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指导之说明文整体感知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指导之说明文整体感知

‎2019年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8题。(共12分)‎ 有此一间,不求广厦 ‎①“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这句话常被写成楹联挂于书房。对中国文人来说,书房不仅是一个可以让人看到柴米油盐的地方,更是与圣贤高朋为侣的精神家园。‎ ‎②中国文化中,读书、藏书之风绵延不绝。因而中国文人的书房有着悠久的历史。殷周时期出现了“书庵”,藏书的需求使书房的出现成为一种可能。春秋时期,诸子百家大兴私家讲学之风,白天的课堂到晚上变成了读书之地,这应该就是书房的雏形吧。西汉时的司马迁,在家中写就“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他的“工作室”相传是中国最早的文人书房。到了唐代,科举制鼓舞了读书人的热情,书房作为阅读场所备受重视,书房文化由此兴起。‎ ‎③考证中国建筑史不难发现,中国文人的书房常与枫林竹泉相伴。谢灵运在山林茂密处建造了“始宁墅”,专门留有一处书房,第一个将山水、园林、文人融于一体。明代归有光的书斋“项脊轩”,室小屋漏,但他在书房外栽种了兰桂竹木,“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④文人的书房为什么要讲究外部环境的清净雅致呢?明代戏曲家高濂在《遵生八笺》中说:“书斋宜明朗,清静。”书房前,要有平阔的庭院,以使光线明亮,适于读书;窗前围植修竹碧草,让屋中人可以养眼清心。‎ ‎⑤书房内也颇为讲究,书房的面积不宜大,“太宽敞反会损伤目力”。陆游的小书房“仅可容一几”,但他却相当满意,“窗几穷幽致,图书发古香”。即便是皇家书房,也并非以大为好。乾隆皇帝养心殿内的书房“三希堂”,就仅有八平方米。至于书房内的布置,则是“宜简不宜繁”,一桌一椅一方几,一灯一人一卷书而已。这方寸书房虽简洁,却承载着中国文人对学问和世界的思考,文化就在一间间书房里,汩汩不绝地流淌出来。‎ ‎⑥“书房”是现代的叫法,古代文人常取“堂”“馆”“阁”“庐”“山房”等字命名,雅致的命名彰显着主人的志向和品格。宋代卫泾,取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名句之意,将书房命名为“后乐堂”,寄托忧国忧民之心。谭嗣同的书房名为“莽苍苍”,意为苍茫高远,显示了他慷慨豪迈的性格。‎ ‎⑦书房是文人为静读、研修构筑的自我天地,联结着文人的内心世界。不读有益之书,何以遣有涯之生?对读书人而言,平生愿得书房一间,不求广厦万千。‎ ‎(选自《中华遗产》2019年第3期,有删改。)‎ 16. 阅读全文,简要概括“书房”具有哪些特点。(4分)‎ ‎17.阅读第②段,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4分)‎ 春秋时期,诸子百家大兴私家讲学之风,白天的课堂到晚上变成了读书之地,这应该就是书房的雏形吧。‎ ‎18.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⑥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4分)‎ 宋代卫泾,取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名句之意,将书房命名为“后乐堂”,寄托忧国忧民之心。谭嗣同的书房名为“莽苍苍”,意为苍茫高远,显示了他慷慨豪迈的性格。‎ ‎2018年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8题。(共12分)‎ 国之重器:填海造陆的“天鲲号”‎ ‎①《庄子·逍遥游》有言:“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其中的“鲲”是庄子想象出来的一种水中大鱼。2017年11月3日,一艘以“天鲲”为名的大船从中国江苏启东缓缓下海,这是我国自主研发设计的新一代国之重器。