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12 发布 |
- 37.5 KB |
- 7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小学数学冀教版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教 学 设 计 77 第一单元 比一比 第1课时 比较高矮和长短 【教学内容】 教材第4—5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结合身边的事物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使学生能够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 [过程与方法]通过呈现身边的事例及实践活动,了解比较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准备】课件、铅笔、粉笔、线绳 【学习方式】 结合具体事物、讨论交流、实践活动 【教学准备】 课件、铅笔、粉笔、线绳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这节课,老师想和同学们比一比高矮,谁想来? 2、教师指一名同学与老师比高矮。 3、提问:老师和这位同学比谁高谁矮? 学生观察并进行判断、交流。 师生比高矮这一活动,即贴进生活又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探究与体验 1、师:刚才老师和一位同学比了高矮,那么你想和其他同学比一比高矮吗?注意比完后一定要把结果告诉老师。 2、请学生拿出自己的铅笔与教师的粉笔比较一下,说说哪个长,哪个短。 3、提问:在生活中,我们还可以拿什么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 全班学生互相比高矮,全然汇报交流,比较结果。 学生自由发言。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让学生亲自比较,广泛交流,认识高矮,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达到人人参与的目的。 结合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进行比较,认识长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事物进行比较,体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三、实践与应用 1、实践活动 师:刚才,同学们学会了比较高矮,现在,我想请几位学生进行从矮到高的排队活动。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高和矮都是相比较而言的。 77 2、完成“练一练”第1题:出示第1题图,提问:哪座房高?哪座房矮?还可以拿什么进行比较? 第2题:出示图,提问:哪条绳长?哪条绳短? 第3题: (1)出示图,提问:哪条绳长?哪条绳短? (2)教师拿出3根线绳照图的样子演示一下,验证学生的答案 第4题:出示图,提问:谁个子高?谁个子矮?为什么? 第5题:出示图,提问:图上的事物你可以怎样进行比较? 几名学生到前面进行排队活动,然后大家一起来交流和讨论排队的情况。 学生认真观察画面,全班交流。学生自由回答。学生自由回答。持怀疑态度的学生可亲自验证。学生直接回答。 学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排队的实践活动,即能帮助学生体会高和矮都是相比较而言的,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练一练中的题目,通过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画面,实际演示等方式,引导学生大胆讨论,全班交流,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认真观察、善于思考的习惯。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教学后记】 第2课时 比较大小和轻重 【教学内容】 教材第6—7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熟悉的事物和自己的体验,了解大小的含义,感受物体的轻重,并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用天平表示的图,说出哪个物体轻,哪个物体重。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亲自体验,感受物体的大小和轻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利用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初步的数学思考和简单的推理。 【教学准备】课件、天平、苹果、羽毛球、饮料和面包实物。 【学习方式】 观察讨论、亲自体验 77 【教学准备】 课件、饮料和面包等实物。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出示两幅情景图,提问:谁大?谁小?谁轻、谁重? 观察画面,全班交流。 通过观察情景图, 让学生初步了解大小轻重的含义,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探究与体验 1、教师拿出1个饼干盒和1个魔方,提问:谁大?谁小?让学生比较客车与汽车,大象与松鼠的大小。 2、教师拿出1个西瓜和1个苹果,提问:谁重?谁轻? 3、教师拿出一听较小的饮料和一个较大的面包。 (1)猜一猜,谁轻?谁重? (2)把饮料和面包放在天平上。 (3)让学生用手掂一掂。 4、出示两幅天平图。提问: (1)你发现了什么?天平两端一样高,说明了什么? (2)一个菠萝和一个梨,哪个轻?哪个重? (3)把一个菠萝和一个梨放在天平上进行验证。 学生讨论交流。 学生仔细观察,知道饮料重面包轻。 学生轮流掂饮料和面包的轻重。 学生观察图,交流自己的看法。 学生尝试推理,各抒已见。学生仔细观察天平两端,怎么样?讨论:说明什么?尝试简单推理验证。 关于轻重的内容,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相对少一些,让学生经历猜一猜、掂一掂,然后在天平上看一看这一过程,充分重视了学生的亲自体验,为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创造了有利的空间。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提问、交流,培 养了学生的简单推理能力。 三、实践与应用 完成“练一练”的内容 第1题:出示气球和篮球图,提问:气球和篮球哪个轻,哪个重? 第2题:出示水果图,提问:西瓜、菠萝和桔子哪个最大?哪个最小? 第3题:出示两幅天平图,提问:肥皂、牙膏和香波谁最重?谁最轻?请你给 77 最重的涂红色,最轻的涂黄色。 第4题:出示两幅图,提问:图上的事物,你可以怎样比较?教师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 学生看图回答问题。全班交流学生在书上做记号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学生在书上涂色。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记号,充分体现了学习的自主性。本题的两幅图反映的是同一件事,教师在指导学生看懂题目后,放手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然后在全班交流,充分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这一理念。 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并进行比较,不但巩固了所学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教学后记】 第二单元 认识10以内的数 第1课时 1-5各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8-9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认、读、写1-5各数,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让学生体验、经历1-5各数的抽象过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表示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使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参与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体验与同学交流学习的乐趣。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或挂图(教学图片)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学生自由回答 77 学生仔细观察课件或图片,自己把发现说出来。 你最喜欢什么小动物? 你喜欢去动物园吗?今天我们大家就一起去参观动物园好吗?随着教师的引导,出示课件或挂图(动物园图)。请大家仔细观察,你都发现了什么?图中都有谁,它们在做什么,互相说一说。 设计这一环节,主要是考虑从学生喜爱的小动物出发,把学习数学与学生喜欢的参观动物园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使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进行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探究与体验 天空中飘着白云,小鸟在飞翔,地上有几棵大树,熊猫在大树下吹口琴,猴子在爬树,小兔在玩跷跷板,花丛有各种颜色的花,河边有乌龟和小鸭,河里有金鱼、蝌蚪、荷叶…… 天空中飘着2朵白云,1群小鸟在飞翔,地上有1棵大树,1只熊猫在大树下吹口琴,3只猴子在爬树,3只小兔在玩跷跷板,河边有1只乌龟和4只小鸭,河里有3条红金鱼、4只小蝌蚪、5片荷叶,荷叶上面有2只青蛙…… 1只小熊猫、1棵大树、1只乌龟、1群小鸟、一片草丛、一幅画…… 2只蝴蝶、2朵白云、2朵红花、2只青蛙…… 3只小兔,3只猴子、3朵花,3条红金鱼…… 4只蝌蚪,4只鸭子,4棵大树…… 5只小鸟,5片荷叶,5条金鱼…… 引导学生举出生活中1-5分别可以表示什么。 如:我有1本数学书、我有4支铅笔、教师里有1张讲桌…… 教师:刚才大家把你从图中看到的和想到的说给你的同桌听。现在谁能大声告诉全班同学。 同学们看得很仔细,能把自己看到的事情告诉大家。今后我们要更认真观察,更勇敢的讲出你要说的事情来。老师再增加点要求:你看到的各种东西的数量是多少,用一句完整的话说出来。全班汇报交流,引导经历抽象过程。教师提问:你看到的每种东西的数量都分别是多少?能不能具体的说出来。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贴出相应的物体的图片,并按数目的大小排列: 教师: 同学们用到了1只、2只、3只、4只、5只……表示1只、1棵、1个……数量是1的都有什么?指导学生,帮助学生表述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并在相应的图片下面出示1-5各数字。 大家都知道了,在图中这些数字都可以表示什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这些数字又可以表示什么?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观察、表达和交流, 及时的表扬和鼓励,使刚入学的学生建立起学习的信心。 引导学生充分的把发现的看到的东西的数量分别都用具体的数字说出来,直观 77 感受数字与生活密不可分。 引导学生从图中的信息中,直观的数出物体的数量,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经历由具体事物—抽象出数字的过程,真正体会到数字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通过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出用1-5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进一步体会到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和学习数学的必要性,从而获得用数学的体验。 三、实践与应用 学生操作小棒学生操作学生思考后操作然后,同桌同学互相出题操作 学生操作回答用数字2表示 学生操作回答 学生在黑板上尝试着写。 学生按要求在书中连线,并且说出理由,为什么这样连。 学生描写数字 学生先同桌交流然后在汇报 学生们在书上连线 学生交流后汇报并画图 学生独立完成 (1)老师说一个数字,你能用小棒表示出来吗?还可以用其他方式表示吗? (2)老师拿出2朵红花,你能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出红花的朵数。 (3)感知数的 产生。同学们先摆1个圆片,用数字几表示? 再摆1个用几表示?这个2怎么得来的? 依次感知3、4、5的产生 (4)完成练一练第1题写一写:指导书写1-5个数 谁会写这些数字? (5)将第2题 做成课件、投影片或挂图出示,指导学生看图片,并说一说谁和谁连起来, 请大家在书上连一连。教师巡视指导 (6)完成第9页第3题看数字画图。 从抽象的数再回到实践中去,让学生通过摆学具进一步体会数的含义,使学生在丰富的操作和实践中逐步形成数的概念,发展数感。 通过亲手摆一摆,感知每一个数都是在前一个数的基础上添1得到的,依次类推,整体感知数与数之间的横向联系 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学好数学。 77 因为学生在学前会写数字,这里主要是规范书写,指导写法,使学生认真书写。 教师教学时要多鼓励,字要写的大方、美观,不要求书写速度,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从抽象数字回到直观事物中去,发展数感。 通过以上练习设计,进一步增强了对数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体验数学与我们现实生活的关系。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书写和语言表达能力。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教学后记】 第2课时 6-9各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10-11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认、读、写6-9各数,会用6-9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让学生体验、经历6-9各数的抽象过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表示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使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参与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体验与同学交流学习的乐趣。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或挂图(教学图片)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今天,咱们先来进行一个小竞赛,看看谁能数出下面各种事物的数量,并根据数量说一句话?教师用电脑出示第一组实物图片(1-5) 学生仔细观察图片,自己把发现说出来。 设计这一环节,主要是考虑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出发,使学生轻松地进行新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77 二、探究与体验 出示第二组实物图片(课本10页) 教师:看看谁能数出这些事物的数量,并根据数量说一句话。 全班汇报交流,引导学生从经历抽象出数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贴出相应的物体的图片,并按数目的大小排列: 教师:这个6表示什么?我们在什么地方还能用到6?谁能用6说一句话?指导学生,帮助学生表述。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并在相应的图片下面出示6-9各数字。 大家都知道了,在图中这些数字都可以表示什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这些数字又可以表示什么? 第一幅图有8个葫芦;第二幅图有6个哨子;第三幅图有9把勺子;第四幅图有7把小刀。 6只哨子、7把小刀、8个葫芦、9把勺子。 引导学生举出生活中6-9分别可以表示什么。如:我有6个本子、我们学校有6个年级。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观察、表达和交流, 及时的表扬和鼓励,使刚入学的学生建立起学习的信心。 引导学生充分的把发现的看到的东西的数量分别都用具体的数字说出来,直观感受数字与生活密不可分 引导学生从图中的信息中,直观的数出物体的数量,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经历由具体事物—抽象出数字的过程,真正体会到数字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通过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出用6-9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进一步体会到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和学习数学的必要性,从而获得用数学的体验。 三、实践与应用 (1)老师说一个数字,你能用小棒表示出来吗?还可以用其他方式表示吗? (2)老师拿出6朵红花,你能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出红花的朵数。 (3)感知数的产生,同学们先摆5个圆片,用数字几表示?再摆1个用几表示?这个6怎么得来的?依次感知7、8、9 (2)完成练一练第1题写一写:指导书写6-9各数谁会写这些数字? (3)将第2题请大家涂一涂。教师巡视指导 (3)完成第11页第4题看数字画图。 (4)完成 P11练一练第2题看图写出数字 学生操作小棒学生操作 学生思考后操作,然后同桌同学互相出题操作。 77 学生操作回答用数字5表示 学生操作回答 学生在黑板上尝试着写 学生描写数字 学生涂完后同桌交流 学生交流后汇报并画图 学生独立完成 从抽象的数再回到实践中去,让学生通过摆学具进一步体会数的含义,使学生在丰富的操作和实践中逐步形成数的概念,发展数感。 通过亲手摆一摆,感知每一个数都是在前一个数的基础上添1得到的,依次类推,整体感知数与数之间的横向联系 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学好数学。 因为学生在学前会写数字,这里主要是规范书写,指导写法,使学生认真书写。 教师教学时要多鼓励,字要写的大方、美观,不要求书写速度,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从抽象数字回到直观事物中去,发展数感。 通过以上练习设计,进一步增强了对数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体验数学与我们现实生活的关系。 