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四十七中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8月份)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2021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四十七中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8月份) 解析版

‎2020-2021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四十七中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8月份)‎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54分)‎ ‎1.(3分)2020年两会热点话题之一就是关于生态保护环境问题,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家园。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下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应大力保护省内森林资源,杜绝乱砍滥伐,可以减缓温室效应进一步加强 ‎ B.汽车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会污染大气,应加强汽车尾气检测力度 ‎ C.禁止生产和使用农药和化肥,可以防止造成水体污染 ‎ D.在黑龙江省内推广食用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绿色食品 ‎2.(3分)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测试石墨的导电性 B.沼气形成 ‎ C.烧制彩陶盆 D.用明矾净水 ‎3.(3分)下图所示实验基本操作不规范的是(  )‎ A.称量NaCl固体 B.滴管的使用 ‎ C.检查装置气密性 D.用试管刷洗刷试管 ‎4.(3分)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 A.液氦用于冷冻机 B.氧化钙做食品干燥剂 ‎ C.二氧化碳用作气体肥料 D.焦炭用于净水 ‎5.(3分)下列生活中的做法正确的是(  )‎ A.当燃气灶的火焰呈黄色或橙色时,可以增大燃气的进入量 ‎ B.用水基型灭火器,扑灭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 C.冬天用煤火取暖时,注意室内通风,以防一氧化碳中毒 ‎ D.发现燃气泄漏后,立刻打开排油烟机 ‎6.(3分)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无色溶液中产生氢氧化铜沉淀 ‎ B.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银白色固体表面有紫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银白色固体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产生黑色固体 ‎ D.研磨胆矾:蓝色块状固体变成粉末状 ‎7.(3分)下列有关叙述与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工业上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CaCO3CaO+CO2↑ ‎ B.电解水实验原理:2H2O2H2+O2↑ ‎ C.拉瓦锡测定空气成分实验:2Hg+O22HgO ‎ D.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H2O2H2↑+O2↑‎ ‎8.(3分)在当下“珍爱生命、注意安全”显得尤为重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进行长时间或剧烈的体育运动,也要佩戴密闭性好的口罩 ‎ B.夏天温度高,病毒不易成活,所以不需要防护 ‎ C.不能在刚刚喷洒过酒精消毒的室内点燃明火,否则容易引起失火 ‎ D.消毒杀菌时,喷洒含氯消毒液的浓度越大越好 ‎9.(3分)在实验室,若不慎把氢氧化钠沾到皮肤上,可以用硼酸溶液处理,硼酸(化学式:H3BO3)‎ 为白色粉末状结晶,有滑腻手感,无臭味,溶于水,水溶液呈弱酸性。下列关于硼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硼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2 ‎ B.硼酸中氢元素、硼元素、氧元素的个数比为3:1:3 ‎ C.硼酸分子由氢原子、硼原子、氧原子构成 ‎ D.硼酸分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 ‎10.(3分)下列关于资源、能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地球上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 ‎ B.地壳和浩瀚的海洋中都含有许多金属元素 ‎ C.空气的成分按质量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其他成分1% ‎ D.人们正在开发和利用的能源有水能、太阳能、风能、核能、潮汐能等 ‎11.(3分)对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 ‎ 选项 实例 解释 A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 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B 给水通直流电,能产生氢气和氧气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能再分 C 液氧和氧气的化学性质相同 同种分子性质相同 D 用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水银柱上升 温度升高,分子间隔变大 A.A B.B C.C D.D ‎12.(3分)某学生在实验室中,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 选项 A B C D 区分的物质 食盐和白糖 CuSO4溶液和FeSO4溶液 空气和二氧化碳 硬水和软水 方法 观察颜色 观察溶液的颜色 伸入带火星木条,观察 品尝味道 A.A B.B C.C D.D ‎13.(3分)向含有Cu(NO3)2、AgNO3‎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铝粉,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滤液中一定含Cu2+、Ag+、Al3+ ‎ B.