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10 发布 |
- 37.5 KB |
- 2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湖南省邵阳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湖南省邵阳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 (一)名句积累。 1. 补全下列名句空缺部分。(每句1分,共10分) (1)先天下之忧而忧, (范仲淹《岳阳楼记》 (2) ,匹夫不可夺志。 (《论语》) 春花秋月何时了 (3)口春口口口 (王湾《次北固山下》 (4) 口口口春口口口 (韩愈《晚春》 (5) 口口口口口春口 (刘禹锡《秋词》) (6) 口口口口春 (陆游《卜算子.咏梅》) (7)抗疫尚未取得最后胜利,援鄂医护人员思念亲人却仍坚守一线不能回家, 正如 ,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8)与李白的诗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有着相同气概的诗句有 ,西北望,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二)古诗阅读(2~3小题,共4分) 赤壁 泊秦淮 杜牧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烟笼寒水月笼沙, 自将磨洗认前朝。 夜泊秦淮近酒家。 东风不与周郎便, 商女不知亡国恨, 铜雀春深锁二乔。 隔江犹唱后庭花。 2.这两首诗在题材上都属于 诗,“烟笼寒水月笼沙”一句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2分) 3. 结合以上两首诗,试分析杜牧在诗词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2分) (三)古文阅读(4-9小题,共16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乙】任末年十四,学无常师,负笈不远险阻。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缕麻蒿以自照。观书有合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更以净衣易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若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注释】①任末:人名。②笈:书箱。③庵:茅草小屋。④荆:灌木名。⑤麻蒿:植物名,点燃后可照明。⑥悦:敬佩。 4.解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1)腰白玉之环 ( ) (2)媵人持汤沃灌( ) (3)同舍生皆被绮绣( ) (4)常以净衣易之( ) 5.下列各组加点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 分) A.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谓之行尸走肉 B.计日以还 以记其事 C.或遇其叱咄 或依林之下 D.则又请焉 则何以成 6.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2)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缕麻蒿以自照。 7.下列选项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2 分) 例句: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A.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B.莲,花之君子者也。 C.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D.皆以美于徐公。 8.对甲乙两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序”和“记”都是古代的一种文体,甲文的“序”重在赠言,乙文的“记”旨在劝谏。 B.甲文详细记叙、生动描写了自己借书求师之难、奔走之苦,勉力青年人珍惜良如的学习环境,专心治学;乙文简要概述,细致描写了任末求学不易、条件之艰,强调了终身学习的重要性。 C.甲文叙议结合,以叙为主,对比鲜明,很有说服力:乙文叙描相融,注重细节,言辞恳切,极富感染力。 D、甲文语言朴实,字字辛酸,但并未嗟叹,认为学之成就不在于环境优越,而在于主观努力;乙文语句凝练,情真意切,却伤感失落,觉得条件艰苦,终将影响求学与成功。 9.结合甲乙选文内容,请你谈谈自己获得了哪些启示。(2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4分)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0~13题,共8分) 材料一: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中医药参与面之广、参与度之深、受关注程度之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前所未有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中,有74187人使用了中医药,占91.5%,其中湖北省有61449人使用了中医药,占90.6%、临床疗效观察显示,中医药总有效率达到了90%以上。 材料2016年,国务院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 2030) 》 把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材料三: 4月24日,以岭药业发布公告称,近日,以岭药业收到厄瓜多尔卫生部核准 签发的“天然药物”注册批文,批准公司药品连花清瘟胶囊符合厄瓜多尔天然药物标准注册。目前,除厄瓜多尔外,连花温瘟胶囊已在巴西、印度尼西亚、加拿大、莫桑比克、罗马尼亚、泰国等地分别以“中成药”药品"“植物药天然健康产品“食品补充剂”“现代植物药”等 身份注册获得上市许可。中药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 材料四:中药的伟大之处,有相当一部分在于其平凡。西药是受过高级医疗教育者的专属,它们复杂的药性只有医生敢调遣。但在中国:有哪位老母亲没给受凉的孙子煮过生姜水呢?又有多少不识字的母亲,没用“烫海带腌白糖"治疗过孩子的咽痛?“性温、益气补血” 的黑米,“两腋清风起,我欲上蓬莱”的茶,从广义上说都是中药的一部分,它们充满着平凡的气息。中药不仅用来治病,更融入柴米油盐的生活中。 除普遍性不同以外,西药与中药的另一种差异在于治疗角度。西药多用于治疗外来疾病的侵入,中药却更注重人体内部的调理。比起西药的消灭病症,中药更倾向于增强免疫机能,使人体自行祛病、寒热平衡。(摘自《青年文学家》2019年第29期) 10.以上四则材料围绕的是一个共同的主题,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1分) 11.结合材料二,说说中药走向国际的有利条件。(3分) 12.材料四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任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2分) 13.材料四“西药多用于治疗外来疾病的侵入”一句中的“多”能否换成“都”,为什么? (2 分) (二)议论文阅读(14~17小题,共8分)公 从经典诗词中汲取共克时艰的精神力量 ①“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这些经典诗词章句让人们感受到的不仅是缕缕暖意,还有磅礴的精神力量。 ②今天,在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中华经典诗词可为人们提供人文关怀与精神力量。 ③必胜的信念和信心,是我们能够共克时艰、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的重要前提。毛泽东同志写长征,开篇就是:“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唐朝李白《行路难》 说得好:“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骆宾王在《西京守岁》中写道:“忽见严冬尽,方知列宿春。夜将寒色去,年共晓光新。”中华民族历经磨难,却从未被压垮,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华民族拥有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 ④战斗到底的顽强意志,是我们能够共克时艰、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的精神动力。