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11 发布 |
- 37.5 KB |
- 4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年广州各区初三一模文学类阅读汇总
四、现代文阅读部分 【白云一模】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 18~22 题。(23 分) 蒙面侠医 各位官人,要想听我的故事啊,倒也不妨,且待我沏上一壶好茶。 昨天,小人给各位官人讲的是“泥人刘”的故事。都说泥人的手艺难登大雅之堂,可在滨州,泥人刘捏的泥人不但登堂入室,而且常常被摆在厅堂显眼的位置。为啥?因为泥人刘捏的泥人太绝了。泥人刘有三绝:一是捏的泥人惟妙惟肖自不必说,绝的是面部有各种表情,恰似凝固的一瞬间, 就像人被突然冻住了似的,比画像传神百倍;二是泥里掺进了头发丝还有不知名的中药材,绝的是 泥人既不裂,还有一股淡淡的药香,摆在屋里神清气爽;三是特制的泥人能预报天气,晴天眉眼带 笑,逢雨雪天,泥人身上氤氲出淡淡雾气,经久不散,不用看天,就能知道阴晴冷暖,端的是十分 罕见。 今儿,我要给各位官人讲的故事,比这“泥人刘”还要精彩十倍,这是一位“蒙面侠医”的故 事。听过之后,端的叫人扼腕叹息。 清末年间,在江南一带出过一位非常奇特的侠医,称其“侠医”,是他治病不收穷人钱;说他奇特,是他行医时必定蒙面。无人知晓他的姓名,也没人见过他的庐山真面貌。 他擅长针石之道,尤其精通“灵龟八法”的针义要诀:大凡治病只取“内关、公孙、外关、临泣、列缺、照海、后溪、申脉”这八穴。这“灵龟八法”是根据八卦九宫学说,结合人体奇经八脉 气血的会合,取其与奇经八脉相通的八个经穴(八脉交经八穴)的按时取穴法。非一般庸医所能掌握, 应用这种针法必须推算气血流注穴位的时间,行针时还要将精气贯注针尖,用补法还是泻法全凭他 指尖的瞬间感觉。但在病人看来,他就是在病人的脚和手各扎了两针,且不出半个时辰,就让病怏 怏的人活蹦乱跳起来。 那一带的人把他传得神乎其神。 因他居无定所,但凡求诊者,一般都在大街醒目处张贴求诊告示,只要你不是大恶之人,他都会如约而至。 有好奇者曾问,你为何要蒙面行医啊?是长得丑陋怕吓了人,还是有其他难言之隐? 哈哈,他语焉不详地一笑,说:你猜。或说:美好者,不祥之器也。 是年,当地有个知府得了“雷头风”,每每发作,炸痛如破。 知府膝下仅一子,甚是聪明,饱读诗书,却不求功名,因看不惯父亲的所作所为,长年游历在外。 知府管不住他,也就随其游荡四方。但如今重病在身,思子心切,便贴出告示,请求儿子回来一见。 如此,儿子才回得家来。看见父亲病成这样,便问:请郎中了吗? 管家马上说:请了,都请好几拨了,全是名医,就是不见好转。不过…… 不过什么?公子扭头问:还有谁没请到? 管家踌躇了一下说:江湖有个蒙面郎中没请过,坊间传说他甚是了得,他的“灵龟八法”能治各种疑难杂症。 就一个民间郎中,你们也信?公子的表情甚是怪异。 不妨就请那个郎中来试试。老爷气息微弱,但态度坚决。 就怕他不来。管家说:听说他只给穷人治病,不给富人和官人治病。 试试,你不试咋知道他来不来,我们多给银子就是了。老爷喘着气,极不耐烦地把手一挥。管家吓得连说:是,是。 是晚,蒙面郎中倒是如约出现了。把脉后,说:大人的病是一定能治好的。但大人必须答应在下的一个条件。知府说:只要能治好病,什么条件都不成问题。 郎中说:近年这一带水患不断,民不聊生,望大人能放粮赈灾,减赋减税,并从此爱民如子。此病定能彻底根除。 知府抬眼瞅他一眼问:你真的是郎中吗?管那闲事? 是不是,一试便知。郎中蒙着面朗声说:我马上给你扎两针,先控制你的病情,等你兑现请求 后,我会根治你的疾病。 听声音咋这么熟呀。老爷嘀咕了一句,说:好,我答应。 如是,郎中飞出两针,分别扎在知府的外关和临泣穴。须臾,知府的头痛当场治愈。咳,老爷拍了拍脑袋,高声叫道:管家,多给赏钱,同时给管家使了个眼色。 郎中淡然说:大人的头痛症已然治愈,望能遵守诺言,否则将有瘫痪之忧。言毕,飘然而去。 什么?老爷立刻朝管家摆摆手说:那下次你什么时候来? 等你兑现承诺。郎中的声音从远处传来。 此人不能留!老爷沉着脸说:先放粮赈灾,等治完病再说。 蒙面郎中再次出现在知府大人家已是一个月以后的事了。那天老爷的心情特别好,见到郎中说:本官没食言吧?郎中说,我也不会食言。老爷说,那就开始吧。 郎中说,还要等等,现在气血还未流到穴位,流到之后,才能一针根除你的旧疾。 也就一盏茶的工夫,郎中说了声:到了!旋即飞出两针。老爷兀自一挺身子,哟了一声,脸色顿时红润起来。 好了。郎中拨出银针,转身收拾行囊。就在这时,暗处飞镖已到。郎中吓了一跳,刚想闪开,一把飞镖已扎进他的颈部。郎中应声倒地。 管家这时冲出来,迅速掀起郎中的蒙布。一见之下,大惊失色:少爷! 居然是知府的公子,怪不得他要蒙面行医,原来是怕被人认出来。哎,知府杀了自己儿子,当场就疯了。可惜了,多好的郎中,咋就死了,坊间议论纷纷。 那一晚,天空飘起了雪。 (选文有删改) 18.故事详写了“知府请蒙面侠医看病”的始末,请根据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填 写下表。(4 分) 开端 知府重病,请蒙面侠医看病。 发展 高潮 结局 知府知道杀了自己的儿子,当场疯了。 19.请结合文本分析文中“知府”的性格特点。(4分) 20.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说说这样描写的好处。(4 分) 21.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蒙面侠医”所言“美好者,不祥之器也”的理解。(6 分) 22.在作者讲“蒙面侠医”的故事之前,先讲了“泥人刘”的三绝。请谈谈你对作者这样安排行文 的看法。(5 分) 【白云一模】 18.发展:蒙面侠医要求知府先放粮赈灾,再帮知府根治头痛; 高潮:知府病愈后,杀死了蒙面侠医——自己的儿子。 19.为官不仁,压榨欺凌百姓:蒙面侠医要他放粮赈灾,他很不愿意,他的儿子也看不惯他的所作所为;心狠手辣:蒙面侠医要他放粮赈灾,他马上想杀掉侠医;忘恩负义:蒙面侠医医好了他的头痛,他不但不感激,反施杀手。 20.“飞出两针”是侠医行医简单的动作描写,“脸色顿时红润”是蒙面侠医救治知府,知府脸色转变的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侠医的医术高明 ,疗效立竿见影,照应前文民间对他医术神乎其神的传说。 21.“美好者,不祥之器也”暗含哲理。原意是事物过于美好,必定会带来毁灭的结果。这句话回答了好奇者的问话,意思是人的长相美丑并不重要,太美有时会招来灾祸,暗示自己不是因为长相丑陋而蒙面,是蒙面侠医自身的写照。暗示了故事的悲剧结局,他出身知府之家,聪明又饱读诗书,却死在知府暗杀的飞镖之下。 22.示例一:我认为作者在写“蒙面侠医”之前先写“泥人刘”十分好。先回顾昨天的故事再开始讲新故事,“泥人刘”和“蒙面侠医”都是身怀绝技的民间高手,故事精彩,过渡衔接自然,丰富了“蒙面侠医”的医术高超和行侠仗义的人物形象。 示例二:我认为作者在写“蒙面侠医”之前先写“泥人刘”笔墨多余。虽然“泥人刘”和“蒙面侠医”都是身怀绝技的民间高手,故事精彩,但毕竟是两个独立的故事,结构内容上没有必然联系,没有必要放在同一篇文章里,删掉“泥人刘”不影响故事的完整性。 【黄埔一模】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2题。(22分) 入戏的赵老师 张蛰 在我中学六年的语文老师里,赵新仁老师是别样的一个。 高一结束,分文理班,我选了文科,于是就遇到了教语文的赵老师。赵老师第一节课就给 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上来就说:“遇到我算你们幸运,我带你们两年,你们的语文成绩保证能平均提高五六分。”口齿不清和说话的习惯,让赵老师“保证”后的“能平均提高五六分”显得根本就是对“遇到我算你们幸运”的否定。大家对分数提高不提高没放在心上,只对赵老师的说话习惯感兴趣,背地里喊了他很长时间的“五分老师”。 那时住在学校里的老师都是见缝插针地安排住房,赵老师一间五平米不到的宿舍在学校广播室旁边,远离学生和其他教工宿舍,离教工食堂也最远。可能习惯了一个人吃饭的氛围,赵老师从不与其他教工一起用餐,他打好饭菜就从食堂出来,边走边吃,一般刚好到宿舍门前吃完,当然也有吃不完的时候。我们会看到他从裤兜里晃晃啷啷掏出一大串钥匙,熟练地用嘴挑出一把,插进锁孔,拧转,推门,进门,哐当又关上门。春夏秋冬四季如此,刮风下雨飘雪皆如此。赵老师吃饭在我们眼里是一道有趣的风景,他吃饭很甜很香,早晚咸糊糊他边走边喝,午饭炒菜他边走边吃,无论早晚,总是右手拿筷子,左手既端碗又攥两个大馒头,走两步停一下,或喝汤或咬馒头或夹菜。有时遇到汤水过热,他会边走边吹边吸吸溜溜地转着碗沿喝。他穿的鞋永远大两码,踢踢踏踏地走路。遇下雨,他就在伞下吃,走两步停下,吃一口再走,不管地面有无积水,也不管自己裤管湿了半截。 我的地理老师,有一次在课堂上不知为什么突然提起语文赵老师,说:“你们赵老师,他入戏。” 赵新仁老师入戏,我们知道。 他上《孔雀东南飞》,讲到焦仲卿刘兰芝二人分手时,读“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竟哽咽不能语,半天,眼含泪花,望着空荡荡的屋梁长叹一声,摆摆手让我们自己读书,一个人看着窗外的梧桐树发呆去了。课文总是要讲下去的,下一节课,说到刘兰芝“脱裙揽丝履,举身赴清池”时尚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但到焦仲卿“自挂东南枝”后就再也无法抑制,一屁股坐到讲台的水泥地上大放悲声,双手握住自己的双脚,哭得涕泪涟涟,无法自已,活脱脱一绝望女人。太震撼了,我们目瞪口呆。