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真题汇编实验探究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初中化学真题汇编实验探究题

‎ ‎ ‎38(2017·北京中考)(7分)高锰酸钾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实验小组对高锰酸钾的某些性质进行研究。‎ Ⅰ.不稳定性 ‎(1)如右图所示进行实验,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3.16g KMnO4产生O2的质量质量为 g。‎ ‎(2)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O2的原因是。‎ Ⅱ.腐蚀性 ‎【查阅资料】KMnO4 溶液呈中性、有腐蚀性 ‎【进行实验】‎ 实验1:将新鲜鸡皮在不同浓度的KMnO4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现象如下表 KMnO4 溶液浓度 ‎0.002%‎ ‎0.01%‎ ‎0.1%‎ ‎1%‎ 鸡皮的变化 无明显变化 边缘部分变为棕黄色 全部变为棕色 全部变为黑色 实验2:将铜片分别浸泡在4种浸泡相同时间,现象如下表。‎ 编号 ‎①‎ ‎②‎ ‎③‎ ‎④‎ 实验 ‎25mL0.1%KMnO4溶液 ‎25mL0.1%KMnO4溶液+10滴浓硫酸 ‎25mL蒸馏水+10滴浓硫酸 ‎25mL1%KMnO4溶液+10滴浓硫酸 铜片 质量/g 实验前 ‎0.54‎ ‎0.54‎ ‎0.54‎ ‎0.54‎ ‎18小时后 ‎0.54‎ ‎0.52‎ ‎0.54‎ ‎0.43‎ ‎【解释与结论】‎ ‎(3)实验1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2中通过对比②和④,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5)实验2中,欲得出“KMnO4和硫酸共同作用对铜才有腐蚀性”的结论,需要对比__________________(填编号)。‎ ‎(6)实验2中,铜片被腐蚀的反应如下,补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Cu+2KMnO4+8H2SO4=5CuSO4+2MnSO4+K2SO4+□_________‎ ‎【答案】‎ Ⅰ.(1)2KMnO4=K2MnO4+MnO2+O2↑ 0.32‎ ‎ ‎ 第 51 页 共 51 页 ‎ ‎ ‎(2)密度大于空气且不与空气中其他成分发生反应 Ⅱ.(3)样品浓度对KMnO4 浓度腐蚀性的影响 ‎(4)酸性条件下KMnO4 浓度越高,腐蚀性越强 ‎(5)①②③ (6)8H2O ‎36(2017·北京中考)(3分)如下图所示,调节杠杆平衡。‎ 实验1 实验2实验3‎ ‎(1)实验1:通入CO2一段时间后,活性炭包下沉,原因是________。‎ ‎(2)实验2:加热细铜丝团一段时间后移走酒精灯,观察到铜丝变为黑色(CuO),细铜丝团________(填“上升”或“下沉”)。‎ ‎(3)实验3:一段时间后,铁粉包下沉,是因为铁粉与________发生反应。‎ ‎【答案】‎ ‎(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吸附二氧化碳,质量增加;‎ ‎(2)下沉;‎ ‎(3)水和氧气同时接触。‎ ‎37(2017·北京中考)(4分)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两支玻璃管内径相同)。实验前K1、K2、K3均已关闭。‎ 实验装置 ‎【实验1】制备气体 ‎【实验2】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左管中带孔的燃烧匙盛有足量锌粒,右管盛有稀硫酸 Ⅰ.打开K1和K2,使反应发生 Ⅱ.在K1的导管口处收集气体 Ⅲ.……‎ 左管中燃烧匙盛有足量白磷,右管盛有水 Ⅰ.光照引燃白磷 Ⅱ.待白磷熄灭,冷却,打开K2,至液面不再变化,右管中液体的高度为h1‎ ‎(1)实验1: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为使反应停止,Ⅲ中的操作是。‎ ‎(2)实验2:打开K2,右管中液面下降,原因是;‎ 计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表达式为(用h0、h1表示)。‎ ‎ ‎ 第 51 页 共 51 页 ‎ ‎ ‎【答案】‎ ‎(1)Zn+H2SO4 = ZnSO4 + H2↑关闭K1‎ ‎(2)左侧玻璃管内白磷燃烧消耗氧气,压强减小;‎ ‎×100%‎ ‎35(2017·北京中考)(2分)请从35-A或35-B两题中任选一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35-A计分。‎ ‎35-A用浓硫酸配制100g 9.8%的稀硫酸 ‎35-B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1)实验需要5.4mL浓硫酸和90mL水。量取两种液体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_(填序号)。‎ ‎(2)稀释时,需将浓硫酸缓慢倒入水中,并不断进行搅拌,其原因是________。‎ ‎(1)过滤需要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_(填序号)。‎ ‎(2)蒸发过程中,需不断进行搅拌,其原因是________。‎ 可供选择的主要仪器:‎ ‎①试管 ②烧杯 ③蒸发皿 ④托盘天平 ⑤10mL量筒 ⑥100mL量筒 ‎⑦药匙 ⑧胶头滴管 ⑨漏斗 ⑩酒精灯 ⑪铁架台 ⑫玻璃棒 ‎【答案】‎ A ‎(1)⑤⑥⑧;‎ ‎(2)浓硫酸密度比水大,溶于水放出大量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散热,防止液滴飞溅。‎ B ‎(1)②⑨⑪⑫;‎ ‎(2)使液体均匀受热,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34(2017·北京中考)(3分)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打开K1,观察到蜡烛;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关闭K1、打开K2,观察到蜡烛缓慢的熄灭。蜡烛熄灭的原因是 ‎。‎ MnO2‎ ‎【答案】‎ ‎ ‎ 第 51 页 共 51 页 ‎ ‎ ‎(1)燃烧的更旺,发白光;2H2O2= 2H2O + O2↑;‎ ‎(2)B中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压强增大,大于外界大气压,气体进入烧杯中,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 ‎21(2017·天水中考)学校实验室的废液缸中收集了学生在实验室制取CO2后残留废液。某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想探究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请我们共同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提出问题】废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甲同学认为废液中的溶质只有CaCl2.你认为还可能含有的溶质是 CaCl2和HCl (化学式).‎ ‎【査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实验与结论】①甲同学取少量CaCl2溶液和废液分别加入到2支试管中,并向其中分别滴加无色酚酞试液做对比实验,结果两试管中溶液均无色,于是甲同学认为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②你认为甲同学的实验 不能 (填“能”或“不能”)证明他的猜想,理由是 酚酞在酸性溶液中也是无色的 .‎ ‎③如果要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你选择的试剂是 碳酸钙 ,实验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有气泡产生 .‎ ‎【拓展与应用】①若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想要处理废液只得到CaCl2溶液,应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 碳酸钙 ,反应完全后过滤.‎ ‎②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实验室的废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 腐蚀下水道 .‎ ‎16(2017·庆阳中考)(12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对家用普通干电池中含有的物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剥开电池时闻到氨味且发现有黑色物质。‎ ‎【提出问题】为什么有氨味?黑色物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能闻到氨味说明含有铵盐(如NH4Cl);黑色固体可能有铁粉、氧化铜或二氧化锰。‎ ‎ ‎ 第 51 页 共 51 页 ‎ ‎ ‎【实验探究】同学们分别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I.小聪取适量黑色物质与______________混合置于研钵内研磨,嗅到强烈氨味,再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测,观察到试纸变蓝,证明黑色物质中含有铵盐。‎ 实验II.小敏将黑色物质加入适量的水中搅拌溶解,静置后______,取不溶物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适量黑色滤渣装入试管中,再加入过量稀盐酸 无气泡生成,溶液不变色 ‎________________‎ ‎2. 取适量黑色滤渣装入另一支试管中,再加入______溶液,向上述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小木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黑色粉末中含有二氧化锰 ‎【交流讨论】‎ 步骤2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熟石灰 过滤 黑色粉末中一定不含铁粉与氧化铜 H2O2 产生大量气泡,木条复燃 2H2O22H2O+O2↑‎ 点拨:【实验探究】实验Ⅰ:铵盐与碱混合会放出氨气,所以取适量黑色物质与熟石灰混合置于研钵内研磨,嗅到氨味,再用湿润的石蕊试纸检测是否生成氨气,试纸变蓝,证明黑色物质中含有铵盐;实验Ⅱ:小敏将黑色物质加入适量的水中搅拌溶解,最后得到不溶物,所以该步操作是过滤;1.取适量黑色滤渣装入试管中,再加入过量稀盐酸,无气泡生成,溶液不变色,这证明该不溶物中不含铁粉和氧化铜;2.