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必考实验 专题实验13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中考物理必考实验 专题实验13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

实验13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 考点聚焦 探究课题: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 实验装置 实验方法 控制变量法,转换法 实验原理 根据U形管内两管液面高度差来判断液体内部压强大小 探究过程 ‎1.根据如图甲所示,按照组装U形管压强计 ‎2.将水倒入烧杯,如图乙,控制探头在水下深度不变,调节旋钮改变探头的朝向,观察并测出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将数据填入下表;‎ ‎3.如图乙、丙,控制橡皮膜的朝向不变,改变探头浸入水中的深度,观察并测出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将数据填入下表;‎ ‎4.如图丙、丁,控制探头在水和盐水下的深度相同,观察并测出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将数据填入下表;‎ 记录表格 实验内容 液体物质 探头浸入水下深度 橡皮膜朝向 U形管两端液面高度差(cm)‎ a 水 相同(5cm)‎ 向下 相同(5cm)‎ 向前 相同(5cm)‎ 向上 b 水 不同(3cm)‎ 向下 不同(5cm)‎ 不同(7cm)‎ 向下 向下 c 水 相同(5cm)‎ 向下 盐水 相同(5cm)‎ 向下 实验结论 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同种液体 10‎ 在同深度的各处,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不同的液体,在同一深度产生的压强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 满分归纳——考点方向 器材作用 1. U形管压强计的作用?通过U形管内两管液面高度差来判断液体内部压强大小 注意事项 ‎1.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液体受到重力作用;液体有流动性 ‎2.实验前的两个操作:(1)先检查U型管左右两边的液面是否相平。‎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用手压金属盒上的橡皮膜,观察U型管中液面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明显,则气密性良好)‎ ‎3.实验时发现U型管内高度差没变化原因是什么?怎么解决?‎ 答:气密性不好,拆下来重新安装 ‎4.使用的U型管是不是连通器?答:不是 ‎5.此实验U型管内液体为什么要染成红色?答:使实验效果明显,便于观察 ‎5.实验需要多次进行,目的是:总结普通规律 ‎6.比较乙、丙实验结论是:液体密度一定时,深度越深,液体产生的压强越大 ‎7.比较丙、丁实验结论是:当液体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液体产生的压强越大 经典例题 ‎1.(2019•宜宾)关于“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问题,某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依次将毛巾、棉布分别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分别从斜面顶端由静止自由下滑,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最大距离,三种情况下的运动如图所示。‎ ‎(1)实验中每次均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自由下滑,目的是使小车在水平面上开始滑行时获得的速度大小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本实验中的“阻力”是指小车受到的  ;‎ 10‎ ‎(2)分析图运动情况可知:小车在毛巾表面上滑行的距离最短,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大,速度减小得越  (选填“快”或“慢”);‎ ‎(3)牛顿在伽利略等人的研究基础上,概括出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  状态或  状态;‎ ‎(4)牛顿第一定律  (选填“是”或“不是”)直接由实验得出的,其符合逻辑的科学推理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方法。‎ ‎【答案】(1)相等;摩擦力;(2)快;(3)静止;匀速直线运动;(4)不是 ‎【解析】(1)每次都从斜面上同一位置释放,使小车运动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相等;‎ 本实验中的“阻力”是指小车受到的摩擦力;‎ ‎(2)根据图中运动情况可知:小车在毛巾表面上滑行的距离最短,说明毛巾表面最粗糙,阻力最大,小车运动的距离就越近,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大,速度减小得越快;‎ ‎(3)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为: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4)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推理得出的,不是用实验直接得出的。‎ ‎【分析】(1)该实验应使小车运动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相等,比较小车运动的距离才有意义,所以要控制小车每次都从斜面上同一位置释放,实验中的阻力来自于下车与接触面的摩擦力; (2)小车停下来的原因是小车受到了摩擦阻力,实验中通过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改变阻力的大小,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 (3)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当物体不受任何外力时,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4)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基础上通过推理得出的。