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书写和语言表达能力。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教学后记】 第3课时 多些、少些、同样多 【教学内容】 教材第12—13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结合具体事物说出“谁比谁多”“谁比谁少”以及“谁和谁同样多”。 [过程与方法]通过做游戏,使学生体验多、少和同样多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做游戏,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学习的快乐。 77 【教学准备】 课件、椅子和花片。 【学习方式】 游戏活动、体验交流、动手操作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教师谈话引入: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这节课,我想请几位同学来玩做椅子游戏,谁想来?(教师在教室前面准备好5把椅子) 6个小朋友玩做椅子游戏,其他同学观察结果。 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体验学习的快乐。 二、探究与体验 (一)认识多少 1、提问:发生了什么事情? 2、提问:椅子为什么不够啦?你知道了什么? 3、出示小朋友和椅子一一对应的图,提问:谁比谁多,谁比谁少?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教师小结。 (二)认识同样多 1、师:同学们真聪明,能够从游戏中学到知识,真棒!现在老师又拿来一把椅子,我们再来做一次游戏,怎么样? 2、这一次的结果怎么样? 3、出示小朋友和椅子一一对应图,提问:小朋友和椅子怎么样?(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教师小结) 学生自由发言。学生讨论,知道有6个小朋友,5把椅子,小朋友多,椅子少。学生全班交流,说出小朋友比椅子多,椅子比小朋友少。6个小朋友接着做游戏,其他学生观察讨论。 学生自由发言:得出这回都有座位了。 全班交流,小朋友和椅子同样多 两次游戏的设计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发现问题,体验多少和同样多的含义,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实践与应用 1、完成练一练第1题。教师提出要求:摆黄色的花片要与红色的花片同样多。 2、完成练一练第3题。 出示水果图,提问:哪种水果多?哪种水果少?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动手摆,动口说。 学生观察水果图,重点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比的。 通过让学生动手摆、动口说,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动手操作及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通过让学 77 生观察图画比较多少,提高学生观察和分析能力。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什么是同样多、多些、少些。) 【教学后记】 第4课时 认识 >、< 和 = 【教学内容】 教材第12-15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或其他的方法比较多少。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动”的情境中,通过演一演,数一数,比一比等形式经历把“同样多”、“多”、“少”用数学符号“> = <”表示的过程,体验一些比较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和学习热情。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精神。 【教学准备】 熊猫请客动画片或主题图挂图或图片,各种动物图片和水果图片 【学习方式】 可采用小组合作,活动二、探究与体验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你们过过生日吗?都是谁和你们一起过的?怎么过的?今天是小熊猫的生日,他的一些好朋友都来祝贺了。小熊猫准备了一些丰盛的午餐来招待大家,小熊猫是怎样过生日的?是怎样招待大家的?请大家看动画片,然后把你了解的编成故事讲给大家听教师放动画片或出示主题图片。 学生汇报自己过生日的情景。 学生看动画片或主题图,看后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编的故事。 过生日是学生们所熟悉的,从过生日入手,引出小熊猫请客。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以及自主参与学生的欲望。 77 二、探究与体验 在小熊猫请客的故事中,你发现了那些与数有关的知识? 教师随着学生的汇报,有选择的贴出准备好的各种图片,(把个数相同的贴在一起,为下一步学习做准备。) 4只小兔图片可以用数字4表示 4个萝卜图片可以用数字4表示 3只小猴图片可以用数字3表示 4个桃子图片可以用数字4表示 3只小熊猫图片可以用数字3表示 4棵竹子图片可以用数字4表示 4个香蕉图片可以用数字4表示。 教师引导:同学们发现了这么多数学方面的信息,如果让你帮小熊猫分食物?你准备怎样分? 通过刚才分食物,我们大家都知道了兔子有4只,萝卜有4个,兔子就和萝卜同样多。在数学上还可以用“=”这样的符号来表示,叫等号可以写成4=4读作4等于4。也就是说把表示同样多的两个数都可以用“=”连接起来,叫相等。 指导学生写等号根据刚才发现的数学信息,还有哪些可以用“=”连接起来我们知道了同样多的可以用“=”连接起来,如果不是同样多的又怎样呢?4个桃子分给3只小猴每只分1个,还剩1个桃子,说明桃子比猴子多,桃子的个数是4,猴子的个数是3,桃子比猴子多,也就是说4比3多,在数学上可以用“>”大于号来表示。就是4>3,反过来猴子比桃子少。也就是3比4小,可以用“<”小于号来表示为3<4教师指导认识书写大于号>和小于号<4棵竹子分给3只小熊猫每只1棵还剩1棵竹子,说明竹子比小熊猫多或小熊猫少。可以怎样表示? 根据刚才发现的数学信息,还有哪些可以用“>”“<”连接起来 根据图片中发现的其他信息和生活中的信息,举出用>=<表示的实例。 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发现后汇报:(多找一些学生说)有3只小熊猫,3只小猴,4只小兔,小熊猫准备了4个香蕉,4个桃子,4个萝卜,4棵子还发现了有1座房子,1个窗户,1个灯,4块玻璃„„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分: 如:把萝卜分给小兔,把桃子分给小猴,把竹子或香蕉分给小熊猫自己„„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出: 有4个萝卜分给4只兔子每只分1个正好分完说明兔子和萝卜同样多。4个桃子分给3只小猴每只分1个,还剩1个桃子,说明桃子比猴子多,或猴子比桃子少。 4棵竹子分给3只小熊猫每只1棵还剩1棵竹子,说明竹子比小熊猫多或小熊猫少。学生读、写4=4 77 引导学生得出萝卜的个数和桃子地个数可以写成“4=4”小熊猫的只数和小猴的只数可以写成“3=3”引导学生用发现的数学信息多说多练 指导学生书写大于号和小于号,读、写4>3,3<4 引导学生说出可以用4>3,3<4表示引导学生说出竹子比小熊猫多可以用4>3表示,反过来小熊猫比竹子少可以用3<4表示(引导学生利用发现的信息多说多练)学生自己举实例 让学生在情境中,通过观察,让学生体验比多少的一些方法,加深学生对同样多、多、少的概念的认识,同时引导学生经历把生活语言转化成数学语言,再抽象出用数学符号(模型)表示的过程。 及时反馈,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三、实践与应用 完成练一练第1题写一写教师巡视指导。 完成练一练第2题,先填数,再填上> =或<。 教师引导学生先看清题意再独立完成。 完成练一练第3题。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形式让学生练习。如游戏、猜符号等。 学生在书中先描写,再独立写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可以集体进行游戏,也可以小组完成。最后再书上填好。 加强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什么是>、< 和 =。) 【教学后记】 第5课时 0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16-17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会认、读、写0,知道0表示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等活动让学生体验、经历0的抽象过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使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参与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体验与同学交流学习的乐趣。 77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或挂图(教学图片)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学生按照自己的经验自由说出来 学生看动画或挂图,听故事 同学们,你们知道鸟喜欢在什么地方搭窝?教师讲小鸟搭窝的故事: 冬天快要到了,一群小鸟为了能够躲避寒冷,能够顺利过冬,他们高高兴兴的在给自己搭窝。一个漂亮的鸟窝就要搭好了,在自己即将搭好的窝里休息。(教师演示课件或出示挂图)。一天早晨,鸟妈妈起来后和小鸟们讲,孩子们加把劲,今天我们要把窝搭好,明天就能过的更舒服了,说完就带着小鸟们一个接一个的飞出去找搭窝的东西了 从学生爱听的童话故事引出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学习数学 二、探究与体验 学生交流并汇报引导学生说出窝里开始有4只小鸟,鸟妈妈飞走了窝里还有3只小鸟,又有1只飞走了,窝里还剩2只小鸟,最后的2只都飞走了,窝里一只小鸟也没有了。 学生汇报 学生先自己思考,然后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学生交流后汇报 学生交流后汇报 学生汇报交流 学生在书中先描写,再独立写 学生独立思考,说出想法,把数字写在田字格内 1、教师引导:把你看到的、听到的与数有关的信息接着老师的故事说给其他同学听。 (1)揭示二、探究与体验讨数学信息和问题. 教师提问:窝里有4只小鸟,用数字几来表示?教师在图下板书出来4每次飞走窝里后,剩下的鸟又分别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在对应的图片下面板书写出3和2最后鸟窝里怎么样了?可以怎样表示呢?小组交流研讨。组织全体学生汇报交流: 引导学生归纳出一个也没有,用数字0表示。教师在相应的图片下面板书写出数字0也就是说0可以表示一个也没有。 (2)展0的含义 教师提问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0,表示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情况给与肯定然后,教师出示三幅图:直尺图、电视0频道 77 图、温度计0摄氏度图,图上的0又是什么意思? 指导学生得出:0可以表示开始;可以表示0频道;还表示0摄氏度(温度的分界限) 教师问: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0,结合教材17页内容。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情况给与鼓励 (3)指导学生 书写0 完成P17练一练1。先看清0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描写,然后再独立写。数字的书写要求学生写的美观、大方,不要求速度。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观察、思考、表达和交流,引导学生在认识4、3、2、1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经历小鸟一个一个飞走的过程,二、探究与体验讨出一个也没有,就用数字0来表示,再通过及时反馈让学生进一步体验0的基本含义。再通过生活中的0,进一步拓展0的含义,感受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 此环节通过生活中的实例,了解0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进一步感知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书写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实践与应用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 学生交流后汇报,并独立涂色 (4)完成练一 练第2题看图说话,说出池塘里有几只鸭? 先让学生自己思考小组交流再组织学生汇报。 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进一步体会0的含义,增强对0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体验数学与我们现实生活的关系,体会到数学的价值。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发展学生的思维,逐步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教学后记】 第6课时 10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18—19页 【教学目标】 77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会认、读、写10,会用10表示物体的个数。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 、操作等活动让学生体验经历10的抽象过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表示的作用及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参与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体验与同学交流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读、会写10。 [难点]会用10表示事物的个数。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你喜欢参加联欢活动吗?你参加过什么联欢活动?今天我们一起去参加一个联欢活动,好吗?随着教师的引导,出示课件(联欢图)请大家仔细观察,你都发现了什么?互相说一说 教师:刚才大家把你从图中看到的和想到的说给你的同桌听。现在谁能大声告诉全班同学。 学生自由回答。学生仔细观察课件,自己把发现说出来。 小朋友们在欢庆节日有的唱歌有的跳舞有6个女孩有4个男孩,有10个小朋友, 有10盆花,有5个黄气球,有3个蓝气球,有2个红气球, 设计这一环节,主要是考虑从学生喜爱参加的活动出发,把学习数学与学生的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使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情进行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观察表达和交流。 二、探究与体验 同学们看的很仔细,现在老师再增加点要求,把你看到的每种东西的数量分别是多少,用一句完整的话说出来。全班汇报交流,引导经历抽象过程。 大家都知道了再图中10可以表示什么,在我们的生活中10又可以表示什么? 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里的10,10是由哪两个数字组成的,怎样才能把它写得美观大方? 出示直尺放大图,让学生从0开始依次读出直尺上的数,按照直尺上的数,10前面的一个数是几?9后面的数是几? 请同学们摆出10个小棒互相数一数再把它们捆成一捆,捆成这样的10捆。 有10个小朋友,有10个气球,有10盆花 引导学生举出生活中10可以表示什么如10个手指10个苹果10本书10支笔。 仔细观察10引导学生说出写10要占两个日字格,先在左边格里写1,再在右边格里写0两部分不要离的太远。 77 学生描写数字 学生读直尺上的数 学生操作小棒 及时的表扬和鼓励,使学生建立起学习的信心。引导学生充分的把发现的看到的东西,分别都用具体的数字说出来,直观感受数字与生活密不可分通过学生结合实际, 说出用10表示物体的个数,进一步体会到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和学习数学的必要性,从而获得用数学的体验。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规范书写,指导写法使学生认真书写。教学时多鼓励。 感知每一个数都是在前一个数的基础上添1得到的,依次类推,整体感知数与数之间的横向联系。 让学生通过摆学具进一步体会数的含义。 三、实践与应用 完成练一练第三题,数一数各有多少,你是怎样数的。 先让学生自己思考小组交流,再组织学生汇报。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自己数的结果及方法。 学生交流后汇报。 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增强对各数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我们现实生活的联系,体会到数学的价值。通过说话的形式发展学生的思维,逐步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教学后记】 第7课时 顺 序 【教学内容】 教材20~21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用1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理解几个和第几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加深对序数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参与操作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体验与同学交流自己个性化做法的乐趣。 77 【教学准备】 课件或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小朋友们,你们看,老师在黑板上贴了些小动物的图片,它们在干什么?你们还发现了什么? 学生通过看图数数发现数学信息。(有5只小动物进行比赛……) 让学生通过观察、数数了解数学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与体验 教师引导请把你们自己看到的说给同学们听一听好吗?你是怎么知道的?还可以知道什么? 体验:第一组前2个同学站起来,然后,第2个同学坐下。(这两个2一样吗?) 出示情境图二。同学们看到了什么?让学生拿出1个黄色花片和7个红色花片任意摆成一排,把你摆的结果说给大家听。 游戏: 1、放〈我的朋友在哪里〉这首歌。 2、歌声停止,老师叫几个或第几个站起。