中把加减搞反了。 (5)进位点和退位点没写,结果差 10。 二、巩固练习。 1、列竖式计算:P35 第 2 题。注意计算顺序和竖式形式的不同。 2、口算或笔算:P36 第 2、3 题、 P37 第 7、8 题。 三、课堂作业: 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第 17 课时整理与复习(二) (总第 21 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 P35-37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 100 以内数的加减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复习和总结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巩固 100 以内数的加减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灵活运用笔算加减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一、归纳整理解决问题部分: 1、翻看课本,找出解决问题的例题。 2、回顾每种问题的解决思路方法。 (1)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 “比”字后的量是已知的,比这个量多几就加几,比这个量少几就减几。 (2)两个连续性问题: 用已知条件解决第一个问题,再运用所得的数据解决第二个问题。 (3)够不够的问题:要有比大小。 3、多余条件:要解决什么问题,需要什么条件,不需要什么条件。 二、巩固练习:P36-37 第 4、5、6、9 题。 三、P35 思考题。 四、课堂作业: 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一、单元教材分析: 这部分教材主要内容包括两点:角的初步认识(角的性质和画角)、直角的初步认 识(画直角和直角的判定)。在学生已感性认识长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 编排角的初步认识和直角的初步认识,为后续学习角的分类、角的度量、画特定度数 的角打下基础 二、单元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使学生初 步学会画角,在制作角和比较角的大小的过程中,初步感知角有大有小。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空间观念,会从实物或平面 图形中辨认角;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3、情感目标:在合作、探究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数学交流能力,增强学 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三、单元教学重点: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子画角。 四、单元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掌握画角的方法;使学生通过探索、观察,学会比较角的大小。 五、单元评价要点: 1、能正确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角 2、能正确画出一个角 3、能辩认不同方向的直角 六、单元教学措施: 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从引导学生观察实物中的角开始,让学生初步感知生活中 的角。再抽象出角的概念,认识角各部分之间的名称,知道角是由一个顶点两条边组 成。然后通过实践操作活动,用一张纸折角、用两根硬纸条做活动角,让学生逐步形 成角的表象。最后再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自己学着用尺子画角。 七、单元课时安排:4 课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第 1 课时角的初步认识 (总第 22 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 P38-39 例 1、例 2,P43 第 1、2、3 题。 教学目标: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初步建立角的概念,知道角的各部分名 称。 2、学会用直尺画角,直观体验角有大小,并知道角的大小和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 关。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认识角的特征;正确画一个角。 教学难点:初步感知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而是与边的叉开程度有关。 教具准备:课件三角板,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1、投影主题图,请观察这幅图,找出我们学过的图形。 2、这些图形都是咱们的老朋友了,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个新的图形朋友。 3、放大园丁剪草图:你们看,园丁爷爷手里拿着的剪刀,张开就形成了这样的。 (用电子笔画线标出剪刀形成的角。) 4、这个形状就是角,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角。(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二、观察实践,探究新知。 1、初步认识角。 (1)放大时钟图:同法观察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 (2)出示三角板:观察上面的三个角。 (3)这些物品中都有角。 (4)仔细观察,说说这些角都有什么特点? (5)学生交流后小结: 小朋友们提到的尖尖的头,也就在两条线相交的这一点,我们把它称为角的顶点。 (课件出示),从点延伸出两条射线就把它们叫做角的边。 (6)数一数,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呢? (7)小结:一个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8)找角:在我们的身边,我们的教室里,也都有好多角陪伴着我们。下面,就 请大家在教室里找一找,看看那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角,并要指出角的顶点和两条边。 2、制作活动角。 (1)折角:引导用纸片折角,折好后让学生指出这个角的顶点和边。 (2)制作活动角: ①引导用两根带孔小棒做个活动角。 ②学生制作,老师巡视指导。 ③全班交流。展示制作的角,并指出角的顶点和边。 3、认识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程度的关系,(课件引导)。 顶 边边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1)将角的两条边叉开、收拢,发现了什么?思考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2)将大小三角板对应角重合,发现了什么?思考角的大小与什么无关? (3)小结: 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角的两条边张开的越大,角就越大,两 条边张开得越小,角就越小。角的大小与两边长短无关。 4、画角,(课件引导)。 (1)课件引导画角:先画一个顶点,再从这个顶点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直线,就 画成了一个角。 (2)学生练习画角,老师巡视。 (3)展示观摩学生画好的角。 5、简介:角的表示,(课件引导)。 三、巩固练习:指导学生完成课本 P43 第 1-3 题。 1、第 1 题:判断后,让学生说说理由。(自行车上有些两条线相接的地方不是一个 顶点,而是一段弯曲的线,所以不是角。) 2、第 3 题:分别说出每个图形中有几个角,然后让学生指出这几个角分别在哪。 四、课堂总结: 先画一个顶点,再从这个顶点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直线,就画成了一个角。 一个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五、课堂作业: 六、板书设计: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反思: 顶 边边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第 2 课时直角的初步认识 (总第 23 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 P40 例 3、例 4,P43-44 第 4、6、7、8 题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能从生活中找到直 角。 2、通过探索,掌握直角的画法。 3、培养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认识直角的特征;正确画一个直角。 教学难点: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教具准备:课件 3-2,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出示活动角摆出一个直角。问:哪些地方有这样的角? 直角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2、电子课本投影三个生活实例,用电子笔描画顶点和两边, 抽象出“直角”形状,(并板书直角形状及直角符号标注。) 3、说明:像这样的角,还有我们刚才找到的角,在数学中,我们叫它“直角”,这 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直角的初步认识。) 二、探索新知,合作交流。 1、认识直角的大小。 (1)出示三角板,从中找出直角。 (2)在自己的三角尺中找一找直角。 (3)这些直角都一样大吗?为什么?(引导学生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去比比看,是 不是都是直角,大小是不是一样。) (4)小结:所有的直角都一样大。 2、折直角。 我们来动手折一折,看谁能用纸折出一个直角? 3、判定直角,(课件引导)。 (1)怎样验证,你折的就一定是直角呢?(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去比一比。) (2)示范并说明方法:先将三角板上直角的顶点与角的顶点重合,再将三角板上 直角的一边跟角的一条边重合,然后看三角板上直角的另一条边是不是也和角的另一 条边重合。如果没有重合,这个角就不是直角;如果重合在一起,这个叫就是直角。 (3)判定课本封面的四角是不是直角。 (4)课本 P40 第 2 题。(标注直角符号) (5)课本 P44 第 6 题。(标注直角符号,并知道直角不同的状态) 4、画直角,(课件引导)。 (1)刚才学会了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去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那么你会画直角 吗?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2)课件演示,讲解直角的画法: ①先在合适的地方画顶点; ②然后用三角板的任意直边从顶点开始画一条水平的边; ③最后把三角板的直角放在这条边上,沿三角板另一直角边画剩下的一条 边。 (3)课本 P44 第 7 题:课件演示画不同方向状态下的直角。(莫忘标注) 三、巩固练习:P43-44 第 4、8 题。 1、第 4 题:课件动态展示,结论: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2、第 8 题:课件引导,在点子图上画出两个图形,再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去检验一 下。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直角,那么你收获了那些有关直角的知识?(什么样的角是直 角?怎么判定一个角是不是直角?怎样画直角?) 五、课堂作业: 六、板书设计:直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反思: 直角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第 3 课时角的种类 (总第 24 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 P41 例 5,P43 第 9-12 题。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直角、锐角、钝角,会用三角板判断角和画角,能从生活中 找到这三种角。 3、通过探索,掌握三种角的画法。 3、培养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认识直角、锐角、钝角的特征;正确画出直角、锐角、钝角。 教学难点:画出直角、锐角、钝角。 教具准备:课件 3-3,三角板。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电子课本投影主题图,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指定的角的大小。 2、思维导向:生活中的角除了直角,还有许多比直角大的角和比直角小的角。 二、探索新知,合作交流。 1、认识三种角。 (1)用电子笔描画出三个角的顶点和两边。 (2)移动描画出的角,抽象出三种角的形状。 (3)定义:比直角小的角叫锐角,比直角大的角叫钝角。 2、找一找三种角。 (1)三角板上的三个角分别是什么角? (2)在教室里找一找,哪些地方是锐角?哪些地方是钝角? (3)小结:我们的身边处处都有角,有……有……有…… 3、判定三种角。 (1)P41 做一做第 2 题。(明显比直角小的或大的就直接看出,接近于直角的用三角板 上的直角去比一比。) (2)P43 第 5 题。 (3)在 P43 第 1 题、第 3 题、P44 第 6 题、第 10 题中找出三种角。 4、画三种角。 (1)课件示范画角。 (2)学生模仿画出三种角,教师巡视指导 三、巩固练习: 直角 锐角 钝角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1)同桌合作,画一个角,对方说说是什么角。 (2)独立在图画本上画出不同状态的三种角。(课件引导:转动本子或三角板) (3)小组交流观摩自己画的角。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直角、锐角、钝角,你收获了那些有关知识?(什么样的角是直 角?什么样的角是锐角?什么样的角是钝角?怎么判定一个角是不是那种角?怎样画 直角、锐角、钝角?) 五、特别提示:用封底图制作七巧板,待用。 六、板书设计: 角的种类 教学反思: 第 4 课时活动课 (总第 25 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 P42 例 6,P45 面第 13、14 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加深对直角、锐角和钝角的认识。 2、培养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综合展现单元知识点。