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11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部编版语文九上课文《范进中举 》教案
22、范进中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①了解作品及作者。 ②掌握文中重要字词的音义。 ③能疏通小说的故事情节,分清小说中的人物关系。 能力目标: ①从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去分析人物形象,并能体会细节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②学习小说对比、夸张的讽刺艺术。 ③认识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现实。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课文,正确认识读书的目的及学习知识的真正作用。 教学重难点: 1. 从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去分析人物形象,并能体会细节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2. 范进发疯的原因及文章主题的理解。 教学方法 1.资料助读法 2.朗读法 3.比较阅读法 4.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对联激趣导入: 回忆去岁饥荒,五六七月间,柴米尽枯竭,贫无一寸铁,赊不得,欠不得,虽有近亲远戚,谁肯雪中送炭? 侥幸今朝科举,一二三场内,文章皆合式,中了五经魁,名也香,姓也香,不拘张三李四,都来锦上添花! 二.检查预习(学生介绍,老师再做必要的补充) 1.科举制度2.作者简介3.作品简介 三.整体感知 阅读全文结合小说三要素概括文章内容。 人物范进、胡屠户、张乡绅、老太太等 情节屠户贺喜、范进借钱范进中举 范进发疯、屠户治疯、乡绅来拜等 环境封建科举制度下的世态人情 找两到三位同学概括,其他同学补充。 第二课时 一.回顾故事导入 本文最关键的事件是? 中举! 二.细读文本,聚焦范进疯态 1. 阅读文章第5段,观范进的疯态 在本段中,作者是如何刻画人物的?反映了范进生么样的状态? 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老太太哭道:怎生这样苦命的事!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这一疯了,几时才得好?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却是如何是好?众邻居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们而今且派两个人跟定了范老爷。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商酌。 正面细节描写 • 观疯行 •(动作) 看了一遍,又念一遍 • 两手拍了一下 • 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 • 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 • 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 • 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 •听疯语:(语言) 噫!好了!我中了! 噫!好!我中了! •看疯态:神态外貌)笑了一声 • 又拍着手大笑道• • 拍着笑着 • (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 侧面烘托 老太太慌了,老太太哭, 把报录人和邻居吓一跳。 众人拉他不住 总之,运用夸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生动地表现了范进中举后狂喜的心情和发疯的丑态,具有极强的讽刺意味。 2.思疯因 (学生分组讨论,结合相关资料) 一是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直接危害。这又体现在两方面。在思想上,范进认定只有通过科举考试才能够跳龙门,彻底改变穷困潦倒、饱受欺凌的人下人境况。于是,才呕心沥血、集希望于科举考试,而屡试屡败的打击使他原本脆弱的心更加脆弱;从能力上看,他由于读的是死书,丧失了许多谋生能力,不会营生,穷困的窘迫更加重了他靠科举改变命运的观念。心理压力就更重了。 二是社会环境的压力。科举考试不仅毒害了读书人,也毒害了广大群众。中举与不中举成了世人品评读书人的标准。范进屡试不第,自然就成了人们冷嘲热讽的对象,世人的势利、冷漠、白眼甚或愚弄,促使范进逐渐走向思想崩溃的边缘。这也可以说是科举考试的间接祸害。 三是范进的个人因素,他热衷科举考试,到了痴迷境地,读死书、死读书,顽固不化。却又把所有希望都押在科考上。过热的渴望与冰冷的现实本来是许多读书人遇到的矛盾。