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考物理聊城解析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5中考物理聊城解析试卷

‎2015年山东省聊城市中考物理试卷 ‎ ‎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下列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 ‎  A. 人的正常体温是27℃左右 ‎  B. 家用空调正常工作时的电压为220V ‎  C. 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N ‎  D. 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考点: 质量的估测;温度;声速;电压..‎ 专题: 估算综合应用题.‎ 分析: 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解答: 解:‎ A、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不符合实际;‎ B、我国家庭电路电压是220V,家用空调的额定电压与家庭电路电压相同,为220V.符合实际;‎ C、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受到的重力大约为G=mg=50kg×10N/kg=500N左右.不符合实际;‎ 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在340m/s左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快得多.不符合实际.‎ 故选B.‎ 点评: 对于估计问题,要记住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理量,然后进行比较得出.特别是与电有关的数据,如家庭电路电压、一节干电池电压、用电器工作时的电流、功率等等.‎ ‎ ‎ ‎2.(3分)(2015•聊城)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 还在发声的音叉,使吊着的乒乓球反复弹起.该实验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  B. ‎ 击鼓时,用力不同,听其发声,观察纸屑被弹起的高度.该实验探究声音的响度与频率有关 ‎  C. ‎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拨动听其发声,观察振动的快慢.该实验探究声音的音调与振幅的关系 ‎  D. ‎ 逐渐抽出罩内空气,听到铃声渐小.该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考点: 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频率及音调的关系;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专题: 声现象.‎ 分析: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它能在真空中传播;‎ ‎(2)声音的响度跟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3)音调和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解答: 解:‎ A、正在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多次被弹开,说明音叉在振动,说明声音是由音叉的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 B、敲鼓时用力越大,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该实验说明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故B错误;‎ C、图中钢尺伸出长,振动慢,音调低;钢尺伸出短,振动快,音调高,声音的音调与振动频率的关系,故C错误;‎ D、图中是将发声体放在真空罩中,随着空气的抽出,声音越来越小,所以该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1)掌握响度跟振幅的关系,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2)掌握转换法在研究声音产生、传播、响度和振幅实验中的具体应用.‎ ‎(3)解决此题还要结合声音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声音音调的因素进行分析解答.‎ ‎ ‎ ‎3.(3分)(2015•聊城)如图为“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图中停表的示意图分别表示小车通过斜面A、B、C三点的时刻,B点是全程AC的中点.小车从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以木块为参照物,小车是静止的 ‎  B. 小车对斜面的压力就是小车的重力 ‎  C. 小车AB段运动所用时间与BC段运动所用时间相等 ‎  D. 小车AC段的平均速度大于AB段的平均速度 考点: 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参照物及其选择;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 专题: 长度、时间、速度;重力、弹力、摩擦力.‎ 分析: 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小车所受重力的作用点在车的重心,压力的作用点在斜面上;‎ 根据v=比较不同路程的速度.‎ 解答: 解:A、以木块为参照物,小车相当于木块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小车是运动的,故A错误;‎ B、小车对斜面的压力不等于小车的重力,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小车所受重力的作用点在小车的重心,压力的作用点在斜面上,故B错误;‎ C、图中所示小车AB段运动所用时间是6s,BC段运动所用时间是2s,故C错误;‎ D、小车AC段的平均速度v==,AB段的平均速度v1===,所以小车AC段的平均速度大于AB段的平均速度,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平均速度的计算、压力及重力及参照物,属于中等题.‎ ‎ ‎ ‎4.(3分)(2015•聊城)如图所示实验,在橡胶塞受到水蒸气的压力而冲出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试管口出现的“白雾”是气体 ‎  B. 水蒸气对外做功,内能增加 ‎  C. 水蒸气的温度升高 ‎  D. 这个实验基本展示了蒸汽机的工作原理 考点: 内能的利用及其意义..‎ 专题: 应用题;分子热运动、内能.‎ 分析: (1)白雾都是小液滴,即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液滴;‎ ‎(2)物体对外做功,其自身的内能会减小,温度降低;‎ ‎(3)在汽油机的四冲程中,做功冲程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试管内水蒸气的内能可以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与做功冲程相同.