从中华经典诗词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中华民族战斗到底的顽强意志,比如写小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写竹子“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看似柔弱的小草、竹子竟也刚毅坚卓,傲然不屈,像“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样的诗句,体现了顽强的战斗意志:越是艰苦卓绝,越是挺身向前,不战胜敌人决不罢休。 ⑤团结友爱,守望相助的手足情怀,是我们能够共克时艰。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战的情感依托,“岂日无衣?与子同袍”“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但愿人长久,千里共禅娟”,这些诗词写出了中华民族的众志成城、团结一心,也写出了中华儿女的责任与担当、牵挂与不舍、关爱与祝福。这些诗词引发了人们的共鸣共情,凝聚起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强大力量。 ⑥积极的精神、乐观的心态、从容的气度,是我们能够共克时艰、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的心理基石。疫情病痛固然可怕,恐惧绝望却要不得。“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 恐慌焦虑于事无补,从容淡定方能进退有据。滋养了一代代中华儿女的经典诗词告诉我们: 困难是暂时的,胜利是必然的,“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活,待到雪化时”;挫折是暂时的,前进是永恒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越是在急难险重之时,越是要努力保持“青山不厌三杯酒,长日惟消一局棋”的恬淡心境,我们不仅要战胜病毒,更要成为身心健康的胜利者。只有这样,才能在“回首向来萧瑟处”时,感受到“山头斜照却相迎”的欣喜;才能无比欣慰地说:“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选自人民日报》2020年4月5日,有删节) 14.本文最主要的论证方法是什么? (1分) 15. 请疏理本文的论证思路。(2分) 16. 文章第⑥段“只有这样,才能在‘回首向来萧瑟处’时,感受到‘山头斜照却相迎’的欣喜”中的“这样”指什么,请用原文回答。并简要分析本文的语言特色。(3分) 17. 文中说:“经典诗词章句让人们感受到的不仅是缕缕暖意,还有磅礴的精神力量。”你对这个观点持什么态度,说说你的理由。(2分) (三) 记叙文阅读(18-21小题,共8分) 独树 ①常常想起红旗路尽头的那棵香樟树,独立于青龙桥头的那棵古树。 ② 我在这棵古树的城市求学,工作,离开,回来,再离开,一晃就是二十多年。每次回去,我都忍不住去看看它,就像探访一个从未忘却的老朋友。作为一棵树,我认为它应该是幸运的。经历了那些久远的年代,很多沉淀了岁月的古物几乎荡然无存。唯有它,洗尽铅华,历经沦桑存活了下来,如今依然葱茏茂盛。而我,已是一身红尘,两鬓斑霜。 ③红旗路之末,东风路之始,一桥相连,熙来攘往。这棵香樟树伫立于桥头,“十”字路中,站成了这座古城最繁华路段的一道奇异风景,成为邵水之滨的中心地标。多少年来,无以数计的行人,南来北往的车辆如过江之鲫,在它身边自然分流。有时道路变得并不顺畅,却从来没有发生过交通事故。哪怕有一起,它早已陷入斧斫之厄运。我想,它定是一棵神奇灵性的树,有一双能指挥交通的慧眼。也许正是它横亘路中,提醒那些上快车道的车主有所迟疑,便放慢脚步,彼此礼让。驻足看看桥头的风景,内心更加从客淡定。 ④其实,它就是一棵其貌不扬的香樟树,与其它林荫树相比,并不庞大。它的身躯大约只有两三米高,根部占地不过四五平米,枝干的上部有三个分权。其中两杈较细,唯有伸向青龙桥面的那杈显得威武,枝枝相通,叶叶相盖,形成一个硕大的圆穹。它以绿意盎然了季节,以青翠划破了迷蒙,以摇曳惊醒了恍惚,让靠近它的人神清气爽,怡然宁静。一切自适其位, 自取其道,自安无恙。多少喧嚣热闹从它眼皮底下流走,多少功名利禄在它身边悄然消逝,多少霓虹灯火在它头顶盛开湮没,多少喜怒哀乐在它心里淡然消融。在繁华里坚守内心,在喧闹里选择静默,在辉煌里接纳寻常,在孤独里锤炼品质。头顶天空,有蓬勃的希望;根扎大地,有葳蕤的节操。不忧一时之失,不喜一时之得,不扬一时之快,不悲一时之伤。看得惯云卷云舒,扛得住暴风骤雨,耐得住蜚语流言,经得起苦雨秋霜。一树之独,亦如古代隐士,修身累德,自律不息。 ⑤我为何有如此感悟?这都是岁月风雨的馈赠。那时我只知道这是一棵树,和家乡山头的松树、柏树有着不同类的气度。在贫瘠逼仄的有限地域,它都能艰难扎根,努力活出一棵树应有的姿态,以绿意向天空行礼,向行人致意。我以为这是作为树理应完成的使命,必须经历的路程。 ⑥再回来时,我在它的围盘上坐了很久,听清风拔动枝叶的细碎声响,闻月色送来的淡淡幽香……此时,我才明白它何止是一棵树,一棵道旁的林荫树,它其实就是我惺惺相惜的挚友,是我人生的明灯。前行的路上,从此,我不再孤单. 18.联系全文,简要分析标题中的“独”有什么含义?(1分) 19.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2分) 20.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③段中划线的句子。(2分) 这棵香樟树伫立于桥头,“十”字路中,站成了这座古城最繁华路段的一道奇异风景,成为邵水之滨的中心地标。 21.理解文意,说说“我”从香樟树身上获得哪些感悟?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三、语言综合运用(共16分) 22.下列各组字形和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侍sì弄 闲暇 一泻万丈 纷至踏来 B.歼qiān灭 聒躁 坦荡如坻 历尽心血 C.脸颊jiá 簇新 风云变幻 锐不可当 D.凝结 飘缈 锲qì而不舍 妇儒皆知 2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抗疫期间,市民响应政府号召,“少出门,不扎堆,多宅家。”昔日热闹的城市瞬万人空巷。 B.追溯历史,邵阳曾涌现出的杰出人物,如伟大思想家魏源、护国将军蔡锷、人民音乐家贺绿汀等,让我们油然而生敬意。 C.爷爷从飞机上往下俯瞰,不禁感叹:祖国河山如此美妙! D.学校“经典诵读”图书馆开放的消息一传出,同学们就鱼贯而入,趋之若鹜。 24.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如何提升市民的文明素养,是成功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 B.为了杜绝“重庆八名学生溺水死亡”的悲剧不再发生,学校发出《致家长的一封信》,实现家校合作,共同防范。 C.阳台上美丽的红色的那几朵盛开着的月季花,终于凋谢了。 D.崀山的秋天遍地红枫,真是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好地方。 2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郭沫若原名郭开贞,作家、诗人、历史学家,代表作有诗集《女神》、历史剧《屈原》《棠棣之花》(话剧)等。 B.中华书法渊远流长,字体各异。隶书横长竖短,“蚕头燕尾”;楷书横平竖直,刚毅方正;草书连绵简约,龙飞凤舞。 C.楹联讲究字数相同,意义相关,平仄工整,词性相同或相对,结构自由灵活。 D.2020 年是农历庚子年,按天干地支纪年法推算,2026 年是农历丙午年。 26.综合实践。(5分) 某学校九年级举行“趣味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加。 (1)下面是学校教研室报写的活动通知,其中有两处不足,请你指出来,(2分) (2)“趣味语文”活动中有一个“用数字表情”的坏节,请你仿照例句从0-9这十个数字中任选一个,发挥想象,说出这个数字代表的情感。(1分) 例:“1”希望你长成一棵参天大树,坚忍不拔。 “ ” (3)右图是率率的微信头像,请你说出它的构图要素,并根据图片含义帮他取一个别致的昵称。 (2分) 构图要素: 昵称: (不超过5个字) 27.名著阅读(3分) 阅读文段,完成任务。 名著选段 阅读任务 (一)“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美和一点财富,我就要让你感到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我现在跟你说话,并不是通过习俗、惯例,甚至不是通过凡人的肉体——而是我的精神在同你的精神说话;就像两个都经过了坟墓,我们站在上帝脚跟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 (1)此文段中的“我”是在什么情况下说出这段话的? (二)苏区少年先锋队的职责之一是在后方检查路上的旅客,看他们有没有通行证。……….彭德怀告诉我,有一次几个少年先锋队队员叫他停步,要他通行证,声言没有通行证就要逮捕他。“我是彭德怀,”他说,“通行证就是我写的。“即使你是朱德司令,我们也不管,”年轻的怀疑者说,“你总得有一张通行证。”