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11 发布 |
- 37.5 KB |
- 1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6年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6年中考物理试题(word解析版)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 1.行驶中列车行李架上的物品相对于下列哪个物体是静止的( ) A.树木 B.房屋 C.车厢的座椅 D.车厢内走过的列车员 2.如图所示,下列措施中不是为了减弱噪声的是( ) A.摩托车的消声器 B. 隔音走廊 C.防止噪声耳罩 D.环境质量检测仪 3.通常条件下都属于绝缘体的是( ) A.玻璃、铁钉B.汽油、铜块C.橡胶、陶瓷D.橡皮、铅笔芯 4.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引起的是( ) A.水中倒影B.小孔成像C.日食的形成D.海市蜃楼 5.如图所示,下列事例中属于增大摩擦的是( ) A.加润滑油B.涂防滑粉C.滚动轴承D.冰壶运动 6.下列叙述中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人的正常体温约37℃B.成人正常步行速度约5m/s C.家庭照明电路电压为220VD.一节新干电池电压为1.5V 7.如图所示,当滑片P向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的是( ) A. B. C. D. 8.关于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电冰箱时,外壳必须接地 B.开关可以接在用电器和零线之间 C.当用电器着火时,应迅速向用电器泼水 D.为了方便可以直接抓住导线拉出插座上的插头 9.如图所示,一个空的塑料药瓶,瓶口扎上橡皮膜,竖直浸入水中,第一次瓶口朝上,第二次瓶口朝下,两次药瓶在水里的位置相同,哪一次橡皮膜向瓶内凹陷得更多( ) A.第一次B.第二次 C.两次凹陷得一样D.橡皮膜不会向瓶内凹陷 10.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片P向下移动时,则( ) A.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灯变暗 B.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灯变暗 C.电压表的示数不变,总功率变大 D.电流表的示数变大,总功率变小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空1分,满分25分) 11.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声音会逐渐地变小,直至消失,说明声音 (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同时一直能看到闹钟的秒针在不停地转动,说明光 (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12.如图所示,太阳能汽车的表面布满太阳能电池板,该电池能将太阳能转化为 能,供电动机转动.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时,汽车的牵引力 摩擦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3.在宇宙飞船中生活着一位质量为70kg的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下他的质量为 kg.如果他与地面之间进行通讯联系,是利用 完成的. 14.在烧杯中加入盐水,将铜片和锌片放在盐水中,这就是一个电池.用电压表测量这个自制电池的电压,其现象如图所示,这个电池的电压是 V,电池的正极是 (选填“锌片”或“铜片”). 15.小华在探究浮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将一金属块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示数为7.5N.当把金属块完全浸没在水中时,测力计示数为6.5N,金属块所受浮力为 N;当金属块在水中深度增加时,发现测力计示数不改变,说明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深度 (选填“有关”或“无关”). 16.小华同学在参加体育中考测试时,发现了很多与物理有关的知识: (1)在50m测试时,小华用力向后蹬地,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使小华受到一个向 (选填“前”或“后”)的摩擦力,最终他的成绩为8s,则小华的平均速度是 m/s. (2)在立定跳远时,小华用前脚掌蹬地时对地面产生的压强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双脚站立时的压强;在起跳后上升过程中, 能增大,在下落时重力势能转化为 能. (3)在实心球测试时,小华检起重为20N的实心球,并缓慢举至2m处,这一过程小华对球做功 J;将球用力投出后,由于 ,实心球向前飞行了10m;球出手后,小华对球做功 J. 17.小化同学按照如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了电路,灯泡L2标有“6V 3W”字样,灯泡L1和L2是 连接的.开关闭合时,两个电流的示数分别如图所示,其中A2表的读数是 A;流过灯泡L2 的电流大小是 A.此时L2 (选填“是”或“不是”)正常发光的,灯泡L1的电阻是 Ω,灯泡L1的电功率是 W. 三、作图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分) 18.一位同学沿水平方向用60N的力推箱子,请画出木箱受到的推力的示意图. 19.请根据图中通电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判定螺线管的极性. 四、实验与探究题(共2小题,满分12分) 20.某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竖直放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有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 .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 (2)实验中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到镜面的 是否相等. (3)在寻找蜡烛A的像时,若用光屏代替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将 (选填“能”或者“不能”)观察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像.(选填“实验”或“虚”) 21.小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 (1)当水温度接近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直到沸腾5min后停止加热.