‎ ‎②“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这是对“天鲲号”的诗意描述。那么,“天鲲号”到底“牛”在哪儿呢?‎ ‎③“天鲲号”全船长140米,型宽27.8米,型深9米,这些数据决定了它是亚洲最大的自航绞吸挖泥船。它不仅身躯庞大,而且拥有国际领先的智能集成控制系统。该集成控制系统可以实时显示三维土质、推算潮位、管理能效以及智能自动挖泥的情况,实现疏浚挖工过程中重要设备在不同的施工模式下进行的自动控制。‎ ‎④“天鲲号”上装有锋利的绞刀,绞刀电机额定功率为6600千瓦,最大功率可达9900千瓦。研究人员根据地质条件的不同,给它配置了通用、黏土、挖岩及重型挖岩4中类型的绞刀,可以开挖单侧抗压强度50兆帕以内的岩石。简而言之,“天鲲号”削岩如泥,可以轻松地应对各种复杂的地质环境。‎ ‎⑤“天鲲号”装备强大,效率惊人。“天鲲号”配备了亚洲最 强大的挖掘系统、最大功率的输送系统和国际 最先进的 自动控制系统。它的挖掘深度在6米至35米之间,最远运送距离达到了1.5万米。这意味着它能在一小时内将大约6000立方米的海水、碎石、泥沙混合物送到1.5万米之外。换算过来,“天鲲号”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便能用挖掘机填满整座“水立方”体育馆。‎ ‎⑥“天鲲号”不仅能力超凡,而且用途广泛。作为中国现代疏浚行业中的“超级战舰”,“天鲲号”有着“填海造陆神器”的美称。填海造陆不仅可以有效地缓解某些地区紧张的人地矛盾,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而且还对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另外,“天鲲号”在建设港口、疏通河道、治理污染等方面,也将发挥极大的作用。‎ ‎⑦“天鲲号”的诞生,是我国疏浚史高新技术与重型装备制造融合的里程碑。近日,“天鲲号”即将出海试航,这意味着疏浚领域的“大国重器”将会牢牢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中,“天鲲号”的填海造陆能力超越现役亚洲第一的“天鲸号也将”,成为新一代建设中国海疆、共筑中国梦的国之重器。‎ ‎(作者苏齐,文章有删改)‎ ‎16.阅读全文,简要概括“天鲲号”到底“牛”在哪儿。(4分)‎ ‎17.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③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4分)‎ ‎“天鲲号”全船长140米,型宽27.8米,型深9米,这些数据决定了它是亚洲最大的自航绞吸挖泥船。‎ ‎18.阅读第⑤段,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4分)‎ 这意味着它能在一小时内将大约6000立方米的海水、碎石、泥沙混合物送到1.5万米之外。‎ ‎2019年学考说明文《有此一间,不求广厦》答案 ‎16.示例:①文人的书房有悠久的历史;②文人的书房外部环境清净雅致;③文人书房面积不大,布置简洁;④书房的命名彰显主人的志向和品格。‎ 评分意见:本题4分。每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 ‎17.示例:“应该”是可能的意思,表示估计,说明春秋诸子百家的讲学读书之地可能就是书房的雏形,但不完全确定,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评分意见:本题4分。解释词语占1分,结合内容分析表达作用占3分。‎ ‎18.示例: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列举了卫泾、谭嗣同书房命名用意的例子,具体真实地说明了书房的命名彰显主人的志向和品格。‎ 评分意见:本题4分。说明方法及分析2分,表达作用占2分。‎ ‎2018年学考说明文《国之重器:填海造陆的“天鲲号”》答案 16. 示例:①外形庞大,拥有国际领先的智能集成控制系统;②削岩如泥,可以轻松地应对各种复杂的地质环境;③装备强大,效率惊人;④用途广泛。