彭德怀不得不写了一张通行证,自己签了定,先锋队员们才放行。 (2)这段文字出自《 》(作品名称)。 (3)你如何评价少年先锋队员们的做法。 四、写作与表达(关50分) 28.下面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题写作, 文题一:价值 文题二:“拳拳赤子心,悠悠语文人。”温儒敏先生带领团队花费四年时间编审修订了全国初中语文教材。今天,考场上的你是这套新教材的首批学习者。最近,温老师准备举行一场“我与语文”主题演赛。请你参与本次活动,写一篇演讲词,记叙你的语文生话,体现你的深度思考,表达你的独特看法,抒发你的真实情感。 要求:①如果你选择文题二,请自拟题目; ②自定立意,自选角度,不分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 ④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湖南省邵阳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 (一)名句积累。 1. 补全下列名句空缺部分。(每句1分,共10分) (1)先天下之忧而忧, (范仲淹《岳阳楼记》 (2) ,匹夫不可夺志。 (《论语》) 春花秋月何时了 (3)口春口口口 (王湾《次北固山下》 (4) 口口口春口口口 (韩愈《晚春》 (5) 口口口口口春口 (刘禹锡《秋词》) (6) 口口口口春 (陆游《卜算子.咏梅》) (7)抗疫尚未取得最后胜利,援鄂医护人员思念亲人却仍坚守一线不能回家, 正如 ,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8)与李白的诗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有着相同气概的诗句有 ,西北望,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答案: (1)后天下之乐而乐 (2)三军可夺帅 (3)江春入旧年 (4)草树知春不久归 (5)我言秋日胜春朝 (6)无意苦争春 (7)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8)会挽雕弓如满月 射天狼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二)古诗阅读(2~3小题,共4分) 赤壁 泊秦淮 杜牧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烟笼寒水月笼沙, 自将磨洗认前朝。 夜泊秦淮近酒家。 东风不与周郎便, 商女不知亡国恨, 铜雀春深锁二乔。 隔江犹唱后庭花。 2.这两首诗在题材上都属于 诗,“烟笼寒水月笼沙”一句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2分) 3. 结合以上两首诗,试分析杜牧在诗词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2分) 【分析】《赤壁》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即物感兴,托物咏史,点明赤壁之战关系到国家存亡,社稷安危;同时暗指自己胸怀大志不被重用,以小见大。 《泊秦淮》这是一首即景生情之作,通过写夜泊秦淮所见所闻的感受,揭露了晚唐统治者沉溺声色,醉生梦死的腐朽生活。诗人夜泊秦淮,在茫茫沙月,迷蒙烟水中眼见灯红酒绿,耳闻淫歌艳曲,不禁触景生情,顿生家国亡思,将对历史的咏叹与对现实的思考紧密结合,从陈的荒淫之国联想到江河月下的晚唐命运。 【解答】(1)本题考查诗歌体裁的把握。《赤壁》诗人即物感兴,托物咏史,点明赤壁之战关系到国家存亡,社稷安危。《泊秦淮》这是一首即景生情之作,将对历史的咏叹与对现实的思考紧密结合,也是咏史诗。“烟笼寒水月笼沙”句意:烟雾和月色笼罩着沙滩和水面,是互文修辞方法。 (2)本题考查诗人情感的把握。《赤壁》诗人通过一支小小的折戟,来表达对历史英雄成功是源于小小的机遇“东风”,表达对历史兴亡的感慨,同时也暗含自己未能遇到如此机遇,因此无法施展才华的愤慨之情。《泊秦淮》借景抒情(即景生情),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心和深切忧虑的情怀;白描,表达诗人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所以杜牧的诗词常借历史事物或事件抒发诗人对统治者的不满和批判之情。 答案: (1)咏史(或借古讽今,咏史抒怀、借史抒怀、借古抒怀,只要扣住“史”、“古”、“情”、“怀”即可) 互文 (2)杜牧的诗词常借历史事物或事件抒发诗人对统治者的不满和批判之情;或表达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和忧虑;或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或抒发对历史兴亡的无限感叹。 译文: 《赤壁》 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还没有销蚀掉, 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物。 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 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泊秦淮》 浩渺寒江之上弥漫着迷蒙的烟雾,皓月的清辉洒在白色沙渚之上。 入夜,我将小舟泊在秦淮河畔,临近酒家。 金陵歌女似乎不知何为亡国之恨黍离之悲, 竟依然在对岸吟唱着淫靡之曲《玉树后庭花》。 【点评】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题目解答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抓显情语。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或句子;②分析景语。注意按照“意象-→意境-→诗情”的思路去揣摩;③结合注解,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风格。要注意平时积累一些诗人的相关材料,特别是对一些影响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重要的作家诗人更要留心;④了解古代诗歌类别和常见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要注意大多数诗歌表达的思想情并非单一,而是丰富复杂的;⑤注意积累古诗中的思想感情常用词语:欢快、愉悦、激动、烦闷、恬淡、闲适、欢乐、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三)古文阅读(4-9小题,共16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乙】任末年十四,学无常师,负笈不远险阻。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缕麻蒿以自照。观书有合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更以净衣易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若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注释】①任末:人名。②笈:书箱。③庵:茅草小屋。④荆:灌木名。⑤麻蒿:植物名,点燃后可照明。⑥悦:敬佩。 4.解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1)腰白玉之环 ( ) (2)媵人持汤沃灌( ) (3)同舍生皆被绮绣( ) (4)常以净衣易之( ) 5.下列各组加点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 分) A.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谓之行尸走肉 B.计日以还 以记其事 C.或遇其叱咄 或依林之下 D.则又请焉 则何以成 6.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2)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缕麻蒿以自照。 7.下列选项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2 分) 例句: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A.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B.莲,花之君子者也。 C.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D.皆以美于徐公。 8.对甲乙两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序”和“记”都是古代的一种文体,甲文的“序”重在赠言,乙文的“记”旨在劝谏。 B.