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11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时间:15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B )(2分) A.瞥见(piē) 给予(gěi) 游弋(yì) 鸠占鹊巢(jiū) B.亵渎(xiè) 骈进(pián) 旁骛(wù) 恍若隔世(huǎng) C.驰骋(chěn) 濡养(rú) 惊骇(hài) 间不吝发(fà) D.灰烬(jìn) 广袤(mào) 矗立(zhù) 大发雷霆(tínɡ) 【解析】A项,给(jǐ);C项,骋(chěng);D项,矗立(chù)。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B )(2分) A.积攒 恪守 言不及义 风功伟绩 B.赞誉 劫掠 荡然无存 彬彬有礼 C.贸然 麾下 形消骨立 自惭形秽 D.遵循 蔑视 娇揉造作 扭捏作态 【解析】A项,丰功伟绩;C项,形销骨立;D项,矫揉造作。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C )(2分) A.他聪明机灵,不论遇到哪种状况,都能随机应变,将事情妥善处理好。 17 B.那个小妹妹在超市里走丢了,由于找不到妈妈,她不知所措地哭了起来。 C.我常常想起高考前那金戈铁马的紧张生活。 D.这幅文人画的山水图与书法印章相得益彰,因此巧妙绝伦。 【解析】“金戈铁马”比喻战争,也形容战士持枪驰马的雄姿。用在这里不合语境。 4.(江西中考)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2分) A.民俗是民间流传的习俗、风尚,是由民众创造并世代传承的民间文化。 B.中餐的推广使豆腐日益受到各国的欢迎是可以预期的。 C.不仅议论要提出观点,还要有能证明观点的材料。 D.《水浒传》记述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 【解析】B项,句式杂糅,是将“中餐的推广使豆腐日益受到各国的欢迎”和“豆腐日益受到各国的欢迎的情况是可以预期的”两个句子杂糅在一起;C项,关联词语的位置错误,把“不仅”和“议论”的位置互换;D项,成分残缺,在句末加“的过程”。 5.(盐城中考)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17 ( D )(2分) ①“智能高铁”列车具备工作状态自感知、运行故障自诊断、导向安全自决策等功能。 ②“智能高铁”是近两年来突然兴起的一个概念,是未来中国高铁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③同时将实现全面电子客票、全程畅通出行、只能引导等综合运输服务。 ④最终实现我国高铁的智能化。 ⑤按照铁路专家的解释,“智能高铁”是利用大数据、北斗定位、5G通讯等先进技术,将一代信息技术与高铁技术集成融合。 A.⑤①③②④ B.⑤③②①④ C.②③④①⑤ D.②⑤①③④ 【解析】阅读语段可知,此题是阐述“智能高铁”的介绍。通读句段可以发现,②句首先指出说明对象“智能高铁”故此置于首位。⑤句紧跟上句,解释说明什么是“智能高铁”。①句从性能的角度,③句从综合运输的角度,分别介绍“智能高铁”的情况,注意“同时”这一提示性信息。④句总结“智能高铁”的意义。据此,正确的语序为:②⑤①③④。 6.默写填空。(5分) 17 (1)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2)三年谪宦此栖迟, 万古惟留楚客悲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3)晨起动征铎, 客行悲故乡 。(温庭筠《商山早行》) (4)《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写为国事不惜自己的一切,却被贬谪的内心悲伤,瞻念前程,心生悲己悲国心态的诗句是: 云横秦岭家何在 ? 雪拥蓝关马不前 。 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2分) A.《敬业与乐业》所说的“业”是指成年人的职业,所以“敬业与乐业”的精神不具有普遍意义。 B.雨果是法国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 C.《论教养》作者从众多事例的比较分析中,自然而然得出结论。文章行文活泼、灵动,思路清晰,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亲切而生动。 D.《精神的三间小屋》阐述了精神追求的内涵及其意义,激励人们关注自我心灵,提升精神境界。 【解析】“敬业与乐业”的精神具有普遍意义。 17 8.