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12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贵阳专版2019届中考道德与法治总复习九上第十三讲文明与家园习题
第十三讲 文明与家园 考纲引领 1.识记中华文化的组成、特点、作用,知道当代人应该如何传承传统文化。 2.了解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及作用,学会践行传统美德。 3.识记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作用,知道怎样弘扬民族精神。 4.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学会践行核心价值观。 5.了解我国人口问题的现状。 6.理解我国环境问题的紧迫性,知道一些改善环境的做法。 7.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义与做法,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 8.领会绿色发展道路的含义,理解绿色发展战略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体现。 知识框架 考点速查 延续文化血脉 1.中华文化的组成和特点。(P59) 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等等,共同组成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P60)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3.中华文化为什么能够历久弥新?(P61) 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它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4.新时代应该如何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P61) 新时代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5.文化自信的重要作用及其来源。(P61) (1)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 11 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2)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不仅来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发展,更来自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来自于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 (3)文化的优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是文化自信的水之源木之本。 6.如何增强文化自信?(P62) 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增强文化自信,既要夯实优秀传统文化根基,薪火相传,代代守护;又要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中与时俱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还要跨越时空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 7.中华传统美德的作用。(P62~64) (1)中华民族创造出灿烂的文化,形成了代代相传的美德。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代代相传、世世发展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 (2)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道德文化的遗传基因,也是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精华所在。 8.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P63) 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其中,有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有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有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有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伦理规范,有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世准则,等等。 9.如何践行美德的力量?(P65) 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青少年责无旁贷;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美德走进生活、走向未来,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美好、更加幸福。 凝聚价值追求 10.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民族精神对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意义。)(P67~69) (1)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魄”。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没有坚定的民族志向和理想,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中华民族曾历经无数考验,面临种种灾难,但从来没有在艰难困苦面前退缩过、屈服过、沉沦过,总是百折不挠、知难而进。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11.民族精神的内涵。(P67)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人民不仅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而且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12.中华民族精神的品格是什么?(P67) 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并随着时代进步不断丰富和发展。 13.如何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P69) 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11 表现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能够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仆后继;表现在他人生命、财产遇到危险的关键时刻能够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表现在日常学习工作中的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敬业创优。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高扬民族精神,放飞梦想,创造精彩人生。 14.价值观的基本作用和基本共性。(P70) 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的内核。生活中,人们常常依循各自尊崇的价值观判断是非曲直和决定行为取向。其中,许多价值具有人类的基本共性,如善良、正直、诚信,但不同领域、不同的人、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价值观念也存在显著差异。 15.中国特色的价值观是如何形成的?(P70) 生而为中国人,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我们必然坚守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又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中国人民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价值共识,而且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1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P70~71)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17.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P71)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个人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 18.中学生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P72)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落细、落小、落实。青少年处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我们应自觉做到勤于学习、敏于思考,注重修养、勇于实践,明辨是非、善于选择,认真做事、踏实做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有志则国振兴。构筑中国价值,中国少年当争先。 正视发展挑战 19.人口问题的影响。