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单元知识点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课件 3-4,三角板,七巧板。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用一副三角板拼出一个钝角。 直角 锐角 钝角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1、出示活动任务。 2、理解“一副”,知道是两个不同的三角尺。 3、观察两个三角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有一个直角和两个锐角。 不同点:一个是两锐角大小不一(30 和 60 度),一个是两锐角大小一样(45 度)。 4、回归任务,思考:应该怎么做? 引导思考:钝角比直角要怎样? 课件显示:钝角里面可以分出一个直角和一个锐角。 只要怎么做就能拼出来? 5、引导操作: (1)可以用一个三角尺的 30 度角加上另一个三角尺的直角。 (2)可以用一个三角尺的 60 度角加上另一个三角尺的直角。 (3)可以用一个三角尺的 45 度角加上另一个三角尺的直角。 (4)可以用一个三角尺的 45 度角加上另一个三角尺的 60 度角。 6、怎么判定你拼出的是钝角?(用三角尺的直角比一比。) 二、活动二:P42 做一做。 1、理解任务:两幅、任选 2 个、拼出锐角、直角、钝角。 2、想一想:怎么拼锐角?(两个小锐角拼出大锐角。) 3、同桌合作,拼出一个锐角,放好。 4、用另一个三角尺的直角来验证。 5、重复以上步骤:思考——拼出——验证。 6、遵循有序思考的原则,课件引导,同步小结: 拼锐角(两种方法):30 度加 30 度、30 度加 45 度。 拼直角(两种方法):30 度加 60 度、45 度加 45 度。 拼钝角(三种方法):90 度加 30 度、90 度加 45 度、45 度加 60 度。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三、活动三:P45 第 13 题。 1、凭借颜色和形状,逐个拿起每块板,说说是什么形状?上面有哪些角? 2、把 5 个三角形的板叠在一起(大的在底下,小的在上面)吗,比一比各个角的 大小,有什么发现? 3、共 7 块板,用 2 块板拼直角,你能拼出几个?摆好检查。(正方形不能参加。) 4、共 7 块板,用 2 块板拼钝角,你能拼出几个?摆好。(正方形也能参加。) 5、特别提示:七巧板要保护好,以后还要用! 四、活动四:P45 第 14 题。 1、拿正方体,每个面逐一标数字 1—6,防止搞混。 2、按标注的顺序看看每个面上有几个直角。 3、用口算的方法算一算正方体上一共有多少个直角。 4、拿长方体,重复以上步骤。 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是:6 各面,每个面上有 4 个直角,6 个面一共有 24 个直 角。 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 一、单元教材分析: 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是以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本单 元教材分为两部分:乘法的初步认识和 2-6 的乘法口诀。突出了乘法的意义,尊重了 儿童已有的经验和认知规律,重视了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的教学,重视了培养学生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单元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了解乘法运算的意义,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让学生经历编制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乘法口诀的来源,熟记 2-6 的乘法口诀, 会用口诀熟练口算有关乘法算式。 3、使学生能用画图、语言叙述等方式表征理解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过程,能用加、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减、乘法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4、感受用乘法表示同数连加的简洁性,感受乘法口诀的魅力。 三、单元教学重点: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理解并熟记 2-6 的乘法口诀。 四、单元教学难点:4、6 的乘法口诀。 五、单元教学措施: 1、运用多种表征方式之间的相互转换,帮助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 2、设计丰富有趣的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乘法口诀。 3、帮助学生逐步学会数学思考与表达,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六、课时安排: 1、乘法的初步认识………………………………2 课时 2、2-6 的乘法口诀………………………………8 课时 3、整理和复习……………………………………2 课时 第 1 课时乘法的初步认识 (总第 26 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第 46—48 页例 1、例 2。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知道乘法算式各 部分的名称。初步体验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通过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同数连加与乘法的关系。 3、使学生在从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并根据 数学问题列乘法算式的活动中,培养有条理地思考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的事例,沟通同数相加和乘法的关系,理解乘法的含义。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出示第 46 页情境图,仔细观察图,说一说从图上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2、引导观察: (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游乐场) (2)从上往下看,游乐场里都有些什么?(过山车、小火车、小飞机、木马、商 店) (3)商店里都有些什么?(气球、饮料、毛巾等)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 1。 (1)课件出示——小飞机图。 ①问:小飞机里共有多少人?②引导列式计算,并板书。③观察算式:3 个 5 相加等于 15。 (2)电子课本放大投影——小火车图。 ①问:小火车里共有多少人?②引导列式计算,并板书。③观察算式:4 个 6 相加等于 24。 (3)出示——过山车图。 ①问:过山车里共有多少人?②引导列式计算,并板书。③观察算式:7 个 2 相加等于 14。 (4)对比所有算式,发现特点:加数相同。 (5)思维导向:这种加数相同的加法,可以用乘法表示。 (6)示范把第一式改写成乘法,并板书。 (7)指导学生把其他算式改写成乘法,并板书。 (8)引导比较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谁简便些?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9)小结: 乘法的意义:表示几个几相加是多少。 2、教学例 2。 (1)电子课本放大投影——过山车图,同上法写加法和乘法算式。 (2)指导乘法算式的读法:几乘几等于几。 (3)认识乘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 算式中间的符号叫乘号; 乘号左边的数称为乘数,乘号右边的数也称为乘数,它们相乘的结果称为积。 (4)问:在板书的所有乘法算式中,各数分别叫什么。 三、巩固练习:完成课本第 48 页的“做一做”。 1 题:指导学生在桌面上方摆小棒,再填写加法算式。 2 题:每串都有几把钥匙?一共有几串钥匙?一共有几把钥匙?一 3 二 3 地数,有 几个 3 ?独立填写,集体订正。 3 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课堂总结: 认识了乘法,知道乘法的意义是表示几个几相加,知道了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 称,学习了把同数相加的算式改成乘法算式,几个几加就改成几乘几。 五、课堂作业: 六、板书设计:乘法的初步认识 5+5+5=15 5 × 3 = 15 3 × 5 = 15 乘号 乘数乘数积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第 2 课时乘法的初步认识练习 (总第 27 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第 49—51 页。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明确乘法的意义,熟记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正确地读写乘法算 式。 2、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通过加法与乘法关系的转化,了解各部分数学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发展和转 化。 教学重点: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的事例,沟通同数相加和乘法的关系,理解乘法的含义。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P49 第 1 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P49 第 2 题:指导理解题意,提示摆放整齐。自主完成,集体订正。 3、P49 第 3 题:指导一个,自主完成其他的,集体订正。 4、P49 第 4 题:点名读。 二、题型练习。 第 5 题:指导 1 二 2 二地数,并填空、写乘法算式。(本可以写两个,随写一。) 第 6 题:在题上写出加法并口算。联系(1)题想(2)题。 第 7 题:每盘几个,有几盘,也就是有几个几。读乘法算式。 第 8 题:独立完成,表扬画得整齐的。 第 9 题:在线上写,后点名读。 第 10 题:理解题意后点名说能不能改写,并说为什么。(不是同数相加。) 第 11 题:先口算,再在本子上竖式笔算。集体订正。 第 12 题:逐个指导判断、连线。 第 13 题:理解题意:用图来表示乘法算式的含义,怎么画? 第 14 题:在本子上用加法横式口算或用竖式笔算,订正后启发:要是和加减法表 一样,有个方法能记住所有几乘几的得数就好了。(激发对乘法口诀的兴趣。)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第 3 课时 5 的乘法口诀 (总第 28 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第 52—53 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编制 5 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 5 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2、熟记 5 的乘法口诀。 3、应用 5 的乘法口诀口算。 教学重点:熟记 5 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应用 5 的乘法口诀口算。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教学准备:课件 4-3。 教学过程: 一、复习,(见课件 4-3)。 二、新授。 1、导语:前两节课我们把很多加法算式改成乘法算式,你记住这些乘法的得数了 吗?考考你,(师随机说出写过的乘法)。那么怎样才能又对又快口算乘法呢?这就需 要记住乘法口诀。今天我们开始学习乘法的口诀。(板书课题:5 的乘法口诀。) 2、教学例 1,编写 5 的乘法口诀。 (1)投影 52 面主题图——福娃。问:一共有多少个福娃? (2)启发学生可以在图上一五一十地数出,也可以利用连加口算。 (3)根据点子图写乘法,编写乘法口诀。(先看清楚每张点子图有几个点。) ①学习乘法口诀:一五得五。 提问:1 张点子图有几个点?(5 个) 是几个 5?(1 个 5) 1 个 5 怎样列乘法算式?(板书:1×5=5 5×1=5) 编成乘法口诀是:一五得五。(板书口诀。)全班齐读口诀两遍。 ②学习乘法口诀:二五一十。 提问:2 张点子图有几个点?(10 个) 是几个 5?(2 个 5) 2 个 5 怎样列乘法算式?(板书:2×5=10 5×2=10) 编成乘法口诀是:二五一十。(板书口诀。)全班齐读口诀两遍。 ③同法引导编写余下乘法口诀,并板书乘法算式及口诀。 (4)为什么 5 个 5 相加只能列出一个乘法算式?(两个乘数相同,交换还是一样 的。) 3、对比左右板书的乘法算式,发现规律:乘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4、理解乘法口诀的文字意义: 二五一十表示:2×5 或 5×2 的得数是 10。 一五……五五的前一个字小,后一个字大。没有五一、五二……等。 5、熟读成诵。 6、对口诀游戏。 7、乘法口诀怎样指导乘法口算: 一句口诀可以指导两个乘法算式。在乘法算式中先找小数字,再找大数字,小的 大的连起来。例如: 看到 2×5=,就想小的是 2,大的是 5,就用口诀二五一十; 看到 5×2=,就想小的是 2,大的是 5,还是二五一十。 三、巩固练习。 1、第 52 面“做一做”第 2 题。 2、第 53 面练习十。(每题都强调用了那句口诀。) 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 5 的乘法口诀。要想乘法计算得又对又快,就要熟记乘法口诀。 大家再把口诀齐读一遍,能背的背。 五、课堂作业: 六、板书设计:5 的乘法口诀 1×5=5 一五得五 5×1=5 2×5=10 二五一十 5×2=10 3×5=15 三五一十五 5×3=15 4×5=20 四五二十 5×4=20 5×5=25 五五二十五 5×5=25 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第 4 课时 2、3、4 的乘法口诀 (总第 29 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第 54—55 页。 教学目标: 1、经历编制 2、3、4 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 2、3、4 乘法口诀的来源,理解每句 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记住 2、3、4 的乘法口诀。 2、初步学会计算 5 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3、通过训练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思维的敏捷性。 教学重点:熟记 2、3、4、5 的乘法口诀。