(对了给个小小的奖励) 学生交流并汇报(小马跑第一,乌龟跑第五,兔子跑第三……) 学生交流汇报(前一个2是两个人,后一个2是一个人)学生交流汇报(有 学生交流汇报(从左数黄色花片摆第5……从右数黄色花片摆第3……) 学生边听边唱(一、二、三、四、五、六、七,我的朋友在哪里……) 通过数小动物初步感知5个和第5个的不同。让学生知道5不仅可以表示5个还可以表示第5个。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的良好品质。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摆花片的活动,加深学生对序数意义的理解,鼓励学生把自己的不同摆法与他人交流。 游戏中,学生既巩固了知识又使数学学习变得轻松愉快。 三、实践与应用 1.出示萝卜情境图。 2.完成练一练第2题看图图色。要求: 共有几朵花?从左数,分别把第2朵和第6朵图上不同的颜色。你还能提出哪些问提? 3.出示练一练第3题。要求:让学生说说各位车手的名次?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5个萝卜,4个红的,一个青的,从左数青萝卜排第4,第5是红萝卜……) 学生交流汇报(左数第2个,右数第8个涂色……)独立涂色。 学生交流汇报(有10只猴子参加比赛……) 77 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进一步理解序数的意义,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教学后记】 第8课时 10以内数的顺序 【教学内容】 教材22—23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用10以内的数表示事物的顺序。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动手摆卡片,引导学生发现10以内的数,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数学活动,感受数的顺序。通过身边的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加深对数的意义的理解,激发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或挂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学生交流汇报:看到1—10的十个数字。 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做一个翻牌排序的游戏好吗?要求: (1)请几位同学为同学们翻开桌前扣放的10张扑克牌。 (2)你看到了什么?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良好的气氛,初步认识10以内数的意义。 二、探究与体验 学生交流汇报:由小向大,或由大到小,单数排列或双数排列……交流汇报(由左向右数越来越大,由右向左数越来越小……)把自己排列的数展示给大家看。 学生交流汇报:放在最前边合适,因为前一排数一个比一个大……摆好后读一读。 学生观察、交流汇报: 看到气球、篮球、排球、棒球、网球…… 77 气球大,乒乓球小…… 按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编号排列排第3…… 你能排列这些数字吗?把你的做法说给大家听听。你发现了什么?请大家看老师手中这张卡片,你认为摆在哪里比较合适?为什么? 出示球的情境图。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不知道的老师给予提示)能为他们编号排队吗?你们能提出哪些问题? 让学生动手把1-10各数按由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成一排感悟10以内的数的顺序。 让学生通过发现的规律确定0的位置。 通过编号排序,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中进一步理解顺序的含义。学会编号的方法。 三、实践与应用 学生交流数数的方法汇报(由小到大数,由大到小数…..) 学生交流汇报;可以把最多的编为1号,也可以把最少的编为1号…… 学生交流汇报(可以按年龄、高矮……) 完成练一练第3题。你能为装果汁杯子编号、排序吗? 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说一说家庭成员,并为他们排序。(准备长度、粗细不同的铅笔排一排) 通过数数、编号、巩固学过的知识,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课外延伸,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就在身边。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教学后记】 第三单元 认识图形 第1课时 分一分 【教学内容】 教材第24-25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了解它们的外部牲,能辨认生活中较简单的物体形状。 [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交流,经历认识物体形状的过程,体验物体形状的特征。 77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在活动中体会到参与的乐趣,学习的乐趣。教学具准备:教师和学生各准备不同形状物品一件,一个纸筒。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搬一个纸箱放到讲桌上。问: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这里面是什么?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一件小礼物,现在请同学们到前面来取,每人一件。拿着你的礼物给你的同学看看样子,告诉他礼物的名称。 学生猜学生到讲台上取礼物(秩序可按行,也可一块来取,也可分组来取,或每组派代表) 学生之间交流拿到的礼物的名称、样子,允许学生下座交流。 此情境的创设比较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好奇心强,好玩,好动,从开始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二、探究与体验 游戏:各回各家。 规则:手中礼物的样子相同或相似的同学站在一起。老师作个别指导。说一说你们为什么这样分组。 师揭出正方体的名称(板书) 揭示长方体的名称(板书) 这样的物体因为形状像一根柱子,因此人们把它叫做圆柱体。 圆圆的光光的,可以任意滚动,我们叫它球。 你们给你们组的物体起个名字叫什么? 出示一组物品图,谁能说出图中物体是什么形状,再写出生活中还有哪些这个样子的物品。教师在学生回答时引导学生正面评价。 学生按游戏规则,开始活动、分组。学生分组时,需先观察,然后,互相走到一起。学生按小组交流分组理由,可以互相补充,可以各抒己见。 正方体:我们组的礼物都是方方的、平平的。 长方体:我们组的礼物都是长长的、方方的。 圆柱体:我们组的礼物有长的、短的,都有两个平平的面,可以滚动,也可以竖着放。 球:我们组的 礼物都是球,大大小小的都可以滚来滚去。 生抢答,先说出图中物品的形状,再举出一个与此形状相同的例子。相互交换手中的礼物,闭上眼睛摸一摸、说一说摸到的感觉。认一认这些画的都是什么形状。 打破传统的坐姿学习,学生可以运用手、脑、眼、口统一行动,在找同伴的过程中,体验物体的形状相同与不同。学生在分组完成后,急于想表达自己的体验感觉。这样让学生分组介绍自己的理由,更加了解这四个形状的特征。 77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将知识与生活相联系。 通过操作、再次体验长方体等形状。从实际物体到透视物体的转换,加强学生的辨别能力 三、实践与应用 ①出示图片,图片上是各种形状的图样。 ②出示搭好的积木图,数一数图中各种形状的积木分别是多少? ①学生每组四个代表到台前来数,其余同学在座位上数。 ②交流数的结果。 ①学生照样子,用手中的小方体和长方体摆一摆。 ②交流用了几块积木。 学生蒙着眼睛到前边摸,说出摸的是什么形状。其余同学做裁判。 帮学生认识从实物到实物图,再到透视图,体现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在球中巩固所学成果。 课堂总结: 1. 今天,我们和谁成了好朋友?学到了哪些知识? 2.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朋友,课后,大家再去找找吧! 【教学后记】 第2课时 搭积木 【教学内容】 教材26-27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与球。 [过程与方法]经历摆一摆、推一推、搭一搭等实践活动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获得积极的体验、感受到数学实践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这些物体的名称和主要特征。使学生能体会平面、曲面。 师生共同准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积木玩具。 【教学用具】 师生共同准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积木玩具。 【教学过程】 77 一、情景创设 同学们,我们期待已久的积木大赛终于开始了,大家有没有信心取得胜利。下面请各小组派代表发表你们的参赛宣言。 代表1、2依次发表参赛宣言:例:我相信在我们组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会胜利。我们一定会取得第一名。 玩是孩子的天性,教师此环节是引导学生有目的、有秩序地玩,从玩中运用知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二、探究与体验 摆一摆 ①比赛的第一个项目是按规定拿积木,拿对一个加10分。顺序: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 ②用三块积木摆一个物体,并说出它的含义。 搭一撘 看谁搭的又高又稳! 说说下面的图形由哪些积木组成。 推一推 ①猜一猜,这四块积木谁跑得最远。 ②试验: a、在光滑的桌面上推四块积木。 b、在粗糙的地面上。 c、在小绒毯上。你有什么发现?(可以让学生说,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有限的体会,不必给学生框子)搭一搭下面分组搭积木,想搭什么就搭什么。搭完后要给大家讲一讲它的故事。教师巡视。 ①生跃跃欲试,生按顺序拿出对应的积木。 ②生开始活动。③交流各组所摆物体的含义。 ①生自己动手试一试。交流感受。②学生讨论交流27页图形由哪些积木组成。 ①生动手试验②交流感受学生畅所欲言交流各组完成的作品的故事。(组员之间可以互相补充)组员间相互评价,作品及故事。 本环节的设计在让学生实际动手做一做,体验到不同物体在同样平面上,用同样的力量推的结果,是不同的,在不同的平面上,设计了三种不同 的平面也是对学生进行拓展,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同时在交流中,更注重对学生语言能力的训练。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活动,看看哪组得分高,你觉得你们应该向哪个组?学习什么? 你在拼搭积木中,又知道了些什么呢? 【教学后记】 77 第四单元 合与分 第1课时 2~6各数的组成 【教学内容】 教材28—36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动手摆的基础上,了解5以内数的组成。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体会合与分的方法,经历把两部分合成一部分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老师的鼓励下,愿意表达自己个性化的做法。 【教学重难点】 掌握2—6的分与合。体会分与合的思想。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蓝色、红色、黄色的圆片,教师准备电脑课件。 【学习方式】 可采用小组合作,活动二、探究与体验究的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同学们,看!丫丫正看着这些花片干什么?原来是老师让她把这两种颜色的花片合起来。板书:合 怎么合呢?你知道合在一起是什么意思? 学生认真观察 学生齐读“合” 学生回答:合就是把两种颜色的花片放在一起。 这一情境的创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合的含义。 二、探究与体验 看!这是什么颜色的花片?有几个?(电脑中闪一闪)这又是什么颜色的花片? 到底怎么合呢?丫丫发愁了。不知怎么做?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助丫丫吗? 那好,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学具。1号袋内装红色花片,倒在左边,2号袋内装有蓝色的花片,把它们倒在右边,摆一摆。 拿出3个蓝色花片和3个红色花片,合起来有几个花片? 请同学们再拿出两种颜色的花片,使它合起 来是5,想想,拿两种花片怎样拿? 学生看电脑数一数有多少花片。 学生齐数花 学生回答:愿意 边摆边说,小组交流,汇报: (1)红色花片不动,把蓝色的花片推到红色花片中。 77 (2)蓝色花片不动,把红色花片推到蓝色花片中。 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再汇报。 动手摆一摆,然后汇报不同的摆法。 三、实践与应用 今天同学们帮助了丫丫解决了几和几合成5的问题,下面我们做找朋友的游戏。 同学们一起做找朋友的游戏(每个学生头上戴一个数字。两个人合起来是5,找到朋友后听音乐走出教室。 这一环节总结了分与合的问题,又加深了5的组成的认识,使同学们愿意学习数学。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那些数的分与合? 【教学后记】 第2课时 7的组成和分解 【教学内容】 教材第30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经历把两个数合成一个数的操作过程。知道并能写出7的组成。 [过程与方法]通过摆一摆、说一说、议一议等形式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经历两个数合成一个数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精神。 【教学准备】 挂图、桃子图片、投影。学生准备花片。 【学习方式】 采用小组合作、活动二、探究与体验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同学们,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礼物?你们想不想得到这些礼物呀! 那好,你只要能正确说出这些桃子后面数的组成,就可得到一个大桃子。 学生齐答:桃子口答:想 学生摘桃子卡片,并说出卡片上的数的组成。 摘桃子的游戏,学生感兴趣乐于 77 参加;同时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二、探究与体验 1、请大家拿出两种颜色的花片,使它们合起来是7。 2、巡视,了解学生情况, 随时解决学生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3、出示投影: 4、同学们,你能拿出两种颜色的花片,使他们合起来是7吗? 5、对手势游戏。 学生拿出两种颜色的花片:使它们合起来是7。 先自己摆,然后交流各自的做法。组内交流。 学生根据自己发现及组内互相交流,进行汇报: 1和6组成7,2和5组成7,3和4组成7,6和1组成7,5和2组成7,4和3组成7。 先说一说怎么做的,然后在交流的基础上填空。(也可以在交流的基础上,先议一议,再填空) 师生共同来做对手势游戏。(老师用手势表示一个数,然后学生快速说出它和几组成 7)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在参与中使学生获得兴趣。 游戏是学生所喜欢的,采用这种学习形式也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从而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实践与应用 数学游戏 同桌游戏 同桌同学互相翻卡片,说数的组成。 加强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7的分与合? 【教学后记】 第3课时 8、9的组成和分解 【教学内容】 教材第30—31页 【教学目标】 77 [知识与技能]经历把一个整体分成任意两部分的过程。能根据分的过程和结果,说出8、9的组成。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摆一摆、分一分、数一数等动的情境中,经历8、9的分解过程,根据“分”的结果体会“合”的情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游戏中,体会数的“奥妙”,激发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准备黄色画片9个。教师准备练一练的图 【学习方式】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二、探究与体验究的方式。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同学们,你们在生活当中分过东西吗?比如老师这里有一些糖块,要分给哥哥和弟弟,谁有办法帮助老师分一分? 同桌交流后,找同学说一说,并到前面分一分,一边分一边说。大家认真看,仔细听。使同学们知道要把这些糖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给哥哥,另一部分给弟弟。 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入手,使学生在丰富有趣的情境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以及自主参与学习的欲望。 二、探究与体验 老师相信大家都会分东西,对吗?下面我们就来比比谁最聪明。 1、请同学们摆好9个黄色花片,你们同桌两个人分这9个花片,可以怎样分?有几种分法?把每一次的分法记下来。如:你1个,我8个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刚才,你把9分成了几和几?几和几合成9? 指出,每一个组成都可以说出和他相反的一个,如:1和8合成9,立刻想到什么? 2、刚才大家把9个花片分成了两部分,分得很好,说明你们都很聪明。 下面请同学们准备好8个黄色花片,你们同桌还有能力照前面的方法分么? 看哪组不用老师帮助就能分好。 放手让学生自己分,观察学生的做法,适时指导学困生。 可提示学生按一定的顺序分,就不容易有漏掉的现象。 通过分8个花片,你知道了几和几合成8? 3、你还可以分几个花片? 按照老师的题是同桌一起分,一边分一边说分的方法。 交流分的过程与方法。 同学回答得出:1和8合成9,9可以分成1和8;2和7合成9,9可以分成2和7;3和6合成9,9可以分成3和6;4和5合成9,9可以分成4和5。 多让学生发言,加强分与合的叙述方法的练习。 77 照样子把上面的分解组成说完整。 同桌互相合作,分一分,说一说,要注意说全面,得出: 8可以分成17;1和7合成8,8可分成和6;2和6合成8,8可分成3和5,3和5合成8,8可分成4和4。 4和4合成8。 小组内分一分,一同桌为单位,分完后再组内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 通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理解分的方法与过程,有助于掌握9的组成与分节。使学生在说说、做做、比比中主动学到了知识。 