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练习》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练习》

‎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练习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43-45页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回顾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口算的算理和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 ‎2.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结合具体情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口算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 教具、学具:计数器、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问题回顾,再现新知 ‎1、静心练习: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方法。接下来,请同学们静心完成这组练习,边做边思考:计算时我们需要注意什么?‎ ‎ 独立练习后订正答案。‎ ‎2、汇报交流 ‎(1)每组的两道题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 ‎ 交流发现:每组的第一题都是两位数加一位数,第二题都是两位数加两位数。‎ (2) 在计算时我们需要注意什么呢?‎ ‎ 回顾梳理: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加,再和十位上的数合起来;口算两位数加整十数先把整十数相加,再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 ‎(3)为什么要这样计算呢?‎ 引导发现:计数单位相同才能相加,进一步明确算理。‎ ‎3、揭示课题:刚才我们对于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进行了回顾,这节课,我们就学以致用,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板书课题: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练习 二、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 1、基本练习,巩固新知。‎ (1) 看图列算式计算 学生独立练习,集体订正。‎ ‎【这类题对学生并不陌生,要完成好要做到两点,一是准确的读出数字,二是要明确题的意思,下面的大括号表示的是一共是多少,基于这两点的要求,我们首先要读出数字,第一幅图中的数字分别是63和30,第二幅图中的数字分别是63和3,然后再列式进行计算。计算时再次直观感受到相同的计数单位才能相加。】‎ (2) 找妈妈 独立练习,集体订正。‎ ‎【这是一道连线练习 ‎,做这道题的办法就是计算出每个算式的计算结果,然后再连线。作为一年级的小学生可能会出现落下算式的情况,所以要引导孩子养成认真读题的好习惯。】‎ ‎(3)计时口算比赛 计时比赛,订正答案并交流错误的原因。‎ 引导交流:你能说一说自己快速计算的秘诀吗?‎ ‎ 你想提醒大家计算时注意什么?‎ ‎【这是一道混合口算练习。可以开展口算计时比赛,每隔5秒提醒一次学生时间,培养学生的计算速度。交流时除了纠正错题之外,还要总结一下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细心、认真计算的能力。】‎ ‎ 2、综合练习,应用新知。‎ (1) 课本43页第2题 ①仔细观察,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 ②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ƒ怎样解决大象和小象一共搬了多少根木头?‎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班内交流,集体订正。‎ ‎(2)课本44页4题 ①仔细观察,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 ②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班内交流,集体订正。‎ ‎3、拓展练习,发展新知 ‎(1)原来有多少米?‎ ①仔细观察,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 ②怎样求原来有多少米?‎ ‎【这是一道解决问题练习。一定要给学生收集信息、理解信息、提出问题的时间,只有学生充分理解题目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数量关系。用减掉的长度+还剩的长度=原来的长度,所以这道题的答案是56+30=86。】‎ ‎(2)课本45页第9题 分析、解读题意:‎ ① 题中,你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引导学生对找到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 ② 思考每个问题应该怎样解决?用到哪些数学信息?‎ ③ 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独立解决题目,师巡视、指导。‎ 三、 梳理总结,提升认知 ‎1、共同总结,梳理知识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同学们能够熟练地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而且能够运用学到的计算方法灵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 2、解决问题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总结:读题,梳理信息,弄清题意,寻找有用的信息,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练习 ‎ ‎ ‎ 相同的计数单位才能相加 ‎ ‎ 使用说明 1. 教学反思 ‎ 回顾本节课,我感觉有以下亮点:‎ ‎(1)对比练习,回顾旧知 一开始通过一组对比练习,引导学生回顾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方法,然后通过学生回答和对比,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算理,即计数单位相同才能相加。‎ ‎(2)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练习题由浅入深,体现了层次性,既有对比练习和混合口算这样的基本练习,又有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练习,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了计算能力。‎ (3) 总结回顾,面对错误 ‎ 在总结提升阶段,引导学生回顾解决问题要注意的地方,不回避出现的问题,帮助学生梳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2.使用建议。‎ 练习时注意调动学生练习积极性,关注学生的错误,让学生意识到认真、细心的重要性,注重多元评价.‎ ‎3. 需要破解的问题。‎ 练习课如果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提高计算正确率?是我们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