滤渣中一定含Ag、Cu、Al ‎ C.滤液中一定含Al3+,可能含Cu2+,一定不含Ag+ ‎ D.滤渣中一定含Al,可能含Cu、Ag ‎14.(3分)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质的方法 A Fe CuSO4‎ 加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B Zn(NO3)2‎ AgNO3‎ 溶解,加适量铜粉过滤,蒸发 C Cu Zn 加入足量稀盐酸,过滤,干燥 D Fe2O3‎ Fe 通入CO,高温 A.A B.B C.C D.D ‎15.(3分)将铁粉加入到过量稀硫酸中充分反应,测得溶液质量为208.1g,再加入8.4g的镁,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到207.7g溶液,则铁粉的质量是(  )‎ A.19.6g B.8.4g C.11.2g D.5.6g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6.(5分)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金属制品,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是   (填化学式),铁制的水龙头表面镀铬的目的是   。‎ ‎(2)铁制品生锈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   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铁锈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将金属回收不仅可以   ,而且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17.(6分)据世界钢铁协会最新初步统计,2019年中国的粗钢产量为9.96亿吨。中国占全球粗钢产量的份额的53.3%.中国是个地地道道的钢铁大国。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及填写有关空白。‎ ‎(1)如图是炼铁设备高炉,若图中采用的铁矿石的主要成分为四氧化三铁,请写出A区所发生主要的化学方程式①   。在反应过程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②   。‎ ‎(2)炼铁过程中使用的焦炭除了参与生成还原剂一氧化碳外,还能为反应提供热量,则铁矿石炼铁过程中的能量转化为①   (用“→”表示转化);在高炉炼铁过程中进风口(如图方框)进入气体为②   。‎ ‎(3)生铁经过处理,再加入熔合一定量的铬和镍,可以制得不锈钢。用不锈钢制造的砂锅,利用了该材料具有   (填字母)的物理性质。‎ A.抗腐蚀性强 B.导热性 C.导电性 ‎18.(3分)如图是氢气和氯气发生反应的微观模拟图,“”代表氢原子,“”代表氯原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B图中将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 ‎(2)A中两种分子的相同点是   。‎ ‎(3)某元素的原子比一个B分子少两个质子,画出该原子的离子结构示意图   。‎ ‎19.(4分)分类、类比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 ‎(1)初中化学有许多实验,若按照实验主要目的可将实验分为: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探究反应条件、探究物质的性质、探究某物质含量的高低等。据此应将下列实验中的A与   归为一类,依据是   。‎ A B C D ‎(2)一般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氧化反应,但一些物质在燃烧时与氧气的质量比不同燃烧产物也不同。如:若用字母M表示两种反应物的质量比,则碳与氧气的质量比M≥3:4,说明氧气不充足产物为一氧化碳,当M≤3:8,碳燃烧时氧气充足产物是二氧化碳;具有臭鸡蛋气味的硫化氢气体当氧气充足时,产物是二氧化硫,而氧气不足时,则产物是单质硫,当2H2S+3O22SO2+2H2O时,H2S与O2的质量比为   ,空气中SO2增多,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是   。‎ ‎20.(6分)实验室有如图1仪器和高锰酸钾、块状石灰石、稀硫酸、过氧化氢溶液四种药品及木块、火柴、棉花、升降台等实验用品。‎ ‎(1)根据给出药品选出能制取气体所需要的仪器是   (填序号),制取气体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上述标号为③的仪器的一般性用途为   。‎ ‎(3)如图2是利用简单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并验满过程的主要步骤,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字母),其中步骤“c”操作中导管口产生气泡的原因是   ,当手握紧试管时,容器内气体   ,使容器内气压   ,在压强差的作用下产生上述现象。‎ ‎21.(4分)A、B、C、D、E分别表示初中常见的5种物质,如图是五种物质的全部反应与转化关系,(图中用“一”表示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用“→”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部分反应需在溶液中进行,物质是溶液的只考虑主要成分)。已知C的固体叫干冰,D中含有人体中最多的金属元素,请回答下列 问题:‎ ‎(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C   ;E   。‎ ‎(2)请写出B→A的化学方程式   。‎ ‎ (3)请写出D→E时反应的现象   。‎ ‎22.(5分)为测定某石灰石的纯度(石灰石中所含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不溶于盐酸也不溶于水),某同学实验并记录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步骤1中反应的碳酸钙质量(x)的比例式   。‎ ‎(3)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 ‎(4)若使步骤2中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应向烧杯B中加入该石灰石样品   g。‎ ‎(5)工业上煅烧50吨这种石灰石样品制取生石灰,若不计损失,可得到含杂质的生石灰的质量是   。‎ ‎23.(7分)现有A、B、C三瓶失去标签的固体,已知它们是碳粉、铁粉、氧化铜中的一种,叶老师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三瓶固体的成分分别是什么展开探究。‎ ‎【提出问题】如何鉴别这三种固体?