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其中第2min时的温度如图所示,为 ℃,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90 92 96 98 98 98 98 98 98 (2)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 ℃,此时周围环境的大气压 标准大气压(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 (3)实验结束后,同学们相互交流时认为把水加热至沸腾时间过长,请你说出一条缩短加热时间的方法: . 2016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考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 1.行驶中列车行李架上的物品相对于下列哪个物体是静止的( ) A.树木 B.房屋 C.车厢的座椅 D.车厢内走过的列车员 【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分析】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 【解答】解:以树木、房屋和车厢内走过的列车员为参照物,行驶中列车行李架上的物品与树木、房屋和车厢内走过的列车员之间的位置都发生了变化,因此物品是运动的; 以车厢的座椅为参照物,行驶中列车行李架上的物品与车厢的座椅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因此物品是静止的. 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2.如图所示,下列措施中不是为了减弱噪声的是( ) A.摩托车的消声器B. 隔音走廊 C.防止噪声耳罩D.环境质量检测仪 【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分析】减弱噪声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解答】解:A、排气管上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故A不符合题意; B、隔音走廊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故B不符合题意; C、戴上耳塞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的;故C不符合题意; D、质量检测仪适用于公共场所环境及大气的测定,不是为了减弱噪声,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通常条件下都属于绝缘体的是( ) A.玻璃、铁钉B.汽油、铜块C.橡胶、陶瓷D.橡皮、铅笔芯 【考点】绝缘体. 【分析】根据导电性的不同,材料可分为导体,半导体,绝缘体三大类,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导电性能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叫半导体. 【解答】解: A.玻璃不容易导电是绝缘体,食盐水容易导电是导体,故A不符合题意; B.汽油不容易导电是绝缘体,铜块容易导电是导体,故B不符合题意; C.橡胶、陶瓷都不容易导电是绝缘体,故C符合题意; D.橡皮不容易导电是绝缘体,铅笔芯容易导电是导体,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引起的是( ) A.水中倒影B.小孔成像C.日食的形成D.海市蜃楼 【考点】光的反射. 【分析】(1)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例如: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现象; (2)光线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的现象,例如我们平时看到的物体水面成像、平面镜成像等; (3)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例如:海市蜃楼、池水变浅、透镜成像等. 【解答】解:A、水中倒影是光在水面发生的反射现象,符合题意; B、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不符合题意; C、日食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不符合题意; D、海市蜃楼属于光的折射现象,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如图所示,下列事例中属于增大摩擦的是( ) A.加润滑油B.涂防滑粉 C.滚动轴承D.冰壶运动 【考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分析】(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2)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 【解答】解:A、加润滑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故A不合题意; B、涂防滑粉,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B符合题意; C、滚动轴承,是用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摩擦力.故C不合题意; D、冰壶运动,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6.下列叙述中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人的正常体温约37℃B.成人正常步行速度约5m/s C.家庭照明电路电压为220VD.一节新干电池电压为1.5V 【考点】温度;速度与物体运动;电压. 【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不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解答】解: A、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此选项符合实际; B、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m/s≈1.1m/s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C、在我国,家用电器的额定电压都是220V,与之配套的家庭电路电压也是220V.此选项符合实际; D、一节质量合格的新干电池的电压是1.5V.此选项符合实际. 故选B. 7.如图所示,当滑片P向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的是( ) A. B. C. D. 