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教学难点:学会计算 5 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教学准备:课件 4-4。 教学过程: 一、复习,(见课件 4-4)。 二、新授。 1、导入:我们已经学会了 5 的乘法口诀,今天我们要学习 1-4 的乘法口诀。(板书 课题:2、3、4 的乘法口诀。) 2、教学例 2。 (1)课件出示例 2 主题图。 (2)一副乒乓球拍有几只?就是几个几?写成乘法是怎样的?怎样编乘法口诀? 板书:1×2=2 一二得二 2×1=2 (3)二副乒乓球拍有几只?就是几个几?写成乘法是怎样的?怎样编乘法口诀? 板书:2×2=4 二二得四 (4)小结:2 的乘法口诀有两句:一二得二,二二得四。(齐声诵读。) 3、教学例 3。 (1)课件出示 3 主题图。 (2)一捆棒棒糖有几根?就是几个几?写成乘法是怎样的?怎样编口诀? 板书:1×3=3 一三得三 3×1=3 (3)二捆棒棒糖有几根?就是几个几?写成乘法是怎样的?怎样编口诀? 板书:2×3=6 二三得六 3×2=6 (4)三捆棒棒糖有几根?就是几个几?写成乘法是怎样的?怎样编口诀? 板书:3×3=9 三三得九 (5)小结:3 的乘法口诀有三句,齐声诵读。 4、先背一背 2、3 的乘法口诀,再用一用乘法口诀:完成 54 面做一做。 5、教学例 4。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1)出示例 4 主题图。 (2)一排汤圆有几个?就是几个几?写成乘法是怎样的?怎样编口诀? 板书:1×4=4 一四得四 4×1=4 (3)二排汤圆有几个?就是几个几?写成乘法是怎样的?怎样编口诀? 板书:2×4=8 二四得八 4×2=8 (4)三排汤圆有几个?就是几个几?写成乘法是怎样的?怎样编口诀? 板书:3×4=12 三四十二 4×3=12 (5)四排汤圆有几个?就是几个几?写成乘法是怎样的?怎样编口诀? 板书:4×4=16 四四十六 4×4=16 (6)小结:4 的乘法口诀有三句,齐声诵读。 6、想一想:1 的乘法口诀怎么编?(用一根手指引导理解几个几。) 7、通读 1 至 5 的乘法口诀。 三、巩固练习: 1、游戏:对口诀。 2、课本 55 面做一做第 2 题:列乘法算式计算。 四、全课小结: 现在我们已经学完 1 到 5 的乘法口诀,并学会用口诀口算,知道乘法口诀的重要 性。所以,一定要及时背熟,不能和加减法那样靠扳手指头。 五、课堂作业: 六、板书设计: 2、3、4 的乘法口诀 一一得一 一二得二二二得四 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 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四四十六 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第 5 课时乘法口诀应用练习 (总第 30 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第 56—57 页。 教学目标: 1、理解每句乘法口诀的意义,记住 1 至 5 的乘法口诀。 2、初步学会计算 5 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3、通过训练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思维的敏捷性。 教学重点:熟记 1 至 5 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学会计算 5 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背诵 1 至 5 的乘法口诀。 2、课本 56 面第 2 题。 二、题型练习:课本 56-57 面。 1 题:理解题意,(动物每次跳几格,用乘法口诀说跳一次到几。) 引导学生完成。 3 题:仔细看清楚题型:口算,有加法、乘法。 提示:已学过加法、减法、乘法,运算符号要看清楚。 逐式点名口算,遇乘法问用哪句口诀算的。 4 题:看图写算式和所用的口诀,自主完成,集体订正。 5 题: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小动物过河,河里有乘法口诀和乘法算式。 小动物有数牌,专走得数是自己数字一致的石头。 引导梅花鹿过河:找出得数是 20 的口诀或乘法,连线过河。 学生独立完成余下的。 6 题:理解题意:用花心里的数字乘外圈的数字,得数写在对应的花瓣上。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7 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8 题:引导用口诀填写。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第 6 课时乘加乘减 (总第 31 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第 58—59 面。 教学目标: 1、理解乘加、乘减的意义,能正确进行有关的计算。 2、通过学会乘加式题的计算使学生能推导出乘减式题的计算方法。 3、通过观察思考发现规律,掌握相邻两句口诀的联系。培养学生类比、迁移能力 及求异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答问题。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教学难点: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4-6。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背诵 1~5 的乘法口诀。 2、开火车口算,(见课件 4-6)。 3、把可以直接改成乘法算式的改写出来,点名回答。(见课件 4-6,后一个留悬 念)。 二、探求新知。 1、导语:刚才最后一个算式,我们不能直接把它改成乘法,但是它还是能改成有 乘法的形式,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知识。 2、教学例 5. (1)设置情境,电子课本投影主题图,提出问题。 (2)观察情境图,把握情境特征:有 3 个木马都是 3 人,另一个木马是 2 人。 (3)你能用含有乘法的算式列式吗?鼓励学生用学过的加、减、乘法列出算式。 (4)点名反馈,了解学生的创造性理解。(怎样列式,你是怎样想的?) (5)引导思考:有 3 个木马都是 3 人,另一个木马是 2 人。 可以想成:3 个 3 加上 2 个,列式为:3×3+2= 还可想成:4 个 3 减去 1 个,列式为:3×4-1=(板书算式) (6)结合主题图引导理解算式的意义,并反复点名复述算式的意义。 (7)你认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8)小结:图上数量不再都是几个几的乘法,而是几个几再加几的先乘后加或几 个几减几的先乘后减。 三、巩固练习。 1、P58 面做一做 1 题: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1)引导看懂图的情境特征后,点名说可以怎样理解?(4 个 3 再加上 1 个,或 5 个 3 再减去 2 个 (2)点名说该怎样计算。 2、P58 面做一做 2 题: (1)点名演板,其余同学在书上做。 (2)集体订正后,引导说出每个算式的意义,如:4 个 3 加上 1 个 4。 (3)重点引导:5×5+5 相当于 6 个 5 ,5×6。 3、P59 面 1 题:对比上下两个算式的意义,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得数却是相同的? 例如 1 式的意义:上面是 3 个 5 减去 1 个 5,下面是 2 个 5;因为 3 个 5 减去 1 个 5 其 实就是 2 个 5。 4、P59 面 2 题:引导看图,数出每排树有几棵,能直接用乘法列式。 5、P59 面 3 题:看懂题意(还是乘加、乘减,只是数目变大了,算法还是一样 的)。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6、P59 面 4 题:这个图看成横排好还是看成竖行好?(都可以)。你是怎么看的? (不同点角度观察有不同的理解和算式。)引导横竖看一遍。 7、P59 面 5 题:理解题意(比较黑框的多少),可以数出来,但是学了乘加乘减, 要用乘减乘加算出左右图各有多少个。 四、全课小结:学了哪两种方法解决问题?计算式时先算什么? 五、课堂作业: 六、板书设计:乘加乘减 例 5 3+3+3+2=11 3×3+2=11 4×3—1=11 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第 7 课时 6 的乘法口诀 (总第 32 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第 60—61 面。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自主探究 6 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 3、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学生自主探究 6 的乘法口诀,熟练运用乘法口诀。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教学难点:根据算式想出乘法口诀,指导计算。 教学准备:课件 4-7。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课件展示。) 1、开火车口算。 3×5= 2×3= 4×2= 5×5= 1×3= 2×5= 5×1= 5×3= 5×2= 3×4= 2、看谁算得快,并点名介绍算得快的方法。 4+4+4+4= 3+3+3= 2+2+2= 5+5+5+4=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 6。 (1)出示主题图,了解情境图与统计表的意思:1 个豆荚有几颗豆子?2 个豆荚 有几颗豆子…… (2)引导用加法完成表格。 (3)读一读:1 个豆荚 6 颗豆子?2 个豆荚 12 颗豆子…… (4)在豆荚上虚画圆圈,引导口说:1 个 6 是 6,2 个 6 是 12…… (5)填写左右乘法得数。 (6)点名编写口诀,引导学生填写。 (7)说说每句口诀的意义。 2、熟读口诀。 3、记忆口诀:开火车、对口令。 4、点名背诵。 三、巩固练习。 1、P60 面做一做 1 题:指导完成。 2、P60 面做一做 2 题:看懂题意,指导用乘法列式。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3、P61 面第 1 题: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点名说说上下两式的意义。 引导找出上下两句口诀之间的关系。 4、第 2 题:把题目故事化、趣味化,(帮助动物摘苹果)。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四、课堂小结:学习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五、课堂作业: 六、板书设计: 6 的乘法口诀 1×6=6 一六得六 2×6=12 二六十二 3×6=18 三六十八 4×6=24 四六二十四 5×6=30 五六三十 6×6=36 六六三十六 教学反思: 第 8 课时 6 的乘法口诀练习 (总第 33 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第 61—62 面。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记 6 的乘法口诀。 2、会用 6 的乘法口诀计算乘法西题和解答有关的用乘法计算的问题。 3、通过训练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思维的敏捷性。 教学重点:会用 6 的乘法口诀计算乘法。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教学难点:解答有关的用乘法计算的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4-8。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背诵乘法口诀。 (1)背诵 6 的乘法口诀,全班背、小组背、点名背。 (2)背诵 1-6 的乘法口诀。 2、把口诀说完整。 一六()二六()()六二十四 三六()()六三十()六三十六 3、写出乘法算式,再把算式读出来。 (1)3 个 6 相加是多少? (2)6 个 5 相加是多少? (3)一个乘数是 4,另一个乘数是 6,积是多少? 二、题型练习。 第 3 题:看懂题型,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第 4 题:看图列式,引导用口诀算出。 第 5 题:依据文字直接想,3 只蚂蚁就是 3 个几?3 个 6 就是 3×6,得几? 第 6 题:点名演板,教师巡视,找出问题:是不记得口诀,还是不会看到算式想对 应的口诀? 第 7 题:了解题型,用表格算乘法,引导竖向完成,边读算式边说口诀边填写。 第 8 题:理解题意,根据得数判断是加、减,还是乘。 引导完成两个,余下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后,读一读算式。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第 9 题:讲解游戏方法,分组完成。 第 10 题:理解“一套有 6 枚”的意思。 问:一套有 6 枚,4 套就是几个 6?怎么列式?要用哪句口诀?得数是多 少? 三、课堂小结:已经学了 1-6 的乘法口诀,会用口诀计算,会用乘法解决问题。 四、课堂作业: 五、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 9 课时解决问题 (总第 34 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第 63 面例 7,第 64 面第 1、5 题。 教学目标: 1、理解用乘法计算的问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提高分析和解答问题的能力。 2、灵活分辨用加法、减法、乘法解决问题的不同模型结构。 3、通过训练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思维的敏捷性。 教学重点:会用加法、减法、乘法解决问题。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教学难点:会用画图、语言描述的方式表征数学问题,区别问题模型的不同。 教学准备:课件 4-9。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课件引导完成。) 1、开火车背诵 1-6 的乘法口诀。 2、开火车口算: 3×5= 2×3= 4×2= 5×5= 1×3= 2×6= 6×1= 3×6= 6×6= 3×4= 3×2= 2×4= 6×2= 6×5= 5×4= 3、你能用画图的方法表示下面算式的意义吗? 6×3 5+4 二、探究新知,教学例 7。 1、出示问题,理解题意:比较两个问题的不同,选择合适的运算解决问题。 2、初步分析: (1)导读第一个问题,问:知道了什么?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2)导读第二个问题,问:知道了什么?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3)比较这两个问题的相同点:说桌子,都有 4 和 5 两个数,求一共多少张。 (4)比较这两个问题的不同点:“有 4 排桌子,每排 5 张”和“有 2 排桌子,一 排 5 张,一排 4 张”的含义不同。 3、课件引导表征问题: (1)谁能用图画表示这两句话的含义?点名上台画图,其余在本子上画。 (2)课件简图对照,根据直观图,小结两句话的含义: “有 4 排桌子,每排 5 张”是说有 4 个 5,就是 5×4。 “有 2 排桌子,一排 5 张,一排 4 张”是说把 5 和 4 合起来,就是 5+4。 4、列式计算。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5、回顾反思:先检查图画得是否符合题意,再检查算式是否符合图意。 6、小结: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求几和几合起来用加法。 三、巩固练习,P64 第 1、5 题。 1、第 1 题,课件引导: (1)引导读题,并初步分析已知和所求。 (2)课件出示简图,判断哪幅图符合题意,并说说用什么方法计算。 (3)为什么用乘法?(求 6 个 5 是多少)。 2、第 5 题。 (1)引导读题后,让学生自主画简图表示刘奶奶家的鸡和鸭。 (2)展示代表性的图画,课件引导检查简图是否符合题意。 (3)引导列式计算。 (4)鸡为什么用加法?鸭为什么用乘法?(鸡是把 3 和 6 合起来,鸭是 3 个 6。) 四、补充练习。 1、课件出示三张图片,并布置任务:根据图片,用 6×4、6+4、6-4 讲个小故 事。 2、任选一个算式,你还能编其他的故事吗? 五、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用加法和乘法解决问题,求什么用加法?求什么用乘法? 如果分不清是加法还是乘法时,有什么好办法帮助我们? 六、课堂作业: 七、板书设计:解决问题 求几个几是多少把几和几合起来 用乘法用加法 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第 10 课时解决问题练习 (总第 35 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第 64—65 面。 教学目标: 1、通过题型练习,理解用加法和乘法计算问题的不同结构和数量关系,提高分析 和解答问题的能力。 2、学习从比较多的信息和问题中,灵活获取对应的信息逐个解决问题,并学会找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出隐蔽条件。 3、通过训练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思维的敏捷性。 教学重点:会用加法、减法、乘法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会用画图或语言描述的方式表征数学问题,区别问题模型的不同。 教学准备:课件 4-10。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第 3 题: (1)看图理解题意:按箭头的顺序逐个口算,全部是乘法算式。 (2)开火车的形式,每组都进行一轮。 2、第 6 题: (1)理解题意:要根据后面的得数判断圆圈里应该是什么计算符号。 (2)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第 10 题: (1)引导审题:口算,加法、减法、乘法混在一起,要看清楚。 (2)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二、题型练习。 1、第 2 题: (1)引导读题,点名尝试直接说出解决问题的算式和理由。 (2)画图验证,并区别:是不是 4 条船,每条船上坐 6 人? 2、第 4 题: (1)导读第 1 句,解释:顶碗,碗是逐个加上去的。她们的任务是要顶 6 个碗。 (2)导读两小题,重点提示:这题一共有几个问题?这种多个问题的题目要怎么 做?(按先后顺序逐个解决,还要注意选择对应的条件,不能东扯西拉。) (3)引导逐个解决:结合问题,选择对应信息,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计算: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每人顶几个碗?3 人一共顶多少个碗?是不是 3 个 6? 每人要顶几个碗?已经顶了几个,还要顶几个?是不是求剩下的? 每人还要顶 2 个碗,3 人一共还要顶几个碗?是不是 3 个 2? 3、第 7 题: (1)引导读题,认识叙述方式有变化:不是有几排,每排几块。但还是可以画简 图帮助我们理解。 (2)指导学生画出简图,并意识到是 6 个 4,是用乘法来解决问题。 4、第 8 题: (1)引导通读题目,知道是多个问题,且发现只告诉了一个数字,意识到有条件 隐蔽在语句中。 (2)引导逐个解决: “木”字有几画?“森”字里有几个“木”?就是有 3 个几?应该用什么法? “森林”里有几个木?你是怎么知道的?5 个“木”就是 5 个几?用算式怎么表 示? (3)小结:题目中只出现一个数字 4,其余条件都隐蔽在语句中,要自己找。 5、第 9 题: (1)引导通读题目,知道也是多个问题。 (2)引导用图画表征前 3 小题,并意识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乘法还是加法。 (3)引导用“换数字的方法”提出问题,并解答。 6、第 11 题: (1)引导读题,并解释:前肢就是动物的前脚,后肢就是动物的后脚。 (2)找出隐蔽条件:大象有几个前脚,几个后脚? (3)引导重述问题:有 2 个前脚,每个前脚 5 个脚趾;有 2 个后脚,每个后脚 4 个脚 趾,一共多少个脚趾?怎样列式?怎样计算? 5+5+4+4=18 或 5×2+4×2=18(先算乘法,后算加法)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7、思考题: 1 小题:引导学生在 3 乘后面从 1 到 6 一顺试,看右边能不能填不同的数。 2 小题:引导学生从 1 到 6 一顺试。 三、课堂总结:学习了用加法和乘法解决问题,知道可以画简图帮助我们理解题意, 知道多个问题要逐个解决,还知道了有些题目有隐蔽条件。 课后反思: 第 11 课时整理和复习(一) (总第 36 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第 66—67 面。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记 1--6 的乘法口诀,并能用乘法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 3、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教学重点:使学生熟记 1--6 的乘法口诀,并能用乘法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会用画图或语言描述的方式表征数学问题,熟练地用加、减、乘解决问 题。 教学准备:课件 4-11。 教学过程: 一、整理乘法的初步认识。 1、出示简图,理解乘法的意义:求几个几相加的和是多少。 2、出示一个同数连加算式,改写成 2 个乘法算式。 3、指出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乘号、乘数、积。 二、整理乘法口诀。 1、借助课本 66 面表格填写乘法口诀表。 2、横看口诀表:每排是谁的乘法口诀? 3、竖看口诀表:每行是谁开头乘法口诀? 4、斜看口诀表每排最后一个:都是相同两个数相乘。 5、任意指一句口诀,点名说出两个乘法算式,(每句口诀都进行)。 三、整理乘法算式。 1、按乘法口诀表的顺序在算术本上写出乘法算式,把乘法算式写成一个表的形式。 (同一句口诀的两个乘法算式上下写,注意空排。 2、为什么口诀是 21 句,算式是 36 个?哪些口诀可以写两个算式?哪些只能写一 个? 四、复习检查:P67 面 1 题。 1、开火车的形式点名口算,并说用的是哪句口诀?(暂时不写得数。) 2、限时 2 分钟内完成。 五、课堂作业: 六、板书设计:(1 到 6 的乘法口诀表、乘法算式表)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第 12 课时整理和复习(二) (总第 37 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第 67 面。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记 1--6 的乘法口诀,并能用乘法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教学重点:使学生熟记 1--6 的乘法口诀,并能用乘法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会用画图或语言描述的方式表征数学问题,熟练地用加、减、乘解决问 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混合运算。 1、点名演板,其余在算术本上做:4×6+50= 5×3-9= 2、完成 P57 面第 2 题,点名演板,其余在算术本上做。集体订正。 二、复习解决问题。 1、第 3 题:尝试独立读题列式计算。点名反馈,后引导分析检查。 2、第 4 题: (1)解释:7 号指电池大小,纸塑包装成一排叫一板。 (2)谁知道怎样列式,或用简图表征题意? (3)根据简图独立列式计算,订正。 3、第 5 题: (1)直接从文字上理解数量关系:4 个 6 是多少。 (2)引导想一想:7 只小猫钓多少条鱼?怎样列式?会算吗? 还可以怎样列式?怎样表示与 40 的比较? 三、单元回顾: 1、知道了同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 2、学会了乘法口诀。 3、学会了用乘法口诀来计算乘法算式。 4、知道乘加、乘减算式要先算乘法。 5、学会了用加法和乘法解决问题。 6、学会了用画简图的方法帮助自己理解数量关系和列式。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四、课堂作业: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一)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 3 个方面内容: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一个简单物体的形状,辨认从不同 位置观察到一个几何形体的形状,在已有观察经验上用推理解决问题。初步落实几何 教学的核心思想和目标:空间观念、几何直观和推理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立体几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何打下基础。 二、单元教学目标: 1、知道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物体或几何形体的形状是不同的,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 到一个简单物体或几何形体的形状。 2、能解决简单的问题,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3、经历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初步掌握全面正确过程物体的基本方法。 4、感受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初步形成全面看待事物的意识。 三、单元教学重点:积累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或几何图形的经验。 四、单元教学难点:在已有观察经验上用推理解决问题。 五、单元教学措施: 1、精心选择供学生观察的物体。 2、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 3、运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图形表象。 4、处理好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整体和局部、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关系。 六、课时安排: 1、观察物体及对应练习…………………………………………………1 课时 2、观察几何形体及对应练习、用推理解决简单的问题………………1 课时 第 1 课时观察物体 (总第 38 课时) 教学内容:第 68 面例 1,第 70-71 面第 1、3、4 题。 教学目标: 1、知道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一个简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单物体的形状。 2、经历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初步掌握全面正确过程物体的基本方法。 3、感受局部和整体、初步形成全面看待事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到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一个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初步感受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1、课课件展示图片,讲《3 个孩子看大象》的故事。 2、问:他们看到的大象怎么不一样呢? 3、小结,点题:同一只大象,因为观察的位置不同,所以看到的形状也不一样。 要想看到物体的全貌,就要全面观察。今天我们就学习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书 题。) 二、实践观察,积累经验,建立表象。 1、准备:每 4 名学生一组,分别坐在桌子的四方。 每组摆出一个布娃娃,面向黑板,坐在桌上。 2、本位观察,感知不同位置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点名说自己看到的是课件图片上的哪一个形状。 3、换位观察,建立表象。 (1)请所有同学坐到布娃娃的正面来观察,你看到了什么?互相说说,再闭眼想 想自己看到的样子。 (2)依次从左、右、后三方观察,同步进行看、说、想的活动。 4、重点观察,对比辨析。 (1)引导:刚才从正面和反面观察到的样子明显不同,但是另两个位置看到的好 像差不多。我们再到这两个位置重点观察一下,看看到底有什么不同。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2)点名表述看到的不同。(引导学生说出脸和四肢的朝向。) 三、教学例 1,模拟情境,建立位置与表象的联系。 1、出示例 1 情境图,了解任务。 2、说说小明和小芳在熊猫的哪个位置?他们应该看到的是哪个图的样子? 3、说说小红和小亮在熊猫的哪个位置?他们应该看到的是哪个图的样子?(提示 学生注意:小红伸出她的左手与熊猫的朝向相同,小亮伸出他的右手与熊猫的朝向相 同。) 4、引导学生扭动身子,虚拟位置,分别用对应的手指出熊猫的朝向。 5、知道连线,并表述各人看到的样子。 四、巩固练习: 1、P68 面做一做。 带帽子的同学看到车头,胖同学看到了车尾,马尾女生看到正面,最后判断对面女生 看到的,(也可以把书翻转看)。 2、P69 面第 1 题。 先说说 4 个小动物所处的位置,再说哪个照片是谁拍的。 3、P69 面第 3 题。 先说说 3 个小朋友所处的位置,再对照自己的书判断,分别看到书的那部分。 4、P69 面第 4 题。 说说 3 个位置可以看到什么,再判断。 五、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知道了观察位置不同,看到的形状也不 同。 六、课堂作业: 七、板书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观察物体 观察位置不同,看到的形状也不同 教学反思: 第 2 课时观察几何形体 (总第 39 课时) 教学内容:第 69 面例 2、例 3,第 70-71 面第 2、5 题。