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混合会生成氧气,过氧化氢溶液中会有气泡产生,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把带火星木条伸到试管中,若木条复燃,则该气体是氧气。【交流讨论】步骤2发生的反应为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 ‎24(2017·扬州中考)‎ ‎ ‎ 第 51 页 共 51 页 ‎ ‎ ‎(11分)(2017•扬州)为测定钢铁中的含碳量,设计如图装置.钢铁样品在装置A中煅烧时,气体产物只有CO2和SO2.‎ ‎(1)钢样处理成粉末的主要目的是 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 ,钢样中的Fe3C煅烧时的化学方程式为 Fe3C+3O2 Fe3O4 +CO2.‎ ‎(2)实验室用KClO3和MnO2制备O2的化学方程式为 2KClO32KCl+3O2↑ ,MnO2中Mn的化合价为 +4 .‎ ‎(3)装置B的作用是 验证产物中含有二氧化硫 ,装置B中的现象是 紫色的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4)装置C的作用是 吸收水蒸气 ,若无装置C,则测定结果 偏大 (填“偏大”“无影响”或“偏小”).‎ ‎(5)装置D的作用是 吸收二氧化碳 ,装置E的作用是 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 ‎(6)钢样中加入某物质可降低煅烧温度,为不影响测定结果,该物质在组成上需满足的条件是 不与钢中的各种成分反应 .‎ 故答案为:(1)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Fe3O4;‎ ‎(2)2KClO32KCl+3O2↑,+4;‎ ‎(3)验证产物中含有二氧化硫,紫色的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4)吸收水蒸气,偏大;‎ ‎(5)吸收二氧化碳,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6)不与钢中的各种成分反应.‎ ‎ ‎ 第 51 页 共 51 页 ‎ ‎ ‎16(2017·乌鲁木齐中考)钙元素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元素,它形成的物质种类很多.‎ ‎(1)氢化钙(CaH2)固体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 某实验探究小组的通许通过查阅资料得知:CaH2能与H2O反应生成Ca(OH)2和H2,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H2+2H2O═Ca(OH)2+2H2↑ .‎ ‎(2)生石灰溶于水可制得熟石灰,该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是 放热 (填“吸热”或“放热”),实验室可以用 pH试纸 测定其溶液的酸碱度.‎ ‎(3)实验探究小组将Na2CO3溶液滴加到Ca(OH)2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经检验滤渣的成分是碳酸钙.‎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做出猜想】‎ 猜想一:NaOH 猜想二:NaOH和Ca(OH)2‎ 猜想三:NaOH和 Na2CO3  猜想四:NaOH、Na2CO3和Ca(OH)2‎ 经过讨论,大家认为猜想四不合理,原因是 因为氢氧化钙和碳酸钠不能共存 .‎ ‎【实验过程】‎ 实验步骤 ‎ 现象 ‎ 结论 ‎ 实验Ⅰ:取滤液,向其中滴入适量Na2CO3溶液 ‎ ‎ ‎ 没有明显现象 ‎ ‎ 猜想二不成立 ‎ 实验Ⅱ:另取滤液,向其中加入足量 ‎ 稀盐酸 ‎ ‎ 产生气泡 猜想 ‎ 三 成立 ‎【拓展延伸】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原反应的物质是否过量 .‎ ‎15(2017·东营中考)【实验回顾】18世纪末,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里和卡文迪许把“易燃空气”与空气或氧气混合后盛在干燥、洁净的玻璃瓶中,当用电火花点火时,发出震耳的爆鸣声,且玻璃瓶内壁上出现了液滴.一年之后,拉瓦锡重复了他们的实验,并做了一个相反的实验:让水蒸气通过一根烧红的枪管,得到了“易燃空气”,这里的“易燃空气”是指 H2 (填化学式),通过上述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水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 ‎ ‎ 第 51 页 共 51 页 ‎ ‎ ‎【实验重现】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创新的基础上,在实验室中重做上述两个实验,做法如下:‎ 实验1:水的通电分解实验 如图1所示,打开活塞b,用燃着的木条在玻璃管尖嘴口检验反应产生的气体,看到的现象是 木条燃烧的更旺 ,证明该气体为 氧气 .‎ 实验2:“易燃空气”与氧气混合后的点燃实验 实验室现有过氧化氢溶液、氯酸钾、二氧化锰、稀硫酸、锌粒,如图2是实验室常用部分仪器:‎ ‎(1)指出图中仪器的名称:D 长颈漏斗 .‎ ‎(2)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制取少量氧气,其简易发生装置应选择的仪器有 CEG (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2H2O+O2↑ .‎ ‎(3)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制取较多量的“易燃空气”,且可以随时补充液体,你选择的仪器有 BDFA (填序号),药品是 锌和稀硫酸 .该兴趣小组的同学把“易燃空气”与氧气按一定比例混合后盛在干燥、洁净的玻璃瓶中,用电火花点火,顺利完成上述实验.‎ ‎(4)该兴趣小组的同学决定利用制得的“易燃空气”和空气继续进行探究,他们取7支试管,依次盛水90%(体积分数),80% ,再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易燃空气”,而后分别把试管口移近酒精灯的火焰,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序号 ‎1‎ ‎2‎ ‎3‎ ‎4‎ ‎5‎ ‎6‎ ‎7‎ ‎“易燃空气”体积分数(%)‎ ‎90‎ ‎80‎ ‎70‎ ‎50‎ ‎20‎ ‎10‎ ‎5‎ 空气体积分数(%)‎ ‎10‎ ‎20‎ ‎30‎ ‎50‎ ‎80‎ ‎90‎ ‎95‎ 点燃现象 不燃烧 ‎ ‎ 第 51 页 共 51 页 ‎ ‎ 安静燃烧 安静燃烧 弱的爆鸣声 强的爆鸣声 强的爆鸣声 弱的爆鸣声 不爆鸣 分析表中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①在混合气体爆炸范围内,“易燃空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10%﹣70% .‎ ‎②你对燃烧或燃烧条件的新认识是 可燃物虽与氧气接触,且达到着火点,燃烧也可能不发生 .‎ 答案:‎ ‎【实验回顾】H2;水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实验重现】‎ 实验1:木条燃烧的更旺;氧气;‎ 实验2:‎ ‎(1)长颈漏斗;‎ ‎(2)CEG;2H2O22H2O+O2↑;‎ ‎(3)BDFA;锌和稀硫酸;‎ ‎(4)①10%~70%;‎ ‎②可燃物虽与氧气接触,且达到着火点,燃烧也可能不发生.‎ ‎ ‎ ‎【复杂】19(2017·沈阳中考)(8分)观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我们可以运用自己的感官,也可以借助仪器通过实验,观察物质及其变化的条件、现象和结果。‎ 观察与思考一:蜡烛在空气中燃烧 观察与思考二:在密闭容器内,蜡烛燃烧过程中O2体积分数的测定 实验1:一定条件下,蜡烛在一瓶空气中燃烧。某同学利用O2‎ ‎ ‎ 第 51 页 共 51 页 ‎ ‎ 传感器,测定燃烧过程中O2的体积分数。(如下图所示)‎ 观察实验结果图,初始时O2的体积分数是_______%,蜡烛熄灭时O2的体积分数是_______%。‎ 实验2:相同实验条件下,某同学另取一瓶混有空气的O2进行测定(初始时O2的体积分数是30%)。‎ 结合已有信息,合理猜想:蜡烛熄灭时O2的体积分数(与实验1相比较)。‎ 请写出两种不同情况并分别说明理由。‎ ‎【温馨提示:实验操作合理,蜡烛相同且量足够,忽略仪器误差】‎ 猜想1及理由:______________;‎ 猜想2及理由:______________。‎ ‎19.观察与思考一:‎ ‎(1)颜色、状态(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2)明亮的火焰,烛芯周围的固态石蜡熔化为液态(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3)有“白烟”生成,液态石蜡重新凝固(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观察与思考二:20.7;16 (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猜想1 及理由:等于16%,由图可知,当氧气体积分数为16%时蜡烛可能就会熄灭。(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猜想2及理由:小于16%,初始时氧气体积分数变大,导致燃烧剧烈,放热多,温度不易降低到蜡烛着火点以下,氧气的体积分数减小值可能大于14%。(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 ‎ 第 51 页 共 51 页 ‎ ‎ ‎18(2017·沈阳中考)(9分)根据表中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部分碱、酸、盐的溶解性表(20℃)‎ ‎ 阴离子 阳离子 OH-‎ NO3-‎ Cl-‎ SO42-‎ CO32-‎ PO43-‎ H+‎ 溶、挥 溶、挥 溶 溶、挥 溶 K+‎ 溶 溶 溶 溶 溶 溶 Na+‎ 溶 溶 溶 溶 溶 溶溶 Ba2+‎ 溶 溶 溶 不 不 不 Ca2+‎ 微 溶 溶 微 不 不 Cu2+‎ 不 溶 溶 溶 ‎—‎ 不 说明:“溶”表示那种物质可溶于水,“不”表示不溶于水,“徽”表示微溶于水,“挥”表示挥发性,“—”表示那种物质不存在或遇到水就分解了。‎ ‎(1)CaCO3属于______(填“可溶物”、”徽溶物”或“不溶物”)。‎ ‎(2)表中可溶于水的硫酸盐有__种。‎ ‎(3)在溶液中,磷酸钠与氯化钙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若能,写出化学方程式;若不能,说明理由。______ ‎ ‎(4)某同学将盐酸倒入Ba(OH)2溶液中,得到溶液甲。‎ ‎① 溶液甲中溶质的组成情况可能有______种。‎ ‎② 实验设计:探究溶液甲中可能含有的溶质 a.