但很快,我们以极高的朗读音量盖住了赵老师的哭腔。赵老师入戏后心里就没有了我们,但我们很感动,我们用声音掩饰他事实上的尴尬。 但后来还是发生了不愉快,仍是《孔雀东南飞》,那是入戏的赵老师和我们在两年的相处里仅有的一次不和谐。这篇文章,赵老师走进走出地教了我们一个礼拜,六节课的最后一节课是赵老师的总结和控诉,他歌颂刘兰芝的善良、勤劳、美丽和反抗,批评焦仲卿的软弱与愚孝,控诉封建家长制,怒斥刘兰芝婆婆的蛮横、专断、霸道无礼,鞭挞刘兰芝兄长的自私、冷漠、无情,总之那节课赵老师口齿不清、喋喋不休、唾沫挤满了嘴角。他时而怒目圆睁,时而眼含泪水又布满柔情,就像一个咬词不准又停不住的爱唠叨的老妇人。恼人的是,他重复,歌颂、批判、控诉之后再重新来一遍。还要再来一次刘兰芝如何如何美好的时候,我们班最能捣蛋的赵保龄没举手就站了起来,将了赵老师一军:“刘兰芝勤劳吗?指如削葱根的女人不可能三日断五匹,夜夜不得息是她自己说的,我怀疑刘兰芝说了谎。”我们都兴奋地看着赵老师。赵保龄说完后,赵老师愣在那儿,双眼大睁,瞪着赵保龄。他的脸越来越红,鬓角青筋暴起,眼含怒火,嘴角哆嗦,足足分把钟。教室里鸦雀无声。恢复常态后,赵老师叹了一口气,摇摇头,用有些无奈有些恨铁不成钢又有些理解的语气对我们解释道:“这是文学手法,文学,明白吗?”这时下课铃声刚好响起,入戏的赵老师获得了解放。 1985年我们读高三,也就是赵老师教我们第二年的时候,一次无意间看到赵老师在读王力 先生的《古代汉语》,很好奇,我们不知道王力是谁,更不懂一个中学语文老师教书之外为何还要读这种看起来枯燥无聊的书。赵新仁老师一脸的自豪与得意,乐呵呵地露着一嘴的大黄牙说在自考,自学考试。“老师也要进修学习。”他拍拍保龄的肩膀,嘴角有唾沫飞出。其后我们慢慢知道,他已通过自学考试拿到大专文凭,正在自学攻读中文本科。于是就有些理解他为何每顿饭都要端回宿舍吃,为何总是把自己关在一间不足五平方的狭小房间里。枯灯独坐,清苦捧读,寂寞里有寄托,这对容易入戏的赵老师倒不失一种安慰。 后来我去南京读书,赵老师曾先后两次写信,让我更明了他。他让我帮忙买自考资料,每一次都在信纸上重要的地方划上红色的波浪线,像当初批改我们的作文。划了波浪线还不放心,再在下面划上三角符号,信的末尾还反复说着感谢的话,啰嗦得就像他上课。每次,赵老师都会在信封里附上回寄的邮资和买资料的费用,非常认真地迂腐。 在信里,赵老师向我坦承过参加自学考试的现实考虑,寄希望有一天政策松动,自己的本科文凭能让全家人的身份改变,妻子孩子可以吃上计划口粮。“农村太苦了。”赵老师在信里说。 后来遇上新疆吸引人才的政策,于是赵老师举家西迁了。我极力想象他西迁前后的场景,想他一脸憨厚又呆气的表情,他走路低头吃饭的样子,他高兴起来的一嘴黄牙,可是一片模糊,脑子里最最清晰的场景只剩下他教学《孔雀东南飞》的一些琐碎片段。 (选自《文汇报》2018年11月16日,有删改) 18.结合全文,完成表格空白处内容。(5分) 时间 事件 我的认识 我读高中时 ① ,赵老师保证能提高我们语文成绩。 不在意 吃饭时,赵老师独自打好饭菜回宿舍,在路上边走边吃。 感兴趣 ② 。 感动 课余时间,③ 。 ④ . 我在南京读书时 写信让我帮买资料时,赵老师向我坦承了参加自考的目的。 懂得 19.结合上下文,从描写的角度分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赵老师愣在那儿,双眼大睁,瞪着赵保龄。他的脸越来越红,鬓角青筋暴起,眼含怒火,嘴角哆嗦,足足分把钟。教室里鸦雀无声。 20.篇末,作者为什么说“脑子里最最清晰的场景只剩下他教学《孔雀东南飞》的一些琐碎片段”?(4分) 21.课堂之外的赵老师,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4分) 22.本文的标题“入戏的赵老师”能否换成“别样的赵老师”?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理由。(5分) 【黄埔一模】 18. 【内容概括】(5分) ①第一节课(1分)②上《孔雀东南飞》时(一定要点出课文,不能只写上课时)(1分),赵老师很入戏(1分)。③赵老师自学攻读中文本科(只写赵老师读书不得分)(1分)④理解(诸如“好奇”类词语不得分)(1分) 19. 【写法分析】(4分) ①通过对赵老师的“眼”“脸”“青筋”等神态描写(或细节描写)(判断+分析)(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赵老师面对同学的挑衅的反应(内容方面)(1分),表现了赵老师既生气恼怒,又无奈、不解的尴尬情景(情感或人物性格方面)(1分)。 ②“教室里鸦雀无声”是侧面描写(或是环境描写、场面描写),写出同学们因见到赵老师的表现而震惊。(1分)(能判断就可得1分) 20. 【内容理解】(4分)结构作用:①篇末点题。题目叫做“入戏的赵老师”,所以赵老师入戏的教学场景在结尾再次强调记忆清晰。 内容作用:升华主题。②赵老师上这堂课时很入戏,是赵老师对文学的热爱、对教学的用心;③而赵老师的入戏也震撼了我,我也被赵老师感动得“入戏”了;④同时在这堂课的冲突中赵老师对学生的包容和理解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1. 【人物形象分析】(4分) ①赵老师认真、迂腐:给我写信时,重要的句子划了线,还划上三角符号,并随信附上邮费和书钱。②赵老师生活随性:他独自用餐,在路上边走边吃。③赵老师好学上进:他勤奋自学,攻读中文本科。④赵老师顾家、为亲人着想:他考上了本科文凭,举家西迁,改善家人生活。 22. 【主题探究】(5分) 示例一:不能替换。理由是:①“入戏的赵老师”指赵老师很认真、很投入。②“入戏的赵老师”能点出人物的主要特征:对文学入戏。③更利于表现文章主题:对老师的怀念。④文章内容紧紧围绕“入戏”在写。⑤“别样的赵老师”指赵老师与众不同,如换成“别样”,就不能体现以上的作用。 示例一:能替换。理由是:①文章开头也说赵老师“别样”, ②“入戏的赵老师”指赵老师上课、生活都很认真、很投入,③“别样的赵老师”指赵老师与众不同。 ④“入戏”也是“别样”,正是赵老师的入戏,才显得他别样,两者是紧紧联系的。⑤题目如换成“别样的赵老师”,也能统领文章全部内容。 【增城一模】 与父亲和解 史九 1 许多年后,父亲仍忘不了中越之间那条绵延1400公里的条带状边界线。 1978年底,19岁的父亲参军,跟着22.5万解放军集结在中越边境。这里山高林密,红河、李仙江顺势而流,龙脑香树、橡胶林和梯田延续着这片土地的生息。父亲每天跟随部队从指定地点执行穿插、迂回、包围的战斗任务,训练投弹、排雷、战场自救、利用地形等技术,研究山林地区攻防战术。 作为一名军人,他是合格的。但作为一位父亲,他对于我来说是可望不可及。我记事以来, 父亲就显得有些古怪。他老派守旧,就连夏天穿衬衫时,第一颗扣子也总系得严严实实;他也不苟言笑,甚至仍“遗留”着特有的军队生活做派;他不愿待在像电影院这种暗色调的地方——总觉得心里不踏实。 从幼儿园升到大学,他对我要求格外严格。迟到、打架、旷课这些不良行为,我从没有参与过。我害怕他的训斥,以至于我在成长路上都没有叛逆期,与周围小伙伴显得格格不入,唯一的骄傲只有漂亮的成绩单。 我没按照他的预期去读军校。进入大学后,他也不再约束我那么多,甚至总是试图在电话那端和我多讲些什么,可结果总在“没什么事,就这样吧”的回复中挂断。 我觉得和他没有共同话题。而我和我的母亲,却十分喜欢说笑。每次回家,我的第一句话就是喊声“妈”,整个青春期的心事也只对她倾诉。工作后,打电话时大多数时间也是和母亲嘘寒问暖。有一次我开玩笑地问她:“嫁给这么无趣的父亲后不后悔?”她只是微笑着摇了摇头说:“你不了解他。” 今年春节假期,母亲来到我的房间低声给我说:“咱们仨去看《红海行动》吧,你爸的战友给他打电话说了这部电影,他听得眉飞色舞的。你知道他那怪脾气,明明很想看,但就是不去电影院。”看着一脸期待的母亲,“交给我吧,我骗他去。” 终于,以过年影院做活动,军人凭证件免费观影的理由,“骗”他坐在了灯光暗淡的电影院里。电影根据2015年“也门撤侨”真实事件改编,以索马里海域因为一艘中国商船被劫持为导火索,讲述了蛟龙突击队解救中国公民的故事。 屏幕上火力全开、子弹横飞,观影的父亲却格外镇定,影影绰绰的灯光影射着父亲的面庞,仿佛冻结的湖面不易松动。 “这部电影拍得很真实,让我想起了那个热血沸腾的年代。”在电影闭幕的音乐声中,父亲突然感叹道,眼里有泪光。 2 我作为一个吃鸡玩家,看到《红海行动》蛟龙突击队里狙击手精准的瞄准和各种枪械的使用和配合,几乎点燃了身体里的所有“吃鸡”兴奋细胞。 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跟朋友组队排位赛。接连几场不和谐的配合比赛,我们都以“吃鸡”失败告终,我与老友都不甚甘心,继续坚强地打着磨合赛。 就在我们语音玩得兴起时,父亲刚好路过,扫了一眼我的屏幕,突然一声不响地坐了下来。我以为他又要说点让我从沙发上起来去活动之类的话,没想到他却一反常规地认真观摩起来。 随着战局深入,他的神情也跟着紧绷起来,没等我开口,他突然斩钉截铁地说“你这局,要输。”我皱皱眉没理他,继续左躲右闪地做着最后的努力。 结果可想而知。我叹了口气,看向父亲。他摇摇头说:“亏你才刚看过电影,这个游戏我看着跟那电影很像,要讲究战术的。”说着便让我再开一局,专注地盯着屏幕,指挥我们团战。 “单人巷战,你要注意每一扇窗户和每一扇门,说不定后面就猫个人”;“东南方向那个石头和石头西北角那里的反斜面可以作为你抵近之后的掩体,到位后要注意那棵树……你看,有人吧。” 两个脑袋凑在一部手机面前通力合作。父亲好像瞬间又回到了他的战场,他思考缜密,策略精妙,在他的指点下,我们的团战进行得无比顺利。 父亲得意地说道:“咋样,你爹还行吧,毕竟实战出来的人。这个游戏在画面上还蛮真实的,不过要在真正的战场上,你中一枪,还没有战友,基本就交代了。战场上,一个人的力量还是很渺小,要想胜利,得团队作战。” 我怔了一下,从来没看到他这么兴奋过。