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文14四季教案新人教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文14四季教案新人教版

‎4 四 季 ‎《四季》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儿歌。‎ 本文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这几种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了四季的特征。儿歌采用拟人的手法、排比的形式,语言亲切、生动,读来朗朗上口,能唤起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同时,四幅插图色彩明丽,形象生动,便于学生观察和想象。‎ 学习了本文,学生能充分感受到美丽的大自然,从而让环保意识悄悄地在他们心里萌芽,使他们养成从自己身边小事做起的习惯,激励他们积极参与环保实践活动。‎ 学生刚刚学完拼音不久,朗读课文和认字的水平都比较低,读通、读懂课文的难度较大。在教学中,应以表演朗读为主,让学生读中知文、读中质疑、读中感悟、读中积累,并使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说话,培养语感;通过欣赏、扩展练习等增加有关四季的信息量,让学生受到情感熏陶,产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熟读课文的同时,认识10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认识3个偏旁。‎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一年有四季及四季的特征,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 采用听读识字法进行教学,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开展探究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努力开阔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动手动脑,感受自然美、生活美,并在潜移默化中树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重点 认字和练习朗读。‎ 难点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朗读,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师:准备生字卡片、课件、头饰、图画、胶水(或磁石)。‎ 学生:预习课文,准备画画的笔和纸。‎ ‎2课时 第一课时 3‎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天”“四”“是”3个生字,认识3个偏旁。‎ ‎2.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一、谈话导入。‎ 师:现在是什么季节?从哪些地方看出是秋天呢?一年中,除了秋季,还有哪几个季节?我们来看大屏幕,猜猜是什么季节,说说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看图片,以动画形式连续出现课文中的4幅图,最后定格)‎ 揭题:这四幅有趣的图和几句优美的文字组成了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板书课题:四季)‎ 二、整体感知,质疑问难。‎ ‎1.根据注音,读读课文。‎ ‎(1)碰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有不明白的地方,用横线画下来。‎ ‎(3)标一标课文有几句话,想一想每一句讲了什么。‎ ‎2.小组交流,看看小伙伴之间能不能解决你遇到的问题。‎ ‎3.反馈。‎ ‎(1)课文有几句话?每一句讲了什么?‎ ‎(2)提出难点,全班帮助解决。(自主、合作、探究)(字词在本节课解决,课文理解教师酌情放入下节课解决)‎ 三、学习生字、新词。‎ ‎1.出示10个生字。‎ 哪些字的读音你认为应该注意?能给大家提个醒吗?(注意整体认读音节及翘舌音)‎ ‎(1)指名说,领读。‎ ‎(2)自由读,指名读生字。‎ ‎(3)练一练,连一连。‎ jiān shuō chūn qīng wā 说 尖 蛙 弯 地 就 青 夏 春 冬 xià wān de jiù dōng ‎2.学写“天”“四”“是”3个字。‎ ‎(1)读读“天”“四”“是”3个字。‎ ‎(2)这几个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重点指导“四”和“是”两个字。‎ ‎(3)写一写这3个生字。‎ 四、小结。‎ 四季 天 3‎ 四 是 第二课时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四季的特征,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 一、谈话引入。‎ 上节课我们初学了课文,初步感知了四季的特点。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研读课文。‎ ‎1.让学生根据兴趣,自由组成学习小组,选择其中的一句话进行研读。(合作学习)‎ ‎2.小组汇报、交流。(允许学生用各种方法汇报:诵读、合作表演读等)教师可根据学生的需求放背景音乐。‎ ‎3.评价。(你觉得刚才的朗读好吗?为什么?)‎ ‎4.指导朗读。(重点词、句指导,激发情感,引起兴趣)本环节和刚才的小组汇报可有机的结合,教师酌情灵活调整教学环节。‎ ‎5.把你最喜欢的句子背一背、记一记。自由背诵,全班背诵。(轮流起立把课文背完)‎ 三、拓展作业。‎ ‎1.说说画画。‎ 你喜欢哪一个季节?为什么?把你喜欢的季节画一画,并能给图画取个名字。(放背景音乐,用背景音乐来调控画画的时间)‎ ‎2.挑战题。(教师酌情决定做否)‎ 读读下面的儿歌,你能试着写几句吗?‎ 春雷唤醒了桃花。‎ 夏雨洗绿了树叶。‎ 秋风染红了枫叶。‎ 冬雪铺满了大地。‎ 四、课后延伸。‎ 找找描写春、夏、秋、冬的小诗,读读并介绍给小伙伴们。‎ 四季 ‎   春     夏   秋    冬 特征:K  K  K  K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