甲文详细记叙、生动描写了自己借书求师之难、奔走之苦,勉力青年人珍惜良如的学习环境,专心治学;乙文简要概述,细致描写了任末求学不易、条件之艰,强调了终身学习的重要性。 C.甲文叙议结合,以叙为主,对比鲜明,很有说服力:乙文叙描相融,注重细节,言辞恳切,极富感染力。 D、甲文语言朴实,字字辛酸,但并未嗟叹,认为学之成就不在于环境优越,而在于主观努力;乙文语句凝练,情真意切,却伤感失落,觉得条件艰苦,终将影响求学与成功。 9.结合甲乙选文内容,请你谈谈自己获得了哪些启示。(2分) 【分析】【参考译文】 我年幼时就非常爱好读书。家里贫穷,无法得到书来看,常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抄录,计算着日期按时送还。冬天非常寒冷,砚台里的墨汁都结了冰,手指冻得不能弯曲和伸直,也不放松读书。抄写完毕后,便马上跑去还书,不敢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有很多人都愿意把书借给我,于是我能够遍观群书。成年以后,我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又苦于不能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往,曾经赶到数百里以外,拿着经书向乡里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前辈道德高望重,门人弟子挤满了他的屋子,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俯下身子,侧着耳朵恭敬地请教;有时遇到他大声斥责,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不敢说一个字反驳;等到他高兴了,则又去请教。所以我虽然愚笨,但最终获得不少教益。 当我外出求师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峡谷之中。隆冬时节,刮着猛烈的寒风,雪有好几尺深,脚上的皮肤受冻裂开都不知道。回到客舍,四肢僵硬动弹不得。服侍的人拿着热水为我洗浴,用被子裹着我,很久才暖和起来。寄居在旅店里,旅店老板每天供应两顿饭,没有新鲜肥嫩的美味享受。同客舍的人都穿着华丽的衣服,戴着用红色帽带和珠宝装饰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左边佩戴宝刀,右边挂着香囊,光彩鲜明,像神仙一样;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处于他们之间,但我毫无羡慕的心。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情,所以不觉得吃的、穿的享受不如别人。我求学的辛勤和艰苦就是像这个样子。 【乙】任末十四岁时,求学没有固定的老师。(他)背着书箱跟老师求学,不怕困难险阻。他常常说:“人如果不学习,那么凭什么可以成功呢?”任末有时靠在树下,编白茅为茅草小屋,削荆条制成笔,刻划树汁作为墨水。晚上就在星月的辉映下读书,遇上没有月亮的黑夜,他便点燃麻蒿取光。看书有领会的时候,写在他的衣服上,用来记住这件事。同学们钦佩他的勤学精神,常用洗净的衣服换取他写满字的衣服。他临终时告诫别人说:“人喜欢学习,即使死了也好像活着;不学习的人,即便是活着,也不过是行尸走肉罢了。” 【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古代职官常识等。考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 ①句意:腰间挂着白玉环。腰:腰挂。 ②句意为:服侍的人拿着热水为我洗浴。汤:热水。 ③句意为:同客舍的人都穿着华丽的衣服。被:同“披”,穿着。 ④句意为:常用干净的衣服交换任末的脏衣服。易:交换。 (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用于主谓之间/代词。 B.相当于“而”,连词,表修饰,不译/用来。 C.有时/有时。 D.就/那么。 故选:C。 (3)本题考查文中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①句中重点词有:既,已经。益,更加。慕,仰慕。道,学说。句子翻译为:(我)已经成年了,更加仰慕圣贤的学说。 ②句中重点词有:夜,晚上。缚,绑。句子翻译为:晚上就在星月下读书,昏暗(的话)就绑麻蒿来自己照亮。 (4)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式判断。例句是倒装句,主语后置,正常语序是:每于藏书之家假借。从选项中找出运用判断句式的句子即可。 A.省略句。 B.这句话的意思:莲花是花中的君子。是判断句。 C.反问句。 D.这句话的意思:都认为我比徐公更美。倒装句。 故选:D。 (5)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 ABC.正确; D.有误,乙文表现了任末不怕吃苦,在逆境中乐观向上的高贵精神品质。“情真意切,却伤感失落,觉得条件艰苦,终将影响求学与成功”说法错误。 故选:D。 (6)本题考查感悟启示。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找出相关的语句,来阐述感悟启示即可。通过文章中人物的事例,可以得出:只要有崇高的追求,丰富的精神生活,即使物质生活很苦,也会其乐无穷。或学习要勤奋专心不怕吃苦,才能有所成就。 答案: (1)①腰挂;②热水;③同“披”,穿着;④交换。 (2)C (3)①(我)已经成年了,更加仰慕圣贤的学说。 ②晚上就在星月下读书,昏暗(的话)就绑麻蒿来自己照亮。 (4)D (5)D (6)只要有崇高的追求,丰富的精神生活,即使物质生活很苦,也会其乐无穷。或学习要勤奋专心不怕吃苦,才能有所成就。 【点评】或: 一食或尽粟一石(有时) 或以钱币乞之(有的人) 或异二者之为(或许) 二、现代文阅读。(共24分)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0~13题,共8分) 材料一: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中医药参与面之广、参与度之深、受关注程度之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前所未有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中,有74187人使用了中医药,占91.5%,其中湖北省有61449人使用了中医药,占90.6%、临床疗效观察显示,中医药总有效率达到了90%以上。 材料2016年,国务院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 2030) 》 把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材料三: 4月24日,以岭药业发布公告称,近日,以岭药业收到厄瓜多尔卫生部核准 签发的“天然药物”注册批文,批准公司药品连花清瘟胶囊符合厄瓜多尔天然药物标准注册。目前,除厄瓜多尔外,连花温瘟胶囊已在巴西、印度尼西亚、加拿大、莫桑比克、罗马尼亚、泰国等地分别以“中成药”药品"“植物药天然健康产品“食品补充剂”“现代植物药”等 身份注册获得上市许可。中药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 材料四:中药的伟大之处,有相当一部分在于其平凡。西药是受过高级医疗教育者的专属,它们复杂的药性只有医生敢调遣。但在中国:有哪位老母亲没给受凉的孙子煮过生姜水呢?又有多少不识字的母亲,没用“烫海带腌白糖"治疗过孩子的咽痛?“性温、益气补血” 的黑米,“两腋清风起,我欲上蓬莱”的茶,从广义上说都是中药的一部分,它们充满着平凡的气息。中药不仅用来治病,更融入柴米油盐的生活中。 除普遍性不同以外,西药与中药的另一种差异在于治疗角度。西药多用于治疗外来疾病的侵入,中药却更注重人体内部的调理。比起西药的消灭病症,中药更倾向于增强免疫机能,使人体自行祛病、寒热平衡。(摘自《青年文学家》2019年第29期) 10.以上四则材料围绕的是一个共同的主题,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1分) 11.结合材料二,说说中药走向国际的有利条件。(3分) 12.材料四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任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2分) 13.材料四“西药多用于治疗外来疾病的侵入”一句中的“多”能否换成“都”,为什么? (2 分) 【分析】本题是关于“中药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的主题阅读,(1)题考查概括材料内容的主题的能力。(2)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概括能力。(3)题考查说明方法的运用与作用的分析能力。(4)题考查对材料中重点词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解答】 (1)本题是要求对材料内容进行概括,从四则材料的内容来看,都是围绕中药的良好疗效以及中药受到人们的重视来说的,根据四则材料进行适当地归纳概括就可得出本题的答案。 (2)本题的解答要注意材料二的内容与四则材料内容的整体理解。