‎ ‎【探究实验1】‎ ‎(1)小脉认为无法用观察颜色的方法鉴别,理由是   。‎ ‎(2)小书将三种固体取样于试管中,分别加入硫酸铜溶液,观察到盛有A瓶内固体的试管中有紫红色固体产生,得出A瓶内的固体是铁粉。‎ ‎(3)小签直接用磁铁吸引,发现A瓶内的固体能被吸引,得出A瓶内的固体是铁粉。对比两位同学的实验,大家认为两种方法都正确,但   的方法更好,理由是   。由此总结出在鉴别物质时,首先考虑用   方法,若这种方法不能区分时,再考虑用   方法。‎ ‎【探究实验2】小签另取B中黑色固体少许进行如图1实验,观察到黑色固体变成紫红色固体,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反思与交流】‎ 请你将三种固体(如图2)的化学式填写在瓶子的标签上。‎ ‎2020-2021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四十七中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8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54分)‎ ‎1.(3分)2020年两会热点话题之一就是关于生态保护环境问题,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家园。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下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应大力保护省内森林资源,杜绝乱砍滥伐,可以减缓温室效应进一步加强 ‎ B.汽车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会污染大气,应加强汽车尾气检测力度 ‎ C.禁止生产和使用农药和化肥,可以防止造成水体污染 ‎ D.在黑龙江省内推广食用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绿色食品 ‎【分析】A、根据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进行解答;‎ B、根据汽车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会污染大气进行解答;‎ C、根据禁止生产和使用农药和化肥是不现实进行解答;‎ D、根据物质的组成来分析。‎ ‎【解答】解:A.树木的光合作用需要吸收二氧化碳,所以保护森林资源,杜绝乱砍滥伐,可以减缓温室效应进一步加强,但是只保护省内的森林资源收效甚微,选项说法错误;‎ B.汽车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会污染大气,应加强汽车尾气检测力度,防治空气污染,选项说法正确;‎ C.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可以防治水体污染,但不能禁止使用和生产,选项说法错误;‎ D.物质都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任何物质都是化学物质,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2.(3分)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测试石墨的导电性 B.沼气形成 ‎ C.烧制彩陶盆 D.用明矾净水 ‎【分析】根据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定义进行分析判断。化学变化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是不产生新物质的变化。二者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产生。‎ ‎【解答】解:A、测试石墨的导电性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正确;‎ B、沼气形成过程中有主要成分是甲烷的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 C、烧制彩陶盆过程中,物质与氧气发生了氧化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 D、用明矾净水是利用明矾与悬浊物形成胶体,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 故选:A。‎ ‎3.(3分)下图所示实验基本操作不规范的是(  )‎ A.称量NaCl固体 B.滴管的使用 ‎ C.检查装置气密性 D.用试管刷洗刷试管 ‎【分析】A、根据砝码的取用方法考虑;‎ B、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考虑;‎ C、根据装置气密性检查方法考虑;‎ D、根据试管刷的使用方法考虑。‎ ‎【解答】解:A、砝码的取用用镊子,不能用手拿,故A操作错误;‎ B、胶头滴管垂悬在试管口上方,故B操作正确;‎ C、装置气密性检查:形成密封体系,图示操作正确,故C操作正确;‎ D、试管刷要旋转着插入,不能用力过猛,故D操作正确。‎ 故选:A。‎ ‎4.(3分)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 A.液氦用于冷冻机 B.氧化钙做食品干燥剂 ‎ C.二氧化碳用作气体肥料 D.焦炭用于净水 ‎【分析】A、根据液氮气化吸热温度降低进行解答;‎ B、根据氧化钙能和水反应进行解答;‎ C、根据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进行解答;‎ D、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进行解答。‎ ‎【解答】解:A、液氮气化吸热温度降低,所以液氦可用于冷冻机,故A正确;‎ B、氧化钙能和水反应,所以氧化钙可做食品干燥剂,故B正确;‎ C、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所以二氧化碳可用作气体肥料,故C正确;‎ 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所以活性炭用于净水,而不是焦炭,故D错误。‎ 故选:D。‎ ‎5.(3分)下列生活中的做法正确的是(  )‎ A.当燃气灶的火焰呈黄色或橙色时,可以增大燃气的进入量 ‎ B.用水基型灭火器,扑灭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 C.冬天用煤火取暖时,注意室内通风,以防一氧化碳中毒 ‎ D.