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从不同位置观察到几何形体的形状是不同的,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几 何形体的形状。 2、经历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初步掌握全面正确过程物体的基本方法。 3、感受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关系,初步形成全面看待事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到从不同位置观察到几何形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几何形体的形状。 教学准备:课件 5-2。 教学过程: 一、实践观察,积累经验,建立表象。 1、出示长方体模型,请 3 个同学分别从正面、侧面、上面看,说出自己看到的形 状。 正面:长而窄的长方形; 侧面:短而小的长方形; 上面:大而宽的长方形。 2、照样子观察正方体、圆柱、和球。 正方体:不管从正面、侧面,还是上面看,看到的都是正方形。 圆柱:从正面和侧面看都是长方形,从上面看是圆形。 球:不管才哪个方向看都是圆形。 二、教学例 2,建立表象和位置的关系。 1、投影情境图,引导判断右边 3 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用笔尖在长方体看得见的 三个面上指出各人看到的形状。) 2、课件展示,判断从不同的三个位置看到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形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三、巩固练习: 1、P70 第 2 题: 先说说 1、2、3 号位置分别是在茶叶盒的哪个位置看的, 再用铅笔在茶叶盒对应的面上比划,判断右边 3 幅图分别在什么位置看到的。 2、P71 面第 5 题: 先说说 3 个同学分别在组合图形的什么位置。 再再组合图形对应的位置用铅笔比划看到的形状,并连线。 四、教学例 3。 1、引导审题:是立体图形,其中一面是正方形,学过的,立体图形可能是什么? 2、思考:学过哪些立体图形?其中长方体有哪两种?(同步课件展示。) 3、判断:正方体 6 个面都是长方形,所以可能是长方体; 有一种特殊长方体也有两个长方形的面,所以也可能是长方体。 4、综合分析,口答:可能是(),也可能是()。 五、单元回顾: 1、知道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以后观察物体要多从几个方向看。 六、课堂作业: 七、板书设计: 观察几何形体 观察位置不同,看到的形状也不同 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 一、单元教材分析: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本单元是学生在初步认识乘法、归纳乘法口诀、会用乘法口诀计算乘法的基础上学习 的,他是第四单元的延伸和拓展,也是以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本 单元教材分为两部分:7-9 的乘法口诀和解决问题。提升了感性经验,总结并与运用编 制乘法口诀的方法;重视口算教学,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进一步丰富学生分析问题 和解决问题的丰富和策略。 二、单元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编制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乘法口诀的来源,理解每句口诀的意义, 熟记乘法口诀,会用口诀熟练口算有关乘法算式。 2、使学生能用画图、语言叙述等方式表征理解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过程,能用加、 减、乘法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3、初步学会类比推理的丰富学习新知识。 三、单元教学重点: 理解每一句口诀的意义,学会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 四、单元教学难点: 学会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 五、单元教学措施: 1、关注学生的知识经验,准确把握教学的起点,加强学习过程的探索。 2、通过观察和操作,帮助学生理解乘法口诀的意义。 3、运用口诀的编制过程和编写规律熟记乘法口诀。 六、单元课时安排: 1、7-9 的乘法口诀及相关练习………………………………6 课时 2、解决问题……………………………………………………2 课时 3、整理和复习…………………………………………………2 课时 第 1 课时 7 的乘法口诀 (总第 40 课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教学内容:第 72 面例 1,第 73 面第 1-4 题。 教学目标: 1、经历编制 7 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 7 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2、理解每一句 7 的乘法口诀的意义,并初步记熟 7 的乘法口诀,能用口诀口算。 3、会用 7 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初步学会运用类推方法学习新知识。 教学重点:理解每一句 7 的乘法口诀的意义。 教学难点:会用 7 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6-1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齐背、抽查背 1-6 的乘法口诀。 2、填空。 (1)3×5 读作:(),表示()个()连加。 (2)6+6+6+6+6 写成乘法算式是()或()。 (3)4 个 5 是多少? (4)2 乘 4 得多少? (5)一个因数是 4,另一个因数是 3,积是多少? 二、新授。 1、导语:已经掌握了 1-6 的乘法口诀,将继续学习 7 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 拿出七巧板,提出任务:用完七块板,拼出一个图案,看谁拼得又快又好。 2、学生拿出准备好的七巧板,拼成各种不同的图案。教师巡查。 3、展示学生的成果,引导学生发现每个图案都是由七块板拼成的。 4、教学例 1。 (1)展示收集到的 7 种图案及表格。(课本投影)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2)引导学生观察图表,说说表格所表达的意思。 (3)学生动手填写课本上的表格。 (4)学生汇报填写结果,要求说清计算的过程,(连续加 7)。教师同步显示答案。 (5)明确表格的意义: 1 个图案是由 7 块板拼成的,我们就可以说有 1 个 7; 2 个图案也就可以说成有几个几呢?(2 个 7)。是多少块呢? (如此类推得到 3 个 7、4 个 7、5 个 7、6 个 7、7 个 7 分别是多少。) (6)对照表格导读,强化数感:1 个 7 是(),2 个 7 是()…… (7)同桌交流完成:根据上面这张表格,写出 7 组乘法算式,并编出相应的口 诀,将结果写在算术本上。 (8)集体交流,订正,小结:在口诀中,其不满十时加“得”字,超过十的不加 “得”。 (9)点名说出每句口诀的意义。 (10)将 72 页乘法算式及口诀补完整。 4、对口令游戏。 (1)课件引导两轮对口令。 (2)同桌间互相对口令。 (3)点一名同学和全体同学对口令。 5、熟记 7 的乘法口诀:齐背,分组背,点名背,抽查口诀所表示的意义。 三、巩固练习。 1、P72 做一做:点名口算并说出用的是哪句口诀。 后擦掉得数,点差生引导看算式想口诀。 2、P73 面第 1 题: 看日历图,问:每个星期有几天?2 个星期呢?3 个星期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3、P73 面第 2 题:点名口算,并说是用哪句口诀计算的。 3、P73 面第 3 题:训练差生看算式想口诀的能力。 4、点名背诵 7 的乘法口诀。 四、全课小结:说说你本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 五、课堂作业: 六、板书设计:7 的乘法口诀 (见课本,略) 第 2 课时 7 的乘法口诀练习 (总第 41 课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教学内容:第 73-74 面第 5-10 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牢记 7 的乘法口诀,熟练进行计算。 2、会用 7 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看见算式能迅速想起对应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会用 7 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点名背诵 1-7 的乘法口诀。 2、P74 第 6 题:要求读出算式和得数,并说出对应口诀,(开火车完成。) 二、题型练习。 1、P73 第 5 题: (1)看图,了解数学信息。 (2)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隐含条件:7 只骆驼。) (3)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同数连加或乘法)。你认为什么方法好?(学了乘 法就用乘法,一般不再去想加法。) (4)列式计算。 2、P74 第 7 题: (1)看图,了解数学信息,引导完整编题。 (2)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 (3)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加法或乘加)。你认为什么方法好?(乘加)。 (4)列式计算。 3、P74 第 9 题: (1)引导审题:有 7 个蛋糕,每个蛋糕都插着 3 根蜡烛,每个蛋糕都切成 6 块。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要我们根据图意提出一个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并解答。 (2)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还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板书问题)。 (3)点名说出算式和得数。 (4)小结:一个图,观察重点不同,可以提出不同的问题。问一共多少根蜡烛 时,不管切成块;问一共多少块蛋糕时,不管蜡烛。 4、P74 第 10 题: (1)引导看算式,知道竖向 3 式是相关题。 (2)独立口算,订正得数。 (3)引导观察算式,发现规律: 可以用几个 7 速算,例如:2 个 7 加 1 个 7 是 3 个 7,得数 21。 每个算式对应的乘法口诀相差 7。 三、课堂作业: 四、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第 3 课时 8 的乘法口诀 (总第 42 课时) 教学内容:第 75 面例 2,第 76 面第 1-4 题。 教学目标: 1、经历编制 8 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 8 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2、理解每一句 8 的乘法口诀的意义,并初步记熟 8 的乘法口诀,能用口诀口算。 3、会用 8 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初步学会运用类推方法学习新知识。 教学重点:理解每一句 8 的乘法口诀的意义。 教学难点:会用 8 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6-3。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课件展示)。 1、师生对口令: 三七( ) ( )十二 五七( ) 四六()一七()二四() 2、抢答。 4×5 5×6 3×2 4×3 7×4 5×7 7×6 3×7 4×6 7×7 二、自主探究。 1、创设情境: (1)投影鼓乐队场面,理解数学信息:每排 8 人,有 8 排。 (2)你能分别算出 1 排有多少人,2 排一共多少人……8 排一共多少人吗? (3)引导在算术本上列式,待算。 2、导语: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 8 的乘法口诀。有一只快乐的小狗来帮助我们。(投影局部 图)。小狗每次跳 8 格,跳 1 次是 8 格,跳 2 次是多少格……跳 8 次是多少格? 3、独立填写,说出填法。 4、对照小狗跳导读,强化数感:1 个 8 是(),2 个 8 是()…… 5、根据小狗连续跳的情况,你写出算式得数吗?编出口诀吗?想一想,把你写的乘 法算式和编的口诀写到练习本上。 6、汇报所写算式和口诀,统一后板书。 7、分析 8 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特点? 8、速记 8 的乘法口诀:对口令、同桌接背,开火车背,点名背。 9、完成课本上 75 页的填空。 三、巩固练习。 1、P75 做一做。尽量给差生看算式说对应口诀的机会。 2、P76 第 1 题:用 8 乘外圈的数字,想口诀时可以怎么看最快?(由外到内)。 3、P76 第 2 题:看图理解题意,列式计算。 4、P76 第 3 题:点名完成,尽量给差生看算式说对应口诀的机会。 5、P76 第 4 题:趣味化题目,引导看算式想口诀,完成连线。 四、拓展练习,(课件展示)。 1、写出下列得数的乘法算式和对应的口诀。 12 16 24 (2)×(6),口诀:()。(4)×(4),口诀:()。(4)×(6),口诀:()。 (3)×(4),口诀:()。(2)×(8),口诀:()。(3)×(8),口诀:()。 2、填不同的数:()×()=()×() 五、课后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齐背 8 的乘法口诀)。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六、板书设计: 8 的乘法口诀 一八得八二八十六三八二十四四八三十二 五八四十六八四十八七八五十六八八六十四 教学反思: 第 4 课时 8 的乘法口诀练习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总第 43 课时) 教学内容:第 76-77 面第 5-12 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牢记 8 的乘法口诀,能熟练地用 1-8 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2、会用 8 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看见算式能迅速想起对应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会用 8 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6-2。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点名背诵 8 的乘法口诀(课件引导)。 2、P76 第 6 题: (1)引导读题,思考:怎样想才能快速知道答案?(几只螃蟹几个 8)。 (2)趣味对答:一只螃蟹 8 条腿,两只螃蟹( )条腿,……八只螃蟹( )条腿。 3、背诵 1 到 8 的乘法口诀:齐背、分组背、点名背。 