‎ 评分意见:每个要点占1分,意思对即可。‎ ‎17.示例: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列举了“天鲲号”的长度、型宽以及型深等数据,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它外形庞大,是亚洲最大的自航绞吸挖泥船。‎ 评分意见:说明方法及分析占2分,表达作用占2分。‎ ‎18.示例:“大约”是“左右”的意思,表示估计。说明了“天鲲号”能在一小时内将6000立方米左右的海水、碎石、泥沙混合物送到1.5万米之外,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评分意见:解释词语站1分,结合内容分析表达作用占3分。‎ 说明文阅读课后检测 一、(19年天桥区一模试题)‎ 太空电站,让太阳隔空“来电”‎ ①2019年春节期间,一则短消息引起人们的关注:日前,我国首个太空电站实验基地在重庆启动建设。如果有了太空电站,许多开电动汽车回家过年的人就不用担心中途没有充电桩了,因为他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隔空充电”。‎ ②太空电站由太阳能发电装置、能量转换和发射装置、地面接收和转换装置三大部分组成。其工作程序是:先由太阳能发电装置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之后能量转换和发射装置会将电能转换成微波或激光向地面发送,地面接收系统接收到空间传输来的波束,再通过转换装置将其转换成电能后接入电网。‎ ③建太空电站的技术原理现已没有太大问题,但还有不少关键技术有待取得突破性进展。建成太空电站的两大核心问题,一个是如何实现远距离电能无线传输,另一个就是如何将重达数千甚至上万吨的电站组件发射到地球同步轨道上去。远距离电能无线传输可以通过能量转换及发射装置来实现。第二个问题则对新型运载、新型材料、超大型航天器结构及控制、在轨组装维护等技术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因为电站组件的质量可达千吨,长度能达千米,功率为兆瓦级,寿命需要在30年以上。 ‎ ④目前,一些国家已经提出不少太空电站的建设方案,对未来设计出实用的太空电站有较高的借鉴参考价值。这些国家之所以把目光瞄向太空,是因为看中了其广阔的应用前景。地球同步轨道太空电站所获取的能量效率可达到地面光伏电站的35倍,且能实现空间向地面进行能量的定点传输。因此,建设太空电站,可有效利用太阳能,为人类提供优质的、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 ⑤此外,太空电站在地面偏远地区供电、紧急供电、航天器供电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它还能减缓大气雾霾,从而起到环境调节的作用。从目前来看,太空电站是开发地月空间经济圈最直接、可实现的方式,比开发月球氮3能源的难度要小得多。‎ ⑥为此,我国正积极研制太空电站。我国在太空电站总体规划、概念方案和微波无线能量传输技术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同时也带动了大型空间结构、空间薄膜太阳能发电技术的发展。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通过对比研究,提出了创新的多旋转关节太空电站方案。该方案得到国际顶级专家的认同,并获得世界太空电站设计竞赛第一名。 ⑦我国在太空电站方面的研究已进入世界前列。如能进一步加大研发力度,我国将有望成为世界上首个建成有实用价值太空电站的国家。‎ ‎(作者庞之浩,文章有删改)‎ ‎16.阅读全文,简要概括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太空电站的。(4分)‎ ‎17.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④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4分)‎ 地球同步轨道太空电站所获取的能量效率可达到地面光伏电站的35倍,且能实现空间向地面进行能量的定点传输。