材料二中说我国从2016年起就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把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表明国家重视。中医普遍性的特点,与西医需要高素质的人才不同。中医的治疗原理与西医治疗原理的差异等方面的优势,使得中医能够走向国际。 (3)本则材料中所运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有:作比较、引用资料、举例子等,解答本题时,选取相应的例子对说明方法及作用进行分析就行。 (4)本题主要对句中重要字、词的理解。这句中“多”用语准确。科学,说明了大多数情况是这样。而“都”则表明所有情况都这样,用语过于绝对。结合相关内容说明原因就行。 答案: (1)中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或:中药良好的疗效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 (2)有利条件:①中国制定了中药发展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措施,对中药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②中医使用的普遍性,使得普通人也易于掌握。③中医治疗原理与西医的治疗原理的根本差异,使中药越来越受重视。 (3)示例一:作比较:将中药和西药在普遍性和治疗角度上,进行对比,突出了中药的有利条件,说明中药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原因。 示例二:引用资料:“性温,益气补血““两腋清风起,我欲上蓬菜”,通过引用资料,突出了黑米、茶不仅是食物,又是中药,说明中药融入了生活。 示例三:举例子:举了生活中“煮生姜水”“烫海带腌白糖”给孩子治病的例子,说明中药比西药在使用上更有普遍性。突出中药在我们的生活中越来越重要。 (4)不能。“多”指“大多数”,“都”指“全部”,两个词所指的范围不一样。如果替换,就改变了句子的原意,夸大了西药的治疗效果,不符合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点评】常见的说明方法: 举事例、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引资料等10种。 (二)议论文阅读(14~17小题,共8分)公 从经典诗词中汲取共克时艰的精神力量 ①“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这些经典诗词章句让人们感受到的不仅是缕缕暖意,还有磅礴的精神力量。 ②今天,在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中华经典诗词可为人们提供人文关怀与精神力量。 ③必胜的信念和信心,是我们能够共克时艰、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的重要前提。毛泽东同志写长征,开篇就是:“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唐朝李白《行路难》 说得好:“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骆宾王在《西京守岁》中写道:“忽见严冬尽,方知列宿春。夜将寒色去,年共晓光新。”中华民族历经磨难,却从未被压垮,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华民族拥有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 ④战斗到底的顽强意志,是我们能够共克时艰、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的精神动力。从中华经典诗词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中华民族战斗到底的顽强意志,比如写小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写竹子“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看似柔弱的小草、竹子竟也刚毅坚卓,傲然不屈,像“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样的诗句,体现了顽强的战斗意志:越是艰苦卓绝,越是挺身向前,不战胜敌人决不罢休。 ⑤团结友爱,守望相助的手足情怀,是我们能够共克时艰。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战的情感依托,“岂日无衣?与子同袍”“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但愿人长久,千里共禅娟”,这些诗词写出了中华民族的众志成城、团结一心,也写出了中华儿女的责任与担当、牵挂与不舍、关爱与祝福。这些诗词引发了人们的共鸣共情,凝聚起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强大力量。 ⑥积极的精神、乐观的心态、从容的气度,是我们能够共克时艰、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的心理基石。疫情病痛固然可怕,恐惧绝望却要不得。“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恐慌焦虑于事无补,从容淡定方能进退有据。滋养了一代代中华儿女的经典诗词告诉我们: 困难是暂时的,胜利是必然的,“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活,待到雪化时”;挫折是暂时的,前进是永恒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越是在急难险重之时,越是要努力保持“青山不厌三杯酒,长日惟消一局棋”的恬淡心境,我们不仅要战胜病毒,更要成为身心健康的胜利者。只有这样,才能在“回首向来萧瑟处”时,感受到“山头斜照却相迎”的欣喜;才能无比欣慰地说:“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选自人民日报》2020年4月5日,有删节) 14.本文最主要的论证方法是什么? (1分) 15. 请疏理本文的论证思路。(2分) 16. 文章第⑥段“只有这样,才能在‘回首向来萧瑟处’时,感受到‘山头斜照却相迎’的欣喜”中的“这样”指什么,请用原文回答。并简要分析本文的语言特色。(3分) 17. 文中说:“经典诗词章句让人们感受到的不仅是缕缕暖意,还有磅礴的精神力量。”你对这个观点持什么态度,说说你的理由。(2分) 【分析】 本文首先引用诗句,开篇提出中心论点;接着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证,必胜的信念和信心,是我们能够共克时艰,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的重要前提;战斗到底的顽强意志,是我们能够共克时艰、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的精神动力;团结友爱、守望相助的手足情怀,是我们能够共克时艰、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的情感依托;积极的精神、乐观的心态、从容的气度,是我们能够共克时艰、打疫情防控这场硬仗的心理基石。 【解答】(1)本题考查对论证方法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时,需了解各种论证方法,结合相关文段分析作答。从文中“‘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可以看出主要运用道理论证。 (2)本题考查论证思路。所谓论证思路,就是作者证明自己观点正确的过程。通过阅读文本,首先引用诗句,提出中心论点:经典诗词章句让人们感受到的不仅是缕缕暖意,还有磅礴的精神力量;接着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证,必胜的信念和信心,是我们能够共克时艰,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的重要前提;战斗到底的顽强意志,是我们能够共克时艰、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的精神动力;团结友爱、守望相助的手足情怀,是我们能够共克时艰、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的情感依托;积极的精神、乐观的心态、从容的气度,是我们能够共克时艰、打疫情防控这场硬仗的心理基石。 (3)第一问:本题考查学生对指示代词含义的理解。代词的指代对象基本上分为两种情况:一是需要联系上下文加以概括的;二是原文中即可找出指代的内容的。第二种情况,指代的内容一般出现在代词之前,找到后可用其替换代词。然后通读句子,视句意的变化与否来检验其正误。仔细阅读本段可知,从“越是在急难险重之时,越是要努力保持‘青山不厌三杯酒,长日惟消一局棋’的恬淡心境,我们不仅要战胜病毒,更要成为身心健康的胜利者”可以提炼出问题的答案。 