发现燃气泄漏后,立刻打开排油烟机 ‎【分析】A、根据增大氧气的浓度或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可以促进燃烧进行解答;‎ B、根据油、气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分析;‎ C、根据一氧化碳能使人中毒分析;‎ D、根据燃气属于可燃性气体,不纯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做饭时,有时燃气灶的火焰呈黄色或橙色时,说明氧气不足,燃气燃烧不充分,此时可将灶具的进风口调大,这样做的目的是增加进入空气(或氧气)的量,使燃气燃烧更充分,而不是增大燃气的进入量,故A错误;‎ B、油、气燃烧造成火灾时,不能用水基型灭火器来灭火的原因是:油、气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能浮在水面上,水不能使油、气隔绝空气,油随水流动甚至还能扩大着火面积,故B错误;‎ C、冬天用煤火取暖时,注意室内通风,可以防一氧化碳中毒,故C正确;‎ D、燃气属于可燃性气体,不纯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发现燃气泄漏后,不能打开排油烟机,而是先关闭阀门,故D错误。‎ 故选:C。‎ ‎6.(3分)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无色溶液中产生氢氧化铜沉淀 ‎ B.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银白色固体表面有紫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银白色固体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产生黑色固体 ‎ D.研磨胆矾:蓝色块状固体变成粉末状 ‎【分析】A、根据碱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研磨胆矾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硫酸铜溶液中产生蓝色沉淀,无色溶液中产生氢氧化铜沉淀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B、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银白色固体表面有紫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故选项说法正确。‎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会观察到银白色固体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产生黑色固体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D、研磨胆矾,蓝色块状固体钡粉碎,变成粉末状,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7.(3分)下列有关叙述与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工业上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CaCO3CaO+CO2↑ ‎ B.电解水实验原理:2H2O2H2+O2↑ ‎ C.拉瓦锡测定空气成分实验:2Hg+O22HgO ‎ D.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H2O2H2↑+O2↑‎ ‎【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 ‎【解答】解:A、该化学方程式反应条件是高温,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CaCO3CaO+CO2↑,故选项错误。‎ B、该化学方程式氢气后面没有标注↑,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2H2O2H2↑+O2↑,故选项错误。‎ C、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故选项正确。‎ D、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故选项错误。‎ 故选:C。‎ ‎8.(3分)在当下“珍爱生命、注意安全”显得尤为重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进行长时间或剧烈的体育运动,也要佩戴密闭性好的口罩 ‎ B.夏天温度高,病毒不易成活,所以不需要防护 ‎ C.不能在刚刚喷洒过酒精消毒的室内点燃明火,否则容易引起失火 ‎ D.消毒杀菌时,喷洒含氯消毒液的浓度越大越好 ‎【分析】A.根据呼吸需要氧气来分析;‎ B.根据防护病毒传播的措施来分析;‎ C.根据酒精具有可燃性来分析;‎ D.根据消毒液的浓度来分析。‎ ‎【解答】解:A.呼吸需要足够的氧气,进行长时间或剧烈的体育运动,不能佩戴密闭性好的口罩,以防缺氧窒息,选项说法错误;‎ B.冠状病毒在室温的条件下是能够存活的,所以夏季也要做好个人防护,选项说法错误;‎ C.酒精具有可燃性,所以不能在刚刚喷洒过酒精消毒的室内点燃明火,否则容易引起失火,选项说法正确;‎ D.含氯消毒剂一般具有氧化性。消毒杀菌时,含氯消毒剂的浓度并不是越大越好,以防含氯消毒剂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9.(3分)在实验室,若不慎把氢氧化钠沾到皮肤上,可以用硼酸溶液处理,硼酸(化学式:H3BO3)‎ 为白色粉末状结晶,有滑腻手感,无臭味,溶于水,水溶液呈弱酸性。下列关于硼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硼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2 ‎ B.硼酸中氢元素、硼元素、氧元素的个数比为3:1:3 ‎ C.硼酸分子由氢原子、硼原子、氧原子构成 ‎ D.硼酸分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 ‎【分析】A、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不显电性,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硼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3+9+16×3=62,故选项说法正确。‎ B、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选项说法错误。‎ 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硼酸分子由氢原子、硼原子、氧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不显电性,硼酸分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10.(3分)下列关于资源、能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地球上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 ‎ B.地壳和浩瀚的海洋中都含有许多金属元素 ‎ C.