一瞬间,我似乎明白了什么。他不是没有感情,而是把所有的热忱都埋进了他的光荣岁月中,放在了“军人”这个称号中;他深爱着这个和平的年代,但他年轻时在战斗中见惯了生离死别的痛苦,所以内心再无大波澜、喜乐不再形于色。 “老头儿,我想听听1979年的故事。”我按捺不住想了解他更多。 他怔了一下,随即点头应允了。那天晚上,讲他如何从陕西到云南,在战场上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经历;讲他和他的战友们不断扣动扳机,突击、偷袭,在枪林弹雨中对决,从丛林中拖出战友…… “很惨烈,但也是我的荣耀。”父亲说到荣耀时笑了。 3 看着父亲久违的笑容,我有些恍惚。这些年来,我一直以为他无趣、冷漠,与这个热闹的时代格格不入。说来惭愧,因为这种认知的偏差,我对父亲似乎也没什么耐心。我们无法安然地坐在沙发上看完一段电视节目,甚至在聊天时,我都不能心平气和地直视他的眼睛,听他讲讲过去的故事。 幸运的是,如今我和父亲都试着向前迈进了一步:我抛去了“年轻人”的优越感,拉着老人家看了场电影;他也放下了“父亲”的角色,试着和我玩起了游戏。两代人平行的生活经历里有了更多的情感支点。我们成了“好队友”,也许以后还能是好朋友。 这让我想到龙应台的《目送》:“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然而事实上,我们的父母一直在追。 他们会在你的朋友圈点赞,也会为了你的工作而关注新的公众号;你不在家的时候,他们暂时放下“父母”的角色,去跳舞、聚会、旅游……比你的生活还要精彩。不要觉得他们被时代抛弃了,抛弃他们的也许只是我们;也不要再说他们古板、守旧,他们有着丰富的阅历和对生活的热情,有时候只是需要一个支点。 父子之间终将是要和解的,靠的也许只是一部电影、几局游戏罢了。 (摘自《中国新闻周刊》,有删改) 18. 请简要概括体现“我”和父亲已经和解的事件。(3分) 19. 请分析下面语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4分) 随着战局深入,他的神情也跟着紧绷起来,没等我开口,他突然斩钉截铁地说“你这局,要输。” 20. 文中多处用了对比手法,请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4分) 21. 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6分) 22. 作者说“两代人平行的生活经历里有了更多的情感支点”,你认为两代人之间的“情感支点” 表现在哪些方面?请选择一个角度,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理解。(5分) 【增城一模】 18.【内容概括】(3分) ①春节假期 ,我“骗”父亲到影院观看电影《红海行动》(或:我们一家三口看电影《红海行动》,或:拉着老人家看了场电影)。②我和父亲通力合作玩“吃鸡”游戏 (或:父亲指挥我和朋友玩“吃鸡”游戏。)③我听父亲讲自己1979年参军时的故事(或:我心平气和地听父亲讲过去的故事)。 [加横线处是得分点,一点1分,共3分。] 19.【语言赏析】(4分) “紧绷”表现了父亲看“我”玩“吃鸡”游戏时(1分)的紧张、投入(或:认真)的心理(1分);“斩钉截铁”表现了父亲说话时(1分)的坚决果断,毫不犹豫(1分)。 [加横线处是得分点,共4分。] 20.【写法分析】(4分) 示例一:把“我”与母亲的关系融洽跟父亲的关系生疏作对比(2分),突出地表现了父亲对我来说是可望不可即的(2分)。 示例二:把“我”认为父亲“可望不可即”跟下文父亲一起看电影(或:一起玩“吃鸡”游戏、听父亲讲过去的故事)作对比(2分),突出地表现了“我”和父亲由生疏、冷漠的关系变成了融洽、亲密的关系(或:“我”和父亲的关系和解了)(2分)。 示例三:把我们年轻人对父母没有耐心跟父母一直努力追上孩子的脚步作对比(2分),突出地表现了年轻一代对父母的忽略,表达了对父母的愧疚之情(2分)。 示例四:把父亲不愿意去暗淡的电影院跟父亲答应去电影院看《红海行动》作对比(2分),突出地表现了父亲开始放下了“父亲”的角色,和孩子做好朋友(2分)。 示例五:把父亲小时候要求格外严格(或:无话可说)跟上大学后父亲不再约束我那么多(或:总是试图在电话那端和我多讲些什么)作对比(2分),突出地表现了父亲开始放下了“父亲”的角色,和孩子做好朋友(2分)。 [概括对比内容(2分)+分析作用(2分)。] 21.【人物形象分析】(6分) (1)合格的军人(1分)。父亲一直保留着军队的生活作风(或:获得了许多荣耀)(1分)。 (2)要求格外严格(1分)。我从幼儿园升到大学,从没有参与过迟到、打架、旷课的不良行为(或:会训斥我)(1分)。 (3)注重团队合作(1分)。我和父亲通力合作玩“吃鸡”游戏(1分)。 (4)思考缜密,指挥策略精妙(1分)。父亲指挥我和朋友玩“吃鸡”游戏(1分)。 (5)古怪(老派守旧,不苟言笑,无趣,冷漠)(1分)。与这个热闹的时代格格不入(或:仍“遗留”着特有的军队生活做派;或:我觉得和他没有共同话题)(1分) [性格特点(1分)+例子(1分) 五点中任意答对其中三点即可得满分。] 22.【主题探究】(5分) 我认为两代人之间的“情感支点”表现在互相理解体谅(或:培养共同的爱好;经常多沟通;寻找共同的话题;放下各自的身份了解和适应对方,主动适应对方的生活习惯,包容和理解对方的缺点,多聆听对方的故事……)(答到其中一点即可得1分)。例如,上初中以后,我越来越不喜欢爸爸唠叨我学习,两人在家经常是无话可说。爸爸知道我非常喜欢打篮球,在放假时主动陪我打篮球,聊篮球,还告诉我学习如打球要讲究方法和坚持的道理,现在我和爸爸不仅仅是父子,更多的是朋友关系(2分)。爸爸用心、主动地走进我的爱好,寻找共同的话题和“情感支点”,我们的关系得到很好的发展(2分)。 [明确看法(1分)+例子(2分)+分析(2分)] 【海珠一模】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2题。(22分) 秋风穿过老戏台 高丽君 ①巷子深处,忽然开阔起来。一座老戏台,在秋日阳光下,慵懒地晒着太阳。四周空旷无人,农作物都已经收割完毕,空气里弥漫着腐草的气味。一根根冰草摔打着长长的身子,在秋风下瑟瑟摇曳着,从季节的指缝里漏下的枝枝金黄。 ②三面厚厚的黄土墙和很少的青砖就支撑起了戏台。戏台两边的墙上,挂着一副红底黄字的打印体对联,上联牢牢地抓着墙壁,“三五人演出千军万马”尚依稀可见,下联却已被风撕裂开来,随风舞蹈着,呼啦啦地大声喊叫,见到远方的客人,似乎显得很欢快。戏台四周的杂草也摆动着身姿,兴奋地对戏台说:“看,来人了!”戏台仍然是无声的,依然没有激起内心尘封的涟漪,也没有为之一振。那些热闹的人和声音,还有繁闹的场景,只不过是遥远的记忆罢了。泥质的看戏椅子,悄悄围成半圆,远远站着,支起耳朵听着久违而熟悉的声音。戏台前,没有了锣鼓的喧闹,更没有往日真假戏迷的聚集。戏台似一位垂暮的老人,苍老而孤独,虚构着过往的动人之处:一幕精心演绎的折子戏,一句情到深处的对白,一个默契的眼神,一袭美艳的戏袍……孤独的戏台、寂寞的老巷,还有旁边几乎变成废墟的旧磨房和已经成为废墟的黄土屋,在一起聊着天,叙述着沧桑和变迁。 ③那些无所顾忌的看戏日子,就像一幅写意画,成为一个人成年后的梦想,只能出现在时光的童话里。 ④太阳西下,秋风习习。我们一起随着大家去看那个叫做《李慧娘》的秦腔。我们听不懂,就贴在奶奶耳边问个不停。奶奶说:“冤魂厉鬼,伸冤报仇的戏。可不敢做坏事,会有报应呢。”奶奶囫囵地解释着,旁边的人们七嘴八舌地说着,我们也渐渐看出个眉目来了。忽然,激愤的乐曲中,急速跑出一个白衣女子,似一缕幽风飘然而来。她翻着全身,抛甩着斗篷,似影随风。复仇的厉鬼不是青面獠牙,面貌可怖,而是衣袂飘飘,美丽飘忽。气氛顿时紧张起来,妹妹紧紧抓住我的手,我紧紧贴在奶奶的身边。全场静悄悄的,看着台上那个鬼魂大开大合,一张一弛的动作。“怨气腾腾三千丈,屈死的冤魂怒满腔”,鬼魂在荒郊旷野哭泣、控诉、奋争,高高低低的声音在空中飘荡,怨与愤,悲与恨,借冤魂之身,诉人之衷肠。“鬼要喷火了!”奶奶紧张地说。那个女鬼口里,忽地喷出火来,大口喷,小口喷,长火喷,短火喷,反正喷得天昏地暗,一片混沌。印象中的那个二花脸,被火喷得抱头逃窜,跌打翻扑,辗转腾挪,媸妍了然。人们欣慰地笑着,快意地看着,惩奸除恶的情绪随火苗喷涌而出。我们被吓得浑身是汗,瑟瑟发抖,也终于明白了奶奶常常讲的道理:头顶三尺有神灵。这样的印象使得鬼魂的概念,镌刻在我心底,凡是有违背善良和道义的时候,一个白衣的样子就姗姗而至,有所畏惧就是恪守道德底线最基本的标准。 ⑤老戏台从此就是最恐怖的梦魇。好多年后,我才敢抬起头从从容容地看那个不太宽敞的台面,才知晓喜、怒、哀、乐、爱、恶、欲都被打扮成生、旦、净、末、丑,在破旧却高大的戏台上给予人们最朴素的真善美的教化。常常想起,我们童年的笑声,就像家里挂着的风铃一样,清亮、明澈,穿越戏台、风和树林,甚至天上的云彩都被这种笑声感染成记忆的色彩。乡下人看戏,其实也不分文戏武戏,更没有朝代的历史概念。反正所有的戏在他们看来,也就是个唱和打。少年时,亲耳听见一个红脸汉子大声说:“那个唐朝的包文正啊,可真是个清官。”即使这样的一知半解,却让人们在田间地头,哼唱之间,就明晓了是非,分辨了黑白,懂得了言而有信,有善有爱,忠于信仰,忠于人格的为人之理。 ⑥如今,传统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孩子们最惬意的时光是在家里看电视、玩手机,荧屏上、网络里,世界何其精彩!我只有想象,或许有一天,后辈儿孙的耳边,也会响起哇呀呀的唱腔,虽然他们听不懂在唱什么,但是那些敲锣打鼓的声音却一直敲打到记忆深处,不会轻易抹去。让他们越是在播放悠扬舒缓的交响乐曲时,越能把那些粗犷的声音牵引出来;让他们也知晓红忠黑勇、白脸奸臣;让他们眼前也会跳动着那些戏曲故事里鲜活的形象…… ⑦远处,农人拿着木锨翻弄着属于自己的收获,闲聊时总能提起老戏台上那些有趣的细枝末节,唇齿开合中透着一种惬意。