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11 发布 |
- 37.5 KB |
- 3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北京市2008-2019年中考数学分类汇编几何综合pdf含解析
第 1页(共 32页) 2008~2019 北京中考数学分类(几何综合) 一.解答题(共 12 小题) 1.已知∠AOB=30°,H 为射线 OA 上一定点,OH= +1,P 为射线 OB 上一点,M 为线 段 OH 上一动点,连接 PM,满足∠OMP 为钝角,以点 P 为中心,将线段 PM 顺时针旋 转 150°,得到线段 PN,连接 ON. (1)依题意补全图 1; (2)求证:∠OMP=∠OPN; (3)点 M 关于点 H 的对称点为 Q,连接 QP.写出一个 OP 的值,使得对于任意的点 M 总有 ON=QP,并证明. 2.如图,在正方形 ABCD 中,E 是边 AB 上的一动点(不与点 A、B 重合),连接 DE,点 A 关于直线 DE 的对称点为 F,连接 EF 并延长交 BC 于点 G,连接 DG,过点 E 作 EH⊥ DE 交 DG 的延长线于点 H,连接 BH. (1)求证:GF=GC; (2)用等式表示线段 BH 与 AE 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3.在等腰直角△ABC 中,∠ACB=90°,P 是线段 BC 上一动点(与点 B、C 不重合),连 接 AP,延长 BC 至点 Q,使得 CQ=CP,过点 Q 作 QH⊥AP 于点 H,交 AB 于点 M. (1)若∠PAC= α ,求∠AMQ 的大小(用含 α 的式子表示). (2)用等式表示线段 MB 与 PQ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第 2页(共 32页) 4.在等边△ABC 中, (1)如图 1,P,Q 是 BC 边上的两点,AP=AQ,∠BAP=20°,求∠AQB 的度数; (2)点 P,Q 是 BC 边上的两个动点(不与点 B,C 重合),点 P 在点 Q 的左侧,且 AP =AQ,点 Q 关于直线 AC 的对称点为 M,连接 AM,PM. ① 依题意将图 2 补全; ② 小茹通过观察、实验提出猜想:在点 P,Q 运动的过程中,始终有 PA=PM,小茹把 这个猜想与同学们进行交流,通过讨论,形成了证明该猜想的几种想法: 想法 1:要证明 PA=PM,只需证△APM 是等边三角形; 想法 2:在 BA 上取一点 N,使得 BN=BP,要证明 PA=PM,只需证△ANP≌△PCM; 想法 3:将线段 BP 绕点 B 顺时针旋转 60°,得到线段 BK,要证 PA=PM,只需证 PA= CK,PM=CK… 请你参考上面的想法,帮助小茹证明 PA=PM(一种方法即可). 5.在正方形 ABCD 中,BD 是一条对角线,点 P 在射线 CD 上(与点 C、D 不重合),连接 AP,平移△ADP,使点 D 移动到点 C,得到△BCQ,过点 Q 作 QH⊥BD 于 H,连接 AH, PH. (1)若点 P 在线段 CD 上,如图 1. ① 依题意补全图 1; ② 判断 AH 与 PH 的数量关系与位置关系并加以证明; (2)若点 P 在线段 CD 的延长线上,且∠AHQ=152°,正方形 ABCD 的边长为 1,请 第 3页(共 32页) 写出求 DP 长的思路.(可以不写出计算结果) 6.在正方形 ABCD 外侧作直线 AP,点 B 关于直线 AP 的对称点为 E,连接 BE,DE,其中 DE 交直线 AP 于点 F. (1)依题意补全图 1; (2)若∠PAB=20°,求∠ADF 的度数; (3)如图 2,若 45°<∠PAB<90°,用等式表示线段 AB,FE,FD 之间的数量关系, 并证明. 7.在△ABC 中,AB=AC,∠BAC= α (0°< α <60°),将线段 BC 绕点 B 逆时针旋转 60 °得到线段 BD. (1)如图 1,直接写出∠ABD 的大小(用含 α 的式子表示); (2)如图 2,∠BCE=150°,∠ABE=60°,判断△ABE 的形状并加以证明; (3)在(2)的条件下,连接 DE,若∠DEC=45°,求 α 的值. 8.