使学生分散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在前面分9的基础上,学生有了一定的能力,因此这里教师不要牵得过死,应尽量放手,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这个环节,充分发散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有广泛的自主。同时,也为下面的练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实践与应用 练一练 1教师出示图,指名回答,然后让学生填在书上,关注每个学生填的结果是否正确。 2每个小题都有不同的填法,如有的学生全部写出,要给予鼓励。 数学游戏 回答后填在书上。 独立填写,集体订正。 可以同桌做,也可小组做。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知道了什么? 【教学后记】 第4课时 10的组成和分解 【教学内容】 教材第32—33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摆手指和按规律涂色两个活动,感受10的组成。能表达涂色的规律,能写出10的组成。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动的情境中,通过做一做、摆一摆、数一数、说一说等 77 经历,感受到10的分解组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数学游戏活动中,感受学习的快乐,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 有序地掌握10的分与合。 【教学准备】 与教材相符的电脑软件圆形图和小动物头饰、水果图片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请同学们伸出自己的小手,观察一下你的左手有几个手指,右手呢?你一共有几个手指? 用完整话回答:我的左手有5个手指,右手也有5个手指。我一共有10个手指。 学生对自己的手是很了解的,回答也很容易,同时为例题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探究与体验 1、教师按照32页例题1演示,并指导学生自己做,一边做一边说:“有10根手指,弯下1根,还看到9根;弯下两根,还看到8根…” 学生练习教师要巡视指导学困生,帮助他们按照一定的顺序弯下手指,不要弄乱。 通过刚才玩手指活动,你知道了10的组成吗? 2、投影出示例2圆圈图观察下面的图,找规律涂色。 图上都有什么颜色的圆圈?每一行都有几个圆圈?几个红色、几个白色的?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下面两行应该怎样涂色? 学生根据老师的指点边做边说,一直到说完整为止。 然后再给同桌说一说,做一做。这里要多让几名同学演、说、全班一起说、做。 自己先试着说一说,再给大家说一说,看谁说得好。 根据老师的提示认真观察,小组内说一说。然后把下面两行按规律涂上颜色。 自己试填,再交流自己是怎样想的,怎样填的。然后齐读。 摆弄手指就是孩子玩的过程,在玩中学生感受到了10的组成,适应学生的年龄特点。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同时,引导学生把生活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 这里可以充分发挥小组的作用,互相交流、补充。使学生不仅领悟到根据涂色圆找规律,再涂色;还可根据每一行涂色和没涂色的圆的个数,再次感受10的组成。 这里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尝试,理解10的组成。 三、实践与应用 练一练: 可以用电脑出示各种小动物头饰,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数学游戏:教师说明玩法,可留作课下作业。 想:2和几合起来是10?2和8 77 合起来是10,所以把小土和萝卜放在一起。… 可以两个同学玩,也可以几个同学一起玩。 这是10的组成的变式练习。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 进一步让学生“玩”数学,体会其中的乐趣。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四六,一起走;五五五五,合成一双手。 【教学后记】 第五单元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第1课时 加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34-35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会读加法算式,会根据直观图在加法算式中填数。 [过程与方法]通过熟悉的情境和操作活动,体会加法的意义。体会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抽象为加法算式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初步认识和理解加法的含义,发展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教师谈话引入,创设一个三个小朋友做纸花的情境:3个小朋友看见老师奖励同学们用的纸花不多了。就主动给老师帮忙做纸花。(出示情境图) 二、探究与体验 1、教师提问:你从这幅图看见了什么?一共做了几朵花? 2、指导学生动手摆一摆。 3、引导学生汇报,自己是怎样知道的。 根据同学们说得把算式板书在黑板上 3+2=5加号 77 读作:3加2等于5。 学生仔细观察图。 学生用课前准备的小花片亲自动手摆一下。 一共5朵 小组内试着说一说加号和加 法算式。 让学生从发现的数字信息中解决问题。 使学生在互相交流中获取知识。 三、实践与应用 算一算,要求学生看图说出其中的数字信息。 练一练: 第1题:让学生先摆再动笔再方框里填数。再读出算式。 第2题:指导学生理解题意,再自己画,最后在方框里填数。数学活动,身边的数学。 各组把老师奖励的小纸花拿出来,算一算共几多? 哪一组得的最多? 学生观察图画,独立思考,再列算式。 各小组的同学共同完成本组任务。 锻炼学生独立解答的能力。 即学会了知识,又培养了竞争意识。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后记】 第2课时 5以内的加法 【教学内容】 教材第36—37页 【教学目标】 1.能根据具体情境和问题写加法算式,会口算5以内的加法。 2.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熟悉的情境中所蕴含的数学信息,经历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并提出加法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3.培养学生初步的问题意识。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77 一、情景创设 出示课件,引导学生观察图画:说一说画面上有什么?分别有多少?他们都是什么颜色的?大小相同吗? 学生观察图画,小组之内交流后分别汇报。 通过观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问题是从生活情境中提出来的。 二、探究与体验 学生交流完后,教师提问:看完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解答?先在小组内说一说,再汇报。 1、教师引导学生汇报并板书:2+3=5 师:还有别的算法吗? 板书:3+2=5 2、师:与兔子有关的问题你还能提出来吗? 引导学生说出4只灰兔和一只白兔,合起来是5只兔子。 板书:4+1=5或1+4=5 3、师: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仔细观察,提出问题,列式解答,小组之内交流后汇报。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回答后说出算式。 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使学生了解同一个问题可以写出两个加法算式。 通过说出不同的算式,发展学生的多项思维。 三、实践与应用 1、出示练一练的第1题,指导学生认识集合圈。师:你知道这种图形是什么意思吗?师:你们真聪明。下面我们就算一算,把空填上。 2、完成练一练中的1、2、3题。(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进行练习) 第2题,教师可做一些口算卡片让学生练习。第3题,先让学生说一说图中有什么,然后引导学生根据长颈鹿的只数和大树的棵数提出不同的加法问题,并算一算。(可以让学生以竞赛的方式看哪组说得多,本组同学完成算式) 学生看图填空。同桌或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认识集合圈表示的意思,通过看图填空,体会一幅图可以列出两道加法算式。 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练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保持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课堂小结: 大家用5以内的加法解决了这么多问题。回家后,继续观察,看看还能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好吗? 【教学后记】 77 第3课时 5以内的减法 【教学内容】 教材第38—39页 【教学目标】 1、认识“-”,会读减法算式,会计算5以内的减法。 2、通过学生身边的熟悉的事情和操作活动,体会减法的意义。 3、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数学游戏活动。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理解减法的含义,理解和学会减法的计算方法。在观察、操作实践活动中,体验问题情境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掌握5以内减法的计算。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卡片、小花片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指名学生表演,一生拿5张卡片上场,让两名学生表演送卡片。 师:根据刚才的表演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观察表演,提出自己想到的问题。 通过观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问题是从生活情境中提出来的。 二、探究与体验 出示兔博士的话,指导学生同桌合作用花片摆一摆刚才的表演情境。师:说一说你是怎么摆花片的? 师:我们还可以用画图的方法表示。 师介绍画图的方法。师:从5个里面拿走2个,还剩3个,可以用算式表示。你知道怎么表示吗? 教师引导学生汇报并板书:5-2=3 师:认识“-”吗?这个算式怎样读?教师强调认识“-”,并指导学生读减法算式。 学生同桌合作用花片摆。学生交流摆花片的方法。学生动手操作画图, 用斜线画去拿走的部分。 学生尝试交流如何列式。 学生回答。学生小组之内读减法算式。 通过不同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体验减法的意义。 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使学生保持参与学习的兴趣。 三、实践与应用 77 出示算一算的题。让学生逐题说图意,指导学生边演示边说。 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引导学生汇报订正。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练一练。教师指导学生摆花片。 师:摆出4个花片,去掉2个,还剩几个? 剩下2道题学生在小组内叙述。 数学游戏;教师发给每组卡片并强调游戏规则。一位学生翻卡片,大家轮流说出与这个数有关的许多算式。然后另一个同学翻卡片,依次类推。 学生了解图意后,第1题小组合作计算填空, 第2题同桌合作填空,第 3、4题自己完成。 学生写算式。 学生叙述并写出算式,交流订正。 先由一组同学演示。 然后其他组活动。 不同形式的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小组内的叙述,既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实现了生生 互动。 用游戏保持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有趣的游戏中练习加减口算。 课堂小结: 提问:今天我们上了一节愉快的数学课,你能说说学会了什么吗?先跟同学说说,再跟老师说说。 【教学后记】 第4课时 6、7的加减法 【教学内容】 教材第40—41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能根据情境图提出简单的问题,会计算得数是6、7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数一数,提一提,算一算等形式经 77 历观察情境图、发现、交流图中数学信息的过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精神和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初步学会由一道加法算式的得数推想出另一道相应的加法算式的得数,培养初步的思维能力。理解图画应用题,明确图意。 【教学准备】 小朋友放风筝的动画片或主体图挂图或图片,树木图片,各色蝴蝶的图片。 【学习方式】 小组合作,活动二、探究与体验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你们放过风筝吗?和谁一起放的?谁能说说你的经历?今天有几个小朋友也去放风筝了,他们带着自己喜爱的风筝来到了郊外,你们瞧,他们放得多起劲啊!(教师放动画片或出示主题图片)把你看到的讲给大家听一听。 学生讲述自己放风筝的经历。 学生看动画或主题图,然后和小组同学说说看到了什么。 从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经历入手,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和欲望。 二、探究与体验 1、有这么多的小朋友高兴的放着风筝,你有没有发现一些数学信息呢?教师随学生的汇报贴图片到黑板上。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提问题。 教师随着学生的汇报,逐一板书问题。 教师引导:你们可真棒,不仅发现了许多数学信息,还能提出这么多问题,那你想先解决哪个问题,赶快说说你打算怎样列式,怎么想的? 全班汇报交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教师随学生发言分别板书:3+4=7(4+3=7)7—3=4 7—4=3 5+2=7(2+5=7) 7—2=5 7—5=2 6+1=7(1+6=7) 7—1=6 7—6=1 2、漂亮的风筝飞在空中,和真的一样,你们看,小蝴蝶也来凑热闹,(教师出示41页算一算左图。)谁说说什么意思。 谁能列式解答? 出示41页算一算右图,谁知道这幅图什么意思?(指导理解图意:集合圈中有一条虚线,表示把6只蝴蝶分成两部分,从6中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是多少,用 77 减法计算。) 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发现后汇报(多找一些学生说) 有7个小朋友,3个男孩,4个女孩,有7个风筝,5个飞起的风筝,2个落下的风筝,有7棵树,1棵大树,6棵小树等。 学生根据信息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提问:一共有几个小朋友?有几个男孩?有几个女孩?一共有几个风筝?天上有几个?地上有几个?一共有几棵树?有几棵大树?几棵小树? 学生先自己想,再在小组里交流。 例如,共有几个小朋友?从男女人数想,列算式为3+4=7或4+3=7。我是这样想的:有3个男孩,用3表示,有4个女孩,用4表示,所以3+4=7。 学生看图说图意 学生列算式:5+1=6 1+5=6 学生在理解图意的基础上列算式:6—2=4 6—4=2 让学生经历观察、发现、交流所给情境中数学信息的过程,并学习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给学生充足的展示、交流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满足。 运用孩子们喜欢的事物引出教学内容,使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 三、实践与应用 1、完成练一练第1题,先指名说图意,再列式解答。 2、完成第2题,设计一些有趣的形式,如竞赛,猜一猜等,也可以和下面的数学游戏整合。 指名学生说图意,然后独立填书,同桌检查。 学生按老师的安排活动。 游戏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活动,通过游戏既能完成学习任务,又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 课堂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教学后记】 第5课时 8、9的加减法 【教学内容】 教材第42—43页。 【教学目标】 77 [知识与技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能根据情境图提出简单的问题,会计算得数是8、9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数一数,提一提,算一算等形式经历观察情境图、发现、交流图中数学信息的过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精神和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初步的问题意识。 【教学重难点】 在二、探究与体验索与讨论的基础上,正确计算和是8、9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解决相应的简单问题。理解算式的含义和认识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和小朋友游泳的主体图或挂图、图片,小狗和玉米的图片,口算卡片等。 【学习方式】 小组合作,活动二、探究与体验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你们会游泳吗?和谁一起?怎么游的? 学生们畅所欲言。 以谈话的形式激发兴趣,自然而然的导入新课。 二、探究与体验 今天也有人去游泳了,认真看一看,你都看到了什么? 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想提些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先和小组同学说一说。 汇报交流: 谁来给大家提问题。其他同学解答,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教师随学生回答板书。(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解答) 算一算 出示小狗贴图和玉米图。 指导学生说图意,然后独立列式计算。订正。 学生认真观察后汇报:有9个人,1名老师,8名学生,5个带游泳圈,4个没带,岸上2人,水里7人,男的6人,女的3人等。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问题,并互相解答。 指名提问题,其他同学解答。 如:一共有多少人?