‎ ‎【点评】本题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要掌握实验的现象及结论,知道在此基础上经过推理可得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解此类问题一定要注意思考实验的意义,并能根据所学的其他物理知识分析解决本实验中相关的实验现象。‎ 突破练习 ‎2.(2019•抚顺)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 ‎(1)小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时,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位置由静止滑下,目的是使 10‎ 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  相同。‎ ‎(2)小车在粗糙程度不同的平面上静止时的位置如图甲、乙、丙所示。可以得出,物体受到的阻力越  (填“大”或“小”),速度减小得越慢。由此推理得出: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力时,将保持  运动状态。‎ ‎(3)小悦还想探究“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并进行了如图丁所示实验。‎ ‎①让小车从斜面上的  (填“相同”或“不同”)高度由静止滑下,撞击木块。观察木块移动的距离,并得出结论。‎ ‎②实验中发现两次木块移动距离都较近,于是用木板代替毛巾进行实验。这样就可以在  相同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  来减小木块与平面的滑动摩擦力,使木块移动距离较远,实验现象更明显。‎ ‎【解答】解:‎ ‎(1)实验中每次均让小车从同一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是为了使小车运动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相等;‎ ‎(2)由实验知:接触面越光滑,阻力就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就越远,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力时,物体的运动状态将不会改变,则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3)①为了探究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应控制质量不变,改变速度,可以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释放,使得小车到达斜面底部时的速度不同;‎ ‎②用木板代替毛巾进行实验,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减小了摩擦力使木块移动距离较远,实验现象更明显。‎ 故答案为:(1)速度;(2)小;匀速直线;(3)①不同;②压力;粗糙程度。‎ ‎3.(2019•巴中)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力与运动的关系”。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处由静止滑下,分别标记出小车在水平面的毛巾、棉布、木板表面的停止位置。‎ ‎(1)小车在相同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  相同;‎ ‎(2)标记a是小车在  (选填“毛巾”、“棉布”、“木板”)表面停下来的位置,分析可 10‎ 知,水平表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  (选填“快”、“慢”);‎ ‎(3)在此实验基础上通过推理可知观点  (选填“A”或“B”)是正确的;‎ A.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B.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4)在此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不同高度处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相同水平面滑行的距离,可以探究小车的重力势能与  有关。‎ ‎【解析】(1)让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滑下的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等;‎ ‎(2)图中标记a的距离最远,说明其表面是最光滑的,是小车在木板表面停下来的位置,由实验现象可知:水平表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前进的越远;‎ ‎(3)由实验现象推理可知,物体不受力时,可以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因此可得出: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而不能维持物体运动状态,故A正确;‎ ‎(4)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高度有关。根据实验现象,若让同一小车从不同高度处滑下,发现高度越高,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距离越远,由此得出结论:小车的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小车所处的高度有关。‎ 故答案为:(1)速度;(2)木板;慢;(3)A;(4)高度。‎ ‎4.(2019•桂林)小蓉和同学们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来探究阻力对运动小车的影响。‎ ‎(1)实验开始前,小蓉让小车从斜面不同高度由静止下滑,大家发现,小车在斜面上的高度越高,小车到达水平木板时的  越大,小车在水平木板上运动距离越远。从而让大家更加明确了,本实验要使用  法。‎ ‎(2)实验中,大家将可调节倾斜角度的斜面与木板平面组合,然后依次将毛巾、棉布铺在木板上,开始探究小车在三种平面上的运动情况,结果发现小车直接冲出棉布末端,在仅有目前已搭建好的实验器材基础上,他们采取  的方法完成了整个实验探究过程。‎ ‎(3)通过实验分析可知,水平面越光滑,同一运动小车受到的阻力  ,速度减小得越  。推理可知,同一运动小车如果不受阻力作用,它将  。‎ ‎【解析】(1)小蓉让小车从斜面不同高度由静止下滑,小车在斜面上的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滑下时,转化成的动能越大,小车到达水平木板时的初速度越大,小车在水平木板上运动距离越远;‎ 10‎ 实验中控制下车的质量不变,改变高度,用到了控制变量法;‎ ‎(2)小车到达水平面的速度与高度有关,小车直接冲出棉布末端说明速度过大,因此需要控制速度变小,减小斜面倾角即可;‎ ‎(3)通过实验分析可知,水平面越光滑,同一运动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的越慢,推理可知,同一运动小车如果不受阻力作用,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答案为:(1)初速度;控制变量;(2)减小斜面倾斜角度;(3)越小;慢;做匀速直线运动。