在△ABC 中,BA=BC,∠BAC= α ,M 是 AC 的中点,P 是线段 BM 上的动点,将线段 第 4页(共 32页) PA 绕点 P 顺时针旋转 2 α 得到线段 PQ. (1)若 α =60°且点 P 与点 M 重合(如图 1),线段 CQ 的延长线交射线 BM 于点 D,请 补全图形,并写出∠CDB 的度数; (2)在图 2 中,点 P 不与点 B,M 重合,线段 CQ 的延长线于射线 BM 交于点 D,猜想 ∠CDB 的大小(用含 α 的代数式表示),并加以证明; (3)对于适当大小的 α ,当点 P 在线段 BM 上运动到某一位置(不与点 B,M 重合)时, 能使得线段 CQ 的延长线与射线 BM 交于点 D,且 PQ=QD,请直接写出 α 的范围. 9.在▱ ABCD 中,∠BAD 的平分线交直线 BC 于点 E,交直线 DC 于点 F. (1)在图 1 中证明 CE=CF; (2)若∠ABC=90°,G 是 EF 的中点(如图 2),直接写出∠BDG 的度数; (3)若∠ABC=120°,FG∥CE,FG=CE,分别连接 DB、DG(如图 3),求∠BDG 的 度数. 10.问题:已知△ABC 中,∠BAC=2∠ACB,点 D 是△ABC 内的一点,且 AD=CD,BD =BA.探究∠DBC 与∠ABC 度数的比值. 请你完成下列探究过程: 先将图形特殊化,得出猜想,再对一般情况进行分析并加以证明. (1)当∠BAC=90°时,依问题中的条件补全右图; 观察图形,AB 与 AC 的数量关系为 ;当推出∠DAC=15°时,可进一步推出∠ DBC 的度数为 ;可得到∠DBC 与∠ABC 度数的比值为 ; (2)当∠BAC<90°时,请你画出图形,研究∠DBC 与∠ABC 度数的比值是否与(1) 第 5页(共 32页) 中的结论相同,写出你的猜想并加以证明. 11.在平行四边形 ABCD 中,过点 C 作 CE⊥CD 交 AD 于点 E,将线段 EC 绕点 E 逆时针旋 转 90°得到线段 EF(如图 1) (1)在图 1 中画图探究: ① 当 P1 为射线 CD 上任意一点(P1 不与 C 重合)时,连接 EP1;绕点 E 逆时针旋转 90 °得到线段 EG1.判断直线 FG1 与直线 CD 的位置关系,并加以证明; ② 当 P2 为线段 DC 的延长线上任意一点时,连接 EP2,将线段 EP2 绕点 E 逆时针旋转 90° 得到线段 EG2.判断直线 G1G2 与直线 CD 的位置关系,画出图形并直接写出你的结论. (2)若 AD=6,tanB= ,AE=1,在 ① 的条件下,设 CP1=x,S△P1FG1=y,求 y 与 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 12.请阅读下列材料: 问题:如图 1,在菱形 ABCD 和菱形 BEFG 中,点 A,B,E 在同一条直线上,P 是线段 DF 的中点,连接 PG,PC.若∠ABC=∠BEF=60°,探究 PG 与 PC 的位置关系及 的值. 小聪同学的思路是:延长 GP 交 DC 于点 H,构造全等三角形,经过推理使问题得到解决.请 你参考小聪同学的思路,探究并解决下列问题: (1)写出上面问题中线段 PG 与 PC 的位置关系及 的值; (2)将图 1 中的菱形 BEFG 绕点 B 顺时针旋转,使菱形 BEFG 的对角线 BF 恰好与菱形 ABCD 的边 AB 在同一条直线上,原问题中的其他条件不变(如图 2).你在(1)中得到 的两个结论是否发生变化?写出你的猜想并加以证明; (3)若图 1 中∠ABC=∠BEF=2 α (0°< α <90°),将菱形 BEFG 绕点 B 顺时针旋转 第 6页(共 32页) 任意角度,原问题中的其他条件不变,请你直接写出 的值(用含 α 的式子表示). 第 7页(共 32页) 2008~2019 北京中考数学分类(几何综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解答题(共 12 小题) 1.已知∠AOB=30°,H 为射线 OA 上一定点,OH= +1,P 为射线 OB 上一点,M 为线 段 OH 上一动点,连接 PM,满足∠OMP 为钝角,以点 P 为中心,将线段 PM 顺时针旋 转 150°,得到线段 PN,连接 ON. (1)依题意补全图 1; (2)求证:∠OMP=∠OPN; (3)点 M 关于点 H 的对称点为 Q,连接 QP.