戏台的旁边,总有几位老人闲坐着,乘凉或者晒太阳。一个村子,总有这么几位老人,如戏台一样,苍老,神秘。村庄里,灰色的柴草和灰色的戏台,像是一对伴侣,携手告别了夕阳的辉煌灿烂,只留下曾经的美丽。 ⑧红红的浆果,兀立似灯盏,秋日的过去就是它们生命的结束。一场场秋风吹过,年华也被吹得暮气苍茫。沧桑之中,戏台孤零零的,终于在秋风过后画上了句号。 ⑨老戏台,这个乡村里的景致,只有在乡村里才能够完成使命。它应该如夕阳余晖下归栏的牲口,神态安然地走向生命的终结?还是应该有一个合适的演出环境,让它多少不会觉得太寂寞? ⑩秋风袅袅,穿过老戏台…… (选自《六盘山》2011年第06期,有删改) 18.根据选文内容,在空白处依次填上恰当的内容。(5分) 时间 “我”与老戏台 在秋日阳光下 “我”看到眼前老戏台一片荒凉破败、杂草丛生。 在时光的童话里 ① ② “我”从容地看着戏台,领悟到戏剧给予人们真善美的教化。 如今 ③ 19.从修辞角度赏析下列句子。(4分) (1)戏台仍然是无声的,依然没有激起内心尘封的涟漪,也没有为之一振。 (2)一幕精心演绎的折子戏,一句情到深处的对白,一个默契的眼神,一袭美艳的戏袍…… 20.文中为什么多次写到秋风?请简要分析。(4分) 21.“我”怀念童年“无所顾忌的看戏日子”,却又说老戏台是“最恐怖的梦魇”,这矛盾吗?为什么?(4分) 22.文章第⑨段,“我”对老戏台的命运做了两种设想。你认为哪一种更合理?请结合本文内容阐述理由。(5分) 【海珠一模】 18.①“我”和奶奶一起去看戏台上表演的《李慧娘》,受到教益;②好多年后;③“我”期待老戏台承载的传统文化能在后辈儿孙中得到延续。(5分) 19.(1)运用拟人修辞,“无声”“内心”“为之一振”等将老戏台拟人化,写出了老戏台萧条落寞的现 状,表达了作者的忧思与遗憾。(2分) (2)运用排比修辞,连用四个相同句式具体展现了老戏台过往的动人之处,表达了作者对老戏台(或 逝去的传统戏台文化)的惋惜与留恋。(2分) 20.①从结构来看,“秋风”点题,首尾呼应。②从内容来看,秋风象征萧瑟衰败,暗示传统戏台文化的没落,表达作者对传统戏台文化没落的惋惜与惆怅。(4分) 21.不矛盾。“我”成年后怀念童年时的看戏时光,因为看戏既能亲近传统文化,又能从中得到教益;而“恐怖的梦魇”是童年时的“我”看到台上女鬼时的真实感受。这是“我”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中对看戏的不同感受,所以并不矛盾。(4分) 22.示例一:第一种设想更合理。老戏台是乡村才有的舞台,现在逐渐没落。如今人们的娱乐内容和方式更丰富,不需要到老戏台去看戏了,所以老戏台也必然随时代的发展而被取代。 示例二:第二种设想更合理。老戏台曾经给人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戏台上的传统戏剧既有娱乐功能又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所以应该延续这种戏剧文化,给传统戏剧寻找适合的演出环境。 (5分) 【从化一模】 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完成18-22 题(22分) 给我的孩子们 丰子恺 我的孩子们!我憧憬于你们的生活,每天不止一次!可惜到你们懂得我的话的意思的时候,你们将不复是可以使我憧憬的人了。这是何等可悲哀的事啊! 瞻瞻!你尤其可佩服。你是身心全部公开的真人。你甚么事体都象拚命地用全副精力去对付。小小的失意,像花生米翻落地了,自己嚼了舌头了,小猫不肯吃糕了,你都要哭得嘴唇翻白,昏去一两分钟。外婆普陀去烧香买回来给你的泥人,你何等鞠躬尽瘁地抱他,喂他;有一天你自己失手把他打破了,你的号哭的悲哀,比大人们的破产、丧考妣、全军覆没的悲哀都要真切。两把芭蕉扇做的脚踏车,麻雀牌堆成的火车、汽车,你何等认真地看待,挺直了嗓子叫“汪——,”“咕咕咕……”,来代替汽笛。我每次剃了头,你真心地疑我变了和尚,好几时不要我抱。最是今年夏天,你坐在我膝上发见了我腋下的长毛,当作黄鼠狼的时候,你何等伤心,你立刻从我身上爬下去,起初眼瞪瞪地对我端相,继而大失所望地号哭,看看,哭哭,如同对被判定了死罪的亲友一样。这是何等可佩服的真率、自然与热情!大人间的所谓“沉默”、“含蓄”、“深刻”的美德,比起你来,全是不自然的、病的、伪的! 你们每天做火车、做汽车、办酒、请菩萨、堆六面画,唱歌、全是自动的,创造创作的生活。大人们的呼号“归自然!”“生活的艺术化!”“劳动的艺术化!”在你们面前真是出丑得很了!依样画几笔画,写几篇文的人称为艺术家、创作家,对你们更要愧死! 你们的创作力,比大人真是强盛得多哩:瞻瞻!你的身体不及椅子的一半,却常常要搬动它,与她一同翻倒在地上;你又要把一杯茶横转来藏在抽斗里,要皮球停在壁上,要拉住火车的尾巴,要月亮出来,要天停止下雨。在这等小小的事件中,明明表示着你们的弱小的体力与智慧力不足以应付强盛的创作欲、表现欲的驱使,因而遭逢失败。然而你们是不受大自然的支配,不受人类社会的束缚的创造者,所以你的遭逢失败,例如火车尾巴拉不住,月亮呼不出来的时候,你们绝不承认是事实的不可能,总以为是爹爹妈妈不肯帮你们办到,同不许你们弄自鸣钟同例,所以愤愤地哭了,你们的世界何等广大! 阿宝!有一晚你拿软软的新鞋子,和自己脚上脱下来的鞋子,给凳子的脚穿了,刬袜立在地上,得意地叫“阿宝两只脚,凳子四只脚”的时候,你母亲喊着“龌龊了袜子!”立刻擒你到藤榻上,动手毁坏你的创作。当你蹲在榻上注视你母亲动手毁坏的时候,你的小心里一定感到“母亲这种人,何等杀风景而野蛮”罢! 瞻瞻!有一天开明书店送了几册新出版的毛边的《音乐入门》来。我用小刀把书页一张一张地裁开来,你侧着头,站在桌边默默地看。后来我从学校回来,你已经在我的书架上拿了一本连史纸印的中国装的《楚辞》,把它裁破了十几页,得意地对我说:“爸爸!瞻瞻也会裁了!”瞻瞻!这在你原是何等成功的欢喜,何等得意的作品!却被我一个惊骇的“哼!”字喊得你哭了。那时候你也一定抱怨“爸爸何等不明”罢! 软软!你常常要弄我的长锋羊毫,我看见了总是无情地夺脱你。现在你一定轻视我,想道:“你终于要我画你的画集的封面!” 孩子们!你们果真抱怨我,我倒欢喜;到你们的抱怨变为感激的时候,我的悲哀来了!我在世间,永没有逢到象你们这样出肺肝相示的人。世间的人群结合,永没有象你们样的彻底地真实而纯洁。最是我到上海去干了无聊的所谓“事”回来,或者去同不相干的人们做了叫做“上课”的一种把戏回来,你们在门口或车站旁等我的时候,我心中何等惭愧又欢喜!惭愧我为甚么去做这等无聊的事,欢喜我又得暂时放怀一切地加入你们的真生活的团体。 但是,你们的黄金时代有限,现实终于要暴露的。这是我经验过来的情形,也是大人们谁也经验过的情形。我眼看见儿时的伴侣中的英雄、好汉,一个个退缩、顺从、妥协、屈服起来,到像绵羊的地步。我自己也是如此。“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你们不久也要走这条路呢! 我的孩子们!憧憬于你们的生活的我,痴心要将你们永远挽留这黄金时代在这册子里。然这真不过象“蜘蛛网落花”,略微保留一点春的痕迹而已。且到你们懂得我这片心情的时候,你们早已不是这样的人,我的画在世间已无可印证了!这是何等可悲哀的事啊! 18. 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写出瞻瞻、阿宝、软软这三个孩子表现童真童趣的一件事情。(3分) 19. “我”所憧憬的孩子的生活是怎样的?请分点概括。(6分) 18. 请分析下面句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4分) 外婆普陀去烧香买回来给你的泥人,你何等鞠躬尽瘁地抱他,喂他。 19. 作者描写阿宝时运用了哪些方法?并简要分析其作用。(4分) 20. 作者认为孩童时期的生活是“黄金时代”,大人却是“病的”“伪的”,你赞成他的评价吗?请简述理由。(5分) 【从化一模】 18.(3分)例句:瞻瞻搬动比自己身高一倍的椅子,与椅子一同反倒地上; 阿宝给凳子的脚穿鞋子;软软常常弄我的长锋羊毫 19. (6分)①真率/率真;②具有强盛的创作力;③不受支配和束缚。 20.(4分)“鞠躬尽瘁”,原本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的意思(字词解释1分),这里生动写出瞻瞻小心谨慎地呵护/珍惜爱护外婆买来的泥人(写出孩子小心对待、尽心呵护的态度得2分),表现出孩子的纯真可爱的天性(1分)。 21.(4分)本段运用了动作、语言和心理描写(答出其中两个即可得2分);生动形象地表现出阿宝的淘气/顽皮、率真/天真(2分) 22.(5分)示例:①赞成。儿童具有纯真的天性,不受束缚,富有创造力;而在他们变成成人后,受社会风气影响,少年逐渐对生活妥协、服从,追求利益,失去童真,变成世故的、圆滑的大人。这样的人歪曲了天性,不如孩子真率可爱。 ②不赞成。儿童可以纯真、不受社会的束缚,是因为他们无需承担责任,可以无忧无虑/儿童能够率性而为,有其纯真可爱的一面,但也有伤害他人他物的破坏性一面;而成人要接受社会规则的约束,会面对各种社会压力和承担各种责任,不可能像小时候那么任性、直率/成人在认真工作、专注做事时也是纯真的、富有创造力的,因此不能一概论定全部大人都是病的、虚伪的,要根据大人具体的言行举止来判定。 (表明立场得1分,答出理由,能自圆其说得4分,观点要围绕儿童的天性跟大人的特点两个方面来阐述、对比,各2分) 【番禺一模】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8-22题(22分) 好行者,摇身一变,变作个牛魔王。六怪正行时,忽然看见牛魔王坐在中间,慌得扑地跪下道:“老大王爷爷在这里也。”那六怪都是肉眼凡胎,那里认得真假,也就一同跪倒,磕头道:“爷爷!