探究溶液甲中是否含盐酸 方案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1‎ 取少量溶液甲于试管中,加入铁粉 是否_________‎ b.探究溶液甲中是否含Ba(OH)2‎ ‎ ‎ 第 51 页 共 51 页 ‎ ‎ 方案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2‎ 取少量溶液甲于试管中,加入_______溶液 是否产生蓝色沉淀 ‎3‎ 取少量溶液甲于试管中,加入Na2SO4溶液 是否产生白色沉淀 上述三个方案中有一个不合理,请指出不合理的方案编号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 ‎③ 欲从溶液甲中获得纯净的日BaCl2固体,应采取的简单操作是_________。‎ ‎18.(1)不溶物;(2)3;(3)2Na3PO4+3CaC12=Ca3(PO4)2↓+6NaCl ‎(4)①3;② a.有气泡产生;b. Cu(NO3)2(或CuCl2,其他合理答案均可)3,溶液中含有BaCl2,不论是否含有Ba(OH)2均会产生白色沉淀(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③ 测溶液甲的pH,若pH ≤7,蒸发结晶;若pH > 7,向溶液甲中加入盐酸至溶液pH ≤7,再蒸发结晶。(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29(2017·绥化中考)化学实验,其乐无穷。‎ ‎(1)用所给的实验用品,根据表格中相应的实验结论,画出实验示意图①,填写实验现象②和③。(实验用品:一个烧杯,两支高低不同的蜡烛,火柴)‎ 实验示意图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 ② ‎ 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充分接触 ‎ ① ‎ ‎ ③ ‎ 火灾逃生时,需低下身子或 贴近地面跑出火灾区 ‎(2)创新实验:无标签试剂瓶中有一种黑色不溶于水的固体,可能是硫化铜或硫化亚铜。‎ 查阅资料可知:‎ 硫化铜(CuS)和硫化亚铜(Cu2S)在空气中灼烧分别发生下列化学反应:‎ ‎ ‎ 第 51 页 共 51 页 ‎ ‎ ‎2CuS+3O22CuO+2SO2 Cu2S+2O2 2CuO+SO2‎ 某同学用天平准确称量一定质量的待测黑色固体于坩埚中,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冷却后再称量剩余固体质量。若灼烧前后固体质量不变,则该固体为 。 ‎ ‎29.(1)① ‎ ‎②烧杯内的蜡烛熄灭,烧杯外的蜡烛正常燃烧 ‎③燃着的蜡烛由高到低依次熄灭 ‎(2)硫化亚铜(或Cu2S)‎ ‎27(2017·绥化中考)工业铁红主要成分是Fe2O3,还含有少量的FeO、Fe3O4‎ ‎【查阅资料】1. 草酸晶体(H2C2O4•3H2O)在浓硫酸作用下受热分解,化学方程式为:‎ H2C2O4•3H2O CO2↑+CO↑+H2O ‎2.碱石灰是固体NaOH和CaO的混合物,能吸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3.铁的常见氧化物中铁的质量分数:‎ 铁的氧化物 FeO Fe2O3‎ Fe3O4‎ 铁的质量分数 ‎77.8%‎ ‎70.0%‎ ‎72.4%‎ ‎【问题讨论】为了测定铁红中铁的质量分数,小组间学进行如下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 ‎(1) 该实验为了保证进入E中的气体是纯净、干燥的CO,则B、C、D中的试剂依次是 (填字母序号)‎ ‎ ‎ 第 51 页 共 51 页 ‎ ‎ a.浓硫酸 b.澄清的石灰水 c氢氧化钠溶液 ‎(2)C装置的作用是 。‎ ‎(3)写出E装置中所发生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 ‎(4)称取铁红样品10.0g,用上述装置进行实验,测定铁红中铁的质量分数。‎ ‎①若E中充分反应后得到铁粉的质量为mg,则 7。‎ ‎(2)乙组探究土样的成分(如图所示)‎ 向土样中加入足量的蒸馏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同学们对溶液I中的溶质成分很感兴趣,作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只含NaCl 猜想二:含NaCl、CaCl2‎ 猜想三:含NaCl、Na2CO3‎ 设计实验,继续探究:‎ 验证猜想所用试剂 实验现象 实验结果 ‎ ‎ 第 51 页 共 51 页 ‎ ‎ 方案一 AgNO3溶液和稀硝酸 有白色沉淀生成 猜想①正确[来源:Z。xx。k.Com]‎ 方案二 ‎ ‎ 无明显现象 猜想②不正确 方案三 ‎ ‎ ‎ ‎ 猜想③正确 反思与评价:‎ ‎①通过交流,甲组认为乙组的方案一不太严谨,理由是 。‎ ‎②同学们对沉淀 CaCO3的来源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一致认为 CaCO3也可能来自土样本身。请解释土样中存在 CaCO3的原因 。‎ 总结与提升:‎ 改良我省的盐碱地,充分利用土地资源,造福山西人民,我们任重而道远。以下建议你认为正确的是 ‎ a.轻度盐碱地可以种植枸杞 b.可以用熟石灰改良盐碱地 c.盐碱地应避免施用碱性化肥 ‎【答案与解析】取 pH 试纸于玻璃片上,取少量土样,加入适量水,用玻璃棒蘸取滴在 pH 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 对比;CaCl 2 +Na2CO3====2NaCl+CaCO3↓;碳酸钠溶液;稀盐酸;有气泡生成;CaCl2也可与AgNO3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所以该实验不能得出猜想①正确;可能土壤中含有大理石或石灰石;a,c ‎22(2017·江西中考)(9分)为了解甲酸的分解产物,实验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甲酸(HCOOH)的熔点为8.6℃,能分解生成两种物质。‎ ‎【提出猜想】 实验小组对甲酸的分解产物提出了猜想:‎ 猜想1. H2和CO2;猜想2. CO和H2O。‎ ‎【设计实验】20℃时,甲酸的状态为______;从图一装置中选择合适的装置______(填序号)对甲酸进行加热。为了加快分解速率,实验小组加入了催化剂,反应后将分解产物通入图二装置进行实验。‎ ‎ ‎ 第 51 页 共 51 页 ‎ ‎ ‎【实验预测】若猜想l成立,则D中的实验现象应为______。‎ ‎【进行实验】实验中观察到C处瓶内出现大量水珠,F处玻璃管中出现的现象为______,甲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交流拓展】资料表明,不同条件下,甲酸的分解产物不同,猜想1和猜想2均能成立。据此小新对甲酸的分解产物又提出新猜想:猜想3. H2O和CO2;猜想4.CO和H2O。经讨论认为无需进行实验就能确定猜想3和猜想4都错误,理由是______。‎ ‎22. 液态 A 紫色溶液变红色 红色粉末变黑色 HCOOHCO↑+H2O↑ 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等(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相等)‎ ‎21(2017·江西中考)(7分)下面是“燃烧的条件”实验活动的部分操作示意图:‎ ‎(l)仪器①的名称为___________;‎ ‎(2)实验一加热片刻观察到A中棉球上的酒精燃烧产生蓝色火焰,B中棉球上的水不燃烧,由此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 ‎(3)实验二观察到先燃烧的物质是__________;若将铜片上的物质换成等量的木屑和煤粉进行实验,观察到木屑先燃烧,说明木屑的着火点比煤粉__________;‎ ‎(4)实验三将燃着的蜡烛放在如图所示的密闭容器中,同时用氧气传感器侧出密闭容器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填序号)。‎ A.蜡烛燃烧需要氧气 B.蜡烛燃烧前,密闭容器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 C.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还有氧气 D.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的二氧化碳体积分数为84%‎ ‎21. (1)酒精灯(2)燃烧需要可燃物(3)乒乓球碎片 低(4)D ‎ ‎ 第 51 页 共 51 页 ‎ ‎ ‎【新】21(2017·海南中考)认识仪器、选用装置以及正确处理实验意外,是实验素养的具体体现。‎ ‎(1)以下为实验室制备气体常用的发生装置。仪器a的名称是_____;‎ ‎(2)1773年,瑞典化学家舍勒用右图所示装置制备氧气,在曲颈瓶中装有硝酸钾和浓硫酸的混合物,置于火炉上加热,产生的氧气用动物膀胱收集。该实验若改用(1)中的发生装置,最合适的是_____(填装置下面的字母);‎ ‎(3)小明用高锰酸钾制备氧气,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导致水槽中的水倒流进入了导气管。可采取的补救措施是_____(说出一种)。‎ ‎21.(1)锥形瓶(2)C ‎(3)拔出橡皮塞(或用酒精灯重新加热、用夹子夹住胶皮管等。其它合理答案均可)‎ ‎15(2017·六盘水中考)(7分)甲、乙两名同学分别做了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的实验,反应后都进行过滤得到无色滤液,他们对自己得到的无色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请你一同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 ‎ ‎ 第 51 页 共 51 页 ‎ ‎ ‎【提出猜想】他们各自所得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有如下几种可能:‎ A.NaOH B.Na2CO3、Ba(OH)2、NaOH C. _______ D. Na2CO3和NaOH ‎ ‎【讨论交流】上述猜想中,肯定不成立的是_____(填猜想序号),其理由是_____。‎ ‎【实验探究】甲、乙两同学为了验证各自所得滤液的成分,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甲同学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_____溶液 ‎_____‎ 滤液中溶质的成分与猜想C对应 乙同学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Na2CO3溶液 无明显实验现象 滤液中溶质的成分与猜想A 对应 ‎【反思与评价】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甲同学的实验结论是正确的,乙同学的实验结论不一定正确。请你帮乙同学设计实验,进一步确定乙同学得到的滤液中溶质的成分。‎ 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____‎ 滤液中溶质的成分与猜想_____对应 ‎15.