写出一个 OP 的值,使得对于任意的点 M 总有 ON=QP,并证明. 【解答】解:(1)如图 1 所示为所求. (2)设∠OPM= α , ∵线段 PM 绕点 P 顺时针旋转 150°得到线段 PN ∴∠MPN=150°,PM=PN ∴∠OPN=∠MPN﹣∠OPM=150°﹣ α∵∠AOB=30° ∴∠OMP=180°﹣∠AOB﹣∠OPM=180°﹣30°﹣ α =150°﹣ α∴∠OMP=∠OPN 第 8页(共 32页) (3)OP=2 时,总有 ON=QP,证明如下: 过点 N 作 NC⊥OB 于点 C,过点 P 作 PD⊥OA 于点 D,如图 2 ∴∠NCP=∠PDM=∠PDQ=90° ∵∠AOB=30°,OP=2 ∴PD= OP=1 ∴OD= ∵OH= +1 ∴DH=OH﹣OD=1 ∵∠OMP=∠OPN ∴180°﹣∠OMP=180°﹣∠OPN 即∠PMD=∠NPC 在△PDM 与△NCP 中 ∴△PDM≌△NCP(AAS) ∴PD=NC,DM=CP 设 DM=CP=x,则 OC=OP+PC=2+x,MH=MD+DH=x+1 ∵点 M 关于点 H 的对称点为 Q ∴HQ=MH=x+1 ∴DQ=DH+HQ=1+x+1=2+x ∴OC=DQ 在△OCN 与△QDP 中 ∴△OCN≌△QDP(SAS) ∴ON=QP 第 9页(共 32页) 2.如图,在正方形 ABCD 中,E 是边 AB 上的一动点(不与点 A、B 重合),连接 DE,点 A 关于直线 DE 的对称点为 F,连接 EF 并延长交 BC 于点 G,连接 DG,过点 E 作 EH⊥ DE 交 DG 的延长线于点 H,连接 BH. (1)求证:GF=GC; (2)用等式表示线段 BH 与 AE 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解答】证明:(1)如图 1,连接 DF, ∵四边形 ABCD 是正方形, ∴DA=DC,∠A=∠C=90°, ∵点 A 关于直线 DE 的对称点为 F, ∴△ADE≌△FDE, ∴DA=DF=DC,∠DFE=∠A=90°, ∴∠DFG=90°, 在 Rt△DFG 和 Rt△DCG 中, ∵ , ∴Rt△DFG≌Rt△DCG(HL), ∴GF=GC; (2)BH= AE,理由是: 证法一:如图 2,在线段 AD 上截取 AM,使 AM=AE, ∵AD=AB, ∴DM=BE, 第 10页(共 32页) 由(1)知:∠1=∠2,∠3=∠4, ∵∠ADC=90°, ∴∠1+∠2+∠3+∠4=90°, ∴2∠2+2∠3=90°, ∴∠2+∠3=45°, 即∠EDG=45°, ∵EH⊥DE, ∴∠DEH=90°,△DEH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ED+∠BEH=∠AED+∠1=90°,DE=EH, ∴∠1=∠BEH, 在△DME 和△EBH 中, ∵ , ∴△DME≌△EBH(SAS), ∴EM=BH, Rt△AEM 中,∠A=90°,AM=AE, ∴EM= AE, ∴BH= AE; 证法二:如图 3,过点 H 作 HN⊥AB 于 N, ∴∠ENH=90°, 由方法一可知:DE=EH,∠1=∠NEH, 在△DAE 和△ENH 中, ∵ , ∴△DAE≌△ENH(AAS), ∴AE=HN,AD=EN, ∵AD=AB, ∴AB=EN=AE+BE=BE+BN, ∴AE=BN=HN, ∴△BNH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第 11页(共 32页) ∴BH= HN= AE. 3.在等腰直角△ABC 中,∠ACB=90°,P 是线段 BC 上一动点(与点 B、C 不重合),连 接 AP,延长 BC 至点 Q,使得 CQ=CP,过点 Q 作 QH⊥AP 于点 H,交 AB 于点 M. (1)若∠PAC= α ,求∠AMQ 的大小(用含 α 的式子表示). (2)用等式表示线段 MB 与 PQ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解答】解:(1)∠AMQ=45°+ α ;理由如下: ∵∠PAC= α ,△ACB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BAC=∠B=45°,∠PAB=45°﹣ α , 第 12页(共 32页) ∵QH⊥AP, ∴∠AHM=90°, ∴∠AMQ=180°﹣∠AHM﹣∠PAB=45°+ α ; (2)PQ= MB;理由如下: 连接 AQ,作 ME⊥QB,如图所示: ∵AC⊥QP,CQ=CP, ∴∠QAC=∠PAC= α , ∴∠QAM=45°+ α =∠AMQ, ∴AP=AQ=QM, 在△APC 和△QME 中, , ∴△APC≌△QME(AAS), ∴PC=ME, ∵△MEB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PQ= MB, ∴PQ= MB. 方法二:也可以延长 AC 到 D,使得 CD=CQ. 则易证△ADP≌△QBM. ∴BM=PD= CD= QC= PQ, 即 PQ= MB. 第 13页(共 32页) 4.在等边△ABC 中, (1)如图 1,P,Q 是 BC 边上的两点,AP=AQ,∠BAP=20°,求∠AQB 的度数; (2)点 P,Q 是 BC 边上的两个动点(不与点 B,C 重合),点 P 在点 Q 的左侧,且 AP =AQ,点 Q 关于直线 AC 的对称点为 M,连接 AM,PM. ① 依题意将图 2 补全; ② 小茹通过观察、实验提出猜想:在点 P,Q 运动的过程中,始终有 PA=PM,小茹把 这个猜想与同学们进行交流,通过讨论,形成了证明该猜想的几种想法: 想法 1:要证明 PA=PM,只需证△APM 是等边三角形; 想法 2:在 BA 上取一点 N,使得 BN=BP,要证明 PA=PM,只需证△ANP≌△PCM; 想法 3:将线段 BP 绕点 B 顺时针旋转 60°,得到线段 BK,要证 PA=PM,只需证 PA= CK,PM=CK… 请你参考上面的想法,帮助小茹证明 PA=PM(一种方法即可). 【解答】解:(1)∵AP=AQ, ∴∠APQ=∠AQP, ∴∠APB=∠AQC, ∵△ABC 是等边三角形, ∴∠B=∠C=60°, ∴∠BAP=∠CAQ=20°, ∴∠AQB=∠APQ=∠BAP+∠B=80°; (2)如图 2,∵AP=AQ, ∴∠APQ=∠AQP, ∴∠APB=∠AQC, ∵△ABC 是等边三角形, ∴∠B=∠C=60°, ∴∠BAP=∠CAQ,(将线段 BP 绕点 B 顺时针旋转 60°,得到线段 BK,要证 PA=PM, 第 14页(共 32页) 只需证 PA=CK,PM=CK… 请你参考上面的想法,帮助小茹证明 PA=PM) ∵点 Q 关于直线 AC 的对称点为 M, ∴AQ=AM,∠QAC=∠MAC, ∴∠MAC=∠BAP, ∴∠BAP+∠PAC=∠MAC+∠CAP=60°, ∴∠PAM=60°, ∵AP=AQ, ∴AP=AM, ∴△APM 是等边三角形, ∴AP=PM.证明△ABP≌△ACM≌△BCK 5.在正方形 ABCD 中,BD 是一条对角线,点 P 在射线 CD 上(与点 C、D 不重合),连接 AP,平移△ADP,使点 D 移动到点 C,得到△BCQ,过点 Q 作 QH⊥BD 于 H,连接 AH, PH. (1)若点 P 在线段 CD 上,如图 1. ① 依题意补全图 1; ② 判断 AH 与 PH 的数量关系与位置关系并加以证明; (2)若点 P 在线段 CD 的延长线上,且∠AHQ=152°,正方形 ABCD 的边长为 1,请 写出求 DP 长的思路.(可以不写出计算结果) 【解答】解:(1) ① 如图 1; 第 15页(共 32页) ② 解法一:如图 1,连接 CH, ∵四边形 ABCD 是正方形,QH⊥BD, ∴∠HDQ=45°, ∴△DHQ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DP=CQ, 在△HDP 与△HQC 中. ∵ , ∴△HDP≌△HQC(SAS), ∴PH=CH,∠HPC=∠HCP. ∵BD 是正方形 ABCD 的对称轴, ∴AH=CH,∠DAH=∠HCP, ∵∠HPC+∠DPH=180°, ∴∠DAH+∠DPH=180°, ∴∠ADP+∠AHP=180°, ∴∠AHP=180°﹣∠ADP=90°, ∴AH=PH,AH⊥PH. 