小的们是火云洞圣婴大王处差来,请老大王爷爷去吃唐僧肉,寿延千纪哩。”行者笑道:“好乖儿女,向前开路,我和你去来。”六怪抖擞精神,向前喝路,大圣随后而来。 不多时,早到了本处。拽开大步,径走入门里,坐在南面当中。红孩儿当面跪下,朝上叩头道:“父王,孩儿拜揖。”行者道:“孩儿免礼。”那妖王四大拜拜毕,立于下手。行者道:“我儿,请我来有何事?”妖王躬身道:“孩儿不才,昨日获得一人,乃东土大唐和尚。常听得人讲,他是一个十世修行之人,有人吃他一块肉,寿似蓬瀛不老仙。愚男不敢自食,特请父王同享唐僧之肉,寿延千纪。”行者闻言,打了个失惊道:“我儿,是那个唐僧?”妖王道:“是往西天取经的人也。”行者道:“我儿,可是孙行者师父么?”妖王道:“正是。”行者摆手摇头道:“莫惹他,莫惹他!别的还好惹,孙行者是那样人哩,我贤郎,你不曾会他?那猴子神通广大,变化多端。他曾大闹天宫,玉皇上帝差十万天兵,布下天罗地网,也不曾捉得他。你怎么敢吃他师父!快早送出去还他,不要惹那猴子。他若打听着你吃了他师父,他也不来和你打,他只把那金箍棒往山腰里搠个窟窿,连山都掬了去。我儿,弄得你何处安身,教我倚靠何人养老!” 妖王道:“父王说那里话,长他人志气,灭孩儿的威风。那孙行者共有兄弟三人,领唐僧在我半山之中,被我使个变化,将他师父摄来。他与那猪八戒当时寻到我的门前,讲什么攀亲托熟之言,被我怒发冲天,与他交战几合,也只如此,不见什么高作。那猪八戒刺邪里就来助战,是孩儿吐出三昧真火,把他烧败了一阵。慌得他去请四海龙王助雨,又不能灭得我三昧真火,被我烧了一个小发昏,连忙着猪八戒去请南海观音菩萨。是我假变观音,把猪八戒赚来,见吊在如意袋中,也要蒸他与众小的们吃哩。那行者今早又来我的门首吆喝,我传令教拿他,慌得他把包袱都丢下走了。却才去请父王来看看唐僧活像,方可蒸与你吃,延寿长生不老也。” 行者笑道:“我贤郎啊,你只知有三昧火赢得他,不知他有七十二般变化哩!”妖王道:“凭他怎么变化,我也认得,谅他决不敢进我门来。”行者道:“我儿,你虽然认得他,他却不变大的,如狼犺大象,恐进不得你门;他若变作小的,你却难认。”妖王道:“凭他变甚小的,我这里每一层门上,有四五个小妖把守,他怎生得入!”行者道:“你是不知,他会变苍蝇、蚊子、虼蚤,或是蜜蜂、蝴蝶等项,又会变我模样,你却那里认得?”妖王道:“勿虑,他就是铁胆铜心,也不敢近我门来也。”行者道:“既如此说,贤郎甚有手段,实是敌得他过,方来请我吃唐僧的肉,奈何我今日还不吃哩。”妖王道:“如何不吃?”行者道:“我近来年老,你母亲常劝我作些善事。我想无甚作善,且持些斋戒。”妖王道:“不知父王是长斋,是月斋?”行者道:“也不是长斋,也不是月斋,唤做雷斋,每月只该四日。”妖王问:“是那四日?”行者道:“三辛逢初六。今朝是辛酉日,一则当斋,二来酉不会客。且等明日,我去亲自刷洗蒸他,与儿等同享罢。” 那妖王闻言心中暗想道:“我父王平日吃人为生,今活彀有一千余岁,怎么如今又吃起斋来了?想当初作恶多端,这三四日斋戒,那里就积得过来?此言有假,可疑,可疑!”即抽身走出二门之下,叫六健将来问:“你们老大王是那里请来的?”小妖道:“是半路请来的。”妖王道:“我说你们来的快,不曾到家么?”小妖道:“是,不曾到家。”妖王道:“不好了!着了他假也!这不是老大王!”小妖一齐跪下道:“大王,自家父亲,也认不得?”妖王道:“观其形容动静都象,只是言语不象,只怕着了他假,吃了人亏。待我再去问他,看他言语如何。假若言语不对,只听我哏的一声,就一齐下手。”群魔各各领命讫。 这妖王复转身到于里面,对行者当面又拜。行者道:“孩儿,家无常礼,不须拜,但有甚话,只管说来。”妖王伏于地下道:“愚男一则请来奉献唐僧之肉,二来有句话儿上请。我前日闲行,驾祥光,直至九霄空内,忽逢着祖延道龄张先生。”行者道:“可是做天师的张道龄么?”妖王道:“正是。”行者问曰:“有甚话说?”妖王道:“他见孩儿生得五官周正,三停平等,他问我是几年,那月那日那时出世,儿因年幼,记得不真。先生子平精熟,要与我推看五星,今请父王,正欲问此。倘或下次再得会他,好烦他推算。”行者闻言,坐在上面暗笑道:“好妖怪呀!老孙自归佛果,保唐师父,一路上也捉了几个妖精,不似这厮克剥。他问我什么家长礼短,少米无柴的话说,我也好信口捏脓答他。他如今问我生年月日,我却怎么知道!”好猴王,也十分乖巧,巍巍端坐中间,也无一些儿惧色,面上反喜盈盈的笑道:“贤郎请起,我因年老,连日有事不遂心怀,把你生时果偶然忘了。且等到明日回家,问你母亲便知。” 妖王道:“父王把我八个字时常不离口论说,说我有同天不老之寿,怎么今日一旦忘了!岂有此理!必是假的!”哏的一声,群妖枪刀簇拥,望行者没头没脸的札来。这大圣使金箍棒架住了,现出本象,对妖精道:“贤郎,你却没理。那里儿子好打爷的?”那妖王满面羞惭,不敢回视。行者化金光,走出他的洞府。小妖道:“大王,孙行者走了。”妖王道:“罢,罢,罢!让他走了罢!我吃他这一场亏也!且关了门,莫与他打话,只来刷洗唐僧,蒸吃便罢。” (《西游记》节选) 18. 妖王称孙悟空曾与他“攀亲托熟”,请联系前文情节问答,孙悟空与他的亲熟关系是怎么产生的?(3分) 19. 请以孙悟空为陈述对象,按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四个部分概括选文情节。(4分) 20. 请结合选文情节,分析妖王形象。(5分) 21.结合上下文,从描写的角度分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1)拽开大步,径走入门里,坐在南面当中。 (2)妖王道:“罢,罢,罢!让他走了罢!我吃他这一场亏也!且关了门,莫与他打话,只来刷洗唐僧,蒸吃便罢。” 22.在选文后的情节里,红孩儿的命运以观音收为善财童子为结局。请问在《西游记》中,为害取经队伍的妖魔鬼怪有哪几类不同的结局?请结合全书,举例说明。(6分) 【番禺一模】 18.[参考答案](3分) 五百年(孙悟空大闹天宫)前,孙悟空曾与红孩儿父亲牛魔王结为兄弟。(3分,时间、人物、事件,划线共三处,一处1分) 19.[参考答案]发生:假扮牛魔王,被请进火云洞。 发展:吹嘘自己的神通,劝红孩儿送还唐僧。 高潮:以雷斋为借口,要求缓吃唐僧,引发怀疑。 结局:被红孩儿识破伪装,败走火云洞。 (4分。每一点1分) 20.[参考答案]1.有孝心,不独享唐僧肉,与父亲同食。2.神通广大,会变化、会三昧真火,几次打败悟空师兄弟。3.轻率狂妄。起初在假扮的父王面前夸口,狂言悟空不敢进火云洞。4. 狡诈。假扮观音捉回八戒。(5分。每一点2分,形象特点1分,举例分析1分。答对三点即可给满分) 21. [参考答案](4分) (1)此句用了动作描写(1分),连用了“拽”“走”“坐”三个动词,准确地写出了孙悟空模仿逼真情态与镇定自若的心态,也表现了悟空勇敢(或无所畏惧)的性格特征。(1分) (2)此句用了语言描写(1分),妖王在与手下的对话中连用四个“罢”,准确地反映了他受悟空侮辱后的羞愧、愤恨、无奈之情,也表现了他不纠结一时得失、干脆的性格特征。(1分)(描写类型1分;表达效果1分,效果分心态或情绪状态和性格特征两个角度,二者中一个角度答对便可给分) 22. [参考答案](6分) 一类是被打死。如白骨精、蝎子精、六耳猕猴等。二是被菩萨或仙界喜欢的,收服为奴。如观音收黑风山黑熊怪等。三是私自下凡的,被原主人带回。如太上老君带回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又如黄风怪。四是被制服后承诺为善的,仍留在原地。如铁扇公主、牛魔王等。五是收编到取经队伍的。如猪八戒、沙僧、白龙马。(共6分,每一类别2分,每一类中类别概括准确给1分,举例1分。答出三类即可给满分,不要求完全列举,分类不要求一致,自圆其说即可。分类如有严重逻辑错误须扣分) 【花都一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题。(22分) 父亲的麦粒(许心龙) 那年夏天的一天,偏西的太阳热劲儿刚弱下来,父亲将饭碗一推,抹把汗,就喊娘到场里收麦子。凌乱的麦秸屑很有感情地揉进父亲泛黄的短发里。一晃,父亲在打麦场上忙乎了半月多,该颗粒归仓了。六月的阳光把父亲的背心烙在了身上,父亲洗澡时,脊背呈现出醒目的背心模样,白而发亮。 父亲和我娘我哥齐上阵,摊开的一大场麦子很快变成一堆小麦山。麦山按捺不住地弥漫着麦香的热气。我娘拢了拢湿漉漉的乱发,瞅着麦山,脸上露出了疲劳后的笑容。 这时,父亲伸出左手弯腰抓起一把温热的麦子,用力握了一下,伸开手掌盯了一会儿,又用右手食指来回划拉几下。 “干透了吧?”我娘问道。父亲没有搭腔,而是拈起几粒麦子准确无误地投人了口中。随着颚骨的上下晃动,嘴里发出了清晰的嘎嘣嘎嘣的脆响。 “我要的就是麦粒嚼在嘴里的嘎嘣脆响!”父亲不容置疑地说。 “装麦!”父亲将军般地命令。面对饱满的麦子,父亲的精气神儿也是永远饱满的。 “麦收您爹看得最重。”我娘边往簸箕里搂麦,边说,“自从跟您奶奶分家另过,年年都是这样。” “麦子晒干了,不会生虫。”父亲边扎麦袋口边说,“交公粮时心里也踏实。” “我说多少遍了,从今年起,不再交公粮啦。”我强调说。 “你以为你是皇上,说免皇粮就免了。”父亲头也不抬,接话道。其实,父亲很为有我这个师范毕业执了教鞭的儿子骄傲的。 我娘不置可否地笑笑,那意思是责怪我想得倒美。 我望望仅会歪歪扭扭写出自己名字的二老,无语了。无知者无过,只是后来我才知道,父亲是想借今年的饱满麦子,好好出一口去年在乡粮站交公粮时受的恶气。去年排队交公粮时,有人趁父亲去厕所,把一袋掺有土坷垃的麦子,调换给了父亲。面对坷垃秕子麦,父亲一百张嘴也说不清。他因此受到了大喇叭的广播批评。受了奇耻大辱的父亲回来就找村主任申冤。村主任笑笑,拍拍父亲的瘦肩膀,说公粮交掉不就好了,再争论还有意思嘛。父亲叹一声,气得夜饭也没吃就蒙头睡了。睡梦中还发癔症连喊:“那不是我的麦子!那不是我的麦子!” 十多袋麦子规矩地躺在了架子车上。父亲还跟往年一样,要提前一晚上去乡粮站排队。我娘准备好的有葱花面饼还有过夜的铺当。 这时,我看到村主任朝我们的麦场走来。我忙向村主任招手。