【考点】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分析】首先明确此种接法中被利用的电阻,然后根据接入电路的电阻丝的长度确定电阻的变化. 【解答】解:A、图中接A、C接线柱;故当滑片向右移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丝的长度变大,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故A不符合题意. B、图中接A、D接线柱;故当滑片向右移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丝的长度变大,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故B不符合题意. C、图中接A、B接线柱;故当滑片向右移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丝的长度不变,连入电路的电阻不变,故C不符合题意. D、图中接B、C接线柱;故当滑片向右移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丝的长度变小,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8.关于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电冰箱时,外壳必须接地 B.开关可以接在用电器和零线之间 C.当用电器着火时,应迅速向用电器泼水 D.为了方便可以直接抓住导线拉出插座上的插头 【考点】安全用电原则. 【分析】(1)带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时,都要使用三孔插座,避免外壳带电发生触电事故; (2)开关与用电器的连接方法:从火线先接入开关,再接入用电器,从用电器出来后回到零线; (3)电器设备失火时,要先切断电源,再实行施救措施,不可向用电器泼水,这样会导致更加严重的安全事故; (4)不能抓住导线用力拔出插头;否则会损坏导线. 【解答】解: A、使用电冰箱时,外壳必须接地,故此项正确; B、开关不可以接在用电器和零线之间,应该接在用电器和火线之间,故此项错误; C、电器设备失火时,要先切断电源,再实行施救措施,故此项错误; D、拔插座时不能抓住导线而拔出插座上的插头,否则会导致用电安全事故,故此项错误; 故选A. 9.如图所示,一个空的塑料药瓶,瓶口扎上橡皮膜,竖直浸入水中,第一次瓶口朝上,第二次瓶口朝下,两次药瓶在水里的位置相同,哪一次橡皮膜向瓶内凹陷得更多( ) A.第一次B.第二次 C.两次凹陷得一样D.橡皮膜不会向瓶内凹陷 【考点】液体的压强的特点. 【分析】液体压强的特点: ①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②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③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深度一定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据此分析即可解答. 【解答】解: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所以橡皮膜不论是朝上还是朝下都会向内凹; 在同种液体中,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所以橡皮膜朝下时,浸入液体的深度大,受的液体的压强大,橡皮膜凹的更明显,即第二次橡皮膜向瓶内凹陷得更多. 故选B. 10.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片P向下移动时,则( ) A.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灯变暗 B.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灯变暗 C.电压表的示数不变,总功率变大 D.电流表的示数变大,总功率变小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电功率的计算;实际功率. 【分析】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电流表测量电路总电流,当滑片P向下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电阻变大,电路总电阻变大,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电流的变化,根据公式P=I2R可知灯泡功率的变化,根据公式P=UI可知总功率的变化. 【解答】解:当滑片P向下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电阻变大,电路总电阻变大,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电流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 根据公式P=I2R可知灯泡实际功率变小,灯泡变暗, 因为电源电压不变,所以电压表示数不变,根据公式P=UI可知总功率变小. 故选B.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空1分,满分25分) 11.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声音会逐渐地变小,直至消失,说明声音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同时一直能看到闹钟的秒针在不停地转动,说明光 能 (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 【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解答】解: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所以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空气的过程中,我们听到的声音会逐渐地变小,直至消失,说明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玻璃钟罩内没有空气时,仍然可以看到秒针在不停地转动. 故答案为:不能;能. 12.如图所示,太阳能汽车的表面布满太阳能电池板,该电池能将太阳能转化为 电 能,供电动机转动.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时,汽车的牵引力 等于 摩擦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考点】太阳能的转化;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分析】(1)太阳能电池都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2)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物体一定是受平衡力的作用;当物体受力一对平衡力作用时,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解答】解: 太阳能电池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汽车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摩擦力和牵引力的作用;因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所以在水平方向受力平衡,即汽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汽车的牵引力. 