解法二:如图 1,连接 CH, ∵QH⊥BD, ∴∠QHB=∠BCQ=90°, ∴B、H、C、Q 四点共圆, ∴∠DHC=∠BQC, 由正方形的性质可知∠DHC=∠AHD, 由平移性质可知∠BQC=∠APD, ∴∠AHD=∠APD, ∴A、H、P、D 四点共圆, ∴∠PAH=∠PDH=45°,∠AHP=∠ADP=90°, ∴△HAP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H=PH,AH⊥PH. 第 16页(共 32页) (2)解法一:如图 2, ∵四边形 ABCD 是正方形,QH⊥BD, ∴∠HDQ=45°, ∴△DHQ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BCQ 由△ADP 平移而成, ∴PD=CQ. 作 HR⊥PC 于点 R, ∵∠AHQ=152°, ∴∠AHB=62°, ∴∠DAH=17°. 设 DP=x,则 DR=HR=RQ= . ∵tan17°= ,即 tan17°= , ∴x= . 解法二: 由(1) ② 可知∠AHP=90°, ∴∠AHP=∠ADP=90°, ∴A、H、D、P 四点共圆, 又∠AHQ=152°,∠BHQ=90°, ∴∠AHB=152°﹣90°=62°, 由圆的性质可知∠APD=∠AHB=62°, 在 Rt△APD 中,∠PAD=90°﹣62°=28°, ∴PD=AD•tan28°=tan28°. 第 17页(共 32页) 6.在正方形 ABCD 外侧作直线 AP,点 B 关于直线 AP 的对称点为 E,连接 BE,DE,其中 DE 交直线 AP 于点 F. (1)依题意补全图 1; (2)若∠PAB=20°,求∠ADF 的度数; (3)如图 2,若 45°<∠PAB<90°,用等式表示线段 AB,FE,FD 之间的数量关系, 并证明. 【解答】解:(1)如图 1 所示: (2)如图 2,连接 AE, 则∠PAB=∠PAE=20°,AE=AB=AD, ∵四边形 ABCD 是正方形, ∴∠BAD=90°, ∴∠EAP=∠BAP=20°, ∴∠EAD=130°, 第 18页(共 32页) ∴∠ADF= =25°; (3)如图 3,连接 AE、BF、BD, 由轴对称的性质可得:EF=BF,AE=AB=AD, ∠ABF=∠AEF=∠ADF, ∴∠BFD=∠BAD=90°, ∴BF2+FD2=BD2, ∴EF2+FD2=2AB2. 7.在△ABC 中,AB=AC,∠BAC= α (0°< α <60°),将线段 BC 绕点 B 逆时针旋转 60 °得到线段 BD. (1)如图 1,直接写出∠ABD 的大小(用含 α 的式子表示); (2)如图 2,∠BCE=150°,∠ABE=60°,判断△ABE 的形状并加以证明; (3)在(2)的条件下,连接 DE,若∠DEC=45°,求 α 的值. 第 19页(共 32页) 【解答】(1)解:∵AB=AC,∠A= α , ∴∠ABC=∠ACB,∠ABC+∠ACB=180°﹣∠A, ∴∠ABC=∠ACB= (180°﹣∠A)=90°﹣ α , ∵∠ABD=∠ABC﹣∠DBC,∠DBC=60°, 即∠ABD=30°﹣ α ; (2)△ABE 是等边三角形, 证明:连接 AD,CD,ED, ∵线段 BC 绕 B 逆时针旋转 60°得到线段 BD, 则 BC=BD,∠DBC=60°, ∵∠ABE=60°, ∴∠ABD=60°﹣∠DBE=∠EBC=30°﹣ α ,且△BCD 为等边三角形, 在△ABD 与△ACD 中 ∴△ABD≌△ACD(SSS), ∴∠BAD=∠CAD= ∠BAC= α , ∵∠BCE=150°, ∴∠BEC=180°﹣(30°﹣ α )﹣150°= α =∠BAD, 在△ABD 和△EBC 中 ∴△ABD≌△EBC(AAS), 第 20页(共 32页) ∴AB=BE, ∴△ABE 是等边三角形; (3)解:∵∠BCD=60°,∠BCE=150°, ∴∠DCE=150°﹣60°=90°, ∵∠DEC=45°, ∴△DE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DC=CE=BC, ∵∠BCE=150°, ∴∠EBC= (180°﹣150°)=15°, ∵∠EBC=30°﹣ α =15°, ∴ α =30°. 8.