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10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古诗词鉴赏技巧大全
古诗词鉴赏 一、知识要点 古诗词鉴赏要学会分门别类地归纳。 1. 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有 (1)忧国伤时:如揭露统治者的昏庸;反映离乱的痛苦;同情人民的疾苦;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2)建功报国:如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报国无门的悲伤;山河沦丧的痛苦;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等。 (3)思乡怀人:羁旅愁思;思亲念友;边关思乡;闺中怀人等。 (4)生活杂感: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昔胜今衰的感慨;借古讽今的情怀;青春易逝的伤感;仕途失意的苦闷;告慰平生的喜悦等。 2. 表达方式: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具体地说,就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3. 结构形式:诗歌的结构形式,常见的有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志、过渡、铺垫、伏笔等。 4. 修辞手法:比喻、借代、夸张、互文、通感、双关、衬托、对比、反语、反复等。 5. 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用典、铺垫、象征、对比、映衬烘托、欲扬先抑、先声夺人、以小见大、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相生(塑造人物形象时,称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比兴(间接抒情的诗歌)、直抒胸臆(直接抒情的诗歌)等。 二、命题特点 这类题目的一般特点为: 一是所选古诗词以课本所学的为主,兼顾少量课外的,所以难度不大;试题切入,以对全诗的理解为前提。所选诗歌文字浅易,涉及的是人之常情,如故园情、山水情、离别情等。 二是考查的内容多是常识记忆、内容感知、情感把握、技巧分析、语言品味等,为此,我们平时诵读古诗词要善于作一些理解分析。诗歌赏析要把握两个重点: 1. 通过反复吟诵、联想,抓住诗词(曲)中的意象,深入体味作品的意境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2. 品味诗词(曲)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正确理解其在诗歌中的含义,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三、技巧点拨 1.解释古诗词中的词语 (1)注重平时积累,整理归纳常考实词,以便在答题时信手拈来。 (2)注意古今异义词的理解。具体有以下几种变化:①古今词义发生了变化的单音词,如“问渠那得清如许”中的“渠”指第三人称代词“它”,代诗中第一句中的“方塘”,而不是“水渠”。②古今词义发生变化的双音词,如“可怜九月初三夜”中的“可怜”是“可爱”的意思。③两个连用的单音词并非一个双音词。如“浅草才能没马蹄”中的“才能”是“刚刚能够”的意思。 (3)根据上下文内容或词语所在的具体语境来理解字词。 2.掌握诗歌的基本内容 (1)阅读标题。标题有时具有揭示主要内容、交代写作目的、指出吟咏对象、点明主要情思的作用。 (2)了解作者。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写作风格、思想个性等也有利于我们提炼诗歌的基本内容。 (3)阅读文本。了解诗歌的构思脉络、描述对象、思想情感之后,文章的基本内容也就显而易见了。 3.把握诗歌情感 (1)把握题目,即从题目看题材,也就是看诗词写的是什么。 (2)弄清诗句含义,特别是“诗眼”的含义。 (3)明确与诗词有关的时代背景及作者生平、思想背景,探究诗人的写作意图。 (4)明确诗词意象,体会画面意义。 (5)体味诗词的感情色彩。 (6)要注意避免因对诗人的生活背景、经历和思想倾向不够了解,对诗词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特点理解不深入,导致对情感的理解过于肤浅,或把握情感出现偏差的情况。 4.分析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是指诗人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时所采取的特殊“手段”,包括: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抒情方式等。 (1)常用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借代、对比、通感、互文等。 表达技巧不限于以上所列的这些,解题时要从全诗的结构特色、艺术风格,以及诗词中景与情、事与理的关系等方面综合考虑。 (2)常用表现手法:白描、用典、象征、想象、映衬、烘托、欲扬先抑、以小见大、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相生等。 (3)常用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 具体题型: (1)“诗眼”或“炼字”型题 设问方式: ①对诗中某句某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②从某两句中分别找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 ③此诗某联某句中的哪个字音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觉得:这两个字中哪个更好?为什么? ④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 解答提示:古人作诗常追求一字传神。设计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出这些经古人锤炼出的字,妙在何处。