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11 发布 |
- 37.5 KB |
- 2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中考写作指导——如何写好事件的经过
2020中考写作指导——叙事其实很简单 如何学会叙事 写记叙文,很多同学觉得叙事非常难。叙事其实并不是一件难事,之所以大家感觉很难,是因为我们没有掌握叙事的基本规律。 叙事就是讲述事件,记述事件先后发生的过程(经过,或情节),让读者明了:这个世界曾经发生过什么、正在发生什么、经常发生什么、即将发生什么。在写作过程中,根据不同的需要,有三种叙事形式:概括叙事、概述叙事、生动叙事。 一 、 概括叙事——一句话叙事法 所谓的概括叙事,就是用一句话来记述一件事。 例如: 1.张三去了李四家; 2.兔子正在吃草; 3.草发芽了; 4.筑墙的石头即将用完。 这四句话,分别叙述了一件事,而且讲述得非常清楚。 (一)概括事件的方法 作者仅仅运用一句话,是怎样把一件事写清楚的呢?我们要从几个句子的共性中寻找规律和方法。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概括叙事包括三个要素:记述对象、记述对象的行为或状态、时态。 26 首先,要讲清记述对象——是什么。上面四件事,分别记述了不同的对象:第一件事——张三(人);第二件事——兔子(动物);第三件事——草(植物);第四件事——筑墙用的石头(无生命的事物)。要概述一件事,首先要讲明白,我要记述的对象是什么——记述谁的事。 其次,要讲清这个具体对象——做什么或呈现什么状态。上面记述的四件事,第一件事记述张三——做什么;第二件事讲的是兔子——做什么;第三件事讲述的是草——呈现出什么状态;第四件事讲述的是筑墙的石头——呈现出怎样的状态。这一部分,是概括叙事的核心内容。 最后,要讲清行为和状态——对应的时态。就是讲清楚某种行为、状态正在发生(进行时),已经发生(过去时);经常发生(一般现在时),还是即将发生(一般将来时)。第一件事,作者用“了”表明事件已经发生。第二件事,作者用“正在”,点明事件正在发生。第三件事,作者用句末的“了”,表明状态已经出现。第四句作者用“即将”表明状态将要发生。不说清时态,就无法将事件叙述清楚。 (二)概括叙事的规律 1.概括叙事只用一句话记述一件事。 2.概括叙事必备三个要素:记述对象、对象的行为或状态、对应的时态。 3.三个要素的顺序安排: (1)讲述对象在一句话的最前面; (2)记述对象的行为或状态,紧随记述对象之后; (3)表明时态的词,有时在行为状态之前,有时插在行为状态表述之中,有时跟在行为、状态之后。例如: A.他正在吃饭。(“正在”在吃饭行为之前) B.他吃了饭。(“了”夹在“吃饭”这种行为之间) 26 C.他吃饭了。(“了”在“吃饭”这种行为之后) (三)概括叙事在写作中的运用 1.高度略写某个情节 一件事由多个情节组成,必然某些情节与主题无关,然而我们叙事时,这些情节如果不写,整个事件就会出现断续现象,读者无法读懂这个事件。为了保证情节的连续和事件的完整,我们通常采用概括叙述的方法,记述这些不得不写的情节。 例如:他草草地吃了早饭,就坐上车去工厂上班了。家里这时候却乱了套:弟弟说,自己刚刚工作,工资低,还要买房子、结婚,从客观实际和人情上说,都不应该由他来承担赡养老人的责任。妹妹说,按照老祖宗留下的规矩——“养儿防老”,儿子赡养老人,天经地义,而姑娘是“嫁出去的人,泼出去的水”,将来也不继承任何遗产,自己无论如何也没有赡养老人的理由。哥哥说,姊妹兄弟都是父母生养的,同样花父母的钱读书上大学,儿子女儿自然要承担相同的赡养义务......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吵得不可开交。 【解析】这篇文章,作者要表现的主题是大儿子孝顺,其他子女不孝,大儿子有威严,他在家时其他兄弟姐妹不敢说大逆不道的话,其中大儿子“吃饭”、“上班”两个情节与主题无关,所以采用概括叙事方法——略写,家里发“乱套”情节,是集中表现主题——“其他子女不孝”的情节,因而详写。 2.并列略写多件事——共同塑造人物形象 例如:爷爷是个原则性很强的人。他做了一辈子的领导,从未收过别人一分钱的礼。外公出面求他把爸爸调到机关工作,也被无情的拒绝。“做人、做事要遵守游戏规则,否则,世界就会乱套”是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解析】这一段文字从第二句话开始,采用概括叙事法,先后记述了三件事,三“点”联手,共同塑造爷爷“原则性很强”这一人物形象。 3.有的段落采用“先概括叙事,后具体叙事”的写法,它扮演的角色就是“先概括叙事”。 26 例如:根据地的民兵经常在后方骚扰敌人。一次,日本坂田大队准备集中兵力攻打太原外围的几个周边小城,准备一举扫平八路军对指挥大本营的威胁。敌人刚刚把主力部队集结在一起,准备奔赴前线,民兵们便四面开花,一夜之间拔除了敌人七八个据点。彻底打乱了敌人的部署。坂田不得不抽调一部分主力回访。然而等这些部队退回据点的时候,这些袭扰部队,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解析】这一自然段,第一句话是高度概括叙事,后面是具体叙事。整个段落构成先“面”后“点”,先概括,后具体的结构模式。 二 、 概述事件——一个自然段叙事法 概述叙事,简单地说,就是用一个自然段简述一件事。只记述事件的主要脉络,不详细描述构成事件的具体情节和细节。 (一)概述叙事就是——运用六要素叙事 例如: 星期天下午,妈妈突发高烧,爸爸出差在外,我责无旁贷地承担起照顾妈妈的义务。我先去了离我家最近的药店——海王星辰,买了一盒退烧药、两盒清开灵,接着跑到市场,买了一瓶可乐和三大块生姜,然后打车回家,服侍妈妈吃了药,又为妈妈熬了一大盆可乐姜汤。到下午四点的时候,妈妈的烧退了,病也好了许多。我高兴极了。 【解析】上面的例子,就是运用概述法叙事,和概括事件有着显著的差异: 1.点明事件发生的时间。星期天下午。 2.点明事件发生的地点。在家里。 3.交代事件发生的起因。妈妈高烧39度,爸爸出差在外,我责无旁贷的承担起照顾妈妈的义务。 4.交代清楚主要记叙对象及其行为涉及的对象。就是交代清楚一件事涉及到的具体人物——既包括“人”,又包括“物”,“人”中既包括主要人物,又包括次要人物。切忌将“人物 26 ”单一理解为“人”。就上面的事例而言,记述的主要对象是“我”,“我”的行为涉及到的对象有:母亲、退烧药、清开灵、可乐、生姜等。 5.概括讲述事件的主要经过。就是记述清楚主要人或事物先做了什么,然后做了什么,接着做了什么。以上事件,经过主要分为四个阶段:(1)去药店——我先去了离我家最近的药店——海王星辰,买了一盒退烧药、两盒清开灵;(2)去市场——接着跑到市场,买了一瓶可乐和三大块生姜;(3)回家——然后打车回家;(4)照顾妈妈——服侍妈妈吃了药,又为妈妈熬了一大盆可乐姜汤。 6.交代整个事件的结果。包括事件的直接结果和间接结果。直接结果——妈妈的烧退了,病好多了;间接结果——我高兴极了。 (二)概述叙事必须注意的问题 在概述事件的过程,仅仅知道记述的内容是六要素,是无法将事件写好的,还必须掌握以下要点: 1.从事件发生的时间落笔,原因紧随其后。叙事的开头一般从事件发生的时间写起,起因大都紧跟在时间的后边。 2.交代事件发生的地点,既要交代整个事件发生的核心地点,又要交代清楚情节发展变化过程中不断变化的小地点。妈妈生病,我照顾妈妈,核心地点在家里,要交代清楚,同时,为了照顾妈妈,我去药店、去市场,这些小地点,也要交代清楚。 3.六要素不一定是独立存在的——很多时候,人物、地点、起因、经过是交织在一起的。上面的例子,作者交代事件的起因——妈妈突发高烧,爸爸出差在外,我责无旁贷的承担起照顾妈妈的义务,就同时交代了人物和地点(地点是隐性的)。 4.叙述事件的经过,必须同时兼顾以下三方面: (1)必须按时间先后顺序记述。否则就会条理混乱; 26 (2)每个情节对应的小时间,可写可不写。例文中就没有交代买药、买可乐和生姜的具体时间,只要写清各情节发生的先后顺序即可。可用“先.....又......接着.....然后.....”的形式来记述。 (3)每个情节变化的小地点通常要交代清楚——先去了哪里,又到了哪里,要记述清楚,否则,地点变换却没有交代,整个事件的脉络就会模糊不清,容易造成误解。比如:例文中的“去了离我家最近的药店——海王星辰......跑到市场......打车回家”就是为了交代每个情节发生的小地点。 5.事件的结果,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事件的直接结局。例如:妈妈烧退了,病也好了许多。 (2)事件引出的评价。例如:邻居家的奶奶、阿姨都夸我能干,说我是个孝顺的好孩子。 (3)事件带来的影响。例如:我高兴极了。 (三)概述叙事在写作中的运用 文章选取的主要材料要详写,次要材料要略写。段落叙事,主要用来叙述文中的次要材料。采用段落叙事记述的事件,对表现主题,有一定的作用,但不是最典型的事件。 例如: 我的班主任 我现在的班主任,叫张霞。一米六左右的个头,不胖不瘦,不漂亮也不算丑陋,整日穿着一套灰褐色的衣服。混在人群里,你很难把她找出来。她实在是太普通了! 然而,跟她相处时间长了,你就会感觉到,这个普通人,实在是不普通。 26 刚上初一的那一年,她的孩子才3岁。有一天,我们几个调皮蛋,完成的作业过于马虎,字迹潦草且错误百出,放学了,班主任将我们留下来,先是给我们讲述认真完成作业的重要性,然后,一个一个地给我们讲解那些做错了的习题,看着我们认真地完成作业,最后在每个本子上用红笔写下一行行鼓励的话语。冬天天短,等最后一名同学完成了作业,天已经全黑了,老师抱起一直睡在教室后面硬凳上的小儿子,一个人走进了无边的黑暗里。前来接学生的家长,看着这一切,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 老师工作忘我,教学质量高,同事关系也处的很好,同学家长非常爱戴她,很自然年年是学校的先进、区里的先进,大家都希望她能成为市里、省里,甚至是全国的先进。然而,春天洒下汗水,并不意味着金秋一定硕果累累。 初二下学期,有一天,校长突然找我。 “你坐在班里的第二排,能不能向后面移一个位置?你们班新来了一名同学,虽然个子比你高,但眼睛近视,需要离黑板近一点!”我当时很单纯,见校长亲自找我,就爽快地答应了,回去便收拾书包,准备给新来的同学腾出位置。 “你就坐在那儿,哪儿也别动!”正当我整理书本,忙得不亦乐乎的时候,老师径直走到我身边,“在我这里,没有特权,只有个子高低,只有眼睛近视度!” 当时,我有些“懵圈”,弄不懂老师后半句话说的是什么意思,但看着老师铁青的脸,我乖乖地在原来的座位上坐了下来。 后来才知道,这位新同学,是我市主管教育市长的儿子,身高1.8米,根本不近视。自称眼睛近视,不过是为了坐到班级最好的位置——班主任和校长为此吵了好几次。最后校长担心自己走权贵人情路线,被传扬出去,只好放弃了和班主任的争执——市长的儿子,因为身高的原因,自然坐到了班级的最后一排。 