在△ABC 中,BA=BC,∠BAC= α ,M 是 AC 的中点,P 是线段 BM 上的动点,将线段 PA 绕点 P 顺时针旋转 2 α 得到线段 PQ. (1)若 α =60°且点 P 与点 M 重合(如图 1),线段 CQ 的延长线交射线 BM 于点 D,请 补全图形,并写出∠CDB 的度数; (2)在图 2 中,点 P 不与点 B,M 重合,线段 CQ 的延长线于射线 BM 交于点 D,猜想 ∠CDB 的大小(用含 α 的代数式表示),并加以证明; (3)对于适当大小的 α ,当点 P 在线段 BM 上运动到某一位置(不与点 B,M 重合)时, 能使得线段 CQ 的延长线与射线 BM 交于点 D,且 PQ=QD,请直接写出 α 的范围. 第 21页(共 32页) 【解答】解:(1)∵BA=BC,∠BAC=60°,M 是 AC 的中点, ∴BM⊥AC,AM=MC, ∵将线段 PA 绕点 P 顺时针旋转 2 α 得到线段 PQ, ∴AM=MQ,∠AMQ=120°, ∴CM=MQ,∠CMQ=60°, ∴△CMQ 是等边三角形, ∴∠ACQ=60°, ∴∠CDB=30°; (2)如图 2,连接 PC,AD, ∵AB=BC,M 是 AC 的中点, ∴BM⊥AC, 即 BD 为 AC 的垂直平分线, ∴AD=CD,AP=PC,PD=PD, 在△APD 与△CPD 中, ∵ , ∴△APD≌△CPD(SSS), ∴∠ADB=∠CDB,∠PAD=∠PCD, 又∵PQ=PA, ∴PQ=PC,∠ADC=2∠1,∠4=∠PCQ=∠PAD, ∴∠PAD+∠PQD=∠4+∠PQD=180°, ∴∠APQ+∠ADC=360°﹣(∠PAD+∠PQD)=180°, ∴∠ADC=180°﹣∠APQ=180°﹣2 α , ∴2∠CDB=180°﹣2 α , 第 22页(共 32页) ∴∠CDB=90°﹣ α ; (3)如图 1,延长 BM,CQ 交于点 D,连接 AD, ∵∠CDB=90°﹣ α ,且 PQ=QD, ∴∠PAD=∠PCQ=∠PQC=2∠CDB=180°﹣2 α , ∵点 P 不与点 B,M 重合, ∴∠BAD>∠PAD>∠MAD, ∵点 P 在线段 BM 上运动,∠PAD 最大为 2 α ,∠PAD 最小等于 α , ∴2 α >180°﹣2 α > α , ∴45°< α <60°. 9.在▱ ABCD 中,∠BAD 的平分线交直线 BC 于点 E,交直线 DC 于点 F. (1)在图 1 中证明 CE=CF; (2)若∠ABC=90°,G 是 EF 的中点(如图 2),直接写出∠BDG 的度数; (3)若∠ABC=120°,FG∥CE,FG=CE,分别连接 DB、DG(如图 3),求∠BDG 的 度数. 【解答】(1)证明:如图 1, 第 23页(共 32页) ∵AF 平分∠BAD, ∴∠BAF=∠DAF, ∵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 ∴AD∥BC,AB∥CD, ∴∠DAF=∠CEF,∠BAF=∠F, ∴∠CEF=∠F. ∴CE=CF. (2)解:连接 GC、BG, ∵四边形 ABCD 为平行四边形,∠ABC=90°, ∴四边形 ABCD 为矩形, ∵AF 平分∠BAD, ∴∠DAF=∠BAF=45°, ∵∠DCB=90°,DF∥AB, ∴∠DFA=45°,∠ECF=90° ∴△ECF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G 为 EF 中点, ∴EG=CG=FG,CG⊥EF, ∵△ABE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DC, ∴BE=DC, ∵∠CEF=∠GCF=45°, ∴∠BEG=∠DCG=135° 在△BEG 与△DCG 中, ∵ , ∴△BEG≌△DCG, ∴BG=DG, ∵CG⊥EF, ∴∠DGC+∠DGA=90°, 又∵∠DGC=∠BGA, 第 24页(共 32页) ∴∠BGA+∠DGA=90°, ∴△DGB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BDG=45°. (3)解:延长 AB、FG 交于 H,连接 HD. ∵AD∥GF,AB∥DF, ∴四边形 AHFD 为平行四边形 ∵∠ABC=120°,AF 平分∠BAD ∴∠DAF=30°,∠ADC=120°,∠DFA=30° ∴△DAF 为等腰三角形 ∴AD=DF, ∴CE=CF, ∴平行四边形 AHFD 为菱形 ∴△ADH,△DHF 为全等的等边三角形 ∴DH=DF,∠BHD=∠GFD=60° ∵FG=CE,CE=CF,CF=BH, ∴BH=GF 在△BHD 与△GFD 中, ∵ , ∴△BHD≌△GFD, ∴∠BDH=∠GDF ∴∠BDG=∠BDH+∠HDG=∠GDF+∠HDG=60° 第 25页(共 32页) 10.