村主任不会不知道政策,这回看愚顽的父亲还有什么话可说。我长出了一口气。 “老陆,今年麦子咋样?”村主任走近了,瞅着父亲问道。 “亩产一千一二百斤吧。”父亲笑答。父亲说着就解开一袋麦子,抓出一把,说:“来,村主任你看看。” 村主任探头看看父亲手里的麦子,点点头。 “嘎嘣响呢。”父亲说着就拈起几粒麦子准确无误地投人口中。很快,嘎嘣嘎嘣的响声就从父亲嘴里传出。我看到父亲咀嚼得很有耐心很卖力很幸福。父亲的那嘴钢牙好像就是为了麦粒生长的。最终父亲很满足地咽下那口麦面,说:“村主任,我再打开一袋你看看吧。” “不,就跟这麦粒一样瓷实。”村主任再次点点头,说,“村里最过硬的,就是老陆了。” “用这样的麦子交公粮,没问题吧?”父亲胸有成竹地问道。 “交啥公粮?”村主任一愣,望我一眼,恍然明白了什么,笑道,“呵呵,你交公粮交上瘾了吧?你不知道今年起公粮免征了吗?” 父亲呆若木鸡。无疑,村主任的一番话在父亲看来显得惊天动地。 “老陆,不交皇粮就违法的时代过去啦!”与父亲年龄相仿的村主任显然也很激动。 “村主任,你可不敢开这样的玩笑呀!”父亲盯着村主任,小心地说。 “连我的话你也不信?电视上都播了呢。”村主任拍拍父亲的瘦肩膀,一本正经地说,“老陆,对去年交公粮的事还放不下吧?” “我真咽不下这口气。”父亲硬咽着说,“我的麦子粒粒嘎嘣脆响,交恁①些年公粮了从没有过二样的。” “老陆,别恁较真了,都过去了。”村主任安慰道。 “看看我的麦子哪粒不嘎嘣脆响?”父亲执拗地说,“那袋土坷垃秕子麦,打人的脸呀!” “好了,别伤心了。”村主任再次拍拍父亲的肩膀,说,“你就用这车麦子卖了钱,买辆三轮车吧。也一把年纪了,该省点力气了。” “听村主任的,买辆三轮车吧。”我娘忙说。我娘望村主任一眼,说:“没见过恁一根筋的,弄啥事就怕别人吃了亏。” “呵呵,谁不知道老陆!”村主任笑说,“我说老陆呀,这就是变迁。可不能坐在福中不知福。” 父亲一屁股坐在了车尾的麦袋子上,右手不停地一下一下捶着鼓鼓的麦袋子。 我娘叹一声,偎坐在了父亲的身旁。 我知道看电视怕费电的父亲封闭了自己。父亲有的是力气,不需花钱的取之不竭的力气。 晚饭时,父亲破例喝了二两小酒,早早地睡了。半夜里,父亲的高声喊叫把我惊醒。父亲喊道:“那不是我的麦子!那不是我的麦子!”我娘摇摇头,轻推了父亲一把。父亲翻翻身,呼噜声再次响起。 如今,年迈的父亲嘴里没有了牙齿,村主任和我就再也听不到父亲嚼麦粒时发出的嘎嘣嘎嘣的响声了。但那嘴却成了舌头的天下,那自由的舌头时常翻滚:“那不是我的麦子,那不是我的麦子……” 我牵着父亲不停哆嗦的手,知道他一直很纠结公粮咋突然不让交了呢,他的那嘎嘣嘎嘣的麦粒有多失望和忧伤呀! (原载《百花园》2017年第9期) 注释:【恁】这么。 18. 阅读全文,请简要概括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5分) 19. 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下面语句。(4分) 父亲一屁股坐在了车尾的麦袋子上,右手不停地一下一下捶着鼓鼓的麦袋子。 20. 请结合文本分析父亲的人物形象。(4分) 21. 本文以“父亲的麦粒”为题目,请联系文本分析其作用。(4分) 22. 文中为什么父亲一直不断强调“那不是我的麦子”,而村主任却安慰道“老陆,别恁较真了,都过去了”?这件事为什么父亲一直都过不去呢?(5分) 【花都一模】 18 起因:去年父亲交公粮的时候被人换了掺有土坷垃的麦子(1分),受到广播批评(被冤枉)(1分); 经过:今年父亲准备 5分(起因、经过各2分;结局1分) 考查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及概括能力 用品质好的麦子来交公粮,为自己平反名声(用好麦子来雪冤)(1分),却被告知公粮免征(1分); 结果:父亲一直到老都放不下被人冤枉这件事(1分)。 19 动作描写(1分),“一屁股坐”、“不停地一下一下捶着”这些动作(1分)生动地写出父亲得知不用交公粮,不能洗刷自己冤情后的无奈,失望(失落),伤心,气愤(生气)的心情(2分)。 4分,(判定描写手法1分;结合文本分析哪些是动作描写1分;情感写出其中两点即可得2分) 考查品味词语的能力 20 ①夏天太阳的热劲刚弱下来,父亲就到场里收麦子(父亲在大麦场上忙乎了半个月),看出父亲的勤劳; ②父亲严格把关他的麦粒(父亲一遍一遍地检查麦粒),看出父亲的认真,严谨; ③父亲不愿意用差的麦子交公粮,怕别人吃亏,看出父亲的淳朴,老实; ④父亲一直放不下交公粮被人冤枉的事情(父亲不断地重复着“那不是我的麦子”这句话),看出父亲很爱面子(较真、固执、执拗)。 4分(人物形象特点1分,事例1分,人物形象特点要与事例相对应,答出两点得4分) 考查人物形象理解能力 21 19. “父亲的麦粒”是全文的线索(1分),全文紧紧围绕着父亲与麦粒的故事展开,推动情节发展(1分),“麦粒”也代表着父亲的面子(1分),含蓄点明文章主旨(或:麦粒“嘎嘣脆”也是父亲朴实、做事认真的精神象征)(1分)。 4分(线索1分;分析出内容围绕“麦粒”展开,1分;写出“麦粒”的比喻义,1分;点明主旨,1分。) 考查对题目的理解 22 因为父亲不断强调“那不是我的麦子”,其实是在强调自己受冤屈(1),想争回自己的面子(1分);而村主任认为父亲已经没有办法雪冤(1分),不如放平心态,追求幸福新生活(1分);父亲过不去是因为对于中国人来说,面子关乎一个人的尊严,信誉(地位)(1分)。 5分(结合文本分别分析出父亲和村主任不同态度的原因,各2分;父亲过不去的原因 1分。) 探究小说主题 【荔湾一模】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8—22题。(22分) 话说匡超人看了款单,登时面如土色,真是“分开两扇顶门骨,无数凉冰浇下来”。口里说不出,自心下想道:“这些事,也有两件是我在里面的;倘若审了,根究起来,如何了得!”当下同景兰江别了刑房,回到街上,景兰江作别去了。匡超人到家,踌躇了一夜,不曾睡觉。娘子问他怎的,他不好真说,只说:“我如今贡了,要到京里去做官,你独自在这里住着不便,只好把你送到乐清家里去。你在我母亲眼前,我便往京里去做官,做的兴头,再来接你上任。”娘子道:“你去做官罢了,我自在这里,接了我妈来做伴。你叫我到乡里去,我那里住得惯?这是不能的!”匡超人道:“你有所不知,我在家里,日逐有几个活钱;我去之后,你日食从何而来?老爹那边也是艰难日子,他那有闲钱养活女儿?待要把你送在娘家住,那里房子窄,我而今是要做官的,你就是诰命夫人,住在那地方不成体面,不如还是家去好。现今这房子转的出四十两银子,我拿几两添着进京,剩下的你带去,放在我哥店里,你每日支用。我家那里东西又贱,鸡、鱼、肉、鸭,日日有的,有甚么不快活?”娘子再三再四不肯下乡,他终日来逼,逼的急了,哭喊吵闹了几次。他不管娘子肯与不肯,竟托书店里人把房子转了,拿了银子回来,娘子到底不肯去,他请了丈人、丈母来劝。丈母也不肯。那丈人郑老爹见女婿就要做官,责备女儿不知好歹,着实教训了一顿。女儿拗不过,方才允了。叫一只船,把些家伙什物都搬在上。匡超人托阿舅送妹子到家,写字与他哥,说将本钱添在店里,逐日支销。择个日子动身,娘子哭哭啼啼,拜别父母,上船去了。 匡超人也收拾行李来到京师见李给谏,给谏大喜。问着他又补了廪,以优行贡入大学,益发喜极。向他说道:“贤契,目今朝廷考取教习,学生料理,包管贤契可以取中。你且将行李搬在我寓处来盘桓几日。”匡超人应诺,搬了行李来。又过了几时,给谏问匡超人可曾婚娶。匡超人暗想,老师是位大人,在他面前说出丈人是抚院的差,恐惹他看轻了笑,只得答道:“还不曾。”给谏道:“恁大年纪,尚不曾娶,也是男子汉‘摽梅之侯’了。但这事也在我身上。” 次晚,遣一个老成管家来到书房里向匡超人说道:“家老爷拜上匡爷。因昨日谈及匡爷还不曾恭喜娶过夫人,家老爷有一外甥女,是家老爷夫人自小抚养大的,今年十九岁,才貌出众,现在署中,家老爷意欲招匡爷为甥婿。一切恭喜费用俱是家老爷备办,不消匡爷费心。所以著小的来向匡爷叩喜。”匡超人听见这话,吓了一跳,思量要回他说已经娶过的,前日却说过不曾;但要允他,又恐理上有碍。又转一念道:“戏文上说的蔡状元招赘牛相府,传为佳话,这有何妨!”即便应允了。 给谏大喜,进去和夫人说下,择了吉日,张灯结彩,倒赔数百金装奁,把外甥女嫁与匡超人。到那一日,大吹大擂,匡超人纱帽圆领,金带皂靴,先拜了给谏公夫妇,一派细乐,引进洞房。揭去方中,见那新娘子辛小姐,真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人物又标致,嫁装又齐整,匡超人此时恍若亲见瑶宫仙子、月下媒娥,那魂灵都飘在九霄云外去了。自此,珠围翠绕,燕尔新婚,享了几个月的天福。 不想教习考取,要回本省地方取结。匡超人没奈何,含着一包眼泪,只得别过了辛小姐,回浙江来,一进杭州城,先到他原旧丈人郑老爹家来。进了郑家门,这一惊非同小可,只见郑老爹两眼哭得通红,对面客位上一人便是他令兄匡大,里边丈母嚎天喊地的哭,匡超人吓痴了,向丈人作了揖,便问:“哥几时来的?老爹家为甚事这样哭?”匡大道:“你且搬进行李来,洗脸吃茶,慢慢和你说。”匡超人洗了脸,走进去见丈母,被丈母敲桌子,打板凳,哭着一场数说:“总是你这天灾人祸的,把我一个娇滴滴的女儿生生的送死了!”匡超人此时才晓得郑氏娘子已是死了,忙走出来问他哥。匡大道:“自你去后,弟妇到了家里,为人最好,母亲也甚欢喜。那想他省里人,过不惯我们乡下的日子。况且你嫂子们在乡下做的事,弟妇是一样也做不来,又没有个白白坐着,反叫婆婆和嫂子伏侍他的道理,因此心里着急,吐起血来。靠大娘的身子还好,倒反照顾他,他更不过意。一日两,两日三,乡里又没个好医生,病了不到一百天,就不在了。我也是才到,所以郑老爹、郑太太听见了哭。” 匡超人听见了这些话,上不住落下几点泪来,便问:“后事是怎样办的?”匡大道:“弟妇一倒了头,家里一个钱也没有,我店里是腾不出来,就算腾出些须来,也不济事。无计奈何,只得把预备着娘的衣衾棺木都把与他用了。”匡超人道:“这也罢了。”