根据岸上2人,水里7人,列式:2+7=9(7+2=9)根据1名老师,8名学生列式:1+8=9 (8+1=9),根据5人带游泳圈,4人没带,列式:5+4=9 (4+5=9)等。 指名学生说图意。独立填书。订正。 在愉悦、和谐、民主的氛围中交流互动,共同经历观察、发现、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践与应用 1、老师相信你们能正确计算9以内的加减法了,有信心吗? 77 2、我们现在一起做一个通过“绿色通道”的游戏。(教师出示“安全门”)同学们拿起你的口算卡,通过绿色安全门吧? 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第3题。 学生手拿自己的口算卡,读算式说得数,说对了,其他同学喊“通过”,错了喊“不能通过”。 教师用激励性语言鼓励学生,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满足。 学生在游戏中巩固知识,使学生产生喜欢数学学习的情感。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呢?快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教学后记】 第6课时 10的加减法 【教学内容】 教材第44—45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观察情景图,能根据情境图中的数学信息,提出有关10的简单加减问题,并会计算。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各种形式经历观察情境图、发现、交流图中数学信息的过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在情景图中搜集信息、提出问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通过操作自主二、探究与体验索、合作交流,学会和是10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理解相应的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 课件、投影。 【学习方式】 小组合作,活动二、探究与体验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幅图,谁能看图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学生围绕图中的数学信息讲故事。 讲故事是孩子的天性,从讲故事引入,学生兴趣盎然,积极主动。 77 二、探究与体验 1、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解决,先和小组同学说一说。 汇报交流: 谁来当小老师提提问题,考考大家?(根据问题,引导从不同角度思考解决。) 2、教师出示算一算图,小组同学合作,先说一说图意,再根据图意列出算式,看哪组列出的算式多。 汇报交流: 每组派一名代表,说说你们根据什么,列出了什么算式。 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提问并解答。指名学生提问题,其他同学解答。如学生提问:一共有几只猴?其他生解答:根据2只棕猴,8只黄猴,列式2+8=10 8+2=10根据地上的4只,树上6只,列式4+6=10 6+4=10 学生小组合作观察图,说图意,并列式解答。学生代表说图意,并列式计算。 根据情况调换例题与练习题的顺序,学生更感兴趣,活跃气氛,共同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通过小组同学合作,感受到一幅图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也可以列出不同的算式。即看一幅图列四个算式。 三、实践与应用 1、同学们今天学得真棒,老师这还有几道题,相信你们能正确计算,有信心吗? 根据学生情况,下课前总结评价各组活动情况。 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第1题。 学生小组合作互相提问题并解答。 教师用赞扬性语言激励学生,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满足,促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 学生小组合作,给每个学生表达、展示自己的机会,使所有的学生都获得发展。 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呢? 【教学后记】 第7课时 0的加减法 【教学内容】 教材第46—47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计算和观察,使学生了解0的加减法。 [过程与方法] 77 让学生经理独立思考、比较、自主编题的过程,同学间相互评价,互动交流。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主动二、探究与体验索数学知识的兴趣和愿望,培养自主发展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通过实践二、探究与体验索、合作交流,自己学会有关0的加、减法计算。认识有关0的加、减法的计算规律。 【教学准备】 奖励用的小标志等。 【学习方式】 小组合作,活动二、探究与体验究,小组竞赛的学习方式。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出示小猫和妈妈去池塘边钓鱼的情景图。 学生围绕图中的数学信息讲故事。 通过小游戏的形式练习0以内的计算。 二、探究与体验 教师提问:小猫和妈妈一共钓了几条鱼? 妈妈让小猫把钓的3条鱼带回家,贪吃的小猫在路上将3条鱼吃光了? 教师提问: 现在还有几条鱼? 学生独立思考、一起交流。算式为:0+3=3 学生自由谈自己的发现。 学生独立思考、一起交流。算式为:3-3=3 学生自由谈自己的发现。 给算对的小朋友奖励标志。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独立思考,给他们自己的空间,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发展。 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新知识,使学生觉得自己很聪明,很了不起,从而获得成功的满足。 三、实践与应用 1、完成47页练一练第1、2题。 2、完成第3题, 3、出示第4题图,谁能说说图的意思? 4、完成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全班交流,检查。 小组内的4人进行竞赛,看谁算得又快又对,小组评价、奖励标志。 几名同学先说图意,然后各自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进行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竞赛,在竞赛的氛围中练习计算。获胜小组得红旗。 77 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巩固、理解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小组合作意识。 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有关0的加、减法怎样算? 【教学后记】 第8课时 整理加法表 【教学内容】 教材第50-51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能把10以内的加法算式有规律地整理在加法表中。能够发现加法表或点子图中的简单规律。 [过程与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经历小组合作整理、交流加法表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准备】 50页加法表图、实物投影、彩笔、口算题课件。 【学习方式】 采用小组合作、活动二、探究与体验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了很多的加法算式,你能举出例子来吗? 2、看来我们学过的加法算式真多,红红为了便于查看,她把加法算式整理了一部分。请看: (出示事先画好的如书中的表格。)问:你发现了什么? 正好,红红有事出去了,你们这么聪明,能不能帮红红把我们学过的加法算式接着整理在表中呢? 学生纷纷举例子。可能有: 1+5=6;2+3=5;9+1=10…… 生回答自己的发现:数着看,第一列都是1加几,第一行都是几加1 唤起学生对已学的加法算式的回忆 因这是学生第一次小组合作整理学过的加法算式,因此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先 77 出示此表,让学生说出现了什么,这样就教给了学生整理的方向。起到了教师导的作三、实践与应用 二、探究与体验 1、请你们在小组交流一下,准备怎样整理,然后就按照自己的想法开始整理,好吗?教师巡视,指导。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整理的情况介绍给大家呢?教师将学生整理的表用实物投影打出。把大表贴在黑板上。寻找规律你们真棒,已经帮红红顺利地整理完表格,不过,爱提问的大头蛙还想考考你们,你们敢接受吗?咱们看看都是什么难题呢? (1)横着看,算式是怎样排列的? (2)竖着看,算式是怎样排列的? (3)你还有其它发现吗?(如果学生发现不了有些规律,教师可以适当的引导)对有新的发现的学生,教师给与表扬。 2、按规律涂色 (出示51页的题4图) 瞧,一群小圆圈排好队伍在干什么呢?原来他们在等我们涂色呢!那请你们仔细看看,我们应该怎样按规律涂色呢? 学生在小组商量,然后就在书上进行整理。赵一组同学在黑板上的大表中整理。(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全班汇报。(找2-3名学生)生回答(敢)。同学们在小组交流自己的发现,然后全班回报:1、竖着看,第一排算式都是1加几,而且是从1加到9;第二排算式都是2加几,是从2+1直到2+8;……2、横着看,第一排全是加1的,第二排全是加2的,第三排全是加3的…… 3、第一排从1+1,一直到9+1,第二排从1+2一直到8+2,第三排从1+3一直到7+3……4、从左上开始斜着看,第一排得2,第二排都得3,第三排都得4…… 先让学生说说题意,然后自己试着做在书上。 做完后,同学们在小组交流,在这幅图中发现了什么规律。 这一环节,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他们通过自主二、探究与体验索、合作学习,使他们正确的整理好加法表,并通过再次合作,齐心协力,发现加法表中的规律,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也使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树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 因学生在上一环节已有了找规律的基础,所以先让学生明白题意后独立完成,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因这里面也有好多的规律,所以仍然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这也充分体现了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三、实践与应用 同学们,一群小动物也跑来向你们祝贺,祝贺你们顺利解决了大头蛙出的难题。你们看!(电脑出示一些小动物)不过,小动物的身后也有一些题,只有答对他们身后的题,你才算最后的胜利者,赶紧选你喜欢的小动物吧。 77 学生选小动物,做口算题。 对于低年级的下学生来说,口算题是比较枯燥乏味的,教师采用选小动物答题的方式,既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完成了巩固口算的目的。 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10以内的加减法我们就学完了,需要多加练习才能算得更快更准,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千万别骄傲。 【教学后记】 第10课时 整理10以内减法表 【教学内容】 教材第52—53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把10以内的减法算式有规律地整理在减法表中,能发现减法表的简单规律,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 [过程与方法]经历小组合作整理、交流减法表的过程,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形式发现减法表中的简单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体验与同伴合作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能把10以内的减法算式有规律地整理在减法表中,能发现减法表中的简单规律,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10以内的口算卡片以及10以内的减法算式表一张。 【学习方式】在教师的指导下采取小组合作活动二、探究与体验究学习方式。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激情导入 同学们,今天蓝灵鼠来到我们教室中和我们一起来学习,你们高兴吗? 学生回答:高兴。 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二、探究与体验 (屏幕出示蓝灵鼠的图片)蓝灵鼠:同学们,大家好,你们学了10以内减法,你们能说出一些算式吗? 77 教师板书部分算式: 3-1、2-1、4-2、7-2、6-3、5-4、1-1、2-2 蓝灵鼠:大家说的真好,我知道你们都是聪明的孩子,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些算式,你能发现这些算式有什么规律吗? (预先把书中的表画在一张大纸上让学生观察) 教师板书: 10以内的减法算式还有很多,你们能不能向上节课整理加法表一样把这些算式有规律地整理在这个表内呢? 汇报:你们是怎么整理的,为什么这样排在表内?(教师板书相应算式) 现在我们已经整理好10以内的减法表,谁能任意读出一个算式并口算出结果? 蓝灵鼠:你们真是太聪明了,能够准确地说出每个算式的结果,请你们继续加油,再横着观察,算式有什么规律? 你们观察的真准确,那么竖着看,你又会发现什么规律? 除了上面的规律以外,你还有没有其他的发现? 蓝灵鼠:看了你们的表现特别高兴,你们听(蓝灵鼠:小朋友们,你们真是太了不起了,能有这样出色的表现,你们是最棒的!) 学生说出所有10以内的算式。 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发现后汇报。(多找一些学生说)减1的有3个算式,减2的也有3个算式。 小组讨论 学生可能说出:第一行都是减1的,后一个数都比前一个数多1,第二行都是减2的…学生读算式说出得数。 学生可能说出:第一行都是1减几的,第二行都是2减几的… 每行的前一个数都比后一个数多1。 小组内讨论后全班交流。 让学生亲身经历减法表的归纳和整理过程 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并鼓励学生有新的发现。 三、实践与应用 1、设计一个摘苹果的游戏。秋天到了,苹果树上结了许多苹果,我们以组为单位去果园摘苹果好吗?谁摘到了苹果,就把那个苹果归谁,看一看那组摘得最多。 2、多媒体出示两幅图片。 3、飞鸽送信。 蓝灵鼠:小鸽子每天东奔西跑,真是太辛苦了,你们愿意帮助一下小鸽子吗? 准备几个“信箱”和一些口算卡片,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做“送信”游戏,看哪组先把信送到各自的家中。 学生说出每一幅图的意思、列出算式。学生回答:愿意。 采用多种练习方式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77 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10以内的加减法我们就学完了,需要多加练习才能算得更快更准,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千万别骄傲。 【教学后记】 第11课时 有趣的数字 【教学内容】 教材54—55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丰富学生对数字的认识,了解古代记数的简单知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丰富有趣的例子和小棒拼数字,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游戏活动感受有趣的数字在生活中的作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比赛实况。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学生交流汇报 在运动员的背心上,记分牌上都有数字,它们的写法不同。 出示篮球比赛实况,看到那些地方用到了数字。 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发现数学信息的能力。 二、探究与体验 交流、汇报 第一行数字不容易写,第二行数字写起来很容易。 交流汇报 说一说自己的感受。(方法古老……) 交流汇报 有1—10的汉字。写两遍展示给大家。(加星) 学生交流汇报:屏上有数字,是方块形。能计算、计时。 计算展示 学生交流汇报。我拼了一个数字8,去掉中间的小棒就是0 去掉右上面一根小棒就是6…… 教师在黑板上出示印刷体和手写体1—10 77 的数字。让学生书写后说说感受。 要求学生先读再写。教师肯定难写的是印刷用的数字,容易写的是小朋友要写的数字。 出示知识窗中的图画,让学生用现代记数法记数。介绍古代用石块和结绳记数法。分组用贴花片,用石块和绳子打结法记数练习。出示古诗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只花。 读古诗发现了什么?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电子表或计算器,观察后发现了什么? 游戏:放音乐,带领学生用小棒摆方块字,音乐停止,把自己的摆法和同学们说一说。 通过书写认识印刷体、手写体数字。 了解古代的记数方法。 让学生认识、书写中国数字。 让学生认识方块字,会用电子表和计数器。 通过用小棒拼数字的游戏,让学生体会到数字的乐趣。 课堂小结: 提问:今天我们上了一节愉快的数学课,你能说说学会了什么吗?先跟同学说说,再跟老师说说。 【教学后记】 第六单元 分 类 第1课时 分类(一) 【教学内容】 教材第56页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了解分类的含义,能按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熟悉的事物进行分类。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中经历分类过程,初步体验分类结果在同一个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整理、摆放日常用品的习惯。 77 【教学准备】 CAI课件、图片。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都认识他,你们看他是谁呀?(CAI出示教科书中的同伴“聪聪”) 聪聪这几天特别高兴,因为他家搬进了新楼房(CAI出示楼房图片),你们想不想看看聪聪自己的卧室呢? 学生齐答:聪聪 学生兴趣很高,纷纷抢答、想。 将学生熟悉的书中的同伴“聪聪”用CAI引入课堂,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营造积极活跃的学习氛围,为引入新知创设了良好的情境。 