九年级(3)班正在举行“困难与成功”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8分) (1)请写出一句与“困难·逆境”有关的名人名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2分) 示例: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狄更斯 (2)如果你是这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一段开场白。(3分) 示例:在有的人眼里,困难好像无底的深渊,掉下去就再也没有了希望;在有的人眼里,困难则好像万能的磨刀石,越磨越快,越挫越勇。亲爱的同学们,面对困难,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3)面对困难,我们该怎么做呢?如果班会上安排你发言,那么你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3分) 示例:面对困难,我们要想办法克服它,要善于把大困难分解成一个个小困难,然后个个击破。 二、阅读(45分) (一)鲨鱼是海洋系统的“整容师”(14分) 柳 静 17 ①鲨鱼是海洋中的庞然大物,也是食肉类的凶猛鱼类,号称“海中狼”。可是,最近它被贴上了“整容师”的标签,因为它可以改变海洋中很多鱼的眼睛和尾鳍的尺寸。听到这些,你是否感到十分惊讶呢? ②原来,在海洋系统中,许多小鱼都有着较大的眼睛和有力的尾鳍,帮助它们及时发现并快速躲避鲨鱼的攻击与吞食。尤其在鲨鱼出没捕食的低光环境下更是如此:一定尺寸的尾鳍可以保证鱼类突然加速游动,以此来远离鲨鱼的追捕。但是,在2018年1月,西澳大利亚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发现,近年来由于人类对鲨鱼的大量猎杀,导致多种鲨鱼濒临灭绝。鲨鱼数量的减少,使得其他鱼类的生存得到了暂时的和平安稳,导致它们的形态也正在发生明显的改变,如眼睛变小,尾鳍变小。因此,鲨鱼就成了海洋系统里的“整容师”。 ③研究人员对澳大利亚西北海域罗利沙洲和斯科特礁两个珊瑚礁系统中7种不同的鱼类专门进行了对比分析。这两个珊瑚礁有着相似的自然环境,但不同的是,罗利沙洲禁止捕鱼,鲨鱼数量比较稳定,而斯科特礁允许对鲨鱼进行商业捕捞,且已经持续了一百多年。研究人员分别在两个珊瑚礁海域进行了采样捕捞,并测量出了所捕捞鱼的体长、体宽、眼部和尾鳍大小。结果发现,与罗利沙洲的鱼类相比,斯科特礁同种鱼类的眼睛尺寸小46%,尾鳍尺寸小40%。 17 ④研究人员解释说,人类捕捞鯊鱼使其数量减少,会造成一系列生态后果,小鱼的眼睛及尾鳍尺寸等发生变化仅仅是一个方面,其实,鲨鱼数量的减少还在悄悄地影响着其他海洋生态系统。 ⑤首先,鲨鱼数量的大幅度减少,那些体弱多病,基因突变导致畸形的鱼,就不会及时被消灭,进化过程中的优胜劣汰也不能更好地延续下去。那些没有被吃掉的弱鱼、病鱼就会一直繁殖下去,直到基因退化,这不利于种群的健康发展,对整个海洋生物多样性、优化性将是一个致命打击。 ⑥其次,鲨鱼数量的大幅度减少,将使海洋生态环境无法正常维持,水质环境会进一步恶化。因为,鲨鱼是海洋系统名副其实的“清道夫”。它可以通过清理腐烂的大型海洋动物尸体,来净化海洋生态环境。 ⑦由此看来,鲨鱼在保持海洋生态系统平衡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称它为海洋系统的“整容师”一点儿也不为过。 (选自《知识窗》,2018年第4期,有删改) 9.鲨鱼在保持海洋生态系统平衡中发挥了哪些方面的作用?(3分) 17 ①可以改变海洋中很多鱼的眼睛和尾鳍的尺寸;②维护海洋生态平衡,有利种群的健康发展;③净化海洋生态环境,改善水质。 10.第③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分) 作比较,列数字。通过斯科特礁和罗利沙洲的比较和数字,准确地说明了鲨鱼对海洋中许多鱼的眼睛和尾鳍尺寸的影响。 11.阅读下列句子,按要求作答。(4分) (1)其实,鲨鱼数量的减少还在悄悄地影响着其他海洋生态系统。(为什么用“悄悄”一词?) “悄悄”一词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鲨鱼数量的减少对其他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缓慢的过程,表明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鲨鱼是海洋系统名副其实的“清道夫”。(“清道夫”一词有何表达效果?) “清道夫”原指清扫马路的工人,文中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鲨鱼清理海洋腐烂大型动物尸体,净化海洋生态环境的作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12.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文章内容,写出探究结论。