问题:已知△ABC 中,∠BAC=2∠ACB,点 D 是△ABC 内的一点,且 AD=CD,BD =BA.探究∠DBC 与∠ABC 度数的比值. 请你完成下列探究过程: 先将图形特殊化,得出猜想,再对一般情况进行分析并加以证明. (1)当∠BAC=90°时,依问题中的条件补全右图; 观察图形,AB 与 AC 的数量关系为 相等 ;当推出∠DAC=15°时,可进一步推出∠ DBC 的度数为 15° ;可得到∠DBC 与∠ABC 度数的比值为 1:3 ; (2)当∠BAC<90°时,请你画出图形,研究∠DBC 与∠ABC 度数的比值是否与(1) 中的结论相同,写出你的猜想并加以证明. 【解答】解:(1) ① 当∠BAC=90°时, ∵∠BAC=2∠ACB, ∴∠ACB=45°, 在△ABC 中,∠ABC=180°﹣∠ACB﹣∠BAC=45°, ∴∠ACB=∠ABC, ∴AB=AC(等角对等边); ② 当∠DAC=15°时, ∠DAB=90°﹣15°=75°, ∵BD=BA, 第 26页(共 32页) ∴∠BAD=∠BDA=75°, ∴∠DBA=180°﹣75°﹣75°=30°, ∴∠DBC=45°﹣30°=15°,即∠DBC=15°, ∴∠DBC 的度数为 15°; ③ ∵∠DBC=15°,∠ABC=45°, ∴∠DBC=15°,∠ABC=45°, ∴∠DBC:∠ABC=1:3, ∴∠DBC 与∠ABC 度数的比值为 1:3. (2)猜想:∠DBC 与∠ABC 度数的比值与(1)中结论相同. 证明:如图 2,作∠KCA=∠BAC,过 B 点作 BK∥AC 交 CK 于点 K,连接 DK. ∴四边形 ABKC 是等腰梯形, ∴CK=AB, ∵DC=DA, ∴∠DCA=∠DAC, ∵∠KCA=∠BAC, ∴∠KCD=∠3, ∴△KCD≌△BAD, ∴∠2=∠4,KD=BD, ∴KD=BD=BA=KC. ∵BK∥AC, ∴∠ACB=∠6, ∵∠BAC=2∠ACB,且∠KCA=∠BAC, ∴∠KCB=∠ACB, ∴∠5=∠ACB, ∴∠5=∠6, ∴KC=KB, ∴KD=BD=KB, ∴∠KBD=60°, ∵∠ACB=∠6=60°﹣∠1, 第 27页(共 32页) ∴∠BAC=2∠ACB=120°﹣2∠1, ∵∠1+(60°﹣∠1)+(120°﹣2∠1)+∠2=180°, ∴∠2=2∠1, ∴∠DBC 与∠ABC 度数的比值为 1:3. 11.在平行四边形 ABCD 中,过点 C 作 CE⊥CD 交 AD 于点 E,将线段 EC 绕点 E 逆时针旋 转 90°得到线段 EF(如图 1) (1)在图 1 中画图探究: ① 当 P1 为射线 CD 上任意一点(P1 不与 C 重合)时,连接 EP1;绕点 E 逆时针旋转 90 °得到线段 EG1.判断直线 FG1 与直线 CD 的位置关系,并加以证明; ② 当 P2 为线段 DC 的延长线上任意一点时,连接 EP2,将线段 EP2 绕点 E 逆时针旋转 90° 得到线段 EG2.判断直线 G1G2 与直线 CD 的位置关系,画出图形并直接写出你的结论. (2)若 AD=6,tanB= ,AE=1,在 ① 的条件下,设 CP1=x,S△P1FG1=y,求 y 与 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 【解答】解:(1) ① 直线 FG1 与直线 CD 的位置关系为互相垂直. 证明:如图 1,设直线 FG1 与直线 CD 的交点为 H. ∵线段 EC、EP1 分别绕点 E 逆时针旋转 90°依次得到线段 EF、EG1, ∴∠P1EG1=∠CEF=90°,EG1=EP1,EF=EC. 第 28页(共 32页) ∵∠G1EF=90°﹣∠P1EF,∠P1EC=90°﹣∠P1EF, ∴∠G1EF=∠P1EC. ∴△G1EF≌△P1EC. ∴∠G1FE=∠P1CE. ∵EC⊥CD, ∴∠P1CE=90°, ∴∠G1FE=90 度. ∴∠EFH=90 度. ∴∠FHC=90 度. ∴FG1⊥CD. ② 按题目要求所画图形见图 1, ∵FG1⊥CD, ∴直线 G1G2 与直线 CD 的位置关系为互相垂直. (2)∵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 ∴∠B=∠ADC. ∵AD=6,AE=1,tanB= , ∴DE=5,tan∠EDC=tanB= . 