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16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端午粽》教案
1 0 端午粽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 指出: 在语文教学中, 应加强对阅读的指 导, 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品味语言, 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 情感态度, 学会用恰当的语调朗读, 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 品情感态度的理解。 因此, 本文教学设计旨在通过有感情地 朗读等手段, 让学生走进文本, 引导学生从读入手, 在读中 感悟, 在读中识字, 在读中与生活实际相融合。 课前准备 1. 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 2. 预习生字, 做字卡。 (学生)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情境导入, 揭示课题 1. 多媒体课件播放视频, 展示端午节丰富多彩的习俗活 动。 (1) 师生共同欣赏视频, 感受端午节的节日气氛。 (2) 导问: 说一说在端午节这个中国的传统节日里, 人们都 会做什么。 预设 1: 我们家人会煮美味香甜的粽子吃。 预设 2: 我们家人会起早去山上采艾蒿叶、 挂香囊。 预设 3: 还有一些地方举办端午节赛龙舟活动…… (3) 教师追问: 端午节, 家家户户都有包粽子的习俗。 孩子 们, 你们喜欢吃粽子吗? 和大家说一说, 你都吃过哪些味道 的粽子? 8 预设: 水果粽、 豆沙粽、 红枣粽、 肉粽…… 2. 走入情境, 揭示课题。 同学们说了这么多种粽子, 想必同学们一定都很喜欢吃粽 子, 这节课我们就走进《端午粽》 , 来共同品味一下课文中 的粽子是什么味道的。 设计意图: 端午粽对孩子们来说并不陌生, 上课伊始, 创设 浓厚的节日 气氛, 引导学生从实际的生活体验中出发, 谈一 谈自 己对端午粽的了解, 贴近生活实际的导入法, 更能激发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学习 兴趣, 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二、 初读课文, 认读生词 1. 自由朗读课文。 (1) 教师提出朗读要求: 读准字音, 把句子读通顺、 读流利。 (2) 学生按照要求自由朗读, 教师巡视学情, 及时纠正字音。 2. 学生认读生字。 (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2) 借助拼音, 反复拼读圈画的生字; 认识新偏旁“立”“米”。 (3) 同桌相互检查, 当小老师纠正对方读得不准确的字音, 并说说自己是怎么记忆这些生字的。 3. 教师指导学生认读生词。 (1) 游戏环节: 我是读词王。 (2) 多媒体课件出示生词: 端午节、 粽子、 总是、 糯米、 中 间、 十分、 鲜肉、 带回去、 知道、 据说、 纪念。 (3) 以小组为单位, 抢读生词, 读正确的小组得到词卡, 并 且领读, 得到词卡最多的小组获胜。 (4) 齐读课文, 注意生词在课文中的读音。 设计意图: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 最喜欢的学习 方式就是 在学中玩, 在玩中学。 本环节通过初读课文, 感受课文大意, 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 读通顺每一句话, 增强学生自 主阅读 8 的能力。 设计游戏环节, 巧妙地将学生带到主动学习 的氛围 中, 培养了学生学习 汉字的兴趣, 激发了学生学习 汉字的积 极性。 三、 再读课文, 练习书写 1. 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2. 指名学生逐段汇报朗读, 把句子读通顺。 3. 教师指导学生多种方法朗读。 (1) 课件出示朗读要求。 ①说一说课文共由几个自然段组成。 ②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并读给同桌听。 (2) 学生按照要求朗读课文。 (3) 教师范读, 指导学生把长的句子画出停顿。 4. 教师指导学生书写生字——叶。 (1) 课件出示: 箬竹叶的图片。 (2) 学生观察图片, 从颜色、 形状上来描述箬竹叶的样子。 (3) 多媒体课件出示生字——叶, 看图学习生字。 (4) 师生共同书写生字, 比一比谁写得工整、 漂亮。 5. 指导学生书写生字——真。 (1) 观察生字结构, 总结书写规律, 学习书写。 (2) 巧记生字: 笔画中横最多, 中间三横才封口。 6. 研读课文第三、 四自然段。 (1) 教师提出问题: 外婆包的粽子花样很多, 结合课文说一 说外婆包的粽子有哪些种类。 (2) 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3)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预设: 外婆包的粽子有: 红枣粽、 红豆粽、 鲜肉粽。 7. 教师指导学生书写生字——豆。 (1) 图文演示法, 理解字义。 8 (2) 书写方法: 上横短, 下横长, 中间一口要扁些。 设计意图: 本环节运用了多种方法阅读课文: 自 由朗读、 创 设问题情境朗读、 合作读等。 识字教学与阅读相结合, 体会 汉字在文中所表述的含义。 四、 总结全文, 布置作业 1. 指导回顾: 这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 认识了哪些生字宝 宝? 2. 合作交流, 向同桌展示自己写得最好的生字。 3. 作业布置: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 本环节通过梳理课文内容, 培养学生总结能力; 作业布置, 通过朗读感受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引入, 再现情境 1. 