匡大道:“装殓了,家里又没处停,只得权厝在庙后,等你回来下土。你如今来得正好,作速收拾收拾,同我回去。”匡超人道:“还不是下土的事哩。我想如今我还有几两银子,大哥拿回去,在你弟妇厝基上替他多添两层厚砖,砌的坚固些,也还过得几年。方才老爹说的,他是个诰命夫人,到家请会画的替他追个像,把凤冠补服画起来,逢时遇节,供在家里,叫小女儿烧香,他的魂灵也欢喜。就是那年我做了家去与娘的那件补服,若本家亲戚们家请酒,叫娘也穿起来,显得与众人不同。哥将来在家,也要叫人称呼‘老爷’,凡事立起体统来,不可自己倒了架子。我将来有了地方,少不得连哥嫂都接到任上同享荣华的。”匡大被他这一番话说得眼花缭乱,浑身都酥了,一总都依他说。晚间,郑家备了个酒,吃过,同在郑家住下。次日上街买些东西。匡超人将几十两银子递与他哥。 (节选自《儒林外史》第二十回) 18. 本文主要写了匡超人做的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5分) 19.结合文本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择个日子动身,娘子哭哭啼啼,拜别父母,上船去了 。 19. 匡超人告诉李给谏自己“还不曾”婚娶,这是一种怎样的行为?从中看出匡超人是个怎样的人?请简要分析。(4分) 18. 阅读文本最后一段,匡超人为什么在谈论郑氏娘子后事时突然把话题转到要哥、娘立起体统,与哥嫂共享富贵上来?(4分) 22.《儒林外史》相关章节中,匡超人在做官前是一个怎样的人?做官后,他与谁相遇便彻底的堕落?谈谈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样一个性格变化如此大的人物形象?(5分) 【荔湾一模】 18.【内容概括】(5分) ①执意送妻子回乡下居住。②为躲避祸事逃到京师去。③隐瞒自己已有妻子这一事实,再娶妻。④为妻子郑氏娘子办后事。⑤要哥哥和母亲凡事要立起体统,端起架子。 [5分。每对一点1分。] 19.【写法分析】(4分) 这是动作描写,(1分)写了郑氏娘子不愿意回乡下的心理,(1分)从侧面表现了匡超人的无耻、冷酷无情,(1分)也为下文郑氏娘子之死埋下伏笔。(1分) [4分。答对写作手法1分,答对表达效果3分。] 20.【理解分析】(4分) 这是说谎(欺骗、不诚实)行为。(1分)从中看出他是一个要面子,虚伪、势利的小人。(2分)他怕说出自己的丈人是衙门里的一个小差役,而被大人物的老师看轻,取笑。(1分) [4分,答出何种行为1分;人物性格2分,结合文本分析1分。] 21.【理解分析】(4分) 因为①在匡超人的眼中,妻子、娘和哥都是他挣面子的工具。②匡超人要哄哥哥高兴,让哥哥心甘情愿为自己办事。 [4分。每对一点2分。] 22.【主题探究】(5分) 做官前他是一个有孝心,勤奋好学,有学识的人(2分)。 潘三(1分)。 既展示了士人秀才们的酸腐,又显示出追求功名富贵者的辛辣(1分);同时表明了作者所处时代的儒林已经是一个大染缸,匡超人的变质堕落的过程正是儒林熏染的结果。(1分) [5分。做官前匡超人性格概括2分;“潘三”1分;人物的创作意图2分。] 【南沙一模】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8-22题。(22分) 家有母亲 赵海宁 父亲去世10年后,在我的“软硬兼施”下,母亲终于同意来郑州跟着我一起生活。 我们借了一辆车回去接她,她早把居住了几十年的老屋收拾妥当,整理好了自己的行李。那些行李中有两袋面,是她用家里的麦子专门为我们磨的,这种面有麦香。但那天,那两袋面我决定不带了,因为车的后备箱太小,我们要带的东西太多。 母亲却坚持把面带着。一定要带,她说。 她这样说的时候,我忽然愣了一下,看着她,便想明白了什么,示意先生把面搬到里屋,我伸手在外面试探着去摸。果然,在底部,软软的面里有一小团硬硬的东西。如果我没猜错,里面是母亲要给我们的钱。 把钱放在粮食里,是母亲很多年的秘密。 十几年前,我刚刚结婚,在郑州租了很小的房子住,正是生活最拮据的时候。那时,我最想要的不是房子,不是一份更有前途的工作,只是一个像样的衣柜。就是那年冬天,母亲托人捎来半袋小米。后来先生将小米倒入米桶时,发现里面藏着500块钱,还有一张小字条,是父亲的笔迹:给梅买个衣柜。 那些年,母亲就是一次次把她节省下来的钱放在粮食里,让人带给我,带给大姐二姐,在我们都出嫁多年后,仍贴补着我们的生活。但那些钱,她是如何从那几亩田里攒出来的,我们都不得而知。这一次,即使她随我们同行,也还是将钱放到了面袋里,在她看来,那是最安全的。 面被带回来后,我把钱取出来交还母亲,母亲说,这是我给童童买车用的。童童是她的外孙,这段时间他一直想要辆赛车,因为贵,我没有给他买,上次回老家,他许是说给母亲听了,母亲便记下这件事。2000块,是她几亩地里一年的收成吧,我们都不舍得,但她舍得。记忆中,母亲一直是个舍得的人,对我们,对亲戚,对左邻右舍,爱舍得付出, 东西舍得给,钱舍得借,力气也舍得花。有时不知道她一个瘦小的农村妇人,为什么会这样舍得。 母亲来后不久,有天对先生说,星期天你喊你那些同学回家来吃饭吧,我都来了大半个月了,没见他们来过呢。 我替先生解释,妈,他们经常在外面聚呢。母亲摇头,外面哪儿有家里好,外面饭菜贵不说,也不卫生。再说了,哪儿能不来家呢?来家才显得亲。然后,母亲态度坚决地让先生在周末把同学们带回家来聚一聚。我们拗不过她,答应了。 先生分别给同学中几个关系最亲近的老乡打了电话,邀请他们周末来我们家。周末一整天,母亲都在厨房忙碌。下午,先生的同学陆续过来了,象征性地提了些礼品。我将母亲做好的饭菜一一端出,那几个事业有成、几乎天天在饭店应酬的男人,立刻被几盘小菜和几样面食小点吸引过去。其中一个忍不住伸手捏起一个菜饺,喃喃说,小时候最爱吃母亲做的菜饺,很多年没吃过了。母亲便把整盘菜饺端到他面前,说,喜欢就多吃,以后常来家里吃,我给你们做。 那个男人点着头,眼圈忽然就红了,他的母亲已经去世多年,他也已经很久没回过家乡了。 那天晚上,大家酒喝得少,饭却吃得足,话也说得多。那话的内容,也不是平日在饭店里说的生意场或单位里、社会上的事。很少提及的家事,被慢慢聊起来,说到家乡,说到父母……竟是久违的亲近。那以后,家里空前热闹起来。 母亲说,这样才好,人活在世上,总要相互亲近的。 有一次,得知先生一个同事的孩子患了白血病,母亲要我们送些钱过去。因为是来往并不亲密的同事,我们只想象征性地表示一下,母亲却坚决不答应,说,人这辈子,谁都可能会碰到难事,你舍得帮人家,等你有事了,人家才会舍得帮你。孩子生病对人家是天大的难事,咱们碰上了,能帮的就得帮。我们听了母亲的。 在母亲过来半年后,先生竟然意外升职,在单位的推荐选举上,他的票数明显占了优势。先生回来笑着说,这次是妈的功劳呢,我这票是妈给拉来的。我们才发现,最近我们的人际关系竟然空前好起来,那种好,明显地少了客套多了真诚。一个字都不识的母亲,只是因为舍得,竟不动声色地为我们赢得了那么多,是我们曾经一直想要赢来却一直得不到的。 再想她说过的话,你舍得对人家好,人家才会舍得对你好。于她,这是一个农村妇人最朴实本真的话;于我们,无疑是一个太过深刻的道理。 母亲是在跟着我第三年时查出肺癌的。母亲在世的最后一段时间,我陪在她身边。药物只是用来止疼,抵挡不了癌症的肆虐。她渐渐吃不下饭去,喝口水都会吐出来,却从来没有流露过任何痛苦的神情,只要醒着,脸上便漾着微微的笑容。 那天,母亲对我说,你爸他想我了。妈,可是我舍不得。我握着她的手,握在掌心里,想握牢,又不敢用力,只能轻轻地。梅,这次,你得舍得。她笑起来,轻轻将手抽回,拍着我的手。但是这一次,母亲,我舍不得。我说不出来,心就那么疼啊疼得碎掉了。 母亲走的那天,送葬的队伍浩浩荡荡,从村头排到村尾,除了亲戚,还有我和先生的同学、朋友、同事,我们社区前后左右的邻居们……很多很多人,里面不仅有大人,还有孩子,是农村罕见的大场面。 队伍缓缓穿行,出了村,依稀听见围观的路人中有人议论,是个当官的吧? 或者是孩子在外面当大官的……母亲这一生,育有一子三女,都是最普通的老百姓,不官不商。母亲本人,更是平凡如草芥,未见过大的世面,亦没有读过书,没有受过任何正规教育,她只是有一颗舍得爱人的心。 而她人生最后的盛大场面,便是用她一生的舍得之心,无意间为自己赢得的。 (原载《教育之音平台》,有删改) 18. 本文主要写了母亲的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4分) 19. “母亲说,这样才好,人活在世上,总要相互亲近的”,“这样”指什么?从文中可以 看出母亲是个怎样的人?(4分) 20. 结合上下文,从描写的角度分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1)那个男人眼圈忽然就红了,他的母亲已经去世多年,他也已经很久没回过家乡了。 (2)队伍缓缓穿行,出了村,依稀听见围观的路人中有人议论,是个当官的吧? 18. 有人认为,这篇文章的标题太过朴实,毫无新意;也有人认为,这恰是标题的点睛之笔。请选择 其中一种观点,谈谈你的看法。(5分) 22. 本文的结尾再次谈到母亲的“舍得”与“赢得”,请结合全文,并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舍得”与“赢得”的理解。(5分) 【南沙一模】 答案暂缺 【天河一模】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2题。(22分) 异秉 汪曾祺 ①这是一家门面不大的药店。药店的“同仁”,一律称为“先生”。先生里分为几等。一等的是“管事”,即经理。保全堂的管事姓卢。二等的叫“刀上”,管切药和“跌”丸药。“刀上”是个技术人员,薪金最高,在店中地位也最尊。保全堂的“刀上”是全县头一把刀,他姓许。 ②其余的都叫“同事”。他们的职务就是抓药,写帐。“同事”是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每年都有被辞退的可能。