【提出猜想】C.Ba(OH)2、NaOH;‎ ‎【讨论交流】B;Na2CO3和Ba(OH)2能发生反应/Na2CO3和Ba(OH)2不能共存/Na2CO3+Ba(OH)2=2NaOH+BaCO3↓‎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沦 Na2CO3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溶液变浑浊 猜想C成立 K2CO3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溶液变浑浊 猜想C成立 Na2SO4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溶液变浑浊 猜想C成立 K2SO4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溶液变浑浊 猜想C成立 稀硫酸 产生白色沉淀/溶液变浑浊 猜想C成立 答案合理均给分 ‎【反思与评价】‎ 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 实验结沦 加入Ba(OH)2溶液或Ca(OH)2溶液,无明显现象 与猜想A对应 ‎ ‎ 第 51 页 共 51 页 ‎ ‎ 加入BaCl2溶液或C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 与猜想A对应 加入稀盐酸或稀硫酸,无明显现象 与猜想A对应 答案合理均给分 加入Ba(OH)2溶液或Ca(OH)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与猜想D对应 加入BaCl2溶液或C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与猜想D对应 加入稀盐酸或稀硫酸,产生大量气泡 与猜想D对应 答案合理均给分 ‎13(2017·安顺中考)(8分)2017年5月,我国在南海海域成功开采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可燃冰是甲烷与水在低温、高压的条件下形成的无色、冰状固体,是最具发展前景的能源之一。可燃冰主要成分是CH4·nH2O,在开采过程中,甲烷泄漏,会导致严重温室效应。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甲烷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请你参与:‎ ‎【提出问题】甲烷燃烧后生成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CO2,不完全燃烧生成CO;无水CuSO4遇水变蓝。‎ ‎【猜想与假设】甲CO2 H2O ;乙CO H2O;丙NH3 CO2 H2O;丁CO2 CO H2O。‎ 你认为____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与假设,将甲烷在一定量的纯净氧气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下列装置,进行验证:‎ ‎(l)A、B装置的顺序不能颠倒,原因是__________。‎ ‎(2)实验中用纯净O2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 ‎(3)实验中观察到A中,B、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由此推断_____同学猜想成立。‎ ‎(4)请写出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 ‎ 第 51 页 共 51 页 ‎ ‎ ‎【反思与交流】燃气热水器必须安装在浴室外非密闭空间的原因是__________。‎ ‎13、(8分)‎ ‎【猜想与假设】丙 ‎【实验探究】(1)若颠倒,无法确定水是燃烧产物还是来自澄清石灰水 ‎(2)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干扰对燃烧产物的检验 ‎(3)无水CuSO4遇水变蓝,丁 ‎(4) CO2+Ca(OH)2=CaCO3↓+H2O(2分)‎ ‎【反思与交流】避免不完全燃烧产生有毒的一氧化碳造成危险(或避免燃气泄漏时发生燃烧爆炸事故)‎ ‎21(2017·河北中考)小明在市场看到,鱼老板将一勺白色粉末加入水中,水中奄奄一息的鱼很快张开嘴,活蹦乱跳起来,小明对这种“白色粉末”很感兴趣,与小刚进行了相关探究。‎ ‎【查阅资料】这种“白色粉末”的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化学式为Na2CO4),常温下,与水反应生成氧气。‎ ‎【实验1】小明选用如图所示装置中的 B (选填序号)进行过碳酸钠与水的反应并收集产生的气体,经检验该气体是氧气,检验方法是 将燃着的木条放入集气瓶内,木条燃烧的更旺,证明是氧气 ‎ ‎【提出问题】过碳酸钠与水反应后得到的溶液M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根据过碳酸钠与水的组成作出三种猜想.‎ 猜想一:Na2CO3;猜想二:NaOH;猜想三:Na2CO3和NaOH.‎ ‎【实验2】小明取溶液M,滴加CaCl2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他认为白色沉淀是CaCO3,溶液中一定含有Na2CO3.小刚提出质疑,产生的白色沉淀不一定是CaCO3,他的理由是: 氯化钙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微溶性的氢氧化钙 .‎ ‎【实验3】小刚取溶液M,滴加稀HCl,观察到 有气泡产生 ,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Na2CO3‎ ‎ ‎ 第 51 页 共 51 页 ‎ ‎ ‎,从而否定了猜想二.Na2CO3与稀H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2HCl═2NaCl+CO2↑+H2O .‎ ‎【实验4】为进一步确定溶液M中是否含有NaOH,他们向溶质M中滴加CaCl2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取上层溶液,加入 无色酚酞试液 ,无明显现象.证明溶液中无NaOH溶液,猜想一正确.该实验中用CaCl2溶液而不用饱和石灰水,原因是: 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无法证明原溶液中否含有氢氧化钠 .‎ ‎【反思拓展】‎ ‎(1)根据过碳酸钠的性质,保存时应注意防潮.‎ ‎(2)检验A、B两种物质是否同时存在,一定要考虑二者性质的互相干扰问题.‎ 答案:‎ ‎【实验1】B;将燃着的木条放入集气瓶内,木条燃烧的更旺,证明是氧气;‎ ‎【实验2】氯化钙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微溶性的氢氧化钙;‎ ‎【实验3】有气泡产生;Na2CO3+2HCl═2NaCl+CO2↑+H2O;‎ ‎【实验4】无色酚酞试液;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无法证明原溶液中否含有氢氧化钠.‎ ‎18(2017·河北中考)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1)甲实验中仪器a的名称是 烧杯 ,进行粗盐提纯实验时过滤的目的是 除去不溶性杂质 ‎ ‎(2)乙实验验证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多时,除了要检验两种气体样品的体积相同外,还要控制 滴入澄清石灰水的量 相同,实验现象是 呼出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空气中的石灰水没有变化 ‎ ‎ ‎ 第 51 页 共 51 页 ‎ ‎ ‎(3)丙实验用pH试纸测定白醋的酸碱度时,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则测得结果与实际值相比 偏大 (选择“偏大”、“偏小”或“相等”)‎ ‎【理化综合题】14(2017·河北中考)如图所示实验中得出的结果正确的是(  )‎ A.甲:水不能从杯中溢出,说明水和纸的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B.乙:铜片上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达到燃火点 C.丙:温度计示数减小,说明NH4NO3固体溶于水时放出热量 D.丁:敲击音叉乒乓球被弹起,说明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化学实验方案】【理化综合题】13(2017·河北中考)下列实验操作能够达到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 A 高温煅烧 除去碳酸钙中混有的氧化钙 B 滴加石蕊溶液 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C 向平行且自由下垂的两张纸中间吹气 探究气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 D 将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 探究两种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A.A B.B C.C D.D ‎【解答】解:A、高温条件下,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因此利用高温煅烧不能除去碳酸钙中混有的氧化钙,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滴加石蕊溶液时,两种溶液都变红色,因此利用石蕊试液不能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 ‎ 第 51 页 共 51 页 ‎ ‎ C、向平行且自由下垂的两张纸中间吹气时,两张纸向中间靠拢,说明气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因此可以用向平行且自由下垂的两张纸中间吹气的方法探究气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该选项说法正确;‎ D、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相同性质的电荷,因此不能用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来探究两种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21(2017·贵港中考)某化学兴趣小组学习碱的性质后,到实验室做实验。小明将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后无明显现象,然后向得到的溶液中滴加C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小杰做的实验和小明一样,但没有出现白色沉淀。