第二问考查语言特点。从文中“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可以看出大量引用古典诗词,增强了议论文语言的文学性;从“只有这样,才能在‘回首向来萧瑟处’时,感受到‘山头斜照却相迎’的欣喜;才能无比欣慰地说:‘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可以看出语言准确。 (4)本题考查文章阅读的迁移运用能力。例如结合《长征》来分析。“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鼓舞士气、提振信心。 答案: (1)道理论证或引用论证。 (2)首先引用诗句,开篇提出中心论点;接着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证,必胜的信念和信心,是我们能够共克时艰,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的重要前提:战斗到底的顽强意志,是我们能够共克时艰、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的精神动力:团结友爱、守望相助的手足情怀,是我们能够共克时艰、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的情感依托;积极的精神、乐观的心态、从容的气度,是我们能够共克时艰、打疫情防控这场硬仗的心理基石。 (3)“这样”是指越是在急难险重之时,越是要努力保持的恬淡心境。或我们不仅要战胜病毒,更要成为身心健康的胜利者。 本文的语言特色:①大量引用古典诗词,增强了议论文语言的文学性,使文章更有文采;②论述语言精准有力,说理透彻,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4)赞同,中华经典诗词内容广泛、意象精美、韵律和谐、意境深远,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审美情趣与伦理观念,是中华文明重要的精神标识。千百年来,人们援引诗词鼓舞士气、提振信心、点亮生活、诗化人生。今天,在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中华经典诗词可为人们提供人文关怀与精神力量。 【点评】论证思路梳理答题方法 (1)作者先提出了……观点; (2)接着运用过渡,引出X个事实论据和Y个道理论据,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正反对比论证,综合论证论点; (3)正面论证部分,先引用…… 的事例,充当事实论据,运用举例论证,之后又针对这几个事例进行深入剖析,强调……,进一步证明论点;反面论证部分,先引用……的名言(名言以外用集合名称谚语、俗语等代替),充当道理论据,运用道理论证,之后再针对几个名言(谚语、俗语、警句等)进行深入剖析,强调……;进一步证明论点。 (4)最后总结,得出……结论 (发出……号召;发出……警示……)。 (三) 记叙文阅读(18-21小题,共8分) 独树 ①常常想起红旗路尽头的那棵香樟树,独立于青龙桥头的那棵古树。 ②我在这棵古树的城市求学,工作,离开,回来,再离开,一晃就是二十多年。每次回去,我都忍不住去看看它,就像探访一个从未忘却的老朋友。作为一棵树,我认为它应该是幸运的。经历了那些久远的年代,很多沉淀了岁月的古物几乎荡然无存。唯有它,洗尽铅华,历经沦桑存活了下来,如今依然葱茏茂盛。而我,已是一身红尘,两鬓斑霜。 ③红旗路之末,东风路之始,一桥相连,熙来攘往。这棵香樟树伫立于桥头,“十”字路中,站成了这座古城最繁华路段的一道奇异风景,成为邵水之滨的中心地标。多少年来,无以数计的行人,南来北往的车辆如过江之鲫,在它身边自然分流。有时道路变得并不顺畅,却从来没有发生过交通事故。哪怕有一起,它早已陷入斧斫之厄运。我想,它定是一棵神奇灵性的树,有一双能指挥交通的慧眼。也许正是它横亘路中,提醒那些上快车道的车主有所迟疑,便放慢脚步,彼此礼让。驻足看看桥头的风景,内心更加从客淡定。 ④其实,它就是一棵其貌不扬的香樟树,与其它林荫树相比,并不庞大。它的身躯大约只有两三米高,根部占地不过四五平米,枝干的上部有三个分权。其中两杈较细,唯有伸向青龙桥面的那杈显得威武,枝枝相通,叶叶相盖,形成一个硕大的圆穹。它以绿意盎然了季节,以青翠划破了迷蒙,以摇曳惊醒了恍惚,让靠近它的人神清气爽,怡然宁静。一切自适其位, 自取其道,自安无恙。多少喧嚣热闹从它眼皮底下流走,多少功名利禄在它身边悄然消逝,多少霓虹灯火在它头顶盛开湮没,多少喜怒哀乐在它心里淡然消融。在繁华里坚守内心,在喧闹里选择静默,在辉煌里接纳寻常,在孤独里锤炼品质。头顶天空,有蓬勃的希望;根扎大地,有葳蕤的节操。不忧一时之失,不喜一时之得,不扬一时之快,不悲一时之伤。看得惯云卷云舒,扛得住暴风骤雨,耐得住蜚语流言,经得起苦雨秋霜。一树之独,亦如古代隐士,修身累德,自律不息。 ⑤我为何有如此感悟?这都是岁月风雨的馈赠。那时我只知道这是一棵树,和家乡山头的松树、柏树有着不同类的气度。在贫瘠逼仄的有限地域,它都能艰难扎根,努力活出一棵树应有的姿态,以绿意向天空行礼,向行人致意。我以为这是作为树理应完成的使命,必须经历的路程。 ⑥再回来时,我在它的围盘上坐了很久,听清风拔动枝叶的细碎声响,闻月色送来的淡淡幽香……此时,我才明白它何止是一棵树,一棵道旁的林荫树,它其实就是我惺惺相惜的挚友,是我人生的明灯。前行的路上,从此,我不再孤单. 18.联系全文,简要分析标题中的“独”有什么含义?(1分) 19.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2分) 20.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③段中划线的句子。(2分) 这棵香樟树伫立于桥头,“十”字路中,站成了这座古城最繁华路段的一道奇异风景,成为邵水之滨的中心地标。 21.理解文意,说说“我”从香樟树身上获得哪些感悟?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分析】本文运用借物抒情的手法,以对香樟树的感受为线索,由树引发思考,感悟到香樟树具有的精神品质,表达了作者对香樟树的喜爱、敬仰、留恋之情。 【解答】(1)本题考查标题的含义。此题既要理解其表面含义,又要结合文章主旨分析其深层含义。由“独立于青龙桥头的那棵古树”可知,“独”指香樟树单独地生长在桥头。由“一树之独,亦如古代隐士,修身累德,自律不息”可见,“独”在深层含义上,指的是作者从香樟树身上感受到的修身累德、自律不息的独特品质。 (2)本题考查写作手法和结构特点。本文由独立于桥头的香樟树引发思考,感悟到香樟树具有的精神品质。这是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结构上的特点,通常从照应、线索等角度考虑。“常常想起红旗路尽头的那棵香樟树,独立于青龙桥头的那棵古树”,本文开篇点题。“再回来时,我在它的围盘上坐了很久,听清风拔动枝叶的细碎声响,闻月色送来的淡淡幽香”,与开头和标题形成呼应。可据此从照应方面回答其结构特点。 (3)本题考查语句赏析能力。此题要求从修辞角度着手。“这棵香樟树伫立于桥头,‘十’字路中,站成了这座古城最繁华路段的一道奇异风景”,将香樟树人格化,是拟人手法,具有生动形象的表达效果。内容上,写出了香樟树成为古城的奇异风景、中心地标,流露着作者对香樟树的喜爱、敬仰之情。 (4)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掌握和作者情感体会。第一问,可提取文中关键语句作答。由第④段“在繁华里坚守内心,在喧闹里选择静默,在辉煌里接纳寻常,在孤独里锤炼品质。头顶天空,有蓬勃的希望;根扎大地,有葳蕤的节操。不忧一时之失,不喜一时之得,不扬一时之快,不悲一时之伤。看得惯云卷云舒,扛得住暴风骤雨,耐得住蜚语流言,经得起苦雨秋霜。一树之独,亦如古代隐士,修身累德,自律不息”、第⑤段“我为何有如此感悟?这都是岁月风雨的馈赠”“在贫瘠逼仄的有限地域,它都能艰难扎根,努力活出一棵树应有的姿态,以绿意向天空行礼,向行人致意。我以为这是作为树理应完成的使命,必须经历的路程”等语句可概括作答。第二问,由最后一段“它其实就是我惺惺相惜的挚友,是我人生的明灯。前行的路上,从此,我不再孤单”可见,文章表达了作者对香樟树的喜爱、敬仰、留恋之情。 答案: (1)“独” 的含义:单独,独特。 (2)①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②开篇点题、首尾点题、首尾呼应。 (3)运用了拟人的修辞,“站”将香樟树人格化,写出了香樟树香樟树成为古城的奇异风景、中心地标,表达了作者对香樟树的喜爱、敬仰之情。 (4)“我”从香樟树身上获得的感悟:①生命中的一切“都是岁月风雨的馈赠”。②在有限的地域,艰难扎根,努力活出一棵树应有的姿态,以绿意向天空行礼,向行人致意。③我以为这是作为树(人)理应完成的使命,必须经历的路程。④学习独树,修身累德,自律不息。⑤不忧一时之失,不喜一时之得,不扬一时之快,不悲一时之伤。⑥看得惯云卷云舒,扛得住暴风骤雨,经得起蜚语流言,耐得住苦雨秋霜。⑦为人类提供绿荫。(人类也应尽己所能奉献自己。) 本文表达了作者对香樟树的喜爱、敬仰、留恋之情;或以它的精神为力量,以它作为挚友的深厚情感。 【点评】表现手法包括象征、对比、烘托、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抑扬结合、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引经据典、巧譬善喻、逆向求异、正反对比、类比推理、首尾照应等。 