(4分) 17 【链接材料】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们捕杀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狼吃掉一些鹿,使森林中的鹿群不会发展得太快太多,森林就不会被鹿群糟蹋得这么惨;同时狼吃掉的多半是病鹿,这反过来帮了鹿的忙,解除了传染病对鹿群的威胁。 示例:狼捕杀鹿遏制了鹿的大量繁殖对草原森林的破坏,狼捕杀的多数是病鹿,从而避免了传染病在鹿群中传播,让鹿群能健康地繁殖发展,维护了生态平衡。说明人不能破坏生态平衡,否则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二)(邵阳中考)母语是教育的起点(15分) ①尼采曾经指出:母语是“真正的教育由之开始的最重要、最直接的对象”,良好的训练是“一切后续教育工作”的“自然的、丰产的土壤”;教师应当使学生从少年时代起就严肃地对待母语,“对语言感到敬畏”,最好还“对语言产生高贵的热情”。我完全赞同他的见解。 ②教育是心智成长的过程,而母语环境是心智成长重要的环境之一。母语就好比文化母乳,在我们母语的滋养下学会了思考、表达和交流。 17 虽然后续教育有不同领域和学科之分,但一切教育的基本要求是正确地读、想和写,而这种正确性正是通过良好的母语训练打下基础的。认真对待语言,力求准确地使用每一个词,这不仅是为了避免他人的误解,更是对待心智生活的严肃态度。不能想象,一个对写给别人看的文字极其马虎的人,自己思考时会非常认真。相反,凡是呕心沥血于精神劳动的人,因为珍惜劳动成果,在传达时对文字往往都近乎怀有一种洁癖。 ③如果说文化是一种教养,那么,母语就是教养的基本功,教养上的缺陷必定会在语言上体现出来。一个语言粗鄙的人,我们会立刻断定他没文化。一个语言华而不实的人,我们也可以立刻断定他伪文化。举止上的高贵风度来自平时一丝不苟的训练和自我训练,语言上的良好作风也是如此。不用说写公开发表的文章,哪怕是写只给某一个人看的信,只给自己看的日记,都讲究用词和语法的正确,文风的端正,不肯留下一个不修边幅的句子,如此持之以恒,良好的文字习惯就化作本能了,而这便是文字上的教养,因为教养无非是化作本能的良好习惯罢了。 ④一百多年前,尼采埋怨德国青少年不是从德语经典作家而是从媒体那里学习母语,使得他们“尚未成型的心灵被印上了新闻审美趣味的野蛮标记”。如果尼采生活在今天这个网络时代,真不知他会作何感想。我本人认为,网络语文的繁荣极大地拓宽了写作普及的范围和发表自由的空间,诚然是好事,但也因此更应该警惕尼采所说的“新闻审美趣味”的蔓延。网络语文往往是急就章,因此可能导致两个后果,一是内容上的浅薄,缺乏酝酿和积累,成为即兴发泄和时尚狂欢的娱乐场;二是语言上的粗率,容易滋生马虎对待母语的习气,成为错别字和语病的重灾区。 17 ⑤所以,我提倡,各民族都拥有优秀母语写作的传统,这个传统存在于本民族的经典作品之中,它们理应成为母语学习的范本,而不该是网络语文。 13.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母语是教育的起点”或“母语是真正的教育由之开始的最重要、最直接的对象”。 14.第②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4分) 运用了比喻论证,把“母语”比作“文化母乳”,形象地论述了母语在心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使深奥抽象的道理变得通俗易懂。 15.下列对文本信息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B )(4分) A.文章第②③段从母语环境的重要性及母语是教养的基本功两个方面,正面论述了中心论点。 B.作者坚决否定了网络语文学习母语的做法,并指出了网络语文的缺点及危害。 C.作者善于引用,巧妙分析,使文章富有文化底蕴。 D.作者号召我们要拥有优秀母语写作的传统,母语学习的范本应该是民族的经典作品。 17 16.书写是母语教育的基础,键盘打字是时代进步的必然。结合文本,联系自身实际,谈谈你对汉字书写及键盘打字的看法。(4分) 示例:汉字是我们民族文化的载体,写一手好字,不但便于与人交流,还体现了我们个人的修养和情趣。同时,我们在书写过程中学会了思考、表达和交流,还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血脉。用键盘打字,字体规范、速度快、准确性高。所以,我们既要重视汉字书写,也要重视键盘打字,把键盘打字作为学习汉语的辅助手段。 (三)(巴中中考)父亲是一盏灯(16分) 崔立 儿子与父亲在漫无边际的森林中行走。 原本,他们不该迷路。 看时间差不多了,父亲说:“儿子,咱们回吧。”儿子玩得兴起,说:“爸,我想再玩一会儿。”儿子14岁,正是贪玩的年纪。 直到天微微黑了,他们还是找不到来时的路。 微弱的月光下,只能隐约看见自己的两只手,脚底下一片漆黑,远方也看不见一星半点的灯光。儿子害怕了。往日在电视里看到的一幕幕骇人的场景,都在眼前跳了出来。 