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美术一上巧用纸餐具教学详案和反思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美美术一上巧用纸餐具教学详案和反思

基本信息 ‎《巧用纸餐具》‎ 人美版小学一年级美术 ‎ 杨小军 马元九年制学校 ‎ 教材分析 ‎ 我们生活在一个美丽的星球,如何保持它的美丽并使它更加易于人类居住是每个地球公民的责任。在我们生活中,经常会出现这些留之无用、弃之可惜的纸餐具,但稍加改变,就可以成为情趣袄然的艺术品。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蕴含着美的源泉,艺术来源于生活,一个个纸餐具给了孩子太多的启迪,在这里孩子们找到了联想的立足点,擦亮了思维的火花,展开了想象的翅膀,激发了创造美、表现美、点缀美好生活的兴趣和欲望。‎ 学情分析 ‎ 现代社会需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因此,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巧用纸餐具》是人美版第一册当中的一堂造型表现课。在教学中紧紧围绕自主学习、与人合作、共同探究的教学线索进行教学活动,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挖掘创造潜能,并使学生在动脑、动手的过程中充分享受成功所带来的快乐。‎ ‎ 教学目标 ‎ ‎ ‎ 认知:通过实践活动,触发学生能够对手边材料去发现和认识,能够考虑到物体的特性灵活运用、适时造型,使这些废旧物品焕发新的光彩。 情感:通过尝试让学生深深感受到生活处处隐藏着美的构件,激发学生从小懂得依照美的规律去创造美,点缀生活的兴趣和欲望,形成初步的环保意识。 能力:通过对各种废旧材质进行造型的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对艺术作品的造型表现能力,大胆创造的创新精神和与人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 ‎ ‎ 重点:根据不同材质形态,使用多种手段进行新的造型表现。 难点:对不同材质形态的联想迁移。‎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变魔术: 小朋友,你们看过变魔术活动吗? 你们想不想看老师变魔术呢?‎ 教师边说边拿出一个牛奶盒子和一根吸管,接着把管子插入牛奶盒,再把号码卡贴在牛奶盒上。‎ ‎(教学意图: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 ‎ 老师学着打电话的样子拨通某个小朋友的“电话”:“喂,你是倩倩小朋友吗?你在看老师的魔术表演吗?你能告诉大家这手机是怎么变出来的吗?” ‎ ‎(教学意图:以这种“打电话”的游戏形式让孩子们轻松自然地进入学习情境,及时回顾“变”的过程,形成初步的适时造型意识。) 2、看谁脑子转得快: 教师将纸杯、纸盘、纸盒等一次性纸餐具或横或竖地展开,个别餐具用剪刀剪开,然后随意组合,看一看谁能马上联想到更多的东西。 (教学意图:联想是再创造的基石,没有生动的活跃的联想,艺术作品就缺少打动人心的闪光点。活跃的课堂气氛也有助于学生放松自己的思维神经,为创造出与众不同的作品打下良好基础。) 二、探索新知 ‎1、小组合作联想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把纸餐具摆放在一起,通过大家动手拼一拼、合一合、剪一剪等方法共同探讨各种造型。 (教学意图:再次联想,给学生一个自由探究放飞理想的空间。在合作探讨的同时培养了一种共同努力、互帮互学的协作精神。) 2、反馈交流结果 ‎ ‎ 1)、小组汇报 用什么材料经过怎样改造能做出什么? 为什么这样组合?你是怎样想到的? (教学意图: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总结探讨的结果,由此上升到一个提炼经验的高度,让学生初次展示自己的学习结果,在听取别人成果经验的同时也补了自己的短处。) 2)、点拨引导 教师把一个纸杯放在一个纸盘上问:看着它们,你想把它们变成什么呢?想把它们装饰成我们想象中的东西,还需要进行那些方面的改进呢?需要粘贴上什么?或镂空去什么呢? (教学意图:让学生知道将它们改造成想象中的东西,还可以用许多手段去修饰,保留它们原有的美,稍加改进就可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东西。) 3、 纸餐具组合造型图片欣赏 看了这些图片后自己的想法?你觉得这些作品哪一件最有趣?你最喜欢?它是巧妙地利用了什么装饰变形的? (教学意图:启发学生联想,为下面的创作学习做铺垫。) 三、小组合作创作学习 学生分小组合作进行作品创作。教师以合作者的身份积极参与学生的创作活动,帮助解决学生作业中的问题。 四、展示评价 一段激情飞扬的音乐响起。 ‎ ‎ 1、以小组为单位,各成员手拿各自的作品上台展示,请小组长当解说员介绍本小组制作的成果。 2、教师手拿纸话筒以记者身份进行采访活动: 1)、你们小组制作出这么多的作品,真是厉害!谈谈你们现在的心情好吗? 2)、你们是怎么想到这些方法的呢? 3)、看了他们的作品各位观众有什么话想对作者说吗? (教学意图: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满足表现的愿望,激发他们学习美术的持久兴趣。教师以“记者”的身份加入到评价展示活动中,既起到了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又可随时调节学生们的学习评价方向。) 3、小组和他们的创作成果拍照留念。 (教学意图:让学生感受收获的喜悦,增强小组集体荣誉感。) 五、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学到这里你有什么话想告诉大家吗? (教学意图:回顾学习过程,加深对课业内容的理解。) 