他们为了查明原因,查阅资料:① CO2与NaOH反应的产物与反应物的量有关,少量CO2得到Na2CO3,过量CO2得到NaH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2NaOH = Na2CO3+H2O, Na2CO3+CO2+H2O=2NaHCO3;② Ca(HCO3)2溶于水,溶液呈碱性;③ CaCl2溶液呈中性:④ Na2CO3、NaHCO3溶液都呈碱性,都能与酸反应;⑤ 铝、锌、铁、铜的盐溶液与NaHCO3溶液混合会产生沉淀。‎ 他们对CO2与NaOH溶液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进行探究。‎ ‎【猜想与假设】猜想①Na2CO3;猜想②NaHCO3;猜想③Na2CO3、NaOH;猜想④______。‎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1)取适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CaCl2溶液,振荡;再加入______‎ 无明显现象;有气泡产生。‎ 猜想②成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取适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振荡;过滤,取滤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______。‎ 产生白色沉淀;________。‎ 猜想③成立 ‎ ‎ 第 51 页 共 51 页 ‎ ‎ ‎【继续探究】将4.0gNaOH固体溶解在100mL水中,然后通入4.0g二氧化碳气体,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是__________。‎ ‎【化学实验方案】7(2017·广东中考)如图的实验设计不能实现其对应实验目的是(  )‎ A.‎ ‎ 测定空气中O2含量 B.‎ ‎ 检验氢气的纯度 C.‎ 探究燃烧的条件 D.‎ 证明密度:CO2>空气 ‎【解答】解: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或者一氧化碳气体甚至是两者的混合气体,虽除去氧气,而增加了新的气体,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故选项实验设计不能实现其对应实验目的.‎ B、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管口向下移近酒精灯火焰,松开拇指点火,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需要再收集,再检验,直到听到很小的响声,才表明氢气已经纯净,故选项实验设计能实现其对应实验目的.‎ ‎ ‎ 第 51 页 共 51 页 ‎ ‎ C、铜片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薄铜片上的白磷能与氧气接触,温度能达到着火点,水中的白磷不能与氧气接触,红磷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可得出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着火点,故选项实验设计能实现其对应实验目的.‎ D、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说明了CO2密度比空气的大,故选项实验设计能实现其对应实验目的.‎ 故选:A.‎ ‎【化学实验方案】11(2017·广东中考)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Na2CO3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色 Na2CO3溶液呈碱性 B 向NaOH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没有明显现象 NaOH和盐酸不反应 C 用燃着的木条伸入某瓶气体中 木条熄灭 该气体一定是CO2‎ D 把MnO2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中 快速产生气泡 MnO2能增加O2的产量 A.A、 B.B、 C.C、 D.D、‎ ‎【解答】解:A、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向Na2CO3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说明Na2CO3溶液呈碱性,故选项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 B、向NaOH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没有明显现象,而不是NaOH和盐酸不反应,故选项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错误.‎ C、用燃着的木条伸入某瓶气体中,木条熄灭,该气体不一定是CO2,也可能是氮气等气体,故选项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错误.‎ D、把MnO2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中,快速产生气泡,是因为二氧化锰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加快了反应速率,MnO2不能增加O2的产量,故选项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错误.‎ 故选:A.‎ ‎ ‎ 第 51 页 共 51 页 ‎ ‎ ‎23(2017·广东中考)某同学进行如图两个实验:‎ ‎(l)甲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a(OH)2+Na2CO3═BaCO3↓+2NaOH ;‎ ‎(2)乙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 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 .‎ ‎(3)把甲、乙反应后的溶液倒入同一烧怀,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他决定对白色沉淀的成分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硫酸钡不溶于酸.‎ ‎【提出猜想】白色沉淀为:Ⅰ. Mg(OH)2 ;Ⅱ.Mg(OH)2和BaSO4;Ⅲ.Mg(OH)2和MgCO3.‎ ‎【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与结论 过滤、洗涤白色沉淀备用;向白色沉淀中加入盐酸至过量 ‎①若沉淀全部溶解,且无其它现象;猜想Ⅰ成立;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Mg(OH)2+2HCl=MgCl2+2H2O .‎ ‎②若 白色沉淀部分溶解 且无气体产生,猜想Ⅱ成立.‎ ‎③若沉淀完全溶解, 且有气体产生 ,猜想Ⅲ成立.‎ ‎【拓展与思考】如果猜想Ⅲ成立,产生此结果的原因是做甲实验时 碳酸钠饱和溶液有剩余 ;上述白色沉淀的成分不可能出现的组合是Mg(OH)2、MgCO3和BaSO4,原因是 是碳酸钠与氢氧化钡反应,不能同时剩余,不可能同时产生氢氧化镁和硫酸钡 .‎ 答案:‎ ‎(1)Ba(OH)2+Na2CO3═BaCO3↓+2NaOH;‎ ‎(2)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 ‎(3)【提出猜想】Mg(OH)2;‎ ‎【实验方案】‎ ‎ ‎ 第 51 页 共 51 页 ‎ ‎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与结论 过滤、洗涤白色沉淀备用;向白色沉淀中加入盐酸至过量 ‎①若沉淀全部溶解,且无其它现象;猜想Ⅰ成立;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Mg(OH)2+2HCl=MgCl2+2H2O.‎ ‎②若 白色沉淀部分溶解且无气体产生,猜想Ⅱ成立.‎ ‎③若沉淀完全溶解,且有气体产生,猜想Ⅲ成立.‎ ‎【拓展与思考】碳酸钠饱和溶液有剩余;是碳酸钠与氢氧化钡反应,不能同时剩余,不可能同时产生氢氧化镁和硫酸钡.‎ ‎ ‎ ‎12(2017·深圳中考)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先生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其原理中重要的一步是向饱和食盐水中先后通入足量NH3和CO2制备NaHCO3,化学方程式: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模拟该过程,请结合具体的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I.气体制备 ‎(1)二氧化碳气体制备 实验室常采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备CO2,其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应选择的气体收集装置为 C (选填装置对应的字母).‎ ‎(2)氨气制备 实验室常用硫酸吸收氨气,防止污染空气,实验室制备NH3的反应原理为:Ca(OH)2(固)+2NH4Cl(固)CaCl2+2H2O+2NH3↑.现要制备并干燥NH3,所选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为 B ‎ ‎→ F (选择装置对应的字母).实验室制备O2也可用上述制备NH3‎ ‎ ‎ 第 51 页 共 51 页 ‎ ‎ 的发生装置,写出用该发生装置制备O2的化学方程式 2KClO32KCl+3O2↑ .‎ II.NaHCO3制备 物质 NaHCO3‎ NH4Cl 溶解度/g(20℃)‎ ‎9.6‎ ‎37.2‎ ‎(3)根据表格中的溶解度数据,解释20℃产物中NaHCO3能够先从溶液中结晶析出的原因 20℃时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铵的溶解度 .‎ ‎(4)该过程中另一产物NH4Cl在农业生产中常被用作 氮肥 .‎ ‎【化学实验方案】8(2017·深圳中考)为了达到相应的实验目的,下列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  )‎ A.‎ 分离H2O2和MnO2制O2后的固液混合物 B.‎ 除去CO中的CO2气体 C.‎ 区分NaCl、NH4NO3、NaOH三种固体 ‎ ‎ 第 51 页 共 51 页 ‎ ‎ D.‎ 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解答】解:A、H2O2和MnO2制O2后的固液混合物是水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二氧化锰难溶于水,可用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故选项实验设计合理.