‎ ‎18.阅读第⑤段,分析下面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4分)‎ 从目前来看,太空电站是开发地月空间经济圈最直接、可实现的方式,比开发月球氮3能源的难度要小得多。‎ 二、(19年市中区一模试题)‎ 猪年趣谈 ‎①今年是猪年,自古就有“大年初三,肥猪拱门,富有吉利”的美谈。可是,猪在中国主流文化中,丝毫没有什么地位:猪丑陋懒惰,浑身肮脏不堪;猪肉在中国古代主流文化中备受歧视,难登大雅之堂;别说猪的成语,就是关于猪的寓言,描写猪的诗句,也是寥寥无几,好不容易有个猪八戒的艺术形象,也成了好吃懒做的代表;就是在十二生肖中,猪也是排行最后一个,猪的地位真是尴尬。‎ ‎②难道说,猪真的就是肮脏、懒惰、丑陋的代名词?其实不然,但凡有点历史、文化储备或者生活常识的人都会否认这种偏见。‎ ‎③猪表面上观察比较肮脏,主要是它忌热的原因。据专家研究,猪圈内一旦温度升到摄氏 48 度以上,它们便会在猪圈内胡来蛮干了。于是乎,温度越高,它们就会变得越发肮脏。‎ ‎④猪是农耕社会人类的忠实伙伴。自然科学家赫森说:“猪不像马、牛、绵羊、山羊那样鲁莽,天不怕地不怕;不像鹅那样满怀敌意;不像猫那样屈尊俯就;也不像狗那样摇尾乞怜。”猪长着一副圆圆的、胖墩墩的憨厚相,吃了就睡,饿了就吃,对人类所给予的不计较,能忍受,显得老实本分。因此,厚道、忠诚成了历书上赞美猪的代名词。‎ ‎⑤作为家猪,它不但憨厚老实、安分守己,而且为人们带来经济上的富足,成为农民的“聚宝盆”:它全身的每一个器官,从头到尾,都是人们百吃不厌的美食。‎ ‎⑥就拿猪肉来说,就是高尚的食物。孔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因为肉味使人齿颊留香。猪肉之好吃,并非随便煮就行,而需靠烹调功夫。宋代杭州大守苏东坡最擅长做红烧猪肉,后人称之为“东坡肉”而留传迄今。苏东坡还有一首自解诗:“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煮火,少煮水,火候足时他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可见他对猪肉的煮法有相当丰富的经验。‎ ‎⑦在中国文化中,猪还有许多寓意和象征。‎ ‎⑧在上古的时候,猪的文化意义根本就不含任何贬义,相反,猪是衡量勇敢的尺码。不但“家”的含意是在房屋内养猪,就连当时的社会活动,也以与猪有关的事为中心,例如“事”甲骨文像双手举长柄网捕捉猪或野猪之状。而人的素质,也以猪事为坐标来衡量,如“敢”字,有徒手捉猪以示勇敢之意,那么不能捉猪便为怯懦。而野猪性情凶暴,善于搏击,于是猪又有了“勇往直前”之意。‎ ‎⑨据传自唐代开始,殿试及格朱笔题名,因“朱”与“猪”,“蹄”与“题”谐音,每当那些已列为贡生读书人赴省进京赶考者,亲友便赠红烧猪蹄,预祝“朱笔题名”。后来,这种习惯逐渐扩大,便有了人们在新年时互赠火腿的习俗,因为火腿是用猪蹄烤制而成的。民间还认为“肥猪拱门”吉祥,肥猪俨然成为一个传送福气的使者,所以有俗语说:“猪是家中宝,粪是地里金。”‎ ‎⑩民间文化里,猪还象征着财富和生育。象征生育容易理解,猪一窝生十来个不是稀奇事;象征财富,则因为猪在农业社会是农家重要财产,而在现代社会,或许因为猪长得富态,体态似有钱人罢了。‎ ‎⑪猪对于国人贡献很大,吃完肉骂猪,显然是不道德的。而将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寄托于猪,二师兄恐怕也挑不起这副重担。‎ 16. 通读全文,说说本文从哪些方面谈“猪”的?(4 分)‎ ‎17.从说明方法的角度,谈谈第⑥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4 分)‎ 宋代杭州大守苏东坡最擅长做红烧猪肉,后人称之为“东坡肉”而留传迄今。‎ ‎18.从说明文语言的角度,说说第③段加点词有何作用。(4 分)‎ 猪表面上观察比较肮脏,主要是它忌热的原因。‎ 三、 ‎(19年历下区一模试题)‎ ‎《流浪地球》里的科学 今年热映的电影《流浪地球》根据刘慈欣同名科幻小说改编,凭借气势磅礴的特效场面与动人的父子情深受观众喜爱,票房已突破45亿。今天,我们就电影中涉及到的一些科学知识来聊一聊。‎ 太阳什么时候会灭亡?