结果,那一年,为了捍卫公平,让我这个贫寒家庭出身的穷小子不受委屈,老师不但没评上市先进,就连校先进也泡了汤。 我把自己经历的这一切告诉了父亲,爸爸第二天便跑学校表示感激和歉意。 “这一切和你没关系,和孩子也没有丝毫关系!”老师并没把这个结果当成一回事,“学校应该是整个社会最干净的一块地方,那点猫腻事我懂,可是如果我顺水推舟,就算评上市先进、省先进,也会于心不安,这是我的性格,真的和你们没关系!” 26 那一天风很大,黄叶满天飞舞。老师和爸爸说话,我站在旁边,心里暖暖的。不知为什么,突然觉得秋风中的老师,就像一朵盛开的秋菊,虽然没有牡丹的娇艳,但是她是那样的豪迈、奔放,透着一股难以抗拒的英气! 其实,记忆深处还有很多关于这位班主任的事,遗憾的是纸短话长,但我相信,仅仅这两件小事,已足以树立起一个平凡的老师——非同寻常的不平凡形象! 【解析】这篇文章的主题是赞美老师忘我奉献和主持正义公平的品质,表达作者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先后记述了两件事,分别表现老师的忘我风向和主持公平正义,但作者核心目的不是赞美老师忘我奉献的品质,而是塑造老师“公平正义”形象,因此第一件事采用概述叙事法,第二件事采用生动叙事法。 三 、 生动叙事——围绕主题详细记述叙事 围绕主题,详细叙述一件事中最能表现主题的情节细节,构成篇章的主体。这种叙事方法,就是在段落叙事的基础上,抓住一两个情节以及情节中的细节,浓墨重彩地进行细致刻画,变概述叙事为生动叙事,集中表现主题。 采用生动叙事法记述一件事,通常要经过以下思维和写作过程: 第一步:结合命题,确定具体写作目的——即文章的主题 主题是文章的灵魂,也是选材的依据。面对某个具体命题,首先确定主题,就是为下一步选择典型事件做好准备——主题不确定,选材就无法进行。 例如:命题《真爱,用行动表达.....》 这个命题,已经笼统明确了这篇文章的主题:表达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真挚热爱之情,揭示“真爱要用行动表达”这一深刻认识。之所以说命题“笼统地明确了主题”,是因为主题的核心内涵已经确定下来,但要表达的是谁对谁的深爱之情,没有具体确定下来。略加分析,就会发现,这个主题既可以表达作者对某人、或某物的深爱之情,也可以表达其他的人或事物对另外一种人或事物的深爱之情。 26 在可选择范围内,我们确定的具体主题是:表达我对妈妈的热爱之情,同步揭示“真爱要用行动来表达”这一深刻认识。 这一步,文章的呈现形式是: 真爱,用行动表达..... 真爱,无需表白,行动是最好的表达......(作为文章的结尾,画龙点睛,揭示主题) 第二步:根据主题,选取典型事件,采用概括叙事法记述事件 “我”用“行动”来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的事件有很多,比如:为母亲打一盆洗脚水、帮助母亲做菜、母亲节送给妈妈一束康乃馨、认真学习让妈妈为自己骄傲......我们要从中选出一件或几件最能表现主题的事件——即典型材料。事件的选择,要兼顾典型性和新颖性。 为了简洁直观地展示写作过程,我这里只选择了一件事来写:我用行动照顾生病的妈妈。这一步,文章的呈现形式是: 真爱,用行动表达..... 我用行动照顾生病的妈妈。 真爱,无需表白,行动是最好的表达......(作为文章的结尾,画龙点睛,揭示主题) 第三步:将选取的典型事件由概括叙事转化为概述叙事 用一个自然段,简洁记述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事件中涉及到的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事件经过的先后顺序、地点变化,力求事件发展脉络清晰,确保读者能够读懂我们笔下记述的是怎样的一个故事。六要素齐备,才能讲清事实。 这一步,文章的呈现形式是: 真爱,用行动表达..... 26 星期天下午,妈妈突发高烧,爸爸出差在外,我责无旁贷地承担起照顾妈妈的义务。我先去了离我家最近的药店——海王星辰,买了一盒退烧药、两盒清开灵,接着跑到市场,买了一瓶可乐和三大块生姜,然后打车回家,服侍妈妈吃了药,又为妈妈熬了一大盆可乐姜汤。到下午四点的时候,妈妈的烧退了,病也好了许多。我高兴极了。 真爱,无需表白,行动是最好的表达......(作为文章的结尾,画龙点睛,揭示主题) 第四步:着眼事件的经过(即构成事件的主要情节),选出最能表现主题的情节 通常情况下,我们要选取两到三个情节作为典型情节——选取一个,内容往往单薄;超过三个,最终写出来的文章往往要超过1000字;选择两到三个情节来详写,是最科学的。上面选取的事件,经过部分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到药店买药;第二阶段到市场买可乐、生姜;第三阶段打车回家;第四个阶段照顾妈妈——服侍妈妈吃了药,又为妈妈熬了一大盆可乐姜汤。这四个阶段,“打车回家”以外的其他三个情节,都能集中表现主题。 为了更简洁地呈现写作思路,这里只选取第一、第四两个情节,作为典型情节。这一步文章的呈现形式为: 真爱,用行动表达..... 星期天下午,妈妈突发高烧,爸爸出差在外,我责无旁贷地承担起照顾妈妈的义务。我先去了离我家最近的药店——海王星辰,买了一盒退烧药、两盒清开灵。(详写内容)接着跑到市场,买了一瓶可乐和三大块生姜,然后打车回家,服侍妈妈吃了药,又为妈妈熬了一大盆可乐姜汤。(详写内容)到下午四点的时候,妈妈的烧退了,病也好了许多。我高兴极了。 真爱,无需表白,行动是最好的表达......