‎ 解答: 解:A、试管口出现的“白雾”是小液滴,即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液滴,故A错误;‎ B、水蒸气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故B错误;‎ C、该过程中,水蒸气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故C错误;‎ D、在汽油机的四冲程中,做功冲程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试管内水蒸气的内能可以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与做功冲程相同,故该实验基本展示了蒸汽机的工作原理,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该题考查了液化现象的理解、做功改变内能的应用、内燃机工作原理的理解等知识点,是一道综合题.‎ ‎ ‎ ‎5.(3分)(2015•聊城)如图所示,用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张开,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金属球带负电,金属箔带正电 ‎  B. 金属球和金属箔都带正电 ‎  C. 两片金属箔都带负电,由于互相排斥而张开 ‎  D. 两片金属箔都带正电,由于互相排斥而张开 考点: 验电器的原理及使用..‎ 专题: 应用题;电流和电路.‎ 分析: 解决该题需掌握:(1)在实验室中,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 ‎(2)验电器是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其制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解答: 解: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故用它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验电器也带上负电,即验电器的金属球和两个金属箔片上都带上了负电,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其两个金属箔片会张开.‎ 故选C.‎ 点评: 知道实验室中如何取得正电荷和负电荷,且明白验电器的制作原理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 ‎ ‎6.(3分)(2015•聊城)如图所示,捻动滚摆的轴使其升高后释放,观察滚摆运动过程,长时间后滚摆停止上下滚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滚摆下降时,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减小 ‎  B. 滚摆到最低点后又上升,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  C. 滚摆整个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  D. 滚摆每次上升的高度逐渐减小,说明滚摆的机械能减小 考点: 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 专题: 应用题;机械能及其转化.‎ 分析: 分析滚摆的向上运动时的速度及高度的变化,则可知动能及重力势能的变化;根据机械能的定义可知机械能的变化.‎ 解答: 解:A、滚摆下降时,质量不变,速度增大,故动能增加,高度减小,即重力势能减小,故错误;‎ B、滚摆到最低点后又上升,质量不变,速度减小,动能减小,同时高度增加,重力势能增加,故是将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的过程,故错误;‎ C、由于空气的摩擦,所以整个过程中,一部分机械能会转化为内能,故机械能是减小的,故错误;‎ D、滚摆每次上升的高度逐渐减小,说明滚摆的机械能减小,故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机械能的定义及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注意在不计空气阻力和摩擦时,机械能总量是保持不变的.‎ ‎ ‎ ‎7.(3分)(2015•聊城)如图所示的环保型手电筒,筒内没有电池,使用时只要来回摇晃手电筒,使磁铁在线圈中来回运动.灯泡就能发光.以下四个实验中,能反映这种手电筒电源工作原理的是(  )‎ ‎  A. B. C. D. ‎ 考点: 电磁感应..‎ 专题: 电动机、磁生电.‎ 分析: (1)手摇电筒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磁铁在线圈中来回运动,使线圈切割磁感线,从而产生了感应电流,使小灯泡发光.‎ ‎(2)逐个分析下面四个选择项中各个设备的制成原理,将两者对应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 解:手摇电筒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磁铁在线圈中来回运动,使线圈切割磁感线,从而产生了感应电流,使小灯泡发光;‎ A、奥斯特实验证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与手摇电筒的制成原理无关,故A错误.‎ B、此图探究的是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中匝数和电流大小的关系,与手摇电筒的制成原理无关,故B错误.‎ C、此图反映了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与手摇电筒的制成原理无关,故C错误.‎ C、图中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路中产生了感应电流(可以从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来体现),这是电磁感应现象,与手摇电筒的制成原理相符合,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 (1)此题考查了电磁感应、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奥斯特实验、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决定因素等知识点.‎ ‎(2)首先根据题目告诉的:明确出手摇电筒的制成原理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 ‎ ‎8.(3分)(2015•聊城)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3V保持不变,两灯泡都标有“3V 0.9W”字样,要使两灯泡都能正常发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只闭合S1 B. 同时闭合S1和S3,断开S2‎ ‎  C.同时闭合S1和S2,断开S3 D. 只闭合S2‎ 考点: 电路的动态分析;额定功率..‎ 专题: 电能和电功率.‎ 分析: 要使两灯泡都正常发光,应使其两端的电压都等于其额定电压,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分析即可.