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11 发布 |
- 37.5 KB |
- 3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复习试题第二章 声现象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第二章 声 现 象 第一部分 教材梳理 思维导图 课程标准 1.通过实验,认识声的产生和传播条件. 2.了解乐音的特性,了解现代技术声学知识的一些应 用.知道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的方法. 考点梳理 考点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具体内容下表: 声音的研 究内容 规 律 说 明 产生 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产 生的 物体振动停止,声音就停止 传播条件 声音要靠______传播,声音 不能在______中传播 (1)介质包括______、______、 ______ (2)声音在______中传声效果最好 传播速度 与______和______都有关 (1)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的 速 度______,在气体中的速度______ (2)声音在15 ℃的空气中传播的速 度是______m/s 传播形式 声波 声波传递______和______ 振动 介质 真空 固体 液体 气体 固体 介质 温度 最快 最慢 340 能量 信息 注意:电磁波的传播___________介质,在真空中的传播速 度为__________m/s. 不需要 3×108 2.回声:声音在传播途中遇到障碍物被 ______________的现象叫回声. (1)回声产生的原因是声音发生了______. (2)若回声比原声到达人耳晚______s以上(即人与 障碍物的最小距离是______m),人耳就能把它们区 别开,否则回声会与原声混在一起,会加强原声. 反射回来 反射 0.1 17 考点2 声音的特性 3.声音的特性:声音的高低叫______;人耳感觉到的 声音的强弱叫______(也叫音量),声音的品质叫 ______(又叫音品). 4.声音三个特性的区别: 音调 响度 音色 特性 影响因素 实验改变方法 波形图的特点 音调 发声体的______ 发声体振动的 ______ 波的 ____________ 响度 发声体的______ 用力的______ 波的______ 音色 发声体的材料和 结构等 音色一般不能改 变 波的______ 频率 快慢 稀疏程度 振幅 大小 高度 形状 5.频率是指物体每秒内振动的______.频率是用来表 示物体___________的物理量.频率的单位是 _________,简称______,符号是______. (1)人耳能感受的声音频率范围从____Hz到 ________Hz. (2)人耳不能感受的声音频率:高于20 000 Hz的 声音叫做______,低于20 Hz的声音叫做______. 注意:动物能感受的声音频率范围与动物的发声频 率是不一样的. 次数 振动快慢 赫兹 赫 Hz 20 20 000 超声 次声 考点3 声音的利用 6.声音可以传递______,如蝙蝠靠回声探索飞行中的 障碍和昆虫、B超诊断病情、利用次声监测地震、海啸 和台风等;声音能够传递______,如超声波碎石、超 声波清理等. 考点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7.噪声的定义:从环境角度来讲,是指使人们感到厌 烦,有害身心健康的声音. (1)减弱噪声的途径:在______处减弱,在__________ 中减弱,在______处减弱. (2)减弱噪声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噪声监测器只能显示噪声的响度,不能减弱. 信息 能量 声源 传播过程 人耳 吸声 消声 隔声 基础检测 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m/s D.声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 2.课堂发言的同学声音一定要洪亮,这是增大了声音 的 (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声速 3.以下四个措施中:①马路旁房子的窗户采用双层玻 璃;②城市禁止机动车鸣喇叭;③马路两旁植树;④高 架道路两侧设隔音板墙,对控制噪声污染有作用的是 ( )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A C D 4.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声音是电磁波的一种 B.声音的频率越高,响度越大 C.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声音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5.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这说明声 音能够传递______;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击碎人 体内的结石,这说明声波能够传递______. C 信息 能量 考点精练 考点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0年6考:2010年(综合)、 2013年(选择)、2014年(选择)、2016年(选择)、年 (选择)、年(选择)考查] 【例1】如图1-2-1所示,当敲响音叉乙时,观察到与 音叉甲接触的乒乓球将会___________,这一现象说明 发声的物体在______,也能说明声音可在空气中传播. 弹跳起来 振动 考点点拨:(1)声音都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音叉的振动人眼不易观察,乒乓球弹跳起来却现象 很明显,这是一种转换的实验方法;(2)声音在介质 中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声波可以携带能量. 1.(北京)如图1-2-2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 罩内,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闹铃声逐渐变小, 直至听不见;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听到闹铃声 又逐渐变大.关于上述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空气可以传播声音 B.只要闹铃振动,就可以听到铃声 C.听不见闹铃声了,是由于闹铃不 再振动 D.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是由于 闹铃振动逐渐变剧烈了 A 2.(自贡)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后,小明同学做了 以下小结.请你在横线上为小明填上空缺. (1)悠扬的笛声是_________振动产生的. (2)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______(填“大于”“等于” 或“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3)在月球上,声音不能传播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 3.利用声呐系统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2 s后收到回 波.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 531 m/s,则此 处海水的深度为______m;利用此种方法不能测量地球 和月球之间的距离,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空气柱 大于 真空不能传声 1 531 真空不能传声 考点2 声音的特性[10年9考:2010年(综合)、2012 年(选择)、2013年(选择)、2014年(选择)、2015 年(选择)、2016年(选择)、年(选择)、年(选择)、 年(选择)考查] 【例2】如图1-2-3所示,将一把钢尺紧压在桌面上, 尺的一端伸出桌面,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______,用 同样大小的力拨动使其振动,发出声音,当钢尺伸出 桌面越短,钢尺振动的频率越______,声音的______ 越高. 