二、题型练习:P77 面第 7-12 题。 1、第 7 题: (1)独立填写。教师巡视差生,提示怎样想到对应的口诀。 (2)点名反馈,并问:你是怎样想到对应口诀的,是用哪句口诀计算的。 2、第 8 题: (1)独立填写。教师巡视差生,提示怎样想到对应的口诀。 (2)点名反馈,并问:是用哪句口诀计算的。 3、第 10 题: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1)独立看图读题,问:你要怎样做才能找出数学信息? (2)引导看图,数出每个队形的人数。 (3)分析问题,引导用乘法列式计算:3 个 8,一共有多少,用乘法列式。 4、第 11 题: (1)引导看算式,知道竖向 3 式是相关题。 (2)独立口算,订正得数。 (3)引导观察算式,发现规律: 可以用几个 8 速算,例如:5 个 8 加 1 个 8 是 6 个 8,得数 48。 每个算式对应的乘法口诀相差 8。 5、第 12 题。 (1)引导审题:有 4 张桌子,第一张桌子坐 8 人,第二、三张桌子也坐 8 人,第 四张桌子只坐 4 人。要我们根据图意提出一个数学的问题,并解答。 (2)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3)点名说出算式:8×3+4=或 8×3-4= 三、拓展练习。 1、在□里填出合适的数。 39=□×□+□ 61=□×□+□ 39=□×□-□ 61=□×□-□ 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7×8-16=8×□ 5×7+21=7×□ 四、课堂作业: 五、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 5 课时解决问题 (总第 44 课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教学内容:第 78-79 面。 教学目标: 1、经历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深化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2、通过购物活动,渗透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渗透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课件引导)。 1、点名背诵 1-8 的乘法口诀。 2、开火车口算: 4×4 5×8 6×6 8×8 7×4 8×3 8×4 5×7 8×6 3×7 4×6 8×7 2×8 7×7 二、新授。 1、课件出示主题图,创设情境,了解图文信息。 2、教学例 3。 (1)提出问题:买 3 个文具盒,一共多少钱? (2)引导分析:知道了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3)引导解决问题: ①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信息?(其他的价格是这个问题的多余条件。) ②该怎样想?(1 个文具盒 8 元,3 个文具盒就是 3 个 8 元。) ③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帮助我们思考算式?(引导学生在本子上画简图,做标 注。) ④这说明问题可以用什么方法解答?(用乘法计算。)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4)引导检查。(重新理一遍思路。) (5)小结:求总钱数可用一个物品的价格乘买的个数。板书:单价×个数=总钱数。 3、教学“想一想”。 (1)引导审题:买 7 块,“每块多少钱”这个条件在哪里去找? (2)分析解答:1 块橡皮 2 元,7 块橡皮就是 7 个 2,列乘法算式是怎样的? 4、提出其他问题并解答。 (1)提出新要求: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2)分析:所谓“其他问题”,就是与以上两个问题不同的问题,只要不同就行。 那么:把买的物品换成其他的就可以了,(还可以不换物品换买的数量。) (3)图上还告诉了其他物品的价格,你能围绕某个物品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吗?点名提出问题,并板书。 (4)在课本下面书写提出的问题,并独立列式计算。(若学生提出较复杂的“买几 个什么和几个什么一共多少钱?”的问题需引导列式计算。) 三、巩固练习,P79 面。 1、第 1 题: (1)引导看图,编题,分析:就是几个几。 (2)列式计算。 (3)问:42 角和 48 角分别是几元几角?(补上完整的算式书写。) 2、第 2 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第 3 题: (1)引导审题:一套有几本,买一套就是买几本,每本几元,就是几个几元。 (2)求 8 个 7 元是多少用什么法列式? 4、第 4 题:先尝试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点名反馈,并引导。 5、第 5 题: (1)看了图文,你知道了什么?(大人和小孩的价格不一样。)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2)引导分析: 我们可以怎么解决?(在图上写每个人的钱数;先算大人的,再加上儿童的。) 我们一家有几个大人?4 个大人一共多少钱?有几个儿童?1 个儿童多少钱? (3)依托算式小结:如果价格和数量都不一样,就各做各的算,再加起来。写成 的算式就是乘加。 四、课堂作业: 第 6 课时 9 的乘法口诀 (总第 45 课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教学内容:第 80 面例 4,第 81 面第 1-4 题。 教学目标: 1、经历编制 9 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 9 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2、理解每一句 9 的乘法口诀的意义,并初步记熟 9 的乘法口诀,能用口诀口算。 3、会用 9 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初步学会运用类推方法学习新知识。 教学重点:理解每一句 9 的乘法口诀的意义。 教学难点:会用 9 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课件展示)。 1、师生对口令: 五七( ) ( )十二 三八( ) 三六()七八()二八() 2、抢答。 4×8 8×6 3×2 4×3 8×2 5×7 7×8 6×7 4×6 7×7 二、自主探究。 1、创设情境: (1)投影划龙舟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船的数量和每条船上人的数量。 (2)你能分别算出 1 条船有几人,2 条船一共有几人……9 条船一共有几人吗? (3)在算术本上列出乘法算式,竖向书写,得数待定 2、导语: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 9 的乘法口诀。有一只快乐的袋鼠来帮助我们。(投影局部 图)。袋鼠每次跳 9 格,跳 1 次是 9 格,跳 2 次是多少格……跳 9 次是多少格?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3、独立填写,说出填法。 4、理解袋鼠连续跳格的次数和格数间对应关系:跳 1 次到 9 格,跳 2 次到 18 格…… 5、对照袋鼠连续跳反复导读,强化数感:1 个 9 是(),2 个 9 是()…… 6、根据袋鼠连续跳的情况,你写出算式得数吗?编出口诀吗?想一想,把你编的口 诀写到练习本上。 7、汇报所写算式和口诀,统一后板书。 8、分析 9 的乘法口诀的得数有什么特点? 9、速记 9 的乘法口诀:对口令、同桌接背,开火车背,点名背。 10、完成课本上 80 页的 9 的乘法算式和口诀填空。 三、巩固练习。 1、P80 做一做:引导读算式,想口诀,写得数。 2、P81 第 1 题:是 9 乘外圈的数,但是想口诀时怎么看最快? 3、P81 第 2 题:引导读算式,想口诀,写得数。 4、P81 第 3 题: (1)引导看图审题:看了车上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有乘法,有加法。) (2)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5、P81 第 4 题: (1)背诵 9 的乘法口诀,同步圈出。 (2)在表格内观察:1 个 9 比 10 少 1,2 个 9 比 20 少 2…… 由此得出:9 的乘法得数十位上的数比乘 9 的数少 1,(举例说明)。 (3)在课本 80 面的算式中观察:积的个位依次少 1,十位依次多 1;有些算式的积 个位和十位上的数是反过来的;个位和十位之和是 9, 四、课堂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的表现怎样? 五、课堂作业: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六、板书设计:9 的乘法口诀 一九得九二九十八三九二十七四九三十六五九四十五 六九五十四七九六十三八九七十二九九八十一 教学反思: 第 7 课时 9 的乘法口诀练习 (总第 46 课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教学内容:第 81-83 面第 5-13 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牢记 9 的乘法口诀,能熟练地用 1-9 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2、会用 9 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看见算式能迅速想起对应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会用 9 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点名背诵 9 的乘法口诀。 2、点多名学生背诵:从“一七得七”背到“九九八十一” 二、题型练习。 1、第 6 题: (1)引导看算式,知道竖向 3 式是相关题。 (2)独立口算,订正得数。引导观察算式,发现规律: 可以用几个 9 速算,例如:5 个 9 加 1 个 9 是 6 个 9,得数 54。 每个算式对应的乘法口诀相差 9。 2、第 7 题: (1)引导看图审题:鱼是写两个算式,正方体是写一个算式。 (2)点名说出算式和思路。 3、第 8 题: (1)引导看图审题:有多少棵树,中间有多少个空?用铅笔描一描。 (2)点名说出算式和思路。 4、第 10 题: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1)看图了解信息。 (2)点名说出第 1 小题的算式和思路。 (3)点名说出第 2 小题的思路和算式。 5、第 11 题: (1)观察数列的规律(总是加 9),引导用加 9 的规律填写,(十位多 1 个位少 1) (2)启发思考:能不能用乘法解决?(比一九、二九、三九分别多 1。) (3)边背口诀边填写。 6、第 12 题: (1)读题审题:连续两个问题,要分次解决。第二个问题也许要用第一个的结果。 (2)引导分析:第一个问题是什么?对应的条件是什么? 第二个问题是什么?对应的条件是什么? 7、第 13 题: (1)读题审题:1 米 9 元,10 米就是 10 个 9 元,就是 9×10。 (2)怎样计算: 由“九九八十一”想“10 个 9”肯定比 81 还多 9,就是 90 元。 用以前的想法:9×10 其实也可以想成 9 个 10,是 90。 (3)以后要学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激发学习兴趣:板书 9×10 的笔算。) 四、数学游戏:用双手表示 9 的乘法口诀。 五、课堂作业: 六、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 8 课时解决问题 (总第 47 课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教学内容:第 84 面例 6,第 85 面。 教学目标: 1、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 2、灵活运用加、减、乘法运算解决“够不够”之类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灵活运用加、减、乘法运算解决“够不够”之类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并灵活运用学过的运算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座位示意图,课件 6-8。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问题:我们班有 28 名男生和 20 名女生,搬 50 套桌椅够坐吗? 2、尝试独立解决。 3、反馈并小结:先算有多少人,再比较桌椅数和人数,桌椅数多就够。 二、新授。 1、投影问题和示意图。 2、引导阅读理解: (1)知道了什么?有哪些人要坐车?坐什么样的车?(解释“示意图”的意思)。 问题是什么? (2)“坐得下吗”要看有多少人,需要多少座位?座位数刚好或者多些就坐得下。 板书“座位数”和“人数”的比较:□○□ (3)初步思考: 这就是说要先算出座位数,再算出人数,就知道坐不坐得下,(板书两个 量。) 座位应该不是一个个数出来,而是算出来的;人数要把师生加起来。 3、引导分析解决: (1)图上有多少个座位,不同点观察方法想到的算式也不一样,(发座位示意图)。你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是怎样观察的?你能在示意图上画出一排排的座位吗?并根据你的观察写出算式。 (2)学生自主观察后,反馈并投影学生标注的简图: ①竖向观察,每行 4 个座位,有 7 行,加上最后一行 5 个座位。4×7+5= ②横向观察,每排 8 个座位,有 4 排,加中间一个座位。4×8+1= ③横向观察,每排 7 个座位,有 4 排,加最后 1 排 5 个。7×4+5= ④分左右后观察,左边 2×7,右边 2×7,加后边 5 个。 (4)确认合理的观察方法和正确的列式。 (5)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列式计算出座位数。 (6)列式计算出人数。 (7)完成比较多少的过程,回答问题。 4、引导检查解答是否正确: 座位数计算和人数计算对不对,单位带了没有,座位数和人数比较结果是什么, 是否有文字回答。 5、反思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小结: (1)我们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读题,看图,思考了解决问题需要的过程。) (2)座位数是隐含条件,计算时用到哪些方法?(画出观察座位的方法。) (3)怎么知道是否坐得下?(比较了座位数和人数,并文字回答。) 三、巩固练习。 1、P84 做一做: (1)引导阅读理解、分析思考:知道什么?也就是说需要多少个鸡蛋?问题是什 么?从哪里可以看出鸡蛋数?你准备用什么方法帮助你得出计算鸡蛋的算式? (2)学生标画解答后,集体交流订正。 2、P85 第 2 题: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3、P85 第 4 题:引导理解题意,示范在表格中看出乘法的方法,后独立完成。 4、P85 第 6 题: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1)引导读题看图,分析已知和问题,思考解答需要的过程。 (2)引导表征小火车要多少个轮子,并列出算式,完善解答过程。 (3)引导回顾检查:简图符合题意吗?算式符合图意吗?