‎ 解答: 解:电源电压为3V保持不变,两灯泡都标有“3V 0.9W”字样,要使两灯泡都能正常发光,两灯泡两端的电压应等于3V,所以两灯泡应并联;‎ A、若只闭合S1,只有L2正常发光,L1不发光,A错误;‎ B、由图知,当同时闭合S1和S3,断开S2时,两灯泡并联,B正确;‎ C、同时闭合S1和S2,断开S3,L1短路,不会发光,C错误;‎ D、只闭合S2,两灯泡串联,都不能正常发光,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对额定功率概念的理解,能够确定两灯泡需并联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 ‎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9.(4分)(2015•聊城)下列有关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倒立虚像 ‎  B. 紫外线可以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 ‎  C. 海市蜃楼是一种由光的折射产生的现象 ‎  D. 平静的湖面映出蓝天白云,这是光的折射现象 考点: 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紫外线..‎ 专题: 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 分析: ①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②紫外线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 ‎③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④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解答: 解:‎ A、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所成的是倒立的实像.此选项错误;‎ B、紫外线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验钞机就是利用这一特点工作的.此选项正确;‎ C、海市蜃楼是光在不均匀的大气中传播形成的光的折射现象.此选项正确;‎ D、平静的水面映出蓝天白云是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此选项错误.‎ 故选B、C.‎ 点评: 此题通过几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对光的直线传播、紫外线的特点、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的理解和应用,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 ‎ ‎10.(4分)(2015•聊城)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零下5℃的液体也能蒸发 ‎  B. 糖放到水里过一段时间水变甜了,这是扩散现象 ‎  C. 冬天户外冰冻的衣服也能变干,属于汽化现象 ‎  D. 秋天,草叶上“露珠”的形成过程,要放出热量 考点: 蒸发及其现象;液化及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升华现象;扩散现象..‎ 专题: 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 (1)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可以进行的;‎ ‎(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状态;‎ ‎(3)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属于升华现象;‎ ‎(4)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液化,液化是放热的.‎ 解答: 解:‎ A、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所以零下5℃的液体能发生汽化现象,故A正确;‎ B、糖放入水中,过一段时间后整杯水都变甜了,说明糖分子发生了扩散,证明了分子处于运动状态,故B正确;‎ C、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属于升华现象,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属于升华现象,故C错误;‎ D、秋天,草叶上结有小露珠,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需要放出热量,故D正确.‎ 故选ABD.‎ 点评: 此题分别考查了影响液体蒸发的因素、扩散现象和物态变化,都属于热学的基础和重点内容.‎ ‎ ‎ ‎11.(4分)(2015•聊城)关于力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踢出去的足球,能继续向前滚动,是由于足球受到惯性的作用 ‎  B. 用桨向后划水,船就会向前运动,利用了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 ‎  C. 飞机前进时,机翼上、下表面存在压强差,因而有压力差,从而产生升力,使飞机上升 ‎  D. 如果要使一个物体持续运动就必须对它施加力的作用 考点: 惯性;力作用的相互性;力与运动的关系;飞机的升力..‎ 专题: 运动和力.‎ 分析: (1)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据此分析;‎ ‎(3)流体流速越快的位置压强越小,据此做出分析;‎ ‎(4)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维持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 解答: 解:A、踢出去的足球,能继续向前滚动,是由于足球具有惯性,而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故A错误;‎ B、用桨向后划水,船就会向前运动,利用了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故B正确;‎ C、飞机前进时,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快、压强大,下方空气流速慢、压强小,上下表面存在压强差,因而有压力差,从而产生升力,使飞机上升,故C正确;‎ 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维持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物体不受力时照样可以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故选BC.‎ 点评: 本题考查了我们对惯性、力的作用的相互性、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以及力与运动关系的了解与掌握,属力学的基础知识.‎ ‎ ‎ ‎12.(4分)(2015•聊城)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变化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电压表V示数不变,电流表A2的示数变小 ‎  B. 