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端午粽》 的字词, 这节课我 们先来做一个小游戏: 找动物。 以小组为单位读词语, 看看 哪个小组读得准确。 (1) 多媒体出示小动物的图片: 熊猫、 山羊、 兔子…… (2) 小组派代表选择喜欢的小动物, 每个动物后面隐藏一个 本课的词语, 小组同学认读词语, 获胜小组得到相应的小动 物图片。 2. 师生共同齐读课文。 设计意图: 汉字的学习 是反复而又长期的过程, 用游戏的方 式增加汉字与学生见面的机会, 在复习 中巩固、 加深学生对 新学字的印象。 这样既提高了学生识字的效率, 又延续了上 节课的教学情境, 便于本节课教学活动的开展。 二、 诵读课文, 品味内容 1. 抓住重点语句, 指导朗读。 (1) 品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8 (2) 教师提出问题: 结合第二自然段内容说一说。 外婆包的 粽子是什么样的。 (3) 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4) 指导学生按照从外到内的顺序描述粽子的外形特点。 预设: 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 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 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 (5) 词语填空读课文。 ①课件出示: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粽子是用________箬竹叶包的, 里面裹着________糯米, 中 间有一颗________枣。 预设: 青青的、 白白的、 红红的。 ②教师追问: 为什么用“青青的” “白白的” “红红的” , 而不用“青的” “白的” “红的” ? ③课件出示两个句子, 朗读比较有什么不同。 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 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 中间有 一颗红红的枣。 粽子是用青的箬竹叶包的, 里面裹着白的糯米, 中间有一颗 红的枣。 ④指导朗读: 这样 AAB 式的重叠词更能体现出粽子的特点, 各种颜色相间, 色香味美。 朗读时仿佛让人品尝到了香甜的 味道。 ⑤学生汇报朗读第二自然段。 2. 品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课件出示: 依据课文内容, 说一说, 端午节为什么会有吃粽 子的习俗? 预设: ①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②指名学生汇报诗人屈原的历史事迹。 ③教师总结屈原的人物事迹, 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8 三、 指导观察, 正确书写 1. 创设情境, 出示生字。 (1) 老师今天带来了几个美味香甜的粽子, 同学们想不想 吃? (2) 课件出示: 写有生字的粽子图片。 (3) 导学: 你们认识它们吗? 我们来学写这几个生字, 写得 好的同学会得到香甜美味的粽子。 2. 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生字——午。 (1) 观察生字外形, 注意书写时悬针竖不出头。 (2) 学生描红书写, 在本子上写两个。 (3) 同桌之间展示, 同桌互评。 3. 教师指导学习生字——节。 (1) 观察生字结构, 教师在黑板上范写, 学生练写。 (2) 引导学生说一说了解了哪些中国传统节日。 预设: 中秋节、 重阳节、 春节…… (3) 通过对节日的阐述, 给“节” 字进行扩词训练。 4. 指导学生书写生字——米。 (1) 导学: 我们“品尝” 了香甜的糯米粽, 一起来认识糯米 的“米” 字。 (2) 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 (3) 学生根据汉字“米” 的字形演变过程, 理解字义。 5. 教师指导学习生字——分。 (1) 反义词对对碰理解字义: “合” 的反义词是“分” 。 (2) 书写要领: 上面八字要延展, 下面是“刀” 不是“力” 。 (3) 师生讲评, 展示学生作品, 互相评价, 激励进步。 四、 总结全文, 情感升华 1. 引导学生说一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哪些收获。 2. 教师总结: 每年端午节我们都会吃粽子, 今天通过学习 8 《端午粽》 , 我们不仅“品尝” 了美味香甜的端午粽, 还知 道了端午节的由来。 每当我们吃美味香甜的粽子时, 不要忘 记缅怀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设计意图: 本环节教学是对本节课重点知识的回顾, 通过对 本节课内容的总结, 使学生对端午粽有更深刻的理解, 同时 对端午节这个民族节日 有更深的了解, 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情 感。 教学反思 1. 《端午粽》 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习俗活动之一。 上 课伊始, 带学生走入情境, 感受端午节品粽子的节日气氛。 通过“品尝” 端午粽, 学生们对端午粽从外形、 种类及端午 粽的由来有了进一步的认知。 2. “品” 粽从“读” 粽开始, 通过多种形式、 方法的朗读, 增强了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 并提高了阅读的能力, 以读代 讲, 在读中进行识字教学, 使识字教学和阅读教学完美地融 合在一起。 8 8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