二、探究与体验 师:这就是聪聪的卧室。(用CAI出示56页“整理玩具”图)。你们觉得聪聪的卧室怎么样? 谁能帮他整理一下? (按学生口述教师演示整理的结果) 经过大家帮聪聪整理,他的小卧室变得怎样? 大家想想,我们怎样收拾才使聪聪房间变得这么整洁? 师小结:生活中像这样把相同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分类。(板书:分类) 自从大家帮聪聪整理房间后,聪聪每天把自己的卧室收拾得干干净净,东西摆放得整整齐齐。你们看,他把自己的玩具摆放得多有条理呀!(出示教材56页例1图) 谁说说聪聪是怎样摆放自己的玩具的呢? 聪聪学会整理房间、摆放玩具后,他想出2个小题考考你们,看你们能不能分对。(呈现教材56页情景图,让学生观察)问:聪聪让我们分得的都是些什么东西呀!这些东西都是干什么用的? 这些物品按用途怎样分? 下面大家打开书56页,看看书中图,在学习用品下打“∨”,在食品下面画“○”,把我们穿的、戴的用线圈在一起。 我们看看聪聪考我们的第二题(出示57页练一练1题),聪聪让我们按腿数给这些小动物分类。 除了按动物的腿数分以外,还可以怎样分? 小结:刚才大家用分类的知识对小动物进行了不同分类,如果你们再仔细看看,还会发现很多分类的方法。 学生纷纷抢答:不好看、乱七八糟、给人不好的印象。指名多个学生口述整理方法。 77 学生抢答:整齐、干净。 引导学出:把文具盒、书放在一起;篮球、足球放在一起…… 学生齐读课题 让学生小组讨论,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指名学生回答。 指名学。 学生动手分分、画画,做完后同桌交流。 让学生拿出动物图片 来亲手分一分,做完同桌交流。 把天空中飞的分一起;生活在水里的分一起;生活在地面上的分一起。 让学生通过已有的生活经验整理卧室,不仅能使学生亲自获得知识的快乐,而且让他们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让学生进一步体验生活 中的分类。 激发学习兴趣,根据不同标标准进行分类,学生自主性得到张扬。 三、实践与应用 师:小朋友们,现在你能用分类的知识 整理自己的书包吗?看谁整理得又对又快! 今天你们和老师、聪聪一起学习了分类知识,你认为自己学得好吗? 学生抢答:能。学生伴随着音乐整理书包。 通过学生整理书包,加深对分类的理解、运用,最后让学生参与评价,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课堂小结: 我们今天帮助聪聪整理了玩具,还做了一些分类游戏。我们要养成爱劳动,讲卫生的好习惯。现在老师看到大家的桌子上有点乱,请大家把桌面上的东西收拾收拾,比一比,谁的动作最快! 【教学后记】 第2课时 分类(二) 【教学内容】 教材第58—59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按不同的标准对熟悉的事物进行分类。 [过程与方法] 77 使学生经历按自己确定的标准对立体图形进行分类的过程,体验分类的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培养善于观察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体验分类的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的多样性。让学生体会分类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准备】 积木、实物图片。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谈话引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想和你们一块儿玩积木好吗?每个人的桌子上都有一套积木,谁能说说你的积木是什么样子的? 激情引趣,直接导入,由学生的喜好入手,使其在轻松愉快的谈话中自然的进入学习中。 二、探究与体验 1、分一分。 引导学生发现各种立体图形的数量、颜色、大小等,在让学生自己确定标准进行分类。 2、说一说。 3:教师追问:你为什么要这样分呢?组织学生述说理由。 学生通过观察汇报。 生1:我的积木有正方体、长方体、球体。 生2:我的积木有大的、有小的。 生3:我的积木有蓝颜色的、有绿颜色和红颜色的。 (学生充分说自己的发现) 生1:我按颜色分,把相同颜色的积木放在一起。 生2:我按大小分,把大的积木放在一起,把小的放在一起。 生3:我按形状分,把相同形状的积木放在一起。 (如果学生还有其他分法,只要能说出道理,就应该给予肯定)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 通过交流,使学生感受到,同样的物体,在不同的标准下,可以得到不同的分类结果。 三、实践与应用 1、实物图片投影显示各种蔬菜、水果。(可打乱顺序) 2、请同学汇报看到了什么,不清楚的,教师说明。 3、请学生按自己确定的标准分类。 77 4、帮助学生确定自己的标准是否符合常理。 5、实物图片显示课后2题的各种图形。 6、请同学汇报各种动物图片的名称。 7、请学生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8、对学生的不同的分类方法,教师应给予鼓励。 9、实物图片展示课后第3题(注意一组一组的展示)重点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判断的。 10、注意说明第4组中的小刀不是玩具。 生一一作答。 生1:我按蔬菜分有:胡萝卜、西红柿、黄瓜…生2:我按水果分有:梨、桃、香蕉…生3:我按颜色分… 生一一作答。 生1:我把会飞的放在一起:蝙蝠、蜻蜓… 生2:我把会跑的放在一起:兔子、牛、羊… 生3:我把会游的放在一起:鱼、螃蟹… 加深体验按自己确定的标准进行分类的过程。 加深体验分类的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 课堂小结: 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有哪些地方需要用到 分类呢? 【教学后记】 第七单元 11~20各数的认识 第1课时 认、读、写11~20各数 【教学内容】 教材第60-62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数实物的过程中,认识并能准确的读出11-20各数。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动”的情景中,通过数一数,说一说,做一做等达到熟练的数11-20各数,然后进一步学习认数。 77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结合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做事认真的习惯,培养估计的意识。 [教具准备] 画有各种水果的图片、每个学生准备一小把花生米。 【学习方式】 可采用小组合作,活动二、探究与体验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同学们,你们喜欢吃水果吗?都喜欢吃什么水果?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水果店看一看,好吗?(教师出示主题图片) 这么多水果,你们都认识他们吗? 学生自由站起来说出他们认识的水果的名字。 孩子们都喜欢吃水果,从他们熟悉的物品入手,导入新课,能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以及自主参与学习的欲望。 二、探究与体验 水果店有这么多水果,每种水果都有多少个呢?在学生交流各有多少时,教师要关注一下学生是怎样数的。 小结:刚才同学们数得很好,水果的个数都数对了。下面我们做一个数花生米的游戏好吗? 教师提出游戏的要求。(1)抓一小把花生米。 (2)先估计大约有多少个。 (3)放桌子上数一数。 出示60页第一幅图。 学生试着数每种水果都有几个。 (1)自己数,把结果写书上。 (2)把数的结果与组内同学交流。 (3)指名把数的结果向全班同学汇报。 指名做示范。 (1)一名学生抓一把花生米。 (2)全班猜出这把花生米可能有几个。(教师把学生猜的数字分别写在黑板上。) (3)这名学生在实物投影上数。 同桌或个人数。每人抓一把花生米,先估计有多少粒,再数一数。这样连续做两次。 (4)学生自己数出有多少个鸡蛋。 (5)同桌互相说数的结果。 (6)观察11 77 这个数是由哪两个数字组成的。说说在田字格中怎样写。教师在田字格里范写。 上面的方法在组内学习其余数字。 学生先数出有多少个鸡蛋,然后指名说用什么数字表示,再说一说怎么写。在田字格里和老师一起写11-20几个数字。 学生按顺序齐读11—20几个数字。 学生在组内数。 指名提出数数的要求,同桌互相数。 正确数出实物的个数为认数打好基础。 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动起来,亲自经历猜数到数数的过程。 学生到实物投影前数数,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起到了示范作用。 教学层次要体现讲、扶、放的原则。 采取灵活多样的练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巩固所学知识。 三、实践与应用 完成练一练第一题。教师巡视指导。 完成练一练第二题。 完成练一练第三题。 组内同学互相读直尺上的数。组内同学先正着数,倒这数,然后指名数。 仔细观察情境图后,在小组内让每个同学都说说发现了什么。 结合“身边的数学”,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还知道那些身边的数。 采取组内互教互练的方式,提高练习的效率。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学到了什么知识呢? 【教学后记】 第2课时 11~20各数的组成 【教学内容】 教材63、64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操作和尝试过程中,体验“10个一是一十”的合理性。知道10个一是一十和11~20各数的组成。 [过程与方法]在动手操作中二、探究与体验索,在合作交流中理解。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77 引导学生积极动手操作,鼓励个性化的做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认识11—20各数的组成,正确计算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准备】 小棒、橡皮筋、电脑课件 【学习方式】 在自主操作中二、探究与体验索创新,在合作交流中体验感悟。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提问:上节课我们认识了11~20各数,谁能从11数到20?谁能倒着数? 齐数、指名数 教师用亲切和蔼的语调吸引学生的注意,采用激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带入课堂情境中来。 二、探究与体验 谈话:可爱的蓝灵鼠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看看它给我们带来什么问题?(出示课件)蓝灵鼠随着音乐跳出来,说:数出13根小棒,摆在桌子上。 请两位学生到投影仪上演示摆的过程,教师及时评价,鼓励学生与众不同的摆法。谈话:请同学们动脑筋想一想,怎样做能够让别人一看就知道是13根,不用数,一看就明白。自己试着做一做。 组织学生集体交流做法。引导学生用橡皮筋把10根小棒捆起来。问:“这一捆小棒是多少根?是几个一?”板书:10个一。问:“这一捆是几个十?”板书:1个十。 让学生动手把小棒10个10个地捆成1捆。 教师小结:10个一根捆成了一捆,就变成了一个十根,我们就说“10个一是一十” 师生游戏;我说你摆。看谁动作又轻又快。 1.先摆一捆,再摆上一根。这是多少根小棒?用数字几来表示?是几个十几个一? 反过来问: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多少? 2.你还能摆出一个十和几个一?用哪个数来表示?同桌两人一边摆一边交流。汇报小组活动情况,到投影仪上一边摆一边说。 3.投影出示两捆小棒图。问:这是几个十?用几表示? 学生动手按自己的想法摆小棒,摆完的同学同桌互相数一数,看是不是13根。 观看同学的摆法后,受到启发。在教师的鼓励下更加自信。 再次动手操作,动脑筋想办法。 自己动手用橡皮筋捆小棒。捆好后举起给老师看。 77 学生齐读:10个一是一十 学生动手操作,回答问题。 同桌合作活动,边摆边说。 学生动手摆出2捆小棒。 用学生喜欢的卡通形象吸引他们的注意,通过动手操作实现自主二、探究与体验究。在小组和集体交流中接受不同思维方式的撞击,体会摆法的多样性,理解10个一是一十的合理性。 三、实践与应用 1.完成练一练第一题:数一数。引导学生观察图画,自己数一数。指名说一说是怎么数的。鼓励学生有不同的数法,及时评价。 2.游戏活动:摘苹果,排顺序。出示苹果树(每个苹果卡片背面都写有数字13~20各数)提出游戏要求。 3.完成练一练第2题。教师读题。 看书中的图画自己数一数,说说自己是怎么数的。 学生摘下苹果,读出数字,并说出数字的组成。其余同学用手势判断对错。自己找朋友,排顺序。大家齐读排好顺序的数字。 学生独立完成书中的填空。 游戏对学生的吸引力是无穷的。采用游戏的方式进行练习,变枯燥的数学学习为有趣的游戏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习兴趣。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学到了什么知识呢? 【教学后记】 第3课时 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内容】 教科书65--66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11~20各数之间都有哪些数,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经历在观察、猜想、交流等数学活动中比较20以内数大小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数学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数感。 【学习方式】 77 自主学习,合作二、探究与体验究。 【学习准备】 20根小棒,40块糖(或用其它易找到的东西代替)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师:“同学们,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这节课我们将一起做一个猜小棒的游戏,你们高兴吗?” (出示课件或用投影)出示兔博士和教材65页覆盖部分小棒的图。兔博士神秘的说:“同学们,在这张纸的下面盖住了一些小棒,而所有的小棒和在一起表示11~20之间的数,你能猜出,纸片盖住的小棒可能是几根吗?” 在听老师激情导入的话语的过程中表达出自已相应的情感愿望。 以游戏的方式导入,在上课依始就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探究与体验 1、猜纸的下面可能盖着几根小棒。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主要引导学生说清自己是怎样想的。请几名学生说一说他们猜的根数,和猜的理由,然后教师揭开迷底。并让猜对的学,向他们表示祝贺。请猜的不对的学生说一说自己猜多了还是猜少了。 接着做3~4次这样的游戏。 2、比一比师:“刚才猜小棒的游戏中,同学们表现的特别棒,所以现在兔博士还想请你们帮个忙,你们愿意吗?”出示两堆糖,并叙述:“红红和聪聪每人分得一堆糖,他们俩儿吵起来了,都说自己分得的糖多了,你们能不能和兔博士来帮帮他们俩儿呀?”你想怎么帮他们呢? 请两名学生到前面来数糖块。 让学生充分的说一说谁比谁多,谁比谁少。 你能用算式来表式吗? 将糖块做一定的调整再让学生比较大小。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主要说清自己是怎样想的。 再进行3~4次的游戏。 “愿意!” “能!” 先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先数一数他们每人分得了几块糖,再比一比就知道谁分得的糖多谁分得的糖少了。学生数糖块。红红有15块,聪聪有18块。 红红比聪聪少。聪聪比红红多。 15<18,18>15。 通过游戏,让学生在观察、猜想、交流等数学活动中了解 77 11~20各数之间有哪些数。激发学生在活动中积极参加数学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数感。 经历在观察、猜想、交流等数学活动中比较20以内数大小的过程。 在观察谁的糖块多时学生直接观察实物说出谁多谁少也是值得鼓励的。 引导学生将“谁比谁多”抽象为数学符号,引导学生理解语言描述和数学符号之间的联系。 三、实践与应用 1、出示练一练第1题,数一数再比较。 2、完成试一试 3、出示练习第2题:“写出比10大比17小的数。” 4、做教材66页的数学游戏。 先猜一猜有多少再数,然后比较,填写在书上。 在O里填上>或<。 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最后全班交流。 先全班做猜数游戏,再在小组内做猜数的游戏。 教师要用激励性的话语,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以游戏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充分体验成功。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学到了什么知识呢? 【教学后记】 第八单元 20以内的加法 第1课时 不进位加法 【教学内容】 教材67—68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10加几,十几加几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经历10加几,十几加几计算方法的二、探究与体验索与算理的建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到计算方法的多样化,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培养学生良好的仔细认真的学习习惯。 77 教学重难点: 十几加几计算方法的二、探究与体验索与算理的建构过程。 【教学准备】 课件或挂图、小棒、教学图片等。 【学习方式】 动手操作、小组合作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师谈话引入:创设一个“小博士”摆小棒的情景:同学们,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新朋友。瞧,他来了,(电脑出示:并和同学们打招呼)。今天,他带来了许多玩具想和大家一起玩。看(电脑出示小博士摆出的小棒图:先出示10根,再出示2根)。现在,你也像小博士那样 摆出自己的小棒。 学生动手操作摆小棒,并说一说怎样摆的。 设计学生喜欢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探究与体验 1、师提问:根据你的操作,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解答?先小组内说,再汇报。师引导学生汇报,追问怎样算的,并板书:10+2=12。 师引导学生汇报,并肯定这两种方法,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法。 师:小博士又给我们提出了摆小棒的要求:(第二幅图的内容) 说出图意,再提出问题,并列式。 师:如果不看图,怎样想12+3等于几? 生仔细观察,说出图意,提问并解答。左边摆了10根,右边摆了2根,一共摆了多少根?列式:10+2=1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 ①1个十和2个一是12。 ②从10接着数11、12。学生同桌互相摆小棒练习,并说说是怎样摆的,怎样算的。全班汇报。 ①从12接着数13、14、15。②2加3等于5,10加5等于15。 