故答案为:电;等于. 13.在宇宙飞船中生活着一位质量为70kg的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下他的质量为 70 kg.如果他与地面之间进行通讯联系,是利用 电磁波(或无线电波) 完成的. 【考点】质量及其特性;电磁波的传播. 【分析】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真空不能传声,所以宇航员要通过电磁波来传递信息. 【解答】解:处于失重状态下的宇航员重力减小,但质量是不变的,还是70kg,因为质量不随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宇航员要和地面之间进行联系,需要通过电磁波来传递信息. 故答案为:70;电磁波(或无线电波). 14.在烧杯中加入盐水,将铜片和锌片放在盐水中,这就是一个电池.用电压表测量这个自制电池的电压,其现象如图所示,这个电池的电压是 0.5 V,电池的正极是 铜 (选填“锌片”或“铜片”). 【考点】电压表的读数方法. 【分析】根据电压表的量程和分度值读出示数即为电池的电压,根据“电流必须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判断电池的正极. 【解答】解:由图可知,电压表的选量程为0~3V,电池的电压为0.5V; 因为与电压表正接线柱相连的为电池的正极,所以铜片是电池的正极. 故答案为:0.5;铜. 15.小华在探究浮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将一金属块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示数为7.5N.当把金属块完全浸没在水中时,测力计示数为6.5N,金属块所受浮力为 1 N;当金属块在水中深度增加时,发现测力计示数不改变,说明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深度 无关 (选填“有关”或“无关”). 【考点】浮力大小的计算;阿基米德原理. 【分析】(1)利用二次称重法(F浮=G﹣F示)求出金属块受到水对它的浮力; (2)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液体的深度无关. 【解答】解:(1)金属块在水中所受的浮力:F浮=G﹣F示=7.5N﹣6.5N=1N; (2)当金属块全部浸没在水中后深度增加时,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深度逐渐变大,弹簧测力计示数保持不变,说明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深度无关; 故答案为:1;无关. 16.小华同学在参加体育中考测试时,发现了很多与物理有关的知识: (1)在50m测试时,小华用力向后蹬地,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相互 ,使小华受到一个向 前 (选填“前”或“后”)的摩擦力,最终他的成绩为8s,则小华的平均速度是 6.25 m/s. (2)在立定跳远时,小华用前脚掌蹬地时对地面产生的压强 大于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双脚站立时的压强;在起跳后上升过程中, 重力势 能增大,在下落时重力势能转化为 动 能. (3)在实心球测试时,小华检起重为20N的实心球,并缓慢举至2m处,这一过程小华对球做功 40 J;将球用力投出后,由于 惯性 ,实心球向前飞行了10m;球出手后,小华对球做功 0 J. 【考点】力作用的相互性;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压强大小比较;功的计算;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 【分析】(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力时,也一定会受到另一个物体的反作用力;利用v=计算速度; (2)从影响压强、重力势能的因素去分析; (3)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小华用力蹬地对地一个向后的力,同时地对人一个向前的摩擦力;小华的平均速度:v===6.25m/s. (2)根据P=,在压力F一定的情况下,小华用脚掌蹬地时受力面积小于双脚站立时的受力面积,因此小华用脚掌蹬地时压强大于双脚站立时的压强; 影响重力势能的因素是质量和高度,当起跳后上升过程中,速度越来越慢,动能减小,高度越来越高,重力势能增加;在下落时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速度增大,动能增加,因此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3)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当小华将球举高2m时做的功为:W=Gh=20N×2m=40J;当将球用力投出后球由于惯性继续运动,此时小华对球没有力的作用,小华对球做功为0J. 故答案为:(1)相互;前;6.25;(2)大于;重力势;动;(3)40;惯性;0. 17.小化同学按照如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了电路,灯泡L2标有“6V 3W”字样,灯泡L1和L2是 并联 连接的.开关闭合时,两个电流的示数分别如图所示,其中A2表的读数是 0.2 A;流过灯泡L2的电流大小是 0.5 A.此时L2 是 (选填“是”或“不是”)正常发光的,灯泡L1的电阻是 30 Ω,灯泡L1的电功率是 1.2 W. 【考点】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电流表的读数方法;欧姆定律的应用;电功率的计算. 【分析】(1)并联电路是指各用电器并列连接起来的电路,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判断两灯泡的关系;由于电流表A1测量干路中的电流,电流表A2测量L1中的电流,然后根据电流表中指针的位置以及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计算出电流的大小即可. (2)根据灯泡L2标有“6V 3W”字样可求得其额定电流,根据R=可求得灯泡L1的电阻,根据P=UI可求得灯泡L1的电功率. 【解答】解:由图可知,两个灯泡并列连接,因此灯泡L1和L2并联; 已知电流表A2的量程和指针位置,因此电流表A2的读数为0.2A,因为电流表A2测量L1的电流, 因此流过灯泡L1的电流大小为I1=0.2A, 又因为电流表A1测量干路的电流,电流表的量程为0~3A,故示数为0.7A, 则流过灯L2的电流大小为0.7A﹣0.2A=0.5A. 