‎ ‎  太阳诞生于约50亿年前的一次星云坍缩,太阳系的其它行星紧跟其后。太阳提供的能量来自于其中心氢气的聚核反应,如同大量氢弹在太阳内部不断爆炸,按照现有的数据估算,这种聚核反应总共将持续约100亿年,所以,太阳还可以再燃烧50亿年左右。‎ 不过人类学家曾经估算过,因为周围环境的各种变化,人类在地球上还可以存在的时间大约是200万年。而物理学家霍金曾经更为悲观,因为人类使用能源的没有效率,预言几百年后就需要考虑离开地球。‎ 人类是否能够让地球停止转动?‎ ‎  “流浪地球”计划的第一步是让地球停止转动,我们就先来看一下这个停止转动是否可以实现。‎ ‎  地球的转动能量可以很容易从网络上搜索到,是2.24×1029焦耳,这个能量是非常巨大的。‎ ‎  让我们做一个简单的对比:一颗原子弹释放出来的能量差不多相当于100万吨TNT当量,或者相当于4.2×1015焦耳,而历史上实验过的释放能量最强的“大伊万”氢弹,释放的能量差不多是5000万吨TNT当量,或者就是2.1×1017焦耳。地球的转动能量大约相当于1万亿个“大伊万”氢弹同时爆炸。‎ ‎  不过或许在不远的未来,人类能够熟练掌握了重核聚变能力的话,产生能量的能力将极大提高。按照电影所说,每个行星发动机通过重核聚变能够产生150万亿吨的推力。通过简单计算我们可以推论,这样一台发动机如果能够在赤道上持续不断地产生反推力,那么也需要21857天(大约60年)的时间才能够让地球停止转动。‎ ‎ 一旦地球停止转动,将会发生什么?‎ ‎  最直接的一个效应就是,没有了转动,目前地球上几乎所有的大陆都会被海洋所淹没,这一点在电影当中有所提及。原因很简单,在地球转动的时候,因为离心力的缘故,作为液态的海洋会朝向赤道附近聚集,所以一旦地球停止转动,这些水会向两极流动,从而造成大陆被淹没。在电影当中,人类移居到了地下生活。‎ ‎  那么人类有可能还在地球表面生存吗?根据美国ESRI公司的动画模拟,最终几乎所有的大陆都会被淹没,只剩下赤道附近的一圈超级大陆凸显出来。值得指出的是,即使这赤道附近的唯一大陆,也是充满了很多危险。在转动的时候,同样是因为离心力的作用,地球的赤道地壳会显得更为突出一点,然而在没有转动的时候,赤道附近缺少离心力,所以很可能会导致板块坍缩,从而引发一系列的全球地震或者海啸。‎ ‎  而且,因为没有了转动,所以地球将会有固定的一面朝向太阳,另外一面将一直处于黑夜当中,就仿佛我们在南极或者北极所经历的极昼或者极夜那样。尽管有地球大气的存在,但是远离太阳的一面,还是会因为长期得不到太阳的照射,从而温度变得很低,不太适合生命的存在。‎ ‎“流浪地球”,这个大胆而美丽的想象值得我们向往。作为中国第一部科幻大片,《流浪地球》带给我们很多欣喜,而科学发展之路,路漫漫其修远兮,还需大家的共同努力。‎ ‎(选自2019年2月13日《北京日报》,有改动)‎ ‎16.阅读文章,说说一旦地球停止转动,人类将会难以生存的原因。(4分)‎ ‎17.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短语的表达作用。(4分)‎ 按照现有的数据估算,这种聚核反应总共将持续约100亿年,所以,太阳还可以再燃烧50亿年左右。‎ ‎18.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文中画线句的表达作用。(4分)‎ 地球的转动能量大约相当于1万亿个“大伊万”氢弹同时爆炸。‎ 三、 ‎(19年槐荫区二模试题)‎ 丝绸之路谱写文明乐章 ‎①2019 年 3 月 20 日,习近平主席出访欧洲三国,在意大利发表题为《东西交往传佳话中意友谊续新篇》的署名文章,文中提到一位与古代丝绸之路关系密切的人物——马可·波罗。‎ ‎②马可·波罗是 13 世纪意大利旅行家,游历中国 17 年,他的《马可·波罗游记》激发了欧洲人对古老中国的热烈向往。他是经由古代丝绸之路来到我国的。两千年来,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互动,与古代丝绸之路的发展始终相伴。丝绸之路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③古代丝绸之路开创性地打通东西方大通道, 首次构建起世界交通线路大网络。公元前 138年,张骞出使西域,正式贯通了中原至西域的通道。公元 73 年,班超、甘英打通了由西域至条支和安息的道路。