空气的成分按质量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其他成分1% ‎ D.人们正在开发和利用的能源有水能、太阳能、风能、核能、潮汐能等 ‎【分析】A、根据水资源状况,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地壳和浩瀚的海洋中的资源,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空气的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正在开发和利用的能源,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地球上的水总储备虽然很大,但大部分是海水,淡水只约占全球水储量的2.53%,且分布不均,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B、地球上的金属资源广泛存在于地壳和浩瀚的海洋中,地壳和浩瀚的海洋中都含有许多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C、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而不是质量)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其他成分1%,故选项说法错误。‎ D、人们正在开发和利用的其他能源,其中有水能、太阳能、风能、核能、潮汐能等,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11.(3分)对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 ‎ 选项 实例 解释 A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 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B 给水通直流电,能产生氢气和氧气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能再分 C 液氧和氧气的化学性质相同 同种分子性质相同 D 用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水银柱上升 温度升高,分子间隔变大 A.A B.B C.C D.D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 B、给水通直流电,能产生氢气和氧气,是因为水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氧分子,大量的氢分子、氧分子分别聚集成氢气、氧气,该事实说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故选项解释正确。‎ C、液氧和氧气的化学性质相同,是因为它们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故选项解释正确。‎ D、用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水银柱上升,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是因为汞原子间的间隔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 故选:D。‎ ‎12.(3分)某学生在实验室中,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 选项 A B C D 区分的物质 食盐和白糖 CuSO4溶液和FeSO4溶液 空气和二氧化碳 硬水和软水 方法 观察颜色 观察溶液的颜色 伸入带火星木条,观察 品尝味道 A.A B.B C.C D.D ‎【分析】A、根据白糖和食盐都是白色晶体进行分析;‎ B、根据硫酸铜溶液显蓝色,硫酸亚铁溶液显浅绿色进行分析;‎ C、根据带火星的木条在空气和二氧化碳中都不能复燃进行分析;‎ D、根据在实验室不能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进行分析。‎ ‎【解答】解:A、白糖和食盐都是白色晶体,观察颜色的方法不能鉴别,故A错误;‎ B、硫酸铜溶液显蓝色,硫酸亚铁溶液显浅绿色,观察溶液颜色的方法可以鉴别,故B正确;‎ C、带火星的木条在空气和二氧化碳中都不能复燃,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C错误;‎ D、在实验室不能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故D错误。‎ 故选:B。‎ ‎13.(3分)向含有Cu(NO3)2、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铝粉,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滤液中一定含Cu2+、Ag+、Al3+ ‎ B.滤渣中一定含Ag、Cu、Al ‎ C.滤液中一定含Al3+,可能含Cu2+,一定不含Ag+ ‎ D.滤渣中一定含Al,可能含Cu、Ag ‎【分析】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银、铜强,向含有Cu(NO3)2、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铝粉,铝先与AgNO3反应生成硝酸铝和银,AgNO3反应完,若还有铝粉,铝才能与Cu(NO3)2反应生成硝酸铝和铜,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银、铜强,向含有Cu(NO3)2、AgNO3‎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铝粉,铝先与AgNO3反应生成硝酸铝和银,AgNO3反应完,若还有铝粉,铝才能与Cu(NO3)2反应生成硝酸铝和铜。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银、铜均不与稀盐酸反应,说明滤渣中含有铝,即铝是过量的。‎ A、铝是过量的,硝酸银、硝酸铜均完全反应,则滤液中一定含Al3+,故选项说法错误。‎ B、铝是过量的,滤渣中一定含Ag、Cu、Al,故选项说法正确。‎ C、铝是过量的,硝酸银、硝酸铜均完全反应,则滤液中一定含Al3+,一定不含Cu2+、Ag+,故选项说法错误。‎ D、铝是过量的,滤渣中一定含Ag、Cu、Al,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14.