17 儿子想哭,说:“爸,我害怕。” 父亲拍了拍儿子的肩说:“别怕,我们一会儿就走出去了。” 父亲说着话,抬起头,激动地说:“快看,前面有灯光——” 儿子顺着父亲说的方向看去,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到。 父亲说:“你个子矮,当然看不真切了。” 儿子其实也就比父亲差半个头的高度。但既然父亲说看 见了灯光,儿子心头的恐惧瞬时就淡化了。 父亲在前面走,儿子在后面跟,黑乎乎的森林里,只听见两个人走路的脚步声。 走了好一会儿,儿子有点乏了,说:“爸,怎么还没到啊?” 父亲说:“快了,你再坚持坚持,你看,前面就有灯光了。” 儿子顺着父亲指的方向看,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 继续走,父亲在前走着,儿子在后面跟着。 走在前面的父亲忽然踉跄了一下,差点儿摔倒。儿子说:“爸,你怎么了?” 17 父亲说:“没事,被绊了一下,赶紧走吧。” 儿子点点头,两个人继续赶路。 儿子又累又饿,但走在前面的父亲像是有使不完的劲儿。儿子看着父亲的身影,咬咬牙,硬着头皮继续往前走。 终于,儿子也看到灯光了。 一片树林里,有一间小木屋,屋里亮着灯。 父亲拍打着门,门开了,暖暖的灯光亮亮的,原来是森林管理员,一个老人家。 “你们是不是迷路了?快进来吧。” 父亲进门时长舒了一口气,脸上满是汗珠。 儿子看到,父亲走路一瘸一拐的,应该是那次被什么东西绊倒了,扭伤了脚踝。 那是儿子14岁时发生的事了。眼下,又有一件天大的事。儿子轻信一个朋友的话,以自己的名义给他贷款好几十万元。朋友生意失败,整个人消失得无影无踪。 儿子还不起钱。追债的上诉到法院,结果只有两个:儿子要么还钱,要么被判刑。 儿子在家里,像热锅上的蚂蚁走来走去。儿子反复说着:“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 17 父亲说:“儿子,别怕,总会有办法的。” “有办法!有办法!能有什么办法!”儿子忽然歇斯底里地朝父亲吼起来。 儿子被传唤去了法院。开庭半个小时,原告方突然说欠款已付,提出撤诉。儿子愣了半天,想:是谁帮自己付的款呢? 直到走出法院,儿子看到了在门口等着的父亲,明白了。 儿子问:“爸,那么多钱你是如何筹集的?” 父亲说:“不管了,咱们回家。” 出租车将儿子带到了另一个地方,一个陌生而狭小的地方。儿子明白了,父亲把他的房子卖了。 儿子的声音哽咽,说:“爸,……” 父亲说:“别想了,一家人住这里也挺好的。” 儿子突然想起了什么,说:“爸,14岁那年,我们迷路那次,你真的看到灯光了吗?” 父亲没有说话,只拍了拍儿子的肩,像很多年前,在那片森林里一样。 (选自《2017中国年度小小说》,有删改) 17.小说主要写了儿子的两件事,请简要概括。(2分) 17 ①儿子(14岁时)贪玩(在森林中)迷路,在父亲的带领下走出森林。②儿子无力还贷,父亲卖房帮助他走出困境。 18.请从描写的角度,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1)微弱的月光下,只能隐约看见自己的两只手,脚底下一片漆黑,远方也看不见一星半点的灯光。 (自然)环境描写。渲染森林的黑暗和恐怖,烘托了儿子害怕的心理。 (2)父亲进门时长舒了一口气,脸上满是汗珠。 动作描写。表现了父亲带领儿子走出森林后内心的轻松。 19.文章结尾儿子问父亲“14岁那年,我们迷路那次,你真的看到灯光了吗?”父亲没有回答。你认为父亲看到灯光了吗?请说明理由。(4分) 父亲没有看到灯光。理由:父亲说看到了灯光,不过是对儿子的安慰。父亲的身高只比儿子高半个头;从迷路到小木屋的漫长过程中,儿子多次顺着父亲说的方向看去,都是黑乎乎的;父亲进小木屋时,“长舒了一口气”,表明他心里一直没有底。 17 20.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示例:①沉着镇定。面对困境,父亲并没有表现出惊慌,而是一直安慰儿子“别怕”“总会有办法的”。②充满智慧。迷路后,父亲用善意的谎言“前面有灯光”激励着儿子跟着他走出森林。(或:乐观坚强、有担当、对儿子有着深沉的爱……) 21.说说小说标题的含义。(3分) 示例:本文的标题“父亲是一盏灯”,将父亲比作明灯,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出父亲对儿子成长过程中的引领作用,以此来突出儿子对父亲的感激与赞美之情。 三、作文(50分) 22.以“________在其中”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你可以从“趣”“美”“情义”“做人”中选填,也可以填其他的词语;②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③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少于600字。 17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