西汉中叶,汉武帝遣使远航,到达锡兰,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端。众多的通道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使得人畅其行、物畅其流。‎ ‎④通过丝绸之路,我国的丝绸、茶叶、瓷器、漆器等商品源源不断输出到沿线国家;来自中亚、西亚以及欧洲的珠宝、药材、香料以及葡萄、胡麻、胡桃、胡萝卜等各类农作物络绎不绝地进入我国。可以说,古代丝绸之路极大地促进了商品大流通,率先实现了东西方商贸互通和经济往来。‎ ‎⑤古代丝绸之路推动了科学技术的交互传播。我国古代造纸术大约从公元 4 世纪起传入朝鲜和日本,公元 8 世纪传入中亚、北非和欧洲。13 世纪,沿丝绸之路来到中国的欧洲人将印刷术带回欧洲。1466 年欧洲第一家印刷厂在意大利设立,印刷技术迅速传遍欧洲。 英国学者弗朗西斯 · 培根说 :“中国的发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 ‎⑥古代丝绸之路是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相互交流、彼此融合的文明之路。丝绸之路横跨亚欧非数十国,把中华、印度、埃及、波斯、阿拉伯及希腊、罗马等各古老文明联结了起来、交融了起来。‎ ‎⑦文化交流遍及音乐歌舞、天文历算、文学语言、服装服饰、生活习俗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被称为“民乐之王”的琵琶,在南北朝时通过丝绸之路从波斯经西域传入我国,先后出现了《塞上曲》《夕阳箫鼓》《十面埋伏》等传世名曲。白居易、元稹、苏轼等文人墨 客留下了咏叹琵琶的流芳千古的诗词歌赋。在唐代,琵琶从我国传入朝鲜、日本、越南。传 入日本的螺钿紫檀五弦琵琶,至今收藏于日本奈良东大寺,堪称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稀世珍品。‎ ‎⑧在丝绸之路上有很多像马可·波罗一样的文化使者。公元 627 年,玄奘历时 17 年西行 5万里,游历 110 余国,堪称继承印度正统佛教学说的集大成者。公元 753 年,六次东渡终获成功的鉴真,在日本弘传佛法,被日本人民誉为“文化之父”。14 世纪初,阿拉伯伟大的旅行家伊本·白图泰从非洲之角摩洛哥来到我国,书写了中阿文化交流新篇。1405 年至 1433 年,郑和七下西洋,扬帆 9 万里,使中华文明远播四海。‎ ‎⑨古代丝绸之路是人类历史上文明交流最耀眼的舞台,是当今“一带一路”战略的思想源头,是“一带一路”建设继往开来的底蕴所在。沿线各国人民将共同谱写经济互利、人文互启的历史新篇章。‎ ‎16.阅读全文,简要概括古代丝绸之路 的 历史价值。(4 分)‎ ‎17. 阅读第 ② 段,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4分)‎ 两千年来,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互动,与古代丝绸之路的发展始终相伴。‎ ‎18. 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 ⑤ 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4 分)‎ 英国学者弗朗西斯·培根说:“中国的发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 都改变了。”说明文阅读课后检测答案 一.16.示例: ①太空电站的组成部分和工作程序;②建成太空电站的两大核心问题(关键技术);③太空电站的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应用价值;④我国在太空电站方面的研究与成果。‎ 评分意见:本题4分。每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答出一点即可给分 ‎17.示例:运用了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把地球同步轨道太空电站所获取的能量效率与地面光伏电站效率进行比较,并列举了相差倍数的数据,突出强调了建设太空电站,可有效利用太阳能,为人类提供优质的、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的特点。