可得 CE=4. 由(1)可得四边形 EFHC 为正方形. ∴CH=CE=4. ① 如图 2,当 P1 点在线段 CH 的延长线上时, ∵FG1=CP1=x,P1H=x﹣4, ∴S△P1FG1= ×FG1×P1H= . ∴y= x2﹣2x(x>4). ② 如图 3,当 P1 点在线段 CH 上(不与 C、H 两点重合)时, ∵FG1=CP1=x,P1H=4﹣x, ∴S△P1FG1= ×FG1×P1H= . 第 29页(共 32页) ∴y=﹣ x2+2x(0<x<4). ③ 当 P1 点与 H 点重合时,即 x=4 时,△P1FG1 不存在. 综上所述,y 与 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及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是 y= x2﹣2x(x>4)或 y =﹣ x2+2x(0<x<4). 12.请阅读下列材料: 问题:如图 1,在菱形 ABCD 和菱形 BEFG 中,点 A,B,E 在同一条直线上,P 是线段 DF 的中点,连接 PG,PC.若∠ABC=∠BEF=60°,探究 PG 与 PC 的位置关系及 的值. 小聪同学的思路是:延长 GP 交 DC 于点 H,构造全等三角形,经过推理使问题得到解决.请 你参考小聪同学的思路,探究并解决下列问题: 第 30页(共 32页) (1)写出上面问题中线段 PG 与 PC 的位置关系及 的值; (2)将图 1 中的菱形 BEFG 绕点 B 顺时针旋转,使菱形 BEFG 的对角线 BF 恰好与菱形 ABCD 的边 AB 在同一条直线上,原问题中的其他条件不变(如图 2).你在(1)中得到 的两个结论是否发生变化?写出你的猜想并加以证明; (3)若图 1 中∠ABC=∠BEF=2 α (0°< α <90°),将菱形 BEFG 绕点 B 顺时针旋转 任意角度,原问题中的其他条件不变,请你直接写出 的值(用含 α 的式子表示). 【解答】解:(1)∵CD∥GF,∠PDH=∠PFG,∠DHP=∠PGF,DP=PF, ∴△DPH≌△FGP, ∴PH=PG,DH=GF, ∵CD=BC,GF=GB=DH, ∴CH=CG, ∴CP⊥HG,∠ABC=60°, ∴∠DCG=120°, ∴∠PCG=60°, ∴PG:PC=tan60°= , ∴线段 PG 与 PC 的位置关系是 PG⊥PC, = ; (2)猜想:(1)中的结论没有发生变化. 证明:如图 2,延长 GP 交 AD 于点 H,连接 CH、CG. ∵P 是线段 DF 的中点, ∴FP=DP, ∵AD∥GF, ∴∠HDP=∠GFP, ∵∠GPF=∠HPD, 第 31页(共 32页) ∴△GFP≌△HDP(ASA), ∴GP=HP,GF=HD, ∵四边形 ABCD 是菱形, ∴CD=CB,∠HDC=∠ABC=60°, ∵∠ABC=∠BEF=60°,菱形 BEFG 的对角线 BF 恰好与菱形 ABCD 的边 AB 在同一条 直线上, ∴∠GBF=60°, ∴∠HDC=∠GBF, ∵四边形 BEFG 是菱形, ∴GF=GB, ∴HD=GB, ∴△HDC≌△GBC, ∴CH=CG,∠HCD=∠GCB ∴PG⊥PC(到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ABC=60° ∴∠DCB=∠HCD+∠HCB=120° ∵∠HCG=∠HCB+∠GCB ∴∠HCG=120° ∴∠GCP=60° ∴ =tan∠GCP=tan60°= ; (3)∵∠ABC=∠BEF=2 α (0°< α <90°), ∴∠PCG=90°﹣ α , 由(1)可知:PG:PC=tan(90°﹣ α ), ∴ =tan(90°﹣ α ). 第 32页(共 32页) 声明:试 题解析著作权 属菁优网所有 ,未经书面同 意,不得复制 发布 日期:2020/1/19 9:24:01 ;用户: 金雨教育;邮 箱:309593466@qq.com ;学号: 335385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