回答问题时,不能就字论字,应放回句中,结合全诗的意境、题旨和诗人的感情来分析。 答题要点: ①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 ②解释该字在句中的语表义和语里义; ③展开联想和想象,把这个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句中描述景象; ④点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示例: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第三句“湖平两岸失”的“失”字,与“湖平两岸阔”的“阔”字,哪个更好? [答] ①“阔”字更好。②阔是空阔、开阔之意(这一步有时可并入一点来说)。③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两岸显得格外宽阔。④“阔”字,直接抒发了诗人视野更加开阔的强烈感受。(此题只答“阔”字好,不作具体分析不给分。卷面回答时,一般可省去序号,这里分点列出,提示不要漏掉一些步骤或要点。下同。) (2)句意型题 设问方式: ①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或第四句的理解或赏析。 解答提示:解释诗句的意思要注意两层:语表义和语里义,并结合全诗,指出它的作用,或表达了什么感情和思想观点。 答题要点:①阐明语表义,有时要发掘它的深层意思。 ②指出诗句的描写作用,或表达了什么感情和旨趣。 示例: 听蜀僧濬弹琴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秋云暗几重。 谈谈对李白《听蜀僧洛弹琴》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理解。 [答] ①写出了曲终时的景色,和诗人沉醉于琴声之中的状态。②侧面描写了琴声的魅力。 (3)意境型题 设问方式: ①诗中哪两联写了什么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②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某两句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③解释某一联的意思,并分析其情与景的关系。 解答提示:意境是指诗人主观情意和观事物的形、神水乳交融后所产生的艺术境界。由于这种艺术境界所展示的美的意味,往往超出了诗作的原意,它既体现了诗“言在此、意在彼”的基本特点,又具有“言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故而意境也就成了诗词鉴赏中的核心问题。 答题要点: ①找出诗中的意象。 ②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图景画面。 ③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能用两个双音节形容词概括出来,如:雄浑壮阔、恬静优美、孤寂冷清、萧瑟凄怆等。 ④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如欢快、愉悦、激动、哀伤、悲愤、沉痛,或惜别之情、依恋之情、赞美之情、仰慕之情、豪迈之情、闲适恬淡之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并指出为什么。 示例: 杜甫 江汉思归客, 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 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 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 不必取长途。 问杜甫《江汉》“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 诗中二 、 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表达了一种什么感情? 答:①第二联中的“片云”.以远浮天边,喻诗人漂泊他乡;永夜的“孤月”,喻诗人与月共远同孤。第三联中用“落日”喻暮年;“秋风”是实景。 ②两联情景交融,营造了一个天高道远、孤月独照的孤寂冷清的意境。 ③诗中提到“心犹壮”、“病欲苏”、“存老马”等.从中可看出诗人不服老、不怕病.洋溢着一种自强不息.积极用世的精神;同时从尾联看,诗人有一种老当益壮的情怀.但一生漂泊,终被遗弃,大有连一匹老马都不如的怨愤之情。 (4)形象型题 设问方式: ①这首诗以什么为诗歌的主要意像或刻画了什么形象。 ②刻画形象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③形象的具体特征是什么。 ④形象所表现的情感特点有哪些等。 解答提示:古诗词的形象,一般指主人公形象、诗人“我”的形象和景物的形象,分析诗词的形象,要根据诗词描绘的具体物象或画面识别意象、意境的特征和情与景的交融,进而理解诗人寄托的思想感情,体会形象蕴涵的哲理。通常从形象的色彩、指向、强度、虚实、动静等角度进行分析。 答题思路可以先概括形象的总体特征和意义,并以此为“中心论点”,抓住形象的具体特点或个性特征,结合诗句内容对这个中心论点进行分析论证。 答题要点: ①什么样的形象。 ②形象的基本特征。 ③形象的意义(诗人寄托的思想情感和蕴涵的哲理。) 示例:问:杜牧《齐安郡中偶题》:“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与杨万里《暮热游荷池上》:“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头深藏碧伞中。”两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试简析两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情感特点。 [答]拟人表现手法。杜诗的“绿荷”因“恨”而“背西风”,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而杨诗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 (5)语言特色型题 设题方式: ①谈谈这首诗的语言特色。 ②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或语言艺术。 解题提示:这类题,不重在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重在对整首诗语言风格的品味。因此要学会运用本编“一(二)古代诗词的语言”中所介绍的答题用语。 答题要求: ①用一两点或一二句式,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②结合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③阐述诗中用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示例:请分析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这首诗的语言持色。 [答]此诗的语言如行云流水,冲和而不平淡,情深而不直露。首句点明“荆吴”比邻,先说宽慰话;次句写眼前景点,写出了诗人心中的茫然,前两句平和含蓄,情不外露。三句承上句的“渺茫”,十分自然;“何处泊”一词,含说不尽的殷切之意和关怀之情。结句恰如巨闸顿开,将惜别之情推上顶峰。款款深情,浓浓别意,尽在“天涯一望”之中,“断人肠”抒了离情又不直露,言有尽而意无穷矣。 (6)主旨型题 设问方式: ①关于这首诗词的内容,有人认为是这样,有人认为是那样,也有人认为是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 ②这首词明写眼前实景,暗寓历史的沧桑。就词中有关诗句,结合全诗加以赏析。 解答提示:诗言志,总是抒发一定的思想感情、一定的志向追求。认定诗词的内容,应分析诗句的具体内容,并与作者的观点、态度和作品主题的社会意义相联系。 答题要点: ①分析具体诗句写了什么。 ②抒发或寄托了什么情感?暗寓了什么? 示例:五代的欧阳炯《江城子》: 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无情;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空有姑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空城! ①金陵:今江苏南京。 ②落霞:晚霞。 ③六代:指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均建都于金陵。 ④暗逐逝波声:默默地随江水东流的声音消逝了。 ⑤姑苏台:在苏州市西南姑苏山上。春秋时吴王阖庐所筑。夫差于台上立春宵宫, 为长夜之饮。 ⑥江城:指金陵,古属吴地。。 词人把金陵的景象与词人眼见古都兴衰而慨然兴叹的悲凉情感,形象地描绘并抒写出来。情景交融,寓意深刻。全词感情色彩极浓,写景抒情,真切动人, 指明五代·欧阳炯《江城子》一词明写眼前实景,暗寓历史沧桑。试结合全诗加以赏析。 [答]“水无情”明写落日余晖中金陵城外长江浩荡东去的景色;暗指六朝皇帝被历史无情淘汰,他们荒淫豪奢的生活一去不复返。“空有姑苏台上月”明写六朝繁华已去,只剩下月亮高挂了;暗寓警示后人不要重蹈六朝的覆辙了。 (7)技巧型题 设问方式: ①这首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 ②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现技巧),是怎样抒发诗人的情感的,有什么作用。 解答提示:表现技巧是诗人用来抒发情感、表达题旨的一种手段、方法,要准确回答就要熟悉面前说过的一些表现方法。 ①明辨抒情方式。分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而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和托物寓理三种。 ②辨明表现手法。A.衬托(正衬和反衬),反衬又有动静衬、声寂衬、乐景衬哀情三种;B.象征;C.烘托;D.白描;E.虚实结合;F.动静结合;G.点面、抑扬、正侧面结合等。 ③审清修辞手法。对比、比喻、拟人、夸张、双关、用典、设问、反问、顶针、互文等。 答题要求:①准确地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②结合诗句分析,何以见得是用了这种手法。 ③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旨意。 示例一: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此诗世人评它“善于变平凡为新颖,化腐朽为神奇”,在表现形式上有过人之处,请品析之。 [答]这首诗确有过人之处:一是前幅句间工于对仗,首句写水光、晴日,次句写山色、雨天,显示出一种对称美。二是句中情景交融,句间情景相对;“水光潋滟”、“山色空蒙”描其态,“晴方好”、“雨亦奇”抒其情;景是交换、对应之景,情是广泛、豪宕之情,西湖之美概写无余,诗人之情表现无遗。 后幅的形象比喻和总体评价更是喻人之所不能喻,道人之所未能道;诗人跨越人与物的界线,把西施不同打扮与西湖的不同风光联系起来,西湖正是这样一位美人,湖光、山色、晴天、雨中都“总相宜”,各有一番风韵。诗人借寻常事作惊人语的艺术技巧,实是变平凡为新颖,化腐朽为神奇。 示例二:阅读刘分攵《雨后池上》:“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更作荷心万点声。”①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②试从“静”和“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2005年高考全国卷Ⅲ) [答] ①水面如同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以此表现雨后水面的平静。②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三、四句用“风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美。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上面就七种鉴赏题型,分别作了提示,反复强调的是要求“问什么,答什么”,不要漏掉一些要求,尽量做到答题到位、不丢分。当然,具体鉴赏、作答时也不能硬套,仍要注意灵活性、准确性。查看更多