‎ 评分意见:本题4分。说明方法及分析2分,表达作用2分。‎ ‎18. 示例:“从目前来看”,是“在现在来看”的意思,表示时间限制。说明了在现在来看太空电站是开发地月空间经济圈最直接、可实现的方式,但这不代表未来,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评分意见:本题4分。解释词语1分,结合内容分析2分,体现语言准确性1分。‎ 二、16.猪在中国主流文化中,丝毫没有什么地位;猪表面上观察比较肮脏,主要是它忌热的原因;猪是农耕社会人类的忠实伙伴;猪肉是高尚的食物;猪还有其它的许多寓意和象征。‎ 评分意见:本题4分,答对一点得1分。‎ ‎17.举例子。举了苏轼擅长烹饪红烧肉的事例,真实具体地说明了猪肉好吃,并非随便煮就行,而需靠烹调功夫,是高尚的食物。‎ 评分意见:本题4分,说明方法及分析2分,表达作用2分。‎ ‎18. “主要”意为最重要的,说明了猪表面上观察比较肮脏最重要的原因是它忌热,但并不排除其他原因。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评分意见:本题4分,解释词语1分,结合内容分析表达作用3分。‎ 三、16.(1)地球上几乎所有的大陆都会被海洋淹没;(2)引发一系列全球地震或海啸;(3)长期得不到太阳照射,温度会变得很低,不太适合生命的存在。‎ 评分意见:本题4分。答出一点得1分,答出两点得2分,答出三点得4分。‎ ‎17.“按照现有的数据”表明资料来源,表限制,指“聚核反应总共将持续约100亿年”是依据现有的数据来做出的估算,未来如有新的数据可能会得出其他的结果,用这个词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评分意见:本题4分。解释词语含义1分,结合语境分析词语作用2分,归纳出说明文的语言特点1分。‎ ‎18.示例一:本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列举了地球的转动能量的具体数据,准确地说明了地球的转动能量之巨大。‎ 示例二:本句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地球的转动能量与1万亿个“大伊万”氢弹同时爆炸时的能量进行比较,突出强调了地球的转动能量之巨大。‎ 评分意见:本题4分。说明方法1分,说明方法的通常作用1分,结合内容分析2分(必须写出是地球的转动能量数据或两者的能量进行比较)。说明方法书写错误如“做比较”等扣1分。‎ 四、16.示例:开创性地打通东西方大通道(1 分);率先实现了东西方商贸互通和经济往来(1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交互传播(1 分);促进了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相互交流、彼 此融合(1 分)。‎ 评分意见:本题 4 分。 准确概括内容,每条 1 分, 意思对即可。‎ ‎17.示例:始终,自始至终、一直(1 分),说明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互动,与古代丝绸 之路的发展一直相伴(1 分),突出了古代丝绸之路对世界发展和人类进步所具有重要 的历史价值(1 分),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1 分)‎ 评分意见:本题 4 分。解词 1 分, 句意理解 1 分, 事理 1 分, 语言准确 1 分。‎ ‎18.示例:运用了引资料(引用)的说明方法(1 分),引用培根的话(1 分),说明了古代 丝绸之路推动了科学技术的交互传播(1 分),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1 分)。‎ 评分意见:本题 4 分。说明方法 1 分,结合内容 1 分,事理 1 分,表达效果 1 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