六、课后延伸 结合班会课等时间,充分利用学生们创作的作品,作为道具,设计童话情景,进行与环保有关的剧情表演。 ‎ ‎(教学意图:拓展延伸,升华主题思想,提供一个展示个性的空间。)‎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 ‎ ‎ 一、游戏导入 ‎ ‎ 二、探索新知 ‎ ‎ ‎ 教师变魔术吸引学生导入 ‎ 教师指导学生分组实践点拨引导 参与学生的创作活动 组织学生展示评价随时调节学生们的学习评价方向 回顾学习过程 ‎ 利用学生们创作的作品,作为道具,设计童话情景,进行与环保有关的表演 ‎ ‎ ‎ ‎ ‎ 学生兴趣高涨地看老师变魔术完全被吸引 ‎ 学生分组实践亲自动手进行剪合拼兴致盎然 学生合作进行创作 ‎ ‎ ‎ 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体验成功的喜悦,积极进行评价展示活动 ‎ ‎ 学生谈收获体会加深对课的理解 ‎ ‎ ‎ ‎ ‎ 一、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 ‎ 二、启发学生联想,为下面的创作学习做铺垫。 ‎ ‎ 三、教师以合作者的身份积极参与学生的创作活动,帮助解决学生作业中的问题。‎ 四、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满足表现的愿望,激发他们学习美术的持久兴趣。教师以“记者”的身份加入到评价展示活动中,既起到了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又可随时回顾学习过程,加深对课业内容的理解。 五、调节学生们的学习评价方向。 ‎ 三、合作创新 四、展示评价 五、课堂总结 六、课后延伸 ‎ ‎ ‎ ‎ ‎ 学生充分展示作品联系生活实际美化生活 ‎ ‎ ‎ ‎ ‎ ‎ ‎ ‎ 六、拓展延伸,升华主题思想,提供一个展示个性的空间。‎ ‎ ‎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巧用纸餐具 巧 组合 拼剪合 ‎ 装饰变形 ‎ ‎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 ‎ ‎ 1、以小组为单位,各成员手拿各自的作品上台展示,请小组长当解说员介绍本小组制作的成果。 2、教师手拿纸话筒以记者身份进行采访活动: 1)、你们小组制作出这么多的作品,真是厉害!谈谈你们现在的心情好吗? 2)、你们是怎么想到这些方法的呢? 3)、看了他们的作品各位观众有什么话想对作者说吗? (教学意图: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满足表现的愿望,激发他们学习美术的持久兴趣。教师以“记者”的身份加入到评价展示活动中,既起到了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又可随时调节学生们的学习评价方向。) 3、小组和他们的创作成果拍照留念。 (教学意图:让学生感受收获的喜悦,增强小组集体荣誉感。) ‎ ‎ ‎ 教学反思 ‎ 一、具备敢于创新的勇气是创新的前提。有位名人说:‎ ‎“没有个性就没有创新。”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和敢于挑战权威的勇气,发展学生的个性特点,并且要在课堂上营造和谐、平等的学术氛围,让学生相信自己是具备巨大的创新潜能。但我们看到仅有创新的勇气是不够的,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经常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鼓励他们大胆想象,充分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积极倡导和培养学生的主动性,保护好他们独特的视觉语言形式,张扬每个孩子的独特个性,有效地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力。 二、合作意识的形成 长期以来,我们的学习方式是单调的,传授式的教学几乎成了唯一的学习方式。这种教学以教师的讲授为主,特别是在学习技能、技巧的课上,教师忙于示范,完全成了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只有被动的接受教师所讲的一切。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美术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合作性学习方式,是不同以往的学习方式,它把学生立于主人的地位,教师从课堂中的主导者变成幕后的引导者、共同学习交流者,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合作学习易使人与人之间产生情感上的沟通与联系,在这里学生不仅能够充分体验到平等、民主、友情,也感受到在集体中探求知识、积极参与的乐趣。在未来的社会中,才能适应信息社会高度发展的需要,取得更大范围内竞争优势。 ‎ ‎ 三、教学评价的综合性 传统的美术教育评价,往往只要求学生提供美术课的作业,而对于学生是如何完成这张作业并不是十分关心,对学生的教学评价完全是取决于教师对学生单一的美术作业好坏的肯定与否定来实现的。这样,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创造空间和创新意识,抹杀了学生的个性体现。教学中,我们应密切关注每个学生的创作动机、创作环境、创作条件、年龄性格等诸多因素的不同而形成的主观能动性。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多的关注学生求知、探索和努力的过程,抱着一种充分尊重和信任的态度,耐心的运用恰当的评语说出自己的体会和对学生的期望,让孩子们感到老师是关心帮助和尊重欣赏他的。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