三、语言综合运用(共16分) 22.下列各组字形和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侍sì弄 闲暇 一泻万丈 纷至踏来 B.歼qiān灭 聒躁 坦荡如坻 历尽心血 C.脸颊jiá 簇新 风云变幻 锐不可当 D.凝结 飘缈 锲qì而不舍 妇儒皆知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理解识记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注意读音、字形,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读音及书写。 【解答】A.有误,“侍弄”的“侍”应读作“shì”,“纷至踏来”应写作“纷至沓来”; B.有误,“歼灭”的“歼”应读作“jiān”,“聒躁”应写作“聒噪”,“坦荡如坻”应写作“坦荡如砥”,“历尽心血”应写作“沥尽心血”; C.正确; D.有误,“飘缈”应写作“缥缈”,“锲而不舍”的“锲”应读作“qiè”,“妇儒皆知”应写作“妇孺皆知”。 故选:C。 【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平时善于积累,对于易错的字要善于总结,可以专门建立一个错题本,这样就能防止自己出错。 2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抗疫期间,市民响应政府号召,“少出门,不扎堆,多宅家。”昔日热闹的城市瞬万人空巷。 B.追溯历史,邵阳曾涌现出的杰出人物,如伟大思想家魏源、护国将军蔡锷、人民音乐家贺绿汀等,让我们油然而生敬意。 C.爷爷从飞机上往下俯瞰,不禁感叹:祖国河山如此美妙! D.学校“经典诵读”图书馆开放的消息一传出,同学们就鱼贯而入,趋之若鹜。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根据句意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易错点是句意理解不到位,词语理解不正确。 【解答】A.使用有误,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该成语和句意不符。 B.使用正确,油然: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 C.使用有误,美妙:美好;美好绝妙。此处有壮美更恰当。 D.使用有误,趋之若鹜:比喻人们成群地争着前去。该成语是贬义词,用于此处不恰当。 故选:B。 【点评】正确使用词语的基础是能够根据语境辨析词语的意义。汉语词语有许多是多义的,但是到了具体语境中,每个词就只能有一个确定的意义。 24.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如何提升市民的文明素养,是成功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 B.为了杜绝“重庆八名学生溺水死亡”的悲剧不再发生,学校发出《致家长的一封信》,实现家校合作,共同防范。 C.阳台上美丽的红色的那几朵盛开着的月季花,终于凋谢了。 D.崀山的秋天遍地红枫,真是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好地方。 【分析】本题重点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几种常见的病句类型,掌握修改病句的基本方法,然后结合句子进行辨析。尤其要注意否定词误用这种病句,结合句意,然后分析其修改方法。 【解答】A.正确; B.有误,否定不当,删去“不”; C.有误,语序不当,应改为“阳台上那几朵盛开着红色的美丽的的月季花”; D.有误,搭配不当,应改为“秋天的崀山”。 故选:A。 【点评】了解常见病句的类型及修改方法是最基本的策略。常见病因有搭配不当,用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句式杂糅、前后矛盾不合事理、重复多余等。 2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郭沫若原名郭开贞,作家、诗人、历史学家,代表作有诗集《女神》、历史剧《屈原》《棠棣之花》(话剧)等。 B.中华书法渊远流长,字体各异。隶书横长竖短,“蚕头燕尾”;楷书横平竖直,刚毅方正;草书连绵简约,龙飞凤舞。 C.楹联讲究字数相同,意义相关,平仄工整,词性相同或相对,结构自由灵活。 D.2020 年是农历庚子年,按天干地支纪年法推算,2026 年是农历丙午年。 【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时需要认真阅读题干,回顾所学完成选择。 【解答】ABD.正确; C.有误,楹联的结构讲究相应。 故选:C。 【点评】做好本题需要平时学习中要做有心人,多积累。 26.综合实践。(5分) 某学校九年级举行“趣味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加。 (1)下面是学校教研室报写的活动通知,其中有两处不足,请你指出来,(2分) 【分析】本道题考查学生对通知这一应用文的掌握能力。通知的格式要注意,“通知”二字要居中。删去与通知无关的内容,也就是除了时间、地点、参与对象、活动主题等必不可少的要素之外。这则通知显然缺乏地点这一必备要素。注意落款中“日期”与“教研室”应该调换位置, 【解答】答案: 不足之处:应在“举行”前加上活动地点;落款中“日期”与“教研室”应该调换位置。 【点评】要注意掌握常见应用文通知、书信、假条等等的基本知识掌握。 (2)“趣味语文”活动中有一个“用数字表情”的坏节,请你仿照例句从0-9这十个数字中任选一个,发挥想象,说出这个数字代表的情感。(1分) 例:“1”希望你长成一棵参天大树,坚忍不拔。 【分析】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要注意题干的要求,原句子中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仿写时注意也需要用到此修辞手法。 【解答】答案: 示例:“7”是挥舞的锄头,勤耕不辍。 “8”是把同心锁,友谊长存。 【点评】仿写句子是目前语文考试的一大热点。由于此种试题要求考生针对提供的新语境仿造句式,进行创造性发挥,思维力度大,符合当今培养创新思维的方向,是一种综合考查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主题观。答好仿写句至少需要三方面的能力:一、遣词造句的能力;二、汉语语法修辞运用能力;三、较强的联想能力。 “ ” (3)右图是率率的微信头像,请你说出它的构图要素,并根据图片含义帮他取一个别致的昵称。 (2分) 构图要素: 昵称: (不超过5个字) 【分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表达运用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画面构成要素,按照空间的顺序,结合图片,用简洁的语言把画面中所包含的事物描述出来,从创作意图角度组织答案即可。 【解答】答案: 构图要素:气球、少年、天空、大海、阳光、沙滩等。 昵称示例:放飞梦想(追梦少年、奔放青春等) 【点评】图文转化应注意:①注重整体阅读。对这类考题,应当先对材料或图表资料等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一个大主题或方向。要通过整体阅读,搜索有效信息。②注意图的细节。图中一些细节不能忽视,他往往起提示作用。如图画中的字、图下的“注”等。③把握题目要求。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回答,才能有的放矢;同时题目要求往往对内容有一定的提示性。这样,比较分析有关内容,就可准确回答问题。 27.名著阅读(3分) 阅读文段,完成任务。 名著选段 阅读任务 (一)“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美和一点财富,我就要让你感到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我现在跟你说话,并不是通过习俗、惯例,甚至不是通过凡人的肉体——而是我的精神在同你的精神说话;就像两个都经过了坟墓,我们站在上帝脚跟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 (1)此文段中的“我”是在什么情况下说出这段话的? (二)苏区少年先锋队的职责之一是在后方检查路上的旅客,看他们有没有通行证。……….彭德怀告诉我,有一次几个少年先锋队队员叫他停步,要他通行证,声言没有通行证就要逮捕他。“我是彭德怀,”他说,“通行证就是我写的。“即使你是朱德司令,我们也不管,”年轻的怀疑者说,“你总得有一张通行证。”彭德怀不得不写了一张通行证,自己签了定,先锋队员们才放行。 (2)这段文字出自《 》(作品名称)。 (3)你如何评价少年先锋队员们的做法。 【分析】《简•爱》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创作的长篇小说,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作品讲述一位从小变成孤儿的英国女子在各种磨难中不断追求自由与尊严,坚持自我,最终获得幸福的故事。