(作为文章的结尾,画龙点睛,揭示主题) 第五步:确定每个详写情节的具体表达目的 选取典型事件与详细刻画典型情节,最终目的都是集中表现主题。但典型事件和典型情节表现主题的形式是截然不同的:典型事件是直接表现主题,我照顾妈妈,直接表现的就是我对妈妈的爱;而典型情节,是间接表现主题,因为每个典型情节,都有它具体的表达目的。 26 比如:详细刻画买药的过程,我们只需直接表现、突出:(1)我极度焦急的心理;(2)我不惜金钱,只求病愈做事原则等等内容,就间接表现了我对母亲的深爱之情。 又如:详细刻画服侍妈妈的过程,我们只需直接表现、突出:(1)服侍过程小心翼翼;(2)服侍态度耐心、体贴;(3)祈求药到病除的心理等等内容,就间接表现了我对母亲的深爱之情。 这一步,文章的具体呈现形式为: 真爱,用行动表达..... 星期天下午,妈妈突发高烧,爸爸出差在外,我责无旁贷地承担起照顾妈妈的义务。我先去了离我家最近的药店——海王星辰,买了一盒退烧药、两盒清开灵。(详写内容,直接表现、突出:我极度焦急的心理;我不惜金钱,只求病愈做事原则)接着我又跑到市场,买了一瓶可乐和三大块生姜,然后打车回家,服侍妈妈吃了药,又为妈妈熬了一大盆可乐姜汤。(详写内容,直接表现、突出:服侍过程小心翼翼;服侍态度耐心、体贴;祈求药到病除的心理)到下午四点的时候,妈妈的烧退了,病情也好了许多。我高兴极了。 真爱,无需表白,行动是最好的表达......(作为文章的结尾,画龙点睛,揭示主题) 第六步:将第五步要突出表现的内容,对应转化为具体的细节描写 买药的过程:直接表现、突出——我极度焦急的心理;我不惜金钱,只求病愈做事原则。 看着躺在床上昏昏沉沉的妈妈,我拉开抽屉,抓起所有的压岁钱,疯了一般向离我家最近的药店——海王星辰跑去。一路上,遇到了哪些人、哪些事物,自己已经无法顾及,当时的心理,只剩下一个念头,就是早些买到药,早些治好妈妈的病。五百米的路程,包括下楼,我只用了三分多钟。到药店的时候,早已是上气不接下气,两条腿几乎要瘫软下来,话也说得语无伦次:“药,我...我...要最好的药,不管花多少钱都行!”“小姑娘,别着急!”卖药的店员被我极度慌张的状态弄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谁得了病,你要买什么药?把话说清楚了,我们才好帮助你啊!”喘息了好一阵,我才把一切说清楚,从医生手中接过三盒药:一盒退烧药、两盒清开灵。 26 【解析】“所有的压岁钱”、“要最好的药,不管花多少钱都行”这两个细节表现“我不惜金钱,只求病愈做事原则”,其他细节,突出表现当时“我极度焦急的心理”。 服侍妈妈的过程:直接表现、突出——服侍过程小心翼翼;服侍态度耐心、体贴;祈求药到病除的心理。 从市场回到家,我强压着心头的慌乱和急躁,认认真真地将药物说明读了三遍,一一核对药物服用量,审查有无饮食禁忌,核准三种药物是否可以同时服用,然后将热水杯放在凉水中降温,待一切准备就绪,我再次平和了一下心绪,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轻轻推开了妈妈的房门。妈妈服了药,又沉沉地睡去。我赶紧去做姜丝可乐。站在厨房里,我一边细细的切着姜丝,一边在心理祈祷:上帝啊,快点让妈妈好起来吧!那一刻,我是多么希望妈妈能像平常一样,在隔壁屋子里响亮亮地喊我的名字,哪怕是责骂也好啊,可是妈妈的卧室,始终静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解析】“祈祷”之前的部分,直接表现和突出的内容是:我小心翼翼、耐心、体贴;具体描绘内心祈祷部分,直接表现和突出的内容是:我祈求母亲药到病除的心理。 注意:将某几个情节详写后,原来的一个自然段要自然分成几个自然段:详写的情节独立成段,略写的情节各自独立成段。 这一步,文章的具体形式呈现为: 真爱,用行动表达..... 星期天下午,妈妈突发高烧,爸爸出差在外,我责无旁贷地承担起照顾妈妈的义务。 26 看着躺在床上昏昏沉沉的妈妈,我拉开抽屉,抓起所有的压岁钱,疯了一般向离我家最近的药店——海王星辰跑去。一路上,遇到了哪些人、哪些事物,自己已经无法顾及,当时的心理,只剩下一个念头,就是早些买到药,早些治好妈妈的病。五百米的路程,包括下楼,我只用了三分多钟。到药店的时候,早已是上气不接下气,两条腿几乎要瘫软下来,话也说得语无伦次:“药,我...我...要最好的药,不管花多少钱都行!”“小姑娘,别着急!”卖药的店员被我极度慌张的状态弄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谁得了病,你要买什么药?把话说清楚了,我们才好帮助你啊!”喘息了好一阵,我才把一切说清楚,从医生手中接过三盒药:一盒退烧药、两盒清开灵。 接着,我又跑到市场,买了一瓶可乐和三大块生姜,然后打车回家。 从市场回到家,我强压着心头的慌乱和急躁,认认真真地将药物说明读了三遍,一一核对药物服用量,审查有无饮食禁忌,核准三种药物是否可以同时服用,然后将热水杯放在凉水中降温,待一切准备就绪,我再次平和了一下心绪,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轻轻推开了妈妈的房门。妈妈服了药,又沉沉地睡去。我赶紧去做姜丝可乐。站在厨房里,我一边细细的切着姜丝,一边在心理祈祷:上帝啊,快点让妈妈好起来吧!那一刻,我是多么希望妈妈能像平常一样,在隔壁屋子里响亮亮地喊我的名字,哪管是责骂也好啊,可是妈妈的卧室,始终静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到下午四点的时候,妈妈的烧退了,病情也好了许多。