电流表A1示数变大,电流表A2的示数变小 ‎  C. 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2示数的值变大 ‎  D. 电流表A1示数与电流表A2示数的差值不变 考点: 电路的动态分析..‎ 专题: 电路变化分析综合题.‎ 分析: 由图分析电路结构:R与滑动变阻器并联,判断各电表的作用,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结合欧姆定律判断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情况.‎ 解答: 解:‎ 由图R与滑动变阻器并联,A1测干路电流,A2测滑动变阻器支路的电流,电压表测电源电压.‎ AB、当滑片向右滑动时,滑动变阻器连入阻值变大,‎ 电源电压不变,所以电压表示数不变;‎ 由I=,R支路电流不变,变阻器支路电流减小即A2示数减小;‎ 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特点,干路电流减小即A1示数减小.故A正确,B错误;‎ C、电压表示数不变,A2示数减小,所以两者比值变大,故C正确;‎ D、A1与A2示数的差表示的是R的电流,R支路电流不变,所以差值不变,故D正确.‎ 故选AC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能正确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弄清楚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测量对象是关键.‎ ‎ ‎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13.(1分)(2015•聊城)2015年1月,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氢弹之父”余敏院士,荣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氢弹利用的是氢核的 聚 变在瞬间释放的能量.‎ 考点: 核聚变..‎ 专题: 应用题;能源的利用与发展.‎ 分析: 质量较大的原子核变成两个相差不大的原子核的现象叫做核裂变;较轻的原子核结合成较重的核的现象叫核聚变.利用核裂变制成了原子弹,利用核聚变制成了氢弹.‎ 解答: 解:开发和利用核能有两种途径,核裂变和核聚变.其中原子弹是根据核裂变原理制成的,氢弹是根据核聚变原理制成的,它们在爆炸时都是在不可控的情况下进行的.‎ 故答案为:聚.‎ 点评: 本题考查了我们对平时所说的“核武器”的了解,知道原子弹与氢弹的原理是不同的,且它们在爆炸时都是在不可控的情况下进行的.‎ ‎ ‎ ‎14.(1分)(2015•聊城)“互联网十”时代的到来,将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2014年9月,中国“智慧城市”研究院在聊城大学揭牌成立.聊城成为“智慧城市”后,人们只要按一下手机上的智能终端按钮,家里的电饭锅就能自动开始做饭.手机是通过 电磁波 传递信息的.‎ 考点: 电磁波的传播..‎ 专题: 信息的传递.‎ 分析: 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都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解答: 解:手机属于移动电话,它既是电磁波发射台也是电磁波接受台,所以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故答案为:电磁波.‎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电磁波的应用,属于基础知识,应当了解.‎ ‎ ‎ ‎15.(2分)(2015•聊城)在家庭电路中,控制照明灯的开关应接在 火 线和照明灯之间,客厅插座与卧室电灯是 并 联的.‎ 考点: 家庭电路的连接..‎ 专题: 电与热、生活用电.‎ 分析: (1)开关控制用电器时,开关和用电器是串联的,开关接在用电器和火线之间.‎ ‎(2)家庭电路中各家用电器之间.插座之间,用电器和插座之间都是并联的.‎ 解答: 解:电灯和控制它的开关一定串联,开关的一端接在灯泡顶端的金属点上,另一端接在火线上,在断开开关时,切断火线,操作更安全.‎ 客厅插座与卧室电灯是并联在电路中的,电灯和插座之间才不互相影响.‎ 故答案为:火;并.‎ 点评: 掌握家庭电路中,用电器、开关、电能表、保险丝、两孔插座、三孔插座等的连接方法,并且理解这种连接的目的.‎ ‎ ‎ ‎16.(2分)(2015•聊城)潜水艇对保卫我国的南海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图所示,潜水艇在水中处于悬浮状态,此时其所受浮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为:F浮 = G(填“>”、“<”或“=”).当压缩空气将水舱中的水排出一部分时,潜水艇将 上浮 (填“上浮”、“下沉”或“悬浮”).‎ 考点: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专题: 应用题;浮沉的应用.‎ 分析: (1)当物体处于悬浮状态时,其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 ‎(2)潜水艇原来悬浮(浮力等于自重),当用压缩空气把水舱中的水排出一部分时,改变了自重,但浮力不变,根据浮沉条件分析.‎ 解答: 解:如图所示,潜水艇在水中处于悬浮状态,此时其所受浮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为:F浮 =G.当压缩空气将水舱中的水排出一部分时,此时浮力会大于自身的重力,即潜水艇将上浮.‎ 故答案为:=;上浮.‎ 点评: 利用物体的浮沉条件分析潜水艇上浮、下潜(注意浮力不变),难度不大.‎ ‎ ‎ ‎17.(2分)(2015•聊城)如图是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1、2、3是三根镍铬合金丝,1和2横截面积相同、长度不同;2和3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当1、2分别接入电路时,电流表示数分别为I1、I2,且I1>I2,说明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 长度 有关.再换将3接入该电路时,电流表示数为I3,且I3>I2,说明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 横截面积 有关.‎ 考点: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专题: 实验题;电压和电阻.‎ 分析: (1)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电源电压一定,导体电阻越大,电路电流越小,导体电阻越小,电路电流越大,可以通过电流表示数大小判断导体电阻大小.‎ ‎(2)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在研究电阻与其中某个因素的关系时,要采用控制变量法的思想,要研究导体的电阻大小与一个量之间的关系,需要保持其它量不变.‎ 解答: 解: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1、2、3是三根镍铬合金丝,1和2横截面积相同、长度不同;2和3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当1、2分别接入电路时,电流表示数分别为I1、I2,且I1>I2,说明1的电阻小于2的电阻,故说明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长度有关.