单位?比较?文字回 答? 5、P85 第 7 题:举例理解题意“最大”,示范从 1 试起的方法。独立完成,集体订 正。 6、P85 第 1、5 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课堂作业: 五、板书设计:解决问题 座位数:4×7+5=33(个)人数:2+30=32(人) 33 ﹥ 32 ,坐得下。 第 9 课时整理和复习(一) (总第 48 课时) 教学内容:第 86 面。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乘法口诀表,促进学生对乘法口诀的正确记忆和熟练应用。 2、使学生知道利用表格来整理知识比较简洁、清楚,懂得合理整理乘法口诀表,掌 握整体记忆全部乘法口诀的基本方法。 3、加深对乘法含义的理解,能熟练的利用一句口诀计算两道乘法式题。 教学重点:整理乘法口诀表,促进学生对乘法口诀的正确记忆和熟练应用。 教学难点:加深对乘法含义的理解,能熟练的利用一句口诀计算两道乘法式题。 教学准备:课件 6-9。 教学过程: 一、整理乘法口诀。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1、借助课本 86 面表格填写乘法口诀表,(横向填写)。 2、逐排逐个横看口诀表: 第 1 排是谁的乘法口诀?第 1 句口诀是什么?第 2 句口诀是什么?请读出。 第 2 排是谁的乘法口诀?第 1 句口诀是什么?第 2 句口诀是什么?请读出。 ………… 3、逐行逐个竖看口诀表: 第 1 行是谁开头乘法口诀?竖向读出。 第 2 行是谁开头乘法口诀?竖向读出。 ………… 4、斜看口诀表每排最后一个:都是相同两个数相乘。 把得数排成数列:1、4、9、16、25、36、49、64、81,用口诀读出。 5、定位看: “五七三十五”的前面、后面、上面、下面分别是哪句口诀?有什么规律? 6、找出得数相同的口诀:(课件引导,学生在自己课本上用黄色彩笔标出。) 7、思考:乘法口诀表一共有多少句口诀?能列出算式吗?能快速计算出来吗? 8、小结:横着背诵最好,竖着检查背诵最好。(演示蒙住得数部分的自查方法。) 二、整理乘法算式。 1、任意指一句口诀,点名说出两个乘法算式,(每句口诀都进行)。 2、按乘法口诀表的顺序在算术本上写出乘法算式,把乘法算式写成一个表的形式。 (同一句口诀的两个乘法算式上下写,注意空排。) 3、口诀是 45 句,算式是 80 个?哪些口诀可以写两个算式?哪些只能写一个? 三、检查乘法口诀的背诵和应用。 1、用课件引导背出乘法口诀表。(空表渐次显示) 2、用课件引导背诵乘法算式的积。(P87 圆盘动画显示) 示范玩法:用外圈数乘内圈对应数,读出算式和得数。(转一次点 9 人)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相机复习:看到两数相乘,怎样想到对应口诀?(先找较小数再找较大数) 四、制作 P87 乘法算式盘,布置学生在家自主检查计算。(讲解制作过程) 五、课堂作业: 六、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第 10 课时整理和复习(二) (总第 49 课时) 教学内容:第 87 面。 教学目标: 1、能熟练地运用乘法口诀计算乘法、乘加、乘减算式。 2、加深对乘法含义的理解,提高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熟练地运用乘法口诀计算乘法、乘加、乘减算式。 教学难点:加深对乘法含义的理解,提高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点几名学生接力背诵乘法口诀。 2、玩一轮乘法圆盘口算。(课件展示转盘,开火车形式,要读出算式和得数。) 3、独立完成 P87 第 2、4 题,集体订正。 二、题型练习。 1、P87 面第 3 题: (1)读题看表格,理解“买了一些套餐”是怎么买的,引导从表格中读出。例:A 种 套餐每份 8 元,买了 3 份;B 种套餐每份 5 元,买了 4 份…… (2)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3)再看表格想到:每种花了多少钱在表中填写,一共花了多少钱要列式计算。 (4)引导完成计算。 2、P87 面第 5 题: (1)看图看表格读题,理清已知和问题,知道要逐个找对应的条件解决。 (2)小布一人玩一次过山车多少钱,玩一次木马多少钱,一共多少钱,用什么运算? (3)8 个小朋友玩木马,就是 8 个 6 元,8 人一共多少钱,用什么运算?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4)仿照两小题各提一个问题,并解答。(在算术本上完成)。 三、单元回顾: 1、用乘法口诀算乘法很快,所有乘法口诀一定要背熟。 2、已经会算:加、减、乘、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乘加、乘减多种算式,但是 要看清运算符号。 3、会用加、减、乘、乘加、乘减解决问题。 4、解决多个问题时,要逐个解决,要找准每个问题对应的条件,不能东拉西扯。 5、可以用画简图可以帮助我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课堂作业: 五、板书设计: 整理和复习(二) 解决问题的算式:加、减、乘、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乘加、乘减 解决问题的策略:1、多个问题对应条件一个一个地解决 2、画简图帮助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图表中隐含条件要找出。 教学反思: 量一量,比一比(活动课)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总第 50 课时) 教学内容:第 88-89 面。 教学目标: 1、巩固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和高度的方法,加深对厘米和米的认识。 2、经历实际测量物体长度和高度的过程,认识常见事物的长度,为估计其他物体的 长度提供更多的比较和参考标准。 3、能用不同的方式描述物体的长度,建立长度观念。 教学重点:巩固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和高度的方法,加深对厘米和米的认识。 教学难点:能用不同的方式描述物体的长度,建立长度观念。 教学准备:直尺、米尺、软尺、卷尺、测量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激活已有经验。 1、还记得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吗?是哪两个? 2、1 厘米有多长?1 米有多长?比划一下。 3、常见的测量工具有哪些? 4、你知道哪些测量方法,例如: (1)测量时尺子要怎样? (2)直尺、米尺、软尺、卷尺使用时有什么针对性? 二、实际测量活动,认识常见事物的长度或高度。 1、活动准备: (1)制作记录单(投影样表,学生抄写样表)。 (2)分活动小组,提出要求:不争不抢,主动积极,正确测量,完成本组任 务。 2、布置小组测量任务,分组测量,记录以下项目的数据。(每个任务都安排两组测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量) (1)课桌面长、宽、高。(2)讲台面长、宽、高。 (3)黑板的长、高。(4)教室的长、宽。(5)教室门的宽、高。 3、反馈分组测量的数据,填写自己未测数据。 4、分区测量,带着自己的记录单,记录自己的数据: (1)根据项目分四个测量区:身高、肩宽、两臂长、步长。 (2)安排测量人员到位。 (3)方法:学习小组长带领各组同学分别测量。轮流读出前一个人的结果。 5、点名反馈测得的数据。 6、建立表象: (1)闭眼想:依次想象已测物体有多长。 (2)用手比:比划课铅笔长、本长宽、课桌的长宽高和肩宽。 (3)说关系:()比()长一些,()比()长得多。 三、用合适的方式描述物体的长度。 1、用合适的方式描述“一条鳄鱼 6 米长”。 (1)想象“6 米”的长短:用小金鱼和用张开的两臂长来比,是 6 米吗? (2)用熟悉的事物长度来描述: ①估计一下,需要几个人手拉手才有 6 米长? ②点几名同学手拉手,另两名用卷尺测量。 ③引导用语言描述: 用手拉手的方法测量鳄鱼:5 名学生手拉手,和鳄鱼差不多长。 2、用合适的方式描述其他长度。 (1)每组分配一种动物长度的描述任务,用熟悉的事物描述这个长度。 (2)小组合作完成测量和描述。 (3)反馈各小组描述,相机补充更直观的描述,例如: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长颈鹿高 6 米,以楼房为标准,长颈鹿有 2 层楼高; 鸵鸟高 2.5 米,以教室门为标准,鸵鸟比门还高半米; 鲸鱼长 26 米,以两臂长为标准,20 人手拉手就和鲸鱼差不多长; 巨蟒长 10 米,以教室长为标准,巨蟒比教室还长 1 米; 壁虎长 12 厘米,以新铅笔为标准,壁虎比铅笔短 8 厘米。 四、课堂总结:学习了用尺子精确测量,学会了用熟悉的事物描述其他物体的长度。 五、板书设计:量一量,比一比 精确测量:尺子,厘米、米 大概描述:用熟悉的事物长度描述其他物体的长度 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第七单元认识时间 一、单元教材分析: 在一年级上册认识钟面和整时的基础上,本单元进一步认识几时几分和几时半,同时 合理推测事件发生的可能时间,为以后学习时分秒的认识和计算打下基础。教材包括 认识分、认识几时几分、解决问题三部分。教材注重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注重 了直观画面和实际操作,注重了在解决问题中的数学思考,降低了认识几时几分的难 度,突出了几时差几分的内容。 二、单元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借助钟面认识时间单位“分”,知道 1 时=60 分。 2、结合直观演示和操作,知道分针在钟面上走“1 小格”是 1 分,初步认识几时几 分,会读写几时几分和几时半。 3、会用时间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进一步学习观察、比较的方法,形成初步的推理能力。 三、单元教学重点: 理解分针在钟面上走“1 小格”是 1 分,认识分和几时几分。 四、单元教学难点: 理解时针和分针指向钟面某个刻度数字时的不同含义。 五、单元教学措施: 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有关实际的知识。 2、通过操作、观察、准确描述的手段认识几时几分,同时借助半时为分界线发现时 针在大格间的位置和分针在钟面左右的位置的不同。 3、注意结合情境和 12 时计时法,借助“上午、下午、晚上”等词准确说出时间。 六、单元课时安排: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1、认识分和几时几分…………………………………………1 课时 2、解决问题……………………………………………………1 课时 3、练习课………………………………………………………1 课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第 1 课时认识分和几时几分 (总第 51 课时) 教学内容:第 90-91 面例 1、例 2,第 93 面第 1、2 题。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经历操作、观察、归纳的过程,借助钟面认识时间单位 “分”,知道分针在钟面上走“1 小格”是 1 分,知道 1 时=60 分。 2、结合直观演示和操作,初步认识几时几分,会读写几时几分和几时半。 教学重点:会 5 分 5 分地数分,能认、读、写出几时几分。 教学难点:概括认识时间的方法。正确认识几时差几分的时间。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钟面,考察学生知识基础: (1)钟面上有些什么数字,分别在什么位置?(上、下、左、右、左半、右半) (2)钟面上有哪些格,分别用什么显示?(12 个数字对应 12 大格,有圆点表示; 每大格里还有 5 个小格,用细线表示。) (3)钟面上有哪些指针?(时针、分针、秒针、定时针。) 2、整时的认、读、写。 师拨出几个整时,学生认、读、写出对应时间。并小结整时的认、读、写的方法。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能认出图中上课的时间吗?今天就学习认识几时几分这样的时间。 2、简述:时间的几分和学习得分的几分意思不一样。 三、认识“分”和时分进率。 1、定义 1 分:分针是用来记录分的,分针在钟面上走 1 小格的时间是 1 分。(板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书) 2、促进理解(课件演示):分针从 12 起走 1 小格,是 1 分;从第 1 小格到第 2 小 格,又是 1 分……每走 1 小格的时间都是 1 分。 3、认识大格对应 5 分(课件演示,分针回到 12,观察并回答。) (1)分针从 12 走到 1,走了 1 大格,走了几分?为什么?(分针走了 5 小格。) (2)分针从 1 走到 2,走了 1 大格,又走了几分?为什么?(分针又走了 5 小格。) (3)课件验证:分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的时间都是 5 分。 4、认识刻度数对应的是多少分(课件演示): (1)反复从 12 走到目标数,问:从 12 走到几,分针走了多少小格,走了多少 分?(同步填写课本 90 面示意图。) (2)引导记忆:一五一十地数,从 5 数到 60;用乘法口诀数。 (3)优化方法:从数字 1 到 9 用乘法口诀想,数字 10、11 和 12 直接想。 5、认识 1 时=60 分(师生同步拨时钟): (1)时钟的时针分针归位到 12 时,不会的互相帮助。 (2)拨动分针螺母,让分针走到 1、走到 2……走完一圈,再看时针位置。 (3)引导小结:分针走一圈是多少分?时针走一大格是几时?这说明什么? (板书:1 时=60 分。) 四、认识几时几分。 1、熟悉时针在多少分时的位置: (1)从 12 时起,让分针从 12 分别走到 1、2、3、6、9、10、11、12 的位置,每 次停下来问:已经走了多少分?再看时针分别所处的位置; (2)重复以上演示,理解“时针走过几”和“没到几”。 2、投影例 2 三个钟面,引导认识时间: (1)先看时针,时针走过 4 就是 4 时;再看分针,分针指向 1 就是 5 分。即:4 时 5 分。写作:4 时 5 分或 4:05;读作:四时五分或四点零五。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2)同样要先看时针,时针走过 4 就是 4 时;再看分针,分针指向 6 就是 30 分。 即:4 时 30 分,也可以说成 4 时半。写作:4 时 30 分或 4:30;读作:四时三十分或四 点三十。(强调:所有的 30 分都可以说成半时。) (3)同法认识 4 时 45 分的认、读、写。 五、巩固练习: 1、P91 做一做。逐个引导认、读、写,(相机理解“几时差几分”)。 2、P92 第 1、2 题。认、读、写,还要把时间与事件联系起来回顾一遍。 六、课堂小结:今天你学到了些什么?(依托板书小结。) 七、课堂作业: 八、板书设计:认识时间 时:时针走 1 大格是 1 时。分:分针走 1 小格是 1 分。 1 时=60 分 认:先看时针走过几,再看分针走了多少小格。 写:()时()分或():()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第 2 课时解决问题 (总第 52 课时) 教学内容:第 92 面例 3,第 93 面第 4、5 题。 教学目标: 1、会用几时几分的知识分析生活中相关联事件发生的时间。 2、会用排除法推理解决问题。 3、感受时间就在身边,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好习 惯。 教学重点:能合理推测事件发生的时间。 教学难点:用排除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7-2。