‎ B、CO 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设计不合理.‎ C、NH4NO3、NaOH溶于水分别吸热、放热,使溶液的温度分别降低、升高,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几乎无变化,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设计合理.‎ D、铜片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薄铜片上的白磷能与氧气接触,温度能达到着火点,水中的白磷不能与氧气接触,红磷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可得出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着火点,故选项实验设计合理.‎ 故选:B.‎ ‎27(2017·广州中考)分液漏斗是化学实验室一种常用的仪器,可用于滴加液体或分离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实验室部分装置如A~D所示.‎ ‎(1)实验室用KMnO4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K2MnO4+MnO2+O2↑ .‎ ‎(2)实验室制取气体通过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等选用相应的反应装置,请完成下表空格.‎ 制取的气体 反应物 反应条件 反应装置(填字母)‎ ‎ ‎ 第 51 页 共 51 页 ‎ ‎ O2‎ KClO3固体 催化剂MnO2固体、加热 ‎ A ‎ ‎ O2 ‎ H2O2溶液 催化剂MnO2固体、常温 C或D CO2‎ ‎ 大理石或石灰石 和 稀盐酸 ‎ 常温 ‎ C 或 D ‎ N2‎ NH4Cl饱和溶液与NaNO2饱和溶液 加热 ‎ B ‎ ‎(3)关于装置C和D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D .(双项选择)‎ A.装置C发生反应时,分液漏斗下端必须浸没在液体中.‎ B.装置D发生反应时,长颈漏斗下端必须浸没在液体中 C.装置C和D的气密性检查的操作方法相同 D.装置C和D均可用于制取一定量的H2.‎ ‎26(2017·广州中考)如图所示装置.‎ ‎(1)仪器名称:X 蒸馏烧瓶 ;Y 铁架台 .‎ ‎(2)A是蒸馏装置.在X中加入约体积的硬水,再加入几片碎瓷片.碎瓷片的作用是 防止液体暴沸 .‎ ‎(3)B装置可用于CO还原CuO的实验.该实验现象是 黑色固体慢慢变成红色 .‎ ‎25(2017·广州中考)菱锰矿(含有MnCO3)常用稀H2SO4来浸出Mn2+:‎ ‎ ‎ 第 51 页 共 51 页 ‎ ‎ ‎(1)浸出Mn2+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该化学方程式是 MnCO3+H2SO4=MnSO4+H2O+CO2↑ .‎ ‎(2)为探究浸锰的最佳工艺条件,某研究小组首先进行了单因素实验,数据如下:‎ 矿酸比 ‎1:0.4‎ ‎1:0.5‎ ‎1:0.6‎ ‎1:0.7‎ ‎1:0.8‎ 浸出率/(%)‎ ‎75.9‎ ‎83.8‎ ‎91.8‎ ‎92.8‎ ‎93.0‎ ‎①矿酸比从1:0.4到1:0.8的过程中,稀H2SO4的用量 增大 (填“增大”或“减小”)‎ ‎②分析数据得知:当矿酸比从1:0.4到1:0.6时,Mn2+浸出率 增大,变化明显 ;‎ 当矿酸比从1:0.6到1:0.8时,Mn2+浸出率 增大,变化不明显 ;‎ ‎(3)该研究小组选定两个因素作为研究条件进行对比实验,数据如下:‎ 矿酸比 温度/(℃)‎ 浸出率/(%)‎ ‎1‎ ‎1:0.5‎ ‎60‎ ‎80.2‎ ‎2‎ ‎1:0.5‎ ‎80‎ ‎83.8‎ ‎3‎ ‎1:0.6‎ ‎60‎ X ‎4‎ ‎1:0.6‎ ‎80‎ ‎91.8‎ ‎①表中X最有可能的数值为 C .‎ A.79.7 B.80.8 C.87.6 D.92.8‎ ‎②该工艺的最佳条件为:矿酸比: 1:0.6 ;温度: 80 .‎ 故答案为:(1)MnCO3+H2SO4=MnSO4+H2O+CO2↑;(2)①增大;②增大,变化明显;增大,变化不明显;(3)①C;②1:0.6;80.‎ ‎22(2017·重庆中考B卷)“对比实验”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根据以下实验回答问题.‎ ‎(1)图A中,可观察到 外焰 (填火焰的名称)处的火柴炭化最明显.‎ ‎(2)图B中 左 (填“左”或“右”)边试管发烫.‎ ‎(3)从图C中可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 ‎ ‎ ‎ 第 51 页 共 51 页 ‎ ‎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P+5O22P2O5 .‎ ‎(4)图D中打开可乐的瓶塞,可观察到大量气泡冒出,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 压强 有关.‎ ‎22(2017·重庆中考A卷)“对比实验”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根据下列所示的实验示意图回答问题.‎ ‎(1)实验1中,将大小相同的滤纸片和乒乓球碎片放在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观察现象.通过此实验,可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的是 C (填序号).‎ A.可燃物 B.空气 C.温度达到着火点 ‎ ‎(2)实验2中,把干燥的紫色纸花和湿润的紫色石蕊纸花分别伸入两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D (填序号).‎ A.CO2与水发生了反应 B.水具有酸性 C.干燥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 D.湿润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 ‎(3)实验3是探究铁钉条件的实验,会出现明显现象的是试管 Ⅰ (填序号),说明铁生锈实际上是铁与 水和氧气 发生反应.‎ 答案:‎ ‎(1)C;‎ ‎(2)AD;‎ ‎(3)Ⅰ;水和氧气.‎ ‎23(2017·自贡中考)某研究小组对自动充气气球(示意图如图1)进行下列探究.‎ ‎ ‎ 第 51 页 共 51 页 ‎ ‎ ‎[查阅资料]该气球充气原理是:通过挤破液体包,使液体与白色粉末接触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实现气球自动充气.‎ ‎(1)为检验气体是二氧化碳,可选用 氢氧化钙溶液 (填试剂名称)、‎ 探究一:液体包内溶液酸碱性的探究 ‎(2)室温时,用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3,则该溶液呈 酸 性.‎ 探究二:白色粉末成分的探究 ‎[猜想与假设]甲同学认为是碳酸钙;乙同学认为是碳酸钠;丙同学认为是碳酸氢钠.‎ ‎[设计并进行实验]‎ ‎(3)将少量白色粉末放入水中搅拌,固体全部溶解,说明甲同学的猜想 不正确 (填“正确”或“不正确”)、‎ ‎(4)室温时,分别向盛有碳酸氢钠、碳酸钠和白色粉末样品的锥形瓶中注入等体积、足量的10%盐酸(装置如图2),记录如表:‎ 实验编号 锥形瓶内物质 最终得到CO2体积/mL 名称 质量/g ‎①‎ 碳酸氢钠 ‎0、10‎ V1‎ ‎②‎ 碳酸钠 ‎0、10‎ V1‎ ‎③‎ 白色粉末 x V3‎ 实验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NaHCO3+HCl=NaCl+H2O+CO2↑ ;表中x= 0.1 ;V1  > V2(填“>”、“<”或“=”)、‎ ‎[分析并得出结论]‎ ‎(5)白色粉末是 碳酸氢钠 、‎ 故答案为:(1)氢氧化钙溶液;‎ ‎(2)酸;‎ ‎(3)不正确;‎ ‎ ‎ 第 51 页 共 51 页 ‎ ‎ ‎(4)NaHCO3+HCl=NaCl+H2O+CO2↑,0.1,>;‎ ‎(5)碳酸氢钠.‎ ‎16(2017·雅安中考)某课外兴趣小组设计利用废旧干电池中的锌皮和未知浓度的稀盐酸制取纯净、干燥的氢气,并验证气体中是否含有杂质.实验装置图如图:‎ ‎【查阅资料】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色 ‎(1)装置 A 中仪器①的名称是 长颈漏斗 ; 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Zn+2 HCl═ZnCl2+H2↑ .‎ ‎(2)实验中看到 B 中无水硫酸铜变蓝色,说明产生的气体中含有杂质水.为了检验气体中还可能存在的杂质,可将 E 装置连接到上述装置 BC ( 填序号) 之间,气体从 a (填 a 或 b)进入装置 E.‎ ‎(3)D 装置中的试剂是 浓硫酸 ( 写出名称).‎ ‎(4)下列收集氢气的方法中符合题意的是 C .‎ A.排水法B.向下排空气法 C.干瘪的塑料袋 D.塑料瓶.‎ 故答为:(1)长颈漏斗;Zn+2HCl══ZnCl2+H2↑;(2)BC,a;(3)浓硫酸;(4)C.‎ ‎13(2017·遂宁中考)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装置制取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请和他们一起完成以下实验探究。‎ ‎ ‎ 第 51 页 共 51 页 ‎ ‎ ‎(1)写出标号①的仪器名称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应选用的收集装置为_______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反应后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进一步探究。‎ ‎【提出问题】 废液中的溶质含有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 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猜想与假设】 猜想①:废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钙;‎ ‎ 猜想②:废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钙和__________(填化学式)。‎ ‎【设计并进行实验】 I.为验证上面两种猜想哪种正确,甲小组的同学从下面A~E五种药品中选择合适的一种进行实验,证明了猜想②是正确的。他们选择的药品不可能是__________。‎ A.紫色石蕊试液 B.无色酚酞试液 C.锌粒 D.氧化铁粉末 E.氢氧化钠溶液 Ⅱ.乙小组用一种钠盐溶液进行实验,也证明了猜想②是正确的,请完成下面的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反应后的废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振荡。‎ ‎____________‎ 猜想②正确 ‎【探究反思】:实验产生的污染深受人们重视,我们要利用恰当的方法对废液进行处理,实行无害化排放,从源头上消除对环境的污染。