长度 高 音调 考点点拨:(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音调的高 低跟发声体的粗细、长短和松紧程度有关,由振动 频率决定;本题是改变了发声体振动长度,长度越 短,振动越快,音调越高;(2)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 或大小,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和距离声源的距离有 关;本题中用相同大小的力控制了发声体振幅相同. 4.(广州)如图1-2-4所示,监测器测得同一声源发出 的甲、乙两声音的特性如下表.甲、乙相比 ( ) A.乙音调较高 B.甲响度较大 C.声源在发甲声音时振动幅度较大 D.声源在发乙声音时每秒内振动次数较少 D 声音 声音强弱 等级/dB 频率/Hz 甲 70 1 100 乙 110 700 5.(贵港)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暨庆祝中华人 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合唱比赛中,同学们用歌声表 达了“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的远大志向.合唱 中“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中的“高”和“低”, 指的是声音的 (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振幅 A 6.如图1-2-5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 的是 ( ) A.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 B.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C.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D.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 A 7.如图1-2-6所示,小夏在研究口琴的发声原理时, 拆掉了口琴外壳, 发现在气孔边分布着长短、厚薄 都不同的一排铜片.吹口琴时,在气流的冲击下,铜 片振动,发出声音.对不同气孔吹气,改变了声音的 ______;在同一气孔处用不同的力度吹气,改变了声 音的______. 音调 响度 考点3 声音的利用[10年2考:2010年(综合)、2016 (选择)考查] 【例3】下列图中,主要描述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是( ) B 考点点拨:声音传递到物体上不会引起物体的 变化,通过声音可以获知这些物体的信息,这就是 利用声音传递信息,如:隆隆的雷声预示着可能要 下大雨,“声呐”的利用,医用“B超”,汽车的倒 车雷达等.如果声音传递到物体上引起物体变化的, 说明声音是传递能量.如:利用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 细的机械,“超声波碎石”等. 8.下列事例中,没有利用超声波的是 ( ) A.超声波加湿器把自来水打碎成雾状 B.蝙蝠利用声波导航 C.超声波探伤仪检查金属内部结构 D.用听诊器检查身体 9.汽车上的电子防盗报警装置,在汽车被撬开时能发 出报警声,提醒人们车辆被盗,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 传递____ _______. D 信息 考点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0年3考:2011年(选择)、 2015年(选择)、2016年(选择)考查] 【例4】为使教室内的学生免受环境噪声的干扰,下列 哪种方法是最合理的? ( ) A.老师讲话声音大一些 B.每个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 C.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D.在学校周围植树 考点点拨:噪声有两种不同角度的定义,从环境 保护角度来说,凡是影响人工作、休息和学习的声音 都是噪声,但是不能为了防止噪声而对人造成其他的 损失. D 10.下列防治噪声的事例中,属于从产生环节进行防 治的是 ( ) A.临街房子的窗户装上双层玻璃 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 C.城市高架桥道路两旁建隔音墙 D.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带有耳罩 11.生活中经常需要控制噪声.以下措施中,属于在传 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 ) A.道路两旁栽行道树 B.考场周围禁鸣喇叭 C.机场员工佩戴耳罩 D.建筑工地限时工作 B A 12.大雪后,大地披上了银装,这时你会发现周围特别 宁静,这是因为雪地的微孔能吸收声音.根据上面的描 述,你认为在会堂、剧院的四壁和屋顶都做得凹凸不 平或采用蜂窝状的材料,主要是为了 ( ) A.减弱声波的反射 B.增强声波的反射 C.增强声音的响度 D.装饰的美观些 13.(潍坊)将教室的门窗关闭,室内同学听到的室外 噪声减弱.对该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 A.室外噪声不再产生 B.噪声音调大幅降低 C.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了噪声 D.噪声在室内的传播速度大幅度减小 A C 考点5 易错易混点:人的发声频率与听觉频率 【例5】如图1-2-7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85~1 100 Hz B.狗的听觉频率范围是15~50 000 Hz C.蝙蝠能听到次声波 D.大象能听到超声波 B 考点点拨:发声的频率与听觉频率一般是不同的. 发声的频率由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而听觉频率必须 要在一定的范围内.如人的听觉频率是20~20 000 Hz, 发声频率是85~1 100 Hz. 14.亚洲树林中某种昆虫靠翅膀的振动发声,如果这种 昆虫的翅膀在3 s内振动了600次,频率是______Hz, 人类_____ (填“能”或“不能”)听到该频率的声音. 200 能 广东中考 1.(2015年)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的强弱由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m/s C.人耳听觉频率范围是20~2 000 Hz D.深夜跳广场舞时将音量调小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2.(2016年)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 B.调节小提琴琴弦的松紧程度主要目的是改变音色 C.房间的窗户安装双层玻璃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D D 3.(年)音乐会上小提琴演奏乐曲时,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 A.演奏前,调节小提琴的琴弦松紧可改变声音的响 度 B.演奏时,用力拉紧小提琴的同一琴弦可提高声音 的音调 C.小提琴演奏的乐曲通过空气传入听众的耳朵 D.小提琴的音色和二胡的音色相同 C 4.(年)赛龙舟不仅是一项体育娱乐活动,更体现我国 悠久历史文化传承.如图1-2-8所示为某比赛场景,下 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选手根据鼓声齐心协力划桨,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 生的 B.选手听到鼓声大作,震耳欲聋,说明此时鼓声的响 度大 C.选手能从现场各种声音中听出鼓声,主要是通过鼓 声的音色来辨别的 D.鼓手敲击鼓面越快,鼓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也越 快 D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