‎ 再换将3接入该电路时,即此时2、3的长度相同,但横截面积不同,电流表示数为I3,且I3>I2,说明3的电阻小于2的电阻,说明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 故答案为:长度;横截面积;‎ 点评: 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采用了控制变量法的思想,电阻大小的变化是通过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体现的,这里采用了转换法的思想.‎ ‎ ‎ ‎18.(2分)(2015•聊城)如图甲和乙是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小金属块密度的实验.由图可知,金属块的质量为 78.2 g,金属块的密度为 7.82×103 kg/m3.‎ 考点: 固体密度的测量..‎ 专题: 测量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1)测金属块的质量:读取天平示数时应将砝码质量与游码示数相加;‎ ‎(2)测量固体体积时,应将量筒中浸入物体之后和之前的示数相减;‎ ‎(3)密度的大小利用密度公式计算.‎ 解答: 解:‎ ‎(1)由图甲,游码分度值为0.2g,物体质量:m=50g+20g+5g+3.2g=78.2g;‎ ‎(2)由乙图,量筒的分度值为1ml,小金属块的体积:‎ V=55ml﹣45ml=10ml=10cm3;‎ ‎(3)小金属块的密度:‎ ρ===7.82g/cm3=7.82×103kg/m3.‎ 故答案为:78.2;7.82×103.‎ 点评: 能准确读取天平和量筒的示数,是物理学中测密度的基本要求,熟练运用密度的基本公式,是我们计算和测量密度中时刻都会用到的.‎ ‎ ‎ ‎19.(2分)(2015•聊城)如图是研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和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通电一段时间后,由现象可判断电阻 R2 产生的热量较多.在此实验中用到的物理科学方法是 转换法 (写出一种即可).‎ 考点: 焦耳定律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专题: 应用题;电与热、生活用电.‎ 分析: (1)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不能直接观察,但液体温度的变化可以通过液面高度差的变化来反映,这种研究方法叫转换法;‎ ‎(2)电流产生的热量跟电流大小、电阻大小、通电时间有关,探究电流产生热量跟电阻关系时,控制通电时间和电流不变;‎ 解答: 解: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不能直接观察,但液体温度的变化可以通过液面高度差的变化来反映,这种研究方法叫转换法;据图可知,两个电阻串联,即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且R2所在的U型管中的液体高度差大,即说明R2产生的电热多;‎ 故答案为:R2;转换法;‎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焦耳定律的认识,注重了探究实验的考查,同时在该实验中利用了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是中考物理常见题型.‎ ‎ ‎ ‎20.(2分)(2015•聊城)如图所示,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物体重6N.沿竖直方向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物体上升高度为10cm,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2.4 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83.3% .‎ 考点: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专题: 功、功率、机械效率.‎ 分析: 由图示弹簧测力计确定其分度值,读出其示数;由图示滑轮组确定承重绳子的股数,然后由功的计算公式与效率公式求出滑轮组的效率.‎ 解答: 解:‎ 由图示弹簧测力计可知,其分度值为0.2N,示数为2.4N;‎ 由图示滑轮组可知,承重绳子的有效股数n=3,‎ 滑轮组效率:‎ η=×100%=×100%=×100%=×100%=×100%≈83.3%;‎ 故答案为:2.4;83.3%.‎ 点评: 本题考查了实弹簧测力计读数、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本题是一道基础题,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 ‎ ‎ 四、作图题:每小题2分,共6分.‎ ‎21.(2分)(2015•聊城)如图所示,小球漂浮在水面上静止,请画出它所受力的示意图.‎ 考点: 力的示意图..‎ 专题: 重力、弹力、摩擦力.‎ 分析: 根据小球漂浮在水杯中,则可判断小球受到的浮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浮力方向竖直向上,大小等于重力,作用点在小球重心上作图即可;‎ 解答: 解:物体所受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从重心开始竖直向上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出浮力,并标出F浮;‎ 物体的重力与浮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点都在重心,同理做出重力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点评: 作力的示意图,要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 ‎ ‎22.(2分)(2015•聊城)如图所示,MN为平面镜,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反射光线OB的入射光线AO,并标出入射角的度数.‎ 考点: 作光的反射光路图..‎ 专题: 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分析: 根据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及其度数.‎ 解答: 解:经过入射点作出法线.因为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30°,所以反射角为90°﹣30°=60°.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相等作出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的度数.如图所示:‎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反射光路的画法,关键是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特别是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注意法线要画成虚线.