‎ ‎5.(2019•乐山)小秋为探究“运动与力的关系”,设计了如图的斜面实验。让同一小车滑到接触面分别为毛巾、棉布和木板的水平面上,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 ‎(1)为了使小车滑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实验时应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  滑下,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是  法(选填“微小量放大”、“模型”或“控制变量”)。‎ ‎(2)比较甲、乙、丙三次实验,发现阻力越小,小车滑行的距离就越  (选填“远”或“近”),说明小车运动的速度改变得越  (选填“快”或“慢”)。‎ ‎(3)伽利略对类似的实验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推测:如果水平面光滑,小车在运动时不受阻力,则小车将在水平面上  。说明运动的物体  力来维持(选填“需要”、“不需要”)。‎ ‎(4)牛顿在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上概括出了牛顿第一定律。该定律  ‎ A.能用实验直接验证 B.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所以不能确定这个定律是否正确 C.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概括得出的 ‎【解析】(1)为了使小车在滑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在实验中应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这里采取得的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2)实验中发现:小车在毛巾表面上滑行的距离最短,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最远,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行驶的越远。‎ ‎(3)进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即小车不受摩擦力,则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运动的物体不需要力来维持。‎ 10‎ ‎(4)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概括出来的,不能用实验来验证,但是个正确的定律,故C正确。‎ 故答案为:(1)同一高度;控制变量;(2)远;慢;(3)匀速直线运动;不需要;(4)C。‎ ‎6.(2019•武汉)如图所示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装置。‎ ‎(1)实验时,将棉布铺在  (填“斜面”“水平木板”或“斜面和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滑行的距离;去掉棉布,再次让小车从  滑下,观察小车滑行的距离。‎ ‎(2)由实验可以看出,运动的小车所受的阻力减小,向前滑行的距离  。推理可知:如果小车运动时不受阻力,它将  。‎ ‎【解析】(1)为改变小车受到的阻力大小,实验时,将棉布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滑行的距离;去掉棉布,再次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滑行的距离;‎ ‎(2)由实验可以看出,运动的小车所受的阻力减小,向前滑行的距离变大,速度减小变慢,据此推理可知,如果小车运动时不受阻力,它将运动的无穷远,速度大小不变,即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答案为:(1)水平木板;斜面顶端由静止;(2)变大;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7.(2020•武汉模拟)如图所示,在探究“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的实验中,小刚同学让小车自斜面上某一固定位置由静止开始自由滑下,分别观察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滑下后,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同时用旗子标记小车在平面上停止后所处的位置。根据实验情形回答下面的问题:‎ 10‎ ‎(1)小刚每次让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  (选填“相同”或“不同”)。‎ ‎(2)小车到达水平面后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小车具有  ;小车最终在水平面上停下来,说明力改变了小车的  。‎ ‎(3)请你画出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过程中的受力示意图。‎ ‎【解析】(1)实验中每次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初速度;‎ ‎(2)小车到达水平面后,小车由于惯性还会继续向前运动,不能立即停止;小车最终在水平面上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摩擦力的作用,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小车在水平面上向前运动的过程中,竖直方向受到重力G和支持力F的作用,方向分别是竖直向下和竖直向上,是一对平衡力;在水平方向速度越来越小,原因是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f,则小车的受力示意图如下。‎ 故答案为:(1)相同;(2)惯性;运动状态;(3)见上图。‎ ‎8.(2020•济南模拟)如图所示,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观察将毛巾、棉布分别铺在水平木板上和只有木板的三种情况下,让小车分别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研究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 ‎(1)实验中每次均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的目的是:使小车每次在水平面上开始滑行时速度大小  (填“相等”或“不相等”)。