(3分)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质的方法 A Fe CuSO4‎ 加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B Zn(NO3)2‎ AgNO3‎ 溶解,加适量铜粉过滤,蒸发 C Cu Zn 加入足量稀盐酸,过滤,干燥 D Fe2O3‎ Fe 通入CO,高温 A.A B.B C.C D.D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解:A、加足量的水溶解后,铁能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溶解后,加适量铜粉,铜粉能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再过滤,蒸发,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铜,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Zn能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Cu不与稀盐酸反应,再过滤,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通入CO,在高温下能与Fe2O3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C。‎ ‎15.(3分)将铁粉加入到过量稀硫酸中充分反应,测得溶液质量为208.1g,再加入8.4g的镁,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到207.7g溶液,则铁粉的质量是(  )‎ A.19.6g B.8.4g C.11.2g D.5.6g ‎【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加入的铁粉反应反应后镁还能反应,说明了铁粉全部参加了反应,再加入的镁与稀硫酸硫酸亚铁发生了反应,利用物质间的反应规律和差量法进行有关的计算即可;‎ ‎【解答】解:由于将铁粉加入到过量稀硫酸中充分反应,故该反应后硫酸有剩余;‎ 则设与硫酸反应的镁的质量是x,则与硫酸亚铁反应的镁的质量是8.4g﹣x Mg+H2SO4=MgSO4+H2↑ 溶液增量 ‎24         2  24﹣2=22‎ ‎ x            ‎ Mg+FeSO4=Fe+MgSO4溶液减量 ‎ 24    56  56﹣24=32‎ ‎(8.4g﹣x)      ‎ 由溶液的减量可知:208.1g﹣207.7g=﹣ 解得:x=4.8g 则与硫酸亚铁反应的镁的质量是8.4g﹣4.8g=3.6g 设反应生成的铁的质量是y Mg+FeSO4=Fe+MgSO4‎ ‎24     56‎ ‎3.6g     y ‎ 解得:y=8.4g 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加入铁粉的质量也为8.4g 故选:B.‎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6.(5分)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金属制品,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是 Ag (填化学式),铁制的水龙头表面镀铬的目的是 隔绝氧气和水 。‎ ‎(2)铁制品生锈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 氧气和水 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铁锈的主要成分是 Fe2O3 (填化学式),将金属回收不仅可以 节约金属资源 ‎ ‎,而且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分析】(1)根据金属的物理性质,铁与水、氧气充分接触时容易生锈,使铁制品与氧气和水隔绝可以防止生锈,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铁锈蚀的条件、回收利用金属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是银,其化学式为Ag。‎ 铁与水、氧气充分接触时容易生锈,使铁制品与氧气和水隔绝可以防止生锈,铁制的水龙头表面镀铬,目的是隔绝氧气和水。‎ ‎(2)铁制品生锈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其化学式为Fe2O3。‎ 将金属回收不仅可以节约金属资源,还以减少冶炼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故答案为:‎ ‎(1)Ag;隔绝氧气和水;‎ ‎(2)氧气和水;Fe2O3;节约金属资源。‎ ‎17.(6分)据世界钢铁协会最新初步统计,2019年中国的粗钢产量为9.96亿吨。中国占全球粗钢产量的份额的53.3%.中国是个地地道道的钢铁大国。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及填写有关空白。‎ ‎(1)如图是炼铁设备高炉,若图中采用的铁矿石的主要成分为四氧化三铁,请写出A区所发生主要的化学方程式① Fe3O4+4CO3Fe+4CO2 。在反应过程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② +2变成+4 。‎ ‎(2)炼铁过程中使用的焦炭除了参与生成还原剂一氧化碳外,还能为反应提供热量,则铁矿石炼铁过程中的能量转化为① 化学能→热能→化学能 (用“→”表示转化);在高炉炼铁过程中进风口(如图方框)进入气体为② 富氧空气 。‎ ‎(3)生铁经过处理,再加入熔合一定量的铬和镍,可以制得不锈钢。用不锈钢制造的砂锅,利用了该材料具有 B (填字母)的物理性质。‎ A.抗腐蚀性强 B.导热性 C.导电性 ‎【分析】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高温条件下四氧化三铁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 不锈钢抗腐蚀性强,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 ‎【解答】解:(1)A区中高温条件下四氧化三铁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3O4+4CO3Fe+4CO2,在反应过程中碳元素的化合价由+2变成+4。‎ 故填:Fe3O4+4CO3Fe+4CO2;+2变成+4。‎ ‎(2)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化学能转化成热能,二氧化碳和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热能转化成化学能,则铁矿石炼铁过程中的能量转化为化学能→热能→化学能;‎ 在高炉炼铁过程中进风口(如图方框)进入气体为富氧空气。‎ 故填:化学能→热能→化学能;富氧空气。‎ ‎(3)用不锈钢制造的砂锅,利用了该材料具有导热性的物理性质。‎ 故选:B。‎ ‎18.(3分)如图是氢气和氯气发生反应的微观模拟图,“”代表氢原子,“”代表氯原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B图中将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 ‎(2)A中两种分子的相同点是 每种分子都由一种原于构成 。