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学,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操作、交流、汇报,在相信学生能力的前提下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充分交流自己的想法,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操作和计算,体验算法的多样化,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三、实践与应用 完成练习中的1、2、3、4题(采用多种形式) 第1题,要求学生看图说图意后,再列式解答。 第2题,设计一个比赛的游戏。 第3题,设计兔子采蘑菇的游戏。 77 第4题,引导学生独立完成。 同桌两人以花片代替蘑菇,以抢答的形式进行,谁算对一道谁就可以拿走一个花片,看谁拿的花片多。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设计多种练习的形式,培养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使学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数学学习之中。 课堂小结: 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后记】 第2课时 9加几 【教学内容】 教材第69—70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用自己的方法进行简单的9加几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结合问题情境,通过操作,让学生经历9加几的计算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算法计算,并引导学生愿意与他人交流,同时培养学生学习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理解和掌握9加几的计算方法;对“凑十法”算理的理解。 【教学准备】 69页的教学挂图、圆片。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1、同学们,聪聪家养了一群鹅,你们看,(师出示图)这些鹅多漂亮啊!请同学们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谁会列式? 师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 生口答 学生回答: ①图中有9只白鹅,3只黄鹅,一共有多少只?列式9+3= ②白鹅比黄鹅多几只? ③黄鹅比白鹅少几只?列式9-3= 77 从日常生活情景导入,让学生通过看图寻找数学信息并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感觉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二、探究与体验 师:9-3我们已经学过了,谁知道等于多少? 我们再来看9+3等于几呢?下面请同学们拿出花片来摆一摆,左(9个●),右(3个●),引导学生小组合作 师:刚才同学们想出的办法都很好,同学们喜欢用什么方法就用什么方法。(但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凑十法”,让学生边操作边用语言表达怎样操作的,怎么算的。) 2、出示算一算: 引导学生完成。先让学生试算,再引导学生交流。 学生计算:9-3=6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计算方法全班汇报: ①老师我是数出来的,从9接着往后数3个10、 11、12 9+3=12 ②从3里给9一个,9+1=10,10加上剩下的2个是129+3=12 学生试算,计算时,可以直接算也可以边摆学具边计算。 同桌交流 全班汇报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采用摆一摆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让学生自己二、探究与体验索,经历计算机9加几的过程,产生学习体验,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同时培养小组合作意识,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三、实践与应用 1、完成练一练1 2、完成练一练2 3、完成练一练3 学生观察图画,自主完成,同桌订正,全班反馈。 学生观察图画,自主完成,同桌订正,全班反馈。 学生游戏 通过练习让每个学生都能熟练计算方法,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本领? 【教学后记】 第3课时 8加几 【教学内容】 教材第71—72页内容。 77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8加几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8加几。 [过程与方法]结合问题情境,通过操作,让学生经历8加几的过程,初步感知“凑十”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算法个性化的交流中,体验算法多样化,同时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正确熟练口算8加几的算式。 【教学准备】 师:月饼图片、磁力板、小黑板、发给学生每人一张得数是13、15、16、19的口算卡片。生:蓝、黄花图片各十个。 【学习方式】 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同学们,你们喜欢吃月饼吗?好,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同去吃月饼。要想吃月饼首先得过两关:出示: (1)5+()=10 ()+6=10 1+()=9 3+()=10 2+()=10(2)10+3= 10+5= 10+6= 10+7= 10+8= 刚才,同学们闯关非常顺利,赶快到月饼店去吧! 学生大声说:喜欢。 学生争先恐后回答。 通过吃月饼和闯关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习新课做铺垫。 二、探究与体验 1.(出示图)图上有几个月饼? 赶快数一数月饼有几个?谁知道怎样列式? 2.应该怎样计算8+5=() 请同学们用手中的花片摆一摆,算一算,说给小组同学听一听。(师巡视指导)3.汇报: 谁愿意告诉大家你是怎样计算8+5=?的?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在磁力板上摆图并板书: 刚才我们计算8加几的方法就是“凑十法”。“凑十法”在以后的计算中是一种比较简单的计算方法.(学生的其他算法只要正确都要给予肯定) 生:8+5=学生摆、算小组讨论交流。全班汇报:生1:我把5分成2和3,2和8凑成10,10+3=13。生 77 2:我把8分成3和5,5和5凑成10,10+3=13。 生3:… 结合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摆一摆,算一算,亲身经历并体验8加几的思维过程。从而理解和掌握8加几的计算方法。 在个性化算法中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三、实践与应用 1.引导学生完成练一练的第1题: 出示算式,让学生边摆边算 2.(出示第2题) 师:小蜗牛遇到了一些难题,你们想不想去帮帮他? 谁能给大家说一说这道题是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规律:一个加数增加1,和也增加1。 3.完成练一练第3题: 4.第4题: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先计算再编题。教师要给予及时评价 5.辛苦了一节课,下面老师带你们坐火车去轻松一下,拿出你们手里的卡片算一算得多少,听老师口令:火车马上就要出发,得数是13的同学请上车,得数是15的同学请上车,得数是16的同学请上车,得数是19的同学请上车。 学生边摆边算,也可以在图上圈一圈再计算。然后全班反馈: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学生异口同声说:想。 生:蜗牛背上的数是8,蜗牛从1开始爬,爬到几的上面,8就和几相加,得数写在下面的方格里。 生发现规律:第2个加数比前一个多1,得数也比前一个得数多1。 学生直接填写结果,订正。 学生填书,全班反馈。 学生填书,全班反馈。 学生拿出课前教师发给的口算卡片。学生听老师口令上车排队下课。 练习由易到难,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最后以游戏的形式结束全课,形式活泼、自然,学生喜欢参与,同时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课堂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后记】 第4课时 7加几、6加几 【教学内容】 教材73—74页。 77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经历7和6加几或者几加7和6的计算过程,掌握其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计算。能发现熟悉的情景中的数学信息,并提出和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过程与方法]在民主、开放的课堂中,大胆放手,鼓励孩子们去尝试、去发现、去提问、去合作、去二、探究与体验究,引领孩子们亲历7和6加几或者几加7和6的计算过程,从中体验到口算的乐趣、合作的快乐以及收获的喜悦。 [情感、态度、价值观]精心创设孩子们自主发展的空间,提倡自主、合作与二、探究与体验究,使得孩子们乐于参与数学活动,喜欢学习数学。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联系学过的相应的加法算式,直接算出得数。 【教学准备】 课件。 【学习方式】 迎接挑战,复习旧知;获得奖励,发现问题;独立思考、合作二、探究与体验究,解决问题;拓展延伸,扩充新知;实践运用,形式多样,巩固新知。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1师:同学们,郊外,一条小河在静静地流淌着,鱼儿在水中游来游去,鸭子在草地上悠闲地散步,兔子在草地上奔跑、嬉戏,鸽子落到草地上休息……多么美丽的画面啊!聪明的孩子们,你们发现了什么数学问题吗? 生看,独立思考。几名学生交流自己发现的数学问题。 在迎接挑战中复习旧知,激发孩子们“温故”的浓厚兴趣;在获得奖励中发现问题,引起孩子们“知新”的强烈渴望。 二、探究与体验 师:一共有多少只鸭子?几只鸽子呢?应该怎样列式呢?师板书。师:7+5等于几? 7+4等于几?大家会算吗? 师:那就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吧! 师板书=12 2学生独立思考、表述算法。(边摆边说或是直接用语言表述) 3组内交流算法。 4全班交流多种算法。 5小组合作,说算式。6全班交流。生自由读算式。指名说得数。 1小组合作,边说边写算式。 77 2全班交流。 1学生尝试着独立完成书中试一试的内容。2集体交流,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给孩子们足够的时间与空间,放手让他们去学,使得他们在独立二、探究与体验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感悟新知。 按照这样的规律说出几组算式,旨在拓展开去,让孩子们在总结归纳中整理出书中未涉及之内容,丰富文本,深入体悟新知。 鼓励孩子们利用知识、方法的迁移和类推,合作二、探究与体验究,亲历7加几或者几加7的计算过程,获得新知。 三、实践与应用 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限时3分钟,3分钟内口算的题多、正确、书写规范的组为优胜,奖励“合作的小手”。 一练一练:(74页1题) 1学生独立完成,比一比,看谁全部做正确。2集体订正,全部做正确的同学,奖励自己一颗“小五星”。 二填一填:(89页2题) 1学生仔细看图,独立完成。 2全班交流:先表述图意,再读出算式。 三问一问:(74页3题) 1学生独立看图,提出问题。 2小组交流。3全班交流。 四考一考:小组合作:一人出题(7加几或者几加7的口算题,得数要比10大比20小),一人记录,其他组员回答。 及时、恰当地评价激励,能够极大地激发起孩子们口算的兴趣,有效地促进他们口算能力的提升。 课堂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后记】 第5课时 连 加 【教学内容】 教材75—76页。 77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问题情境,自己尝试计算三个数相加,了解连加的意义。能够用不同方法计算三个数相加。能够认真听取别人的不同方法,在交流中互相学习。 [过程与方法]针对情境提出问题,激发求知欲:倡导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共同二、探究与体验究、感悟新知、解答疑惑;鼓励实践运用,拓展延伸。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孩子们敢于提问、大胆尝试、勇于二、探究与体验索的精神。喜欢学数学,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教学准备】 课件、连加算式卡片连加。 【学习方式】 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二、探究与体验究学习。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一月一日是什么节日吗? 师:大家记得可真清楚,一月一日是元旦,那么,在元旦前夕,我们搞了一个活动,大家还有印象吗? 师:没错,元旦的时候,我们召开了一个元旦联欢会,大家玩得可开心了,是不是? 师:其实呀,元旦的时候,不仅我们召开了联欢会,大草原里的鹿也召开了一个联欢会(计算机课件映示一个美丽的大草原),那么,你们想不想知道,元旦联欢会上,都有哪些小动物表演了节目呢? 师点击课件,分别呈现:3只长颈鹿,5只驯鹿,7只梅花鹿。 师:在元旦联欢会上,表演节目的有:3只长颈鹿,5只驯鹿,7只梅花鹿,那么,现在,老师可就有一个疑问了,一共有多少个小动物表演了节目呢?你们能帮助老师算一算吗? 师:同学们的声音真洪亮,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够解答出来。 学生可以随着展示的课件喊出小动物的名字及数量。 。 紧密结合生活实际,从孩子们最感兴趣的活动引入,再配以生动的画面,能够促使孩子们趣味盎然的走进课堂,参与学习。 请同学们帮助老师解决疑问,这会让他们感觉到老师对他们的无比信任,他们自然会竭尽全力解答疑惑。 二、探究与体验 若交流时,学生没有说出连加的算式,教师则引导写出;若学生说出了连加算式,教师则热情表扬,并说出其他的连加算式。 教师巡视,指导学困生。 一体验三个数连加的意义及算法: 77 1学生认真思考,独立列式计算。 2小组合作,交流算式及算法,并把算式记录下来。 4全班交流算式及算法。 二试一试:(75页) 1学生独立看图,尝试着列式计算。 2组内交流:语言表述、算式及算法。 3全班交流。相信孩子们能学会,放手让他们去学,使得他们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中,感悟获得新知,体验二、探究与体验究的乐趣,品味合作的快乐。 三、实践与应用 师:同学们看,这是什么?(拿出三个信箱) 老师这儿有一些信,谁愿意帮老师送一送? 师发写有算式的卡片。 师:大家都知道自己的信应该送到哪个信箱里了吗? 师:老师提一个要求,那就是在你投信之前,要把你的信举起来让大家看一看,并把信的内容读出来,请同学们判断一下你的信投的是否正确。 限时3分钟,3分钟内口算的题多、正确、书写规范的组为优胜,奖励一面小红旗。 得数大于20的算式,如果全班同学都不会算,教师不必讲解,可存入问题银行。 76页3题 学生独立计算。 全班交流,全部做正确的同学,奖励自己一颗“小五星”。 生认真看算式计算出得数。 生投信,其他同学用手势判断正误。如果有误,同学们一起帮助他。 学生独立看图,提出问题。小组交流。5全班交流。 小组合作,从写有1—9各个数字的卡片中任意抽取三张,把三张卡片上的数连加,算出得数,一人记录。若不会算的,可以只写算式,不写结果。全班交流。 活泼有趣的游戏,能够有效的激活孩子们的参与欲望,促使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复习旧知与巩固新知的过程中。 在齐心协力争夺“小红旗”的活动中,不仅使孩子们巩固了新知,而且还会使他们深深地体悟到:互助合作的快乐以及取得成功的喜悦。 课堂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本领? 【教学后记】 第6课时 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 教材第77—78页 77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地掌握20以内的进位加法,能把20以内进位的加法算式规律地整理成表,并发现20以内进位加法表中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思考能力。 [过程与方法]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整理20以内的进位加法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热情。 复习加、减法的含义和20以内的加法计算。 【教学重难点】 复习加、减法的含义和20以内的加法计算。整理20以内的加法表,并在表中寻找出规律。 【教学准备】 20以内的进位加法题卡、空表8张、海底世界图片、小组准备扑克牌 【学习方式】 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二、探究与体验究学习。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同学们:在每个学习小组的课桌上都有许多小题卡,请聪明的小朋友快速的写出这些题卡的得数。教师巡视学生做题情况。 学生分组写题卡 通过比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 二、探究与体验 再请细心的小朋友观察一下这些题,你发现了什么? 根据你们发现的数学信息和以前学过的10以内的加法归纳经验,请小朋友们把20以内进位加法题整理成表。教师巡视各小组,给予指导。 请组长展示小组添的20以内进位加法题表。并说说是怎样填的。 教师把学生整理的最好的表贴在黑板上 小组同学间说一说,然后汇报:1、有的是9加几,有的是8加几,有的是7加几,等等。但这些题的得数都以样。如9+2、8+3、7+4、6+5、5+6、4+7、3+8、2+9他们的得数都是11还有得数是12、13、14等有些题的一个加数一样。如9+2、9+3、9+4、9+5、9+6、9+7、9+8、9+9各个小组把20以内的进位加法添入题表。小组代表说一说为什么这样整理。 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20以内进位加法题的共性特点,从而归纳出20以内进位加法规律表 让学生在整理20以内进位加法表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的乐趣,进一步理解表内的规律。 三、实践与应用 77 完成练一练第一题。 集体订正。 完成练一练第一题。教师展示图片《海底世界》引导学生说出图片上有什么? 集体订正 完成练一练第二题。 完成练一练第三题 学生独立完成,写在书上。 右边三道题答案不唯一。 让学生提问题并向班上同学讲,然后计算。 比赛记时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用扑克牌做20以内的进位加法游戏。 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学到了什么知识? 