我高兴极了。 真爱,无需表白,行动是最好的表达......(作为文章的结尾,画龙点睛,揭示主题) 第七步:在略写的情节中,顺势添加少量细节描写,辅助表现主题 例如:第三自然段——概述去市场买东西和回家两个情节。这两个情节对主题表达没有多少作用,所以采用了概括叙事法。采用概括叙事写出来的情节,只有衔接上下故事情节的功能。这样的段落,我们如果能够顺势增加一点细节描写,就可以让它们具备辅助表现主题的功能。所谓“顺势添加”,就是不刻意详写,顺便加上几个修饰语,描绘这个过程中能表现主题的个别细节。 原句: 接着,我又跑到市场,买了一瓶可乐和三大块生姜,然后打车回家。 顺势增加简单的细节描写之后:接着,我又急冲冲地跑到市场,买了一大瓶可乐和三块新鲜的生姜,然后心急火燎地打车回家。 新增加的部分——急冲冲、大、新鲜、心急火燎,都能间接表现主题。这种做法是一种“变废为宝”的写法,宛如画家在枯枝上点上一两片叶子,三四点色彩,整个枯枝便顿时一片生机盎然。 26 这一步,文章的具体呈现形式是: 真爱,用行动表达..... 星期天下午,妈妈突发高烧,爸爸出差在外,我责无旁贷地承担起照顾妈妈的义务。 看着躺在床上昏昏沉沉的妈妈,我拉开抽屉,抓起所有的压岁钱,疯了一般向离我家最近的药店——海王星辰跑去。一路上,遇到了哪些人、哪些事物,自己已经无法顾及,当时的心理,只剩下一个念头,就是早些买到药,早些治好妈妈的病。五百米的路程,包括下楼,我只用了三分多钟。到药店的时候,早已是上气不接下气,两条腿几乎要瘫软下来,话也说得语无伦次:“药,我...我...要最好的药,不管花多少钱都行!”“小姑娘,别着急!”卖药的店员被我极度慌张的状态弄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谁得了病,你要买什么药?把话说清楚了,我们才好帮助你啊!”喘息了好一阵,我才把一切说清楚,从医生手中接过三盒药:一盒退烧药、两盒清开灵。 接着,我又急冲冲地跑到市场,买了一大瓶可乐和三大块最新鲜肥大的生姜,然后心急火燎地打车回家。 从市场回到家,我强压着心头的慌乱和急躁,认认真真地将药物说明读了三遍,一一核对药物服用量,审查有无饮食禁忌,核准三种药物是否可以同时服用,然后将热水杯放在凉水中降温,待一切准备就绪,我再次平和了一下心绪,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轻轻推开了妈妈的房门。妈妈服了药,又沉沉地睡去。我赶紧去做姜丝可乐。站在厨房里,我一边细细的切着姜丝,一边在心理祈祷:上帝啊,快点让妈妈好起来吧!那一刻,我是多么希望妈妈能像平常一样,在隔壁屋子里响亮亮地喊我的名字,哪管是责骂也好啊,可是妈妈的卧室,始终静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挨到下午四点的时候,妈妈的烧终于退了,病情也好了许多。望着妈妈日渐正常的精神状态,我高兴极了。 真爱,无需表白,行动是最好的表达...... 第八步:加入侧面描写,突出主题 26 增加的内容有四个方面:侧面人、侧面物、侧面环境以及附加条件和背景。其作用是突出故事情节直接突出表现的内容,间接突出主题。 这一步,文章具体呈现形式是: 真爱,用行动表达..... 星期天下午,妈妈突发高烧。爸爸出差在外,我责无旁贷地承担起照顾妈妈的义务。 上午异常晴朗的天空,此刻,黑云漫卷,漆黑如墨,低低的,厚厚的,压得人喘不过气来(侧面环境) 看着躺在床上昏昏沉沉的妈妈,我拉开抽屉,抓起所有的压岁钱,疯了一般向离我家最近的药店——海王星辰跑去。一路上,遇到了哪些人、哪些事物,自己已经无法顾及,当时的心理,只剩下一个念头,就是早些买到药,早些治好妈妈的病。五百米的路程,包括下楼,我只用了三分多钟。到药店的时候,早已是上气不接下气,两条腿几乎要瘫软下来,话也说得语无伦次:“药,我...我...要最好的药,不管花多少钱都行!”“小姑娘,别着急!”卖药的店员被我极度慌张的状态弄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谁得了病,你要买什么药?把话说清楚了,我们才好帮助你啊!”喘息了好一阵,我才把一切说清楚,从医生手中接过三盒药:一盒退烧药、两盒清开灵。 接着,我又急冲冲地跑到市场,买了一大瓶可乐和三大块最新鲜肥大的生姜,然后心急火燎地打车回家。 人们用异样的眼神,偷偷打量着满脸汗水的我,很显然,他们在怀疑,我是否精神出了问题。(侧面人) 26 从市场回到家,我强压着心头的慌乱和急躁,认认真真地将药物说明读了三遍,一一核对药物服用量,审查有无饮食禁忌,核准三种药物是否可以同时服用,然后将热水杯放在凉水中降温,待一切准备就绪,我再次平和了一下心绪,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轻轻推开了妈妈的房门。妈妈服了药,又沉沉地睡去。我赶紧去做姜丝可乐。站在厨房里,我一边细细的切着姜丝,一边在心理祈祷:上帝啊,快点让妈妈好起来吧!那一刻,我是多么希望妈妈能像平常一样,在隔壁屋子里响亮亮地喊我的名字,哪管是责骂也好啊,可是妈妈的卧室,始终静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挨到下午四点的时候,妈妈的烧终于退了,病情也好了许多。一缕淡淡的斜阳,透过窗子,静静落在床上,在妈妈的脸上流淌,温馨而祥和。(侧面物)望着妈妈日渐正常的精神状态,我高兴极了。 真爱,无需表白,行动是最好的表达...... 第九步:精心设计开头,逐句润色语言,增加文采,使之成为一篇优秀的文章 这一步,文章具体的呈现形式是: 真爱,用行动表达..... 