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 乘法 除法二(有余数的除法、计算) ▏沪教版 (2)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 乘法 除法二(有余数的除法、计算) ▏沪教版 (2)

有余数的除法 (一) ‎ ‎ ‎ 教学目标:‎ 1、 在对具体物体的平均分的过程中,对等量划分行为的主动探究,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算理。‎ 2、 知道有余数除法算式中余数的由来和名称。‎ ‎3、了解余数的意义,知道余数和除数的大小关系,并会对计算结果进行验算.‎ 教学重点:理解有余数的除法。 ‎ 教学难点:理解余数和除数的大小关系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课件)小胖邀请小伙伴一块儿学习新本领,小胖妈妈可欢迎了,买了草莓招待小伙伴们,12颗草莓,4个人平均分,每人分到几颗?‎ 列出除法算式,说一说每个数表示什么?‎ 二、 自主活动,探究新知 ‎1、感知余数 师:草莓太可口了,小胖妈妈又端上来一盘。‎ ‎(1)请你帮忙分一分,每人应分到几颗草莓?‎ 课件演示:草莓有14颗,平均分给4人,每人能分到多少颗?‎ 第一次,每人分到1颗,还剩10颗。‎ 第二次,每人分到2颗,还剩6颗。‎ 第三次,每人分到3颗,还剩2颗。‎ 提问:分完了吗?能再分吗?为什么会剩下2颗草莓?‎ 一共有14颗草莓,分掉了12颗,还剩2颗。‎ ‎(出示课件)‎ 师:草莓的总数—已分的草莓=剩下的草莓 2、 学习余数 师出示课件: 14颗草莓杯4人平均分,每人得到3颗,还余下2颗。我们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 接着汇报,师板书完整的算式。‎ 师:余数在横式中怎样表示呢?边说边演示,去掉余字,用六个小圆点表示。‎ 师:我们知道,在除法算式中,不同位置上的数都有自己的名称,14432分别叫做什么呢?(14是被除数,4是除数,3是商,2是余数).谁来读一读这个除法算式14÷4=3……2?其中14、4、3、2分别表示什么意思?(边说边填写单位名称)‎ ‎ 师:小朋友们说得非常好。像这样分后有剩余的除法,我们称为“有余数的除法”,揭示课题。‎ 观察有余数的除法和以前学的除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点?‎ ‎3、探究“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1)小组活动:分一分,填一填。‎ 师:刚才,我们自己研究认识了余数这个新朋友,还想对余数有更多了解,和它成为好朋友吗?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些物品(7把直尺、13张积分卡、14块橡皮) 。请大家拿到后数数共几个,然后平均分给自己小组的成员,分完后,每个小组根据表格说说自己小组分的情况。(师出示表格,指导学生分工合作)‎ 读一读要求 问: 请小组长说一说每项任务会选择谁来完成比较合适呢?‎ 看哪些小组能出色地完成任务!‎ ‎(2)汇报交流 小组内分物品,然后汇报。师电脑演示,填写表格。追问:余下的数还能再分吗?为什么?‎ 能否用除法算式来表示呢?(板书)小结:总数—已分的.=余数 ‎(3)探究关系 请仔细观察这些除法算式,你发现有什么相同之处?(除数都是4,都是有余数的除法)‎ 师: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余数可能是几?最大是几?余数和除数之间有什么小秘密?‎ ‎ ‎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编写儿歌。‎ 小结: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余数<除数(板书)‎ 三、 综合运用,巩固新知 猜数游戏。 ‎ ‎(1)( )÷ ( ) = 2……4‎ ‎ 余数是( ),除数最小是( )。 ‎ ‎(2)( )÷6 = 3……( )‎ ‎ 除数是( ),余数最大是( ), ★这时被除数是( )。‎ 得出: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四、 总结评价,完善新知 师:今天学到了什么本领?在这节课中,你们认为自己表现得如何?‎ 师生小结、完成评价表。‎ ‎ ‎ 附板书设计:‎ ‎ 有余数的除法 除数大 余数小 ‎   7 ÷ 4 = 1 …… 3‎ ‎       9 ÷ 4 = 2 …… 1‎ ‎14 ÷ 4= 3 …… 2   14 ÷ 4 = 3 …… 2‎ ‎            ‎ 被除数 除数 商 余数   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 余数<除数 除数大,余数小,‎ 余数要比除数小。‎ 商*除数+余数,‎ 就是等于被除数。‎ ‎ ‎ 教学反思:‎ 把《新课程》的新理念在课堂上得以充分的体现,打破原有的教学方式,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和多元化评价是本节课设计的亮点。老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对话关系,真正把主体地位还给学生。 ‎ ‎《认识有余数的除法》的教学要借助教具和学具,通过实物演示和学生的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在把一些物体进行平均分时,可能正好分完,也可能会出现剩余。在此基础上,学会用除法算式表示有余数的除法。这部分内容是今后继续学习除法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必须学好。‎ 教师在教学中是引导者、合作者、组织者。教学过程中,我着重抓住两点:一是余数的确定。我充分利用学具让学生先动手摆,使他们在分东西的活动中先形成有“剩余”的表象,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余数、有余数除法的概念。让学生通过分学习用品的活动产生认知冲突,引发学习需求。把边操作边完成表格,然后仔细观察表格,把分的情况进行比较并分类。通过观察比较得出结论:平均分东西的时候,可能刚好全部分完,可能剩下一些不够再继续分。由此强调余数是指,在平均分配时,分到不能再分时,剩余的数,为后续说明“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的知识点埋下伏笔。二是实际应用中,引导学生根据商和余数的不同含义,确定各自的单位名称。引导学生通过说有余数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含义,从而正确找到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突出交流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不同时的情况,让学生述说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不同原因,深化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由他们各自表示的含义决定。‎ 课堂上我尽可能的把更多的时间归还给学生,把我提出的问题作为诱饵,引导学生去思考和探索,并给予适时的引导,协助学生归纳总结。让学生自由地说,发现问题时让其他的同学帮忙,或者是师生一起解决。比如在探究余数和除数的大小关系时,收集学生的语言,编写属于他们自己的儿歌。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趣味中学习,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课堂上小组合作数一数,分一分,填一填,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在大家的努力下一起学习新知,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的多边评价活动围绕学生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促进每个学生掌握知识、培养和提高各种数学能力、完善人格,获得全面的发展。‎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