【教学后记】 第九单元 20以内的减法 第1课时 不退位减法 【教学内容】 教材第79—80页。 【教学目标】 在动手操作、尝试计算的过程中,掌握十几减几的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会计算十几减几的不退位减法。 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能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讲给大家听。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十几减几的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会用十几减几的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口算。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问题导入: 教材79页例题 摆一摆,算一算。 学生动手操作摆积木,并说一说怎样摆的。 77 设计学生喜欢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探究与体验 问题导入: 教材79页例题。 鱼缸里一共有14条鱼,黑金鱼有3条。鱼缸里有多少条红金鱼? 生仔细观察,说出图意并解答。 列式: 14-3=11 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学,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操作、交流、汇报,在相信学生能力的前提下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充分交流自己的想法,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操作和计算,体验算法的多样化,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三、实践与应用 完成练习中的1、2、3、4题(采用多种形式)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培养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使学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数学学习之中。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 【教学后记】 第2课时 11减几 【教学内容】 教材第81—82页 【教学目标】 在动手操作、交流的活动中,经历二、探究与体验究11减几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会计算11减几的退位减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主动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算法,感受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11减几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会用破十法计算11减几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77 问题导入: 商店一共有11个皮球,小明买了3个皮球,还剩几个皮球? 学生计算:11-3=8 二、探究与体验 师:下面我们就来二、探究与体验究一下11-3的计算方法。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计算方法全班汇报: ①老师我是通过点数算出来的。我用○代替皮球,画出11个○,划掉3个,还剩8个。②老师,我用花片代替皮球,摆出11个花片,拿走3个花片,还剩8个。 我摆1捆零1根小棒,从一捆中去掉3根,还剩7根,7根加1根是8根。 学生试算,计算时,可以直接算也可以边摆学具边计算。 同桌交流 全班汇报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采用摆一摆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让学生自己二、探究与体验索,经历计算退位减法的过程,产生学习体验,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同时培养小组合作意识,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三、实践与应用 1、完成练一练1 2、完成练一练2 3、完成练一练3 学生观察图画,自主完成,同桌订正,全班反馈。 学生观察图画,自主完成,同桌订正,全班反馈。 学生游戏 通过练习让每 个学生都能熟练计算方法,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课堂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对11减几计算方法总结得很全面,下来要有意识地多加练习,相信大家的计算能力会更高。 【教学后记】 第3课时 12减几 【教学内容】 77 教材第83—84页内容。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经历分析问题、列出算式,并尝试计算12减几的过程。 会用“想加算减”的方法计算12减几的退位减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初步渗透转化的思想方法。 能主动与他人交流自己的算法,初步体会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12减几的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难点]会用“想加算减”的方法计算12减几。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问题导入: 池塘一共有12只鸳鸯,水里有4只。岸上有几只鸳鸯? 生仔细观察,说出图意并解答。 列式: 12-4=8 二、探究与体验 师:下面我们就来二、探究与体验究一下12-4的计算方法。 学生计算:12-4=8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计算方法全班汇报: ①老师我是通过点数算出来的。我用花片代替皮球,摆出12个花片,拿走4个花片,还剩8个。 我将12拆分为2和10,用10减4等于6,再将6和2相加得8。 同桌交流 全班汇报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结合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摆一摆,算一算,亲身经历并体验12减几的思维过程。从而理解和掌握12减几的计算方法。 在个性化算法中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三、实践与应用 1.引导学生完成练一练的第1题: 出示算式,让学生边摆边算 2.(出示第2题) 3.完成练一练第3题: 4.第4题:引导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要给予及时评价 学生边摆边算,也可以在图上圈一圈再计算。然后全班反馈: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77 练习由易到难,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课堂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对11减几计算方法总结得很全面,下来要有意识地多加练习,相信大家的计算能力会更高。 【教学后记】 第4课时 13~18减几 【教学内容】 教材85—88页。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自主二、探究与体验究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掌握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口算。 能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选择适当的方式进行口算。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问题导入 1、停机坪上原来有13架飞机,飞走5架,求停机坪上还停着几架直升机? 2、汽车公司原来有15个辆汽车,卖出去一些后还剩8辆,求卖出去多少辆汽车? 生仔细观察,说出图意并解答。 列式:13-5= 列式:15-8=7 二、探究与体验 师:下面我们就来二、探究与体验究一下13-5和15-8的计算方法。 1、学生计算:13-5=8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计算方法全班汇报: ①老师我是这样想的,因为5加8等于13,所以13减5等于8。我把13分成10和3,先从10里减去5得5,再用3加上5得8。 同桌交流全班汇报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77 2、①老师我是这样想的,因为8加7等于15,所以15减8等于7。 我把15分成10和5,先从10里减去8得2,再用5加上2得7。 同桌交流 全班汇报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给孩子们足够的时间与空间,放手让他们去学,使得他们在独立二、探究与体验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感悟新知。 按照这样的规律说出几组算式,旨在拓展开去,让孩子们在总结归纳中整理出书中未涉及之内容,丰富文本,深入体悟新知。 鼓励孩子们利用知识、方法的迁移和类推,合作二、探究与体验究,获得新知。 三、实践与应用 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限时3分钟,3分钟内口算的题多、正确、书写规范的组为优胜,奖励“合作的小手”。 一练一练:(88页1题) 1学生独立完成,比一比,看谁全部做正确。2集体订正,全部做正确的同学,奖励自己一颗“小五星”。 及时、恰当地评价激励,能够极大地激发起孩子们口算的兴趣,有效地促进他们口算能力的提升。 课堂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对13~18减几计算方法总结得很全面,下来要有意识地多加练习,相信大家的计算能力会更高。 【教学后记】 第5课时 连 减 【教学内容】 教材87—88页。 【教学目标】 在看图讲故事、列式计算的过程中了解连减的意义,掌握连减的计算方法。 认识连减算式,会进行有关连减的计算。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难点】 77 [重点]掌握连减的计算顺序和方法。 [难点]理解连减算式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问题导入: 小熊是一个优秀的邮递员,今天他要送14封信。清晨他就骑着自行车开始了送信的旅程。它先把动物学校的6封信送到了山羊校长的手中;接着又把动物医院的3封信送到了小狗保安的手中;然后就向着下一个目标奔去……它还有几封信没有送呢? 列式: 14-6-3=5 紧密结合生活实际,从孩子们最感兴趣的活动引入,再配以生动的画面,能够促使孩子们趣味盎然的走进课堂,参与学习。 请同学们帮助老师解决疑问,这会让他们感觉到老师对他们的无比信任,他们自然会竭尽全力解答疑惑。 二、探究与体验 师:下面我们就来二、探究与体验究一下14-6-3的计算方法。 学生计算:14-6-3=5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计算方法全班汇报: ①老师我是这样想的,14-6=8,8-3=5 我写成一个算式14-6-3=5计算。 同桌交流 全班汇报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相信孩子们能学会,放手让他们去学,使得他们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中,感悟获得新知,体验二、探究与体验究的乐趣,品味合作的快乐。 三、实践与应用 一练一练:(90页1题) 1学生独立计算。 2全班交流,全部做正确的同学,奖励自己一颗“小五星”。 活泼有趣的游戏,能够有效的激活孩子们的参与欲望,促使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复习旧知与巩固新知的过程中。 课堂小结:这节课同学们对20以内减法的连减计算方法有哪些体会?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 【教学后记】 第6课时 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77 教材第91—92页。 【教学目标】 在看图讲故事、自己试算的过程中,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认识加减混合算式,能正确地进行加减混合运算。 能看情境图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解答。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2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问题导入: 猫叔叔和毛阿姨开了一家咪咪面包店,生意可红火了。上午10时30分,猫叔叔就把面包卖得只剩下5个了,猫阿姨连忙又烤了6个面包送过来,刚到11时,小猪就跑来卖了8个面包,剩下的面包全部被小熊买走了。算算小熊买了几个面包。 生仔细观察,说出图意并解答。 列式: 5+6-8=3 紧密结合生活实际,从孩子们最感兴趣的活动引入,再配以生动的画面,能够促使孩子们趣味盎然的走进课堂,参与学习。请同学们帮助老师解决疑问,这会让他们感觉到老师对他们的无比信任,他们自然会竭尽全力解答疑惑。 二、探究与体验 下面我们就来二、探究与体验究一下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吧。 学生计算:5+6-8=3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计算方法全班汇报: ①老师我是这样想的,5+6=11 11-8=3 我写成一个算式5+6-8=3计算。 同桌交流 全班汇报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加减混合运算的特点。 三、实践与应用 完成练一练第一题。 集体订正。 完成练一练第二题。 完成练一练第三题 学生独立完成,写在书上。 让学生提问题并向班上同学讲,然后计算。 比赛记时学生独立完成 77 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 课堂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对20以内减法的加减混合运算有哪些体会?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 【教学后记】 第十单元 二、探究与体验索乐园 第1课时 简单事物中的规律 【教学内容】 教材96—97页。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观察、发现规律,应用规律的过程。能发现熟悉情境中事物的规律,并应用规律或自己创造有规律的事物。能够积极参加找规律的活动,并在应用规律、创造规律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发展合理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事物的变化规律,能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事物。 [难点]能应用规律或自己创造有规律的事物。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问题导入(1): 今天是同学们进入小学的第一个元旦,他们早早地把教师布置成了一个大舞台。教室的棚上挂满了拉花;彩色的气球在教室中飘荡;黑板上写着“元旦快乐”四个大字;第一小组的六名同学正在表演小合唱“新年好”。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哪些有规律的事物? 生1:我发现气球的排列是有规律的,黄色气球和红色气球依次重复出现。 生2:我发现拉花也是有规律的,长拉花和短拉花依次重复出现。 紧密结合生活实际,从孩子们最感兴趣的活动引入,再配以生动的画面,能够促使孩子们趣味盎然的走进课堂,参与学习。 请同学们帮助老师解决疑问,这会让他们感觉到老师对他们的无比信任,他们自然会竭尽全力解答疑惑。 二、探究与体验 77 问题导入(2): 盒子里左边第一颗珠子是什么颜色的?(教材97页例题)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全班汇报: 同桌交流 全班汇报说一说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相信孩子们能学会,放手让他们去学,使得他们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中,感悟获得新知,体验二、探究与体验究的乐趣,品味合作的快乐。 三、实践与应用 练一练:(97页1题) 1学生独立计算。 2全班交流,全部做正确的同学,奖励自己一颗“小五星”。 活泼有趣的游戏,能够有效的激活孩子们的参与欲望,促使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复习旧知与巩固新知的过程中。 课堂小结: 我们今天学习了简单事物中的规律,同学们可以谈谈生活中的简单事物的规律? 【教学后记】 第2课时 加法计算中的规律 【教学内容】 教材第98—99页 【教学目标】 1.经历计算、发现、总结规律和简单应用的过程。 2.知道两个数交换位置得到的两个加法算式的得数相等,能运用这个规律解决以图代数的问题。 3.培养对有规律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两个数交换位置得到的两个加法算式的得数相等。 [难点]能运用这个规律解决以图代数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问题导入(1): 77 观察两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教材98页例题) 问题导入(2): 找规律,在方框里填上合适的数。 生仔细观察,说出图意并解答。 通过教材例题,让学生对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归纳,得出普遍规律。 二、探究与体验 师:下面我们就来总结这两题的规律吧。 教师总结: (1)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数的位置,两个加法算式的得数相等。(2)在数的合成中,两个较小数相加等于大数;在数的分解中,大数减去一个较小的数等于另一个较小数。 学生自由讨论,分组进行交流,点名回答。 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加法算式特点。 三、实践与应用 完成练一练第一题。 集体订正。 完成练一练第二题。 完成练一练第三题 学生独立完成,写在书上。 让学生提问题并向班上同学讲,然后计算。 比赛记时学生独立完成 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 课堂小结: 我们今天学习了加法计算中的规律,哪位同学可以总结一下? 【教学后记】 77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