‎ ‎ ‎ ‎23.(2分)(2015•聊城)如图所示,小磁针静止时,标出电源的“+”、“﹣”极及小磁针的N极.‎ 考点: 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 专题: 磁现象、电生磁.‎ 分析: 根据磁感线的方向确定螺旋管的N、S极,然后根据磁体间的相互作用确定磁针的N、S极,再利用安培定则确定电源的正负极.‎ 解答: 解:因为磁感线总是从磁体的N极出发,所以螺旋管的右端为N极,左端为S极,则小磁针的右端为N极,根据安培定则可以判断出电源的左端为正极,右端为负极,如图所示.‎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会根据螺旋管的性质判断出磁体的N S极,会熟练应用安培定则.‎ ‎ ‎ 五、实验探究题:共20分.‎ ‎24.(3分)(2015•聊城)在探究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 时间/min ‎0‎ ‎5‎ ‎10‎ ‎15‎ ‎20‎ ‎25‎ ‎30‎ ‎35‎ 物质的温度/℃‎ ‎50‎ ‎70‎ ‎80‎ ‎80‎ ‎80‎ ‎80‎ ‎90‎ ‎100‎ ‎(1)由以上数据,在方格纸上已描出了各点,请用平滑曲线连接各点,画出此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2)由图象可知,此物质是 晶体 (填“晶体”或“非晶体”),其熔点是 80 ℃.‎ 考点: 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 专题: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从图象中辨别晶体与非晶体主要看这种物质是否有一定的熔点,即有一段时间这种物质吸热,但温度不升高,而此时就是这种物质熔化的过程.‎ 解答: 解:(1)依据图中的原点,用平滑曲线连接各点,图示如下:‎ ‎(2)读图可知,该物质从第10min开始熔化,到第25min结束,该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变,该物质是晶体,该物质的熔点是80℃.‎ 故答案为:‎ ‎(1)见上图;‎ ‎(2)晶体;80.‎ 点评: 读物质熔化的图象时,关键是要从曲线变化中判断物质是否有一定的熔点,从而确定是否属于晶体,再明确不同时间段时物质所处的状态.‎ ‎ ‎ ‎25.(6分)(2015•聊城)某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要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蜡烛向 上 (填“上”或“下”)调节.‎ ‎(2)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凸透镜20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10 cm.‎ ‎(3)当烛焰距凸透镜3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 缩小 的实像,日常生活中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光学仪器是 照相机 (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要使烛焰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变大,应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动,调节蜡烛的位置,同时将光屏 远离 (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直至得到清晰的像.‎ ‎(4)实验中怎样操作,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最清晰的像? 调节光屏到某一位置,将光屏靠近或远离凸透镜时,像都会变模糊,此时光屏上的像最清晰 .‎ 考点: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专题: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1)为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处;‎ ‎(2)凸透镜成像时,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根据这种方法能求出凸透镜的焦距;‎ ‎(3)当物距大于2f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根据这个原理制成;‎ 凸透镜成实像时,遵循物近像远像变大的特点;‎ ‎(4)不管向前或向后移动光屏,像都会变模糊,则光屏的位置就是最清晰的位置.‎ 解答: 解:(1)为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处,由图知,蜡烛位置偏低,应向上调节;‎ ‎(2)当烛焰放在距凸透镜20cm处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20cm=2f,所以f=10cm;‎ ‎(3)烛焰距凸透镜35cm时,物距大于2f,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日常生活中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光学仪器是照相机;‎ 要使烛焰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变大,则应减小物距,增大像距,将光屏远离透镜,直至得到清晰的像;‎ ‎(4)当将光屏靠近或远离凸透镜时,像都会变模糊,此时光屏上的像最清晰.‎ 故答案为:(1)上;(2)10;(3)缩小;照相机;远离;(4)调节光屏到某一位置,将光屏靠近或远离凸透镜时,像都会变模糊,此时光屏上的像最清晰.‎ 点评: 本题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考查了对实验器材的调节、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及最清晰像的确定方法,考查重点,难度适中.‎ ‎ ‎ ‎26.(6分)(2015•聊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1)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左端下沉,如图所示,这时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右 (填“左”或“右”)端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 消除杠杆自身重力对实验的影响,且便于从杆上直接读出力臂 .‎ ‎(2)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如下,请将表格空白处补充完整.‎ 次数 动力F1(N)‎ ‎①‎ ‎ 动力臂l1(m) ‎ ‎②‎ ‎ 阻力F2(N) ‎ 阻力臂l2(m)‎ ‎1‎ ‎2‎ ‎0.1‎ ‎1‎ ‎0.2‎ ‎(3)某同学通过以上实验操作及数据分析,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你认为他的结论 不可靠 (填“可靠”或“不可靠”),理由是 根据一组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实验结论不具有普遍性 .