真爱如影,只有行动,才能让爱之影,诗意而灵动。生命每多一份行动,便会多一份感动。 那是一个周日的午后。爸爸出差在外,妈妈突发高烧。只有十岁的我,不得不用羸弱的双肩,勇敢地担起照顾妈妈的重担。 上午还异常晴朗的天空,此刻,突然黑云漫卷,漆黑如墨,低低的,厚厚的,压在我的心坎上,让人喘不过气来。 26 妈妈躺在床上,昏昏沉沉的。记忆里的母亲,总是那样地阳光,那样地开朗的,突如其来的变化,让我懵懂的内心世界,盛满了恐惧。我拉开抽屉,抓起所有的压岁钱,疯了一样向离我家最近的药店——海王星辰奔去。此前,我从未一个人出过门,上学、放学都要家长接送——即便在自家的楼道里,只要距离亲人远了,心里也会紧张得要命。然而那一刻,不知道哪里来的胆量,哪里来的力量,我把一切都远远的抛在了脑后,心里,只剩下一个念头,就是早些买到药,早点救活妈妈。五百米的路程,包括下楼,我只用了三分多钟。至于一路上,遇到过什么人、碰到了哪些事物,自己根本无心顾及。跑到药店的时候,呼吸已经十分困难,两条腿似乎马上就要瘫软下来,话也说得语无伦次:“药,我...我...要最好的药,不管花多少钱都行!”“小姑娘,别着急!”卖药的店员被我极度慌张的状态弄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谁得了病,你要买什么药?把话说清楚了,我们才好帮助你啊!”喘息了好一阵,我才把一切说清楚。这是我平生第一次买药:一盒退烧药、两盒清开灵。 听说用可乐煮姜汤也是很好的治疗方法,于是,我又急冲冲地跑到市场,买了一大瓶可乐和三大块最新鲜肥大的生姜,然后心急火燎地打车回家。 人们用异样的眼神,偷偷打量着满脸汗水的我,很显然,他们在怀疑,我是否精神出了问题。 从市场回到家,我强压着心头的慌乱和急躁,认认真真地将药物说明读了三遍,一一核对药物服用量,审查有无饮食禁忌,核准三种药物是否可以同时服用,然后将热水杯放在凉水中降温,待一切准备就绪,我再次平和了一下心绪,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轻轻推开了妈妈的房门。妈妈服了药,又沉沉地睡去。我赶紧去做姜丝可乐。站在厨房里,我一边细细的切着姜丝,一边在心理祈祷:上帝啊,快点让妈妈好起来吧!那一刻,我是多么希望妈妈能像平常一样,在隔壁屋子里响亮亮地喊我的名字,哪管是责骂也好啊,可是妈妈的卧室,始终静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挨到下午四点的时候,妈妈的烧终于退了,病情也好了许多。一缕淡淡的斜阳,透过窗子,静静落在床上,在妈妈的脸上流淌,温馨而祥和。望着妈妈日渐正常的精神状态,我高兴极了。 我知道,我爱妈妈。真爱,无需表白,行动是最好的表达...... 看了上面的解析,你还觉得叙事难吗?2020中考写作指导——如何写好事件的经过 任何事件都由三个阶段构成:开端——经过——结果。不会叙事,最主要的原因,是不会记叙事件的经过。如何写好事件的经过呢? 一件事开始后,在不同的阶段,发展形式是不同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单线行为推进式 26 描绘对象只有一个。有时候是一个人,有时候是一个物,有时候是一个团体(我和妈妈,我们等,在叙事中总以整体形式出现) 记叙内容:按照时间先后,记叙这个对象先做了什么,然后做了什么,接着做了什么....... 例如:听到下班的铃声,她抓起背包,急匆匆下楼,穿过厂区的大门,沿着墙根的红砖路,径直来到十三路公交车站。 又如:他穿过广场,越过西安路,在写意书报亭买了一份报纸,然后沿着同泰街,向金辉商城走去。 (二)单线直达终点式 描绘的对象只有一个(同上),不记叙人物行为过程,只记叙到达终点的时间,人物到达了什么地点。 例如:下午三点半,他风尘仆仆地来到王厂长的办公室。 再如:天刚蒙蒙亮,小白兔就来到松鼠的门前。 这种写法是单线行为推进式的略写形式。如果笔下人物的行为既不能表现主题,又没有铺垫作用,就没有必要详细叙述,最好的方式,就是直达终点式。 (三)双方行为交替推进式 描绘对象:有矛盾冲突的双方。 特点:只有行为没有语言,双发的行为在沉默中交替推进。 记述内容:甲做了什么,乙接着做了什么,甲又做了什么,乙........ 例如:雪雁走进办公室,慢慢走到老师的办公桌前。老师意味深长地望了她几秒钟,拿出一个作业本放在她的面前。她接过作业本,向老师深深鞠了一躬。老师笑了,她含着眼泪也笑了。 26 又如:小李一个不小心,一只大脚不偏不倚正好踩在小王的趾尖儿上,小王抽出脚来,在地上乱蹦,小李没想到会把他踩得这样重,慌忙上前道勤,小王哭着一张脸,冲过来,照着小李的脚面就是一脚,小李一个闪身,躲出好远,小王踹空了,一脚跺在地上,腾起一团烟雾。 (四)双向语言交替推进式 描绘对象:有矛盾冲突的双方。 特点:没有动作行为,双方语言交替推进。 记述内容:甲说什么,乙说了什么,甲接着说了什么,乙又说了什么...... 例如: 小文望着奶奶:”同一个故事你讲的怎么和隔壁王奶奶讲的截然不同呢?“ 奶奶笑了:”哪个地方不一样呀?“ “比如《龟兔赛跑》的故事”小文眼睛瞪得滚圆,“王奶奶说乌龟赢了,而你偏偏说小白兔赢了!“ ”难道不应该小白兔赢吗?“ ”不应该!“ ”怎么不应该呢?“ ”小白兔骄傲自满,在比赛的过程中睡大觉,怎么会赢呢?“ ”小白兔错误,我们应该给他一个改正的机会啊!“ ”那对乌龟不公平,你看他态度多好啊,那么执着,那么勤奋,它应该赢啊?“ 26 ”乌龟态度是很好,但真正的竞争靠的是实力,仅靠态度是远远不够的,你想想,小白兔失败以后,它还会在比赛的过程中谁大觉吗,那么比赛的结果呢,是不是始终是兔子赢?