‎ ‎(3)某元素的原子比一个B分子少两个质子,画出该原子的离子结构示意图  。‎ ‎【分析】(1)依据化学反应的实质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解答即可;‎ ‎(2)根据图示中微粒构成情况分析解答;‎ ‎(3)根据硫原子的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画出结构示意图。‎ ‎【解答】解:(1)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B中应补充一个氯化氢分子,如下图。‎ ‎(2)由图示可知,A中两种分子的相同点是:每种分子都由一种原于构成的。‎ ‎(3)某元素的原子比一个B分子少两个质子,该原子的质子数是16,是硫离子,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故答案为:(1)见上图;‎ ‎(2)每种分子都由一种原于构成。‎ ‎(3)。‎ ‎19.(4分)分类、类比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 ‎(1)初中化学有许多实验,若按照实验主要目的可将实验分为: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探究反应条件、探究物质的性质、探究某物质含量的高低等。据此应将下列实验中的A与 C 归为一类,依据是 探究某物质含量的高低 。‎ A B C D ‎(2)一般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氧化反应,但一些物质在燃烧时与氧气的质量比不同燃烧产物也不同。如:若用字母M表示两种反应物的质量比,则碳与氧气的质量比M≥3:4,说明氧气不充足产物为一氧化碳,当M≤3:8,碳燃烧时氧气充足产物是二氧化碳;具有臭鸡蛋气味的硫化氢气体当氧气充足时,产物是二氧化硫,而氧气不足时,则产物是单质硫,当2H2S+3O22SO2+2H2O时,H2S与O2的质量比为 17:24 ,空气中SO2增多,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是 酸雨 。‎ ‎【分析】(1)根据实验目的来分析;‎ ‎(2)根据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以及二氧化硫对环境的影响来分析。‎ ‎【解答】解:(1)实验A是探究空气和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的高低;B是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C是探究水样中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含量的高低;D是探究燃烧的条件。因此实验中将A和C归为一类,这两个实验都是探究某物质含量的高低;故答案为:C;‎ ‎(2)由化学方程式2H2S+3O22SO2+2H2O可知,该反应中H2S与O2的质量比为(34×2):(32×3)=17:24;二氧化硫是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之一,因此空气中SO2增多,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是酸雨;故填:17:24;酸雨。‎ ‎20.(6分)实验室有如图1仪器和高锰酸钾、块状石灰石、稀硫酸、过氧化氢溶液四种药品及木块、火柴、棉花、升降台等实验用品。‎ ‎(1)根据给出药品选出能制取气体所需要的仪器是 ②③④⑦⑧⑨ (填序号),制取气体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K2MnO4+MnO2+O2↑ 。‎ ‎(2)上述标号为③的仪器的一般性用途为 收集和储存少量的气体 。‎ ‎(3)如图2是利用简单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并验满过程的主要步骤,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cabde (填字母),其中步骤“c”操作中导管口产生气泡的原因是 内部气体受热膨胀,逸出试管,在导管口形成气泡 ,当手握紧试管时,容器内气体 受热膨胀 ,使容器内气压 增大 ,在压强差的作用下产生上述现象。‎ ‎【分析】(1)根据提供的仪器和药品选择制取的气体,并选择所需的仪器,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书写化学方程式;‎ ‎(2)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进行分析;‎ ‎(3)根据制取气体时“查装定收验洗”的操作口诀进行实验操作;检验气体是否加满时,不得深入集气瓶内部;检验装置气密性时,根据内部气体受热膨胀的原理回答此题。‎ ‎【解答】解:(1)根据题目信息,只能选择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为固体加热装置,氧气不易溶于水选择排水法收集,②④⑦⑨组成发生装置;③⑧组成收集装置;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及气体符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 ‎(2)③为集气瓶,主要用来收集和储存少量的气体;‎ ‎(3)制取气体时“查装定收验洗”‎ 的操作口诀进行实验操作,所以首先检查气密性,接着装入药品,固定装置,然后进行反应收集气体,收集后进行验满,实验结束洗涤仪器,所以顺序为cabde;检验装置气密性时,双手握住试管,试管内温度升高,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变大,此时会逸出试管,通过导管进入烧杯内,形成气泡。‎ 故答案为:‎ ‎(1)②③④⑦⑧⑨;2KMnO4K2MnO4+MnO2+O2↑;‎ ‎(2)收集和储存少量的气体;‎ ‎(3)cabde;内部气体受热膨胀,逸出试管,在导管口形成气泡;受热膨胀;增大。‎ ‎21.(4分)A、B、C、D、E分别表示初中常见的5种物质,如图是五种物质的全部反应与转化关系,(图中用“一”表示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用“→”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部分反应需在溶液中进行,物质是溶液的只考虑主要成分)。已知C的固体叫干冰,D中含有人体中最多的金属元素,请回答下列 问题:‎ ‎(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C CO2 ;E H2O 。‎ ‎(2)请写出B→A的化学方程式 2C+O22CO 。‎ ‎ (3)请写出D→E时反应的现象 固体逐渐溶解,有大量气泡产生 。