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11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九年级化学下册 9溶解度
9.2.2 溶解度 教学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问题 导入 小红和小明做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实验,知道物质不能无限制地溶解在水中,他们想比较这两种物质溶解能力的大小,你能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问题吗? 观察、思考。 利用实验出现的问题和现象引入新课,能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活 动 探 究 一 【活动一】 溶解度 [过渡] 20 ℃时在100 g食盐水中含有15 g食盐; 20 ℃时在100 g硝酸钾溶液中含有20 g硝酸钾;40 ℃时在100 g饱和氯化钾溶液中含有29 g氯化钾,能比较它们的溶解能力大小吗?应如何比较? 问题1:阅读教材P35~P36回答有关问题。 问题2:什么是固体溶解度,如何理解? [点拨] 固体溶解度定义: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 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作溶解度。 [概括] 四个要素:一定温度、100 g溶剂、达到饱和状态、溶解的质量(单位:g) 学生练习: 1.20 ℃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 g。这句话如何理解? 思考并回答问题。 阅读教材并回答问题。 倾听并理解溶解度的四要素。 理解概念并回答问题。 由简单直观的数据,学生比较好理解和接受,能快速寻找到比较溶解能力大小需要什么条件。 培养阅读习惯,做学习的主人。 教给学生学习概念的方法,学会寻找关键点,并理解其含义。 4 (续表) 教学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活 动 探 究 一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20 ℃时,100 g水溶解食盐30 g,所以食盐的溶解度是30 g。 (2)20 ℃时,100 g溶液达到饱和,溶解食盐26.5 g,所以食盐的溶解度是26.5 g。 (3)20 ℃时,50 g水最多溶解18 g食盐,所以食盐的溶解度是18 g。 (4)10 g水最多溶解3.6 g食盐,所以食盐的溶解度是3.6 g。 问题3:影响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是什么? 问题4:溶解性与溶解度的关系? 问题5:阅读教材P36~P37,回答溶解度有哪几种表示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 讨论影响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看书理解溶解度和溶解性之间的关系;理解溶解度的两种表示方法。 培养学生运用概念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练习发现问题,达到理解概念、巩固概念及加深概念的理解。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养成归纳知识的习惯。 4 活 动 探 究 二 【活动二】 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学生根据教材P36表9-1绘制溶解度曲线。 学生讨论:根据教材P37图9-12和图9-13得出哪些信息。 归纳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应用: 1.点: A.曲线上的点; B.曲线下面的点; C.曲线上面的点; D.交点。 应用:A.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查对应温度下的溶解度; B.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查出对应的温度; C.比较相同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或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 D.曲线下的点:要使其变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方法有两种: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 2.线: A.上升型(例如:硝酸钾); B.平缓型(例如:氯化钠); C.下降型(例如:氢氧化钙)。 应用: A.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溶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 小组讨论并交流讨论结果。 结合溶解度曲线归纳总结曲线信息及应用。 培养学生识图能力和运用图形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学会运用直观图形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讨论交流中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团体意识,在练习中提高思维敏捷性,张扬个性,激发敢于思考,勇于发言的品质。 4 (续表) 教学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活 动 探 究 二 B.根据溶解度曲线,比较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的物质的溶解度大小。 C.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选择分离、提纯某些可溶性混合物的方法。 D.不饱和变饱和方法 E.可以比较等质量不同物质的饱和溶液降低相同温度析出晶体的多少? 倾听、交流、理解、运用。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调动个性化和开放性思维。 学以 致用 学生阅读,理解气体溶解度定义及影响因素,回答教材P38讨论。 阅读,理解,并回答问题。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结合,学会简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拓展 讨论 如何增加氧鱼池水中的含氧量? 小组讨论并交流讨论结果。 通过生活中的现象,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归纳 小结 学生回答总结学到什么。 比较饱和溶液和固体溶解度的区别。 回答、思考、记忆。 起复习巩固,加深印象的作用。 4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