小说引人入胜地展示了男女主人公曲折起伏的爱情经历,歌颂了摆脱一切旧习俗和偏见,成功塑造了一个敢于反抗,敢于争取自由和平等地位的妇女形象。 《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主要讲了作者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其中毛泽东和周恩来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解答】(1)本题考查理解名著内容。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名著内容的基础上来分析。结合内容可知,罗切斯特借欲与某贵族小姐结婚来试探“我”,“我”说了这段话。 (2)本题考查识记文学常识。结合语段内容,从“彭德怀告诉我,有一次几个少年先锋队队员叫他停步,要他通行证,声言没有通行证就要逮捕他” 中可知,选段选自《红星照耀中国》。 (3)本题考查评价人物做法。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名著内容的基础上来分析。结合内容,先明确少年先锋队员的做法值得肯定;从“有一次几个少年先锋队队员叫他停步,要他通行证,声言没有通行证就要逮捕他”“彭德怀不得不写了一张通行证,自己签了字,先锋队员们才放行”等语句中,体现了他们忠于职守,一视同仁的工作态度或作风。 答案: (1)罗切斯特借欲与某贵族小姐结婚来试探“我”,“我”说了这段话。 (2)《红星照耀中国》 (3)少年先锋队员的做法值得肯定,体现了他们忠于职守,一视同仁的工作态度或作风。 【点评】阅读名著除了识记文学常识,还要对涉及主要人物的精彩片段反复阅读,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 四、写作与表达(关50分) 28.下面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题写作, 文题一:价值 【分析】本题是命题作文。“价值”原义是商品的一种属性,其大小取决于生产这件商品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多少。价值在很多领域有特定的形态,如社会价值,个人价值,经济学价值,法律价值等等。可以补充为“_____的价值”去考虑写作的内容。可以是实物,也可以是虚物。如:珍贵的钻石、平凡的泥土、地下的根、冬日孱弱的阳光、英烈、医者、教师、一本书、一件小事、一句话、一帘微笑、一幕情景等都可以是写作的对象。还可以考虑,价值是什么,怎样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等。文章重要内容要突出所选之物的积极作用。文章适合写成记叙文或议论文。 【解答】价值 一块木头,在农户手里不过就是个柴火,在木匠手里则能成为房屋栋梁,在艺术家手里就可以成为美丽的雕塑;一把刀,在将士手中则是建功立业的利器,在屠户手中却只能切切猪肉,在达官贵人手中甚至就是用来观赏的玩意。由此看来,一个事物,它的价值在不同的人手里,眼中是不一样的,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个事物本身没有根本性的改变,但价值有了变化。 为什么?因为每个人对同一事物的见解不同,想的角度不同;另一个原因则是事物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多元性、可塑性。 比如古代的管仲,在成为齐国丞相之前,不过是一个家道中衰的贫穷者,在众人眼里不过是个卑微的商人,一个逃兵,一个多次做官失败的失败者。只有鲍叔牙知晓他是个人才,可以治国平天下。于是,鲍叔牙向齐桓公推举管仲为相。等到管仲成为丞相时,管仲才真正的开始展现他的价值,才留给后世一段佳话。在管仲的一生中,他所具有的治国才能没有根本性衰退和变化。也就是说管仲所具备的可以挖掘的价值不变,可是除了鲍叔牙谁认为管仲有这个才能呢?没有。 再想想曹操,年少时放荡不羁,不修品行,不学习。当时的人不认为他有特别的才能。只有乔玄、何顒、许劭等人认为他不平凡。后来,曹操把握时机,成功挟天子以令诸侯,书写了自己的传奇。你敢说曹操一直都是世人眼中成大业者吗?不能,因为曹操也有自己价值没被大众所发现的时候。 再看看现在的一些人,他们喜欢说他们自己没用,认为自己是个失败者,不去追求生活。这是什么人?这是想把自身价值藏着掖着带回土中的人。他们不蠢,有时想的比你多,比你好,更加全面;他们不坏,有时比你更懂得关心人,调整集体的氛围。我们得激发他们,让他们将自己的价值体现。 那么此时你就可能会问:自己有何价值?你也许多会说你本来就没有天赋,但是丘吉尔也曾是最顽皮、最贪吃、成绩最差的学生,可他成了英国首相。你又或许会说你身处的环境不行,可是哈兰•山德士他在65岁破产,几乎没人会像那时的他困难,因此创出他的新辉煌。此时你再想想,你有什么理由说自己没有价值,而否定自己的价值呢? 任何人都有价值。只是我们有时会缺少一双慧眼。在拥有一双慧眼之前,先让自己的价值展现出来。 【点评】本文是议论文,文章开头以一组排比句引出“一个事物,它的价值在不同的人手里,眼中是不一样的,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个事物本身没有根本性的改变,但价值有了变化”的观点。然后以事实论据,由古到今,论述为什么“一个事物,它的价值在不同的人手里,眼中是不一样的,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个事物本身没有根本性的改变,但价值有了变化”,结尾总结全文,论证中心论点。文章逐层递进,论证严密。 文题二:“拳拳赤子心,悠悠语文人。”温儒敏先生带领团队花费四年时间编审修订了全国初中语文教材。今天,考场上的你是这套新教材的首批学习者。最近,温老师准备举行一场“我与语文”主题演赛。请你参与本次活动,写一篇演讲词,记叙你的语文生话,体现你的深度思考,表达你的独特看法,抒发你的真实情感。 要求:①如果你选择文题二,请自拟题目; ②自定立意,自选角度,不分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 ④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分析】本篇作文考查话题作文的写作。语文学科是学习其它各科的基础,语文学好了,对其它学科中题干、相关材料的理解也就会更容易。同时,语文课本以及课外阅读的名著名篇中,都蕴含了丰富的人文、家国情怀,很有利于培养我们的语文素养与语文情怀,而且语文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都有语文的身影,语文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很重要的,小到写张请假条,大到写专业论文,国家各种政策措施的拟定,都离不开语文。写这篇以“我与语文”为主题的演讲稿,结合自己学习语文的经历,或记叙,或议论,充分表达自己学习语文的真情实感。 【解答】《我爱语文》的演讲稿 各位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大家好!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我爱语文》。 语文,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博大精深,神秘悠久,源远流长,因此我为它感到自豪。 中国的语言是文化的体现。几千年前,人们就开始使用了文字。我认为,中国的汉字是最别具一格的,它生动而形象,端庄优美,正正方方。那些汉字中透露出了我们中国的精神:顶天立地,不畏困难,清白做人,能屈能伸……是谁创造了这美妙的文字?哦,是我们--龙的传人! 一个一个字组成了一句话,话虽短,其内涵很深。孔夫子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人物。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老夫子的话含义之深是全世界都认同的,以至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都把他的话挂在会客厅里!这难道不值得我们自豪吗? 一句一句话构成了一篇文章,光是一句话就已经很富有哲理了,何况是一篇文章呢?有的文章哲理很强,如朱自清的《匆匆》,林清玄的《和时间赛跑》……有的文章讲述了亲情,如冰心的《寄小读者》《繁星》《春水》等,这些文章句句都能让人回味无穷,受益匪浅,有助于人的成长。 虽然字、句、章是那么美丽,但在我们中国的街头上,仍有写错别字的现象,如杂货铺、超市等地方,我认为这种错别字现象可以说是玷污了中国汉字,这让我十分生气。可回过头来一想,这还不是因为老百姓受教育程度不高,所以才会有的。我希望大家都能够做一个写正确字的人。如果把这些错别字都消灭了,那我们祖国的文字就会更美了! 语文,占据了我们生活的大部分。语文,就是那明亮的火,就是那耀眼的光,就是那坚定的路,就是那美好的未来!语文,还是我的老师和朋友,给了我坚强的信念!因为这样,所以,语文--我爱你。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点评】这篇文章,作者写出了对语文的感悟。作者通过学习,从语文中得到了很多的知识。全文语言真实质朴,衔接自然,结尾排比句的引用使情感表达突出,流露出对语文的喜爱之情。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