由“灯泡L2标有“6V 3W”字样可得”正常发光时的电流I2===0.5A, 因为流过灯L2的电流大小等于正常发光时的电流0.5A,所以灯L2是正常发光的; 则灯泡L1两端电压U1等于灯泡L2两端电压U2等于电源电压U=6V 由I=可得,灯泡L1的电阻R===30Ω; 灯泡L1的电功率P1=U1I1=6V×0.2A=1.2W. 故答案为:并联;0.2;0.5;是;30;1.2. 三、作图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分) 18.一位同学沿水平方向用60N的力推箱子,请画出木箱受到的推力的示意图. 【考点】力的示意图. 【分析】力的示意图是用一个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要素表示出来,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解答】解:先确定作用点,然后过手推箱子的位置,做水平向右带有箭头的线段,并标明推力的大小.如下图所示: 19.请根据图中通电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判定螺线管的极性. 【考点】安培定则. 【分析】根据螺线管的线圈绕向和电流方向,利用安培定则可以确定螺线管的NS极. 【解答】解:电流从螺线管的左端流入右端流出,结合线圈的绕向,利用安培定则可以确定螺线管的右端为N极,左端为S极,如下图: 四、实验与探究题(共2小题,满分12分) 20.某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竖直放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有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 位置 .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大小 关系. (2)实验中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到镜面的 距离 是否相等. (3)在寻找蜡烛A的像时,若用光屏代替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将 不能 (选填“能”或者“不能”)观察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虚 像.(选填“实验”或“虚”)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分析】(1)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同时能看到成像物体的像和镜后和像对比的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在实验中为了便于研究像的特点与位置,用了两支相同的蜡烛,将另一支蜡烛放在像的位置与像进行比较,运用了替代法. (2)要比较像与物的位置关系,需借助直尺;用刻度尺测出两支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便可得出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3)实像能成在光屏上,而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平面镜所成的像是与物体等大的虚像. 【解答】解:(1)实验过程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在物体一侧,既能看到蜡烛A的像,也能看到代替蜡烛A的蜡烛B,当蜡烛A的像和蜡烛B重合时,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从而便于比较物像大小. 两只蜡烛大小相同,后面的蜡烛又和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就证明了像与物大小相同,所以两只蜡烛等长是为了比较像与物大小关系用的. (2)在实验中用到刻度尺,是来测量像到镜的距离和物到镜的距离,从而得出二者的关系. (3)因为光屏只能接收实像,不能接收虚像,因此移走后面的蜡烛B,光屏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所以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故答案为: (1)位置;大小; (2)距离; (3)不能;虚. 21.小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 (1)当水温度接近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直到沸腾5min后停止加热.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其中第2min时的温度如图所示,为 94 ℃,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 不变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90 92 96 98 98 98 98 98 98 (2)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 98 ℃,此时周围环境的大气压 低于 标准大气压(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 (3)实验结束后,同学们相互交流时认为把水加热至沸腾时间过长,请你说出一条缩短加热时间的方法: 适当提高水温 . 【考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分析】(1)温度计的读数:确定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各代表是示数,再进行读数; 水在沸腾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2)知道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此时的温度就是水的沸点;液体的沸点跟气压有关,气压增大,沸点升高,气压减小时,沸点降低. (3)掌握减小加热时间的方法:适当减少水量;适当提高水的初温;给烧杯加盖. 【解答】解:(1)每一个大格代表10℃,每一个小格代表1℃,示数是94℃; 水在沸腾过程中继续加热,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2)从沸腾图象可以看出,水在沸腾时温度保持98℃不变,所以水的沸点水98℃; 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98℃低于100℃,当时气压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3)为了减少加热所用时间,除了适当减少水量,还可以给烧杯加盖,减少热量的损失或适当提高水温. 故答案为:(1)94;不变;(2)98;低于;(3)适当提高水温.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