但是他特有的遭遇、特有的痴迷,又加重了他脆弱心理上的压力,使其承受力越来越低,一旦遇到激烈刺激,发疯就成了必然。 总之,根本原因是科举考试的危害结果。 3.观变化 (1)范进中举之后,他有了哪些变化?请同学们跳读课文,提炼有效信息。然后加以概括。(可从生活状况,社会地位 处世态度等方面来着手) 中举之前,他贫困至极,地位卑微,受人歧视,岳父胡屠户可以任意辱骂他。中了秀才,胡屠户仍然看不起他,态度仍十分粗野傲慢,他总是逆来顺受,甘受屈辱。中举后情形就完全不同了,梦寐以求的功名富贵一旦来临,他惊喜得发了疯,是胡屠户的一个巴掌治好了他的疯病;他开始接受财礼,言语举止沉稳镇定。 4.析形象 (1)范进是什么样的人呢? •猥琐懦弱而又圆滑世故,热衷功名。 •中举前唯唯诺诺,中举后则坦然地同方面大耳的张乡绅平起平坐,打起官腔,成了封建社会的新贵,特权阶级的人员。 范进对功名的热衷除了从他坚持不懈地参加考试中可以看出之外,还有一处细节可以体现:即平日他不是一个感情容易外露的人,所以他可以忍受胡屠户的辱骂,可以冷静的卖鸡救命,但一见喜报帖便欢喜得疯起来,鲜明的反常,可以充分表现他的热衷功名利欲熏心、可悲可笑。 (2)请从胡屠户、乡邻、张 乡绅对范进态度的变化这个角度分析他们的性格特征。 胡屠户:欺贫爱富,粗俗势利,蛮横倨傲(前);阿谀奉承,趋炎附势(后)的市侩形象。 张乡绅:早已中举,做过知县,是地方上的一霸。范进中举的当天就来拉拢,送银送房,与范进称兄道弟。这就表明他急于结交新贵,攀附范进宗师周学道和汤知县,以达到巩固和扩大自己权势和目的的道貌岸然,老奸巨滑的性格。 众乡邻:趋炎附势 (3)范进中举后这些人的言行举止发生了变化,这些人的内在精神品质变化吗? 没有,依然热衷于追求功名利禄! 三、深度解析,探寻主旨。 范进中举,喜极而疯,是喜剧?还是悲剧?结合课文具体描写,谈谈你的看法。(学生读文章,分析讨论。) 喜剧理由是:(1)文中写范进发疯和胡屠户打嘴巴都运用了夸张手法;(2)揭露了当时士人热中功名的丑恶灵魂和市侩的趋炎附势的嘴脸;(3)范进终于清醒过来,结局圆满。 悲剧理由是:范时中举,表面上看是“大喜”,实际上是范进人生命运悲剧的一个展现。 中举前生活贫困,没有营生能力,一心追求功名利禄,只是苦读“圣贤之书”;一旦中举,便马上换了“贵人”的嘴脸,同张乡绅的攀谈更是充满虚伪。 由此可见:范进如不中举,世上多了一个迂腐无能、贫病潦倒的书呆子;范进中了举,社会上也只不 过多了一个虚伪腐败、结党营私的贪官污吏。所以无论中举与否,对范进来说都是他人性的缺陷与灵魂的失落,是人生的悲剧。 资料助读:周进(60多岁的老童生)之悲 话说周进在省城要看贡院,金有余见他真切,只得用几个小钱同他去看。不想才到’天’字号,就撞死在地下。众人都慌了,只道一时中了邪。行主人道:'想是这贡院里久没有人到,阴气重了。故此周客人中了邪。'金有余道:'贤东!我扶著他,你且到做工的那里借口开水灌他一灌。'行主人应诺,取了水来,三四个客人一齐扶著,灌了下去。喉咙里咯咯的响了一声,吐出一口稠涎来。众人道:'好了。'扶著立了起来。周进看看号板(科举考试时,号子中供生员答卷兼睡觉用的木板),又是一头撞了去;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众人劝也劝不住。金有余道:'你看,这不是疯了么?好好到贡院来耍,你家又不曾死了人,为甚么号淘痛哭?'周进也不听见,只管伏著号板,哭个不住;一号哭过,又哭到二号、三号,满地打滚,哭了又哭,滚的众人心里都凄惨起来。金有余见不是事,同行主人一左一右,架著他的膀子。他那里肯起来,哭了一阵,又是一阵,直哭到口里吐出鲜血来。众人七手八脚,将他扛抬了出来,在贡院前一个茶棚子里坐下,劝他吃了一碗茶;犹自索鼻涕,弹眼泪,伤心不止。 赏析: 周进和范进两人一个悲伤地要寻死,一个高兴地发疯的细节,都寄寓了无限深意。 作者揭示出科举制弱化了知识分子的生存能力,使他们深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毒害。中举是他们唯一的生活目标,八股是他们唯一的生活技能。科场若不如意,就再无其它谋生本领。周进宁可撞板,因为他深知:除了科举,自己无法自食其力。 作者在讥讽其丑态的同时,也对人物寄寓了无限的同情。因为其用意不止于暴露科场和官场人物的污秽,而是着意批判形成他们种种性格的社会根源,极其尖锐地指明科举对于人性的摧残。这种个人悲剧,又是封建科举制度一手造成的,无数个知识分子在这种科举制度的毒害下,或终生不得志,悲惨的死去,或一朝得志,便成为朝廷压榨人民的帮凶。总之,这已不仅是个人的大悲剧,而且是国家、民族的大悲剧! 四、小结、拓展 1. 科举可以改变命运吗?对个人?对社会? 从范进和周进的经历来看,科举可以改变个人的“命运”,让他们的人生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但从国家社会和民族发展的角度看,科举不仅不能培养和选拔正真的人才,反而会扼杀人才,科举制度下的封建社会只有走向末路,而中华民族也走向衰微! 2.作者如何看待范进和他生活的社会呢?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既有强烈的讽刺和批判,也有无尽的辛酸和同情! 3.你如何看待现在的中高考之路呢? 知识改变命运! 条条大路通罗马! 五、作业设计 讽刺是本文突出的艺术特征,找出相关语句,加以品析,体会讽刺的艺术。 六.板书设计 七、教后反思: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