‎ 考点: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专题: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1)调节杠杆平衡时,应将平衡螺母向上翘的一端移动;‎ 实验中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是为消除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并便于测量力臂;‎ ‎(2)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3)为得到普遍性的规律,应多测几组数据进行分析.‎ 解答: 解:(1)杠杆左端下沉,应将平衡螺母向右端移动,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 目的是为了消除杠杆自身重力对实验的影响,此时力臂恰好沿杆的方向,便于从杆上直接读出力臂;‎ ‎(2)表格中数据应包括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几项,由表格中数据知,①应为动力臂,单位m;②应为阻力,单位N;‎ ‎(3)该同学仅根据一组实验数据就得出结论,实验结论具有偶然性,不具有普遍性,实验结论不合理.‎ 故答案为:(1)右;消除杠杆自身重力对实验的影响,且便于从杆上直接读出力臂;(2)①动力臂l1(m);②阻力F2(N);(3)不可靠;根据一组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实验结论不具有普遍性.‎ 点评: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先将杠杆调到水平平衡,一是让杠杆中心在支点上,不对杠杆平衡产生影响;二是便于力臂的测量.实验时要进行多次试验,由多组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 ‎ ‎27.(5分)(2015•聊城)如图甲所示,是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甲图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片向左滑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 ‎(2)闭合开关后,灯泡发光微弱,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小灯泡亮度不变,其原因可能是将滑动变阻器的 C、D (填“A”、“B”或“C、D”)接线柱接入了电路.‎ ‎(3)某次实验,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欲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则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向 D (填“C”或“D”)端滑动.‎ ‎(4)实验测量数据如表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0.7 W.灯泡的亮度跟实际电功率的关系是 灯泡的亮度是由实际电功率决定的,功率越大灯泡亮度越亮 .‎ 数据序号 ‎1‎ ‎2‎ ‎3‎ ‎4‎ 发光情况 较暗 较亮 明亮 特亮 电压 ‎1.3‎ ‎2.1‎ ‎2.5‎ ‎3.0‎ 电流 ‎0.21‎ ‎0.26‎ ‎0.28‎ ‎0.31‎ 电功率 ‎0.27‎ ‎0.55‎ ‎0.93‎ 考点: 电功率的测量..‎ 专题: 实验题;测量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1)由电路图知,滑动变阻器接右下接线柱,滑片向左滑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 ‎(2)根据灯泡发光微弱现象判断电路电阻太大,而滑阻移动不能改变电路电流,所以判断出滑阻下面的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只起了一个定值电阻的作用,起不到改变电压的作用.‎ ‎(3)由图乙所示电压表确定其量程与分度值,读出其示数,然后根据该示数与灯泡额定电压的关系判断滑片的移动方向.‎ ‎(4)从表格读出,当灯泡两端电压为2.5V时,通过灯泡的电流,然后根据P=UI求出灯泡的额定功率.‎ 比较实际功率的变化与亮度的关系即可得出.‎ 解答: 解:(1)滑片向左滑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即将滑动变阻器接右下接线柱,电路图如图所示.‎ ‎(2)灯泡发光较暗说明电流太小,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太大,任意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小灯泡亮度不变说明滑动变阻器滑动变阻器同时接到下面两个C、D接线柱上(滑动变阻器接成了定值电阻).‎ ‎(3)由图乙所示电压表可知,其量程为0~3V,分度值为0.1V,示数为2.1V,电压表示数小于灯泡额定电压,要测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功率,由图甲所示电路图可知,应减小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减小滑动变阻器分压,即向D端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增大灯泡两端电压,直到电压表示数等于灯泡额定电压2.5V为止.‎ ‎(4)由表格可知,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0.28A,则额定功率P=UI=2.5V×0.28A=0.7W.‎ 由实验测量数据可知,灯泡的实际功率越大时灯泡越亮,由此可知:灯泡的亮度是由实际电功率决定的,功率越大灯泡亮度越亮.‎ 故答案为:(1)如上图;(2)C、D;(3)D;(4)0.7;灯泡的亮度是由实际电功率决定的,功率越大灯泡亮度越亮.‎ 点评: 本题是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考查了学生对额定功率的理解,同时考查了滑动变阻器的调节、电表读数等问题,对电表读数时,要先确定其量程与分度值,然后再读数;滑动变阻器要从通过的电流和分担的电压两个方面来分析,确定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化.‎ ‎ ‎ 六、计算题:共20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主要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最后答案的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写出数值和单位.‎ ‎28.(4分)(2015•聊城)如图是某品牌家用贮水式电热水器,装满水,其主要参数如表所示.某次加热,水吸收的热量为8.4×106J.已知ρ水=1.0×103Kg/m3,c水=4.2×103J/(Kg•℃).‎ 贮水式电热水器 型号 FCD﹣JTHQB50﹣Ⅲ 额定电压 ‎220V 容积 ‎50L 额定频率 ‎50Hz 温度设定范围 ‎35℃~75℃‎ 额定功率 ‎1500W ‎(1)水升高的温度;‎ ‎(2)正常工作时,如果电热水器的热效率为80%,完成上述加热,需通电多长时间.