‎ ‎【分析】根据A、B、C、D、E分别表示初中常见的5种物质,C的固体叫干冰,所以C是二氧化碳,D中含有人体中最多的金属元素,D和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所以D是碳酸钙,二氧化碳、碳酸钙会转化成E,E会与二氧化碳反应,所以E是水,A和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所以A是碳酸钠或一氧化碳,B会转化成A,可以与二氧化碳反应,所以B是碳,A是一氧化碳,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解答】‎ 解:(1)A、B、C、D、E分别表示初中常见的5种物质,C的固体叫干冰,所以C是二氧化碳,D中含有人体中最多的金属元素,D和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所以D是碳酸钙,二氧化碳、碳酸钙会转化成E,E会与二氧化碳反应,所以E是水,A和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所以A是碳酸钠或一氧化碳,B会转化成A,可以与二氧化碳反应,所以B是碳,A是一氧化碳,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C是CO2;E是H2O;‎ ‎(2)B→A的反应是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2C+O22CO;‎ ‎(3)D→E是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反应的现象是:固体逐渐溶解,有大量气泡产生。‎ 故答案为:(1)CO2;H2O;‎ ‎(2)2C+O22CO;‎ ‎(3)固体逐渐溶解,有大量气泡产生。‎ ‎22.(5分)为测定某石灰石的纯度(石灰石中所含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不溶于盐酸也不溶于水),某同学实验并记录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 ‎(2)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步骤1中反应的碳酸钙质量(x)的比例式  。‎ ‎(3)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80% 。‎ ‎(4)若使步骤2中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应向烧杯B中加入该石灰石样品 12.5 g。‎ ‎(5)工业上煅烧50吨这种石灰石样品制取生石灰,若不计损失,可得到含杂质的生石灰的质量是 32.4t 。‎ ‎【分析】(1)该实验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和氯化钙,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2)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分析解答;‎ ‎(3)根据化学方程式,结合二氧化碳的质量来计算出碳酸钙的质量即可解答;‎ ‎(4)根据步骤1中质量关系分析;‎ ‎(5)根据元素的守恒进行分析。‎ ‎【解答】解:(1)根据题意得出,发生的反应为:CaCO3+2HCl═CaCl2+H2O+CO2↑‎ 故答案为:CaCO3+2HCl═CaCl2+H2O+CO2↑;‎ ‎(2)每份实验用到的石灰石为25g÷2=12.5g;‎ 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2.5g+100g﹣108.1g=4.4g 设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 x 4.4g x=10g 故答案为:;‎ ‎(3)石灰石中碳酸钙质量分数=×100%=80%‎ 故答案为:80%;‎ ‎(4)步骤1可知,每12.5g石灰石与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所以若使步骤2中的稀盐酸(200g)恰好完全反应,应向烧杯B中加入该石灰石样品12.5g;‎ 故答案为:12.5g;‎ ‎(5)由题意分析,含杂质的生石灰质量等于石灰石质量减去二氧化碳质量,‎ ‎50吨石灰石中含有碳酸钙的质量为50t×80%=40t 根据化学反应前后碳元素守恒,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40t××100%÷×100%=17.6t 则含杂质生石灰质量=50t﹣17.6t=32.4t 故答案为:32.4t。‎ ‎23.(7分)现有A、B、C三瓶失去标签的固体,已知它们是碳粉、铁粉、氧化铜中的一种,叶老师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三瓶固体的成分分别是什么展开探究。‎ ‎【提出问题】如何鉴别这三种固体?‎ ‎【探究实验1】‎ ‎(1)小脉认为无法用观察颜色的方法鉴别,理由是 碳粉、铁粉和氧化铜都是黑色 。‎ ‎(2)小书将三种固体取样于试管中,分别加入硫酸铜溶液,观察到盛有A瓶内固体的试管中有紫红色固体产生,得出A瓶内的固体是铁粉。‎ ‎(3)小签直接用磁铁吸引,发现A瓶内的固体能被吸引,得出A瓶内的固体是铁粉。对比两位同学的实验,大家认为两种方法都正确,但 小签 的方法更好,理由是 不需要借助化学试剂,只通过物理方法就可以鉴别,操作简单 。由此总结出在鉴别物质时,首先考虑用 物理 方法,若这种方法不能区分时,再考虑用 化学 方法。‎ ‎【探究实验2】小签另取B中黑色固体少许进行如图1实验,观察到黑色固体变成紫红色固体,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H2+CuOCu+H2O 。‎ ‎【反思与交流】‎ 请你将三种固体(如图2)的化学式填写在瓶子的标签上。‎ ‎【分析】【探究实验1】(1)根据物质物理外观回答此题;‎ ‎(3)根据反应的原理和方法回答此题;‎ ‎【探究实验2】氢气和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水,据此书写化学方程式;‎ ‎【反思与交流】根据实验现象推断物质名称。‎ ‎【解答】解:【探究实验1】(1)碳、铁和氧化铜都是黑色固体粉末,因此无法通过颜色区别;‎ 故答案为:碳粉、铁粉和氧化铜都是黑色。‎ ‎(3)两种方法一个是利用化学反应,一个是利用物理磁性,不需要消耗试剂,因此考虑操作简单和不消耗试剂的目的,小签的方法好;利用物理方法不需要消耗试剂,是鉴别物质的首选方法,无法区别时才考虑化学反应产生的不同现象来进行鉴别;‎ 故答案为:小签;不需要借助化学试剂,只通过物理方法就可以鉴别,操作简单;物理;化学。‎ ‎【探究实验2】氢气和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水,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及反应条件,所以化学方程式为H2+CuOCu+H2O;‎ 故答案为:H2+CuOCu+H2O。‎ ‎【反思与交流】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可知,A为铁,B为氧化铜,C为碳,所以化学式分别为Fe、CuO、C;‎ 故答案为:‎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