‎ ‎15(2017·南充中考)(1)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 ‎ ‎ 第 51 页 共 51 页 ‎ ‎ ‎①图B中仪器a的名称是 铁架台 ‎ ‎②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是 A (填序号),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验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 c (填“b”或“c”)端导管口,若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满.‎ ‎【节选了(2)小题已用】(2)小明在帮老师整理实验室时,发现一瓶未密封的KOH固体,对其成分提出以下假设,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①KOH与NaOH的化学性质相似.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KOH变质的原因是 CO2+2KOH═K2CO3+H2O .‎ ‎②K2CO3溶液呈碱性,BaCl2溶液、KCl溶液呈中性.‎ ‎[猜想假设]:假设Ⅰ:只含KOH;假设Ⅱ:含KOH和K2CO3;假设Ⅲ:只含K2CO3‎ ‎[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假设 Ⅰ 不正确 ‎②另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振荡,静置 ‎ 产生白色沉淀 ‎ 假设Ⅲ正确 ‎③取②中上层清液,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 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 ‎[问题讨论]:步骤②中加入过量BaCl2溶液的作用是 除去样品中的碳酸钾 ‎ ‎[拓展应用]:完全变质的KOH也有利用价值,从K2CO3组成或性质看,这瓶变质的试剂在农业上的用途是 作钾肥 .‎ 故答案为:(1)①铁架台;②A;c;‎ ‎(2)①CO2+2KOH═K2CO3+H2O;‎ ‎[进行实验]:①Ⅰ;②产生白色沉淀;③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问题讨论]:除去样品中的碳酸钾;‎ ‎[拓展应用]:作钾肥.‎ ‎ ‎ 第 51 页 共 51 页 ‎ ‎ ‎51(2017·眉山中考)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某有机物(含C、H、O三种元素)中各元素的质量比,用如图实验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去)进行探究。‎ 提示:装置C中发生的反应为2Na2O2+2CO2====2Na2CO3+O2 。‎ 实验数据:‎ 读数 反应前质量/g 反应后质量/g 电子天平a ‎217.0‎ ‎222.4‎ 电子天平b ‎150.0‎ ‎158.4‎ 请计算该有机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51.6:1:8‎ ‎50(2017·眉山中考)(7分)合金中除含金属外,也可以含有非金属。已知某铝合金粉末除含铝、铜外,还含镁和硅中的一种或两种。小冬设计实验对该铝合金粉末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1)硅不能与盐酸反应。 .‎ ‎(2)铜、镁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3)铝、硅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且得到相同的气体。硅有氢氧化钠的溶液反应的方程式为 Si+2NaOH+H2O=Na2SiO3+2H2↑,足量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溶液的溶质为NaAlO2,则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提出猜想】‎ ‎ ‎ 第 51 页 共 51 页 ‎ ‎ 猜想一:该粉末中除含铝、铜外,还含有镁。‎ 猜想二:该粉末中除含铝、铜外,还含有硅。‎ 猜想三:该粉末中除含铝、铜外,还含有 。‎ ‎【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一 ‎①取一定量的合金粉末,加过量 的 ,充分反应后过滤 粉末部分溶解,并有无色气体放出 粉末中还含有硅 ‎②取步骤①所得滤渣,加过量 的 ,充分反应 滤渣部分溶解,并有无色气体放出 实验二 ‎ ‎ 略 ‎ ‎ ‎【实验结论】猜想三正确 ‎50. (7分)【查阅资料】2Al+2NaOH+2H2O=2NaAlO2+3H2↑‎ ‎[提出猜想] 猜想三:镁和硅 ‎【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一 盐酸或硫酸 NaOH 实验二 ① 取一定量的合金粉末,加过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② 取滤渣,加盐酸或硫酸 粉末中还含有镁 ‎13(2017·泸州中考)已知:CO2和SO2既有相似性也有差异性.请回答相关问题:‎ 气体 CO2‎ SO2‎ 制备 石灰石与盐酸 ‎ Na2SO3与70%硫酸 相似性 溶解性 能溶于水 易溶于水 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二者都产生白色浑浊 差异性 与KMnO4溶液 不反应 气体被吸收,溶液逐渐褪色 ‎ ‎ 第 51 页 共 51 页 ‎ ‎ ‎(1)化石燃料的气体产物中有CO2和SO2等物质,其中SO2是形成 酸雨 的主要物质(填一污染名称).‎ ‎(2)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是 CaCO3+2HCl=CaCl2+H2O+CO2↑ ,可用于收集CO2装置是 ②或③ .(选填如图序号).‎ ‎(3)写出Na2SO3与70%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2SO3+H2SO4=Na2SO4+SO2↑+H2O ,制备SO2发生装置用 ⑥ .(选填如图序号).‎ ‎(4)将收集满SO2的试管倒扣在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试管中液面上升 .‎ ‎(5)结合已知信息,请你设计实验证明化石燃料燃烧的气体产物中有CO2(写出操作、试剂、现象、结论) 把化石燃料燃烧的气体,先通入足量的KMnO4溶液中,再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燃烧产物中有二氧化碳 .‎ ‎(2017·成都中考)‎ ‎ ‎ 第 51 页 共 51 页 ‎ ‎ ‎23(2017·娄底中考)娄底人在端午节有吃皮蛋的习俗.某化学小组的同学查阅资料后得知,腌制皮蛋的主要原料有:生石灰、纯碱和食盐.同学们向这三种物质中加入适量水,充分搅拌,过滤,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小组同学讨论后一致认为,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NaCl和 NaOH .(写化学式)‎ ‎【提出问题】滤液中还可能含有哪些溶质呢?‎ ‎【作出猜想】‎ 小林认为:还含有Ca(OH)2‎ ‎ ‎ 第 51 页 共 51 页 ‎ ‎ 小方认为:还含有Na2CO3‎ 小华认为:还含有Ca(OH)2和Na2CO3‎ ‎【交流讨论】经过进一步讨论,大家认为小华的猜想不合理,原因是: Ca(OH)2+Na2CO3═CaCO3↓+2NaOH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小林: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 ‎ ‎ ‎ 有气泡产生 ‎ ‎ 小方的猜想正确 ‎ 小方: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 ‎ 足量的澄清石灰水 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 小方的猜想正确 ‎ 小华: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Na2CO3溶液 ‎ 无明显现象 小方的猜想正确 ‎【交流谈论】同学们认为,通过小华的实验不足以得出其结论,原因是 小华的实验不能证明滤液中是否含有碳酸钠 .‎ ‎【继续探究】小明也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却没有看到明显现象,小明对此深感疑惑.‎ ‎【解释评价】经老师的指导和大家的认真思考后终于找出了原因,你认为是 小明加入的稀盐酸的量不足,氢氧化钠先与少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最后,老师对同学们这种严谨的科学态度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故答案为:NaOH;‎ ‎【交流讨论】Ca(OH)2+Na2CO3═CaCO3↓+2NaOH;‎ ‎【实验探究】有气泡产生;足量的澄清石灰水;‎ ‎【交流谈论】小华的实验不能证明滤液中是否含有碳酸钠;‎ ‎【解释评价】小明加入的稀盐酸的量不足,氢氧化钠先与少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32(2017·郴州中考)草酸(H2C2O4)又名乙二酸,是一种有机酸,易溶于水,广泛存在于植物源食品中.草酸不稳定,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草酸固体受热分解生成碳的氧化物和水.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对生成物中碳的氧化物种类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 ‎ 第 51 页 共 51 页 ‎ ‎ ‎【提出问题】生成物中有哪几种碳的氧化物?‎ ‎【实验猜想】猜想1:只有CO;‎ 猜想2:只有 CO2 (填化学式);‎ 猜想3:含有CO和CO2.‎ ‎【设计实验】基于猜想3,根据CO和CO2的性质,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探究】‎ ‎(1)观察到A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草酸分解有CO2气体生成,请写出A装置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CO2+Ca(OH)2=CaCO3↓+H2O ;‎ ‎(2)有两种实验现象都能分别证明草酸分解的气体中含有CO:‎ ‎①C装置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F装置中出现 变浑浊 的现象;‎ ‎②E装置中出现 黑色粉末变成红色 的现象.