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师拨出几个时间(含整时、半时),学生认、读、写。 2、师说出几个时间(含整时、半时),学生用钟面拨出。 二、创设情境,唤醒经验。 1、出示一组钟面,介绍老师的一天,(课件展示): 起床、上午上班、午饭、下午下班回家、晚饭、备课、看电视、睡觉。 2、说说你每天做一些事情的大概时间(作息时间): 起床、上学、午饭、下午放学、做作业、看电视、晚饭、睡觉。 3、指导表述事件的先后顺序: 早上,我先……再……然后……最后…… 中午吃饭后,我先……再……然后……最后……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下午放学后,我先……再……然后……最后…… 三、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主题图,故事化情境: 星期六,小明过早后,看时间还早,就想在楼下锻炼一会儿,正好遇到芳芳。 2、指导观察理解: (1)从图上你知道了些什么? ①明明正在干什么?此时是什么时间? ②明明要做哪几件事?(做作业、踢球、看木偶剧。) ③明明做完作业的时间是什么时间? (2)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3、分析解答: (1)小组分析交流,确定自己的答案。 (2)集体交流,并整理思路: ①信息太多,有什么办法帮助我们有条理思考?(指导学生把已知的时间和已 经确定的事件写出来): 7:15 7:45 9:00 9:15 10:30 10:50 锻炼做完作业去看木偶剧 ②直接推理法(以事件决定时间): 踢球在什么事件之后?在什么事件之前? 也就是说,踢球在什么时间之后,在什么时间之前? 给定的选择中,只有谁符合要求? ③排除法(以时间决定事件,排除不可能的): 7:45 明明在做作业,10:50 明明已经看木偶剧了,这两个都不是。 4、检查解答:把“做作业、踢球、看剧”写进事件表中,从头理一理,合理吗? 5、小结解答过程: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读题看图认时间,按先后顺序写出已知时间和已知事件,分析判断,反思是否合 理。 6、发散思维:问题里“可能”怎样理解?(在 9:00 到 10:30 间的时间都可能。) 四、巩固练习,第 93 面第 4、5 题。 1、第 4 题:仿照例题解答小结的过程完成。 2、第 5 题:先认钟面时间,再引导用符合哪个事件的时间区间来判断。 五、课堂作业: 六、板书设计:解决问题 1、读题看图认时间。 2、按先后顺序写出已知时间和已知事件。 3、分析判断。(推理、排除) 4、反思是否合理。 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第 3 课时认识时间练习 (总第 53 课时) 教学内容:第 94-96 面。 教学目标: 1、熟练地认读写时间,补充“差几分、过几分”和“几刻”的认识。 2、会用时间的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3、感受时间就在身边,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好习 惯。 教学重点:能合理推测事件发生的时间。 教学难点:用排除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7-3。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师拨出几个时间(含整时、半时、几时几分),学生认、读、写。 2、师说出几个时间(含整时、半时、几时几分),学生用钟面拨出。 3、P95 第 7 题:独立完成,集体交流。(如有问题,借助钟面操作引导。) 二、题型练习 1、第 6 题: (1)读题,知有两个问题,需逐个解决。 (2)引导学生按一般情况填写。 (3)仿照例子提出问题并解答。(解答有算式吗?实际是回答)。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2、第 8 题: (1)理解题意:用前 3 个时间发现规律,填写最后时间,并画时针和分针。 (2)点名认读写前 3 个时间,找出规律:+15 分,判断最后是 4 时。并画出。 (3)补充教学: ①定义:15 分也可以说成一刻,30 分是二刻,45 分是三刻。 ②理解:4:15 可以说成(), 4:30 可以说成(), 4:45 可以说成()。 7:15 可以说成(), 10:30 可以说成(), 2:45 可以说成()。 ③应用:8 点 1 刻是什么时间? 12 点差 1 刻是什么时间? 3、第 9 题: 引导看懂图上事件和钟面时间,启发判断。最后理一理时间和事件。 4、第 10 题: (1)是写钟面时间吗?引导理解“过几分”:分针再走几分,相当于加几分。 (2)逐个引导完成。 5、第 11 题: (1)引导读懂题意:有人有事有时间有箭头,任务是看图讲故事。 (2)启发学生把每个图看懂,并说出时间和事件,可以添加语言使之更生动。 (3)点名串联整个故事,纠正不完整、不准确、无序的地方。(反复进行多轮)。 三、单元回顾: 1、学会了认整时、半时、几时几分。 2、知道时针走 1 大格是 1 时;分针走 1 小格是 1 分,走 1 大格是 5 分。 3、知道时间有两种写法和它们的读法。 4、知道 1 时=60 分。 5、知道 15 分是 1 刻的说法,知道几时几刻是几时几分。 6、知道“几时差几分”是几时几分。 7、知道时间和事件都有先后顺序,时间与事件对应,可以用推理的方法解决问题。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8、时间就在身边,要养成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好习惯。 四、课堂作业: 五、板书设计:(见单元回顾) 教学反思: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搭配(一) 一、单元教材分析: 数学广角的意图在于:通过学生可以理解的日常生活常见的简单事例,系统而有步骤 地把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呈现出来,借助一些操作等直观手段向学生渗透。本次 安排的是排列和组合,主要是通过操作、观察、猜想等方法,发现 3 个不同的数字组 成两位数的排列数和 3 个数字两两求和的组合数,初步渗透排列和组合的思想方法, 逐步培养学生有序思考、全面思考的意识,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 联系,激发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欲望。 二、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猜想等方法,发现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初步渗透排列和 组合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有序思考、全面思考的意识。 2、在发现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能 力,以及恰当地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 3、感受排列和组合的思想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 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欲望。 三、单元教学重点: 通过操作、观察、猜想等方法,感悟排列和组合的思想方法。 四、单元教学难点: 初步感悟排列和组合的区别。 五、单元教学措施: 1、构建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数学活动,培养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2、注重运用多种形式表征思维过程,帮助学生形成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方法。 六、单元课时安排: 1、简单的排列……………………………………………………1 课时 2、简单的组合……………………………………………………1 课时 第 1 课时简单的排列 (总第 54 课时) 教学内容:P97 面例 1,P99 面第 1、2 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猜想等方法,发现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初步渗透排列的思想方 法,培养学生有序思考、全面思考的意识。 2、在发现简单事物的排列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以及恰 当地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 3、感受排列的思想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探 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欲望。 教学重点:通过操作、观察、猜想等方法,感悟排列的思想方法。 教学难点:用排列的思想方法思考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8-1。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什么是一位数,一位数有哪些?什么是两位数,两位数有哪些? 2、说说下列两位数的十位和个位分别是什么数字: 1 2 3 1 4 9 5 5 9 4 二、探求新知。 1、提出问题,理解题意: (1)课件出示问题,引读后,点名说题意。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2)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理解: 用 1、2、3 这三个数,不用 4-9;组成两位数;十位和个位不能一样(如 11、22、 33);要解决的问题是:能组成几个两位数。 2、初步思考: (1)可能不止一两个,只想不写,就会重复或遗漏。应该把想到的数写出来。 (2)尝试把 1、2 组成两位数,感悟有序思考的方法——“轮流占位”。 3、小组内研究一下,教师巡视启发。 4、集体交流,并启发有序、全面的思考方法和过程: (1)先把 1 定在十位,个位可以是几?还可以是几?这就组成了什么数,写下 来。 (2)再把 2 定在十位,个位可以是几?还可以是几?这就组成了什么数,写下 来。 (3)再把 3 定在十位,个位可以是几?还可以是几?这就组成了什么数,写下 来。 (4)反思回顾:1、2、3 都轮流占了十位,没有遗漏。 (5)引导口答:能组成 6 个两位数。 5、小结怎样才能不重复不遗漏: (1)思考过程有序:先在十位固定一个数字,再看个位怎么搭配;然后在十位固 定另一个数字,再看个位怎么搭配……轮流占第一。 (2)把想到的用类似于表格的形式写下来。 三、巩固练习。 1、P97 做一做: (1)课件引导理解题意,直观感受城区地图涂色,且类似于例 1。 (2)抽象成表格形式,以文字表征思考: ①先在北城固定红色,看南城怎么搭配,在表格里写下来;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②再在北城固定黄色,看南城怎么搭配,在表格里写下来; ③最后在北城固定蓝色,看南城怎么搭配,在表格里写下来; (3)文字回答。 2、P99 第 1 题: (1)对比以上两个实例,发现本题无姓名无位置表,需起名写位置表。 (2)按轮流坐第一的方法引导搭配,完成表征和文字回答。 3、P99 第 2 题:引导学生制作表格完成表征,并作答。 四、课堂小结:先固定第一个,再搭配第二个,轮流占第一。表格式表征。 五、课堂作业: 六、板书设计:简单的排列 十位个位北城南城第一第二第三 1 2 红黄小明小花小芳 1 3 红蓝小明小芳小花 2 1 黄红小芳小明小花 2 3 黄蓝小芳小花小明 3 1 蓝红小花小明小芳 3 2 蓝黄小花小芳小明 先固定第一个,再搭配第二个,轮流占第一。 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第 2 课时简单的组合 (总第 55 课时) 教学内容:P98 面例 2,P99 面第 3、4 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猜想等方法,发现简单事物的组合数,初步渗透组合的思想方 法,培养学生有序思考、全面思考的意识。 2、在发现简单事物的组合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以及恰 当地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 3、感受组合的思想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探 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欲望。 教学重点:通过操作、观察、猜想等方法,感悟组合的思想方法。 教学难点:用组合的思想方法思考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8-2。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用 2、3、4 三个数字可以组成几个不同的两位数?用表格形式写出来。 2、把 1 个长方体、1 个正方体和 1 个圆柱上下堆起来,有几种不同的堆法?用文 字、表格形式表征出来。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二、探求新知。 1、提出问题,理解题意: (1)课件出示问题,引读后,点名说题意。 (2)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理解: 给定 3 个数:5、7、9,从中任意取两个数求和(加法,例如 5+7、5+9)。要解决 的问题是:得数有几种可能。 2、初步思考: (1)也可能不止一两个,只想不写,就会重复或遗漏。应该把想到的写出来。 (2)尝试用先固定一个数再搭配第二个数的方法写出所有算式和得数。 3、小组内研究一下,教师巡视启发。 4、集体交流,并启发有序、全面的思考方法和过程: (1)先把 5 定成第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可以是几?还可以是几?这就组成了什 么样的算式,写下算式和得数。 (2)同理把 7 和 9 分别定成第一个加数,搭配第二个加数,写下算式和得数。 (3)发现:交换加数得数是相同的,就问题而言,是一种得数。实际得数只有 3 种。 (4)启发思考: 这说明用排列的想法来解决还不科学。 有没有更简单的想法呢?因为两个数求和,每次需定两个数,不需考虑先后。 例如:在 5、 7、9 上往后连线,从 5 开始,5 和 7、5 和 9、7 和 9。 (5)引导口答:有 3 种得数。 5、对比排列和组合的不同: (1)排列:在一组搭配中,调换位置就变成另一种情况,是要考虑顺序的。 (2)组合:在一组搭配中,调换位置还是这种情况,是不用考虑顺序的。 三、巩固练习。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1、P98 做一做第 1 题:知道两人握手不分先后,学习往后连线表征。 2、P98 做一做第 2 题:从 5 个 1 角开始列式,逐个换大钱。 3、P99 第 3 题:知衣配裤不分顺序,用衣与裤子连线搭配。 4、P99 第 4 题:用枚举法,只用 1 枚可以表示 3 种,用 2 枚可以组合出 3 种,用 3 枚只有 1 种。 四、单元回顾:依托板书进行。 五、课堂作业: 六、板书设计:简单的排列简单的组合 (谁第一谁第二)(谁和谁) 固定第一搭配第二往后连线法: 轮流占第一逐个替换法: 表格形式枚举法: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