辞退时“管事”并不说话,只是在腊月有一桌辞年酒,算是东家向“同仁”道一年的辛苦,只要是把哪位“同事”请到上席去,该“同事”就二话不说,客客气气地卷起铺盖另谋高就。保全堂的陶先生,就已经有三次要被请到上席了。他咳嗽痰喘,人也不精明。终于没有坐上席,是同行店伙纷纷来说情:辞了他,他上谁家去呢?谁家会要这样一个痰篓子呢?这岂非绝了他的生计?这样,陶先生就只有更加勤勉,更加谨慎了。每逢他的喘病发作时,有人问:“陶先生,你这两天又不大好吧?”他就一面喘嗽着一面说:“啊,不,很好,很(呼噜呼噜)好!” ③“先生”以下,是学生意的。药店管学生意的却有一个奇怪称呼,叫做“相公”。 ④保全堂现有的“相公”姓陈。 ⑤陈相公脑袋大大的,眼睛圆圆的,嘴唇厚厚的,说话声气粗粗的——呜噜呜噜地说不清楚。 ⑥他一天的生活如下:起得比谁都早。起来就把“先生”们的尿壶都倒了涮干净控在厕所里。扫地。擦桌椅、擦柜台。到处掸土。开门。这地方的店铺大都是“铺闼子门”,——一列宽可一尺的厚厚的门板嵌在门框和门槛的槽子里。陈相公就一块一块卸出来,按“东一”、“东二”、“东三”、“东四”、“西一”、“西二”、“西三”、“西四”次序,靠墙竖好。晒药,收药。太阳出来时,把许先生切好的“饮片”、“跌”好的丸药,——都放在匾筛里,用头顶着,爬上梯子,到屋顶的晒台上放好;傍晚时再收下来。这是他一天最快乐的时候。他可以登高四望。看得见许多店铺和人家的房顶,都是黑黑的。看得见远处的绿树,绿树后面缓缓移动的帆。看得见鸽子,看得见飘动摇摆的风筝。到了七月,傍晚,还可以看巧云。七月的云多变幻,当地叫做“巧云”。那是真好看呀:灰的、白的、黄的、桔红的,镶着金边,一会一个样,像狮子的,像老虎的,像马、像狗的。此时的陈相公,真是古人所说的“心旷神怡”。其余的时候,就很刻板枯燥了。碾药。两脚踏着木板,在一个船形的铁碾槽子里碾。倘若碾的是胡椒,就要不停地打喷嚏。裁纸。用一个大弯刀,把一沓一沓的白粉连纸裁成大小不等的方块,包药用。刷印包装纸。他每天还有两项例行的公事。上午,要搓很多抽水烟用的纸枚子。把装铜钱的钱板翻过来,用“表心纸”一根一根地搓。保全堂没有人抽水烟,但不知什么道理每天都要搓许多纸枚子,谁来都可取几根,这已经成了一种“传统”。下午,擦灯罩。药店里里外外,要用十来盏煤油灯。所有灯罩,每天都要擦一遍。晚上,摊膏药。从上灯起,直到王二过店堂里来闲坐,他一直都在摊膏药。到十点多钟,把先生们的尿壶都放到他们的床下,该吹灭的灯都吹灭了,上了门,他就可以准备睡觉了。 ⑦陈相公已经学了一年多生意了。陈相公老是挨打。学生竟没有不挨打的,陈相公挨打的次数也似稍多了一点。挨打的原因大都是因为做错了事:纸裁歪了,灯罩擦破了。这孩子也好像不大聪明,记性不好,做事迟钝。打他的多是卢先生。卢先生不是暴脾气,打他是为他好,要他成人。有一次可挨了大打。他收药,下梯一脚踩空了,把一匾筛泽泻翻到了阴沟里。这回打他的是许先生。他用一根闩门的木棍没头没脑的把他痛打了一顿,打得这孩子哇哇地乱叫:“哎呀!哎呀!我下回不了!下回不了!哎呀!哎呀!我错了!哎呀!哎呀!”陈相公挨了打,当时没敢哭。到了晚上,上了门,一个人呜呜地哭了半天。他向他远在故乡的母亲说:“妈妈,我又挨打了!妈妈,不要紧的,再挨两年打,我就能养活你老人家了!” ⑧王二每天到保全堂店堂里来,是因为这里热闹。别的店铺到九点多钟,就没有什么人,保全堂正是高朋满座的时候。这些先生都是无家可归的光棍,这时都聚集到店堂里来。还有几个常客,收房钱的抡元,卖活鱼的巴颜喀拉山,给人家熬鸦片烟的老炳。还有一个张汉,他年轻时在外地做过幕僚,走过很多地方,见多识广,什么都知道,是个百事通。他一来,大家精神为之一振,这一晚上就全听他一个人白话。这也是陈相公一天比较快乐的时候。他一边摊着膏药,一边听着。有时,听得太入神了,摊膏药的扦子停留在油纸上,会废掉一张膏药。他一发现,赶紧偷偷塞进口袋里。这时也不会被发现,不会挨打。 ⑨有一天,张汉谈起人生有命。说凡是成大事业,有大作为,兴旺发达的,都有异相,或有特殊的秉赋。汉高祖刘邦,股有七十二黑子——就是屁股上有七十二颗黑痣,谁有过?明太祖朱元璋,生就是五岳朝天——两额、两颧、下巴,都突出,状如五岳,谁有过?燕人张翼德,睡着了也睁着眼睛。就是市井之人,凡有走了一步好运的,也莫不有与众不同之处。大家听了,不禁暗暗点头。 ⑩张汉猛吸了几口旱烟,忽然话锋一转,向王二道:“即以王二而论,他这些年飞黄腾达,财源茂盛,也必有其异秉。”“……?” ⑪王二不解何为“异秉”。 ⑫“就是与众不同,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你说说,你说说!”大家也都怂恿王二:“说说!说说!” ⑬王二在大家敦促之下,只有很诚恳地欠一欠身说:“我呀,有那么一点:大小解分清。”他怕大家不懂,又解释道:“我解手时,总是先解小手,后解大手。” ⑭张汉一听,拍了一下手,说:“就是说,不是屎尿一起来,难得!” ⑮说着,已经过了十点半了,大家起身道别。该上门了。卢先生向柜台里一看,陈相公不见了,就大声喊:“陈相公!”喊了几声,没人应声。 ⑯原来陈相公在厕所里。这是陶先生发现的。他一头走进厕所,发现陈相公已经蹲在那里。本来,这时候都不是他们俩解大手的时候。 (节选自汪曾祺的《异秉》) 18. 选文主要写了陈相公哪几件事?请分点概括。(4分) 19. 画线句子描写陈相公在屋顶所见有何作用?(4分) 20. 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陈相公的人物形象。(6分) 21. 请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赏析本文的结尾。(4分) 22.为什么说“《异秉》中处处体现温情,又隐藏着太多的无情?”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4分) 【天河一模】 18.(4分) (1)陈相公每天从早忙到黑,收药时登高四望;(2)陈相公老是挨打,有次挨了大打, 当时不敢哭,晚上一个人哭了半天;(3)陈相公晚上边摊膏药,边听张汉讲话;(4)有次该 上门时,陈相公去上厕所了。(评卷建议:答到 1点得 2分,答到 2 点得 3分,答到 3点得 4 分。) 19.(4分) 陈相公在晒药时登高四望视野开阔,景物多样,色彩明艳,充满生机与变化(景物特点 1 分),细致的景物描写烘托了他的心旷神怡(人物心情 1分)。作者通过这些描写,跟他 一天的忙碌形成对比,反衬出他的枯燥、忙碌(或辛苦)(1分),也体现了他对美好生活 的向往(1分)。 20.(6分) 可怜的的充满苦难的又不乏积极乐观精神的社会底层小人物。 (1)有点愚笨:“嘴唇厚厚的,说话声气粗粗的——呜噜呜噜地说不清楚”, “这孩子 也好像不大聪明,记性不好,做事迟钝”,看出他人不机灵,话说不利索,总做错事老是挨 打。 (2)社会地位低微:陈相公是药店里四个等级最低的,他每天干着最苦最无聊最脏的 活,他每天起的比谁都早,睡的比谁都晚。他还总是挨打。 (3)隐忍,坚强,孝顺:挨打,当时不敢哭,晚上一个人时才哭;为了养活他远在故 乡守寡的母亲他忍受着别人的打骂,做着最下等的活;他相信自己只要“再挨两年打,我就 能养活你老人家了”。 (4)善于感受生活的美好:他一天的生活枯燥无聊又低贱,但是他还有最快乐的时候 (善于观察并享受收药时登高望远的美好情景)和比较快乐的时候(善于聆听见多识广的张 汉讲话并感受人生的丰富多彩)。 (5)对生活有憧憬,想改变自己的命运:从“妈妈,我又挨打了!妈妈,不要紧的,再 挨两年打,我就能养活你老人家了”看出他能坦然面对苦难,并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期许,有 积极乐观的精神;张汉讲“异秉”时,王二说他的异秉是大小解分清,陈相公就在不是解大 便的时候偷偷去厕所解大便看出他想改变自己的命运:也想想王二一样发达,也想向上上一 个等级,也想学到本事。(这件事也看出陈相公的愚昧无知) (评卷建议:答到一点得 2分:每一点形象概括 1分,分析 1分。答到三点得满分。) 21.(4分) 本文的结尾很精妙。(内容和结构各 2分) 内容上:(1)在客人未散,店门未关,活儿还没干完的情况下,陈相公居然失踪了,他 一反常规地去厕所解大手了。而发现他的不是别人,正是同样违反常规去解大手的陶先生。 (2)这体现了他们急于验证自己是否有異稟的心理,也就是体现了他们急于摆脱痛苦的现 状,寻找未来希望的心理。(3)深切地体现了两位穷苦人的可怜可笑的处境和心理。(评卷 建议:一点 1分,答到两点得 2分) 结构上:(1)呼应前文陶先生和陈相公悲苦生活的内容,表现出他们渴求改变的心理。 (2)使情节再生波澜,让人啼笑皆非,笑中带泪,表现他们的愚昧与不幸。(3)小说结尾 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思索回味的空间,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人物的悲悯之情。(评卷建议: 一点 1分,答到两点得 2分) 22.(4分) (1)《异秉》中保全堂药店充满了温情:陶先生“咳嗽痰喘,人也不精明。终于没有坐上席” 是因为“同行店伙纷纷来说情”;陈相公挨打,“卢先生不是暴脾气,打他是为他好,要他成 人”。晚上九点多无家可归的光棍们欢聚到保全堂刻(保全堂高朋满座,气氛欢乐)。(评卷 建议:例举一点可得 1 分) (2)隐藏着太多的无情:陶先生四十多岁却没有取过亲,而且还患有咳嗽痰喘,总是被辞 退;陈相公他每天干着最苦最无聊最脏的活,老是挨打;两人都难以改变自己的苦难处境; 有“异秉”的人好命,没有“异秉”的人的不幸,不同人的不同人生进行对比,更突显世事 的无情。(评卷建议:例举一点可得 1分) (3)这样表现出了人生百态和世事冷暖(1 分) (4)突出了人生苦难(无奈)的主旨(或流露出作者对弱势群体悲悯的关怀)。(1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