“ ....... (五)双向行为、语言交替推进式 描绘对象:有矛盾冲突的双方。 特点:双方在交替推动情节向前发展时,既有行为,又有语言。 记述内容:甲做了什么,说了什么。乙做了什么,说了什么。甲接着做了什么,说了什么。乙又做了什么,说了什么。...... 例如: 李涛冲进办公室,径直奔到王老师跟前,将一个湿漉漉的本子放在办公桌上,“老师,六组组长不交作业,还将作业记录本扔进了脏水桶里!” 王老师拍了拍李涛的肩膀,搬了一把椅子放在他的身边:“先别着急,坐下来慢慢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让他收作业,他说班长让他打扫教室,根本不听我的!”李涛刚坐下来,又腾地站了起来,用两个手指使劲地敲着桌子,嘴唇不停地颤抖着。 “他怎么把作业记录本扔水里去的呢?”王老师走到他的跟前,微笑着望着他,示意他坐下来。 李涛这时才认识到自己的失态,搓着衣角坐下来,声音也压低了:“我当时非常气愤,抓住他的衣领,命令他马上交作业,他就......” (六)主观推进式 描绘对象:一个对象。 26 特点:人物行为受自己的主观意识支配,主观意识改变,行为随之改变,故事情节不断向前发展。 记述内容:甲先做什么——行为认识改变——行为改变。 例如: 张娟走进总经理办公室,屋里一个人也没有,她在墙边的沙发上坐下来,等总经理回来。(进办公室等总经理) 屋子里这么多高档物品,又没有外人在,一旦有什么物品丢失了,自己岂不有瓜田李下之嫌?何况还有可能涉及到商业机密,在这里等经理,绝不是个正确的选择。(主观认识) 想到这里,她迅速站起身,三步并作两步跨出办公室,周身仿佛受到了电击。(逃出办公室,避免被冤枉) (七)客观影响推进式 一个对象正在做某事时,自身之外的人、物、环境的介入,会在客观上造成影响,从而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 例如: 小白兔若无其事的在草丛间玩耍,一会儿追蝴蝶,一会儿捉蚱蜢,整个世界只剩下自由和快乐。 猎人悄悄地逼近了,一步,两步,三步,黑洞洞的枪口慢慢的瞄准了它。 然而顺着风飘来的火药味早已被小白兔敏锐的嗅觉逮了个正着,就在枪响前的一秒钟,它腾地一下跳了起来,旋即一个急转弯,冲进旁边的灌木丛里,逃得无影无踪。(猎人的介入,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又如: 26 下午,肖钧像往常一样坐在书房里写作业,专注而忘我。 突然,一只毛茸茸的老鼠从他的脚面上窜了过去,钻到了钢琴底下。 “这个讨厌的家伙,竟然溜进家里作恶!”他吃了一吓,无心再写作业。“怎么办呢?我一定得想个办法把这个鬼东西给解决了!”(老鼠的介入,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再如: 星期一天刚蒙蒙亮,海生便来到车站,准备到乘13路公交车去上学。 十二月的寒风,卷着地上的雪,呜呜作响。雪粒子被搅动起来,一团团的,烟一样一会儿从远处卷过来,一会儿又从近处冲向远方。墨绿色的站牌,折射着阴森森的寒光。 他只觉得周身上下都在颤抖,似乎在这里再等上哪怕一分钟,也会被彻底冻僵。来不及多想,转身便向家里跑去。 (寒冷环境的介入,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一件事由不同的情节构成,一个情节向下一个情节推动的形式是不断变化的,写作的时候,要根据情节发展的自身特点,来选择写作形式。写作形式和情节特点是对应的,情节特点变了,写作形式就要随之改变,不要死板教条。2020中考写作指导——如何写出“豹尾” 变记叙为描写,事件结果的场景式写法 【例析】 1.考试成绩最终公布了,李冰同学以总分654分的成绩,摘取了全校第一的桂冠。 2.一场混战下来,甲方死伤6人,乙方死伤5人。 3.最终,卖炭翁的炭全被宫廷的爪牙抢走了。 4.四天以后,孩子被公安局找回来了,君君的父母非常高兴,领着村民给公安局送了一面“人民的好卫士”锦旗。 26 5......... 在中考阅卷或者平常的作文批改过程中,我们在事件的结尾部分,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文字。就写作内容而言,这部分文字交代的是事件的结果。就位置而言,通常有两种:一是把它放在全文最后,直接作为文章的结尾;二是把它放在全文的倒数第二段,后面再加一个总结性的结尾。 “凤头——猪肚——豹尾”,擅长写文章的人,把文章开头、主体、结尾的写作特点做了非常精妙的概括。所谓“豹尾”,是指文章的结尾部分,文字精炼,短小精悍,读者读完后,内心受到极大震撼甚至长久的影响:要么能够为情动容,悲则落泪,喜则兴奋不能自已;要么为理所启迪,开启混沌,宛如醍醐灌顶,拍案叫绝;要么为人性人品所折服,为高尚者击掌叫好,对卑劣者恨之入骨......上面列举的结尾——或者是全文的结尾,或者是事件的结尾,读完后却完全没有这种韵味,为什么呢?一言以蔽之:作者采用了记叙或者说明这两种表达方式,粗陋地介绍事件的结果,因此读起来寡淡无味,如同鸡肋。 如何解决呢?变记叙、说明,为描写,采用场景式写法。 一.何为场景式写法 就是以描写作为表达方式,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事件结果出现那一刻的场景,通过具体的情境(画面),告诉读者事件的结果是怎样的。内容包括五个方面:(1)结果出现的时间。(2)结果出现的具体地点。(3)结果出现时的自然场景;(4)结果出现时的人文场景 ;(5)代表事件结果的人或事物呈现怎样的状态或正在做什么。 