‎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探究证明:猜想3成立.‎ 草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时是 H2C2O4H2O+CO↑+CO2↑ .‎ ‎【问题讨论】‎ ‎(1)B装置的作用是 检验二氧化碳 ;‎ ‎(2)C装置的作用是 吸收二氧化碳 ;‎ ‎(3)该试验装置的设计还有一处明显不足(实验前已排尽装置内的空气),请提出改进措施 点燃尾气或者收集尾气 (任写一条).‎ 故答案为:‎ ‎【实验猜想】CO2;‎ ‎【实验探究】‎ ‎(1)CO2+Ca(OH)2=CaCO3↓+H2O;‎ ‎ ‎ 第 51 页 共 51 页 ‎ ‎ ‎(2)‎ ‎①变浑浊;‎ ‎②黑色粉末变成红色.‎ ‎【实验结论】H2C2O4H2O+CO↑+CO2↑.‎ ‎【问题讨论】‎ ‎(1)检验二氧化碳;‎ ‎(2)吸收二氧化碳;‎ ‎(3)点燃尾气或者收集尾气.‎ ‎15(2017·孝感中考)小明同学欲回收中考化学实验操作考试(考题:鉴别碳酸钠和氯化钠两瓶白色固体,用剩的药品。他对其中的一瓶药品是否纯净产生质疑,于是他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其成分展开了如下探究:‎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白色固体为碳酸钠; 猜想二:白色固体为氯化钠;‎ 猜想二:白色固体为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混合物。‎ ‎【设计与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固体药品,装入试管,加蒸馏水溶解,然后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最后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 若只有___①___产生 则猜想一正确 若只有白色沉淀生成 则猜想二正确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若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生成 则猜想三正确 ‎【实验结论】小明同学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猜想三正确。‎ ‎【反思评价】小明同学根据实验结论领悟到:老师强调加入稀硝酸并且至过量的目的是_____。他认为,若只将实验步骤中的过量稀硝酸换成过量稀盐酸,重复以上实验操作,虽然也会产生相同的实验现象,但不能确认猜想二是否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 ‎ ‎ 第 51 页 共 51 页 ‎ ‎ ‎【归纳总结】1.在选加试剂检验物质成分时,既要考虑除尽原有的干扰物质,又要防止____新的干扰物质。‎ ‎2.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应规范操作以避免药品被________。‎ ‎15.气泡;AgNO3+NaCl=AgCl↓+NaNO3‎ 检验并除去CO32-;引入Cl-对实验造成干扰;‎ ‎【归纳总结】1.引入;2.污染。‎ ‎18(2017·襄阳中考)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做如下实验:小雯探究碳酸钠固体和稀盐酸之间的反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2CO3+2HCl=2NaCl+H2O+CO2↑ ;小棋探究H2SO4、NaOH、CuSO4、BaCl2四种溶液之间的反应.‎ 实验完毕,小雯和小棋将试管中的剩余物都倒入同一大烧杯中,过滤后得到了沉淀A和无色滤液M,并接着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Na2SO4溶液呈中性,Na2CO3溶液呈碱性)‎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向所得沉淀A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 出现白色沉淀B 和蓝色溶液,没有气泡产生 自色沉淀B是 BaSO4(或硫酸钡) ‎ ‎②取少量无色滤液M于试管中,滴入酚酞溶液;‎ 溶液不变色 则滤液M 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NaCl(或氯化钠) ‎ ‎③取步骤②中溶液,加入适量Na2SO4溶液,充分反应:‎ 无明显现象 ‎④另取少量无色滤液M于试管中,加入几粒锌粒;‎ ‎ 无明显现象(或锌粒表面无红色固体生成、无气体放出) ‎ 小棋分析后认为:步骤④中加入锌粒没有必要:滤液M中还可能存在其它成分.如果将步骤④中的锌粒换成另一种试剂,可确定该成分是否存在.请写出小棋用所选试剂鉴定可能存在成分的化学方程式: BaCl2+Na2SO4=BaSO4↓+2NaCl .‎ ‎ ‎ 第 51 页 共 51 页 ‎ ‎ ‎30(2017·武汉中考)(5分)热水瓶用久后,瓶胆内壁常附着意层水垢,其成份是碳酸钙、氢氧化镁及少量水。实验室现有一瓶水垢样品,为测定其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该装置气密性良好.A、C、D中所装药品足量)。已知: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加热条件下,氢氧化镁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OH)2MgO+H2O↑。‎ 部分实验步骤如下:‎ I.将质量为m的样品装入装置B的玻璃管中,按图连接好装置,关闭弹赞夹,给样品加热;‎ II.待样品完全反应,先打开弹赞夹通入空气,再熄灭酒精喷灯,直到玻璃管冷却:‎ III.实验完毕,测得装置C、D中的液体质以分别增加了m1、m2;‎ IV.根据实验所测数据计算该样品中碳胶钙、氢氧化镁和水的质量分数。‎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C中所装药品为___________。‎ ‎(2)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该水垢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 ‎ ‎(4)实验反思:实验步骤不变,若没有装置A,会导致氢氧化镁的测定结果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法判断”) 。‎ ‎30.(1)浓硫酸(2)CO2+2NaOH=Na2CO3+H2O ‎(3)或其它合理答案 ‎(4)偏小 ‎ ‎ 第 51 页 共 51 页 ‎ ‎ ‎18(2017·黄石中考)某化学学习小组在完成“利用氯化钡溶液鉴别氯化钠和碳酸钠”的实验后,对废液缸中溶液的溶质成分进行了探究.请完成以下探究过程.并将①~⑤处等答案填入答题卡相应位置.‎ ‎【提出问题】① 废液缸中溶液的溶质是什么 ?‎ ‎【作出猜想】I.溶质仅为氯化钠; II.溶质为氯化钡和氯化钠;III.② 溶质为氯化钠和碳酸钠 ;‎ ‎【设计方案】‎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取少量废液缸中上层清液,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③ H2SO4 溶液.(填化学式,限填一种)‎ 无明显现象 猜想I正确 ‎④ 有白色沉淀产生 ‎ 猜想II正确 有气泡产生 猜想III正确 ‎【交流反思】学习小组经过讨论认为,含有可溶性钡盐的废液可以用碳酸钠溶液进行无害化处理.请写出硝酸钡与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⑤ Ba(NO3)2+Na2CO3=BaCO3↓+2NaNO3 .‎ ‎【解答】解:①因为是对废液缸中溶液的溶质成分进行了探究,故可以提出的问题是废液缸中溶液的溶质是什么?,故填:废液缸中溶液的溶质是什么;‎ ‎②如果是碳酸钠剩余,则废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钠和碳酸钠,故填:溶质为氯化钠和碳酸钠;‎ ‎③因为氯化钡能与硫酸反应产生沉淀,碳酸钠能与硫酸反应产生气体,故可以加入硫酸进行溶质成分的检验,故填:H2SO4;‎ ‎④猜想II正确,则含有氯化钡,硫酸能与氯化钡反应产生白色硫酸钡沉淀,故填:有白色沉淀产生;‎ ‎⑤硝酸钡能与碳酸钠反应产生碳酸钡沉淀和硝酸钠,故填:Ba(NO3)2+Na2CO3=BaCO3↓+2NaNO3.‎ ‎ ‎ 第 51 页 共 51 页 ‎ ‎ ‎(2017·株洲中考)某校九年级“我们爱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探究了过氧化钠(Na2O2)与二氧化硫(SO2)反应后所得固体产物的成分,过程如下:‎ ‎【查阅资料】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SO2+2Na2O2====2Na2SO3+O2,2Na2SO3+O2====22Na2SO4;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提出猜想】猜想1:固体成分为2Na2SO3‎ 猜想2:固体成分为2Na2SO4‎ 猜想3:_____①____‎ ‎【实验探究】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打开A中分液漏斗的活塞,反应发生(产生足量的SO2)后,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从a 处导出的气体,木条复燃。实验前称得Na2O2固体的质量为78g,充分反应后称得生成物固体的质量为134g。‎ ‎【实验结论】(1)A是制取SO2气体的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与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类似,请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②_______。‎ ‎(2)由题中____③____的实验现象,可推测猜想2是错误的。‎ ‎(3)装置B的作用是____④____;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⑤_______。‎ ‎(4)根据反应前后固体的质景.可计算出Na2SO3的质量为______⑥_____g。Na2SO4的质量为______⑦_____g ‎【总结提升】 (l)若实验前称得Na2O2固体的质量为m1g,充分反应后称得生成物固体质量为m29,则m2的取值范围是______⑧_____(用含m1的关系式表示)。‎ ‎(2)请另外设计一种实验方案,定性验证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硫反应后所得固体产物的成分:______⑨_____。‎ ‎ ‎ 第 51 页 共 51 页 ‎ ‎ ‎ ‎ 第 51 页 共 51 页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