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12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二年级下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本第35课-人教部编版(共19张PPT)
《中华经典素读范本》二年级下册 第 35 课 内容一 师说(上) 内容二 古诗十九首 · 涉江采芙蓉 内容一 师说(上) 一、温故揭题 (一)用陈琴歌诀乐读法背诵《兰亭集序(下)》。 (二)背诵《行行重行行》。 二、尝试初读 (一)初读《师说(上)》,老师读一句,学生读一句。 (二)标注易读错字词:夫(fú)、句读(dòu)、或不(fǒu)焉 (三)学生读一句,老师跟读一句。 (四)师生拍手齐读。 (五)学生说读后感受。 三、分步练读 (一) 学 习第一自然段。 1. 文白对读。 原文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译文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决疑难问题的人。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疑惑却不跟从老师学习,那些疑惑就始终不能解决。年龄比我大的人,他懂得道理自然比我早,我向他学习,拜他为师;年龄比我小的人,他懂得道理如果比我早,我也向他学习,把他当作老师。我学习的是道理,何必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因此,不论地位高低,不论年龄大小,道理在哪里,老师也就在哪里。 2. 素解文意。 释义: ①学者:求学的人。②所以:用来。③道:道理。④受:通“授”,传授。⑤解:解决。⑥孰:谁。⑦乎:相当于“于”。⑧固:本来。⑨从:跟从。 链接: 文体 “ 说 ” 拓展 :良好学习风气的形成在于对教师、知识的尊重,请大家积累以下有关尊师的名言警句: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荀子·大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篇第七》)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经师易求,人师难得。(《北周书》)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 3.多形式熟读文本。4.尝试镂空背诵。 ( 二) 学习第二自然段 。 1. 文白对读。 原文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译文 唉!从师学习的风尚已经失传很久了,想要人们没有疑惑很难呐!古代的圣人,远远超过一般人,尚且拜人为师,向人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远远不如圣人,却把拜师求学当作羞耻。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了。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原因大概都在这里吧?人们爱自己的孩子,选择好老师教育孩子;他们自己呢,却以从师学习为耻,这真是糊涂啊!那孩子的老师,教他们读书,学习断句,但这并不是我所说的给人传授道理、解答疑惑的老师。不懂断句便去从师学习,疑惑得不到解决却不去从师学习,学了小的方面,却丢掉了大的方面,我看不出这种人有什么明智之处。 2. 素解文意。 释义: ①传:传承,流传。②益:更加。③于其身:对他自己来说。④惑矣:糊涂啊。⑤不:同“否”,读fǒu。⑥明:高明,聪明。 拓展 :古人写作一般是不加标点符号的,现在我们使用的标点符号,是从1920年开始实施使用,之后逐渐规范成熟起来的。古文没有标点,所以在学习古文时,要先学习断句。于是教习句读就是“童子之师”一项很重要的工作。 链接: 孔子好学 3.多形式熟读文本。4.尝试镂空背诵。 四、熟读成诵 (一)师生共读。(二)用陈琴歌诀乐读法再读。(三)镂空记忆背诵。 五、本课总结 内容二 古诗十九首 · 涉江采芙蓉 一、温故揭题 用陈琴歌诀乐读法背诵《师说(上)》。 二、 解诗题 “涉”即渡过的意思,“芙蓉”是荷花的别名。在古代,采集芙蓉是江南女子常做的事。 三、正诗音 (一)初读《涉江采芙蓉》,老师读一句,学生跟读一句。 (二)标注易读错字词:欲遗(wèi)谁、还(huán)顾望 (三)标注入声字: 涉 江采芙蓉,兰 泽 多芳草。 采之 欲 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四)学生读一句,老师跟读一句。 (五)师生拍手齐读。 (六)学生说读后感受。 四、明诗意 (一)文白对读 原文 涉江采芙蓉, 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 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 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 忧伤以终老。 译文 渡水去采集芙蓉, 生有兰草的沼泽地长满香草。 采了芙蓉想送给谁? 我思念的人在遥远的路上。 他回头遥望自己的故乡, 漫漫的长路浩渺无边际。 我们夫妻恩爱却要远离分居, 在这种忧伤难过中慢慢变老。 (二)字词释义。 ①涉:本意是蹚水过河,后来泛指渡水。 ②芙蓉:荷花。 ③兰泽:长有兰草的沼泽地。 ④遗:给送,馈赠。 ⑤漫浩浩:形容无边无际。 五、品诗味 (一)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品味: 诗歌的前两句描述了江畔的优美环境。在荷花盛开的季节,风和日丽,江畔兰草的香气和荷花的清香汇集在一起,一位女子正在采集莲花。 拓展: 积累描写江南女子采莲的诗歌: 江 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西洲曲(节选 ) 南朝乐府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采莲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二)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品味: 虽然他在很远的地方,但是“我”还是想采集了美丽的莲花送给他,这种自相矛盾的问答,表现出“我”的思念之深、感情之厚。 (三)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品味: 这两句笔锋一转,刻画了深情回望故乡的游子形象。长路漫漫,家乡、亲人只能浮现于想象中,表现出出游之人的凄凉与孤单。 (四)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品味: 最后,作者发出感慨,二人同心,却要分居两地,这就是现实和理想之间的矛盾,面对这种矛盾,他们非常无助,只能心怀忧伤,默默终老。 拓展: 积累用“同心”一词表达思念之情的古诗名句: 芙蓉始怀莲,何处觅同心。(古乐府《月节折杨柳歌》) 既见同心侣,复采同心莲。(徐彦伯《采莲曲》) 梦君结同心,比翼游北林。(傅玄《青青河边草篇》) 六、背诗句 1. 复沓式读诗。2. 用陈琴歌诀乐读法再读。3. 镂空记忆背诵。 七、 想诗境 1. 请大家静听吟诵,尽可能地在脑海中想象出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2. 请脑海中出现了画面的同学举手,说说你脑海中的画面有些什么。 八、悟诗情 诗人先站在思妇的角度,写她去采集盛开的芙蓉,想要送给远游的丈夫,抒发思念之情。继而站在游子的角度,写他对故乡和家中妻子同样的想念。然而,尽管夫妻彼此思念,“同心而离居”的现状并无法改变,“忧伤以终老”的命运也无从摆脱。整首诗将游子和思妇的心理刻画得入情入理,耐人寻味。 九、本课总结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