‎ ‎(2)实验中改变小车所受阻力大小,是通过改变  来实现的。‎ ‎(3)实验中发现小车在毛巾表面滑行的距离最近;在棉布表面滑行的距离较远;在木板表面滑行的距离最远。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  (填“快”或“慢”)。‎ ‎(4)推理:如果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受到的阻力越来越小,直到变为零,它将做  。‎ ‎(5)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了牛顿第一定律,所以牛顿第一定律虽然不是直接由实验得出的,但是通过符合逻辑的  得出的正确结论。‎ ‎(6)牛顿第一定律告诉了我们物体的运动  (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  不变的性质。‎ 10‎ ‎(7)小车运动过程中的阻力主要是摩擦力,本实验还告诉我们,在其它因素不变情况下,接触面对摩擦力大小的影响是  。(意思表述清楚即可)‎ ‎【解析】(1)每次都从斜面上同一位置释放,使小车运动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相等;‎ ‎(2)在做“斜面小车实验”时,给水平桌面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目的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由毛巾表面到棉布再到木板,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小车受到的阻力也减小;‎ ‎(3)表面越光滑,阻力就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就越远,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 ‎(4)假如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即小车不受力,小车的运动状态将不会改变,做匀速直线运动;‎ ‎(5)由上分析可知,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推理得出的,不是用实验直接得出的;‎ ‎(6)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为: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反映了力和运动的关系,表明了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而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根本原因。‎ ‎(7)在压力大小一定情况下,摩擦力大小还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故答案为:(1)相等;(2)水平面的粗糙程度;(3)慢;(4)匀速直线运动;(5)推理;(6)不需要;运动状态;(7)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9.(2020•武汉模拟)在探究“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的实验中,小刚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让小车自斜面上某一固定位置由静止开始自由滑下,分别观察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滑下后,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同时用小旗子标记每次小车在相应平面上停止后所处的位置。‎ ‎(1)小刚每次让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目的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 10‎ 速度  。‎ ‎(2)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  (选填“越小”、“越大”或“不变”),速度减小得越  (选填“快”或“慢”)。‎ ‎(3)由此可以推测,如果小车不受阻力,它将永远做  运动。‎ ‎【解析】(1)实验中每次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初速度;‎ ‎(2)水平面越光滑,速度减小得越慢,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 ‎(3)由实验可知,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距离越远,速度减小得越慢,若受到阻力为0,它的运动速度就不会变化,即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答案为:(1)相同;(2)越小;慢;(3)匀速直线。‎ ‎10.(2019•河南模拟)如图所示,使用斜面、木板、毛巾、棉布和小车等器材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 ‎(1)实验时要固定斜面,并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位置由静止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  ‎ ‎(2)小车在毛巾、棉布表面运动时克服阻力做功分别为W1、W2,则W1  (选填“>”“=“或“<”)W2‎ ‎(3)如果水平面绝对光滑,则在此装置的基础上增加器材  (选填“能”或“不能”)达到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目的原因是  ‎ ‎【解析】(1)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下滑的目的是,当小车到达水平面时,使小车的速度相同;‎ ‎(2)因小车达到水平面时初速度相同,小车的动能相同,最终速度为0,小车的动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大小等于克服阻力做的功,故小车在毛巾、棉布表面上克服阻力做功分别为W1、W2,则W1=W2;‎ ‎(3)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小球将一直运动下去,没有运动距离的远近之分,就不能达到比较距离来比较动能的目的了。‎ 故答案为:(1)速度相同;(2)=;(3)不能;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小球将一直运动下去,没有运动距离的远近之分,就不能达到比较距离来比较动能的目的了。‎ 10‎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