二.写作顺序安排 首先,描绘结果出现的时间和自然场景。 接着,描绘具体地点以及该地点的人文场景。 最后,描绘代表事件结果的人或事物呈现怎样的状态或正在做什么。 三.具体写法 26 (一)结果出现的时间和自然场景部分的写法。 将结果出现的时间、自然场景和渲染气氛三者合而为一,一石三鸟,同步呈现。 首先,根据事件结果的性质,确定渲染气氛的类型。喜剧结局,则渲染欢快、轻松、愉悦、热烈的气氛。悲剧结局,则渲染压抑、沉重、忧伤、凄凉、哀婉的气氛。 接着,选取构成自然场景的事物。结果出现的现场,自然环境中有许多事物,我们要从中选取既能渲染既定气氛,又能暗含结果出现时间的具体事物,作为描写对象,构成自然场景。 事物暗含结果出现的时间,很多人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其实很简单。因为有些事物一出现,它本身就代表着时间,比如:玉兰、桃花——春天;蝉鸣、雷雨——夏天;菊花、红叶——秋天;寒风、冰雪——冬天。曙光、朝霞、朝阳、旭日——早晨;斜阳、晚霞、暮霭、落日——傍晚。有的事物不能代表事件,但它的状态可以代表时间。例如:花瓣凋零——暮春;树叶繁盛——夏天,树叶飘零——秋天。 然后,将选取的事物进行排序。将选取的事物,按照平面进行排列,由近到远,或由远到近。按照立面进行排列,由上到下,或由下到上。按照立体进行排列,由内到外,或由外到内。之所以要进行排序,是为了使写出的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最后,依次描绘这些事物的行为或状态。将时间、气氛、自然环境同步生动呈现出来。 例如:北风呼啸,残阳如血,寒鸦瑟瑟。描绘了寒冬傍晚的自然场景,渲染了悲凉、压抑、凄婉、哀怨的气氛。 又如:彩霞满天,斜阳如织,花香旖旎。描绘了春天傍晚的自然场景,渲染了愉悦、闲适、恬静、温馨的气氛。 【注意事项】 1.选取的事物和描述部分不宜太多。一般只选择两三个事物,每个事物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和内心感受六个角度选取一个进行描绘即可。因为无论交代事件的结果或者是文章的结尾,文字都不能太多,否则,会出现详略不当问题。 26 2.渲染不同的气氛,对选取事物的称呼和描绘词语选取,感情色彩截然不同。渲染悲凉的气氛,选取的词语不能是褒义词,应选取贬义词,无法找到贬义词,则选取中性词。渲染喜悦的气氛,选取的词语不能是贬义词,应选取褒义词,无法找到褒义词,则选取中性词。 (二)具体地点以及该地点的人文场景部分的写法 1.先写地点。地点一定要具体化。所谓的具体化,就是必须交代清楚事件结果呈现在哪个具体地点。要直接写事件结果出现的最小地点(因为前面叙事过程中,一般都已交代了较大的地点)。例如:村子东头的打谷场、人民文化宫礼堂、二十二路公交车站、泰山景区入口等等。 2.描绘人文景观。所谓的人文景观,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受主要人物行为影响,在事件结果出现的那一刻,那些受影响的人物呈现出怎样的行为状态。二是,受主要人物行为的影响,现场那些人造的事物呈现怎样的状态。 例如:从四面八方赶到这里的人们,穿着节日的盛装,打着色彩缤纷的彩旗,尽情的载歌载舞。(描绘受影响的其他人的行为状态) 又如:桌子横七竖八地仰躺在地上,撕碎的纸屑漫天飞扬,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火药味。(描绘结果呈现的现场那些受影响的事物呈现怎样的状态) 对人文景观进行描绘时,要么选择人进行描写,要么选择物进行描写,要么人物并列描绘。并列描绘时,二者哪个在前都可以。 【注意事项】文字不能太多,原因也是结果、结尾部分,不能过详。 (三)主要人物的行为状态部分的写法 1.可写的具体内容。主要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 2.这部分要发挥的作用:通过刻画主要人物当时的状态,交代事件的结果,同时渲染或喜或悲的气氛。 3.主要人物出场时,一般要交代他当时所处的位置,然后进行状态刻画。 26 例如:那个流浪的孩子,蹲在广场正中央,两眼含着泪,无助地望着身体早已僵硬的母亲,望着周围冷冰冰的一切,他知道自己的家永远的消失了。(结果,母亲死了,孩子从此将过流浪的生活。同时,通过这个结果,进一步渲染悲凉的气氛,催人泪下。) 以上,我们学习了事件结果的场景式写法。使用这种写法,再去写开头部分那几个事件的结果,效果就截然不同了: 1.风清云淡,秋高气爽。操场门口的公示前,人头攒动,大家以艳羡的目光凝视着一个其貌不扬的小男孩。高高悬挂的红榜,散射着耀眼的明丽和节日的喜庆,隶书稳健而有力:第一名,李冰 总分654。李冰站在祝贺的人群中,激动的泪水,奔涌而出..... 2.暮霭沉沉,寒风低泣。天兴商场门口不见一个人影。橘子、苹果、鞋子散落了一地,被打碎的柜台玻璃,闪着耀眼的寒光。鲜红的血迹,到处都是。商场大门外,参与混战的双方,十几个人或死或伤,横七竖八 , 奄奄一息 。 3.暮色四合,残阳泣血。南门外空荡荡的市场里,只剩下一辆被洗劫一空的破牛车。半匹霉迹斑斑的红绡,散落在泥雪混合的地上,在风中瑟瑟发抖。卖炭老翁倚坐在一棵枯树下,无助地望着越来越迫近、越来越寒冷的暗夜,整个身体似乎早已麻木了,两行浑浊的老泪,沿着深深地皱纹无声地流淌...... 26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