(P75) 人口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全球性问题,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人口问题加重了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也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20.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P75)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是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我国人口状况还呈现出增速趋缓、出生率低、老龄化加剧、男女性别比失衡、城乡分布不均衡、“独生子女”社会问题凸显等一系列新的特点。 21.对我国人口问题的认识和相关对策。(P76) (1)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不会根本改变,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不会根本改变,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不会根本改变。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必须长期坚持。 (2)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11 (3)生育要有计划,但计划并非一成不变,而要随着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不断完善。2016年,我国开始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子女政策,就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使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22.我国资源面临危机是什么?(P77~78)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为世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资源日益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 (2)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我国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我国面临的资源形势非常严峻。 (3)对资源的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和无节制消耗,必然导致资源的枯竭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的空间和后劲也会越来越小。 23.我国当前环境形势及影响是怎样的?(P79) (1)当前我国环境形势不容乐观。一些地方、一些领域由于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加上工业化进程加快、资源短缺、人口基数大等问题所产生的多重叠加效应,使得我国环境问题愈加严重。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各类环境污染事件呈高发态势,这已成为民心之患、民心之痛。 (2)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人类关爱和保护环境就是走向重生,漠视和破坏环境就是走向自我毁灭。 24.面对人口资源环境的严峻形势,我们的正确选择是什么?(P80) 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非常突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只有通过转变发展方式才能得到解决。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共筑生命家园 25.为什么要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P81) 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人类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这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纷乱”中的有序。 26.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应该如何做?(P83~84) (1)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的共识,也是时代的选择。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 (2)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27.如何坚持绿色发展道路?(P85~87) (1)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如果金山银山要以失去绿水青山为代价, 那么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11 (2)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实现绿色富国之梦。 (3)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原则,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 (4)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28.走绿色发展道路的意义。(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P87) 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这既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开放设问 1.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对外文化交流需要耗费人力、物力和财力,是不是没有必要与外国再进行文化交流了? 不是。开展文化交流活动的确需要耗费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开展文化交流活动有利于树立中国的良好形象,增加同世界各国人民的认识和了解,有利于世界宣传中国文化,有利于各国文化相互学习,推动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繁荣与发展。因此,在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中,我们应采取客观、平等的态度,尊重差异,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点、长处,大力宣传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尊重不同的文化与习俗,与其他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 2.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有哪些? (1)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并随着时代进步不断丰富和发展。 (2)近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中华民族精神得到极大的丰富和发展。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形成的大庆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在改革开放时期形成的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都具有鲜明的先进性和时代性。 3.现阶段为什么要弘扬民族精神? (1)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中华民族曾历经无数考验,面临种种灾难,但从来没有在艰难困苦面前退缩过、屈服过、沉沦过,总是百折不挠、知难而进。 (2)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3)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每一个中华儿女都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使命,都有责任、有义务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4.我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是不是意味着取消了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不是。因为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必须长期坚持。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并不是要取消计划生育政策,而是对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调整和完善,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使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5.如何正确认识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 (1)实行计划生育,就是要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2)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以来累计少生四亿多人,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必须长期坚持。 (3)生育要有计划,但计划并非一成不变,而要随着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不断完善。 活动点拨 11 活动一 中华文化越来越多地走向世界,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日益密切的国际文化交流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怎样的时代机遇?我们肩负着怎样的文化使命?(P62) 【点拨】(1)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不断增强,中华文化正走向世界。同时在与世界文化的交融中,中华文化也将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发展。(2)为我们提供了学习了解多种文化的机会,开阔我们的眼界。(3)我们肩负着传承弘扬发展中华传统文化的使命。 活动二 你了解图片中这些人物的事迹吗?从他们的身上,你感受到什么样的精神力量?(P71) 【点拨】了解。感受到了他们为了民族独立、民族复兴倾注了自己的热血,他们无私奉献、顽强斗争、矢志不渝的精神力量。 活动三 从国民受教育程度看,你认为我国人口文化素质的基本状况如何?对我国经济社会有何影响?(P76) 【点拨】我国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有了很大提高,但与全球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国家相比,我国仍有比较大的差距,我国的人口素质偏低。人口素质偏低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影响:将直接影响到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模式。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而竞争的基础主要是科技和人才。知识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已经超过了物质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作用。同时,没有较高素质的劳动力人口,就不能将知识转化为有效的生产力。 活动四 你怎么看待这件事,谈谈理由。(P85) 【点拨】王婶的观点是正确的。理由: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造纸厂厂长的观点正确。理由: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小清父亲的观点是错误的。理由:如果金山银山要以失去绿水青山为代价,那么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 典例聚焦 延续文化血脉 【例1】(2018贵阳中考)历经30多年的央视春晚,为农历新年这个中华民族最隆重的节日注入了新的民俗元素和时代感。由央视春晚衍变出的各种形式的晚会文化,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折射出中国社会文化生活的变迁,春晚文化体现了( ) A.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B.中国文化引领世界文化的发展 C.人类文化进步与发展的新方向 【解析】春晚文化既体现了民俗文化,也展示了时代气息,充分体现了我国人民的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A正确,符合题意。B错误,夸大了中华文化的优秀性;C错误,发展先进文化是人类文化进步与发展的方向。 【答案】A 【跟踪训练1】 1.(2018贵阳适考)《青花瓷》《但愿人长久》等歌曲将古诗成功地融入现代歌曲的创作中,实现了打动人心的旋律和连绵不绝的民族文化情感的完美统一。这种创作风格最值得称道的是( C ) A.迎合了人们的兴趣爱好 B.阻隔了国外的先进文化 C.弘扬了中华的传统文化 2.在世界各种古老文化中,只有一种文化不曾中断而一直延续至今,它是( C ) A.埃及文化 B.巴比伦文化 C.中国文化 11 凝聚价值追求 (2015贵阳中考)自2014年起,我国以立法的形式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设立这些纪念日旨在向我们传递( ) A.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 B.中华民族历经的苦难历史 C.中华民族今天的独特魅力 【解析】设立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南京大屠杀公祭日是为了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A符合题意;BC理解片面。 【答案】A 【跟踪训练2】 3.(2015贵阳适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 B ) A.社会主义荣辱观 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C.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共筑生命家园 【例3】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是我国第一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单行税法。确立了多排多征、少排少征、不排不征和高危多征、低危少征的正向减排激励机制。环境保护税法的施行( ) A.表明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 B.体现了我国坚持绿色发展的环保理念 C.提高了企业的排污成本,不利于企业发展 【解析】环境保护税法的实施体现了我国坚持绿色发展的环保理念,B正确;A材料中没有体现;C不符合题意。 【答案】B 【跟踪训练3】 4.据统计,我国耕地、草地面积和淡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分别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3%、33%、28%。我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37%,一些重点流域水污染严重,部分城市雾霾现象凸显。材料体现了我国( C ) A.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初步得到遏制 B.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直接影响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 C.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和环境问题 达标检测 一、请你选择 1.(2014贵阳中考)鲁迅先生曾说:“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这句话启示我们要( C ) A.认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和灿烂文化 11 B.坚决抵制一切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 C.大力弘扬和培育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2.(2015贵阳中考)在传统意义中,“忠”主要体现为个人主体的自我要求,彰显了对人或对事真诚无私、竭心尽力、忠于职守、兴利于民、献身国家、忠心待人等精神实质。这在现代社会中仍具有广泛地应用性,其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就有明确体现,具体内容是( C ) 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B.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C.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3.“树无根不活,人无根不立。”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青少年作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和弘扬者。在新时代条件下,我们应( C ) A.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一切传统 B.坚决抵制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 C.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4.(2019贵阳中考模拟)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许多人书写有困难,提笔常忘字,频写错字,汉字书写危机引起社会关注。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B ) A.在数字化时代汉字书写已经过时 B.汉字书写危机会影响民族文化的传承 C.我们不必担忧汉字书写危机 5.(2019贵阳中考模拟)从2015年开始,教育部在全国中小学推行优秀文化典籍进课堂,典籍内容包括《三字经》《千字文》《声律启蒙》等。关于推行优秀文化典籍进课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有利于增强我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B.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C.有利于保持并发扬本国的文化传统,防止发生文化迷失现象 6.阅读漫画,对于启动“全面二孩”政策,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C ) A.是为了满足国民的生育需求 B.是对中国以往计划生育政策的否定 C.是为了使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7.有人形象地概括我国的资源形势:“既是资源大国,又是资源小国。”其意思是( A ) A.我国自然资源丰富且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 B.我国资源储量少,形势严峻 C.我国资源浪费严重,加剧了资源短缺 8.