‎ 考点: 电功与热量的综合计算..‎ 专题: 电和热综合题.‎ 分析: (1)先利用密度公式求出水的质量,再利用Q=cm△t求出水升高的温度;‎ ‎(2)根据效率公式先求出消耗的电能,再利用t=求出通电时间.‎ 解答: 解:(1)由ρ=可得水的质量为m=ρV=1.0×103Kg/m3×50×10﹣3 m3=50kg;‎ 根据Q=cm△t可得△t===40℃;‎ ‎(2)根据η=可得消耗的电能为W===1.05×107J,‎ 由P=则t===7×103s.‎ 答:(1)水升高的温度40℃;‎ ‎(2)正常工作时,如果电热水器的热效率为80%,完成上述加热,需通电7×103s.‎ 点评: 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水的吸热和效率公式以及电功率公式的理解和掌握.‎ ‎ ‎ ‎29.(7分)(2015•聊城)如图所示,将一底面积为30cm2,高为10cm的长方体,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在空气中称量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5N.将物体完全浸没在某种液体中,物体下表面距液面20cm时,下表面所受液体压力为4.8N.g取10N/kg.求:‎ ‎(1)此时物体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 ‎(2)液体的密度.‎ ‎(3)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考点: 液体的压强的计算;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计算..‎ 专题: 压强、液体的压强;浮力.‎ 分析: (1)已知物体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力和物体的底面积,利用p=可求得物体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 ‎(2)根据求得的压强,利用p=ρgh变形可求得液体的密度.‎ ‎(3)因为物体全部浸没,因此物体的体积即为排开液体的体积,利用F浮=ρgV排可求得物体受到的浮力,利用G﹣F浮=F拉可求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解答: 解:(1)此时物体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p===1.6×103Pa;‎ ‎(2)由p=ρgh可得,液体的密度ρ===0.8×103kg/m3;‎ ‎(3)V排=V物=30cm2×10cm=300cm3=3×10﹣4m3,‎ 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ρgV排=0.8×103kg/m3×10N/kg×3×10﹣4m3=2.4N.‎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拉=G﹣F浮=5N﹣2.4N=2.6N.‎ 答:(1)此时物体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为1.6×103Pa.‎ ‎(2)液体的密度为0.8×103kg/m3.‎ ‎(3)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6N.‎ 点评: 此题为力学综合,涉及到液体压强的计算、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计算等多个知识点,其中物体全部浸没,求得物体的体积即为排开液体的体积,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 ‎ ‎30.(9分)(2015•聊城)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为6V保持不变,R1=12Ω,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20Ω.当开关S闭合,S1、S2断开时,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中点,恰好使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示数为0.3A.灯泡电阻按不变计算.求:‎ ‎(1)灯泡的电阻和额定电压.‎ ‎(2)灯泡在这种情况下通电1min,电流所做的功.‎ ‎(3)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至最右端,仍然使开关S闭合,S1、S2断开,整个电路消耗的电功率为P;保持滑片在最右端位置不动,当S、S1、S2都闭合时,且电流表使用0~3A量程,整个电路消耗的电功率为P′.求P:P′的值.‎ 考点: 欧姆定律的应用;电功的计算;电功率的计算..‎ 专题: 欧姆定律;电能和电功率.‎ 分析: (1)当开关S闭合,S1、S2断开且灯泡正常发光时,灯泡L与R2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总电阻,利用电阻的串联求出灯泡的电阻,再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灯泡两端的电压即为额定电压;‎ ‎(2)根据W=UIt求出灯泡正常发光1min电流所做的功;‎ ‎(3)开关S闭合,S1、S2断开且滑片位于最右端时,灯泡与R2的最大阻值串联,根据电阻的串联和P=求出整个电路消耗的电功率;当S、S1、S2都闭合且滑片位于最右端时,R1与R2的最大阻值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根据电阻的并联求出电路中的总电阻,利用P=求出电路消耗的电功率,进一步求出两者的比值.‎ 解答: 解:(1)当开关S闭合,S1、S2断开且灯泡正常发光时,灯泡L与R2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由I=可得,电路中的总电阻:‎ R===20Ω,‎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所以,灯泡的电阻:‎ RL=R﹣R2=20Ω﹣×20Ω=10Ω,‎ 灯泡的额定电压:‎ UL=IRL=0.3A×10Ω=3V;‎ ‎(2)灯泡正常发光1min电流所做的功:‎ WL=ULIt=3V×0.3A×60s=54J;‎ ‎(3)开关S闭合,S1、S2断开且滑片位于最右端时,灯泡L与R2的最大阻值串联,‎ 则整个电路消耗的电功率:‎ P====1.2W;‎ 当S、S1、S2都闭合且滑片位于最右端时,R1与R2的最大阻值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 因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分电阻倒数之和,‎ 所以,电路中的总电阻:‎ R′===7.5Ω,‎ 电路消耗的电功率:‎ P′===4.8W,‎ 则P:P′=1.2W:4.8W=1:4.‎ 答:(1)灯泡的电阻为10Ω,额定电压为3V;‎ ‎(2)灯泡在这种情况下通电1min,电流所做的功为54J;‎ ‎(3)P:P′的值为1:4.‎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的应用,分清开关闭合、断开时电路的连接方式是解题的关键,要注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压和额定电压相等.‎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