(2019贵阳中考模拟)去市场购物,明知塑料袋会造成白色污染,但仍然习惯性接受;明知使用纸张应该节约,但还是习惯性丢弃没有用完的作业本。这表明( C ) 11 A.保护环境与生活小事无关 B.保护环境是国家的责任 C.摒弃不良习惯应该从小事做起 9.我国于2017年7月出台了洋垃圾进口禁令并于2018年1月生效,禁止进口包括塑料垃圾在内的4大类24种洋垃圾,并且关停了一批污染严重的垃圾处理厂。此举表明我国( B )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C.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完全得到遏制 10.五十多载寒来暑往,河北塞罕坝林场几代人持续造林护林100多万亩,将原来“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黄山秃岭恢复成“蓝天白云游”的“华北绿肺”。从人与自然关系角度看,塞罕坝的生态变迁给我们的启迪是( A ) A.人类善待自然,自然则滋养人类 B.人类要主动改善生态环境 C.自然能满足人类的一切需要 二、请你参与 11.(2015贵阳中考)某班将举行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动员会。假如请你参与推荐:你认为我们应该传承的中华传统文化有哪些?(请各推荐一例) 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__汉字(方块字)、甲骨文、小篆、汉语、粤语等__。 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__《论语》《诗经》《本草纲目》《四库全书》等__。 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__指南针、活字印刷术、瓷器、景泰蓝、中国结、蜡染等__。 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__唐诗、宋词、豫剧、京韵大鼓、敦煌莫高窟等__。 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__知行合一;吃一堑,长一智;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等__。 完备而深刻的道德伦理:__仁义礼智信、克己奉公、厚德载物、长幼有序等__。 12.(2014贵阳中考)我们美丽的家乡贵阳,把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作为发展的根本目标,这是贵阳人的明智抉择和共同追求。作为一名志愿者,请你参与完成下列任务。 (1)为更好更快地把贵阳建设成生态文明城市,你建议我们可以开展的公益活动有: ①__向市民宣传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__; ②__开展贵阳市绿丝带志愿者创建生态文明城市活动__。 (2)为鼓励贵阳市民积极参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请你拟定一条宣传标语: __“让我们携手共建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美丽中国,创建生态贵阳”“创建生态文明城市,让我们的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等。__ 三、请你回答 13.央视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自2018年2月16日播出后,《三字经》《将进酒》《登鹳雀楼》……古典诗词被改编成一首首歌曲,在现代化的舞台上被全新演绎,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大家对节目的喜爱是因为对节目有共鸣,首先是对我们优秀传统文化的共鸣。 请你简要谈谈对中华文化的认识。 答: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世界各种古老文化中,只有中华文化不曾中断而一直延续至今,形成一个自我更新、不断发展而又兼收并蓄的开放体系。“中国特色”蕴含在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之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是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②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能使文化传统得以传承,又能体现时代性,使中华文化在不断创新中发扬光大。 11 14.(2018贵阳中考)请你认真观察图片并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反映了什么问题? 答:环境问题。 (2)请你从国家和个人两个层面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或建议。(各举一例) 答:国家:①坚持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②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鼓励创新,用创新推动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④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严惩破坏环境的行为。⑤普及环保知识,增强公民的环保意识。 个人:①学习和宣传环保知识,践行低碳生活方式。②从身边小事做起,落实环保行动。③积极向有关部门献计献策。④勇于同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作斗争等。 15.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不仅深刻阐发了伟大民族精神的巨大作用,而且精辟阐释了伟大民族精神的科学内涵。 (1)民族精神对民族生存和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魄”。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没有坚定的民族志向和理想,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有哪些? 答:中国人民不仅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而且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四、请你评析 16.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近年来,我国加快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污染治理强力推进,绿色发展成效明显,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一幅美丽中国新画卷正徐徐展开。2018年5月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明确提出:到2035年,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美丽中国。围绕美丽中国目标,九年级(1)班同学展开激烈讨论,下面是两位同学的发言: 运用所学知识,对上述两位同学的观点作简要评析。 答:小明的观点错误,小娟的观点正确。 ①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的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②环境破坏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已经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保护和改善环境也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③保护好环境能为老百姓提供一个干净、整洁的生活场所,有利于老百姓的身心健康;有利于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利于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实现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构建环保节能新生态。④我们要加强环保意识,学习环保常识,了解我国环境形势的严峻性和保护环境的紧迫性;增强法制观念,依法律己, 11 运用法律手段,反对和制止破坏环境的行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不做污染和破坏环境的事,积极参加环保公益活动。 五、实践探究 17.材料一 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材料二 2017年,贵阳市委、市政府提出加快推进生态贵阳建设,建设蓝天白云常现、绿水青山常在、鸟语花香常伴、清新空气常有的宜居、健康、美丽贵阳,再次奏响生态贵阳建设的强劲旋律,标志着生态贵阳建设迈入新时代。 (1)【畅想未来】建设“美丽贵阳”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 答:①生活方式得到改善。②生活质量得到提高。③公民素质得到加强。④城乡品位(形象)得到提升等。 (2)【宣传设计】建设“美丽贵阳”需要广泛的社会参与,请你为这一活动设计两条宣传标语。 答:示例:①建设“美丽贵阳”,我的责任。②建设“美丽贵阳”,守护共同家园等。 (3)【献计献策】请你为“美丽贵阳”建设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答:①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②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③遵守国家有关法律,减少污染,保护环境。④加强科技创新,转变企业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⑤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绿色发展理念。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生产绿色产品等。 11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